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共5篇)

时间:2019-05-15 06: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第一篇: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王红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常以美国基础教育为参照对象,获益颇多;但同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误解的地方。

当我们把这种模糊与误解带入教育改革时,不仅对改革无益,反而可能把我们引入一些误区。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和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合作,先后组织了九次中美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活动。活动中,中美双方校长的观念碰撞,给了笔者很多启示。

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

到美国之初,很多中方校长认为:我们的大学也许比不过美国,但我们中小学生的“基础”却远比美国中小学生的“基础”好。证据之一,就是我们中小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无数,普遍比美国学生好。由此,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美国好。

一言以蔽之,我们“输在了终点”,但至少“赢在了起点”。

事实真是如此吗?

范德堡大学号称美国南方哈佛,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活动中,我们安排中方校长与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对话,让他们从留学生的感受和对比中去了解美国基础教育。

中方校长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觉得在美国留学,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留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学习方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原来,在和美国同学的共同学习中,留学生们发现,过去国内老师辛辛苦苦教给自己的“牢固的知识基础”,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美国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上手很快,而自己总要慢半拍;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更郁闷,自己过去在国内是尖子生,是站在“前沿”的,但在美国学习却让他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基础性工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同学抢了先,他们因此戏谑地说:“国内学习的基础让我们成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令人心生感慨: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如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也不见得就比美国高。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一词中,对“基础”的基本内涵:“人在未来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中美双方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对于基础的具体内容,中美双方则有着不同的理解。

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而美国人则认为,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

这两个体系有什么差别呢?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所以,当我们自称“基础好”时,美国人也在宣称他们“基础好”。究其原因,就是中美双方对“基础”的理解不同。那到底孰优孰劣?我们可做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在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小学常常抱怨大学的入学考试误导和制约了中小学的教育,大学则抱怨中小学培养的学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而在美国,却很少见到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相互抱怨。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认为美国的中小学还是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较好地履行了它们的“基础”功能,学生的基础不是“弱”而是“强”。

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曾针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的看法,多次大声疾呼:“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值得我们再三深思。

知识多少才够用?

交流中,一次中美教育者的短暂对话,激起了我们心中阵阵涟漪。

在一节中学八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二年级)的数学课上,一位中国校长翻看美国学生的教材,非常惊讶:“学得太简单了!这些内容我们的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学完了。”言下之意,他认为美国的课堂虽然轻松愉快,充满了乐趣,但这种乐趣却以牺牲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代价,因为他们教的东西实在太浅、太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进度和难度。

没想到,听到中国校长的议论,美国教师反问了一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初步的数学推理的能力,如果用简单的内容就可以达成,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费那么多心思、受那么多打击、学那么难的内容呢?”

这次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话,反映了中美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分歧。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基础教育强调知识体系,其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导向型目标”,追求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难的知识,而美国中小学强调能力体系,其教学目标则是“能力导向型目标”,追求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等。因此,美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不会特别关注知识的难度和数量,很多时候,知识教学在美国中小学教学目标体系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话语体系,它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载体。所以,美国中小学的知识教学,并不主张给学生标准答案,有时甚至还会给出一些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去猜测、去论证,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就算达到了目的。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中小学关于知识教学的定位,是“形势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为手段,侧重于培养可以普遍迁移的能力。而中国中小学对知识教学的定位则是“实质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本身为目的,侧重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理解。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美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用”为原则,而中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多够难”为原则,因为我们总是相信,学习的过程就像盖大楼,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像是打地基,一定要把地基“夯实”。殊不知.人的大脑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地基.夯得太实就把大脑塞满了,大脑也就难有自由转动的空间了。

同时,“能力导向”的定位,让美国中小学在课堂知识教学的选择中不仅体现出“够用”的原则,还体现出“基本”的原则,即着眼于传授那些最基本的、最有助于学生搭建未来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若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来看,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更重视“程序性知识”教学,而对“陈述性知识”,则只选取其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具有建构和迁移价值的部分,借此让学生从浩瀚如海的知识漩涡中跳出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思维的训练与发展;而中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则充斥着太多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从上大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学习不需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活也不需要,最多是在应付考试时有用,考试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成了所谓的“垃圾知识”。而且由于知识量太多太难,教师不得不拼命赶时间、赶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

所以,我们不能从表面上看到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更不能仅仅用知识教学的“量”和“难度”来判定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简单”背后蕴含的不简单的追求。由于侧重于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美国中小学课堂没有非常强的“教学进度”的概念,因为你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控制在一堂课的“进度”中;同时,美国中小学判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也不是看课堂秩序是否很好、学生是否最后都齐刷刷地掌握了某一个知识点,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活跃、是否在质疑在困惑、是否在思考在探究。

其实,我们现在改革中的很多热点、难点问题,诸如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日常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困难等,都与我们的“知识导向型目标”有紧密联系。有时候,“知识导向型目标”甚至会导致教育改革的异化。比如,部分地方试行的“以生为本”,原本是杜威“儿童中心论”的演绎,最有可能让课堂接近探究与创造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一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以生为本”,没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学生是否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更高效地“考得高分”作为根本目标。当然,笔者在此提出批判的观点,并非指责实践者没有去追求或实现这一理想,实际上,导致这种异化的根本原因与高考评价体系有关。如果我们在高考评价中不能对评价体系所暗含的根深蒂固的“知识导向型”目标体系进行改变,而只是让课堂教学单独发生改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的教育专家,应该在推动教学目标体系变革的同时,去分析和解构那些将要进入课堂的知识体系,“把一切足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都排除掉”(爱因斯坦语),让那些真正对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进入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大脑松绑、为被束缚的探究与创新的潜力松绑。

为了让中小学课堂达到既快乐又有效的境界,也必须改变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知识导向型”教学目标。

在美国考察学习时,很多中方校长说:美国课堂的愉快与自由自主,确实令人羡慕,但在中国的课堂中难以实现。为什么?因为美国的班级规模小,我们的班级规模太大!

这个理由成立吗?

笔者曾组织过一堂中美教师的“同课异构”。面对比美国班级规模大将近两倍的中国学生课堂,美国教师上课时有点出汗,但他仍较好地贯彻了他在美国所习惯的建构主义的课堂理念,并出色地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目标——“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景、让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关注每一个学生”。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大规模中国班级,美国教师仍能创设愉快、自由自主的课堂?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对教学目标设定和追求的差异。如果以知识的获取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有效但急功近利、直达目标”,学生尽管在直奔目标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但是缩短了快乐体验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而如果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的节奏可能会很慢,但却能够充满快乐、充满互动、充满探究。

所以,阻碍我们的课堂走向快乐、走向探究的不是班级规模,而是我们的教学理念以及我们教学理念中的核心——教学目标。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不同。目标是内隐的,而恰恰是这种内隐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的根本差异。

当然,要改变教学目标,我们恐怕还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知识价值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观点,是相对于蒙昧无知的历史年代而言。而在当下,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引领世界的领袖人物更多的不是以知识见长而是以分析、演绎、推理、批判、创新能力见长。因此,我们要重视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不能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能不能补课,能不能有重点班?

在中国,“补课”是一个让校长很纠结的词。一方面,政府三令五申不许学校以任何形式补课,另一方面,教师眼看着有些学生成绩跟不上,着急却无力干预。

然而,在中美校长交流中,中国校长惊讶地发现,补课在美国竟然大行其道!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和成绩落后的学生,学校通常都通过课后补习(after school program)或者假期补习(summersch001)为学生补课。当然,与中国多数学校补课要收费不同的是,美国学校补课是不收费的,只要学生成绩不符合达标要求,学生就要通过补课来提高,所有的经费都由政府支付。

中方校长对此大惑不解,他们问美国校长:“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出钱给学生补课?”对此,美国校长的回答是:“这是保障教育公平民主的需要。”

在美国,教育民主意味着“大家好才是真正好”。2001年,美国甚至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法案。但是,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教育的起点都有差异,要真正实现民主,就必须对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在这种理念下,补课实际上是对教育不平等的积极干预。因此,政府担负起补课的所有费用,学校只是政府政策的代理执行机构,绝不会利用补课来谋取经济上的利益。

补课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与此相对的,则是美国的精英教育。

很多人以为,美国是一个追求民主的国家,教育上追求均等,就容易忽略精英,只搞大众教育,不搞精英教育。

实际上,美国的精英教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学区甚至每一所学校中。美国的中小学并没有固定的班级划分,所以不存在重点班的概念。但仔细分析,美国的“重点班”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着的,比如说AP课程班(“AP课程”即大学预修课程,编辑注),实际上就似重点班。只不过,这种重点班不是通过固定的班级设定实现的,而是通过选修制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机制,既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又实现了精英教育。另外,尽管美国没有重点学校的概念,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学校质量的差异,那些少数质量很好的学术性“磁石学校”(磁石学校是指以自身独特的设施和专门化课程吸引本学区或学区外学生就读的学校。编辑注)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重点学校”。学生要想进入这些学校,就像在中国进入优质中学一样不容易,不仅要通过“抽彩票”的形式来决定谁能进入,而且申请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必须能够满足学校的学术性标准要求。

美国的经验让我们体会到,人的天赋差异决定了发展必有长短、先后。教育民主,不是教育平均。真正的教育民主,应当是在个体需求和现实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分层教学、补课加班、个性化辅导、精英教育在美国都同时并存,既不会因为追求表面的民主,放弃对学习落后群体的辅导,也不会因为坚持所谓的平等,放弃对精英的培养。这启发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人的差异,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改革的关键,也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美国考试压力小,学生很轻松?

在我们的媒体中,常常充斥着对美国教育轻松快乐的介绍。从中,人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美国中小学没有考试的压力,也没有升学率的驱动。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一次在美国访问,我们偶遇当地学区在报纸上公布全区各个学校的考试分数。这让中国校长们大呼“紧张”!他们难以想象,如果自己学校的考试成绩要在报纸上公布,昭然于全市民众的监督之下,日子将会多么难熬。校长们特地买了很多份当地的报纸保存,说是要以此为警钟提醒自己,考试成绩是要对全市民众负责的!

从这个侧面不难看出,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一点也不低。尤其是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颁布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越来越大。美国联邦政府一改过去不干涉教育的传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对教育的影响,其中有一项就是透过考试来干预。比如说,设定全国性的统一考试(NEAP),要求各州都要有自己的统一考试,而且在州统一考试中,每所学校的考试成绩必须符合“充足的年度进步指标”的要求,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学校将会面临被解散重组的危险,甚至整个学区的地方管辖自主权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而被接管。

同时,高考的驱动在美国也无处不在。尽管美国追求个性和自由发展,并非人人都力求升人大学,但是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升人大学始终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而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把更多的学生送人更好的大学也是他们重要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高考对美国中小学的驱动不可避免。当然,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指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还有大学所设定的各种录取参照标准。通常来说,大学录取所看重的,也就是中小学教学所看重的。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在录取时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服务,那么,中小学便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一些大学录取要看是否选修过AP课程,那么,中小学就开始想办法开设AP课程,甚至美国全美中学排行榜中的学校排名,也是根据学校所能开设的AP课程数量来决定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的录取标准和高考永远都是悬在中小学头顶上的“指挥棒”,关键在于考什么、“指挥棒”朝着什么方向。在我国,由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多人不敢提考试,更不要说强调考试。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对错,它只不过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度量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指责和压制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而在于改革考试制度和大学录取标准体系,引导中小学追求“绿色升学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至少,考试应侧重于测试学术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侧重于难度大、数量多的陈述性知识,否则学校和学生都会陷入繁重的机械型课业压力而无法自拔。

打扮奇形怪状的学生爱不爱国?

刚走进美国校园时,很多中方校长觉得不适应。美国学生常把头发染成绿色,在鼻子上挂鼻环,打扮得奇形怪状。

“没有规矩啊!”很多中方校长不以为然。

但随后的场景,与最初的看法形成了强烈对比:就是这些打扮得奇形怪状的学生,在走廊上,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排队上厕所;食堂里。不抢不挤、谦和礼让、轮流排队,就是一年级学生吃完饭后,也会自觉地把餐具收拾好,放到规 定的地方„„

中方校长很疑惑:怎么能够把嬉皮士发型和彬彬有礼,统一在一个学生身上?

美国校长的答案很简单。他们说,发型是个人审美和个性的表达,它们与规范的养成并不矛盾。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绿色、做成嬉皮士的发型,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也是一个尊重他人、懂得约束自己的好公民、好学生,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而不是学生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

多么振聋发聩的话语!

相比之下,我们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可谓是“从头到脚”。学生一进入校园,就仿佛生活在一个网络之中,各种对外表、行为的规范和限制无所不在。只是,学生是不是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些规范和限制呢?有多少学生是表面服从而内心抗拒呢?过多关注形式,却忽视了对心灵和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

在美国交流,我们还发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美国学校更加强调通过“社会学习”和“公民养成”等实践性科目,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

像美国中小学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不只是在课堂里告诉学生要爱国,而且从很多细节、实践人手,去影响学生。在美国,无论你走进哪间教室,国旗几乎是必有的装饰。而且,教室里的国旗不是平面展开钉在墙上,而是用旗杆斜插在教室的墙上,这样,国旗就随时飘扬在教室中,也随时飘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相比起我们往往把国旗钉在墙上甚至折叠起来放在校长的抽屉里,美国中小学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国旗的爱和崇拜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立体的、鲜活的。

据笔者观察,爱国对美国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而是每一个美国人的精神信念。这种信念体现在中小学里是具体而实在的,很多中小学每天早上都进行效忠于国家的宣誓,以此让爱国浸润在学生心中,成为一种习惯和信念。

笔者分析,尽管美国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但也许正是考虑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实用价值和更多的尊严,所以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反而更注重以细腻朴实的形式,渗透到每个人心中。这对我们现行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现象,是一个提醒和启发。

多次到美国考察、交流,笔者的总体感受是,和中国教育一样,美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中,也经历着改革的“钟摆现象”(“钟摆现象”指在不同的模式和理念之间,来回摇摆、交替的现象。编辑注)。所以,我们对任何国家的借鉴都必须把握其本质,否则,当我们随他们的钟摆摆到一端的时候,也许它已经开始向另外一端摆动了。

记得我们离开美国时,一位美国校长曾对我们说:“你们在向我们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你们那些好的东西!”诚哉斯言。

第二篇: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启示

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人民教育》2011年第9期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王红

看了这篇文章,很有感触,中美之间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反思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中美间的办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应该认真地思考,所以今天我想把这篇文章转发给

大家,希望给大家从中有所启示。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常以美国基础教育为参照对象,获益颇多;但同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误解的地方。当我们把这种模糊与误解带入教育改革时,不仅对改革无益,反而可能把我们引人一些误区。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和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合作,先后组织了九次中美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活动。活动中,中美双方校长的观念碰撞,给了笔者很多启示。

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

到美国之初,很多中方校长认为:我们的大学也许比不过美国,但我们中小学生的“基础”远比美国中小学生的“基础”好。证据之一,就是我们中小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无数,普遍比美国学生好。由此,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美国好。

一言以蔽之,我们“输在了终点”,但至少“赢在了起点”。

事实真是如此吗?

范德堡大学号称美国南方哈佛,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活动中,我们安排中方校长与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对话,让他们从留学生的感受和对比中去了

解美国基础教育。

中方校长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觉得在美国留学,最大的挑战是什

么?” 留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学习方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原来,在和美国同学的共同学习中,留学生们发现,过去国内老师辛辛苦苦教给自己的“牢固的知识基础”,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美国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上手很快,而自己总要慢半拍;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更郁闷,自己过去在国内是尖子生,是站在“前沿”的,但在美国学习却让他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基础性工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同学抢了先,他们因此戏谑地说“国内学习的基础让我们成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令人心生感慨: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如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也不见得就比美国高。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一词中,对“基础”的基本内涵:“人在未来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中美双方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对于基础的具体内容,中美双方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而美国人则认为,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这两个体系有什么差别呢?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所以,当我们自称“基础好”时,美国人也在宣称他们“基础好”。究其原因,就是中美双方对“基础”的理解不同。那到底孰优孰劣?我们可做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在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小学常常抱怨大学的入学考试误导和制约了中小学的教育,大学则抱怨中小学培养的学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而在美国,却很少见到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相互抱怨。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认为美国的中小学还是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较好地履行了它们的“基础”功能,学生的基础不是“弱”

而是“强”。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曾针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的看法,多次大声疾呼“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值得我们再三深思。

知识多少才有用?

交流中,一次中美教育者的短暂对话,激起了我们心中阵阵涟满。

在一节中学八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二年级)的数学课上,一位中国校长翻看美国学生的教材,非常惊讶“学得太简单了!这些内容我们的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学完了。”言下之意,他认为美国的课堂虽然轻松愉快,充满了乐趣,但这种乐趣却以牺牲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代价,因为他们教的东西实在太浅、太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进度和难度。没想到,听到中国校长的议论,美国教师反问了一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初步的数学推理的能力,如果用简单的内容就可以达成,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费那么多心思、受那么多打击、学那么难的内容呢?”

这次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话,反映了中美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分歧。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基础教育强调知识体系,其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导向型目标”,追求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难的知识,而美国中小学强调能力体系,其教学目标则是“能力导向型目标”,追求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等。因此,美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不会特别关注知识的难度和数量,很多时候,知识教学在美国中小学教学目标体系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话语体系,它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载体。所以,美国中小学的知识教学,并不主张给学生标准答案,有时甚至还会给出一些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去猜测、去论证,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就

算达到了目的。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中小学关于知识教学的定位,是“形势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为手段,侧重于培养可以普遍迁移的能力。而中国中小学对知识教学的定位则是“实质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本身为目的,侧重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理解。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美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用”为原则,而中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多够难”为原则,因为我们总是相信,学习的过程就像盖大楼,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像是打地基,一定要把地基“夯实”。殊不知,人的大脑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地基,穷得太实就把大脑塞满了,大

脑也就难有自由转动的空间了。同时,“能力导向”的定位,让美国中小学在课堂知识教学的选择中不仅体现出“够用”的原则,还体现出“基本”的原则,即着眼于传授那些最基本的、最有助于学生搭建未来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若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来看,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更重视“程序性知识”教学,而对“陈述性知识”,则只选取其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具有建构和迁移价值的部分,借此让学生从浩瀚如海的知识漩涡中跳出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思维的训练与发展;而中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则充斥着太多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从上大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学习不需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活也不需要,最多是在应付考试时有用,考试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成了所谓的“垃圾知识”。而且由于知识量太多太难,教师不得不拼命赶时间、赶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 所以,我们不能从表面上看到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更不能仅仅用知识教学的“量”和“难度”来判定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简单”背后蕴含的不简单的追求。由于侧重于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美国中小学课堂没有非常强的”教学进度”的概念,因为你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控制在一堂课的“进度”中;同时,美国中小学判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也不是看课堂秩序是否很好、学生是否最后都齐刷刷地掌握了某一个知识点,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活跃、是否在质疑在困惑、是否在思考在探究。其实,我们现在改革中的很多热点、难点问题,诸如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日常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困难等,都与我们的“知识导向型目标”有紧密联系。有时候,“知识导向型目标”甚至会导致教育改革的异化。比如,部分地方试行的“以生为本”,原本是杜威“儿童中心论”的演绎,最有可能让课堂接近探究与创造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一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以生为本”,没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学生是否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更高效地“考得高分”作为根本目标。当然,笔者在此提出批判的观点,并非指责实践者没有去追求或实现这一理想,实际上,导致这种异化的根本原因与高考评价体系有关。如果我们在高考评价中不能对评价体系所暗含的根深蒂固的“知识导向型”目标体系进行改变,而只是让课堂教学单独发生改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的教育专家,应该在推动教学目标体系变革的同时,去分析和解构那些将要进入课堂的知识体系,“把一切足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都排除掉”(爱因斯坦语),让那些真正对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进入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大脑松绑、为被束缚的探究与创新的潜力松绑。

为了让中小学课堂达到既快乐又有效的境界,也必须改变我们一直以来所追

求的“知识导向型”教学目标。在美国考察学习时,很多中方校长说:美国课堂的愉快与自由自主,确实令人羡慕,但在中国的课堂中难以实现。为什么?因为美国的班级规模小,我们的班级规模太大!

这个理由成立吗?

笔者曾组织过一堂中美教师的“同课异构”。面对比美国班级规模大将近两倍的中国学生课堂,美国教师上课时有点出汗,但他仍较好地贯彻了他在美国所习惯的建构主义的课堂理念,并出色地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目标——“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景、让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大规模中国班级,美国教师仍能创设愉快、自由自主的课堂?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对教学目标设定和追求的差异。如果以知识的获取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有效但急功近利、直达目标”,学生尽管在直奔目标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但是缩短了快乐体验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而如果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的节奏可能会很慢,但却能够充满快

乐、充满互动、充满探究。所以,阻碍我们的课堂走向快乐、走向探究的不是班级规模,而是我们的教学理念以及我们教学理念中的核心——教学目标。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不同。目标是内隐的,而恰恰是这种

内隐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的根本差异。当然,要改变教学目标,我们恐怕还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知识价值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观点,是相对于蒙昧无知的历史年代而言。而在当下,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引领世界的领袖人物更多的不是以知识见长而是以分析、演绎、推理、批判、创新能力见长。因此,我们要重视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不能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

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能不能补课,能不能有重点班?

在中国,“补课”是一个让校长很纠结的词。一方面,政府三令五申不许学校以任何形式补课,另一方面,教师眼看着有些学生成绩跟不上,着急却无力干预。然而,在中美校长交流中,中国校长惊讶地发现,补课在美国竟然大行其道!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和成绩落后的学生,学校通常都通过课后补习(after sch。l pr。gram)或者假期补习(summersch。l)为学生补课。当然,与中国多数学校补课要收费不同的是,美国学校补课是不收费的,只要学生成绩不符合达标要求,学生就要通过补课来提高,所有的经费都由政府支付。

中方校长对此大惑不解,他们问美国校长:“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出钱给学生补课?”对此,美国校长的回答是“这是保障教育公平民主的需要。” 在美国,教育民主意味着“大家好才是真正好”2001年,美国甚至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法案。但是,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教育的起点都有差异,要真正实现民主,就必须对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在这种理念下,补课实际上是对教育不平等的积极干预。因此,政府担负起补课的所有费用,学校只是政府政策的代理执行机构,绝不会利用补课来谋取经济上的利益。

补课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与此相对的,则是美国的精英教育。

很多人以为,美国是一个追求民主的国家,教育上追求均等,就容易忽略精

英,只搞大众教育,不搞精英教育。实际上,美国的精英教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学区甚至每一所学校中。美国的中小学并没有固定的班级划分,所以不存在重点班的概念。但仔细分析,美国的“重点班”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着的,比如说AP课程班(“AP课程”即大学预修课程,编辑注),实际上就似重点班。只不过,这种重点班不是通过固定的班级设定实现的,而是通过选修制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机制,既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又实现了精英教育。另外,尽管美国没有重点学校的概念,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学校质量的差异,那些少数质量很好的学术性“磁石学校”(磁石学校是指以自身独特的设施和专门化课程吸引本学区或学区外学生就读的学校。编辑注)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重点学校”。学生要想进入这些学校,就像在中国进入优质中学一样不容易,不仅要通过“抽彩票”的形式来决定谁能进入,而且申请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必须能够满足学校的学术性标准要求。美国的经验让我们体会到,人的天赋差异决定了发展必有长短、先后。教育民主,不是教育平均。真正的教育民主,应当是在个体需求和现实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分层教学、补课加班、个性化辅导、精英教育在美国都同时并存,既不会因为追求表面的民主,放弃对学习落后群体的辅导,也不会因为坚持所谓的平等,放弃对精英的培养。这启发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人的差异,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改革的关键,也

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美国考试压力小,学生很轻松?

在我们的媒体中,常常充斥着对美国教育轻松快乐的介绍。从中,人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美国中小学没有考试的压力,也没有升学率的驱动。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一次在美国访问,我们偶遇当地学区在报纸上公布全区各个学校的考试分数。这让中国校长们大呼“紧张”!他们难以想象,如果自己学校的考试成绩要在报纸上公布,昭然于全市民众的监督之下,日子将会多么难熬。校长们特地买了很多份当地的报纸保存,说是要以此为警钟提醒自己,考试成绩是要对全市民众

负责的!从这个侧面不难看出,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一点也不低。尤其是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颁布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越来越大。美国联邦政府一改过去不干涉教育的传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对教育的影响,其中有一项就是透过考试来干预。比如说,设定全国性的统一考试(NEAP),要求各州都要有自己的统一考试,而且在州统一考试中,每所学校的考试成绩必须符合”充足的进步指标”的要求,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学校将会面临被解散重组的危险,甚至整个学区的地方管辖自主权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而被接

管。同时,高考的驱动在美国也无处不在。尽管美国追求个性和自由发展,并非人人都力求升入大学,但是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升入大学始终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而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把更多的学生送入更好的大学也是他们重要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高考对美国中小学的驱动不可避免。当然,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指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还有大学所设定的各种录取参照标准。通常来说,大学录取所看重的,也就是中小学教学所看重的。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在录取时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服务,那么,中小学便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一些大学录取要看是否选修过AP课程,那么,中小学就开始想办法开设AP课程,甚至美国全美中学排行榜中的学校排名,也是根据学校所能开设的AP

课程数量来决定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的录取标准和高考永远都是悬在中小学头顶上的“指挥棒”,关键在于考什么、“指挥棒”朝着什么方向。在我国,由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多人不敢提考试,更不要说强调考试。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对错,它只不过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度量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指责和压制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而在于改革考试制度和大学录取标准体系,引导中小学追求“绿色升学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至少,考试应侧重于测试学术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侧重于难度大、数量多的陈述性知识,否则学校和学生都会陷入繁重的机械型课业压力而无

法自拔。

打扮奇形怪状的学生爱不爱国?

刚走进美国校园时,很多中方校长觉得不适应。美国学生常把头发染成绿色,在鼻子上挂鼻环,打扮得奇形怪状。

“没有规矩啊!”很多中方校长不以为然。但随后的场景,与最初的看法形成了强烈对比:就是这些打扮得奇形怪状的学生,在走廊上,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排队上厕所;食堂里,不抢不挤、谦和礼让、轮流排队,就是一年级学生吃完饭后,也会自觉地把餐具收拾好,放到规定的地方…… 中方校长很疑惑:怎么能够把嬉皮士发型和彬彬有礼,统一在一个学生身

上?

美国校长的答案很简单。他们说,发型是个人审美和个性的表达,它们与规范的养成并不矛盾。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绿色、做成嬉皮士的发型,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也是一个尊重他人、懂得约束自己的好公民、好学生,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而不是学生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

多么振聋发聩的话语!

相比之下,我们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可谓是“从头到脚”。学生一进入校园,就仿佛生活在一个网络之中,各种对外表、行为的规范和限制无所不在。只是,学生是不是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些规范和限制呢?有多少学生是表面服从而内心抗拒呢?过多关注形式,却忽视了对心灵和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在美国交流,我们还发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美国学校更加强调通过“社会学习”和“公民养成”等实践性科目,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像美国中小学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不只是在课堂里告诉学生要爱国,而且从很多细节、实践入手,去影响学生。在美国,元论你走进哪间教室,国旗几乎是必有的装饰。而且,教室里的国旗不是平面展开钉在墙上,而是用旗杆斜插在教室的墙上,这样,国旗就随时飘扬在教室中,也随时飘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相比起我们往往把国旗钉在墙上甚至折叠起来放在校长的抽屉里,美国中小学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国旗的爱和崇拜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立体的、鲜活的。据笔者观察,爱国对美国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而是每一个美国人的精神信念。这种信念体现在中小学里是具体而实在的,很多中小学每天早上都进行效忠于国家的宣誓,以此让爱国浸润在学生心中,成为一种习惯和信念。笔者分析,尽管美国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但也许正是考虑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实用价值和更多的尊严,所以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反而更注重以细腻朴实的形式,渗透到每个人心中。这对我们现行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现象,是一个提醒和启发。多次到美国考察、交流,笔者的总体感受是,和中国教育一样,美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中,也经历着改革的“钟摆现象”(“钟摆现象”指在不同的模式和理念之间,来回摇摆、交替的现象。编辑注)。所以,我们对任何国家的借鉴都必须把握其本质,否则,当我们随他们的钟摆摆到一端的时候,也许它已经

开始向另外一端摆动了。

记得我们离开美国时,一位美国校长曾对我们说“你们在向我们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你们那些好的东西!”诚哉斯言。

第三篇: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以美国基础教育为参照对象,获益颇多;但同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误解的地方。

当我们把这种模糊与误解带入教育改革时,不仅对改革无益,反而可能把我们引入一些误区。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和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合作,先后组织了九次中美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活动。活动中,中美双方校长的观念碰撞,给了笔者很多启示。

基础教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

到美国之初,很多中方校长认为:我们的大学也许比不过美国,但我们中小学生的“基础”却远比美国中小学生的“基础”好。证据之一,就是我们中小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无数,普遍比美国学生好。由此,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美国好。

一言以蔽之,我们“输在了终点”,但至少“赢在了起点”。

事实真是如此吗?

范德堡大学号称美国南方哈佛,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活动中,我们安排中方校长与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对话,让他们从留学生的感受和对比中去了解美国基础教育。

中方校长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在觉得在美国,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留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学习方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原来,在和美国同学的共同学习中,留学生们发现,过去国内老师辛辛苦苦教给自己的“牢固的知识基础”,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美国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上手很快,而自己总要慢半拍;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更郁闷,自己过去在国内是尖子生,是站在“前沿”的,但在美国学习却让他们体会到了会了什么是“基础工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同学抢了先,他们因此戏谑地说:“国内学习的基础让我们成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另人心升感慨: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如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也不见得就比美国高。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一词中,对 “基础”的基本内涵:“人在未来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中美双方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对于基础的具体内容,中美双方则有着不同的理解。

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而美国人责认为,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

这两个体系有什么差别呢?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所以,当我们自称“基础好”时,美国人也在宣称他们“基础好”。究其原因,就是中美双方对“基础”的理解不同。那到底孰优孰劣?我们可做一个最基础的判断:在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小学生常常抱怨大学的入学考试误导和制约了中小学的教育,大学则抱怨中小学培养的学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而在美国,却很少见到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相互抱怨。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认为美国的中小学还是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生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较好地履行了它们的“基础”功能,学生的基础不是“弱”而是“强”。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曾针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的看法,多次大声疾呼:“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值得我们再三深思。

知识多少才够用

交流中,一次中美教育者的短暂对话,激起了我们心中阵阵涟漪。

在一节中学八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二年级)的数学课上,一位中国校长翻看美国学生的教材,非常惊讶:“学得太简单了!这些内容我们的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学完了。”言下之意,他认为美国的课堂虽然轻松愉快,充满了乐趣,但这种乐趣却以牺牲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代价,因为他们的教的东西实在太浅、太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进度和难度。

没想到,听到中国校长的议论,美国教师反问了一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初步的数学推理的能力,如果用简单的内容就可以达成,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费那么多心思、受那么多打击、学那么难的内容呢?”

这次看来似平淡无奇的对话,反映了中美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分歧。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基础教育强调知识体系,其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导向型目标”,追求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难的知识,而美国中小学强调能力体系,其教学目标则是“能力导向型目标”,追求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等。因此,美国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不会特别关注知识的难度和数量,很多时候,知识教学在美国中小学教学目标体系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话语体系,它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载体。所以,美国中小学的知识教学,并不主张给学生标准答案,有时甚至还会给出一些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去猜测、去论证,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就算达到目的。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中小学关于知识教学的定位,是“形势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为手段,侧重于培养可以普遍迁移的能力。而中国中小学对知识教学的定位则是“实质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本身为目的,侧重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理解。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美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用”为原则,而中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多够难”为原则,因为我们总是相信,学习的过程就像盖大楼,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像打地基,一定要把地基“夯实”。殊不知,人的大脑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地基,夯得太实就把大脑塞满了,大脑就难有自由转动的空间了。

同时,“能力导向”的定位,让美国中小学生在课堂知识教学的选择中不仅体现出“够用”的原则,还体现出“基本”的原则,即着眼于传授那些最基本的、最有助于学生搭建未来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若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来看,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更重视“程序性知识”教学,而对“陈述性知识”,则只选取其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具有建构和迁移价值的部分,借此让学生从浩瀚如海的知识漩涡中跳出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思维的训练与发展;而中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则充斥着太多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从上大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学习不需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活也不需要,最多是应付考试时有用,考试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成了所谓的“垃圾知识”。而且由于知识量太多太难,教师不得不拼命赶时间,赶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

所以,我们不能从表面上看到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更不能仅仅用知识教学的“量”和“难度”来判定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简单”背后蕴含的不简单的追求。由于侧重于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美国中小学课堂没有非常强的“教学进度”的概念,因为你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控制在一堂课的“进度”中;同时,美国中小学判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也不是看课堂秩序是否很好、学生是否最后都齐刷刷地掌握了某一个知识点,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活跃、是否在质疑在困惑、是否在思考在探究。

其实,我们现在改革中的很多热点、难点问题,诸如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日常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困难等,都与我们的“知识导向型目标”有紧密联系。有时候,“知识导向型目标”甚至会导致教育改革的异化。比如,部分地方试行的“以生为本”,原本是杜威“儿童中心论”的演绎,最有可能让课堂接近探究与创造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一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以生为本”,没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学生是否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更高效地“考得高分”作为根本目标。当然笔者在此提出批判的观点,并非指责实践者没有去追求或实现这一理想,实际上,导致这种异化的根本原因与高考评价体系有关。如果我们在高考评价中不能对评价体系所暗含的根深蒂固的“知识导向型”

目标体系进行改变,而只是让课堂教学单独发生改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的教育专家,应该在推动教学目标体系变革的同时,去分析和解构那些将要进入课堂的知识体系,“把一切足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都排除掉”(爱因斯坦语),让那些真正对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进入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大脑松绑、这被束缚的探究与创新的潜力松绑。

为了让中小学课堂达到既快乐又有效的境界,也必须改变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的“知识导向型”教学目标。

在美国考察学习时,很多中方校长说:美国课堂的愉快与自由自主,确实令人羡慕但在中国的课堂中难以实现。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班级规模小,我们的班级规模太大!

这个理由成立吗?

笔者曾组织过一堂中美教师的“同课异构”。面对比美国班级规模大将近两倍的中国学生课堂,美国教师上课时有点出汗,但他仍较好的贯彻了他在美国所习惯的建构主义的课堂理念,并出色地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目标——“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景、让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关注每一个学生。”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大规模的中国班级,美国老师仍能创设愉快、自由自主的课堂?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对教学目标设定和追求的差异。如果以知识的获取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有效但急功近利、直达目标”,学生尽管在直奔目标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但是缩短了快乐体验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而如果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的节奏可能会很慢,但却能够充满快乐、充满互动、充满探究。

所以,阻碍我们的课堂走向快乐、走向探究的不是班级规模,而是我们的教学理念以及我们教学理念中的核心——教学目标。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不同。目标责是内隐的,而恰恰是这种内隐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的根本差异。

当然,要改变教学目标,我们恐怕还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知识价值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观点,是相对于蒙昧无知的历史年代而言。而在当下,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引领世界的领袖人物更多的不是以知识见长而是以分析、演绎、推理、批判、创新能力见长。因此,我们要重视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不能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能不能补课,能不能有重点班?

在中国,“补课”是一个让校长很纠结的词。

一方面,政府三令五申不许学校以任何形式补课,另一方面,教师眼看着有些学生成绩跟不上,着急却无力干预。

然而,在中美校长交流中,中国校长惊讶地发现,补课在美国竟然大行其道!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和成绩落后的学生,学校通常都通过课后补习(after school program)或者假期补习(summerschool)为学生补课。当然,与中国多数学校补课要收费不同的是,美国学校补课是不收费的,只要学生成绩不符合达标要求,学业生就要通过补课来提高,所有的经费都由政府支付。

中方校长对些大惑不解,他们问美国校长:“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出钱给学生补课?”对此,美国校长回答是:“这是保障教育公平民主的需要。”

在美国,教育民主竟味着“大家好才是真正好”。2001年,美国甚至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法案。但是,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教育的起点都有差异,要真正实现民主,就必须对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在这种理念下,补课实际上是对教育不平等的积极干预。因此,政府担负起补课的所有费用,学校只是政府政策的代理执行机构,绝不会利用补课来谋取经济上的利益。

补课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与此相对的,则是美国的精英教育。

很多人以为,美国是一个追求民主的国家,教育上追求均等,就容易忽略精英,只搞大家众教育,不搞精英教育。

实际上,美国的精英教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学区甚至每一所学校中,美国的中小学并没有固定的班级划分,所以不存在重点班的概念。但仔细分析,美国的“重点班”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着的,比如说AP课程班(“AP课程”即大学预修课程,编辑注),实际上就似重点班。只不过,这种重点班不是通过固定的班级设定实现的,而是通过选修制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机制,既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又实现了精英教育。另外,尽管美国没有重点学校的概念,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学校质量的差异,那些少数质量很多好的学术性“磁石学校”(磁石学校是指以自身独特的设施和专门化课程吸引本区或学区以外学生就读的学校。编辑注)就是人们心中的“重点学校”学生要想进入这些学校,就像在中国进入优质中学一样不容易,不仅要通过“抽彩票”的形式来决定谁能进入,而且申请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必须能够满足学校的学术性标准要求。

美国的经验让我们体会到,人的天赋差异决定了展必有长短、先后。教育民主,不是教育平均。真正的教育民主,应当是在个体需求和现实水平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分层教学、补课加班、个性化辅导、精英教育在美国都同时并存,既不会因为追求表面的民主,放弃对学生习落后的群体辅导,也不会因为坚持所谓的平等,放弃对精英的培养。这启发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人的差异,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改革的关键,也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美国考试压力小,学生很轻松?

在我们的媒体中,常常充斥着对美国教育轻松快乐的介绍。从中,人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美国中小学没有考试的压力,也没有升学率的驱动。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一次在美国访问,我们偶遇当地学区在报纸上公布全区各个学校的考试分数。这让中国校长们大呼“紧张”!他们难以想象,如果自己学校的考试成绩要在报纸上公布,昭然于全市民众的监督之下,日子将会多么难熬。校长们特地买了很多份当地的报纸保存,说是要以此为警钟提醒自己,考试成绩是要对全市民众负责的!

从这个侧面不难看出,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一点也不低。尤其是2001年《不让每一个孩子落伍》法案颁布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越来越大。美国联邦政府一改过去不干涉教育的传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对教育的影响,其中有一项就是透过考试来干预。比如说,设定全国性的统一考试,(NEAP)要求各州都要有自己的统一考试,而且在州统一考试中,每所学校的考试成绩必须符合“充足的进步指标”的要求,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学校将会面临被解散重组的危险,甚至整个学区的地方管辖自主权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而被接管。

同时,高考的驱动在美国也无处不在,尽管美国追求个性和自由发展,并非人人都力求升入大学,但是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升入大学始终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而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把更多的学生送入更好的大学也是他们重要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高考对美国中小学的驱动不可避免。当然,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指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还有大学所设定的各种录取参照标准。通常来说,大学录取所看重的,也就是中小学教学所看重的。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在录取时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服务,那么,中小学便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一些大学录取要看是否选修过AP课程,那么,中小学就开始想办法开设AP课程,甚至美国全美中学排行榜中的学校排名,也是根据学校所能开设的AP课程数量来决定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录取标准和高考永远都是悬在中小学业头顶上的“指挥棒”,关键在于考什么、“指挥棒”朝着什么方向。在我国,由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多人不敢提考试,更不要说强调考试。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对错,它只不过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度量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指责和压制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而在于改革考试制度和大学录取标准体系,引导中小学追求“绿色升学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至少,考试应侧重度学术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侧重于难度大,数量多的陈述性知识,否则学校和学生都会陷入繁重的机械型课业压力而无法自拔。

打扮的奇形怪状的学生爱不爱国?

刚走进美国校园时,很多中方校长感觉得不适应。美国学生常把头发染成绿色,在鼻子上挂鼻环,打扮得奇形怪状。

“没有规矩啊!”很多中方校长不以为然。

但随后的场景,与最初的看法形成了强烈对比;就是这些打扮得奇形怪状的学生,在走廊上,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排队上厕所;食堂里,不抢不挤、谦和礼让、轮流排队,就是一年级学生吃完饭后,也会自觉把餐具收拾好,放到规定的地方„„

中方校长很疑惑:怎么能够把嬉皮士发型和彬彬有礼,统一在一个学生身上?

美国校长的答案很简单。他们说,发型是个人审美和个性的表达,它们与规范的养成并不矛盾。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绿色、做成嬉皮士的发型,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也是一个尊重他人、懂得约束自己的好公民、好学生,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而不是学生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

多么振聋发聩的话语!

相比之下,我们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可谓是“从头到脚”。学生一进入校园,就仿佛生活在一个网络之中,各种对外表、行为的规范和限制无所不在。只是,学生是不是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些规范和限制呢?有多少学生是表面服从而内心抗拒呢?“过多关注形式,却忽视了对心灵和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

在美国交流,我们还发现,在对学生进教育时,美国学校更加强调通过“社会学习”和“公民养成”等实践性科目,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

像美国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不只是在课堂里告诉学生要爱国,而且从很多细节、实践入手,去影响学生。在美国,无论你走到哪间教室,国旗几乎是必有的装饰。而且,教室里的国旗不是平面展开钉在墙上的,而是用旗杆斜插在教室的墙上,这样,国旗就随时飘扬在教室中,也随时飘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相比起我们往往把国旗钉在墙上甚至折叠起来放在校长的抽屉里,美国中小学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国旗的爱和崇拜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立体的、鲜活的。

据笔者观察,爱国对美国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而是每一个美国人的精神信念。这种信念体现在中小学里是具体而实在的,很多中小学每天早上都进行效忠于国家的宣誓,以此让爱国浸润在学生的心中,成为一种习惯和信念。

笔者分析,尽管美国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但也许正是考虑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实用价值和更多的尊严,所以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反而更注重以细腻朴实的形式,渗透到每个人心中。这对我们现行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现象,是一个提醒和启发。

多次到美国考察、交流,笔者掊体感受是,和中国教育一样,美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中,也经历着改革的“钟摆现象”(“钟摆现象”指在不同的模式和理念之间,来回摇摆、交替的现象。编辑注)。所以,我们对任何国家的借鉴都必须把握基本本质,否则,当我们随他们的钟摆摆到一端的时候,也许它已经开始向另外一端摆动了。

记得我们离开美国时,一位美国校长曾对我们说:“你们在向我们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你们那些好东西!”诚哉斯言。

第四篇:中美教育比较 读书笔记

《中美教育比较》读后感

金渝学校

周小琴

用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认真阅读了郑老师发来的《中美教育对比原稿》。这篇稿子出自于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十个老师之手,皆是去加拿大学习的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读书也是一种阅历。”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对我身边的朋友,老师,虽然没有多少感激的话语,但内心的感激之情却是满满的。感谢我工作生活之路上的朋友,恩师,伙伴。

读完这十篇稿子,笔记本也写了二三十页。记住的,无法忘记的东西也很多,感想很多,感慨也很多。而这一切也许就这样埋在心底,慢慢去体会,慢慢去过滤,慢慢发酵,最后融入自己的生活吧,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其成为自己的一笔财富,一笔积蓄。

很多时候,我也总是觉得,自己的领悟力太差,理解力太慢,所以,没有进步没有变化没有成长。虽然如此,我依然会记住郑老师所说,记住张老师所说,把学到的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因为只有那样,知识,理论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价值,才对得起自己所散结的时间。

读完了这十几万字,除了一点点儿摘录式的笔记,还是简单总结几个关键词吧。

1、阅读时,画出关键词。

记得是第一章里吧,作者在重庆参加“PBL”学习的时候,外籍教师告诉他们,在阅读活动要求的时候,请用笔画出关键词。事实证明,画出的关键词对后面工作的快速进行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还记得那年上一年级,一张白纸的孩子们不会读题,不会阅读短文,也不知道怎么找答案。张老师告诉我,让孩子们摸书,并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再去课文中找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或是段落。我照那样做了,虽然孩子们在判断什么是关键词的时候有一定困难,但是,进步依然是大大的,因为,只要反复提及,并养成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现在,新的学校接手了三年级,记得还是刚工作的第三年上过一次三年级。所以,对这个段的教材,这个段的学生,都比较陌生。在平时的练习题和作文中,我发现,学生答题和习作,老是出现读题不认真,或者是不明白题意的情况,怎么做呢?指导学生用笔勾画关键词吧,一个多月的时间下来,学生慢慢养成读题审题的习惯。只是,我指导得不细,学生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得继续加油。

阅读教学中,“关键词”一词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课堂,阅读中,抓关键词理解,抓关键词说感受,抓关键词补充,抓关键词仿写;交流前,让孩子们拟定自己的关键词;在倾听中,捕捉关键词…….关键词似乎已进入了我们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但是虽然我在做,却没有明白这个的重要性,所以常常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读了老师的记录,加深了我对“关键词”一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可,别人,别国都在做,我怎么不可以好好做呢?所以,在这方面,我得继续努力。

2、使用“我喜欢”,“我认为”的方式评价对方小组或同学的成绩。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有一个孩子,总喜欢找对方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如果每一个人看到的是别人的不足,不但自己不能获得增长,而且可能给同学带来伤害,给交往和相处带来不利。所以,学会委婉说话,恰当说话,是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场合都应该注意的。“我喜欢”“我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值得我学习,值得我的学生学习并记住。

3、榜样,照片,视频

从文稿中,知道了老师们去的那所学校,特别注意榜样的引领,随时随地,可见榜样的的宣传照片与视频,且在每一周,会播放孩子们们的短片,诸如做得好的行为习惯,礼仪等等。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榜样墙。

走过每一所的学校,教过的每一个班级,我们也比较注意榜样的作用,每一周或是每一月或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诸如:礼仪之星,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等等,并将“星”的相片上墙。但是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一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有时流于形式,有时觉得评比时有点儿随意,鼓励不了自己,带动不了别人。怎么办呢?读完老师的手记,我想,也许我们用随身带的手机,记录下学生的每一个优秀的瞬间,再通过视频或是PPT播放出来,或者各班轮流传看,我想,其榜样的引领力量是不是会更明显呢?试一试吧,带上手机,记录精彩瞬间,让其成为真正的榜样。

4、按教学系统来布置教室。通过老师上传的相片,我看到了加拿大的教室布置,如果用词来形容的话,就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整个墙上没有空白的,上面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看上去特别随意。不像我们的教室么中规中距,那么整齐,那么清爽。但感觉很温馨,很天然。不过,根据老师的记录,知道上面不但会贴孩子们的作业,还会有老师这一个学期教学的重点内容,例如上面有词汇墙,字母表等等。其实,我们的墙面布置也与教学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现在的评比,只是我们的布置更讲究美观,其次再是实用,我是这样觉得的。

5、规范的语言形式。

应该是一节数学课吧,老师要求孩子们用数学语言表达。要有规范的表达规则,表达形式。读到这儿,我想起了在丰都的小组学习汇报与交流中,教研室的张老师要求学生要有规范的语言表达,并事先给孩子们一个组织语言的框架。这样一举动,当时引来很多不满。认为固定了语言形式,固定了表达方式,等于固定了学生的思维。而实质上呢,并不如此。规范表达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积累,在不断地规范与积累中,就会养成一种规范表达习惯,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语言的积累,孩子就会创造性地运用,创造性地规范自己的语言了吧。总之我赞成也很喜欢这种规范性地表达,喜欢自己学生的学科语言,学科规则。

6、尊重,思考,倾听

关于这几个词语,其意思很简单,但却需要每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也需要我们老师把这一习惯传承给每一个孩子。对于其含义。太厚重,我无法说出自己浅溥的理解。只是想起了自己的班级。

我们班的孩子虽然几个,可是相互嘲笑,随意打乱别人的发言,随意发表自己的评价,不加思考的说,不加思考地举手等等,听别人在说的时候埋头干自己的,想自己的等等情况却特别严重。看完了这书,更是一直强调尊重,思考,倾听,可一直没有真正打动孩子,唤醒孩子的方法与措施,所以,效果并不明显,但我想,这既然是让我们用一生去践行的话语,学生一时半会怎么可能就养成那么好的习惯呢?且这与家庭环境,家人修养素质等等也是离不开的啊,所以仍然让这三个字时时与自己相伴,与学生相伴,让每一个词入住到孩子们的心间。

7、规则

规则这个词,在十个老师在记录中都用了不少的笔墨提及。加拿大人,时时处处,事事时时讲规则,交通规则,垃圾处理规则,学生的站队规则,学习规则等等,无一不是深深地震撼着我们。他们的孩子,可以在教室里吃零食,却没有人受到影响;他们的学生,几个班一起排队却可以没有任何声音,吃水,上学放学等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想到我们的环境,车子到处飞,喇叭声声响,特别是今年到的新学校,走廊上,教室里,听到的都是一片喧哗,尖叫的,大声吼的,奔跑的,都有,没有安静的时候。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好?与家庭,与社会的教育与熏陶是离不开的,当然与老师的教育更是离不开的,记录中的加拿老师不是提及吗?刚接班的时候会花很长时间训练学生的习惯和规则的。

8、思维导图

听到这个词语,也是从教科室的张老师处。不过,一听,就喜欢上了,自己的课堂中也在试着运用,当然也不知道自己用得是不是正确。但当读到加拿的老师也讲究思维导图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高兴,我们也可以和国际接轨了,呵呵,当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做法。

9、激励

记得,一个老师写到,在加国的老师口中,听到的所有评价都是“good”“非常good”……,基本上没有我们听到的那些打击同学,训斥学生的话,如果学生实在不听话,老师可以叫到外面站一会儿,如果孩子在家不听话,家长也不能打骂,最多就是关孩子的禁闭,让孩子独自反思,慢慢懂得。这让我想起我们的惩罚,体罚,高压线下,伤人损已的事时有发生。想想,我们为的是什么呢?告诉自己,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

这些手记里面,值得说的,记的东西很多,几句印象深刻的句子摘录于此:

1、独自一人的时候,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但有人在时候,你一定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

2、把每一件事做出教育的味道。

3、老师读绘本,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谈感受,说理解。

4、就算不喜欢,当别人送你礼物的时候也要微笑着接受,这是非常好的教养。

5、做一个善于表达爱和赞美的人,才能变得幸福。

6、你去评价一个人的作品时请用你的大脑去思考,而不是用你的情感。

7、当你回到座位上的时候,你可能会说:什么?我怎么可能得到这个分数,不公平!然后你可能会去找这个同学算账,两个人大吵一架,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是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当你回到座位上之后,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辞,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非常正常,请你在下课时对评价你的同学说谢谢,感谢他对我的评价。

8、轻易给别人下评价,这是不对的。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今天,陆陆续——写写停停地用了一半天的时间,暂时记录下自己的这点儿感受吧。

《把班级还给学生》——要教育别人,先提升自己

金渝学校

周小琴

摘抄: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学生会轻易地接受改变,因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正人者必先正已”,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我们必须发展自己;当我们拥有了更强的专业能力,也就有了更强的专业能力。

感悟:

任何时候,我们都无法寄希望于别人会改变多少,学生如此,家人如此,环境如此。所以,我们能做到的,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强大自己。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顺应时事,影响他人,帮助他人。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为何没有得到认可,一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二是自己不会沟通交流,没有把自己的想法的意见采用最恰当的方式与人交流。争得他人的认可。

摘抄: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欣赏的渴望”。欣赏别人的同时,别忘记了欣赏自己。学会欣赏自己,你便懂得了享受;学会欣赏自己,你便拥有了快乐;学会欣赏自己,你便走进了幸福。

感悟:做老师也好,做领导也好,甚至是做家庭成员也好,只有让你的伙伴感受到存在的价值,满足被欣赏,被赞美,被需要的渴望,你才能激发他最大的潜能。

摘抄: 快乐承受和痛苦忍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只能决定如何反应。我们不能改变手里的牌,但可以决定如何出牌。”求人不如求已,自己是心态的主宰。调适好自己的心态是解决问题的送关键所在。(增强抗压的能力)

感悟:就像本学期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当木已成舟,当事实早已存在,生气,难过,抱怨又能解决什么呢?做好自己该做好的,做好自己能做好的就足也。有人不认同,有人看不起,也是正常的。改变这一切不良因素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升自己,做一个聪明的人,智慧的人,思考型的人。

摘抄:

面对竞争残酷的现实,我们虽然很难到做那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但需舒”的境界,但与人为善,心胸开阔,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师者古训依然是我们今天必须坚守的精神追求。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金渝学校

周小琴

昨晚,读了《把班级还给学生》第一章的第三节。郑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和身边的案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有“好脾气”,应该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儿子还小的时候,常常做一些傻傻的事,惹得他老爸十分生气,有时就会狠狠地揍他。看着孩子他爸不分轻重地,失去理智的,歇期底里的样子,我总会暗暗地埋怨他,批评他:“批评孩子旨在教育孩子,而不在于发泄自己的怒火,像你这样让情绪泛滥,不但教育不了孩子,还有可能伤害到孩子。到时可能追悔莫及。” 所以,虽然我也教训过孩子,但我一定很冷静,知道我在干什么,知道我要做什么。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才工作那几年,很多的事想不明白:老师都讲过几遍了,学生怎么还总是出错呢?而且做错了事,竟然满不在乎,毫不在意,看到学生这样的表情,心里的火总会腾腾地往上冒;努力工作了,却没有相应的回报与收获,委屈与抱怨就常常相伴……委屈自己的同时,也会不由分说地把情绪传染给他人,事后,更多地是后悔与不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说也是知识的积淀,才发现,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开心,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因为这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情绪有关,都与自己心态有关。是啊,再大的不快也会过去,就算自己哭肿了双眼,就算自己不吃不喝,受伤害的仍然是自己和自己最亲爱的人。所以,自己何苦为难自己呢?有人说得好,快乐也是一天,悲伤也是一天,这一天到底属于什么,只有自己的情绪才可以决定。

工作中,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我们一定是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被人误会了,相信真相总会大白;工作失误了,相信只要努力,明天依然灿烂;生活遇到挫折了,相信崛起,是唯一的出路……只要心中有目标,心中有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就不会被情绪所控制,就会做情绪的主人。

说到这情绪,也突然使我想那到了元旦那天坐火车的事情。由于人们不知道乘车地方的改变,于是在得知情况后,一窝蜂地向公交车挤去。无奈车少人多,我也是好不容易挤了上去,站到了汽车最后一排。可外面还有不少人正往上挤。想着火车马上到点,想着车子老是开不起来,心里的那个急啊。而此时,我前面不远处一女的朝我喊着:“你往前面走一点儿嘛,你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没有上车吗?”我知道这人也是一片好心,可当时也不知道是哪来的气,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毫不客气地回绝:“这明明这就是最后一排了,你让我坐到哪儿去?我不着急嘛,车都快走了。”气呼呼地说了一大通。

待我平静下来,才发现自己是被情绪所左右了。其实,没有必要那么激动的,没有必要冲着人家发火的。

所以,做情绪的主人说着容易,但冲动也会时有发生。这说明自己还要修行,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用自己的心胸,自己的魅力,自己的学识,自己的见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真正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

第五篇:中美教育的比较

中美教育的比较

听过美国教师的题为Education in American的报告后,我学到了乐很多东西。虽然虽然这次报告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半小时,有些内容也与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只要我们够虚心够细心,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的学校对不同年级的划分,我认为美国孩子5岁就开始上学比较合理。在中国一些农村学校都要求八岁上小学一年级,导致有些上学早点的孩子连续读很多年的幼儿园。而且开始上学年纪大毕业的年纪就会较大,经济独立就会比较晚在以后的人生中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所以我希望我们尤其是农村地区放宽一下多入学年龄的要求。

然后老师又介绍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主要有Public School, Private School, Charter School, Magnet School and Home School..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Home School.父母可以在家里教育孩子而且还不影响工作。但是可能对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有很高要求。

以上是关于美国教育的理解,让我对美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一个更好的而理解。但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这次讲座让我受益最深的是后面同学们提问以及老师回答的关于教学的话题

1、惩罚学生:听老师说美国的老师很少对学生实施体罚。如果学生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 老师通常会制止他或者让他改正。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召开一个referral.2、关于考试:根据同学们的问题美国学校大体的考试有两种,一种是纸质的试卷另一种是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做一个项目或模型。这样的考察检测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了学生局限于书本上的死知识。

3、关于作弊:美国学校对作弊的处罚要比我们严厉得多。他们监考的人人也比我们多得多,一般像逸夫楼那种大考试都会有10多个监考老师。而我们在这方面我感觉就有点欠缺。监考老师的人数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是对作弊学生的处理。在美国作弊会在全校通报而且只能得0分。严重的还会令其退学。而就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每次考试都作弊却从老没有没抓住及时被发现也没有什么处分。我们考试的内容很多在书上作弊的人很容易得高分。这对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真的很不公平。

4、让我很欣赏的另一点是她说她不会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坏学生,因为如果一个同学不擅长写作他可能很擅长数学(原话)。

最后老师说了做一名好老师的秘诀:没有完美的学生,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句话我很认同,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什么都能做得像我们要求的那样好,我们也要承认自己有时会犯错误。

虽然这次报告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半小时,通过认真地观察和记录我收获了很多。不只是以上内容,还有很多潜移默化的熏陶,相信这都是我以后人生中值得仔细回味的宝贵财富。

下载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美财务报告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中美财务报告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中美财务报告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财务报告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财务报告格式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都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产生重大经济后......

    中美教育技术比较研究

    中美教育技术比较研究 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教育部领导及部队首长都对教育技术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不少高校都把教育技术中......

    25年中美初级教育比较

    25年中美初级教育比较----我们想到什么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部分有四段文字: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

    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比较 我们经常从教学实录或者影视中看到:美国小学生计算简单的数学问题时竟然要借助计算机;同样,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就算是日常的找零钱也不会通过巧妙的办法来......

    小学教育的中美比较

    小学教育的中美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小学教育的中美比较 2003-01-17 美国的小学生活是非常有趣的,不仅全然没有在中国的学校上课时的枯燥乏味,而且每天都......

    从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生活中蕴含的启示 生活好似一部电视剧,都是由一个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小镜 头,组成绚丽多彩的生活。我们要热爱生活,也要热爱生活中那些细小的镜头,正是因为它们,才使我受到了许多启......

    中美素质教育比较

    中美素质教育比较 “素质教育”是近几年中国的热门话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都在实行素质教育,那中国和美国素质教育到底有哪些差异?我想,有关中美素质教育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先生的大著《“高考”在美国》,对于美国的高考制度作了深度剖析,与中国的高考制度作一对比,显见中国高考制度之弊。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