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7月30日上午,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第一场活动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开启。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海峰教授登上岳麓书院讲坛,纵论“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现场致辞:
尊敬的刘海峰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上午好!我是岳麓书院朱汉民,非常感谢各位冒着炎炎酷暑来到岳麓书院,希望这座千年庭院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清凉和智慧,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来到岳麓书院讲坛的主讲嘉宾刘海峰先生,刘海峰先生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等等,他在教育学和科举领域里面,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作为研究科举史的权威专家和教育部高考改革专家,刘海峰教授将畅谈中国科举的历史兴衰,评解中国国学的历史和出路。出席今天讲座的有凤凰网,电台、电视台,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对大家的到来,一并表示特别的感谢。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大家已经注意到,在7月份以来,我们的岳麓书院讲坛以及整个岳麓书院,正在和凤凰网的一个合作,我们刚才看了一个PPT,我们正在主办一个“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活动,在刘先生讲学之前,我想利用这样一个时间,把大典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华人国学大典,是一项大型国学的推广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首届。7月11号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一个启动仪式和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著名学者李泽厚、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等学者和各界名流,共同见证了这场中华文化史上的国学盛事。
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共同提供学术支持。那么这个活动将从7月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底,在这个期间,我们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全球华人国学奖评奖,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头戏;岳麓书院讲坛,就是我们今天开展的这样一个活动,是一个开端;岳麓书院祭孔大典,以及国学盛典的颁奖仪式、典礼,其中还包括全国国学院长高峰论坛等等,这个活动在今年9月29号在岳麓书院举行,届时将现场揭晓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研究成果奖、国学传播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国学大典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设立了这样一个终身成就奖和国学研究成果奖以及传播奖三大奖项,希望通过这三个奖项,表彰在全球范围内,为国学的研究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其中国学终身成就奖的评选对象,为长期从事国学研究,在国学研究领域里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德高望重的健在前辈学者。这两大奖项,我们邀请了国内外200多名在国学领域的,或在汉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一个推举委员会,我们已经把推荐信发出去了,而且正在陆陆续续收到这些专家的推荐。
国学传播奖的对象是在公共传播领域或者基层讲学领域,为传播国学作出重要贡献的政府、单位和个人,单位包括媒体、企业、公益组织,采取推委会提名+网友提名+表决的形式,评选出这样一个年度大奖,我们将共同期待在9月29号,这样一个颁奖的典礼。应该说这种大规模的国学评奖,在过去还没有过,官方也没有过,民间也极少见,但是我们认为国学是我们当代,非常重要的学术领域,因为它要承担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建设这样一个重大使命。一个民族只有文化自信,才能雄视于世界之林。现在中国的崛起,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但是我们认为,在文化上、在价值观念上,这些伴随着我们整个中华崛起,只有中华文明的崛起,才是我们整个中华崛起的完成,国学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所以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上提出来的,我们希望秉承人文和道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国际上最具知名度、华人世界最有公信力的文化盛典,所以我们弘扬国学,就是要唤起国人对国学的崇敬感,凤凰网总裁李亚先生和我们提出:致敬国学,就是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摇旗呐喊,就是要向全社会乃至全球华人,续接我们的文化,为我们躁动的心灵找寻精神家园,为我们的世界留下一片纯净的天空,一个民族只有对传统文化充满温情、心生敬意,才能够接续文化血脉,才能够提升文化生活的品质,继而加强整体社会的凝聚力。今天我们举办的岳麓书院讲坛,将会在长沙、北京、上海继续举办,我们是一个流动式的讲坛,今天是第一讲,那么从今天开始到年底,我们将会邀请国内外的一批著名学者,面向大众开坛布道,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问,除了分享精彩思想以外,我们还会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话题,尽可能地让国学走进生活、走近大众,真正让国学落地,让不同年龄的人群,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生根发芽。希望有更多的同道、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共同参与国学,延续我们的文化血脉,呵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这次岳麓书院讲坛,得到了国家电网的特约支持,我代表主办方向他们表示我们的衷心感谢。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海峰院长为我们做精彩讲座,他演讲的题目是《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海峰教授。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第一讲: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全文)
一、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现场致辞:尊敬的刘海峰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上午好!我是岳麓书院朱汉民,非常感谢各位冒着炎炎酷暑来到岳麓书
二、国学大典岳麓讲坛第一讲 主讲人:刘海峰教授
内容: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科举制选择了中国1300多年人才 今天很荣幸能够来到岳麓书院,参加我们首届全球华人大典,我有幸来做第一讲,汉民院长和岳麓书院对我的信任,其实我跟岳麓书院,是有非常深的渊源的,以前也多次来过岳麓书院、来过湖南大学,你看我这个PPT里面,这里面首张就是湖南大学报,2003年发表过我的一篇随笔《岳麓之会感怀》,因为我在1994年以后就陆陆续续来过岳麓书院多次,曾任岳麓书院的兼职教授,1996年年底来岳麓书院,受教育部之命,来论证湖南大学的校史,当时有两个专家来参加,也就是在岳麓书院这里开会,后来陆陆续续还来几次,所以我在这篇文章的最末谈到,我终于意识到岳麓书院已经成为自己精神的一处文化家园,所以我很高兴能够再次来到岳麓书院,来做这期讲座。我和凤凰卫视集团也有一定的特殊关系,除了接受过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些采访和一些陆陆续续的,零星的采访、访谈以外,还在2006年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世纪大讲坛,做了一次专题演讲,也就是在当时的6月份,也是高考或者说招生考试的季节做了一场讲座,我们今天这个讲坛,实际上给我出的命题就是《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岳麓书院这样一个千年庭院、千年学府来讲千年科举,我觉得有特别的意义,讲讲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我们的国学有最直接的关联。
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反映了中国整个帝制社会后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因为科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同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又产生了非常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或者说科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壤中的生成物,反过来它又改造了中国这个传统文化之地,使中国的文化更具特色。那我今天谈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谈一下,我认为科举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第二是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是谈废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样三个问题。
先谈第一个问题,科举制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创造之物,有人把它称之为四大文明礼仪中的一个重要发明,我曾经把它概括为,它实际上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在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明。科举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制度,为什么在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产生这种制度,当然像韩国、越南也曾经仿照中国。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我们中国文化环境里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生成有特定的文化积淀,实际上已经奠定了科举制度产生的思想、文化。这种制度产生了“举贤才”的理念,特别是儒家的文化、儒家的理论产生精英治国,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论语·子张》,讲到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典型地反映了孔门师生主张贤能治国的理想,按中国古代最通俗的(理解),学就是学习,仕就是当官,对于学习好的人应该去做官,反过来做官的人必须要经过教育,这个“仕而优则学”在其他国家里面没有这种,至少在近代以前就没有,而我们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现在当官有局限性,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世袭制的体制下,或者我们说在“学而优则仕”的情况,所以它不靠跑官、买官,不靠其他的手段,靠学习来当官,这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就是说不在于出身的高贵与否,而是看自己的学问、能力、高下,来决定是否能够从政,这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孔子也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学也,禄在其中矣。”禄在其中,这个理念跟仕而优则学实际上是一码事。在孔子之后其他的一些儒家代表人物,比如孟子、荀子这些人也还提倡,跟我讲的“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是相同的一些看法,比如说《荀子·王霸》里面就讲道:一个人的出身,不管你出身高贵与否,如果你懂得礼仪、即文学,就是说品学兼优的人,他就应该做,也就是说应该给他高位,但是如果卿相士大夫的孩子,如果你没有学好,品行不够好,就不能再读。(《荀子·王霸》:“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阶层,上下是可以流动的,这些理论实际上跟科举制度是完全相符的,中国传统社会遵孔子为圣人,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其他诸子百家理念,有部分也涉及到“学而优则仕”的概念,比如《墨子·尚贤》篇,还有百家的学者提到这个观点,特别是墨子提到“古者圣王之为政,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他有能力就应该给他提出来,他特别提出来,他特别提到“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官,有能力的人就应该上来,没能力的人就应该下去,这个在当时是很直截了当的提到,社会阶层流动的理念,等于说是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谁生来就是应该当官的,应该根据人的才学、才能的高下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准,这个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贤能制”,我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出现了,它实际上有前面的理论文化基础。人们生来就有为官、当老百姓的各种可能,根据一个人的才学。也就是说科举制度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正是因为有举贤才、尚贤这些观念,所以到汉代开始才出现“察举制”,体现在他的笔试,来测他是否能当官,后来在地方的察举中,也加入了考试的因素,从魏晋到南北朝逐渐加大,后来到隋代的时候才加大到科举。这个考试制度为什么会产生?科举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证明依据,那么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也是和我们中国社会的特性相关,就是中国人向来讲究人际关系的协和,有中华制度的背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人向来重视人情、关系,中国社会从古代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实际上到现在还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面子。在东晋的时候,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就是体现在考试举制,就是跟我们的人情有关,他必须要用刚性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考试的因素逐渐加大,到隋代才出现了科举制。如果从隋炀帝公元605年开始设立进士科算起,严格意义的科举是从605年开始,科举制度在中国经过了1300多年,它的完善到了宋代以后,制度化完善以后,特别是到明清进入鼎盛以后,科举制已经成为“至公”的。从明代开始,各个省的贡院,包括我们以前湖南的贡院,人们认为用科举这种选拔人才的办法,是最公平的方法,在明代甚至有人这么说,“我朝二百年公道,赖有科场一事。”甚至有人说“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科举变为天下最公平的事,就像我们现在,像今年高考出现个别省份的舞弊现象,有很多人认为高考差不多是我们现在中国,最公平的制度之一,跟几百年前人们谈的话题类似,如果大家都作弊,科举就没什么制度可言,科举是通过公开报名、公开竞争,虽然它有一定弊端,但是在1300年间,选择了我们民族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或者是学者,包括我们岳麓书院在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大部分都是通过科举制度,包括朱熹也是进士,岳麓书院大部分都是进士,科举制选择了我们历史上1300多年大部分的人才。
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一书,在谈到中国的科举制时说:“这些官员是经由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所选举出来的,这个方法柏拉图会很感兴趣,虽然这个方法已经失败,今天已不再采用,但是柏拉图一定会因为中国这套办法而喜爱中国。就理论上来说,这个方法最能调和贵族政治和平民政治:人人皆有平等作官的机会,但只有那些适合做官的人才有机会作官。事实上,这个方法实施一千多年来,给中国带来好多好处。”他还认为“这个制度是有缺点的,凡由人类所构想和推行的政府机构,有哪个是没有缺点的?所以这个制度的缺点是人为的,而不是制度本身的,至于世界其他各国,则比中国还差!”因为在传统社会,其他西方国家或者其他各大洲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这种通过考试公平竞争的制度,这是我谈第一个问题,就是科举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一个环境里面产生的。
第二篇:千年科举读书报告
《千年科举》读书报告
2013级岭南学院邱临风
一、书名:千年科举
二、作者:李兵
三、出版社:岳麓书社
四、页数:286
五、内容概要:
本书由李兵在湖湘讲堂的讲稿整理而来,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同时穿插作者的见解议论。本书由引言,尾声和九个主要章节构成。
第一章《推荐选才的古今得失》介绍了在科举制诞生之前我国的文官选拔制度,即以推荐为主的选拔方式。与我之前认为的不同,推荐选才并不是在汉代推行察举制才开始的,本章介绍了,早在上古社会,禅让制的选拔中已经包含了推荐和考察两个环节。在推荐选才中,人才选拔缺乏客观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容易滋生徇私舞弊,具有很大弊端。
第二章《报考》介绍了报考的一些相关细节,如是否有身份限制,是否允许外国人报考,是否允许类似于当今“高考移民”的“科举移民”的存在,是否可以终身报考应试等。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了解到和现在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的报考也需要通过一定程序,具有一定限制的。
第三章《科举预备考试》介绍了在正式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如唐宋的解试,明清时期的童试。让读者明白了原来不是所有报考了的童生都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以明清为例,他们必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才能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机会,成为秀才。
第四章《全面而细致的应试准备》从考生和政府两个方面介绍了为科举考试所做的准备。如考生的经费、考试用品准备,政府食宿场所提供等。在面对科举考试这样对人生有重要意义的考试时,政府和考生们的重视程度与当今人们对高考的重视度差不多甚至更高。
第五章《贡院与磨成鬼的应试生活》介绍了贡院内的结构布置和历代变迁。为我们展现了考生们的考场条件,虽然与当今考场相比,贡院提供的条件实在艰苦,但是从古代的现实条件考虑,贡院的条件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六章《八股文的千秋功过》提到科举,很多人就会自然联想起八股文这个在科举考试中地位重要的考试文体。八股文作为明清科举主要的考试形式,一直以来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作者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介绍了八股文的特点和利弊,综合时代背景,作者认为八股文总体是适合科举制度而且有利于人才选拔的。
第七章《严密的试卷处理与阅卷制度》展现了古代科举考试在阅卷中严密的工作程序,有效地保障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糊名誊录的实施,设立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和对读官,从试卷处理的角度而言,科举时代的严密程度完全不亚于我们现在的任何考试。而科举考试的阅卷也是又多名考官共同完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结果的公平性。
第八章《花样百出的舞弊手段和惊天的科场大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生动地展现了科举考试中考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想出的五花八门的作弊方法,同时为我们介绍了科举历史上几次轰动的舞弊大案和朝廷对于科举舞弊的严厉惩罚。古代对于科举舞弊的惩罚力度比如今要重的多。
第九章《分区录取与及第的荣耀》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科举考试分区录取制度建立的始末和科举及第后的无上荣耀。
六、心得体会
读罢《千年科举》,加深了对科举制度,这个实行了千余年的可谓我国古代最出色的文官选拔制度的了解,科举制度不仅仅是从前历史书上简单平面的几句介绍,我了解了它的运行模式,因为它而发生的或扼腕叹息或忍俊不禁的故事,我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科举制度的思考,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些收获简单谈谈。
1.丰富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从本书中我了解到一些有关科举制度的细节。第一个即是科举制度并非我之前认为的简简单单三场考试,即乡试、会试、殿试。整个科举考试是由很多层次很多次考试组成的,仅仅在乡试之前,便有县试、府试、院试等多层考试,才能取得正式科举的资格。而且每次考试都需要进行几次考试,做若干篇文章。相对现在两天内完成的高考,古代科举更为艰苦。另外,古代科举之前还要进行祭祀仪式,将那些找考生报恩的鬼魂聚在红旗下,把那些找考生报仇的鬼魂聚在黑旗下。还有些地区为了祭祀鬼神,还会设立相关庙宇,这些举动,为科举考试蒙上一层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心理,构成了原始的道德评判体系,有效约束了读书人的言行举止。与我原本以为的不同,古代科举不仅仅有笔
试,还有口试,面试环节。不仅多人阅卷,而且还会进行复查。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俗语如“破天荒”、“小三元”究其渊源,竟然源于科举。
而本书中关于科举的很多细节,如灯笼识人(即为了辨认不同地区考生的身份,点名时同一地区的考生需聚集在同一种灯笼后,在考场前可以看见各式各样不同的灯笼)、上下转托(一种方便考生在低狭的空间内答卷、作息的设计)、五级计分法(即不对试卷进行评分,而将试卷分为圈、尖、点、直、叉五个等级)等细节,都体现出古代人利用现有条件的一种智慧
总而言之,通过这本书,我对科举制度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它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摆脱了之前笼统的认识,我逐渐认识到科举制度在千年漫长的发展中,虽然无法避免地存在弊端,但是的确是一个完善科学,适应当时时代特点的制度。
2.了解了科举制度下的古代读书人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喜事,而金榜题名又是其中最大的喜事,在古代确实不为过。对于广大的平民阶层而言,进士及第就意味着获得了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命运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犹如鲤鱼登龙门。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一制度也的确为广大普通群众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因此,科举对于古代的读书人,具有改变命运的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科举,几乎成为古代读书人的一种信仰。“一举成名天下知”,多年寒窗,一朝成名,平步青云,名利双收的魔力,千年科举,“引无数读书人尽折腰”。
在我们一般的意识里,古代的书生,多半是长衫飘飘,文质彬彬的儒雅形象,或者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潇洒气派。然而事实上在古代,读书人在考取功名之前,地位是比较卑微的,特别是没有显赫家境的读书人,因为自己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又没有获取功名得到朝廷的承认,因此生活相对比较困窘。虽然考取秀才已经可以去私塾任教,然而私塾教师的工资报酬是很低的,仅仅只能勉强糊口,无法轻松养家。正所谓“教馆原是最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前的生活境况就是个十分生动的写照。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读书人的形象也难以保持儒雅潇洒。因为参加考试的时候,考生需将考试所需物品以及几天的干粮和生活用品一并带入考场,一人身背肩扛这么多东西,形象难免狼狈。《千年科举》中的一段话形象的表现了这些考生:“肩上扛着一个大褡裢,脖子上挂一个卷袋,手里提着考篮和考凳,可以说是全身负重,他们与大街上的搬运工没有什
么区别。”蒲松龄也在《聊斋志异》里描述这些考生的形象为“白足提篮似丐”。不仅如此,在考试前,考生们还得接受全方位的搜检,包括头发,脚底,内衣内裤,都必须被搜查一遍。可以看出,为了科举考试,所谓的君子风范,书生尊严也不得不妥协。
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几乎是每个读书人毕生的追求,甚至成为他们狂热的信仰。在《儒林外史》里有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老秀才,家庭为他读书应举做出了巨大牺牲,“六个儿子中,死了一个,四个都卖到外地去了,即使家里留了一个最小的,他也想卖掉。”虽然是秀才,但是却没有能力抚养子女,沦为社会最低层的人;还有的考生一直应考到死,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一生的青春都耗在了科举考试上,及至逝世,进士及第仍然是他未了的夙愿。也有考生因为压力太大在考场发疯甚至自杀,命丧考场。每每读到这些读书人为了科举考试而如痴如狂的事例,总让人不由得叹息一句“科举啊!科举!”
然而究竟是什么,使得科举对于读书人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人们步入仕途,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在当今社会,想改变自己命运有多种方法,不一定要通过读书升学才能出人头地,命运供人们选择的途径有很多。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即使成为腰缠万贯的富豪,也依然是地位低下的商,平民想要成为人上人,改变处于社会低层的命运,只有通过科举这一条路。可以说,古代读书人相对我们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唯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当然,通过科举考试后光宗耀祖的荣耀也是吸引万千读书人的重要原因。通过了科举考试,即可以得到做官的资格,名利双收。而一甲三人和翰林院庶吉士更为显赫,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正是这样的吸引力,使得历代读书人前仆后继,参加一次又一次的科举考试。
3.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虽然现如今很多人批判古代的科举考试,认为它局限了人的思维,压抑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真正有才学的人不能被选拔出来。但事实上,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的历史性跨越,科举考试是适应时代潮流,对于当时的时代有着巨大积极意义的制度。
在科举制度之前,中国古代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等选拔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选拔功能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实行了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对政治体制的垄断,将政权向普通知识分子开放,选拔更多普通士人进入官僚阶层,扩大了封建政治的统治基础。历代统治者不断完善科举制度将“取士不问家世”作为科举考试宗旨,为考生提供了相对公平、客观的竞争环境。选拔人才的功能在历代科举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虽然的确有部分考不上科举的人也相当具有真才实学,如唐伯虎、汤显祖、蒲松龄等,但这并不能否认科举考试选拔出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事实,在科举及第者中不乏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人才。如唐朝的张九龄、姚崇、陈子昂、韩愈等;宋代的寇准、晏殊、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素食、文天祥等;明清的于谦、张居正、林则徐、张之洞、曾国藩、龚自珍、蔡元培、徐光启等。这些人才都是通过科举选举出来的。就如同如今也有很多人批评高考存在一些弊端,然而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一样,都是当时时代下最合适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们提供了相对最科学的标准、相对最宽广的平台和相对最公平的机会。
同时,科举具有很强的控制功能。它不仅能加强思想统治,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统治者而言,所有考生都成为了天子门生,科举考试有利于使人才成为统治意志的忠实执行者,从而达到了控制在传统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知识阶层的目的。与此同时,科举制度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对统治者意志的认同,从而夯实其统治基础,如唐太宗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也”。不仅如此,科举考试还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统一。如,为了稳定西北边境,笼络边疆地区的士人,北宋统治者不断增加这些地区府州县解送考试的名额。
我认为,并不是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了中国在明清时期的落后,导致这种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有很多优点的,但是无论是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还是科举制度的建设,实际上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因此,科举考试的弊端,是当时的政治制度所赋予的,科举制度只是一副骨架,填充它的皮肉取决于它所处的时代。正如我们如今的高考也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宣扬主旋律一般,考试制度是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
七、本书评价
1.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
因为本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来的,因此在语言风格上十分平易近人,书中少有学术性的论述,大多是平白易懂的介绍与解说,照顾了不同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感觉内容详尽而又不觉晦涩难懂。
2.生动有趣的细节
本书在写科举制度的时候,没有一味地说教,而是引用了很多事例,展现了许多细节,从小处着眼,让读者有一个细致具体的了解。其中许多小细节都十分有趣,读来让人很有兴趣又印象深刻。如本书第74页,介绍了一位官老爷点名的方法,看见考生有胡须的,就在名字下面标一个“八”,如果下巴有胡须就标注“个”,如果胡须很多就标注为“而”,这样利用汉字的象形来表现胡须的多少,实在是有创意,十分有趣。又如188页,作者介绍了一位专业替人代考的专业枪手——“温八叉”温庭筠。他在考官的密切监视下从容为八位考生写了文章,这种瞒天过海的代考技巧实在令人惊叹。温庭筠速度快、技术硬、心态好,的确是枪手界的业界良心。在本书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有趣的小细节,让人能保持对本书的兴趣不至于感到枯燥。
3.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虽然本书是一部写科举制度比较优秀的读本,老少咸宜,然而我认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点是严谨性不够。在书中有大量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的确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然而当作者将这些故事作为他一些观点的论据时,稍显有些不够严谨。因为本书并不是小说或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虽然风格平易近人,但也应该能归为历史读物一类,须知历史著作中对于论据事例都需要有严谨的考证,而作者所选的大多事例并非出自正史,甚至有些也不是出自野史,而多选自文学作品甚至是一些传说。虽然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然而它们毕竟是经过了加工的,大量引用作为论据,稍显不够严谨。在书中经常可以看到“据传......”“传说.......”“如果属实的话......”等字眼。《明朝那些事儿》也是一部语言风格浅显幽默的作品,然而其中事例多为正史记载,有据可查,更为严谨些。
另外,作者在书中偶有个人情感色彩太浓,忽视了客观性的情况。如写到张謇冒籍参加科举的时候,虽然张謇的确是一名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冒籍参加科举,本身就是违反了科举规则,对其他考生很不公平的行为,张謇的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指责,至少不应被提倡的。然而作者写到举报张謇的那些人的时候用了“勾结”一词,写到彭学政放张謇一马的时候对他用了“正直”一词。张謇犯错,他人举报,怎可以用贬义词语,彭学政面对违规的考生,姑息包庇,虽然出自爱才之心,但怎能称为正直?很明显作者在这里让自己的个人情感倾向过多的影响了叙述,失去了历史著作应该有的客观和中立。
以上为我一人的陋见,多有不足,望多多指教。
第三篇:中国千年潜规则
中国千年潜规则,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呢?而许多没什么大才华的人,却能最终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都是肩膀上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他们的人生竟会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就是会不会做人。在某种程度上说,在中国,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基本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
大凡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看透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你若想要钓到大鱼,就要像鱼那样换位思考!为什么很多的人,你看不见他的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之中,他就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诀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深谙人情世故而已!在社会上立足做人,一定要懂得人情世故!这是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人情世故,还出来混什么呢?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瞎腾下去也只是白白的浪费精力。而一个能纯熟运用人情世故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起点低一些,混出头还是大有希望的!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点潜规则,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因为性格原因,刀子嘴豆腐心,虽然也没少帮别人的忙,最后却落得没有一个人说他好,反而树敌众多,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无意中得罪了人的缘故。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与激烈竞争!因为不懂人情世故,不懂激流勇退,不懂低调做人,历史上不是有许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由于自恃功高盖主,最后反而落个被诛杀的下场?他们为什么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自己人手中?鲜血横溅、脑浆涂地,世上无处可售后悔药;即使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辉煌传奇的一生,就这样草草收场。
出来混很难,混好更是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就会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事业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将沦为乞丐不如。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中国的人太多了,生存的压力太大了。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最终会输得很惨。只有对游戏规则运用纯熟的人,才能在游戏中玩得痛快,玩得开心,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看上去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身边表现最不俗的人!因为,大隐隐于市。锋芒太露没饭吃。这是栽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写下的忠告!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乃是明智之举。
从另类角度来看,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如果人人喜欢贫穷落后,那么谁还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谁还愿意从事脑力创造?哪儿来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这样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们应该将嫌贫爱富看做是一种社会正常现象。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吃?换位思考,你又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如果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会这样做呢?所以,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
面对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我们说话办事需十分谨慎,不能急着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他。这些人的城府往往很深,心计也比较多,如果你说话办事欠考虑,很容易被他抓
住把柄,反过来利用你!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深浅,不知天高地厚的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是半个傻瓜了!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真愚蠢。
当一个美丽的女人开始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她就开始变得丑陋了。当一个聪明人开始炫耀自己的聪明时,他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他开始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在一些特别的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正因如此,现在国家才提倡和谐社会,其核心含义也就是中庸,让世人不要太偏激太走极端。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就算你给他在多好处,他也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
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若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同时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
爱听甜言蜜语是每个人的弱点,无论是谁都容易上当。世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许多女人正是因为被男人的甜言蜜语哄骗而嫁错了人。
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一开始先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再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上苍总是厚爱那些沉默和隐忍的人。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
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要将此事记挂心头,也不要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而总是要求别人回报他,那么即使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公式: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切记!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好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分给大家一些,要学会分享。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吃。这是立身处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
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顿悟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比如,小朋友聚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肚子饿了,就从包里拿出好吃的糕点,正好被大家看到。这时,他有两种选择:分一些给大家,或者自己独吞。选择是瞬间做出的,但却能导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分给大家。小伙伴因为得到美食,都很喜欢他、拥护他。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团体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将来成为号召力很强的人。2.自己独吞。旁若无人,全塞进自己嘴里吃掉。糕点是他的,这没问题。但大家都拿他当小气鬼,以后没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个在团队中当头狼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团队的信任,拐进的是另一条狭窄的胡同。顺着这个轨迹成长,他将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
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人的一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轻视必要的分享吗?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恰当时机懂得与人分享,可以让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后自己也会戴上赢家的桂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项选择题——有你没他,而是多项选择,可以双赢。有些人不明白,他们只知道鱼死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争名夺利打得头破血流、同归于尽的例子,我们身边经常上演。这种人永远没能体悟到,在必要时让一步,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
有个年轻公务员,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工作不久就当上了科级干部。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气势。他觉得别人都如无用蝼蚁,不配跟自己比。“我的能力最强,所以理应得到最多。”他总是这么想,得到好处不与同事分享,事事都独占头功。结果怎么样呢?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结成同盟,跟这位“优秀人才”较劲,合力拆他墙角、拖他后腿,处处给他麻烦,任你多有创意,再有才华。我等就是不配合。一个人处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成点事情,那真是比登天还难!最后,这位年轻人的工作当然做不好,走到哪儿都碰壁,一腔宏图大业困在腹中无法施展,甚至没处诉苦!于是,领导痛责,同事不怜,他在每个人面前都没落下好印象。到这地步,单位分给他的那把椅子就该收回去了。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有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这说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实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真谛。《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就是,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在社会上打开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懂得这一点。他们大都是慷慨大度,让跟随自己的人得到实惠,从而死心塌地、赴汤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商人,也都奉行这一理念。比如,一个大项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以此展现自己“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气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种断人财路、独占福源的人。事实正是如此,唯我独尊最危险,大家都有汤喝才是王者之道!这一处世法,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潜规则”。是否懂得这一处世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还是顺风顺水!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可惜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自己聪明过人、能力超群,看谁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最容易没饭吃,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大家都听说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话,意思就是,真正的聪明人身怀绝技而深藏不露,绝不到处炫耀,而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有才华固然好,但是能力再强,也不能整天顶在头上到处去炫耀。就像财富一样,有钱当然是好事,但你会每天都穿金戴银、提着钱箱子到街上去显摆吗?
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得到大把的表现机会,一个无能的人,即使再张扬表现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个有才华的人过于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来!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名门之后,家教严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果不出父亲所料,诸葛恪长大掌权后,独断专行、以才压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最好,目中无人,最终引起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牵连家族也遭到诛灭。
在这个世界上,才华出众却被排挤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才华在手,就像拥有一把传世名剑,逢人就要吹嘘一番,拿在手中四处挥舞,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的惊世之才,傻乎乎地把自己树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火坑,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进去。才华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很多时候,锋芒太露都会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之功。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好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应如此,用至好处,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蛋”,乃是明智之举。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我这么有才华,为什么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苍天真是不公!苍天真的不公吗?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缘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这样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治疗,等顿悟明澈之后,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掉脑袋才怪呢。
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自作聪明,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样两手空空!
在社会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低调隐忍的做人绝学。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把肚子里的“宝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拿出来。若不懂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宝贝,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铲除邪恶、杜绝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对方无立足之地,就
像把老鼠能够逃生的出口都堵住,它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一切好东西全都给你咬坏。为什么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呢?要知道,兔子本来是温顺的动物,不到万不得已它一定不会反击。但如果被人逼到绝路上,就必然会孤注一掷!
正因这个道理,落水狗不能打,打急了会窜上来跟你拼命。穷寇不要追,是因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会对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做人做事要懂这个基本常识。给对方留条活路,你也受益无穷。有些人就喜欢落井下石、斩尽杀绝,结果呢,对手永远杀不绝,自己的立足之地反而越来越窄。
东汉年间,大将窦固率军攻击匈奴。这支匈奴骑兵只有500人,从大漠深处飞奔而来,为的就是趁秋收期间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但他们刚入关不久,就被窦固的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汉军把山谷两侧的出口堵个滴水不漏,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十几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人歼灭。匈奴人组成一个圆阵,躲在石头后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满了汉军士兵的尸体。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侧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将军,敌军陷入重围,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啊!何况只有区区几百人!只要再攻数日,一定能将他们全歼!不知您为何要放他们逃生?”
“当然不是放他们逃生。”窦固说,“现在他们没有退路,必然个个向前,奋勇死战。何况谷内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们也困不死。长时间这样耗下去,就算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也已经伤亡惨重,所以才要放他们出来,在追逐中斩杀他们。”
情况果然就如窦固所料,这支匈奴部队从山谷里逃出来之后,眼见有了生路,拼命地向北逃跑,犹如惊弓之鸟,队形散了,人心乱了,没有人再想着回头跟汉军拼命。窦固率领的汉朝骑兵就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断用弓箭进行射杀,不到一天,就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
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把敌人逼到绝路,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们反而会破釜沉舟,跟我们来个鱼死网破。此时的敌人个个是猛虎,个个背水一战。我们要想打胜仗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最后赢了,也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历史上,像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屡见不鲜。生意场上也是如此。蒙牛总裁牛根生说:“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逼到绝路,也不要轻易激怒他„„损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事情往往如此,当我们咄咄逼人,把对手逼得无路可逃的时候,往往自己发不了财,甚至会赔个精光。因为对方无路可走的时候,必定会像兔子蹬鹰一样,以疯狂的策略给我们致命的一击!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击败了对手,自己也伤得不轻。这样的话,反而是不败之败了。
为人处世,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们总会碰见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或许会露出弱点和错误,这个时候如果你步步紧逼,抓住别人的错误打击到底,不给一点面子,也不给对方一点台阶下。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跟你针锋相对,撕破脸皮斗到底,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们之间不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说不定会成为世代的仇敌。这对你人脉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将严重影响你未来事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懂得“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这一处世法则。对于那些无伤大碍的小错误,应该大度地给对方一个调整纠正的空间,必要时甚至可以帮对方遮掩一下。这样一来,你收获的不仅是衷心的感激,还有众人死心塌地的支持!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我来自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遵义以其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小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国内外。那就让我在这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遵义吧。
一说到遵义,就不得提到它的历史了:遵义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遵义属巴蜀等邦邻地;战国时为夜郎属国;秦汉时置郡。在唐朝太宗时曾称“罗蒙”之后到了宋朝改名播川县,明朝又改名为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遵义一名就开始于此,清朝雍正时才将遵义归划到贵州,改为遵义府。而后终于1997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遵义以由原来的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镇一跃成为贵州的第二大城市。成为一旅游胜地更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
介绍完遵义的历史那就来说下遵义的文化吧,遵义最出名的就要数红色旅游文化和酒文化了还有小吃文化了。
其中最能代表红色文化的就是遵义会议会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大家都知道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大肆推行。在这种“左”的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历史上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并于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可以说这次会议是红,党和中国革命历史道路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中国革命的道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辈们的正确引导下越走越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作下了重要铺垫,正如那首歌唱得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这次会议的召开地——遵义会议会址则成为纪念红色文化的重要地点之一了,在遵义会议会址周围都还保存着以前旧时的建筑风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城,遵义会议会址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而闻名国内外,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纪念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让红军的红色革命精神永驻我们心田。一提到遵义就得说说茅台酒了,茅台国酒文化城位于遵义地区仁怀市茅台镇,距仁怀市区13公里。国酒文化城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有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的七个馆。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高粱和小麦作原料,再加上当地的优质矿泉水,运用传统独特的工艺酿制而成,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套工艺长达8个月之久,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炮打响名声,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从1915年以来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金奖,畅销世界各地。从此贵州茅台酒闻名中外,誉满全球。在中国第一、二、三、四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家名酒,并荣获金盾奖章。可以说茅台就是遵义的一个象征,作为一个遵义人,我因家乡是国酒茅台的产地而自豪而骄傲!
到了遵义就不得不去体验一下遵义的小吃文化了这样才会不虚此行,遵义名吃主要有
(1)遵义豆花面:据说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吃法特殊,面条是上等面加适量土碱,用手工反复揉拉,做成成薄而透的宽面条,下锅后煮熟不软不硬,以豆浆为汤,上盖嫩豆花,另
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分素、荤两种,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看着都忍不住流口水,味道可口!
(2)朝天椒:遵义是全国主要辣椒产区之一,绥阳朝天椒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其椒尖簇簇向上,朝天而长,因而得名。朝天椒采摘晒干,色泽红亮、辣劲十足,爽口开胃
(3)遵义羊肉粉:贵州各地都产羊肉粉,唯有遵义羊肉粉最为出名。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多不胜数,客人之多,首屈一指。尤以遵义虾子镇闵家羊肉粉生意最好,更是昼夜营业,可见来吃羊肉粉的人之多!
(4)尚嵇臭豆腐块:尚嵇臭豆腐块产于遵义县尚嵇镇,那味道可谓是十里飘“香”隔大老远就能闻道其独特的味道,尚嵇臭豆腐块生吃熟吃亦可熟吃一般用油炸,炸后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可谓是走亲访友的必备之物
好了,遵义我就介绍到这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遵义的文化,那就到遵义来吧,遵义欢迎你们!
第五篇: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 易 经 与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10级财务管理2班 姓名:张书慧
学号:1103245041
指导老师:庞颜林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内容摘要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二、关键字
易经、中国文化、精神、周易、卜筮
三、正文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而成书,成为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易经》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
《易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然界这些发展变化规律渗透到自己的预测理论体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臵于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指导之下,为其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溯《易经》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易经》的理解,准确的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驳开《易经》的神秘面纱,纠正唯心主义的不全面、不客观认识。
《易经》通过卦名、爻名立论,通过卦辞、爻辞论述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断辞指导人们吉凶趋僻。哲学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变、爻变之中。
《易经》中包含终始观。终始观是中国道德哲学对哲学原理的巨大贡献,其深刻程度、影响广度和对立统一一样可以称之为规律。
自然界的万物从那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生以后,无一不是无条件的走向死亡,西方哲学偏重于论述从生到死的过程,没有注意从死到生的过程。
终始观和发展观相比较终始观居于其上,终始是发展的终始,发展是在终始的总原则下的发展。
《易经》中包含唯物观。世界是物质的,这是西方哲学唯物论的最基本观点。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组成的,二者同质而异名。《易经》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方法独特而且实用,全面而且深刻。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太阳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义虽然不完全显示具体物质,但其所代表的内容离不开物质现象。
另外,中国的文字属象形组合文字,每一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质的笔划或部首组成,所以每一卦都带有物质的烙印。如乾有日,坤有土、解有刀、困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于唯物论。
有人怀疑,文字本身就是物质及其现象的代名词,这样分析还有什么价值,其实这正说明《易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是立足于唯物论的。
《易经》包含发展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遵循“道非常道”的发展观。《易经》对物质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
六十四卦的编排顺序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如上经三十卦,始于天(乾)地(坤),终于日(离)月(坎)。
把事物的变化寓于其中,屯代表初生,蒙代表幼稚,需代表饮食、讼代表争执,师代表示抢夺,比代表和平,小畜代表积蓄力量,履代表从前慎后……,剥代表消落,复代表回归,颐代表舒坦…….大过代表过分强大,其本未己弱,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己”《道德经》。
《易经》中包含联系观。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论从那一卦那一爻开始变起,都可变出所有六十四卦。
通过这种联系,把本爻所代表的事物,和天(乾)地(坤)日(离)月(坎)、山(艮)泽(兑)、风(巽)、雷(震),及其它各卦爻所代表的事物普遍联系在一起。《易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自然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和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不过我认为这倒不需要我去重点了解,由于专业的缘故,我觉得周易中蕴含的管理思想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周易》的核心讲究“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如今中国企业管理理论是朝着简单管理的方向发展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普及化,走的是“简易”的路径。只有了解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结构、基因代谢规律、基因进化规律,才有可能实现“简单化”。而《易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模型可供借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产生、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构成其有机生命的基因密码DNA基本规律是相对不变的。也就是说探索社会基本成员和组织系统,是当代管理学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易学的“阴阳、太极、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六十四卦”等准数学模型,为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的普适性规律。
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易”是易经研究的主要内容,《易经》以“全息”、“系统”、“变易”的哲学观和独特的符号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变易”的类数学模型。
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我所学过的现代管理学元素在易学思想中也均有体现。我们坚信并预言,易学将会从历史的失忆中醒来,以其丰富的自然哲学和辩证哲学的元素和宇宙全息属性,能够为中国和谐哲学的建构提供战略平台,也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重塑和崛起提供精神理念和价值指导。
它并不只是译本占卜之书这么简单,它的精髓,或者说,它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哲理性的思考,它赋予人们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说是影响中国人最深最广的一本哲学著作,是它成就了我们整个的中华民族,唯它,能装下我们整个的中华民族。
今天在我们手上的这本书,是千年前的智慧。它古老,却依旧富有美丽,依旧闪烁着耀眼的智慧之光。与千年前不同的是,它,显得更伟大,更神秘。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我们的祖先表达一下由衷的钦佩。我以身为炎黄子孙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