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7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
第七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议程
2013年12月21日-22日·厦门大学
一.12月21日上午: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地 点:经济楼N402 时 间:8:30-12:00
第一节:开幕式(8:30-9:00)主持人:赖小琼教授(厦门大学)1.厦门大学校领导致辞 2.厦门市领导致辞
3.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致辞
4.第7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主席吴宣恭教授致开幕词
照 相、茶 歇:9:00-9:40
第二节:大会报告(9:40-12:00)主持人:任保平教授(西北大学)1.报告人:每人发言20分钟
刘 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新一轮“土改”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耿明斋教授(河南大学):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
龚 刚教授(南开大学):“金砖”货币——中国对外货币战略的第三条道路 沈 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的市民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杨继国教授(厦门大学):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古典经济思想 2.评论人:每人10分钟
蒋永穆教授(四川大学);林光彬教授(中央财经大学)3.自由提问:10分钟
二.12月21日下午14:00-17:30分会场讨论
分会1: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陈享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段文斌教授(南开大学)
地 点:经济楼N308 茶 歇:15:20-15:40 1.产业规划视角下的广州市人口变动研究(张帆,林隽宇)2.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评价研究(纪江明)
3.城市化加速进程中产业集聚:中部地区的事实与实证分析(王军民)4.非正规就业何去何从——基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视角(孔德,吴垠)5.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优化:从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视角(曾伟)
6.新型城镇化下农地征用:确保农民的农地增值收益权——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孟宏斌)
7.土地市场化路在何方: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黄砺)8.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条件与面临的挑战(刘志雄)9.二胎政策与照料危机(沈尤佳)
10.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治经济学解读(张志敏,何爱平)成员:
曾
伟
陈俊明
陈享光
段文斌
付
敏
耿明斋
何爱平
黄
砺
纪江明
孔
德
李晓阳
林光彬
林隽宇
刘志雄
孟宏斌
沈尤佳
施
敏
王焕祥
王军民
吴
垠
徐雅雯
张东辉
张
帆
张志敏
章静一
分会2: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靳 涛教授(厦门大学);张晖明教授(复旦大学)地 点:经济楼N5会议室 茶 歇:15:20-15:40 1.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逻辑探析(张志元)2.论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李建德)
3.中国工业化的“双重”跨越:困境与对策(杜人淮、胡琰琰)4.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优化多维度研究(刘东皇,孟范昆、季小立)5.均衡与演化范式下的技术创新政策比较(杨勇华)
6.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任保平、郭晗)7.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钞小静 任保平)8.新增长红利时代我国大国发展战略的转型(任保平、郭晗)9.扩大内需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探究(袁凤忠)10.民生问题的结构性成因及政策调节分析(方建国)
11.中国经济增长效率路径的合理性揭示——基于国企垄断势力和地方政府主导双重影响的检验(靳涛、张建辉、褚敏)成员:
蔡秀玲
钞小静
陈翔云
陈新力
陈
长
褚
敏
丁堡骏 杜人淮
方建国
方
敏
郭
晗
胡琰琰
季小立
靳
涛 李建德
刘东皇
刘瑞明
孟范昆
任保平
任志安
宋丙涛 王生升
杨勇华
袁凤忠
张国骁
张建辉
张志元
分会3: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
分会主席:张 衔教授(四川大学)徐丹丹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地 点:经济楼N118 茶 歇:15:20-15:40 1.地方官员晋升机制推动了官员腐败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湛泳,聂欣)
2.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业发展: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姚耀军,彭璐)
3.刚性需求、垄断供给和准一级歧视定价——中国民用住宅市场的性质分析(王宇峰)4.家庭财产与代际收入传递不平等(徐晓红)
5.信念、约束与偏好:行动者对规则的选择——基于住宅小区业主行为实验的研究(李涛,朱宪辰)
6.中国城镇居民各阶层收入结构与消费问题研究(韩海燕)
7.中国转型时期的离婚与犯罪:经济社会学的解释和验证(刘瑞,毛颖)
8.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杨慧敏,李颖)9.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与门槛效应——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检验(李子豪,刘辉煌)10.中国式环境分权的数量测度与效应评估(祁毓,卢洪友)
11.Evaluation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Vehicle Repair Cost Effectiveness Based on F-AHP(Zhang Jian, Han Wentao)
12.Dual Landownership as Tax Shelter: How Did the Chinese Solve Ricardo's Problem?(杨荷)
13.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ead to lower CO2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a regional analysis in China(Chuanguo Zhang, Xiangxue Zhou)
14.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企业效率效益决定及差异性衡量—一评“国有企业效率效益必然低下”(龙 斧 王今朝)成员:
湛
泳
Han Wentao Xiangxue Zhou Zhang Jian
白永秀
蔡玉平
丁为民
傅
春
龚
刚
韩海燕
李
涛
李
颖
李子豪 刘辉煌
刘
瑞
刘小怡
卢洪友
骆
桢
毛
颖
聂
欣
彭
璐
祁
毓
荣兆梓
王宇峰
徐晓红
杨
荷
杨慧敏
姚耀军
张传国
赵海东
朱宪辰
龙
斧
王今朝
分会4:中国经济的历史分析
分会主席:周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康静萍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地 点:经济楼N301 茶 歇:15:20-15:40 1.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实证研究(周志太)2.历次党代会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陈乐一,杨云)
3.农民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户层面的实地调研(许莉)4.死亡的福利:1910-1911东北流行性鼠疫对移民(李楠)
5.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影响的再估计:基于历史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李楠,林矗)6.经济平等的历史演进过程(杨缨)
7.“城乡加速分离时代”(1840~1949)中国城乡关系变迁轨迹(吴丰华,胡若楠)8.我国劳动关系政策的演进轨迹、特点与发展取向(胡磊)
9.中国劳动力商品化过程及其特点——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康静萍)
10.我国经济十年发展趋势判断——基于市场经济动力机制与发展陷阱形成机理的视角(杨文进)
11.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视角(周文,陈跃)12.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生形成(廖谋华 林毅夫)成员:
陈乐一
陈
跃
陈忠文
崔向阳
丁晓钦
房宏琳
胡
磊
胡若楠
康静萍
李
楠
廖谋华
林
矗
刘
铮
苗勃然 漆志平
吴丰华
吴振磊
武京闽
许建康
许
莉
杨文进 杨
缨
杨
云
张
旭
周文
周志太
权利霞 分会5:经济民主与收入分配的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董小麟教授(广东外国语大学);祝志勇教授(西南大学)地 点:经济楼B502 茶 歇:15:20-15:40 1.深入推进中国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张国)2.特区模式下的改革家与改革家精神(罗海平)
3.政府该多大?——政府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与经济增长(张勇)4.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徐铭青)
5.中国的经济民主论:研究路径、关键议题与推进顺序(宋磊)6.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崔朝栋)7.劳动合同期限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张宗和,朱温浩)
8.劳动者的参与和共享:扩大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周柯,李中建)9.收入分配问题系列论文(朱妙宽)10.所有制与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李济广)11.Democratization, Revolution and Military InterventionsF(Xuezheng Chen)成员:
陈学政
崔朝栋
方福前
桂
林
何
磊
李济广
李
琪
李中建
刘雅君
龙
斧
罗海平
宋
磊
吴艳玲
徐铭青
许
军
张
国
张彤玉
张旭昆
张
勇
张宗和
赵
峰
赵
准
周柯
朱妙宽
朱温浩
何自力
分会6: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分会主席:王志伟教授(北京大学);马
艳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地 点:经济楼A501 茶 歇:15:20-15:40
1.经济金融化:当代金融资本利润获取机制(银锋)2.量化宽松:实践与理论反思(卢映西)3.欧债危机的深化及其影响(陈硕颖)
4.资本主义积累、阶级冲突与劳动市场失衡——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模型建构与现实含义(黎贵才, 卢荻)
5.英国保守党语境中的“大社会小政府”特点及与我国的对比(成晓叶,凌宁)6.全球价值链中非生产劳动的“竞争力(刘刚)7.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理论:回顾、批判与反思(张晨)
8.摆脱援助依赖的政治经济:博茨瓦纳、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蒋佶颖)9.开放条件下的“杨格定理”与产业间协调发展(杜曙光)10.论虚拟经济的特殊“供求规律”(杨继国)成员:
陈硕颖
成晓叶
杜曙光
何自立
洪
宁
蒋佶颖
黎贵才
凌
宁
刘
刚
卢
荻
卢映西
吕景春
孟
捷
沈
越 苏
娅
王
兰
王志伟
杨继国
杨继瑞
杨万东
银
锋
于小东
张
晨
张洪平
陈国春
卢现祥
分会7: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研究
分会主席:张忠任教授(日本岛根县立大学);蒋南平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地 点:经济楼A318 茶 歇:15:20-15:40 1.两种市场价值理论”评析(张开)
2.不确定下的市场定价机制:基于权力结构的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审视(朱富强)3.劳动二重性的方法论问题(刘昌用)4.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疑问求解(郑志国)
5.马克思非均衡经济理论的总体性构建与现实意义(徐可)6.凸经济中的劳动价值论(裴宏,周小亮)7.引入资本流动函数的动态价值转形模型——兼对几种典型动态转形模型的评析(严金强)8.国际价值研究述评(宋树理)
9.资本积累视角下的劳动力价值及其测算方法(冯志轩)10.试论马克思的“雇佣劳动”概念及其当代意义(任洲鸿)成员:
冯志轩
蒋永穆
葛
杨
贺立龙
蒋南平
居尔宁
刘昌用
刘
震
罗小芳
裴
宏
任洲鸿
宋树理
孙东升
孙启明
王艳红
王中保
徐
可
严金强
袁
辉
张
开
赵玉琳
郑志国
钟卫华
朱富强
周小亮
分 会8: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
分会主席:杨春学教授(中国社科院);任 力教授(厦门大学)地 点:经济楼A217
茶 歇:15:20-15:40 1.法国调节学派学派的学派定位与理论创新研究(吕守军)2.后凯恩斯主义要素分配理论:一个新综合(崔顺伟)3.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罗雄飞)
4.马克思与熊彼特的内生增长思想比较(王聪,何爱平)5.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的唯物史观(郭广迪)6.公共债务扩张的机理与效应研究述评(郝宇彪)
7.生产关系依赖理论:制度经济学的一种新范式及其优势——兼论荀子定理及与新制度经济学对话(程启智)
8.科斯产权理论兴起探究(陈弘)
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剩余研究的比较与整合(董全瑞)10.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安帅领)
11.生产关系的三层次解读关系及其意义——《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范畴》读后(许光伟)
12.奥地利学派的环境经济理论研究(任力 吴骅)成员:
安帅领 白丽健 陈 弘 程启智 崔顺伟 董全瑞 郭广迪 郝宇彪 何爱平胡志平焦方义 刘小怡 刘舫舸 卢 江 罗雄飞 吕守军 孙 艳 王 聪 王海杰 王小平王 欣 王秀峰 许光伟 杨永华 吴 骅
分 会9:制度经济分析
分会主席:武建奇教授(河北经贸大学);张 林教授(云南大学)地 点:经济楼A102 茶 歇:15:20-15:40 1.悖论还是误读:对诺思“第二悖论”存在性的一个反思(周海鸥)
2.产权清晰与交易费用——以广州实行垃圾按袋、按重量收费制度为例(袁庆明)3.产权是所有权整体的“属性化”――巴泽尔独特的产权思想研究(武建奇)4.从国营计划到市场竞争:中国大陆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萧衡钟)5.公共草地资源管理制度变迁的中国经验(杨理)
6.交换的复杂性问题研究——本质、模型及意义(王建红,张娜)7.让利益集团理论回归马克思主义(易淼,赵磊)
8.什么令权利不可放弃?——以我国基层组织投票权为例(李启航)9.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权利和权力错位探析(吕艳红)10.网购平台在线声誉机制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郑若娟)
11.为何金钱不能买?——个人知识视角下的不可转让规则分析(李启航)12.资源禀赋、地方政府博弈与公共品供给(乔宁宁)成员:
李帮喜 李朝林 李启航 李省龙 卢现祥 吕艳红 乔宁宁 沈宏亮 王光艳 王建红 王少国 武建奇 萧衡钟 杨锦英
杨 理 杨娅捷 易 淼 袁庆明 张 娜 张沁悦 张型双 张增强 赵 磊 赵学增 郑若娟 周海鸥 荣兆梓
三.12月22日上午大会报告和闭幕式
地 点:经济楼N402 时 间:8:30-12:20
第一节:大会报告(8:30-10:20)主持人:赵学增教授(华南师范大学)1.报告人:每人发言20分钟
刘 刚教授(南开大学):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来源
李帮喜博士(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一个劳动价值论的视角 刘小怡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的IS-LM模型及其现实意义 骆
桢博士(四川大学):马克思投资理论的微观基础 2.评论人:每人10分钟
丁堡骏教授(吉林财经大学);李晓阳教授(西南大学)3.自由提问:10分钟)
茶 歇(10分钟)
第二节:大会报告和闭幕式(10:30-12:20)主持人:宋丙涛教授(河南大学)1.报告人:每人发言20分钟
荣兆梓教授(安徽大学):市场公平与劳动平等
龙小宁教授(厦门大学):制度的经济研究:以法经济学为例
吕守军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调节学派与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2.评论人:每人10分钟
卢现祥教授(中南财经大学);方 敏副教授(北京大学)3.自由提问:10分钟 4.闭幕式(12:00-12:20)致辞人:何自力教授(南开大学)
第二篇:我看中国之政治经济崛起
我看中国政治之崛起
六十三年前,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了令所有中国人民听了都热血沸腾的一句话:“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自此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大幕。
稳定的政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政治上处于内忧外患状态。内忧是国民党反动势力还没有完全消灭,随时都有反攻大陆的危险。外忧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把这个刚刚成立的无产阶级政权孤立并颠覆。这个新兴的政权只有依赖于当时最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即政治上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这就导致了中国太依赖一个对中国有侵略历史的国家,而这个国家最后也确实和中国分道扬镳,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危险。现在我们都知道,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对处理国与国关系上没有太多的经验,误认为国与国之间会有纯粹的友谊。再后来证明这个苏联老大哥确实靠不住,当苏联不再为中国提供庇护和帮助之后,中国的境遇确实很艰难,可以说是给了这个新生政权泼了一盆了冷水。中国该怎么办?这时候坚强勇敢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做出了改进,打出了外交牌,积极的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接触,政治上不在显得那么幼稚。外交上最大成就就是乒乓外交,即著名的小球带动大球。在这之后中国就和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建交了,从某一方面牵制了苏联,也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增添了一层屏障。后来中国也通过外交手段进入了联合国,并成了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次成功为中国在后来的国际事务中善于用外交手段处理纠纷积累了经验。
1991年3月27日,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变为一超多强。面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超级大国美国既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又想和中国在经济方面实现共赢。这就要求国家领导人运用政治手段处理和美国的关系。从目前来看,我国和美国的关系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分歧,但是在涉及两国正面交锋的事务上还是保持着不撕破脸皮的底线。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外交手段处理纠纷的。比如说近来的朝鲜核问题以及伊朗核问题,中国就做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该做的事情。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政治大国,国际事务没有中国的参与就不能达到共识,中国在世界可谓举足轻重。
同学们,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我们青少年要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图,将一片丹心献给祖国。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在你心中,祖国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让我们一起向着建设经济政治强国的目标前进吧!
第三篇:政治经济常识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舍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导致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表现
1、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
断壮大
~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原因
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
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具有多样性)决定我国必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量的优势和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其主导作用
~就如何创造条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建议
1、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有所增长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国家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4、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和社保事业的投入
5、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保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6、坚持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7、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3、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
5、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和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标志
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国家:
1、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2、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3、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4、加强财税支持,结局融资困难
企业:
1、改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注重质量,实施品牌战略
3、推进产业转型,制定正确经营策略
4、加强管理,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2、3、4、5、优化产业结构。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发挥宏观调控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减少发展高耗能产业,强调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节能的技术创新能力,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节能宣传,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新因素,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科技进步金额劳动
者素质的提高
2、实施科技创新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3、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没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2、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科研投入,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环境、政策体系、激励
机制、市场环境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4、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推进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我国综合国力
3、调整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4、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2、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生产
3、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奢华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经济效益
5、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加工和促销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中的第二三产业
7、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议
8、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9、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10、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1、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粮食和其他产品供给,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2、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协调发展
4、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2、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支撑、服务业
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4、实施可持续发展,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
系
~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1、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2、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3、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1、有利于化解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矛盾,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2、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融合3、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富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4、有利于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保障城乡居民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等方面享有
同等待遇,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义
1、现代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
2、能带动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有利于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2、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3、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4、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措施
1、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2、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
5、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新
~我国财政政策以民生为导向的原因
1、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2、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分好蛋糕
1、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税收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压力,福利企业增加投资,更新生产设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2、有利于合理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3、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有利于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5、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同时增加工薪阶层收入,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
长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用
1、推进市场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2、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产权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
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急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1、调整信贷政策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体现
2、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有利于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
4、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始发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1、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3、吸收和吸引当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4、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国际化水平
~生产和消费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时生产目的、动力,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要求
1、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3、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科学性
4、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银行的作用
1、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2、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3、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税收的作用
1、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2、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4、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传统加工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生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
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立自主品牌,形成品牌优势
3、掌握和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原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拓展国际生存空
6、开发、拓展国际市场
5、结合企业实际,转移地方,谋求发展
7、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活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怎样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1、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提升经济实力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增加抗风险能力
3、坚持平等互利,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我国合法利益
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过程中,要针对经济全球气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1)只有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才是完全意义上的解放。意义:
1、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可以加大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促进我国对外
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可以促使我国的企业更广泛地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2)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2、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4、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外贸结构
5、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现阶段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性
1、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实践充分证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我国现阶段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2、合理引进外资,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加大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的引进力度,促进国内外产业升级
3、在“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4、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5、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的国
家利益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利弊
利:
1、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让民众得一些实惠
2、减轻我国偿还外债能力
3、提升人民币国际形象和信誉及我国经济地位
弊:
1、是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上升,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增长,造成我国出口下滑,外需不振
1、影响外商在我国的投资热情,减少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3、加大我国的就业压力
总之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长期、主导,所以弊大于利。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正常运行,符合亚太地区和全球性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四篇:当代世界政治经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题目:
姓名:
班级:
完成日期:
任课教师:
课程考核论文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许广人学 号: ***1级生物科学2013年12月10日王罡安顺学院马列部制0
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
主题
摘要:时代主题可以说是反应时代的基本特征,揭示世界基本矛盾的本质内容,并预示时代发展总趋势的集中体现。时代主题的变化时世界基本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当今时代主题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战争与革命”逐渐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关于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客观分析世界形势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正确把握时代主题,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各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时代主题的思想高度概括了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特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我国制定新时期的内外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字:主题提出主要依据相互联系核心问题重要意义
目录
1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1
1.1“和平与发展”提出的背景∙∙∙∙∙∙∙∙∙∙∙∙∙∙∙∙∙∙∙∙∙∙∙∙∙∙∙∙∙∙∙∙∙∙∙∙∙∙∙∙∙∙∙∙∙∙∙∙∙∙∙∙∙∙∙∙∙∙∙∙∙∙∙∙∙∙∙∙∙∙∙∙∙∙∙∙∙∙∙∙∙∙∙∙∙∙∙∙∙∙∙∙∙∙∙∙1
1.2“和平与发展”提出的影响∙∙∙∙∙∙∙∙∙∙∙∙∙∙∙∙∙∙∙∙∙∙∙∙∙∙∙∙∙∙∙∙∙∙∙∙∙∙∙∙∙∙∙∙∙∙∙∙∙∙∙∙∙∙∙∙∙∙∙∙∙∙∙∙∙∙∙∙∙∙∙∙∙∙∙∙∙∙∙∙∙∙∙∙∙∙∙∙∙∙∙∙∙∙∙∙2 2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2 3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关系∙∙∙∙∙∙∙∙∙∙∙∙∙∙∙∙∙∙∙∙∙∙∙∙∙∙∙∙∙∙∙∙∙∙∙∙∙∙∙∙∙∙∙∙∙∙∙∙∙∙∙∙∙∙∙∙∙∙∙∙∙∙∙∙∙∙∙∙∙∙∙∙∙∙∙∙∙∙∙∙∙∙∙∙∙∙∙∙∙∙∙∙∙∙∙∙∙∙3 4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核心问题∙∙∙∙∙∙∙∙∙∙∙∙∙∙∙∙∙∙∙∙∙∙∙∙∙∙∙∙∙∙∙∙∙∙∙∙∙∙∙∙∙∙∙∙∙∙∙∙∙∙∙∙∙∙∙∙∙∙∙∙∙∙∙∙∙∙∙∙∙∙∙∙∙∙∙∙∙∙∙∙∙∙∙∙∙∙∙∙∙3 5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意义∙∙∙∙∙∙∙∙∙∙∙∙∙∙∙∙∙∙∙∙∙∙∙∙∙∙∙∙∙∙∙∙∙∙∙∙∙∙∙∙∙∙∙∙∙∙∙∙∙∙∙∙∙∙∙∙∙∙∙∙∙∙∙∙∙∙∙∙∙∙∙∙∙∙∙∙∙∙∙∙∙∙∙∙∙∙∙∙∙3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提出的背景
时代主题是揭示世界基本矛盾的问题,随着世界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时代主题也会发生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便应做出相应调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瓦解与崩溃的基础上,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登上国际舞台。随后发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冷战,党中央提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调整,开始从紧张转向缓和,从对抗转向对话;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调整,获得新的生机;各国经济合作愈趋密切,相互依存加深。邓小平同志据此调整了原先对于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判断,指出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而是可以避免,进而邓小
平根据战后的国际形势,以及世界矛盾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提出当代世界两大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争取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是有可能的。他首次明确提出这一观点是在1980年1月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他说,如果反霸权主义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他仍然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并强调在较长时期内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省视问题,准确抓住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1985年3月,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时代主题的思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
[1]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成为新时期我党把握时代主题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列入党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中。经过党的十四大报告对这一观点的再次确认,到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提出的影响
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取代“战争与革命”这一旧的时代主题观。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新时期基本路线和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我们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
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均势和全球战略部署没有完成,制约了战争的爆发
战后,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地位相继发展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双方势均力敌。邓小平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美苏两家原子弹多,常规武器也多,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毁灭人类恐怕还办不到,但有本事把世界打得乱七八糟就是了,因此谁也不敢动手。”[2]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邓小平说:“美国人民、苏联人民也是不支持战争的。世界很大,复杂得很,但一分析,真正支持战争的没有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2]两次世界大战不计其数的伤亡,蕴含着惨痛而沉重的教训,维护世界和平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3、国际战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成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关键。
4、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
现代战争的发动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做支柱,因为其消耗之巨大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战争的投资成倍增长,这样投入战争的国家必须负担庞大的经济支出。因此,冲突双方要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可能性很小。
5、科学技术取代战争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战争往往起源于利益争夺,而依靠科技手段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对市场的占领所取得的利益,远比战争方式更为有效。
6、世界经济纽带把各国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这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多层面的相互依赖关系。贸然发动战争不仅给别国带来灾难,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本国的利益。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又互相影响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所以说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也是一种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在这里,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讲的就是发展问题,所以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可见,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而世界和平的保持又以各国的共同发展为重要基础,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世界持久稳定的和平。
四、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核心问题
南北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它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反对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谋求自身发展,以实现经济独立的斗争,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继续,也是反对霸权主义的一项斗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江泽民说:“如果发达国家能够本着平等、公平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解决的重要基础。”[3]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不断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才是世界保持安宁与稳定的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
五、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意义
和平与发展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今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发展。改变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为中国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科学外交决策提供了理论武器。也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和任务,有助于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力量,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事业。
所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第五篇:1、政治经济
《政治经济》题库
一、填空题(70道):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P4
2、国家性质,亦称(国体)。P6
3、(人民代表会议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P11
4、(三股势力)是对中国境内外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简称。P21
5、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这一重要结论。P30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P35
7、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P36
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P43
9、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P49
10、(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之南。P50
1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59
12、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P76
13、对立统一方法,即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P78
1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P99
15、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101
16、阐明新世界观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共产党宣言》)。P120
17、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是(《实践论》)。P141
18、《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概括,是(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著作。P147
1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P155 20、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P179
21、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到今天,可以说是中国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国力增强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P183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P209
23、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的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P228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P232
25、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P241
26、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P242
27、绿色经济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是一种(平衡式)经济。P244
28、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P248
29、(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P249
30、经济学上通常把消费、投资、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P259
31、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P260
32、股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已有近(400)年的历史。P260
33、从资金关系看,基金是指专门用于某种特定目的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资金。P262
33、债务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等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P263
34、保险是以(契约)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P264
35、信托一般涉及三方面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P266
36、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P266
37、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P267
38、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定律。P268
39、凹地效应又称(“凹地聚集”)效应。P269
40、凡勃伦效应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P274
4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P279
42、自(2001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P280
43、石油输出国的简称(OPEC)。P282
44、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臵)问题,在西方市场经济中,这个问题是通过价格来解决的。P300
45、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减去(折旧)。P321
46、国民收入的简称是(NI)。P321
4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P327
48、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P328
49、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有(计划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P338
50、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次用(扩张性)货币政策。P339
51、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较合适,此时,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也随之提高。P340
5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实行“(分田到户)”。P341
53、股份制亦称“股份经济”,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P342
54、经济学之父是亚当〃斯密,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国富论》)。P354
55、马克思的代表性经济学著作是巨著(《资本论》)。P364
56、现代经济学之父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的经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P367
57、市场经济国际制定经济政策的宝典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P376
58、为发展中国家量体裁衣的经济学发展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P393
59、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生产要素)流动导致的经济活动全球一体化。P422
60、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P425
61、无论什么形式的金融危机,其根本诱因都可归结为(经济泡沫)。P425
62、金融危机包括(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几种类型。P426 63、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有一次中大进步。P439 6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450
65、(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P453
66、中国的“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P457
67、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被称为“共和国长子”。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文件,正式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P466 68、中国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P474
69、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P477
70、目前世界各国无论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都将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定位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平衡。P490
二、问答题(30道):
1、国体形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哪两种?P6 答:一种是君主制,是指以君王为国家元首,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权利的一种政治制度;另一种是民主制,是一种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治制度。
2、我国的民主制同西方国家的民主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方面?P7 答:我国的民主制实际上是人民民主专政制,而西方国家的民主制是资产阶级专政制。
3、简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P27 答:(1)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2)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具有丰富的内容;(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相互监督。
4、毛泽东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P45 答:(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4)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5)关于党的建设。
5、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的是什么?P52 答:(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P99 答: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7、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在揭露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揭示未来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他们预测的未来社会的特征包括?P116 答:(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2)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3)人类将获得自由全面发展;(4)有计划的组织生产;(5)实行按需分配原则;(6)国家开始消亡。
8、毛泽东的著作《反对本本主义》主要包含哪三个基本观点?P139 答:(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反对本本主义;(3)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的情况。
9、胡锦涛的著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阐述了哪些基本思想?P169 答:(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2)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之间的关系。
10、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主要有哪三种表现?P218 答:一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否定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没有生命力了;二是轻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经验主义态度,只相信自己的经验,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P223 答:(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2、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大庆精神?P228 答: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具体表述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13、税收的概念?P242 答: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4、“五险一金”的概念?P267 答:“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15、通货膨胀的概念?P316 答: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
16、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及概念?P320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17、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及概念?P320 答: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18、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作用?P322 答:(1)反应通货膨胀状况;(2)反应货币购买力变动;(3)反映对人们实际工资的影响。
19、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经历了哪些历程?P328 答:(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改革思想;(2)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设计;(5)多种所有制结构;(6)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334 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当前的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335 答: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2、宏观调控的概念?P337 答:宏观调控是指一国中央政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各种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趋势进行总体的指导和调节。
2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P337 答:(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2)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客观要求;(3)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
24、历史上比较严重的四次金融危机是?P427 答:(1)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由股票价格暴跌引发的金融危机;(2)1997年由汇率变动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3)2007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25、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真正成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P432 答:(1)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2)加强金融监管,保持金融业健康平稳发展;(3)抓住机遇,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6、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规定,可自由兑换货币,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P435 答:(1)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加以限制;(2)不施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复汇率;(3)在另一成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常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
27、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利与弊?P438 答:(1)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以减少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汇率风险,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国货币造成的财富流失;(3)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能带来的弊病是金融风险增大。
28、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五十年划分为哪三个阶段?P465(1)从2001年到2010年,奠定基础阶段;(2)从2011年到2030年,加速发展阶段;(3)2031到2050年,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
29、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包括哪三方面?P480 答:(1)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2)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和目标;(3)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
30、我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主要需要哪三个方面的努力?P487 答:(1)完善城市科学规划是改善人居环境的保证;(2)强化公共服务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3)加强社区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