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基层体验生活,创造激情——三泉乡对我的思考
从基层体验生活,创造激情——三泉乡对我的思考
古语有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暑期社会实践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我们不觉间已经走过了半个月的学习期,回首这半个月的学习,数数这半个月的收获,内心充满着激动,却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离校前,我反复琢磨,也注意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在如何规划自己的暑期生活。最后我更多想起了家乡。对!回去!回去仔细亲身体会生活!!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旧称三合场,位于梓潼县潼江河流域以西,安梓路13公里处,属浅丘陵地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土壤肥力较高,水资源极其丰富,宜于农业生产,也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全乡辖6个行政村,42个农业合作社。三泉乡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梓潼县重要粮油生产基地,被誉为“西部小粮仓”,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水面开阔,发展渔业前景广阔。近年来,三泉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着眼发展,长远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以水稻制种、蚕桑、苎麻与海椒、畜禽与水产产业的“四篇文章”,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将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三泉新跨越的接力棒不断传下去。
在这半个月里,乡政府组织了很多活动。例如,组内交流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兴趣培训活动;第一桶金活动。组内交流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打羽毛球的交流活动。我们全体组员一起去打羽毛球,去促进各组员的感情。玩累了,我们就一起去茶吧解乏。在其中,我们各自说说在大学里的生活,对大学学习的看法,交流交流我们的经验。这次的组内交流活动,使我的交际网扩大了不少,认识了很多同学。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我觉得这是我们最辛苦的一次活动了。在我们开展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民朋友竟然不认识甚至一些简单的汉字,当我们把调查问卷发到他们手上时,有一位农民朋友直接说:“你们发这些,我不认识怎么办”。这句话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很震撼的。不认识汉字怎么了解国家的形势政策?生活在国家的政策之下,如果连国家的基本政策都不了解,我们很难在国家框定的社会秩序下顺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我们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当我们问及是否了解国家近几年对新农村建设政策时,许多人摇头表示不知道,当我们举例说到关于农村房屋建设,以及国家免除农业税等方面得话题时,此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这些就属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只是他们平时都没有系统的了解过国家的新农村政策。给我的感受是,不论是农村大人还是农村的孩子,他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身处山区他们能够接受先进知识的机会很少,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相比,在诸多方面他们都有必要去改善和学习。农村人民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便利的信息通道去更好的发展生产,去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农村的孩子其实也非常渴望新知识,除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他们更需要从更多不同的渠道获得不同的信息,开阔增长学生视野应当引起当地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这并不简单是几个志愿者所能给山区孩子们培养的。7月23号这天,我们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去新建的养老院探望孤寡老人。我听赵老先生说,政府每个月都会组织一些志愿者来探望这些孤寡老人。的确,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社会的帮助。我由衷的希望,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我们能够也应该为这些孤寡老人做更多的事情,使他们后半生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兴趣培训活动中,我参加了“人人学英语”口语培训班。虽然只有三天的学习时间,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认真的学习。也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第一桶金活动,为期2天,通过自己摆摊做生意,我明白了做生意的艰难,明白了挣钱的不易。虽然总体上都不错,但是,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才挣到那么一点点钱。现在我明白了父母的辛苦,父母挣钱不易啊!也真正明白了“一粒一滴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半个月的生活是充满酸甜苦乐,让人感触也是深刻的,三泉乡在教育思想平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观念依旧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扫盲工作仍需继续开展,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是高度重视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人民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农村生产,不管是国家下达的重要文件,还是国家给与农村的科技技术支援,都需要农民朋友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如果部分农民不能识字必然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不了解,对国家给与他们的新技术新思想不能接受,从而影响到整个村子乃至整个乡镇的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二、农村仍需要要加强思想教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了解国家政策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生活在国家的政策之下,如果连国家的基本政策都不了解,我们很难在国家框定的社会秩序下顺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农民朋友切实需要及时获得最新的农产品买卖渠道,这次新农村建设调研,我们从三泉乡的多个村子了解到,很多村子原本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但是当人们怀揣热情投入到新型农业生产并得到劳动果实之后,却苦于找不到宽广的市场需求,或者因为外界的收购价格过低打消了再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国家先进的人才队伍,作为国家新方针新策略的切实行动者,不仅乡政府领导,我们大学生也应当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己的特长,村官下乡就是一种很好的政策,他们把网络和计算机引入农业生产环节,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帮助农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市场需求,了解学习更多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使他们发展新型农业的积极性得到增长,为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一项重要的课程。我们有必要去认真了解当前社会形态,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这对于我们今后进入社会工作,能更好更快的了解社会打下一定得基础;我们很多大学生得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得凭自己的努力找到实践单位。学院应当提供社会实践基地,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就以往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来看,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到当地实践之前联系实践单位,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虽然实践活动总是在探索中进行的,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很短暂,往往等到大家适应了环境,摸清情况准备好好锻炼的时候,活动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为了有目的的开展实践活动,也为了使我们的实践活动准备的更充分一些,在我们签订实践活动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与当地的学校沟通。从和老师从谈话中我们能了解到更好的实践信息和方法。不论是农村大人还是农村的孩子,他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作为一个山区孩子,上大学是他们毕生的梦想,在大学校园里,来自农村的孩子和来自大城市的孩子有很大差别,虽然都考上了大学,但是二者的见解思想,个人修养和思想素质有很大的差别,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二者接受教育的平台也不同。大城市的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而农村的孩子没有便利的条件。弹钢琴,学画画,学电脑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求,有的孩子甚至没有学过英语。我真心希望我们能让更多农村的大人和孩子通过我们的一些帮助能获得更多知识,从科学文化素养
等各方面提高自己,也希望所有农村的孩子都能有机会考上大学,将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最后引用一句契可夫的话: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
第二篇:我对提高基层民警待遇的思考
今年是公安部确定的“基层基础建设年”,实现警力下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公安部明确要求基层警力要达到总警力的85%以上,而目前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现状却呈“水桶状”———上下一样粗。之所以警力沉不下去或者沉下去又浮上来了,其症结就是机关待遇优于基层,这个症结不消除,警力就不可能沉下去。如何使基层待遇优于机关,据我在基层工作十年的感受,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建立优待基层的人事、奖励制度。按照以往的做法,机关民警下基层要提拔使用,基层领导进机关却要降格使用,这无形中体现了机关的高高在上与优越性。而在着力“三基”建设的今天,首先要实现官由基层出:一是所队长的提拔从基层民警中选拔,二是无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者(技术人员除外)不予提拔,三是在基层连续工作五年以上且能胜任工作(每年公务员考评在称职以上)的民警应当提拔,无机会提拔的也应当与机关民警换岗。这样就不会让基层民警产生厌倦情绪,感觉天天老样子,让基层民警感到有盼头,工作有新鲜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上进心,时刻看到希望,充满激情。其次要把奖励重点放在基层,大量工作是由基层在做,面对群众的是基层,因此奖励也应该首先要考虑基层。我认为,公安机关每年评先评优的名额应该80%以上给予基层,如果工作由基层做、奖励却由机关得,就大大挫伤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向基层倾斜的福利分配制度。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与危险系数大,机关民警不能相提并论。基层民警的收入应高于机关,这也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机关民警每天工作八小时,而基层民警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其余时间也处在待命状态,而农村的基层民警更为艰辛,吃住都在基层单位;基层的工作强度无疑也要大于机关,有时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基层民警在工作的同时,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其家属身上,家属往往多有怨言。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基层至少要增加基层工作补贴、超时工作补贴与家属慰问补贴三项福利待遇,或者这三项补贴的标准要高于机关,这样基层民警得到实惠,家属也得到安慰,人心与队伍就稳定了。
建立有利于缓解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休假制度与工作环境。正常的休假得不到保障是困扰基层民警的普遍问题。当别人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时,许多基层民警却在外执勤,很难与亲人团聚,与家人拉家常、相互交流的机会也就更少,这样常常会引发一些家庭矛盾;有些公安机关每年给基层下达破案任务与罚没款指标,家庭及工作上的压力,使得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大大超过机关民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正确疏导与缓解,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公安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我认为:一是要强行规定基层民警每年休假必须达到的天数,否则视为不称职;二是要给予基层民警每年一次的十天长假,让基层民警有一个自我减压的机会;三是要彻底杜绝公安机关内部下达打击处理破案数与罚没款任务。
建立监督运行机制。公安机关应当建立一个提高基层待遇、实现警力下沉的规章制度,并且形成监督机制,确保贯彻落实、正常运行。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没有按章执行落实的追究领导责任,让基层民警有“屈”可诉,有“山”可依。
只有从切实提高基层待遇入手,让民警在基层感到有盼头、有奔头,无思想包袱,无后顾之忧,警力下沉也就水到渠成了,基层这个战斗实体也就如虎添翼了.
第三篇:对基层“三互”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对基层“三互”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近来,我采取集体座谈、个别交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近100名官兵就“三互”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99%的同志对“三互”活动都有所了解,68%的同志对“三互”活动的内容、主要目的能正确回答,普遍反映“三互”活动的开展对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改善官兵关系、预防案件事故、提高官兵自身素质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但问题也不少,有60%的同志对“三互”活动的内容“互帮、互学、互管”知之不多;有45%的同志认为“三互”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互相监督”,还有3%的同志认为是“责任连带”,对“三互”活动的目的、意义、地位、作用、活动方式等还了解不多、知之不深。为使“三互”活动在部队生根、开花、结果,我认为各级政治机关帮助指导基层工作时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要强化意识。我在调查中发现,从支队到中队,不少官兵对开展“三互”活动认识不高,意识不强,认为这是一项季节性和突击性的工作,因而没有长远打算 和具体安排;虽然下了不少文件,也签订了《责任书》,但大都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入脑、入心,领导安排一次搞一次,缺乏自觉性。总部徐永清政委在1998年武警部队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在部队开展的“三互”活动,是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和载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它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学习北京总队六支队的经验,把开展好“三互”活动提高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培育“四有”新人、促进《纲要》落实、增强部队战斗力、凝聚力和圆满完成以执勤和“处突”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高度上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活动意识,这样才能领导、指导部队开展好“三互”活动。
二是要融入工作。“三互”活动作为部队一项经常性工作,不论是工作、学习、生活都应有它的“身影”,有它的地位和作用。但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志认为这仅仅是一项活动,满足于小组开开会、谈谈心、写写体会等。有的单位为了图形式,把“三互”活动定在星期日的晚点名前,这简直是走过程,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单位领导认为“三互”活动搞多了,会影响其它工 作的开展。我认为这是对“三互”活动的曲解,是宣传教育不深或帮助指导不力所致。“三互”活动应该渗透于每个官兵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特别是要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三互”小组之间在工作上有收获时互相学一学,退步时互相拉一拉,执勤训练中、执勤上哨前互相提一个醒,有心得体会时互相谈一谈,动作不准时互相教一教,劳动学习中有困难时互相帮一帮,遇到问题时互相议一议,管理教育中发现违纪时互相管一管,日常生活中有难题时互相解一解。只有这样“三互”活动才有意义,才有收获,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三是要注重深化。目前,基层部队所开展的“三互”活动,绝大部分停留在互相关心、互相管理、不出或少出事故这个层次上,没有充分发挥“三互”活动对部队全面建设和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三互”活动开展得好的单位,部队全面建设都比较好,官兵的个体素质、整体素质都比较高,精神状态也比较昂扬。众所周知,批评与监督是“三互”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措施,要使这个重要措施真正产生良 好效果,最终还取决于被批评监督者有很好的涵养和自知之明。所以我们的“三互”活动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提高,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三互”活动的影响力,从提高官兵整体素质和部队全面建设的高度来抓。只有大家的认识提高了,活动才会深入持久,效果才会明显。成效才会显著。
四是要坚持长久。“三互”活动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所谓“经常”就是经久长远之意,这就是说“三互”活动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将贯穿于部队建设的始终。但从了解的情况看,50%的基层官兵认为“三互”活动是一项临时性政治教育,存在上面抓紧一抓,下面动一动的思想。所以我认为要使“三互”活动坚持长久,一要健全政策制度,将“三互”活动纳入 到日常工作中去;二是各级政治机关要加强指导和引导;三是基层官兵要把它当作“基本功”来练。这不仅是对官兵在部队服役期间负责,也是对官兵一生负责,不仅利军,也利民,不仅有眼前的利益,也有长远利益。只有这样,“三互”活动才能持之以恒,健康发展。
第四篇:从企业经营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从企业经营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0
从企业经营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摘要:2008 年9 月初,中国各地多名婴儿患上肾结石,由此爆发了“三鹿奶粉”事件,多家乳制品厂家生产的产品中均检出三聚氰胺,引发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次重大危机。本文试图从企业经营、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本次“三鹿奶粉”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解读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影响,发现该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关键词:企业经营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
引言“三鹿”的破产重组让中国的食品企业真正意识到“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的重要意义。“三鹿事件”的发生从表面上是看是我国相关奶业标准制定得太低、检测手段落后问题,但从其本质上看是企业经营模式问题。因为,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技术固然可以防范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但是实际上由于食品中不能添加的有害物质达上亿种之多,我们对每种食品都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不现实也不可能。杜绝“三鹿事件”的再发生,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是:让食品企业构建可持续经营模式,使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贮藏、物流配送等都达到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
一、“三鹿奶粉”事件回顾
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三鹿在其五年规划中制定了成为“中国发酵乳第一品牌”的目标,要在发酵乳业务赶超伊利、蒙牛。三鹿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业初期企业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第二阶段:设计企业标识,认识企业文化,提炼企业精神,打造企业品牌,创立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人才。第三阶段: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企业文化整合与重塑,印发企业形象手册和企业文化手册,出版了《三鹿人成功之路》一书,向广大员工推出一整套文化建设套餐。2008 年9 月,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被查出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中国各地多名服食受污染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但三鹿公司之前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实情进行隐瞒,事件曝光之后震惊整个中国社会。其后此事件涉及面不断扩大,愈来愈多制造商的奶制品被揭发也含有三聚氰胺。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当年9 月21 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 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 人,此
前已治愈出院1,579 人,死亡4 人,另截至9 月25 日,香港有5 人、澳门有1 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 个厂家69 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
二、对“三鹿事件”的深层次反思
1、食品企业要诚信经营,要有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产品安全责任是一种最基础的社会责任。生产公众消费类产品的食品企业,因其产品覆盖面广,他们天然地负有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责任。食品企业生产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疏漏,都有可能酿成波及千万公众的安全事件。如同温家宝总理所说:“三鹿事件”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在现代社会,食品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更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否则在法制日益健全、消费者日趋理性的今天不可能长久存在。
2、食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要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也反映出近年来乳制品行业企业扩张太快,与此同时忽视了对供应链的管理,出现了漏洞,被不法分子借机违法谋取利益。奶农、乳制品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组成乳制品行业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互利共赢,这符合现代企业竞争的趋势。但现行的“公司加农户”模式,由于加工企业与农户只是合作关系,一旦出现市场波动或其他风险,就可能出现违约问题,如拖欠奶农资金、降低奶价等等,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根本的保护。数据显示,以奶业为例,在整个产业链中,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个环节的投入比通常为7.5∶1.5∶1,但是这三个环节的利润比却为1∶3.5∶5.5,奶农环节成本最高、利润最低,风险也最大。投入收益的巨大差距使得整个奶业供应链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协会信息网)。
3、食品企业要摆脱低价竞争,走品牌竞争之路在当前我国奶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三鹿等奶粉生产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升和市场价格上升空间小的双重压力下,不是思考如何依靠科技创新走品牌竞争之路,而是拼命压榨奶农的利润,导致奶农降低鲜奶的品质,双方共同受损,出现了恶性的连锁反应。三鹿、蒙牛、伊利等乳制品企业的这次危机完全是这些企业向上游奶农掠夺利润给自己酿成的苦果。这些企业因为问题产品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恐怕远远大于提高自身科技竞争力的成本。当前食品行业作为完全竞争行业和微利行业,如果不走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核心品牌竞争力之路,还依靠以前的压低收购价格走低价竞争的老路就必然要被市场所淘汰。
三、我国食品企业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构建
面对当前食品企业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条件和诸多困难,我国食品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构建可持续经营模式。
1、树立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其对利润的追逐能力。但由于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企业行为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超出自身应有的边界,对社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产生可能是不利的影响。为了社会的繁荣与和谐,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并使企业的外部影响内部化。食品企业要可持续经营就必须超越企业单纯生产利润的做法,转向更加关注社会和环境,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自身的生存支柱。食品企业必须首先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创造出具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强大生命力的品牌。其次,食品企业还应主动创造机会履行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标准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之中,并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事业与企业竞争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
2、加强供应链责任管理食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源头,也是食品企业赢得市场优势的一个关键点。当前我国大多数食品企业还没有将社会责任管理延伸到价值链上,在“农业—工业—流通”的众多环节中,食品企业所能够控制的通常只是在加工制造阶段,而对上游的原料生产(种植养殖等)和下游的食品流通(仓储物流等)实际上鞭长莫及。从创造价值的角度说,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成员都对最终价值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企业要塑造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仅仅管理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价值链上的其他成员按照统一标准实施社会责任管理。当前,我国的食品企业供应链管理应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原料质量和降低成本三个方面考虑,形成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由目前的“公司+ 农户”模式逐步过渡到有种养殖户、政府职能部门、食品企业等组成的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将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连接起来,解决农民处于弱势地位的生存问题,实现社会、农民和食品企业的共赢。
3、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树立知名品牌。在食品行业中,产品同质化成为摆在众多食品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根据专家对国外市场考察表明: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家食品企业充分竞争后的最明显特点就是整个行业的高度细分化和功能化。随着我国消费者的逐渐成熟,我国食品行业也必将进入一个市场细分时代。我国食品企业要通过市场细分,运用“产品差异化”原则,建立自己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的需求,提升可销售额。还要不断的优化产品结构,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对各个细分产品的投入产出进行严格监控,淘汰低
利润的产品,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树立知名品牌。同时,食品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进行战略资源整合,要通过并购、虚拟联合等手段整合外部资源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食品企业在品牌扩张发展壮大过程中要加强运营管理,要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航空母舰,而不是松散的联合舰队。
4、加强产品创新力度提升附加值。当前我国食品企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如何在一个充分竞争、利润微薄、无法将成本转嫁给最终用户的市场上竞争和发展。如果企业不具备足够的提升品牌附加值的能力,或者说不能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超过竞争对手的溢价能力,就只能通过价格战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事实上,在历次的食品行业“大战”中,我们能看到的我国企业的惟一应对之道就是生产、生产、再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而尽可能挤占市场,之后就等着“待到来年回春时”。当前,我国食品企业必须加强产品创新力度,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证企业科技创新,制定完善的研发机制和流程,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深入合作,加大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品创新力度,逐步建立世界领先的食品研发中心,推出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摆脱目前食品市场上低端的“促销战”、“广告战”和“价格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构建良好的食品可持续经营发展模式后,像“三鹿奶粉”事件这样的经营后果是可以避免的,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食品企业发展的规范化、科学化是时代的必然趋势。而且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得到更高层次的改变。
第五篇:从“农民”到“市民”——我对城镇化的思考
从“农民”到“市民”——我对城镇化的思考
黄丽仪
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数控班级:10数控1 学号:10110391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阻碍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化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农民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引发了我对城镇化的思考,以下是我个人简单的看法。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角色转变城镇化思考与建议
农民市民化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农民市民化不仅是职业身份的转变(非农化)和居住空间的转移(城市化),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的转变过程(市民化)和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结构化)
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期望收益的吸引。二是农民村落和家族的攀比习惯。三是城市现代文明的吸引。四是三峡大移民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五是为下一代身份意识的驱动。
农民转化为市民的途径和方式:一是占地移民。移民安置区的占地移民就近转化为城镇居民。二是原来在老镇区经商办企业的农民。三是在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逐步发家致富的农民。四是外出务工返乡懂一技之长的农民。五是在移民搬迁中从事建筑和建材销售致富的农民。六是其它乡镇的移民。高家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邻近乡镇和邻近县农民就近转移成为市民。七是部分准市民。主要是在校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家长等在镇区内租房居住,一边照顾子女读书,一边做生意经商,成为准市民。
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潜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障碍。我国政治制度安排所确定的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区别,造成了对农民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对进城农民缺少包容之心和宽广胸怀。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一方面提高了农民收入并带来诸多优越性;另一方面,在城市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客观上缩小城市市民的就业渠道,压低了市民的收入,势必引起城市市民的不满。二是政策障碍。对进城农民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进城农民待遇安排,影响农民市民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央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进城农民市民化开绿灯。但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多方面的权衡和考虑,往往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态度。三是制度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是实现农民市民化中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农民禁锢于乡村土地之上,拒之于城市大门之外。即使是已进城多年的改变了职业身份的农民,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享受不到市民待遇,使其与生活在同一空间,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城市市民存在着身份与地位的巨大差别,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对策:
一、放宽户籍制度。一个人能否进入某个城市,关键应看他能否在这个城市合法生存,是否具备生存能力。
二、实现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资产化、股份化、货币化和有偿转让(一次性补偿、长期性分红)。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这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完善社会保障。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最大后顾之忧之一就是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只能以保障为核心考虑因素而进行单向的选择,而这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单向性恰恰是与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相反。公共服务的不公
平同样容易导致人们作出单向的选择。
四、培养农民工的市民意识。城市与农村是不同的社区,从文化意义上讲“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市民与村民的不同是从外在的生活方式到内在的思想观念的不同。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鼓励农民工参加市民素质培训,培养他们的市民意识。
五、将农民工管理纳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根据各城市的现有规模和城市化发展的目标和趋势,以及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承受能力,对吸纳农民进城落户变市民的数量、分实施计划的时间表作出具体规划。同时将进城农民的住房、公有设施包括其子女上学等问题,纳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从长计议,统筹考虑。
六、积极做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无论是劳力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要把进城农民的培训工作作为推进农民素质的首要问题。劳动力输出地在组织劳动力输出时,要搞好农民工进城前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培训,提高进城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在现实中遇到了各种因素的阻碍,他们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面临着重重困境,市民化的进程异常缓慢而艰难。要消除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障碍,必须从源头上去探究导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阻的根本原因。同时,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了城镇化,有利于城镇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城镇的文化繁荣。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注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中国的城镇化,将会搞得有声有色!我坚信,日后的中国会更强大!
参考文献:
1.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刘少杰著:《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万夏等:《城市扩展中政府应如何帮助失地农民实现身份转变》载《理论前沿》,200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