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论文社会语言学先行研究

时间:2019-05-15 05:1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语论文社会语言学先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语论文社会语言学先行研究》。

第一篇:日语论文社会语言学先行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日语1001薛涵月

先行研究

(1)呉宬嫺(2007)「台湾人日本語使用者の断り表現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日本語母語話者と中国語母語話者との比較を中心に―」 東呉大学日本語文学科修士論文 呉(2007)は台湾人日本語使用者と日本人の依頼と勧誘に対する「断り表現」を比較し、分析している。台湾人日本語使用者の中で、滞日経験のない人13名と滞日経験ある人15名を対象にする。しかし、台湾人日本語使用者に関する研究として調査対象が少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それに、日本語学習者の学習年数と学習程度が「断り表現」にどのような影響があるのか、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には言及されていない。本稿では、50人以上の調査人数を設定する。そして、日本語学習者の学習年数と学習程度が「断り表現」にどのような影響を与えるのかを明らかにする。

(2)施信余(2005)「依頼に対する「断り」の言語行動について―日本人と台湾人の大学生の比較」『早稲田大学日本語教育研究』6号、pp.45-61 施(2005)では日本人同士と台湾人同士(共に大学生である)による依頼に対する「断り表現」を調査した。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から見ると、「親疎関係」と「上下関係」に関する調査は触れなかった。それに、親疎関係によって異なる「断り表現」が見られるのではないだろか。一つの「断り」場面しか設定しないので、日中の「断り表現」による違いことは明らかでないと思われる。本稿では、談話分析テスト(DCT)を調査方法とし、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を対象にアンケート調査を行う。「親疎関係」と「上下関係」によって6例の「断り表現」を使用する場合を設定する。

(3)藤原 智栄美(2009)「インドネシア人・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による「断り」のストラテジー : プラグマティック・トランスファーの再考」『茨城大学留学生センター紀要』7号、pp.15-28 藤原(2009)によると、日本人日本語話者、インドネシア人インドネシア語話者及び台湾人中国語話者という3者の比較を通し、それぞれの第一言語(母語)の「断り」についての相違が確認された。また、日本人、インドネシア人日本語学習者、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に対して調査し、「断り表現」を分析した。しかしながら、親疎関係の要因は断り表現にどのような異なる言語行動をしているか説明されなかった。また、学習年数と学習程度が習得状況にどのような影響を与えるかも明らかでない。本稿では、質問内容として、「親疎関係」と「上下関係」に分け、6例の「断り表現」を使用する場合を設定する。学習者の習得状況を調査するために、調査項目には学習年数と学習程度を含める。

(4)鈴木 恵理子(2010)「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の断りのストラテジー--中国国内学習者の場合」『東北大学高等教育開発推進センター紀要』5号、pp.73-80 鈴木(2010)では日本語母語話者、滞日経験ない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と中国人中国語母語話者を対象としたアンケート調査を行い、三つのグループによる断りの相違を分析している。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では依頼と勧誘場面、親疎関係、上下関係の三つの要因が「断り」の違いに影響を与えず、社会文化的要因が言語運用に影響を与えると述べている。しかし、従来の研究では、親疎関係、上下関係によって異なる「断り表現」が見られると分析した。本稿では、この二つの要因が断りに影響を与えるのかを検討する必要があると思われる。

(5)伊藤 恵美子(2002)「マレー語母語話者の語用的能力と滞日期間の関係について─ 勧誘に対する「断り」行為に見られる工学系ブミプトラのポライトネス—」『日本語教育』115号、pp.61-70 伊藤(2002)では日本語母語話者、マレー語母語話者とマレー人日本語学習者を対象として調査を行った。マレー人日本語学習者を滞日経験ある人と滞日経験のない人に分けられ、そして、滞日有無と滞日長短という二つの要素によって学習者に与える影響を分析した。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では「親疎関係」と「上下関係」によって「断り場面」を設定したが、しかし、この二つの要素が「断り」に対する影響を詳しく分析しない。そこで、本稿の目的はこの二つの要素が「断り」に対する影響、また、この二つの要素による「断り」の違い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である。

(6)加納陸人・梅曉蓮(2003)「日中両国語におけ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ギャップについての考察―断り表現を中心に―」『言語と文化』15号、pp.19-41 加納・梅(2003)ではは中国人非日本語学習者(社会人37名、非日本語学習教師8名と英語科の学生27名)、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日本語教師8名、日本語科学生2年生7名と4年生20名)及び日本語母語話者(社会人50名と日本人学生208名)にアンケート調査を行った。同じで単純なものを貸してもらう「断り」場面を設定し、「上下関係」と「親疎関係」の範疇がはっきり限定されていないので、本稿では「上下関係」と「親疎関係」によって、6例の異なる「断り」場合を設定する。

(7)肖 志・ 陳 月吾(2008)「依頼に対する断り表現についての中日対照研究」『福井工業大学研究紀要』第二部

38、pp.133-140 肖・陳(2008)では日本人と中国語母語話者による「断り表現」を比較した。年齢の差いによって、被験者を四つのグループに分けられ、男女各15名(全員90名)を調査した。しかし、相手の設定は同じ友人であり、親疎の度合い、目

上と目下によって「断り」に対する異なる言語行動が見られる。本稿では、「親疎関係」と「上下関係」をはっきり区別し、「断り」場面を設定する。(8)施信余(2007)「待遇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における「依頼」に対する「断り」の研究 」日台の言語行動の比較を中心に 早稲田大学日本語教育研究科博士学位論文

施(2007)では日本語母語話者と台湾人中国語母語話者を対象として調査を行った。「断る」場合において、親しい関係を持つ友人の中を「先輩」「同級生」「後輩」に分けられた。同じ親しい友人関係を持つという設定であったので、親疎関係による断りの違いがあまり見られない。本稿の目的は、親疎関係という要因が「断り」に対する影響を分析することである。

(9)関口剛司(2006)「日本語の依頼と断り表現の研究―日台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視点から―」『銘伝日本語教育 』9号、pp.112-136 関口では日本語母語話者と中国語母語話者を調査対象とした。日中の「断り」による違いを明らかにしたが、日本語学習者と日本語使用者による「断り表現」は日本人による「断り表現」とどう異なるのか明らかにしない。本稿では、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と日本人を対象として、それぞれによる「断り表現」の相違を比較し、分析する。

(10)蒙 韫(2010)「日中断りにおけるポライトネス・ストラテジーの一考察--日本人会社員と中国人会社員の比較を通して」『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22号、pp.1-28 蒙(2010)では日本人会社員と中国人会社員を対象にし、親疎関係と上下関係によって8の「断り」場面を設定しており、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ギャップの観点から両者の「断り」の言語行動を分析している。しかしながら、中国人会社員(中国人中国語母語話者)しか調査、比較しない。中国人会社員日本語使用者に対する調査が行われていないので、本稿では日本人、台湾人(中国語母語話者)及び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と使用者を対象に、依頼に対する「断り表現」を調査、分析したい。

第二篇: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

1.音素及现代日语音素的分类:

现代日语的音素主要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几种。① 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e、a、o、u】 ② 辅音音素:共有十三个【p、b、t、d、c、k、g、s、z、h、r、m、n】 ③ 半元音音素:共有两个【j、w】 ④ 特殊音素:N【拨音即鼻音】 Q【促音】

2.粘着语: 所谓“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为其代表。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即所谓的“词”来表示概念,而以后缀助词、助动词等虚词即所谓的“辞”来表示语法关系。

3.元音:

所谓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元音的区别主要靠舌头的部位和嘴唇的形状来决定。根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分为前、中、后;根据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元音分为高、中、低。靠嘴唇形状不同所发出的元音有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由于所有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有所震动,所以元音都是有声音的。

4.声调及现代日语声调的分类:

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现代日语中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做“高低音调”。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的“平板式”。“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平板型”。另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的“起伏式”。起伏式有三种类型:“尾高型”“中高型”“头高型”。

5.态: 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前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现代日语中的态以后续在谓语动词下面的助动词来表示。主要有“被动态”、“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等。

被动态: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收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的语法范畴。可能态: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语法范畴。

自发态:表示情感、感觉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语法范畴。

使役态: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或使某种事物发生变化的语法范畴。

6.人类语言分类与代表语种(举例2个)

屈折语:即靠语言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拉丁语、德语。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日语、朝鲜语。孤立语:即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既不靠词形变化来表示,也不靠专门表示语法关系的后缀或前缀来表示,而主要是靠词序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汉语、越南语。抱合语:即该语言把各种语法关系都组织到一个词里,往往一个词就表示一句话,也就是说一句话总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如:印第安语、阿伊努语。

7.辅音:

所谓辅音,是指在发音时,气流在通路上受到某种阻碍后发出的声音。辅音根据其发音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塞音、摩擦音、塞擦音、舌尖音和鼻音。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双唇、齿音、齿龈音等。由于在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都要震动,所以辅音又根据声带的震动与否,分为有声辅音和无声辅音。

8.举例说明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发音[k]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发音标记为[k][k‘])但是在日语中,送气和不送气并不产生意义上的区别。像这种不产生意义区别上的不同发音,音韵学中称之为“自由变体”。即送气的[k‘]和不送气的[k]是音位/k/的自由变体。拨音ン在不同环境中发音不同,[sanmmei](三名)[sanniN](三人))[sannou](三号),在音韵学中,把这种特定条件下发不同的音,而又不产生意义区别的音称作“条件变体”。[m][n][n]的三个发音就是音位/N/的条件变体。

9.“拍”举例说明: 任何一个音节,无论是直音还是拗音,抑或是属于特殊音节的拨音、促音或长音,其发音的时间基本上是等长的,日语中称之为“拍”。“拍”是日语音节构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是日语的一种节奏感。例如“ニッポン(日本)”“コウコウ(高校)”都是属于四拍的单词。

10.语气:

表示说话者对所叙述事物的判断、态度等,即说话者的纯主观意识的语法范畴叫“语气”。现代日语中表示“语气”的语法形式,由“う、よう、まい、だろう、らしい”等助词、准助词及出现在句尾的各类语气助词构成。现代日语中表示“语气”的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示说话者“判断”的语气层次。另一个是表示说话者要向听话者表达某种心情的“传达”的语气层次。

简答

1.桥本语法及其特点。

桥本进吉,他的语法论主要表现在其著作《国语法要说》和《国文法体系论》之中。

桥本语法的特点是注重语言的形态,他认为,语言的句子、单词所表示的内容、意义、思想等必然会有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特征。这种外在的形式特征所具备的规律,就是语法。他给出日语的句子下的定义如下: A句子是发音的连续。

B句子的前后,必然有语音的中断。C句子的结尾都带有特殊的语调。

桥本语法的核心就是在日语中建立了“句节”的概念。他把日语中可以自然切割的最小单位称作“句节”。

2.对某一词汇进行统计调查时有几种统计方法?(※)

通常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不论单词一样不一样,只要有一个就算一个,这样统计出来的单词数叫做“所有单词数”;另一种是只要是相同的单词,不论出现多少次,只能算一个,这样统计出来的单词数叫“不同单词数”。

3.现代日语的接续词可连接哪些成分的关系,并且可以表现哪些意思?

现代日语中,接续词是表示词与词、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句子与句子或段落与段落之间关系的词。它起到连接前后关系、承上启下的作用。如: 连接词与词之间的接续词:

A连接名词,表示并列、共存的意思。

连接词与词、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的接续词: B表示并列、共存或选择的意思。

C表示换言、说明、总结、补充、举例等进一步说明的意思。D表示列举、添加的意思。

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表示条件句的接续词: E表示顺接假定条件句。F表示顺接既定条件句。G表示逆接假定条件句。H表示逆接既定条件句。

连接段落与段落之间,或从一个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的接续词: I表示话题的转换。

4.举例说明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被动态,日语也称为“受身”,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受到某种作用或影响。

直接被动句:表示直接受到某种动作影响的被动句被称为直接被动句。如:頭がよい彼は騙されることが信じられない。

间接被动句:表示间接受到某种影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往往带有一种受害、倒霉的语气。

如:妹に来られて、勉強が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5.举例说明典型的日本式词汇的特征(指示、人称、拟声、拟态)。

指示代词:日语中指示代词使用三分法,除了近处远处意外,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指示代词。如:こ、そ、あ、ど。

人称代词:日语中人称代词有根据男女不同,使用词汇不同的特点,此外还有数量多的特点。如:わたし、僕、わし。拟声词、拟态词:其中拟声词分为模仿动物或人声音的拟声词和模仿自然声音的拟音词。拟态词也分为模拟生命物动作、神态的拟容词和象征性语言模拟人心情的拟情词。如:そわそわ、おどおど、きらきら。

6.举例说明现代日语中表音文字作表意文字的现象。

现代日语中表音文字作表意文字的现象有:は、へ、を。假名“は”本应读作“ha”,只有在作为助词使用时读作“wa”;假名“へ”本应读作“he”,只有在作为助词使用时读作“e”;假名“を”本来读作“wo”,在现代日语中读作“o”,而且只作为助词使用。这种现象即说明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注重了这些助词的表意性和表意功能。如果承认日语中的助词是一种单词,那么表示这三个助词的假名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说是一种表音文字的表意用法。

7.山田语法及其特点。

山田孝雄,他的语法学说主要反映在他的两本著作《日本文法论》和《日本文法学概论》之中。

山田语法的特点是:在:用言下设“存在词”;将一般概念的接续词和感叹词从属于“副词”的范畴;不承认助动词,认为助动词是用言的复合词尾,即“为了表示进一层的意义,在原词的词尾再附加上的一种词尾”等等。

另一大特点是,在句子的性质种类上不仅承认有带有正常主谓结构的“叙述句体”,还承认有主谓结构不可分割的“呼唤句体”。

8.现代日语中有哪几种句子成分(举例)。

A谓语成分:构成句子成分中最主要关键的成分。如:彼は走っています。其中走る就是谓语动词。

B补充成分:其他表示这一谓语动作的人物、地点等成分。如:私と友達が駅前にあった。

其中私、友達、駅前就是补充成分。

C修饰成分:表现一个事物的基本含义时,使用谓语和补充成分就可以完成但是更具体说明就需要修饰成分。修饰成分又分为修饰名词的“连体修饰成分”和修饰动词、形容词等用言为主的“连用修饰成分”。如:あしたどこに行くの? 其中,あした就是修饰成分。

D接续成分:表示句中的原因、理由等各种顺接、拟接条件的成分。如:事故があったから、今どこにも行けません。其中だから就是接续成分。

E并列成分:与后续部分形成并列关系的成分。如:やすくておいしいお菓子。其中やすくて就是并列成分。

F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句子成分发生直接关系的成分。可以由表示称谓、提示、感叹、应答等词汇或中途插入的短句构成。如:あの、今何をしているの? 其中あの就是独立成分。

9.举例说明现代日语中副词的种类和性质。现代日语中副词有:

状态副词:其本身表示一种状态的概念,主要对某一动作的状态进行修饰。如:こう、わざと、すべて。

程度副词:其本身表示一种程度的概念,主要对某种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进行修饰。

如:すこし、かなり、たぶん。陈述副词:其本身表示说话者的某种心情或语气,与后续的表示心情或语气的谓语形式相呼应。

如:おそらく、決して、なせ。

10.日语中敬语有几种?受到哪些音素影响? 敬语分为:尊他语、自谦语、礼貌语三种。尊他语:通过抬高被表达事物中的动作、状态的主体而实现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敬语表达。自谦语:通过被表达事物中的动作主体,从而达到抬高被表达事物中动作对象的目的而实现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是一种间接的敬语表达。

礼貌语:是在会话过程中,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直接的敬语表达方式。

敬语表达受到以下几种音素影响: 外在的、社会的音素影响: ①人际关系音素

地位高低——对于社会地位、年龄、经历、身份等高于自身的人,要使用敬语。内外关系——向外部人讲自己内部人的情况时,不能(对内部人)使用敬语。亲疏关系——对于关系密切的人不适用敬语,对关系不密切的人使用敬语。②说话场合的音素(即是否是正式场合,有什么人在场等)

内在的、心理的音素:

虽然敬语的使用受到外在的、社会的音素影响,但是最终决定是否使用敬语或是使用什么样的敬语还是取决于说话人自身。

第三篇: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

1.音素及现代日语音素的分类:

现代日语的音素主要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几种。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e、a、o、u】

辅音音素:共有十三个【p、b、t、d、c、k、g、s、z、h、r、m、n】 半元音音素:共有两个【j、w】

特殊音素:N【拨音即鼻音】 Q【促音】 2.粘着语:

所谓“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为其代表。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即所谓的“词”来表示概念,而以后缀助词、助动词等虚词即所谓的“辞”来表示语法关系。3.元音:

所谓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元音的区别主要靠舌头的部位和嘴唇的形状来决定。根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分为前、中、后;根据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元音分为高、中、低。靠嘴唇形状不同所发出的元音有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由于所有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有所震动,所以元音都是有声音的。4.声调及现代日语声调的分类:

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现代日语中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做“高低音调”。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的“平板式”。“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平板型”。另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的“起伏式”。起伏式有三种类型:“尾高型”“中高型”“头高型”。5.态:

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前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现代日语中的态以后续在谓语动词下面的助动词来表示。主要有“被动态”、“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等。

被动态: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收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的语法范畴。可能态: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语法范畴。

自发态:表示情感、感觉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语法范畴。

使役态: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或使某种事物发生变化的语法范畴。6.人类语言分类与代表语种(举例2个)

屈折语:即靠语言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拉丁语、德语。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日语、朝鲜语。孤立语:即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既不靠词形变化来表示,也不靠专门表示语法关系的后缀或前缀来表示,而主要是靠词序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汉语、越南语。

抱合语:即该语言把各种语法关系都组织到一个词里,往往一个词就表示一句话,也就是说一句话总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如:印第安语、阿伊努语。7.辅音:

所谓辅音,是指在发音时,气流在通路上受到某种阻碍后发出的声音。辅音根据其发音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塞音、摩擦音、塞擦音、舌尖音和鼻音。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双唇、齿音、齿龈音等。由于在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都要震动,所以辅音又根据声带的震动与否,分为有声辅音和无声辅音。8.举例说明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发音[k]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发音标记为[k][k‘])但是在日语中,送气和不送气并不产生意义上的区别。像这种不产生意义区别上的不同发音,音韵学中称之为“自由变体”。即送气的[k‘]和不送气的[k]是音位/k/的自由变体。

拨音ン在不同环境中发音不同,[sanmmei](三名)[sanniN](三人))[sannou](三号),在音韵学中,把这种特定条件下发不同的音,而又不产生意义区别的音称作“条件变体”。[m][n][n]的三个发音就是音位/N/的条件变体。9.“拍”举例说明:

任何一个音节,无论是直音还是拗音,抑或是属于特殊音节的拨音、促音或长音,其发音的时间基本上是等长的,日语中称之为“拍”。“拍”是日语音节构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是日语的一种节奏感。例如“ニッポン(日本)”“コウコウ(高校)”都是属于四拍的单词。10.语气:

表示说话者对所叙述事物的判断、态度等,即说话者的纯主观意识的语法范畴叫“语气”。现代日语中表示“语气”的语法形式,由“う、よう、まい、だろう、らしい”等助词、准助词及出现在句尾的各类语气助词构成。现代日语中表示“语气”的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示说话者“判断”的语气层次。另一个是表示说话者要向听话者表达某种心情的“传达”的语气层次。简答

1.桥本语法及其特点。

桥本进吉,他的语法论主要表现在其著作《国语法要说》和《国文法体系论》之中。

桥本语法的特点是注重语言的形态,他认为,语言的句子、单词所表示的内容、意义、思想等必然会有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特征。这种外在的形式特征所具备的规律,就是语法。他给出日语的句子下的定义如下: A句子是发音的连续。

B句子的前后,必然有语音的中断。C句子的结尾都带有特殊的语调。

桥本语法的核心就是在日语中建立了“句节”的概念。他把日语中可以自然切割的最小单位称作“句节”。

2.对某一词汇进行统计调查时有几种统计方法?(※)

通常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不论单词一样不一样,只要有一个就算一个,这样统计出来的单词数叫做“所有单词数”;另一种是只要是相同的单词,不论出现多少次,只能算一个,这样统计出来的单词数叫“不同单词数”。

3.现代日语的接续词可连接哪些成分的关系,并且可以表现哪些意思?

现代日语中,接续词是表示词与词、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句子与句子或段落与段落之间关系的词。它起到连接前后关系、承上启下的作用。如: 连接词与词之间的接续词:

A连接名词,表示并列、共存的意思。

连接词与词、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的接续词: B表示并列、共存或选择的意思。

C表示换言、说明、总结、补充、举例等进一步说明的意思。D表示列举、添加的意思。

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表示条件句的接续词: E表示顺接假定条件句。F表示顺接既定条件句。G表示逆接假定条件句。H表示逆接既定条件句。

连接段落与段落之间,或从一个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的接续词: I表示话题的转换。

4.举例说明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被动态,日语也称为“受身”,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受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直接被动句:表示直接受到某种动作影响的被动句被称为直接被动句。如:頭がよい彼は騙されることが信じられない。间接被动句:表示间接受到某种影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往往带有一种受害、倒霉的语气。如:妹に来られて、勉強が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5.举例说明典型的日本式词汇的特征(指示、人称、拟声、拟态)。指示代词:日语中指示代词使用三分法,除了近处远处意外,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指示代词。如:こ、そ、あ、ど。人称代词:日语中人称代词有根据男女不同,使用词汇不同的特点,此外还有数量多的特点。如:わたし、僕、わし。

拟声词、拟态词:其中拟声词分为模仿动物或人声音的拟声词和模仿自然声音的拟音词。拟态词也分为模拟生命物动作、神态的拟容词和象征性语言模拟人心情的拟情词。如:そわそわ、おどおど、きらきら。

6.举例说明现代日语中表音文字作表意文字的现象。

现代日语中表音文字作表意文字的现象有:は、へ、を。假名“は”本应读作“ha”,只有在作为助词使用时读作“wa”;假名“へ”本应读作“he”,只有在作为助词使用时读作“e”;假名“を”本来读作“wo”,在现代日语中读作“o”,而且只作为助词使用。这种现象即说明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注重了这些助词的表意性和表意功能。如果承认日语中的助词是一种单词,那么表示这三个助词的假名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说是一种表音文字的表意用法。7.山田语法及其特点。

山田孝雄,他的语法学说主要反映在他的两本著作《日本文法论》和《日本文法学概论》之中。

山田语法的特点是:在:用言下设“存在词”;将一般概念的接续词和感叹词从属于“副词”的范畴;不承认助动词,认为助动词是用言的复合词尾,即“为了表示进一层的意义,在原词的词尾再附加上的一种词尾”等等。

另一大特点是,在句子的性质种类上不仅承认有带有正常主谓结构的“叙述句体”,还承认有主谓结构不可分割的“呼唤句体”。8.现代日语中有哪几种句子成分(举例)。

A谓语成分:构成句子成分中最主要关键的成分。如:彼は走っています。其中走る就是谓语动词。

B补充成分:其他表示这一谓语动作的人物、地点等成分。如:私と友達が駅前にあった。其中私、友達、駅前就是补充成分。C修饰成分:表现一个事物的基本含义时,使用谓语和补充成分就可以完成但是更具体说明就需要修饰成分。修饰成分又分为修饰名词的“连体修饰成分”和修饰动词、形容词等用言为主的“连用修饰成分”。如:あしたどこに行くの? 其中,あした就是修饰成分。

D接续成分:表示句中的原因、理由等各种顺接、拟接条件的成分。如:事故があったから、今どこにも行けません。其中だから就是接续成分。

E并列成分:与后续部分形成并列关系的成分。如:やすくておいしいお菓子。其中やすくて就是并列成分。

F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句子成分发生直接关系的成分。可以由表示称谓、提示、感叹、应答等词汇或中途插入的短句构成。如:あの、今何をしているの? 其中あの就是独立成分。

9.举例说明现代日语中副词的种类和性质。现代日语中副词有:

状态副词:其本身表示一种状态的概念,主要对某一动作的状态进行修饰。如:こう、わざと、すべて。

程度副词:其本身表示一种程度的概念,主要对某种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进行修饰。如:すこし、かなり、たぶん。陈述副词:其本身表示说话者的某种心情或语气,与后续的表示心情或语气的谓语形式相呼应。

如:おそらく、決して、なせ。

10.日语中敬语有几种?受到哪些音素影响? 敬语分为:尊他语、自谦语、礼貌语三种。

尊他语:通过抬高被表达事物中的动作、状态的主体而实现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敬语表达。自谦语:通过被表达事物中的动作主体,从而达到抬高被表达事物中动作对象的目的而实现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是一种间接的敬语表达。

礼貌语:是在会话过程中,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直接的敬语表达方式。

敬语表达受到以下几种音素影响: 外在的、社会的音素影响: ①人际关系音素

地位高低——对于社会地位、年龄、经历、身份等高于自身的人,要使用敬语。内外关系——向外部人讲自己内部人的情况时,不能(对内部人)使用敬语。亲疏关系——对于关系密切的人不适用敬语,对关系不密切的人使用敬语。②说话场合的音素(即是否是正式场合,有什么人在场等)内在的、心理的音素:

第四篇: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导论》(英 彼得.特拉吉尔)

读书笔记

姓名:王瑞

学号:0909224096

院系:文学院 对外汉语

《社会语言学导论》读书笔记

语言不仅是交流信息的手段,也是和别人建立关系并维持关系的手段,而且语言在传递关于说话人的信息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和地理背景的人使用的语言各异,说话方式也不同,这就形成方言,方言有地里方言和地理方言两种。社会影响语言,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影响语言。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就形成了社会语言学。英国的彼得.特拉吉尔编著的《社会语言学导论》这本书从七个方面介绍并解释了社会中各种语言现象。开头,作者解释了有关方言和语言的概念。首先,他认为方言或语言没有明确的界线,使用两种语言或方言的国家或地区能互相听懂,之所以要将它分成两种语言或方言,是有地理、政治、文化因素形成的。作者指出,“方言一词指的是一个语言的不同类词之间的差别、语法差别和发音差别,“方言”一词能适用于所有变体,并不仅仅只非标准变体。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汉语在不同的地方,词类、语法、语音上有不同的变化,可见,普通话有很多地方方言。普通话可以看做一种标准汉语,可以说是在书刊上使用、学校里讲授、外族人学习的一种汉语变体。下面,介绍一下书中语言现象的七个方面:

一、语言与社会阶级

在研究语言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地理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社会阶级。在这里,社会阶级是指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人群,我们可以认为是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使用的同一语言的变体不同,这里我就用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农村中的广大农民一般是没有受很高教育的人,使用的语言是纯正地道的地方方言,语言中经常出现一些粗话、脏话。而受过教育的村官说的话一般是方言和普通话的混合体,用词也比较文雅,更不会有粗话或脏话。城市中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官员、白领阶层使用的一般是普通话。由此可知,在于某人交流时可以通过他的语言来判断他所属于的社会阶层。

上下级或上下辈使用的语言也有不同。比如上级对下级或上辈对下辈可以直呼其名,反之不可以。

总之,受教育程度、上下级、辈分等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

二、语言与种族群体

不同的种族群体使用的语言不同。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两种情况:一是语言具有种族资格确定性特征,如壮族和维吾尔族分别使用壮语和维吾尔族语,以两种语言区别两种民族的特征。二是种族群体的独立特征是由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为标志的,对于这种情况,作者想我们展示了美国黑人和白人使用的英语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一例子。

黑人土英语(BVE)在词汇、语法、发音与一般英语变体差异很大,其原因大致有四种观点,而作者更认可第四种观点,即克里奥尔学家的观点,认为BVE是克里奥尔英语的非克里奥尔化。对此,作者提出了操BVE或非标准英语的人在学习朗读或书写时会有困难,教师应根据使用语言的特点因材施教。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有三种做法:1 “取缔非法英语”,这是错误的。2 “双方言制”,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支持。3 “承认方言差别”,获得越来越多的承认。

三、语言与性别

本章讲了语言的性别变体,即男女在使用同一语言或方言时出现的变异。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生理上和社会上。在生理上由于男女的生理器官不同,发音也就不同,以致语音面貌不同。

社会上分为相对性别变异和绝对性别变异。绝对性别变异很少见,表现为男女使用的禁忌语。而相对性别变异很普遍表现在社会态度方面。一方面由于男女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对男女的评价进行限制,似的他们使用的语言产生差异。例如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女子使用语言时比男子谨慎、内敛,尽量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另外,男女对社会的态度也会产生语言上的差异,男性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具有阳刚之气,说话时更应具有男子气概,女性在说话时更注重荣誉感,自己的身份、地位。她们说话时往往倾向于使用高阶层的人使用的语言变体。

四、语言与环境

语言随着交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形成语言变体。影像语言的具体环境有:

1、语域——同工作、职业,谈话主题相联系的变体。

2、讨论中的话题。再谈政治话题和生活话题使用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不同。

3、谈话对象的环境。在上下级关系的谈话中,上级称下级为“老张”,而下级称上级为“张老”。

当一种语言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变体并行存在于整个语言社团,并且这两种变体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时,就会出现双语现象。中国人一般具有普通话和方言两种社会变体,在日常生活中用家乡话,在正式场合用普通话。

另有双语变换:新加坡存在华语、英语、马来西亚语等多种语言,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变换使用不同的语言,这就是语言变换。

五、语言和社会交际

人们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会变换地使用语言。我们在与老乡交流时,为了接近彼此的距离,往往选择家乡话,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会使用普通话;来自不同方言区的人为了是对方听懂,也会选择普通话。

交谈时有结构的,手规律支配的,并非杂乱无章的一连串句子。所有各种社会都有怎样将语言用于社交的规则,但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社会间这些规则有很大差异,从而使在跨文化交际中导致误解甚至敌意,因此,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要了解她们所处的文化,采用正确的交际方式。

六、语言与民族

预言师民族特征、文化现象的载体在一个多民族语言的国家中,会出现三种情况,即主、从属,均衡,冲突。每个民族对自己的元有着深刻的感情,他们热爱自己的母语,忠诚自己的语言,将母语作为本民族的象征,由于这种原因,语言是引起民族冲突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政府应慎重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有的政府宽大为怀,允许并鼓励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有的政府则将其视为有破坏作用,限制、阻止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当然,这是不可取的。对于一个有多民族语言的国家,政府应慎重进行语言规划,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民族共同语,并使其标准化,同时允许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以免引起民族间的矛盾冲突。

七、语言和地理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使用的语言不同。如果两个地区的语言或方言不同,其中一地区的语言或方言中的语言创新传入另一语言或方言中,使得某几个地区的语言或方言具有相似性,从而形成语言区域。当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地区的人互相接触时,如果讲占优势语言的人与讲其他语言的人接触很少的话,那么不占优势语言的群体学得的不全的占优势的语言就会成为媒介语言,这

就是洋泾浜语。这种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欧洲殖民扩张时期,殖民地的当地人为了能与殖民者交流。不完全地学习他们的语言,形成洋泾浜语。有的洋泾浜语被当地儿童作为母语来学习时,就会进一步形成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比洋泾浜语在句法、词汇、句子格式上更加广泛,更加多样化;有的洋泾浜语则随着当地民族的独立而消失。

《社会语言学导论》这本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例子,由易到难,化繁为简地为我们介绍解释了社会中的各种语言现象,并提出各种社会语言学上的理论主张,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相关学科奠定基础。在学习这本书时,我经常联系到到中国的汉语。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存在各种方言,有的方言甚至听不懂,普通话就成了中国人共同使用的语言。随着普通话地位的提高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很多人放弃使用本地方言认为家乡话是一种低劣的语言,讲家乡话有失自己的身份,讲讲普通话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就产生了很大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五千年的中华文敏、灿烂文化保留在各种方言中,一个不会讲家乡话的人就失去了文化的根,就像失去导航的小船、迷路的小鸟在外漂泊流浪,永远无法找到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归宿。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方言,感受它所存在的文化底蕴。

姓名:王瑞

院系:文学院 对外汉语

学号:0909224096

第五篇:汉语语言学研究 -

汉语语言学研究

绪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汉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对语言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语言观,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语言结构只不过是冰山漂浮于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显性结构,绝大部分隐性结构都隐藏于水面之下,并且制约着语言的分布和组合、聚合规则。尤其是像汉语这样缺乏外在丰满形态的孤立语,这就是汉语难教、难学、难写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汉语的语法缺乏明晰的显性规则,语法标记飘忽不定,隐现难测。语言内涵及其功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迫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远远超越交际工具的狭隘范畴。语言差异其实不仅仅在于结构上的差异,归根到底根源于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视角方面的差异。外语学习绝不仅仅是记住几百个语言结构、几千个词汇那么简单。汉语的类型学特征的确非常独特,但是语言的结构特征并非制约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根本障碍。就外语学习的困难来看,根本问题出在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和视角的偏差上面。

就本质而言,语言不能仅仅理解为交际的工具,语言蕴含着特定的认知方式、认知视角、认知策略。一方面要复制固有的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进行程式性编码,另一方面根据新的语境对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隐喻、转喻、借用、类推、语用推理、结构整合),从这个意义来看,学习一门外语,实际上是认知方式、认知视角、认知策略的转换和创新。这就涉及到对语言的多视角认识。随着人们对语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论越来越强调认知在语言建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正如Eve Sweetse(2002)所言,只有通过认知和心理状态及言语行为的隐喻路径的考察,才能发现并理解这样的事实:某些表征物理状态和活动的词语可能会成为表征抽象意义的词语的源域„„我们通过对社会和物理世界的理解来塑造逻辑和思维过程的标准模式;同时,我们不仅把语言的标准模式塑造为对世界的描述,而且将语言塑造为行为,甚至塑造为认识或逻辑实体1。综合结构主义、言语行为、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我们认为对语言的认识应该立足于结构形式、意义、交际功能等多维度不同视角,这就是“结构-功能”语言观。

符号说明

*表示该结构不能独立成句。

?表示该结构在句法或语义、语用方面作为句子合格度不高,须借助于一定的语境条件才能有条件地使用。

第一讲“结构-功能”互动语言观 1 Eve Sweetser 2002 From Etymology to Pracmaticds Metophorical and Cultru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Peking University Press.C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1)

关键词

替换关系;变换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一节 传统语言观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课前查阅文献并思考:

1、有人认为语言就是一种交际工具,有人认为语言的内涵超越了工具的范畴,语言与文化、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密切相关。根据你学习外语的经验,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语言学有哪些学派?不同学派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有哪些不同?

3、对于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对立,你有什么看法?你在研究中将采取什么态度?

4、有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没有语法,或者说汉语的语法规则不明晰,隐性规则多,因此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无需语法。你对此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5、有人认为,语法就是大家普遍遵守的语言习惯,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不同,语法也自然不同。譬如:

(1)a这些商品都在降价处理。b*这些商品都降着价处理。

(2)a我在做衣服给他穿。b*我做着衣服给他穿。

(3)a他在教我开车。b*他教着我开车。

(4)a*在听音乐跳舞。b听着音乐跳舞。

(5)a*老师在抱一摞书走进教室。b老师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

“着”、“正”、“在”某些条件下彼此可以替换,有时候不能替换,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习惯,无需找出、也难以找到原因。再如:

(7)A昨天大家非常愉快。B*昨天大家非常愉快了。

(8)A我以前很喜欢电子游戏。B*我以前很以前喜欢电子游戏了。

(9)A玛丽昨天很想家。B*玛丽昨天很想家了。

(10)A*玛丽又想家。B玛丽又想家了。

(11)A*玛丽太想家。B玛丽太想家了。

既然上述句子当中“着”“在”“了”的使用条件不同,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只需一一记住这些习惯就可以了。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为什么?

6、《联合早报网》2010年2月20日撰文《从“洋泾浜”英语联想到上海世博会》

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已启动了世博会倒计时运动,清理整顿各方面的不“和谐”问题。

当然,与游客亲密接触最多要数公共场所的中英双语标示牌了。此举本意在于为国际游客提供便利,谁知望文生义、随便翻译,出现了许多令人不知所措或捧腹大笑的“洋泾浜”英文。

在通往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上,赫然竖着一块英文标牌:DO NOT DRIVE FATIGUE(别驾驶疲劳),“疲劳” 怎么能“驾驶” ?看了中文才明白,原来是“严禁疲劳驾驶”。

在被誉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把“拿铁咖啡” Coffee Latte 逐字硬译成“Take Iron Coffee”,拿了铁的咖啡。将“收款机” 按同样路数译成“Accept Silver Machine”(接受银制品的机器)。

在城隍庙一家老字号饭店,广告牌上特色小吃“蟹粉小笼”被译为“Crab Pink and Small Basket”(螃蟹、粉红色和小篮子)。

以上这些“中式英语”在上海公共场所屡见不鲜。为什么逐字翻译英语会出现Chinglish?

语言不是符号系统吗?英语和汉语既然都是符号系统,翻译过程中按照词语意义互相对译为什么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呢?看来,语言并不是符号那么简单和单纯。因此,我们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也应该做出调整。

一百年前《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难,“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语法规则)没有被揭示出来。一百年过去了,汉语的规则是否都揭示出来呢?

案例一

*我把电脑买了我把电脑买回来了我把电脑卖了

*我把电脑开了我把电脑开开了我把电脑关了

*我把鞋穿了我把鞋穿上了我把鞋脱了

*把这座山爬了把这座山爬遍了把这座山炸了

*我把圆明园走了我把圆明园走遍了联军把圆明园烧了*把他打量了把他上下打量了几眼把他解雇了

*我把抽屉找了我把抽屉找遍了我把抽屉扔了

*把电话号码记了把电话号码记住了把电话号码忘了

*我把他恨了我把他恨透了我把他得罪了

*我把信写了我把信写完了我把信撕了

*把手套拣了把手套拣了起来把手套扔了

*把脏水过滤把脏水过滤了一下把脏水倒了

与此相关的问题:

(1)李明喝了咖啡。

(2)咖啡李明喝了。

(3)李明把咖啡喝了。

(4)李明买了咖啡。

(5)咖啡李明买了。

(6)*李明把咖啡买了。

上边六个句子的意义和语用价值有何不同?合格条件是什么?

案例二

A1 醒过来/抢救过来/喘过气来/明白过来/回过神来

B1 死过去/昏过去/晕过去/背过气去

A2*醒过去/*抢救过去/*喘过气去/*明白过去/*回过神去

B2*死过来/*昏过来/*晕过来/*背过气来

A3死去活来

B3*死来活去

案例三

我昨天就来了——*我昨天才来了——昨天才来了三个人

我昨天很想家——*我昨天很想家了——我昨天又想家了

案例四

“湖里漂着一只小船”和“湖上漂着一只小船”有什么异同?

案例五

普通话当中,“V完了”和“V好了”意义相近,有时能够彼此替换,如:

AB

作业做完了。作业做好了。

词典用完了。词典用好了。

汽车修完了。汽车修好了。

替换后意义尽管有一定差异,但都可以成立。然而有些情况下替换受到限制:

CD

存款全花完了。*存款全花好了。

这种词典早就卖完了。*这种词典早就卖好了。

上次买的稿纸用完了。*上次买的稿纸用好了。

EF

*椅子摆完了,坐下照相吧。椅子摆好了,坐下照相吧。

*你要的咖啡冲完了,快喝吧。你要的咖啡冲好了,快喝吧。*去还是不去,你想完了就告诉我。去还是不去,你想好了就告诉我。“V好了”和“V完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替换?二者的分布以及适用范围存在哪些对立和交叉?

案例六

A1从书包里拿出书来A2*拿出书来从书包里

B1把书放进书包里B2*放进书包里把书

案七

老师:你正在学汉语,还学什么英语?

学生:我想学美国英语,不想学澳大利亚英语。

老师:你那么忙怎么能学英语?

学生:我跟美国老师学英语。

老师无疑而问,实际是否定,无需回答。学生理解为老师有疑而问。

上述挑战、困惑、难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远少于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语言观决定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要调整语言观。

下载日语论文社会语言学先行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语论文社会语言学先行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语言学论文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对柏树、菩提树的差异 摘要:语言世界图景是认知的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认知过程,在此认知过程中语言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所表达的领域却是......

    语言学概论论文

    信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摘要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处在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信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原官话的信蚌片的一个方言点,从信阳方言词汇体系来看其词汇......

    社会语言学5篇范文

    谈中国的外语教育发展前景 2012级专升本3班冯英英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国英语教学发展为主线浅述了中国英语教学发展的历程。我国的外语教育经过多次起伏后,英语已恢复其主要外......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

    社会语言学(五篇范例)

    网络流行语新谈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一些流行语跳出网络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在电视上报纸中以及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网络新词随时随地可见,它紧跟着社会热点,贴切地......

    日语论文

    长春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从《一个人的好天气》来看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计:学位论文表格 ——一部“飞特族”女孩儿的成长笔记 页 0 个 摘要 《一个人的好天气》(2007)是日本......

    日语论文

    学习《初级日本语》课程的体会 数学与信息技术系黄鸿华 2005111203现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学习小语种的热潮,大部分的同学都想利用大学时期多掌握一门语言以便为以后开拓一条更......

    日语论文

    元旦日本元旦的由来 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