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模版)

时间:2019-05-13 05:5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模版)》。

第一篇: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模版)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基于对这一现象的 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 民” 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孔子的“均”应有两解:一是“平均”,如《荀 子• 君道》: “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穗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 “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政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乎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 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 “贫”、“寡”、“倾”的问题。总之,是利用“均”、“和”、“安”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均”作为分配形式同“贫”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它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均无贫”是说“均无极贫”,绝对平均会致贫,但相对平均却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其实,从另外意义上说,孔子又何尝不“患贫”、“患寡”呢,他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对庶、富、教的赞 许,就是最好的说明。“贫”确实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历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均贫富,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在文化分 子特别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过是相对的平均思想,是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开放与封闭》)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当季康子试图借改革税赋制度以聚敛更多财富时,孔子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 语•先 进》)孔子讲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增加他的财富;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

(节编自涂可国《也谈儒家的财富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代,贫富差距己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忧虑,为消除社会隐患,孔子提出了 “均”富的分配主张。

B.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不能简单解释为土地财产少,而是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

C.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在宣传平均主义。

D.反对孔子“均”富思想的人,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因为他们是在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条件下加以阐释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强调的“均”、“和”、“安”,都是手段和途径,他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工具理 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

B.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平均,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 方式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C.贫富差距在等级社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张的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 在适当限度,则更有利于这种社会的稳定。

D.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冉求还替他不断搜刮、聚积财富,这让孔子无法忍受,他认为,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应“患不均”,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均”也是“不安” 的根源。这一点学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B.“贫”是“不安”的首要原因,孔子理解这一点,他也因此“患贫”、“患寡”,对足食、足兵、民信给予肯定,对庶、富、教进行赞许。

C.“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

D.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和谐,本质是在强调等级分配与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摧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 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 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 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 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 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 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 是连 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 同病相怜,唱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命运敲门声 何葆国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我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几乎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几点意见.“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好了,”简进谦恭得有些畏葸地双手呈上一叠稿纸,“请邹老师„„”

我想发火,但最终还是克制了。从他手上拿过稿子,我淡淡地说:“我帮你推荐出去,你就在家等着发表吧。”

“谢谢,”简进接连点头哈腰,“太谢谢了,邹老师,太谢谢了„„”

简进走后,我再也没有情绪继续写作,心想,这家伙想发表想疯了,天天上门骚扰,这可如何是好!我忽然想到去年有篇旧稿,自己不太满意,一直没有寄出去,干脆„„我找出旧稿,署上简进的名字和他的地址,给一家熟悉的报纸寄去。

大概半个月后,筒进来了,看样子他激动得面孔都有些变形了,手颤抖了许久才从口 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我一看,正是我署上他名字的那篇稿子。

“邹老师,您帮我修改的文章,终于,终于发表了„他的声音激动得哆嗦。“很好嘛,这是第一步,希望你埋头苦干,不要荒废了时间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

“是,是,是。”

从此,我很长—段时间没有看到他,也许他上门找过我,但我不在,总之我渐渐把他忘了。大概是4 年之后,我有一天到那个亲戚家闲坐。他忽然问我,你还记得简进吗?我摇头。他说,就是那个我介绍他去找你的文学青年啊。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叹道,一个好好的人迷恋什么写作,现在疯了,我们活活把他害了!原来,简进在发表“处女作”的巨大精神动力之下,没日没夜地写„„可是再也没有发表一个字,他就疯了„„ 我听得胆战心惊,忽然觉得自己是个罪魁祸首。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我 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 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凡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简进谦恭地说。

“行了,我不用再看了,”不知怎的,我忽然克制不住自己,粗暴地打断他说:“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修改一百遍也没有用!”

简进一脸窘迫。

“ 我劝你别白费劲了,把时间和精力拿去搞点别的东西,现在改革开放,千什么不行,偏偏要在文学树上吊死.......”

我正口若悬河,忽然发现简进不见了。不知他什么时候偷偷跑了,他一定受不了我的尖刻一一管他呢,我继续写我的。

大概是4 年 之后,我有一天上街取汇款。忽然一辆轿车嘎地在我身边停住,我吓了一跳。车窗里探出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邹老师,你忘记我啦? ”原来是简进!他下了车,热烈地握住我的双手,“邹老师,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我真不知如何报答你!” 我懵头懵脑的,“我当初痴迷着文学,是你一番话让我迷途知返啊,我真不知如何感激你!” 原来,简进被我批了一通之后,丟掉文学转头卟通跳“海”,现在有了公司有了车,连别墅也有了。不久,简进诚心诚意拿了数万元,帮我出了一套文集。我以恩人自居,但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会不会是他?好吧,我就是不开门,看你的耐性有多好!大概15分钟之后,敲门声渐渐弱下去,像一来云飘散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讲述的“我”与简进之间发生的敌事,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对“我”的描写是明线,对简进的描写是暗线。

B.简进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但他连写作的基本功都没有,尽管“我”对他进行了 一些 指导,但他没有什么改进。

C.简进看到报纸上有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十分激动,可他竟然没有发现那是别人的文章,足见这个人多么马虎。

D.简进接受不了 “我”対他说的“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的话,他竟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愤然地离开了我家之

E.简进最后一次来我家时我”态度坚决,将他赶出门外,因为只有这样做,他 才会不来纠缠,打扰我的生活

(2)小说反复强调持久、顽固的敲门声,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简进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亮点,你同意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王国维“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学

周传家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批评旧史学的弊端,大声疾呼号召“创新史学”。1919年,毛子水发表《国故与科学精神》,批评“国故”和旧史学,引起张煊的反驳,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指出:“国故”即“国学”,涵盖 “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他主张“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

王国维深受梁启超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的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他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拓展了传统历史学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新史学的典范,而且是公认的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走化史路数,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绝非虚玄论道,同时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论事。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一一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媒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有“史识” 一一别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胆”一一良知和 担当。王国维幼年即喜读《汉书》,早年的《咏史诗二十首》不局限于个体的人生感慨和 悲欢心绪,总揽全局,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处在大厦将倾、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文物制度的崩溃、历史延裂的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的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 以及古史研究,说明中国文物制度的真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的理想。

读王氏之《咏史诗二十首》,不由得使人想起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屈原有感于楚国的危机和忧患,天问地,在对有关天、地、人的某些传说质疑的过程中,体现出他的怀疑精神、思想观念及其为楚国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图;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同样是通过卒章显志的惯常创作模式,试图从中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成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这绝非迷古恋古,而是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咏史诗二十首》就是20世纪的《天问》,王国“就是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连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酷似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

王国维具有扎实深厚的固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他在《殷虚书契考释•后序》中指出:“我朝学术所以超绝前代者,小学而已。”他以这种具有科学性质的小学工具来衡 定历史存在之真伪,重证据,重事实,不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乱下结论,更不会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欺世盗名。对于“不通字例、未习旧艺”之“俗儒鄙夫”的“肆其私臆,无所 忌惮”,他深恶痛绝,饥之为“鬼魅之易画”。但他不是迂腐学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 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因而成为王氏之学所具有的重要现代学术特征之一,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

吴梅是南派昆曲的著名学者,其曲学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众多领域,在曲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就治学而言,王国维和吴梅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两者走的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的路子,窃以为王氏更钟情于“道”,而吴氏则偏重于“器”。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减)相关链接:①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 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 “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他在研究中中借鉴了中西诗学 中的某些思想意蕴。提出了许多合理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 的研究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②《宋元戏曲史》中体现的研究方法,是王国维对戏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被人评其为“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 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其中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观点一致。

B.王国维修治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专门研究宋元戏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逻辑的戏曲史专著,是新史学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把《咏史诗二十首》看做20世纪的《天问》,把王国维看做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是因为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

D.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的“古 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即便在今天也不落后。

E.作者认为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学研究涉及众多领 域,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

(2)结合材料,具体阐释“道器合一”的含义。(6分)

(3)王国维治学的情感态度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结合材料,谈谈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有哪些独到之处?(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面对参加寒假集训的60名大学生,海江集团总经理张子平老师对海江创业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神釆飞扬,他的悉心讲解引起青年们阵阵热烈掌声。

② 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李克强总理不慌不忙,__________,让国人看到了一位睿智的领导人形象,更让世界借助媒体看到了大国领导人的风范。

③设计师要对施工工艺、材料等无所不知,只有这样,在客户面前才可以________________,问即答来,才能贏得客户的信任,才能跟客户签下合同。

A.款款而谈 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B.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款款而谈 C.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款款而谈 D.款款而谈 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中央复查部已经对苹果诉三星侵权案中的一项关键iPhone设计专利进行了复查,最终该专利无效。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观众为悼念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幸存者还讲述了亲人在大屠杀中当年被残害的情形。

C.广告中吹嘘:这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 三至六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糖尿病。

D.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民政部制定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使我国县级行政区域初步形成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企业,①,无论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企业的转型升级说到底是企业家的事。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过度的商业化、过度的急功近利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仅有资金,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需求,_______②。核心技术不可能一夕之间掌握,但 ③ ,精工细作是对市场需求最好的呼应。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成绩下来后,小章同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小章犹豫不决: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重新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

假如你是小章的同学,根据小章的情况,请你帮小章做出选择,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A 1.A(“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2.D(“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3.C(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4.A 5.D(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6.B(“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每点1分,通顺1分)(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每点1分)

8.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9.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1.(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C.“马虎”一词概括不准确。D.“愤然地离开”没有依据。E.“赶出门外” 没有依据。)(2)①表现简进的执着以及我对简进的厌恶与反感。②为后文故事情节做铺垫。③呼应题目“敲门声”。(每点2分)(3)①虚心求教。简进每次都遵照“我”的意见改稿,改后谦恭地求教。②勤奋执着。简进几乎天天来“我”家求教,“作品”发表后简进没日没夜地写。③知道感恩。简进下海致富后,回来感谢“我”的教导,帮“我”出文集。(每点2分)(4)同意。“我”有人性亮点。理由:①肯帮助人。尽管对简进反感,还是给了他一些写作指导和人生指导。②有责任心。听到简进写作疯狂后,深感对简进责任重大,劝另择人生道路。③能够自省。无功受禄后,“我”心里也酸溜溜的。(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不同意。“我”没有人性亮点。理由:①自私。只顾自己创作,不愿全力帮助上进青年。②虚伪。认为简进的文章狗屁不通,却煞有介事地教导他。③粗暴。不顾及简进自尊,粗暴否定简进的文学之路。④无耻。简进下海致富,“我”本无功劳,接受人家报恩。(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2.(1)(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C给1分)(A项“观点一致”于文中无据;C项“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只是原因之一;E项“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并非作者观点。)(2)①道”指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事物变迁之迹与其因果)。②“器”指文化现象(史料)。③“道器合一”指通过文化表象探索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用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证实文化表象(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每点2分)(3)①良知担当:他试图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②敢于怀疑: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③科学严谨:他治学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重证据,重事实。(每点2分)(4)①坚持了历史的观点: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②道器结合:主张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③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的手段: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④吸收了西学逻辑推演的方法。

(每点2分)

13. B(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 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款款而谈:诚恳的谈话。)

14.D(A成分残缺,后半句应在“该专利”前加“认定”;B语序不当,“当年”应调至“亲人”后;C“彻底”与“根”语义重复)

15.A(理由:①从语言逻辑看,后文表达中心为“创造力”,填加语句的语义中心也应为“创造力”,因此应选择“递进”关系的语句。②从句式角度看,选择的句式一致的,以保持与其流畅。)

16.① 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② 也支持不了企业的发展 ③ 企业可以精工细作(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5分)

17.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V”字型的长城、和平鸽为设计元素。(3分)数字、时间,代表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庆祝;“V”字型的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组成钢铁长城,获得抗日的最终胜利;五只飞翔的和平鸽象征和平与希望,也象征五大洲人民战后重生,飞向美好未来。(3分,写出两个即可)18.立意提示:上二本:“好儿女志在四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上高职:要有正确的名利观,能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成功;复读:厚积才能薄发,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开始他做德州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世宁于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刑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

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九年(1530)秋天去世后,被追赠为少保,谥端敏。

第二篇: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15—2016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基于对这一现象的 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 民” 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孔子的“均”应有两解:一是“平均”,如《荀 子• 君道》: “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穗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 “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要知

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政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乎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 “贫”、“寡”、“倾”的问题。总之,是利用“均”、“和”、“安”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均”作为分配形式同“贫”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它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均无贫”是说“均无极贫”,绝对平均会致贫,但相对平均却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其实,从另外意义上说,孔子又何尝不“患贫”、“患寡”呢,他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对庶、富、教的赞 许,就是最好的说明。“贫”确实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历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均贫富,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在文化分 子特别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过是相对的平均思想,是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开放与封闭》)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当季康子试图借改革税赋制度以聚敛更多财富时,孔子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 语•先 进》)孔子讲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增加他的财富;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

(节编自涂可国《也谈儒家的财富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代,贫富差距己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忧虑,为消除社会隐患,孔子提出了 “均”富的分配主张。

B.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不能简单解释为土地财产少,而是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

C.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在宣传平均主义。

D.反对孔子“均”富思想的人,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因为他们是在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条件下加以阐释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强调的“均”、“和”、“安”,都是手段和途径,他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工具理 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

B.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平均,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 方式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

C.贫富差距在等级社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张的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 在适当限度,则更有利于这种社会的稳定。

D.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冉求还替他不断搜刮、聚积财富,这让孔子无法忍受,他认为,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应“患不均”,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均”也是“不安” 的根源。这一点学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B.“贫”是“不安”的首要原因,孔子理解这一点,他也因此“患贫”、“患寡”,对足食、足兵、民信给予肯定,对庶、富、教进行赞许。

C.“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

D.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和谐,本质是在强调等级分配与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

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摧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 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 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 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 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 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

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 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

同病相怜,唱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3)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命运敲门声 何葆国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我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几乎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几点意见.“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好了,”简进谦恭得有些畏葸地双手呈上一叠稿纸,“请邹老师„„”

我想发火,但最终还是克制了。从他手上拿过稿子,我淡淡地说:“我帮你推荐出去,你就在家等着发表吧。”

“谢谢,”简进接连点头哈腰,“太谢谢了,邹老师,太谢谢了„„” 简进走后,我再也没有情绪继续写作,心想,这家伙想发表想疯了,天天上门骚扰,这可如何是好!我忽然想到去年有篇旧稿,自己不太满意,一直没有寄出去,干脆„„我找出旧稿,署上简进的名字和他的地址,给一家熟悉的报纸寄去。

大概半个月后,筒进来了,看样子他激动得面孔都有些变形了,手颤抖了许久才从口 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我一看,正是我署上他名字的那篇稿子。

“邹老师,您帮我修改的文章,终于,终于发表了„他的声音激动得哆嗦。“很好嘛,这是第一步,希望你埋头苦干,不要荒废了时间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

“是,是,是。”

从此,我很长—段时间没有看到他,也许他上门找过我,但我不在,总之我渐渐把他忘了。大概是4 年之后,我有一天到那个亲戚家闲坐。他忽然问我,你还记得简进吗?我摇头。他说,就是那个我介绍他去找你的文学青年啊。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叹道,一个好好的人迷恋什么写作,现在疯了,我们活活把他害了!原来,简进在发表“处女作”的巨大精神动力之下,没日没夜地写„„可是再也没有发表一个字,他就疯了„„

我听得胆战心惊,忽然觉得自己是个罪魁祸首。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我 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 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凡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简进谦恭地说。

“行了,我不用再看了,”不知怎的,我忽然克制不住自己,粗暴地打断他说:“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修改一百遍也没有用!”

简进一脸窘迫。

“ 我劝你别白费劲了,把时间和精力拿去搞点别的东西,现在改革开放,千什么不行,偏偏要在文学树上吊死.......”

我正口若悬河,忽然发现简进不见了。不知他什么时候偷偷跑了,他一定受不了我的尖刻一一管他呢,我继续写我的。

大概是4 年 之后,我有一天上街取汇款。忽然一辆轿车嘎地在我身边停住,我吓了一跳。车窗里探出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邹老师,你忘记我啦? ”原来是简进!他下了车,热烈地握住我的双手,“邹老师,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我真不知如何报答你!” 我懵头懵脑的,“我当初痴迷着文学,是你一番话让我迷途知返啊,我真不知如何感激你!” 原来,简进被我批了一通之后,丟掉文学转头卟通跳“海”,现在有了公司有了车,连别墅也有了。不久,简进诚心诚意拿了数万元,帮我出了一套文集。我以恩人自居,但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

来。会不会是他?好吧,我就是不开门,看你的耐性有多好!大概15分钟之后,敲门声渐渐弱下去,像一来云飘散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讲述的“我”与简进之间发生的敌事,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对“我”的描写是明线,对简进的描写是暗线。

B.简进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但他连写作的基本功都没有,尽管“我”对他进行了 一些指导,但他没有什么改进。

C.简进看到报纸上有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十分激动,可他竟然没有发现那是别人的文章,足见这个人多么马虎。

D.简进接受不了 “我”対他说的“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的话,他竟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愤然地离开了我家之

E.简进最后一次来我家时我”态度坚决,将他赶出门外,因为只有这样做,他 才会不来纠缠,打扰我的生活

(2)小说反复强调持久、顽固的敲门声,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简进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亮点,你同意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王国维“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学

周传家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批评旧史学的弊端,大声疾呼号召“创新史学”。1919年,毛子水发表《国故与科学精神》,批评“国故”和旧史学,引起张煊的反驳,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指出:“国故”即“国学”,涵盖 “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他主张“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

王国维深受梁启超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的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他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拓展了传统历史学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新史学的典范,而且是公认的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走化史路数,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绝非虚玄论道,同时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论事。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一一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媒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有“史识” 一一别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胆”一一良知和 担当。王国维幼年即喜读《汉书》,早年的《咏史诗二十首》不局限于个体的人生感慨和 悲欢心绪,总揽全局,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处在大厦将倾、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文物制度的崩溃、历史延裂的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的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 以及古史研究,说明中国文物制度的真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的理想。

读王氏之《咏史诗二十首》,不由得使人想起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屈原有感于楚国的危机和忧患,天问地,在对有关天、地、人的某些传说质疑的过程中,体现出他的怀疑精神、思想观念及其为楚国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图;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同样是通过卒章显志的惯常创作模式,试图从中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成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这绝非迷古恋古,而是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咏史诗二十首》就是20世纪的《天问》,王国“就是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连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酷似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

王国维具有扎实深厚的固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他在《殷虚书契考释•后序》中指出:“我朝学术所以超绝前代者,小学而已。”他以这种具有科学性质的小学工具来衡 定历史存在之真伪,重证据,重事实,不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乱下结论,更不会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欺世盗名。对于“不通字例、未习旧艺”之“俗儒鄙夫”的“肆其私臆,无所 忌惮”,他深恶痛绝,饥之为“鬼魅之易画”。但他不是迂腐学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 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

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因而成为王氏之学所具有的重要现代学术特征之一,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

吴梅是南派昆曲的著名学者,其曲学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众多领域,在曲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就治学而言,王国维和吴梅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两者走的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的路子,窃以为王氏更钟情于“道”,而吴氏则偏重于“器”。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减)相关链接:①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 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 “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他在研究中中借鉴了中西诗学 中的某些思想意蕴。提出了许多合理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 的研究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②《宋元戏曲史》中体现的研究方法,是王国维对戏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被人评其为“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 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其中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观点一致。

B.王国维修治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专门研究宋元戏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逻辑的戏曲史专著,是新史学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把《咏史诗二十首》看做20世纪的《天问》,把王国维看做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是因为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

D.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的“古 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即便在今天也不落后。

E.作者认为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学研究涉及众多领 域,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

(2)结合材料,具体阐释“道器合一”的含义。(6分)

(3)王国维治学的情感态度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结合材料,谈谈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有哪些独到之处?(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面对参加寒假集训的60名大学生,海江集团总经理张子平老师对海江创业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神釆飞扬,他的悉心讲解引起青年们阵阵热烈掌声。

② 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李克强总理不慌不忙,__________,让国人看到了一位睿智的领导人形象,更让世界借助媒体看到了大国领导人的风范。

③设计师要对施工工艺、材料等无所不知,只有这样,在客户面前才可以________________,问即答来,才能贏得客户的信任,才能跟客户签下合同。

A.款款而谈 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B.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款款而谈 C.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款款而谈 D.款款而谈 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中央复查部已经对苹果诉三星侵权案中的一项关键iPhone设计专利进行了复查,最终该专利无效。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观众为悼念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幸存者还讲述了亲人在大屠杀中当年被残害的情形。

C.广告中吹嘘:这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 三至六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糖尿病。

D.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民政部制定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使我国县级行政区域初步形成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企业,①,无论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企业的转型升级说到底是企业家的事。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过度的商业化、过度的急功近利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仅有资金,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需求,_______②。核心技术不可能一夕之间掌握,但 ③ ,精工细作是对市场需求最好的呼应。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成绩下来后,小章同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小章犹豫不决: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重新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

假如你是小章的同学,根据小章的情况,请你帮小章做出选择,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唐山市2015—2016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A 1.A(“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2.D(“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3.C(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4.A 5.D(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6.B(“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每点1分,通顺1分)(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每点1分)

8.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9.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1.(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C.“马虎”一词概括不准确。D.“愤然地离开”没有依据。E.“赶出门外” 没有依据。)(2)①表现简进的执着以及我对简进的厌恶与反感。②为后文故事情节做铺垫。③呼应题目“敲门声”。(每点2分)(3)①虚心求教。简进每次都遵照“我”的意见改稿,改后谦恭地求教。②勤奋执着。简进几乎天天来“我”家求教,“作品”发表后简进没日没夜地写。③知道感恩。简进下海致富后,回来感谢“我”的教导,帮“我”出文集。(每点2分)(4)同意。“我”有人性亮点。理由:①肯帮助人。尽管对简进反感,还是给了他一些写作指导和人生指导。②有责任心。听到简进写作疯狂后,深感对简进责任重大,劝另择人生道路。③能够自省。无功受禄后,“我”心里也酸溜溜的。(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不同意。“我”没有人性亮点。理由:①自私。只顾自己创作,不愿全力帮助上进青年。②虚伪。认为简进的文章狗屁不通,却煞有介事地教导他。③粗暴。不顾及简进自尊,粗暴否定简进的文学之路。④无耻。简进下海致富,“我”本无功劳,接受人家报恩。(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2.(1)(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C给1分)(A项“观点一致”于文中无据;C项“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只是原因之一;E项“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并非作者观点。)(2)①道”指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事物变迁之迹与其因果)。②“器”指文化现象(史料)。③“道器合一”指通过文化表象探索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用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证实文化表象(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每点2分)(3)①良知担当:他试图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②敢于怀疑: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③科学严谨:他治学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重证据,重事实。(每点2分)(4)①坚持了历史的观点: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②道器结合:主张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③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的手段: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④吸收了西学逻辑推演的方法。

(每点2分)

13. B(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 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款款而谈:诚恳的谈话。)

14.D(A成分残缺,后半句应在“该专利”前加“认定”;B语序不当,“当年”应调至“亲人”后;C“彻底”与“根”语义重复)

15.A(理由:①从语言逻辑看,后文表达中心为“创造力”,填加语句的语义中心也应为“创造力”,因此应选择“递进”关系的语句。②从句式角度看,选择的句式一致的,以保持与其流畅。)

16.① 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② 也支持不了企业的发展 ③ 企业可以精工细作(答出

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5分)

17.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V”字型的长城、和平鸽为设计元素。(3分)数字、时间,代表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庆祝;“V”字型的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组成钢铁长城,获得抗日的最终胜利;五只飞翔的和平鸽象征和平与希望,也象征五大洲人民战后重生,飞向美好未来。(3分,写出两个即可)

18.立意提示:上二本:“好儿女志在四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上高职:要有正确的名利观,能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成功;复读:厚积才能薄发,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开始他做德州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世宁于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刑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

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

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九年(1530)秋天去世后,被追赠为少保,谥端敏。

唐山市2015—2016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B 1.D(“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2.A(“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3.B(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4.C 5.B(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6.A(“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13.D(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 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款款而谈:诚恳的谈话。)

14.A(B语序不当,“当年”应调至“亲人”后;C“彻底”与“根”语义重复;D成分残缺,后半句应在“该专利”前加“认定”;)

15.C(理由:①从语言逻辑看,后文表达中心为“创造力”,填加语句的语义中心也应为“创造力”,因此应选择“递进”关系的语句。②从句式角度看,选择的句式一致的,以保持与其流畅。)

第三篇: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

“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发展逻辑。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

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蹈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精髓并将其化为己有。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术观而不随波逐流。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守”与“变”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精神追求,展现新时代的审美风范。中国画的“守”与“变”,保持着中国画特有的轨迹、精神和面貌,也包含着对当代审美的追求,指导着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洪潮《中国画的“守”与“变”》,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主要指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对提升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意义重大。B.中国绘画贯穿着“守”与“变”,在不断地探索中造就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辉煌成就。C.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即既要表现精神追求,又要在笔墨法度中彰显审美意蕴。D.“变”主要指中国绘画要融入时代精神、借鉴外来艺术,进而进行艺术创新转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了例证法,举反例以突出只有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才能展现中国画的魅力。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以突出中国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C.围绕“守”与“变”,文章阐发了内涵,提出了做法,探索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D.文章论证求“变”时,先从两方面阐明含义,然后论述两方面关系,再举例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宋山水画变得气象萧疏,境界狭小,折射出南宋国土沦丧、国力衰弱的社会现实。B.“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构成了中国画的文化特质。C.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D.当代画家机械求变,虽然使用中国的画具,但失去中国画的神韵,不可能取得成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拾穗者 曾冠华

秦风深深陶醉在土围村金色霞光中。秦风已连拿到了两届三年一度的省摄影大赛金奖,还在力争蝉联。秦风一屁股坐在收割后的禾茬上,开心地望着飞翔的鸟儿群起群落,让风儿挤过热浪的空隙钻进他的衣服里送凉吸汗。秦风抿抿嘴,随着喉咙上下滑动,他拿过水瓶想饮水,跟前有几粒饱满而精致的金灿稻谷入了眼际,他毫不犹豫地捡起其中一粒稻谷,褪了壳放到嘴里,便嚼出浓郁的稻米芳香。秦风顾不住旅途劳顿,双臂摆出胜利的姿势,然后欢快地跳起来。

土围村背对三角寨,三角寨后面是连绵不断的瑶山山脉。在树荫间若隐若现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呈现出天然的乡野之美。村前的这片开阔地,披着金色的霞光,耀眼、壮观而富丽。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秦风相信土围村会带给他好福气。

秦风设想着一个画面:庄稼人从村子走出,朝开阔地而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当然老少最好,尤其老妇儿童为妙。她们虔诚弯腰拾穗,低垂的长发随风摇曳,汗珠挂脸,勤快的纤手鸡啄米般拾起散落地上的谷粒。

第二天傍晚,秦风在湄江边五谷庙前摆好摄影装备。不一会,他盼着的情景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背后紧随一群孩子,呈扇形散落在开阔地上。他们手提着小竹篮,弯下腰身拾稻穗。秦风没有急着按下快门,等待浓淡相宜的金色霞光从湄江这边出发,照向开阔地照向他们,他要捕捉到令人心跳的、最完美的画面。秦风是幸运的,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想。秦风不再迟疑,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一张张照片,这些作品任选一张都是一等一的干货,他喜悦满怀。

天色骤然由晴转阴起来,秦风收拾摄影家伙,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朝老妇人和孩子们跑去,他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近山多雨。雨,说下便要下了。秦风还没有跑出一半,老农妇便站起转身带领孩子们离开开阔地,向村子去。他们的行动轻松而愉快,秦风觉得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秦风在一座朴素的院落找到了老妇人和孩子们,她在帮孩子们洗脸洗手。老妇人端庄慈祥,孩子们唤她“高家奶奶”。

老妇人把一个大西瓜切好,用盘子盛放在厅堂的长木桌上,让孩子们享用。秦风看见木桌两头还放着两篮黄沙梨,室内的布置跟学校一样,墙上的小黑板明显写着“今天作文:拾穗有感”一行醒目惹眼的文字,院里到处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时,老妇人热情地招呼秦风:“吃土围无籽西瓜,清甜、润喉、止渴、解暑。黄沙梨也是我们土围村的特产,它脆口、甜嫩、糖含量适中——”她知性的语言,透露着职业教师特有的优雅。

秦风对老妇人开辟的这个第二课堂深感兴趣。

老妇人猜出了秦风的心思,她说:“放暑假了,孩子们留守,得有人看护。” 秦风终于明白了大概,他问:“您老退休多年了吧?” 老妇人轻轻笑说:“工作退了休,心不敢退休。” 秦风的心儿突然颤了一下。

老妇人说:“感谢你到我们土围村来,把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光带出去。” 看到老妇人气质不俗,秦风转而问:“您老,家人在城里吧?”

老妇人说:“我儿子在省城上班。他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学生。”话间,她好似想起什么,幽上一默说:“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然后,她忍不住了自己掩嘴笑,像一位羞涩的童真孩子。

秦风告辞时发现,跟随老妇人欢送他的孩子们,紧依她身旁像结硕成垛的金灿谷穗,让人看得眼热。秦风依依不舍离开土围,满怀信心踏上路程。又一届省摄影大赛如期举行,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颁奖大会上,省委高书记百忙中出席,他饱含深情地说:“一幅叫‘拾穗者’的作品这次虽然落选金奖,但它在对乡村的记录中,饱含坚守的意义及传递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细心的秦风发现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

(选自《金麻雀》网刊,2018年8月14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摄影家秦风的视角,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从色彩、光影等角度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壮观、秀丽的田野美景。

B.“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这一细节描写,既暗示了高书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了党的干部不忘乡土、关注农村的真情,提升了人物的境界。

C.“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的话语,“掩嘴笑”的神态,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欣慰与满足,同时也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

D.秦风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高家奶奶”关爱留守儿童的见证者,小说通过秦风参加摄影大师拍摄照片,有条不紊地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5.文章为什么要用大篇幅描写乡村的美丽画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6.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文化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2017年我国文化总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9%。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

2018年4月22日,腾讯集团副总裁程式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这些年,为嫁接“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其中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按照城市研究院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摘编自《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

材料二:

当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加速,“新文创”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以科技为驱动,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用户的文化体验、生产端的文化思维等,淡化娱乐,突出文创。

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文化始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

在这种理念下,强势游戏“王者荣耀”能走到今天,除了玩法本身,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经典人物,让人们在游戏中体会文化。腾讯动漫的漫画《一人之下》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腾讯影业重点打造《庆余年》《藏地密码》等影视作品,也是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文化从来都不是速成品,在新文创的时代,产业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间,资本运作有了更广的天地。然而,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也许更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很多年的精心雕琢。这既考验着产业的定力,更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力。这个过程是长线的系统工程,需要充足的匠心,需要更开放的连接协作。

(节选自李慧《新文创呼唤匠心》)

材料三: 2018年6月27日,北京电影小镇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一期建设,2019年全部完工。届时,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来助力黑庄户乡的发展与振兴。

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变成实际操作的东西也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而这些载体特别像电影产业等则需要一定的土地。对于国内的很多乡村来说,土地一大片,缺少的是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而文化产业则是最适合进入乡村、拉动乡村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样,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农村也可以解决。如此看来,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没有污染,同时乡村也能为文化产业提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创新源泉,可见,文化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理想选择。另一方面,从农村这个角度来看,想要振兴,就一定要和城市结合起来,把城市的要素、资本、人才、产业引到广大的农村,二者融合发展。实际上,即将建成的北京电影小镇就是以文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优秀案例。

北京电影小镇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北京电影小镇以广大的土地为基础打造配套居住区、电影产业核心区、文化旅游生态区,聚焦生产-生态-生活,形成“三生”融合的小镇空间格局。北京电影小镇这种发展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典范。

(摘编自《北京电影小镇: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创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促进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增长,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产业。

B.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发展却很落后,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仅为4%多一些,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

C.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工的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创产业发展来推动当地乡村的振兴,实现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D.传统文创产业只注重娱乐,而不关注产品在生成、服务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不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符合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也很好的实践了政府倡导的“互联网+”这一理念。

B.文化产业之所以适合进入乡村,能很好地推动乡村发展,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文化产业没有污染,而是乡村能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源泉。

C.北京电影小镇将在黑庄户乡打造出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特色小镇空间格局,这一发展模式可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借鉴。

D.“王者荣耀”、《一人之下》、《庆余年》、《藏地密码》等游戏和文化作品,是产业运作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作品。

9.如何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人也。父靖,镇北将军。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弘曰:“诸君未之思耳。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节,即借以符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B.同年,文中指在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也可以指年龄相同或相同的年份。C.从事,古代官名,亦称“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称从事。D.纲纪,汉魏晋对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也指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他平定了张昌的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打发回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5分)

(2)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A.

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15.本是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饮酒,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

”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

”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2)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

”一句,则表达了使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能做到“

,”,是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20.下面这则通知有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5分)

通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2:00-5: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校团委 8月10日

21.下面是某校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居住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不同历史时期,唐山这片土地耸起了众多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如辛亥滦州起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开创中国近代工业先河的创业精神,“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抗战时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忠勇精神,“三条驴腿办合作社”的穷棒子自力更生精神,“万里千担一亩田”的“当代愚公精神”,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铸就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等。

这些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生动凝练和鲜明彰显,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A卷

1.D(“表现精神追求”属于第一方面)2.C(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3.B(A项,“构成”错误,以偏概全;C项,范围扩大,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D项,应为必要条件)

4.B(“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分析有误)5.(6分)

主题方面,表达对乡村坚守者的歌颂和对乡村美好未来的希冀。情节方面,引出老妇人的故事,为下文高书记深情的发言做铺垫。艺术效果方面,让读者身临其境,增添了小说的诗意之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6分)

使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引发读者思考。和高书记的评价形成反差,突出照片的意义。更能彰显高书记对母亲的爱和对乡村的关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 C(“只注重”“不关注”无依据)

8. D(原因概括不全,原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乡村能提供土地”)9.(6分)

通过政策引导,用科技手段,打造文化产业 注重文化价值,要有充足匠心 与乡村等其他领域合作,相互促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C 11.A(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12.B(应为让人转交衣帽)13.(10分)

(1)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劝、课、省、用、年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寇、引、以……为、委、介宾短语后置句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C(“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一种威武和杀气)15.(6分)

范词写将士离家万里,只能用一杯浊酒消解乡愁,抒发的是凄凉愁苦的情怀。本诗写出征前饮酒饯别,劝将士痛饮美酒,表达的是渴望为国立功杀敌的豪迈情怀。(诗句解释1分,情感分析2分)16.(6分)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17.B(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18.B(陈述对象保持一致)19. C 第一组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第二组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趋之若鹜: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第三组

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第四组

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饱经风雨: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20.(5分)示例:

“万事俱备”改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母校”改为“全校”; “找一找”改为“提供”; “不吝赐教”改为“大力支持”; “其他时间恕不接待”删除。21.(6分)

示例: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先个人提出申请,并需家长同意,家长不同意,不予受理。然后签订保证书和承诺书,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法提供不予受理,材料不全需完善,通过审查后,报后勤服务中心备案。22.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参考译文: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父刘靖,任镇北将军。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同年出生,在一起学习。凭借旧恩被任为太子门大夫,又升官做了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很有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被幽州朔方之人称道。太安年间,张昌作乱,朝廷任命刘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刘弘派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驻襄阳。陶侃、皮初数次打败张昌,前后斩首数万级。张昌害怕逃走,其部下都投降了,荆州之地就平定了。当时荆州各地守宰多缺,刘弘请求补选,惠帝准其所请。刘弘于是按功劳德行才干予以委任,议论的人大加赞赏。朝廷让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任襄阳太守。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刘弘对下属说:“统率天下的人,应和天下人一条心,教化一国的人,应以一国为己任。要是非要任用自己的亲族,那么荆州有十郡,非得有十个女婿才能管理好吗?”于是上表说:“夏侯陟是我的姻亲,按制度不能互相监督。”朝廷下诏予以批准。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一次刘弘夜晚起来,听到城墙上巡更的人哀叹甚苦,就把他叫下来察问,这个兵年过六十,身体瘦弱有病,又没有棉衣。刘弘怜悯他,处罚了这个老兵的上司,拿出皮衣棉帽,托人转送给老兵。益州刺史罗尚被李特打败,派使者前来告急,请求支援粮食。刘弘发公文让郡县供给,而州府的官员认为运输路程遥远,文武人力不足,准备让零陵一次运送五千斛米给罗尚。刘弘说:“诸君没有好好思考一下,天下本为一家,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今天支援了他们,则我们自己也就没有西顾之忧了。”于是拨出零陵的米三万斛送给罗尚,罗尚借此稳住了局势。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陶侃与陈敏是同乡,又同时出仕为吏,有人诋毁陶侃。陶侃让自己的儿子和侄儿到刘弘处为质,刘弘让他们回去,并说:“你叔出征远行,你祖母年迈,你们可以回去,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我们是大丈夫呢!”陈敏最终不敢窥境。永兴三年,下诏进号车骑将军。刘弘每有兴利除弊的举动,亲手写信给属下郡守府相,叮嘱殷切,由此人人都感激爱戴,争相投奔,人们都说:“能得到刘公一纸书信,胜过很多辅助官吏。”刘弘卒于襄阳。百姓为之哀痛,如丧亲人。

B卷

1.C(“表现精神追求”属于第一方面)2.D(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3.A(B项,“构成”错误,以偏概全;C项,应为必要条件;D项,范围扩大,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

4.C(“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分析有误)7.D(“只注重”“不关注”无依据)

8.B(原因概括不全,原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乡村能提供土地”)10.B 11.B(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12.C(应为让人转交衣帽)

14.D(“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一种威武和杀气)17.A(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18.D(陈述对象保持一致)19.D 第一组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第二组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趋之若鹜: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第三组

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第四组

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饱经风雨: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

第四篇: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word版)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15—2016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基于对这一现象的 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 民” 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孔子的“均”应有两解:一是“平均”,如《荀 子• 君道》: “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穗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 “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政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乎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 “贫”、“寡”、“倾”的问题。总之,是利用“均”、“和”、“安”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均”作为分配形式同“贫”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它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均无贫”是说“均无极贫”,绝对平均会致贫,但相对平均却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其实,从另外意义上说,孔子又何尝不“患贫”、“患寡”呢,他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对庶、富、教的赞 许,就是最好的说明。“贫”确实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历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均贫富,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在文化分 子特别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过是相对的平均思想,是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开放与封闭》)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当季康子试图借改革税赋制度以聚敛更多财富时,孔子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 语•先 进》)孔子讲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增加他的财富;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

(节编自涂可国《也谈儒家的财富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代,贫富差距己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忧虑,为消除社会隐患,孔子提出了 “均”富的分配主张。

B.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不能简单解释为土地财产少,而是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

C.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在宣传平均主义。

D.反对孔子“均”富思想的人,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因为他们是在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条件下加以阐释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强调的“均”、“和”、“安”,都是手段和途径,他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工具理 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B.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平均,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 方式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

C.贫富差距在等级社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张的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 在适当限度,则更有利于这种社会的稳定。

D.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冉求还替他不断搜刮、聚积财富,这让孔子无法忍受,他认为,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应“患不均”,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均”也是“不安” 的根源。这一点学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B.“贫”是“不安”的首要原因,孔子理解这一点,他也因此“患贫”、“患寡”,对足食、足兵、民信给予肯定,对庶、富、教进行赞许。

C.“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

D.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和谐,本质是在强调等级分配与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摧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 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 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 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 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 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 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 同病相怜,唱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命运敲门声 何葆国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我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几乎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几点意见.“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好了,”简进谦恭得有些畏葸地双手呈上一叠稿纸,“请邹老师„„”

我想发火,但最终还是克制了。从他手上拿过稿子,我淡淡地说:“我帮你推荐出去,你就在家等着发表吧。”

“谢谢,”简进接连点头哈腰,“太谢谢了,邹老师,太谢谢了„„”

简进走后,我再也没有情绪继续写作,心想,这家伙想发表想疯了,天天上门骚扰,这可如何是好!我忽然想到去年有篇旧稿,自己不太满意,一直没有寄出去,干脆„„我找出旧稿,署上简进的名字和他的地址,给一家熟悉的报纸寄去。

大概半个月后,筒进来了,看样子他激动得面孔都有些变形了,手颤抖了许久才从口 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我一看,正是我署上他名字的那篇稿子。

“邹老师,您帮我修改的文章,终于,终于发表了„他的声音激动得哆嗦。“很好嘛,这是第一步,希望你埋头苦干,不要荒废了时间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是,是,是。”

从此,我很长—段时间没有看到他,也许他上门找过我,但我不在,总之我渐渐把他忘了。大概是4 年之后,我有一天到那个亲戚家闲坐。他忽然问我,你还记得简进吗?我摇头。他说,就是那个我介绍他去找你的文学青年啊。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叹道,一个好好的人迷恋什么写作,现在疯了,我们活活把他害了!原来,简进在发表“处女作”的巨大精神动力之下,没日没夜地写„„可是再也没有发表一个字,他就疯了„„

我听得胆战心惊,忽然觉得自己是个罪魁祸首。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我 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 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凡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简进谦恭地说。

“行了,我不用再看了,”不知怎的,我忽然克制不住自己,粗暴地打断他说:“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修改一百遍也没有用!”

简进一脸窘迫。

“ 我劝你别白费劲了,把时间和精力拿去搞点别的东西,现在改革开放,千什么不行,偏偏要在文学树上吊死.......”

我正口若悬河,忽然发现简进不见了。不知他什么时候偷偷跑了,他一定受不了我的尖刻一一管他呢,我继续写我的。

大概是4 年 之后,我有一天上街取汇款。忽然一辆轿车嘎地在我身边停住,我吓了一跳。车窗里探出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邹老师,你忘记我啦? ”原来是简进!他下了车,热烈地握住我的双手,“邹老师,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我真不知如何报答你!” 我懵头懵脑的,“我当初痴迷着文学,是你一番话让我迷途知返啊,我真不知如何感激你!” 原来,简进被我批了一通之后,丟掉文学转头卟通跳“海”,现在有了公司有了车,连别墅也有了。不久,简进诚心诚意拿了数万元,帮我出了一套文集。我以恩人自居,但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会不会是他?好吧,我就是不开门,看你的耐性有多好!大概15分钟之后,敲门声渐渐弱下去,像一来云飘散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讲述的“我”与简进之间发生的敌事,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对“我”的描写是明线,对简进的描写是暗线。

B.简进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但他连写作的基本功都没有,尽管“我”对他进行了 一些指导,但他没有什么改进。

C.简进看到报纸上有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十分激动,可他竟然没有发现那是别人的文章,足见这个人多么马虎。

D.简进接受不了 “我”対他说的“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的话,他竟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愤然地离开了我家之

E.简进最后一次来我家时我”态度坚决,将他赶出门外,因为只有这样做,他 才会不来纠缠,打扰我的生活

(2)小说反复强调持久、顽固的敲门声,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简进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亮点,你同意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王国维“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学

周传家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批评旧史学的弊端,大声疾呼号召“创新史学”。1919年,毛子水发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表《国故与科学精神》,批评“国故”和旧史学,引起张煊的反驳,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指出:“国故”即“国学”,涵盖 “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他主张“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

王国维深受梁启超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的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他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拓展了传统历史学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新史学的典范,而且是公认的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走化史路数,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绝非虚玄论道,同时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论事。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一一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媒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有“史识” 一一别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胆”一一良知和 担当。王国维幼年即喜读《汉书》,早年的《咏史诗二十首》不局限于个体的人生感慨和 悲欢心绪,总揽全局,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处在大厦将倾、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文物制度的崩溃、历史延裂的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的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 以及古史研究,说明中国文物制度的真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的理想。

读王氏之《咏史诗二十首》,不由得使人想起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屈原有感于楚国的危机和忧患,天问地,在对有关天、地、人的某些传说质疑的过程中,体现出他的怀疑精神、思想观念及其为楚国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图;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同样是通过卒章显志的惯常创作模式,试图从中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成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这绝非迷古恋古,而是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咏史诗二十首》就是20世纪的《天问》,王国“就是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连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酷似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

王国维具有扎实深厚的固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他在《殷虚书契考释•后序》中指出:“我朝学术所以超绝前代者,小学而已。”他以这种具有科学性质的小学工具来衡 定历史存在之真伪,重证据,重事实,不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乱下结论,更不会想当然地凭空捏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造,欺世盗名。对于“不通字例、未习旧艺”之“俗儒鄙夫”的“肆其私臆,无所 忌惮”,他深恶痛绝,饥之为“鬼魅之易画”。但他不是迂腐学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 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因而成为王氏之学所具有的重要现代学术特征之一,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

吴梅是南派昆曲的著名学者,其曲学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众多领域,在曲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就治学而言,王国维和吴梅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两者走的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的路子,窃以为王氏更钟情于“道”,而吴氏则偏重于“器”。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减)相关链接:①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 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 “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他在研究中中借鉴了中西诗学 中的某些思想意蕴。提出了许多合理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 的研究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②《宋元戏曲史》中体现的研究方法,是王国维对戏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被人评其为“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 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其中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观点一致。

B.王国维修治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专门研究宋元戏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逻辑的戏曲史专著,是新史学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把《咏史诗二十首》看做20世纪的《天问》,把王国维看做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是因为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

D.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的“古 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即便在今天也不落后。

E.作者认为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学研究涉及众多领 域,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2)结合材料,具体阐释“道器合一”的含义。(6分)

(3)王国维治学的情感态度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结合材料,谈谈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有哪些独到之处?(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面对参加寒假集训的60名大学生,海江集团总经理张子平老师对海江创业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神釆飞扬,他的悉心讲解引起青年们阵阵热烈掌声。

② 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李克强总理不慌不忙,__________,让国人看到了一位睿智的领导人形象,更让世界借助媒体看到了大国领导人的风范。

③设计师要对施工工艺、材料等无所不知,只有这样,在客户面前才可以________________,问即答来,才能贏得客户的信任,才能跟客户签下合同。

A.款款而谈 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B.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款款而谈 C.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款款而谈 D.款款而谈 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中央复查部已经对苹果诉三星侵权案中的一项关键iPhone设计专利进行了复查,最终该专利无效。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观众为悼念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幸存者还讲述了亲人在大屠杀中当年被残害的情形。

C.广告中吹嘘:这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 三至六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糖尿病。

D.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民政部制定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使我国县级行政区域初步形成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推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企业,①,无论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企业的转型升级说到底是企业家的事。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过度的商业化、过度的急功近利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仅有资金,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需求,_______②。核心技术不可能一夕之间掌握,但 ③ ,精工细作是对市场需求最好的呼应。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个

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高考成绩下来后,小章同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小章犹豫不决: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重新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

假如你是小章的同学,根据小章的情况,请你帮小章做出选择,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唐山市2015—2016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A 1.A(“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2.D(“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3.C(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4.A 5.D(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6.B(“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每点1分,通顺1分)(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每点1分)

8.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9.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1.(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C.“马虎”一词概括不准确。D.“愤然地离开”没有依据。E.“赶出门外” 没有依据。)(2)①表现简进的执着以及我对简进的厌恶与反感。②为后文故事情节做铺垫。③呼应题目“敲门声”。(每点2分)(3)①虚心求教。简进每次都遵照“我”的意见改稿,改后谦恭地求教。②勤奋执着。简进几乎天天来“我”家求教,“作品”发表后简进没日没夜地写。③知道感恩。简进下海致富后,回来感谢“我”的教导,帮“我”出文集。(每点2分)(4)同意。“我”有人性亮点。理由:①肯帮助人。尽管对简进反感,还是给了他一些写作指导和人生指导。②有责任心。听到简进写作疯狂后,深感对简进责任重大,劝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另择人生道路。③能够自省。无功受禄后,“我”心里也酸溜溜的。(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不同意。“我”没有人性亮点。理由:①自私。只顾自己创作,不愿全力帮助上进青年。②虚伪。认为简进的文章狗屁不通,却煞有介事地教导他。③粗暴。不顾及简进自尊,粗暴否定简进的文学之路。④无耻。简进下海致富,“我”本无功劳,接受人家报恩。(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2.(1)(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C给1分)(A项“观点一致”于文中无据;C项“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只是原因之一;E项“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并非作者观点。)(2)①道”指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事物变迁之迹与其因果)。②“器”指文化现象(史料)。③“道器合一”指通过文化表象探索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用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证实文化表象(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每点2分)(3)①良知担当:他试图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②敢于怀疑: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③科学严谨:他治学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重证据,重事实。(每点2分)(4)①坚持了历史的观点: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②道器结合:主张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③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的手段: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④吸收了西学逻辑推演的方法。

(每点2分)

13. B(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 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款款而谈:诚恳的谈话。)

14.D(A成分残缺,后半句应在“该专利”前加“认定”;B语序不当,“当年”应调至“亲人”后;C“彻底”与“根”语义重复)

15.A(理由:①从语言逻辑看,后文表达中心为“创造力”,填加语句的语义中心也应为“创造力”,因此应选择“递进”关系的语句。②从句式角度看,选择的句式一致的,以保持与其流畅。)

16.① 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② 也支持不了企业的发展 ③ 企业可以精工细作(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5分)

17.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V”字型的长城、和平鸽为设计元素。(3分)数字、时间,代表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庆祝;“V”字型的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组成钢铁长城,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获得抗日的最终胜利;五只飞翔的和平鸽象征和平与希望,也象征五大洲人民战后重生,飞向美好未来。(3分,写出两个即可)

18.立意提示:上二本:“好儿女志在四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上高职:要有正确的名利观,能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成功;复读:厚积才能薄发,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开始他做德州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世宁于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刑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

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九年(1530)秋天去世后,被追赠为少保,谥端敏。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们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先人创造、建构了庞大的文化体系,为今人积累了丰美而深厚的文化资源。其中既有严谨朴实、情礼交融的日常生活信条,意境高远、笔触深沉的文艺作品;也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巨著,深邃广阔、精义入神的哲学理论;更有存在于佛道、中医、武术、气功之中的生命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在近现代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忠勇无畏、团结奋战的革命精神。这些不同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对未来人类文明作出具有华夏色彩的卓越贡献。我们的文化底气与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有关,当然这些财富仅是必要条件。没有今人的转化创造,这些财富也只能是被封存的资源而已。

我们拥有有利的文化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当今社会文化创造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保障机制,提供了激发文化活力和推动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文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为文化创造提供了相较于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更为优越的条件。当下,我们触手可及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各种资源,我们亦可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开展文化整合创造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虚拟性和生活真实性的高度融合极为适宜文化创造实践,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人不可想象的新颖社会环境。但是一些陈旧体制的障碍,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创造活动。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天,中华民族正在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文化创造活动。从哲学历史到文艺影视再到科学技术,我国文化发展规模始终位于世界前列。同样,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发展,我国文艺影视在国际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的文化实力逐渐得到世界认可,但这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巨大的文化发展成就值得期待。

由此,文化自信的底气不是墨守成规、虚夸自负,而是来自文化创新,来自新时代条件下下激发的巨大文化创造能力及成果,来自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础上构筑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文化创造提供了保障机制和制度基础,让世界文明成为整体。B.丰厚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有这些资源,我们就有了文化底气。C.文化创新及新时代条件下激发的巨大文化创造能力和成果是文化自信底气的重要条件。D.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正在进行的文化创造活动,让我国文化发展始终位于世界前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文化创造条件论证充分,既提到先进社会制度,也提到世界发展和科技的进步。B.文章论述客观,在论证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的同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改进的方面。C.文章首段列举先人积累的文化资源,从丰厚的文化资源方面论证了文化自信底气的来源。D.文章从文化资源、先进社会制度和文化创造活动等方面论证,回答了标题提出的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不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那么就不能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B.中国会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中华民族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C.要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就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为文化创造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D.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的丰厚文化资源,有的可能成为被永久封存的资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成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方歌的动作和语言,既表现了她内心的悲痛,又产生一种令人动容的感染力。

D.文章结尾看似闲笔,但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同时通过写后人难以忘怀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

5.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6.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规模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信息产业本身,称之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包括电子信息、电信运营、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对其他产业融合渗透带来的产出增加与效率提升,称之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

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贡献为6.2万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为6.9%。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为18.4万亿元占GDP比重23.2%,融合部分占数字经济比重高达74.7%。

(节选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

材料二 :

(注:左面纵坐标是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亿美元,1美元=6.5元人民币)材料三:

一些专家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瓶颈特别是数字鸿沟问题也提出了担忧。

首先,数字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面临跨境制度不协调困境。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法规、制度有差异,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缺乏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稳定的协同机制。因此,中国需要抓紧研究制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国际规则与标准;同时,多边、双边、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协调与合作3 机制亟需进行创新。

其次是人才培养需更新。一方面,尽管数字经济会提供新的岗位,但人工智能也将替代部分职业。如何让没有数字技能的人员跟上数字经济时代,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所提出的,互联网人才不仅仅是企业人才,也是经济人才和社会人才,人才培养已不拘泥于学校培养,需要产学研共同合作,需要全球共同合作,使人类共享互联网资源并创造有效交流机制,这变成互联网人才培养和发展中一个重大的紧迫问题。

数据问题,是数据经济发展绕不开的内容。“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不明晰,缺乏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成熟的规章和制度,”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强调,个人、企业、政府在数据的搜集、处理、使用和共享方面边界模糊,“政府获取企业数据困难,企业之间数据交换也存在着障碍,造成数字鸿沟,而数据的反垄断问题在全世界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节选自《瞭望》2017年50期)

材料四:

当前,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培养人们对数字技能的掌握及应用。英美两国已经开始在中小学引入计算机科学及软件编程教育等课程,为培养具有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英国、德国政府与制造业展开合作,通过提供工具和培训计划帮助深处数字鸿沟的企业提升数字能力。微软、谷歌、亚马逊等跨国公司纷纷推出数字领域各种方案,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数字产品应用及操作培训服务。由此可见,作为互联网大国,我们更应加大对全民数字技能的培养力度,通过教育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扶持、行业推广等多种手段,构建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

(节选自《国外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阐释了数字经济的概念以及数字经济规模所包含的两部分,并介绍了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所取得的成绩。

B.材料二的图表表明,近20年来我国数字经规模和占GDP的比重每年都在快速增长,特别是2008年后增长更为迅猛。

C.材料三从数字经济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数据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但并没有对每一方面的问题都提出解决措施。

D.材料四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培养人们数字技能方面的做法,并就此谈了对我国培养数字人才的一些启示。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活动,就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融入其他产业来提升相关产业的效率、优化其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B.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大部分来自融合部分,这部分占GDP的23.2%,而基础部分占6.9%,二者之和与材料二图表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

C.2015——2016年数字经济规模迅猛增长,但占GDP比重变化不大,这说明2015——2016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不快。

D.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指出数字人才培养不仅仅在学校,而且要产学研相结合,这一观点与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不谋而合。

E.在数据问题上,陈德铭认为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不明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数据交换存在障碍。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如何破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登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擢知乾州。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按行潞州。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守将不伏,诉之,诏为置狱,果不当死。徙知扬州。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4 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奏言:“岁有丰凶,谷有贵贱,官以法平之,今豪商大贾,乘时贱收,水旱,则稽伏而不出,冀其翔踊,以图厚利,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拜吏部侍郎、枢密使。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时范仲淹、富弼欲更理天下事,与用事者不合,仲淹、弼既出宣抚,言者附会,益攻二人之短。衍独左右之,指为朋比。以太子少师致仕。衍清介不殖私产,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出入从者十许人,乌帽、皂履、绨袍、革带。或劝衍为居士服,衍曰:“老而谢事,尚可窃高士名邪!”善为诗,正书、行、草皆有法。病革,帝遣中使赐药,挟太医往视,不及,卒,年八十。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戒其子努力忠孝,敛以一枕一席,小圹庳冢以葬。自作遗疏,语不及私。

(节选自《宋史·杜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B.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C.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D.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后来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各部,国号契丹。B.河东,河东郡。“河”在古代专指黄河。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因在 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C.正书,字体名,亦称“楷书”、“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D.谢事,指谢绝世俗事务,隐居起来。在古代,官员因不愿做官,退居乡里,隐居山林,寄情山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衍笃志于学,具有诗书才华。他早年刻苦求学,晚年归隐后创作诗歌,而且对多种书法样式都有一定的造诣。

B.杜衍政绩卓著,深受朝廷器重。巡行潞州时,他不畏权势,纠正冤狱;治理扬州时,政治声誉甚至传到了太后那里。

C.杜衍审时度势,正确判断形势。契丹与元昊作战时,范仲淹想让杜衍率兵随从他出征,杜衍分析当时形势,加以拒绝。

D.杜衍看淡财物,为人低调内敛。隐退之后,他不穿士人的衣服;临终告诫儿子死后装殓从简,不要营建高大坟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5分)

(2)衍清介不殖私产,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春尽

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夜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七个字,便将时间(春尽)、人物(行人)、地点(未到家)一一交待得很清楚。B.第二句游子浪迹天涯,离家日久,又逢春色,倍添惆怅,连春风也风趣地来责怪自己。C.颔联写了正值小雨初霁,落花飘满山溪,生动的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晚春风景图。D.颈联写行人在山间行走的感觉,山势险峻,云雾缭绕,以致行人找不到归乡的道路。E.尾联写山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行人洋溢着如羁鸟重返自然般的兴奋与喜悦之情。15.全诗最后一句的重点在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所包含的作者情感。(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两句运用视听结合手法,描写了战士行军奔赴战场时凄冷、压抑的景象。

(2)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眼前山川,感慨连一代枭雄曹操都己了无陈迹,而自己与朋友只是江边的渔夫、樵夫之类,只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暮鼓晨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

②家长们的高度紧张自然不是捕风捉影,毕竟关乎孩子身体健康的事件,哪怕发生机率极小,也会击中家长们脆弱的神经。

③在人性层面上,要将心比心、民胞物与,才能使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成为一个地球村。

④仅有好言劝说,对-些自私自利、木人石心效果不大,在有理却就是行不通的时候,必须以法律来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做主。

⑤“抢救整理京剧传统剧目”需要不同程度的改编,改编者的心态不是高屋建瓴地睥睨传统,而是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⑥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绝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王毅等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慷慨陈词,折冲樽俎,本质上就是捍卫国家利益。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战狼2》《芳华》等电影的票房都过了10亿。

B.现阶段,我们进行国史研究时,不可能不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生冲突,也不可能回避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激烈的斗争。

C.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长大后投身科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

D.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发展的环境,都需要从外部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最大限度激发青春活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年轻缺乏经验,您把这样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交给我,真是感觉有些不堪借重。

B.昨日去府上拜访,不巧您有事出门,二位高堂热情款待,我真有回家的温馨感受,甚感荣幸。C.他接过李老师赠给的字画,连声说:“感谢您的惠赠,回去必当补壁,一定会使寒舍蓬荜增辉!” D.瑞士联邦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国家主席在紧张日程中拨冗会见各界人士,体现了对瑞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为什么老鼠总也不会灭绝

有的科学家认为,老鼠采取的是以量取胜的生存方式(1),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后代多达5000只!而且幼鼠的成活率极高,另外,老鼠的个体小,能无孔不入,到处安家。(2),五谷杂粮各种昆虫甚至各种垃圾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再就是它的感官特别灵敏,具有极强的抗病能力。(3),所以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发火,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样做,父母不仅无法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一定会使孩子走入歧途。反之,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控制情绪,并不是要父母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父母要想孩子身心健康,就要把全部精力用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

(1)父母对孩子发火不一定会使孩子走入歧途。(2)(3)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 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

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选择上面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C(A“让世界文明成为整体”的前提是“全球化的日益发展”;B“拥有这些资源,我们就有了文化底气”错,还需“今人的转化创造”;D“我国文化发展始终位于世界前列”理解有误,文中强调的是“文化发展规模”)

2.D(“先进的社会制度”错,应是“有利的文化创造条件”)3.B(“因果关系”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A(写出“坚定、乐观”错,理解拔高)

5.①从情节上,以歌声为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从形象上,展示了人物献身革命事业、追求爱情的美好形象。③从主旨上,歌声多次出现,一步步强化主旨。④从效果上,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具有可读性。(1点1分,2点3分,3点5分,意思对即可)

6.①英雄主义。不惧牺牲,战争时期,用双腿跑过汽车轮子,五次受伤;勇于奉献,新中国建设时期,垦荒中,不畏恶劣条件,独自深入沙漠。②浪漫主义。歌声唤回生命,秦山受重伤时,方歌用歌声唤醒了他;歌声催生爱情,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中,通过歌声他们产生了爱情。(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B(“近20年来,每年都在快速增长”错,从数字经济规模看,最初增长比较缓慢;从比重看,2005—2008年、2015—2016年变化不大)

8.BD(A不全面,数字经济还包含信息产业本身。C“说明这两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不快”错,恰恰说明这两年经济总量增长快。E“政府与企业间数据交换”错,原文是“政府获取企业数据困难”)9.①制定国际规则、标准,弥合国与国之间的数字鸿沟。②创新国际间协调合作机制,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数据共享。④加大全民数字技能培养力度,构建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B 11.D(“谢事”指辞职,文中非不愿为官,而是因年老)12.C(应是“范仲淹想自己率兵出战”)

13.(1)杜衍处理政事严谨细密,不用严刑来督责官吏,但官吏和百姓也畏惧他的清正严整。(为治、威刑、督、惮、清整,各1分)

(2)杜衍清廉正直不积聚私产,居住在南都共十年,房屋狭小简陋,住在里面很满足。(清介、殖、寓、卑陋、裕如,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C.D(答C得2分,答D得3分。C“恬静优美”理解错误。D“找不到归乡的道路”错,诗中只是“疑路断”)

15.最后一句的重点在“清”、“白”二字。(2分)“清”“白”二字与黑暗官场的“尘埃污”形成对照,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倦,(2分)“清”“白”带来的美好感觉,表明作者独善其身、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2分)

16.(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露寒声不起(2)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①暮鼓晨钟,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对象错误。④木人石心,木人,指其人像木一样正直。石心,指其信念像金石一样坚牢。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心,不为情感、欲念所动摇。此处应为“铁石心肠”。⑤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含褒义,此处应用中性词“居高临下”。②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③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⑥折冲樽俎,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18.B(A“据„„显示”,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应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D搭配不当,应为“提供„„机会”)

19.D(A借重,敬辞,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B高堂,一般称自己父母。C补壁,把作品赠人的时候的谦词)

20.①老鼠的繁殖力很强②老鼠食性广 ③由于这些优势(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21.②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③父母把全部精力用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不一定就能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1点2分,2点5分)

四、写作(60分)22.写作提示:

应全面理解西南联的精神的内涵,西南联大六种精神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国家社会意识方面,一类为个人的理想抱负方面,一类为性格、品质方面。构思时,跨类选择有利于全面把握联大精神。所选关键词不兼类者,原则上不纳入一类作文评分。立意行文应紧扣班会的主题内容,将西南联大精神与新时代中学生成长相联系,并注意发言稿的对象。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联系,缺乏联系者原则上不纳入一类文评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杜衍童年坚守志向、砥砺节操,尤其酷爱读书。考中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提升为乾州知州,等到罢官回乡的时候,两州的老百姓在州境上等候挽留杜衍,说:“为什么要调走我们贤明的太守呢?”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巡视潞州。宁化军守将将人审讯定为死罪,案情不实,杜衍核实加以改正。守将不伏罪,上诉朝廷,诏令刑狱复审,果然罪不当死。又调任扬州知州。杜衍处理政事严谨细密,不用严刑来督责官吏,但官吏和百姓也畏惧他的清正严整。章献太后派遣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京,还没有说其他话,就问杜衍是否安康,使者将杜衍的治理情况向太后做了汇报。太后感叹说:“我知道很久了。”仁宗特地征召他为御史中丞。杜衍上奏说:“年成有好有坏,因而谷价有高有低,官府用法律来平抑价格。如今富商,乘粮价低时收取,发生旱涝灾荒时,则进行囤积而不发放,希望价格不断上涨,来获取丰厚之利。请求根据户口的多少,督促官吏,按时收放不要误时,价格要适宜。官府买进的粮食不充足,也要禁止富商争相买粮来谋求暴利。”授职吏部侍郎、枢密使。契丹与赵元昊在黄河外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想自己率兵出战。杜衍说:“两国正在交战,从形势上看一定不会来进攻我们,我们不可轻易出兵。”范仲淹在仁宗面前与杜衍争议,并诋毁杜衍,言辞十分尖刻急迫。范仲淹曾经以父辈的礼节来对待杜衍,杜衍不因此而忌恨他。杜衍喜欢推荐贤士,阻止佞幸之徒,因此小人多不高兴。这时范仲淹、富弼想重新治理国事,与执政者不和,范仲淹、富弼已离京任宣抚使,上奏者附会执政者,更加攻击二人的过失。杜衍支持他们,被认为结纳朋党,于是以太子少师退休。杜衍清廉正直不积聚私产,居住在南都共十年,房屋狭小简陋,住在里面很满足。出入随从的约十来人,戴乌帽、穿皂履绨袍、系革带。有人规劝杜衍穿居士服,杜衍说:“年老谢职,还可以盗用高士之名吗?”善于写诗,正书、行、草都有章法。病重,仁宗派遣宦官赐药,带着太医前去看望,没有来得及,去世,终年八十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告诫他的儿子努力忠孝,用一枕一席来进行装殓,用小的墓穴低矮的坟冢来安葬。曾自作遗疏,言语中没有谈到私事。

下载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