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2019-05-13 03:4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唐山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唐山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篇:河北省唐山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唐山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

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B.分封制的影响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25.我国古代纸发明于西汉的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

A.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176一141年的“放马滩纸”。保存至今

B.1933年新疆罗布卓尔汉代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73—9年的“罗布卓尔纸”,后毁于战火

C.唐代张怀灌《书断》记载:”。汉※,有纸代简。至和帝时,黎伦工为之。”

D.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记载:。‘浴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

26.五世纪前期,陶渊明著《桃花源记》,描绘出一块亦真亦幻够人问挣土。觋在自称“桃花源”所在有多处,考察这些地点大都分布在今天盼潮南、湖北、门!西、安徽一带,这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A.南方经济发达B.南北统一成大势所趋

C.作者主要生活在江南地区D.北方战争频繁

27.明代“疆商人范髓逵“占起刚数再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两“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阅,世人}烀之为吾闻屋”。这反映了()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B.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北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醚D.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

28.伯里克利说:“我"的制度之所阻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突出体现在()

A.纽建陪审法晤B.召集三百人会议

C.成立长老院D.裂开公民大会

29.下图是选自重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中的一幅局部路线图。下图反映了()

①达·伽马(葡萄牙王室支持)航海路线②麦哲沦(西班牙王室支持)环球航行路线

A.两位航海家先后到了印度B.拉开了两个早期殖民国家竞争的帷幕

C.欧洲国家的航海技术领先亚洲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0.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摇述处死查理一世时的场景: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国家的象征

B.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C.守法国王受到英国人敬重

D.任何一位英国国王都会受到 国人尊敬

31.列宁在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说:“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现在和平发展和政权无痛苦的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文中“第一次革命高潮”是指()

A.1905年革命B.二月革命C.1908年革命D.十月革命

32.1862年,日本使团乘“千岁丸”号赴中国考察,出发前已定下诸多切实的考察霞的(26条),以下为26条的部分内容。

这反映出日本政府此次考察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与中国的通商关系

B.了解清政府对西洋人的政策

C.学习和借鉴中国

D.为再度进入中国作准备

33.下列春联,反映我国十年探索时期农村“盛世景象”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C.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34.20世纪70年代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由过去的“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等变为了“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1979年中美正式建外

C.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D.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5.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相对论B.辩证观C.运动论D.时空观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荣氏兄弟与其姑丈、辞官居于苏州家中的朱仲甫,共同出资筹办保兴面粉厂。荣德生负责在无锡买地,荣宗敬负责向法国购买石磨,朱仲甫请好友、时任江苏省商务局局长的吴硕卿,直接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手续很快办妥,而且还获得了十年专利。准备动工之时,荣氏兄弟收到了县衙的通知,通知责令工厂迁址。原来,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面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荣氏兄弟将详情申报商务局,并转呈总督府。不久,两江总督刘坤一传来批文:“士为四民之尊,立论尤当持平。烟囱即隔城垣,何谓文风有碍?该商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是否属实?由地方官查明,秉公办理。”经过查勘,“公地在附近则有之,恐不在内”。但士绅又以“烟囱树起,破坏风水”为由进行阻挠。知县孙襄臣仍坚持迁址,荣氏兄弟则继续施工。孙知县和常州府多次向上级部门禀告此事,而总督府的批文也前后下了七道。但无锡士绅还是不肯罢休,在第八次批文中,刘坤一写道:“知县办理无方,先行摘顶,以观后效。具呈阻挠人,查取职名,听候详参。着刻日详复!”

一一杨旭《荣氏兄弟》

(1)据材料一,无锡地方士绅阻扰荣氏兄弟办厂说明了什么?简要评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八次批示”。(13分)

材料二:1902年荣氏保兴面粉厂正式投产,1903年改名茂新面粉厂。据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为了打开销路,荣德生一面派人到本地各面馆、面店、点心店进行推销,实行先试用后付款的办法,并采取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他聘请王尧臣、王禹卿推销产品。王氏兄弟对北方的客帮极为稔熟,与营口、烟台、天津各帮坐庄也有交谊。经过王氏兄弟的努力,保兴面粉厂在北方打开了销路。这时,保兴厂更名为茂新厂„„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面粉在东北三省极为畅销,面粉价格也随之上涨。为抓住时机,扩大生产,荣氏兄弟向英国购买钢磨,改进生产设备,扩大了工厂的生产能力。茂新厂的面粉产量增至每天800包。同时,他们注意提高面粉质量,不收潮麦、坏麦,凡购进的小麦都要经过人工挑拣,而且包装美观。”

(2)据材料二,概括荣氏面粉厂兴厂初期的重大举措。从荣氏企业的起步中,得到什么启示?(12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旨在掠夺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的深渊。直到今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甚至都不愿翻开中国近代史,因为,它留在我们民族记忆深处的是太多的屈辱和辛酸。

但是,身处21世纪的中国青年,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来反思这段历史的时候,从这场战争中,我们除了感受到屈辱之外,还能得到哪些认识呢?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人也许至今仍在封建专制的黑洞中三跪九叩„„如果没有西洋文明的强制介入,单靠中国人自身的进化是很难走出封建专制的„„大英帝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是强盗式的赤裸裸的侵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摘自《中国近代史》

评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日和戎,二日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日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3分)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2)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进行评述。(8分)

参考答案(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4-35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C 25.A 26.D 27.B 28.D 29.B 30.C 31.B 32.B 33.A 34.C 35.D

第Ⅱ卷综合题(40、41题,45-48题,共52分,每题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评分)

40.(25分)(1)说明: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不接受新事物。(3分)

评述:荣氏兄弟办厂,两江总督刘坤一先后八次“批示”,准予办理。一方面,封建势力阻挠实业,民族工业起步艰难;另一方面,荣氏兄弟不屈抗争,屡挫屡争;以刘坤一为代表的开明官员鼓励实业,排除干扰。(10分)

(2)举措是:改进营销策略,聘用有才能的人,抓住战争机遇,更新生产设备,保证产品质量。(8分)启示:敢于同旧势力抗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抢抓机遇,发展经济。(4分)

41.(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45.(1)成效: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7分)

(2)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贫弱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8分)

第二篇: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

“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发展逻辑。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

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蹈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精髓并将其化为己有。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术观而不随波逐流。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守”与“变”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精神追求,展现新时代的审美风范。中国画的“守”与“变”,保持着中国画特有的轨迹、精神和面貌,也包含着对当代审美的追求,指导着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洪潮《中国画的“守”与“变”》,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主要指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对提升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意义重大。B.中国绘画贯穿着“守”与“变”,在不断地探索中造就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辉煌成就。C.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即既要表现精神追求,又要在笔墨法度中彰显审美意蕴。D.“变”主要指中国绘画要融入时代精神、借鉴外来艺术,进而进行艺术创新转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了例证法,举反例以突出只有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才能展现中国画的魅力。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以突出中国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C.围绕“守”与“变”,文章阐发了内涵,提出了做法,探索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D.文章论证求“变”时,先从两方面阐明含义,然后论述两方面关系,再举例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宋山水画变得气象萧疏,境界狭小,折射出南宋国土沦丧、国力衰弱的社会现实。B.“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构成了中国画的文化特质。C.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D.当代画家机械求变,虽然使用中国的画具,但失去中国画的神韵,不可能取得成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拾穗者 曾冠华

秦风深深陶醉在土围村金色霞光中。秦风已连拿到了两届三年一度的省摄影大赛金奖,还在力争蝉联。秦风一屁股坐在收割后的禾茬上,开心地望着飞翔的鸟儿群起群落,让风儿挤过热浪的空隙钻进他的衣服里送凉吸汗。秦风抿抿嘴,随着喉咙上下滑动,他拿过水瓶想饮水,跟前有几粒饱满而精致的金灿稻谷入了眼际,他毫不犹豫地捡起其中一粒稻谷,褪了壳放到嘴里,便嚼出浓郁的稻米芳香。秦风顾不住旅途劳顿,双臂摆出胜利的姿势,然后欢快地跳起来。

土围村背对三角寨,三角寨后面是连绵不断的瑶山山脉。在树荫间若隐若现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呈现出天然的乡野之美。村前的这片开阔地,披着金色的霞光,耀眼、壮观而富丽。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秦风相信土围村会带给他好福气。

秦风设想着一个画面:庄稼人从村子走出,朝开阔地而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当然老少最好,尤其老妇儿童为妙。她们虔诚弯腰拾穗,低垂的长发随风摇曳,汗珠挂脸,勤快的纤手鸡啄米般拾起散落地上的谷粒。

第二天傍晚,秦风在湄江边五谷庙前摆好摄影装备。不一会,他盼着的情景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背后紧随一群孩子,呈扇形散落在开阔地上。他们手提着小竹篮,弯下腰身拾稻穗。秦风没有急着按下快门,等待浓淡相宜的金色霞光从湄江这边出发,照向开阔地照向他们,他要捕捉到令人心跳的、最完美的画面。秦风是幸运的,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想。秦风不再迟疑,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一张张照片,这些作品任选一张都是一等一的干货,他喜悦满怀。

天色骤然由晴转阴起来,秦风收拾摄影家伙,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朝老妇人和孩子们跑去,他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近山多雨。雨,说下便要下了。秦风还没有跑出一半,老农妇便站起转身带领孩子们离开开阔地,向村子去。他们的行动轻松而愉快,秦风觉得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秦风在一座朴素的院落找到了老妇人和孩子们,她在帮孩子们洗脸洗手。老妇人端庄慈祥,孩子们唤她“高家奶奶”。

老妇人把一个大西瓜切好,用盘子盛放在厅堂的长木桌上,让孩子们享用。秦风看见木桌两头还放着两篮黄沙梨,室内的布置跟学校一样,墙上的小黑板明显写着“今天作文:拾穗有感”一行醒目惹眼的文字,院里到处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时,老妇人热情地招呼秦风:“吃土围无籽西瓜,清甜、润喉、止渴、解暑。黄沙梨也是我们土围村的特产,它脆口、甜嫩、糖含量适中——”她知性的语言,透露着职业教师特有的优雅。

秦风对老妇人开辟的这个第二课堂深感兴趣。

老妇人猜出了秦风的心思,她说:“放暑假了,孩子们留守,得有人看护。” 秦风终于明白了大概,他问:“您老退休多年了吧?” 老妇人轻轻笑说:“工作退了休,心不敢退休。” 秦风的心儿突然颤了一下。

老妇人说:“感谢你到我们土围村来,把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光带出去。” 看到老妇人气质不俗,秦风转而问:“您老,家人在城里吧?”

老妇人说:“我儿子在省城上班。他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学生。”话间,她好似想起什么,幽上一默说:“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然后,她忍不住了自己掩嘴笑,像一位羞涩的童真孩子。

秦风告辞时发现,跟随老妇人欢送他的孩子们,紧依她身旁像结硕成垛的金灿谷穗,让人看得眼热。秦风依依不舍离开土围,满怀信心踏上路程。又一届省摄影大赛如期举行,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颁奖大会上,省委高书记百忙中出席,他饱含深情地说:“一幅叫‘拾穗者’的作品这次虽然落选金奖,但它在对乡村的记录中,饱含坚守的意义及传递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细心的秦风发现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

(选自《金麻雀》网刊,2018年8月14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摄影家秦风的视角,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从色彩、光影等角度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壮观、秀丽的田野美景。

B.“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这一细节描写,既暗示了高书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了党的干部不忘乡土、关注农村的真情,提升了人物的境界。

C.“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的话语,“掩嘴笑”的神态,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欣慰与满足,同时也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

D.秦风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高家奶奶”关爱留守儿童的见证者,小说通过秦风参加摄影大师拍摄照片,有条不紊地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5.文章为什么要用大篇幅描写乡村的美丽画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6.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文化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2017年我国文化总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9%。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

2018年4月22日,腾讯集团副总裁程式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这些年,为嫁接“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其中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按照城市研究院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摘编自《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

材料二:

当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加速,“新文创”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以科技为驱动,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用户的文化体验、生产端的文化思维等,淡化娱乐,突出文创。

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文化始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

在这种理念下,强势游戏“王者荣耀”能走到今天,除了玩法本身,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经典人物,让人们在游戏中体会文化。腾讯动漫的漫画《一人之下》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腾讯影业重点打造《庆余年》《藏地密码》等影视作品,也是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文化从来都不是速成品,在新文创的时代,产业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间,资本运作有了更广的天地。然而,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也许更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很多年的精心雕琢。这既考验着产业的定力,更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力。这个过程是长线的系统工程,需要充足的匠心,需要更开放的连接协作。

(节选自李慧《新文创呼唤匠心》)

材料三: 2018年6月27日,北京电影小镇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一期建设,2019年全部完工。届时,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来助力黑庄户乡的发展与振兴。

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变成实际操作的东西也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而这些载体特别像电影产业等则需要一定的土地。对于国内的很多乡村来说,土地一大片,缺少的是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而文化产业则是最适合进入乡村、拉动乡村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样,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农村也可以解决。如此看来,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没有污染,同时乡村也能为文化产业提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创新源泉,可见,文化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理想选择。另一方面,从农村这个角度来看,想要振兴,就一定要和城市结合起来,把城市的要素、资本、人才、产业引到广大的农村,二者融合发展。实际上,即将建成的北京电影小镇就是以文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优秀案例。

北京电影小镇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北京电影小镇以广大的土地为基础打造配套居住区、电影产业核心区、文化旅游生态区,聚焦生产-生态-生活,形成“三生”融合的小镇空间格局。北京电影小镇这种发展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典范。

(摘编自《北京电影小镇: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创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促进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增长,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产业。

B.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发展却很落后,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仅为4%多一些,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

C.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工的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创产业发展来推动当地乡村的振兴,实现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D.传统文创产业只注重娱乐,而不关注产品在生成、服务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不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符合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也很好的实践了政府倡导的“互联网+”这一理念。

B.文化产业之所以适合进入乡村,能很好地推动乡村发展,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文化产业没有污染,而是乡村能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源泉。

C.北京电影小镇将在黑庄户乡打造出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特色小镇空间格局,这一发展模式可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借鉴。

D.“王者荣耀”、《一人之下》、《庆余年》、《藏地密码》等游戏和文化作品,是产业运作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作品。

9.如何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人也。父靖,镇北将军。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弘曰:“诸君未之思耳。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节,即借以符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B.同年,文中指在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也可以指年龄相同或相同的年份。C.从事,古代官名,亦称“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称从事。D.纲纪,汉魏晋对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也指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他平定了张昌的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打发回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5分)

(2)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A.

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15.本是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饮酒,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

”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

”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2)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

”一句,则表达了使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能做到“

,”,是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20.下面这则通知有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5分)

通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2:00-5: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校团委 8月10日

21.下面是某校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居住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不同历史时期,唐山这片土地耸起了众多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如辛亥滦州起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开创中国近代工业先河的创业精神,“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抗战时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忠勇精神,“三条驴腿办合作社”的穷棒子自力更生精神,“万里千担一亩田”的“当代愚公精神”,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铸就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等。

这些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生动凝练和鲜明彰显,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A卷

1.D(“表现精神追求”属于第一方面)2.C(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3.B(A项,“构成”错误,以偏概全;C项,范围扩大,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D项,应为必要条件)

4.B(“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分析有误)5.(6分)

主题方面,表达对乡村坚守者的歌颂和对乡村美好未来的希冀。情节方面,引出老妇人的故事,为下文高书记深情的发言做铺垫。艺术效果方面,让读者身临其境,增添了小说的诗意之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6分)

使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引发读者思考。和高书记的评价形成反差,突出照片的意义。更能彰显高书记对母亲的爱和对乡村的关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 C(“只注重”“不关注”无依据)

8. D(原因概括不全,原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乡村能提供土地”)9.(6分)

通过政策引导,用科技手段,打造文化产业 注重文化价值,要有充足匠心 与乡村等其他领域合作,相互促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C 11.A(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12.B(应为让人转交衣帽)13.(10分)

(1)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劝、课、省、用、年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寇、引、以……为、委、介宾短语后置句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C(“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一种威武和杀气)15.(6分)

范词写将士离家万里,只能用一杯浊酒消解乡愁,抒发的是凄凉愁苦的情怀。本诗写出征前饮酒饯别,劝将士痛饮美酒,表达的是渴望为国立功杀敌的豪迈情怀。(诗句解释1分,情感分析2分)16.(6分)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17.B(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18.B(陈述对象保持一致)19. C 第一组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第二组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趋之若鹜: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第三组

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第四组

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饱经风雨: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20.(5分)示例:

“万事俱备”改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母校”改为“全校”; “找一找”改为“提供”; “不吝赐教”改为“大力支持”; “其他时间恕不接待”删除。21.(6分)

示例: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先个人提出申请,并需家长同意,家长不同意,不予受理。然后签订保证书和承诺书,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法提供不予受理,材料不全需完善,通过审查后,报后勤服务中心备案。22.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参考译文: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父刘靖,任镇北将军。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同年出生,在一起学习。凭借旧恩被任为太子门大夫,又升官做了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很有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被幽州朔方之人称道。太安年间,张昌作乱,朝廷任命刘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刘弘派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驻襄阳。陶侃、皮初数次打败张昌,前后斩首数万级。张昌害怕逃走,其部下都投降了,荆州之地就平定了。当时荆州各地守宰多缺,刘弘请求补选,惠帝准其所请。刘弘于是按功劳德行才干予以委任,议论的人大加赞赏。朝廷让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任襄阳太守。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刘弘对下属说:“统率天下的人,应和天下人一条心,教化一国的人,应以一国为己任。要是非要任用自己的亲族,那么荆州有十郡,非得有十个女婿才能管理好吗?”于是上表说:“夏侯陟是我的姻亲,按制度不能互相监督。”朝廷下诏予以批准。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一次刘弘夜晚起来,听到城墙上巡更的人哀叹甚苦,就把他叫下来察问,这个兵年过六十,身体瘦弱有病,又没有棉衣。刘弘怜悯他,处罚了这个老兵的上司,拿出皮衣棉帽,托人转送给老兵。益州刺史罗尚被李特打败,派使者前来告急,请求支援粮食。刘弘发公文让郡县供给,而州府的官员认为运输路程遥远,文武人力不足,准备让零陵一次运送五千斛米给罗尚。刘弘说:“诸君没有好好思考一下,天下本为一家,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今天支援了他们,则我们自己也就没有西顾之忧了。”于是拨出零陵的米三万斛送给罗尚,罗尚借此稳住了局势。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陶侃与陈敏是同乡,又同时出仕为吏,有人诋毁陶侃。陶侃让自己的儿子和侄儿到刘弘处为质,刘弘让他们回去,并说:“你叔出征远行,你祖母年迈,你们可以回去,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我们是大丈夫呢!”陈敏最终不敢窥境。永兴三年,下诏进号车骑将军。刘弘每有兴利除弊的举动,亲手写信给属下郡守府相,叮嘱殷切,由此人人都感激爱戴,争相投奔,人们都说:“能得到刘公一纸书信,胜过很多辅助官吏。”刘弘卒于襄阳。百姓为之哀痛,如丧亲人。

B卷

1.C(“表现精神追求”属于第一方面)2.D(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3.A(B项,“构成”错误,以偏概全;C项,应为必要条件;D项,范围扩大,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

4.C(“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分析有误)7.D(“只注重”“不关注”无依据)

8.B(原因概括不全,原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乡村能提供土地”)10.B 11.B(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12.C(应为让人转交衣帽)

14.D(“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一种威武和杀气)17.A(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18.D(陈述对象保持一致)19.D 第一组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第二组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趋之若鹜: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第三组

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第四组

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饱经风雨: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

第三篇: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说明:

1.本试卷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构成,其中选择题48分,非选择题52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生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考试过程中考生答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在其它区域作答无效。

第1卷选择题(48分)

以下每题给逝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24题,共48分。

l.有一款特别适用于鼻炎、花粉症及化妆后的纸巾,售价比同规格产品贵了10倍左右。业内人士感慨:“这就是科技元素带来的附加值。”这说明

A.科技越进步价格越高

B.功能越多价格越高

C.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

D.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017年9月1日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图示(D1表示9月1日前,D2表示9月1日后)正确说明上述举措带来的影响的是

A.

B. C.

D.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传导路径是

①促进跨时空经济协作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②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一淘汰落后产能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③络运营商成本增加一用户络自费减少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④倒逼络技术革新一“互联+”深入发展一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微信“打赏”是读者在微信订阅号上阅读完原创文章后,如果认可这篇文章,点击文章下方的“打赏”链接,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作者的行为。微信公司在汇总“打赏”后,会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这样的“打赏”

A.增加了读者的支出,会降低读者的消费体验

B.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不利于提高作者的收入

C.增加了微信公司的收入,提高了其经营效益

D.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6.5月28日,李克强同志岛席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国际工商企业界代表举行对话会对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将进一步放宽相关行业的外资准入,努力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开展对华合作。材料表明

①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②我国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我国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趣则,维护了个人的人格尊严,并将有力遏制各种“人肉搜素”、非法侵入他人络张户、贩卖个人信息、络电信诈骗等现象。此法实施后作为公民

①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其任何权利都受到国家保护

③其合法权益的实现具有法律保障

④会享有更广泛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且有法律约束力的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法制办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9.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在中国人大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www.xiexiebang.com)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1 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个过程

①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体现了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③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④保障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7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这说明 ①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②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执政

③社会主义法治是党的领导的根本要求

④全面依法治国必先全面从严依规治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包括总则,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宗教财产,法律责任,附则等共九章内容,条例将于2018年2月l日起施行。实施《宗教事务条例》

①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②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有和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疸

④要加强对信教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2.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五国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会晤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推动各方加强团结协作,完善全球治理;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密切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合作平台。由此可见金砖五国

①合作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愿携手共建政治同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7年7月8日,福建省鼓浪屿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关于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从文化遗产中能够感受到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④许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②

C.①④

D.③④

14.早在东汉时期,佛法东传,汉武帝就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洛阳白马寺,促进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

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推动着文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塞罕坝精神。弘扬塞罕坝精神,要求我们

A.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B.坚持经济与文化相交融的理念,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

C.坚持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D.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开发旅游等活动加以传播与交流

16.2017年5月24日,总书记对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教授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共中央决定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共中央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培养公民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在当今时代,培育”四有”公民就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经过科技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努力.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土豹太空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材料说明

①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字宙的奥秘

②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活动最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④科学家的努力是推动对宇宙鹩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2017年8月1日,经过近7年翦建设,世界首条高海拔高塞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该公路为国家高速G0613西宁至丽江公路在青海境内的重要路段,今后将成为青、藏、川、滇藏区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路段。从这二事例中可以发现

①人们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

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有不同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人们能摆脱不利条件制约,实现趋利避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9.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6月30日晚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时强调,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习主席讲话中蕴涵的哲学智慧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定的信念决定事物发展的成败

③实事求是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实践是一项具有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有专家指出,中国画在新时代汲取了传统绘画优秀的内核,并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传统与时代脉搏的结合点,才涌现了黄宾虹、齐白石等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①中国绘画的厨史由传统与现代两阶段构成

②只有将传统与现实结合才能造就绘画大师

③中国绘匿的发震离不开其自身的历史联系

④提升绘画艺术水平应善于分析和利用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17年4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一盘棋”推进,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协同发展”、“一盘棋”思想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功盖三分善,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②黄金无足色,自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③若言琴上有琴言,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从哲学角度看,下图漫画中之人

①不懂得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没右发挥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③否认了部分对整体的制约作用

④坚持了辩证法而抛弃了形而上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7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民生工作,积极促进就业,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遥刭的困难和问题。材料观点是基于

①坚持群众浸点是瘦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②人民群众的根本烈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③人民群众的生活静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A.①②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4.2017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一总工程师南仁东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岁。在22年里,南仁东带领着群研团队,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为我们探索宇宙科学提供了新的大科学装置。南仁东低调朴素,放弃国外300倍高薪,用一生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刚被提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梦圆对他却离去。“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垒启示是

①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

③要不忘初心,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④要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享单车深得广大市民喜爱的原因并说明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的经济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说明保定市是如何破解共享单车管理难题的。(1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2017年7月l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

材料一 “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复兴之魂,深植其中”。《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中指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新将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场史无前饲的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1)用心体味材料,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在文化建设领域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8分)

(3)简述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4分)

2017.10高三政治参考答案

1-24 DBCDB DBACA CBDBC CDCBD BAAD(2)①政府切实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保定市执法局对几家共享单车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有关要求,对共享单车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②政府履行了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大力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划出共享单车的专用停车位,为共享单车搭建服务平台。③政府切实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保定市文明办发出《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倡议书》,努力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意识。

26.(1)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推动文化创新,既要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⑤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交流中推动文化发展与创新。

(2)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把改革向纵深推进。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追求真理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回应了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等时代关切,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第四篇:盐城市2013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英语答案

盐城市2013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1-5 BABAC6-10 ABCCB

21-25 BBCBD26-30 ADCDC

36-40BCDAB41-45BADCB

56-58 DDB59-62 DACD

71.Steps / Measures / Ways

73.regularly

75.Install

77.safety

79.wear

11-15 ABCAB31-35 BCCBB 46-50 ACDAC 63-66 CDCB72.balance74.fall / slip 76.careful 78.whether 80.potential16-20 CCABC51-55 BDDAC 67-70 ABDD

How we can build up a harmonious family

A harmonious family is essential to our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A harmonious family is always full of warmth, love and laughter.Parents and children love and show concern for each other.They also respect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If a child grows up in a harmonious family, he is more likely to be cheerful and optimistic.Otherwise, he may be miserable and pessimistic.Meanwhile, parents in a harmonious family are sure to live happily and more healthily.Since a harmonious famil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it is up to every family member to contribute to the building of such a family.First of all, parents should be a role model for their childre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words and behavior.Besides, they must trust their children and often communicate with them.As children of the family, we should also respect and understand our parents, and try to share their burdens.If we do so, our home will always be harmonious.(157W)

附:听力材料

Text 1

M: I get up at 6 o’clock in the morning.W: Really? That’s very early.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and have breakfast at 8 o’clock.M: I have breakfast at a quarter to seven and go to work at a quarter past seven.Text 2

M: Wow!Listen to this.In January the Ice Hotel opened in Canada’s coldest city.The hotel is built of ice and snow.But who would like to stay in such cold rooms?

W: No idea, but it says here 1500 guests have already stayed there—three times more than they expected.Text 3

M: God, I’m glad that’s over.W: So you don’t like it? It’s based on a novel written by a famous writer.M: No, I think the story, the dialogue and the whole thing about the war are hard to understand.W: But the leading actor is my favorite.Text 4

W: Did you see the book that was just here on the chair?

M: No, I didn’t.But there’s a book on the dinning room table.W: No.That’s not the one I’m looking for.I want the one with a red cover.M: Oh, I just saw it on the sofa.Text 5

M: Sarah, who’s calling?

W: My mom.She wondered why I didn’t go home on Christmas, and asked if I was busy.高三英语答案

M: Did you tell her the truth that you were seriously ill?

W: No.I lied that I went to London for a meeting.Text 6

W: Come on, you are falling behind!

M: Wow, I can’t catch my breath.You are running too fast, honey.W: You just need more exercise.M: Yes, but you need to slow down.This is running, not jogging.W: I don’t care.I want to burn some fat.M: But running so fast is not good for people in their forties.W: Why?

M: We are not as strong as when we were young.Mild exercise is more suitable for us.W: But I want to burn more calories!

M: In fact, in order to burn fat, you must take it slowly for a longer time.W: Really? I will slow down then.M: That’s right, honey.Oh, you don’t need to be as slow as a tortoise.W: I don’t care anymore.Text 7

M: Have you finished Michael’s resume yet?

W: Yeah, I have just read through it.M: Has he ever worked on a newspaper before?

W: No, not exactly, but he used to edit a magazine when he was in college.M: Well, that’s close.And what did he do after his graduation?

W: Well, as soon as he finished college, he went to Thailand.M: Oh, really? What did he do there?

W: He taught English for 2 years in a volunteer group and while he was teaching there he wrote some really fine articles.M: Hmm, what’s he been doing since then?

W: He’s been working as a journalist for the past 4 years.M: That sounds pretty good.Maybe he’s our man.Text 8

M: 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a few questions for London South FM?

W: Excuse me? Can you speak a little more slowly, please?

M: Sorry.Can I ask you a few questions for the radio?

W: Yeah, of course.M: How long have you been waiting here?

W: I have been waiting here since a quarter past eight this morning.I didn’t know there was a long queue.M: You must be a real tennis fan!

W: Ah, so-so.I am a student of English.I have been in London for four weeks, and tomorrow I must go back to Berlin in Germany, and I thought it was a good idea to come to Wimbledon before I go back to Germany.M: Do you think you’ll get in?

W: No, I don’t think so.It has been raining since half past one.I am wet and cold and I am hungry, and there are many, many people in front of me in the queue.Text 9

M: We had the best time that summer, didn’t we?

W: Yes, I think that was the best mountain climbing expedition I ever did.It was frightening but exciting.M: Who was the leader that time?

W: It was a man called John.I remember he was very tall with blond hair and bright blue eyes.He saved our lives.M: That’s right.Was it June or July we went?

W: It was definitely June because it was at the same time as my birthday.M: Yes, it was so hot, wasn’t it? It’s said that’s what caused the problem.W: Yes, he said it melted the snow.Then large pieces of ice began to fall.I remember looking up and seeing all that snow coming down the mountain towards me.M: Yes, it was incredible.I didn’t really feel it was dangerous.But a moment later we were under the snow.Text 10

Now about the news.An early morning fire damaged the historic Gallad House today.It destroyed the third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t firefighters save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loors.There were only a few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the building at the time and they were carried out to safety.The Gallad House was built in 1718 and was used as a hotel for over 150 years.George Washington stayed here in 1782.The Gallad family owned the building until 1930’s.Then they sold it to the Muss family.Five years ago it was made into a building for the elderly.Several fire departments were called to the scene.When we asked Fire Chief Andrew Bond how the fire started, he answered that it was most likely that a burning cigarette caused it.Chief Bond promised to further examine the cause.

第五篇:邵阳县二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邵阳县二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我以为这有美学方法论的价值。但一切艺术中的法,只是法,是要灵活运用,要从有法到无法,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来,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创造出来,不是“如法炮制”的。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他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字的结构不仅包括点画还包括点画中的空白,空白和点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B.中国书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直接取决于书法家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C.唐人对于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是我国古代书法美感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D.古人归纳晋人行革的风格是“尚韵”,这种风格在晋人的其它艺术中也有体现。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建筑和书法相结合,中西方美学相联系,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不同书体间存在 的不同的空间美。

B.作者引用大书法家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说法,旨在证明在书法艺术中“虚处”同样 有着重要的作用。

C.第三自然段肯定唐人对真书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第四段接着论述真书结构法三 十六条的重要性。

D.文章谈到了中国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书体,并着重以唐代真书为例去论述研究汉字结构 的美学意义。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字的结构称为布白,这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中虚处的重视,虚处在书法空间美 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B.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书法作品以及其它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发现当时 社会所具有的时代风格,C.艺术应该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艺术中的法,就难以 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D.通过对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他书体以及绘画、建筑等中国 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规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韩江林渊液

每年春天,诗人冷雪总是发来邀约:来看韩江,来看木棉花吧。

小时候听说韩江,是在一出潮剧里。这出戏叫作《苏六娘》。苏六娘与表哥青梅竹马私定终身,父亲却要她远嫁杨秀才。话说杨秀才见婚期迟迟未得苏家应允,遂带乳娘前来讨亲。经过府城时,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遇山便问什么山,杨秀才答曰“韩山”,问山下那座大厝,答曰“韩祠”,再问山脚下那条溪,杨秀才没好声气地答:“韩江,韩江……”

就这么把韩江懵懂记住了。

长长的滨江路,巍巍的古城墙。沧海桑田,水的样貌谅必有了巨变。现如今,江水或潺湲或汹涌,都在堤岸的规范之内。

木棉树有些年岁了,树干挺拔高古,雄奇而有凛凛之气。春风一吹,一粒粒肥厚酣畅的红,便缀上了枝头。花,给人的感觉总是妩媚阴柔,而木棉花,在非生物学意义上,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我与冷雪坐在木棉树下,眺望江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我们同饮一江水,口音非常接近。那时,她结束一段旧生活已有年余,过去,已然淡了,在情绪上引不起悲,或者恼;未来,还远着,它也召不来欢,或者歌。一切仿佛迷蒙的,混沌的,打断这节奏的,唯有木棉花坠落的声响。噗的一声,重重地,似一个来自生命本身的叹息。转过身用眼光去看望它,整朵的,不萎靡,如在枝头。

如果说当年从戏文里获得的是抽象的韩江,那么,得识具象的韩江却费了一番周折。孩提时常去的是外砂溪。县城里的孩子只见过井水,那水是圈在井箍里的。而外砂溪是野性的,带着向远方敞开的浩浩荡荡的神秘。我所居住的小城,从南门继续往南走,远远地走过一段荒郊野地才见外砂溪。一见着了大溪,心便与嗓子、手脚一起野了。多年之后才明白,外砂溪就是韩江的支流。

眼前这一段韩江下游,便是当年向往与眺望的地方了。

冷雪写过一首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深夜,地球上的一个国家/国家的一个省份/省份的一座小城/一条江,江边的/一个人,站着,好像一枚钉子/一枚醒着的钉子/冷冷地钉在地球的表面。”

我相信,诗人这一枚探索和打量世界的钉子,不只是向内的,还有一个面向外部世界的无比漫长的半径。这条江,同时也是她建立的参照体系的重要原点。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眺望又在何方?

之前,其实去过三河坝,那个韩江开始的地方,看它到底是由两条怎样的河流交汇的。那两条河流,一条属红色岩系,又多盆地,故江水红而浊;另一条属花岗岩结构,周边植被良好,故江水绿而清。站在桥上,看两条秉性各异的水带,奔赴到了一起。那江水、那泥沙,那水中的鱼和微生物,它们相互进入对方身体的深处时,谅必还是彼此陌生的。我相信,很多不同事物的相互遇见和交融,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许,这场交汇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神迹的,可是,也是在这一地方,我的眺望又在更远处。这一条红而浊的江水,它是由什么汇合而成的?那一条绿而清的江水又是如何?它们前面复杂的河网,一如庞大的家族背景,到底是羽状、扇状、辐散状,还是网状?它们经历了怎样的迂回、冲撞与交织,才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只道是见到了韩江的源头,其实,对于一条水来说,哪里才是源头呢?

(摘自《散文》,有删改)

4、(3分)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写了“我”懵懂记住“韩江”这个名字的特定的情境,有人物,有画面,有情节,鲜明形象,生动真切,形象动人。

B.“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乳娘比作刘姥姥,一是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二是使表达形象生动。

C.说木棉花“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重重地坠落的却是“整朵的,不萎靡,如在枝头”,暗示了生命哪怕将要凋零也不悲凉。

D.文章以作者和冷雪的重游韩江为线索,写了作者眼中的韩江,表达了作者对于韩江溯源、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独到见解。

5、(6分)文章引用冷雪的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6分)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请你从韩江溯源及家族溯源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趋缓的“冷静期”,2017年,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这些成绩表明:中国电影市场步向稳健,电影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票房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国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与电影院及银幕数的不断增加。另外,观众的成熟度在提高,非理性和粉丝消费在减退,电影的口碑在票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原因。

(摘编自《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删改)

材料二:

《红海行动》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影片,在最初排片、票房双双低开的情况下,凭借惊人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黑马,票房突破35亿元,荣登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美学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

人民日报社文化室主任记者刘阳表示,《红海行动》“观影热潮”背后体现了观众对于生命和个体认知理解的进步:“电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动用军力去拯救一个公民的生命?电影表达的内在感情是中国当代社会对公民权益的珍视,这种进步体现了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的不断贴近。”

(摘编自《<红海行动>“红”在哪儿?》,有删改)

材料三: 2017年,中国银幕总数超过北美,中国成为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国家支持创作、摄制各类优秀国产影片,地方政府对电影创作、摄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电影从业者们一致认为,从《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那一天开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电影产业视为重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都开始积极配合电影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国电影,势头正劲》,有删改)

材料四:

3月5日,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创造56.8亿票房奇迹的《战狼2》未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影难以攻陷奥斯卡,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而借助资本力量,对中国电影在这两方面的提升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从文化融合角度而言,随着中国资本的深入介入,中外合作越来越多,双方在文化领域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也会越来越多,这无疑会让海外主流社会以及奥斯卡的评委们更进一步接受中国文化,为未来中国电影进军奥斯卡铺平道路。

从制作体系来看,资本的介入将促使中国电影人和好莱坞更深度合作,从以往简单翻拍、模仿、老外担任制片人,发展到切入核心制作、深度学习好莱坞工业化,甚至是全球发行体系等完整产业链的合作。这种合作将促进中国电影人系统学习好莱坞的全球化视野和工业化操作流程,为中国电影最终赢得奥斯卡,乃至于借助电影实现中国文化海外输出奠定基础。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中国电影迟早会走向世界市场。而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将会十分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硬实力”对“软实力”的支撑,必然会一步步地彰显。另外,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电影的发展最忌讳的是完全以市场来衡量的功利主义,拒绝单

一、培养真善、推动电影艺术和技术观念的更新,才是电影发展的真谛。

(摘编自《中国电影冲奥又一年资本力量或能打开突破口》,有删改)

7、(3分)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2012﹣2017年我国影院数与银幕数不断增加,虽增长率有 所波动,但数量上均持递增趋势。

B.2017年我国成为了全球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银幕总数超过5万块,“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C.中国电影是否健康发展不能单以票房作为衡量标准,电影资料馆的春节档期观众 满意度调查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依据。

D.《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不仅让我国电影产业的地位得以凸显,也让我国电 影产业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实惠。

8、(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据客观说明了我国电影事业处于健康稳定发展阶段,国产电影深受观 众喜爱,电影票房一直保持高速上扬的态势。

B.《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事实,至少证明了我国的电影观众渐趋成熟,理性消费意识增强。

C.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贴近,充分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是《红海行动》能 够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重要原因。

D.借助资本力量,可促进中外电影的深度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电影走向奥斯卡,也为我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奠定基础。

9、(6分)如何让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稳健发展?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公林,字幼春,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千户,后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初,林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林卒,鸿当袭封注,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乃挂縗绖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医。如遂不瘳,永归沟壑。”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骏乃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予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可谓智乎?”鸿感悟,垂涕叹息,乃还就国,开门教授。鲍骏亦上书言鸿经学至行,显宗甚贤之。永平十年诏征,鸿至即召见,赐御衣及绶,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顷之,拜侍中。

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封鲁阳乡侯。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数受赏赐,擢徙校书,遂代成封为少府。门下由是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和帝即位,迁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于是收窦宪大将军印绶,宪及诸弟皆自杀,六年,鸿薨,赐赠有加常礼。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袭封,子孙承继前辈受封的爵位。

10、(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B.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C.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D.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縗绖”,在古代縗和绖就是丧带和丧服,“縗”“绖”合在一起说就指整套丧服,后也渐渐引申为服丧。

B.“茅土”,古分封王侯时,用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土,包以白茅而授之,后以此指王侯的封爵。

C.“就国”,在古代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领地后,这个人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

D.“薨”,诸侯或后妃死曰“薨”,天子死曰“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鸿聪慧刻苦,求学精益求精。丁鸿从师学习,三年便明白了章句,善于辩论诘难;担任都讲以后,还继续深造,不远千里求学,精神可贵。

B.丁鸿对弟善慈,托病辞爵让国。在父亲死后,丁鸿假托求医,放弃世袭封爵,辞让爵国给丁盛,友人鲍骏盛赞其有伯夷、吴札的让国之风。

C.丁鸿才学过人,广受赞誉推崇。在研究经学方面,与之论难的诸儒叹服他,丁鸿深得鲍骏、显宗、肃宗等人赞赏;教授学徒,影响较深远。

D.丁鸿渐居要职,深得皇帝信任。显宗召见丁鸿,礼遇拜官;肃宗赏赐丁鸿并提拔他为少府;和帝更是任用丁鸿为太常、司徒、太尉等要职。

13、(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

②、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2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答庞参军 晋•陶渊明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14、(3分)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联中的“赏我趣”与第一联中的“相知”照应,表明陶渊明、庞参军二人志趣相投。

B.“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一联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同,指不与俗人交往。

C.前四联为本诗的第一部分:第一联以议论总起,第二三四联承上写诗人与庞参军 的交往。

D.“幽居士”即“隐士”,据此可推知“无复东西缘”可以理解为“奔走求仕与自己无缘”。

15、(6分)本诗主要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6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之景,被后人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往往能起到绝佳的艺术效果,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由琵琶声想到了珠玉之声。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所以更加愚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_________17_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18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19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20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21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3分)下列在中文括号内补写的豫剧,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D.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18、(3分)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D.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19、(3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20、(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抑郁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脑部疾病,①,大脑中有一个叫海马体的结构,它的下方存在一个叫外侧缰核的部位,它被称作“反奖励中枢”,是一个“坏机构”,因为人的种种负面情绪,比如恐惧、焦虑紧张,都和它有关联。与此同时,②,那就是被称为“奖励中枢”的单胺核团。单胺核团是产生愉悦感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好机构”和“坏机构”是彼此制衡的,③,负面情绪加重就会导致抑郁。

21、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猛,北大毕业生却12年未回家过年,与父母决裂已6年,近日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父母“罪行”。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利。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对父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

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

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载河北省唐山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唐山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