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瑞昌婚俗[范文模版]
瑞昌婚俗
旧社会的时期联姻礼节繁琐,男女双方要凭媒人说和后,先下“八字贴”(即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也就是生辰八字,八字符合后,再由男方携带金银首饰、衣服、彩礼送给女方,所谓的“行聘”。然后,择定时间,相互过门,设宴款待,亲戚相陪,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结婚前,先由男方择定吉日,将媒人贴呈给女方允许。新娘要避人三天,不出闺门,开脸束发。出嫁时,男方来轿,女方由兄弟将胸佩铜镜,头披盖头的新娘背入轿内,然后抬走,进婆家门时,全家人等各自洗脸后相见,洗脸相见预示以后能和睦相处。洞房花烛夜,新郎新娘并坐床沿,任亲戚朋友们手撒泡米,口唱祝词,嬉笑喜弄,尽欢而散,旧称为“撒帐”。
新中国成立后,旧习废除,虽然不行聘,但男女双方互赠衣服、钢笔等作为信物。60年代多步行,新郎新娘比肩并进,妆奁人等尾随其后。70年代则自行车代步行,新郎骑车新娘坐在自行车后,亲属好友带状奁随后跟行。80年代盛行汽车迎接,一般为两辆,也有三四辆前面坐人,后面载妆奁。妆奁也就是现在的嫁妆,过去的妆奁兴几扛,有六扛、八扛、甚至十扛以上的,以前都为家具,内装衣服,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后则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作嫁妆。长
辈们都会在新郎新娘新房内和床上撒上花生红枣桂圆糖子,新郎新娘与亲朋好友做游戏闹着洞房,新婚的第二天,新媳妇要拜堂见长辈,受礼拜的长辈要给新媳妇拜见礼,第三天新娘偕同新郎接娘家姐妹来看新房,一月刚满后回娘家省亲。
随着社会进步,联姻的繁琐礼节逐步被现代人的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所淡出,也保留了下传统的联姻过程,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很多青年男女通过相亲来结识彼此,从自由恋爱至谈婚论嫁时,男方和媒人到女方家里提亲,女方家同意提亲后,男方选好日子去女方家里给礼金说好订婚日期。订婚时双方父母与两边主要亲戚见面,商量结婚的日期和聘礼,如果女方家通情达理一般都不会对男方家有很高的要求,关键是女儿过日子要顺心幸福。结婚前由男方选好结婚日子将其告诉女方父母,征得同意后男方再将聘礼送到女方家里。有些村庄女孩子在出嫁前必须到每家每户吃饭,俗称“出嫁饭”,寓意吃了出嫁饭结婚后回娘家就是客。结婚当天双方的亲朋好友在婚宴上祝福新人,婚宴后,新郎带领接亲车队去新娘家接亲,出嫁时,新娘由兄弟背上婚车,随行的亲朋好友将嫁妆装上车,到新房后由新郎将新娘从婚车内背进洞房。三天后新人一起回娘家拜望父母、长辈,俗称“回门”。
第二篇:瑞昌丧葬习俗
瑞昌丧葬习俗
旅游A1421 姓名:何文斌 学号:20140203156
中国地大,山川地利多变,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其也就造就了我国各地极为丰富、独特文化习俗。在此我介绍下家乡瑞昌的丧葬习俗。
如今随着城市化地不断加快,对文化民俗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断言“中国真正的民俗现只藏身于小县城的偏远乡镇的农村地区”。对此,我比较赞同。这也是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的我选择家乡丧葬习俗的原因,因为只有那,才保留着最传统、最真实也最能让人铭记于心,并且如今还在不断延续。
我家位于瑞昌西部地区偏远乡镇花园乡,群山环抱,极为闭塞。恰如此,我们那地区的丧葬文化一直延续着自己的特色,暑假期间,村中一长辈去世,较为系统的目睹了这一丧葬习俗的过程,加上脑海中儿时村上那些老爷爷奶奶去世后丧葬过程的零碎记忆,加以整理,归纳为此文。
整个丧葬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出殡前,即扎灵、守孝;二为出殡送葬(土话归山);三为入葬后,家属除旧、做法事(土话音译)。
先人一去世,其家属便忙碌起来,首先通知妯娌,兄弟和村中同一房头的族人,此,逝者去世的讯息便立刻在村中传开,此刻家属会请平常走得比较近的族人或者同一房头的族亲(一般多位女性且上年纪的人)去逝者房中替其擦拭身子,然后换上寿衣。一般正常自然老去的逝者其早就备好了寿衣,当然我也见过村中因为婆媳矛盾,婆婆喝农药自杀,来不及就地赶制寿衣而借寿衣的。这主要是维护逝者的尊严,让其干净上路。接下来就是请道士,道士可以说是每次丧葬过程的主角,他摆道场,做法事,指导着整个进程。还记得我们村就有着一位受人尊敬,闻名乡里的道士,按辈分,我喊他祥木伯。在我脑海里,小时候村中老者去世基本上都是他做的法事。首先,扎灵堂,我们不叫摆,因为整个灵堂确实是用竹子、松柏枝扎起来的。一般灵堂都是扎在自家的门前空地上,也有扎在村中公用的屋场上。灵堂少不了的是立根新砍的粗大、高耸的竹竿,竹枝砍光,但竹竿顶梢的竹枝必须保留,再砍一段两至三米的竹梢扎绑于大竹竿的顶梢并且系上道士带来的画着符的红色幡布,幡布下端吊着三个或五个黄色布条,布条里包着一毛钱的硬币,包硬币我不知道为什么,但这跟大竹竿是用来招魂的。灵堂的物品摆设也有讲究,我记得墙上都是挂着阴曹地府的牛鬼蛇神的狰狞画像,什么下油锅、钩琵琶骨、上刀山、腰斩等血腥场面等诸如此类。各孝男女的服饰也都有讲究,而且诸多禁忌。像孝男女一律着白色麻布孝服,黑色孝鞋,鞋上别上一朵白布花,手持粘满白纸的竹筒,竹筒顶端黏的是岁条状的一圈红纸,名曰出拄棒。孝男腰间系用干稻草编织的绳带,头上披白色麻布并以苎麻系之或者浅白色布草绳系之,孝女则头戴白麻布编制成的三角形头套也别上苎麻,腰间不系绳结而是白色布条系之。孝服装束依据与逝者的亲疏关系而有区别,越亲者颜色越深,绳结越粗大。守孝期间,男人不能刮胡须、剃发,女人不能洗头梳头,即便是夏天也如此,孝鞋上的花和出拄棒在整个丧葬过程中不能弄丢,而十分忌讳用出拄棒打人。当天晚上村中的每一户人家基本上都会去逝者灵堂前放一挂爆竹,上柱香,表示悼念,劝劝家属斯人已去,节哀顺变。这期间一天到晚法事不停,道士站在大八仙桌上出神,丢用老竹木根做成的半月形告子(土话音译,有盛告,阳告,阴告,一般是连续两或三双盛告便可以决定逝者是否能埋进祖坟山和逝者最后的下葬地点,当然道士也会结合逝者的生辰八字)
出殡,是整个丧葬过程中最隆重的一部分,出殡的日子必须是到士看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孝男女最悲痛也最痛苦的,上午六七点钟便开始做法事,孝男女便一直下跪,磕头。这也是有规矩的,孝子是一直跪在前面,不能起身,孝女则是一直扶着棺木痛哭,而孝孙,女婿,堂兄弟,侄儿,外甥女婿等则是听道士的命令进行着下跪,磕头,起身等动作,比如说,道士说一叩首,一干人等便得立马下跪磕头,二叩首,三叩首,人们接着磕,他们谁先磕后磕都是有顺序的,而且循环进行着,法事的高潮处,你会看到他们是跪了起,起了跪,左脚起,右脚跪,甚至来不及起又得跪下去。短短数分钟便下跪百来十次,而且还得有节奏。当然他们膝盖下垫着干稻草编的圆盘垫子。中午,全村人在祠堂吃丧宴,丧宴过后不久便是最隆重的仪式,出殡。八仙从祠堂戏台上取来两根红漆粗圆木八仙棍将棺木抬至祠堂门口或者较宽的屋场前,这是令人揪心的场面,女眷们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连棺木都扶不住,在地上爬着哭,声泪俱下,让人听了,很是酸楚动容。到了屋场上,放下棺木,又开始做法事。孝男女们接着哭接着跪。特别注意的是如果逝者为女性,逝者娘家人没到是绝对不允许出殡的,而且娘家人刚进村口,就得一直鸣放爆竹,等人一喊娘家母舅老表到,孝男孙女媳妇一起齐刷刷跪下,且只有娘家人来扶他们起身他们才能起身。这一天,请的乐队也会来,哀乐齐鸣,乐队中中的女队员还会哭丧,哭得也十分令人动容,然后就是哭颂悼文,一般但是什么含辛茹苦抚育儿女啊,和睦乡亲啊,未好好享清福就溘然长逝啊。然后在哀乐中又开始做法事,做完法事便最后悼念,各孝子孙按辈分,亲疏关系依次跟着端着灵位的孝子身后绕棺木三圈,女眷们则依然是趴在棺木上痛哭,他们的声音早已沙哑,哭不出声,但你仍然能听见她们撕心裂肺的哀嚎,头撞棺木,让人动容。随着道士一声起身的吼声,八仙就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都搭把手,抬的抬,扶的扶,因为装了大量熟石灰的棺木足足有一千多斤靠八仙抬起来且一路送到下葬地点是不太现实的,女眷们不用去,其实她们也没法去,丧期间,她们日夜哀嚎,此刻站立都是靠人扶着,这一刻她们仍然是趴在地上嚎哭,全村的人跟送葬队伍徐徐前进,棺木在途中一不能着地;二,遇到桥和神坛必须停,进行过祭,以便让逝者记得回家的路。所以能看如果哪个八仙抬不动了,便立即有年轻的小伙把他换下来,而且有人带着四条长板凳以便过桥时放棺木,一路上鞭炮,震天雷不断。同一房的小孩还会扛着纸糊的仙鹤走在队伍前面,到了墓地,道士依次向墓坑撒熟石灰,烧酒,烧纸钱,仪式结束八仙们便将棺木下葬,浇土,筑实,道士再做一场法事,众人开始回村,这时墓地附近的孩子会跑到墓地来吃送葬队伍带来的食物,叫筑坟粑,我儿时也吃过,一般都是面条或者粉干和糍粑煮的汤食,吃完还要把碗摔碎,吃不完的食物也不会往回带。
下葬回来后,当晚上,逝者家属便会把灵堂拆掉,和逝者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等一起在屋场上烧掉,并做场法事,然后每一户派一个小孩为代表去逝者家去分一份祭祀的食品回来,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等村长分好,说,好了,大家便抢自己中意的那一份,后来,八仙觉得他们出力最多,就吵闹,不愿意全村人分,他们要独得,后来分食品这个习俗就消失了。下葬后的第三天和头七家属都会去坟上祭祀,并做一天法事。到此,整个丧葬才算结束。
家乡的这一丧葬习俗现在仍然在延续,究其原因,我就觉得是家乡人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对先人的哀思很好的继承。我坚信在我的家乡这一习俗永远不会消失!
第三篇:婚俗文化
浅谈岭南地区的婚俗文化
摘要:婚俗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岭南地区的婚俗文化内容 ,丰富多彩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岭南地区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婚俗文化形式多样 ,内容繁杂 ,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岭南、婚俗、文化
岭南地区的婚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随之变化,这昭示着岭南地区社会的进步,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岭南地区的汉族婚俗文化从不同区域可分为三类广府婚俗、客家婚俗与潮汕婚俗,另外还有疍民婚俗和其他一些婚俗习惯。
一、广府婚俗指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婚俗习惯。在20世纪80年以前,广州的婚配嫁娶按时间先后可分为3个阶段。
①婚前礼,婚前礼又可分为六个步骤: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男女“八字”宜婚,婚事方能进入正题。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是日要请酒祝贺。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这次送的礼比纳采时的礼厚,仪式也较隆重。五曰请期。下聘礼后,男家选择婚期,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商定嫁娶日期。六曰迎亲。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男家送来的部分礼物(不能全收),并回礼致谢。
②正婚礼,新娘到男家后当天的礼仪。新娘和新郎双双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对拜。之后,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长者以及贺喜的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后,要给新人封“利市”(即红包)。男家随后设宴款待亲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对饮莲子糖水,取其“连生贵子”的好意头;要对饮“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发齐眉”之意;要吃和顺榄,取其和气、顺利、甜蜜的意思。
③婚后礼,新婚夫妇于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三朝回门”。这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回门时,夫家备上礼品,包括烧猪、鸡和礼饼等。新婚夫妇必须于当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顺着迎亲时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两条道”。
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兴起新式婚礼,并将整个婚礼过程录像留念。
婚礼前,先通过婚纱影楼照婚纱相。通常,新郎、新娘会提前请自己的未婚朋友做男傧相、女傧相(俗称“兄弟”、“姐妹”)。婚礼当天,新娘由“姐妹”陪同到预先约定的美容中心做发型、化妆;而新郎的“兄弟”则装扮花车:在轿车上挂上或贴上鲜花、丝带、彩球,车的正前方则矗立一男一女2个洋布娃娃。吉时一到,新郎领着众“兄弟”到新娘家接新娘。这时候,新娘的“姐妹”会严守层层大门,不让新郎轻易接到新娘,而且与新郎及其“兄弟”唇枪舌战,索取“利市”(俗称“姐妹钱”),拿到一封“利市”开一道门,有的还会藏起新娘的鞋,直到新郎“求饶”、“认输”才放新娘出门。这时,众兄弟、姐妹才热热闹闹地簇拥着新郎、新娘去男家。有的时候,尽管新娘家离酒楼近在咫尺,花车也要特意绕个大圈子经过吉祥路、长寿路、万福路、百子路等,以取好“意头”。随后,新娘由新郎陪同返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婚宴中,新郎、新娘每席必敬酒;宴毕必敬茶,宾客则以“利市”相赠。整个婚礼过程,有的新娘会换2~3套衣服,迎宾时穿西式白色婚纱;宴中着传统红色裙褂;宴毕送客时则换艳丽旗袍。婚宴的菜谱也很有讲究,如是初婚,必有“烧乳猪”这道菜;还有红枣莲子汤,取“早生贵子”之意,有甜汤甜糕,取新婚甜蜜之意。婚宴后,主家还会向来宾回赠“利市”。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选择旅行结婚。
二、客家婚俗指梅州、河源、惠阳等地区客家人的婚俗习惯。客家婚俗一般要经过“六礼仪式”:
(1)说亲。男孩长大成人,父母便托人作媒,寻访适当人家未婚女。媒者向女方父母说明男方家庭、男子年龄、品貌等。如女方父母同意,便进一步相亲,谓之“探人家”;如不同意,则婉辞谢绝。所谓“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请几位至亲内戚前往男方观看郎貌,了解家迁,男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过去女儿本人不去。经同意,女方将女儿出生年、月、日、时,俗称“时辰八字”写在红帖上送往男家,谓“送庚”。男家将“庚帖”放在祖牌位前,三天内诸事顺遂,则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认为“合”,婚姻就算定了。
(2)送定(札定)。说亲合适后,女方提出条件,聘金若干,猪、酒、鸡、鱼若干,桔饼、糖果若干,农村要加上米、豆、粉、面若干;男方则提出要妆奁若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正面写“文字厥祥”,底面写“天作之合”,由双方家长及媒人亲房签字画押,各执一份。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在城关则由男方送桔饼、糖果并布料、鞋袜、戒指或手表等到女家,女家回送帽鞋衣服给男方。有的还由男家请一二桌“订婚酒”。从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送定以后,逢年过节,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直到结婚为止。
3)报日子和送聘金。男方择定“斗床”和接亲的日期后,告知女方,叫“报日子”,一般要在结婚一个月以前,同时男方将聘金送给女方。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九”,图其谐音“久”的吉利。女方在男方斗床的时候,要送柚子和木炭到男家,含有平生贵子和暖新房之意,俗称“探子探孙”。男方要做许多大肉圆送给女方分赠亲朋好友,以示结缘。
(4)盘嫁妆。嫁妆丰厚俭朴相差很大。旧时一般人家嫁女的妆奁有五色衫裤、梳妆台、脚桶、尿桶、门帘席、木箱或皮箱等,富贵人家则加绫罗绸缎、被褥毛毯、金银手饰等,招摇过市,极尽炫耀。送嫁妆的人叫“青娘”,由男方给予红包。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盘嫁妆的时间在日间,具体日期各地不同,城关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乡间多在新娘出嫁的第二天。
(5)接亲与送亲。接亲也称迎亲,旧时多在日间进行,现多在深夜。男方在午间要备猪头、鸡公、鱼及香烛、喜炮声中到女方家中接亲。“我是花轿抬到夫家的!”这是旧时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俗话说:“破扇子扇扇也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同去接亲的人要双数。女方家中看到接亲人员前来要将大门关住,待接亲者连放三次鞭炮以后,接过蜡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女方要备办酒宴款待接亲者,谓之“无块席”,婿郎、陪客稍微动筷,不多吃。出嫁姑娘洗澡后,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女方送客的人也要双数,一般有新人伯娓和新娘的兄弟及其他亲友。出门时,女方父母应回避。到男家后,若入门时候未到,新娘先要在门外等待。入门时,鼓炮相迎,男方父母亦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造成日后不和。跨进大门槛时,由厨子宰杀一只公鸡,叫“拦门鸡”。一些乡间习俗在门槛下放一把斧头,新娘踏着米筛进入新房。
(6)拜堂与吃面碗鸡、交杯酒。这是结婚姻最后的仪式,新郎、新娘先同拜天,次拜祖宗,然后夫妻相拜。拜毕同入洞房,洞房内点红烛,桌上放着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新娘新郎共同进餐,吃交杯酒。这是新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新床上放的东西有讲究,城关一般是放四个柚子,上贴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乡间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还有尺秤、算盘、剪刀之类,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会算;另有一盏红灯,取“添丁”之意。
闹房,闹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过去还有“坎压油堆”的陋习,就是一个个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有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过去有些地方因新房狭窄,闹房改在厅堂举行。闹房连续三天,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客家闹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广东客家人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说四句,以吉祥、祝福、禧 戏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着整个闹房过程,典雅、风趣。
圆房,不少地旧俗有圆房验贞之陋俗。南方特别是广东一带,在三朝回门时随送烧猪以示新娘贞节完好,新娘得到男家的尊重,女家为此而感到骄傲。“吃烧猪”成了新娘子是否贞节的代名词。三朝之日新郎伴新娘回门,女方父母翘首盼望,在看到随来的“烧猪”时才放下那颗久悬着的心。女儿是守身如玉的处女,婿家已表示对她满意了,父母才为女儿终身有托而感到欣慰。
请三朝,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要设宴席请女儿、女婿。女儿以客人身份回娘家,可坐首席,宴后当众脱去红衫,改穿普通新衣裳。这天不能在娘家住宿,无论远近都要赶回夫家,有的乡间,娘家过几天邀一些亲戚(妇女)至女儿家中做客;有的结婚满月时,做母亲的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男女亲家各择定日期,设盛宴互相请酒,谓之“上门”。这些喜庆的余音,可以加强两家之间的往来。
婚宴设于厅堂,桌位分尊卑。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插。主要宾客,新郎须一一到他面前恭请并带到规定的席位,奉献碗筷。嫁女宴席则由新娘家长礼请宾客。新郎和新娘的母舅为上宾,坐首桌首席。女方来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他们来了,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斟酒从母舅开始。
三、潮汕婚俗指汕头、潮州和揭阳地区的婚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人的婚礼已越来越富于时代气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然而,传统婚礼还存在。
(1)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2)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
(3)定亲。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亲朋邻里也
婚宴队,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尤其过去娶亲更甚。
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
(4)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 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一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
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踢轿、扎如意,意在给新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这是夫权的暗示。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亲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
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赠姐妹钱一对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之时宴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
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寄寓对出嫁新娘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新婚三天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土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
闹洞房。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
四、疍民婚俗指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婚俗习惯。疍民们的婚俗,虽和陆上居民一样,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婚庆有自己的特色。谈婚时,先将男女双方生辰请相士推算,如算得双方八字无碍,媒人再将两边的家庭详细情况通告对方家长,然后双方家长再商酌礼金,若男家不允女家提出的条件,便封回一个红包,把年生送回,此门婚事便告吹了。饼礼则同陆上居民大同小异,突出不同的是要加槟榔五十七斤。婚礼宴客也不在艇中进行,而是择一开阔、平坦的沙滩,以地当席,海碗当杯,畅饮庆祝。
五、其他婚俗,是岭南特有的一些婚俗习惯,有一些特别的称呼。
童养媳,长江长期以来有带童养媳的风俗,俗称“新婢子”。过去产生童养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重男轻女;二是一些人家娶媳妇
困难。生女孩者常在一二个月内将婴儿送给别人,收养者只需出几斤猪肉和细面。如果将来不做儿媳妇,也可将其出嫁,获取聘金。
过去童养媳结婚往往比一般人早,十五六岁结婚者不少。仪式也很简单,一般不请客,不拜堂,除夕日吃过面碗鸡便同房,俗称“合卺”或“圆房”。婚后夫妇感情多不太融洽。
赘婚,男到女家结婚,长汀俗称“打合同”或“招亲”。女方多属童养媳或等郎妹,前者指婴儿时抱来长大后配童婚(有男孩匹配),后者指抱养来后等着生郎的。因无男孩将新生女儿与人“打合同”的则很少。“打合同”主要条件是生的孩子两姓平分,男方对女方父母负责生养死葬。结婚仪式也较简单,女方家长请本族亲房和男方的家长商议签署合同即可完婚,男方不出聘金,女方也无所谓嫁妆,男方可继承女方父母财产。
转亲,城乡均有此种婚姻,但为数极少。
换亲,兄妹双双互换结成夫妇。两家均可省去聘金、送礼等费用,接亲、拜堂等仪式照样进行。这主要出自家长的意图,双方男女并无爱情基础。
改嫁,寡妇再醮与离群的妇女再婚,过去在社会上受歧视。结婚仪式不能与
普通婚姻相同,如不能穿红衣,不能在厅堂正门出门,要提前一两天离开原来的家,有的地方要半路上轿,接亲时间不能在晚上而在白天等。也有寡妇不改嫁他家,招男子来家结婚“打合同”的,多因其有子女并与翁姑有感情不愿离开所致。离婚妇女也有离婚不离家的,与家人照常生活在一起,除了与丈夫脱离夫妻关系外,其地位与离婚前相同。
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成婚。由于广东城乡多华侨,许多侨居国外的子弟,到了当婚年龄希望在家乡找一女子为妻,以便照顾年迈的父母。可是隔山隔海,路远迢迢,回乡不易,只好由父母物色一中意的女子,按照俗规,从过礼纳聘,到定下婚约,一一遵行礼制。但到了完婚之日,儿子未能归来,拜堂时,便以公鸡代替新郎,一样为公鸡披红挂绿,梳头扮髻,吟诵祝词。新娘花轿一到,由一中年妇女手捧公鸡去迎娶新娘,公鸡与新娘进入厅堂后,一样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公鸡与新娘相拜,一切过程均与真正的婚礼一样。婚礼的当晚,公鸡还要缚在新房中与新娘共度良宵,直到次日清晨才能将公鸡捧走。有的婚后丈夫十年八年回不来,妻子可领养一个男孩作为后嗣,俗称“螟蛉子”。
第四篇:少数民族婚俗
布依族戴过“假谷”始为妻
按照贵州镇宁一带的布依族旧俗,儿女还在背带上时,父母已经为他(她)们谈婚论嫁了。父母们经过“相亲”和订婚仪式,等到孩子有五、六岁大,就要举行婚礼,一切都隆重其事绝不儿戏,但是“婚后”新郎新娘都各自回娘家继续过他们的快乐童年。“假谷(又称假壳)”则是一种以竹笋壳为骨架,用蜡染布包裹而成的头饰。姑娘们因为舍不得自由自在的生活,多数都不愿带上“假谷”,所以在“戴假谷”季节,布依村寨就不时见到“已嫁”姑娘被强行戴上“假谷”的“偷袭”行动。每年的八九月或次年的四月间,男家的母亲、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女子,携带一只鸡、一顶“假壳”帽,悄悄地溜到新娘家里躲藏起来,乘新娘不备,突然把新娘搂住,强解其发,给戴上“假壳”,如没有解开其发须改日重戴。偷水又摔跤彝族结婚要靠抢
如果你的新娘来自以下几个民族,你将发现房子和车子是多么苍白的财富。想成亲,你必须得有个强健的体魄、会摔跤、会唱歌、会抢亲、受得住打骂、会随机应变„„除此以外,你还得配备一支强大的迎亲队伍,并且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因为说不定你还得入赘女方家,被姑娘娶回去!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要选派未婚小伙子去接亲,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白族婚后竟有“性自由”假期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在恋爱、结婚、家庭问题上也是高度的文明和开化。虽然有婚外情的人会受到投江溺死的严厉惩罚,但是如果婚姻存在问题,每年都会有机会“转山岭”去寻找真爱。白族规定,每年在某个时段要给每个家庭成员三天时间,凡是婚姻存在些问题的家庭成员,在这三天中可以找往日的情人去到周围山中某个安静的地方互诉衷肠,可以卿卿我我甚至可以同居,以宣泄这一年的思念之情,别人无权干涉。三天过后则必须回归家庭。傣族娶个小和尚回家
在傣族,是男嫁女。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是要嫁出去的,而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则会把女婿娶回家门。在傣族的传统意识中,男人需要出家一段时间才算得上有文化的上等人,而奘房(即寺庙)不过是他们暂时的学校,奘房附近必有大青树,大青树下也不乏美丽动人的傣家小朴哨(姑娘):傣族小和尚是可以串朴哨(谈恋爱)的!在傣族,少男少女从很小就开始了谈恋爱,这便有了“小和尚谈恋爱”的风俗习惯。在乡镇的街头,你常会看到很小的男孩子身着和尚服饰,骑着自行车,后面带着如花似玉的傣族少女在街头穿行。这是一个清青春醇的爱的故事,它带着浓浓的民族风俗,在这地处群山深处的傣家山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丽江戴眼镜黑胖男人是极品
丽江是男人的天堂,这里的纳西男人是从来不用养家的,女人养家干活,男人负责“琴棋书画烟酒茶”,只要会玩就可以了,越有知识的男人就越有地位,又因为以胖为美,所以戴眼镜的黑胖男人在这里就是极品。在这里结婚仪式有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松毛,扎迎亲牌坊。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撤“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下右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蒙古族婚礼] 蒙古族婚礼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 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比如,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都是 蒙古族婚礼的共同点。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 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双 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表现了农区 特点。
西部牧区接亲时新娘骑马,整个婚礼仪式充满了牧区特点。西部牧区婚礼申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地保留传统习俗的还是 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 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 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来到女方 家要绕蒙古包一圈,d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 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间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 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娘才 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 隆重的“乌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 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
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 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娘要拉着新郎从火 堆另一端递过来的鞭梢,从火申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 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
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 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郎手执铜壶,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酒盘向 宾客敬酒,被敬酒者一定要一饮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入 高潮,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 的衷心祝愿。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回族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摸、羊肉 给女方家送去,口呕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 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 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 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 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 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 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旬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旬当着证婚人间新郎: ”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间新娘,新娘 表示同意,阿旬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 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尼卡哈“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 洞房。
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 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 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 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 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即 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2006-5-23 10:47:22
来源:中国56民族文化网
[满族婚俗]
由于满族历史悠长,分布很广,因此各地的婚俗差别较大。如沈阳一般满族婚娶旧俗,子女成年,男女方父母首先要给儿女 对照八字,如若合婚,双方父母才能由媒人带领”相看“,也口H。相 亲”,俗称“看门户”。如双方相看中意才能定婚。
定婚,男方家要以头环首饰等为定礼,送至女家,称“放定”,又称“过小礼”。这一天,女方姑娘要盛装出见男方家长,装烟、倒 茶敬给男方尊长,男家给以装烟、倒茶钱若干,亦称“斟盅”。
娶亲:由男方选二个结婚日子,由媒人送给女方,叫“送喜日 子”。男方在结婚前几天,择吉昏将聘礼(老酒一瓶30斤、猪一 口;或成衣4件,皮、棉、夹、单)送至女家,叫“过大礼”,俗称《下大茶“。纳聘日,男方家长借儿子至女方家,拜见岳父母,称之”磕 头“,女方家长赏以钱、针绣等物。女家将聘礼陈列到案桌上,两 家亲翁跪在案下酌酒,互相交递酒杯祭撒地上,称为”换盅“,接 着是”开剪“,将男方送的彩布与女方做衣服;同时,女改辫发而 盘譬,称为”练习“。
娶亲时,一般男方要操办三天。第一天叫”响栅“。这一天婆婆、婶婆去请老亲少友。头一天动鼓乐、搭灶、劈柴。第二天叫 ”晾轿“。迎娶前一天,男方乘轿或车至女方家迎接嫁妆和新娘。女方送嫁妆和新娘上车,新娘要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 称”打下处“。女方只把嫁妆送到男家,列于门前案桌上,俗称”过 箱柜“。男方设迎风酒接迎女方送嫁妆人,俗称”下马杯"。
第五篇:瑞昌二中2012工作总结
瑞昌二中2012—2013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和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继续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抓住强化学校管理这一关键,以德育为首,突出教师队伍建设,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稳妥的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进一步促使学校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发展,现将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育工作
1、认真开展入学教育,组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瑞昌二中学生一日生活常规》。及时检查、督促、通报,查处不规范的行为,责令及时整改,进一步规范了学生言行。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周一组织升旗仪式,在“钓鱼岛事件”期间,各班举行理性爱国主题班会。
3、主办2013年元旦大型文艺汇演。各年级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演出取得较好的效果。高二年级节目质量高,包揽二个表演一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奖。
4、认真做好2012——2013江西省、九江市三好学生、优秀学干评选推荐工作。高三(1)班涂星宇、高三(10)班胡竞文等8位同学分获省、地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
5、开师德师风教育。一是重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言行,依法施教。二是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求每个教师写心得笔记,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落实十八大精神。三是认真学习贯彻十八精神,开展“尊师爱生”主题教育。
6、认真开展三级值周。进一步明确细化值周职责要求,提高标准,重点加强早、中、晚三个时段的监管。年级值周教师,年级领导对住校生起床、晨读、纪律、常规及时检查、通报,并在班主任例会上交流反馈。本学期校值周评比结果:高一累计1903、6分,积分40分,获1次流动红旗;高二累计1920、3分,积分50分,获2次流动红旗;高三累计1888、8分,积分35分,获2次流动红旗。
7、认真搞好卫生工作,划分卫生责任区。要求各班学生每天对卫生区实行早、中、晚3次保洁和打扫。政教处每天早晚检查卫生,敦促打扫不到位的班级“补课”。卫生工作总体较好的班级有:高一1、2、7、8班 ;高二2、4、12、13班; 高三2、14、17班。
8、完善相关的学生健康材料。把卫生防疫、保健结合在一起,做好学生体检、结核病普查、卫生习惯养成和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
9、班级管理工作常态化。年级组按时做好班级月评工作。政教处依据平时工作,对照条件,逐项评估审核,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可信。高一年级班级管理富有特色,班会课统一备课,统一安排,利用多媒体开展多项专题教育,如爱护校园环境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老敬贤教育,上网安全和公共安全教育等。班主任坚持早到班、勤跟班。较突出的有:高一:张在顺、占永行、张吉龙、丰文化、钟绍平、伍志、余小桂、黄松华;高二:何金桃、余新莲、王学军、汪泽兵、李胜利、梁德军;高三:魏洪秋、徐建成、雷国兵、张先送、严忠、周庆胜、朱瑞生等。新老班主任结对子帮扶,互帮互学,互相促进。一些新班主任如伍志、余小桂、曹莉芳、卢腾蛟、虞法志,在注重自身探索积累的同时,能向老班主任学习请教,班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0、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阵地作用。学校综合宣传栏主题突出,注重质量;校广播站在学生中挑选播音员,坚持每天播音;大多数班黑板报坚持每3周更换一次,主题突出;政教处、学生会的《德育通讯》、2 《小荷》、《步月桥》等刊物定期发刊;学校重大活动新闻或图片有20多篇(条)分别在瑞昌教育网、瑞昌电视台、《瑞昌报》和《九江日报》上刊用。宣传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徐平、陈俊、何新国、雷国兵、何毓阳等老师。
二、教学工作
1、认真细致地对2012届高三高考目标管理进行评估。2012届高三高考完成预定目标,目标管理评分为97分。同时出台13届高三高考目标管理责任书。
2、不定期地组织评教工作。教务处及时将评教情况反馈年级,并就教师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年级组一道,提出了整改意见。从评教看,下列教师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肯定和好评:高一:周平礼、付国新、张绪春、胡小玲、雷娟、刘莉萍、范岚岚、姜爱梅、李欢、李军、宋继峰、占永行;高二:梁德军、方乾发、肖广谋、李洪波、余新莲、朱孝英、陈尚东、申家才;高三:周爱金、郭庆华、徐平、徐建成、柯轲、严忠、田小玲、周素珍、朱雪芹、魏学东、邱永健等。
3、建立和健全教学常规督查机制,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作。早读期间,绝大多数语文、英语教师按时到岗,布置早读内容,坚守岗位,早读效果良好。高
一、高二在课外活动期间开展培优补缺工作,辅导教师基本上能按要求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4、第5周和第17周组织高三参加七校联考。第一次联考我校文理科在七校文理科前10名学生中分别有4个、5个,成绩比较理想。第二次联考我校文理科在七校文理科前10名学生中分别有4个、1个。在第二次六校联考试卷评比中,我校制作的数学文、理试卷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主笔者虞法雄老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高三两次参加六校联考后,都及时召开教学工作总结会,肯定成绩,找到差距,,研究对策,明确方 3 向。
5、年级较好发挥基层教学管理的功能,保障年级教学工作平稳发展。各年级根据本年级实际,制订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各年级各备课组基本上能开展新课标的教学尝试与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性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6、理化生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和学校现有条件,制订了实验教学计划,并逐步予以落实。实验教学完成较好、上课效果比较突出的教师有王忠松、吴云风、邓燕群、宋继峰、陈小平、李军、钟绍平、周佐斌等。
7、认真组织各类考试。无论高三六校联考,还是期中、期末统考,从试题制作、翻印,到考试、阅卷、成绩统计分析,各个环节均能落实到位,使各类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8、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类竞赛活动,并取得较为突出成绩。胡杨同学获全国数学联赛江西赛区三等奖;胡竟文、李子洲同学获全国生物学联赛江西省级三等奖;章云、曹山秀获全国生物学联赛九江市级二等奖;周志红、朱屿同学获九江市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二等奖;徐瑶、陈颢元、周岸佳、周柳、严玥、徐梦奇、金爽、汪川同学获九江市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三等奖。
9、图书馆为新生办理借书证,对阅览室进行布置,对学校图书进行编码上架,为迎接省校一级图书馆检查做准备。
10、认真做好新生建档、高三语文数学英语水平考试、高二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水平考试、高三高考报名、高三技术科目高考等工作.11、第九周学校举行第27届田径运动会。这是我校塑胶运动场建成后的第一次运动会,运动员积极参与,奋力拼搏,取得优良成绩,有11人破校运动会纪录。运动会组织有序,开得紧张热烈,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12、期末考试情况
(1)完成高考一、二、三本模拟指标均在100﹪的班级有: 高一:5、6、7、9、10、13、14; 高二:2、4、5、6、7、8、13、14、15; 高三: 2、3、4、9、12、15、17、18、19、21;(2)学科成绩突出的有:
高一:1、2、3、4班数学、9班英语、3、14班物理、1、3、7班化学、2、3、4班生物1、2、4班政治、1、2、4班地理;
高二:2班语文、1、2、9班数学、1、2、9、10班英语、9、10、13班物理、9、10、11班化学、9、10、13班生物、1、2、4班政治、1、2、4班地理;
高三:2、3、10、12班数学、10、11班英语、10、11、12班物理、10班化学、15班生物、2班政治、3班地理。
(3)、少数班级学科教学期末成绩落伍,平均分与同类班级相比差距较大:高一:11、12、13、15班数学、4班英语、8、11、12、13班化学、11、12、14班生物、7、11、13、15班政治、3、4班历史、10、11、12、13、14、15班地理;高二:
15、16班语文、3、15、16、17班数学、15、16、17班英语、14、15、16、17物理、12、14、15、17班化学、14、15、16、17班生物、3、5、8班政治、3、5班历史、5地理;高三:9、13、16班语文、6、9、16班数学、16英语、9班政治、6、9班历史、2、6班地理、13、14、15、16、17、18、19班物理、13、16班化学。
三、教研工作
1.认真制订《教研工作计划》,并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会,进一步强调“明确职责、分头管理、抓住典型、注重落实”的工作思路,对教学 5 常规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检查督促办法,保证了全校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迎接九江市教育局常规检查组和瑞昌市教育局年终检查组检查,检查结果良好。
3、加强师资培养,鼓励教师建功获奖,努力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展示平台。本学期有多位老师在省市各项教研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陈丽娟老师在中央教科院“十二五”总课题组举行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录像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另有何毓阳、谢名艺等5位教师分获全国二三等奖。柯晓华、王忠松、田晓玲等老师,分获全国总课题组论文竞赛二等奖。余新莲、虞法雄、陈小平(小)、伍志分获九江市数学基本功竞赛一二三等奖。据不完全统计,教师论文获奖、发表的有十几人次。梁德军老师被推选为江西省中语会理事;徐志明老师被瑞昌市教体局聘为“瑞昌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
4、课题研究向高端进展。本学期我校在研的两个国家级课题、四个省级课题和四个九江级课题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研究势头良好。其中李美龙书记主持的《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子课题,每学期都有安排,有活动,有成果,多次受到九江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站的表扬。
5、名师工程有序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我校徐平、何毓阳、徐志明等老师的名师研修工作室顺利通过江西教师网的审核,光荣地承担了于2013年元月14日开始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名师网络指导研修任务,将瑞昌二中的影响辐射到全省。柯轲老师荣获九江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光荣称号。
6、认真做好教案作业的过程检查和学期检查工作。着重抽查快班教师的教案、作业,细化检查过程。对教学常规做得好的教师进行表扬,6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主要领导,同时还在校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布。本学期,教案书写规范的有:胡小玲、方乾发、周爱金、陈小平(小)、谢名艺、柯阳枝、刘丽萍、冯婷婷、曹丽萍、朱瑞生、章斌英、文泉学、陈经山、刘羽祥、蔡报刚、戴金宝、李军等。作业批改较好的有:周丽娟、王访贤、雷国兵、柯阳枝、汪泽兵、刘礼萍、谢名艺、田晓玲、朱孝英、陈丽娟、陈尚东、姜爱梅、王忠松、王岭华、王笑波、陈新雄、张先送、陈小平、朱瑞生、何剑英、沈敏先、申家才等。
7、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教研活动开展得较好的教研组有:物理、化学、地理和英语。课堂教学较好的教师有:梁德军、卢腾蛟、李小珍、丰文仕、柯轲、徐建成、田晓玲、朱孝英、陈尚东、陈经山、邱永健、申家才、黄松华、朱瑞生、占永行等。听课评课表现较好的教师有:何毓阳、柯晓华、柯阳枝、伍志、李欢、张玉芳、黄晓明、蔡报刚、杜振亚、郭金录、朱瑞生、魏学东等。
四、电教工作
1、加强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开学初给全校各班下发了《瑞昌二中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登记表》,每班指定一名学生协作管理本班多媒体设备及使用登记,电教中心指定专人对其维护,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设备出现较大故障及时与供货商联系,保证了教学的正常使用。使用率较高的班级有:高一(1)、(2)、(4)、(10)、(11);高二(1)、(2)、(4)、(9),(10),(14),(15);使用较多的教师有:高一年级刘丽萍、周佐斌、柯长红、余泽箴;高二年级:梁德军、王访贤、方乾发、张玉芳、朱孝英、文泉学、蔡剑、占永行、陈迪清、陈小平(大)、罗强;高三年级:周爱金、郭庆华、李靖子、周素珍、戴金宝、朱晓益、严志明等。
2、积极参加省市电教活动,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本学期,徐志明老师指导的高一学生徐麟同学参加了江西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盛晓霞老师指导的高三学生华小峰同学参加了九江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中获二等奖;组织高二学生参加江西省中学生英语听力竞赛活动中朱屿同学获九江市一等奖,周志红同学获二等奖;汪川、金爽等七位同学获三等奖;
3、规范了各功能室管理,完善了各项制度。本学期开学初对各功能室的设备进行了登记和维护,进一步完善了各功能室的规章制度,将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对学校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进行了整理,对教师在江西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上传下载做好登记。
五、安全工作
1、重视安全教育
(1)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利用班会和板报,广泛开展多种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
(2)组织全校高三年级学生参加全国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使全体学生全面地接受了一次食品安全教育。组织高一和高二学生1700多人参加第三届“优德杯”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上竞赛活动,使学生受到一次全面安全教育。
(3)在武警瑞昌消防中队协助下,举行了一次夜间防火疏散应急演练,既提高了学生防火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应变自救能力。安保处派两名同志参加全市教体系统应急救培训,提高了安保人员专业技木能力。
2、注重常规监管
⑴ 做好安全自查、抽查、督查
注重班级安全自查,各班都配有一名工作认真负责的安全员,将教 8 室、寝室的安全隐患及学生之间的不稳定因素在每周五上报安保处,安保处对各班上报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并上报,便于学校相关部门及时排除隐患和化解矛盾。在开学初或重大节假日前或重大活动前组织力量对学校重点部位及附属的设备、设施进行隐患排查,对因修建塑胶运动场导致视频监控设备及线路损坏进行更新和改建,保障技监有效使用,宿管科值班人员和管理员每天对学生入住情况和用水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和向相关部门反馈。
⑵ 根据上级安全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学校与各处室、各年级;各年级与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安全责任状的签订;根据市教委要求组织完成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⑶成立了校园车辆管理纠察队。安保处分管领导对纠察队学生进行上岗培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多数纠察队员能认真履行职责,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一定改善。
(4)宿管科认真做好了高一新生入住安排。统筹了各年级住校生安置,重新修订住校生管理制度。做好公寓楼财产维修及管理。本学期公寓楼财产维修相对彻底完善,每次月假返校均对学生进行安全预警,以防学生财物受损。其中2号公寓管理员工作更为出色。
(5)加强了放学高峰期的错峰管理。加强对前后门卫上岗业务培训。坚持晚值班制度和深夜巡逻制度,确保校园24小时巡查。
(6)建立和完善重点学生档案,本学期因学校工作需要招收了相当数量的择校生,安保处尽力做好择校生政审及档案管理。以便多方位地加强对“三有生”监管;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尽量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7)加强对违纪学生的调察处理及跟踪教育,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其中余泽武老师能发扬“白加黑”、“五加二”工作作风,处理好学生之 9 间矛盾纠纷。本学期因违纪被处分的学生共计45人次。
3.强化重要时段管理
(1)加强节假日及重大活动的维稳工作。在各种节假日和重要活动中,安保处加强力量重点防范,本学期未出现任何差错,确保了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2)加强横向协作,群策群力,共同治理;协同工商、药监、食监、文化和公安等部门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净化育人环境,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在十月份进行了以学生仪表、卫生、文明守纪和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了校牌管理,不定期在学校前后大门督察学生校牌、校服的穿戴。同时还深入班级进行实地督察等。对不穿校服、不佩戴校牌、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的进行现场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学期学生聚众打架斗殴恶性事件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
六、党组织及群团工作
学校党总支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学校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组织学习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各支部的考核和管理。一年来组织发展工作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共发展党员8名,其中学生党员5名。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创业创新服务年、发展提升年活动,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了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后勤服务岗、教学业务标兵岗、党员蹲班级、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等活动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党总支响应市委号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灭螺工作,选派两名得力干部到范镇村源源村朱家垅自然村蹲点,总支主要 10 领导经常到点上了解和指导帮扶工作。在学校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支援帮扶点的新农村建设和灭螺点灭螺。
学校工会在党总支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校务公开进一步推进,学校各项重大事务都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实施校务公开,使学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加强民主治校,工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召开了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会上提出了学校新的发展目标,选举了新一届工会领导机构。工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活跃教职工生活。关心退休教职工生活。
学校团委在党总支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团结、教育、带领青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文明监督岗值日活动和多项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中的作用。
七、后勤工作
1、完成了塑胶运动场工程建设和西教学楼卫生间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
2、财务制度化,按学校要求,重新调整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财务人员做到了日清月结,发票管理签字手续严格,收据管理有专人,做到收费手续齐全、去向明确,杜绝乱收费行为。开学有预算,学期结束有结算,并且按上级财政有关要求,继续做好电子记账的工作程序。
3、设施设备维修较及时,并做到维修有登记,有责任单位签字,维修材料去向明确。
4、采购手续齐全,大宗物件有采购中心报告单和报销单,小件购物一支笔签单,改变了过去谁要谁拿谁签字的不良现象。
5、保证了学生饮食安全,对食堂及小超市采购物资经常抽查,并及时提醒其注意饮食安全、卫生、质量的工作。饮食安全方面未出现异常情况。
6、树木花草的绿化管理工作,尽管目前进行了责任承包,但我们并未放松管理,该治理的进行治理,该添置的及时种上,除个别特殊板块暂时无法修整外,基本做到不留死角。
7、节约水电是后勤工作的大事,除水电工作人员及时维修外,对长明灯长流水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晴天教室亮灯上课的班级和办公室下班不关空调的情况,督促教职员工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
8、添置完成了科技大楼两个报告厅的设施设备安装工作。通过努力,解决了西教学楼前历史遗留祖坟迁移的问题。
八、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各年级新课标教学尝试与探索距上级有关要求相差较大,目前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2、有少数人工作作风不实,缺乏主人翁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不强。
3、学生中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打架、旷课、迟到、抽烟、玩手机、违规上网、夜不归宿等),损坏公物现象严重。
4、有些学生卫生保洁意识比较差,随手乱扔现象屡禁不止。到了中午或下午,在校园商店门前、石桌上、人行道上、花坛里随处都有垃圾。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作风,转变理念,真抓实干,细化管理,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为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共同努力!
瑞昌市第二中学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