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程红兵校长谈课堂教学

时间:2019-05-15 06:5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程红兵校长谈课堂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程红兵校长谈课堂教学》。

第一篇:听程红兵校长谈课堂教学

分享程红兵教授课堂教学思想 高新四中 胡志玮

根据2016校长研修的安排,我有幸学习了程红兵校长关于课堂教学的讲座。报告中,程校长直面课堂教学研究,围绕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直接切入主题,通过大量的事例阐释“三种课堂”的基本要求。

规范课堂要做到:

1、目标适当——聚焦行为(成就证明:用可以观察的学生行为来表述,应采用以下这类外显的行为动词——列出、定义、计算、演示;行为条件:学生完成行为所必需的条件具体化,例子:能借助什么完成什么)

2、内容恰当——学科要求(什么是学生已经懂的——检查;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概括与提练;什么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讨论与交流;什么是必须老师讲的——讲授与阐明;什么是老师讲了也不懂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懂的——活动设计与示范)

3、方法得当——自然得体(教师不能只管自己讲,不顾及学生反应,好一些教师还会鼓励并注意学生反应,更好的教师还会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老师想得清楚,说的明白;学生听的清楚,想得明白。顾泠沅认为:听课应关注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佐藤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该说的说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

高效课堂要做到:

1、目标精确——水平要求(清晰具体的目标需要在时间、质量、数量上有所要求,如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拼写准确率要在90%以上;不看笔记,学生应写出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个主要原因,并对每个原因进行评论性的解释,全部完成时间为30分钟;在一个平面上,学生要在3分钟内做15个兔子跳的动作。)

2、内容精当——目中有人(教师备课准备要充分,要充分预设,不能出现这种笑话: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出了一个上联“同学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古诗对出下联。一学生说:“老师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3、方法精准——心中有数(麦黑尔“差异教学法”:要教约翰数学,不仅要了解数学和约翰,还必须了解如何帮助约翰用他自己的方式学数学。)

教学三元素——教师、学生和教材,存在3种组合方式: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用课前设计好的程序方法展开教学。教学目的是传授知识,在教教材。因此对完成教学的每个知识点、预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非常重视,努力牵引着学生沿着既定的轨迹行进,即便中途出现意外,也都要回到主轨上来。教师主宰着课堂,掌握着教学的进度与尺度,掌握着教的方法与方式,把持着话语权。有效率,但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会陷入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窠臼,学生处于被动。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如同一名导游,循循善诱,娓娓讲述,揭示教材中的神秘、优美和奇趣。学生则如蜜蜂采蜜,兴奋雀跃于教材之中。这样的教学是生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反馈,教与学和谐生动,师与生教学相长。“只有一个地球”两个课例比较。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学生携带问题寻访教师、质疑问难,不是因外力作用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更主要是被知识的力量、学习的快乐所吸引。当学生互相研讨而不得,愤悱待启,向教师请教。在方向上指点迷津,在学业难点上引领和点拨,在智慧碰撞中起到燧石点火的作用。这是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学的至高境界。当下教师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尚缺少一些实质性的进展。牛津大学著名教授斯梯温:我可以把马领到河边,但我无法保证他们都喝水。马不喝水,我们不能强迫。

教师的作用就是于无向处指向,于无法处教法,于无疑处生疑,于无力处给力。充满智慧,有文化的课就是要理解学生的需求,多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评价必须有所转变:从教师的讲解精彩度转变为学生的参与度,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转变为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从课堂教学的活跃度转变为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的参与度。

智慧课堂要做到:

(一)思维层次

萨拉教学的意义:不仅是生物学的生命标准,更主要初中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课堂上迅速提升——

一是对联想能力和类比推理的训练。学生们相互反驳的那些理由,成人会觉得太过浅显幼稚,从两个相距较远的“类”中迅速抓出共同点(比如骡子和太阳都不能繁殖、手机和太阳都有能量耗尽而“死”的可能),作为类比推理的起跳台。这种远距离联想配合类比推理,正是许多创新的开端。

二是对传统科学观的挑战。传统的看法一方胜出,但科学争论往往没有永恒的胜出者,也总会有不能完全被说服的“C组”人士。争论双方可能“两输”,也可能“双赢”;“输”未必永世不得翻身。课堂辩论微缩了人类科学曲折前行的历 程,这种“不确定”的体验,比“确定”的知识点更重要。

三是面对争议时溯源的思路。回到初始判断标准上。善于从众说纷纭中找出冲突根源,从本质上解决争端。这节课,区别不在当下而在日后。

美国学者奥斯伯恩:“科学家的特质之一即具有批判性和理性质疑精神,学生缺少发展科学辩论能力的机会,是现代教育的重大弱点。”教育的最高目标即“思维自由”。否则,知识塞满了,智慧荒芜了;智商提高了,识见崩塌了。

(二)开放程度

话语有限,其意无穷,充分想象,思也无涯。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苏格拉底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而应该启发学生从多个维度看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不应该是单一视角,而应该学会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例如学习“朝鲜战争”,可以让学生既看我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让他们看朝鲜教材,看韩国教材,看俄罗斯教材,看美国教材,看看人家的教材是怎么说的。从多种角度看同一事件,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思考、选择。如果是理科教学,同一个题目,应该让学生知道有多 种解题方法,所谓一题多解;还要让学生知道一题多变,同样一种情况,会有几种变化,掌握变化中的规律。再进而探究与所谓规律相反的情况,让学生知道相同,知道差异变化,知道相反,多角度看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课堂不是片面传输,而应该充满思维矛盾,让学生的思维出现矛盾冲突,才能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冲突,课堂才有深度。例:学习美国独立战争,如何评判美国人的抗税,既要让学生知道站在英国人的立场如何评判,也要让学生知道站在美国人的立场如何评判,这两种矛盾对立的观点同时交给学生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比较,让学生充分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探究。

学生在课堂里不是简单的了解、认同和吸收课本上的知识和老师的讲解,而是要勇于质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来审视教材内容,与课本对话,与教师对话,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或者是在批判基础上的认识、吸收,或者是另辟蹊径,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新认识。

(三)文化品位

1、价值思想

人家是在培养思想力,而我们是在培养记忆力。中国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

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 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我们的历史试题: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

日本的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2、人的观念

3、文化品味

我们经常只看到这堂课上得好,而不是看到一位把课上好的老师。

一堂好课的组成要素是教学技巧和课堂管理方法,但是仅仅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和管理方法是绝对上不出一堂有智慧的课。

智慧的课堂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科修养,需要教师对教育、对课堂有深刻的理解。浓厚的学科需要需要积淀。深刻的课堂理解需要批判思维。

周国平说:“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凡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是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标准。”“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程校长最后说,把教材还给教师,把学习还给学生。最短的路与最快的路。我们要做出正确选择。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收益最大,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一个人知识多并不代表这个人智慧多,而智慧多的人也不一定知识多。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将学生培养成智慧者。

规范、高效的课堂必须处处体现智慧,智慧课堂必然是规范乃至高效课堂。

三种层次的课堂是教师不同水平的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努力追求高效、智慧的课堂。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勇于创新,那么在我们的课堂里,智慧的光芒就会时时闪烁。

第二篇:听程红兵老师报告有感

听程红兵教授报告有感

新城小学 丁华娟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要求下,我利用课余时间聆听了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特级教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教授《学校的教学领导》的精彩报告,亲身感受了名师的风采,感慨万千。

程教授虽然是中学特级教师,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但他的讲座还是非常贴近我们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信手拈来;虽然他的报告主要是站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但对我们小学基层普通教师还是极具教育启发性的。

听了程教授的报告,我对他的一些论述甚感受益匪浅。一、一堂好课的标准:五个“实”,即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真实的课(有缺憾的课或有待充实的课)。如果我们的课能够真正做到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常态、有遗憾,那么这样的课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效果长远的。对比自己的课,距离甚远,心中倍感惭愧。

二、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的几个“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这几个“有”很好地概括了作为一个教师在备课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达到的要求。对照这些要求我觉得自己还需加倍努力,逐步完善自我。

三、课堂“三声”。即“掌声”:教师深刻与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顿悟;“笑声”:教师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浓厚;“辩论声”亦即学生自主与探究的积极参与,教学效率最高时是师生辩论时。我们课堂上的笑声倒是不时出现,辩论声也时有发生,但真正发自学生自觉的掌声,那真是太难了。我们知道,只有由衷地打动学生、和学生产生共鸣、并语言思辨精到,才有可能做到,这样的掌声、笑声和辩论声自我感觉实在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四、教学内容处理。学生已经懂的我们只需检查就行;学生不懂但他们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加以概括与提炼即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来弄懂;如果讨论与交流还弄不懂的话,那老师就必须进行讲授

与阐明。这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结合本班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最大化。

五、教师语言三境界:第一、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三、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教师语言做到如此境界并非易事,特别是第三境界,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思维敏捷的学生为数甚少,如果教师的语言能让他们思而无涯,那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六、教学方式主要有三,即传授、训练、研究。这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地使用,有的教学内容该选用讲授进行知识的传授,有的教学内容需进行操练,有的教学内容则需创建学习环境,利于知识的构建。这些教学技能都绝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可唾手可得的。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与探讨中不断自我完善。

七、测试后的讲评。测试之后,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问题。既要讲答案,又要讲问题;既要讲问题,又要讲原因;既要讲原因,又要讲规律;既要讲规律,又要讲方法;既要讲大家,又要讲个别;还要讲清楚以后如何改进。

八、评语“三忌”。即一忌公式化,德智体美,优点缺点希望;二忌脸谱化,千人一面,没有个性;三忌公文化,语言冷漠,“该生如何”。“三宜”即一宜面对学生,如同促膝谈心;二宜有针对性,写入内心;三宜语言活泼,激励感染。如果每次评语都做到这“三忌” “三宜”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个方面将会达到他个人的顶峰。

在报告中,程教授还主张把课堂适当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该讲的还必须讲,该还的必须还。课堂就是要求听、说、讲、做,到什么环节都要充分给予时间进行活动。这些都引起我的无限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中我是否利用了每一时刻进行充分的听、说、讲、做了呢?

报告中,程教授提到过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82岁高龄时说的一句话:“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于令人遗憾的课。”这话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切实体会到名师名家的风范,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不管是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我要永远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知识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才能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不至于被抛在最末尾。

第三篇:听程红兵老师说课

说课

好课的听说看

听: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听三种声音 掌声、笑声、辩论声。看:关注课堂上的三个细节

1.关注思维方式:很多数理化老师都是这么上课的,先讲定义、定理、公式,之后带着学生解例题,解完例题以后再去做作业。会造成高分低能。

在数学公式、数学定理和生活现象之间有一条鸿沟,数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鸿沟填平。把生活现象和公式、定理之间的鸿沟填平,这就是数学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始终采用演绎方式的话,这个鸿沟不但没有填平,反而在不断地扩大。

采用归纳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归纳出来一般的定义,比如什么是解方程,什么是方程解,然后再对照书本的定义,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最后给学生许多练习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判别,由一般再回到个别。我觉得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提倡。要让孩子面对生活,面对现象,而不是直接面对公式。

2.关注课堂的开放度: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比如数学老师的一句:“还可以怎么计算?”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

3.关注旁例和反例:以数学为例,多讲旁例,反例。变异理论。他们给的不是一个方面的东西,而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全面的。说:老师的语言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想得清楚,说得明白。

第二境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第三境界:老师言有尽,而意无穷。规范课堂的意义

好的课堂有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三种课堂都是好课,但有层级差异。

一、目标要适当

教学目标用什么表示?应聚焦学生的行为,即用可以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来表述、证明。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列出完成行为的条件,将学生完成行为所需的条件具体化,即让学生借助什么完成什么。目标越具体,课堂教学越有效。

二、内容要恰当

恰当的内容,需要内容要科学、正确、有意义。但课堂上无意义的提问和课堂设置却比比皆是。

三、方法要得体

课程改革之后,很多老师们努力想改进教学方法,但有时却做得不得体,不自然,完全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显得很尴尬。台湾黄炳煌说:打高尔夫球,只要自己打得好即可;打网球,还要留意对方,有来有往;打篮球,还要兼顾团队成员的合作。一些教师采用“打高尔夫球”的教学法,有去无回,根本不注意学生反应;也不注意学生团队合作。高效课堂的三个纬度

何为高效的课堂?准确的理解,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课堂至少要有三条标准:目标精确,即要有水平要求,水平要求就是对时间、数量、质量有具体的要求,而我们多数老师没有;内容精当,即目中有人,高效课堂的教学是目中有人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的教学;方法精准即心中有数,就是有差异,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即用不同的方式教不同的学生。

一、目标精确,是对教学做出水平要求

目标精准的课堂,需要有明晰的时间概念、数量概念和质量要求。

二、内容精当,课堂上真正做到目中有人

课堂不是流于形式的表演和自说自话,它需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的教学,基于学生的教学,做到目中有人是高效课堂的第二个要求。

三、方法精准,做到过程、效果心中有数

麦黑尔“差异教学法”,要教约翰数学,不仅要了解数学和约翰,还必须了解如何帮助约翰用他自己的方式学数学。针对学生的差异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的教学,特需课程也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三元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因此存在3种组合方式: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种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展开,按照既定的轨道往前推进,如果学生偏离了,老师立刻牵引回来。经验丰富的老师执教这种课堂驾轻就熟,上课的铃声响了,教师第一句话开始说;教师最后一句话刚一结束,下课铃声即时响起。整堂课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效率非常高,其直接原因就是老师强势主宰课堂、控制课堂,把握话语权。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这是典型的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是传统课堂中的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并不主张这种课堂。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针对传统课堂教师为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成为导游,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像蜜蜂一样在教材中采蜜,在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教材深处。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自己学习,自己设问,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当思考无法深入之时,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之时,向老师请教,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所有课堂、所有同学都能实现的,难度很大。

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所应该起到的主要作用在于:于无向处指向,于无法处教法,于无疑处生疑,于无力处给力。智慧的课堂需要什么智慧?

当我们评判一个课堂,是否饱含智慧时,可以用下面几个标准来衡量:思维层次是否更高?开放程度是否更广?文化意味是否更浓?

一、思维层次

思维是很奇妙的东西,它能被奇妙的诱因诱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逻辑性,也可能被刻板的条框和引导限制得丝毫没有生气。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思维自由

二、开放程度

课堂也有格局,格局要大,层次才高,格局狭小,层次局促。要促使课堂根本改变,还需要打开课堂,不要没完没了盯住小打小闹的细枝末节,而是开放课堂,让学生视野、心胸也为之开阔。

开放之后要聚焦,聚焦在具体问题上,并且形成观点交锋式组合。苏格拉底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而课堂内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把握,在于教师课堂上的适时调控。

什么是智慧的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这就是智慧的课堂。做到这一步关键就是老师的开放,心态开放,思维开放,课堂才会开放。

三、文化意味

智慧的课堂要反映教师的价值思想,折射出人的观念,体现出很浓厚的文化意味。

一堂好课的组成要素有教学技巧、教学技术和课堂管理方法。公开课不要演戏

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学习掌握规范,让老教师超越规范。公开课的目的在于实验,听课的目的在于学习、交流。课堂,校长的第一视点

关于评课,我们可以从评课的功能、评课的主体、评课的方式、评课的效果等方面来思考评课的不同层面、不同情形。第一,评课既是评价也是评比。

第二,关于评价标准的学科特征问题,各个学科肯定有个性特征,语文有语文的特点,数学有数学的特点。第三,关于全面性和特征性的问题。

评课的功能。从总体上说评课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一类功能是引领价值,是对教师思想的引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在教学思想上的问题,教学观念上的问题,比如师生关系,将落后的、守旧的课堂教学思想,改变为现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在当下转型期间尤其显得重要。第二类是指导价值,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指导,即通过评课指导教师怎样上好课,如何有效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如何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如何处理好教材,如何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如何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而不是喧宾夺主等等。好教师才能成就好课堂

课程是个立体的东西,它包括教学、课堂、教师、学生、教材、各种各样教学资源等。教学是个过程,相对于课程而言教学是线状的,从开始的备课、上课,到作业练习、反馈辅导、测试评价等,所以说它是个线状的过程。相对于教学而言,课堂是个点状的东西,课堂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经常讲聚焦课堂,“焦”就是焦点,因为重要,所以要聚焦。

华东师大有一个著名的教授叫叶澜,叶澜说好课有五个“实”。什么叫好课?她认为能做到五个“实”的,就是好课。哪五个“实”? 第一,扎实。什么叫扎实?有意义,这堂课要有意义。第二,充实。有效率,课要有效率。

第三,丰实的课。什么叫丰实?有生成性的课。课堂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对话要生成新的东西。第四,平实的课。什么叫平实?常态下的课。

第五,真实的课。什么叫真实?有待充实的课。什么叫有待充实的课?换句话说就是有遗憾的课。

上海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教师顾泠沅,他是著名的数学特级老师,上海市的教育功臣。顾泠沅评课很简单,他从以学论教的原则出发,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学生该说的说了没有?学生该想的想了没有?学生该做的做了没有?我觉得顾老师这个评课原则非常简单,但很有意义。听是什么?是吸收,课堂当中学生最需要的是吸收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热闹。说是表达,想是思考,做是动手实验。我觉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课是个非常好的方式。“听说想做”四个字非常简单,很朴实,在实践当中却是很管用的东西。

专家评价教师,首先要“脑中有纲”。什么意思?脑中有课程标准的概念。为什么要有课程标准的概念?也就是对我们这个学科教学有个宏观的立体的整体的把握。其次要“胸中有本”。什么叫“胸中有本”?有教材,教材非常熟悉,教材滚瓜烂熟。1,优秀教师绝对不是看书教书,优秀的教师往往是看人教书,看着学生教书,2,要对教材做比较研究。第三,“目中有人”。什么叫作“目中有人”?心中有学生,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是为了学生成长的教学。

课堂教学的多元设计

课堂教学的设计必然涉及到教学取向,教学过程有四种取向。第一种:得过且过。第二种:忠实的取向。第三种:调适的取向。第四种:、创生的取向。

正确的取向是什么?第一,面对课程标准必须忠实。

第二,在教学和教材的使用上,应该采取调适的取向。什么叫调适?就是调整适合于我们本校的情况,适合于学生的情况。第三,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要采取创生取向,创造生成。

学生才是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

基于学生的教学,以学生为目标,这是最重要的,其次再考虑教材,再其次考虑教师。第一位的是学生。关注教学过程

第一,什么是学生已经懂的?学生已经懂的作为教师你只需要检查就可以了。

第二,什么是学生不懂的?但是请注意他看了教材自己可以搞懂一些东西的,学生的大脑不是一片空白,如果是一片空白你只要填充就可以了,学生不懂,但是看了教材自己可以搞懂一些内容的,你就让他看教材好了,看完以后让他去概括,让他去提炼,概括不到位你帮他,提炼不到位你帮他。

第三,什么是学生不懂,看了教材也不懂,他需要合作学习才可以搞懂的?那你就组织讨论和交流好了。

第四,什么是必须老师讲的?学生不懂,看了教材也不懂,通过讨论还不懂。

第五,如果老师讲了学生还不懂,那就必须实践活动一下了。你别以为老师所讲的一切学生都会听懂,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教师就进行活动设计,就让孩子们实践实践、活动活动。老师教得怎么样,要看学生学得如何 有一种教学方法叫还原

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的价值在教师,起作用的、创造价值的主要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课堂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的价值在教师,起作用的、创造价值的主要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学校的意义就没有了,教师的意义就没有了,课堂的意义就没有了。

教师在课堂的作用就在于:于无向处指向,学生没有方向的时候教师要指明方向;于无路处指路,学生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指路;于无疑处生疑,学生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教师给学生指路;于无疑处生疑,学生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更深的问题;于无助处支助,学生缺乏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于无光处点灯,学生在黑暗中摸索,教师一定要给他们光明;于止步处鞭策,在学生停滞不前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强有力的鞭策推动。

第四篇:程红兵讲座有感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听程红兵教授“教师教学执行力”主题讲座有感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 刘珊珊

听完程红兵教授关于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的讲座后,可说是感慨颇多。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测试评价,每一点都有让我深思的地方。现就其一处谈点想法。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话在程红兵教授的讲座中被多次提到。程教授认为:教师语言有三重境界,一是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二是声情并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三即是刚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讲课往往是老师说的、做的很多,给学生思考、探讨的很少;我们往往是重了表,而轻了意。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需要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言外之意”的。要做到这一点,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语言力求生动有趣。

在我看来,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练习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趣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法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 功于教师语言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他们,让学习的全程活动生动活泼,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教学语言的首要前提是动情,然后有趣。趣味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说话处处皆学问。

除了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外,教师说话应处处皆学问。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与教学过程和谐。避免贫乏、呆板、干瘪、枯燥的无色语言,忌讳表达含糊,阐述不明,含混不清,半吞半吐,或者具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的毛病语言、无效语言,我们脱口而出的不加考虑的语言正在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孩子,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三、少说三句话: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这是从一个调查中得出的结论,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它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无可厚非,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会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们现在经常在上课 之前提醒自己:切勿使用语言暴力,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会损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语言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格。

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当家长的和当老师的要有善于表扬的心态,舍得夸孩子,特别是感觉孩子缺点很多的家长,很多时候需要带着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让孩子从你这儿得到一种信心,得到一种关爱,得到一种被关心、被肯定的感觉,他的责任感就焕发出来了,于是他的学习就会有突破的,甚至创造奇迹。所以当家长的和当老师的要舍得去表扬孩子,以这样一种心态你会突然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表扬。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叫郑渊洁,他是一个很特别的家长,因为不满学校的教育,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主动让孩子退学,回家自己给孩子编教材,亲自教自己的孩子。学的都是实用的知识,所以他的孩子18岁的时候就用自己承接网站设计维护所得的报酬给自己买了辆奥迪A6轿车。这是非学校教育成功的特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做师长的是否善于发现

五、用睿智的语言培养出高能力的学生。

要做最成功的教师,最需要注意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循循善诱的方式,加上幽默睿智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们要力求 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青出于蓝而且要胜于蓝。现在老师的角色首先是教练,教出比自己水平更高的学生才是出色的老师。刘易斯的教练肯定跑不过刘易斯,刘翔的教练肯定跑不过刘翔,但是刘易斯、刘翔都离不开教练。老师就是要用独特的语言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冲击力,让学生朝着成才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其实,想要锤炼好自己的语言,要做的可不仅仅是这些,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及时反思,不断提高,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愿与同行共勉之。

第五篇:程红兵教学课例

程红兵教学课例:《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的一个重点,即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点鉴赏小说的方法。学习重点:情节。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课时,45分钟。

一、运用故事导入课文

试图达到两个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

师:这里说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一天父亲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便一把夺了过来,翻开一看,上面有老师的批语:“该生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口袋里装毛毛虫„„请家长来谈谈。”父亲看罢火冒三丈,抄起棍子要打,(教师顿了一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是打好,还是不打好?(学生小声议论,七嘴八舌,多数人认为不打好)对,打了就没戏啦,故事缺乏变化,不新奇。只听儿子说:“爸爸,你可别打我,该打的是你,这张通知单是刚从你的箱子里翻出来的,这上面说的是你的表现。”父亲愕然。(同学笑)由此看出小说故事是很讲究情节布局的,请大家看226页(初中《语文》第五册)这里提到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认识这个特征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学习重点也在这里,通过情节看人物,通过情节看主题。

二、分析情节 l.分析情节构成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话把各部分内容概述出来。明确开端:菲利普一家盼于勒归来;发展:菲利普夫妇赞美于勒;高潮: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结局:菲利普夫妇领着一家人躲开于勒。(教师板书情节构成,板书附后)在学生分析情节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师:在情节的开端与发展之间,作者用插叙交待了菲一家盼于勒回来的原因,原因是什么?于勒又是怎样离家的? 生:盼于勒的原因是:于勒来信说他发财了,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勒离家不是自愿的,是被赶走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被赶走的? 生:从课文中“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一句可知,特别是“送上”“打发”两词。

师:情节发展部分也写了盼于勒,这部分盼于勒与情节开端部分写盼于勒有何不同?大家看课文比较一下。

生:发展部分增加了一些内容。师:增加了什么内容? 生:母亲常常赞美于勒,他们一家人好像看见于勒。

师:于勒明明远在天边,然而此时菲利普一家人却觉得他近在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幻觉般地出现这样一种情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看手帕喊着:喂,菲利普”!天涯如咫尺,说明了什么? 生:十年过去,这家人盼于勒更加热切了,他们由希望变成渴望。

师:由此可知发展部分与开端部分有程度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生:这样写与下文形成了对比。师:对,由希望变渴望,由盼望到热切盼望,作者不断升温的目的在于为下文的降温作准备,使之形成反差,由希望的天堂坠入失望颓丧的深渊。反差巨大,对比强烈,读者感受也就更深了。师:见到于勒以后,菲利普夫妇有何表现? 生:开始恐慌,继而菲利普太大破口大骂,与先前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领着一家人避开于勒。

师:结局“一片紫色的阴影”这一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心理? 生:烘托了这一家人阴郁颓丧的心理。这恰与刚出游时的人物心情形成对照。刚出游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人们的心情是快活而骄傲的。2.通过情节看主题

教师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前后两大部分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教师将对联板书)师:当初盼于勒时,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见到于勒时,明明近在眼前,却如远在天边。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这都是因为什么?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请同学给上面对联拟一个横批。

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横批“金钱世界”。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小说主题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 生:深刻的。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思,教师再次启发)小说是不是就家庭写家庭? 生:不是,小说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师:对,从一个细胞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深刻性。小说还有一个细节,嫁不出去的二姑娘终于嫁出去了,也是因为钱,这一细节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典型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样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的这一思想观点在小说中也得以反映。3.通过情节看人物

首先明确小说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师:通过情节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联系情节来说。

生:盼于勒是因为菲夫妇要用他的钱为自己谋利,赶他走,是因为怕他连累自已,说明菲利普夫妇非常自私。盼于勒、赞于勒是图于勒有钱,赶他走、骂他、躲避他是因为他分文不值,由此可见菲利普夫妇非常贪。当日思夜盼的富翁于勒变成穷水手于勒时,菲利普夫妇却恨之入骨,避之唯恐不及,翻脸不认人,可见他俩非常冷酷。

三、分析小说运用其它手段刻画人物

师:小说通过神情、动作、言谈、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也很成功。先看牡蛎一例。作者写太太们吃牡蛎的动作过程是为了烘托表现谁的心理? 生:为了表现烘托菲利普的心理。师:“托、伸、动、吸、扔、”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太太们吃牡蛎的过程,这个过程打动了菲利普;在他看来非常文雅、高贵、令他抨然心动,于是这位穷酸的父亲也很想“高贵”一回,(学生笑)接下来人物对话侧重表现谁? 生:侧重表现菲利普太太。

师:菲利普太太的一番话非常“精彩”,谁能分析一下这番话在她来讲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我们改一下她的话,让她这样说:“吃,我们都去吃,吃他个痛快。”这样好不好? 生:这样不好,菲利普太太舍不得花钱。师:我们再这样改一下:“吃什么吃,你有几个钱好吃,别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好吗? 生:不好,这样丢面子,而且女婿在跟前

师: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课文是怎么说的,她这番话作用何在? 生:既维护了小资产阶级的面子,又省下了两个人的钱。

师:说得好,菲利普一时昏了头,而菲利普太太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她此时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要说不吃,明显丢面子;要说吃,又怕花钱,很快想出了一石双鸟的办法。整个吃牡蛎的细节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生:爱慕虚荣、庸俗。

师: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菲夫妇二人同中有异,还有各自不同的个性,这一点提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小说对若瑟夫虽着墨不多,但也个性鲜明。(请一同学读课文202页第5、6自然段)若瑟夫细致观察于勒,目光饱含怜悯之意,内心充满叔侄亲情,给小费则直接表现出对叔叔的同情,若瑟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他,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有何作用? 生:若瑟夫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善良可爱的孩子。若瑟夫恰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在若瑟夫身上寄予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四、解题

师:小说为何以于勒为题

生:于勒是线索人物,是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人物;正是对待于勒的前后不同态度,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师:标题在“于勒”之前加上“我的叔叔”,这又是为什么? 生:反映了“我”——若瑟夫对待于勒的态度,“我”仍把于勒看成自己的亲叔叔,道出了孩子的心声,由此看出作者的希望所在。

五、评价小说情节

师:课文前面已有评价,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曲折体现在哪里? 生:由盼而赶,由赞而骂,最后避开。

师:故事不长却也跌宕起落。小说情节惟波澜起伏,曲折多变,才能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美感。构思巧妙主要体现在何处? 生:主要体现在高潮、结局上。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这里假设两种情况,同学们和原作比较一下。第一种:顺势正向发展。菲一家在船上正好碰上衣锦还乡的于勒,菲赶紧上前,紧紧拥抱于勒,眼泪纵横,菲利普太太在一旁大唱赞歌:“好心的于勒,你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 生:这样安排不好,原因是:〈1〉情节缺乏变化;〈2〉不能形成对比,削弱了人物性格,人物的本质不能充分暴露;〈3〉从而消弱了主题。

师:第二种安排,于勒此时已成为海盗,看到兄嫂在船上。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手起刀落,结果了他们两人„„(学生笑)生:这样安排也不好,虽在意料之外,但不在情理之中。而且主题也乱了。

师:而原作构思巧妙,妙就妙在: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时法国小资产阶级日趋贫困,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有必然性。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归纳一下,判断小说情节安排如何,应从那些方面考虑? 生:〈1〉生动性,要曲折多变,才能扣人心弦;〈2〉合理性,要合乎生活逻辑,真实可信;〈3〉有利于表现人物、表现主题。

六、巩固成果,开拓想象

提供一个类似本文情节安排的小说故事,省去高潮和结局,要求学生补出,进一步体会情节要求。师:下面说一个父亲和女儿的故事;一个爱花的父亲托人花两三百元钱买了两个名贵的花种,当他正把晶莹的种子下到两只精致的花盆里的时候,五岁的女儿沁沁跑了过来,嚷着也要种花。父亲想:这样名贵的花种怎么能让小孩糟塌? 女儿一看父亲不肯,便撅起小嘴,掉下了眼泪。父亲灵机一动,叫女儿去拿一只空盆来,自己找了两个酷似花种的石子,极认真地放在盆里,女儿高兴地亲着父亲的脖子,拿着小铲,小心地培上土,浇了水,土里埋进了一个小小的欺骗。沁沁有了一盆自己的花:尽管还没出芽,没长叶,没开花,但她相信一切都会有的,她觉得很了不起,逢人便讲。每天学着父亲的样,给花浇水,把花盆搬到太阳底下,埋上几粒化肥。夜里,所有的梦都是花,红的,黄的,蓝的,好香,好香。这时候父亲觉得办了一件蠢事。一段时间以后,女儿问父亲;“爸爸,你那盆早就出芽了,我的怎么还不出芽呢?”父亲说:“这盆不要了,我们换一盆。”沁沁不干,依然学着大人的样子做着一切。故事讲到这里,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给补出。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学生思索,教师提示)石头本来不能开花,意料之外,花得开,问题是怎么开法。生:父亲买了花种,重新种在女儿的花盆里。师:这是背着女儿做的,还是当着女儿面做的? 生:背着女儿做的。师:父亲本来就是因为欺骗了女儿而感到懊悔,现在难道会用欺骗的手段讨得女儿的欢心吗? 生:父亲当初拿的两个酷似花种的石头,本来就是花种。

师:这位同学心地颇为善良,但是可以肯定,那不是种子,而的确是石头。

生:父亲把真相告诉了女儿,重新买了花种种上。另一学生:不好,不新颖,而且父亲肯定会想到,如果说出真相,女儿心理会受到伤害。

师:同学们都是从人为的角度来设想考虑,总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现在能不能换一换思维的方向,撇开人为的角度。生:是鸟儿叼来的种子。师:很有可能。

另一学生:是风儿吹来的种子。

师:什么样的花种随风飘散,能很快长出芽来? 生:蒲公英。

师:很好。请听小说原作的高潮和结局。(教师充满深情地读到)忽然,一个春雨过后的早晨,沁沁高兴地向全家宣布:花出芽了,我种的花出芽了!父亲不信,到阳台上一看,果然,一粒小小的嫩芽顶着雨珠,羞涩地低着头,身子又细又白。父亲研究了许久,好几天以后才发现那是一株蒲公英。像是为了报答沁沁的真诚和劳动,蒲公英长得好快,风儿吹过,雨儿洒过,霞光染过,终于抽出了一朵小花,淡黄的泛着柔嫩的微光,招来一只蜂儿,嗡嗡地歌唱,纯真快活的沁沁绽开了如花的笑脸(学生沉浸在小说那如诗一般的境界之中)。师:下课。

下载听程红兵校长谈课堂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程红兵校长谈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听张人利校长谈

    浅谈听张人利校长谈《后“茶馆式”》教学有感 年逾60岁的张校长在长达2个半小时多的讲座中用他简洁、明晰、诙谐的话语赢来了会场中的阵阵掌声。听了这个讲座,不能用震撼这个......

    程红兵老师讲课五篇范文

    特级教师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

    程红兵关于教育家的思考

    南辕北辙:教育家渐行渐远 ■程红兵 编者按:程红兵,已从事教育事业31年,系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驾校校长谈文明

    校中长:张海波 共党员,临沂政协委员 临沂大众驾校,始建于2005年,座落在临沂西外环路和大山路交汇处,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山东省交通厅审核通过的综合类一级驾校。近年,先后被上......

    校长谈依法治校

    创建老百姓身边的优质学校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治校和治国一个道理,只有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道路,学校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能够舒适成长的、洋溢着激情......

    名校校长谈高考

    名校校长谈高考 ---庐江中学校长钟社生谈高考 办人民满意教育 创安徽一流名校 核心提示: 庐江中学不仅有全省一流的办学条件,而且具备全省一流的办学水平。自2011年8月庐江县......

    哈佛校长谈择业(定稿)

    理解哈佛大学校长德雷科·鲍克的“新世纪择业三类法则”,或许能为你找工作带来帮助。 心态法则 德雷科·鲍克说: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待遇又高的......

    与北大校长谈名校

    与北大校长谈名校梦想 2013-12-16 16:26:34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bc67a280102e46l [查看原文] “一个人要有梦想,一个国家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