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首届书法篆刻临作展综述
回溯本源
致敬经典
——定边县首届书法篆刻临作展综述
丙申孟夏,定边县首届书法篆刻临作展如期开幕。本次书展宗旨为“尊崇书法正道,致敬名家经典。”意在勉励书学者含英咀华,汲古人之精髓;明辨善鉴,弃糟粕之亵渎。展览自去年仲冬发出征稿邀约至今,历半年之余。共征集作品六十九副,四十七位作者投稿。评委经靖边县文联组织中书协会员评选,共评出入展作品三十八副,其中优秀作品十副。
纵观三十八副入展作品,其所临字形较准,用笔规范有序,符合书法审美评判标准及本次书展要求。且其中不乏出彩之作。作品涵真、草、隶、篆诸体,上溯秦汉碑文,下探明清法帖;觅晋唐之风韵,涉宋明之诸贤。虽笔无落纸生花之妙,墨无氤氲尽染之韵,形无风云莫测之幻,气无横贯长虹之势,然于作者而言,却心怀十分敬畏,沉潜数载春秋。
其余未能入展作品,大体缘于:自由创作,非为临写,与要求不符;笔法有误,字形欠准,临写不纯熟;肆意挥毫,天马行空,不守书法绳墨。另,为显公允,本次书展一名作者仅限入展一副作品。
观今之定边书法,虽犹如扁舟凌于万顷之茫然,然舟之所向,已然正途大道。目下,凡学书者多能浸淫经典,潜心于碑帖,不为旁门左道所诱。倘能甘于寂寞、扎实锤炼,不为浮名遮望眼,假以时日,定能如蚕破茧。
愿入展作者戒骄戒躁,知学无涯而艺无止;愿未能入展者,摆正心态、总结得失,知不足而后能改。更愿以这样一次“回溯本源、致敬经典”的书法篆刻临作展,引领我县书法爱好者再启征程,砥砺奋进,谱写定边书法事业新的篇章。
二〇一六年六月一日
第二篇:书法与篆刻体会
书法与篆刻艺术学习体会
数计院08计科20080325XXXXX
这学期,我选修了林老师的书法与篆刻艺术课程,受益匪浅。林老师耐心而又幽默,逐渐培养了我对中国书法与篆刻文化的兴趣,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学习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
通过书法篆刻艺术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分布)、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当然书法虽然含有抒写情怀的某些因素,但必须依托一定的对象——汉字。
刚开始学习的过程是要把基础打好。我从最基本的横竖撇捺折笔画开始学起,“逆锋起笔,回锋收笔”。最初,我从楷书开始练起,每节课都对着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神策军碑》临摹。临字帖时要勤于思考,精益求精。这种学习方法,也是提高书法水平最快的一种捷径。老师还根据授课内容,针对性地给我们看有关视频,巩固了我们对写字方法的认识。这样,我基本上掌握了楷书结构的分类、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
后来,我有练习了一段时间的行书。行书和楷书的学习过程都是艰辛的,想要学好行书,要用到扎实的楷书基础,我自认为自己的楷书基础较好。行书的过程中,虽然写的不是得心应手,但自觉的比以前写的好些。过了一段时间,我可以自己看字帖写了,这当然也是一种进步。在自己临贴的过程中,需要体会每个字的神韵,这也是需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做到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在临贴的过程中,我发现王羲之的每一笔写的都很细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书圣”。在临这本字帖的过程中,我就更要做到精益求精。
第十四周,老师终于教授我们期待已久的篆刻。老师说,狭义的“篆刻”是以篆书作为基本字体、以刻刀和刻石作为基本工具进行印章雕刻创作的中国传统艺术。广义的“篆刻”,包括商周以来的所有的以篆书为基本字体进行印章雕刻的艺术形式。明清时期通过文人的提炼提升,最终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和书法、绘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印章的面积虽然很小,但要刻好它却并不容易。首先,印章里所刻的大都是篆字,这就需要我们能识得篆书,并要懂得一点文字学知识;其次,所刻的这几个篆书,应该有或豪放、或飘逸的篆书书法笔势(像“切刀”“冲刀”等)和以刀刻石的刀味;第三,字与字之间的安排,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还要求有疏密适度、优美悦目的章法或揭图,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方较好的印章。正所谓“金石藏日月,方寸纳乾坤”。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些优秀的篆刻,使我提高了对篆刻的欣赏,也增加了篆刻兴趣。
教学课程虽然结束了,但的学习并没有结束,以后我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书法,积极参加学校书法比赛及讲座,提高书法水平。在此,再次谢谢林清书老师,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文字服务中心越办越好。
第三篇:宜昌市书法篆刻历史沿革
宜昌市书法篆刻历史沿革
张
学
怀
一、概述
宜昌一地,自秦建郡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上控巴属、下引荆襄,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历来为川鄂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宜昌市的书法篆刻艺术,历史悠久。据考证,宜昌境内已知现仍尚存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最早的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的书法,刻在三游洞内的石壁上。到了乾隆乙卯年(1795年),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行楷榜书的双钩本由其子邓传密于同治四年(1865年)携至宜昌,游灵泉寺(即石门洞)时,因爱其山水,遂将双钩本交与住持普光刻石立碑,此碑刻乃为宜昌书法碑刻的珍品。民国时期,抗日名将冯玉祥将军对日寇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无比愤慨,于1934年4月奋笔疾书“是谁杀了我们同胞的父母和兄弟”,完好地保存在三游洞内,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还是日寇侵略中国和宜昌的铁证。
宜昌的书法名家辈出。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等都曾在夷陵留下过墨宝,三游洞内黄庭坚的摩崖石刻可以为证。到了清代,据《宜昌府志》、《东湖县志》等载,有李士开、王世恩、张正丙、黄忠麟等书法名家。特别值得一书的本土书法家顾槐,字南林,道光时东湖县人,定居于宜昌市中书街,尤工书,自唐以来诸家访拟而融之,化其蹊径胚胎,苍朴豪健,魄力沉厚,悬腕作小楷及擘窠盈丈字,皆迅疾如飞,远近名胜必乞其书额,数千里求书者户履恒满,乐应之挥洒不倦。以子嘉蘅通藉司曹,出守南阳,诰封朝议大夫。顾槐书法墨迹,今宜昌博物馆藏有数件,1989年夏笔者在参加整理古代字画时,曾亲手展读顾槐的墨迹。另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书法家杨守敬,字惺悟,号邻苏老人,宜都陆城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和藏书家,精舆地,通训古,善书法,喜收藏。著有《水经注疏》、《历代沿革舆地险要图》、《楷法溯源》等50余种,收藏书画数十万卷。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期间,在日本传道授业,成为日本现代书道的开山鼻祖,日本尊奉他为 “日本书道近代化之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杨学研究在我国学界才引起足够的重视,省、市、县纷纷成立研究会。杨守敬的书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之精神纽带,两国书法界人士友好往来,经久不绝。杨守敬的书法墨迹现在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博物馆、宜都杨守敬纪念馆均有一定数量的收藏。八十年代末,笔者曾在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市文物处拜读过杨守敬的数件书法作品真迹。杨守敬既是一位书法家,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更是一位造诣多端的著名学者、一位对祖国古代学术文化有很大贡献的人和值得敬重、纪念的前贤长者。
二、宜昌书法篆刻艺术组织机构沿革
宜昌的书法篆刻艺术组织成立最早的时间,是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年十二月,宜昌有史以来成立了“宜昌金石诗文书画研究社”,社长为周泰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三十日,宜昌金石诗文书画研究社在宜昌市二马路7号举办了首次展览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八日,又运送150余件作品赴汉口五族街凿山石斋展出,以社长周泰隐及王万熊、王远升等人作品引人注目。民国时期较知名的金石书法作者还有张建修、王衡州、闫子和等人,王绍门善书法,其收藏也不乏珍品。
宜昌解放后,书法活动一度沉寂。到八十年代初期,逐渐形成书法热,书法爱好者的队伍越来越大。宜昌由于行政区划的缘故,宜昌市和宜昌地区为两个平级的行政管理体制,因而宜昌的书法组织分为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和宜昌地区书法家协会,直到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并。下面将地市书协组织与活动分述如下。
(一)宜昌市书法家协会
1982年12月28日,市委宣传部宜市宣文(1982)32号文同意成立宜昌市书法协会,这在宜昌书法篆刻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协会由樊盛信任理事长兼秘书长、蔡静安任副理事长。书协工作在樊盛信的领导下,开展了展览、笔会、培训讲座等一系列的书法活动,培养和团聚了一批书法爱好者,丰富了文化生活,发现和推举了书法新人,使我市的书法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同年,武永发、杨绍伯、刘熹、孟庆龙、陈永贵、李再权、李晶、蔡静安等人的书法篆刻作品参加湖北省首届书法篆刻展。同时,樊盛信、蔡静安、孟庆龙、武永发、陈永贵为我市首批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蔡静安为省书协理事。
1985年9月3日,宜昌市书法协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书协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张健(时任宜昌市委书记)、肖振杰(时任宜昌市政协副主席),理事长王浚山(时任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副理事长樊盛信、蔡静安、陈永贵、武永发。秘书长樊盛信(兼),副秘书长陈永贵(兼)。市书协新一届班子充实了理事会,发展了书法队伍。在当年的国庆节期间,会同沙市市书协,联合举办了“宜昌·沙市书法联展”,收到了很好的展览与交流效果。1986市书协副理事长武永发的书法作品获得中央电视台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1988年,周德聪、张学怀的书法作品在“屈原杯”海内外书画艺术大赛中获铜奖。同年,在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第二届神龙大奖赛中,周德聪的书作品获得青年组金奖,张学怀的书法作品获得青年组银奖,罗群的书法作品获得青年组铜奖,宜昌市中山路小学7岁小学生胡杨书写的“淘气”榜书获少儿组金奖。陈永贵、周德聪的书法在“中意杯”国际书法比赛中获奖。1989年,市书协理事长王浚山、副理事长陈永贵、武永发当选为宜昌市文联第二届委员,蔡静安为名誉委员。
自八十年代中晚期始,宜昌市的书法组织在时任宜昌市委书记张健和市政协副主席肖振杰的关怀下,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书协理事长王浚山的领导下,队伍逐渐庞大,书法创作水平逐渐提高,由本埠逐步走向全省和全国。到了九十年代初,宜昌书坛人才辈出,书艺日进,成绩显著。如周德聪、陈永贵、武永发、罗群、张学怀、邹家禧、王跃龙、蔡静安等人的作品和人名辞条分别被编入全国出版的各种书法篆刻集或辞典。1991年,宜昌市文联发文(1991)02号,批准同意李宗柏同志(时任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为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同年,市书协蔡静安、王浚山、陈永贵、武永发、张学怀、曾东明、金强、王跃龙、颜伏田等10人的作品入选湖北省第二届书法篆刻展,其中陈永贵、金强的作品获奖。
(二)宜昌地区书法家协会
1989年4月,宜昌地区文联以宜地文联(1989)4号文决定成立宜昌地区书法家协会。宜昌地区书法家协会首任会长为姜祚正,副会长为周德聪、曾庆福、关洪海,秘书长关洪海。同年11月,湖北省高校书画研究会宜昌分会在宜昌师专成立。同月,宜昌地区书协与珍奇石艺术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书法篆刻、珍奇石联展,并进行了评奖。
199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之际,宜昌地委宣传部、宜昌地区行署文化局、宜昌地区文联联合举办了包括宜昌市在内的全区美术、摄影、书法大型展览,近300件作品参展,讴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全面进步,这是解放四十多年来宜昌地区美术、摄影、书法艺术创作的一次大检阅。后期
(三)地市合并后的宜昌市书法家协会
1992年3月20日,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宜昌地、市文联同时进行了合并,文联所属各协会也相继进行了合并。宜昌地、市书法家协会进行合并后,宜昌市文联以宜市文联字(1992)12号文决定新的宜昌市书法家协会负责人名单,主席由王浚山、姜祚正担任,副主席由关洪海、杜心宁、陈永贵、周德聪、武永发、曾庆福、蔡静安组成。
1995年11月,宜昌市召开第一届文代会,市书法家协出席文代会的代表有12人。会后,市书协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市书协主席为王浚山,副主席为周德聪、陈永贵、曾庆福、邹家禧、吴闲清。
2002年6月,我市召开第二届文代会,出席第二届文代会的代表有26人。在第二次文代会期间,全市书法界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书协领导班子和理事会。宜昌市文联以宜市文联党组(2002)第28号文《关于宜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理事会组成人选的批复》,同意由下列同志组成宜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理事会:市书协名誉主席王浚山,顾问蔡静安,主席陈永贵,副主席周德聪、武永发、曾庆福、罗群、邹家禧、吴闲清、王林元、王虎,秘书长张学怀,副秘书长刘家权、张克春、张天一。2003年1月,经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研究,报经市文联同意,增补郑和昌为市书协副秘书长。2004年4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我市召开,陈永贵、周德聪、张学怀等同志代表我市书协参加了会议,陈永贵、周德聪当选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陈永贵当选为省书协组织委员,周德聪当选为省书协创作评审委员。2005年4月,报经市文联同意,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女书家分会在三峡开发总公司培训中心正式成立,闵萍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发展会员30余人。2006年3月8日,女书家分会在宜昌博物馆举办了全市首届女子书法展览。2006年3 月,经宜昌市文联批复,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增补张学怀、闵萍、杨小强、刘爱国、廖光荣为副主席,郑和昌为宜昌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2007年4月22日,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在夷陵区中大饭店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明明、秘书长葛昌永出席会议,来自城区和各县市区的会员46人参加了会议。经宜昌市文联报宜昌市委宣传部同意,选举产生了宜昌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团。周德聪当选为宜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罗群、邹家禧、曾庆福、张学怀、周德训、刘爱国、闵萍、廖光荣、杨小强、向爱东当选为副主席。秘书长为金强,副秘书长为宋卫东、罗海东、侯毅。陈永贵为宜昌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名誉主席,顾问为王虎、王林元、吴闲清、武永发。2007年6月5日至6日,宜昌市文学艺术界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宜昌市桃花岭饭店隆重召开。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出席第三次文代会的城区代表有13人,罗群、张克春当选为宜昌市第三届文联委员。
(四)宜昌市三峡印社
八十年代以来,宜昌市的篆刻艺术日渐兴盛,人才辈出。其中,首推西陵工艺美术公司的唐远石先生,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唐老的篆刻作品“传邮万里”就在《书法》杂志上发表。其次是现在的书坛元老蔡静安先生,其篆刻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宜昌日报》、《三峡大观》等报刊杂志及书籍上发表。再次是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张学怀先生的篆刻作品在《中国河运报》、《中国档案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江汉早报》、《宜昌日报》、《写作》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还有书画界元老吴章彩先生的篆刻,师法赵古泥、邓散木,功底深厚,印风高古。青年书法篆刻家李东先生,其篆刻作品师法皖派,出入规矩;还有王月兵、胡靖方、任晓明、曾东明、杨小红等印坛新军正在崛起。宜昌现有东湖印社社员蔡静安、张学怀、李东等三人。
2006年10月7日,宜昌市三峡印社在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会议通过了三峡印社章程,选举王月兵为社长,李紫来、任晓明、李新、杨小红为副社长,任晓明为秘书长(兼),蔡静安为名誉社长,骋请国内著名书画篆刻家李刚田、张明明、谷有荃、樊中岳、汪国新、周德聪、陈永贵、张学怀为顾问。理事会由曾庆福、廖光荣、孔凡锦、向延发、杨宁、郑延明、万双全、龙开举、向永龙、杨小红、陈文武、蔡静安、王月兵、李紫来、任晓明、李新、何东、孙荣刚组成,发展印社社员60余人。三峡印社以研究印学、保存金石、兼及书画为宗旨。这是宜昌市有史以来印人结社的第一个印学组织。同年12月9日至17日,三峡印社在三峡大学逸夫教学楼举办了隆重的印社成立庆典暨首届社员作品展。2007年6月,王月兵、任晓明代表三峡印社出席市第三次文代会,王月兵当选为第三届文联委员。2007年6月28日经三峡印社理事会提议、市文联党组批复,增补王祖龙同志为三峡印社副社长及理事会成员。
三、宜昌书法篆刻艺术的成绩
宜昌的书法篆刻艺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初地、市合并后,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在全国、全省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就其主要成绩而言,自九十年代初至今,陈永贵、周德聪、周德训、邹家禧、罗群、向爱东、杨小强、吴闲清、闵萍、金强、廖光荣、杨萍等人的书法作品分别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展、中青展、新人展、妇女书展、正书展、行草书展、行书展、楹联展、扇面展等届展和单项展。周德聪、罗群两人的书法作品分别在国展中获奖,为我市书坛和艺术界争得了荣誉。蔡静安、周德聪、陈永贵、邹家禧、向爱东、罗群、周德训、杨小强、吴闲清、闵萍、金强、廖光荣、杨苹等13位同志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周德聪还被聘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1996年,由省书协、省妇联、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湖北省首届妇女书法作品展,我市的女书家闵萍、王君两人的书法作品入选,王君并获得了二等奖。1997年和2003年,湖北省书协举办了四、五届书法篆刻展览,我市有许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书法作品入展,其中邹家禧、向爱东、罗群、金强、张学怀、任晓明、杨萍、朱燕妮、孔凡锦、万双全等人的作品在第四、五届书法展中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被聘为湖北省书法创作研究员。2007年3月,我市书协女子分会选送的书法作品,在全省妇女书法展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7人。2003年国庆节期间,为配合“三峡国际旅游节”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主办,市文联、市博物馆、市美协、市书协承办的宜昌市首届美术、书法作品大展,展出书法篆刻作品百余幅,评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5名,并分别颁发了奖金。这次展出的书法篆刻作品其质量和水平是我市历来最高、规模最大、参展面最广的一次,收到了很好的展览效果和社会效应,也是我市书坛的一次大检阅。目前,宜昌市书法创作的整体水平在湖北省除武汉市外,位居地市州第一,且潜力很大。篆刻方面,2005年胡靖方的作品参加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张学怀、王月兵、胡靖方的作品参加湖北省第二届篆刻展。2006年王月兵的作品在上海图书馆参加上海湖北书法篆刻交流展。三峡印社成立后,宜昌印人的作品频频见诸报端,篆刻创作渐趋活跃。
宜昌的书法篆刻艺术,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发展,在创作实力与水平方面、创作队伍和取得的成绩方面已跃居全省前列,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我市书法篆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城市文明与进步、创建和谐宜昌争得了荣誉、做出了贡献,宜昌的书法篆刻艺术明天将更加辉煌。
限于资料和笔者的学识、水平,不乏错漏和偏颇之处,恳请方家学者教正。
公元2007年6月
岁次丁亥夏月墨池堂主人於溯源斋
第四篇:西泠印社部分书法篆刻名家
西泠印社部分书法篆刻名家
邵裴子(1884—1968),原名闻泰,又名长光。浙江杭州人。西泠印社社员,理事。幼丧父,依靠母亲刺绣度日,16岁进学,19岁中举人。后入上海南洋公学经济特课班学习英文三年,又以官费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经济。1909年学成回国,历任浙江省高等学堂英文教习、教务长、校长。1913年去北京,在财政部任职,兼政治大学英文教授及教务长。北伐前夕返回杭州,应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之聘,任浙大教授,继任文理学院院长,1928年接任浙大校长。1935年离开浙大,赋闲杭州,专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和校对书籍。抗战期间,任浙江省临时参议会副会长。
解放后,邵裴子先后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民革后,任民革浙江省副主委、中央委员。曾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对于古代美术品之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多所贡献。善书法,最擅行楷,清劲挺秀,饶唐人韵味。精鉴赏,尤深于识别陶瓷。编有《宋诗三百首》,撰有《唐诗绝句选》、《林和靖附林和靖事》等。
陈锡均(1879—1963)字伯衡,江苏淮阴人,住杭州,室名“石墨楼”。西泠印社社员。曾任浙江寿昌县知事、绍兴酒捐局局长等职。喜藏碑帖与金石书籍,罗致碑帖声名籍甚,为研究碑版专家,识者及同好咸奉若祭酒,由是博得“黑老虎”魁首之雅谑。此喻虽欠雅训,亦实至名归之定评。其所藏碑帖每种均亲自考证或题识,不下数千种。诸如《司马温公家人卦》、吴越钱鏐《凤凰山排衙石刻诗》、吴越王钱弘俶《金涂塔铭文》、《杭州石物洞造像拓本》五十八种、《桐庐县令独孤勉等题名》、《葛洪处州南明山题字》等珍品均有收藏。伯衡先生解放前任浙江通志馆编纂。195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任常务委员,从事碑碣及拓本之鉴别整理。1953年转职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曾著有《碑版金石录》、《历代篆书石刻目录》(不分卷)以志心得,迄未付梓,甚为可惜。又著有《金石述阐》、《枫树山房帖目主编》等。
伯衡先生去世后,所藏碑帖二十六大箱,于1963年经王松泉介绍全部捐给浙江图书馆,获奖金3千元。剩余之金石善本书及古代现代名人书画册页、砚台、图章、玉器瓷器尚很多,惜在“文革”时被抄达六次之多,所有文物均被抄殆尽。至1985年落实政策,所抄之物可以认领收回。唯伯衡先生大世兄,系外科医生,不识家中所有文物,且人又老实,去认领二次,均认领不到一物归来。其时本人又
奉命出国为外国人治病,需时二年。其母言:只要家中大小平安,被抄之物都是身外之物,能领到收回一点当然好,如认领不到也只好作罢,不必耿耿于怀。就此放弃认领。叹几代收藏,从此家中一无旧物宜!
潘天寿(1898—1971),原名天授,字颐,号阿寿、寿者,别署三门湾人、大颐寿者、颐者、懒道人,室名无谓斋、止无室、止止堂、听天阁。浙江海宁人。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画家、印学家、学者。27岁时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中国画室教授,曾著《中国绘画史》,以后曾担任上海美专等高级美术学院的教授、主任和校长。擅画写意花鸟和山水,一扫清后一百年间陈陈相印的媚俗画风。破常规,创新格,布局敢于造险、破险,笔墨浓重豪放,有金石味,色彩单纯,气势雄阔。其指墨画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建国后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前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画领域中屈指可数的大师之一。编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论随笔》、《中国书法讲义》、《治印纵谈》、《顾恺之研究》等。
齐 璜(1863—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篆刻齐派创始人。解放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早年曾为木工,二十七岁起习书画篆刻,刻苦自励,中年后五次出游南北交友访艺,1919年起定居北京。篆刻初学浙派,后取法汉凿印,采用“天发神谶碑”等方折字发入印,布局齐肆朴茂,单刀侧锋直下,痛快劲辣,自创一家,称誉印坛。有《齐白石印存》、《齐白石诗文篆刻集》等著述多种。
张鲁庵(1901—1962)1901年生,字炎夫,号幼蕉。浙江慈溪人。西泠印社社员。精篆刻又以善制印泥名驰遐迩。其时北京有徐正庵者,亦善印泥著闻,两岐并峙,曾有“南张北徐”之雅誉。鲁庵先生癖嗜历代名家印谱,广收博集,积有四百余家,可谓集印谱之大成,颇少可与之抗衡者。其藏书中尤足珍者,有传世不多之明版善本,韫椟而藏鲜肯出示。另从事历代印章实物之收藏,日积月累得四千余方,其中有少见之何雪渔先辈印章二十方,鲁庵先生特拓为专集;所藏“放情诗酒”一印,系杭州著名金石收藏大家魏稼孙旧物。鲁庵先生治印在民国20年(1931年),始学赵次闲及西泠诸家,后乃以邓完白氏为依归,尝以重金购得邓氏燕翼堂五面印,所以宠之备至。鲁庵刻印行世者,有《仿邓完白山人印谱》两卷(民国21年影印)、《鲁庵印选》、《鲁庵印谱》。另辑有《寄黟山人印存》、《横云山氏印聚》、《金罍印摭》、《钟矞中印存》、《完白山人印谱》等。鲁庵先生与余杭褚德彝(字礼堂)哲嗣保衡曾辑礼堂遗印百方,冠名曰《松窗遗印》两册,以精工精拓而付剞劂,仅拓引四十部,得之者珍如瑰宝。鲁庵先生乐于助人,人若相识告贷,凡丧葬者有求必应;而如若婚事呼将,辄拒不置理,此为其处世之哲理。鲁庵先生作古后,家属悉将所藏印章印谱,捐献给西泠印社。秦康祥(1914——1968),字彦冲,原名仲祥。浙江宁波人,居上海。西泠印社社员。擅诗文书画,亦精鼓琴,工金石篆刻,以收藏名竹刻、印章等驰名海内。嗜印之深,功力之勤,堪张鲁庵相匹,广事收藏古玺印、名家印三千余方,并编拓成谱,有《睿识阁古铜印谱》十卷,《唐石斋花押印》四卷,自用印辑成《濮尊朱佛斋印印》,另有《竹刻集拓》、《竹人三録》、《藏竹小记》,与王福庵、孙智敏合编《西泠印社志稿》,后编《西泠印社小志》并出资发行。
孙智敏(1881——1961)字廑才,浙江杭州人,清光绪癸卯科翰林,任翰林院编修。宣统元年(1909年)任浙江图书馆会办。辛亥(1911年)后任建德、龙游两县知县,又任杭州高等学校监督、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之江大学文理学院教授、青岛市政府秘书。喜藏书。三十年代后,从事教育工作或以卖字、卖文为生。长骈文,善作诗。著有《知足居文存》《知足居诗存》《知足居联语录存》
等。擅书法,所书均清代通行之馆阁体,方整清秀,字如其人。如亲友向其求墨宝者,无不应命。孙智敏故世后,藏书由家人陆续售完。其早时曾和钱塘丁辅之、仁和叶为铭、王寿祺三人同辑《西泠印社志》,并由孙作序,惜散失。其著述尚多,惜均未付印而遭散失。
韩登安(1905——1976),名竞,一字铮,号耿斋、印农。浙江萧山人,居杭州。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五十年代前后任西泠印社总干事,东皋雅集总干事,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精篆隶,尤以玉筋篆著名。善刻 印,所刻细朱文,人称绝艺。酷嗜浙派,间仿皖派,与王福厂交善,画亦清秀淡逸。编著有《登安印存》118册,《登安集拓金石图》、《明清印篆选录》、《西泠印社胜迹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留痕》、《增补作篆通假》、《毛泽东诗词刻石》、《岁华集印谱》等。
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乐
三、希斋,别号南屿山人,浙江孝丰县人。闻韵弟吴缶入室弟子。善书画,工篆刻,尤长花卉,精于篆书,对石鼓钻研尤深。作风均似其师。初为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及国立艺专教授,后任中国美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
余任天(1903—1984),号天庐,浙江诸暨县人,居杭州。善画山水,先从西画入手,后致力传统笔墨,天分高,魄力大,吸收性强,故能于写生山水中以古法行之,构成现实性的巨幅创作。精篆刻,潘天寿部分用印皆出其手。山水花卉人物皆精到,在现代风格上颇有成就。
唐源邺(1886—1969)字李候、蒲佣,号醉农、醉龙,又号韭园,别号醉石、醉石山农,晚年称醉翁。湖南长沙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七岁丧父,十三岁随外祖父李黼耀宦游杭州。喜金石碑拓印谱,研习鉴赏,博古多识。善汉隶,气息高古沉雄,名重一时。治印尤宗秦汉,继浙派印艺真谛,尽去浮习,凝重宽博,苍秀浑厚,为振兴浙派印坛主将之一。韩登安称之为清代以后第一人。曾应马衡之邀赴京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审定文物。后任中央印铸局技正。解放后任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湖北东湖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著有《唐醉石印存》、《醉石山农印稿》、《唐醉石专集》、《醉翁印最》、《急就篇印谱》、《唐醉石自用印印存 》等。
唐醉石篆刻作品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文涛,又名广侯、广平、一琴,号漱筒,又号瘦桐,字秋宾;丧母后改名哀,字哀公,又字惜霜;留学日本改名岸,号叔同、息霜,又字微阳,号黄昏老人;出家后法名演音,又署演银和尚,简署音,号弘一。浙江平湖人。著名画家、诗人、音乐家、美术家和教育家。于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为我国近代高僧。钱君匋(1907—1998),原名玉堂,曾用名玉棠、豫堂、敬堂、涵、冰壶生。浙江桐乡人,居上海。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其书法涉猎广泛,兼取博收,擅多种书体,尤长汉简帛书自具风貌,篆刻功底深厚,治印以万计,风格多样,力能扛鼎,善刻巨印长跋,鹤立印坛,名烁中外。亦擅国画,以花卉见长。此外,散文、评论、新旧体诗、作曲、教育、收藏鉴赏、翻译、出版、书籍装帧,广泛涉猎并见成果,同辈中比肩者无多。曾任上海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美术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美术教育研究会顾问,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君匋艺术院院长。编著有《摘花》、《中国民歌选》、《小学校音乐集》、《水晶座》、《君匋诗集》、《蝴蝶鞋》、《战地行脚》、《钱君匋篆刻选》、《钱君匋印存》二册、《君匋印选》、《长征印谱》、《鲁迅笔名印谱》、《茅盾印谱》、《钱君匋长跋巨印选》等。
陈从周(1918—1998),浙江杭州人,原名郁文,室名随月楼。著名古建筑家、园艺家,又工于书画,为张大千早年入室弟子,梅兰竹菊等皆专,1952年任同济、之江大学教授,曾为博士生导师。有多种刊物出版。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方去疾(1922—2001),又名超,原名文俊,字正孚、季君,别署四角亭长。浙江温州人,居上海。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印学家、篆刻家、鉴赏家,印宗秦汉,每多独到。于篆刻、印学,笃学深思,继古创新,以秦篆为体,欹侧求险,别开生面,得前人之未传(韩天衡语)。搜集整理,鉴别数十种印谱孤本以出版。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常委等职。著有《去疾印存》等。
阮性山(生卒不详),号木石,杭州人。诗、书、画皆精,擅花卉,尤长梅竹,格调高古,墨彩雅致。均有清韵逸致。中年因病致聋,只专心绘事,忘世绝俗,与人作笔谈,颇趣,盖心慧者也。惜耳病不易世人交往,反埋声名矣。
吴幼潜(1904—1971),原名熊生,又名熊、德光,字蟠蜚,号持华。浙江绍兴人,居上海。西泠印社社员。吴隐次子,能刻印擅镌碑,出版过数十种印谱。
吴振平(1907—1979),原名锦生,又名珑,字儋山,号龢庵。浙江绍兴人,居上海。西泠印社社员。吴隐三子,工画山水,能篆刻,善鼓琴,精制印泥,编有《小鉥印存》等。1982年其家属将160余册印谱珍品捐献西泠印社收藏。
丁立中(1866—1920)字和甫,杭州人,清“八千卷楼”主丁丙(松生)先生哲嗣。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能世其家学,富藏书。编有《丁氏八千卷书目》二十卷十册(铅字排印,民国21年出版);并有《禾庐诗》(全集排印六册)及《松生府君年谱》等著述;又辑《宜堂类录要》计二十二册,《禾庐新百咏》三卷。光绪丁未(1907)因经商失败,亏欠公帑,尽鬻家产抵偿,所藏八千卷善本书,以七万元代价全部出售给江南图书馆。乡邦文献,遗惠石头城,洵非始料未及。然归国家收藏,胜于吴兴皕宋楼陆氏之贩诸东瀛实多矣!
汪曼峰(生卒不详),一作虿锋,名嵚,杭州人。民国成立后第一任杭县知事。对于杭州市政最初的基本建设,多所规划。兴办学校,启迪后进。博学嗜古,善诗文书法,擅写行书,笔致劲挺,姿势开张,著名于时。提倡职业性的工艺美术,造就许多精刻精拓碑版的技术人才,以资继承传统的技巧于不坠,颇有功绩。西泠印社其时景观建筑多尽力赞助。民国10余年卒,年约五十许。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鼎堂,常用的笔名有麦克昂等。四川乐山沙湾镇人,是中国的文化巨人,他一生向往光明,追求革命,一生激昂跌宕,充满传奇色彩。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文联主席。著作等身。他在生前,足迹遍及全世界、全中国。临终前,留下遗言,将骨灰撒在大寨。
孙慕唐(生卒不详),字天水,浙江吴兴人。昔从事外交界及交通界,现为浙江文史研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究馆馆员。善书画,尤工山水,亦能古琴。
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1915年至1921年就读于杭州省立第一师范(今杭高),1927年秋,应邀在浙江图书馆整理《四库全书》。曹聚仁是20世纪在众多方面都有重大影响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既是一位名教授、名记者、名编辑、名作家,也是 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学。他一生著作等身,创下了诸多中国新闻采访、编辑出版方面的第一,留下了四千余万文字,代表作《国学概念》、《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文坛五十年》、《鲁迅评传》、《听涛室人物谈》、《上海春秋》、《万里行记》、《我与我的世界》等。作为记者,他出入抗日前线,发表过不少激励人心的消息和通讯。作为教育工作者,他20多岁就当上教授,讲授国学、史学和新闻学。培养了好几代文学和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为祖国的统一做了大量的秘密工作,被周总理尊为“爱国人士”,受到毛泽东、陈毅等中央领导的 接见和赞许,被罗青长称赞为“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人。
阮毅成(1905—1989)学名冠华,字思宁,晚年自号适庐老人。江苏兴化人。诗人,律师。其伯父阮性存为我国早期法学名家,民国初期任杭县律师会长,北伐时任浙江省司法厅长。阮毅成幼年随伯父在杭州读书,中学毕业后,任杭县地方法院帮办推事,经陈叔通资助游学法国,回国后任教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兼主任,金华行政督察专员,抗战时期任浙江省民政厅长。1949年迁居台北。故后,其子遵嘱,奉请牌位,入寄杭州灵隐寺。一生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奖掖后学,公余笔耕不辍,著有《三句不离本“杭”》、《毅成诗稿》等。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号谢邻,晚号瞿髯。浙江温州人。杭州大学教授,词学家、诗词作家、教育家。被学术界誉为“一代词宗”。一生著述宏富,发表有《白石歌曲谱辨》、《天风阁学词日记》共计26部。
郭仲选(1919—),山东临沂人,居杭州,1992年起任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著名书法家。行书流畅,雅俗共赏,柔美见胜,矫健苍秀。极富韵致,人称“郭体”,江南各地胜景,多有题迹。早年从政,曾任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受浙江省表彰的德艺双馨老文艺家。主编《今古谈》杂志,著有《夕阳轩书画集》。
叶一苇(1918—)字航元,号纵如,浙江武义人,居杭州。西泠印社理事。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印学家、诗人。从事教育工作,现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武义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受浙江省表彰的德艺双馨老文艺家,著有《一苇印踪》、《一苇诗词选》、《中国篆刻史》、《篆刻丛谈》、《篆刻丛谈续集》、《中国的篆刻艺术与技巧》、《一苇印话》、《诗经三首篆刻》、《一苇印论集》等。
高式熊(1921—),名廷肃,浙江鄞县人。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印学家。真草隶篆四体皆擅,篆书尤精,其篆刻出入秦汉宋元,朴厚静穆,清俊婉丽,功力深厚。现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编有《张鲁庵所藏印谱目录》一册四卷,《 篆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刻存景》、《西泠印社同人印传》、《式熊印稿》等。於潜镇老年大学书法讲座
(三)
第五篇:临习书法体会
浅谈书法的临习
作者:付晓艳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08期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是汉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这种转变并不是在文字以外另起炉灶,而是汉字本身原始的内在品质的流露,是由汉字的特质决定的。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认读和交流的形式,更多的是线条中流露出的美。虽然现在毛笔已经不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但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它的艺术功能并没有减退,临习书法仍然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我们怎样才能学习好书法呢?本文就如何临习书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关于选帖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首先会遇到选帖的问题,选帖作为学习书法的开端,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初学者在选择时应采取何种,说法各不相同。清代陈介琪在《习字诀》中主张人人从汉魏刻石入手,包世臣则说应从唐楷入手。不管从何种书体,于此有最重要的一语,在选定之后,不可像走马灯似的轮换着书写。这是最易犯的病,同时也是最绝望的病,即为换来换去。
那么如何选定呢?有什么原则呢?笔者认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每一种书体的书帖都有自己的优点:汉隶笔法简易,造型古朴,易于掌握;唐楷结构严谨,笔法森严;行书放纵流动,迅捷活泼。在此基础上选贴,有些人喜欢秀丽多姿,有些人喜欢苍劲豪放,有些人喜欢厚重丰满,有些人喜欢痩劲挺拔。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有从众心理,别人练什么就跟着练什么,别人学什么自己就跟着学什么。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强迫去临是临不好的,是难于入境的。
二、关于临习
学习书法,临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现在,通常又叫“临摹”,实际上“临”和“摹”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临”是对帖而书之,“摹”是薄纸蒙于碑帖上,随字而拓,依其形迹而复写称“摹”。宋代姜夔《续书谱·临摹》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这是对临、摹的利弊和得失的经验总结。摹写,因为下边有影格依托,笔随影走,容易得原帖字的点画位置和形体结构。也正因为有这种依托,摹写时往往会忽略笔意的表达。摹了之后,容易忘却,不易巩固。临,是靠自己的目力心力去书写,较易体现原帖字的笔意,但因为无依托,往往易将原帖字的间架位置写走形。因此,临、摹都应“经意”,认真对待,先摹后临,临中亦可再摹,临摹交错,互相结合,兴利去弊,取长补短。如此不断努力,就可化古为我,兼得帖字之形神。1.写字要苦练加巧练
北宋书法家欧阳修在《试笔》一文中说:“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于静坐中,自是一乐事。”他所说的“熟”就是我们练字要反复临习,要有数量的积累。但只有数量的积累也不一定能够练好字。在有数量的同时还要巧练,在临帖的过程中一定要动脑筋,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纠正。第一遍临错了,第二要改过来。如果不能,只是一味地临下去,实际上是在重复自己的缺点,强化和巩固自己的缺点。所以坚持苦练的同时要动脑子,要巧练,这样在临习过程中才能不断地突破。2.练手又要练眼
对于一本字帖一味地临习,一味地摹拟,容易陷入麻木和僵化的被动地位,让古人牵着鼻子走,离开所练的碑帖就无所适从,寸步难行。原因是眼睛看的东西太少,视野太窄。练眼的目的就是要从“对临”过渡到“默临”,要从“入帖”过渡到“出帖”。练眼是对练手的深化,眼睛的训练比手的训练更难,眼睛看不准,手也就难以表现。所以要练好自己的眼,靠眼睛的探索、手的实践在“入帖”和“出帖”中出入自如。3.练字结构是首要 字形的美与丑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就是两大要素之一的结构,另外的一个要素是笔法。临字时,一般笔法容易掌握,结构却难以控制,尤其是中国汉字虽有规律,但是难于字数的繁多,给掌握结构带来很大的障碍。在习字时要着重解决结构的问题,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李淳进结体八十四法,黄自远的结构九十二法等,这些结体方法对于我们练字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解决结构问题,还可以运用黄冬梅在《书法工具手册》中提到的组诗词记字法,也很有效。具体方法是,将帖中的字组成唐诗或者字词,帖中没有的字可以举一反三或请教师指点,每首诗、每个字都应严格推敲,然后反复习之,直到默临为止。一年攻下五十首七绝唐诗,就是掌握了一千四百个字的结构,久而久之,除去反复应用的字,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再有,我们临古人的碑帖,天天与古人打交道,在不断学古的同时也很容易走入古人的误区。所以,在学古的同时还要把握好“笔墨当随时代”,不断地探索、追求,掌握更多的理论和方法,再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地突破与发展。篇二:书法临摹与创作心得体会
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时光荏苒,学习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现如今从事专业,我想除了坚持以外,更主要的是领悟和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对于学习书法而言,临摹与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书法的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观念和体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效果。
谈临摹,必须先清楚临摹的目的。临摹是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是技艺的学习,风格的吸收,同时更是艺术感觉的积累和提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潜在的艺术感觉,孩童写字有他的自然天趣,成人初习书法亦有他的自然天性,但这些自然大都是原初而低级的,需要通过磨练和打造来提升,使之最终成为一种高境界的自然天成,临摹便是磨练和打造的最好方法。往持有不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者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他神”和“吾神”的相互独立来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认为“如灯取影”不足取,它无非就是文人笔下的渲染和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罢了,他们认为对于习书者而言,临摹无需苛求点画的形似。但我认为,“灯下取影”的对象是为历史所检验,为人们所公认的经典,能做到“灯下取影”般的精准固然很难,但却必须是我们努力追求和认真实践体验的目标。
以个性狂飙而引领明末书坛的“字林侠客”徐渭对临摹之法有这样的判断“毫发失真则精神顿异,所贵详谨,精意摹搨,凡肥瘠工拙要妙,俱一一穷之,不失古人位置之美”。虽然这里徐渭强调的是摹书,可见他对古人书法精准体验的重视。清代王澍在《论书心语》中更有“临古须是无我,一有我,只是己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的论述。对经典“如灯取影”地实临正是我们与古人真正相消息的最好方法,其目的是“意与古会”。在某种程度上,书法的经典实临与西方绘画的素描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素描是西画用以提高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能力的主要手段。它要求通过精准刻画物象来达到传物象之神的目的。而书法的实临也绝非是简单的点画模仿和造型复制,它需要我们在追求与经典点画的相契过程中,掌握观察对象的方法,通过准确刻画点画的粗细、长短、方圆,在运笔的徐疾、收放、含露、提按之间来体验 其中心、手、笔三者之间沟通、会意的感觉,努力与古人神交会通,寻求艺术的共鸣。实临不仅仅是对一种风格的学习,它更是积累。这种积累的深度和厚度以及有效性是以对经典把握精准的程度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以点画相似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以点画相似为基础,临摹者即便自认为有感觉,那也很可能是主观的臆断。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相互间如果水平相当或者相互甚为了解,话题便能展开并且深入,否则只能是客套寒暄,而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甚至南辕北辙。品格融为一体,成为其身体的内在成分,它的呈现才可能是真正自然地,“书为心画”的艺术价值才可能重回我们的书法创作中来。篇三:书法临写心得 书法临贴之真书、草书
五原县高级职业中学 李青山
很多人在软笔书法临贴过程中谈到:初学书者不宜临写行书和草书,而应多以真书临习为要。在此,笔者认为:这个初学的期限应是多久?一年、三年还是五年。事实上,前人都不会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我认为,所谓的初学者应是刚接触书法,并开始临习者,而初学阶段就是达到入贴这段时间,也就是说能够临写得和贴中一模一样,出入不大为止。而这段时间可能会因每个人的资质不同而变得长短不同,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三年五载不等。那么这之后临习何体就成为书法界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不应过早地涉猎行书、草书之类,而应继续临习真书。笔者在此处不敢苟同。曾记得唐代书法大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真以点画为形质,以使转为性情,而草以使转为形质,以点画为性情’,还说到,’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扎。’意思是说,写草书不兼有楷法,容易失去规范和法度,写楷书不旁通草意,那就难以称为佳品。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只懂得临写真书,那么终究不会有大的突破,也不会有成功的作品问世。所以说,真、行、草兼要涉猎才能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2014年11月18日晚篇四:书法练习心得体会
书法练习心得体会 桃溪中心学校 兰新泉
之前很少接触书法,现在经过一个学年的练习,我终于领悟到了书法也是门很美的艺术,它是有精神和灵魂的。但经过一个学年的书法练习,我学到了很多.至少我们学习它可以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写字技巧。还能了解一些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作品。特别是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与耐性。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果真没错,我个人比较偏爱楷书, 俗话说:“万事容易开头难”。临摹是学楷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要掌握书法的运笔技巧,就得下苦功夫。初临摹字帖时,不知从何做起,临了几帖,觉得模仿的不像,就重新临帖,结果越临越不像了,真有点左右为难,但我还是坚持临帖,久而久之心浮气躁渐渐消失,发现静下心来的临帖要比粗枝大叶的模仿一翻效果更好些。通过学楷书,使我深深的懂得了要想写好楷书,不只是机械的临帖,关键在于笔法,选一些比较轻灵,多筋的圆笔碑帖临写,使字做到筋骨并用,方圆并举,快慢互用,富于情趣。要真的学好某种字体风格是不容易的。首先你得对所历代书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书法特点和运笔技巧.其实书法的境界确实是无穷大的,你要学好它,真的得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去领悟某种字体风格,多去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种书法风格.学书法,我认为我们最好还是得从临摹开始,我们要注意向他人学习,向他人的优点学习,把他人的好东西吸收过来,才能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
和造就自己。当然在临习前人的作品时也不能盲目的临,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注意对名帖进行研究,要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书法的道路是漫长的,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继承传统,下苦功夫去练,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成果,只有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去多临帖,多练,多写,才会进步,否则,写出的字是经不起观看的。“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书法的。篇五:书法各体临习方法大全 书法各体临习方法大全
书法各体临习方法大全
一、关于笔纸的选择
1、笔:大字用兼毫,小字用狼毫。
2、纸:
(1)大字用生宣,小字用半生半数洒金宣,不主张用熟宣创作书法作品。2)手工毛边纸原料采用纯竹料,纸性半生半熟,自然晾干,具有吸水性、拉力好、柔韧、墨干不
二、关于小楷的临习
1、临习《宣示表》要抓住其大巧若拙的字态、古雅朴茂的点画和清和简远的气韵等艺术特点,用笔轻落轻收,结朗停匀、宽绰有余”的总体特点。
2、小楷总体属于帖学,如能参以汉魏笔意体势及敦煌写经之率意,会增加蕴藉隽永之笔致。
3、小楷的用笔尤以能见锋颖为高妙,这就要求处理好“清”与“腴”的矛盾统一。“清”是指墨无散漫而锋颖妍。亦清亦腴,则骨血温润,醇雅冲和,可入古人堂奥。欲小字有大气象,必重墨气,既要笔致沉重,又要点画
4、要做到“小字当如大字”,除要写得疏朗停匀、宽绰有余外,还要象高二适先生说的小字要多墨气,要笔迹着墨力。、小楷与大楷迥异,大楷先从点画要求入手,小楷则以结字为首要。小楷以其小,每笔的走向、笔画与笔画之间姿态确非易事。若要笔画多变化,运腕为紧要。高二适先生曰;“小楷亦纯乎运腕,一涉指功即不能成。”故临顿挫分明,极力控制不假指功之技巧。
6、小字与大字迥然不同,不能互视为放大或缩小。大字本身易于恣肆纵放,若过分或曰一味纵放,则会流于轻宜放中有敛;小字本身收敛,若一味收敛则形拘笔滞,也会失于轻糜,故小字宜敛中有放。由此可知二者有质的三、关于正书的临写
1、喜欢大字可学颜体《勤礼碑》或魏碑,如《张猛龙》、《扬大眼》、《郑文公碑》等。
2、临习《张迁碑》应注意用笔上(点画)的自然流畅,尽量避免抖搂做作。要通过刀锋见笔锋,不必刻意追求的那种效果。
3、智永楷书《千字文》历来被认为是较独特的和较好的临摹范本,在临习中既可熟楷法,又能涉草法,习楷自会
四、隶书的临习。
我们主要以《曹全碑》为例。临习《曹全》,能将圆润、舒松、秀逸、典雅为特点的阴柔之美写出来,是很不容有的虽笔断而意连。具体说大部分用笔是内掖暗转,波画是逆起顺拖中作圆弧状提锋,不是折笔侧锋处之。
五、关于行书的临习
1、学习行书以临摹《圣教序》为宜。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如笔致遒润儒雅、字态俊丽秀逸、气息中硬劲挺,点画的组合、偏旁的揖让、牵丝映带、笔势字势等纯出自然。通临时注意纠正线条拖沓纤弱,即骨不健的基础上,就要打好攻坚战,从字型、字势,笔型、笔势及笔画的粗细对比、墨色变化(可参照兰亭墨迹)等方字型上下功夫,达到在创作作品时如囊中探物般的熟练程度。一件作品水平的真正高低,甚至可以说书法的内行一点点上,所谓“纤维向背,毫发死生”是也。所以临写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细节,包括笔画位置、粗细长短搭配及字形的揖让、呼应关系等,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不放过,以训练、提高自己的眼力。有了《圣教序》的基础,学章法、贯气及细微之处;然后再学王之诸手札,学习王羲之怎样因字赋形、因情谋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