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古族
蒙古族:
分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青海、新疆等地。人口:约581万
宗教:藏传佛教(喇嘛教)
住房:蒙古包,游牧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半牧半农业
礼节:见面时使用右手放在胸前鞠躬礼(多指男性,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汉化),以酒待客,敬献哈达,喜让客人闻鼻烟壶。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组成部分。妇女多喜头饰,男士喜欢戴毡帽(羊皮帽),男女均着长袍。
饮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喜吃手扒肉、烧肉、酸奶。喜喝烈酒和砖茶,招待客人喜用隆重的全羊席。
婚俗:多为男方带哈达、美酒到女方提亲;结婚日子由喇嘛选定;男子骑马迎亲,女方放歌送亲,男方须对歌接亲。
节日:过大年(春节)、过小年(腊月23,祭灶)、那达慕(6月到9月的盛大民间体育活动,大多摔跤、骑马、射箭)
禁忌:敬奉牲畜,特别是够和猎犬,马鞭不能带进别人的蒙古包,忌用单手接递东西,忌用脚接触灶头,赠礼忌单数,不吃鱼虾、海味、动物内脏和肥猪肉。
第二篇:蒙古族谚语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民族没有本民族的谚语,但是,像蒙古族这样喜爱谚语,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谚语的民族恐怕也不多见。蒙古族认为“井水里没有鱼虾,谚语里没有假话”,“水滴聚多成大海,谚语聚多成学问”,“马头琴会说话,好谚语会劝人”,“始步走对了,会取得长进;名言照办了,会得到教养”。因此,他们用谚语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净化灵魂,磨炼意志,教育子女,激励后进,表达爱情,抚慰心灵,抗争逆境,警策人生,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真可谓把谚语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草原,我们就是天!
驰骋的马,能走遍草原;
努力的人,能实现志愿。
迁移牧场,最好是绿草地;
要听劝告,最好是父亲的。
搬家之前要看草场,安家之前要看环境。
虽是美丽的草原,也要小心它的泥潭;
虽是漂亮的情侣,也要注意她的思想。
水草丰美的地方,鸟儿多;
心地善良的人们,朋友多。
朋友多的人大如草原,没朋友的人小如手掌。
美丽的草原,也会长毒草。
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成才;
畜能熟悉草场才会长膘。
放牧牛马草地好;
议事谈心朋友好。
母亲的心在儿子身上,儿子的心在草原上等等。
与其向神祈祷,莫如养好牲畜。
没有草埸就没有畜牧,
没有畜牧就没有吃喝。
你要吃肉,就得放牧;
你要吃饼,就得耕作。
肥壮的畜群,也要防止掉膘。
没有搭好的毡包住不得,没有根据的话语听不得。
人是老实的好,畜是肥壮的好。
养只羔羊能吃肉,养只豺狼害自己。
暴君不可以为王,豺狼不可以牧羊。
别在绵羊群里逞好汉,别在好汉面前当绵羊。
别为掉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
别为犯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
没有看见山,先别忙撩起衣襟;
没有看见水,先别忙脱掉皮靴。
羊挑草埸必掉膘,人挑饭食必瘦弱。
烈马怎么跳也毁不了鞍;
骆驼怎么跑也上不了天。
羊羔的创伤能医治,姑娘的创伤难医治。
小毡包也能生出大学者来,大力士不一定是摔跤能手。
说偷骆驼的人头上有草,偷羊的人就摸自己的头。
这是牧民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
无角的牛爱打架,无才的人好挑剔。
没有奶水的乳牛爱叫唤,不会做活的女人爱咋唬。
别人身上的虱子看得见,自己身边的骆驼看不见。
贫门出好汉,骏马出良驹。
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底。
良骥,由于跑得快才出名;
好汉,由于劳动好才扬名。
好汉全凭志刚,好马全凭体壮。
好马走路平稳,好汉说话有准。
好汉不以暗箭伤人,好马不在备鞍时踢人。
好人说一句就明,好马加一鞭就快。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
在飞翔中识别雄鹰,在奔驰中识别骏马,在疆场上识别勇士。
驯马要从马驹开始,育人要从孩童抓起。
骑马要备马鞍,学习要有恒心。
知识是一匹无私的骏马,谁驾驭它,它就属于谁。
马要拴在显眼处,事要托付可靠人。
破衣里面有圣人,破鞍下面有骏马。
逃马和逃马成群,走马和走马结队。
人在甜言中易栽跟头,马在软地上易打前失。
颠狂的马容易失蹄子,慌张的人容易出乱子。
酣睡时别忘槽头的马,无事时别忘身边的刀。
追逐狐狸累死马,贪吃骨髓折断刀。
醉马草开花很好看,骏马吃下去会断肠。
供起来是佛,玩起来是泥。
供奉就是佛,打碎就是土。
泥多,佛爷大;
肉多,汤油大。
没有人的地方就没有神佛,没有佛的地方也没有鬼怪。
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
有佛之地鬼怪多,有福之地罪孽多。
死牲畜的地方野狗多,办丧事的地方喇嘛多。
遇到灾难喇嘛发财,遇到雪灾野狗肠肥。
吃贿赂的赃官凶恶,吃斋饭的喇嘛凶恶。
癞瓜儿的籽多,坏喇嘛的经多。
没带笼头的毛驴嘴巴硬,不会念经的喇嘛口气大。
不会念经的喇嘛怕道埸,不攒皮毛的婆娘怕天寒。
没有乳汁的母羊,希望把羔拴上;
不会念经的喇嘛,希望随众帮腔。
绒毛短的山羊怕寒冷,不懂经的喇嘛怕念经。
喇嘛若是计穷智竭,也会咒骂佛爷。
好事到来,偏说是喇嘛念经的功劳;
灾祸到来,硬说是自己做孽的结果。
单偶句
不带缰绳的马,不着边际的话。
出力的是黑牛,吃油的是木车。
肥牛骏马多了好,闲言滥语少了好。
复偶句
如果做了坏事,骑上鸿雁也逃不出去;
如果犯了错误,跨上白鹤也躲不过去。
坐骑的好坏,越岭的时候才能看出,朋友的好坏,遇难的时候才能看出。
善走的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善说的人,也有说错的时候。
我昔日的圣主你在何处
我愿泼洒我的鲜血来召唤你的亡魂
愿你的圣灵能护送你的子民 逃脱躯体这冰冷的牢笼
我昔日的圣主你何时归来
我愿点燃我的躯体来照亮你的子民
扫去前路这凝重的迷雾
如今
人们没有忘记你的伟绩
人们为你树起无数的丰碑
在这无垠的草原上
处处有我们世代虔诚的拜祭
虽你的衣冠陵墓已经成为他们骗钱的旅游区
但人们没有忘记你的遭遇
人们为你谱写无数的歌谣
在这无边的暮野
处处有有我们时代深情的传唱
然而
我听见的是孩童无助的呢喃
我看见的是老阿妈浑浊双眼中隐含的期盼
我们的炊烟仍在升起
我们又熬过了又一个寒冬
我听见的是猎狗被捕杀凄惨的哀嚎
我看见的是胡杨树低垂的忧伤
我们的生命仍在苟延残喘
我们人数仍在消亡
我昔日的圣主你在何处
我愿预支我的生命来消除你那点滴的污浊 愿你的圣灵能唤醒你的子民
不要将祖先玷污
我昔日的圣主你何时归来
我愿拆下我的骨肉来搭建你归路的阶梯
愿你的圣灵将结集你的子民
免于我们在异地迷失方向
我的圣主
我的长生天
我不愿再听见孩童那失去方向的哭喊
更不愿听见
我们的猎狗被人咀嚼的声音和他们说“这个多少钱的话语”
我不愿看见
老阿妈眼中那点滴光亮熄灭 我不愿看见
孤狼的目光和外人手中皮毛上那仍然竖立的狼毫
我的圣主
我的天父
你们是否听到
是否听到老人们带着哭腔的呼唤
你们是否听到
我们心中的信念被碾碎的声音
你们是否看见
逐渐沙化的草原上那牛羊的泪光
你们是否看见
你的子民正在被迫步入歧途
我向你乞求我的圣主
乞求你重新降临我们身边
指给我们正确的方向
我向你乞求我的天父
乞求你重新点燃我们希望的火焰 带领我们踏上征途
我将在这里乞盼
在这里等待
乞盼你们归来的身影
或是等待着草原变成沙漠后把我吞噬。
第三篇:蒙古族谚语
蒙古族谚语
一、道德修养类
1.破衣里面有圣人,破鞍底下有骏马 2.苦干的人汗水多,贪吃的人口水多 3.一天节约一条线,十天就能把牛栓 4.办事不诚丢掉信用,居心不良失掉朋友 5.风浪里试舵手,战斗中试英雄 6.困难面前不折腿,艰苦面前不弯腰 7.毛毛雨有利于庄稼,好脾气有利于团结 8.得富贵莫忘廉耻,享幸福还念困苦 9.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
10.支援贫穷是富足之荣,真正宽心是欢乐之源
二、励志类
1.骏马无腿难走路,人无理想难进步
2.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3.家院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
三、勇敢坚强类
1.胆大的人渡洋过海,胆小的人跬步难行 2.赛马途上知骏马,摔跤场内实好汉 3.与其流泪,不如握拳 4.事情的开端都会有困难
四、生活类
1.别为掉一根牛毛就把整锅奶油倒掉,别为犯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 2.无角的牛爱打架,无才的人爱计较 3.养只羔羊能吃肉,养只豺狼害自己 4骑马要备马鞍,学习要有恒心
修养篇
人须幼时教养,马须驹时训练。
路途远马儿疲劳,闲言多了嘴唇疲劳。
冬春二季无夏天,财色双贪乱伦理。
财色双贪伤礼义,朝夕起风败节季。
草栏子的门前挂上彩灯不相称,对不懂理的人说上啥也没有用。
吃未熟的肉,有害于肚;说无用的话,有损于自己。
自己的话应该少说,别人的话应该多听。
腿能到之处才可以去,话能说之处才可以说。
坐在树下乘凉,应怀念种树人。
好马打三鞭,变成摇头摆尾;好话说三遍,变成无益废话。
吃人家香餐,应当日回敬;借人家良骥,应当年回还。
说话之前考虑好,办事之前准备好。
向明智的人学习,是变好的象征,默默地反省自己,是不悲的象征。
借奶还黄油,借牛还骏马。
不要给醉人看酒,不要给瞎牛认井。
在众人当面时,注意说话的分寸;和众人走时,注意举止的适度。
学善能进步,仿恶会堕落。
用铁针扎的伤,痛得厉害;用和言教得话,易于接受。
没有不需要翅膀的鸟,没有不需要朋友的人。
黄金旁边的红铜也发光,好人旁边的坏人也变好。
想得到拥护,必须尊重别人;想得到发展,必须流血流汗。
好汉虽乐前额不裂,骏马虽肥皮层不崩。
树虽高大,不能没有根;人虽聪明,不能没学问。
总为自己打算的人,与众人不和;总是袒护家犬的人,与邻居不睦。
毛毛雨有利于庄稼,好脾气有利于团结。
使者须温和,医生须和蔼。
好人经得住话激,荞面经得住水和。
好面耐水,好人耐心。道德篇
山的装饰是树木,智的根本是才学,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与其面如镜,不如心似乳。
黄金被土埋,永久不变色。
灾害只一时,道义传万年。
高山跑死马,怒气可伤身。
象眼球般宝贵,象鼻梁般正直。
凡事只为个人利,邻里和你不和气。
改下错误变明哲,改变作风成稳重。
想要受人尊重则修身,想要努力做人则学习。
无耻的收入,不如光彩的支出。
孔雀看自己的花翎,君子看自己的行踪。
温和的人受大家欢迎,暴躁的人亲骨肉也讨厌。
说人之前,须先检查自己的毛病。
责人之前,须先修正自己的身心。
森林中没有不弯曲的树,天地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与其嫌恶自己饭碗,不如嫌恶自己脾气。
喝水的时候别着急,吃饭的时候别生气。
吃饭不要慌里慌张,行路不要吊儿郎当。
肥牛骏马多了好,闲言乱语少说好。
得富贵莫忘廉耻,享幸福还念困苦。
与其送礼伪笑,不如陌生不识。
先方便于人,后受助于人。
别希望枯树能结果,别指望自私能成事。
众人中检点言行,独行时反省自己。
别有了功劳往自己身上拉,别有了过失往别人身上推。
别错过好事,应避于坏事。
要使水清而不浊,就不要搅动静水。勿张扬别人的短处,莫隐瞒他人的长处。
喝水不能忘其渊源,受恩不能忘掉恩人。
宁叫自己受委屈,不叫别人遭伤心。
早晨吃的食,用劳动消化;白天做的事,晚上要反省。
思在前,行在后。
香糖虽甜只在于嘴里,批评虽硬有利于进步。
舍弃不好的,修缮不正的,扔掉黑暗的,改正不好的。
有不好的地方就说,有不正的地方就修。
无论得或失,看不出其悲欢;无论喜或怒,看不出其表现。
物品的好在外形上,人品的好在内心里。
线长易断,言多语失。
明人答话迟,深水流动慢。
支援贫穷是富足之荣,真正宽心是欢乐之源。
食物味香人皆欲吃,性格温柔人均爱慕。
称为一个人并不难,做个真正的人却很难。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写文章笔墨美丽,扛大活意志美丽。头脑清醒的人,总是考虑自己的毛病。
说人之前,要先看看自己;行动之前,要把力量估足。
有窗户的屋亮堂,有修养的人稳当。
心象乳汁白,舌如钥匙巧。
对己伸小指,对友伸拇指。
怨不能用气解,火不能用油灭。
自己的错误请别人指正,脸上的污垢照镜子擦净。
吃了苦头想甜头,尝了艰辛想幸福。
始步走正了,会取得长进;名言照办了,会得到教养。
有瞎子的地方,切忌夸眼;有瘸子的地方,莫要夸腿。
与其斗力气,莫如讲和气;与其动口角,不如说道理。
经常修桃树,哪有不落的鸟;有和蔼的作风,哪有不夸的人。
即使学不会学问,也要学会忠厚。
第四篇: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古族饮食文化
时间:2011-07-23 14:21 来源:虾米饭 点击:
175次 【打印】 查看评论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有不同的味道。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传统饮品
奶茶
亦称蒙古茶。蒙古人最喜好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俗话说,牧区“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奶茶的熬法,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抓一把茶装在小布袋里(也可不装袋),放入开水锅里煮,茶在锅里翻滚时,要不断用勺子搅拌,三四分钟后,即把新鲜牛奶徐徐加入。鲜奶与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习惯。奶茶开锅后,又以勺频频翻搅,待茶乳交融、香气扑鼻时,即成。一般为浅咖啡色。有的地方加点盐,有的在喝茶时随用随加。此外,有的地方把炒米或小米先用牛油或黄油炒一下,再放进茶里煮。这样既有茶香味,又有米香味。
奶酒
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故称马奶酒。烈性奶酒的做法是,将新鲜生奶倒在木桶或瓮里,置向阳处,用木杆来回搅动,待发酵脱脂后,把剩余的奶浆倒入铁锅内蒸煮。蒸锅上罩一个80厘米高的形如蒸笼的木桶,靠桶的上端放一个双耳瓦罐,瓦罐上方把装有冷水的铁锅坐在木桶上,桶的周围和上下用布或毛观点、麻袋等物紧紧围住。蒸锅下用猛火烧,水蒸气随筒散出,酒精凝在冷水锅里,滴在瓦罐里,即成奶酒。做工精细的酒,无色透明。其工艺流程为六蒸六酿,即头次酿的奶酒称“阿尔乞如”,酒力不大,度数不高,再将“阿尔乞如”倒入锅内,加上一定数量的酸奶子酿出来的酒,称为“阿尔占”(回锅酒。三酿的称“和尔吉”(二次回锅酒),四酿的称“德善舒尔”。其酒精含量一般不超过30度。也为达斡尔族饮料,由高度发酵的酸奶分解出油后蒸馏而成。一般在夏天奶多时制作。头锅酒有少许白酒及酸奶味。度数不高。
传统食品
白食 奶豆腐也称奶干。做法一:把熬奶皮子剩下的奶,或制黄油后余下的奶渣,待其发酵后,用麻布滤去水分,放进锅里慢火煮,边煮边搅,待其稠糊时,装入布袋压榨,挤出黄水后,倒入木模,便成方块,再切成长条或小方块,晒、晾干即成。做法二: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油,再倒入锅里煮熬。等奶子呈老豆腐,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
奶皮子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黄金季节,原奶质量好,奶皮子就凝结得厚。
红食
蒙古族全羊席 全羊席是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庆祝重大节日和婚娶等喜庆之日款待尊贵客人的传统食品。“全羊”必须是绵羊,以二三岁的羯羊为上品。“全羊”只用不带蹄子的四肢(两条前腿各带四条肋骨)、腰背部和尾巴、胸腔骨和去掉下颌的头。用文火烧煮,不放作料,出锅前只放少量盐。所以煮“全羊”,也叫“清水煮全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出锅时,把四肢按原来的部位放在大托盘里,背部放上,胸腔骨放左,最上面放羊头,头朝前尾向后,羊头上放奶酪,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盘子边上放蒙古刀,以备使用。羊头朝主宾,羊尾向外。放好后,开始敬酒,后由主宾拉下羊背部两边的肉,表示客人先享用了。然后来人将连着的肉切开,但肉的位置不能动。这时宾主可以尽情地吃了。最后上用肉汤煮的大米粥。
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宴席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是蒙古人的餐中之尊,多在隆重宴会或祭奠供献时食用。吃时,通常要配几盘热菜、牛羊肉内脏做的冷盘和奶食品。当吃、喝到了一定的兴味时,由两位厨师把一只前腿趴下、后退弯曲、蹲卧在大木盘里的完整烤羊抬上来。羊呈棕红色,油亮并不断吱吱作响香气扑鼻。在客人们赞誉声中,主人向客人介绍“烤全羊”的由来和做法,之后厨师将全羊撤回厨房。先用片刀把皮层肉切成半寸宽、二寸长的长方块,放在大盘内;再把贴骨肉切好,一同上桌,请客吃食。有的地区把刚从烤炉中抬出来的全羊,由厨师直接在客人面前切成若干大小块,放在大盘中供客人食用。一般上“烤全羊”后,还要上蒙古包子和米饭、羊肉汤等。
炒米
又称“蒙古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做法:把干净糜子浸泡,温火煮到一定程度,停火焖。炒法分为炒脆米与炒硬米两种。炒脆米时待铁锅里的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炒硬米可以不放沙子,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冷却后碾去糠皮。其吃法有:用肉汤或肉丁煮沙米粥;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由于炒米具有方便、快捷又特别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短缺的食品。
第五篇:蒙古族节日
蒙古族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壮族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笠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
请宾客。
苗族
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服饰 苗族服饰
对襟男上装流行于境内大部分苗族地区,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成。
衣襟订五至十一颗布扣,左襟为扣眼,右襟为扣子。上衣前摆平直,后摆呈弧形;左、右腋下摆开叉。对襟男上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与之匹配;下装一般为家织布大裤脚长裤。青壮年多穿中山装,部分青年喜着西装。
左衽男上衣流行于从江,榕江八开,台江的巫脚,反排和剑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后片及双袖组成,左襟与右襟相交于咽喉处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摆,订有布扣五至七颗,前摆、后摆均平直。
榕江古州苗族男装盛装
左、右腋下摆不开叉直桶形。左衽上装布料一般为家织布或藏青织贡尼,颜色以青色为主。左衽长衫结构与左衽上衣相同,差异仅在衣上至脚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装。男便装下装一般为无直档大裤脚桶裤,裤脚宽盈尺许,裤脚与裤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组成,制作简便。
苗族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蓝、紫色,各地无异。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
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称“乌摆”(Ed bad,意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传统的苗族女装,如“袈裟”,无纽扣,以布带束腰。
苗族女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
雷山、凯里、台江三县交界地区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绣花鸟、花草图案花边
或购买现成花边,围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衣、塑料花等饰物。
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围与裙长。老年妇女上装饰物一般为家织布或织贡尼。颜色喜尚青、蓝色。
凯里市的舟溪、青曼、麻江县铜鼓、开发区白午及丹寨县的南皋一带苗族妇女便装上装,内穿翻领对襟中 雷山巴河支系
长衣,外套大领对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镶挑花花块,银链吊绣花围腰,套挑花护腕;下着过膝寸许百褶裙,扎挑花镶边脚腿,外套织锦式粉红色长袜。
丹寨县的扬武、长青、排调等地苗族女便装上装多穿右衽对襟上衣,前襟长及小腹,下着过膝中长裤,银质围腰练吊与裤长围腰,裹裹腿,中老年与青年服饰无异。上、下装质料多为家织斜纹布、平纹布、灯芯绒、平绒及织贡尼等,头搭蜡染方帕或绣花头巾。
凯里市的炉山和黄平、施秉一带苗族妇女上装为无扣大领胸前交叉式上衣,以布带束腰;下穿过膝青衣红、白蜡花百褶裙,围紫色围裙片,质料多为家织布,颜色以青色为主。
雷山县的桃江、桥港、年显、略果,丹寨的排调、党早、加配、羊巫,台江县的反排等地苗族女便装,上
装为齐腰紧身青素右衽上装,下着五至九寸长百褶裙,内穿紧身长裤,裙前后各拴一块二尺见方几何图案挑花围裙片,肩披挑花披肩。上装质料一般为家织布、平绒布和灯芯绒,颜色素青,挑花工艺重红、黄、白三色,少见刺绣工艺品。
榕江县八开,从江县加鸠、宰便以及黎平县的水口,丹寨县雅灰等地苗族妇女便装,上装穿大开领对襟上衣,无扣,内束挑花胸兜,婚前着齐膝素百褶裙或长裤,婚后着齐膝蜡花百褶裙,外以围腰束之,上衣和围腰及胸兜边缘均镶挑花花边,衣袖大臂处镶棱形臂章式花块。
剑河县岑松镇稿旁,柳川镇 高标 巫尼,观么乡等地苗族服饰为上装为无扣大领胸前交叉式上衣,领上绣彩色条纹。现用丝线绣成1个个三角形,组成五彩形花饰。盛装为夹衣,变装为单衣。
盛装在袖,肩,背部都绣有方形图案,以红色为主,兼有黄,蓝绿等色,形如铠甲。传说苗族在迁徙之时由于时常应付战争,故由铠甲演变而来。
贞丰支系服饰
女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挑花围裙。
“乌摆”一般全身镶挑花花块,沿托肩处一般镶棱形挑花花块,无纽扣,以布带、围腰带等束之。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盛装颜色为红、黄、绿等暖调色。
服饰价值
1、艺术价值。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
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
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
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
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
饮食
酸汤鱼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9]
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饮和敬酒时,还有唱酒歌的习俗。湘、桂、黔交界地区的苗族还流行喝油茶,它不仅是苗家待客时必备的饮食佳品,而且还是平时饭前饭后的一种特制饮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当中饭吃。湘西、黔东北和重庆南部则将炒米茶作为过年节时饮用和招待亲友贵宾的高档饮料[9]。
酸汤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部分地区的杨姓苗族有不吃猪心等禁忌,除此之外苗族无过多的食物禁忌和要求,中国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饭储之随身带去食用。
小黑药炖鸡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小黑药别名草三角枫,属常年生草本,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山地,其根、茎、叶皆可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病症。其炖制出的鸡不仅香味独特、肉嫩汤鲜,而且还具有滋补、治病等特殊功效。苗族孕妇产后补身重要食物。
糖人 简介
制作糖人是一种传统民间的手工艺,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现在的人们多觉得很不卫生,也很少去吃了。放久会变黑,也就自然毁坏了。过去的艺人多打着铜锣沿街叫卖,有的还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交过钱后可以转动盘上指针,指在哪儿就做什么,以此来吸引孩子。过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在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换一个糖人。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现在沿街的艺人少了,在北京年节的庙会上还可见到,多卖到几块钱。有的地段由于外国游客居多(如北京什刹海的酒吧街),会卖到10块钱左右。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捏糖人。
历史由来
据说,吹糖人儿的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
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年间,做这种生计的人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小柜子,床头柜般大小,两边钉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框中间的铜环上拴着根短绳头,用来穿扁担。柜面上放一个圆木盘,上面画着宽窄不等的由圆心向外呈辐射形的格子,里边写着“葫芦”、“大公鸡”、“关公”和“猴子”等等。木盘中心有一个固定在线轴里的转杆,长度比木盘的直径要短一点,转杆的顶头垂着一根小针,转杆停止转动时,小针指着哪个
糖人
格子,就得哪个奖,奖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几率就越低,最大的格子就四个字:糖豆两颗,那糖豆比围棋子儿还要小。圆木盘底下有个抽屉,拉出来是一块大理石板,用来画糖人的。柜子右上角有个洞用来插草把子,不管吹还是画的糖人都插在上边。
另一头担子的样子差不多,但没有面板,只是一个小炭火炉子支着一口铜锅,里边熬着糖稀,再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工具、竹签和木炭。很多手艺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画糖人的。与吹糖人相比,画糖人要简单一些,先用油毡子在大理石板上轻轻蹭一下,一把很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飞,一个个或人物或动物或花卉就出现在大理石板上,待得凉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点两个点,把竹签朝上一贴就拿起来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制作工艺
简述
据说吹糖人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在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在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制作过程
制作糖人是一种民间的[1],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吹糖人 “吹糖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据说宋代时就有,时称“戏剧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也称转化糖),糖体为咖啡色。熬制饴糖的主要原料是淀粉。艺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
糖人
十分珍贵。
民间 “吹糖人”的艺人,他们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造型。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有的还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深的人们的喜爱。
画糖人
画糖人,是民间用食糖来造型的艺术样式,多流传于四川各地,以自贡地区的品种最多、内容最为丰富,其造型亦最为趣味。
画糖人是在石板上用糖浆画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
画糖人
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却了,所以要一气呵成。糖人的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画糖人,顾名思义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融化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间艺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进行造型,以求一气呵成。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
面糖造型 画糖人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
糖人
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塑糖人
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者。
吹糖人有金瓜、石榴、桃子、鸡狗、猴吃桃、元宝灯笼、寿星、和合二仙、渔翁钓鱼;画糖人有文人武士、宝剑、龙凤、麒麟、鸟兽等;塑糖人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卖糖人的手艺人将糖稀慢慢倾倒在石板上,勾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然后附上小竹棍,凝住,小孩子们边吃边玩,是过去庙会不可缺少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