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进展情况(20141024)综述

时间:2019-05-15 05:0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进展情况(20141024)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进展情况(20141024)综述》。

第一篇: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进展情况(20141024)综述

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进展

情况

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位于荔湾区石围塘街芳村大道中,以茶叶批发为主,同时经营茶具、茶工艺品、茶家具等与茶相关的各类茶商品,占地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定点”市场,是广州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家“菜篮子工程”信息报价茶叶类唯一价格信息提供单位。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现有19个市场经营主体,商铺约5000个,经营户约2757户,其中个体户2383户,公司法人及分支机构374户,2013年商业成交额近30亿元,年税收约2200万元。

我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推进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不断提升商贸能级,“芳村茶叶”市场品牌日益发展成熟,影响力不断提升,对石围塘街地区经济起到较好作用。

一、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转型升级进展情况

(一)园区规模实现了以点带面扩张

经过多年发展,在规模上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从局限于洞企石路一带、面积仅有2万平方米的市场,逐步形成了以芳村大道中为主干、辐射洞企石路、山村路、龙湾路、南塘大街等的大型市场集群格局,面积增加到26万平方米,园区内各场区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宣传效果明显、道路指向明晰,成为了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现代化茶叶批发市场。

(二)以“三旧改造”实现了园区规模扩张和税源留区

受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蓬勃发展的良好影响,周边的旧仓库、旧厂房业主积极主动开展三旧改造,累计近12万平方米的低值场地被开发改造为茶叶市场。我街辖内的广州铝材厂有限公司、广州建材二厂有限公司等“退二进三”国有工业企业,在将公司注册地、纳税关系保留在荔湾的同时,将原有厂房改造成茶叶市场,相继建立了华裕茶叶市场、广州名茶交易中心、天易茶叶市场、启秀茶城、珀雅水岸茶港,广物集团将其在花地河边的旧仓库改造成广物茶叶市场,为我街增加了大量的税收。单以出管中心计算,茶叶市场园区为我街创造的税收达260多万元/年。

(三)通过加强政府服务提升了茶叶经济发展后劲

我街在引导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市场物业业主配合市场共同发展产业配套,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中创造条件。

1、为适应茶叶购销的商务人流,我街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柏浩商务酒店、茗城旅业、荔豪宾馆等旅业,满足了大量外地客商的住宿商务需求,同时在洞企石路布设了838、91路公交车总站,增加多个公交线路站点,方便群众出行购物。

2、协调交警、公路、规划、建设、交委等部门,改善、扩宽了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中心区、北门、南区的出入口道路交通条件,细化停车场安排,布设了货运场,为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提供了物流方面的保障。

3、为解决资金往来安全性及便捷问题,我街通过协调交通银行,在洞企石120号二楼开设了交通银行南方茶叶市场支行,以此带动了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多个银行在茶叶市场内开设了ATM交易网点,极大方便经营者、客商、群众的资金往来,建立了畅通的资金流渠道。

4、为解决茶商的纳税问题,我街在区国地税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南方茶叶市场协税护税办公室,聘请得力人员对个体户的居住证、办理税务登记证、纳税代征提供高效服务。在2013年的荔湾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起征点调整工作中,南方茶叶市场协税护税办公室在3个月内通过全面宣传、逐户上门核定、逐户化解疑问矛盾的方式,茶叶市场园区的纳税个体户从86户增加到1823户(起征点2万/月),月度个体户国税入库税额从5万/月增长到109万/月,有效而平稳

地完成了任务,增加税收超过1000万/年。

(四)通过主动引导提升了总部经济氛围

市场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做强做大的企业集聚示范效应,对此我街选取了综合条件较好的广东芳村茶业城作为茶业总部培育区。

广东芳村茶业城位于芳村大道中,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共四层,配套了大型停车场及多个自动扶梯、观光梯、货梯,安装了自动喷淋消防系统,硬件条件在南方茶叶市场各经营主体中首屈一指。茶叶批发市场向来是一楼的好租,一楼以上的难租,广东芳村茶业城在开业之初也遇到这种情况。我街在了解企业困难后,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总部经济战略和市场的自身硬件优势,建议该市场将二楼以上向茶叶公司优惠招租,同时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茶商在三楼、四楼设立公司。该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至今已经有53家公司进驻了广东芳村茶业城,初步形成了较好的总部经济氛围。

二、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的瓶颈

(一)园区经营主体多样化,影响统一提升经营档次

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现有19个市场经营主体,业主既有国有企业、村集体企业的自营物业,也有民营企业、私人老板等“二房东”承包经营物业,园区仅限于名称统一,各茶叶市场保持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互

相间无任何经济责任。这造成了各自的经营目标不一,资金投入、精力投入程度不一,对于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的整体推进存在较大的影响。

(二)现行税收政策难以直接体现市场转型升级成果

1、对于茶业公司来讲,由于产地在外省,销售在广州,现行税制在茶叶生产者领购及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存在隐患,客观上使得税务机关难以核实监控收购对象、收购资金往来、农产品销售价格,导致一方面企业可以做大成本抵扣增值税,另一方面又可以签订虚假协议,虚增自有茶园面积,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制造自产自销的假象,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逃避缴纳增值税。这造成了部分茶业企业看上去规模、名气较大,但纳税额较低的情况。2011年1-9月份,荔湾区国税局对辖区内芳村茶叶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发现问题率为100%,主要问题集中在企业账册不健全,甚者是企业有意不记账,未及时在发出货物时作账务处理,少报、漏报、瞒报实际销售收入等方面。

2、对个体户来讲,因之前园区个体户核定的营业额基本在2万元/月左右,核定在3万元/月的个体户(全部是申领发票户)只有89家,2014年10月出台的个体户和小微企业起征点调整到3万元/月(2014年1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实施),导致我街的茶叶园区个体户税收从每月过百万将下降到每月不足9万元。同时因为茶叶普遍是现金

现货交易,税务部门只能根据经营成本核算营业额,在现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要大规模提高起征点达到3万元/月存在相当大的难度,2014年10月23日广东芳村茶业城个体户抗议物业公司加租群体事件体现了部分苗头。

(三)传统交易模式向电商交易模式转变困难

一方面,茶叶经营户不论是个体户还是公司,大部分的交易还是习惯以现金现货交易为主,同时因买方缺乏索取发票的习惯,营业额无法在纳税申报中全部反映,从而影响了商业统计及缴纳税收。另一方面,和一般的工业品不同,茶叶品质受产地、产地产茶当年的气候、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茶叶品质会使茶叶价格造成较大的落差,仅通过销售现场或仓库的茶叶外形很难确定茶叶的价值。尽管大量的茶业企业、个体户试水电商,但实际效果不如人意,这造成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在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无法得到真正推行。

(四)总部经济受限于财税政策难以在短期内产生效果 现有的各大茶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把生产总部放在产地,依照国家政策享受免税(根据财税字〔1995〕第52号《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有关规定,对合作社入股农户茶树所产茶青直接加工而成的茶叶销售,给予免税),把销售总部(代理公司)放在广州,小批量出货由销售公司完成,大批量出货则由产地直接运达,受限于各地的保护政策及企

业的避税需求,要求茶业企业将总部迁来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难度相当大。

(五)多个茶叶协会(商会)并存,缺乏整合协调各社团的政府主管部门

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现有多个茶商协会,如广州市荔湾区南方茶叶商会、广州市荔湾区广宁茶贸易促进会、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广州茶业协会、广州茶文化促进会等。这些协会(商会)基本是联系各自相熟的茶商、社会人员组成的,在宣传等方面缺乏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难以形成合力。

三、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转型升级的下一步思路

(一)以地铁11号线建设推动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制度的建立

广州地铁11号线在石围塘设站,石围塘地铁站拟规划通过轻轨连接地铁五号线滘口站,该规划对整个石围塘地区及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能够带来更多的人流、商流。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物业主体准入制度及标准,汰弱留强,推动各市场经营主体加大市场环境提升力度,强化各市场统一规划,统一市场标识,提升市场品牌形象。

(二)推动发展论坛及行业商会的整合实现两个转变

建议区有关部门成立对茶叶协会(商会)进行有效整合的部门,实行规范统一管理,运用行业、市场发展论坛、商会的形式,引导市场经营户适应经济形势,适应茶叶消费由团体消费向家庭消费转变、由投资消费向日常消费转变这两大转变。

(三)引导茶业企业向展贸式方向发展

按照广州市对市场的转型升级的要求,推动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内茶业企业发展展贸经营模式,我街计划对洞企石路的南方茶叶市场工艺品一条街进行改造,拟建南方茶叶博览中心,占地1.7万平方米,将其改造为茶商总部,配套电子交易平台,引进有规模的茶叶公司(如广州春光茶叶有限公司,大益普洱广东总代理)进驻,形成资金流、物流等高度集中的示范性现代交易中心、企业展贸总部。

第二篇:园区转型升级(本站推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各地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庆市地处西南首要位置,经济外向度在全国排列前茅,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其有益探索和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作为全国直辖市之

一、外贸大市和制造业大市的重庆,几年以来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备受国内外关注。为深入了解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重庆学习了各省市有关基层一线和部分企业的情况。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重庆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科学决策,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压力带来的发展契机,通过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化危机为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之机遇,既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的影响。

重庆经济的外向度在国内省市中比较高,去年的外贸依存度仍有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的影响因此也更为直接和严重。第一,进出口增幅逐月回落。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外贸增幅逐月回落,到11月转为负增长,全年外贸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工贸易出口增长大幅回落,进口转为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1%,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大幅下滑。第三季度开始逐月下降,环比月均下降超过20%,12月实际吸收外资仅5.53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单月吸收外资最少。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呈逐级下降态势。2008年重庆GDP增长10.1%。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

4.6个百分点,远大于全国的下降幅度。第四,工业企业所受冲击最大。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上年回落8.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5%。在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西南地区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去年共关停及搬迁加工贸易型企业4900多家。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国际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五千到一万美元这个阶段,是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体系、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的滞后。可以说,工业化过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更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西南地区的企业大多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数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逐渐显现。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信息进一步表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发挥到了极致,需要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以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

在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对各种经济风险的根本之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所在。从历史角度看。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全球产业布局的“洗牌”过程:落后产能被淘汰。新型产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成效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科学发展,重庆市政府适时调整经济工作部署,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一)未雨绸缪,科学决策,增强应对危机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际,重庆的决策者们就开始研究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课题,谋划世界可能变局的应对之策。在对危机的认识和判断上,特别是在“危”与“机”的把握上,重庆的决策者们始终保持理性的清醒和坚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金融危机是落后生产力之“危”,是先进生产力之“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进一步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思路,加大力度推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到2009年进一步提出了应对危机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的关系)。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这些科学判断和强有力的举措,才增强了重庆应对危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才没有被危机所冲倒;相反,危机带来的冲击正逐步被有效的应对工作所克服。

(二)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从决策到实践都始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作用。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激励性和限制性产业政策,在宏观上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搭建公共平台,帮助地方和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办法,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关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关于科技园区建设、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关于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构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一揽子政策。市场主体根据政府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性质,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现代产业积聚。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机结合,进而推动了重庆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三)将体制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建桥工业园十分注意通过体制优势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早在08年初金融危机尚未显现之时,市政府就制定了旨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和政策资源,决定用五年时间拿出资金鼓

励和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竞争形式扶持产业转移园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产业工人免费技能培训,落后产能淘汰的财政补偿,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资金扶持等;通过组织实施“十大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企业研发税前扣除等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入驻企业,辐射带动一万家以上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从体制机制上激励企业转型升级。

市场的“倒逼”压力,政策有效的引导,体制机制的激励约束,逐渐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进一步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反过来又激发企业重视创新,重视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经营模式转型,从而建立更为内生的企业竞争优势。

(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庆制定了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行就地转型升级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行动方案,加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千百十”名牌培育工程,着力发展一批名牌拳头产品、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在实践中,重庆工业园坚持以高端产业转入促进低端产业转出,以增量引入带动存量调整。通过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和产业用地、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调整产品市场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对重庆尤其是园区企业的冲击,主要源自外需不足,因为这些地区的企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将外源型增长方式逐步转型为内外源共同推动的经济增长,一直以来都是重庆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但以前基层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都不足。金融危机使重庆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结构的调整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同等重要,有了主动调整的积极性。政府因势利导,把调整企业产品的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拓市场”的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建桥园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已初见成效。第一,产业转型升级已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干部和企业家都一致认为,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第二,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更足。调研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负责人,无论是省市领导还是基层社区管理者,都认为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了应对危机的办法,对企业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传统产业。重庆市1~3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1%,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长8.3个百分点。第四,实体经济快速复苏,增长势头超过年初预期。统计显示,重庆整体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期,转入稳健回升通道。前三季度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1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外贸降幅逐月收窄,从一月份下降31.1%收窄至九月份的8.3%;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269.7亿美元,同比下降17.7%,低于全国20.9%的下降幅度:实际利用外资从2月份开始持续实现正增长;工业企业效益逐月上升。1~8月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9.3万人,约占全国的1/6,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三、启示与建议

重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既令人鼓舞,也极具昭示性。

(一)应对危机的正确决策根植于对经济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对自身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只有“未雨绸缪”,科学决策,才能化“危”为“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建桥工业园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微调”之中,但这种微调是自发的、渐进的。而政府从政策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于2005年。旨在通过在欠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园的形式,既促进珠三角传统产业的转移,也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的发展。遗憾的是,当时的市场“太好”,转出地区缺乏产业转移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转入地区也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支撑,更没有形成政府坚持不懈的战略,因此,效果并不明显。但这些工作为这轮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到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市政府加大了推进的力度,适时创新体制机制,增加激励性和竞争性资源配置。并把这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建桥工业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到金融危机实际爆发时,他们顶住各种压力,适时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方针,加大推进力度,从而使建桥工业园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形成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贯穿始终。

(二)经济结构调整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长期任务,而非应对危机的临时之策。从根本上说。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系统各种矛盾长期积聚发生质变的终极体现。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但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等重大问题上收效甚微,根本原因是没有很好地遵循经济(产业)成长规律。经济繁荣时不用调整也不愿意调整,经济萧条时没有能力调整,或无法支付调整的成本,甚至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手段去保护那些本应为市场所淘汰的落后发展方式和生产能力,结果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问题更加积重难返。为此,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产业成长规律。既要利用市场出现的倒逼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也要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主动进行调整。

事实上,即便是在重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年底提出大力推动这一战略时便面临巨大压力和各种质疑。因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并承担无法预估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背后虽然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应该是企业主体的内生行为。但往往需要政府的外生力量的推动和制度设计的激励约束。否则,自发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么可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要么会成为高成本的市场无序选择。

(三)在应对危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重庆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较早的省份之一。长期以 来,重庆建桥工业园遵循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有效地构建了政府、市场、企业的“权力”边界,三者比较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为”的经济“博弈”模式,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显现了效率。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应该包括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这就需要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和经营环境的改善,以激励那些“软”创新的企业不被“错杀”。重庆的经验表明,那些着眼于企业内部生产线整合、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设计创新等“软”升级行为,都是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转型升级,都属于政策激励的范畴,应该大力扶持。

(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虽然是经济动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并不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宏观层面的最优均衡,因此,极其需要相关体制机制和宏观政策相适应,而现有相关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结构调整是个“风险投资”,本质上“厌恶风险”的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经理人不会自动“入局”,而现行考核评价机制大多重视总量指标(如GDP增长、财政税收规模等),忽视结构指标。因此,干部(包括企业经理人)考核评价机制必须改变。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谁先调整结构谁先吃亏。不调结构也许还得益”的状况,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可持续的自觉行为。园区过去两年的实践表明,把结构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以后,各地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性高涨。其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改革作支撑。目前的金融政策、财政分配和投入政策、资本市场规则等,还不适应经济结构动态调整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体制,使财政、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向优势产业倾斜,鼓励创新,鼓励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结构升级。要建立地方主导产业与资本市场创新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创新诱导作用。再次。要强化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约束力,以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五)产业园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同时,应在省域范围内加强指导,统筹规划,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各类“园区”过剩,地区间无序竞争,浪费资源。

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产业集聚,增强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很高,为了引进资金项目人才,投入巨资建立园区或产业转移园,这一行为确实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助于招商引资,但如果缺乏合理规划和相关政策约束,就可能在异地重复落后产业。广东的实践表明,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园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坚持科学而严格的规划和硬约束的产业政策。园区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保护环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实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加快原有工业区的整合改造,把园区周边的零散工业用地整合起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六)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遵循特定产业的演进规律。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强调效益。切忌一刀切和一哄而上。

园区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国内市场导向与国际市场导向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采取了“退”(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夕阳产业必须就地退出)、“转”(有市场、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引”(引进新的技术、新的项目、新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育”(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等一系列措施,使产业转型升级既做“加法”(引进、升级)也做“减法”(退出和转移),从而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和产业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必然会重构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

也将发生重要变化,过去那种年均2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情形也可能难以再现。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对国际经济新格局下我国的对外依存度问题和国内需求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如何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地区和创新型企业,需要哪些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哪些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也将是未来政策研究中必须关注的。

第三篇:广州产业升级转型之道

广州产业升级转型之道

2011.5

产业升级无疑是当下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从沿海到内地,在单个城市发展定位中,也成为一股风潮。

即便在珠三角“制造中心”中最具商业地位的城市广州,也同样不可避免产业升级的趋势。1998年,广州曾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2010年一大变”的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而所谓“变”,不仅仅指城市基础设施面貌的转变,更指城市发展机理的转变,其中亦有产业不断升级的含义。

2010年,在举办16届亚运会之后,再审视广州之“大变”,不难发现,过去的10年之中,这座中国商贸名城已然迈入产业升级的快车道,逐步契合“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产业升级思路

从清朝“十三行”时代开始,广州作为通商贸易口岸的商业城市定位由来已久,而随着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制造业的崛起,广州自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中外商品集散地之一,有着全国最大的外商贸易展会——广交会。但到了90年代中期,广州作为商贸城市的竞争力度一度提升乏力。

一位江浙服装企业人士曾如此描述近20年他印象中的广州:20年前,广州服装走在流行的最前沿,天南海北的人都在广州的白马商城批发,在地摊上选货。20年后,当江浙企业的服装品牌在央视上大打广告的时候,白马商城仍然变化不大。

此话虽有所偏颇,但也不无道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州在产业升级速度上的落后,一个明显的表现是随着国有服装生产企业的衰落和关闭,民营服装品牌企业的崛起为数不多,在广州的周围,大多数仍然是以“制造”为主。

但这个务实和低调的城市一直以来并不缺乏活跃的民间创造力,自2000年后,广州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开始发力。

10年来,广州的经济结构逐步由“低端”向“高端”升级,初步实现了从以轻工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向轻重工业协调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并提出建立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10年中,广州市通过建设东部、南沙、花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引进了本田、丰田、日产三大汽车制造企业在广州的落户,成功打造了“一个半底特律汽车城”。这在广州的产业结构转变上意义重大,解决了过往缺乏现代工业支撑的局面。

同时,通过建设广州东部石化基地和开发区精细化工基地集聚区,以及由广州科学城、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三大片区及相关区域共同组成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广州不断壮大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2008年,生物、信息、环保新材料、网游、服务外包等八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在广州开发区挂牌。这些基地园区既承担着广州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点,也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载体。

产业结构的调整,随之而来的是广州GDP年超千亿规模高速增长。2010年,广州GDP达到10604.48亿元,成为第三个GDP超万亿元的中国城市。

产业结构转变的要义是追随市场的脚步,调动和引导市场资源的流动,而非完全由政府主导。在过往一些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也曾遭到了失败的教训,而避免这种失败转变的关键则在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避免政府强行主导。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广州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导民营经济进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扶持民营经济在整体上做强做大;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促进国有资本向基础性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集中;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调整优化吸收外资结构,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国际性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

产业升级不但是在所有制上“有进有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意味着“有进有退”和“腾笼换鸟”,对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对低端制造业、环境和资源能耗大的企业进行“转移”和“升级”。

为此广州提出了“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也即“退出传统第二产业,提升现代高端服务业”。

根据统计,2006年~2009年期间,广州全市责令搬迁、关停企业(项目)3982家(个),向市外转移企业175家。这一方面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经济发展规模质量;另一方面,腾出了土地,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现代商业提升

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的矛盾之一在于第三产业占比过小,这已基本成为共识。第三产业对于建立内涵型发展经济体和解决人口就业、提高国民消费比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毋庸置疑广州作为商贸名城地位的重要性,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商业地位的抛弃,而是对传统商业的改造和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向“国际型大都市”转变。

现代型服务业体系的建设涉及商贸环境、物流、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诸多要素。这10年中,广州在现代服务业转型方面的做法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样本参考。

按照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广州谋划建设了一批高端商贸业项目,开展“百家重点商贸项目国际招商推介会”系列活动,向全球打包推出了136个商贸项目。近年来,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白云万达广场、太古汇等大型商贸项目相继建设。

为进行升级,广州推动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展贸中心转型。政府规划建设了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8个大型现代展贸交易中心,示范带动一批传统批发市场展贸化改造提升。2009年,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成交额比2005年翻一番多,汽车及配件、IT和家电、钢材、塑料原料等专业市场经营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了全国乃至东南亚最重要的内外贸商品集散地,初步形成了一批影响全国的“广州价格”。

连锁经营成为广州零售业的主导业态。2009年,仅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连锁门店近2万个,比2005年末增长3倍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比2005年提高20多个百分点,居主要城市前列。直销、邮购、电视购物、网上交易等无店铺销售形式以及刷卡消费、拍卖交易等新型的消费模式和交易模式发展提速。2009年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占采购总额的25%,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从“十一五”前的1家增加到目前的石化、粮食、金属等6家。

在物流建设方面,广州以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为重点,以南沙保税港区等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广州空港、南沙和黄埔三大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建设亚洲现代物流中心。目前,南沙港80%的货物来自珠三角中西部地区,而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全面运转后,将给华南地区带来每年740亿元的产值。

在金融服务方面,以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为突破口,强化南方金融中心功能。在2009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金融专题论坛上,国内外金融巨头更是提出了推动广州打造“财富管理中心”、与深圳的“创投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的战略构想。

经过一系列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根据广州市经贸委的统计,目前,广州高端产业贡献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下降。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9%,占比仅次于北京。而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11个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合计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05年的20%下降到2009年的16.1%。

目前,广州“退二进三”和企业转移腾出的工业厂房“腾笼换鸟”,已发展现代服务业项目60多个;打造创意之城,目前已建成33个创意产业园。2010年,广州被福布斯评为“2010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第四篇:转型升级,“新型农贸批发市场”即将亮相

转型升级,“新型农贸批发市场”即将亮相(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柯旭东、盛祁凯)深圳龙华梅龙路边,一个优雅而精致的“三联体”特色市场已初具雏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它将完美绽放。看看这张效果图,你能相信它是一个农贸批发市场吗?

“共和农贸批发市场”效果图

带着疑问和期许,记者日前专程驱车探访了这个即将浮出水面的“农批市场”。

从正在火热施工的工地、到简朴高效的筹集指挥部、再到简洁明快的办公室里,共和农贸批发市场总经理杨海滨陪记者一路,详细介绍了市场的建设情况。

而墙面上巨幅标语“助力区域转型升级、打造幸福民生工程”,在表达着这个市场不一样的时代意义。

据介绍,正在装修收尾的共和农贸批发市场,是龙华的菜篮子民生工程,得到了龙华党工委、办事处与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龙华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陈贤彪多次深入农贸市场现场调研指导,强调问

1政于民、问计于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尤其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市民幸福,加快推进民生实事工程,解决让老百姓放心的衣食住行问题才是正道,实现民生福祉显著增加。

龙华共和股份合作公司领导班子根据陈贤彪书记的现场指导,将共和村的物业升级、产业升级、管理升级、就业升级、村民福利升级综合起来,利用共和村的原有厂房,与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鹏联豪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入巨资进行“工改商”,打造民生工程——共和农贸批发市场。让周边数十万居民与企事业单位,可以就近购买放心菜、放心肉,升级市民健康保障。共和农贸批发市场位于梅龙路共和路段核心商圈,北临龙华广场,南接深圳北站与正在建设的“龙华后海”大型商圈,距离富士康300米,占地面积79000m2,建筑面积100,000 m2,装修完成后可容纳1500多家商户,配套商户公寓,宽带网络,停车场8500m2,将是一个大型综合农贸批发市场。共和商业广场系共和股份合作公司与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鹏联豪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工改商”产业升级,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周边数万居民更是翘首以待。

即将试业迎客的一期市场,包括10 个农副产品营业区。目前已有一千多个经验丰富的成功商户预订入场经营。毫无疑问,一个完全有别于以往商业模式的新型农贸市场――共和商业广场农贸批发市场,即将以卓尔不群的全新面貌闪亮登场。

“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总书记的指示犹在耳边,“关注民生、造福百姓”无疑是各级政府工作重要目标。在施工现场,市场建设单位深圳市鹏联豪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锦平,向记者展示了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陈贤彪对项目的批示意见“设想很好,做好方案报新区”,殷殷关切之情流露纸面。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龙华缺少大型正规农贸市场,共和社区周边数十万居民就近购买放心菜、放心肉很不方便的民生问题,发掘现有资源为老百姓办实事,共和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积极响应龙华街道领导关心民生服务民生的指示精神,为家乡人民办好事,充分利用共和村的厂房,支持民营企业投入巨资“工改商”,全力建设现代化菜篮子的民生工程与民心工程。

孙锦平董事长用沙哑的声音告诉记者,“共和农贸批发市场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共和、油松地区的家居环境,将共和村的原有厂区,建成“共和农贸批发市场”商业文化街。不仅改善城市“硬软”环境,提升龙华新区的市容市貌,满足食品安全的民生需求,整改传统脏乱差农贸市场的社会需求,同时解决摊贩出路,增加税源和村社收入,兼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村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位70年后的村官,一脸憔悴、声音嘶哑,记者后来才了解到,为了快速推进项目,孙总连续多天开会加班到凌晨2点、有时还通宵达旦。

在充满敬佩之余,记者对效果图如此美轮美奂的“农贸市场”,也充满疑问。

新型农贸批发市场,新在哪里?美在哪里?

共和农贸批发市场总经理杨海滨如数家珍,将市场之“新”娓娓道来。

他说,“所谓新,主要在安全、环保、便利、实惠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

首先,是“安全”。共和农贸批发市场,将食品安全作为新型农贸批发市场建设重要的设计元素,在运行管理的制度设计上紧紧围绕食品安全进行。更值一提的是,市场建立了产品准入系统,产品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都紧抓品质保证,而且还建立了特供蔬菜生产基地。

其次,是“环保”。坚持“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原则,进入广场的食品100%无公害,将专设有机食品专门场地,建立了特供蔬菜生产基地(河源2000亩,江西5000亩),与此同时,周边环境(含路边摊贩入场)、场内环境也将极大提升。

其三,一定要“便利”,该市场不仅根据《商务部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验收规范》和《深圳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基本标准》,打造安全、美观、卫生、方便的购物环境,还将推进商户“产业链”建设,联合鼎业银行为商户提供贴身金融服务,为商户提供互联网、电商、现代物流平台等现代应用,让现代“老太太”引领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市场管理智能化已融入电商概念,已启动大宗用户和社区居民通过移动互联网采购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而8500m2 停车场和可租用自行车更是将极大方便居民。

第四,当然也要“实惠”。市场通过技术手段和资源整合能有效降低成本,而在开业之初,共和农贸批发市场还将发行两百万“购物租金劵”,造福村民,扶持商户,支持教育。同时,还将开展慈善公

益活动,组织商户将健康食品捐赠福利院、养老院等。

杨海滨总经理特意补充说,我们孙锦平董事长多年来一直在默默的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在捐款,2009,他还曾被评为“深圳市促进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这次为了办好共和农贸批发市场这个民心项目,他可是在呕心沥血啊!

一个如此贴近民生的市场,在这些富有爱心、包含朴素情怀的群体引领下,变得如此鲜活而富有情感,共和市场,正在以共和的理想、共和的方式,在成就一个普通社区的转型升级,在默默地助力着深圳市民的幸福升级。【民生】

第五篇:中部地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摘要:产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部地区要积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园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产城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中部 产业园 转型升级

经过20余年的开发建设,我国中部地区的产业园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涌现出武汉东湖高新区、郑州经开区、长沙高新区等著名园区。“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的园区要更加重视发展模式的创新,率先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扮演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主载体角色。

一、中部地区园区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一)机遇

一是世界技术革命出现新突破。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互联网+、智能化、低碳化、机器人、3d打印机等相继出现。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核心是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产业的组织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中部地区工业园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二是新一轮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深化,产业链进行全球性重组。中部地区是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将在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区域发展战略凸显优势。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为中部地区园区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机遇。

(二)挑战

一是新常态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十三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全面进入“新常态”,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明显、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企业投资意愿放缓,给工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二是区域发展边缘化挑战显现。随着沪昆、贵广、南广等高铁的开通,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到沿线内陆城市的时间大大缩短,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目前,中部地区工业园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同质化特征明显,同业竞争态势加剧。三是生态环保约束增强。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中部地区工业园的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急需对产业进行转型发展。

二、郴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扩大。郴州经济开发区抓住产业转移的战略性机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先进制造、食品医药、有色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15年完成技工贸收入510亿元,工业产值206亿元,实现税收4.52亿元,“十二五”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5.5%、20.8%和14.6%。二是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大力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引进孵化工业企业29家,成功孵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年新增工业产值1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500多人,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引进对接了中国网库、百助通物联网科技、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打造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培育平台运行上市公司。三是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实行项目建设“双领导”机制,由园区和辖区政府各派一名区级领导推动项目建设。将审批权限下放政务中心,增加项目代办职能,实现“一站式”的审批和服务。组建了企业服务中心,与政务中心合署办公。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布局有待优化。受早期整体规划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用地分为五个片区,产业布局零碎,对产业布局缺少前瞻性和系统性,未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产品、行业之间关联度小,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二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传统的物流商贸领域,电子商务、科技、金融、信息等服务业不发达,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仅占30%。物流园区的第三方物流相对薄弱,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大多数是一般性的运输和仓储。三是生产要素保障存在制约。“十三五”时期,面对繁重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任务,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仍然难以改变。征地时间拉长,征地成本上升很快,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多数企业面临职工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问题,技能型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存在招不进、留不住的困境。

三、郴州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一是先进制造业。积极对接长株潭工程机械和珠三角电器机械的辐射效应,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郴州银泰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依托奥美森(郴州)工业园,形成数字成套设备、自动化设备等为主导产品的先进制造业,引进配套加工企业。二是有色金属新材料。以宇腾有色公司为龙头,依托云锡郴州矿冶公司、新田岭钨业等重点企业,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深加工、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和化工材料等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企业区域总部和研发机构,加速推动有色新材料的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三是医药食品产业。发展以裕湘食品、嘉华面业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以华润三九郴州制药厂、东润制药等企业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集群。巩固以天泰烟叶、大北农饲料、九鼎饲料、郴州烟厂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二)建设创新创业园区

一是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环境。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为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创业服务。加大在创业场地、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着力推进简政放权,标准厂房项目的核准(或备案)、规划、土地、建设、环保、节能、安全、职业卫生等方面审批事项,除国家和省明确规定不许下放的外,其他一律下放。切实加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创业扶持,全力落实创业投资、科技创新、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积极扶持小微企业。依托长冲创新创业园创业孵化中心,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示范,力争郴州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加大园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引进、培育、扶持力度,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开花结果,做到“百花齐放”。进一步搭建孵化载体,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着力打造创新成本低、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功率高的创业“梦工厂”。三是建设湘粤赣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以长冲创新创业园为核心,建设立足郴州、辐射湘南和湘粤赣省际区域的郴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深化与中国网库的合作,整合市内外资源,加快推进“郴州国际电商谷”项目建设。在建设20个单品交易平台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2个跨境电商平台,力推平台公司上市。

(三)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推动以商招商、产业引商、战略招商,通过信息搜集、展会洽谈、经贸活动等平台丰富招商引资渠道。深入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产业链延伸等措施,提高产业关联度。二是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积极探索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知名园区建立合作机制,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区中园,郴州经济开发区负责拆迁安置、基础设施配套、社会管理等工作,合作方负责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创新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双方财力分享办法,实施共建共享。三是发展开放型经济。抢抓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设立广东自贸区等战略机遇,用好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推进口岸物流中心、铁路口岸配套、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优化转型、电子口岸等建设,拓展口岸国际业务。

(四)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一是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由保留山林地、水域、生产防护绿地和公共绿地等绿化用地组成的郴州经济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严格保护仙岭湖、郴江、燕泉河、同心河等滨水空间,强化郴州经济开发区的自然山水景观特色格局。充分利用潜在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现代文化氛围浓郁、水绿交融的经开区形象。二是提质园区品味。充分利用园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按照“整体布局、特色鲜明、多元组合”的原则,建设精品景观与建筑,打造齐聚商务观光、科技研发、度假养老、娱乐休闲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建设特色建筑、创建和谐社区,塑造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特色凸显的城市景观轮廓线,凝练城市新形象。三是完善生活设施。完善统一基础设施网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对接。增设园区公交路线、公交车次、公共自行车点以及直饮水点,完善路灯架设,解决园区出行难的问题。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加快金融、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下载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进展情况(20141024)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进展情况(20141024)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