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就中国-东盟合作提四点建议
习近平就中国-东盟合作提四点建议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1日在广西南宁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深度合作,共同实现持续发展》的致辞。
在致辞中,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亚洲地区虽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总体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中国同东盟作为友好近邻和战略伙伴,应该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携手推进深度合作,共同赢得持续发展。习近平就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更大力度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涵盖19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不到3年,为深化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双方继续落实和完善自贸区各项协议,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到2015年如期实现双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的目标。要以今年开展的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为契机,加强自贸区框架下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政策宣传和能力建设,提高优惠政策利用率。继续深化产业合作,优化区域资源配臵,秉持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原则,扩大自贸区覆盖范围。中方已在广西南宁、浙江义乌等地建立了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东盟各国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些新平台,加强产品宣传推广,以便在中国市场赢得更大份额。
第二,更大力度深化双向投资合作。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将继续把“引进来”同“走进去”结合起来,引导中国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的项目合作。东盟国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长,投资领域已从传统的建筑行业和工程承包的新能源、制造业、商业服务等领域拓展。中国还将结合在东盟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区的举措,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扩大对东盟国家投资。同时,中国也一如既往欢迎东盟各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特别是到充满发展潜力的中西部地区开展互利合作。
第三,更大力度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实现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东盟的互联互通,是深化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城内经济融合、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国愿同东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的互联互通。目前,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方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建中,并将同东盟国家的陆上通道建设,构筑双方海上互联互通网络,开拓港口、海运物流和临港产业等领域合作。
第四,更大力度促进社会人文交流。睦邻友好的深厚基础在民间。要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中心、民间友好组织大会、教育交流周等机构合平台作用,促进文化、教育、旅游、青年等各领域友好交流,增进双方人民了解和友谊。探讨建立旅游合作新平台,实现到2015年双方人员往来1500万人次的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中方倡议建立中国-东盟学生联谊会,双方要积极落实2020年把互派留学生规模扩大到10万人的“双十万计划”,让更多青年参与到地区合作交流中,使中国-东盟睦邻友好薪火相传。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自2004年起已连续举办8届,累计有42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1500多位部长及贵宾出席。30多万名客商踊跃参会。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已从建立对华关系之初的70亿美元,跃升至2011年的3628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第二篇:中国―东盟就港口物流合作达成共识
中国―东盟就港口物流合作达成共识
为期四天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8日在南宁正式开幕,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共签订国内和国际投资合作项目各81个,总投资额分别为443.94亿元人民币和242.70亿元人民币。除了会议的主题港口合作外,中国和东盟还在农业、金融、电力等领域达成了共识。
港口物流是本届博览会主题
本届博览会将港口合作为主题。中国交通部部长李盛霖28日在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上说,港口和海运已成为联系中国和东盟友好合作的重要载体,目前双边贸易额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港口物流实现的。
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29日闭幕。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宣读了《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联合声明》。这份名为“南宁共识”的联合声明包括7点共识,包括应尽快审议通过《中国―东盟交通合作规划》,并在即将召开的中国一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海运协定》;建立中国―东盟港口协调机制;鼓励在未来的《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下进行讨论在各次区域进行港口合作;鼓励支持各自企业积极参与对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利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培训、技术与信息交流:拓展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投资、国际金融组织和优惠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以多种合作方式,促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国际海事框架下加强港口国监督、海上安全、海上保安和海上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劳务农业领域成为合作亮点
除港口合作外,本次大会还在劳务、农业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8日,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与新加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个能吸纳1 000人的劳务合作项目,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设立以来第一个签约的劳务输出项目。这项国际劳务合作项目的合作内容为食品加工、酒店管理、家政服务、电子及半导体等专业1000人的劳务合作。当天,中国广西农业企业龙头、净资产达130亿元人民币的广西农垦企业集团,也与东盟国家的多家企业和国内、港澳知名企业签约项目42个,签约项目总金额188.5亿元人民币,成为博览会上熠熠生辉的亮点。
建议扩大金融电力食品合作
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金融专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金融稳定和安全是实现本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指出,随着中国―东盟区域内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合作开发项目的增长,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大,因此金融业是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
在当天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中国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尤权指出,在区域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形势下,电力产业将对中国和东盟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支撑。中国和东盟各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存在着优势互补。一方面是世界一流的电力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是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9日,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上也决定,中国将与东盟构建起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通道”。
专家指出,随着以上三个领域合作的深化,中国―东盟的贸易总量将继续扩大。
第三篇:【借鉴】中国东盟教育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
文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双方教育合作成为新热点。作为区域内唯一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题的展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围绕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举办教育服务展,力促双方教育合作。
教育合作借《服务贸易协议》发力
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优先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受到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积极推动下,特别是随着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双方教育合作步入快车道。
根据2007年1月签订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从2007年4月开始,中国和东盟各国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做出了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进一步开放教育等领域的服务市场。《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为教育领域的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加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方式和贸易规模,使双方的教育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地优质服务。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成效明显。其中,高等院校教育合作成为双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渠道,学生流动则成为教育交流合作的中心,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领域分别形成了强劲的“东盟热”和“中国热”。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签署了教育交流协议,与马来西亚、泰国签订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实施以来,东盟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尤其是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已成为东盟留学生聚集地。同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也利用通向欧美等国的“跳板”优势积极吸引中国留学生,日益受到中国留学生青睐。据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东盟国家已经设立了35所孔子学院。
目前,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已超过3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人员超过7万人。其中,《服务贸易协议》实施当年中国赴东盟国家留学12487人。
业内人士指出,当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加入出国留学大军时,留学费用相对低廉、生活习俗差异不大的东盟国家受到中国留学生的青睐。据了解,在东盟国家留学每年的费用在5至8万元人民币之间,仅为欧美留学费用的四分之一。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许多大学是与欧美国家的大学联办,其文凭得到世界普遍认可,也方便留学生将来到欧美国家继续深造。目前,中国在马来西亚留学生人数超过1万人,位居该国外籍留学生人数第二名;在泰国也有9000多人,比2001年增长近10倍,中国也因此已成为泰国最大的留学生源国。
深化教育合作空间广阔
虽然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依然有广阔的合作需求和提升空间。专家表示,随着双方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都急需熟悉对方国情和文化、熟悉自贸区知识、适应多领域合作需要的专门人才,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类的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教育合作,已成为推动自贸区发展繁荣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据专家分析,进一步加强双方教育领域合作前景广阔。首先,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和发展阶段相似,近年来双方在经贸等多领域的合作也更加紧密,这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广泛基础。其次,中国与东盟教育领域互补性较强。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资源分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双方加强合作,将有利于区域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及合理配置。而且,双方优势学科各有所长。如新加坡在港口物流、商务管理、信息、酒店管理、城市规划等学科,马来西亚在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等学科,泰国在工商管理、食品加工、会展、旅游酒店、语言培训等学科优势明显,而中国则在农业及其产业化、金属冶炼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筑、水电、能源、中医、汉语言文化等学科力量雄厚,双方优势互补、互有吸引力。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教育信息化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市场化、国际化运作方面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的教材、师资、教学方法等教育资源、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提高。再次,为增进双方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教育部设立了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东盟国家留学生到中国高等学校进行学习和研究。据了解,我国将在未来10年邀请来自东盟国家的1万名青年教师、学者、学生来华参加语言、文化、体育、艺术等交流活动,同时,向东盟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教育部还提出力争2020年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的“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
在双方教育合作不断发展的同时,各国对国际教育合作、职业培训、留学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专家表示,双方加强教育领域合作的优势,为双方开展教育领域的服务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双方教育合作的成效和趋势来看,与东盟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成本低、成功率高、收益大。特别是《服务贸易协定》实施后,教育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为双方合作提供了优惠的待遇和条件。当前,无论是到东盟合作办学,还是发展职业培训、留学咨询等服务都具有很大的商机。
博览会务实推动教育合作
围绕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东盟博览会根据中国与东盟双方教育合作快速发展的趋势和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需求,举办教育领域的一系列高层论坛和活动,并从第七届开始设教育服务展,为双方开展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具体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
7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务实推动了双方的教育交流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通过设立教育服务展,吸引了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印尼雅加达国立大学、泰国孔敬大学、越南河内经营与工艺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越南顺化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中国和东盟的知名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参展,展示国际教育合作、职业培训、留学咨询等服务内容,并举办相关交流互动活动,为区域内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推介服务和成果,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加强合作提供了务实的平台。
中国—东盟博览会还在展会期间举办“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论坛”、人才交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系列论坛和活动,推动建立了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等交流培训机制,在促进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同时,积聚更多领域合作资源和机制,为双方经贸合作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负责人表示,为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人才发展需要和双方加强教育合作的需求,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推动双方在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将于今年10月21~26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举办教育服务展,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纵深发展,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四篇:习近平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提四点要求
习近平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提四点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30日上午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受到表彰的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参加会见并出席表彰会议。
习近平指出,在党的生日前夕,以中央组织部名义再次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非常有意义。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大家是从全国2800多名县(市、区、旗)委书记中选出来的,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出色业绩,得到了群众认可,是我们领导干部中的标杆。这次表彰,既是对大家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为了形成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让更多党员领导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更好为人民服务,更好干事创业。党中央决定开展这次表彰活动,意义还在于为广大干部成长指明正确的途径。
习近平强调,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
习近平强调,县委书记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要当好县委书记是不容易的。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县委书记要以他们为榜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习近平给广大县委书记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二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一起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四是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带头依法办事,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关心爱护县委书记,支持县委书记干事创业。
山东省安丘市委书记刘兴明,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委书记杨发森,贵州省遵义县委书记曾瑜,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委书记敖日格勒分别在会议上发言。(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郎艳林)
第五篇: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总结报告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总结报告
为推进落实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和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我国领导人关于加强中国-东盟环境合作倡议,探索“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环境合作内涵,深化扩展中国-东盟环保合作论坛框架下的政策对话交流,切实推动我国环保产业与技术的“走出去”,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承办的“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对话与研修”于2015年9月16-18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也是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
论坛邀请来自东盟成员国环境主管部门、东盟秘书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等有关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合作伙伴;中国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内有关省市的环保部门、广西区内各地市、县环境主管部门;企业、产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共250余人出席,其中外宾58人,副部级领导2人,副厅级以上领导14人。本届论坛由环境可持续发展对话与研修、中国-东盟环保产业合作与发展交流圆桌会、中国环保产业与技术展示3部分组成,通过会议和展览相结合的创新形式,进一步推广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务实成效。现将论坛举办情况报告如下:
一、论坛基本情况
(一)环境可持续发展对话与研修
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宋小智副司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蹇兴超副厅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邓超冰总工程师、东盟秘书处环境办公室安佩·哈娜库娜拉克主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局伊莎贝尔·路易斯副主任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宋小智副司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深化区域各国在环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对话与交流,提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宋小智副司长重点介绍中国在环境治理、污染物减排、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环境法制建设四个方面的成果。宋小智副司长指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开放、包容与共赢的。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加强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在环保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合作机制,中国-东盟环境合作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双方正在协商制定《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2016-2020)》。相信在新一期合作战略的指导下,中国与东盟未来的环境合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她希望双方抓住机遇,齐心协力共建“绿色海上丝绸之路”。
蹇兴超副厅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窗口,广西十分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愿意与区域内各方开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务实的环境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动区域绿色发展转型。同时,蹇兴超副厅 长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以省级合作推动国家合作,增进绿色环保管理经验交流,开启环保合作新渠道。
安佩•哈娜库娜拉克主任表示,环境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合作框架下的优先合作领域之一,双方环境合作已走过十年历程,未来应探索更有影响力的项目,开展更务实的合作。同时,安佩•哈娜库娜拉克主任代表东盟秘书处对中国政府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本次活动有助于深化双方环境合作和提高区域各国环境可持续管理能力。
伊莎贝尔•路易斯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亚太地区拥有全球60%的人口,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全球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已获得广泛响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愿意继续支持中国-东盟环境合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参会代表也积极就环境政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环境信息共享、环境影响评价、绿色贸易与投资等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此次活动,一方面,通过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就,加深东盟国家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的生态环保交流与合作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双方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分享知识和经验,发掘未来合作潜力,进一步深化 和拓展中国-东盟环境合作。
(二)中国-东盟环保产业合作与发展交流圆桌会
会议以“助力中国-东盟环保产业合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为主题,来自中国财政部、东盟国家和东盟秘书处、各省市环保厅(局)代表与国内骨干企业及参展企业参加,通过主旨发言、专题报告、政策研究、分享实践经验等方式共同就各自关注的议题进行交流与座谈。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邓超冰总工程师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言。邓超冰总工程师表示广西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提出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切实加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生态经济工作会议,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壮大、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的三大目标,突出抓好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乡建设四大任务,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实现绿色化发展。同时,邓超冰总工程师强调为了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东盟国家合作,广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率先迈出第一步。2015年5月,《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与越南高平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越南正式签署,上述备忘录是中国与 周边国家探索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省级环境保护部门之间成功签署的首个双边环境保护合作谅解备忘录。关于未来合作,邓超冰总工程师提出要充分利用广西区位优势,以拓展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推合作的重要建议。
此次圆桌会紧紧围绕会议主题,以进一步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促进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为目的,一方面宣传我国与东盟国家环保产业合作成果,提升中国(尤其是广西)环保产品和技术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展示我国(特别是广西)环保产业发展,分享中国与东盟国家PPP模式发展历程和主要政策以及中国PPP模式下环保工程实践。
(三)中国环保产业与技术展示活动
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会展中心3号馆先进技术展区,设立以“推动产业合作,共谋„一带一路‟绿色商机”为主题的中国环保产业与技术展示专区。集中展示包括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介绍、广西环保及产业发展介绍、水污染防治领域相关企业及技术、固体(危险)废弃物处置领域相关企业及技术、企业合作联盟形象展示等5个方面内容。共有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
通过展览展示,一方面依托东博会大平台,宣传我国环 保产业成果,展示我国最新环保技术与产品及环保产业园区;另一方面,成为中国优秀环保技术、企业的自我展示平台,特别是支持广西骨干企业国际化,打造促进广西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推广示范。
二、论坛主要成果
(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广西与区域各国的环境合作与联系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阐述中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与内涵。其中,明确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此次论坛的举办,紧扣当前区域环境合作形势,分析“一带一路”与和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在“一带一路”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设施联通可使“一带一路”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交通大为便利,从而节约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所需要的能源,给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利好。会议还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可使很多能源资源就地加工转换,比如很多项目可以向清洁能源方面倾斜,使用清洁能源,利于绿色环保等。会议认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数据和信息分享方面还应建立几个比较重要的机制,一是东盟环保报告的机制,二是东盟环保教育数据库,三是是东盟生物多样性信息分享的服务机制。通过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可以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享环 境资源提供数据支持,以掌握目前各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找到应对及解决方案。
此次会议,不仅积极探索“一带一路”框架下环境保护合作与建设的新思路与新路径,还进一步提高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携手解决能源和环境的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双方节能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增强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为政策导向,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环保产业与技术交流与合作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是一种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创新机制。据统计,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涵盖环保产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服务、环境友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领域的综合产业体系。如何推动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运用PPP无疑是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对PPP的深入讨论,正是此次会议热点关注方向。会议指出,PPP可以起到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充分竞争,借助社会资本的创新能力来提升环保产业的活力,可以促进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会议达成多项共识,今后将提倡建设环保产业集聚区,开展中国-东盟信息平台建设,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共享生态环保信息,寻找合作的切入点,同时着重打造环保产业和技术国际合作的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务实合作。
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 加强经验分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及交流,通过项目实践探索环保领域的PPP合作最佳方式;三是探索建立多边或者双边产业合作中心,为PPP合作提供合作平台;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及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五是重视专业公司与专业市场的对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创新论坛组织形式,会展结合,以会促展、以展促会,搭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新平台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成功举办5届以来,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形成的影响力日益显现。为更好地开拓环保交流与合作,在此次论坛召开期间,首次举办中国环保产业与技术展示活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一次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具体实践,通过展示我国新型实用的环保技术,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环保产业与技术的沟通与了解,为参展企业推介技术、产品,寻求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常务秘书卡森桑·赤纳瓦索等重要领导参观了展览。
此次模型及实物展示活动,成为论坛与东博会的共同亮点。广西国宏智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示的PVDF纳米合金膜组件,改进了传统膜的缺点,抗污染程度更高,膜组件的寿命延长。桂林正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现场演示离子交换纤维集成系统经过阴离子交换纤维、阳离子交换纤维、二级阴离子交换纤维三级过滤将浓茶中的酚类等色素有 效去除、脱色效果明显的方式推介技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业内人士前来参观、洽谈合作。通过展示,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环保产业与技术领域合作的新平台,进一步显现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的品牌效应,取得积极成效并获得参观代表的一致好评。
三、未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广西对外合作的平台作用,以省际合作助推国家合作,强化广西参与区域国际合作的区位优势
为顺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新形势与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广西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能力建设水平,广西先后成立了广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及中国-东盟环保中心广西办公室,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广西在环保对外合作上的平台作用,促成更多国际合作项目、合作计划的落地与实施,推动广西参与到更多的区域合作中,促进广西环保合作向国际化、专业化发展。
(二)增进绿色环保管理经验交流,开启环保合作新渠道
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基础良好并且前景广阔,未来应推动与东盟国家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平台与网络,促进建立区域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广西应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衔接“一带一路”重要门户的独特优势与战略地位,探讨与东盟国 家建立环境保护信息交流机制,寻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跨境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更加务实的合作。
(三)积极谋划,出色筹备,继续做好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搭建环保国际合作平台,全力助推中国-东盟环保合作的深入
应继续发挥好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构筑区域伙伴关系上的重要作用。通过中国、东盟环保产业相关部门、国际合作伙伴、国际组织和企业界的参与,并充分发挥广西在合作中的独特作用,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中,抓住机遇,搭建并完善中国-东盟环保合作网络,深化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调动各种有效资源,推动中国-东盟环保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