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时间:2019-05-15 06:4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简 介 2011硕士招生

2011博士招生

2011招生专业

神经微生物学 生物学 遗传学 结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构生物学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细胞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材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单位名称(系、院、科研机构):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代码 071005

专业名称

微生物学

预计接收10硕士实招人数 6

11拟招硕士人数

推免生人数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细菌病理

硕士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 :糖、《生物化学》 王镜岩等 脂、蛋白质、核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

细胞生物学 :细

《分子遗传学》 孙乃恩 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 王喜忠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 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专业代码 071009

专业名称

细胞生物学

预计接收10硕士实招人数 43

11拟招硕士人数

推免生人数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肿瘤分子生物学、02细胞动力学、03细胞工程、04肿瘤免疫学、05感染与免疫、06细胞遗传学、07生物技术药物

硕士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或848医学免疫学

覆盖范围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Immunobiology

5》

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干细胞以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免疫学技术

复试形式与内容

CharlesAJaneway

《医学免疫学》金伯泉第二版,《免疫学原理》周光炎,第二版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07专业代码 1010 10硕士实招人数 29 11拟招硕士人数

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蛋白质生物化学 02植物分子生物学 硕士考试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第一组: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①101政治理论 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出版社2002 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03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 04医学分子生物学 05基因组学 06蛋白质工程 07环境基因组学 08系统生物学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细胞分泌和运动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参考书参照出题单位的规定)第二组:(后两组考试科目的覆盖范围参照出题单位的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物理化学 ④814有机化学 第三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普通物理A ④809量子力学(三组任选一组)规定)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07专业代码 1020 专业名称

结构生物学 10硕士实招人数 11 11拟招硕士人数 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 7

硕士招生 硕士研究方向 01生物大分子晶体学 02核磁共振波谱学 03计算生物学方法与技术 04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05结构基因组学 06结构免疫学 硕士考试科目 第一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生物化学 ④834细胞生物学 第二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5物理化学 ④814有机化学 第三组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4普通物理A ④809量子力学(三组任选一组)

复试形式与内容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及专业课综合笔试; 覆盖范围

生物化学: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素的结构、性质、功能;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出版社2002 酶学;能量转换;染色体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等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细胞分泌和运动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器及其能量转换;细胞工程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覆盖范围用出题单位的)

《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后两组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用出题单位的)

1、笔试内容: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相关专业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本科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物理或化学专业复试;、面试内容:考生自我介绍;随机抽题(中、英题)回答问题; 具体事宜请登陆我院网站http://biox.ustc.edu.cn

教师联系邮箱

名,电子邮件地址

毕国强, gqbi@pitt.edu, 曹 垒, caolei@ustc.edu.cn, 陈 林, linchen@ustc.edu.cn, 陈宇星, cyx@mail.tongji.com, 陈 曦, chenxi@ustc.edu.cn, 胡 兵, bhu@ustc.edu.cn, 李宪昌, xianli@ustc.edu.cn, 刘海燕, hyliu@ustc.edu.cn, 牛立文, lwniu@ustc.edu.cn, 施蕴渝, yyshi@ustc.edu.cn, 史庆华, qshi@ustc.edu.cn, 孙 汭, sunr@ustc.edu.cn, 孙宝林, sunb@ustc.edu.cn, 孙 斐, feisun@ustc.edu.cn, 滕脉坤, mkteng@ustc.edu.cn, 田长麟, cltian@ustc.edu.cn, 田志刚, tzg@ustc.edu.cn, 涂晓明, xmtu@ustc.edu.cn, 汪 铭, wming@ustc.edu.cn, 王光辉, wghui@ustc.edu.cn, 王 均, jwang699@ustc.edu.cn, 魏海明, ustcwhm@ustc.edu.cn, 温龙平, lpwen@ustc.edu.cn, 吴季辉, wujihui@ustc.edu.cn, 吴 缅, wumian@ustc.edu.cn, 向成斌, xiangcb@ustc.edu.cn, 肖卫华, xiaow@ustc.edu.cn, 杨昱鹏, yangyp@ustc.edu.cn, 姚雪彪, yaoxb@ustc.edu.cn, 张达人, drzhang@ustc.edu.cn, 周丛照, zcz@ustc.edu.cn, 周江宁, jnzhou@ustc.edu.cn, 周逸峰

zhouy@ustc.edu.cn, 朱 涛, zhuttt@hotmail.com, 臧建业, zangjy@ustc.edu.cn,

第二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像绘制机器人技术研究)

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了一款肖像绘制机器人。其目标是研制出一台能够自动绘制人脸肖像画的机器人,用于科技馆的展览,起到娱乐、教育和科普的作用。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硬件系统的选型与设计——包括根据功能需求选择机械臂,机械臂与画笔连接部分的结构设计,整体系统布局设计,图像采集系统的选型。图像采集与提取算法研究——研究如何使用选定的图像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观众人脸图像,保存以及从中提取数据。人脸轮廓提取算法研究——主要包括 YCBCR 色彩空间图像的分解,迭代阈值法求最佳分割阈值,外轮廓分割算法,轮廓提取算法,人脸特征提取算法,领子轮廓提取算法,去除头发算法,眼睛和眉毛定位及优化提取算法研究,另外还要研究大量图像的算法通用性和稳定性,目的是提高针对不同观众的脸型特点算法成功率的提升,和系统稳定性的测试工作。机械臂绘画控制系统方法研究——包括人脸轮廓像素的矢量化处理,绘画动作规划算法,机械臂的控制方法研究。

[1]孟盼盼.肖像绘制机器人技术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1-49

第三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关于接受自筹经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经审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同意录取______________为自筹经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就在读期间的有关事宜,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按时交纳学费。学校不接受研究生档案、户口转入。生活费用及医疗费由研究生本人负责。

二、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培养要求以及学历、学位证书均与国家计划内研究生相同,学制3年。

三、收费标准:学费共人民币6万元,分二次交清。

四、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享受我校为国家计划内研究生设立的助教助研岗位津贴。

五、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报到时,支付学费3万元。第三学期开学注册支付学费3万元。甲方若逾期交付学费,乙方有权拒绝该生注册入学。缴款时请注明学号(见录取通知书)、姓名、学费。

六、自筹经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若触犯国家法律法令或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导致无法继续在校学习者,本协议自行中止,已付学费不退还。

七、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八、本协议内容如有与今后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抵触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修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盖章)

负责人(签字):

培养单位代表(签字):经费筹集人(单位)(签章)

日期:2014年月日 日期:2014年月日

第四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中文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外文名:

Technology of China 简称: 中科大(USTC)校训: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 侯建国

知名校友: 赵忠贤,饶子和,马东敏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

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

主要院系: 与材料科学学院、管理学

院、软件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19个

硕士点: 133个 博士点: 98个 院士: 40人 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实验室: 2个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展定位: 创“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声誉

中国科大是老一辈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新型理工类高校,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唯一高等院校,是我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

中国科大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九校联盟(C9)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共5个大学为清华、北大、中国科大、上交、华中科大),是美国承认的大陆4所高校之一(北大 清华 复旦 科大)。入选珠峰计划。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前公布该报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列全球第49位,中国大陆第二位,同中国内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有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

科大概况

校园共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8.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8.7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学校有12个学院、27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1]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162人,科研机构人员286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2],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342人,教授45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4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1]

发展历史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1]

发展目标

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1]选择中国科大的十大理由

一流名校

中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郭沫若。他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50多年来,在不事张扬中励精图治,敢为天下先,在全国首创少年班和第一个研究生院,率先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国家大科学工程等。邓小平同志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多,应予扶持”。中国科大是全国唯一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由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务的大学只有三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全院办校

中国科大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全院力量支持办学,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在校任教。近年来,中国科大已与中科院所有的12个分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同组建了全国最大的“科教联盟”。目前有27个所长、院士兼任学校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联合举办了九个科技英才班,在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共建实验室、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合作。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进行实践或做毕业论文,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名师执教

中国科大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凝聚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一流师资队伍,先后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150多位院士在校任教。目前,有两院院士40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6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2人(截至2010年底),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8人,各类国家级创新团队17个。科研实力中国科大是唯一拥有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拥有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0个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注】1997-2010年,全国高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统计

10项: 中国科大

4项: 国防科技大学

3项: 清华大学

2项: 西北大学

1项: 北大医科 复旦大学 哈 工 大 南方医大 第三军医 第四军医 东北师大 上海交大 武汉大学【注】世界十大科技展(这是中国科技史上零的突破,是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科技进展!)

2008年中国科大(科大教授陈仙辉)和中科院物理所(科大校友,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的工作)的成果同时入选Science(国际科学界最顶尖、最权威的学术刊物)评选的200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英才校友

中国科大1963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已有45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为全国高校之冠。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中坚。1983年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中,有7人为中国科大培养;先后有30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居全国高校第二;据国务院学位办统计,科大博士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二。

学风纯正

中国科大学风在全国高校中有口皆碑,享有“学在科大”的美誉。在安徽合肥这个宁静美丽的城市里,科大不浮躁、不跟风,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始终保持着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的优良学风,就像一座熔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锻造成就着她的学子。

个性培养

中国科大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注重宽口径培养,鼓励个性化发展。在学期间,学生有多次机会自主选择学科类以及专业,在高校中率先为学生建立了开放公用的大型教学实验中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进入中科院研究所的实验室,能直接体验从选题、立项到研究、结题全过程的科研实践。学生社团常年举办机器人足球赛、软件大赛、科学考察等各类活动,激发科研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学生机器人代表队在全国大赛中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代表国家在国际上参赛获得佳绩。

学生为本

中国科大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招生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名列全国高校最前列,是近年来国内唯一没有大规模扩招的名校,一直将规模控制在年招收本科生1800名左右,确保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民主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一切教育教学制度都贯穿了“以学生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覆盖了在校本科生的70%左右,“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中国科大对社会的郑重承诺。

出国深造

中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本科生毕业时读研率达到70%以上,在国内高校中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出国留学的比例最高,近年来留学校友纷纷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国家急需的用人单位、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附2010年数据:2010年,中国科大累计授予博士学位586人、硕士学位1941人、本科学位1929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为72%。)

便捷生活

中国科大坐落在全国首批三大“园林城市”和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经济正快速发展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物价适度;校园更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巴士舒适快捷,“一卡通”涵盖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简便先进;校园网络全面光缆化,覆盖率居全国高校前列;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体育场馆条件先进,文艺生活丰富多彩。

优越的毕业前景

近年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有两大去向:攻读学位和直接就业。每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70%左右,毕业当年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比例25%左右。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政府机关等,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科大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计算机和外语水平高,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知识和开拓科技新领域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现代科技实验技能全面,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科大是国内就业形势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

精品办学

1990年以来,中国科大借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的契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精品大学、英才教育”之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得到国内外科学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十余年来,中国科大没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而是始终坚持自身的办学理念、目标和特色,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率先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开设研讨班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等多项教育改革;集中优质资源,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公共实验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0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信祝贺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赞扬中国科大“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努力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科生教育

少年班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少年班的出现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

少年班自创立以来,坚持从“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倾力保证少年班教学和管理的开展。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凝炼成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和重基础、“轻”专业,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秉承中国科大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10-20年后中国乃至世界上学术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贯穿大学全程的、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与研究的培养过程。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先打基础,少年班学生进校后一至二年不分专业,首先集中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接近相关专业的要求。同时强调对现代科技前沿的了解和人文素质教育。一至二年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潜力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在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跨学科选修课程,提前选修课程,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等,也允许学生根据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进程,实行弹性学习。

教学改革试点班

1985年,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两类学生由少年班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教学改革试点班选拔的两个主要途径:

1)通过高考直接报考,填报“理科试验班类”志愿;

2)通过新生入学考试选拔 科技英才班

科技英才班集中学校和研究院所的优质资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未来15-2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至2010年4月,已联合举办九个科技英才班。分别是:

1: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3: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4: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5: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6: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7:力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8: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9: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天文科技英才班(合作单位: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

11: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

自主招生

从2010年起,中国科大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进行自主选拔工作

国防生

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每年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还可同时享受学校设立的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以及“科技强军”等专项奖学金。国防生完成规定的学业,达到我校本科毕业条件,到部队报到后办理参军手续,作为现役军官到部队各单位从事科研技术工作。取得攻读研究生资格的国防生,经审批后,可以继续深造。

定向生

中国科技大学是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招收、培养定向生的三所高校之一,计划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招收定向生10名,专业为力学类和电子信息科学类。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我校在当地普招录取分数线;入学时须签订有关定向培养合同。

保送生

研究生教育

博士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108个博士点(其中16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硕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133个硕士点

专业学位

中国科技大学现拥有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分别是:

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翻译硕士(MTI)公共管理硕士(MPA),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科学学位)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一览

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历史背景

中国科大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面对当时国家急需大批科研人才的现状,中国科学院适时提出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全新办学模式。院,即代表中国科学院。校,即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学校的每个系都和一个或几个相关研究所对口合作,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兼任校系领导,亲自为学生授课,把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介绍给学生,每年到校授课的中科院科研人员达300人次,并承担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指导学生论文等工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人才培养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站在大师们肩膀上的后备人才大大提升了创新能力。

几十年过去了,中科院一直与时俱进地实施着“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又有了新的延伸——中科院从行政推动、机制调控、利益互惠等多层面深化合作的内涵。按照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等不同模式,中国科大与近百家研究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构建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探索“所系结合”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内涵,使得“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促进了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科大与研究院所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和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五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年上半年行政工作要点

2008年2月23日,学校召开了春季校务工作会议,全面客观地总结了2007年学校工作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着重对2008年上半年的学校党政主要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基本思路。

根据校务工作会议精神,学校明确了2008年上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抓住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和“211工程”等重大机遇,坚持“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继续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十一五”期间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学校可持续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

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985工程”、“211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加快推动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分析学校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刻把握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规律,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全面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

今年是“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最后一年,要认真总结“985工程”二期建设经验,凝练建设成果,迎接“985工程”二期验收工作,同时做好“985工程”三期立项申报的准备工作。今年也是“211工程”三期建设的启动之年,要认真总结“211工程”建设成效和经验,同时要按照国家的部署,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领域,凝聚力量,积极组织项目参与竞争申报,全面扎实做好“211工程”三期立项工作。全面参与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建设工作。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继续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着力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基础课课程讲座教授制度,继续引导一批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尤其是讲授基础课,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监管,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确保教师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顺应学科发展趋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个性化学习,做好科学前沿引导,将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型。继续推动教育国际化,积极做好本科生赴境外访学、竞赛和夏令营等国际交流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三、深化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认真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突破口,积极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与联动,全面稳妥地做好我校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研究生导师选聘机制、研究生招生机制等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继续加强各类研究生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

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协同管理研究生的体制模式,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学院、系、导师参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大力开展与境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同时,聘请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开设基础课、专业课和系列讲座,培养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四、充分发挥我校优势与特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我校自主创新能力。

以科研基地建设为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规划,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争取在能源、地球环境、公共安全、高能量密度物理、材料与化工、信息与电子等领域基地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做好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验收工作;推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三期建设。

以学科交叉为核心,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组织创新团队,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提升我校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能力。加强重大项目的过程管理,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

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合作,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新机制,推进我校自主创新成果的转移与转化,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进一步规范科技产业管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

继续推进国际学术合作交流,以与国际一流团队、实验室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技国际合作交流。

五、以人为本,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点加强教学科研、支撑和管理三支队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完成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高级职员岗位聘用工作,继续做好新进人员公开招聘,认真开展教职工在职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支持和促进教职工自我发展。

进一步加强人事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引进、成长、自我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加强岗位管理,按岗聘用,完善合同管理,理顺各类人员的关系,深化全员聘用制度;完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编外人员的用工工作。

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继续关心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共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六、加强学生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要根据新形势下学生的新特点,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配套实施“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继续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特殊群体思想、学业、心理、生活、安全、身体等6个“预警与援助体系”。完善各项奖助学体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关注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专项奖助学金爱心社团建设、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七、积极推进五十周年校庆各项工作。

今年是五十周年校庆年,以元旦启动仪式为标志已拉开了全年各项校庆活动的帷幕。五十周年校庆旨在“以庆促建,庆建结合”,在回顾学校五十年来辉煌而又曲折的历史基础上,重在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

今年在学校层面上重点组织开展好五十周年校庆庆典大会、北京纪念活动、少年班三十周年庆典、校庆宣传、校园环境整治与改造、校史编纂与校史馆建设等工作。各院系要做好本院系的纪念庆祝活动,要认真组织好本院系承办的各种学术年会;各单位要结合校庆工作,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办公现代化建设,加快“一卡通”系统更新改造,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校园网各网站主管单位和部门及时更新所负责的中英文网站内容,准确反映学校最新的情况动态,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广泛联络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各项活动,研讨、修订我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并真诚感谢在各个不同时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

校庆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要本着提前筹划、细节到位、协同合作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

八、加快“十一五”期间园区建设,完善优化应急保障机制,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按照我校“十一五”期间园区建设规划,加快园区整治和改造,大力改善校园环境,做好绿化、美化校园工作,加快东区北校门建设、校史馆和水上报告厅改造、校园周边灯饰等工程建设,加强对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加快“科大花园”建设进度,保证教职工按期入住。

建立学校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对水电气暖的管理,提倡节约文明,构建节约型校园。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深入研究、认真准备,面对社会物价上涨的形势,努力做好应对措施。

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政治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机构,密切关注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对学生宿舍、重点实验室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对公共通道等部位进行重点防控,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秩序。

九、完善财务制度建设,加强监察审计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能。

继续加强和完善学校各项财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财务预算和各项收入、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落实支出责任,在确保财务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监察审计部门要配合纪委加强对重点部门、岗位的监督,做好各部门的财务审计工作,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治理打击商业贿赂。

加强机关与院系的沟通与协调,提高管理工作效能。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理顺机关各部门的职能关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效能考评机制。

下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年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新型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科学研究与性能表征 张小珍 【摘要】: 陶瓷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相比,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接受委托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学号: 甲方(委托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学生姓名(委培生): 身份证号......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创办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ll工程”、“985工程”建设首批大学之一。现有32个院系,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师: 您好! 我叫张奇,来自江苏省兴化中学。 选择中科大,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美丽的水乡滋养了我的生命,教会我用勤奋和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人生;我的母校一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热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传热学 d2t一、已知一根一维均质棒,在稳态、无内热源条件下,试验发现20(式中T为温dx度,x为空间坐标),试判断棒材的导热系数t随T增大呢,还是减小?(10分) 解:qdtd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本馆简介 2014-08-01 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图书馆随学校南迁至安徽省会合肥。2013年,学校即将迎来55周年校庆,同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尽管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偶然,但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