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民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
全民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
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更离不开阅读。为了寻找我们的历史,寻找我们的自身,我们需要共读我们的神话和历史,通过共读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炎帝和黄帝的战争与结盟,我们将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然后再通过阅读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通过阅读美洲发现的历史,通过阅读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的历史,我们了解了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整个人类的文明才能在更大的生活圈里融为一体。这些都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没有其他的路径可走。
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最大益处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世界很多国家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尽各种办法推动全民阅读。
亚洲四小龙中最具危机意识的新加坡,提出Thinking Schools,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口号。从2001年11月开始,新加坡婴儿出生时,医院的护士叮嘱产妇的事项中,竟然有“如何读书给婴儿听”一项。小娃娃一出生,除了喝奶睡觉,还有资格办借书证,政府鼓励婴儿与母亲亲情联系的方式,是以读简单的故事、唱儿歌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新加坡政府提出的“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Born to Read,Read to Bond)。
在美国,不管是克林顿时代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读书。1997年末美国政府掀起了一场“阅读挑战行动”,当时克林顿总统亲自作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在《为美国的教育,行动起来!》的演说中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和应遵循的十大原则,其中的十大原则之一是开展阅读运动。布什政府在2001年初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议案,其中指出,美国存在两个民族:一个能阅读,另一个不能。该法案中关于阅读改革的力度之大令全球瞩目,仅仅2001年就为“阅读领先”行动投资了9亿美元。
在世界上有“最爱阅读的国家”美誉的俄罗斯,1.4亿俄罗斯人的私人藏书多达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即使如此,俄罗斯政府仍痛感国民阅读量下降,2012年,俄罗斯政府在国家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制定《民族阅读大纲》,保证俄罗斯读书人数量的快速增长。这一大纲调动俄联邦政府各个部门、地区行政机构、社会团体、出版业、传媒、作家协会等各方力量,并以国家法律作为保障。
重视阅读,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正越来越多。
“国家战略”一词的使用,最早出自美国。中国学术界对此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它是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我国先后提出过知识产权国家战略、能源问题国家战略等,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最近几年,我国在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倡导下,全民阅读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不下4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我国国民读书的现状令人担忧。
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加大力度推广全民阅读活动:
第一,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
为了推进全国性的“全民阅读活动”,应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该领导机构建议由国家领导人担任主任,办公室可设在中央宣传部或国家新闻办出版广电总局之下,其基本职能是定期推荐“全民阅读活动”书目,可根据不同年龄和群体分类分层推荐,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制定和适时调整或完善“全民阅读”政策,以期使“全民读书活动”稳步、健康、持续和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策划全国性的读书活动;定期发布全国读书指数;开展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与评选活动等。各城市与乡镇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从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全民读书活动”领导网络。
第二,设立国家阅读节。
建议将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设定为国家阅读节。9月28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孔子作为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中国人,目前没有专门的纪念节日是不可思议的。将孔子诞辰日设立为阅读节,既有纪念意义,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也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与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同时,每年九月份,正是大、中、小学生秋季开学不久,是教育新循环周期的开端,此时以阅读节倡导读书,是非常好的时机。另外,九月下旬这一时间段距离“十一”黄金周以及传统佳节中秋节很近,这也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尽管我们已有多种形式的地方性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但是这些区域性、零星的,由于时间、标准不统一、造成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较弱。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最大可能地使全社会和个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央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国家阅读指导大纲》《阅读社会指标体系》,加大对阅读的投入力度,同时直接负责、指导、组织、参与国家阅读节或其他相关阅读活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倡导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的风尚。
第三,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亲自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
最近两年,全民阅读的风气渐浓。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有密切关系。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到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今年3月1日,习近平再次在中央党校发出号召,希望领导干部做读书学习的表率。建议国家领导人和各省、市、县等各级主要领导每届任期内至少一次到校园与学生一起读书,以推动全民阅读。时间选择上,在国家阅读节设立前,可以选择在世界读书日;在国家阅读节设立后,则选择在国家阅读节。
第四,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建设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工程,没有布局合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难想象会有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为此,建议制定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的图书馆建设标准,对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环境设施、图书数量、服务质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同时,倡导和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扶持和帮助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建设图书馆、图书室等公共读书场所。目前,很多县的图书馆新书很少,利用率极低。国家应该实行图书馆达标制度,对是否达标,由独立的评审机构确定。
第五,认真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
图书推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知识工程,国家要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尽快组织力量研制适合各领域人群的基础阅读推荐书目,最终形成中国人的基础阅读书目。通过这些书目让全体国民尽快了解优秀图书的出版信息。注意推介工作的多样性(运用多种媒体)、层次性(不同读者群)、艺术性(吸引读者眼球),从而激发读者阅读的愿望与激情。要推进独立书评人制度,在全国主要媒体开设阅读的频道与栏目,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向全社会推荐优秀书目。
第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以阅读节的影响力、号召力为起点,以阅读日常化、生活化为目标,将节日的庆典狂欢延伸至每个角落,可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或读书征文、图书漂流、中华经典阅读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
评比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力杠杆,通过评比促进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市的建设。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评选“全国阅读十佳”城市。在同一个城市可以评选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等,也可评选某个城市的“读书十佳”等。设立国家级的读书奖,此奖的评审,也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出。此读书奖,并不一定限制在读书上,还可以是“论文竞赛”。在法国的历史上,这样的论文竞赛,成就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如卢梭等,同时使读书成为热潮。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根据我国城市经济较农村发达、市民文化素质较农村居民高、读书意识较农村居民强等特点,推进“全民读书活动”应采取“由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首先在全国城市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由城市向农村辐射。
同时可由学校带动家庭与社区。学校是学习的中心,为了使学校成为学习型校园,学校应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提倡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学生的父母)的读书活动,通过建立学校与社区的经常性联系带动社区的读书活动,形成书香家庭与书香社区。
当我们真正审视全民阅读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竞争力上的重要意义,必将重新发现全民阅读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又持久的重大价值。若能将其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全力以赴地推行,受益的不仅是当下国人,更能濡染子孙后代,复兴并强壮中华文明。
第二篇:全民阅读应该成为国家战略(精选)
全民阅读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4·23世界读书日”特稿】全民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3-04-21(9)
让我读读你的书 4月1日,合肥市特教学校的视障儿童金玉莲(左二)教小朋友用手“阅读”盲文读物。当日,合肥市丁香社区组织视障儿童与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让我读读你的书”阅读体验活动。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更离不开阅读。为了寻找我们的历史,寻找我们的自身,我们需要共读我们的神话和历史,通过共读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炎帝和黄帝的战争与结盟,我们将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然后再通过阅读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通过阅读美洲发现的历史,通过阅读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的历史,我们了解了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整个人类的文明才能在更大的生活圈里融为一体。这些都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没有其他的路径可走。
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最大益处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世界很多国家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尽各种办法推动全民阅读。
亚洲四小龙中最具危机意识的新加坡,提出Thinking Schools,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口号。从2001年11月开始,新加坡婴儿出生时,医院的护士叮嘱产妇的事项中,竟然有“如何读书给婴儿听”一项。小娃娃一出生,除了喝奶睡觉,还有资格办借书证,政府鼓励婴儿与母亲亲情联系的方式,是以读简单的故事、唱儿歌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新加坡政府提出的“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Born to Read,Read to Bond)。
在美国,不管是克林顿时代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读书。1997年末美国政府掀起了一场“阅读挑战行动”,当时克林顿总统亲自作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在《为美国的教育,行动起来!》的演说中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和应遵循的十大原则,其中的十大原则之一是开展阅读运动。布什政府在2001年初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议案,其中指出,美国存在两个民族:一个能阅读,另一个不能。该法案中关于阅读改革的力度之大令全球瞩目,仅仅2001年就为“阅读领先”行动投资了9亿美元。
在世界上有“最爱阅读的国家”美誉的俄罗斯,1.4亿俄罗斯人的私人藏书多达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即使如此,俄罗斯政府仍痛感国民阅读量下降,2012年,俄罗斯政府在国家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制定《民族阅读大纲》,保证俄罗斯读书人数量的快速增长。这一大纲调动俄联邦政府各个部门、地区行政机构、社会团体、出版业、传媒、作家协会等各方力量,并以国家法律作为保障。
此类重视阅读,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正越来越多。
“国家战略”一词的使用,最早出自美国。中国学术界对此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它是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我国先后提出过知识产权国家战略、能源问题国家战略等,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最近几年,我国在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倡导下,全民阅读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不下4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我国国民读书的现状令人担忧。
我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加大力度推广全民阅读活动:
第一,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
为了推进全国性的“全民阅读活动”,应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该领导机构建议由国家领导人担任主任,办公室可设在中央宣传部或国家新闻办出版广电总局之下,其基本职能是定期推荐“全民阅读活动”书目,可根据不同年龄和群体分类分层推荐,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制定和适时调整或完善“全民阅读”政策,以期使“全民读书活动”稳步、健康、持续和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策划全国性的读书活动;定期发布全国读书指数;开展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与评选活动等。各城市与乡镇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从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全民读书活动”领导网络。第二,设立国家阅读节。
建议将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设定为国家阅读节。9月28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孔子作为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中国人,目前没有专门的纪念节日是不可思议的。将孔子诞辰日设立为阅读节,既有纪念意义,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也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与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同时,每年九月份,正是大、中、小学生秋季开学不久,是教育新循环周期的开端,此时以阅读节倡导读书,是非常好的时机。另外,九月下旬这一时间段距离“十一”黄金周以及传统佳节中秋节很近,这也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尽管我们已有多种形式的地方性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但是这些区域性、零星的,由于时间、标准不统一、造成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较弱。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最大可能地使全社会和个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央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国家阅读指导大纲》《阅读社会指标体系》,加大对阅读的投入力度,同时直接负责、指导、组织、参与国家阅读节或其他相关阅读活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倡导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的风尚。
第三,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亲自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
最近两年,全民阅读的风气渐浓。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有密切关系。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到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今年3月1日,习近平再次在中央党校发出号召,希望领导干部做读书学习的表率。建议国家领导人和各省、市、县等各级主要领导每届任期内至少一次到校园与学生一起读书,以推动全民阅读。时间选择上,在国家阅读节设立前,可以选择在世界读书日;在国家阅读节设立后,则选择在国家阅读节。
第四,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建设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工程,没有布局合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难想象会有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为此,建议制定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的图书馆建设标准,对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环境设施、图书数量、服务质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同时,倡导和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扶持和帮助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建设图书馆、图书室等公共读书场所。目前,很多县的图书馆新书很少,利用率极低。国家应该实行图书馆达标制度,对是否达标,由独立的评审机构确定。第五,认真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
图书推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知识工程,国家要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尽快组织力量研制适合各领域人群的基础阅读推荐书目,最终形成中国人的基础阅读书目。通过这些书目让全体国民尽快了解优秀图书的出版信息。注意推介工作的多样性(运用多种媒体)、层次性(不同读者群)、艺术性(吸引读者眼球),从而激发读者阅读的愿望与激情。要推进独立书评人制度,在全国主要媒体开设阅读的频道与栏目,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向全社会推荐优秀书目。
第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以阅读节的影响力、号召力为起点,以阅读日常化、生活化为目标,将节日的庆典狂欢延伸至每个角落,可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或读书征文、图书漂流、中华经典阅读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
评比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力杠杆,通过评比促进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市的建设。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评选“全国阅读十佳”城市。在同一个城市可以评选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等,也可评选某个城市的“读书十佳”等。设立国家级的读书奖,此奖的评审,也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出。此读书奖,并不一定限制在读书上,还可以是“论文竞赛”。在法国的历史上,这样的论文竞赛,成就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如卢梭等,同时使读书成为热潮。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可由城市带动农村。根据我国城市经济较农村发达、市民文化素质较农村居民高、读书意识较农村居民强等特点,我认为推进“全民读书活动”应采取“由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首先在全国城市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由城市向农村辐射。同时可由学校带动家庭与社区。学校是学习的中心,为了使学校成为学习型校园,学校应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提倡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学生的父母)的读书活动,通过建立学校与社区的经常性联系带动社区的读书活动,形成书香家庭与书香社区。
当我们真正审视全民阅读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竞争力上的重要意义,必将重新发现全民阅读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又持久的重大价值。若能将其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全力以赴地推行,受益的不仅是当下国人,更能濡染子孙后代,复兴并强壮中华文明。(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2012年4月23日被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第三篇: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国家战略
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国家战略 据新华社报道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之一。
据介绍,首个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其利用海外、省外资金总量占全省七到八成。2004年到2008年,皖江城市带GDP年均增长14.8%,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
《规划》设定的目标为:到2015年,示范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6%。
有关人士指出,示范区将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认为它“将有利于在大范围大尺度上开展区域合作,对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据了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
第四篇:教育应成为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
教育应成为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观《大国崛起》德国篇有感
(戎书平执法支队科员)
7月16日,周一下午集中学习时间,我跟大家一起观看学习了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之德国篇《帝国春秋》。看完整部片子,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片中提到的德国的成功崛起原因之一源于其自始至终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虽然对这一点片中介绍的不多,但是对比一下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我却感触颇多。
以前对德国的了解一直是源自于读书时的书本和现今的网络,从没有看过类似于《大国崛起》这样的从宏观角度解读德国发展史的纪录片。这一次的学习使我有了一次全面了解德国历史的机会。
通过观看纪录片以及其他途径,我认为德国的教育是成功的。德国对教育的重视从片中对其最偏远地区的一个19世纪末的小学的介绍就可以看出。一百多年的小学都可以保持原来的方式存在并延续下去,而我们国内的很多小学都连二三十年都不能够存在。看新闻前段时间四川绵阳为了建设所谓的商业地产城市地标之类的建筑直接拆除了香港特区政府在2008年5.12大地震后援建的中学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教育的悲哀和没有地位。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德国的基础教育中公立学校是全免费的,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一直都是优先保障,而且不分战时还是和平时期,历来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我们国家的教育欠费历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教育经费的从未达到过《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占政府财政收入4%以上的要求。今年据说可以达到4%,但是我是谨慎的看好。因为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如何保证经济的增长才是各级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教育这个纯粹花钱的行当是肯定不受政府待见的。看看各地希望小学的实际状况,社会力量捐款建起来的希望小学很多因为政府没有后续资金的投入变成了村民们的晒谷场或者已经完全废弃;山区的很多的孩子要长途跋涉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山路去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学读书,当年张艺谋拍摄的《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国很多山区教育的真实的写照,甚至是稍微好点儿的写照。现在农村的很多小学初中因为生源的减少而被撤销和合并,孩子们被迫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即使有的地方有校车接送,但是校车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很多的校车是由即将报废的车辆改装而来,乘坐的话危险性很高。去年以来校车连续出事除了驾驶员操作上的原因外,校车的安全性无法保障是一个重大的原因。为什么国内对校车的安全不重视呢?可能网上流传的一句话“美国的校车中乘坐的可能是美国未来的总统,而国内的校车上绝不会有未来的国家主席”是最好的解释。这就
是“教育的战略地位实际上是略占地位”的真实写照。
教育是个基础工程,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全部是将教育摆在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的地位,真正做到了教育优先。我们的落后根子就在教育方面。经济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国,但是教育上的投入却排在倒数的位置。而国内的大学也成为了发达国家大学的“预科班”,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当政府真正的将教育的发展列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并全力投入基础教育,让教育从业者成为整个社会最受尊重的群体而不是只是口头上的重要位置的时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协调起来。
第五篇: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意义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意义
摘要:10 月 20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 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本文将介绍了全民健身的现状,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全民健身的发展对策以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意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全民健身 现状 国家战略 意义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
10月20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
1.全民健身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最为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为了增强体质而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众所周知,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客观上需要一定的场所、器材、经济投入等,主观上要求参与者必须有一定的体育技 术和理论知识。但是目前就我们国内来说,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 主观的原因无条件进行体育锻炼。尽管我们在群众体育方面取 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没有解决面向大众体育的服务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的体育人口为 15.5%,即有 85%左右的人没有 很好的进行体育健身。另有资料调查:我们的体育场馆建设,城区占 78.9%,农村占 20.2%,其中面向群众开放的体育场馆仅占 全国的总数的 2.3%,即便是开放,也是高消费性的开放的,没有 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是无法去体育馆进行运动的。还有许多的人主观上想通过体育来强身健体,但是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健身指导。虽然全国有一定数量的健身指导员,但是相当于群众健 身人数相比数量很少。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民众生活改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曾几何时,中国运动健儿在区域性和世界级体育赛事中的突出表现和优异成绩,让人们沉醉在“体育强国” 的遐想幻景之中。而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却是社会性体育事业的相对滞后和国民整体身体素质 的每况愈下,竞技体育的异军突起并未有效产生引领和促进全民健身的积极效应。就在中国狂揽 51 金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关于居民健康寿命的预测及 排名顺序,日本排第一位,中国排到 81 位,尽管这种滞后结果不乏医疗、环境、饮食、文化等 多方面的差距,但全民健身的水平低下,却是不容回避的重要诱因。而反映到制度与机制的建设 层面,则无疑需要从国家整体高度予以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由此看来,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 战略实属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开展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与实施,对提升我国劳动人民的综合素质 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法,全面推动群众 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 质文明建设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全民建设计划明确指出了我国体育 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了全民体育实践活动,推动了体育理论 的建设,对我国劳动人民健康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 义。
2.1、全民健身的开展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社会活力
虽然我国社会已经迈入了总体小康社会的阶段,但是由于疾病 导致贫困,以及亚健康造成的工作、家庭生活、学习问题的不断出 现。所以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于“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应该赋 予新的含义。因为身体的健康不仅对个人今后的发展、家庭生活幸 福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2.2全民健身的开展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活也在紧张化,对于人们造成了 较大的精神压力。假设不及时释放压力,就会导致人们心理问题的 出现,也有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全民在健身活动的过程中,身体的 所有器官由于提供了充分的血量并得到了合理的刺激,因此会产生 舒适感。再加上体育的愉快轻松氛围,使得人们的心理压力与紧张 精神得到释放,所以健身运动也被称为调节身心健康发展的 “安全 阀”。
2.3全民健身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对于全面建设我国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体育活动有秩序规则与文明礼貌的要求,因此被视为重要 的教育方式。现阶段,全民健身发展指标被纳入我国社区精神文明 的评比内容中。现代化生活方式中的体育活动,由于其具有修身养 性、健康向上、积极等性质特点,所以对于提升人们的修养水平有着 重要的推动作用
2.4全民健身的合作与互动对于改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民健身的主要形式有:俱乐部体育、企业体育、事业单位体 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以及家庭体育。这些形式涵盖了人与人之间 的所有关系。因为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其他正式组织结构形式不 同,健身活动的氛围较为轻松,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较为平等的关系,3.全民健身发展对策
3.1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社会化的体育组织,也是大多数国家发展体育运动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体育俱乐部的类型应是:(1)学校课余训练单项俱乐部,(2)体育名人创办的单项俱乐部,(3)以俱乐部会员制的形式组建和创办的健身中心,(4)社会经营性体育场所,(5)高级的会员制单项体育俱乐部。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体育俱乐部的内部运作,协调俱乐部的外部关系,明确俱乐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向,实行扶持公益性群众健身俱乐部发展的政策。
3.2乡镇文体站
农民体育是全民健身发展的一大难点。能否解决好农民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把现代体育比赛形式与古代遗风结合起来,积极地进行加工、改良,创新,摒弃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乡镇文体站为支点,以小康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3.3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以街道为依托,以体育、民政、文化等主管部门为指导,社会各方面、各单位积极参与的管理机制刻不容缓[17]。
3.4家庭体育
重视家庭体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体育的共同经验。以家庭体育为重点,注重老年体育、少儿体育,并以此带动家庭体育乃至农村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情况来看,真正有效的运行机制,应是政府领导、单位负责、社会配合、个人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运行机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由此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现实意义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强力推进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在讨论时认为,国务院《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执政理 念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 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此,国务院《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论要义,也顺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在竞技体 育上取得了辉煌成绩,是各种国际比赛的金牌大国。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国民体质整体堪忧,在 各种体育奖牌的光环掩映下,我们也是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率在世界上 高居前列的国家。有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 25 年下降,与日韩等近邻相比,我国青少 年超重率、近视率大幅上升,运动能力却大幅下降。因此,实施全民健身,加强体育锻炼更加迫 切而重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兴办体育事业,其基础和途径应当是首先抓好全民健身工作。
国务院《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发展体育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视。我们“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由来已久,民间体育往往被漠视; 其实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能够相互促进的,可以通过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通过 群众体育推动竞技体育。体育的本质是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体育回归本质的体现,是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