蕴含地理知识的诗句和谚语

时间:2019-05-15 05:2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蕴含地理知识的诗句和谚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蕴含地理知识的诗句和谚语》。

第一篇:蕴含地理知识的诗句和谚语

蕴涵地理知识的诗句和谚语

1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丽、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12.“过了冬,长一葱”

此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白昼就长一点点了,即冬至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

13.“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

14.“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指向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15.“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徐玑《夏日怀友》)“月生林欲晓”,即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这是下蛾眉月出的时间。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故“雨过夜如秋”。1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

此句诗具体描绘当时的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区别是: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一般有较大的变化。气候是对一个地方长期的、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加以概括总结,得到的大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此句诗具体说明了夜间的风雨等大气状况及其变化,因而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1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的多云天气,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地面就能获得较多的热量补偿。故夜间降温较晴天慢得多,地面温度不易降到0℃以下。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的科学道理。而连续的阴天除使霜冻来得晚外,还会导致降水天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秋阴不散”的两种结果。

18.“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面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

19.“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黄土高坡》)

这首歌唱出了我国东部地区一年中的主要风向。亚洲东部是典型季风气候分布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这就形成了季风。夏季北太平洋上高压的势力大大增强,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南风。冬季相反,形成西北风,这就是歌词中所说的一年中的风向,“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20.“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

21.“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暖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旱灾害,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局。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局。

22.“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

本组诗句说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及秋季早来的寒潮带来的危害。春季和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加之多风,蒸发较强,而南方夏季风前缘雨带尚未移到本区,降水少,因而这里春旱相当严重,“春雨贵如油”。春旱对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正如诗中所说的“麦苗不秀多黄死”、“麦死春不雨”。

七、八月份,当锋面雨带移到华北时(此时为快行冷锋),华北地区降水较多,即“夏雨满地流”。有的年份,北方寒潮来得早,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即“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禾损秋早霜”。由此可说明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不是冬季,而是春秋两季。

23.“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此句说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在高空,由于距离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在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藏高原),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2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暖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还描述了降水过程

25.“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句歌词,不仅揭示了雨、雪出现的地区差异与季节差异,也揭示了台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处低纬度,是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了地形雨。

26.“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请到天涯海角来》)“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应制联句》)

以上两句直观地说明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因而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的年变化小,即“四季春常在”。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即“熏风自南来”,由于海洋上空气温低,因而海风凉爽,即“殿阁生微凉”。27.“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日本民歌《北国之春》)

东亚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这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不同点之一。日本的春天到了,夏季风就来了,夏季风是偏南风,这是肯定的,关键是作者对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弱小的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用“微微”二字刻画得入木三分。

2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云、贵、川三省夜雨频率较高,四川盆地尤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白天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云下不易增温,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上部冷却快,而云层下部大气逆辐射强,故温度较高。云层上下温差较大,使大气产生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降水,所以这里夜雨比较多。

29.“淮海多夏雨”(刘禹锡《五排·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此诗表现了淮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为夏雨型。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属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属冬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属年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0.“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雪》)。由“北风那个吹”可知,我国北方冬季主要吹偏北风(西北风)。当强冷空气南下时,与锋前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除引起大风和强烈的降温外,还会产生雨雪天气,即“雪花那个飘”。第二首诗告诉我们北方由于纬度与海拔较高,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影响早,且降温幅度大。反映了“胡天”冬季长而严寒的气候特征。农历八月即公历的九月份左右,此时我国南方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而长城以北已“飞雪”,形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说明亚洲高压在九月开始建立,并影响长城以北。诗人比喻它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万棵梨树的花。3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句说明水汽凝结使云层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后句说明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雾这一原理。

32.“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陈毅《过太行山书怀》)“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

本组诗句反映了坡向和气温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对阴坡。阳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比平地大,比阴坡更大,故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比阴坡的多,气温比阴坡高。由于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因此,山地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应该是阳坡比阴坡高。一般情况下,雪线也是阳坡比阴坡高。关于雪线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珠穆朗玛峰等少数山地除外,因为珠峰北坡为雨影区,降雪少,冰川的类型为大陆性冰川,稳定性强,雪线高。珠峰南坡面向印度洋,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冰川的类型为海洋性冰川,滑动性强,雪线低。

33.“山前桃花山后雪”

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3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 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二三十天。类似的诗句还有:“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

3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36.“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句话说明了锋面能带来降水以及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不同天气。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春季来临,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

37.“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这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昆明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是7.8℃,比北京初春三月的气温高将近3℃;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是19.9℃,与北京晚春五月大体相当。昆明在我国的南部,加上云贵高原等地形的阻挡,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偏北风一般不能影响到这里,这里主要受来自孟加拉湾一带的暖气团的影响,因而冬季还是温暖如春。夏季,由于昆明在云贵高原上,海拔比平原地区高,气温垂直递减,故夏季不热。”

37.“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

此民谣生动地反映了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

3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这句诗主要揭示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道理。山地的迎风坡抬升了爬升的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变冷凝结而形成地形雨,而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断增温,不易凝结降水而成为雨影区。这样,在山的两侧就会形成晴雨不同的鲜明对比。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在平原地区的对流性降水天气中虽也能看到,但不如山区多见。这里还需指出,山区除具有地形雨外,也有雷阵雨等天气,这就更增加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频率。

39.“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头上热滚滚”、“日照胸前暖”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其次,拉萨的纬度较低(约30。N),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热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圈的路程较短,由此导致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也较少。此外,拉萨多晴天,且常常是夜里下雨,白天出太阳。拉萨虽然日照充足,但气温却较低,即“脚下冷飕飕”、“风吹背后寒”。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40.“蜀犬吠日”。

此成语可说明四川盆地云层多,日照少。41.“火州。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有“火州”之称。吐鲁番盆地夏季特别炎热的原因:一是地势低洼闭塞,不易散热。二是干燥,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面有戈壁沙漠,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几乎全部被地面吸收。

42.“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民谣“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说明历史上的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农产丰富。后来由于黄河夺淮,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入海河道,淮河失去自己的入海水道,下游排水不畅,经常决口成灾,使淮河流域水旱灾害十分严重,“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解放后,我国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许多蓄洪工程。在下游开挖新的入江入海水道,以利洪水下泄。如今淮河的入海水道已经建成,淮河水通过多个途径入海,“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已成历史。淮河流域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时间地停留在江淮地区,江淮地区产生涝灾;反之则为旱灾。

43.“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洛阳三月飞胡沙”(李白《扶风豪士歌》)

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同样是三月(一般情况下,农历三月时,阳历为四月),南方百花齐放,而北方因春旱严重,造成了沙尘暴天气(“飞胡沙”)。

44.“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这一句贵州的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以北地区的冬季阴雨冷湿的气候特点,以及崎岖的高原地形特征。冬半年,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长途跋涉,南下到云贵高原的脚下,势力已大为减弱,又遇到了云贵高原的阻挡,不能继续向南前进,与南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受该锋面的影响,贵阳附近“天无三日晴”(顾名思义,贵阳是阳光很贵的意思,即冬半年很少有阳光)。而此时昆明一带则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顾名思义,昆明是阳光明媚的意思)。云贵高原上的岩石多为可溶性的石灰岩,流水侵蚀作用特别强烈,喀斯特地形发育特别典型,因而“地无三尺平”。

45.“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新疆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雨水稀少,沙漠广布、山麓砾石到处可见。但这里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很大。九月的轮台,狂风在夜间呼啸着,飞沙走石,风力作用十分强烈。西北地区冬季风风力强劲,寒潮经过的次数也多,可见那里的气候条件是相当恶劣的。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句谚语,这句谚语主要反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风力作用显著的自然特征。4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本组诗反映了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海水经蒸发变成水汽,水汽通过季风环流(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即“黄河之水天上来”。根据现代水循环理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流到海洋中的黄河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又有可能随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再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的补给水源,即流入海洋的黄河水可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如果“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的话,那么黄河早就干涸了。这里“奔流到海”的“海”指渤海。从“奔流”二字可看出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因为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黄河干支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毛泽东笔下的“高峡”是指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即西陵峡、巫峡、瞿塘峡。“高峡出平湖”的构思如今正在变为现实,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规模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高峡出平湖”是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的具体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47.“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此诗表明我国北方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北方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结冰时,河水很少流动,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8.“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此诗表明,夏季冰雪融水,补给江河,使河流的水位上涨。由此可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洪水期在夏季。4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白居易《潮》)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潮汐成因及涨落规律的领悟。当某海区正对月球或背向月球时就涨潮,即“海上明月共潮生”。该海区随着地球自转,一天中有一次正对着月球,有一次背对着月球。因此一天中有两次涨潮,据此计算,一个月有六十次涨潮,即“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50.“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此诗体现了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五原”即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长安即陕西省的西安市。五原“河畔冰开”、“垂杨未挂丝”,而此时“长安花落”,这正是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同样,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北方)却十分寒冷。

5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

以上两句既体现了生物循环的重要环节,又反映了土壤的本质属性。落花等有机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即“化作春泥”),再被绿色植物吸收,更有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即“更护花”)。“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万物土中生”说明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万物土中灭”指各种动物植物遗体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保持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52.“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句话说明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变化着的。陆地环境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5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可以说明陆地环境具有地域差异性。地域差异在陆地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54.“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

此诗描绘了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分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55.“枣发芽,种棉花。”

这是华北民间的谚语,说明植物对气候有指示作用,同时还能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56.“大雨不溢,大旱不涸。”

这是庐山小天池的特点,体现了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的关系。大雨后,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湖泊水补给地下水,故“大雨不溢”;大旱时相反,即“大旱不涸”。许多湖泊和河流也都有“大雨不溢,大旱不涸”的特点。

57.“水滴石穿”“稳如泰山”“沧海桑田”“坚如磐石” “水滴石穿”描述的是流水侵蚀作用。不少同学认为“水滴石穿”是由风化作用造成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都是指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风化作用是相对静止的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侵蚀作用是流动的物体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水滴石穿”中的水在明显地运动,导致了对岩石的破坏,因而属侵蚀作用。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稳如泰山”不够严谨,因为地壳运动会引起“沧海桑田”的变化。“坚如磐石”的说法也不够科学,因为岩石可以被风化、侵蚀,变成碎屑状物质。

58.“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沙丘压庄园,流沙埋农田。” 以上表现了沙漠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和风力的沉积作用。在干旱地区,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风力吹扬沙尘,形成“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的景象。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性沙丘,它会淹没农田和庄园。

59.“胡风吹沙度陇飞,陇头林木无北枝。„„天寒山路石断裂,白日不销帐上雪。”(张籍《塞下曲》)

“胡风吹沙度陇飞”表现北方冬季风强劲,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沙尘暴灾害严重。“陇头林木无北枝”表现生物对风向的指示作用(长时间地吹偏北风,使北面树枝受到损伤,南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天寒山路石断裂”说明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60.“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由此诗可看出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61.“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白居易《浪淘沙》)该诗将河流的侵蚀作用描写得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能表现出流水的沉积作用(“会交山海一时平”)。

6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此诗是植物风化作用的真实写照。植物的根系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使岩石破裂。

63.“里三层,外三层。”“里三层”,地球内部圈层包括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它们分别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外三层”,地球的外部圈也包括三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64.“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长江之歌》)

该歌词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说明长江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长江源头的水源补给。“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是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因而绝大部分河流东流入海,长江也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又由于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很大,多急流,所以长江沿途多惊涛骇浪,气势蔚为壮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长江水系大部分位于东部季风区,是沿途地区一条重要的灌溉水源,长江的灌溉之利使江南成为膏腴之地,富甲天下,古代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中上游水质清洁,也为沿途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长江上游流经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健美的臂膀”,恰恰说明长江水量丰富,声势浩大,这样才能挽起大海高山,为我国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因而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

6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学习长江各河段的河道特征时,可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句,描述在横断山区长江两岸高山耸立,山高水深的地形特色;三峡河段山高峡窄、水深流急的特征,用“青山夹岸,碧水中流”的形象化语言来比拟再合适不过,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突出此处河流的落差之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中游,可以用“九曲回肠,水乡泽国”的语言来描述河道弯曲、湖泊众多的特点;“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荆江弯曲,船逆水而上,水急,暗礁也多,速度十分缓慢;长江下游,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来形容“江阔水深,江海相连,极为壮观”的意境。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如今正在开发利用。

6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万里泥沙,浩浩荡荡从天边滚滚而来,道出黄河含沙量之大,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一碗黄水半碗沙”的说法。67.“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青藏高原》)

此歌词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白雪皑皑、群山巍峨的世界屋脊,形象地表明了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68.“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此诗道出了波浪的侵蚀作用。

69.“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此谚语说明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70.“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罗隐《四顶山》)此句说明水体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文中的山地在安徽境内,湖泊为巢湖。湖水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慢,周围地区不热,这就是“过夏僧无热”的原因;冬季湖水降温慢,使得周围地区不冷,因而“凌冬草不枯”。当然,“凌冬草不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地位于亚热带,冬季不冷。71.“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两句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壮美景象。“敕勒川,阴山下”,是说敕勒人活动的大平川在阴山脚下,点明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天苍苍,野茫茫”中的“苍”指深蓝色,“天苍苍”指天空蓝而又蓝,与“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中的天空颜色相一致。那么为什么这里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呢?因为在可见光部分,蓝紫色光波长最短,散射能力最强,故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由此可见,这里多晴朗的天气。“风吹草低见牛羊”说的是风吹草原,野草低伏,从而看到牛羊的情景。这说明在南北朝时,这里应是草深牛羊成群的地区。而现今的敕勒川地区,因为环境的破坏、变迁等,青草是没有这样深的,可能用“风吹草低见兔猫”更为合适些。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必须要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

72.“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 此句形象地描述了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山顶在云里,山脚下是河边,河两岸山腰对面的人能相互喊得应,但见面要走一天的路程。

7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自古华山一条路”

庐山是相对上升的断块山地,周围多断层、陡壁和峡谷,再加上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丰富,因而出现了众多的瀑布。与庐山形成原因一样的还有华山、泰山、峨眉山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古华山一条路”分别说明泰山的高大和华山的险峻。

7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此诗帮助我们引出长江的源头和入海口。长江源头是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在上海北部、江苏南面,长江注入东海。

75.“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下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水源,使百泉流淌。而“万壑树参天”,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7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绿色水库”。以上能说明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在林区,地表植被比较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称),减小地表径流量,同时森林能减缓地表的泥沙被冲入河谷,使“清泉石上流”。

7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此诗反映了森林美化环境的功能。

78.“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这句话揭示了秦始皇为修建宏大的阿房宫而大量消耗木材,使森林受到破坏的痛心场面。由此将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物种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7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刘禹锡《浪淘沙》)“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观浙江涛》)

本组诗说明钱塘江的大潮特别壮观。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此时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海水涨得最高,也落得最低,即大潮。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当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水面就会迅速地堆高。另外,浙北沿海一带,夏秋之交常吹东南风或东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也助长了它的声势。总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天文和地理(包括河口形状、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80.“三山夹两盆”

这是新疆地形的特点。“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81.“沃野千里”

东北平原土层深厚,耕地辽阔,而且有大面积的肥沃黑土,用“沃野千里”来形容它是很恰当的。当地有这样的民谣:“雁窝岛的黑土肥到了家,用手一捏冒油花,插根筷子也长叶,埋根柴禾也发芽。”

82.“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苏轼《荆州十首(其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外》)

本组诗反映了长江中游和下游两岸地形的显著差异。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巫山,长江切断了巫山,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因此游人顺长江而下,出了长江三峡,就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即“平川”),这里没有很多大的山地,即“山随平野尽”。

83.“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元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李益《度破讷沙二首》之一)

该诗形象描绘出塞北春季多风沙的状况。沙尘暴形成时间主要为冬、春两季,其中冬末、春初最常见。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北方地区主要受快行冷锋控制。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①我国北部、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和沙化面积大;②冬季风强劲,快行冷锋前的暖气团干燥。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迅速,工农业破坏性开发;②过度放牧,草场退化;③毁林毁草开荒;④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局部地区趋于干燥;⑤城市建筑工地扬尘。

84.“天有不测风云”

此句说明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各种气候要素都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为此,开发气候资源要因时制宜。

85.“江南江北雪漫漫”(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南方也有降雪天。冬季,冷空气南下时,与南面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天气,使我国南、北方普遍大幅度降温,并产生雨雪天气。由此可见,“江南江北雪漫漫”是寒潮影响的结果。

86.“瑞雪兆丰年”

这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农谚,表达人们对瑞雪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渴望。“瑞雪”是由寒潮带来的,由此可见,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不在冬季,而在春、秋两季。

8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此诗说明草场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88.“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白露早,霜降迟,秋分种麦正及时”

以上谚语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植物的生长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的变化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季节性。正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所以,我们发展农业生产要不误农时。

8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以上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柑橘属亚热带作物,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柑橘生长,故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外,淮河南北的土壤不同也是造成橘树果实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要求我们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

90.“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语双关,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春风”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即“春风不度玉门关”,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由此可见气候是影响玉门城市区位的因素之一,玉门的气候制约着玉门的发展;“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戍守玉门的士兵发出的感叹,由此可说明军事对玉门城市区位的影响;“春风”还指皇帝的恩惠,戍守玉门的士兵得不到皇上的关爱,玉门因得不到皇帝的重视而难以发展,可见政治也是影响玉门城市的区位因素之一。如今,玉门因石油的开采而再度兴起,表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玉门有很大的影响。

107.“当天空失去了蓝色,小鸟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清澈,鱼儿也离开了家乡。当空气不再清新,花朵失去了芳香。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生命的召唤》)

以上歌词的内容与人类所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害,这就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时刻注意保护环境。

第二篇:描写蕴含哲理的诗句

引导语: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诗词有很多,那么有哪些描写蕴含哲理的诗句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描写蕴含哲理的诗句一

1、(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描写蕴含哲理的诗句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第三篇:关于寒露的诗句和谚语

寒露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寒露的诗句和谚语,欢迎欣赏!

有关寒露时节谚语:

1.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2.寒露时节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3.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4.寒露时节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5.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时节种上,也不算晚。

6.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7.秋分早,霜降迟,寒露时节种麦正当时。

8.霜降麦归土。

9.霜降,赶快抛上。

10.寒露时节前后看早麦。

11.要得苗儿壮,寒露时节到霜降。

12.小麦点在寒露时节口,点一碗,收三斗。

13.菊花开,麦出来。

14.秋分种蒜,寒露时节种麦。

15.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16.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17.麦子难得倒针雨。

18.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19.麦浇苗,谷浇穗。

20.豆见豆,九十六。

21.白露谷,寒露时节豆。

22.寒露时节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23.豆子寒露时节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24.豆子寒露时节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25.寒露时节三日无青豆。

26.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27.寒露时节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28.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时节一朝霜。

29.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30.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31.寒露时节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32.寒露时节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33.寒露时节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34.九月不刨十月空。

35.九月九,摘石榴。

36.寒露时节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37.寒露时节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38.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39.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40.寒露时节柿子红了皮。

41.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关于寒露时节的诗句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时节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烟水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时节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时节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时节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时节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婕妤怨

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时节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令狐峘

儒服学从政,遂为尘事婴。

衔命东复西,孰堪异乡情。

怀禄且怀恩,策名敢逃名。

羡彼农亩人,白首亲友并。

江山入秋气,草木凋晚荣。

方塘寒露时节凝,旅管凉飙生。

懿交守东吴,梦想闻颂声。

云水方浩浩,离忧何平时。

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

常衮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

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

交映凝寒露时节,相和起夜风。

数枝盘石上,几叶落云中。

燕拂宜秋霁,蝉鸣觉昼空。

翠屏更隐见,珠缀共玲珑。

雷雨生成早,樵苏禁令雄。

野藤高助绿,仙果迥呈红。

惆怅缭坦暮,兹山闻暗虫。

寒露时节节气简介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时节零。”寒露时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时节、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时节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第四篇:谚语诗句

中国谚语、诗句、歇后语

1、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宰相的门下七品官

2、不愿文章名天下,只愿文章中考官。

3、洞明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

4、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5、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6、吃饱的牛肚子——草包

7、蝙蝠的身上插鸡毛——你算什么鸟?

8、不怕闹得欢,只怕拉清单

9、若要小儿欢,三分饥和寒

10、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11、红口白牙,尽说假话

12、先抓西瓜,后捡芝麻

13、吃饭不说话,醉酒不骑马

14、官尊者忧深,禄重者责大

15、疯子说瞎话,瞎子说梦话

16、你有关门计,我有跳墙法

17、积钱犹如针挑土,用钱好像水冲沙

18、女人越离越胆大,男人越离越害怕

19、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0、羊随羊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

21、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

22、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为必不达

23、聪明有大小,糊涂有真假

24、有钱的药挡,无钱的命抗

25、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26、七窍里冒火,五脏里生烟

27、富人思来年,穷人顾眼前

28、读书知识广,修德子孙贤

29、生处好寻钱,熟处好过年 30、吃过黄连苦,方知甘草甜

31、桶无箍会散,家无主会乱

32、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3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4、借驴拉磨----白使唤

35、山月临山近,天河入户低

34、楚王好细腰,天下皆饿死

35、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36、兴来长对酒,意到即书成

37、好人多磨难,真爱无坦途

38、能言不是真君子,善处方为大丈夫

39、龙不隐鳞,凤不藏羽 40、河边无青草,不要多嘴驴

41、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糊涂越享糊涂福

42、古来圣贤皆寂寞

43、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44、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开花

45、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46、平生多感激,追后发清狂

47、蓄之必久,其发必速

48、一滴水要不干枯,就要融入大海

49、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50、良心丧于困地

51、金榜题名虚富贵,洞房花烛假姻缘

52、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

53、过目之事犹有假,背后之言未必真

54、益我才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

55、命里不该朱紫贵,不如林下做闲人

56、吾观自古达闲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57、艰难困苦塑俊杰,忧怨悲愤出诗人

58、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59、进可以官,退可以学 60、庭院深深深几许 61、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62、争胜有心,好强无力 63、人生识字糊涂始 64、隐而不彰

65、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66、诗比穷而后工

67、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68、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69、阶前梧页已秋声 70、发思古之幽情

71、用处无觅处,闲时满眼塞

72、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73、漫藏悔盗,冶容悔淫 74、听书长智,看戏乱心 75、无病休嫌瘦,家安莫嫌贫 76、少若不刻苦,老来必艰辛 77、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78、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79、好事尽从难处得,成功莫向易中求 80、时间无私,历史无情 81、有权的发令,无权的听命 82、兔死因毛贵,鬼亡为壳灵 83、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 84、人逢利处难逃,心到贪时最硬 85、能脱俗者便是奇,不合污者便是清 86、酸甜苦辣皆自品,是非功过任人评 87、阅尽人情知纸厚,踏遍世路觉山平88、结君子千年有义,交小人转眼无情 89、菩萨全由活人造,神灵尽是与人敬 90、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91、闹里寻钱。静处安身 92、蚊子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93、不怕文人俗,就怕俗人文 94、茅坑里拉屎----脸朝外地人

95、嘴对嘴长流水

96、癞蛤蟆蹦到脚面上,不咬人它吓人 97、病病歪歪,活到一百

98、土地爷掉到井里----别劳那个神了 99、八仙桌子盖井盖,随着方就是圆吧 100、阎王殿里参观,见鬼去吧 101、行高于众,人必非之 102、水深流去慢,贵人话语迟 103、吃芋头座木墩----上下不通气 104、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105、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106、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0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08、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109、美妇悦目,贤妇愉心

110、兰风梅骨,剑胆琴心 111、行要好伴,住要好邻 112、千金买宅,八百买邻 113、群居防口,独坐防心 114、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115、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116、祸不入慎家之门

117、粗心大意是犯错误的亲戚 118、谨防怒中性,慢发喜中言

119、学问深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的人不懂也不问120、虚心的人天天有积累,骄傲的人天天吃老本。121、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122、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123、真理多走一步,就会变成谬误 12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25、青年饱经风霜,老来不畏困难 126、草字不规格,神仙认不得

127、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128、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129、不学柳枝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岗 130、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31、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132、欲知天下分鼎处,先生笑谈画图中 133、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13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1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36、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137、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138、吃饭像条龙,干活想条虫 139、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140、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14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42、读书若用心,一字值千金 143、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144、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145、眼不见,心不烦

146、寒从足下起,火从头上升

147、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148、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笑 149、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150、骄傲来自浅薄,狂妄来自无知 151、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152、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53、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154、白天露腚游四方,晚上点灯补裤裆 155、手不怕冻,脑不怕用 156、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 157、只有扯皮的人,没有扯皮的事 158、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159、屎干啦就不臭啦 160、学问太多催人老 161、儿时所学,终生难忘 162、说大话者多谎言

163、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164、要敲当面鼓,莫敲背后锣 165、笨人先起身,笨鸟先出林 166、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167、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168、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169、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170、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17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72、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173、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174、不怕少年苦,就怕老来穷 175、冻闲人,饿懒人 176、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177、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赃不均狗咬狗 178、草若无芯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179、常赌无赢家

180、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81、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82、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18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84、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185、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86、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187、懒人嘴里明天多

188、好马三年不骑比驴子还笨 189、不经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190、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191、熟能生巧,巧能生妙 192、智者当差,不用交代

193、能言是银,沉默是金

194、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195、勤学是知识的土壤,多思是知识的钥匙 19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97、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19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99、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

200、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 20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02、美人来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美人去后空留床。203、拔剑四顾心茫然 20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05、大风刮倒帅字旗—--出师不利 20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0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209、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2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11、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212、不积硅部,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21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2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15、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216、虚心是知识的向导,恒心是知识的保管

2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2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22、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 223、人生是目标不是手段

224、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 225、与其怨天犹人,不如恭身自省 226、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227、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228、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2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230、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231、填不满的是欲海,攻不破的是愁城 232、志不强者智不达

23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3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3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3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3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38、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39、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40、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41、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42、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4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4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4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246、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万吞吴 247、忠言逆耳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行 248、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49、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5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25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5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53、郎骑竹马来,绕麻弄青梅 25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5、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 25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

之者,其次也;困而不学者,为下也。

257、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

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58、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无理,远之则怨。259、四十被恶,其生终也。260、往者不可谏,来则犹可追。

261、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262、得意忘形,失意沮丧。263、人看事物是由近及远的 264、居暗思明,居安思危。265、崇尚权威,追求自由。266、人到无求品自高

26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68、早一天不喜,晚一天不急

269、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

厚腹中空

270、能知三日事,富贵千万年 271、忍耐力较之脑力,更胜一筹 272、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7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7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75、寝不尸,居不客 27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77、未知生,焉知死

27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0、欲速则不达 281、近者悦,远者来

28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28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4、言必信,行必果 285、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8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88、小不忍则乱大谋 289、道不同不相为谋

29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也 291、有教无类 292、当仁不让于师

293、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

294、友直友谅友多闻,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29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29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99、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0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0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02、德不孤,必有邻 303、

第五篇:蕴含物理知识的谚语

生活中蕴含物理知识的谚语

1.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 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 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照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24.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25.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气体的扩散现象。

2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27.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29.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30.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3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摻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32.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 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33.火场之旁,必有风生——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34.一石击破水中天——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

35.瞎子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

3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它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37.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参考上则)

38.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当“日头低”时,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是非常接近的,这时出现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线,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个圆弧.若此时空气中水滴很多,分布的空间很广,那么除了可以看到虹外,还可以看到霓,霓顶的半圆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顶,也预示着降雨云已经移近天顶,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

39.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照相机是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与人是颠倒的.底片上涂有感光剂,人照相时,由于浅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强,反射光进入相机的暗箱与底片上的感光剂发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于吸收光的能力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这样浅色部位在胶片上感光强,深色部位感光弱.胶片冲洗时,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剂基本冲洗掉,所以呈浅色,而感光强的部位由于发生了光化反应冲不掉,所以呈深色。

40.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

41.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42.四两拨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43.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44.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

45.鸡蛋碰石头——完蛋——蛋壳承受的压强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压强,鸡蛋碰石头,鸡蛋先破。

46.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47.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下载蕴含地理知识的诗句和谚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蕴含地理知识的诗句和谚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常见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

    词语体现的哲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集锦

    哪些诗句的哲理性比较强呢,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些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吧!1.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

    韵蕴含哲理的经典诗句

    韵蕴含哲理的诗句是古人们留给我们对人生的智慧。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韵蕴含哲理的经典诗句,欢迎大家浏览。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

    古诗(日积月累名言、诗句、谚语和资料袋)

    古诗(日积月累名言、诗句、谚语和资料袋) 1.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的“绿”也可以用、、这些字,但作者从“,。”这句诗受到启发,决定用“绿”字......

    端午节习俗、诗句、谚语

    端午节习俗、诗句、谚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

    浅析汉语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浅析汉语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学院 对外汉语 09065060 李昕霓 【摘要】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带着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成为反映着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的折......

    地理诗句谚语例析

     地理诗句谚语例析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信恒蔚 时间:2011-06-29 浏览:91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加强学科间的相......

    四年级下册需要积累的诗句和谚语名句

    四年级下册需要积累的诗句和谚语名句 同学们相信你一定在本学期积累了不少词语、诗句和名言、谚语吧!那么我们一起来秀一下,试着给他们分分类,这样记起来更快速、答题时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