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通州区高三期末 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

时间:2019-05-15 05:0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 通州区高三期末 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 通州区高三期末 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

第一篇:2018 通州区高三期末 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

通州区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8年1月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坚大拇指。

《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度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 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和器物制造上,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创作中。B.工匠精神追求“精确”,北宋工匠预浩在汴京建造的开宝寺塔就是典型例证。C.工匠精神在明代非常受重视,蒯义、王世贞、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D.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的,许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2.根据材料一,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2分)A.孜孜以求 B.精益求精 C.切磋琢磨 D.匠心独运

材料二

少府和大司农这两大机构主要管辖着汉代的官办手工业,少府的收入归皇室,大司农的收入归国库。就其类型而言,主要有官府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两种。

官府手工业,是指汉朝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并直接为政府服务的手工业,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皇室,贵族及官僚提供各种日用消费品和奢侈品,另一方面是向军以提供兵器武备等。因此、汉代的官府手工业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市品生产,而是一种“专供生产”。就其经营管理来说,汉代的官府手工业又可分为中央政府所属的手工业和地方郡国所属的手工业两类。

中央政府所属的官府手工业,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西汉时负责供给天子及皇室之用的少府属下设有考工室、东织、西织、东园匠、尚方和御府等,其长官为令和丞。东织和西织,其下设有丝麻纺织工场,专门负责为皇室及责族制作祭祀时穿用的衣物服饰。

除了上述中央官署之外,西汉少府所属的内者,水衡都尉所属的上林和钟官,以及供工、内官、寺工、右工等也都设有官府手工业工场,制造铜器和漆器等。东汉大司农、太仆所属的书言府、虎贲官等机构也设有制作铜器的工场。

作为汉王朝官府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府还在各地设有工官为皇室和政府进行专门的手工业生产。据《汉书·地理志》,西汉共设有八处工官。据汉长安城未史宫官署建筑遗址出土的骨签刻文及其研究可知,河南工官、颍川工官和南阳工官,是当时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三工官”,主要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等的生产和供给。

汉代的官府手工业,除了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外,还有地方郡国经营管理的手工业,其产品主要供给中央和郡国的统治者使用,或用于装备中央和地方武装。

官营手工业,它不同于官府手工业的根本区别在于,虽然同样是政府管理和经营,但其产品并非只供给特定的人群,而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垄断经营”“专营生产”,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盐 官和铁官的设置及盐铁专营。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年),汉朝政府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将煮盐和冶铁收归政府。盐铁不再由少府管辖,而是改由主管全国经济的大司农掌管,大农丞领盐铁事,在全国27个郡国设置盐官37 处,进行食盐的生产与运销,即盐官招募百姓制盐,并官收、官运、官销;同时,在全国40 个重要产铁的那国设置大铁官49处,铁官设令、长及丞,主鼓铸:“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销熔旧器铸新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庖丁解牛: “解”读作jiě 意思是“打开束缚” B.闻名遐迩: “遐”读作xiá 意思是“近” C.初衷: “衷”读作 zhōng 意思是“心愿” D.专供生产: “供”读作gòng 意思是“供给”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官职和机构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少府:其长官为令和丞,西汉时期负责供给天子及皇室之用。B.西织:所设丝麻纺织工场专门制作皇室贵族祭祀时所穿衣服。C.工官:西汉共设有八处,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的生产和供给。D.大司农:主管全国的经济,主要负责国家盐铁的生产与运销。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汉代官办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代官办手工业是由官府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二者组成的。B.汉代宫营手工业与官府手工业一样,都是由政府管理和经营。C.汉代官府手工业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D.汉代官营手工业除专供生产,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生产经营。

材料三

汉代根据不同的手工业门类设置不同的工官,进行专门的生产,最大限度地使生产专业化。当时尽管有综合性的工官,但最常见的还是专业性的工官,如河内工官主要制造弩机等兵器武备;颍川工官主要铸造铜器皿;南阳工官主要制造兵器;广汉郡工官主要制造铜器和漆器;设在齐郡临淄和陈留郡襄邑的服官,专门为皇室及贵族制作日常生活及上朝所穿用的文绣服饰。

至于工官及手工业工场的内部管理,一方面采用“物勒工名”的做法,实行生产责任制,建立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另一方面根据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分工,以保证工匠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尤其在官府手工业工场中更是如此。

所谓“物勒工名”,是战国以来形成的一种手工业工场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礼记·月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郑玄注曰:“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其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也就是说,在制成品上刻上工匠的姓名和监督管理者的姓名,表示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如发现有残次品和劣质品,即“功有不当”,则会受到严厉的追责和惩罚。至于工种的划分,则因手工业门类的不同而有异。这种“物勒工名”的做法和工匠的细致分工,在蜀郡西工的漆器生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蜀郡西工是汉王朝设在蜀郡(今成都)的一处工官,以生产漆器为主,兼及铜器和铁器的制造。蜀郡西工制造的有铭文的漆器,迄今已发现28件之多,充分揭示了蜀郡西工漆器的生产过程、工匠分工及质量管理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汉代官府手工业工场的产品做工精致、质量优良,形成了汉代工匠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6.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中的“勒”与“物勒工名”中的“勒”语意不同的一项是(3分)A.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陆游《夜泊水村》)B.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韩愈《石鼓歌》)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D.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7.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下面文字所体现出的汉代手工业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朝鲜平壤石岩里丙坟汉式墓出土的一件水始元年漆盘,其口沿背面刻有锦文:“永始元年,属郡西工造,乘與髹渝画伫黄釦饭盘,容一斗,裂工广、上工广、钢妇黄涂工政、画工年、洀(pán)工威、清工东、造工林造,护工卒史安、长孝、丞□、據谭、守令史通主。”

A.工序繁杂 B.做工精美 C.分工细致 D.监管严密

8.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造”成为精品,上面三则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旁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①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之,赤纷绿骇,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仰见青天镜净,始悟为泉,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巅,辽敻幽邃,宜仙人居,曰蕊珠岩。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

②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

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可按纸伏岩石下,欲写复止;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口吻作秋虫吟;或群聚兰坡,夺觚争先;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 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注:①轇轕:同“纠葛”,缠绕之状。②髹觞:油漆过的酒杯。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肩不得比 比:比较 .B.焰焰欲然 然:通“燃 .C.始悟为泉 悟:明白 .D.可不勖哉 勖:勉励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无往者 ②或持卷授邻坐者观 ..B.①不乐泉声之独清 ②鼓琴与之争 ..C.①其上危岩墙峙 ②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 ..D.①郑君以兹游良欢 ②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水蚀道几尽 B.方次第取饮 流水几乎把道路侵蚀没了 才停下来取水饮用 C.众欣然如约 D.无以是为也

众人高兴地答应了 不要再进行这类迷信活动 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①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

②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均属诗序,是放在文人雅集唱和所成诗集之前的文字。B.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为桃花涧这一名不见经传的江南乡野增添了诱人光彩。C.第三段用九个“或”字连接,表现了赋诗人构思诗篇时各具特点又互相映衬的神态。D.作者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脱略形迹,发舒身心,显示了他祟尚清虚的志趣。14.读第四段内容,完成下面两题。(5分)①“浴沂”“舞零”出自《论语》,这是孔子哪位弟子所言之志?(1分)

②作者言及此典,要表达怎样的情怀?请用自己的话作具体说明。(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8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遥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在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B.竹林环抱的船坞里没有一丝纤尘,只见傍水的亭轩和澄澈的湖水。C.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送往氏兄弟所在的地方。D.时令已届深秋,但浓重的阴云久久沉积不散,孕育着浓浓的雨意。16.下列诗句中的“听雨”营造的氛围与本诗相近的一项是(3分)A.小沼如盘水浅清,菰蒲新发获芽生。连筒引却前溪水,养得芭蕉听雨声。(徐居正《即事》)B.田里熙熙便是春,追游何必艳阳辰。打门吏少花村静,听雨高眠亦可人。(真山民《春游阻雨次韵》)C.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高启《雨中闲卧》)D.蝉歇还惊络纬鸣,秋风忽已动江城。山窗寂寂无眠夜,梧落芭蕉听雨声。(黄姬水《秋夜》)17.《红楼梦》中众人游荇叶渚时,黛玉说她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诗,但故意引错。请你说出“残荷”与“枯荷”的不同,并结合《红楼梦》简述曹雪芹这样写的原因。(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①本诗作者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警世名篇,文中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本诗写到了荷,荷一般亦可称作“莲”。周敦顾在《爱莲说》中对莲大加赞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③本诗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抒发了真挚的友情,其诗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一棵树

闰月嫁到杨家冲的第二天,就迎着朔风在稻场角上栽下了一棵香椿树。

这棵树她是为妹妹银菊栽的。闰月在娘家时,姐妹几个中,她最宠银菊,她常想,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有时好像是先天的,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闰月出嫁的头天晚上,村上的姐妹们来哭嫁,本来只是一种仪式,听着哭嫁歌,她还是哭了。姊妹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半半分,打开石榴十二格,隔三隔四不隔心。……

这哭嫁歌听过多少回了,每回是闰月给别人唱,那一天是姐妹们给自己唱,那心情一下子就不同了,想到日后再不能侍奉父母,再不能照顾几个妹妹,再不能搂着银菊睡觉,眼泪就忍不住淌了出来。

闹到下半夜,姐妹们才散去,闰月忙不迭地去看银菊,这个比自己小十五岁的妹妹似乎并不能体味这 别离之苦,早就进入了梦乡。闰月像往日一样,躺在银菊身边,搂着她睡下了。

就是在这时,她决定到了婆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为银菊栽一棵树,栽一棵香椿树。香椿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树,在鄂西随处可见,很多人家田边地头都会栽上几棵,那是为了吃香椿芽栽的。

香椿掰下来,洗净沥干、开水烫好,放在一只土钵里,撒上盐、辣椒面和葱花,端起土钵簸一簸,佐料匀了,便是一道上好的凉菜,拿香椿做热菜当然最好是炒鸡蛋,褐色的香椿、黄色的鸡蛋、碧绿的扁韭,拌好,油烧好了后,倒进锅里,炒起来盛在一只白色的瓷盘子里,那色、那香,很少有人会扛得住。

有的人家香椿树多,鲜的吃不了,就会掰回来,开水烫过,搭在竹竿上晾起来,晒干后用小塑料袋装好,到了冬天,一回拿一袋出来,热水浸泡,依然可以做出好几道凉菜和热菜,依然是那样香郁可口。也有的人家并不晒干,只是沥干水气,便取来一只坛子,放一层香椿芽,撒一层盐、花椒粉、辣椒面、大蒜末,再放一层香椿……装满一坛,盖子盖钵,注入壶水,这种存放方式的优点就是取出即可食用,又香又脆,当然也可以炒了吃、炖了吃,色泽香味竟如春日。

香椿树也是上好的木材,质量轻,颜色好看,尤其是经腐,倘是做成家具,还隔潮防虫蛀,而它最为神圣的用处是修房子时做房梁,除了前面提到的优点,它又是长寿的代表,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就平添了几分吉利,乡下修房子,倘是有一根香椿树做梁,是最为体面最为惬意的事。

鄂西的香椿虽然很多,但可以做房梁的却少,因为香椿树如果掰了香椿芽,算是灭了顶,它就生出斜枝,所以,一棵老的香椿树,往往是虬龙一般地张牙舞爪,直的树干只有很短的一部分,自然做不了木材,更不用说做梁了,所以,做梁的香椿往往要到没有人掰香椿芽的深山去找,难度就可想而知。

闰月栽下的香椿自然不是为了掰香椿芽的,她这当姐的就为妹妹送一根梁树。鄂西有送梁树的习俗,必是至亲才可以送的,树是择了吉日伐的,去了皮,砍出一个平面,刨光,中间画太极图、画八卦,两边画了一些吉祥的图案,一端写了荣华富贵,另一端则写了长发其祥……到了立屋的那一天,披了红,八个小伙子抬着,吹吹打打送过去,按照掐好的时辰,到了立屋的人家,将梁升上去,卡在中柱的榫口上了,便开始抛梁,木匠提了一只斗,斗里装了花生、红枣、核桃、板栗,还有硬币、肉包子,一边把斗里的东西往下包一边念念有词:脚踏八卦定四方,手执八卦定阴阳……

闰月栽香椿就是想为银菊送梁树,她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她给银菊送梁树时的情景,闰月为为自己能想到这个主意而激动,她对银菊的思念将不再是空荡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她呵护着这一棵香椿,就是呵护她和银菊的感情。

要呵护一棵香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不能让人掰香椿芽。闰月栽下香椿树不久,就又养了一只狗。从第二年起,到了春天,她和那只狗在香椿树旁守着,几乎是没日没夜,一直守到椿树叶散开了不能再吃了,她们才撤退。后来大家知道了原由,再没有人盯着那株香椿树了。

时光飞快地流逝,闰月在杨家冲生儿育女,劳作经营,眼角已然有了细密的皱纹,那棵香椿树也长到三厘钵粗了。

银菊终于出嫁了,闰月知道,她还要再攒些粮食攒些钱才能做房子。那棵香椿树依旧快乐地生长,微风吹来,那些散开的香椿叶哗哗作响。

几年过去了,还是没听英菊说修房子,闰月忍不住了,那年的末端阳,她拎了一袋面去看银菊:“你们几时修房子呀,姐等着给你送梁树呢?”银菊避开闰月的目光,望着自己的丈夫,她丈夫说:“姐,钱也攒得差不多了,明年就修,不过,我们修平房,不要梁树。”

包面已经下锅了,闰月还是走了,银菊出来追她,她已走到了桐树包,银菊站在水田边,眼泪哗哗地,她知道,姐的眼泪也是哗哗地。闰月回到家,大病了一场,直到六月初六龙晒衣那天,要翻晒衣服才下地。

后来,大家集资修学校,闰月说,我送一根梁树,校长很高兴,生产队长也高兴,说闰月为杨家冲争了光。

送梁树的那天,很是热闹,梁树披了红,闰月也披了红,那红绸上写着:“助学兴教,功德无量”,还要她去发言,她自然没去。梁树在鞭炮锣鼓声中离开了闰月的家走了,不过,它不是去银菊家,而是去了村里的学校,闰月褪下披在身上的红绸,把稻场坎边的椿树茬子用土埋了起来,这时,起风了,风吹着她的头发和衣衫,把她的思绪吹到了很远。

时光依然飞快地流逝,又过了好些年,学校要拆了旧校舍修建预制结构的标准化校舍,还要把别的村的学校并到这儿来,闰月去找校长,想要回那根梁树,校长是个年轻人,听完闰月的叙述,捋了捋领带说:“因为你当时是赠予,赠予一旦生效,你便丧失了所有权,通俗地说,这根梁树已经不是你的了。”

闰月悻悻地回了。

后来一个搞收藏的人花两万元从校长手里买走了那根房梁。有人把这事告诉闰月,闰月笑着说:“真的吗?”她一边说一边把一串穿好的红辣椒挂到了门框的钉子上。

(取材于温新阶的同名散文)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民知道闰月栽树缘由后,被她对妹妹的深情感动,再没人盯着那棵树了 B.文章中引用了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句子,意在说明香椿树是长寿的象征。C.画线句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此描写为闰月思念妹妹渲染安宁静谧的气氛。

D.立屋抛梁时,木匠抛的花生、红枣、核桃、板栗,硬币、肉包子等,都有美好寓意。20.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B.掐:用指甲按着指头计算。C.褪:使套着的东西脱离 D.捋:用手掀起 21.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写到的“哭嫁歌”。(5分)

22.本文题目“一棵树”能否改为“一棵香椿树”或是“送梁树”?为什么?(6分)

23.结尾处,听到有个搞收藏的人买走了那根房梁,闰月的反应表现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全文加以解读。(6分)

24.本文写了哭嫁、送梁树等内容,表现了土家族生活的原生态及土家人特有的美。下列对经典作品中民俗风情描写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对贾府过年的生活写得隆重精彩,生动地展示了贾府鼎盛时期的富贵生活场面。

B.《平凡的世界》中对双水村百姓居住的窑洞、男性戴的白羊肚手巾、民歌《信天游》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上世纪陕北农民保守落后的生活状态。

C.《呐喊》中的《社戏》,作者以绍兴地区的“社戏”民俗为背景,回忆了童年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乡村淳朴的民风,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

D.《边城》中写到端午节赛龙舟时如雷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声、庆祝的炮声,这些结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了湘西这一古老民族旺盛的生命力。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阿Q正传》中的阿Q已经死了,但在现实中他还活着,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描写生活中一个具有阿Q性格的人物。要求:有心理描写。

②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要求:以《红岩》中的一个人物为例。

③请你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为对象,以理想或意志为中心词,写首小诗。要求:依据原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6.作文(50分)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真相,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公安民警审问犯罪嫌疑人,勘查犯罪现场,询问证人,目的是侦破案件,还原真相;历史学家搜集、研究史料及最新考古发现资料,寻求的是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真相……我们有时也会对事情的真相感兴趣,甚至会下力气去探求真相。

请以“真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②歌德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 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习近平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青年当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先在题目空白处填写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立意自定。

通州区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1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C[“王世贞”错,应为“蒯刚”。](2分)2.B[由文意可知B项正确。](2分)3C[A项中“解”应解释为“剖开”;B项中“遐”应解释为“远”;D中“供”应读“gōng”。](3分)4.A[B项“衣服”错,应为“衣物服饰”;C项“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的生产和供给”错;D项“主要负责国家盐铁的生产与运销”错,](2分)5.B[A项应为“主要是由”;C项应为“中央政府所属的官府手工业,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D项“专供生产”错,](3分)6.D[D项中的“玉勒”指“马”,](3分)7.B[依文意可知ACD三项都正确,](3分)8.答案提示

①尊重工匠劳动,弘扬工匠精神。②政府充分重视,做好组织工作。

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监管制度。【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A[“比”应解释为“并列”,](3分)

10.A[A项“者”都解释为“……的人”,B项“之”①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C项“其”①可 解释为“它的”;②可解释为“这次”,D项“以”①可解释为介词“因为”;②连词。](3分)11.B[应理解为“才按次第取水饮用”。](3分)12.(6分)①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3分)②现在离那时已经两千年,即使时间和地点都不同,而桃花流水一如从前。(3分)13.D[“显示了他尚清虚的志趣”错。](3分)14.(5分)①曾晳(1分)②作者借此典故既否定了东晋士大夫借修禊事而进行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之类的迷信活动,又否定了兰亭集会中的人崇尚清虚、无所作为的道家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认为应追随和效仿孔门弟子那种求知乐学、修养身心的儒家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志向与情怀。【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C[根据诗意可知“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错。](3分)16.D[ “听雨”营造了寂寥的氛围。](3分)17.答案示例

①荷叶依时序逐渐枯萎即为“枯荷”,“残荷”指残破的、不完全的荷叶,“枯荷”不一定残破,季节到了深秋就会变得萎黄枯稿;“残荷”不一定非得枯美,因自然原因或人为破坏荷叶也可能是残破的。(2分)②曹雪芹写林黛玉故意将“枯荷”说成“残荷”,表现了贾家命运的中道败落。满池欣欣向荣的荷叶,在遇外来力量破坏后变得残破不堪,正像贾家遭逢的厄运一样,而枯荷表达不出此寓意,(答“残荷”喻指宝黛爱情悲剧由外物所致也可,联系黛玉本人也可。)(4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18.(6分)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儿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9.C[“为闰月思念妹妹渲染安宁静谧的气氛”错。](3分)20.D[应解释为“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2分)21.答案提示

“哭嫁歌”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用石榴抱团比喻姐妹同心,贴切生动形象;“哭嫁歌”口语化、押韵,朗朗上口,泥土气息浓郁;“哭嫁歌”是土家族一种民俗“仪式”,村上的姐妹们在闰月出嫁前的头天晚上来哭嫁,表现了闰月离开娘家前的悲伤之情,文中写及此内容,显现出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共5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22.答案示例

文中所描写的这棵香椿树是姊妹亲情的象征。而“一棵香椿树”指向种类,“送梁树”指向用途,而“一棵树”则是直立的,坚固的,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因而用“一棵树”更能表现主题。【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3.答案提示

①多年之后,这时的闰月已从为妹妹种香椿树、做房梁,表达姊妹情深的情感偏痴中走出,她变得释然了、轻松了。

②这时那棵香椿树早已实现了它的价值,发挥了它的作用,虽然有悖于闰月的初衷,但闰月也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③闰月在知道了她为妹妹种的那棵香格树最终有了归宿后,感到欣慰。

④那棵香椿树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用,是为学校做房梁,还是被人收藏,或是做其他用,但它代表着的那份姊妹深情都不会消失,会永远种在各自的心中, 闰月对此深信不疑。

【共6分,答出第一条给2分,答出第二条给3分,答出第三条给4分,答出第四条给5分,语言表达占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4.B(“保守落后的生活状态”错)(3分)

五、作文 25.略 26.略

参考译文:

浦江县向北走二十六里,有座山高耸而葱茏茂密,就是玄麓山了。桃花涧的水从那里流出来,到了元顺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游览穷尽山泉怪石的漂亮景色。

头一天晚上,各位贤士大夫住宿休息,到了第二天,出发时,成群向北走,带着酒壶和酒杯。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而行,流水把道路侵蚀得无一完整,不得不侧着身子走,先后紧紧相连想鱼群一样。又过了三里,两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身旁有很多松树,高耸入云好像到了青天一样。忽然看见鲜花点缀在青翠的树叶间,好像火焰燃烧一样,值得观玩。又走了三十步,怪石象人一样站着,高约十尺多,面平整,可以坐下来吹箫,叫做凤箫台。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有一丈左右那么宽,可以在上面垂钓。听说下大雪时,四周都是洁白如玉的树林,更加显得凄清绝美,叫做钓雪矶。西边是绝壁,在台矶边往下看,松罗和凌霄纵横缠绕,红红绿绿,色彩鲜艳,叫做翠霞屏。又走六七步,怪石突出,下面是一口小泉,泉水很冷冽,适合用来给鹤饮用,叫做饮鹤川。从小水坑引水,象蛇行一样蜿蜒,从石坛前面流下,声音就像玉佩碰撞一样。客人中有擅于弹琴的,不愿意让泉水独自清鸣,弹琴来跟泉水比试。琴声跟泉水声音相和,非常好听。走五六步,水流左右弯折,才向南消 逝,叫做五折泉。四十步远,从山脚弯曲进入涧底,水流汇进水潭。水潭左边有一排石头列成座位,形状象半圆的月。在上面高石象墙一样峙立,飞流的泉水从中间泻下,遇到石头的激起,泉水象愤怒一样跳起一二尺,水滴散入水潭中,一点点地形成光晕,真的就像飞雨突然到来,仰头看蓝天象镜子一样明净,才知道是泉,这里叫做飞雨洞。洞的旁边都是山,又高又陡的石头冠盖在山巅,深远辽阔,适合仙人居住,叫做蕊珠岩。远远地望见它,因为一路上的劳累,没有人去。

回到石潭上,各自铺上坐蓐,围着水流坐下。叫童仆拾来断木枯柴,取来酒壶来温酒,倒进漆制的酒杯。酒杯有托盘,随着水流漂浮,像雁群一样向下。往前,有中断(取走)的,有对对联的,才按次第取来饮用。这时候微风从东面来,酒杯盘旋不进,甚至有的逆流而上,碰撞时象相互敬酒。酒过三巡,年纪最大者命令摆列纸笔,要求每人赋诗两首,如果没有完成的,罚酒三大杯。众人高兴的答应了,有的人闭目深思,有的人手捧着脸颊看晴天,有的人跟旁边坐的人窃窃私语,有的人拿起笔象疾风骤雨,一边写一边吟唱;有的人按着纸张在岩石上,想要写却又不敢下笔;有的人觉得句子不当,挠着头皱着眉头问人;有的人悠闲地吹起口哨,有的人聚在山坡,抢起酒杯就喝,有的人拿着书卷给旁边的人看,有的曲着手臂卧着看云;都一一可以入画。一会儿诗句都已经完成,大家喝酒忘记了杯数。等到要回的时候,夕阳已经在青松下了。

第二天,郑铉因为这次游玩很欢乐,收集这次所赋的诗句并且嘱托我作序。我按照《韩诗内传》作:三月初一,桃花汛时,郑国旧俗,在溱洧二水上,招魂续魄,佩执兰草用来拔除不祥之气。现在离那时已经两千年,即使时间和地点都不同,但是桃花流水更胜从前。后裔尚且能集合贤人大夫来进行修禊活动,况且遗风未泯的人呢?我辈中人,应该追随浴沂的风范,效法舞雩的咏叹,或许可以情跟环境相适应,快乐跟大道一样,而不愧于作孔夫子的门生;不愧于作孔夫子的门生,然后才不愧于作七尺男儿,不值得勉励吗!我为游览漂亮景色作序之后,又重申这样的箴言。其他的象兰亭集序,多崇尚道家的清净无为,也没什么可取的。

第二篇:期末高三语文试题

期末高三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Ⅰ、Ⅱ,第Ⅰ卷1至页,第Ⅱ卷至页,共150分。

2、请将第Ⅰ卷中正确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60分)

一、(共30分,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作(zuō)坊 殷(yān)红 乳臭(chòu)未干 暴殄(tiǎn)天物

B.诡谲(jué)蠡(lí)测 载(zǎi)歌载舞 间(jiān)不容发

C.颀(qí)长 蛮横(hèng)济(jǐ)济一常 焚膏继晷(jiū)

D.阜(fù)盛 针砭(biān)自怨自艾(yì)道行(héng)深厚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过去,这在央视的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C.生活是海,我们是船,纵然有风狂浪猛,也会有青天碧波;纵然有迷惘苦涩,也会有曼舞轻歌。

D.教育是至高无上的事业,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职业。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经常干农活,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B.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听到英雄只身斗歹徒的事迹,大家竟然哭了起来。

D.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4.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D.由于作者当过多年的语文教师,他描写的校园生活栩栩如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赞比亚爱滋病患者和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接近百万,将近20%以上的成年人受到病毒感染。

B.这件古埃及女王的浮雕是在一座捷克和埃及的联合考古队最近挖掘的距今约4000年前的古墓中出土的。

C.“南极人”是保暖内衣行业中第一家采用杜帮莱卡的企业,不抽纱、不断丝、不起球、不褪色、不变形、不脱层是其显著特色。

D.中国的卫星回收,一箭双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发射与测控等许多技术领域已跻声世界先进行列。

6.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三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 a :“大明湖畔, b ;故居在垂杨深处; c ,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

A.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b.趵突泉边,c.漱玉集中

B.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b.漱玉集中,c.趵突泉边

C.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b.漱玉集中,c.趵突泉边

D.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b.趵突泉边,c.漱玉集中

7.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一篇自况的短文,因宅边有五株柳树,作者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B.《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中最古老的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的一位有盲诗人荷马所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具有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

C.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在国统区,作家们在白色恐怖下,创作了许多揭露国民党反动罪恶行为的作品,如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和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以及茅盾用日记体裁写成的长篇小说《动摇》。

D.“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原意指的是一些浅谷琐碎的言论。到《汉书·文志》才出现最初正式标明为“小说”的作品。

阅读下面词作,完成8—9题

泌园春 刘过

寄稼轩承旨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曰:“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蝉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注:嘉泰三年,作者在杭州接到辛弃疾邀他到绍兴见面的一封信,因有事无法赴约,就填了这首词作为答复。

8.对这首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词中涉及的诗人共有五位,分别是白居易、林逋、苏东坡、辛弃疾和诗人自己。

B.词中依次化用了苏东坡、白居易和林逋在西湖写下的诗句,融入词中,构成彼此的对话,风趣而巧妙。

C.“掉头不顾”,也就是不予理会。刘过以为林白二公对苏轼的诗不感兴趣。

D.词作表现了自己前往拜访辛弃疾的途中,遇到朋友邀约而不得不在西湖美景中略作逗留的无奈心情。

9.以下对本诗的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诗刻意追求新颖的构思,新颖的形式,这种创新精神,在文艺创作中十分可贵,值得学习。

B.诗人把现成的材料中以剪裁,为我所用,既不失古人风貌,又组成一个崭新的画面,这自是聪明的做法。

C.“暗香浮动”的原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本诗引用这一名句的目的在于说明除了西湖、天竺寺这些胜景,杭州更有孤山梅花,惹人驻足。

D.本诗和辛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在于都引用了很多典故,不同点在于辛词侧重于引用历史史实,本诗侧重于化用前人诗句。

10.对下面这首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象三只绿色的小鸟,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1981年 选自《她就是那个梅》,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A.一条绿茎,三片嫩叶,尽管非常弱小,却显现出生命的延续与顽强透露出了春光回归的信息,让人想到劫难后出现的新的生机和新的希望。

B.这首诗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比喻和象征。

C.诗中的大树、树桩、三片嫩叶是三位一体的连续性意象,大树被砍伐后留下树桩,树桩又长出新的幼芽,它们统一于“生命”这个大的抒情主体之中。

D.本诗语言表的主要特点是清新、朴实、优美,并采用了“信天游”的结构方式,句式简洁、自然。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每题3分)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嘉八年,太守擢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千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①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②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颂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释] ①蘧伯玉:名瑗,春秋时期卫国大夫。②明廷:即明府,此处指称毛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俭初举茂才 茂才,一作茂材,即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秀才为茂才。

B.于是刊章讨捕 刊章,删削掉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

C.莫不重其名行 名行,名声和地位。

D.公车特征 公车,公家的马车,也用公车指代官署。

1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残暴百性

B.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

C.其所经历

D.公车特征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所为不轨 ②郡县为之残破

B.①莫不重其名行 ②赖其存者以百数

C.①以刺史非其人 ②洎牧以谗诛

D.①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②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侯览扣压了奏章,不能上达皇帝。

B.困迫遁走,望门投止——困顿窘迫,四处奔逃,看到大门就停止逃走。

C.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而张俭计算家资略能维持温饱,于是拿出所有财产,跟邑人共同享用。

D.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张俭看到曹氏的德运已经显现,就辞官不做,闭门谢客,不问政事。

15.与“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这一复句的分句间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A.纵俭可得,宁忍执乎?

B.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

C.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

D.党事解,乃还乡里。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张俭检举揭发了中常侍侯览残暴百姓的罪状,又不齿于同乡朱并谗佞邪恶的品性,后来被朱并上书诬告为与同郡二十四人结党的罪名。

B.张俭被迫逃命,见人家就投宿,人们都十分敬重他的名行,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事后,他所经过的地方有几十人遭受极刑。

C.外黄令毛钦到李笃家没有抓张俭是因为毛钦仁义,同时他也了解张俭的名行。

D.中平元年,党事解除,张俭回到故乡。从此他以明哲保身的态度待人处事,大将军、三公官署征如,他都未应如,一直到死。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17—20题(每题3分)

美国西南得克萨斯州大学医学中心柳泽尚志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即将出版的《细胞》杂志上报告说,大脑内下丘脑外侧神经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对于动物进食欲望的强弱有直接影响,而该生物化学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可能是导致人类厌食症、肥胖症和糖尿病情时一步恶化的原因之一。

新发现的激素有两种,已分别取名为食欲激素A各食欲激素B,其受体则为OX1R和OX2R。科学家说,当大脑接收到诸如血液中糖的含量下降等饥饿信号时,便会经由复杂的生理反应刺激食欲激素的分泌量,进而使动物的食欲激素得以增强。

柳泽尚志博士表示,食欲激素的发现过程与传统内分泌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不像以往那样发现激素在前,然后通过激素寻找与之相关的受体,并据此再判断激素的作用;而是首先发现了蛋白质的受体,继而探明作用于受体蛋白质是来自大脑海马部位神经细胞的新激素,依据先前对大脑该区域功能的研究判断其与食欲有关,最后再经由实验确认。

柳泽尚志认为,食欲激素在控制食欲亢进和食欲低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植,如果医药行业能够研制出功能类似该激素的药物,或利用药物阻断激素对于受体的作用,那么因食欲旺盛而引发的肥胖及因疼痛而导致的胃口欠佳的问题便可获得解决。

17.下列对“食欲激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食欲激素存在于大脑内下丘脑外侧的神经细胞中。

B.食欲激素有两种,它们的受体分别是OX1R和OX 2R。

C.食欲激素的分泌量是受大脑接收的信号控制的。

D.食欲激素是导致人类厌食症、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18.对加线文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食欲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受体也是一种蛋白质。

B.研究人员发现受体在先,发现食欲激素在后,这种研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反。

C.先前对大脑海马部位功能的研究已经为判断食欲激素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D.研究人员发现食欲激素的过程都是经由实验确认的。

1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食欲激素的分泌过程和分泌量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应过程。

B.内分泌学是一门学科,研究食欲激素属于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

C.食欲激素的发现对研究食欲亢进和食欲低下具有潜在的价值。

D.研究出能控制食欲激素的药物,就可以使肥胖症和厌食症得到治疗。

20.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食欲激素的发现,突破了传统内分泌学的局限,为内分泌学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B.美国研究人员对大脑内下丘脑的神经细胞位置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见解。

C.食欲激素的发现为治疗厌食症和肥胖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D.食欲激素的发现过程是漫长、曲折而复杂的,经历了发现、探明、判断、确认这四个阶段。

高三语文试题

第Ⅱ卷(共9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4题。

落叶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队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妖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象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好,风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他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张大如薄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消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检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论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仍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化替吗?或许就是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寂寂地凋落去。然而,他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竞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找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次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田地空间长成才了

21.第一段中“了了的绿的脉格”中的“了了”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22.第三段中“我觉得这很残酷”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答案: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4分)表达了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3分)

23.“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什么?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4分)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对落叶的感情很深,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感到一种温柔和美好;甚至产生一丝的忌妒。

B.作者对深和时节的落叶产生一种怨恨的情结。

C.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就像新叶子和旧叶子一样。

D.作者敬仰法桐,祝福法桐,因为法桐的落叶中寄寓了一种生生不息,永远追求的精神。

E.文章哲理意味深长,语言优美流畅,修辞的运用恰倒好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落叶妩媚动人。

答:[ ] [ ]

五、(12分)

25.阅读下面的调查材料,先得出一个结论,再提出自己的观点。(4分)

(1)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这是绝大多数同学的听课方式。

(2)不善于主动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基本上是老师怎么讲,自己怎么想。能够一边听讲,一边独立思考的只有13%。

(3)不善于主动提问,听不懂的就放弃,这样的同学占20.5%。

(4)课前预习、上课记课堂笔记的同学寥寥无几,分别占7.5%和5%。

(5)有38%的同学对上课抱有厌烦情绪。

结论:

(30字以内)

观点:

(15字以内)

26.下面一则新闻的导语,请根据它的内容为这则新闻拟一个由对称句组成的标题。(4分)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第五次环境保护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 基在会上指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中华民族的复兴。他强调,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新世纪环保工作新局面。

标题:

27.在下面的横线上适当的语句,使它既能阐释相关的内容,又能组成一个排比句。(4分)

痛苦并不是悲观。痛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笑星宋丹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后说出如下的关系图:

她在解释这个关系图时说,一个人要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得把握自己的性格,而性格的形成是由知识、欲望和习惯三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

请以此命运关系图谱中的任意几种情况为话题,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写一篇文章,内容必须在上述关系图谱所涉及的关系以内。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D(A.臭xi B.载zi C.晷gu)

2.C(A.决—绝 B.计—济 D.尚—上)

3.D“和”在此处表示并列关系。A前后句无因果关系。B“性质”后补“来说”方可。C“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4.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用来修饰“校园生活”

5.B.A“将近”和“以上”矛盾 C“其”指代的只能是内衣产品,不能是“企业” D“技术领域”不能“跻身前列”

6.A.由冒号可以推积压C、D错误。由“故居”可推知b处当选“趵突泉边”

7.C.《动摇》应为《腐蚀》

8.D.全诗均为想象。

9.C.本诗重点不在于表现杭州美景,只是借助想象委婉表达因事不能赴约的心情。

10.B.最主要表现手法是比拟和象征。

二、11.C 12.B 13.A 14.B 15.C 16.D

三、17.A 18.B 19.B 20.C

四、21.清晰

22.指代内容:①叶子凋落 ②消瘦寒碜 ③僵硬 ④易断落(1个1分)情感:惋惜

23.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欢乐和凋零相互交替,相互相生。

24.DE

五、25.结论:不会听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听课的要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观点:学习指导的工作亟的待加强。(其他观点恰当亦可)

26.标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27.略(符合要求即可)

六、(评分标准参见高考作文标准,此略)

第三篇:2018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 文 2018.1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734字)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甲】bùsh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了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乙】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丙】溘然长逝。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脉冲星【丁】yìyì生辉,人们感慨它‚足以告慰老南‛。

(取材于张素2017年10月10日的相关文章)

1.阅读材料一,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4分)(1)根据【甲】【丁】两处的拼音写出汉字:bùshǔ yìyì生辉(2)给【乙】【丙】两处加点的字注音: 卓有成效 溘然长逝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项自主创新技术助其领先世界 B.它问世前中国从未发现过脉冲星 C.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器 D.未正式运行就有系统的科学产出

材料二

采访对象:李莳,‚中国天眼‛副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

李莳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在世界各地进行观测的照片。由于长年做远程观测,在工地,或者开国际、国内电话会议,他已习惯了随时随地工作。他看王小波、马尔克斯的书,最近尤其喜欢余秀华的诗。对他而言,探测宇宙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中国天眼‛还要调试两三年

广州日报:去年9月25日竣工以来,‚中国天眼‛的运行情况怎样?

李莳:世界大型望远镜,没有一个在竣工时就能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两年才能正式运行。澳大利亚的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望远镜,2012年6月举行了竣工仪式,2013年10月才获得第一条谱线;2016年10月,有三分之一的天线调试完毕,可以协同工作,并开始了早期科学计划。依照国际惯例和大型地面设备的规律,‚中国天眼‛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紧张调试。调试过程中也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如高压滤波器的升级改造等。预计发现上千个脉冲星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是不是边调试边收集数据?‚中国天眼‛对脉冲星和中性氢的观测目标是什么?

李莳:是的。采集数据本身就是调试的一部分。我们观测天空中的亮源,例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标定系统温度、面型精度等望远镜性能。调试后期,我们期待开始产生新发现。预计‚中国天眼‛未来会发现上千个脉冲星,实现中国相关领域的突破,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利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也是‚中国天眼‛ 的目标。

通过发现原子氢,也就是中性氢,可以发现新的星系、探索宇宙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寻找地外文明。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的观测范围有多大?运行后,将怎样巡天?

李莳:可以看到一半的银河系,往南可以看到天赤道以南十几度的天区,比之前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观测范围大两倍以上。

‚中国天眼‛的特点和独特优势推动我们创建更有挑战性的巡天模式,即多科学目标同时扫描巡天:脉冲星搜索、气体星系搜索、银河系中性氢成像和快速射电源搜索。将四大目标同时进行,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我们已经有了方案,做了实验,希望在‚中国天眼‛验收前,构建出比较有效的扫描巡天模式,提供给全国的天文研究者,产生系统性的发现和重大突破。

(取材于2017年9月5日《广州日报》的相关文章)

3.新闻稿中的小标题,往往用来概括、介绍稿件重点内容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二第三个小标题的一项是(2分)

A.可以看到一半银河系 B.四大目标同时扫描巡天 C.多科学目标都将实现 D.构建有效扫描巡天模式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竣工,目前还处在调试阶段。B.发现脉冲星,对研究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意义重大。C.借助发现中性氢,可发现新的星系,寻找地球以外的文明。D.“中国天眼”将会为全国的天文研究者提供系统性的发现。

5.根据材料二,下列形容“中国天眼”调试工作特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紧锣密鼓 B.循序渐进 C.一马平川 D.任重道远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0月10日宣布,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中国天眼‛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

‚中国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是科学家们多次实地考察和综合论证的结果。这个天然洼地,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县城,无线电环境相当理想。射电望远镜正需要这么一处静土,因为最灵敏的天线相当于最娇弱的耳膜,轻声耳语对它无异于大喊。

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看得越远。全世界的射电天文学家都追求建造更大口径的‚锅盖‛,以提高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中国天眼‛口径500米,主反射面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成球冠,拥有约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它比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有效接收面积扩大了2.3倍,其灵敏度分别是VLA(美国的特大天线阵)、阿雷西博和印度GMRT(巨型米波射电望远镜)的5.4倍、2.3倍和1.5倍。

‚中国天眼‛大射电望远镜不是金属堆砌的‚傻大粗‛,而是最精密的天文仪器。由于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的馈源平台,加之馈源舱内的并联机器人二次调整,它在馈源与反射面之间无刚性连接的情况下,可实现毫米级指向跟踪,确保精确地聚集和监听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对于‚中国天眼‛的天文学家来说,寻找脉冲星的工作,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中国天眼‛目前的指向调节尚不灵活。而脉冲星信号非常暗弱,它的辐射束周期性快速扫过地球,发出的脉冲在到达地球前,会受到各种星际介质影响,出现‚色散‛。天文学家要经过艰难的‚找周期‛和消色散之后,才可以找到大量‚看着好像是脉冲星信号‛的候选体。

虽然有软件可以帮忙筛选,但要从这些候选体中找出脉冲星,最终还是需要天文学家用肉眼查看每个候选体相应的参数。毫不夸张地说,看过几万张数据结果图后,能找到一颗未知的脉冲星,就谢天谢地了。(取材于2017年10月11日的《济南日报》及乔健等人的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不是用于说明“中国天眼”具有高灵敏度的一项是(2分).. A.大窝凼洼地无线电环境相当理想 B.接收面积远大于阿雷西博望远镜 C.精确聚集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D.脉冲星的辐射束周期性扫过地球

7.下面的图表反映了2016年“中国天眼”一词在新闻媒体中的使用情况,请对此作简要说明,并依据上面三则材料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该情况出现的原因。(5分)

【链接材料】2016年12月20日,“汉语盘点2016”揭晓,“中国天眼”入选“十大科技焦点名词”。评选数据基于国家语言资源语料库。语料来源包括国内17家报纸、26家电视台以及两个门户网站,约20亿字语料。

8.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为“中国天眼”的科学家们写一副对联,概括其事迹贡献,评价其精神品质。(4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听雨堂记

①②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

③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

(选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释】①即袁宏道,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②苏辙在《<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中写道:‚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③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非治朝也 治朝:治理朝政 B.子由之狷介寡合 狷介:洁身自好 C.庶几得遂于晚岁 庶几:或许,大概

D.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 不啻:无异于,不亚于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 或可以免于功名 .. B.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 而乃违性乖质 .. C.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乃欲学陶 .. D.其乐尚减于吾辈 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 为自己的闲居之所题写匾额“听雨” B.足以招尤而取忌 足以招致怨恨和妒忌

C.陶潜之可仕而不物 陶渊明可以做到走上仕途却不受外物牵绊 D.是贼去而弯弓也 这就像在盗贼离开后把弓折断啊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

13.阅读第一段和注释②,用自己的话回答“子瞻怀子由之意”的“意”所包含的内容。(4分)

14.文章结尾说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①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②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③④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⑤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B.

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C.

九、十句乐景写衷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6.“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17.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的 相同与不同之处。(6分)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愁”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愁在心底,诉诸笔端。如苏轼借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之愁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陆游情深难已时抒发了书信难传之愁②“ ,。莫!莫!莫!”(《钗头凤》);辛弃疾在傍晚听到凄苦的鸟啼时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愁③“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4题。

把他送到树上去 ——《树上的男爵》读后

①卡尔维诺在仰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发现粗壮杂乱的树干酷似一条条小路,树干之路幽暗、弯曲,当它们向四面八方延伸,一种神秘的难以勾勒的旅程也在空中铺展开来。是光线的旅程?是昆虫、苔藓或者落叶的旅程?许多从事文学和绘画创作的人都可能产生诸如此类的联想,但卡尔维诺独具慧眼,他看见了别的,他在树上看见了一个人和他的家园。那个人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去,树上跳动的人影,恰是作家守望的人物。所谓灵感来了,很多时候说的是人物来了。

②有个人爬到树上去,不是为了狩猎和采摘,不是孩子的淘气,是为了在树上生活!读者无法忘记《树上的男爵》这部小说,其实是无法忘记一个人爬到树上去生活。爬到树上去的柯西莫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人物设置至今令人震惊,它在文学史上闪着宝石般的光芒。

③《树上的男爵》出版于1957年,距离卡尔维诺的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发表正好是十个年头,与他的另一篇精彩绝伦的作品《分成两半的子爵》,则相隔五年时光。

④对于一位优秀的作家来说,青壮年期的十年时光应该是一段河流般奔涌的创作史,可以泛滥成灾却不允许倒流,而卡尔维诺似乎是在斜刺里夺路狂奔,背叛自己的同时也脱离了保守的意大利文学大军。卡尔维诺脱颖而出之....时正是意大利二次大战的疮疤渐渐结痂之时(他早已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中触及了那块溃烂时期的疮疤),战争年代他在破败的街道和酒馆中体会意大利的悲怆,和平年代里有闲适的心情观察祖国意大利了,结果他从树上发现了自己的祖先。从开始创作就这样,卡尔维诺善于让人们记住他的小说。五年过去后意大利贫穷而安详,卡尔维诺写出了《分成两半的子爵》,单就人物设置来说,已经抛弃了人们熟悉的模式。

⑤十年过后,《树上的男爵》应运而生,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他几乎让一个传统的小说世界都闪开了。....让亲人们闪开,让庄园闪开,甚至让大地也闪开,让一棵树成为一个人的世界,让世界抛弃孤独者,也让孤独的人抛弃他人的世界。这是五十年代卡尔维诺对小说人物的设想,也是他文学生涯中一次最决绝而勇敢的小说实践。

⑥少年男爵柯西莫可以为任何一个借口爬到树上去,不一定是为了拒绝吃蜗牛。反叛与拒绝在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一样多,但卡尔维诺是处心积虑的,爬到树上去,爬到树上去——这声音是圣洁的,也是邪恶的,是人们能听见的最轻盈也最沉重的召唤。不仅仅是为了反抗,也不是为了叛逆,当一个孩子任性的稚气的举动演变成一种生存的选择之后,这个故事变得蹊跷而令人震惊起来。读者们大概都明白一个不肯离开树顶的少年身上隐藏着巨大的哲学意味,但每个人也都为卡尔维诺惊世的才华捏了一把汗,他怎么让这出戏唱完呢?柯西莫将在树上干些什么?柯西莫会不会下树?柯西莫什么时候下树?(大家都明白,柯西莫下树,小说也该结束了。)

⑦卡尔维诺不让柯西莫下来,柯西莫就下不来。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依赖于作家顽强的想象力和近乎残忍的幽默感。如果说柯西莫在树上与邻居家女孩薇奥拉的糊涂的爱情还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他在树上与强盗布鲁基的交往进而产生友谊却让人猝不及防。布鲁基强迫柯西莫给他找书看,而且不允许是无聊的书,他最后被捕的原因也是为了一本没看完的书,最奇妙的是布鲁基临刑前还关心着书中主人公的下场。

⑧卡尔维诺放大了柯西莫的树上世界,这个人物便像树一样长出许多枝条,让作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柯西莫在树上走来走去,从十二岁一直走到年华老去。‚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过,树上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坠落的:叶片,果实。柯西莫变成了老人。‛老了的男爵沿着树上的世界一直走到遥远的森林中,亲历了战争,最后见到了拿破仑。小说结尾挫伤了读者的热望和善心,柯西莫没有回到地上来,垂死的柯西莫最后坐

①上了热气球……小说以奇迹开始,以奇迹结尾。

⑨最汹涌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追本溯源的,有时候它的发源就这么清晰可见:树上有个人。在我看来,《树上....的男爵》已经变成一个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课堂式的问题,你觉得是哪一步棋造就了这部伟大作品的胜局?如果有人问我,我会这么回答:就是一步险棋,险就险在主人公的居所不在地上,而在树上。

⑩总是觉得卡尔维诺优雅的文字气质后隐藏着一颗残酷的心,细细一想便豁然开朗: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对待柯西莫这样的人,放到哪儿都不合适,干脆把他送到树上去!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文章)

【注释】①本文发表在《小说选刊》中的‚小说课堂‛栏目。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开始文学创作。

19.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脱颖而出(粉墨登场)B.应运而生(顺势而为)C.追本溯源(缘木求鱼)D.豁然开朗(恍然大悟)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把他送到树上去”,形象概括了《树上的男爵》在人物设置上的突出特点,也体现了本文与众不同的评论角度。B.《树上的男爵》写的不是简单的反叛与拒绝的故事,而是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其中包含了卡尔维诺对人类生存哲学的深刻思考。

C.“宝石般的光芒”“精彩绝伦”“处心积虑”“近乎残忍”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卡尔维诺的作品赞赏之中不乏批评的态度。

D.第⑧段“小说结尾挫伤了„„坐上了热气球”这句话,通过写读者阅读期望的落空,高度评价了《树上的男爵》结尾独具匠心。

21.根据第①段内容,简要回答哪些因素促成了柯西莫这个形象的产生。(4分)22.从第④段看,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4分)

23.第⑤段说“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根据文意概括卡尔维诺“令人震惊”的原因。(6分)24.本文的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对第⑥段画线语句进行赏析。(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把他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拥有绝对的操控权。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的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

②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如果从以下《论语》名句中选择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甲:德不孤,必有邻。乙:君子和而不同。

③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够和读者倾心交谈,他们最想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呢?请从单四嫂子(《明天》)、傩送(《边城》)、华子良(《红岩》)中选择一位,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景。要求:依据原著,符合讲述者身份,语言生动。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今年二十五岁的毕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这样度过:清晨闹铃一响,立即打开手机,听60秒的外语课程;早饭时间,边吃边听20分钟的有声“经典名著”;午休时候,抓紧时间在线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晚饭后打开直播,听知名答主的创业经验分享,然后进入梦乡„„

这样的毕成十年以后会什么样呢?请展开想象,以“十年后的毕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故事完整,描写合理。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近年来,《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长。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最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上海市民诗歌节”“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等,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诗歌节”“李白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等。一次,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街头采访 一位90后,问到他的职业,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第四篇:语文试题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本试卷分第Ι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Ι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去上古的村道,蜿蜒在山岭之间。隔窗眺望山沟对面的岭莽,峰际线婀娜起伏,宛如美人横卧。丛丛翠绿的林带间,(掩映/掩蔽)着一两家民居,灰朴的基石、①褐黄色的板壁和沧黑的瓦背,无不显露出久远的沧桑。偶尔,你会遇到一位挑担老人,身材精瘦,②满脸皱纹,走路四平八稳,一问高寿几何?③让你吃惊:④八十几岁了,还这样挑抬有力,你不疑心走进了上古的神仙世界?途中,同伴指着远处一(座/脉)山岭,说那是象鼻沟。正向眼下的山沟里斜伸下柔软细长的象鼻,似乎正要吸水,而象头左右两扇圆润丰阔的小山,似两只迎风招摇的象耳,姗姗可爱,让人惊讶这上古的造化。在一片林莽间,一条石板古道斜伸而上,林莽(幽深/幽冥),青苔班驳。我们停下车,远眺对面气势恢弘的一道道高岭梯田。稻谷已收割尽净,裸露着黝黑的田土,萦绕着淡淡雾岚。那种震撼的气魄,毫不逊于龙脊梯田、哈尼梯田。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婀娜(nuó)

沧黑 B.显露(lòu)姗姗可爱 C.雾岚(lán)班驳 D.龙脊(jǐ)气势恢弘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掩映

幽深 B.掩映

幽深 C.掩蔽

幽冥 D.掩蔽

幽冥 3.文中划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马尔克斯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不仅在南美国家耳熟能详,而且也为中国作家和读者熟知,其作品已多次再版。

B.近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推出,制作兼主持的董聊,谈吐文雅,反应机敏,八面玲珑,很受观众喜爱。

C.尽管人们已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许多有识之士也奔走呼号,提出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但我国的阅读状况仍令人担忧。

D.在里约奥运会的飞碟射击赛场上,各位选手全神贯注,目不交睫地紧紧盯着飞动的靶碟,力求枪枪击中目标,创造佳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与中国高铁的发展同样惊人的是高铁沿线城市的发展,几乎在每一个高铁站附近,人们都能见到一座座办公楼和住宅区正拔地而起。

B.经过徐玉兰老师的悉心指导,许志英的唱腔更进一层,她所唱的《北地王•哭祖庙》和《红楼梦•哭灵》被一起并称为“越剧双哭”。

C.网络化大潮带来的进步和造成的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把全新的危机模式和更高的危机概率带给了人类。

D.大家一开始并不太相信金正男在马来西亚遇刺的消息,等到了晚上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央视新闻都报道了这一消息才得到了证实。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韩愈的《师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就是古代圣贤之道,大致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重要载体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实质上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师为道存,是韩文之主旨。师对于道的依附关系,韩文言之甚详。然而,道对于师的依附,韩文无说。实质上,师与道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共存共亡,缺一不可。师与道的共存关系,决定了师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

师与道的共存关系,应该从孔子起。从史籍中可知,教育体制的建立在古代中国具有久远的历史。传言夏、商、周均有学校,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此言虽不可确证,但至少周朝开办学校是不可怀疑的。《周礼》关于学校有细致描述,不可能出于杜撰。既有学校,则必然有师。早期为师之人虽不可考,但孔子作为有记载的民间教育的第一位师,也不是横空出世,应该是周朝教育体制的延伸和创新。

据《周礼》,周朝学校已教授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作为闻名当时的老师,也不太可能脱离当时的教授内容,后世因此有孔子以“六艺”教学生之说。但《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庄子》亦云孔子治“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与社会生活技能相关,“六经”则是儒家经典。“六经”是否为孔子所作,后代说法甚多,但是皆不能否认孔子与“六经”的密切关系。与孔子同时或稍后的诸子百家,大多也都开科授徒,聚众讲学,成为硕学名师。最著名者莫过墨子,曾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可见其规模和影响。而孔子之后,特别是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选项,“四书五经”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后代经常把师与“经师”混称,表明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韩愈把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受业、解惑”,“传道”为首,不仅指出了师的使命,也揭示了师在古代中国极为重要的位置。从古代中国人所供奉的牌位“天地君亲师”,就可以看出师极为崇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是一切人间价值之源起和本根。天地是万物之本,君是国家之本,亲是家族之本,师是“成人”即教养之本。除了天地之外,帝王是政治生活的轴心,父亲是家庭生活的轴心,师是教化的轴心。孔子就是师的代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三个轴心是安定社会生活的“铁三角”,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基石。

道统是社会秩序的理论表述,是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大众教育的真正创始人,孔子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树立社会政治、道德理想,培养君子人格。从《论语》中的核心观念,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中庸之为德也”“克己复礼为仁”等即可看出,他教育学生的重点是在人生观、价值观及治国安邦的社会理想方面,而不是一般的生产技术(技艺)。对于那些关注耕种稼穑谋生手段之类事情,孔子很不以为然(例如“樊迟问稼”)。孔子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并形成了悠久的传统。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这是师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孔子的伟大也正在于此。韩愈所云“师者传道”,正揭示了古代中国教育的本质特征。

我们不禁设想,倘若没有那些振铎舌耕的师,数千年华夏道统何以承继?源远流长的煌煌学术何以存留?由此可谓:道之所存,亦赖之以师也。

(摘编自章启群《“师”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教育大战略的一点思考》)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的“道”就是圣贤之道,它大致可以用“仁义礼智信”概括。

B.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仁义礼智信”的重要载体,所以“四书五经”的实质就是“道”,也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C.师在古代中国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因为道与师是相辅相成、共存共亡、缺一不可的关系,这与韩愈的观点不一致。

D.孔子作为有记载的民间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既使周朝教育体制得以延伸和创新,又验证了师与道共存关系的存在与重要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记》和《庄子》的记载,都表明孔子与“六经”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看出孔子不教授学生“六艺”,只教授“六经”等儒家经典。

B.诸子百家大多都开科授徒,聚众讲学,传授各自的学说,墨子曾使孔门“三盈三虚”,可见儒家学说在当时并未占统治地位。

C.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经常把师与经师混称,与当时的学校教育把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

D.在古代中国,因为师的教化功能,使其与帝王、父亲构成安定社会生活的三个轴心,奠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基础。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现实,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并形成了悠久的传统。

B.师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孔子、韩愈都持有这种教育理念。

C.数千年的华夏道统得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煌煌学术得以薪火相传,师在其中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本文论述了道对于师的依附关系,纠正了韩愈《师说》“师为道存” 错误观点,完善了师与道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思谦,字景让。少孤,警敏好学,凡名物度数、纲纪本末,考订详究,尤深于邵子《皇极经世书》。文宗天历初政,收揽贤能,丞相高昌王亦都护举思谦,时年四十矣。先是,关陕大饥,民多鬻田流徙,及来归,皆无地可耕。思谦言:“听民倍直赎之,使富者收兼入之利,贫者获已弃之业。”从之。

明年九月,拜监察御史。时有官居丧者,往往夺情起复,思谦言:“三年之丧,谓之达礼,自非金革,不可从权。”遂著于令。有诏起报严寺。思谦曰:“兵荒之余,当罢土木,以纾民力。”帝嘉之,赐缣绮旌之。元统二年六月,召为中书省员外郎,上言:“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功之人与斗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法应加重。”遂令法曹议,著为定制。

至正元年,岁凶,盗贼蜂起,剽掠州邑,思谦力言于执政,当竭府库以赈贫民,分兵镇抚中夏,以防后患。庐州盗起,思谦亟命庐州路总管杭州不花领弓兵捕之,而贼已不可扑灭矣。言于宣让王帖木儿不花曰:“承平日久,民不知兵,王以帝室之胄,镇抚淮甸,岂得坐视!思谦愿与王戮力殄灭。且王府属怯薛(蒙古语,宫廷侍卫)人等,数亦不少,必有能摧锋陷阵者,惟王图之。”王曰:“此吾责也,但鞍马器械未备,何能御敌?”思谦括官民马,置兵甲,不日而集,分道并进,遂禽渠贼,庐州平。既而颍寇将渡淮,又言于王曰:“颍寇东侵,亟调芍陂屯卒用之。”王曰:“非奉诏,不敢调。”思谦言:“非常之变,理宜从权;而擅发之罪,思谦坐之。”王感其言,从之。

寻召入,为集贤侍讲学士,修定国律。十三年,升中丞,年近七十,上章乞身,不允,特旨进一品,授荣禄大夫。入谢,感疾,及命下,强拜受命,明日卒。

《元史·列传七十一》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之丧,谓之达礼

达:显达 B.遂著于令

著:记载

C.当罢土木,以纾民力

纾:宽舒 D.惟王图之

图:谋划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著为定制 B.思谦力言于执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不拘于时

C.王以帝室之胄,镇抚淮甸 D.思谦愿与王戮力殄灭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功之人与斗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

B.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功之人/与斗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

C.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功之人/与斗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

D.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功之人与斗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陈思谦少年时聪敏好学,对事物的名称数量及其来龙去脉都有详尽的研究,因此成年后被举荐为官,后曾参与修订国家法律。

B.皇帝下令修建报严寺时,陈思谦建议,兵荒之后,应停止建设,体恤民力。皇帝大加称赞,并赏赐给他许多精美的丝绸和旗帜。

C.“庐州”:古九州之一。“古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古代将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包括冀州、兖州、青州、益州等。

D.“乞身”:因为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所以古代官员依此作为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也称之为乞骸骨、请老、乞老等。

第Ⅱ卷

四、(2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听民倍直赎之,使富者收兼入之利,贫者获已弃之业。(3分)(2)此吾责也,但鞍马器械未备,何能御敌?(3分)

(3)非常之变,理宜从权;而擅发之罪,思谦坐之。(4分)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罗江客舍 戎 昱 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注释】戎昱,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1)诗的首联“暗”“寒”两字颇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与其他人并无不同,然而最终超过了一般人,这是因为“ ▲,▲

”。

(2)《琵琶行》善用比喻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其中 “ ▲,▲

”两句描写出了乐曲终止时富有特点的声音。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又不失洒脱达观之情的两句是“ ▲,▲

”。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学习文学的重点在于解读文学的深意。我们都知道,文学的根基在于人类自身的感情: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它们交织在世事变幻、人海**之中。个中滋味与蕴含,皆出于人心,本是不言自明的。只因人心有深浅,时代有清浊,文学自会蕴含深意。做文学的往往追求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把握;而讲文学的,则不仅 ①,亦要竭力辨之以浅言,将文学的深意,还原为浅白的初心,以晓喻读者或听众。否则,②。

17.下面是部分影视剧中几个片断的台词,请找出两处人物称谓有误的地方,表明其序号并改为正确的称谓。(4分)

片断一

子:子路①啊,在谦虚好学这一点上,你要多向颜回看齐啊!子

路:夫子②教诲的是,由记住了。片断二

汉武帝:太史令③,你对李陵投降匈奴这件事有何高见哪?

司马迁:承武帝④垂问,在微臣看来,李陵投降只是权宜之计…… 片断三

备:诸葛亮先生⑤,久仰大名,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呀!诸葛亮:刘皇叔⑥驾临草庐,小生荣幸之至!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你的感受,请针对后面的评论写出你的评论,字数不超过100字。(4分)

事 件: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电视节目广受关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迅速掀起“人人读诗、人人爱诗”的风潮,让人们借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有人为此惊呼:中国诗词的春天来了!

评 论:我看比赛中,不少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能正确书写。难道中国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就只是背诵吗?且古诗文默写在语文考试中也占比不多,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去背吗?

我的评论: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人生的波澜 欧•亨利

治安官贝纳加·威特普坐在办公室门口,抽着接骨木烟斗。坎伯兰山脉高耸入云,在午后的雾霭中呈现一片灰蒙蒙的蓝色。一只花斑母鸡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路那头出现了一辆牛车,车上坐着兰西·比尔布罗和他的老婆阿里艾拉。兰西是个六英尺高的瘦长汉子,山区的冷峻气氛象一副甲胄似地罩着他全身。女人穿花布衣服,瘦削的身段,神情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治安官为了保持尊严,忙把双脚伸进鞋子,然后起身让他们进屋。“我们俩,”女人说,声音仿佛寒风扫过松林,“要离婚。”

“离婚。”兰西严肃地点点头,重复说,“我们俩怎么也不对劲儿。她在家里不是像野猫似的气势汹汹,便是像猫头鹰一样阴阴沉沉,男人凭什么要跟她一起过日子?”

“那是什么话,他自己是个没出息的害人虫,”女人并不十分激动地说,“老是跟那些无赖和贩私酒的鬼混,喝了玉米烧酒就挺尸。”

治安官打开桌上的《法令全书》,擦擦眼镜:“根据法令,本庭可以判决你们离婚,发给离婚证书。”

兰西掏出一张五元的钞票,“这是卖了一张熊皮和两张狐皮换来的。”他声明说,“我们的钱全在这儿了。”

“本庭办理一件离婚案的费用,”治安官说,“正是五块钱。”治安官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把那张票子塞进粗呢坎肩的口袋里。

治安官正要把一份离婚证书递给兰西,阿里艾拉忽然阻止他:“法官,我得要求我的权利。兰西既然有钱离婚,就得给我赡养费。”她接着说,“我就要五块钱,这不算多吧。”

“数目不能说不合理,”治安官说,“兰西·比尔布罗,在发给离婚判决书之前,本庭判你付给原告五块钱。”

“我再没有钱了。”兰西沉郁地低声说,“我把所有的都付给你了。” “你如果不付,”治安官严肃地望着他,“就犯了藐视法庭罪。”

“我想如果让我延迟到明天,”丈夫请求说,“我或许能想办法拼凑起来,我从没有料到要什么赡养费。”

治安官说:“你们两人明天到庭听候宣判。那时再发给离婚判决书。” 兰西爬上牛车,阿里艾拉从另一边爬了上去。

治安官回家吃晚饭时要穿过一条树丛掩映的小岔道。他正走着,一个黑漆漆的人形从树丛中跨出来,用枪对着治安官的胸膛。那个人帽子拉得很低,脸上也用什么东西遮住一大半。

“我要你的钱。”那个人说,“别废话,我的手指在扳机上扣着呢。”

“我只有五——五——五块钱。”治安官一面说,一面把钱从坎肩里掏出来。“卷起来,”对方发出命令,“把钱塞进枪口。” 治安官只能照办。

第二天,治安官知道有人要来,早就穿好了鞋子。兰西·比尔布罗当着治安官的面把一张五元钞票交给他的老婆。治安官盯着那张票子,它似乎曾经卷过、塞进过枪口,因为还有卷曲的痕迹。治安官忍住了没有作声,把离婚判决书分发给两人。两人都尴尬地默默站着,慢吞吞地折起那张自由的保证书。

女人竭力抑制着感情,怯生生地瞥了兰西一眼:“木架上的铁皮盒子里有面包。我把咸肉搁在锅里,免得狗偷吃。今晚别忘了给钟上弦。”

她把那张五元钞票和她的一份判决书小心折好放进怀里。治安官伤心的眼光从眼镜后面望着那五块钱到别人的怀里去了。

“今晚老屋里一定很寂寞,兰西。”她说。“我也知道会寂寞的,”他说,“但是人家怒气冲冲,一定要离婚,你不可能留住人家呀。” “要离婚的是别人。”阿里艾拉对着木凳子说,“何况人家又没有让我留下去。” “没有人说过不让呀。” “可是也没有人说过让呀。” “没有人会给那只旧钟上弦。”

“要不要我搭车跟你一路回去,替你上弦,兰西?”那个山民的面容绝不流露任何情感,可是他伸出一只大手抓住了阿里艾拉的褐色的小手。她的灵魂在冷淡的脸庞上透露了一下,顿时使它闪出了光辉。

“我想以往我确实太没有出息,太不上进啦。”兰西说,“那只钟还是由你去上弦吧,阿里艾拉。”

“我的心老是在那座木屋里,老是跟你在一起。”她悄声说,“我再也不发火了。我们动身吧,兰西,太阳落山前,我们可以赶回家。”

治安官看他们走向门口,竟忘了他在场,便插嘴发话了:“本庭看到两个相亲相爱的人拨除了误会与不和谐的云雾,重归于好,十分高兴。但是本庭提醒你们,你们已经经过正式判决离了婚。我不准你们蔑视本州的法律。”

“不过本庭,”治安官接着说,“可以解除离婚判决所造成的障碍,立刻执行结婚的庄重仪式。执行这种仪式的手续费,是五块钱。”

阿里艾拉的手飞快伸进怀里,那张钞票像着陆的鸽子似的自在地飘到治安官的桌子上。当她和兰西手挽手站着,倾听那些使他们重新结合的词句时,她那疲黄的脸颊上有了血色。

兰西扶她上了车,自己也爬上去坐在她身旁,他们紧握着手向山中进发了。治安官贝纳加·威特普在门口坐下来,脱掉鞋子。他又一次伸手摸摸坎肩口袋里的钞票,又一次抽起那只接骨木烟斗。那只花斑母鸡仍旧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有删改)19.分析概括文中治安官的性格特点。(4分)

20.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⑴木架上的铁皮盒子里有面包。我把咸肉搁在锅里,免得狗偷吃。今晚别忘了给钟上弦。⑵那个山民的面容绝不流露任何情感,可是他伸出一只大手抓住了阿里艾拉的褐色的小手。

21.有人认为,将这篇小说的题目“人生的波澜”改为“五块钱”,会更加贴切。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22.这篇小说构思精巧,通过多方面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强化了表达效果。请举出两个方面并作具体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年轻人到瓷器店买碗。他记得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用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如果听到清脆的声响,那就一定是好碗。于是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与别的碗轻轻碰击,可是每次都听到浑浊的声响。他几乎试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挑到一只满意的。在一旁看了半天的老板拿起另一只碗递给他,让他再试试。奇怪!他用这只碗再去碰别的碗,几乎每次都能听到清脆的声响。他向老板请教其中的缘由。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一开始拿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件次品,用它试碗的声音当然浑浊。你要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7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15分)

1.D(A 苍黑,B 露(lù),C 斑驳)

2.B(掩映:彼此遮掩而又互相衬托。掩蔽:遮蔽,隐藏。一脉:写出了山的连贯,此处用来形容连绵不断的山岭,与“一座”相比,更恰当。幽深: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幽冥:幽暗,黑暗;幽僻,荒远)

3.C(此句是陈述句,应当用逗号或句号)

4.C(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A 耳熟能详:指听得烂熟,可以详尽复述出来。B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此处属褒贬误用。D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5.C(A搭配不当,“一座座”不能修饰“住宅区”;B成分赘余,“一起”与“并”内涵重叠;D结构混乱,“报道了这一消息”与“这一消息得到了证实”杂糅。)

二、(9分)

6.B(原文第一段:道就是古圣贤之道,大致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重要载体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实质上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可知,“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的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7.A(“证明孔子不教授学生‘六艺’”,此判断错误,文中无此方面的论说)

8.C(A.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认识到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及其形成的传统。B.“韩愈持有这种教育理念”不当,原文无根据。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韩愈《师说》“师为道存”观点不是错误的,只是论证了师道关系的一个方面,是不完整的。)

三、(12分)

9.A(达:通行的)

10.C(介词,凭借……的身份。A动词,成为;介词,替。B介词,向;介词,表被动。D介词,和,同;连词,和,与)

11.B(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功之人,与斗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

12.D(A“及其来龙去脉”应为“法制的始末”。B此处“旌”并非指旗帜,而是表彰的意思。C古九州并不包括庐州)

四、(24分)

13.(1)听凭百姓以一倍的价钱赎回卖出的土地,使富人收获两倍的利益,穷人获得已抛弃的产业。(3分。注意“听”“倍直”“兼入”等词语的翻译)

(2)这是我的职责,但鞍马兵器军械未准备齐全,怎么能够抵御敌人?(3分。注意重要词语的翻译及句式特点)

(3)(遇到)不寻常的变故,理应采用变通手段;擅自调兵的罪名,由我承担。(4分。注意“非常”“权”“擅”“坐”等词语的翻译)

14.(1)“暗”和“寒”两字语意双关(1分);即写出了当时秋云暗淡、暮雨的寒冷的季节和天特点,也借此含蓄地表现了自己内心忧郁、凄凉的感受(2分)。使情因景生,景助情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1分)。(4分,意思对即可)

(2)全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对生活细节的描摩,表现了诗人客居他乡时寂寞、孤独、悲凉的心情(2分),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怀恋(1分),同时也流露出心怀国事、报效朝廷的政治愿望(1分)。(4分,意思对即可)

15.(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6分,每句1分。每句中如有一处错误,该句即不得分)

五、(12分)

16.①力求领悟(窥得)此中的真意

②心里清楚却说不清楚(心巧口拙),读者会不知所云(4分。意思对即可,但前者一定要照应到前句所言“此中有真意”,后者一定要扣住不能“将文学的深意,还原为浅白的初心,以晓喻读者或听众”之意)

17.①由

④陛下(皇上)

⑤孔明(卧龙)先生(4分。答对两处即可给满分)18.参考答案一:背诵古诗是学习古诗、复习迎考、创作诗歌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会写有错字的诗句也比一无所知的好百倍。

参考答案二:在春节这一共享团圆的节日里,家人靠着“引领背诵”一起回味那些唐诗宋词,唤起大众的参与,增加团聚的文化韵味,何况学生考试还用,背诗有什么不好呢?

参考答案三:从栏目的一二季来看,若仅仅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停留在略知一二上,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4分,赞成或否定前者都可。关键点:必须针对上述评论中的“背诵、错字或考试占比、值得”等来评论)

六、(18分)19.①贪财。他一直想得到兰西夫妇的五块钱,钱失去他“伤心”,钱失而复得他反复摸“坎肩口袋里的钞票”。②狡猾。他善于借助手中的权力,抓住每一个机会来猎取钱财。③虚伪。他要钱时总是打着法律的旗号,明明很贪心,还要装出对钱“满不在乎的样子”。④本性善良,乐于成人之美。看到两人重归旧好后,并未制造麻烦。(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⑴语言描写。写女人临别时对丈夫的种种细致入微的叮咛,形象地表现出她虽已跟丈夫离婚,但内心依然牵挂家庭、关心丈夫的微妙心理和真挚感情。

⑵细节(神态和动作)描写。抓住了兰西的神情、动作,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丈夫珍惜夫妻之情、不希望家庭破裂而又放不下个人面子和男人尊严的心理。

(4分,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特点1分,分析效果1分)

21.⑴同意。①“五块钱”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线索,用它作题目比“人生的波澜”能更加准确地概括小说的基本情节。②“五块钱”比较具体可感,作为小说题目更加具有个性特征,而“人生的波澜”则未免笼统和空泛。

⑵不同意。①用“人生的波澜”作题目能够更全面地概括小说内容,因为小说表现的是治安官和兰西夫妇在生活中经历的几个“波澜”,“五块钱”只是其中的部分情节。②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一番“波澜”后,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状态。用“人生的波澜“作题目更有意蕴,更耐人寻味,而“五块钱”作题目则过于浅白。

(4分,答出每一点理由得2分,只答同意与否不得分。)

22.①情节上前后照应。如“五块钱”这一道具在文章前后多次出现,使小说既脉络清晰,又曲折生动;并且同时刻画了治安官和兰西夫妇两方面人物的性格。②人物行为上前后照应。如先后写治安官“忙把双脚伸进鞋子”“早就穿好了鞋子”“脱掉鞋子”,前后映衬,强化了治安官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独处时则随意散漫的性格特征。③环境描写上前后照应。首段和尾段都写到一只花斑母鸡“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既使得小说结构上前后圆合,又形象地暗示生活在经历了一番波澜后又恢复了先前的样子。(6分,每点3分,其中举出角度1分,具体分析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有其他角度和例证如能合情合理也可酌情得分)

七、(60分)参照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思谦,字景让。思谦少年时期丧父,机警聪敏好学,对事物的名称数量、法制的始末都有详尽的研究,对邵子《皇极经世书》研究尤深。文宗天历初年问政,朝廷征集贤能之士,丞相高昌王亦都护推举陈思谦,当时他已经四十岁了。在此以前,关陕发生饥荒,百姓很多卖地逃亡,回来后,都无地可耕。陈思谦说:“听凭(允许)百姓以一倍的价钱赎回卖出的土地,使富人收获两倍的利益,穷人获得已抛弃的产业。”朝廷听取了他的意见。

第二年九月,陈思谦被授予监察御史一职。当时官员因父或母去世而辞去职务在家中守孝,但往往守孝期未满就被起用。陈思谦说:“三年之丧,叫做通行的礼节,若非战争时期,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于是记载到法令中。皇帝下诏,修建报严寺。陈思谦说:“兵荒之后,应停止土木建设,以宽舒民力。”皇帝称赞他,并且赐给缣绮嘉奖他。元统二年六月,召思谦为中书省员外郎,陈思谦进言:“强盗中只要伤了当事人的,都被判为死罪,但是那些跟随他人以实际行动帮助杀人的故意杀人者,与互相争斗而杀人的,按照律例杖击一百下,没有被判为死罪,与私自宰杀牛马的罪行没有什么不同,这是把人与牛马同等看待,法律应当加重(故意帮助杀人者的)罪行。”于是命令司法官员商议,写入律例,成为定制。

至正元年,是饥荒之年,盗贼蜂拥而起,抢劫掠夺州邑,陈思谦极力向执政者建议,应竭尽府库的粮食赈济贫民,分兵镇守抚慰中原地区,以防后患。庐州盗贼四起,陈思谦急命庐州路总管杭州不花率领弓兵捕捉,但盗贼势力已经不可扑灭。陈思谦对宣让王帖木儿不花说:“太平的日子久了,百姓不知有战争,王爷凭借皇室后代的身份,镇守淮甸,怎能坐视不理?思谦愿与王爷合力征讨灭除盗匪。况且王府的武将番值宿卫人数不少,一定有能冲锋陷阵的人,只要你谋划(就能成功)。”宣让王说:“这是我的职责,但鞍马兵器未准备齐全,怎么能够抵御敌人?”陈思谦收集官民的马匹、置备兵器盔甲,没多长时间就集中起兵力,分路并进,于是擒获了匪首,庐州之盗被平定。后来,颍州盗匪即将渡过淮河,陈思谦又对宣让王说:“颍州盗匪东侵,应赶快调集芍陂的屯兵使用。”宣让王说:“没有接到诏令,不敢调动。”陈思谦说:“(遇到)不寻常的变故,理应采用变通手段;擅自调兵的罪名,由我承担。”宣让王被他的话感动,听从了他的建议。

不久,陈思谦被召回京城,任集贤侍讲学士,修定国家法律。十三年,晋升中丞,年近七十,上书请求告老离职,不被允许,皇上特为降旨,进一品官阶,授予荣禄大夫。陈思谦入宫拜谢,感染疾病,等到任命传下,勉强拜谢接受任命,次日即逝。

第五篇:上犹中学2014届高三暑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犹中学2014届高三暑期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黄燕华审稿人:郭晓春2013-8-2

5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晌.午(xiǎng)叨.扰(tāo)口角.(juã)朝暾.夕晖(tūn)B.干.系(gān)画框.(kuāng)倾轧.(yà)爱憎.分明(zēng)C.脚踝.(huái)蕴藉.(jiâ)着.迷(zhuó)便.宜行事(biàn)D.漂.白(piǎo)寒噤.(jìn)踏.实(tā)赍志而没.(mò)

1、D(A晌午shǎngB,画框kuàng,C着迷zh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编纂辐射九霄得垄望蜀 B.蛰伏修茸装帧礼尚往来 C.贸然羁绊包涵墨守成规 D.就序松弛坐镇杯盘狼藉

2、C(A得垄望蜀—得陇望蜀,B修茸—修葺,D就序—就绪)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其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B.为避免楼市调控不遭遇这种尴尬的局面,地方政府除“给力”限购政策以外,还必须扩大楼市供应以及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和供应力度。

C.全省新闻战线将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D.中国经济能否顺利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3、A(B否定不当,去掉“不”,C动宾搭配不当,应为“增强„„意识和提高„„水平”,D两面对一面)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深圳平安队与四川大河队开战前,朱广沪强调三点:一是阵型不做改变;二是把进攻交给边路;三是关键要进第一个球。

B.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C.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以讲议著称,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D.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打兔子的,捡兔子的,他自认为是二种人。

4、C(A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B句号应放在引号外。D冒号管到哪,句末点号打到哪,故

“他”前边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5、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人和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①重视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描写人物

②虽然这时的小说已经不再用让人惊奇的情节来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绘人物 ③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④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⑤但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行和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A.③①⑤②④B.①③④②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②⑤③④

5、C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险小人希普企图占有维克菲律师的产业,还企图占有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大卫的姨婆破产也是他捣的鬼。但最后他的阴谋并未得逞,密考伯揭穿了他的罪恶行径。随后密考伯一家移民海外,并在那里大有作为。《大卫•科波菲尔》

B.王熙凤将尤二姐骗进府中后,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对尤二姐进行挖苦辱骂。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虎狼药后小产,尤二姐遂吞金自杀。(《红楼梦》)

C.出嫁不到一年,梅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军阀开战后,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家》)D.住进伏盖公寓的第三年,高老头要求换到每月四十五法郎的最低等的房间。他戒了鼻烟,金刚钻、金烟匣、金链条等饰物也不见了,他不再是一个神秘的有钱人,活像一个可怜虫。(《高老头》)

6、B(王熙凤表面上对尤二姐百般照顾,暗地里却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尤二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微博在中国 陈 敏

微博,正在成为撬动中国的一个微小杠杆,具有造成飓风和海浪的蝴蝶效应。美国《纽约时报》称:“微博改变了中国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一种能观察中国在发生什么的实时民意调查系统。”分析人士还表示,微博并非一种激进主义,而是一种自由表达。加拿大某报则形容,“中国微博正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身成为舆论监督利器”,参与并且影响着整个世界。微博用户呈现井喷式增长,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报告》预测,“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年~2013年左右,市场将在2013年进入成熟期。”一条微博只有短短几行,渗透性却极强。上海谢耕耘教授有个好比喻:“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真可谓: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

微博在中国悄然兴起,迅速壮大,衍生“全民记者围观中国”之现象,在推动公民社会成熟的同时,也锻造了一把藏着锐和钝的双刃剑。

在发生巨变的国际传媒环境中,微博这种人性化的媒体使平民和政府平等对话,在名人和粉丝之间架起桥梁,绕过各种出版媒介,而让碎片式的信息迅捷传播——哪怕再弱小的声音,都可能被扩大到无穷倍,进而震撼世界。

微博有其微妙之处。官方微博、官员微博、名人微博、草根微博等在微博舞台轮番上位,互相沟通、PK、博弈、联合,在只言片语里,在迅捷的转载评论里,有的力量被消减,有的则被扩大。一条微博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庞大系统的命运。微博无法控制,也无法预演。当上亿的中国人都在这里抢着发言,一秒钟,就足以掀起新的狂澜,引发新的恐惧和狂欢。谁都可能成为主角,你准备好了吗?

另一方面,微博对个人隐私的人肉搜索,对谣言不负责任的转播,以及信息碎片带来的快餐式阅读,又让人不无隐忧。比如微博视野中的阅读,是典型的“泛读”。在技术上,微博给书写者的空间十分有限,被限制在140字以内。在140个字符内传递一定的信息是可以的,但要表达像样的思想则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读者而言,在微博世界浸淫日久,注意力也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点点滴滴短暂的快感。微博已经改变中国人的交流传播方式,但微博也只能是微博,容量和深度都有限。我们的消息平台、阅读态度、思考习惯乃至公民抱负,如果只是经由一个限发140字的新媒体造就或者宣泄,只能反证这个民族的孱弱。

对“微”力量正视不回避、善用不滥用,既知其利也知其弊,小小微博客,方能体现泱泱大国的智慧和气度。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能否运用好微博,无疑会影响到自己在变革社会中的未来。

7、下列关于“微博”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已经成为撬动中国的一个微小杠杆,这无疑在告诉我们这种微力量不容小觑,它

具有造成飓风和海浪的蝴蝶效应。

B.微博的微妙之处在于虽只有只言片语却既可削减一种力量,也可以增强一种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庞大系统的命运。

C.微博发展迅猛,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种种局限和弊端,追问和思考这一新兴媒介的宽度与限度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D.正是由于微博在中国悄然兴起和迅猛壮大,才衍生出“全民记者围观中国”之现象,也锻造了一把藏着锐和钝的双刃剑。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据上海交大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报告预测,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

2年~2013年,市场将在2013年进入成熟期。

B.据《纽约时报》称,中国微博正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身成为舆论监督利器,参与并影响着整个世界,特别是在国际传媒环境中。

C.对个人隐私的人肉搜索,对谣言不负责任的传播,以及信息碎片带来的快餐式阅读,是不容忽视的微博弊端的表现形式。

D.微博是人性化的媒体,它绕过各种出版媒体,成为名人与粉丝之间的纽带。有了微博,平民和政府才有了平等交流的机会。

9、从全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正是由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孱弱,如缺少智慧和大度,大家才会经由一个

限发140个字的新媒体——微博来造就或宣泄。

B.在微博世界里,即便是再弱小的声音也会被扩大无数倍,进而震撼世界,可能改变一个庞大的系统等,因为微博是无法控制的。

C.微博的渗透性是十分强大的,这种传播媒体只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普及到5000万人,这是收音机、电视机等媒体无法比拟的。

D.在微博已经改变国人的交流传播方式的同时,作者担心其阅读者的思维被微博化,注意力被严重碎片化,阅读缺少思维的深度。

7、B(A原文为“已经成为”有误,原文为“正在成为”,见第1段。C“成为„„课题”属

无中生有,D强加因果关系,见第3段。)

8、C(A原文“2012年~2013年左右”,见第2段。B应为“加拿大某报形容”,张冠李戴,D“有了微博,平民和政府才有了平等交流的机会” 过于绝对。)

9、A(将证明关系用作因果关系,“民族的孱弱”、“智慧和气度”与“微博来造就或宣泄”

之间的因果关系,文中无法判断,见第7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予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

之也。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

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祜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退而次.

之曰

次:编次,撰述 B.生十八年归.苏氏归:出嫁 C.由夫人素勖.

之也勖:勉励

D.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没:失去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未之.铭,予为我铭其圹B.父母非乏于.财 夫晋,何厌之.有于.

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D.不已,且.愚吾子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

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④不数年遂为富家 ⑤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

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2分)

(1)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4分)

译文:

(2)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4分)

译文:

(3)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4分)

译文:

10、D(没:同“殁”,死。)

11、D(副词,将,将要。A.代词,她;助词,作提宾的标志。B.介词,在;介词,对于。

C连词,表目的;介词,用来。)

12、A(④写其持家之才,⑤写其教育孩子,⑥写其善良助人。)

13、(1)(4分)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何为”、“甘”、“一发言”及固定结构“独„„乎”各1分,共4分。)(2)(4分)(夫人)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伤的了。”(“厉”、“死”、“直道”和“戚”各1分,共4分。)

(3)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为他们置办产业。(“穷”、“振”、“业”及定语后置句式“族姻之穷者”各1分,共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木兰花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①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

宋,为右神武将军。博学能文辞。此词作于作者临死前不久。②芳尊:杯中盛着美酒。

(1)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词最后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14、(1)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城上莺歌嘹亮,风光无限,城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作者以明丽热闹的景色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若从“绿杨芳草几时休”入手分析反问手法,可酌情给分。)

(2)结尾这两句抒写诗人生命无多的垂暮悲怀。岁月流逝,容颜衰老,览镜而惊叹,往昔多病厌酒,如今却只有借酒浇愁,不惜一醉。既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心境,又隐约地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总角之宴。,不思其反。(《诗经·氓》)(2),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5)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5、(1)言笑晏晏信誓旦旦(2)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4)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阆中

王剑冰

①雨说下就下来了,最初是一滴一滴的,首先打在枇杷叶上,而后打在一片片瓦上,叶子和瓦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有一滴打在额头上,顺手一抹,一脸的滋润。再抬眼的时候,整个古城都是这般润润的了。

②一扇扇的门响动起来,明清时的门不知打开了多少岁月。由于雨的洒落,满街的石板路湿了,像刷了一层桐油。一条狗从一个门缝钻出来,向空荡的街巷扫了一眼,又极快地消失在街的尽头。由于迅疾,像突然发生又未发生。一个女孩的出现要比它显得从容,打伞的女孩,像飘逸于多少年前的哪个角落。一个个幌子,招扬着早晨的新鲜与迷离。两千三百年就在这新鲜迷离中过去了。

③街巷里穿行,闻到一种香,奇异的带点酸甜的香。看了幌子,才觉出是一种醋的味道。阆中产醋已逾千年。不只是醋香,或许还有张飞牛肉。张飞守阆中多年,这里就有了一种既强体又出味的牛肉做法。早饭时还有一种清气盎然的荷包,那是桑叶包着的带有田野味道的黏黄米糕。边鱼也是吃到的极美味的一种鱼,这种鱼是嘉陵江的特产。

④嘉陵江,这名字像女子的江,无论从上游还是下游都在崇山峻岭中奔涌,到这里却以极美的身段展现出她的丰姿。三面环城的江上起了水汽,晕晕的,似一层纱,带有惺忪的妩媚。哪里一个女子在喊叫,喊的什么听不懂,抑扬顿挫的尾声极快就沉进了江里。而后哪个巷口又有人叫喊,声音的开始像从水中弹起来。灰色的云团裂过一道闪电,龙一样滚过古城上空。这些都让我陷入了一种神秘状态中。

⑤当地的朋友小陈说,他小时在江边还看到过爷爷拉纤的身影,一群人和一群号子艰难地拉着一条大船前行。一条条船拉过了滩头,船上的人就上岸喝茶买酒,吃张飞牛肉,或住上个三五日。也有人喜欢上城中的女子,干脆置房买舍,住下不走。我听过川江号子,那种裂心夺魄的号子,会催化出一种油然而生的陌生又熟悉的感情。

⑥阆中,自古就是巴郡首府,曾走出了五百多进士和举人。有走出去的,还有走进来的。一个孔子的后人遥遥千里祭寻沙场的父兄,途中被这“处处轩窗临锦屏”的阆苑所迷,竟决意居留此间。孔安国的留驻,不止是选取了终生依老的所在,还在于与阆中的一种默契。住在南充的陈寿定是来过的,还有蓬安的司马相如,他们不能不在这里寻到灵感翻腾的气象。至于慕名而来的就更多,杜甫一来就喜欢上了,来了还要来,还有陆游。两人不管心绪如何,到这里都是猛然换了精神。李白若在这里住上一住,就不至于空寂中寻月而逝。李白一直没有找到灵魂所依的故乡,他是把阆中错过了。阆中是难得一遇的精神故园。

⑦穿行于张家小院、李家大院,穿行于衙署贡院、张飞庙及那些作坊,我觉得阆中的“阆”就在于“门”字里的“良”,那自然的生活,那清阔的江水,那千古遗留的民风,还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中走出的女子。如此多的“良”,当然是该叫“阆中”了。

⑧晚间,雨后的空气更显晴朗温润,一缕月光从云层里斜照下来。光线的柔静是如此的少见,似纤细明亮的绒毛,一缕缕地飘浮着,漂到哪片瓦上,瓦上就会亮闪一片。

⑨解一只小舟入水,不知是江在行还是岸在行。岸上的景物一映水中,包括房子、房子里的灯、灯透出的人影。一条鱼跳起来,将这一切打散了。月亮在水中晃了晃又聚合起来,如一枚古镜。

⑩有嘉陵江号子隐约飘来,随之又远了。

(选自《青岛日报》,有删改)

16、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阆中有哪些独特的魅力。(6分)

17、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我听过川江号子,那种裂心夺魄的号子,会催化出一种油然而生的陌生又熟悉的感情。

(2)阆中是难得一遇的精神的故园。

18、以“有嘉陵江号子隐约飘来,随之又远了”结尾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5分)

1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本文开头以圆润的雨声切入,为古城阆中营造了一种润湿幽静的意境,奠定了本文怀

古的感情基调,文段具有很强的情景感和可读性。B.“阆中是一片瓦的世界,六十多条街巷的瓦,一重一重,偎依着,叠压着,翻扑着”巧妙而形象的比喻,赋予了瓦片以鲜活的生命,使文章颇具情趣。

C.古城大院多,自然门就多,自然的生活、古朴的民风包含着多重的“良”,所以古城取名为“阆中”;这种观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D.“一个个幌子,招扬着早晨的新鲜与迷离”,“新鲜”是说幌子本身的颜色与样式,“迷离”是说在烟雨迷蒙中看不太清晰。

E.文章虚实结合,既有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又有对历史的追忆联想;迷人的环境、如诗般的意境,给读者以穿越时空、如梦似幻的感觉。

16、①阆中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这里民风古朴、淳厚。

②嘉陵江三面环城,江水清阔。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饶,生活富足安详。③阆中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是许多人灵魂皈依的故乡。

17、(1)川江号子裂心夺魄破空而来,乍一听,很容易让人产生闻所未闻的感觉,故言陌生(1分);但听得多了,琢磨久了,川江号子又能唤起人人心中皆有的那种为美好生活奋勇打拼并迎难而上的豪迈情怀,故言熟悉。(2分)所以作者说,听到“裂心夺魄的川江号子”,“会催化出一种油然而生的陌生又熟悉的感情”。

(2)阆中曾走出了五百多进士和举人,孔子后人、陈寿定、司马相如等也都在此生活过,而且还有杜甫、陆游等慕名而来的文人。如此多的文人曾与这里有过联系,说明阆中是一个世上少有的,既符合古人审美趋向,又能让文人雅士安顿心情,安放灵魂的精神皈依之所。

18、(1)以隐约传来又飘然远去的嘉陵江号子,表现出阆中人为美好生活而奋勇打拼迎难而上的豪迈情怀。(2分)(2)以声衬静,用隐约飘来的嘉陵江号子凸显阆中之夜的恬静美好。(1分)(3)嘉陵江号子呼应了上文的提到的川江号子,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天成。(1分)(4)文章戛然而止,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1分)

19、A、E(B为比拟;C这种说法仅仅是作者的猜测和理解,并非大家的共识。D对“新

鲜”“迷离”的理解太狭隘。)

六、(15分)

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高中语文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用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开头。

(2)有一处用“不仅„„而且„„”或“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句式过渡。(3)使用打比方、拟人两种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洁、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示例】

《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旨在引导我们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并形成一定文化积淀的选修教材。(统领全段内容的开头)教材不仅精选了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的作品,而且还遴选了道家、墨家、法家的传世名篇。充满哲思、影响深远的一篇篇文章好比一把把钥匙,打开一座又一座智慧宝库。(打比方)那些宝库的宝物或引导我们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或教会我们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或启发我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拟人)总之,他是教导我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待人的根本,启发我们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的大师。(拟人)(共281字)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今年5月,河南漯河市部分中学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纷纷到被誉为“文宗字祖”、“许夫子”、“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共有即将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陆续参加。有人认为“学生祭拜许慎一来可以缅怀圣人,二来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有啥不好?”此事一经网上报道后立刻引发热议。

对上述材料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注意:作文不得脱离材料,自主立意,自拟题目,不要抄袭和套作。21.立意指导:(1)由祭拜思维本身可谈“信仰”问题,崇高的信仰使人产生不竭精神动力。材料涉及到高考祭拜,祭拜的目的都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求得心理上的安慰。这是当前许多地方愈演愈烈的文化心理现象。拜佛、祭祖等行为能使考生获得好成绩吗?(古人崇尚:“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经久不废,为之不朽”“修身、治国、平天下”;革命前辈为建立新中国、过上没有剥削、压迫的新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追求。)考生可列举实例论证信仰的精神力量,也可正反对比,论证信仰对人的影响,注意务必联系实际去分析,达到深刻、丰富的层次。

(2)成功来自勤奋。论述中要注意联系祭拜进行分析和驳斥,否则易脱离材料,自说自话。(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从国家或学校该宣传、引导什么样的观念,从而对青少年给予积极、正确引导;也可从学生个体主观思想入手,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问题;两者结合也可。(4)仅谈缅怀、安慰的方法,而不联系现实,涉及有关信仰、勤奋、人生观等一方面重要

作用论述,应作为偏题处理。【参考译文】

治平三年的夏天,府君苏洵在京城逝世,我前往吊唁。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边哭边说:“我们将护送先父的灵柩回四川安葬。四川人合葬的风俗是同一座坟冢而不同的墓穴。从前,我母亲安葬时,没有为她写墓志铭,请您替我们为她写一篇墓志铭吧。”于是我说:“夫人的贤德,不是别人所能知晓的,希望你们能告诉我有关她的大概事迹。”苏轼、苏辙两兄弟便把记录母亲事迹的事实材料恭敬地拜送给我。

我恭敬地接受,回到家中,撰述如下:夫人姓程,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时嫁到苏家。程家家境富裕而苏家极其贫穷。夫人嫁过来以后,秉持妇道,孝顺、恭谨、勤劳、节俭。同族人从各方面观察她,没发现她有丝毫不快、傲慢等可以指责的样子,因此大家都认为她很贤惠。有人对夫人说:“你父母并不缺少钱财,凭借你父母对你的疼爱,假若你去向他们请求资助,应该没有不答应的。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夫人说:“是的。如果我向父母请求资助,父母确实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但万一有人说我的丈夫是向别人求取财物来养活妻儿的,那又将怎么办呢?”最终也没有向父母开口请求。当时苏洵的祖母尚在世,年老而性情严厉,家人经过堂下时,都非常小心谨慎,即便这样发出脚步声,他们也害怕被责怪。唯独夫人能顺从迎合她的心意,祖母见到她就高兴。

苏洵到二十七岁还不知道学习,有一天,感情激昂地对夫人说:“我看自己现在还是可以发愤求学的。然而全家要依赖我生活,如果我求学,将会断绝生活来源,怎么办呢?”夫人说:“我很早就想说这件事了,只是不想让你认为是因为我才学习的!你如果有志向,就让我来承受生活的劳累吧。”于是拿出所有服饰器玩,卖掉它们来经营家业,谋求生计,没有几年就成了富裕之家。苏洵因此能够专心致志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夫人喜欢读书,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苏轼、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经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伤的了。”不久,二子同年考中进士,又同时考进贤良方正科。苏辙答辩语言尤其恳切率直,使人惊异,这都是夫人平时对他勉励的结果啊。

先前,夫人看自家的财物已经有盈余,就感叹说:“这难道就是所说的福气吗?这种情况不停止的话,将会使我的子孙被钱财蒙蔽啊。”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为他们置办产业。对于有急难的同乡人,也时常周济他们。等到夫人逝世的时候,家中没有可供一年使用的财物储备。夫人于嘉祐二年四月癸丑在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苏轼进入朝廷,夫人被追封为武阳县君。唉,作为女子,如果她的温柔和顺从能够使家族和睦,她聪明才智能够治理家事,这就已经是贤能了;更何况像夫人这样,还能启发开导教育帮助成就了自己的丈夫、孩子,使他们都能凭借文学才能被天下人所知、尊重,如果不是见识思虑高超过人,能像这样吗?古人说国君和士大夫们的兴盛衰败没有不来源于妻子的,今天从夫人来看,更可见古人的话是可信的。

下载2018 通州区高三期末 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 通州区高三期末 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模版)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

    【语文】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汇总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自己的天......

    八年级语文摸底考试

    八年级语文摸底考试 一、 积累及运用(16分) 1、卷面分(3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及郡下()亵()鲜有闻() 多髯()矜寡孤独() 3、填空(8分) (1)可以,。无丝竹之乱耳,。 (2)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

    2018高三期末语文写作-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①......

    高三学生期末评语

    篇一:高三学生期末评语精选 高三学生期末评语精选 乖巧的你在老师眼中听话、懂事,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但过于沉静的性格让你在生活中多了些拘谨,少了些张扬个性的冲动。希望......

    高三学生期末评语

    1、从你的眼神中,老师看到一个还算是单纯的你。你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学生,那次旷课后,果真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你积极劳动的身影时时提醒老师,你不是一个坏学生。你也很仗义,热心,......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

    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考试 语文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案卡上。 2.回答单选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