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基本能力 书法与篆刻教学案

时间:2019-05-12 19:4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基本能力 书法与篆刻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基本能力 书法与篆刻教学案》。

第一篇:高三基本能力 书法与篆刻教学案

高三篆刻、书法、民间美术教学案

课标要求:

篆刻书法部分: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 和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民间美术部分: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学习目标:通过复习

1、了解我国书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2、掌握以上书体的特征。

3、明确篆刻的含义、历史以及工具材料。

4、了解民间美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教学重点:篆刻、书法的定义、发展和分类。

教学方法:篆刻书法部分注重学生的形象理解与记忆。民间美术结合检测题复习掌握。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复习的效果。本部分教学采取学生结合学案进行形象记忆与知识落实的教学方法进行。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并在笔记本上总结。

学情分析:篆刻、书法知识在此前的课程中已经穿插学习过,但学生掌握的并不扎实,此次复习要做到扎实有效。民间美术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要牢固很多,主要以检测复习为主。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由一幅中国画作品导入:教师展示中国画作品。通过学生回答中国画的四大构成要素,拓展到诗文的书写离不开书法,印章离不开篆刻。(拿一幅装裱好的中国画作品展示一下,给学生视觉冲击,创设良好的情景,提高效果。)再用刻好的印章引起大家兴趣,轮流传着看。本节课共同复习这些知识。首先请学生回忆他们所了解的篆刻知识。(大约2分钟)学生回忆:朱文 白文 闲章 名章

教师请学生具体分析一下自己对朱文、白文、闲章、名章的理解。

二、具体知识梳理:

需要学生回忆篆刻的定义。

篆刻是指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印章最初作用是权力身份象征,接着成为身份证明及取信功能。

1、让学生思考印章按性质分类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落实以下知识:按性质分官印、私印、闲章、肖形印等。并结合学案具体鉴赏。学案图片展示如下:(大约4分钟)

官印 肖像印 私印 闲章

2、同学们知道的朱文、白文的称呼,那么这种分法是按什么分类?学生并不了解。这里教师首先设问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最后总结出:按印面形式分,师生结合图片鉴赏。并总结出朱文、白文的特点。(指出印章分朱文、白文分类的属性,使学生认识上更清晰。)白文印(阴文印)文字凹陷下去的 朱文印(阳文印)文字凸起的。(大约4分钟)

用心

爱心

专心

3、学生知道印章的材质,此处简单一提 金、银、铜等(铸印);象牙、石、玉、木等(凿印)宋元以前铜质居多,宋元以后篆刻都用石刻。4关于印章印章名称的演变请学生互相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最后定位在以下知识点:

(1)玺 :早期印章统称玺,秦始皇规定“玺”是天子专用。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是哪种文字。

(2)印 :秦汉时期官方印章通称“印”

(3)章: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军印,将军章又称急就章。(4)印章:汉武帝时期开始

(5)印信:汉魏的大量私印中称为“印信”

5、教师拿出刻刀简单展示篆刻的运刀方法。这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理解。简单的刀法如下:(让学生进行实践体会)用一块石头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 冲刀:侧锋用刀原则 切刀:中锋用刀原则

单刀:一根线基本通过一刀完成 双刀:一根线通过一往一复两刀完成 刀法:指镌刻印石过程中用刀的技巧规律

6、一方好的印章不单要有好刀法还要注重章法,通过几方印章与学生理解章法特点:(1)平稳匀称(2)朱白相济 在黑板上讲解构图方式

(选取了几方有代表性的印章让学生欣赏,使课堂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理解更到位。)(以上3、4、5、6、点共用时大约8分钟,其中第6点为重点。)

二、书法部分知识汇总

转承:通过一个设问从篆刻过渡到书法:同学们知道篆刻的书法载体是篆书,那么同学们了解篆书的特点吗?

1、首先请学生共同回忆什么是书法? 书法指汉字的书写方法。

广义:指从古至今显示在各种载体材料上的汉字书迹 狭义:指用毛笔书写的秀美的、有观赏价值的书迹 书法艺术指狭义的“书法”(以上2分钟)

2、请学生回忆:中国书法的发展过程。学生讨论后归纳:(这部分大约5分钟)

先秦---秦代----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 细节复习:(结合典型作品)(1)先秦书法

大篆(包括甲骨文、青铜文、石刻文、帛书、简书)草篆产生

(2)秦代书法

秦始皇颁布“书同文”政策,小篆推行天下。与历史知识相结合,秦始皇统一六国(3)汉代书法

汉代初期篆书仍是正体,官方主流。

西汉晚期,隶变逐渐完成,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完成。东汉时期,隶书作为一种字体和书体已完全成熟。代表作《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曹全碑》 《张迁碑》

(4)魏晋南北朝

楷书及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时期,出现了别具特色的北朝刻石——北碑。这时出现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重点讲解王羲之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在书法中的地位。(5)隋唐书法

隋唐时期,楷书、行书、草书通行天下,各尽其用。尤其楷书完全成熟,名家辈出,史称唐代书法“尚法”,楷书三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行书的代表是颜真卿,草书代表怀素。“尚意”、“尚法”对比理解。

颜真卿《勤礼碑》 颜真卿《祭侄稿文》

怀素《自叙帖》

用心

爱心

专心

欧阳询《醴泉铭》

(6)宋元代书法

宋代士人对唐代书法的重“法度”有所改变,文人在行草书书写方面崇尚自然率意的情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四大家(黄庭坚、米芾、苏轼、蔡京)元代崇尚复古,代表赵孟頫。

苏轼《寒食帖》

(7)多元的明清书法 明清时期,行书各竞芳芬,一方面因科举的牵连,出现了僵化的明代“台阁体”,清代“馆阁体”。一方面,多元的历史背景又将之引向了多元之路。著名的书法家有:明代:祝允明、徐渭、董其昌等人。清代:何绍基、刘墉等。

祝允明《嵇康就会诗》

何绍基行书中堂

(一摩时书体的特点穿插于历史发展脉络中,知识脉络不清晰,经过研讨,把脉络和特点分开来理解,效果很好。)

3、板书归纳:小篆点画劲健、圆转流畅,结字匀整紧凑,字形修长,端庄秀雅,讲求对称,具有装饰之美。隶书特点:字型扁平,体式横向开张,点画一波三折富有装饰意味,结体厚重优美,章法规整。楷书特点:多成长方形,体势纵向贯通,点画精到、章法规整。行书特点:点画或减或连,结体规整中求变化,章法竖成行而横不成列,讲究行气,注重字与字上下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顾盼,布局上显示规整中的率真与自然。草书特点:点画高度简化,结体灵活飘逸,章法变化多样。(大约6分钟)

三、民间美术部分:

1、请学生回忆自己了解的民间美术种类。

学生比较熟悉:剪纸、泥塑、年画、面花。

2各种类的艺术特点。

主要结合自我测试题中的内容来复习巩固。

四、课堂练习复习巩固。课后反思

本课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书法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的特点很重要,通过本课有个清晰的思路。地方民间美术也是高考经常考察的知识点,要特别重视。

自我检测(学生做题大约10分钟,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大约8、9分钟,侧重民间美术部分的习题。做到对民间美术知识的复习巩固。)

1、印章上的文字大多数是篆书,所以我们把刻印章叫做____艺术。

2、印章根据印面上文字的凹凸,可分为白文和朱文。白文也叫____,如下 图();朱文也叫_____,如下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3、篆刻是以____为载体,以____为工具(甲骨文启发)和____、____、____构成中国书画艺术四大要素。

4、下图中的印章是____印,也叫肖形印,是篆刻艺术、_____艺术、雕刻艺术的有机结合。

5、下列作品分别属于哪一书法字体:

6、列举你所知道的民间美术的种类:剪纸、、、等

7、刺绣又名针绣、扎花。明清刺绣中的四大名绣,分别指苏绣、、、湘绣。

8、三大木版年画产地:苏州桃花坞年画、、。

9、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

10、楷书四大家:。

11、民间美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

12、剪纸的形式有 和。

二、选择题:

1、青铜铭文是一种书体形态吗?()A 是 B不是

2、先秦书法基本上属于()A大篆 B 小篆 C行书

4、宋人尚意,一改唐人尚法,苏、黄、米、蔡等书法名家都以重意趣的()见长。A篆书 B 楷书 C隶书 D 行书

5、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品,其书体为()A 楷书 B行书 C隶书 D 草书

6、传统年画的制版是手工完成的,它属于()A石刻画 B木版画 C 工笔画 D 铜版画

7“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是民间绘画的()观念。A布局 B色彩 C造型 D 构图

8、上图是我国著名的年画生产基地武强出品的年画,以下对这件作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它是所有木版年画的代表作品B作品色彩高雅统一C构图饱满、造型夸张D原作为手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二篇:《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2014新版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简介:《书法与篆刻》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其中包括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篆刻的基础理论,作品欣赏以及工具运用等。使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直观的了解。能够把握书法与篆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征,掌握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本技能与基础临摹训练。

2、课程编号:452033

3、英文名称: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4、开课学期:第3学期

5、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其中讲授10学时、技能训练22学时,6、课程性质:必修课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书法与篆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本理论及楷书的基本笔法、结字特点与章法特征等书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自行完成篆刻艺术的印稿设计并进行简单的篆刻作品创作;本课程针对师范类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努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基础教育中书法与篆刻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达到师范生“三笔字”中毛笔字训练的基本要求,为教师技能训练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书法与篆刻 2 书法篆刻艺术的基本特征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篆刻的基本概念,理解书法篆刻艺术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质。

【阅读参考资料】(提供帮助学生理解、拓展知识的学习参考材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二)第二章、基础技法(4学时)【教学内容】 1文房用具 2执笔方法与姿势 3用笔 4临摹的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技法,包括文房四宝、用笔与临摹的基本常识。【阅读参考资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三)第三章、篆书与篆刻(4学时)【教学内容】

1篆书概论2篆书的流派与书家3篆书的临习4篆刻工具的使用5篆刻基础常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篆书书体的基本常识,包括字体的发展和书体的演变,并掌握篆刻的临习方法及基本常识。

【阅读参考资料】

1、《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2、《明清篆刻》系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6月

(四)第四章、隶书(4学时)

【教学内容】1隶书概论2隶书的风格与流派3隶书经典作品举要4楷书勤礼碑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隶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了解临习方法,熟悉隶书经典作品,了解《勤礼碑》的用笔特点,掌握基本笔画的笔法特征。

【阅读参考资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颜勤礼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

(五)第五章、楷书(4学时)

【教学内容】1楷书概论2楷书的格式与风格3楷书的临习4楷书经典作品举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楷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掌握临习方法,熟悉楷书经典作品。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临习。

【阅读参考资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颜勤礼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

(六)第六章、行书(4学时)

【教学内容】1行书概论2行书的源流与风格范畴3行书经典作品举要4楷书的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行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掌握临习方法,熟悉行书经典作品。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临习。

【阅读参考资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颜勤礼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

(七)第七章、草书(4学时)

【教学内容】1草书概论2草书的发展与流派3草书经典作品举要4楷书的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草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掌握临习方法,熟悉草书经典作品。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临习。

【阅读参考资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颜勤礼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

(八)结课考试(4学时)

四、实施建议

1、针对《书法与篆刻》课程的特点,课程内容以基本书法篆刻常识与基础技法训练为主,草书、行书教学内容安排不宜过多。

2、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解与临摹示范结合为主,并针对经典作品进行投影分析,赏评。

3、学生学习方式以临摹书法篆刻经典作品为主,通过教师讲授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五、考核要求 考核形式:采取综合评定成绩,由教师组成的成绩评定小组对每学生的作业打分,再加上平时的出缺勤表现得出总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为30%和70%。考核标准:①对书法艺术的基本常识能够熟练掌握。②基本能够掌握楷书的临习方法。③对经典书法作品的掌握是不是很熟练。④是否按时完成篆刻临摹作业。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颜勤礼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

3、《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4、《麻姑仙坛记》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

5、《书法艺术讲义——永字八法》周汝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6、《明清篆刻》系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6月

执笔人:宋斌

审核人:周晨辉

第三篇:书法与篆刻体会

书法与篆刻艺术学习体会

数计院08计科20080325XXXXX

这学期,我选修了林老师的书法与篆刻艺术课程,受益匪浅。林老师耐心而又幽默,逐渐培养了我对中国书法与篆刻文化的兴趣,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学习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

通过书法篆刻艺术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分布)、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当然书法虽然含有抒写情怀的某些因素,但必须依托一定的对象——汉字。

刚开始学习的过程是要把基础打好。我从最基本的横竖撇捺折笔画开始学起,“逆锋起笔,回锋收笔”。最初,我从楷书开始练起,每节课都对着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神策军碑》临摹。临字帖时要勤于思考,精益求精。这种学习方法,也是提高书法水平最快的一种捷径。老师还根据授课内容,针对性地给我们看有关视频,巩固了我们对写字方法的认识。这样,我基本上掌握了楷书结构的分类、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

后来,我有练习了一段时间的行书。行书和楷书的学习过程都是艰辛的,想要学好行书,要用到扎实的楷书基础,我自认为自己的楷书基础较好。行书的过程中,虽然写的不是得心应手,但自觉的比以前写的好些。过了一段时间,我可以自己看字帖写了,这当然也是一种进步。在自己临贴的过程中,需要体会每个字的神韵,这也是需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做到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在临贴的过程中,我发现王羲之的每一笔写的都很细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书圣”。在临这本字帖的过程中,我就更要做到精益求精。

第十四周,老师终于教授我们期待已久的篆刻。老师说,狭义的“篆刻”是以篆书作为基本字体、以刻刀和刻石作为基本工具进行印章雕刻创作的中国传统艺术。广义的“篆刻”,包括商周以来的所有的以篆书为基本字体进行印章雕刻的艺术形式。明清时期通过文人的提炼提升,最终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和书法、绘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印章的面积虽然很小,但要刻好它却并不容易。首先,印章里所刻的大都是篆字,这就需要我们能识得篆书,并要懂得一点文字学知识;其次,所刻的这几个篆书,应该有或豪放、或飘逸的篆书书法笔势(像“切刀”“冲刀”等)和以刀刻石的刀味;第三,字与字之间的安排,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还要求有疏密适度、优美悦目的章法或揭图,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方较好的印章。正所谓“金石藏日月,方寸纳乾坤”。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些优秀的篆刻,使我提高了对篆刻的欣赏,也增加了篆刻兴趣。

教学课程虽然结束了,但的学习并没有结束,以后我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书法,积极参加学校书法比赛及讲座,提高书法水平。在此,再次谢谢林清书老师,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文字服务中心越办越好。

第四篇:书法教学方案(篆书与篆刻)

书法教学方案 篆书与篆刻

(一)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汉族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秦朝以前:

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小篆。在当时社会,小篆是规范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四周多采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

汉印:

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为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官员将领经常调动或阵亡,造成封拜频繁,往往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预先准备好的印坯上临时急就刻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饰。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分类

(二)肖形印

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

鸟虫书体

亦称“虫书”、“鸟虫篆”。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体它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的一种特殊文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鸟虫书,所以书幡信(符节之类)也。”清代段玉裁《注》:“鸟虫书,谓其或象鸟,或象虫,鸟亦称羽虫也。”春秋战国时已有此种文字,多用于兵器。汉代瓦当、印章中亦有发现。东周时多刻于兵器上。秦书八体中有“虫书”,新莽六书中有“鸟虫书”,用于旗帜、符信,也作印章文字。

花押印

花押,就是现代的个人签名。中国古代的花押,从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宋时,签名花押的风气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花押。

白文与朱文,阴文与阳文

阴文,器物或印章上所雕铸或所镌刻的凹下的文字或花纹。印章的阴文也叫“白文”。阳文指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图案。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出现高出器物平面文字图案等。语出明 文彭 《印章集说·辨阴阳文》:“古所谓阴阳文者,言其用不言其体。”《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浦郎 把自己小名去了一个‘郎’字,写道:‘一方阴文图书,刻“ 牛浦 之印”;一方阳文,刻“布衣”二字。’”

工具材料展示:印床,毛笔,墨汁,砚台,刻刀,印石,宣纸,毛边纸,印泥„„

第五篇:资料《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执 笔 人:张玉金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书法与篆刻

2.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适用专业: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 5.总学时:36学时 6.总学分: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书法与篆刻是植根于中国文化沃土而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的艺术形式,更是热衷于中国文化的文人雅士,以及各阶层的广大民众情有特钟的艺术形式.其与中国文化,举凡宗教,哲学,艺术,文字,训诂,甚至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均有非常广泛的密切联系.特别是与中国绘画的联系,更可谓舍之则失.因此,作为学科,其非对于从事艺术研究,创作考古等专业的人士不可稍怠;即使是对于上述各项的业余学者,亦属不可偏废的学习内容.文字是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的根据.因此“文字学”便成为学习书法,篆刻必修的基本学科.书法,篆刻作为使文字发挥其功能与得以广为流变的重要形式,必须建立在能够正确地运用文字的基础上,才能使艺术形式趋于完善.所以,通过教学必须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汉字的产生,以及形态衍变的历史脉络.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字进行创作.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书法,篆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导致风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从中寻找可以借鉴的艺术精华,变古开今,拓展书法,篆刻创作的空间.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研究书法,篆刻的一般方法,明确书法的基本笔法与篆刻的基本刀法的名,实由来.采用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基本技法的同时,掌握创作的一般程序与基本方法.三,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节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文字与书法 2 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书法,印章 2 2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文字,书法,印章 2 2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字,书法,印章 2 2 第六章

隋唐时代的书法与篆刻 2 2 第七章

宋元时代的书法与篆刻 2 2 第八章

明,清代的书法与篆刻 2 4 四,大纲说明

本课程各章的重点与难点

1以文字发展史,书法史,篆刻史等史学作为学习书法,篆刻的史学基础;以书法理论,篆刻理论作为学习书法,篆刻的理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分析书法,篆刻衍变的内因与外因,引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积极主动地研究,探讨的学风.2以临习历代碑,帖,印谱为学习技法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法形成与变革的原因,从而具备分析书法笔法与篆刻刀法的基本能力,寻求自己能够适应的学习方法与确立自己追求的方向.3文字学是学习书法,篆刻的基础,同时又是摆在初学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将对文字学的学习与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为学生奠定较为坚实的文字学基础.4中国书法,篆刻理论庞杂,往往文论,画论等艺术理论与之羼合,特别是其中存在禅宗,老庄等许多难以一言定论的“玄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广博涉及相关的学术领域,以使其“技”进乎“道”.五,参考书目

1,《说文解字》 汉 许 慎 2,《说文解字注》 清 段玉裁 3,《中国书法简史》 钟明善 4,《篆刻学》 邓散木 5,《篆刻述要》 王绍尊

6,《中国书法理论史》 王镇远 7,《汉字结构及其流变》 梁东汉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书法,篆刻与文学,哲学,美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画必须用书法题款,用篆刻施印,在中国画中必不可少.《素描静物,头像》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书法与篆刻

2.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适用专业: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 5.总学时:36学时 6.总学分: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书法与篆刻是植根于中国文化沃土而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的艺术形式,更是热衷于中国文化的文人雅士,以及各阶层的广大民众情有特钟的艺术形式.其与中国文化,举凡宗教,哲学,艺术,文字,训诂,甚至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均有非常广泛的密切联系.特别是与中国绘画的联系,更可谓舍之则失.因此,作为学科,其非对于从事艺术研究,创作考古等专业的人士不可稍怠;即使是对于上述各项的业余学者,亦属不可偏废的学习内容.文字是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的根据.因此“文字学”便成为学习书法,篆刻必修的基本学科.书法,篆刻作为使文字发挥其功能与得以广为流变的重要形式,必须建立在能够正确地运用文字的基础上,才能使艺术形式趋于完善.所以,通过教学必须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汉字的产生,以及形态衍变的历史脉络.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字进行创作.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书法,篆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导致风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从中寻找可以借鉴的艺术精华,变古开今,拓展书法,篆刻创作的空间.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研究书法,篆刻的一般方法,明确书法的基本笔法与篆刻的基本刀法的名,实由来.采用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基本技法的同时,掌握创作的一般程序与基本方法.三,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节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文字与书法 2 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书法,印章 2 2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文字,书法,印章 2 2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字,书法,印章 2 2 第六章

隋唐时代的书法与篆刻 2 2 第七章

宋元时代的书法与篆刻 2 2 第八章

明,清代的书法与篆刻 2 4

四,大纲说明

本课程各章的重点与难点

1以文字发展史,书法史,篆刻史等史学作为学习书法,篆刻的史学基础;以书法理论,篆刻理论作为学习书法,篆刻的理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分析书法,篆刻衍变的内因与外因,引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积极主动地研究,探讨的学风.2以临习历代碑,帖,印谱为学习技法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法形成与变革的原因,从而具备分析书法笔法与篆刻刀法的基本能力,寻求自己能够适应的学习方法与确立自己追求的方向.3文字学是学习书法,篆刻的基础,同时又是摆在初学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将对文字学的学习与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为学生奠定较为坚实的文字学基础.4中国书法,篆刻理论庞杂,往往文论,画论等艺术理论与之羼合,特别是其中存在禅宗,老庄等许多难以一言定论的“玄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广博涉及相关的学术领域,以使其“技”进乎“道”.五,参考书目

1,《说文解字》 汉 许 慎 2,《说文解字注》 清 段玉裁 3,《中国书法简史》 钟明善 4,《篆刻学》 邓散木 5,《篆刻述要》 王绍尊 6,《中国书法理论史》 王镇远 7,《汉字结构及其流变》 梁东汉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书法,篆刻与文学,哲学,美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画必须用书法题款,用篆刻施印,在中国画中必不可少.《素描静物,头像》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一第一讲 篆刻艺术概论

一、篆刻的基本属性和定义

二、篆刻艺术发展概略

三、篆刻艺术的美学精神及现代文化样式

第二讲、篆刻艺术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

一、刻刀:

二、印材

三、印泥(印色)

四、其他用具材料

第三讲 印稿设计

一、篆法:识篆、习篆、用篆

二、章法总原则:统一中寓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三、印稿举隅(徐无闻先生印花、傅舟印花)

四、渡印稿

第四讲 刻制印章

刀法:运刀、用刀的技巧、用刀的中锋、侧锋

第五讲 刻制印款与制作印屏

示范讲解印款刻制、拓制的方法及过程,认识印款在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示范讲解印花的钤盖、修剪、粘贴印屏的基本方法及过程,诉求尚佳的展示效果。

一、刻制印款

二、制作印屏、教学目标及定位

该课程属于高校书法专业和美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技术操作和实际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艺术从殷商、战国、秦汉到明清及近现代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大量临摹古代印章精品,掌握篆刻学习的基本方法,精通治印的技术和技巧,能在艺术实践中创作出具有风格特征的篆刻作品,进行交流和展览。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理论部分:1.篆刻艺术概说 3 课时 2.战国古玺 3 课时 3.秦印 2 课时 4.汉印 6 课时 5.明清流派印 6 课时 6.近现代篆刻 3 课时

实践部分:7.工具 2 课时 8.材料 3 课时 9.写篆实践 6 课时 10.设计印稿 3 课时 11.刀法应用 3 课时 12.章法布局 6 课时 13.边款刻拓 3 课时 14.印屏制作 2 课时 15.临摹 6 课时

16.创作 6 课时 17.展示 3 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该课程中篆刻的技术操作和实际应用部分讲授和示范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进行课程改革和实践,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录像及摄像进行教学,将方寸大小的篆刻作品放大进行分析和讲解,将印章的刻制过程拍成录像,就有了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践的设计与效果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和教师进行课堂互动教学。不但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刻印的教学示范,学生也要进行实际操作(临篆、写印、临印、设计、创作等),使学生普遍掌握篆刻学习和创作的基本方法,既有理论方面的收获,更有实践技巧方面的受益。

五、课堂教学录像的要点

题目:篆刻的技巧和方法

主讲:倪文东教授

地点:艺术楼 609 教室

要点:1.写篆(书写大篆和小篆,掌握圆笔和方笔的技巧); 2.摹印(对古代名印进行双钩和单写的摹写); 3.查字(利用篆刻工具书进行查字,寻找字形的变化); 4.设计(进行文字的布局设计,设计印稿); 5.上石(在印石上进行渡稿或写篆);

6.刻字(刻印,有单刀、双刀;冲刀和切刀之分); 7.钤印(在宣纸上盖印,注意印泥的质量);

8.刻款(在印石的侧面刻凿边款,有阴款和阳款之分); 9.拓款(拓印边款);

10.印屏(设计印屏,展示作品)。

六、考试、考查和作品展示

1.平时的作业考查。每次所布置的作业和练习,都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主要作业有:写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战国金文、秦篆、汉篆及清代流派篆书等)、写印(包括战国古玺、秦印、汉印、明清流派印等)、临印(包括战国古玺、秦汉印、明清流派印等)、创作(单字印、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多字印、封泥、边款等)及课堂提问和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态度、正确与否、语言表达、普通话水平、有无自己的独力思考和见解)等。

2.课程结束的考试以篆刻创作作品为主,进行综合考查,给出学生分数。主要考查的内容和指标有:①印屏的总体设计效果,包括印章的选择、粘贴及印屏的题签及装饰等,是否大方美观,便于展览;②印章的布局和设计效果,包括入印文字的选择和处理,阴阳文形式的选择等是否和谐美观;③刀法的综合运用,单刀、双刀、冲刀和切刀的熟练运用;④边款的设计、刻凿和拓印,考查常用的行书边款及篆、隶、草书边款和魏碑边款等,同时考查阴文款和阳文款的综合应用。

3.课程教学结束后,利用学校有限的环境和条件,展出学生的篆刻临摹作品和创作作品,要求设计好印屏,装镜框进行展览,扩大教学影响和教学覆盖面。

七、教材及参考书

配合该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讲教师 倪文东 教授主编或编写出版了多部教材和工具书,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及参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教材及工具书欧阳中石主编.《大学书法教程》.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3 版。

书法自学丛书《篆刻教程》(倪文东主编,王建全编写)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国篆刻大字典》(倪文东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获北京师范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

《中国现代书画家印款辞典》(倪文东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获陕西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

《20 世纪中国书画家印款辞典》(倪文东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教学参考书

《十钟山房印举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玺印篆刻全集》 上海书画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 罗福颐主编 文物出版社

《上海博物馆藏印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古代玺印大典》 吴鸿清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篆刻艺术》 吴鸿清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篆刻艺术技法新编》 徐银森编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篆刻十讲》 赵熊编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美术学专业的具体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和篆刻的基本内容,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通过学习能写出较规范的楷书。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书法发展简史和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书法的一般常识与基本技法 第三章楷书的基本特征及其写法 第四章篆刻的历史与欣赏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加强书法的基本理论讲授,运用多媒体鉴赏分析经典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书法的感悟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作业,供学生艺术实践。

(三)加强教师示范作用,直观教学手段。

六、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七、参考教材:

傅爱国主编.书法篆刻[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目:

陈航编著.书法[M].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书法与篆刻

2.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适用专业: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

5.总学时:36学时 6.总学分: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书法与篆刻是植根于中国文化沃土而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的艺术形式,更是热衷于中国文化的文人雅士,以及各阶层的广大民众情有特钟的艺术形式.其与中国文化,举凡宗教,哲学,艺术,文字,训诂,甚至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均有非常广泛的密切联系.特别是与中国绘画的联系,更可谓舍之则失.因此,作为学科,其非对于从事艺术研究,创作考古等专业的人士不可稍怠;即使是对于上述各项的业余学者,亦属不

可偏废的学习内容.文字是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的根据.因此“文字学”便成为学习书法,篆刻必修的基本学科.书法,篆刻作为使文字发挥其功能与得以广为流变的重要形式,必须建立在能够正确地运用文字的基础上,才能使艺术形式趋于完善.所以,通过教学必须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汉字的产生,以及形态衍变的历史脉络.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

文字进行创作.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书法,篆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导致风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从中寻找可以借鉴的艺术精华,变古开今,拓展书法,篆刻创作的空间.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研究书法,篆刻的一般方法,明确书法的基本笔法与篆刻的基本刀法的名,实由来.采用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基本技法的同时,掌握创作的一般程

序与基本方法.三,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节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文字与书法 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书法,印章 2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文字,书法,印章 2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字,书法,印章 2 第六章

隋唐时代的书法与篆刻 2 第七章

宋元时代的书法与篆刻 2

第八章

明,清代的书法与篆刻 4 四,大纲说明 本课程各章的重点与难点

1以文字发展史,书法史,篆刻史等史学作为学习书法,篆刻的史学基础;以书法理论,篆刻理论作为学习书法,篆刻的理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分析书法,篆刻衍变的内因与外因,引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积极主动地研究,探讨的学风.2以临习历代碑,帖,印谱为学习技法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法形成与变革的原因,从而具备分析书法笔法与篆刻刀法的基本能力,寻求自己能够适应的学习方法与确立自己追求的方向.3文字学是学习书法,篆刻的基础,同时又是摆在初学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将对文字学的学习与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为学生奠定较为坚实的文字学

基础.4中国书法,篆刻理论庞杂,往往文论,画论等艺术理论与之羼合,特别是其中存在禅宗,老庄等许多难以一言定论的“玄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广博涉及相关的学术领域,以使其“技”进乎“道”.五,参考书目

1,《说文解字》 汉 许 慎 2,《说文解字注》 清 段玉裁 3,《中国书法简史》 钟明善 4,《篆刻学》 邓散木 5,《篆刻述要》 王绍尊 6,《中国书法理论史》 王镇远 7,《汉字结构及其流变》 梁东汉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书法,篆刻与文学,哲学,美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画必须用书法题款,用篆刻

施印,在中国画中必不可少.《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简介:《书法与篆刻》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其中包括书法的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篆刻的基础理论,作品欣赏以及工具运用等。使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直观的了解。能够把握书法与篆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征,掌握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本技能与基础临摹训练。

2、课程编号:452033

3、英文名称: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4、开课学期:第3学期

5、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其中讲授10学时、技能训练22学时,6、课程性质:必修课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书法与篆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本理论及楷书的基本笔法、结字特点与章法特征等书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自行完成篆刻艺术的印稿设计并进行简单的篆刻作品创作;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书法与篆刻 2 书法篆刻艺术的基本特征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篆刻的基本概念,理解书法篆刻艺术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质。

(二)第二章、基础技法(4学时)【教学内容】 1文房用具 2执笔方法与姿势 3用笔

4临摹的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技法,包括文房四宝、用笔与临摹的基本常识。

(三)第三章、篆书与篆刻(4学时)【教学内容】

1篆书概论2篆书的流派与书家3篆书的临习4篆刻工具的使用5篆刻基础常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篆书书体的基本常识,包括字体的发展和书体的演变,并掌握篆刻的临习方法及基本常识。

(四)第四章、隶书(4学时)

【教学内容】1隶书概论2隶书的风格与流派3隶书经典作品举要4曹全碑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隶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了解临习方法,熟悉隶书经典作品,了解《曹全碑》的用笔特点,掌握基本笔画的笔法特征。

(五)第五章、楷书(4学时)

【教学内容】1楷书概论2楷书的格式与风格3楷书的临习4楷书经典作品举要5楷书勤礼碑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楷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掌握临习方法,熟悉楷书经典作品,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临习。了解《勤礼碑》的用笔特点,掌握基本笔画的笔法特征。

(六)第六章、行书(4学时)

【教学内容】1行书概论2行书的源流与风格范畴3行书经典作品举要4行书的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行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掌握临习方法,熟悉行书经典作品。掌握行书的基本笔画临习。

(七)第七章、草书(4学时)

【教学内容】1草书概论2草书的发展与流派3草书经典作品举要4草书的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草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掌握临习方法,熟悉草书经典作品。掌握草书的基本笔画临习。

(八)结课考试(4学时)

四、实施建议

1、针对《书法与篆刻》课程的特点,课程内容以基本书法篆刻常识与基础技法训练为主,草书、行书教学内容安排不宜过多。

2、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解与临摹示范结合为主,并针对经典作品进行放大投影,分析赏评。

3、学生学习方式以临摹书法篆刻经典作品为主,通过教师讲授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五、考核要求 考核形式:采取综合评定成绩,由教师组成的成绩评定小组对每学生的作业打分,再加上平时的出缺勤表现得出总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为30%和70%。考核标准:①对书法艺术的基本常识能够熟练掌握。②基本能够掌握楷书的临习方法。③对经典书法作品的掌握是不是很熟练。④是否按时完成篆刻临摹作业。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3、《书法艺术讲义——永字八法》周汝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4、《明清篆刻》系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6月

《说文解字》,(汉)许慎 中华书局

(2)、《篆刻入门》,孔白云,上海,上海书店根据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复印 参考书目:

(1)、《篆刻学》,邓散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2)、《中国篆刻学》,吴清辉,杭州,西冷印社,1990年8月第1版

(3)、《书法篆刻》,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雄獅圖書:台北市。

二、陳振濂。《歷代書法欣賞》。蕙風堂:台北市。

三、《書跡名品選》六十冊。二玄社:日本。

四、杜忠誥。《書道技法123》。雄獅圖書:台北市。

五、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編。錦繡出版社:台北市。

六、鄧散木。《篆刻學》。

七、劉 江。《篆刻教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杭州。

八、黃嘗銘。《篆刻的臨摹》。真微書屋:台北市。

下载高三基本能力 书法与篆刻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基本能力 书法与篆刻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基本能力美术学案

    1.绘画的种类有很多,按其使用的不同的工具材料及绘画技法,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版画等。对以下绘画所属的画种, 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A 油画、素描、版画、壁......

    高三第二轮基本能力复习计划

    高三二轮基本能力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宗旨,坚持“巩固、完善、提升......

    高三基本能力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基本能力组工作总结 我校高三基本能力教研组现共有成员7人,是一个精干、成熟的队伍,也是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和谐集体,每个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事业......

    高三生物教学案:基因工程

    杨卫东生物工作室www.aqyz.net/bb 高三生物教学案:基因工程 班级 姓名 一、基础填空: 1、基因工程概念 基因工程又叫 或 。它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

    高三生物教学案封面

    高三生物试题集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是奇迹 浅谈高三生物复习方法与技巧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也是基础教育必修的一门学科。......

    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1.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_______________ 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a1a2a3=5,a7a8a9=10,则a4a5a6=____________ 3.已......

    基本能力学案 中国民间美术 图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中庸》 基本能力学案 中国民间美术 姓名 班级 编制:孔丽娜 中国民间美术门类:剪纸,民间年画,皮影,民间雕塑,玩具,装饰品,民间染织,刺绣等。......

    Front page2000基本操作教学案

    Front page2000基本操作教学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Front Page 2000的特点与功能; 2、掌握Front Page文档的建立、编辑、排版、打印和保存等操作; 3、掌握Front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