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校长
附:
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校长
龚
玲 吉林省实验中学 校长 孙鹤娟 东北师大附中
校长 熊
梅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校长 刘一华 油田高中 校长 王元清 吉林省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 园长 张岩 一汽九中
校长 迟振国 油田十二中 校长 崔国涛 一汽一中 校长 李枫林 一汽七中
校长
王显才 东北师大附小南校 副校长 付海平油田高中 副校长 苏丽兰 吉林省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副园长 潘永兴 吉林省实验中学 副校长
李桢 东北师大附中
副校长 孙绍琴 长春外国语学校 副校长 张
敏 吉化三中 副校长 杨军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副校长 魏杰 吉化二中 副校长 门杰 一汽六中 副校长 史亮 东北师大附中
副校长 王定基 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 校长 刘香春 长春市朝阳区安达小学 校长 钟士军 长春市第十九中学 校长 王沛学 榆树市闵家镇第一中学 校长 于秀兰 长春市天宇特长教育培训中心 校长 周恩芝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
校长
徐耀国 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教研中心 校长 李庆玉 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 校长 陈金锁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校长
邵
伟 长春市朝阳区安达小学 副校长 杨丽杰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副校长 赵政 长春市第十一高中
副校长 陈曦 长春市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 副校长 金玉茶 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 校长 姚淑清 长春市第九十中学东校 校长 李国荣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校长 郭香丽 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 校长 丁国君 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
校长
孙明学 长春市农安高级中学 陈 洪
长春市第三十中学
毕英姿 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 牟丽芳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李铁成 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 王佩莹 吉林市十六中学 许海新 舒兰市实验中学 刘桂云 吉林市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张
玲 吉林市九中学
郇凤武 舒兰一中 胡亚贤 桦甸市第四中学
何曼丽 吉林市实验中学
禇春妍 吉林市船营区实验小学
薛宝库 吉林市江城中学 李研海 永吉县第四中学 解祥先 蛟河市新站镇中心校 韩
非 吉林毓文中学 张彦明 吉林市第四中学 胡海英 舒兰市实验小学 武宗玲 丰满区第一实验小学 朴京子 龙井市一实验小学 崔贞林 延吉市延北小学 矫芬肇 安图县二实验小学 王
璞 延吉市一中 廉吉子 和龙市一实验小学 王云升 图们市六中 丛桂兰 和龙市头道中学 李淑玲 珲春市一小 李永杰 敦化市七小
齐润辉 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 范玉洁 公主岭市岭西小学 杨金平公主岭市第一高级中学 赵惠平铁东区中央东路小学
周旗 四平市实验中学 柴香玲 四平市第十四中学 王锡爵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朱长河 双辽市第一高级中学 冀玉兰 通化市实验小学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副校长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副校长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张晓红 梅河口市五中 曲长秋 柳河县十中 孙立军 柳河县一中 刘洁 于凤
赵桂琴 孙绍礼 马长君 张威 孙向东 张文有 盖雁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刘世洁 东丰县杨木林镇中心校 贾泰生 东丰县实验小学 曲剑峰 前郭县大山中学 刘桂芹 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曹凤清 宁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孟凡维 长岭 县第二中学 张
伟 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 盛鹏程 扶余县士英小学 王玖财 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 丁秀芹 白山市二十一中 唐晓燕 白山市外国语学校 夏连静 长白县长白镇向阳小学 赫喜兰 松江河林业局实验小学
校长 校长
副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副校长 副校长 校长 校长 校长 快大茂镇中心小学 通化市实验中学
白城市明仁小学 白城市第三中学 通榆县第一中学 通榆第十一中学 白城市第四中学 镇赉县第三中学 白城市第一中学
王庆楠 辽源市龙山区谦宁街小学 王兆芳 东辽实验小学
邸敏玲 辽源市西安区二实验小学 罗荔 辽源市第十四中学
路秀兰 辽源市第十九中学
副校长 王殿富 白山市第九中学
李国凤 白山市通化师院白山分院附小 校长
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师
刘玉新 东北师大附中 王成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吕晓莹 吉林省实验中学 于晓琳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张凤龙 吉林省实验中学 柳耀华 东北师大附小南校 艾庆华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刘仙灵 东北师大附小南校 杨桂华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孙世梅 东北师大附小南校 沈雁春 东北师大附中 门艳秋 吉化一中 邵 军 长春外国语学校
赵 忱 吉林省实验中学 孙立权 东北师大附中 李继东 汽六中 朱莹 汽三中
王云峰 长春外国语学校 刘学兵 东北师大附中 侯玉臣 吉林省实验中学 刘伟华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高新征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焦春杰 油田二中 张雅丽 油田实验小学 毛 锋 吉化六中 张 丹 吉林省实验中学 张云杰 吉化三中 周赫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杨红英 汽实验校
张茂辉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冷雪峰 油田松江小学 刘维峰 吉化三中 蔡丽伟 吉化二中 张朝阳 长春外国语学校 程澜 孙海
汽七中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丛立萍 吉化一中
张树雄 吉林省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董春艳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郭兆兵 吉林省实验中学 夏维波 东北师大附中 邵志豪 东北师大附中 王凤娟 长春外国语学校 陆建华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卢军良 吉林省实验中学 温剑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尹志英 吉林省实验中学 李清威 油田实验中学 齐丽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都占臣 油田十一中 徐扬彬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 任国权 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李 艳 长春市第九十中学西校丁立新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 李 枫 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张月柱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 孙兴华 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刘占双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小学杜丽平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程明喜 长春市南关区树勋小学李 辉 长春市实验中学 肖 敏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宫晓波 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 张洪玲 长春市绿园区绿园小学黄 勇 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徐登斌 长春市第八中学 邱红菊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谷晓颖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 刘 梅 长春市实验中学 陈仁富 长春市第十七中学 康玉红 长春市第一中学 韩景龙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孙育红 农安县第一中学 王淑华 长春第四十五中学 郭立娟 长春师范学院分院 张新兴 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韩于冰 净月开发区南环小学 高振山 双阳区教师进修学校 肖 礼 长春市第五中学 王 颖 长春市第十二中学 梁志超 长春市第153中学 吕铁英 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王 勇 长春市第六中学 乔 宏 长春市二中专 李辉芝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 郭彦民 九台是回族中学
李 想 长春市第九十中学东校 彭国成 长春市103中学 孔祥礼 经济开发区教研中心 王伟平九台市进修附小 苏凤云 农安县实验小学 宋林宗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霍勇凭 吉林市第一中学 韩建龙 舒兰市实验中学 李玉玫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严 华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张艳秋 舒兰市十六中学 赵艳茹 丰满区二实验小学 于锴龙 舒兰市第一中 姜德成 昌邑区一实验中学 刘 凯 船营区大绥河小学 王 秋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郭彩华 吉林市第十三中学 邹春红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韩俊峰 吉林市第十八中学 付懋婷 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 白玉粉 吉林市朝鲜族小学 王 焱 吉林市女子中学 李云虬 吉林市第四中学 郑益民 船营区实验小学 张国红 吉林市第一中学 王 珊 吉林市实验中学 宋雅春 吉林市松花江中学 毕海燕 龙潭区艺术小学 高 飞 昌邑区辽宁路小学 宋丽荣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赵玉欣 吉林市外语中学 陈长兰 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 成 钢 船营区二十五小学 尹 勤 吉林市第五中学 马玉环 吉林市工贸学校 刘 薇 蛟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孔玉环 吉林市第四中 刘 菲 昌邑区第二实验小学 周庆梅 蛟河市实验小学 李淑英 开发区三十六中学 王艳华 丰满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欣媚 吉林市第二中学 柳丽莹 桦甸市第一中 刘东慧 吉林市实验中学
齐颖 图们市六中 李顺德 龙井市进修学校 张海英 延吉市九中 韩雪梅 延吉市延北小学 韩波 延吉市北山小学
谢明茹 图们市二中 全秀玉 图们市实验小学 沈春子 龙井市进修学校 李宝翠 珲春市六小 金玉实 图们市五中 李英淑 延吉市实验中学 金英兰 延吉市十一中 太国范 图们市五中 潘月红 延吉市进学小学 金花子 和龙市一实验小学 李美花 龙井市五中 金银子 汪清县二实验小学 邓永有 和龙市头道中学 吴丽婕 安图县三小 金红梅 敦化市二中 赵莲花 珲春市五中 金松哲 和龙市新东小学 陈琦 敦化市实验小学 金花莲 珲春市四小
刘伶 和龙林业公司一中 王颖 敦化市沙河沿中心小
金玉花 龙井市实验小学 金美花 珲春市一实验小学 王伟丽 汪清县一中 崔海燕 龙井市龙井中学 刘春霞 珲春市一小 牛孝山 安图县二道中学 徐英梅 延吉市二中 朱焕芬 和龙市二实验小学 王顺艳 安图县松江中学 刘晓晴 龙井市东山实验小学 张洪伟 安图县三小
李亚杰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姜 焕 吉林师大附属小学
李维密 公主岭师范学校
张学峰 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三小学马艳秋 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王 策 四平盲童学校
刘景山 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
常佰慧 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刘兆德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洪坤 四平第三高级中学 何井龙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姜德琴 四平市第三中学 孙晓平铁西区迎宾小学 林 琳
公主岭市实验小学
吴成学 吉林师大附属中学 杜文平吉林师大附属中学 王春忠 梨树县第二中学 李 静 伊通县实验小学 王丽梅 四平市第二中学 孟庆英 四平市实验中学 单立东 梨树县实验小学 曲曼丽 双辽市第三中学
景佳琦 四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刘海君 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 薛冰立 铁东区中央东路小学 张世英 四平市第六中学 邢立业 集安二中 侯建丽 市实小 王丽 梅河口新华小学 王雅慧 快大茂镇中心小学 孙凯
柳河县九中
于艳华 柳河一中 于鼎秀 通化县实验小学 常川
集安实小
刘志虹 市实验中学 曲秀峰 通化市二道江小学 高波 梅河口六中 刘娉
通化县第八中学
孙艳芬 梅河口一实小 史凤丽 胜利小学 陈永艳 通钢一中 陈虹
通化县振国学校
马玉秋 通钢教育处 刘恩怀 辉南进修学校 刘雅芳 集安第二幼儿园 丁萍 市靖宇中学
冯雪
梅河口教师进修学校
张书敏 区实小 林秀玲 集安一小 张晓丽 通钢一中 陈颖
辉南一中
王秀荣 辉南进修学校 佟志红 梅河口曙光中心校 邹立波 东风小学 邹凤艳 柳河前进小学 徐丽 辉南教师进修学校
尹钟祥 白城市第一中学 王海龙 通榆县第一中学 刘金芳 洮南市第四小学 薛岩 镇赉县第四中学
翟宝荣 通榆县进修学校 田丽华 大安市实验小学 陈世海 镇赉县第一中学 马汉军 大安市第一中学 常淑芳 镇赉县进修学校 丑玉萍 洮南市第八小学 刘旭东 通榆县第一中学 孙景霞 白城铁路一中 段凤祥 镇赉县第三中学 李富友 大安市第一中学 张玉珠 通榆县第一中学 王丽君 洮南市第三小学 吕庆丽 大安二实验小学 孟庆杰 大安市实验小学 齐艳 白城市第三中学
张秀荣 洮南市第七中学 于在波 大安舍力镇小学 刘艳香 洮南市实验小学 魏晓红 通榆县实验小学 李洪军 镇赉县第三中学 佟立明 通榆县进修学校 刘君臣 白城市第四中学 苏继先 大安市乐胜小学 王国宏 通榆县第二小学 杨桂荣 白城市朝阳小学 张成和 洮北区进修学校 蔡凤玲 白城市第三中学 赵广义 通榆县第二中学 杨丽英 洮南市第一小学
王镇坤 辽源市龙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张宏影 辽源市龙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潘荣 东丰县实验小学 吕凤武 东丰县杨木林镇中心校
党波 辽源市站前学校
张冰 辽源市龙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徐宝民 东丰县第二中学 张洋
东丰县实验中学
王金华 辽源市实验中学 姚红霞 东丰县第二中学 李玉环 东辽县实验小学
徐立华 辽源市龙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吕晓红 辽源市第二幼儿园 赵雪松 辽源市龙山区多寿路小学 马希莉 辽源市第四中学
侯梅珑 辽源市龙山区第一外国语学校朱桂艳 东辽县一高中学 沙云 辽源市西安区安光路小学 冯宏伟 辽源市龙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朱丹 辽源市第十九中学
刘佳
辽源市西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何静涛 辽源市第二幼儿园 王潇楠 辽源市第五中学 李刚 辽源市职业高中 张文华 辽源市第四中学 孙敏
辽源市实验中学
贾东祥 辽源市职业高中 杨立坤 东丰县横道河镇中心校 胡庆涛 东丰县杨木林镇中心校 刘波
辽源市实验中学
于春梅 辽源市西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吕艳芹 东丰县实验中学 方红
东丰县第三中学
王学清 东丰县第三中学 孙方玺 东辽县辽河源中学 张国学 松原市第二高中 姜玉双 宁江区实验小学 庞江
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
吕清文 松原市第二高中 孙秀荣 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彦清 扶余县三岔河镇士英小学 齐艳平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恩博 扶余县第三中学 王丽梅 宁江区实验中学 李立璞 前郭县第三中学 母瑞山 宁江区回族小学 綦国辉 前郭县蒙古族中学 张宏荣 长岭县实验小学 王俭怡 长岭县实验小学 孙恒来 扶余县第一中学
麻成林 扶余县第四中学 马艳平宁江区实验中学 安桂娟 扶余县实验小学 王艳杰 乾安县第一小学 刘迎新 前郭县第五小学 朱旭光 乾安县第八中学 王洪义 扶余县第二中学 吴桂艳 前郭县第一中学 高凤艳 乾安县第一中学 赵士龙 扶余县更新乡中心校 臧金花 乾安县实验小学 王丛新 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凤侠 长岭县第二中学 刘洪华 宁江区第一小学 段树林 长岭县北正镇中学 王凤英 宁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海岩 白山市靖宇县实小 隋安花 长白县一中 宋金梅 临江市建国小学 吕桂凤 白山通化矿务局一高中武 敏 白山市二中 迟玉芳 白山市实验小学校 丛丽艳 白山市第四中学
王桂云 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 姚友才 抚松县外国语学校 赵德红 通化师院白山分院附小 张 晶 白山市八中 李 涛 白山职业技术学校 彭玉梅 白山市第十六中学 高 虹 抚松县实小 赵淑华 江源县一中 宋丽娟 临江市解放小学 闫永利 靖宇县保安希望小学校 马延辉 白山市解放中学 隋安梅 长白县一实小 韩彩霞 抚松县教科所
王凤芹 露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 刘彦平松江河林业局初中 吴高伟 长白县实验中学 管桂珍 白山市二十一中 郭春红 八道江区沿江小学校 梁久莉 临江林业局高中 薛庆彩 江源县石人小学校 张忠云 江源县实小
龚宪芝 临江市花山镇中心校 宣兆红 泉阳林业局一小学
第二篇:台州市科研型校长申报材料
台州市科研型校长申报材料
扬帆逐浪任驰骋
——记温岭市城西小学校长瞿梅福 瞿梅福,1981年参加工作,温岭市教研教科室副主任,城西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语文学科。曾获省名师人选、省骨干校长培训人选、省专家讲师团成员、台州市名师、台州市首届教学能手、台州市首届教学大比武一等奖第一名、温岭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作文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坛新秀、首届学科导师;全国教科先进个人、全国实验区优秀指导师、省优秀指导师、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台州市教研先进工作者、台州市教科先进工作者、台州市十佳教科主任;省教育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员、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省小语会会员、市政协委员等5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与近七年的管理探索中,他始终以一个创业者的姿态走在教改的前列,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创新着、实践着。
一、个人业绩
瞿梅福既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更是一位专家型的校长;既是业务的行家,又是科研的专家;在工作中始终以教学为中心,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教学研究,深入思考与钻研,身体力行参与教师培训,既宏观策划又微观落实。
研究成果丰厚。自任职以来,瞿梅福校长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国家级子课题3项、省规课题3项、省教研系统课题1项、台州市重课题2项,为主要完成人的台州市级课题计30项。主编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台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任常务编委并参加编写计100万字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元心理专辑)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其分项研究 1
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主持的2000年省规课题《双主体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获浙江省“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大研究成果三等奖、台州市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2001年省规课题《学生学习活动类型的分析与研究》分项研究获台州市论文评比一等奖;为主要成果人的《小学作业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与《小学生人格教育实验研究》均获浙江省第二届、第三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为台州市《中小学学习指导》教材编写核心组成员;主编54万字的《学校管理与教学研究丛书》一套,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主持的教改实践研究《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研究》获台州市人民政府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台州市2006-2007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2006-2007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撰写的《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的管理与研究》获省教育学分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台州市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成果一等奖、省课改巡礼论文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教育发展研究》、《教学与管理》、《小学语文》、《中小学教育》、《浙江教育科学》、《浙江教育》等杂志上;在省级以上发表、获奖、汇编的教科研优秀成果及优秀论文共计40余项。
策划大型教研活动。2002年10月26日~27日,瞿梅福校长策划大型的“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特级教师教学观摩暨学术报告会;2003年3月24日~28日,策划“关注学生学习活动”教研周暨特级教师教学观摩会,组织五校三年教研联谊活动;2005年9月24-25日,在温岭影视城组织承办全国小学语文“新流派”课堂教学观摩会。
讲学指导。瞿梅福校长在省课改巡礼、台州市名师名校长论坛、台州市校本教研基地建设研讨会上作核心或观点发言,受邀在嵊州市、临海市、黄岩区、玉环县等省内各地作讲座或论坛发言,以及受台州市内外各中小学邀请进行教育科研、专题研究现场指导共计近100次,先后开设各级各类研讨课、观摩课30多节。同时,多次参加由台州市教科所组织的教育科研专家点评指导活动。
带徒指导。2007年5月开始,瞿校长根据市局文件主持市首批“瞿梅福名师工作室”工作,带徒市内六个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现已完成第一轮活动,效果显著,受到市局检查组充分好评;同时,带徒第一批“街道名师工作室”6位教师与第二批“街道名师工作室”4位教师,并开展相关研究活动。瞿梅福校长共带徒近40名教师,有的分别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或担任科室负责人、市骨干教师等。
由于瞿校长在教学上经验丰富,在科研上理念独特,成为一位学者型、专家型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并且业绩突出,《温岭日报》、《温岭电视台》在人物专访中,以《教改先行者》为题,充分肯定他的工作;《台州日报》副刊以一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他的事迹。
二、学校业绩
瞿梅福校长自2002年暑假调入城西小学任校长后,城西小学从原教师只有20人,学生近500人,10个班级规模,属三类学校的落后小校,发展到现在40个班级、2400多名学生、近100位教师的中等规模的市自主发展性学校等一流的强校、大校、新兴名校行列。近七年的历程,从升格为城区街道中心小学,到成为硬件建设达一流、师资队伍赶一流、特色建设上一流的大校,从中留下了瞿梅福校长创业的艰辛轨迹,包含了他负重拼搏与力排众议的胆魄、夜以继日与竭尽全力的工作、心血与汗水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凸显了他提出的“规范、发展、特色”的办学思想,以及“终身化、全面化、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法治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管理理念。
科学规划。作为校长,他的管理理念超前,在学校管理与专业引领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考虑到当时学校由完小升格而成,基础非常薄弱,师资素质提高相当滞后;面对新课改的深入与新城区发展的现
状与挑战,学校紧抓机遇,重视教科研的规划,在不同时期确立教科研发展的方向:无论2002学年的三年规划,还是2004年的特色化学校建设纲要性意见、2005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06年的自主发展三年规划,以及2007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都将教科研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与特色项目来推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校管理新体制、科学高效的教师培训新体系、示范引领的教改实践新模式、内涵丰富的学生校园文化新渠道”,从中强势推进“教改实践特色工程”,以此提升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层面来构建。
特色发展。从2003年开始,瞿校长身体力行,坚持在教改第一线指导工作,强势推进学校特色研究。学校以教学实践与新课改为基础,健全科研组织机构,建立既科学合理又呈阶梯递进的、有重点的教科研工作制度,以校本研训为突破口,以行动研究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校本研训的管理与研究体系;以“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加大特色教师与青年教师成长,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研究活动,同时推进重点课题研究,实施“个性化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研究、作业改革专项研究”,完善与拓展“减负提质”有效载体,研究内涵丰富。
成效显著。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与品牌,在省内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学校先后获得温岭市自主发展性学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I类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台州市首批校本研训示范校、台州市2003-2007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温岭市2006-2007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等近60项荣誉;被确定为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全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实验基地、台州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等11项;教改实践获台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台州市2006-2007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出版54万字的《学校管理与教学研究丛书》一套,学校领导受邀在市级以上会
议作典型经验介绍近20次,其中省级三次、台州市级九次,台州市内40多所中小学校自发来我校进行教科研经验交流,我校教科研经验及活动多次被台州市内各新闻媒体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在《人民教育》等全国、省、地级发表或获奖50多项;学校开展各级课题研究70多项,教师论文等在市级以上获奖发表700多项,形成了一支科研意识强、理论素质较高的科研骨干队伍。学校实现跨越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进入温岭市自主发展性一流与强校行列,取得的成绩与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前进的道路上激荡着多彩、斑澜的浪花,瞿梅福校长指挥着“一艘大船”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近七年全身心的投入与坚持不懈的努力,瞿梅福校长带领全体教师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使科研促教的理念深入人心,激发起教师们的巨大科研热情,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科研氛围与机制,引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更让学校发展迅速而有品质、品位,充满生机与活力。确实如此,“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二○○九年三月
第三篇:教育创新呼唤科研型教师
教育创新呼唤科研型教师
摘 要:我国新课改已进入到了深水区,基础教育步入了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育创新等无不强烈呼唤着有大批科研型教师。学校应采取切实的措施,使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由传授型向创新型转化,以适应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科研型教师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步入了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育创新等无不强烈呼唤着有大批科研型教师。因此,培训科研型教师是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由传授型向创新型转化,以适应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要求。
1.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研兴校,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何做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必须有系统的、科学的思想。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和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所以《创新课堂教育研究》课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抓手。
2.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接班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也把实施素质教育、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科研兴教、科研兴校首要的是要有一大批科研型教师。可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尚有不少人是科盲,对什么是教育科研、怎样搞教育科研还是一片空白。教科室是教师培训的组织者,也是师资建设的指导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3.教育科研是新课程改革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教科研独特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广大中小学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当前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订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搞教育科研、努力搞好教育科研,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校本培训
1.全员培训。要开展十项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包括六项常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能力,实施课堂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自学能力,组织管理班级能力,指导学生活动能力,测评教学效果能力。三项重点能力:开展心理教育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运用教育技术能力。一项核心能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在全员十项能力培训活动中,要坚持把职业理想和师德教育放在首位,以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统筹规划,分层推进。
2.骨干培训。要突出三个研究专题:(1)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研究;(2)科学素养和学科教学理论研究;(3)教育科研和创新教育研究。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开展传、帮、带活动,切实抓好青蓝工程建设,把优秀教师多年形成的深厚的业务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执着追求意识、无私奉献精神传递给中青年教师,培养一大批创新型、科研型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辐射作用。
二、加强课题研究
1.学校要开展《培训创新型、科研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和《创新课堂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目的是培训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弘扬教师主体精神,发掘教师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素质转化,探索教师培训和提高质量的新理论,构建教师培训和提高质量的新模式,使师资培训和教育效果卓有成效。
2.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打造科研型教师。我校通过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名师、名校、名校长之成长因素及价值取向》及我校自创子课题《创新课堂教育研究》的研究,现已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自开展该项课题研究以来,连续三届中考升重率,全县前100名比率均居全县第一名,中考状元,全县二、三名先后都在我校诞生,创下全县多项记录。主研教师现已成为重庆市特级教师,大批参研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各级骨干教师。校长已成为丰都县名校长。实践证明,这既是一个打造和培养科研型名师和名校长的好课题,也是一个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课题。因为我们既能将新课标理念与和谐创新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又能适当保留传统教学的精华,在教学过程中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融为一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把教材主编的思想意图与区(县)教研员和优秀实验教师的研究成果融于教学之中。
3.增算实验教师的工作量,使实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搞课题研究。一直以来,实验教师既要承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繁重的科研工作,使得实验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所以实验教师应按每周两课时的工作量计入实验教师基本工作量,确保实验教师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要适当提高实验教师经济待遇,使实验教师有更多的热情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实验教师倾斜。对于实验教师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实验教师津贴。在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突出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对实验教师工作的尊重和认可,对广大实验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鼓励广大教师能长期、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创新工作方式
要认真做好新课改和课题研究的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科研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课题管理的有效模式。
总之,教育科研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系统工程,要想把新课改推向深入,达到高效课堂,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各种有效培训,加强课题研究,培养大批的科研型教师,以适应当前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课题实验研究中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着力打造一批科研型骨干教师,认真实践课题研究和教育创新,努力探索改革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培训一支有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切实的努力。
第四篇:名校长申报材料
篇一:名校长事迹材料 附件3 名校长事迹材料
xx同志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
人,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扎实,勤于学习,先后多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他师德高尚,自1995年师范毕业后,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始终在教学、教研第一线,教学认真,富有创新精神。热爱学生,深受学生好评。为人正直,顾全大局,能够团结同志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再到副校长、一直到现在的xx初中校长。十八年来,xx同志始终战斗在农村教育的最前沿,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担任xx初中校长期间,通过不懈努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一所农村初中打造成宿迁市品牌学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以“创一流名校,育时代英才”为目标,以德育为龙头,以改革求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出效益,以质量创品牌,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先后50多次受省、市、县区级各类表彰,被评为“江苏省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学校”、“宿迁市课改实验基地”、“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宿迁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区常规管理样板学校”等,中考正取省重点高中人数名列全区前列。担任xx初中校长期间,在上级领导和全校教职工大力支持下,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家长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xx校长在任期间建设的埠子学堂,更是凝聚了他的智慧与汗水,经过一百多天日日夜夜的思考和付出,埠子学堂终于建成。教育馆和校史馆书院文化特色鲜
明,自建成以来,已接待市内外参观者5000余人,受到来访者高度赞扬。省教育专家以及省委巡视组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学堂的建造虽然辛苦但是成绩卓著,他感到欣喜。学校先后获得省“省书香校园”、“省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学校”、“全区综合考评一等奖”学校等荣誉称号。
担任xx初中校长期间,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把“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一生发展做准备”作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名师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以活动促管理,抓细节创特色”的管理方略。探索“条块结合,以线为主,块内激活,四线齐抓”的管理模式。深化“三风一训”建设,加快内涵发展,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实现了质量领先,特色鲜明,管理创新的目标。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担任校长以来,xx校长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教育教学的质量,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学校品牌。
1、实施民主管理,凝聚师生智慧。通过建立校长接待日制度,广开言路,倾听民意,民主管理。
2、强化管理措施,讲究管理效益。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推行分管领导责任追究制、教师工作量化积分制等,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3、坚持“以人为本”,把校园建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xx校长平时工作中十分关心、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燃眉之急,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多措并举,狠抓教育教学。通过推行高效教学模式,实施“日清、周结、月过关”等举措,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深入开展社团活动,减负增效。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一大特色是“减负增效”。学校一直开设“美术社团”、“音乐社团”、“舞蹈社团”、“排球社团”和“文学社”等社团,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各班级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学校还经常举办教师、学生阳光读书笔记展,举办了广播操比赛、集体舞比赛、叠被子比赛等一系列趣味比赛。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得快乐而不累。
xx校长所任职校长的学校,受到国家、省、市、区级各类表彰先后达100多次。获得了“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园林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宿迁市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宿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宿迁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宿迁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区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到洋北中学担任校长期间,学校迅速驶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中考成绩再创新辉煌。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深得学生家长和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在xx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把洋北初中建设成为宿迁市乃至江苏省的窗口学校而努力奋斗。
二、抓质量 促发展
1、明确办学思路,提升师生精气神。思路决定出路。xx校长提出了“以特色求空间,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同时在教师中开展“学校要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和为学校管理献“金点子”的征集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假如我是校长”征文比赛,让师生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增强师生的改革意识和责任意识;每学期开学初,均隆重召开有镇党委领导和学生家长参加的开学典礼;在元旦前夕,开展全校师生“迎元旦长跑”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心,提升了精气神,使学校形成了奋勇争先,锐意进取的良好局面。
2、改革课堂教学,锤炼核心竞争力。学校改革中最具竞争力的是课堂教学改革。xx校长积极借鉴改革成功的名校的经验,选派教师赴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参观取经,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将名校的教学模式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达标”的课堂模式。做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全校大力推广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并亲自上示范课,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的目标。
3、构建科研平台,促进教师成长。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xx校长实行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办公方式,为教师科研与成长搭台。开展了“希望杯”课堂教学大赛,让教师与教学改革一同成长。实行“家长开放周”,让学生家长走入学校课堂。定期开展教师论坛、学术沙龙、专家讲座,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聘请了区教研室的教研员与学校年轻教师结对子,这一系列活动使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4、注重过程管理:学习任务日清、周结、月过关;学生作业精选、精编、精练、精批、精讲(五精);课堂教学注重双基,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教学模式采用“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干示范引领:实施教干“1234”工程,即,每位教干每周要值好一天班,听好两节课,查阅三名教师教案,看四位学生作业;沉下去深入课堂,实行推门听课。
6、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互动体系。家长进课堂,每学期均组织三次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与老师互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召开教师与学生代表座谈,了解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场解答学生代表的问题,加强交流。
三、其他方面情况
1、在担任校长以来,积极倡导树品牌、创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民主办学;多措并举激励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把学校发展为名校,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陶行知研究学会实验学校”、“教育部十一五重点项目全校学习方案实验与研究实验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宿迁市教学改革试验基地”、“宿迁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区综合考评先进学校”、“宿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宿迁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区规范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篇二:申报名校长事迹材料 全心全意为教育 一片丹心铸辉煌
公庆喜,2009年起任嘉祥县大张楼镇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几年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敬业实干,执着追求,无私奉献,锐意创新,成绩显著,近年来连续获得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济宁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嘉祥县十大杰出青年,嘉祥县名校长,嘉祥县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在国家级期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发表论文《让“校德”之花开遍“宗圣”故里》,并担任两个省级课题主持人。同时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09—13连续四年教学成绩逐年攀升,2012年中考综合排名居全县第二,今年中考成绩再创新高。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荣获 等多项表彰。
一、管理艺术,追求精细科学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任校长以来,在学校管理上,追求精细科学,采用经纬交叉的立体管理模式。“经”,即纵向的条线型管理,就是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各条线部门分工负责,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向基层落实。“纬”,就是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年级组长、办公室负责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组织协调本年级教师共同落实学校提出的育人目标。学校实行领导班子监督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形成了有效的常规管理新格局。按照“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建设了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为了加强班级的管理,我制定了“老师跟班制度”。协同班主任,共同研究班级管理的对策方案,制定分层推进的管理工作目标,因人而异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校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效仿,勇于承担班级管理工作。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精细科学的管理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我在学校实行了分层教学。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注重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实行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好学生培优补差工作,提高中考的合格率、优分率,降低低分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突出重点,把学生分解为“优生、边缘生、学困生”,以便于对学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培优补差。结合各班实际情况,确定各班的边缘生名单,把这些学生薄弱学科落实到相关教师身上,做到班级有目标,教师有重点,学生有方向。对于学困生,各相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近他们,给学生辅导,与学生交流,使教师的辅导由“学生找”变为“找学生”,这种主动地辅导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点。学校建立了校长、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等层层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天天有人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多年来,学校坚持领导班子在校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学校安全。与派出所合作,切实加强了校园与周边环境的治安安全。几年来,学校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未出现各种违法犯罪现象。
二、教育教学,追求规范高效
我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教学质量来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严格细化的管理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在认真贯彻《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同时,我完善了各项教学规范。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把管理做实,加强课程的调控管理,配齐专业课教师,保证各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加强课程监管力度,加强平时的调查、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活动课开展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教学的过程管理,学校一直坚持“期初定计划,阶段勤对照,平时多检查,期末做总结”的工作思路,工作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事事落实。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定期的校本视导工作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以及推门听课相结合的方法,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注重严格规范管理的同时,我还注重教学研究的高效,提高学校内涵发展。结合课改的实施和推进,采取了实实在在而又卓有成效的举措。
科学、高效的管理也给学校带来了骄人成绩:我校近几年来中考参考率、合格率、优分率都处于全县的前列,辍学率连年走低。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全县举办的中小学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武术操比赛中成绩卓越。
三、关爱师生,追求和谐优美
在校长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始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履行了校长职责,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师生,勤政廉政,能够充分展现新时期人民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形象。能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为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为追求和谐学校做了不懈努力,深受全校师生的尊敬。
优化办学条件,美化育人环境,近年来,我一直把办学条件的改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使得校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道路平整,区划分明。
四、自强不息,追求创新进步
作为教育工作的领导者,我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注重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并把它们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为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我还非常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先后进行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这些改革,使教职工更新了观念,增强了竞争意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增强了活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外校的先进经验。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执着追求,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教育这块沃土挥满辛勤的汗水,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谱写完美的人生。“满腔热情,心系教育”,这是对自己的要求,“全心全意为教育 一片丹心铸辉煌”,这是我的追求。篇三:申报名校长事迹材料
执着追求为教育 一片丹心谱新篇 ——***申报**县名校长事迹材料 ***,2001年起任**县**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一级教师,(校长任职资格研修班结业)。几年来,一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敬业实干,执着追求,无私奉献,锐意创新,成绩显著,今年来连续获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市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教育园丁,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县危房改造先进个人,县改善办学条件先进个人,县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共有4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发表论文1篇,编写《活动与探索(物理)》、《同步学习(物理)》两本专著。同时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08—10连续三年被评为连云港市教学质量优秀奖,今年中考成绩再创新高,**指标完成率达150%。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荣获全国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集体、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合格劳动实践场所、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县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县先进教导处、县平安校园先进集体等多项表彰。
一、管理艺术,追求精细科学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任校长以来,在学校管理上,追求精细科学,我采用了经纬交叉的立体管理模式。“经”,即纵向的条线型管理,就是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各条线部门分工负责,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向基层落实。“纬”,就是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年级组长、办公室负责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组织协调本年级教师共同落实学校提出的育人目标。学校实行领导班子包班制度,分管领导根据自身任教学科情况,任班级副主任,监督指导,获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形成了有效的常规管理新格局。按照“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建设了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
为了加强对学校薄弱班级的管理,我制定了“班级管理帮扶制度”。在学校中确定了一个薄弱班级作为帮扶班级。为了做好帮扶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计划,协同班主任,共同研究班级管理的对策方案,制定分层推进的管理工作目标,因人而异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校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效仿,勇于承担薄弱班级的帮扶管理工作,从而形成了领导抓弱班、强班不甘示弱的良好的班级管理局面。在管理工作中,他们倡导“三个一”,即班级每天强调一个注意点,年级组每周抓一个工作重点,学校每月侧重解决一个重点问题。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精细科学的管理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我在学校实行了分层教学。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注重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实行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好学生培优补差工作,提高中考的合格率、优分率,降低低分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突出重点,把学生分解为“优生、边缘生、学困生”,以便于对学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培优补差。结合各班实际情况,确定各班的边缘生名单,把这些学生薄弱学科落实到相关教师身上,做到班级有目标,教师有重点,学生有方向。对于学困生,各相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近他们,给学生辅导,与学生交流,使教师的辅导由“学生找”变为“找学生”,这种主动地辅导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点。学校建立了校长、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等层层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天天有人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多年来,学校坚持学生放学期间领导班子在校值班制度,确保学校该时间段的安全。与派出所合作,切实加强了校园与周边环境的治安安全。几年来,学校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未出现各种违法犯罪现象。
二、教育教学,追求规范高效
我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教学质量来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严格细化的管理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在认真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同时,我完善了各项教学规范。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把管理做实,加强课程的调控管理,配齐专业课教师,保证各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加强课程监管力度,加强平时的调查、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活动课开展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教学的过程管理,学校一直坚持“期初定计划,阶段勤对照,平时多检查,期末做总结”的工作思路,工作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事事落实。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定期的校本视导工作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注重严格规范管理的同时,我还注重教学研究的高效。结合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学校赋予了“教学五认真”新的内涵,采取了实实在在而又卓有成效的举措。学校一直坚持的“三个制度”。一是教学研讨课制度,学校坚持每周一次教师教研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备课组开设一节教学研讨课。二是导师带教制度。学校对“导师”实行资格认定,不论年龄、不论资历,只论能力,为传统的“青蓝工程”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小课题研究制度,将课题研究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导教师开展了“短、平、快”的小课题研究,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科学、高效的管理也给学校带来了骄人成绩:我校近几年来中考参考率、合格率、优分率都处于连云港市的前列,辍学率连年走低。学校连续三年获得连云港市教学质量优秀奖。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连续三年在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仅去年,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3人获国家二等奖,全国物理知识竞赛获省二等奖2人,市级奖37人。参加省数学竞赛8人获奖。参加其他竞赛,县级获奖21人。
三、关爱师生,追求和谐优美在校长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始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履行了校长职责,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师生,勤政廉政,能够充分展现新时期人民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形象。能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为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为追求和谐学校做了不懈努力,深受全校师生的尊敬。安居才能乐业,02年在党委政府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建成2500m2教工宿舍楼,极大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学生**家庭贫困,上初二时遭遇意外又致胳膊骨折,这一连串的打击使该生情绪低落。我组织任课老师送教上门,边做思想工作边辅导功课,终于使他重新鼓起了奋斗的风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学校经常以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陶冶了情操。
办了优化学条件,美化育人环境,近年来,我一直把办学条件的改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配合“四配套”工程的深入实施,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综合实验楼并投入使用,装配了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改造音体美史地器材室,新建篮球场3片,乒乓球场地4片,新安装的篮球架、联合器械、单双杠和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成为校园里靓丽的风景线。另外,学校加大绿化力度,购置各种苗木装点校园,假期自筹资金,新修混凝土主干道110米,使得校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道路平整,区划分明。
四、自强不息,追求创新进步
第五篇:名校长申报事迹材料
名校长申报材料
南坞乡第一初级中学 孙四新
孙四新,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南坞一中支部书记兼校长。怀着对党的满腔忠诚,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在校长这个岗位上默默的耕耘着、感动着、收获着,近几年来,先后被授予“省优秀辅导教师”、“许昌市名校长”、“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鄢陵县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解放思想,致力创新,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办学思想上,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主持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经过全面系统地研究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人文资源,深入细致地分析学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总结提炼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亲自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立了学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和立足校本资源、发展言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特色。激励全校师生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共同的事业愿景迈进。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树一中教师新形象”工程,从细、小、实处着手,将树形象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并以身作则,亲自把微笑带进课堂、责任带进课堂、爱心带进课堂、智慧带进课堂。从而建立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增强“全员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责任意识,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倡导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全方位、多层次、互补性的培训,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学校先后开展了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开展教师论坛和教育教研活动。这样以来,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反思研究中不断成长。
第三,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在教学改革中,教师采取了“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结合学校的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课程改革之初,一部分班级开始尝试,学校领导班子和教研组组长陪同听课,对每节课进行座谈,查找原因,开始采用“20+ 25”授课(老师讲20分钟、学生学25分钟),人人参与、有一定效果后全面展开。以培养学生自主自信、创新求异的能力。除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学校百分之九十的教师都有笔记本电脑。集体办公室中,老师们用电脑制作课件,并广泛交流,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大家一同商讨备课,并做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应用使课堂容量大,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减轻学生负担。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学校班班装有计算机和投影设备,教师上课只需带着自己的u盘,免去了带电脑的麻烦。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如今南坞一中教学领域的亮点。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2011年中招张丹阳同学取得全县乡镇第一名,2011年中招评估南坞一中全县第一名,2011年九年级三科联赛中全县前100名该校上线人数全县乡镇第一,2012年七、八年级三科联赛中,七年级取得全县第一,八年级全县第三。2012年中招考试南坞一中蝉全县第一,2012年秋八九年级三科联赛八年级全县第一名,九年级全县第一名;2013年春七八年级三科联赛,七年级全县第一名,八年级全县第二名。2014年秋季八九年纪三科联赛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由于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该校先后被评为“许昌市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许昌市文明学校”,“许昌市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许昌市消防先进单位”“许昌市职业道德先进单位”,“许昌市教研先进单位”。
二. 注重文化建设,推行素质教育
为了注重文化建设,推行素质教育,使校园成为学习化校园。校领导班子非常注重抓好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成立了合唱、舞蹈、书法、美术、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兴趣小组。使校园成为学习化校园,参加人数达90%以上。这为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让学生个性更好地张扬创造了条件。同时,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学生“毛笔字、钢笔字”书法比赛、“我为一中添光彩”作文比赛、“安全教育手抄报”比赛等各项活动。精心安排了学生书法、绘画、科技小制作等能力展示内容,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每学年都举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运动会、文艺晚会活动,目的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美丽文明的校园。
三.围绕教学抓“三化”,改善环境育良才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筹资近10万元,净化、绿化、美化了校园。学生宿舍紧张,身为校长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床上。为了盖寝室楼,找这位领导谈情况,给那个部门打报告,跑腿、熬眼、托人、求情,还真不错,款拨来了。然而,谁都知道抓基建是个棘手的事。晚上,躺在床上却犯了愁—自己是个教书出身,从来没有搞过基建,这„„可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学生拥挤的情景。干吧,不懂就问吗。就这样,一个假期,就没有闲着。寝室楼竣工了,我看到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满意地笑了。
办学条件的改善,使育人环境更加优越,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更为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殚精竭虑育英才,风云际会写华章。展望未来,成功代表代表着过去,面对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美丽的南坞一中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我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加倍的努力,去躬身践行“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的发展负责”的终生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