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叙文阅读之语言描写

时间:2019-05-15 06:0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人记叙文阅读之语言描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人记叙文阅读之语言描写》。

第一篇:写人记叙文阅读之语言描写

写人记叙文阅读之语言描写

一、引入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这段人物描写是语言描写,写出了王熙凤 阿谀奉承 的性格特点。王熙凤见林黛玉,大量完黛玉后说的一番话。这里表面是夸赞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实也在拍老祖宗的马屁。你看这马屁拍的简直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二、什么叫人物语言描写?

指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意什么

1.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由于人物的身份、个性、经历、年龄、职业、文化教养等不同,这就决定着人物余元必定是色彩斑斓、千变万化的。因此语言描写还得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符合人物年龄

例1: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鞍山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它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 A.“现在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 锋’......”

B.“哇塞!这孩子好好棒呦!” C.“这孩子真乖!”

例2:六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上面的话是六岁的小明说的吗?为什么?

3.符合人物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采。我们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塑造出大千世界各显个性的人物形象,应避免“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的俗套,个性化语言的运用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例1:董卓怠慢了刘备,“莽张飞”生气了,想要杀掉董卓。刘备与关公急忙阻止他。张飞说:“......”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A.不杀就不杀,得罪他我可能会倒霉。

B.如果不杀这人,反而要在他手下听命,实在不甘心,二位哥哥在此,我投奔别处。C.我们可是干大事的人,怎能与他一般计较,姑且饶他一回。

4.在描写人物语言时,若能配以神态、动作等描写,人物性格就会鲜明生动,人物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有些同学在写人物对话时,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例1:某同学乱泼脏水,弄脏了墙壁,大家纷纷议论,是否该主动告诉老师,针对这一情景,说一说以下的话分别是哪种性格的同学说的呢?比较两段例文,看看哪段例文表达效果会更好,为什么?

(一)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门口,同学们围了上来。

小明说:“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幸灾乐祸的人)

小刚说:“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不诚实的人)

小丽说:“我看你,还是快去自首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幽默诚实的人)

“我有办法,”小强说,“你去拿一根棍子绑在背上,去负荆请罪。”(恶作剧的人)

(二)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门口,同学们围了上来。

小明眯着眼笑嘻嘻地说:“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

小刚瞪大眼睛说:“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

小丽凑上来:“我看你,还是快去自首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 “我有办法,”小强手舞足蹈地说,“你去拿一根棍子绑在背上,去负荆请罪。”

(1)“人+话”或者“话+人”

例:小明的父亲说:“你要听老师的话。”

“是的。”小明低低地说。

(2)“人+动作+话”或者“话+人+动作”

例:小明的父亲把小明拉过来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他拉着我,坐在一根伐倒的树干上,把这朵花擎在我的眼前,说:“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

多了!”

注意:动词的选用要根据当时的情境,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等来定。

(3)人+动作+神态+话

小明的父亲把小明拉过来,严肃地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小李一下子跳了起来,高声叫道:“我中奖了!我中奖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4)话+人+神态+话

“到学校里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记住了吗?”爸爸表情严肃地对小明说,“还有,要和同学们处好,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闹矛盾,知道吗?”

5.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比如在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例: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课堂上不见课本: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理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在哪呢?” 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快来,帮我找找!” 6.语言描写时,文字要简洁。

片段一: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是我的好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给她开门。“小燕,你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问:“吃什么呢?”我说:“吃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拿去修,还没回来我吃什么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说:“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就知道了啦!”小云拉着我的手往她家跑去......片段二:星期二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是我的好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给她开门。“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吧!”小云满脸笑容地对我说。“看你高兴的,什么‘学习棋’呀!”我问。“先别急,一会儿就知道了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往她家跑去......四、语言描写的四种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白,也就是自言自语。如:

“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第二种是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如:

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第三种是对话。

第四种是几个人议论或交谈。

五、练一练:

1.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走到一个荒郊野地,又饿又渴,于是分头寻找食物。真巧,他们每人都看到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你猜猜,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呢?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2.请修改下列语段

<菜市场,爸爸(工商局)向一个小贩买苹果。> 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他连忙拿回递到爸爸手中的苹果,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说。爸爸说:“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说:“这,这......”爸爸说:“这什么?”老板说:“这是六块五的苹果,不够两斤斤。”爸爸说:“你竟敢缺斤少两,跟我走一趟吧!”

3.“她骂他混蛋”。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第二篇:写人记叙文之母亲

写人记叙文之母亲

一、阅读《母亲的鼾歌》,完成16——19题(10分)

1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

2我四岁丧父,母亲带着年幼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我没有看见过她的眼泪,却听到过她在我耳畔哼唱的摇篮曲。此时,外面的风正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锐而又凄厉的声响,我却在母亲古老的童谣中闭上了眼睛,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3我十几岁时到北京求学。为了交付学费,母亲远离家乡到我学校附近的一家富户当保姆。当我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我的母亲,正汗流浃背地洗着一件件脏衣裳!母亲做梦也想不到,她用汗水供养的儿子,因为在代数课上常常偷看小说,而成为寥寥几个留级学生中的一个。

4她没有为此垂泪,也没有过多地责备我,只是感叹父亲去世太早,她没有多少文化。她一如既往,洗衣、做饭、刷碗、扫地„„独自一人,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回肠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常常是我还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睡得恬静安详。似乎她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无暇顾及她心灵上的沉重负荷„„那时的母亲,从不打鼾。

5那一年,因为生活的变故我寄住在通县的叔叔家,母亲只能独自返回故里了。十六岁的我,在一个飘着零星小雪的冬晨,送她到十字街头。她用手抚去飘落在我头上的雪花:“你要好好用功,像你爸爸那样。” “嗯。”我垂下头来。

6她用手掌抹去我脸上的泪痕,又系上我的棉袄领扣,叮咛我说:“逢年过节,回村里看看妈就行了。妈相信,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你放心吧!”„„

7在这离别的瞬间,我第一次感到母亲的可贵,第一次意识到她的重量。从这天起,我开始发奋地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1950年秋天,我背着行囊离开通州城,到北京师范学校报到后,马上给她寄了一封信。第一个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回故乡去探望母亲。

8当夜深人静时,我和分别两年多的母亲躺在热炕上,说着母子连心的话儿:“妈妈,我让您受苦了。”“没有又留级吧?”显然,我那年留级的事情,给她心灵上留下了伤疤。

9“不但没留级,我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呢!”我拿出刊登我处女作的报纸,递给她。她小心地接过来,把油灯挑得亮了一些,从炕上半翘起身子,激动而神往地凝视着那密密麻麻的铅字。“妈妈!您把报纸拿倒了。” 她笑了。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欣慰的微笑。从心底漾起的笑波,浮上了母亲的嘴角眉梢。

10她是带着微笑睡去的。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却充满了酸楚之感。特别是在静夜里,听见她轻轻的鼾声,我无声地哭了„„

11我毕业后到《北京日报》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进北京。她几乎夜夜都发出微微的鼾声。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似乎只有听到母亲的鼾声,我才能睡得更踏实,连梦境也仿佛随着她的鼾歌而变得更为绚丽。

12只可惜1957年后我再难以听到她的鼾声了。我和妻子被迫踏上了风雪凄迷的漫漫驿路,家里只剩下她和我那个刚出生的儿子。她的苦难重新开始,像孑然一身抚养我那时一样,抚养着她的孙子。

13我偶然得以回来探亲,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她面对着我侧身躺着,仿佛一夜连身也不翻一下。我夜间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妈妈,您怎么还没睡?”“我都睡了一觉了。”她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

15我把身子翻转过去,想让母亲能够闭一闭眼。当我再次醒来,在月光下扭头打量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庞时,她还在睁着酸涩的眼睛。我心里清楚,在我背向她的时候,她那双枯干无神的眼睛,一定在凝视儿子黑发中间钻出来的白发,一根、两根„„

16“妈妈,我怕您„„怕您„„支撑不住„„”

17“没有趟不过去的河。”她还是这样回答。

181979年的元月6日,我结束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终于回到了北京,从那一天起她又开始打鼾了。我睡在上铺,静听着母亲在下铺的鼾歌,内心翻江倒海,继而为之泪落。后来,我们从十平方米的小屋搬到了宽敞的房子里,我也常常在深夜里静听她像摇篮曲一样的鼾歌。

19说来也真令人费解,我怕听别人的鼾声,却非常爱听母亲的鼾歌。尽管她的鼾声和别人的没有任何差别,但我听起来却别有韵味:她的鼾声既是儿歌,也是一首迎接黎明的晨曲。她似乎在用饱经沧桑人的鼾歌,赞美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选文有删改)

16.选文第1段写道:“她(母亲)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请你阅读3—18段,用简洁的语言补出下面的内容。(2分)

(1),母亲从不打鼾;

(2)我努力求学,学有所成,母亲开始打鼾;

(3)我遭遇人生的坎坷磨难,母亲没有了鼾声;

(4),母亲鼾声又起。

17.第2段在讲述母亲为“我”哼唱童谣时为何还要描写屋外尖锐凄厉的风声?(2分)

18.第10段和第18段都写到“我”因听到母亲的鼾歌而落泪,请简要分析“我”这两次落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

19.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20—150字)(4分)

(二)阅读记叙文,回答14-16题。(14分)

我妈今年72岁,除了皱纹、白发之外,看不到衰老。她早晨跑步,穿专业田径训练鞋。我外甥阿斯汗恶搞,把钟点回拨两小时,她三点钟起床跑,回到家四点半。我爸问:“你昨天晚上干啥去啦?”以为她夜不归宿。

跑完步,她上香礼佛、熬奶茶、擦地、把煮过的羊肉再煮一下。我爸醒来,她给他沏红茶、冲燕麦炒面,回答我爸玄妙的提问:“谢大脚到底是不是赵本山的小姨子?”“海拉尔叔叔得的是什么病?”“立春没有?”

阿斯汗醒来,提出更多的问题,关于洗澡、书包、鞋带儿等等。我妈应对这一切,用官员的话叫“从容应对”。自兹时起,到夜深关闭电视机,她为每一个人服务,从中总结规律,逐步完美。而她本人神采奕奕,像战场上的女兵一样谛听召唤。

就这样,我妈做完计划内的杂役,再寻觅计划外的事务完成之。我女儿鲍尔金娜有一条海盗式带亮钉的腰带,断折扔掉。按说扔应扔在垃圾桶里,她扔在窗台上。第二天,被奶奶用鹿皮缝好。“哟!”女儿打量着皮带,说:“奶奶,你应该考北京服装学院。”此院是鲍尔金娜就读之地。好像没人管自己的母亲叫蚂蚁,一般都讴歌为大山、江河什么的。我妈如蚁,没时间抬头看天,只在忙。别人坐看电视的时候,她站着;别人吃饭,她还站着。唤她坐是坐不下来的,人站着总能帮上别人一点忙。

正月初六,我们从内蒙古返回沈阳,走之前自语到车站买瓶水。这时我妈不见踪影,同时我姐夫的鞋也不见了。“姥姥把你的鞋穿走了。”阿斯汗对他爸说。

“不可能。你爸一米八,姥姥能穿他的鞋吗?”我媳妇对阿斯汗说。我姐夫打开门,听,“你姥姥上来了。”

我妈穿一双大皮鞋上楼,手捧矿泉水。她怕我们买,连忙下楼了。为儿女的小事儿,我妈迅捷连鞋都来不及换。如果我妈是一只鸟,一定从窗户飞出飞入无数次,把所有好东西拿回来给自己的儿女,不管飞多远。

我妈像蚂蚁一样辛苦七十多年而没养成蚁王的习性。当我媳妇把带观世音菩萨坠的金项链如勋章般给她戴上,作本命年礼物时,我妈欢喜不安。受人一粥一饭她且不安,况金银乎?

春节前,牧区的哥哥巴特尔、姐姐阿拉塔娜和妹妹哈萨塔娜每人肩上扛着羊,给我妈过本命年。他们请婶子上坐,跪拜。阿拉塔娜双手抚胸,唱一曲古老的民歌,其他人额头伏地。

“如果大雁还在的话小雁才感到幸福如果父母还在的话儿女才感到幸福„„”这首歌很长,回环往复。跪地行礼的人都五十多岁了,满面风霜。我妈扭过脸,泪水难禁。他们是我大伯的儿女,每个人自小都得到过婶子的抚育。我妈像一只在林中结网的蜘蛛,把四面八方的亲戚串联到一起,共同吸吮网上的露水。

我妈对我说:“其实我最喜欢的事儿是看小说,就是没时间。”

时间,成了一个七十岁老太太的稀缺之物,以至于不怎么吃饭、不怎么睡觉,她把自己的心分成很多份给了别人,私享的一念是读书。我给她寄过一些杂志,她望而欣慕,夜深之后慢读,指沾唾沫掀书页。她说这声音好听。家是碗,母亲是碗里的清水。人们只看到碗,看不见里边的清水。

14.作者说自己的母亲“看不到衰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4分)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4分)

16.文章多角度地刻划了一位感人的母亲,请结合上下文写出三个比喻句的深刻含义。(6分)

我妈如蚁:_______________

我妈像一只在林中结网的蜘蛛:_________

家是碗,母亲是碗里的清水:__________

三、阅读《那个孩子》,完成第13一15题。(11分)

那个孩子

朱萍

①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会梦见父母是市长或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②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③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④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⑤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予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⑥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⑦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听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⑧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象、崇拜的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哭了,哭得好伤心。

⑨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⑩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3.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2)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3)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4)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14.结合语境理解“母亲的表情很舒畅”句子中 “舒畅”一词的含义。(2分)

15.文中的父母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不超过150个字)(5分)

四、阅读《母亲这个词所能给予的》,完成第14—16题。(共10分)

母亲这个词所能给予的梁晓声

①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②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③我到母亲的工厂向母亲要钱。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那些女人热得只穿背心。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这使她们不得不一个个戴着口罩。口罩上都有三个实心的褐色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将口罩濡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她们的头发、臂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变成了褐色的,毛茸茸的褐色。我觉得自己恍如置身在山顶洞人时期的女人们、母亲们之间。

④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你找谁?”一个用竹篾子拍打毡絮的老头对我大声嚷,却没停止拍打。那毛茸茸的褐色的老头像一只老雄猿。

○5“找我妈!”

○6“你妈是谁?”

○7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8“那儿!”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电热烤着的脸。

○9“妈——”

○10“妈——”

1○1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熟悉的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2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13“我„„”

○14“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15“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16“要钱干什么?”

1○7“买书„„”

○18“多少钱?”

1○9“一元五角就行„„”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20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21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b母亲○

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2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这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想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然而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23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我为自己15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24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

○25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从此我拥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4.第③段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车间的环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a、b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25段为什么说“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请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母亲石》,完成15--17题。(14分)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地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难过)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愧疚)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5.面对塔尔寺门前的母亲石,作者回想了有关“母亲”的哪些事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概括。(4分)

答:

16.作者回忆自己的母亲后,又写到朋友的母亲,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的。(不超过120字,7分)

答:

六、阅读《卑微母亲的眼泪》,完成第14一16题。(11分)

卑微母亲的眼泪

雪小禅

他有一个卑微的母亲。

母亲穷,所以,供他上学费了劲。那时,他是家中的老三,两个哥哥已经成了家,可因为媳妇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很紧张。

像所有农村的家庭一样,母亲在万般无奈之下,向两个哥哥张了口,她说,你们供弟弟上大学吧。

他那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为了学费,他整个暑假都在煤矿上当小工,整个人累得脱了形,可是有什么用呢?昂贵的学费让他的大学梦就要破灭了。

他听到过母亲哭,呜呜咽咽地压抑着,父亲则在旁边抽着烟。

两个哥哥为他的学费吵了起来,他们只上到小学毕业,他们说,凭什么让小弟去上大学?凭什么要我们供他? 他听得心如刀割,都说是亲情如水,在他这里,却感觉到刺骨的冰冷,他的两个嫂子也是跳出来嚷着,自己没有能耐就不要供孩子上学了,凭什么和我们要?我们也有孩子!

母亲忽然做出了一个举动,她踉跄着扑过去,然后跪在了两个哥哥和嫂子的面前,所有人吓了一跳。他冲上去:妈,我不上学了,不上了!他哭着,声嘶力竭地嚷着,这一幕让他一辈子忘不了!

他终于去上学了,算是两个哥哥供他吧。

母亲认识几个字,写信来说,家里都好。

他明白那好里是什么,短短几个字,足以泪沾襟。他在大学里是最艰苦的学生,吃咸菜做义工„„别人休闲娱乐过生日的时候,他去拼命挣钱。

甚至,他拾过同学们丢掉的馒头吃,这算丢人吗?不,想起母亲下跪的一幕,这又算什么?

大四的时候,他听到同乡告诉他,他的两个哥哥又去找母亲闹事了,母亲气得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了。他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又转,大学几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不是不想念母亲,是怕来回费钱,更是怕回去看到母亲的眼泪。他忘记不了母亲的眼泪,那是一个卑微母亲的眼泪,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流,所以,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让母亲再流眼泪。

那次,他果断地把哥哥们寄来的钱退了回去,当然,他没有告诉母亲。大学的最后一年,他是如何过的呢——自己打工,靠同学和老师的周济,吃了一年咸菜,穿了一年别人的旧衣服,甚至在夏天,他还穿着冬天的那件外罩!

终于大学毕业了,他分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第一个月的工资,他一分不剩地寄给了母亲。

母亲是含着眼泪收的钱,写信给他说,儿子,妈是不要回报的,只要你好就行。后来的几年,他挣来的钱全寄给了两个哥哥,他要还他们,以求母亲的心理平衡,以偿还母亲当年那一跪!

他把母亲从乡下接了出来,两个哥哥见了他讪讪的,母亲劝他说,算了吧,到底是亲哥哥。他买了大米和牛羊肉,给母亲带回家,却看到两个哥哥家摆着他买的东西。他的心头一阵哽咽,他一直对两个哥哥耿耿于怀,倒是母亲,咬哪个指头都疼,她早已经忘记从前的不快,把小儿子的东西全给了两个大儿子。

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和两个哥哥关系缓和的。卑微的母亲,给他上了人生最好的一课,以最仁慈的心来对待人和事,而母亲的眼泪告诉他,一切都可以过去,苦难或者仇恨。

(选自《书报文摘》2009年第5期)

14.文中的母亲卑微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他得知“母亲气得一病不起”后,“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又转”。请具体分析他此刻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他工作后的几年,将挣来的钱全寄给了两个哥哥,“以偿还母亲当年那一跪”。对此,班上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张同学认为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偿还,陈同学则认为尊严是最重要的,偿还是为了获得尊严。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不超过1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记叙文写作之写人

记叙文写作之写人

【技法讲解】

写人记叙文,是以描写人物的经历为主的记叙文。那么,怎样写好一篇写人记叙文呢?

一、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具体典型的事例。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中,作者为写他对独立的要求,选取了他不让人搀手和要自己买东西的事,表现了一个“男子汉”的个性特点。

二、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应采用不同的描写手段。

1.外貌描写。要善于选取人物外表上一个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如《童年的朋友》一文中,作者始终从“我”——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文章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如:“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这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外祖母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乐观、坚毅的个性。

若在文中多次描写人物的外貌,要善于抓住人物外貌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一面》一文中对鲁迅作了三次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起来。

第四篇:写人记叙文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而我也不例外,这些印象深刻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令我们不能忘却。而这些人可能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人。而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清洁工。

记得那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想着一些快乐、开心的事情。忽然天色阴暗下来,乌云密顶。这是我想:这讨厌的鬼天气,刚好与我快活的心情相反,怎么搞的,硬是要和我做对吗?

正当我烦闷的时候,我忽然看见一个普普通通,正在清扫大街的清洁工阿姨。我向她迎面走过去,她对我说:“小孩子,天色阴暗,乌云密顶,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快回家吧,省的一会儿把衣服淋湿了。”这时,我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心里感到暖暖的。我连忙回复阿姨:“您也赶快回家休息吧,别着凉了!”阿姨说:“谢谢你,小孩子!”我说:“不用谢。”然后,我们俩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我走到了家,回到家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外面刮着大风,下着大雨,那位清洁工阿姨还在外面,她的衣服一定被淋湿了,一定没有地方躲雨。我想知道她冷么?雨什么时候才会停呢?清洁工阿姨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呢?

我飞快地跑到窗户前,看到那位清洁工阿姨的衣服已经被雨水打湿了,此时,我真想下去给阿姨送把伞,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她却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位普普通通的清洁工阿姨已经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生活中有许多人,也许是一瞬间或偶然见上一面,他们的音容笑貌,或是品德与行为,都会留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印象。

我们的邻居马叔叔,大概四十多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短头发,经常穿着普普通通的衣服,为人善良淳朴。一次,我们请他来家里吃顿饭,挺热闹的,妈妈在厨房里,煮着美味佳肴,一会儿洗菜,一会儿切猪肉,忙不过来,豆大的汗珠从头上一滴滴的留到下巴又落到地上。马叔叔就去帮忙,妈妈说:“不用了,这怎么好意思呢?请你过来吃饭都变成让你过来帮忙了似的。”马叔叔笑了笑:“呵呵!”这就不同了,有了马叔叔的帮忙,饭菜不用多少时间,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另一次,我们家的门把手坏了,妈妈正准备打修理电话时,马叔叔走出家门,看见我们家的门把手坏了,说:“你们家的门把手坏了,对吧?我来帮你们修好,包在我身上。”只见他走回家拿维修工具,五花八门的都有,叔叔先用螺丝刀,把里面打开,取出损坏的零件,再用小钳子把一个个新的零件组装好,安进去,当然这点步骤也花了不少时间,他擦了擦汗,又耐心的地修,整个门把手革故鼎新,叔叔说:“好了,没有问题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找马叔叔。”以后,家里人出去工作,遇到不会的题目,我总是找马叔叔,他也很耐心地教我,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一次,我发现马叔叔乐意地帮助别人,又收了别人的钱,从此改变了我对他的敬意。真是表面上装好人,居然还要小费。妈妈告诉我,不是这样的,马叔叔与那个人关系很陌生,但收了钱之后他交了税啊。原来如此,我对叔叔表示敬佩和内疚,我误解叔叔了,他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邻居。

马叔叔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德,在我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

这就是课堂

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课堂,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是授予我们知识与人生哲理的另一位老师,生活处处是“课堂”。而社会公德则是人生中的特殊“课堂”。

最近看到的两则广告,更让人感到生活课堂的重要,因为这广告赋予了我们人生的哲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则公益广告,标题是:“抛弃陋习,崇尚文明。” 第一段是在地铁里,大家都围着一个易拉罐在踢,生怕把它踢到自己面前。这时,易拉罐踢到了一个青年人的脚底下。这个青年人不像其他人,继续踢出去,而是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而第二段是在公共汽车上,年轻的人都坐着,车里只有一个老太太站着!而其他人则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这一回看到的,还是那位小青年,主动出来让位,并且把老太太扶到他的座位上。看了这则广告,我觉得我们都应该为小青年的道德行为而赞美,相反,我们应该为那些旁观者的行为而谴责。要使中华振兴,就要从小建立这样的课堂模式,让孩子在社会公德的熏陶下健康的成长。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但有技术而且更要具有社会公德才能立足社会。

小学时,在上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一家日本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前来面试的几个中国大学生,一走进人事部,扫帚,拖把,倒了一地。开始面试了,几个大学生不顾房内有多乱,而走向办公桌,这时人事部经理马上宣布面试结束,同时这几位大学生都被淘汰了。多惨的结局啊!如果他们多一点公德,多一份礼貌。恐怕这份工作就会属于他们。这也是课堂,是人们一生的课堂。要想对社会有所成就,必须有礼貌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在这个课堂里我们将会收获。

这就是课堂

课堂仅仅限于在学校里上课么?我肯定回答:不一定。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事实上,生活中,大自然。哪怕是一点点小片段,小点点小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堂。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总有授予知识的地方。

你一定见过夏天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吧?小时候,吃饭不老实,老实会掉米粒在桌上或地上,到了夏天,有米粒掉地上,就会引起许许多多小蚂蚁成群结队的跑过来搬米。这是,幼小的我便会蹲下观察忙碌的蚂蚁们。我看到一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晃荡晃荡地爬过来,左爬爬,右爬爬,似乎喝醉酒的小老头。当它靠近米粒,便会迅速上前探索食物,试着自己能不能把食物搬回家,可是,它失败了,光凭一人力量是搬不动的。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嘲笑蚂蚁的愚蠢与不自量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惊讶于这只蚂蚁的聪明。他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伙,用自己头顶上纤细的触角互相碰撞。这是在干什么?无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问一旁擦桌子的妈妈,妈妈很快回答了我。原来相碰触角是蚂蚁沟通的一种方式,获得新知识的我如虎添翼更加兴致勃勃的观察。两只蚂蚁沟通完沿路返回去查看食物,即便是两只蚂蚁,那颗食物也是庞然大物。小小蚂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法靠二蚁之力搬起。它们动动脚,似乎在自己给自己暗自鼓劲。以豪不气馁的坚定信念转换为动力。去找其他伙伴帮助,大家同心协力,终于搬走“庞然大物”。我忍不住为蚂蚁的成功喝彩。想到这里,脑海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小的蚂蚁可以搬起比它大好几倍的物体呢?仔细想了想,这难道不是小小蚂蚁团结合作奋斗出来的结果么?光凭单独一只蚂蚁是搬不起的,可是它很聪明,找同伴帮忙,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便轻松搬起食物。

这不就是教导者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会成功的真理么?我兴奋的直起身板,佩服着这群小小的“老师们”。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在干什么事,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告诉我们必须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才能做成事情的真谛。

蚂蚁搬食物的种种场景浮现在眼前,脑海里浮出:“团结就是力量”的字眼。感谢小小的蚂蚁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不能小瞧一切自然事物,或许在某种方面,这些自然之景真的会变你的老师。

这就是课堂

周末的早晨,我家里一反常态,平时早早起床的爸爸妈妈今天却都躺在被窝等着我的早餐。

今天是我第一次为家里做早餐,当然不能让家人失望,而且要简而精。所以我决定早餐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

我来到厨房,先淘了米,然后热水,水开了以后,再把米放到锅里,等粥熬好以后,便开始切菜,凉菜拌好了,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早餐的一道道程序我做得有条不紊,终于大功告成了,爸妈也早已坐在桌旁,我把饭菜端的桌子上,正想享受一下自己的手艺,刚刚坐稳,爸爸就对我说:“这顿饭你做的很不容易嘛!”正沉浸在自豪之中的我没有理解爸爸的意思,便随口答道:“当然!”爸爸没有理会我,继续说道:“从开始做饭到把饭端上饭桌你一共用了1小时25分钟,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吗?在这一段时间里,你可以看完一本薄书,也可以将你的课堂笔记看一遍„„总之在1小时25分钟之内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突然感到很惊讶,原来爸爸居然在帮我计时,唉――早知道我就快点做了――爸爸接着说:“从你做饭的时间我可以得知,你做饭的程序是一道接着一道,这样做虽然很有层次,但你的效率却大大降低,拿今天的早餐为例,你就可以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这样,你前前后后的时间就会缩短到半个小时左右,你的效率不是就会大大提高了吗„„”

吃完早饭,我回到屋里,感悟着爸爸的话――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就像老师一样会将我们的缺点毫无保留的指出来,每到这时,就需要我们虚心的接受并改正,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课堂,那么我们就要时刻做好准备来接受“老师”的教诲。

吃的乐越

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今天我做主,我突然心血来潮,今天要来做一顿美味佳肴——炒鸡蛋。

心动不如行动,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冰箱前,打开冰箱,拿出两个鸡蛋,又从橱柜里拿出一只碗,和一双筷子。

我把鸡蛋往碗边上磕了一下,没想到这鸡蛋宝宝挺顽固的。这一次,我可没刚才那么“温柔”了,我拿起鸡蛋重重地朝碗边打去。只听“卡嚓”一声,蛋壳裂开了一条缝,我把蛋壳掰开,可不料,没抓紧,蛋壳都掉到了蛋黄上,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把蛋壳一点一点捡出来,弄得我手上全是蛋清。顿时,一个火红的太阳出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开始搅拌,我拿上筷子,在碗里转着圈儿,只听“当当当”的声音,哈,这鸡蛋好像一个红陀螺。这时蛋黄和蛋清融为一体。我放入盐,味精,终于大功告成,准备工作。

我“滴滴”地拧开阀门,只听“轰”的一声,只见一朵莲花。我又打开了油烟机,只听“滋滋——轰轰”,我吓了一跳,难道是雷公公下凡到我家了。我又把油倒入锅内。待到锅内青烟袅袅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把搅拌均匀的鸡蛋倒入锅内,锅里顿时发出“滋滋滋”的声音,油沫星子不断地溅出来,我连续向后退了几步。锅里的鸡蛋在跺脚抗议,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给我翻个身吧!不然我都快烧焦了!”我鼓起勇气,拿起铲刀,使劲往上一翻,鸡蛋被我弄到锅子上面去了,“哈哈哈,想„逃跑‟”我连忙把鸡蛋捉回来,不一会儿,我就完成了炒鸡蛋。炒鸡蛋黄灿灿的,一股浓浓的香味在厨房里不断地飘荡。

还说什么,吃炒鸡蛋去!

读书其实很快乐

书是一杯蜜,是辛勤的蜜蜂用千万朵花的精华制成的;书是一坛千年陈酒,只有细细品尝,才能尝出它的香甜可口。

幼年时期的我总是认为读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因此每次看书,我就像大过年走马观花似的,真可以说的上是一目十行。后来的我才知道,原来无论是动人的童话;深奥的哲学;或者是离奇的科幻,只要你用心地去体会,总会有所收获。

是书,伴我走过了五个春夏秋冬,让我在墨香中体会人生百态,读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

我常常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读《格林童话》,我懂得了一些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读《鲁滨逊漂流记》,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冒险”的勇敢;读《红楼梦》,我仿佛看见林黛玉在那悠悠大观园中闻歌起舞;读《朱自清散文集》,我又领悟了深沉的父爱,平民百姓朴素的生活,仿佛与他一同在荷塘边赏月,举起酒杯,欣赏夏荷之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当我疑惑重重的时候,是书给我铺上了一条光明大道,无论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在孤独的旅行中,只要有书陪伴,就犹如有一位好朋友在我身边。

读书,让我体会到了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理解了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无奈;领悟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走进书的世界里,我仿佛和陶渊明在南山下悠然地采菊,与杜牧一同走进雨纷纷的杏花村,随李白在金陵凤凰台上看那美丽的白鹭洲„„天下美景尽收眼底。读书的确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它愉悦了我们的身心。

书是五彩缤纷的,正因为有了书,我们的生活才充满颜色。读书其实很快乐!

第五篇:老师--写人-语言描写(精选)

作用: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1、提问:“什么是语言描写呢?”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2、语言描写—独白、对话、议论

3、方法:

一、根据语境灵活运用表示“说”的词,叫、喊、问、呼唤、应、道、嚷、嘟囔、窃窃私语、抱怨等等、二、标点正确,交替使用语言描写的四种基本格式。(前、后、中间、无提示语)

三、语言描写要符合实际,合情合理。

选取切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心理感受、情绪、文化教养、性格、人物所处的环境场合等特点的语言,进行合情合理的表达。

四、语言描写要与其他描写方法配合使用。语言描写要与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情绪、音量、音调、音速、语气、感觉、所处情境等结合起来写,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五、语言描写要围绕中心,要简洁。

六、巧借标点表特别含义

语言大师老舍说过:“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 „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所谓场合,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如果在有感情的因素掺在其中,那就更是大不一样了。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象不同,往往同一人物的语言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下载写人记叙文阅读之语言描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人记叙文阅读之语言描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叙文之肖像描写

    记叙文写作之肖像描写 辽宁省建平县建平镇中学 司玉彪 【知识梳理】 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貌特征,如相貌、服饰、姿态、神情等,用以揭示人物的思......

    写人记叙文 教案

    写人记叙文 教案 一, 揭题导入: 1,生活中很多人,他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说说你都喜欢哪些人,或是哪些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2,简略介绍:“写人的记叙文”。 要点......

    写人记叙文课堂实录

    写人记叙文讲解 话题:以同学或老师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讲评不久之前写的一篇记叙文,要求大家写自己班里的同学或者自己的老师。作文批改之后,我发现大......

    六年级写人记叙文

    如何审题? 1、审清题目,明确写作对象 《我家的小猫》《乐于助人的同桌》《风趣的爸爸》《暑假》《一位严厉的老师》《我学会了煎鸡蛋》 2、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乐于......

    小学写人记叙文

    小学写人记叙文1 父亲,对于我来说,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在我心中,父亲是本很厚的书,我怎么也找不到那最精彩的一页!——题记很早以前,爸爸在消防局内当科长,工作很忙,我跟他相......

    写人作文之神态,动作描写

    写人作文之神态,动作描写 父爱有声 父亲老了„„ 再不是能把我举在头上、让我咿咿呀呀跟他疯的大帅哥;再不是能为我梳小辫送我上学的大小伙儿;再不是一手抓着后坐、一手握着......

    写人作文之心理描写 (2000字)

    我 手 写 我 心 ——心理描写 导航台 心事通, 1 2 有一天,幸运降临在你身上-----有三种特异功能:千里眼、顺风耳、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送你一样本领——心事通 本次课任务——......

    写人作文指导之外貌描写

    写人作文指导 (一)人物描写 1、猜猜他是谁 三七开的发型和女士的打扮,尤其是他那一身穿跑偏了的苏格兰裙子 。趴叭地跑上台,一开口,那半阴不阳的语气,保你起一身鸡皮疙瘩! 富有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