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教案2

时间:2019-05-15 05:0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火把节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火把节教案2》。

第一篇:火把节教案2

《火把节》教案

设计思路:

《火把节》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本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第二部分介绍火把节的几个场景脉络清晰,按时间顺序写了一天的庆典活动。读这一部分要注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从清晨到夜晚,从第一天到第三天这节日的气氛,从而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彝族的火把节。师:那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的人民一起来欢度这个重要的节日吧!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抽生回答:本篇文章先写了火把节前的准备,然后写了火把节的盛况,最后写了火把节的来历。

二、品读词句,想象“盛典”

(一)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做好了充分准备。那彝家人到底准备了些什么呢?请找出相应的句子勾画下来。

我为你砍好了蒿(hāo)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师:下面我们进入到看图抢答环节,(出示第一幅图片)这是彝家人(砍好了蒿(hāo)枝、扎好了火把),(出示第二幅图片)这是彝家人准备好的(彩衣和头帕、披毡和花包),(出示第三幅图片)最后一幅图片,我们全班一起来说说,这是彝家人(杀好的鸡鸭,宰好的牛羊,买好的美酒和水果)

师:那从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感受到彝家人对火把节充满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5-10自然段:

师:带着这种热情和期盼,我们一起走进了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闹场面。那文中是如何形容这个热闹场面的呢?(激情四溢的盛典)师:如何理解“激情四溢”,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试一试。(激动的情感向四面溢了出来)面对这样盛大的、充满激情的火把节,同学们感兴趣吗?好,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5-10自然段

1.教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试着给每个场面加个小标题。(节日准备、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2.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场面,想象当时的情景,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在组内一起读一读。

抽生回答五个场面。

师:那这五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场面呢?说说自己的感受

“点火把”

师:那文中具体哪个句子描写了人们点火把的情景?

圈画出具体的动词,讲解多音字“着”,从这些动词中看出了什么?(对火把节充满了热情)请一位同学带着这种热情读一读,全班齐读。

(出示后两幅图片),文中哪些语言是对这两幅图片的描写

?这是一个比喻句,说明了什么?理解“沸腾”,由此看出了(火把节真是一个激情四溢的盛典)小组比赛读,读出节日的激情。“围着篝火跳舞”有什么感受?那作者是如何将这个画面描绘的如此生动,形象的呢?下面我们请所有的男生读读这个段落的前两句,这是对谁的描写?(人们),请女生读读紧接着的这个排比句,这又是对谁的描写。(老人,孩子----),最后又回到了对谁的描写(人们)。那这种将所有人进行概括性的描写我们成为“面”的描写,与将某一类人进行详细的描写我们称为“点”的描写,而将点和面的描写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我们就称为点面结合。下面请男生读面的描写,女生读点的描写,边读边思考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师;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2.指名说说这个传说。

3.小组内交流。4.集体交流。

5.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他更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三、研读课文,感悟“盛情”

1.作者作为一个彝家人,怎能不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呢?所以,他向大家发出了四次邀请,在文中勾画下来?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怎么样?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2.自由读这四个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热情、好客)

师:那带着这种热情好客和老师一起邀请所有的小伙伴儿们去彝族参加我们的火把节吧!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学习了课文,我们不仅知道了火把节来历,彝家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了解到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五、拓展提升

1、小试牛刀:写一写家乡人民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龙舟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ráo手们 ; 击鼓的人 ; 两岸看龙舟的人。

顿时,欢呼声、呐喊声撒满了河岸,河的两岸成了欢乐的海洋。

2、你还知道哪些民俗节日?说一说 例:傣族的泼水节

来历:粽布智斗魔王,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相互泼水,用洁净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板书设计

4、火把节

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 热情好客

第二篇: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模板合集5篇

火把节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

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火把节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预习题纲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朗读课文三遍。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③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一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出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传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火把节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把节》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ruǎn)。

2.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阮,能够听辨出阮的音色。

2.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乐段的不同。

教材分析

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复杂,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右手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分、滚、划等;左手只按音。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四种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厚,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目前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火把节》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单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A段主题轻柔地出现,旋律轻柔、优美。B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最后A段再现,显得优美有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关于火把节,还有一个传说呢。今天我们就到彝族朋友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

欣赏“火把节的传说”动画。

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三、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火把节》音频。

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火把节》。

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20xx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这首《火把节》是用中阮演奏的。中阮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强。

2.听辨乐段。

完整聆听乐曲《火把节》。

提问:请说出这首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慢-快-慢,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3.欣赏第一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一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

(2)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再次聆听第一乐段,学生小声跟音乐哼唱旋律。

4.欣赏第二乐段

(1)初次聆听第二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哪些音乐要素听出来的?

学生可能回答:速度不同、节奏不同、力度不同、演奏的方法不同等。

(2)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先聆听第一乐段,再聆听第二乐段,感受第二乐段热烈、欢庆的情绪。

5.欣赏第三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三乐段。

提问:这个乐段和哪个乐段旋律基本相同?说出感受到的场景。

(2)再次聆听第三乐段,听完后为三个乐段加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6.完整欣赏乐曲《火把节》。

教师要求:这首乐曲是ABA结构的三段体,认真聆听音乐,每听到A乐段出现,就小声哼唱旋律。

四、课堂小结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晚上围着篝火祈求平安,唱歌跳舞,通宵达旦,最后,我们在一首歌曲《七月的火把节》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火把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

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

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

赛()娇()狡()

塞()骄()

寒()

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

5、理解词语。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同桌交流)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落实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字词题。

4、思考书后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内容,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和彝家人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家人的优良品德。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彝家的火把节,去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以及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找出相关的语句。

“我为你……”

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和对火把节的盼望)

B指导朗读:热情、盼望、兴奋地。

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场面、情景?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A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的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

B出示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3、默读文章第三部分,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4、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

“来吧,……”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四、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五、补充课外知识: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见教案p35)

板书设计:

1、穿上节日的盛装,热情准备节日的饭菜。【不惧恶

2、斗牛。势力

火把节3、摔跤勇敢坚强

4、点燃火把不屈不挠】

5、围着篝火跳舞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题。

2、预习第五课。

火把节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5、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介绍你了解的一些民族风俗。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

(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

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

民族服饰

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第三篇: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锦集5篇

火把节教案 篇1

(一)预习。

1.根据需要查找资料(如有关彝族、火把节等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谈话: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除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特有的节日,我们先交流一下查找的这方面的资料。

3.“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听,彝族朋友在召唤我们了。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准备过火把节那天的活动——打扫房子,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奔向田野山川,围着篝火尽情歌舞,火把节的来历)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大家交流。

(通过第2、3两问,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和彝家人的优良美德,从而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巩固练习。

1.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

2.读读写写(课后练习4)

3.词语采集——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积累的词语。

火把节教案 篇2

少数民族是幼儿需要了解的,而在了解过程中,他们往往又对民族服饰、头饰、手饰极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此活动,让他们去做喜欢的事,从而丰富其联想性、活动幼儿手指灵活性。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彝族头饰的来历,认识个别词组“彝族、哈帕”。

2、掌握“剪、粘、拼”的技能。

3、感受“七月火把节”的快乐。

三、准备

1、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挂历、半圆形挂历、剪刀、皱纹纸,分别与该班男孩人数相符合。

2、长方形哈帕、辫子与女孩人数相符合,装饰哈帕的布花若干。

3、简短情景导入课题的课件一套。

4、先会跳彝族的“七月火把节”。

四、活动过程

1、听“树叶”音乐进教室。

老师:今天,彝族的同胞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七月火把节,想去吗?现在我们跟着音乐进教室先做一下准备”。

2、听简短故事导入课题,知道彝人为什么要戴帽子。

师:①看老师今天像哪个民族的人?幼:(彝族)老师胸前贴有彝族二字,川页便教认汉字“彝族”。

②从哪里看出我的扮像彝族?

幼儿指到头上所戴头饰,老师将其取下,认识“哈帕”二字,头饰上贴有。

③彝族人最喜欢顶“哈帕”或者戴帽子,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简短故事略)

④那么,我们要参加他们的“七月火把节’’看来还得先做帽子戴上才行,对吗? @_@我是分割线@_@3、老师为男孩女孩各自准备了不同的操作材料,现在我们利用这些东西装饰“哈帕’’和做“帽子’’行吗?

①女孩子利用小布花装饰这块长方形的“哈帕”,自己想像,可以用小花拼成不同的图形,如:房子、大树、不同的字或是对称美等。注意:提示小布花后面贴的双面胶揭下来后纸片放进篮子里。

②男孩子怎样将长方形的挂历纸条变成圆形,幼儿示范,如何把半圆形的挂历纸变成“圆锥体”,幼儿示范再把二者粘合在一起,最后用剪刀剪出波浪形纸条拧紧插入锥洞里,注意书机的使用方法。

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①指导不太会的幼儿。

②让其想像更丰富。

5 、戴上头饰跳“七月火把节”。

①先欣赏碟子里的小朋友跳。

②师幼一起表演跳。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参加了彝族的七月火把节,高兴吗?我们还学会了做他们的头饰,回去教家里人做,和他们一起走进彝族的七月火把节。听(树叶)第二段音乐出教室。

火把节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

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

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

赛()娇()狡()

塞()骄()

寒()

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

5、理解词语。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同桌交流)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落实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字词题。

4、思考书后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内容,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和彝家人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家人的优良品德。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彝家的火把节,去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以及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找出相关的语句。

“我为你……”

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和对火把节的盼望)

B指导朗读:热情、盼望、兴奋地。

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场面、情景?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A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的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

B出示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3、默读文章第三部分,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4、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

“来吧,……”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四、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五、补充课外知识: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见教案p35)

板书设计:

1、穿上节日的盛装,热情准备节日的饭菜。【不惧恶

2、斗牛。势力

火把节3、摔跤勇敢坚强

4、点燃火把不屈不挠】

5、围着篝火跳舞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题。

2、预习第五课。

火把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5、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1、介绍你了解的一些民族风俗。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

(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⒊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⒈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⒊小组内交流。⒋集体交流。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

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

民族服饰

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火把节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

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第四篇:火把节教案

语S版五年级下册

4.火把节

教学目标 :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2.朗读课文三遍。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

③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3.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三、课堂小结。

1.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2.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二、深入文本 品读感悟

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2.学生在文中画出。

3.集体交流。

4.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出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

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

2.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3.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5.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2.指名说说这个传说。

3.小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

5.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6.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主体升华

1.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

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积少成多 学以致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3.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教学反思:

第五篇: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⑵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难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3.关键: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火把节,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火把节”:同学们,这个节日你们一定不陌生吧!能用你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火把节的了解。)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教师谈话,导人:同学们,彝家人的火把节就非常有特色。他们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欢度他们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彝家人的火把节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前广泛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在资料的搜集和阅读中,丰富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再通过课堂的反馈、交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火把节的整体认知。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借助资料学习课文的习惯。)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同学交流在读和书写生字上的注意要点。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根据图片、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蝗虫 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屈不挠 兴高采烈 不约而同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给课文分段。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通过小组自读,化难为易,简单的内容自己学,复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独立学习的畏难情绪,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新词。

⑴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⑵全班读一读。

⑶教师: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而且有些字还比较难写。你能不能给同学提个醒呢?(指名反馈,教师强调:“毡、寨、嫉”三字。)

⑷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

2.指名反馈“激情四溢”等词语的位置以及意思。

激情四溢:充满着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

数不胜数;本课指蝗虫多得数不清。

不屈不挠:不屈服。

矫健:强壮有力。

嫉妒:忌妒。

3.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教师:如何分段? 第一部分(1~3):讲彝家人做好各种准备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4~9):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

第三部分(10~12):写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第四部分(13):邀请人们和彝家人欢度火把节。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反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加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的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四、初谈写作方法,感受彝家人的热情

1.教师:在这个充满民族风情的节日里,我们处处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2.学生画出相关段落.自由朗渎。

3.指名交流;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怎么样?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学生根据朗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

6.教师小结:课文运用了呼应的手法。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互相呼应,对同一内容“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反复强调,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地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种手法的好处。(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写作上的特点,体会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感情基础。)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去感受彝族的民族风情。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看拼音,写词语。

pī zhān jiǎo jiàn shuāi jiāo jī qíng sì yì

()()()()

jí dù jiǎng lì huáng chóng bù qū bù náo

()()()()

3.补充词语,再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不()而同 约: 人声()沸 沸: 激情四()溢:

数不()数 胜: 兴高()烈 烈:()山遍野 遍:

4.完成课后第2题。

5.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早已准备好的火把,()屋门,()三圈,然后()田野,()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

⑴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⑵这一段的比喻句是。把 比作,写出。⑶“沸腾”一词说明了什么?

下载火把节教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火把节教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火把节之歌教案

    火把节之歌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读全文,识读生字,理解生词。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

    《火把节》教案01

    《火把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把节》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ruǎn)。 2.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

    《火把节之夜》教案01

    《火把节之夜》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把节之夜》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ruǎn)。 2.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

    火把节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火把节之夜》教案03

    《火把节之夜》教案 时间: 班级: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聆听音乐得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吉克族及该民族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

    火把节

    火把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4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衣服是不是很特别? 生:是 师:这是彝族的服饰(板书“彝族”),在老师的家乡美丽的大凉山,那里住着许多的彝族人民,他们......

    火把节

    声誉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华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