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幕式演练指南
第四届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指南
1总则
为加强对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工作的指导,促进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制定本指南。
1.1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定义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是指 系、系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系部)组织相关系部及人员,依据有关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模拟演练的活动。
1.2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查找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提高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增强演练组织系部、参与系部和人员等对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系部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机制。
1.3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宿舍文化节开幕式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效益。
1.4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分类
(1)按组织形式划分,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①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导演人员利用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②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宿舍文化节开幕式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2)按内容划分,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①单项演练。单项演练是指涉及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中特定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系部(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②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系部之间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3)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①检验性演练。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的可行性、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准备的充分性、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②示范性演练。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宿舍文化节开幕式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③研究性演练。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事件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1.5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规划
演练组织系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规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2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组织机构
演练应在相关预案确定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领导机构或指挥机构领导下组织开展。演练组织系部要成立由学生处及其下属学生组织学生宿舍自律会组成的演练领导小组,通常下设策划部、保障部和评估组;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演练活动,其组织机构和职能可以适当调整。根据需要,可成立现场指挥部。
2.1 演练领导小组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演练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学生处老师担任;副组长一般由学生宿舍自律会负责人担任;小组其他成员学生宿舍自律会各部门及参演系部相关负责人担任。在演练实施阶段,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通常分别担任演练总指挥、副总指挥。
2.2 策划部
策划部负责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策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的组织协调、演练评估总结等工作。策划部设总策划、副总策划,下设文案组、协调组、控制组、宣传组等。
(1)总策划。总策划是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等阶段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一般由演练组织系部具有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经验的人员担任;副总策划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一般由演练组织系部或参与系部的有关人员担任。(拟定人选:学生处老师、韦骁、张文嘉、刘龙飞、王冠英、梅英菲、潘成磊)
(2)文案组。在总策划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以及演练文档归档与备案等;其他成员应具有一定的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经验。(拟定由文体部、宣传部负责)(3)协调组。负责与演练涉及的相关系部以及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其成员一般为演练组织系部及参与系部的外事等部门人员。(拟定由秘书处负责)
(4)控制组。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总策划的直接指挥下,负责向演练人员传送各类控制消息,引导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进程按计划进行。其成员最好有一定的演练经验,也可以从文案组和协调组抽调,常称为演练控制人员。(拟定由普检办公室负责)
(5)宣传组。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组织新闻媒体和开展新闻发布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系部及参与系部宣传部门人员。(拟定由网络信息部负责)
2.3 保障部
保障部负责调集演练所需物资装备,购置和制作演练模型、道具、场景,准备演练场地,维持演练现场秩序。其成员拟定为秘书处人员,常称为后勤保障人员。
2.4 评估组
评估组负责设计演练评估方案和演练评估报告,对演练准备、组织、实施及其安全事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估,及时向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和保障部提出意见、建议。其成员一般是学生处老师及实习老师。
2.5 参演队伍和人员
参演队伍包括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规定的有关宿舍文化节开幕式管理部门(系部)工作人员、各类专兼职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等。
参演人员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针对模拟事件场景作出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行动,有时也可使用模拟人员替代未现场参加演练的系部人员,或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泄漏等。
3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准备 3.1 制定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由文案组编制,经策划部审查后报演练领导小组批准。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演练目的,明确举办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的原因、演练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
(2)分析演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事件的风险及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3)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确定演练事件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演练需求和演练范围往往互为影响。
(4)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
(5)编制演练经费预算,明确演练经费筹措渠道。3.2 设计演练方案
演练方案由文案组编写,通过评审后由演练领导小组批准,必要时还需报有关主管系部同意并备案。主要内容包括:
3.2.1 确定演练目标
演练目标是需完成的主要演练任务及其达到的效果,一般说明“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效果”。演练目标应简单、具体、可量化、可实现。一次演练一般有若干项演练目标,每项演练目标都要在演练方案中有相应的事件和演练活动予在实现,并在演练评估中有相应的评估项目判断该目标的实现情况。
3.2.2 设计演练情景与实施步骤
演练情景要为演练活动提供初始条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情景事件引导演练活动继续,直至演练完成。演练情景包括演练场景概述和演练场景清单。
(1)演练场景概述。要对每一处演练场景的概要说明,主要说明事件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展速度、强度与危险性、受影响范围、人员和物资分布、已造成的损失、后续发展预测、气象及其他环境条件等。
(2)演练场景清单。要明确演练过程中各场景的时间顺序列表和空间分布情况。演练场景之间的逻辑关联依赖于事件发展规律、控制消息和演练人员收到控制消息后应采取的行动。
3.2.3 设计评估标准与方案
演练评估是通过观察、体验和记录演练活动,比较演练实际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总结演练成效和不足的过程。演练评估应对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目标都要设计合理的评估项目方法、标准。根据演练目标的不同,可以用选择项(如:是/否判断,多项选择)、主观评分(如:1—差、3—合格、5—优秀)、定量测量(如:响应时间、被困人数、获救人数)等方法进行评估。
为便于演练评估操作,通常事先设计好评估表格,包括演练目标、评估方法、评价标准和相关记录项等。有条件时还可以采用专业评估软件等工具。
3.2.4 编写演练方案文件
演练方案文件是指导演练实施的详细工作文件。根据演练类别和规模的不同,演练方案可以编为一个或多个文件。编为多个文件时可包括演练人员手册、演练控制指南、演练评估指南、演练宣传方案、演练脚本等,分别发给相关人员。对涉密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的演练或不宜公开的演练内容,还要制订保密措施。
(1)演练人员手册。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概述、组织机构、时间、地点、参演系部、演练目的、演练情景概述、演练现场标识、演练后勤保障、演练规则、安全注意事项、通信联系方式等,但不包括演练细节。演练人员手册可发放给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
(2)演练控制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情景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演练控制规则、控制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通信联系方式等。演练控制指南主要供演练人员使用。
(3)演练评估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情景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目标、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评估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评估人员位置、评估表格及相关工具、通信联系方式等。演练评估指南主要供演练评估人员使用。
(4)演练宣传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宣传目标、宣传方式、传播途径、主要任务及分工、技术支持、通信联系方式等。
(5)演练脚本,描述演练事件场景、处置行动、执行人员、指令与对白、视频背景与字幕、解说词等。
3.2.5 演练方案评审
对综合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评估组要对文案制订的演练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演练方案科学可行,以确保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演练动员与培训 在演练开始前要进行演练动员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
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现场规则等方面的培训。对控制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要进行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3.4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保障 3.4.1 人员保障
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总指挥、总策划、文案人员、控制人员、评估人员、保障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有时还会有观摩人员等其他人员。在演练的准备过程中,演练组织系部和参与系部应合理安排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时间;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和培训,提高演练人员素质和技能。
3.4.2 经费保障
演练组织系部每年要根据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规划编制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经费预算,纳入该系部的年度财政(财务)预算,并按照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
3.4.3 场地保障
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经现场勘察后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桌面演练一般可选择会议室或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指挥中心等;实战演练应选择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地点,并根据需要调协指挥部、集结点、接待站、供应站、救护站、停车场等设施。演练场地应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交通、生活、卫生和安全条件,尽量避免干扰公共生产生活。
3.4.4 物资和器材保障
根据需要,准备必要的演练材料、物资和器材,制作必要的模型设施等,主要包括:
(1)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和演练方案的纸质文本、演示文档、图表、地图、软件等。
(2)物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抢险物资、特种装备、办公设备、录音摄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等。
(3)通信器材: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海事电话、传真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视频通信器材和其他配套器材,尽可能使用已有通信器材。
(4)演练情景模型:搭建必要的模拟场景及装备设施。3.4.5 通信保障
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过程中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指挥机构、总策划、控制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之间要有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演练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必要时可组建演练专用通信与信息网络,确保演练控制信息的快速传递。
3.4.6 安全保障
演练组织系部要高度重视演练组织与实施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大型或高风险活动要按规定制定专门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并对关键部位和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针对性演练。根据需要为演练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购买商业保险。对可能影响公众生活、易于引起公众误解和恐慌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应提前向社会发布公告,告示演练内容、时间、地点和组织系部,并做好对方案,避免造成负面影响。演练现场要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必要时对演练现场进行封闭或管制,保证演练安全进行。演练出现意外情况时,演练总指挥与其他领导小组成员会商后可提前终止演练。
4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实施 4.1 演练启动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
4.2 演练执行 4.2.1 演练指挥与行动
(1)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全过程的指挥控制。当演练总指挥不兼任总策划时,一般由总指挥授权策划对演练全过程进行控制。
(2)按照演练方案要求,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指挥机构指挥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开展对模拟演练事件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3)演练控制人员应充分掌握演练方案,按总策划的要求,熟练发布控制信息,协调参演人员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4)参演人员根据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演练方案规定的程序开展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5)模拟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要求,根据未参加演练的系部或人员的行动,并作出信息反馈。
4.2.2 演练过程控制
总策划负责按演练方案控制演练过程。(1)桌面演练过程控制
在讨论式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参演人员根据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或推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活动。
(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
在实战演练中,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进程。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控制人员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控制消息。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到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程序,可根据宿舍文化节开幕式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行动。
控制消息可由人工传递,也可以用对讲机、电话、手机、传真机、网络等方式传送,或者通过特定的声音、标志、视频等呈现。演练过程中,控制人员应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2.3 演练解说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组织系部可以安排专人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等。对于有演练脚本的大型综合性示范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
4.2.4 演练记录
演练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文字记录一般可由评估人员完成,主要包括演练实际开始与结束时间、演练过程控制情况、各项演练活动中参演人员的表现、意外情况及其处置等内容。
照片和音像记录可安排专业人员和宣传人员在不同现场、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尽可能全方位反映演练实施过程。4.2.5 演练宣传报道
演练宣传组按照演练宣传方案作好演练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媒体组织、广播电视节目现场采编和播报等工作,扩大演练的宣传教育效果。对涉密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要做好相关保密工作。
4.3 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完毕,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疏散。保障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
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经演练领导小组决定,由演练总指挥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指令终止演练:(1)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作岗位,履行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处置职责;(2)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置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
5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评估与总结 5.1 演练评估
演练评估是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所有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活动都应进行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可通过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和对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也可要求参演系部提供自我评估总结材料,进一步收集演练组织实施的情况。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5.2 演练总结
演练总结可分为现场总结和事后总结。
(1)现场总结。在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评估组长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2)事后总结。在演练结束后,由文案组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演练参与系部也可对本系部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系部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5.3 成果运用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系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宿舍文化节开幕式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宿舍文化节开幕式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并建立改进任务表,按规定时间对改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4 文件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系部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对于由上级有关部门布置或参与组织的演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备案的演练,演练组织系部应当将相关资料报有关部门备案。5.5 考核与奖惩
演练组织系部要注重对演练参与系部及人员进行考核。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系部和个人,可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按要求参加演练,或影响演练正常开展的,可给予相应批评。
6附则 6.1 名词解释
(1)演练情景。指根据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的目标要求,根据突发事件发生与演变的规律,事先假设的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一般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特征、波及范围、周边环境、可能的后果以及随时间的演变进程等方面进行描述。
(2)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功能。突发事件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某些任务的集合,这些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共同构成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的一个功能模块。比较核心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功能包括:信息报送、指挥与调度、信息公告、资源调配等。
(3)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指挥机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所规定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指挥协调机构,如现场指挥部等。
(4)演练参与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各类人员的总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活动组织领导的临时性机构,一般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
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过程的指挥控制,一般由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或上级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演练总指挥对演练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总策划:负责组织演练准备与演练实施各项活动,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演练总指挥的授权下对演练过程进行控制;副总策划是总策划的助手,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文案人员:指负责演练计划和方案设计等文案工作人员。评估人员:指负责观察和记录演练进展情况,对演练进行评估的专家或专业人员。
控制人员:指根据演练方案和现场情况,通过发布控制消息和指令,引导和控制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进程的人员。
参演人员:指在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活动中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需针对模拟事件场景作出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行动的人员。
模拟人员: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参与的宿舍文化节开幕式响应和服务部门。
后勤保障人员:指在演练过程中提供物资装备等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
观摩人员:指在观摩演练过程的其他各类人员。
(5)演练控制消息。指演练过程中向演练人员传递的事件信息,一般用于提示事件情景的出现和引导和控制演练进程。
(6)演练规划。指演练组织系部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宿舍文化节开幕式预案的规定,对一定时期内各类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活动作出的总体计划安排,通常包括宿舍文化节开幕式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7)演练计划。指对拟举行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准备活动的初步安排,一般包括演练的目的、方式、时间、地点、日程安排、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等。
(8)演练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演练目标、演练情景、演练实施步骤、评估标准与方法、后勤保障、安全注意事项等。
(9)演练评估。由专业人员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
第二篇:应急演练指南
应急演练指南
前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频发,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应急演练作为一种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演习,能变被动为主动,起到教育公众、锻炼队伍、发现问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作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应急演练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训练、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为进一步推动应急演练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组织编写了《应急演练指南》。全书分两篇:上篇为应急演练理论,系统论述了应急演练的概念、目的、原则、分类及应急演练准备、组织机构、方案实施、评估总结等;下篇为应急演练实务,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介绍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应急演练实例。
本书由罗建军、周义祥策划和统稿,陈丹撰稿,蒋洲核稿。编写过程中,参阅了相关书籍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湖南省应急管理办公室
2010年11月
第一章 应急演练概述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其破坏或可能破坏性强、影响或可能影响面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多个责任部门及人员共同参与,指挥协调及应急处置十分复杂。科学、严谨、高效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对提高相关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应急演练的概念、目的、原则、分类4个方面,对应急演练进行理论梳理。
1、应急演练的概念
应急演练是在事先虚拟的事件(事故)条件下,应急指挥体系中各个组成部门、单位或群体的人员,针对假设的特定情况,执行实际突发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具体地说,应急演练就是公共管理机构或社会组织模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启动突发事件反应机制和应对系统,组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构并迅速投入运作,确认突发事件的状态并适时向公众公布事件真相,运用各种方法查明事件原因并制定应对事件的具体方案和组织实施,总结评估工作过程并调整和改进应对策略与方案这一完整的过程。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管理体系适应性、完备性和有效性的最好方式。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可以强化相关人员的警惕性和应急意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发现应急预案和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同时,应急演练还可以有效减少真实应急行动中的人为错误,降低事发现场宝贵应急资源和响应时间的耗费。
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发生里氏6.9级大地震。这是20世纪美国大陆经历的第二大震级的地震。由于此前一个半月举行过一次上千人参与的大规模地震演练,政府各部门熟悉应急救援工作,民众疏散较有秩序,从而大大减轻了灾难损害,仅死亡270余人,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2007年7月2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支建煤矿东风井,因河床水通过采空区涌入井下,造成22采区69人被困。因此前河南省、市、县政府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矿难救援演练流程,整个应急救援工作井然有序,各职能部门配合密切,69名被困矿工全部成功获救。
应急演练一般都需要事前作出计划和预案,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应急预案演练,但不完全等同于应急预案演练。一般说来,应急演练包括针对某类突发事件而进行的演练和针对某个应急预案而开展的演练两大类。应急预案中事前作出的计划和方案,并不是针对接下来的某一确定的应急演练活动,而是对某一类应急演练都实用;而应急演练中的事前作出计划和方案是指应急演练组织者在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前制定出的演练方案,以便指导应急演练的具体操作流程。简而言之,应急预案中事前作出计划和方案相当于一个资源库,随时准备供有关人员采用。但在具体实施某一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时,还需制定一些针对此次演练的临时性策划、计划和行动方案。
2、应急演练的目的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它能有效减少应急管理中出现的不合理行为,提高应急管理系统的科学性,最大限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真实突发事件的实践能力。应急演练作为一种主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被动处境。
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意识
尽管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获得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和知识,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力和震慑力往往很难通过描述直观感受到,尤其是无法获得经历真实突发事件的心理状态。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件及应急处置过程,能使参与者从直观上、感性上真正认识突发事件,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源的警惕性,能促使公众在突发事件尚未发生时,增强风险意识,主动学习并掌握应急知识和处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死亡(失踪)8.7万余人,受伤37.5万人,受灾人口达462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0余亿元。而位于地震核心区的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名师生从剧烈晃动的5层教学楼撤离,仅仅用了1分36秒,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紧急避灾的奇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校从2005年起,每学期都要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每次活动都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认真组织和安排,演练结束后还要进行考评总结并不断加以改进。反复的应急演练提高了全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意识,全校师生在地震来临时能够从容不迫,按照演练时既定的程序有序撤离。
二、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很多应急预案的制定没有经过突发事件的实践检验,或者制定后没有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更新,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暴露预案的缺点,验证预案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方面所具备的适应性,找出预案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
湖南省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省份,早在2006年就发布了《湖南省防汛应急预案》和《湖南省抗旱应急预案》。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每年都按照预案,有针对性地组织1-2次应急演练,健全机制、锻炼队伍、提高能力。通过近于实战的应急演练和平时灾害应对中的经验教训,湖南省于2008年对上述两个预案进行了修订,弥补了原有预案中的诸多不足,提高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水旱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实践。
三、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应急演练是保持、提高、检验和评价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接近真实、亲身体验的应急演练,可以提高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应急演练还可以帮助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类援救人员熟悉突发事件情况,提高应急实战技能,改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此外,应急演练还可以让公众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恐慌,配合政府及其部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应急反应能力。
2006年5月29日下午,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有机厂苯胺车间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由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此前经常组织相关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得到了充分锻炼,因而在面临真实事故时沉着冷静,处理事故有条不紊,整个火灾扑救过程指挥有序、配合密切,火灾被迅速控制。特别是在污染控制上,指挥人员借鉴了之前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中防止水污染的模拟实战经验,对消防水采取土沙围堰截留、泵回事故应急池处理,有效防止了消防水污染事故。事后,经兰州市环保局调查监测,事故未造成空气及水污染,一场危机得到成功化解。
3、应急演练的原则
一、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应急演练要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由于演练规模、演练真实程度等条件的限制,有时仅靠一次演练难以完成全部目的。因此,需要将应急演练过程中包含的内容和环节细化为多个具体演练目标,形成一套系统的目标体系。在具体演练实施中可根据应急演练的性质和实际需要,区分出演练活动的核心目标、重要目标和备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一定数量的演练目标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以保证每次演练的质量,又可以检验和提高现有的应急能力。
二、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应急演练要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应急演练组织机构要精干,工作程序要简明,各类演练文件要实用,避免形式主义,以取得实效为检验演练质量的唯一标准。应急演练科目要结合当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危险源的特点、发生时空、客观条件以及应急准备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并推广好的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以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为例,就湖南省而言,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与气象变化的高度一致性,雨季(4-8月)为高发期,旱季为低发期;年际分布规律亦与降水量年际周期性旋回基本一致;在空间分布上,湖南省丘陵低山区为高发区,即多分布在海拔200-800米,地理上较密集地发生于湘西北、湘西南及湘东南地区。其中,尤以湘、资、沅、澧四水主干流及一级支流两岸为最,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方案要根据上述发生的时空规律而定。
三、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应急演练要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开展应急演练必须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有关领导应积极参与演练过程并扮演与其职责相当的角色,精心组织应急演练。演练人员要熟悉应急演练流程及各个环节要求,各项演练活动应在统一指挥下实施。此外,开展应急演练要科学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如在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前,演练组织单位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还要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在位等。
四、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应急演练不可避免地要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应急演练工作人员必须本着节约的精神,以最小的演练花费办最高效的实事。此外,应急演练组织人员要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4、应急演练的分类
一、按组织形式划分
(一)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又称模拟场景演练和室内演练,是指由应急指挥机构成员以及各应急组织负责人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应急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桌面演练一般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其信息注入的方式包括灾害描述、事件描述等,整个过程只需展示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桌面演练一般针对应急管理高级人员,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演习人员在检查和解决应急预案中存在问题的同时,获得一些建设性的讨论结果。其主要目的是在友好的、压力较小的情况下,锻炼演习人员制定应急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桌面演练的优点是资金花费少,筹备时间短,调用资源少;不足之处主要是现场感不强。
2009年湖南省举行的处置爆炸恐怖事件应急演练,就是一次典型的桌面演练。此次演练以PPT展示与解说员旁白结合的方式在室内进行,按照《处置爆炸恐怖事件预案》设定10个环节,分别是现场爆炸、报警接警、先期指挥、先期处置、研判调度(第一次)、事态升级、研判调度(第二次)、省指决策、发起总攻和善后工作,演练过程井然有序,检验了反恐预案的完备性、可行性和反恐成员单位应对突发恐怖事件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二)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以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阵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按照事前是否先通知参演单位和人员,可分为“预知”型演练与“非预知”型演练。“预知”型演练是在演练正式开始前,演练策划组已将演练的具体安排告知参演组织和人员,演练人员事前有了心理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有助于在演练中稳定发挥,展示应急技能水平;“非预知”型演练是演练开始后,应急中心通知各应急组织赶到指定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各应急组织在不知道是演练的情况下迅速组织人员做出相关应急响应行动,当应急组织人员到达现场后,才被告知这是一次演练并介绍演练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根据演练方案完成余下的演练内容。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为了进一步增强演练的实效性,近年来各应急机构倾向于举行“非预知”型的综合演练活动,用接近实战的方式检验和提高应急能力。“非预知”型演练侧重于检验应急系统的报警程序和紧急情况下信息的传递效率,要求应急机制健全、应急组织训练有素,并能够应付突发的紧急情况。但这类演练在事先必须周密策划,一是要评估当地救援能力能否承受实战演练的考验,确保演练能够安全、顺利进行;二是要评估演练对现场周围的社会秩序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实战演练的特点是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洪涝、地震、泥石流、火灾、海上搜救等灾害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人员疏散演练一般采用实战演练,尤其是突发事件中公共场所的人员疏散工作必须在实战演练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提高疏散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战演练的优点是操作性和现场感强,影响力大;缺点是资金花费大,筹备时间长,调用资源多。
2006年广东省举行的琼州海峡海上搜救防污演练,就是一次由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实战演练,整个演练历时90分钟,多个部门、单位共同参与,有效地提高了琼州海峡海上搜救的协调、指挥和应急反应能力。
二、按内容划分
(一)单项演练
单项演练又称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进行的演习活动。单项演练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单项演练可以像桌面演练一样在指挥中心内举行,也可以是小规模的现场演练。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特定的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响应人员的某项保障能力或某种特定任务所需技能以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常见的单项应急演练有:通信联络、信息报告程序演练;人员紧急集合、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演练;化学检测功能演练;防护行动演练;指导公众隐蔽与撤离、通道封锁与交通管制演练;医疗救护行动演练;人员和治安防护演练等。单项演练的特点是目的性强。演练活动主要围绕特定应急功能展开,无需启动整个应急救援系统,既控制了演练规模,降低了演练成本,又达到了“实战”锻炼的效果。
(二)综合演练
综合演练是指针对某一类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全过程或应急预案内规定的全部应急功能,检测、评估应急体系整体应急处置能力的演习活动,也被称为全面演练。综合演练一般采取交互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资源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习,并要求应急响应部门(单位)广泛参加,以检查各应急处置单位的任务执行能力和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综合演练涉及应急组织和人员多,准备时间长,需要有专人负责应急运行、协调和方案拟定,还可能需要上级应急组织和人员在演习方案设计、协调和评估工作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综合演练的特点是真实性和综合性。演练过程涉及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每一个响应要素,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目前应急系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所具备的应急能力,但演练成本也很高,因而不适宜频繁开展。
三、按目的和作用划分
(一)检验性演练
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检验性演练尤其注重对应急演练工作人员的语言表达、情绪控制、分析预测、调查研究、快速疏散人员、自我心理调试等基本技能的检验。此外,演练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也是检验的重点。如调动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协调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疏散可转移人员,组织统一行动等。
(二)示范性演练
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而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鸣放防空警报演练就是典型的示范性演练。它是按照预定的方案、计划对城市进行多种类型的防空袭警报试鸣行动。通过警报试鸣,可以使广大市民群众熟悉警报信号的规定和疏散隐蔽路线与地点,提高广大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研究性演练
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如大型油库灭火研究性演练。
上述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的,往往在各种演练活动中都要综合运用多种演练类型。应急演练的形式多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有效的演练形式,但要牢牢抓住演练的关键环节,以达到预期演练效果。
第三篇:开幕式接待指南(定稿)
第四届“中国·长寿沙田柚节”开幕式
接
待
指
南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目 录
日程安排„„„„„„„„„„„„„„„„„„01 市级部门人员名单„„„„„„„„„„„„„„02 长寿区陪同人员名单„„„„„„„„„„„„„03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04 用餐安排„„„„„„„„„„„„„„„„„„04 重庆市长寿沙田柚简介„„„„„„„„„„„„05 重庆市长寿区简介„„„„„„„„„„„„„„07
一、日 程 安 排
11月13日(星期六)
09:00 市级部门领导从重庆出发
09:30 区领导参加人员在行政中心统一乘车前往开幕式现场 10:00 第四届“中国·长寿沙田柚节”开幕式
主持人:重庆市长寿区政府副区长 申雄
仪式议程:1.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常委张云平致辞
2.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讲话; 3.长寿沙田柚购销签约仪式;
4.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狄文敏宣布第四届中国长寿沙田柚节开幕; 5.文艺演出及颁奖。
12:00 午餐:邻封镇十里柚香 13:30 视察沙田柚基地
陪同人员:狄文敏 游智明 张云平张志国
申 雄 王永全 汤晓强
14:30 市级部门领导一行离长返渝
送行人员: 狄文敏、游智明、张云平、申 雄
二、市级部门领导人员名单
张洪松 市农委副主任(正厅级)范光明 市商委副主任
席 华 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助理(副厅级)
李长久 洪国伟 张建军 毕富纯 陈 骅刘德霖 罗智敏 鲁广峰 李兴西 潘志明 市旅游局副巡视员 市农委特色产业处处长 市商委会展处处长 市艺术馆馆长
市艺术馆副馆长(正处级)市商委会展处副处长 市艺术馆副馆长
市艺术馆馆长助理(副处级)市旅游局副处级干部 市艺术馆办公室主任
三、长寿区陪同人员名单
狄文敏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游智明 区政协主席
张云平区委常委、区农工委书记 张志国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文竹清 区人大常委会副巡视员 申 雄 区政府副区长 王永全 区政协副主席
李在明 原县政协党组书记、县政府顾问 冉启纯 原县政协主席 阳光明 原县委巡视员 谭连兴 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殷毓明 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勾树凡 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汤晓强 区政府办主任、长寿沙田柚园区管委会主任
四、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长寿区联络员:
罗庆林 长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 李兴建 长寿邻封镇人民政府镇长 ***
五、重庆市长寿沙田柚简介
长寿沙田柚原产于广西容县沙田乡,1887年,由长寿县合兴乡孔合清出任广西苍梧巡按史期间从广西引入。长寿沙田柚“源于沙田,而优于沙田”,口感偏甜而耐贮藏,更受亚洲市场青睐,与两广沙田柚相比,长寿沙田柚汁液丰富而具有优势。2005年“长寿沙田柚”以集体商标形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经过4年的努力,2009年“长寿沙田柚”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终于以注册人“长寿区沙田柚协会”名义在第30类柚子商品上成功获得注册。
长寿沙田柚经百多年的繁肓栽培,全区沙田柚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余吨,产值近2亿元。全区沙田柚种植农户5.5万余户,户平收入2500多元;沙田柚种植大镇邻封镇户平收入达4500多元,人平收入达1500多元,收入最高户达10多万元,人平收入最高达3万多元。沙田柚目前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邻封、但渡、长寿湖、葛兰、云台、龙河、石堰、新市等10个镇街。其中,邻封镇的种植面积已达29000亩,成为全区之最。
为进一步提升沙田地柚产业,区委、区政府规划了重庆市长寿沙田柚园区。旨在通过选择优势区域,依据生态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布局品种,科学规划,形成优势产业,发挥最佳效益。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重点突破高效、安全果品生产、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果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果品的档次和水平。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布局、基地建设、服务体系等方面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建设和发展相关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建立特色产业体系。完善企业与果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果业产业化经营
水平。在长寿现代农业种植园区沙田柚示范园发展沙田柚基地4万亩,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产量达到6万吨。其中在沙田柚示范园核心示范基地邻封镇的保家村和三化村,完善提升原有基地4000亩,建成高标准沙田柚精品示范园;在沙田柚示范园的拓展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沙田柚基地36000亩,其中新建10000亩,完善提升26000亩。实现沙田柚产业产值2个亿,并带动包装运输业、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建设成为生产手段一流,技术设施先进,经营过程生态化,产业配套系列化,经营理念市场化的全国一流沙田柚生产示范基地的总体目标。
六、重庆市长寿区简介
第四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1.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有关规定,为加强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指导,促进应急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制定本指南。
1.1 应急演练定义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1.2 应急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1.3 应急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1.4 应急演练分类
(1)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①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②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2)按内容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①单项演练。单项演练是指只涉及应急预案中特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②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3)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①检验性演练。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②示范性演练。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③研究性演练。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1.5 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应急演练规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2.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演练应在相关预案确定的应急领导机构或指挥机构领导下组织开展。演练组织单位要成立由相关单位领导组成的演练领导小组,通常下设策划部、保障部和评估组;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演练活动,其组织机构和职能可以适当调整。根据需要,可成立现场指挥部。
2.1 演练领导小组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演练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其上级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主要协办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其他成员一般由各演练参与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在演练实施阶段,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通常分别担任演练总指挥、副总指挥。
2.2 策划部
策划部负责应急演练策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的组织协调、演练评估总结等工作。策划部设总策划,副总策划,下设文案组、协调组、控制组、宣传组等。
(1)总策划。总策划是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等阶段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具有应急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的人员担任;副总策划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参与单位的有关人员担任。
(2)文案组。在总策划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以及演练文档归档与备案等;其成员应具有一定的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
(3)协调组。负责与演练涉及的相关单位以及本单位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其成员一般为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的行政、外事等部门人员。
(4)控制组。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总策划的直接指挥下,负责向演练人员传送各类控制消息,引导应急演练进程按计划进行。其成员最好有一定的演练经验,也可以从文案组和协调组抽调,常称为演练控制人员。
(5)宣传组。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组织新闻媒体和开展新闻发布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宣传部门的人员。
2.3 保障部
保障部负责调集演练所需物资装备,购置和制作演练模型、道具、场景,准备演练场地,维持演练现场秩序,保障运输车辆,保障人员生活和安全保卫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后勤、财务、办公等部门人员,常称为后勤保障人员。
2.4 评估组
评估组负责设计演练评估方案和编写演练评估报告,对演练准备、组织、实施及其安全事项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估,及时向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和保障部提出意见、建议。其成员一般是应急管理专家、具有一定演练评估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专业人员,常称为演练评估人员。评估组可由上级部门组织,也可由演练组织单位自行组织。
2.5 参演队伍和人员
参演队伍包括应急预案规定的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等。
参演人员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针对模拟事件场景作出应急响应行动。有时也可使用模拟人员替代未现场参加演练的单位人员,或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泄漏等。
3.应急演练准备
3.1 制定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由文案组编制,经策划部审查后报演练领导小组批准。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演练目的,明确举办应急演练的原因、演练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
(2)分析演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事件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3)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确定演练事件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演练需求和演练范围往往互为影响。
(4)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
(5)编制演练经费预算,明确演练经费筹措渠道。
3.2 设计演练万案
演练方案由文案组编写,通过评审后由演练领导小组批准,必要时还需报有关主管单位同意并备案。主要内容包括: 3.2.1 确定演练目标
演练目标是需完成的主要演练任务及其达到的效果,一般说明“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效果”。演练目标应简单、具体、可量化、可实现。一次演练一般有若干项演练目标,每项演练目标都要在演练方案中有相应的事件和演练活动予以实现,并在演练评估中有相应的评估项目判断该目标的实现情况。3.2.2 设计演练情景与实施步骤
演练情景要为演练活动提供初始条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情景事件引导演练活动继续,直至演练完成。演练情景包括演练场景概述和演练场景清单。
(1)演练场景概述。要对每一处演练场景的概要说明,主要说明事件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展速度、强度与危险性、受影响范围、人员和物资分布、已造成的损失、后续发展预测、气象及其他环境条件等。
(2)演练场景清单。要明确演练过程中各场景的时间顺序列表和空间分布情况。演练场景之间的逻辑关联依赖于事件发展规律、控制消息和演练人员收到控制消息后应采取的行动。3.2.3 设计评估标准与方法
演练评估是通过观察、体验和记录演练活动,比较演练实际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总结演练成效和不足的过程。演练评估应以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目标都要设计合理的评估项目方法、标准。根据演练目标的不同,可以用选择项(如:是/否判断,多项选择)、主观评分(如:1-差、3-合格、5-优秀)、定量测量(如:响应时问、被困人数、获救人数)等方法进行评估。
为便于演练评估操作,通常事先设计好评估表格,包括演练目标、评估方法、评价标准和相关记录项等。有条件时还可以采用专业评估软件等工具。3.2.4 编写演练方案文件
演练方案文件是指导演练实施的详细工作文件。根据演练类别和规模的不同,演练方案可以编为一个或多个文件。编为多个文件时可包括演练人员手册、演练控制指南、演练评估指南、演练宣传方案、演练脚本等,分别发给相关人员。对涉密应急预案的演练或不宜公开的演练内容,还要制订保密措施。
(1)演练人员手册。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概述、组织机构、时间、地点、参演单位、演练目的、演练情景概述、演练现场标识、演练后勤保障、演练规则、安全注意事项、通信联系方式等,但不包括演练细节。演练人员手册可发放给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
(2)演练控制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情景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演练控制规则、控制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通信联系方式等。演练控制指南主要供演练控制人员使用。
(3)演练评估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情景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目标、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评估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评估人员位置、评估表格及相关工具、通信联系方式等。演练评估指南主要供演练评估人员使用。
(4)演练宣传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宣传目标、宣传方式、传播途径、主要任务及分工、技术支持、通信联系方式等。
(5)演练脚本。对于重大综合性示范演练,演练组织单位要编写演练脚本,描述演练事件场景、处置行动、执行人员、指令与对白、视频背景与字幕、解说词等。3.2.5 演练方案评审
对综合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应急演练,评估组要对文案组制订的演练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演练方案科学可行,以确保应急演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演练动员与培训
在演练开始前要进行演练动员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
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现场规则等方面的培训。对控制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要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3.4 应急演练保障
3.4.l 人员保障
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总指挥、总策划、文案人员、控制人员、评估人员、保障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有时还会有观摩人员等其他人员。在演练的准备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时间;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和培训,提高演练人员素质和技能。3.4.2 经费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每年要根据应急演练规划编制应急演练经费预算,纳入该单位的财政(财务)预算,并按照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3.4.3 场地保障
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经现场勘查后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桌面演练一般可选择会议室或应急指挥中心等;实战演练应选择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地点,并根据需要设置指挥部、集结点、接待站、供应站、救护站、停车场等设施。演练场地应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交通、生活、卫生和安全条件,尽量避免干扰公众生产生活。3.4.4 物资和器材保障
根据需要,准备必要的演练材料、物资和器材,制作必要的模型设施等,主要包括:
(1)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的纸质文本、演示文档、图表、地图、软件等。
(2)物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应急抢险物资、特种设备、办公设备、录音摄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等。
(3)通讯器材: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海事电话、传真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视频通信器材和其他配套器材,尽可能使用已有通信器材。
(4)演练情景模型:搭建必要的模拟场景及装置设施。3.4.5 通信保障
应急演练过程中应急指挥机构、总策划、控制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之间要有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演练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必要时可组建演练专用通信与信息网络,确保演练控制信息的快速传递 3.4.6 安全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要高度重视演练组织与实施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大型或高风险演练活动要按规定制定专门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并对关键部位和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针对性演练。根据需要为演练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购买商业保险。对可能影响公众生活、易于引起公众误解和恐慌的应急演练,应提前向社会发布公告,告示演练内容、时间、地点和组织单位,并做好应对方案,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演练现场要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必要时对演练现场进行封闭或管制,保证演练安全进行。演练出现意外情况时,演练总指挥与其他领导小组成员会商后可提前终止演练。4.应急演练实施
4.1 演练启动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
4.2 演练执行
4.2.1 演练指挥与行动
(1)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全过程的指挥控制。当演练总指挥不兼任总策划时,一般由总指挥授权总策划对演练过程进行控制。
(2)按照演练方案要求,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开展对模拟演练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3)演练控制人员应充分掌握演练方案,按总策划的要求,熟练发布控制信息,协调参演人员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4)参演人员根据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演练方案规定的程序开展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5)模拟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要求,模拟未参加演练的单位或人员的行动,并作出信息反馈。4.2.2 演练过程控制
总策划负责按演练方案控制演练过程。
(1)桌面演练过程控制
在讨论式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或推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
在实战演练中,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进程。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控制人员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控制消息。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收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时的应急处置程序,或根据应急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
控制消息可由人工传递,也可以用对讲机、电话、手机、传真机、网络等方式传送,或者通过特定的声音、标志、视频等呈现。演练过程中,控制人员应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4.2.3 演练解说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可以安排专人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等。对于有演练脚本的大型综合性示范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4.2.4 演练记录
演练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文宇记录一般可由评估人员完成,主要包括演练实际开始与结束时间、演练过程控制情况、各项演练活动中参演人员的表现、意外情况及其处置等内容,尤其要详细记录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如进入“危险”场所而无安全防护,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疏散等)及财产“损失”等情况。
照片和音像记录可安排专业人员和宣传人员在不同现场、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尽可能全方位反映演练实施过程。4.2.5 演练宣传报道
演练宣传组按照演练宣传方案作好演练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媒体组织、广播电视节目现场采编和播报等工作,扩大演练的宣传教育效果。对涉密应急演练要做好相关保密工作。
4.3 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完毕,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疏散。保障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
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经演练领导小组决定,由演练总指挥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指令终止演练:(1)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作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2)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理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5.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5.1 演练评估
演练评估是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所有应急演练活动都应进行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可通过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和对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也可要求参演单位提供自我评估总结材料,进一步收集演练组织实施的情况。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
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5.2 演练总结
演练总结可分为现场总结和事后总结。
(1)现场总结。在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评估组长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2)事后总结。在演练结束后,由文案组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演练参与单位也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5.3 成果运用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并建立改进任务表,按规定时间对改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4 文件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对于由上级有关部门布置或参与组织的演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备案的演练,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将相关资料报有关部门备案。
5.5 考核与奖惩
演练组织单位要注重对演练参与单位及人员进行考核。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可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按要求参加演练,或影响演练正常开展的,可给予相应批评。6.附则
6.1 名词解释
(1)演练情景。指根据应急演练的目标要求,根据突发事件发生与演变的规律,事先假设的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一般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特征、波及范围、周边环境、可能的后果以及随时间的演变进程等方面进行描述。
(2)应急响应功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某些任务的集合,这些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共同构成应急响应的一个功能模块。比较核心的应急响应功能包括:接警与信息报送、指挥与调度、警报与信息公告、应急通信、公共关系、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生活救助、工程抢险、紧急运输、应急资源调配等。
(3)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预案所规定的应急指挥协调机构,如现场指挥部等。
(4)演练参与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各类人员的总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活动组织领导的临时性机构,一般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
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过程的指挥控制,一般由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或上级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演练总指挥对演练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总策划:负责组织演练准备与演练实施各项活动,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演练总指挥的授权下对演练过程进行控制;副总策划是总策划的助手,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
文案人员:指负责演练计划和方案设计等文案工作的人员。
评估人员:指负责观察和记录演练进展情况,对演练进行评估的专家或专业人员。
控制人员:指根据演练方案和现场情况,通过发布控制消息和指令,引导和控制应急演练进程的人员。
参演人员:指在应急演练活动中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需针对模拟事件场景作出应急响应行动的人员。
模拟人员: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响应机构和服务部门,或模拟事件受害者的人员。
后勤保障人员:指在演练过程中提供安全警戒、物资装备、生活用品等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
第五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1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有关规定,为加强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指导,促进应急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制定本指南。
1.1 应急演练定义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1.2 应急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1.3 应急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1.4 应急演练分类
(1)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①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②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2)按内容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①单项演练。单项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特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②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3)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①检验性演练。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②示范性演练。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③研究性演练。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1.5 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应急演练规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2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演练应在相关预案确定的应急领导机构或指挥机构领导下组织开展。演练组织单位要成立由相关单位领导组成的演练领导小组,通常下设策划部、保障部和评估组;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演练活动,其组织机构和职能可以适当调整。根据需要,可成立现场指挥部。2.1 演练领导小组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演练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其上线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主要协办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其他成员一般由各演练参与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在演练实施阶段,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通常分别担任演练总指挥、副总指挥。
2.2 策划部
策划部负责应急演练策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的组织协调、演练评估总结等工作。策划部设总策划、副总策划,下设文案组、协调组、控制组、宣传组等。
(1)总策划。总策划是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等阶段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具有应急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的人员担任;副总策划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参与单位的有关人员担任。
(2)文案组。在总策划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以及演练文档归档与备案等;其他成员应具有一定的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
(3)协调组。负责与演练涉及的相关单位以及本单位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其成员一般为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的行政、外事等部门人员。
(4)控制组。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总策划的直接指挥下,负责向演练人员传送各类控制消息,引导应急演练进程按计划进行。其成员最好有一定的演练经验,也可以从文案组和协调组抽调,常称为演练控制人员。(5)宣传组。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组织新闻媒体和开展新闻发布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宣传部门人员。
2.3 保障部
保障部负责调集演练所需物资装备,购置和制作演练模型、道具、场景,准备演练场地,维持演练现场秩序,保障运动车辆,保障人员生活和安全保卫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后勤、财务、办公等部门人员,常称为后勤保障人员。
2.4 评估组
评估组负责设计演练评估方案和演练评估报告,对演练准备、组织、实施及其安全事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估,及时向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和保障部提出意见、建议。其成员一般是应急管理专家、具有一定演练评估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专业人员,常称为演练评估人员。评估组可由上级部门组织,也可由演练组织单位自行组织。
2.5 参演队伍和人员
参演队伍包括应急预案规定的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等。
参演人员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针对模拟事件场景作出应急响应行动,有时也可使用模拟人员替代未现场参加演练的单位人员,或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泄漏等。
3应急演练准备 3.1 制定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由文案组编制,经策划部审查后报演练领导小组批准。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演练目的,明确举办应急演练的原因、演练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2)分析演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事件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3)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确定演练事件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演练需求和演练范围往往互为影响。
(4)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
(5)编制演练经费预算,明确演练经费筹措渠道。3.2 设计演练方案
演练方案由文案组编写,通过评审后由演练领导小组批准,必要时还需报有关主管单位同意并备案。主要内容包括:
3.2.1 确定演练目标
演练目标是需完成的主要演练任务及其达到的效果,一般说明“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效果”。演练目标应简单、具体、可量化、可实现。一次演练一般有若干项演练目标,每项演练目标都要在演练方案中有相应的事件和演练活动予在实现,并在演练评估中有相应的评估项目判断该目标的实现情况。
3.2.2 设计演练情景与实施步骤
演练情景要为演练活动提供初始条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情景事件引导演练活动继续,直至演练完成。演练情景包括演练场景概述和演练场景清单。
(1)演练场景概述。要对每一处演练场景的概要说明,主要说明事件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展速度、强度与危险性、受影响范围、人员和物资分布、已造成的损失、后续发展预测、气象及其他环境条件等。
(2)演练场景清单。要明确演练过程中各场景的时间顺序列表和空间分布情况。演练场景之间的逻辑关联依赖于事件发展规律、控制消息和演练人员收到控制消息后应采取的行动。
3.2.3 设计评估标准与方案
演练评估是通过观察、体验和记录演练活动,比较演练实际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总结演练成效和不足的过程。演练评估应对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目标都要设计合理的评估项目方法、标准。根据演练目标的不同,可以用选择项(如:是/否判断,多项选择)、主观评分(如:1—差、3—合格、5—优秀)、定量测量(如:响应时间、被困人数、获救人数)等方法进行评估。
为便于演练评估操作,通常事先设计好评估表格,包括演练目标、评估方法、评价标准和相关记录项等。有条件时还可以采用专业评估软件等工具。
3.2.4 编写演练方案文件
演练方案文件是指导演练实施的详细工作文件。根据演练类别和规模的不同,演练方案可以编为一个或多个文件。编为多个文件时可包括演练人员手册、演练控制指南、演练评估指南、演练宣传方案、演练脚本等,分别发给相关人员。对涉密应急预案的演练或不宜公开的演练内容,还要制订保密措施。
(1)演练人员手册。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概述、组织机构、时间、地点、参演单位、演练目的、演练情景概述、演练现场标识、演练后勤保障、演练规则、安全注意事项、通信联系方式等,但不包括演练细节。演练人员手册可发放给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2)演练控制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情景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演练控制规则、控制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通信联系方式等。演练控制指南主要供演练人员使用。
(3)演练评估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情景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目标、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评估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评估人员位置、评估表格及相关工具、通信联系方式等。演练评估指南主要供演练评估人员使用。
(4)演练宣传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宣传目标、宣传方式、传播途径、主要任务及分工、技术支持、通信联系方式等。
(5)演练脚本,描述演练事件场景、处置行动、执行人员、指令与对白、视频背景与字幕、解说词等。
3.2.5 演练方案评审
对综合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应急演练,评估组要对文案制订的演练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演练方案科学可行,以确保应急演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演练动员与培训
在演练开始前要进行演练动员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
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现场规则等方面的培训。对控制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要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3.4 应急演练保障 3.4.1 人员保障 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总指挥、总策划、文案人员、控制人员、评估人员、保障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有时还会有观摩人员等其他人员。在演练的准备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时间;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和培训,提高演练人员素质和技能。
3.4.2 经费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每年要根据应急演练规划编制应急演练经费预算,纳入该单位的财政(财务)预算,并按照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
3.4.3 场地保障
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经现场勘察后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桌面演练一般可选择会议室或应急指挥中心等;实战演练应选择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地点,并根据需要调协指挥部、集结点、接待站、供应站、救护站、停车场等设施。演练场地应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交通、生活、卫生和安全条件,尽量避免干扰公共生产生活。
3.4.4 物资和器材保障
根据需要,准备必要的演练材料、物资和器材,制作必要的模型设施等,主要包括:
(1)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的纸质文本、演示文档、图表、地图、软件等。
(2)物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应急抢险物资、特种装备、办公设备、录音摄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等。(3)通信器材: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海事电话、传真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视频通信器材和其他配套器材,尽可能使用已有通信器材。
(4)演练情景模型:搭建必要的模拟场景及装备设施。3.4.5 通信保障
应急演练过程中应急指挥机构、总策划、控制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之间要有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演练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必要时可组建演练专用通信与信息网络,确保演练控制信息的快速传递。
3.4.6 安全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要高度重视演练组织与实施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大型或高风险活动要按规定制定专门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并对关键部位和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针对性演练。根据需要为演练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购买商业保险。对可能影响公众生活、易于引起公众误解和恐慌的应急演练,应提前向社会发布公告,告示演练内容、时间、地点和组织单位,并做好对方案,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演练现场要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必要时对演练现场进行封闭或管制,保证演练安全进行。演练出现意外情况时,演练总指挥与其他领导小组成员会商后可提前终止演练。
4应急演练实施 4.1 演练启动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
4.2 演练执行 4.2.1 演练指挥与行动(1)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全过程的指挥控制。当演练总指挥不兼任总策划时,一般由总指挥授权策划对演练全过程进行控制。
(2)按照演练方案要求,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开展对模拟演练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3)演练控制人员应充分掌握演练方案,按总策划的要求,熟练发布控制信息,协调参演人员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4)参演人员根据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演练方案规定的程序开展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5)模拟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要求,根据未参加演练的单位或人员的行动,并作出信息反馈。
4.2.2 演练过程控制
总策划负责按演练方案控制演练过程。(1)桌面演练过程控制
在讨论式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或推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
在实战演练中,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进程。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控制人员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控制消息。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到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可根据应急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控制消息可由人工传递,也可以用对讲机、电话、手机、传真机、网络等方式传送,或者通过特定的声音、标志、视频等呈现。演练过程中,控制人员应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2.3 演练解说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可以安排专人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等。对于有演练脚本的大型综合性示范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
4.2.4 演练记录
演练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文字记录一般可由评估人员完成,主要包括演练实际开始与结束时间、演练过程控制情况、各项演练活动中参演人员的表现、意外情况及其处置等内容,尤其要详细记录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如进入“危险”场所而无安全防护,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疏散等)及财产“损失”等情况。
照片和音像记录可安排专业人员和宣传人员在不同现场、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尽可能全方位反映演练实施过程。
4.2.5 演练宣传报道
演练宣传组按照演练宣传方案作好演练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媒体组织、广播电视节目现场采编和播报等工作,扩大演练的宣传教育效果。对涉密应急演练要做好相关保密工作。
4.3 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完毕,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疏散。保障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
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经演练领导小组决定,由演练总指挥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指令终止演练:(1)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作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2)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置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
5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5.1 演练评估
演练评估是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所有应急演练活动都应进行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可通过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和对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也可要求参演单位提供自我评估总结材料,进一步收集演练组织实施的情况。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5.2 演练总结
演练总结可分为现场总结和事后总结。
(1)现场总结。在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评估组长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2)事后总结。在演练结束后,由文案组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演练参与单位也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5.3 成果运用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并建立改进任务表,按规定时间对改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4 文件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对于由上级有关部门布置或参与组织的演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备案的演练,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将相关资料报有关部门备案。
5.5 考核与奖惩
演练组织单位要注重对演练参与单位及人员进行考核。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可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按要求参加演练,或影响演练正常开展的,可给予相应批评。
6附则 6.1 名词解释
(1)演练情景。指根据应急演练的目标要求,根据突发事件发生与演变的规律,事先假设的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一般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特征、波及范围、周边环境、可能的后果以及随时间的演变进程等方面进行描述。
(2)应急响应功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某些任务的集合,这些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共同构成应急响应的一个功能模块。比较核心的应急响应功能包括:接警与信息报送、指挥与调度、警报与信息公告、应急通信、公共关系、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生活救助、工程抢险、紧急运输、应急资源调配等。
(3)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预案所规定的应急指挥协调机构,如现场指挥部等。
(4)演练参与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各类人员的总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活动组织领导的临时性机构,一般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
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过程的指挥控制,一般由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或上级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演练总指挥对演练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总策划:负责组织演练准备与演练实施各项活动,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演练总指挥的授权下对演练过程进行控制;副总策划是总策划的助手,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
文案人员:指负责演练计划和方案设计等文案工作人员。评估人员:指负责观察和记录演练进展情况,对演练进行评估的专家或专业人员。
控制人员:指根据演练方案和现场情况,通过发布控制消息和指令,引导和控制应急演练进程的人员。
参演人员:指在应急演练活动中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需针对模拟事件场景作出应急响应行动的人员。模拟人员: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响应机构和服务部门,或模拟事件受害者的人们。
后勤保障人员:指在演练过程中提供安全警戒、物资装备、生活用品等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
观摩人员:指在观摩演练过程的其他各类人员。
(5)演练控制消息。指演练过程中向演练人员传递的事件信息,一般用于提示事件情景的出现和引导和控制演练进程。
(6)演练规划。指演练组织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对一定时期内各类应急演练活动作出的总体计划安排,通常包括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7)演练计划。指对拟举行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准备活动的初步安排,一般包括演练的目的、方式、时间、地点、日程安排、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等。
(8)演练方案。内容一般包括演练目标、演练情景、演练实施步骤、评估标准与方法、后勤保障、安全注意事项等。
(9)演练评估。由专业人员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
6.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时参考。并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应急演练操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