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管理办法试行
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
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提升学校科研整体水平、学术影响力和科研竞争力,推动学校参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培育和引进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产出标志性成果,获取国家级重大项目,实现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设立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
第二条
高研院科研岗位适用于下列人员:
(一)校内在编在岗的教师;
(二)学校通过合同方式引进的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急需人才;
(三)具有博士学位的新进教师。
第三条
校内在编在岗教师应聘高研院科研岗位的,其在聘期内的原有学科、学院隶属关系不变。
第四条
具有博士学位的新进教师完成聘期任务后,经本人申请,学校考核并批准后可进编定岗。
第五条
以教学师资引进的专任教师由人事部门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不进入高研院管理。
第六条
学校专职科研岗归入高研院,以合同聘任制方式进行管理。专职科研岗聘期为三年,分为特设岗、一级岗、二级岗和三级岗四类岗位。以岗位职责作为聘岗考核的依据,岗位职责分为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
第七条
特设岗适用于学校以合同方式引进的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急需人才,通过与应聘者协商的方式确定岗位职责,并作为其考核依据。
第八条
申报一级岗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或完成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
(二)主持或完成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
(三)发表专业类校定A类期刊论文1篇;
(四)发表专业类校定B类期刊论文2篇;
(五)发表专业类校定C类期刊论文4篇;
(六)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第九条
申报二级岗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或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
(二)发表专业类校定B类期刊论文1篇;
(三)发表专业类校定C类期刊论文3篇;
(四)发表专业类校定D1类期刊论文5篇。第十条
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申报三级岗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或完成国家级项目或教育部项目1项;
(二)发表专业类校定C类期刊论文2篇;
(三)发表专业类校定D1类期刊论文4篇。第十一条
具有博士学位的新进教师原则上统一纳入三级岗位管理。
第十二条
一级岗聘期内须完成下列科研任务之一:
(一)获得主持校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项;
(二)获得主持校定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发表校定A类论文1篇。
第十三条
二级岗聘期内须完成下列科研任务之一:
(一)发表校定A类论文1 篇;
(二)获得主持校定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原发本专业校定B类论文2篇;
(三)获得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原发本专业校定B类论文1篇、C类论文2篇。
第十四条
三级岗聘期内须完成下列科研任务之一:
(一)原发本专业校定B类论文1篇;
(二)获得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原发本专业校定C类论文3篇;
(三)获得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原发本专业校定C类论文2篇、D1类论文2篇。
第十五条
一级岗、二级岗教师聘期内须每年为本科生讲授课程,并完成2个学分的教学工作量。
第十六条
三级岗教师聘期内无教学任务要求。第十七条
受聘教师须按合同完成岗位职责。未完成岗位任务又有续聘意愿的,学校根据其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最多不超过两年的延聘期。
第十八条
学校对高研院科研人员进行聘期考核,学院不再对其设定科研工作量。本办法所规定的各类岗位中的科研工作量不适用折算。第十九条
高研院实行岗位年薪制。特设岗薪酬根据合同确定。一级岗、二级岗、三级岗的岗位年薪分别为40万元、30万元、15万元。
第二十条
岗位年薪分为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一级岗基本薪酬为岗位年薪的50%,二级岗基本薪酬为岗位年薪的60%,三级岗基本薪酬为岗位年薪的70%。各类岗位年薪中基本薪酬之外的部分为绩效薪酬。
基本薪酬按月发放。绩效薪酬在完成岗位职责后一次性发放。
在延聘期内,各类岗位的基本薪酬按原基本薪酬的50%按月发放;完成岗位职责后,绩效薪酬按原绩效薪酬的50%一次性发放。
第二十一条 在聘期内获批主持的科研项目,根据《西南政法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配套经费。
第二十二条 聘期内超额完成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任务,按照《西南政法大学岗位聘任制实施办法》和《西南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三条 高研院科研成果认定由科研处负责组织实施,岗位聘任及考核由人事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科研处和人事处负责本办法的解释与修订。
第二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后,由党委全委会审定通过实施。
第二篇: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振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凝练学科方向,培养科研人才,根据《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振兴纲要》精神,特设立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科研项目(以下简称文科一般科研项目),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科一般科研项目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由学校财务拨款。文科一般科研项目单独立帐核算,建立严格的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资助项目和及其执行情况、使用效果,受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全校教职工的监督。
第二章 项目申请条件 第三条 申请人条件
(一)60岁以下的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和科研人员。
(二)申请人近两年内无出国留学计划。
(三)所有正在主持各级纵向项目(含校级项目)、尚未结题的人员不得申报。
(四)每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项目申请人不能作为其他项目组成员;作为成员参与项目申报的,一人最多可以参加两项。第四条 申请项目要求
(一)所申请的项目能保证在2年内完成。
(二)已经结项的所有项目内容不得重复申报。
第三章 项目申请与评审
第五条
项目申请每年进行一次。申请者须认真和如实地填写《贵州大学文科一般科研项目申请书》一式五份,经所在学院科研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人文社科处。
第六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对受理的申请项目进行资格审查,组织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
第七条 文科一般科研项目遵循“依靠专家、科学评议、择优资助、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初审、专家评审、主管校长审批的程序进行。
第八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提出计划资助的名单,报主管校长审批,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对拟资助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进行立项。
第四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九条 项目负责人接到文科一般科研项目批准通知后一周内,应按通知书要求,认真填写《贵州大学文科一般科研项目合同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后一式三份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逾期不报,又不说明理由的项目,作自动放弃接受资助处理。第十条 文科一般科研项目获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应立即按合同规定开展研究工作。研究计划实施中,若需更改实施计划、延长研究时间等变动,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批准后报人文社科处审批。
第十一条 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不得变更,若因故调离学校,应全额退还经费。因出国或其他原因,项目不能继续执行的,须到人文社科处办理项目终止手续,未办理手续的按擅自终止处理。
第十二条 项目未能及时开展研究或擅自终止研究,以及擅自更改研究内容的,撤销该项目并追还全部经费(属不可抗拒特殊原因的,退回余款),并取消今后申请学校所有项目的资格。
第十三条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有责任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并及时就项目的进展情况特别是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出国等情况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沟通,督促负责人报告项目实施及调整情况。对确因监督不力而造成损失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将减少下该单位资助名额,直至停止该单位的文科一般科研项目的新资助。
第五章 资助额度与经费管理
第十四条 资助按照分类分级的原则进行。项目按著作和论文两种类型进行资助,对著作类项目的资助额度大于对论文类项目的资助额度。两类项目均根据最后的成果水平分为合格、良好和优秀三个级别,对不同级别的成果资助不同的经费额度。
第十五条 文科一般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分两次拨付。立项之后,拨付项目平均资助力度80%的经费。结项之后,根据成果等级拨付剩余的经费。第十六条 资助经费由财务处按项目建帐,专款专用,项目组按《贵州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使用。
第十七条 获准资助项目应在获准立项后一年内提交《贵州大学文科一般科研项目进展报告》,由人文社科处进行中期检查。对不报送进展情况或中期检查工作无进展,以及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将缓拨或停拨下的资助经费,直至中止该项目研究工作。
第十八条 凡有以下情况者,须向学校退还已获资助的经费:
(一)项目组主要成员因出国或其他原因而使研究工作不能按合同进行;
(二)不具备继续实施条件;
(三)擅自停止执行或改变研究计划,除须退还已获取的资助经费外,还要取消项目承担者下一申请文科一般科研项目的资格。
第六章 验收与成果管理
第十九条 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应于合同规定的结题时间内填写《贵州大学文科一般科研项目验收申请表》、文科一般科研项目结项报告以及按《贵州大学文科一般科研项目合同书》要求应提交的其它相关材料,由人文社科处组织专家进行结项验收。
第二十条 因故不能按期结项的,应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及所需延长的时间,经人文社科处同意后方可延长结项,但只能延期一次,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半年。
第二十一条 项目的成果,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著作类项目,其书稿不得少于15万字,且必须被同行专家的匿名通讯鉴定评定为合格等级以上。
(二)论文类项目必须在CSSCI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期刊须为公开出版的正刊(含学术会议论文集、专业性连续出版物)。
第二十二条 本一般科研项目的所有研究成果应注明“贵州大学文科一般科研项目资助” 和项目批准号[Supported by general project fund for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of Guizhou University,No…… ],未注明的不予列入验收材料。
第二十三条 文科一般科研项目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归属贵州大学所有。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学术论坛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学术
论坛
时
间2017年10月28-29日地
点复宣酒店四楼报告厅(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400号)主
办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Saturday, December 28, 2017 开幕式 8:30 – 9:20 主持人郭苏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高研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大会致辞
8:35 – 8:50(限时15分钟)Opening Remarks 8:35 – 8:50(15 minutes)
陈志敏(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晨明(中共中央宣传部巡视员,原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主旨发言
8:50 –9:20(限时30分钟)Keynote speech 8:50 –9:20(30minutes)
龙永图(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题
目: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 会议合影
9:20–9:50地点:复宣酒店四楼报告厅Photography 9:20 –9:50Venue: Fuxuan Hotel Conference Room 第一场专题:“逆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当下挑战
9:50 – 11:40 主持人
燕继荣(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齐晔(清华-布鲁金斯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发言人与发言题目(每人限时10分钟)Speakers and Topics(10 minutes each)朱云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荣誉教授)题
目:逆全球化与“金德伯格陷阱” 何伟文(前驻纽约、旧金山商务参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题
目:科学认识逆全球化,推进包容性全球化 霍建国(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题
目: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Jean-Marc Coicaud(让—马克·夸克)(欧洲人文科学院院士,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复旦高研院“复旦杰出学者”Distinguished Fudan Scholar国际访问学者)题
目:Rejecting or Rethinking Globalization? 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题
目:两种全球化及其顺逆分化 肖
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题
目:在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夹击下:中国需要何种经济民族主义? 王
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题
目:“逆全球化”的假象
韩召颖(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开学报》主编)题
目: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现象及其解释
问答与讨论
11:10–11:40Panel Discussion 11:10–11:40 午餐时间(Lunch)12:00 – 13:30
地点(Venue)
复宣酒店三楼宴会厅
第二场专题: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14:00 – 15:50 主持人朱云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发言人与发言题目(每人限时10分钟)Speakers and Topics(10 minutes each)Philippe Schmitter(菲利普·施密特)(欧洲大学学院荣休教授,复旦高研院“复旦荣誉学者”Honorary Fudan Scholar高级访问学者)题
目:Thoughts on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upon 'Real-Existing' Democracies--New and Old Terry Lynn Karl(泰利·莱恩·卡尔)(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复旦高研院“复旦荣誉学者” Honorary Fudan Scholar高级访问学者)题
目:Globalized Oil and the Nationalist Reaction 齐
晔(清华-布鲁金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题
目:新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燕继荣(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题目: 全球化与中国的角色 谢遐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资深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理事长)题 目:全球化的哲学——从和而不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韦 森(复旦大学经济史与经济思想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题
目: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胡
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总编)题
目:全球化震荡与全球治理的新趋势 刘
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题
目: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何以兼容? 问答与讨论
15:20– 15:50 Panel Discussion 15:20 – 15:50 茶歇时间(Tea Break)15:50– 16:10 第三场专题:“新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16:10 – 17:50 主持人葛
荃(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会长)肖
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与发言题目(每人限时10分钟)Speakers and Topics(10 minutes each)赵永茂(台湾大学前副校长,政治学教授)题
目:全球化下都会的失衡发展:新经济社会冲突下的政治反省 张中祥(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卓越教授)题
目: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美国退出《巴黎协议》为例 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题
目: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底色与维度 庞中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题
目:作为全球问题的全球化——对“新全球化”的批评视角 丛日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题
目:西方文明的困境:后物质主义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题
目:美国“全球”观及其变迁——基于美国国会立法的文本分析 韩璞庚(《江海学刊》杂志社总编辑,教授)题
目:全球化与文化自信
问答与讨论
17:20– 17:50 Panel Discussion 17:20– 17:50
晚宴(Dinner)18:00– 20:00
地点(Venue)复宣酒店三楼宴会厅
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Sunday, October 29, 2017 第四场专题:“一带一路”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8:30 – 10:10 主持人何增科(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原中央编译局巡视员)韩召颖(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开学报》主编)
发言人与发言题目(每人限时10分钟)Speakers and Topics(10 minutes each)徐
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题
目:一带一路,调查先行——以进入“世界历史”后英、日、美三国为参照 郁建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题
目:全球化逆转中的中国角色 门洪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题
目:应对全球治理危机与变革的中国方略 葛
荃(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会长)题 目:质疑“全球化”——兼及“一带一路”的文化考量 景跃进(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题
目:中国政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任
远(复旦大学国家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社会学教授)题
目:“一带一路”下跨境商贸的发展和国际人口迁移 丁剑平(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题
目:从一带一路货币汇率参照篮子中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素
自由发言与讨论
9:40 –10:10Panel Discussion 9:40–10:10 茶歇时间(Tea Break)10:10–10:30 主旨发言 10:30– 12:00 主持人
张
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旨发言
10:30 –12:00(每人限时30分钟)Keynote speech 10:30 –12:00 林毅夫(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题
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的影响
管中闵(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题
目:网络观点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化 自由发言与讨论
11:30–12:00Panel Discussion 11:30 –12:00 午餐时间(Lunch)
12:00 – 13:30 地点(Venue)复宣酒店三楼宴会厅
第五场专题:全球化与中国国家治理 14:00 – 15:40 主持人徐
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郁建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发言人与发言题目(每人限时10分钟)Speakers and Topics(10 minutes each)孙笑侠(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题
目: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法律史的第三个时代
何增科(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题
目: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崛起竞赛与国家治理制度竞争 张小劲(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题
目: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治理: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孔繁斌(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题
目:全球化格局中的中国国际移民政策选择 邓大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题
目:复合政治:自然单元与行政单元的治理逻辑 麻宝斌(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题
目:全球化时代的政府治理原则:基于社会正义的视角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题
目:全球化的结构性困境 问答与讨论
15:10– 15:40 Panel Discussion 15:10 – 15:40
茶歇时间(Tea Break)
15:40– 16:00 第六场专题:“新全球化”的现实与前景 16:00 – 17:40 主持人孙笑侠(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
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发言人与发言题目(每人限时10分钟)Speakers and Topics(10 minutes each)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题
目:对中国发展体制的若干思考 张明军(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题目:价值抑或模式:对全球化的再认识 吴志成(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题
目:反制逆全球化
郭忠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题
目:民族国家的全球化:历史路径与发展动力 徐斯勤(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题目:The Impact of the Trump Presidency on Globalization: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May Tan-Mullins(宁波诺丁汉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题
目:BRI session: Lessons from China-Africa for BRI Chinese stakeholders 顾
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题
目:全球化的取向与价值维度 问答与讨论
17:10– 17:40 Panel Discussion 17:10– 17:40
晚宴(Dinner)18:00– 20:00
地点(Venue)复宣酒店三楼宴会厅 大会结束 The End of Program 其他与会人员
叶祝弟(《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刘建军(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刘清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孙国东(复旦大学高研院副教授、副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林
曦(复旦大学高研院副教授,院长助理)陈润华(复旦大学高研院讲师)王中原(复旦大学高研院讲师)
第四篇: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服务,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
第三条 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课题”)实行面向社会,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的原则。凡符合本办法各项规定,研究领域涉及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条件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市内外单位和个人,均可申请。
第四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主要设置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区县课题。重点课题主要是关系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以及关系学科基础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一般课题主要是一般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区县课题主要是区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对策性应用研究。
第二章 规划和选题
第五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的选题,主要采用发布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的方式进行。课题指南发布时间在当年的第一季度。课题指南,由市社科联向社会广泛征集并组织专家论证和汇总整理,报市社科联主席办公会审定后发布。
第六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际、回答时代课题的作用,大力推动学术观点、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着力推出代表我市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建设服务,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第七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每年评审一次。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研究报告、论文完成时限一般为1年,专著一般为2年,最长不得超过3年。除重要的基础研究外,鼓励以研究报告、论文为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
第八条 少量题材特别重大,党和政府关注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的课题,以市社科联采用招标或委托研究的方式立项,经市社科联主席办公会审定,由市社科联单独组织。
第三章 申报、评审与立项
第九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自课题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市社科联受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
第十条 申请人可向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区县社科联、学会索取有关资料,也可在泸州市社科联网页(党政网)或泸州社会科学网站(互联网,网址www.xiexiebang.com)直接下载,认真填写《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书》须经申请者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区县社科联、学会初审,签署明确意见,承担科研信誉保证。多单位合作课题,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负 责申报及初审,按有关规定上报市社科联。
第十一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实行课题负责人责任制,一个课题组确定一至两名负责人,负责人享有《申请书》中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申报市社科规划课题者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申请市社科规划课题,应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也可由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3、申请人必须是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的实施者,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
4、申请人当年只能申请一个课题,已承担的省社科规划课题或市社科规划课题到期未结项的不得申报。
第十二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实行专家匿名评审。评审专家实行聘任制和回避制。
第十三条 市社科联负责组织市社科规划课题的评审。经过资格审查合格后,市社科联将《申请书》活页分送专家匿名评审,由专家写出评审意见并评分。市社科联按评审意见和分值择优选出拟立项的申请书,组织专家评审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产生拟立项项目。专家评审组组长签署评审意见,报市社科联主席办公会审定后,上报泸州市委宣传部批准立项。
第十四条 立项批准后,市社科联向课题负责人下达《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通知书》。立项时间从下达立项通知书之日算起。
第四章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第十五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经费按课题种类采取不同拨付方式。重点课题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两次拨付;一般课题和区县课题研究经费,经鉴定结项后,以结项通知书为凭,一次拨付。
第十六条 重点课题研究经费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第一次以负责人立项通知书为凭,拨付资助经费的50%;第二次以结项通知书为凭,拨付余款。未通过验收结项的,不予拨付余款,并追回已拨经费。
第十七条 重点课题负责人按计划自主支配课题经费。课题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资料费、调研差旅费、小型会议费、计算机使用费、印刷费、管理费等。
第十八条 市社科联对管理范围内的课题资助经费使用行使监督、指导职责;课题负责人应妥善保存经费开支的账目和凭据,以备审计部门、上级财务部门以及市社科联检查、审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承担市社科规划课题的单位,可给予配套资金予以支持。
第十九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五章 课题的中期管理
第二十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实行检查制度。主要检查课题研究进度、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检查一般在每年下半年进行。各课题承担单位对当年在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和已完成课题的情况进行检查,填写《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检查表》,报送市社科联。
第二十一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市社科联负责市社科规划重点 2 课题和一般课题的管理;区县课题由各区县社科联管理。各级管理机构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市社科规划课题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市社科联对课题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各单位管理情况进行抽查;每年通报课题执行情况,组织交流管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应将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列为本单位重点科研课题,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要定期对规划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规划课题的跟踪管理,促进课题组按时高质完成研究。
第二十四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同意,报市社科联审批:
1、变更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
2、改变课题名称;
3、改变最终成果形式;
4、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5、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6、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课题研究和出版等方面有涉外问题;
8、中止课题协议,申请撤销课题;
9、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
第二十五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市社科联调查核实,报请市社科联主席办公会批准撤销课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低劣;
3、第一次鉴定未能通过,经修改后重新申请鉴定,仍未能通过;
4、剽窃他人成果;
5、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
6、逾期不提交延期申请,或多次延期仍不能完成。应用性研究课题延期一年仍不能完成,基础性研究课题延期两年仍不能完成;
7、严重违反财务制度。
第二十六条 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市社科规划课题。撤销课题情况属于前条的第1、4、7项者,市社科联将对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次年立项课题予以一定限制。
第六章 成果鉴定和结项
第二十七条 为科学地评估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最终成果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验收结项。市社科规划课题的最终成果须经鉴定结项后,方可出版。
第二十八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最终成果的鉴定采用聘请同行专家鉴定或会议鉴定的方式。市社科联负责组织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区县课题最终成果的鉴定。
第二十九条 鉴定专家的选定:
1、市社科联在社科专家中挑选。鉴定专家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思想作风正派,有较高学术水平。
2、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课题的鉴定专家,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参与鉴定的专家只限1人。
3、课题组不能参与选择本课题的鉴定专家,也不能参与鉴定的具体事务。
4、市社科联须对鉴定专家的人选、鉴定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严格保密。
第三十条 成果鉴定程序:
1、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向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或市社科联索取并填写《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鉴定结项审批书》(以下简称《结项审批书》),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合格后,连同最终成果各一式5份(专著类成果可交1套书稿,待正式出版后补送5套)报送市社科联。
2、市社科联对《结项审批书》和最终成果进行审查,最终成果须符合批准的设计内容和形式,审查合格后,将最终成果和《泸州市社科规划课题专家鉴定表》(以下简称《专家鉴定表》)送鉴定专家进行鉴定。
3、负责鉴定的专家在认真通读最终成果的基础上,在《专家鉴定表》上写出对该项成果的评语和是否同意结项的意见。
4、鉴定专家将《专家鉴定表》和项目成果等材料及时返回市社科联。
5、市社科联汇总鉴定意见,并根据鉴定专家的多数意见确定是否通过鉴定。
第三十一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于鉴定:
1、获得市级社科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的。
2、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政策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大部分采纳引用并取得明显效益,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时作了肯定的批示。
3、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而质量得到有关部门认可。
属于上述情况者,仍须填写《结项审批书》,注明免于鉴定的理由,并附有关证明材料,连同最终成果各一式5份上报市社科联。
第三十二条 验收结项的最终成果,在出版或向有关领导、决策部门报送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字样。
第三十三条 最终成果鉴定通过后,由市社科联发给《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结项证书》。
第三十四条 为展示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所有课题组在办理结项手续时,务必向市社科联提交一份3千字左右的成果提要,同时提交该提要的电子文档。
第七章 成果宣传、出版与推广
第三十五条 各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和市社科联,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使其在党委和政府决策、在推进泸州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十六条 建立相对稳定的成果宣传推广渠道。充分利用刊物、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逐渐形成机制。具有应用价值、重要学术意义的最终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要及时通过《重要成果专报》报有关领导机关,或向社会广泛宣传。重要学术观点要及时摘报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领导机关。
第三十七条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管理部门,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资助市规划课题中的优秀成果出版。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市社科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目标,学校决定设立“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旨在培养一批学术大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若干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学术流派和学术团队,打造学术“精品”,产生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从而带动科研质量的整体提高。
第三条 学校成立“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分管文科与经济、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人事与外事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文科杰出教授、教育部社科委成员、著名哲学社科专家、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及相关管理部门和出版社的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下设办公室,挂靠社科处,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各学院应成立相应的“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的规划和评审推荐工作。第五条 著作入选范围:
1、具有原创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性社科研究成果;
2、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应用性社科研究成果;
第六条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原则上为资助校内人员出版学术著作而设立;有校外人员参加的,校内人员必须是第一作者且校内人员所撰篇幅不得少于2/3。无相关基金支持的学术著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
第七条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5年内学校总计投入150万元(其中学校承担50万元,出版社承担100万元),资助50部左右优秀学术著作出版,每年10部左右。学校承担作者的稿酬,每千字35元左右,出版社承担著作出版的其它有关费用。
第八条
遴选程序:(每年评审时间为4-5月)
1、著者自荐;申请人须提交完成“齐、清、定”的书稿并填写《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申请表》一式五份,并附下列材料:(1)书稿“目录”、内容简介及参考文献一式五份,多人完成的著作须注明分工情况;(2)完整打印的书稿清样二份;(3)其它可反映申请项目学术水平的佐证材料;
2、学院评审推荐;
3、校内外2-3位专家匿名评审推荐;
4、学校评审;
5、校内公示;
6、学校批准。
第九条 基础类学术著作字数一般应控制在25万字左右,应用类学术著作字数一般应控制在20万字左右。所有出版基金资助的优秀学术著作将采用统一风格,并在封面醒目位置标明“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第十条 申请者接到批准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出版社提交成果纸质文本及电子文本,并自觉遵守有关学术著作出版的相关规定,否则将取消资助资格。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社科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