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

时间:2019-05-15 05:0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

第一篇: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

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

来博物馆参观者不仅能从中闻听到上海地区方言的音频资料,比较各地的异同,还能在这里跟着相关软件唱一段沪剧、滑稽戏,录一段与沪语有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参加画一段连环画带回家等等项目。文化、休闲、娱乐,聚于一体,成就一座“海派文化的迪士尼”,这也许就是上海大学博物馆的未来……

论起藏品,上海大学博物馆在上海众多博物馆里绝不算最多,但它却有自己的特色。在这座以大学之名命名的博物馆即将正式开馆之际,馆长陆铭对我直言:“上海大学博物馆藏品的收藏范围,以电影、美术、音乐、文学、戏剧为主,此外还包括上海方言,主要关注上海这座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我们也希望博物馆能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紧密联系,比如说上海大学有电影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等等,藏品能为其所用。”

另一方面,因其展品视角为城市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展现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上海大学博物馆又显得趣味盎然、贴近市民。譬如去年开始筹建的“上海语言文化展示体验馆”,就将以有声资料的形式,展示沪语的演变过程。当然,更多的藏品是文献资料等。2012年10月奠基、规划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上大博物馆,现有藏品6000余件(套),未来的陈列将展现上海艺术、反映上海大学校史,辅以临时展览,服务于上海大学学科建设和师生校友,并向全社会开放。自2008年筹建以来,上大博物馆已举办各类展览10多项,仅2016年就接待观众参观2万人次以上,并吸收上海大学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150名担任志愿者,参与母校博物馆的筹建。

在接受采访时,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助理郭骥老师展示了一批重要藏品――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稗类钞》、1935年刊登鲁迅文章的《太白》杂志、1936年出版的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等等。在郭骥看来,这些藏品不仅仅是普通文献,如果仔细研究,能从中找到时代的许多关节点。

收藏最初的“海派”二字

如今的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旨在“用海派文化的精神研究海派文化”。那么,海派文化究竟从何而来呢?

一种文化,当然是一时、一地、一方人共同成就者。然而,其命名却又有多种不同的方式。

有的文化按照时代命名,魏晋文化、民国文化;有的文化按照地域命名,例如齐鲁文化、岭南文化;还有一些远古的文化按照发现地命名,比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至于海派文化,却是有着多重含义,而且含义还有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根据郭骥的考证,“海派”二字,目前可考最早见于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稗类钞》上:“京伶呼外省之剧曰海派。海者,泛滥无范围之谓,非专指上海也。”在上大博物馆馆藏的这本《清稗类钞》戏剧卷的第78页上,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也就是说,如果《清稗类钞》的作者徐珂所写属实,最初京城里的演员,称呼外省的京剧表演为海派。彼时所谓“海派”的地域和风格都还没有最终成形。

不仅戏曲有“海派”,而后绘画领域也产生了“海派”。郭骥告诉我,翻开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中,有这么一段:“安吉吴缶庐昌硕,四十以后学画,初师?叔、伯年,参以青藤、八大,以金石篆籀之学出之,雄肆朴茂,不守绳墨,为后海派领袖。”这段话中的“后海派”一词,指的就是吴昌硕为代表的书画家。

潘天寿,这一出生于浙江宁海,成名于上海的大画家、教育家,年轻时就工于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1924年,在担任上海美专教授时,着手编著《中国绘画史》。1926年,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然而,郭骥告诉我:“在1926年的版本中,并无这一段话。直到1936年的再版书中,才出现了这段文字。说明在这十年里,美术界对于‘海派’有了他们的认识。”

“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只有形成自身特色了,为世人所承认了,方才有资格称为‘派’。譬如海派京剧与北京的京剧有着明显的不同。当时流行的《济公**》就是连台本戏,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天天上演甚至连演数月。海派京剧注重视觉效果,注重内容上紧跟流行的时事,包括时装戏、机关布景等等都是海派京剧的创新。所以北方人叫听戏,上海人叫看戏。”至于上世纪30年代“京派”和“海派”的争论,正像鲁迅在《太白》杂志刊登的文章里所说,京派近官,海派近商,这恰恰是当时上海文学和文化所表现出有别于北京的特征。

收藏中国走向现代的脉络

目前的上大博物馆,已经征集到各种唱片,其中不仅仅有京剧,还有沪剧、越剧、滑稽、评弹、流行歌曲等等内容。

“譬如越剧来到上海演出,这一艺术形式有过许多称谓。查阅当时的《申报》上的演出广告,1922年至1924年间称为“绍兴文戏”或“的笃班”,大约从1924年开始,才普遍称为‘越剧’。”郭骥说,“再譬如沪剧,最早的前身叫做‘东乡调’,这在一些唱片上能看到,后来叫‘本滩’,叫‘申曲’的,1940年代才改称‘沪剧’。”从上大博物馆馆藏唱片来看,尽管许多内容是中国传统戏曲,但外包装又是采取了非常西式新潮的美术设计。至于沪剧后来又称作西装旗袍戏云云,其中沿革变迁,都能从藏品中有所反映。

“我们博物馆藏有一张1934年的《麒艺联欢社欢迎周信芳同志特刊》,其中有一篇文章,专门讲海派之好。其中提到,作为流派,要有自己的特征,这是对海派戏剧、海派文化的一种正面认同。”郭骥说,“所以我们认为,海派文化是中国文化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城市大众文化。”在说这段话的同时,郭骥套上白手套,给我取出一份1884年刊行的《点石斋画报》,这是当时《申报》附送的画报。我看到,《点石斋画报》上的人物造型等依旧?]有脱离传统中国白描工笔画窠臼,与当时另一类《图画日报》颇为雷同。郭骥说:“从这些绘画中可以看到19世纪绝大多数上海人的文化生活,和今天是有很大不同的。人们到茶园看戏,能接触到报纸和画报的人群比例还是不高的。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的休闲生活就和今天很接近了,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去舞厅跳舞,去看展览,像报纸、电台就是当年的‘新媒体’。这样一来,跟传统中国完全不同的‘海派文化’形成了。”

陆铭馆长告诉我:“上大博物馆筹建八年多,在博物馆定位方面,也是经历了一个讨论聚焦的过程。从最初包含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和近现代海派文化两头,到现在聚焦于上海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在陆铭看来,上海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又是以城市命名的大学,上海大学博物馆的目标是建成一座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服务上海城市文化,富有特色、高水平、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大学博物馆。

收藏各种上海的声音

“1889年,土山湾出过一本《土话指南》。不仅用汉字来记录上海话,还有拉丁字母上海话拼音方案来注音”,由土山湾慈母堂印制。”

论起土山湾的由来,要从林则徐出任江苏巡抚的1832年至1837年间说起。那时候,为了全力治理太湖水系河流、疏浚河道,漕溪、肇嘉浜、蒲汇塘,都挖出了许多河底淤泥,堆积出一块高地,当地人称之为土山湾。1864年后,传教士在土山湾建孤儿院,孤儿工艺场、土山湾画院等设施,为中西融合的“擦笔水彩画”的发源地。土山湾出版了一系列的上海话词典、课本等,无疑是为了西方人与上海人沟通所用。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其他地方人士懂得拉丁字母标注的发音,亦可借助这本书操练上海话。

上大博物馆不仅收藏有早期的上海方言词典,传教士们编辑的上海话版本的《圣经》,还收藏有一批沪剧、滑稽戏等戏曲的剧本、道具、照片、唱片和出版物,以及记录了各种戏剧唱词的《大戏考》等,可供人们研究沪语和海派戏曲的历史和演变。我看到一份1950年代《老娘舅》的滑稽戏单,虽然跟1990年代上海电视荧屏上李九松饰演的老娘舅并非一个系列,但亦可见证“老娘舅”一词在上海滑稽界早有应用,亦是有迹可循的。如今,在上海市语委、市教委语管处的指导下,上大博物馆与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仍在继续合作征集和研究沪语资料。

“未来我们博物馆设计了一座楼梯,观众可以依循着海派文化发展的时间轴,来看上海文化史上出现过的“中国第一”,中国第一种专业戏剧刊物,国人创办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最早的?R蹈栉枧嘌笛?校,第一次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等等”郭骥说,“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海派文化是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如何与现代文明接轨,又是如何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的,通过展览,我们会引导观众思考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大众文化的开拓创新。”在陆铭、郭骥看来,作为一座大学创办的博物馆,上大博物馆在提供教育和休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术研究。

“与那些收藏历史文物尤其是古代艺术品的博物馆不同,海派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与之相关的藏品大多是在工业时代成批量生产出来的,传播的广泛性和流行性是其特色,因此收藏是无穷无尽的。”郭骥说,“相信有很多展品,我们手里有,市民的手里也有。还有很多物品,我们没有的,市民家里反倒会有。所以,既然是展示大众文化,我们也可以建造一座大众的博物馆,藏品众筹,资源众筹,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占有藏品,我们更注重研究藏品的内涵和信息,用博物馆的语言给大家讲述关于海派文化的故事。

譬如如今,上大博物馆代管着数百种民国时期上海的小报,丰子恺先生的后人也借给博物馆一批珍贵的书画作品用于展出,此外还有许多资深的民间藏家、热心的市民,以及移居海外的上海人,表示出愿与博物馆合作的意向。

未来的博物馆里,或是唱上一段沪剧,演出一段滑稽戏,或是临摹一幅连环画、一张月份牌,或是录制一段电影,学上几句上海话。学习、休闲、娱乐集于一体,成就一座“海派文化的迪士尼”,这或许就是上海大学博物馆希望实现的梦想……

第二篇:南通市市民博物馆认知情况调查表

南通市市民博物馆认知情况调查表

年龄:性别:学历:职业:

居住区:()A本地B外地C城市D乡镇

1.您去过哪些博物馆?()

A.南通博物苑B.南通纺织博物馆C.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D.南通城市博物馆E.珠算博物馆F.其他2.您去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充实知识B.休闲娱乐C.教育子女D.陪同参观E.个人爱好F.文化权益的享受G.其他

3.您对哪些博物馆印象最好?()

A.南通博物苑B.纺织博物馆C.蓝印花布博物馆D.城市博物馆E.珠算博物馆F.其他

4.您以前知道南通博物苑吗?()

(1)知道□A.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展览后才知道B.读过南通地方历史等有关书籍

C.听别人介绍的D.从电视节目、广播中、报刊上知道的E.其他

(2)不知道□

5.您对博物馆印象美好有哪些原因?()

A.教育意义深刻口硬件设施好,周边环境优美B.馆藏内容丰富口工作人员服务到位

C.馆内展览物品正是您感兴趣的D.其他

6.您对哪—类的展品最感兴趣?()

A.器物类文物B.有历史教育意义的文物、资料C.纪念名人的文物、资料

D.名人书画作品E.自然标本F.其他

7.下列哪些因素最容易让您对博物馆产生负面印象?()

A.内容陈旧,没有特色B.收费不合理,门票价格高C.服务不太周到

D.馆区布置不合理,装潢破旧E.陈列内容缺乏教育意义或没有艺术美感F.其他口

8.您认为您周边的人对南通市各博物馆的印象如何?()

A.很感兴趣B.评价不高C.基本不了解D.一般,没什么特别感觉

9.您认为博物馆是否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展厅的人数以保证参观质量?()

A.需要B.没必要

10.如果博物馆举办下列哪些活动,您会比较感兴趣?()

A.民间收藏品的鉴定,评比,展出,拍卖活动B.文化表演C.培训班

D.团体讲解E.提供收藏人士友好交流活动场F.学术报告 G.文物专题讲座H.专题巡回展I.其他

11.您参观博物馆需要什么服务?()

A.陪同讲解B.背景音乐C.免费饮用水D.代存大件物品 E.出版物、纪念品销售F.饮食服务G.其他

12.您赞同“博物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系”的观点吗?

A.非常赞同B.赞同C.不同意D.既不同意也不赞成()

13、您觉得我们是否需要了解过去?

A.绝对需要B.需要C.不需要D.也许需要()

14、如果您去其他城市旅游,您会选择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吗?()

A.会B.不会

为什么

第三篇:关于市民参观博物馆感受的问卷调查

关于市民参观博物馆(湖北省)感受的问卷调查

您好,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博物馆(湖北省)现行的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文物)的保护方式,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依据,给予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本调查小组此次对您参观博物馆(湖北省)的感受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采取匿名形式。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真实数据,望各位客观回答问题、反映事实。

1、请问您是如何了解到此博物馆(湖北省)的?

A 媒体介绍(电视网络)

B 博物馆宣传

C 他人介绍

D其他

2、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参观博物馆(湖北省)?

A 打发时间、娱乐

B 观察、了解文物

C 学习历史

D 其他

3、请问博物馆(湖北省)吸引您的是哪方面?

A 展示的文物

B 成片的风景区

C 路过、随意参观

D 其他

4、请问博物馆(湖北省)的外观设计给您的第一映像如何? A 具有地方特色

B 主题鲜明

C 和其他博物馆一样无特色

5、请问您一般会在博物馆参观多长的时间?

A 1个小时以内

B 1~3个小时

C 3个小时以上

6、您对博物馆(湖北省)陈列品的类型感兴趣的是哪些?

A 书法字画

B 生活用品(陶瓷器皿等)C 战争题材(勾践剑、地图等)D 珠宝玉器

7、请问您对博物馆(湖北省)的哪种展示形式青睐?

A 展厅陈列展示

B 场景模拟还原

C 多媒体投影展示

8、参观后,您对哪方面的映像最为深刻?

A 历史文化背景及文物

B展示方式

C 场馆服务(讲解介绍)

D 场馆整体效果

9、如果博物馆(湖北省)开展定期讲座,您希望是哪方面的内容? A 人文艺术

B 科学技术

C 自然地理

D 其他

10、参观后,您觉得参观的意义何在?

A 增长了文物方面知识

B 了解特定时期历史文化

C 娱乐而已,无太大意义

11、您知道《文物保护法》吗?您对文物保护有何看法: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合作!

第四篇:大连大学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利用生物课时间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博物馆----生命科学馆。由于参观时间有限,很遗憾我们只能够学习不到两个小时。但是,博物馆中的每一个标本都让我为之深深地震撼。因为生命之伟大,愈发的让我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生命科学馆布置简介:

生命科学馆位于整个博物馆的三楼,内部另有三个副参观室,分别为人体标本室,神经标本室,中药标本室。大厅内陈列着各种仪器与动物标本。

大厅内的动物标本制作精美,体态优雅。有蛇,羚牛,鵟鸟,当然还有昆虫类等等。当然,现代化的工具也使得我们的学习变得如此的有趣。我们通过玻璃钟罩外的按钮来控细胞相应部位的指示灯来使得我们快速的记住细胞的各个部位,如叶绿体,高尔基体,液泡等等。

生命科学这门学科是由西方人提出并发展的,而且,这门学科一经出现便与医学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它就是由医学所衍生的一门学科。基于这种原因,又怀着对我国中医的好奇和景仰的态度,我率先跑到中药参观室去了解中医的知识。

现代社会,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中医学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看病不再看中医,吃药不在吃中药。我们也不能辨别日常生活中的草药,不能了解中草药的生活习性和药性。中药参观室内的各种奇怪标本使我感到振奋,可很快我便沮丧了起来。因为标本旁边的介绍只有寥寥几个字--中医药的学名。这虽然使得我感觉到眼前的玻璃瓶内浸在药水标本与记忆中的某些植物的影像重合,却依然不敢肯定二者是否是同一植物。中药参观室内也有一些中医学的古籍善本,如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等。也有古中医名家雷公等人的雕像供人瞻仰。当然,中药参观室,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更重要的----医德:悬壶济世,医者父母心。了解完中药参观室,我这种非医学专业的人也开始向上苍祈祷:天佑我大中华中医学蓬勃发展,悬壶济世。

虽然我还有对中药参观室的好奇,可是因为时间上的关系,我不得不走进下一个目标:神经参观室。不过,虽然科学的魅力巨大,神经参观室实在难以令人恭维。或许是心理上的原因,看到那些神经标本,观感太差,我的心里隐隐不舒服起来,有一种呕吐感产生。所以,我没在里边多做停留便离开了。

在大厅内,我又看了看姿态优雅的动物标本,或许是受到刚才的影响,觉得动物的尸体被制成标本很悲哀。可是想了想,次来首要目的是学习,便走向了科学模拟的细胞前,操控着各种指示灯,辨别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知识。过了一会,收拾好心情走向下一个参观室人体参观室。

人体参观室的化学药水味道很浓,这是我的第一印象。不过好在标本的样子不像上一个参观室那么恐怖。人体标本被制成各种体育形态,掷铁饼,打篮球等等。当然还有其他动物的标本,不再赘述。

自然与人,生命与健康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生存与繁衍过程中一个

永无止境的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感觉到课本上平面的图例变得立体形象起来,重温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习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收获非常大,感触非常深。在此许下心愿:愿生命更加美好,愿环境更加和谐,愿生命科学能够发展的更快、更强。

第五篇:贴近群众

尊敬的党组织: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渴望爱与关怀,每个人都有追寻亲情之外友情温暖的权利和自由。交友本是一件普通不过的事,但是作为领导干部,交友也是折射价值观的一面镜子。

“求”交友,用心良苦。有些领导干部,他们挖空心思想尽办法,与权贵交朋友,和上级交朋友,利用交友为自己的升迁搭桥铺路。他们将交友当做一种博弈,一场仕途的博弈,他们眼里的朋友是有价值的,甚至有“价码”可循,职位越高的“朋友”,结交的“代价”也就越高,可能捞取的“回报”也就越大。

“被”交友,迫不得已。有些干部一旦升到领导岗位,手中有了“权力”,那些有相关利益诉求的人便蜂拥而至,套关系拉近乎,表面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实则是自甘“沦陷”乐在其中。他们在工作上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他们在生活中更是来往密切关系非常。这样的友谊是“双赢”的,他们为“朋友”谋取了利益,同样也从“朋友”那得到了“好处”,却唯独玷污了党纪尊严和人民利益。

“圈”朋友,路路畅通。还有一种领导,善于广交友,圈地般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他们将交友视为一种投资,一种巩固势力扩充能量的投资,他们以“多个朋友多条路”为人生信仰,认为朋友多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利益捆绑,坚信朋友多了路好走事好办,事事可投机取巧以小谋大,处处能抄近路走小道捷足先登。

上面的这些其实不是交朋友,是在结交利益,他们妄图通过“交友”畅通升迁捷径,谋取不当得利,满足个人私欲,他们在“交友”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辜负了党的培养和人民的企望,将自己一步步推向罪恶的欲望深渊。

作为党的干部,应该善交友,多交良友益友,纯洁朋友圈,作为人民公仆,更应与群众为伍,多交基层朋友,“查民情、听民意,谋发展、思长远”,千万不可让“利益”二字阻断了和人民的鱼水情。

最近,我拜读了金一南教授所写的《苦难辉煌》,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颇受启发。历史烽烟中,峥嵘岁月里,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困苦、挫折与失败后的勇往直前、百折不饶,读完全书,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仿佛出现在眼前,让我感受到信仰的无穷力量。

后来,我又看了12集纪律片《苦难辉煌》,金教授常常说:那是个苦难的时代,但是苦难后就是辉煌。群众路线就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坚强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战胜国民党,取得国家的领导权,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与其说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勿宁说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

当前,我们多的了胜利,我们成为了执政者,但是,我们也必须时刻牢记群众路线不动摇,只有时刻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得到群众支持,才能得到群众拥戴。历朝历代,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得民者心者得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人心所向,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汇报人:xiexiebang

下载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贴近市民的大学博物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杜伦大学博物馆

    WWW.SLL.CN 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又译作达勒姆大学。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大学之一,在英国乃至全世界一直享有极高美誉。它是位于英国东北部小城达勒姆的一所世界著......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_ _土木工程_________ 班级:__土木1005班______ 姓名:__蔡兴学__________ 学号:__U201015175______ 日期:__2012年9月14日__ (一).实习时间:2012年9月14......

    大连大学博物馆观后感(最终版)

    生命的色彩,科学的创新 今天,我们利用生物课时间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博物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进入了我们的校博物馆,在老师的安排下和展大鹏的同学解说中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

    观大连大学博物馆有感

    观大连大学博物馆有感 学号:10427012专业班级:软件101姓名: 殷龙今天,我们利用生物课时间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博物馆----生命科学馆。由于参观时间有限,很遗憾我们只能够学习不到两......

    沈阳建筑大学博物馆解说词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建筑综合类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研究、展示、教学服务为一体,设有中外建筑展厅、地方建筑展厅、馆藏展厅、精品......

    义乌市民大学家政培训总结

    义乌市民大学家政培训总结 在义乌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我市家庭及单位需要家政服务人员的缺口越来越大,并且每年的工资报酬都在不断提高,而家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养情况参参不齐......

    供贴近群众

    供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生活的学习服务环境。 9、收集村民对本村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上反映。 10、在落实村民福利待遇、扶贫救济、宅基地审批、奖励优惠等事......

    大连大学博物馆观后感五篇范文

    博物馆观后感 专业 姓名 学号 因为是第一次参观博物馆,而且还有同学的讲解,所以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我还是觉得自己获益颇多,总结来说,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自己越来越喜欢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