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日交流中架桥梁
在中日交流中架桥梁
2013年10月9日《人民日报》第六版
图为刘甚秋在北京大学日本校友恳亲会上致辞。
刘甚秋,河北香河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先后就职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日本野村证券、日本光通信公司并担任事业部部长,后开始创业,现任日中经营者协会常务理事、北大天公国际投资株式会社社长,获得早稻田大学商学硕士和长江商学院EMBA学位。
生于60年代,长于80年代,扛住90年代的风险与挑战,活跃在新世纪的舞台——这是这个年代成功者的成长履历,这其中有一位旅日20余年的华侨,他倾半生心血,在为着这样一个“中国梦”而奋斗:中日之间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解,多一分合作,少一分仇恨。金融到IT的“黄埔生”
“80年代是中日关系非常好的时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基于中国的日本研究热,国政系和日语系就是北大的热门专 业,”谈及专业选择,刘甚秋流露出北大学生典型的理想主义情怀,“50年代初,日本的GDP和中国相当,为何80年代就成了世界第二?这是我们学习日本的初衷。”
在日语系的学习之外,他也旁听很多经济学课程,有了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毕业时,恰逢北大经济系需要一名从事日本经济研究的教师,二者兼修的刘甚秋就被经济系要了过去。任教不到两年,早稻田大学提供给北大一个深造的奖学金名额,时任北大副校长的罗豪才挑中了他——就这样,刘甚秋远渡重洋开始了日本生活。
在日本,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导师:时任野村证券副社长齐藤惇。硕士毕业,刘甚秋在齐藤的帮助下进入日本金融界的“黄埔军校”——野村国际金融部,主要从事中国企业的东京上市和日元债券的发放业务。正当事业草创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债券业和海外上市迅速遭遇“过山车”:在四面楚歌的压力下,齐藤建议他把眼光放到IT产业上来。就这样,他被推荐到日本IT巨头之一的光通信公司担任事业部部长,开始了人生新起点。
“我要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师长,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成就了我的每一次重大决定。”刘甚秋谈到自己的曲折历程,心怀感激。中日群团的“领头人”
刘甚秋坦言,在创业过程中,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对自己的业务帮助很大。大使馆商务处会定期邀请国内各级政府赴日招 商洽谈,介绍他们相互认识。刘甚秋的两地人脉由此建立起来:在拿下三菱重工、日立和富士通等多家著名日企的软件开发项目后,刘甚秋与部分日企代表共同发起了“日中经营者协会”,致力于中日民间企业的沟通:一方面,他们申请日本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中国企业投资予以优惠条件;另一方面,他们也引导日企赴华,在内地投资办厂——日立在大陆的多家分公司就得益于此。此外,他们也邀请华联、超市发等中国零售企业赴日投资,还有内地各级政府对日本环保项目的考察和开发,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中日之间的了解很重要。有很多老一辈华侨加入其中,向日本企业介绍中国、传播中国,力求消除误解。在福岛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协会的中国企业代表就向日本政府捐款赈灾。
“当然,基于各方面原因,中日客户对对方投资环境的不信任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使得协会的工作开展很难。”刘甚秋说,“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信任的根源是对对方的不了解。我们需要大使馆和官方的斡旋,更需要深入地交流和互信。这就是在日本的中国经营者要努力的方向。” 放眼未来的“大园丁”
在光通信公司,刘甚秋利用日本领先的IT技术,从中国引进IT技术人才悉心培养——这个习惯也被他带到自己的公司“北大天公”。“把国内的IT人才吸引过来培养并不是人才流失,”刘甚秋笑着说,“他们成熟后很多会回国发展,现在国 内IT产业的领军人物大多是那个时代培养起来的,我就有很多得意弟子。”
业界之外,刘甚秋也重视中日之间年轻人的交流。“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没有交流机会,不能让我们的后代青年也失去交流机会。”他与北京大学李岩松副校长达成协定,每年自己出资支持从北大选派一批学生赴日本短期参观考察,真正近距离地感受日本。“我相信,他们会成为决定未来中日关系新的左右手。”刘甚秋坚定地说。
刘甚秋认为,中日关系近年来的紧张并不能代表民间关系紧张。日本企业界和民间对中国的认识和政府有很大差别,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希望了解中国。“中日之间合作也好、竞争也好,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对方,去正视差距。我想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冷静看待中日关系。这是园丁的工作,但我乐在其中。”
第二篇:勤家访 架桥梁
勤家访 架桥梁
在日常的教学中让我深刻意识到,要想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走进学生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关爱他们,那么家访工作就非常必要了。今年我家访的对象是六年级小学生,因为六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家长关注、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帮助。
本学期的几个周末,我走访了十几个学生的家。通过家访了解到了许多方面的信息,增进了和学生的感情,架起了和家长共育的桥梁。家访的目的是通过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家访时,我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完成作业和特长情况,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委婉的劝导家长多关心学生的学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有什么要求,请家长以电话或者到校向班主任及时反映。向家长了解对学校、老师有什么要求或者意见建议。家访的气氛是非常融洽,家长也乐意接受家访,并很热情客气地招待,孩子也在一边诚恳地听着,表示继续努力学习,使得各学科都能均衡发展。对刚刚开始寻找独立自我的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六年级是青春梦想刚开始的时候,这时候孩子的每一点滴都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去呵护去关注。
家访工作帮我解决了许多无法在学校解决的难题,也些许摸索到做家访工作的一些经验。
一、家访工作要及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之撞击产生火花,燃成照亮他前进的火把。今年我们班其中有一个学生尤其令我头疼。他不遵守纪律,迟到、任性,特别爱耍脾气,作业是没有动过的。我虽然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但成效甚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开始了家访工作。初次家访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他的母亲父亲因出外不能经常回家,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没人去关爱这个小朋友,他不能享受到一个正常家庭的温暖。从此以后我更加主动的关心他,加强了对他的工作。以后的次次家访使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发现他身上存在一般同学不具有的优点,能吃苦,生活自理能力强,重感情,孝敬奶奶。有一次家访,我同他谈心,肯定了他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他存在的不足,并给他提出了希望。当离开他家时,他奶奶讲了这样一句话:“你看老师对你多好!”这时,我看见他眼里含满了泪水。我猛然间感到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接近了很多。这次家访后,他更加愿意接受我对他的教育。因此,老师应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情需求,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情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地情感素质。
二、在家访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积极向上。
有一位学生,性情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很差。但他的智力水平并不差,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带着疑惑进行了家访。原来他几乎把全部地课余时间都放到小动物身上,专门为猫准备了一整套生活用具,每天不厌其烦的为猫倒屎、洗澡。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多次和他谈心,并且鼓励他好好学习,树立信心。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终于使他有了转变,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因此,教师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次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以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教学中,我对家访工作一直非常重视,针对当前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增多的情况,我经常有目的地进行家访,对于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家访及时地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用我一颗火热的心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使他们能象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并且善于做家访工作,架好这条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桥梁。
第三篇:送教下乡架桥梁 交流研讨共成长
送教下乡架桥梁 交流研讨共成长
——初中科学名师胡建芬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渔农村学校科学课堂教学效益,2013年12月19日,胡建芬工作室导师胡建芬、研究员黄伟宏老师,初中科学学科带头人、胡建芬工作室研究员、学员毛宏光、史济光、缪文兵老师一行五人送教下乡来到台门学校,台门学校初中和小学部的全校教师,来自蛟头中学的全体科学教师都积极参与到了本次教学活动中。
胡建芬名师工作室学员虞洁老师执教七年级《密度复习》,区科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应红群老师执教八年级《密度复习》。课后,毛宏光老师和缪文兵老师分别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点评,认为两位年轻教师都在课堂中充分渗透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但忽略了思维方法的培养,课堂的深度还需进一步挖掘,在复习课堂中要多关注学生的疑难问题。
图为缪文兵老师《杠杆复习》课
图为虞洁老师《密度复习》课
区名师工作室导师缪文兵老师执教九年级的《杠杆复习》,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复习课,缪老师让学生先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然后通过生活中四种开瓶盖的方法找出杠杆五要素,一个问题解决了杠杆中所有的重点内容,且贴近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习题让学生归纳出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并层层递进,5个问题就解决了杠杆中最难的杠杆平衡问题,课后,学生不禁发出感叹:这个老师的课上的太精彩了!
图为胡建芬老师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课
最后,名师工作室胡建芬导师结合台门学校特色,给我们带来了二堂小组合作模式探究的示范课。胡老师给八年级同学进行了《大气压强复习》,课前,给同学了布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复习本节知识,画出知识结构图;梳理与气压有关的各种现象,提炼方法;归纳总结,写出与气压有关的几个关系。课堂上,胡老师先要求同学们确定评价的方法,之后每一个小组对自己小组学习、交流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胡老师要求每个合作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积极
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要求所学内容人人过关,在胡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小组合作氛围极其浓厚,每一个小组的发言精彩纷呈,不时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发言,听课的教师不时的发出由衷的赞叹:原来我们的学生可以这么的聪明!
课后,胡老师也就这堂课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从今天的课堂来看是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知识的火花,也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在教师正确的“导”的作用下,学生的“学”才能被真
图为工作室成员与六横教师交流、研讨正的激发。胡老师的课给我们的课改带来了极强的示范作用,也给我们指明了课改下一步的方向,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完善这种模式,推进课堂教学进一步的改革。
第四篇:中日交流体验
中日交流体验
昨天来自日本的老师为我们学生展示了日本的茶道以及乐器表演。首先是茶道的展示,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今天的展示是在学院大厅中进行。日本老师邀请了两位同学作为客人,其他同学在旁边观看,待学生入座后,老师的助理先为学生献上精致的点心,老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我们的两位同学。学生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这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饮茶完毕,学生对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学生向老师表达谢意。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日本茶道源自中国。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茶道展示之后,接下来就是欣赏日本传统乐曲《北国之春》和《樱花》和非常好听的《茉莉花》。首先是一位老师用古筝演奏《北国之春》,接下来是另一位老师用笛子演奏了《樱花》,然后两位老师一起演奏了《茉莉花》,演奏完毕之后,老师们非常热心地教学生们如何弹奏乐器,学习氛围十分热烈。
传统乐器中最有名的是三味线、尺
八、太鼓、十三弦古筝;还有十七弦琴、萨摩琵琶等。三味线的祖先即是中国的三弦。三弦于1560年经冲绳传到了日本。通过日本艺人的改造,三弦变成了三味弦(线)。最后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日本点心和抹茶,学生们15人一组,大概有六组,进行品尝,由老师亲自教授日本的餐桌礼仪,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日本的文化。品尝之后老师还为学生们介绍了一些日本文化和乐器。还进行了提问环节。最后应学生的邀请再次演奏。
整个活动进行地非常顺利,学生们十分积极地参与进去,和老师互动。最后还合影留念。
第五篇:中日茶文化交流
中日茶文化交流概述
内容摘要:
茶,本只是一种植物,可在中日的共同努力下,它脱离了本来的仅为植物,化身成为一个受到历史积淀,文化洗礼的东方居士,在它这儿有着特殊的东方特质,它起源于先秦,第一次繁荣在唐中期,并且东传日本。第二次繁荣于两宋,且点茶法传入日本最终千利休含笑自杀之后形成了抹茶道,与煎茶道共同构成了日本茶道,明清沏茶泡茶盛行之后中日两国茶文化分道扬镳,中国将茶作为可口饮料,而在日本则成为了生活艺术。关键词:茶,交流,茶道,发展,艺术 正文:
说起茶文化首先应从茶来说,应当澄清,茶非茶文化。对于茶,它是一个具有局部特色的饮料,只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它才得以冲出局部走向全世界。
对于茶,一个从一开始就挂着东方名片的植物,对于它的应用从一开始就是东方的专利,应该注明的是,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对茶的认识,发展,以至于凝注成为茶文化都具有不可抹灭的贡献,而茶文化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传播、交流,同时又见证了两国历史的渊源,友好的往来。
首先,针对茶的起源来说,茶源自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被运用。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虽说那是传说,不足为据,但是在《华阳国志》中有记载说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春秋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由此可知,茶最晚在中国的西周时期已经得到使用,春秋时期被当做粥来食用,实际上中国有相当长时间内都在把茶当做食物来食用,而且现在也有很多的地方仍然食用茶叶,例如佤族、基诺族等。而在同时期的日本却无这方面记载,最少以现在的历史研究来看中国出现茶要比日本早。
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可以看出:茶在中国一开始并非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药材彰显于世。除了这个传说之外,有精确史文记载的有:东汉时期神医华佗《食论》中记录“苦荼久食,益意思”,以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录“茶治便脓血甚效”,陶弘景也曾记录“茶,好主眠”,在此可以看出茶作为药材在中国古代的广泛使用。此外,根据西汉《僮约》中记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以及《汉书·王褒传》记载:西汉时期成都已经是茶叶的集散中心和消费中心,成都人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饮茶还使用了专门的茶具。茶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被用作饮料,而四川成为了当时的茶叶生产和饮用中心,茶被当做商品来买卖,就不单单供农家自饮自食了,而是为它赋予了商品的职责,也就扩大了茶的受众,更多的文人墨客就可以接触到茶,并且在饮茶过程中产生广泛的思想情感,为茶赋予更多的内涵,茶文化开始慢慢积蓄而成。
东汉末年,划分三国。人们长期处于战乱,社会不安定,人们渴望有一个精神寄托,进而佛教传播兴盛。佛教讲求念经打坐参悟佛法,但有困神一直是他们的困扰。前面我们也说到了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便深得佛教人士喜爱,特别是两晋南北朝佛教盛行时期,茶随着佛教的盛行而盛行开来。巴蜀文化中的茶文化在相互交流中逐渐传播到吴楚越几大文化系统中,但是国家不统一,南北方交流受到阻碍,南方茶文化已相当发达,但在北方却未获发展,直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南北方文化交流频繁,南方的茶文化开始传入北方,但是一直到初唐时期茶在北方虽说有发展,但也没有普及,直到中唐时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北方开始普及茶。以至于在在德宗李适之后“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这正是茶对中国北方百姓的影响写照,也正是在这时,茶文化才真的普及南北方。
日本是没有自生茶的,在中国引来,那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茶是什么时候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呢?我们知道,徐福的传说,他在秦朝就带着3000童男童女,500技工,谷物种子,谷种各样的大陆文明来到了日本,由此也促进了日本文明的飞跃发展;史料也记载有5世纪自称秦始皇后裔的秦氏一族来到日本,六世纪朝鲜华裔王氏来到日本;南朝政权也曾派裁缝兄媛,弟媛到日本;专事佛教艺术的司马氏一族也来到日本,可是这些却没有给日本带来中国的茶文化,连一根茶叶也没有带去,甚至日本正仓院收集了九万多件文物,囊括武具,乐器,服装,佛像等很多类,可是唯一缺少的是茶,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反过头来看一下,中国茶直到中唐时期才在全国普及开来,而那徐福出海是在山东半岛,是中国北方与日本的交流,对南方的文化传播极少,正仓院在756年采集完成之时怕中国的茶还没有普及,在长安,江东地区很难采购到茶。一直到了中唐时期,安史之乱之后,社会不稳定因素再度兴盛,禅宗盛行,因而带动着茶叶盛行,茶文化兴盛,茶在南北方都普及开来。还有一个原因,一个非常重大(至少是在茶文化史上非常重大的一件事)不能被我们遗忘,那就是陆羽《茶经》的问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学专著,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学,它对中唐时期茶文化做出了很好地总结,也正是在茶经问世之后,茶成了全国普遍性的饮料。又伴随着这时期中日文化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在大唐带去了汉字书法艺术,服饰艺术,佛教禅宗,同这些紧密相连的就是茶文化,日本在学习中国文化时,同样被中国的茶文化深深吸引,由此日本从中国引进了茶。
唐朝时期,像白居易、刘禹锡、皮日休、杜牧、陆龟蒙等大文豪们都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的诗。这一时期,中日交流频繁,特别是日本留学僧人,例如圆载就与皮日休、陆龟蒙交往甚密,也正是由他们这些留学僧人将唐朝的茶文化带去日本,弘仁茶风也就在那些僧人、贵族之间掀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那三僧一天皇了吧,便是最澄和尚,空海和尚,永忠和尚,嵯峨天皇。正是他们引领了一个时代,引领了那个时代的茶文化,同样也开辟了整个日本的茶道兴旺。
但是,好景不长,自公元607年小野妹子来隋之后287年的交流于公元894年截至。中日官方交流阻断了,同时中日官方茶文化交流也被阻断,但是却促起了中日民间交流。唐末时期,中国政局**,黄巢起义活跃,唐朝政治经济衰落,加之日本财政紧缩,无法支持遣唐学习,又考虑到民间商人可以为贵族带来奢侈品,因此就不再派遣唐使了,在此影响下,官方交流阻断,虽说仍有民间交流,但出于经济利益,对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是极小的。
进入了五代,政局动荡,国家不统一,但是在沿海地区的后梁、吴越地区,出于具有优良的港口,它们与日本具有广泛的交流尤其是吴越,而且更有趣的是在这段时期内中日交往表现出吴越政权更加积极一些,而日本政府却表现出淡定的态势,与中国政权不冷不热,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日本不想被中国当时那混乱的政治所牵扯。而他们又想与中国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以为王公贵族们提供中国的商品。在这样一种不冷不热,仅限于商船往来的时代里,日本政府对于中国文化的热衷程度冷淡,这就自然而然的使日本的茶文化发展缓慢,使中日茶文化的交流陷于窘迫。
在中国的宋代是一个茶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具体来说,宋代出现了龙凤团茶、散茶以及点茶法,同时茶会茶宴斗茶等十分兴盛,像欧阳修、梅尧臣等文人墨客对龙凤差图案散茶等也做出了描述,把他们记入诗词,蔡襄《茶录》中记载“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对点茶法做出了详尽的描述,这些都能充分说明宋代茶文化的高度发展。然而处于与北宋同时期的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至末期这段时间内,茶文化却是处于“停滞”,这又是什么原因致使中国茶文化高度发达而日本茶文化却处于“停滞”呢?
这时期,中国的北宋时代,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而文人又是茶的享用者,也是茶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加之北宋皇帝的极力推崇,就像宋徽宗曾描述过龙凤团茶的品饮法,为了与民间饮茶区别开来,就限制了龙凤团茶的生产,这充分证明徽宗对于茶的特殊钟爱,由于皇帝的推动而茶文化急速发展。而与之相对应的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至晚期是什么情况呢?最高统治者藤原氏对于茶的热情投入太少,中日文化交流冷淡,宋代产生的龙凤团茶并没有传入日本,没有像唐代那样直接影响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平安晚期时代并没有像弘仁茶风那样有来华僧人将中国的种茶制茶饮茶方法带入日本。
但是,真的是停滞吗?虽然日本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相对与宋朝来说确实比较慢,但是呢,也并非是停滞,当时日本政权被外戚藤原氏控制,天皇家族逐渐成了傀儡,他们中的好多人成为可有可无的人,所以有些就去了寺院,由此日本茶文化的集中中心就从皇宫转移至寺院中,而在白河天皇将政权从藤原氏手中夺回之后,奉茶仪式等典仪茶在日本兴起,所以对那个时期并不能单纯的说是停滞。
南宋时期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日本这时平氏集团崛起,平氏集团很早就尝到中日交流的好处,所以在他执政起就迫不及待的将原来的私下贸易转为公开贸易,而南宋这时候正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所以中日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所以,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而促成他发展的就是被称为日本茶祖的荣西,他来到中国学习禅宗,将南宋的禅和茶传入日本,成为了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日本的茶祖。而他的《吃茶养生记》被称为日本的《茶经》,荣西的茶文化直接传承的就是天台山茶史,一个可追溯到东汉的茶种植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中日政府以及荣西等僧人的推动下,中日茶文化交流频繁,促成两国茶文化繁荣,而日本则迎来了茶文化史第二次高潮。
可是,成吉思汗进入中原之后,元朝建立之后,中原原有的茶文化,煮茶,点差等很繁杂,中原文人们因家国丧灭,已经没有心情去细细品茶,进行繁杂的茶理了,所以原有那种繁杂的制茶术渐渐被抛弃,而转入较为简洁的沏茶,而这一阶段的饮茶就失去了前代那种欣赏世事的赏乐心情,而转为对家国破灭的悲伤情怀,所以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茶的主体开始转为散茶,但是同时像龙凤团茶这样的茶仍然存在,却是作为贡品存在着。这时期,中日之间的交流是尴尬的,原因是中日官方没有交流,但日本在那时候是非常崇拜中国文化的,所以私下商品交流却是特别发达,这就使中国对茶文化的新发展可以通过私下商品交流传入日本。所以呢物品方面特别多,根据这个情况,又有些资料显示,日本在这个时期引进的中国的文化产品文物特别多,而茶文化本身却发展不太明显,不过,总体来说,从南宋到元末这个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文化发展迅速,日本茶文化迎来再次高潮。
在明朝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事情,那就是汉族人再次统治中国,然而那种繁琐复杂的唐宋茶理却没有的以恢复,更有甚者,连那作为贡品的龙凤团茶也给慢慢取消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追本溯源还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是农民出身,深知茶农采茶不易,便取消团茶,而是炒青绿茶,它呢成本低,因此也就使茶真正进入平常百姓家。然而,那是一个奇葩的时代,就注定日本也有了奇葩事情出现,那便是从中唐一直追随学习中国茶文化的日本,在中国那种沏茶为主的时代当中开始与中国茶文化分道扬镳,他们就一直沿用了荣西传入日本的蒸青绿茶点饮法,放弃学习明朝的炒青绿茶,直至千利休切腹之日起,日本茶道最终形成,在它出生之日起就为茶道赋予了一个神圣的内涵。也正是千利休开创那样一个茶道,后世就完全原封不动的保持400多年,保留的不仅是那种仪式,更是千利休那种精神。
在清代,算得上是一个茶道定格的时代,清朝时期,海禁闭关,日本幕府统治也是同样,所以中日之间官方交流极少,民间交流也不多,所以中日茶文化的交流是极少的,但在康熙年间,开放了宁波、云台山、漳州、澳门等几个对外开放城市。也就是这样,福建的功夫茶得以传入日本,除此之外就是中日两国茶文化在本土的发展,清末时期中国境内由于茶的嫩度增加,以至于最后煎茶淡化,转为泡茶,这就是中国现代泡茶茶叶繁多,煎茶极少的原因,也正是泡茶多,但是制作工艺并不繁杂,由此,中国茶分散性极大,寻常百姓几乎家家必备茶。可日本在千利休切腹之后,一直受到千利休那种茶道的牵引,不肯放弃那种精神,所以那种复杂的茶道保留下来,同时,日本茶道形成了两种,一种是以两宋时期点茶为基准的抹茶道,另一种就形成了以煎茶为基点的煎茶道,参与者也非常广泛,所以就在茶道上占据绝对优势,所以现在说到茶道也基本就是抹茶道了。
参考文献:
《食论》华佗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茶经》陆羽 《茶录》蔡襄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滕军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滕军 《茶之书》冈仓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