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中的中华钢琴家
我心中的中华钢琴家
李云迪
李云迪(YUNDI),国际著名钢琴家。2000年代表中国参加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夺冠,他的演奏震撼了古典乐界,被欧美权威媒体称作 “巨星的风采”。他是首位登上美国财经权威报章《华尔街日报》及有日本“时代杂志”之称的《AERA》封面故事的中国钢琴家;他是首位被杜莎夫人蜡像馆挑选为名人蜡像的中国钢琴家;他更是首位与柏林爱乐乐团发行现场录音的中国钢琴家。中国首位波兰“荣耀艺术”勋章获得者。世界各大权威媒体如《纽约时报》等无不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
个人简介
李云迪,原名李希熙。在十四届肖邦钢琴大赛前,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名全部接受本土钢琴教育而没有吃过洋面包而扬名世界的钢琴家,创造了中国钢琴本土教育的奇迹!他于1982年10月7日出生在中国重庆,7岁起开始学习钢琴,9岁开始师从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成名之后,李云迪与父母 毅然抛弃众多名利双收的演出机会,远离尘嚣,远赴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大学,师从以色列著名钢琴大师阿里·瓦迪教授。中国四川音乐学院、中国深圳艺术学校、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大学构成了他成长经历。1992年至1999年李云迪曾在国际国内多项著名钢琴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2000年10月,李云迪代表中国参加素有“钢琴奥运”之称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一举夺冠,成为该项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同时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音乐家,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钢琴热潮。此后,李云迪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他的唱片已由德国DG唱片公司和伦敦EMI唱片公司全球发行,广受专业界和音乐爱好者好评的同时屡屡获得唱片各项大奖包括全球古典音乐白金奖、德国权威古典音乐大奖“经典回声”最佳独奏唱片奖、第四届中国金唱片特别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古典唱片奖、第六届北德意志州立银行艺术家奖、和美国XM电台最佳古典新人奖。李云迪杰出的音乐才能和高超的钢琴表演技巧使他年年受邀在欧美及亚洲最著名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足迹遍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两百多
李云迪演出照
座城市,从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到伦敦皇家音乐厅,从维也纳金色大厅厅到柏林爱乐音乐厅,从北京国家大剧院到日本三得利音乐厅,所到之处音乐会门票无不一票难求。他多次与詹姆斯·列文、迪图瓦、小泽征尔、郑明勋、杜达梅尔、瓦列里·杰吉耶夫、丹尼尔·哈丁、雅尼克、洛林·马泽尔、里卡尔多·夏伊、尤里·杰米尔诺夫等世界著名指挥大师,以及柏林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等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合作。李云迪卓越的钢琴艺术才能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使得他在2010年被波兰文化部长亲自授予“荣誉艺术”文化勋章;他高贵优雅的形象与杰出的个人魅力及音乐天赋,让他在全球拥有众多的乐迷和的粉丝。他独特的气质及个性让他成为各个世界著名品牌包括劳力士、杰尼亚服装、奔驰、耐克等的形象代言。李云迪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顶尖钢琴演奏家、中国家喻户晓的钢琴王子。世界各大权威媒体如《纽约时报》称赞他“十足的音乐才能!”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犹如天籁琴声,优雅高贵极富诗意,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大师评价
他是一位音乐诗人,而他的指尖充满才华,通常这两件事很难联系一起,但在他身上却完美结合了。
李云迪与小泽征尔
现在很难找到像他这样的人。这就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为什么我爱上了他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同台演出的原因。”2007年,李云迪与柏林爱乐合作,在德国以现场录音的方式举行了三场音乐会,成为首位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音的中国钢琴家。这场音乐会的门票不但一早售罄,还特别设置了加座票。在连续3晚的音乐会上,李云迪与柏林爱乐合作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首被称为“史上最难”钢琴曲目赢得了满堂喝彩。管乐首席AlbrechtMayer经过这次合作不禁感叹:李云迪是我们乐团合作过最有才华的钢琴家。在演出当场,著名指挥小泽征尔也为李云迪的琴声动容,乐曲一毕,与柏林爱乐的全体团员一起起立,为这场完美演出鼓掌。德国柏林早报更认为:“李云迪从很早以前就达到钢琴演奏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肖邦
2000年10月,18岁的李云迪受中国文化部选派参加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凭借一曲肖邦《E小调钢琴协奏曲》,在世界一流钢琴家组成的权威评审团和广大波兰听众面前大放光彩,以对肖邦作品的深刻的诠释和令人折服的演奏,一举夺冠并同获“最佳波兰舞曲演奏奖”。成为这一世界顶级钢琴赛事15年后、两届第一名空缺之后的首奖得主,亦是此赛事70多年历史中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获此奖的中国人,为中国赢得了荣誉,开创了中国钢琴历史的里程碑,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榜样!肖邦比赛的特约评委认为:“在掌握肖邦演奏风格上,他是最完美也最富有诗意的钢琴家”;“他的演奏体现最优美的声音和最完美的技术”;也有评论说:“他几乎完美地掌握各种音乐因素的平衡”,“是肖邦称职的继承人”。国际权威评论界评论他的演奏犹如“天籁之音”,“极其高贵优雅,音色干净,感情表达真挚自然、忠实原作,是当代最诗意最具贵族气息的钢琴大师。”
2010年3月1日肖邦的诞辰当日李云迪受波兰政府的邀请为由波兰政府主办的“纪念肖邦诞辰二百周年”音乐
李云迪荣获波兰荣誉艺术勋章
会在华沙国家大剧院开启大幕,此音乐会是全欧洲的盛会,由波兰政府向欧洲各国实况转播,波兰总统、总理、及欧洲各国政府要员,艺术名人,商界名人齐聚一堂欣赏盛宴。李云迪用当代最美的音符向肖邦致敬,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当日波兰向李云迪颁发了第一本肖邦护照,使其成为肖邦大使。同年5月25日李云迪在北京接受了由波兰文化部部长兹德罗耶夫斯基亲自授予的代表波兰至高荣誉的“荣誉艺术”文化勋章。这是对李云迪专注肖邦、弘扬古典音乐突出贡献的肯定。李云迪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此至高荣誉的中国钢琴艺术家。
诠释肖邦的音乐李云迪有一套自己的理念,李云迪说: “肖邦不喜欢夸张华丽的元素,而是倾向于使用平实委婉的手法,其实这是很伟大的。一件艺术品,痕迹越多越拙劣,不显山露水才是最高的境界。”他在接受《名人面对面》节目访谈时说:“肖邦是我最欣赏的钢琴作曲家,他一生都在创作钢琴作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琴上的88个键。在他的音乐中,渗透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爱情的体验,而且他也创造了钢琴作品的很多种形式。至少在19世纪的浪漫派,肖邦就等于钢琴。我是一个中国人,受到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柔中带刚的中庸之道,很适合肖邦这种诗意的音乐。不理解肖邦音乐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后,他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激昂的。当时波兰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练习曲都有一种非常激昂的民族情结和爱国主义情绪。他的这种激昂又渗透着天生的优雅和委婉,这就是刚中带柔,分寸的掌握是很讲究的。”
“我演奏的是中国的肖邦”—李云迪
艺术成长
李云迪1982年出生于重庆的一个教育世家,爷爷是云南人早年于云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专业毕业后北上重庆任职大学校长,奶奶是幼儿园院长,姥姥是中学校长,家庭成员中多位还是现职的教师。李云迪的母亲热爱音乐舞蹈,自己本身就是位芭蕾舞者,曾参演过《红色娘子军》等芭蕾舞剧。在这样和睦的文化的环境下出生的李云迪自幼显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分,一岁多就会跟着小收音机很专注的学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对声音和音乐的敏感与执着让他的长辈们注意到了他的音乐天分。
李云迪4岁时,父母答应小云迪的要求买了架小手风琴给他玩,并把他送入了重庆市少年宫手风琴班。次年李
李云迪肖邦李斯特
云迪就凭借极高的音乐天赋和表现力荣获四川省“宏声”杯少儿手风琴比赛幼儿组第一名。李云迪6岁时对少年宫的钢琴产生的极大的兴趣,7岁时父母为他买了一架二手钢琴,由此他转入少年宫钢琴班,从头学起做了一名“老学生”。然而李云迪进步之快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学琴2年后就弹到了肖邦练习曲并能熟练掌握,同年老师把这位手都够不到八度的小天才引荐给了但昭仪教授,李云迪自1991年起便一直跟随但教授学习。那时李云迪对钢琴的爱已进入一种狂热状态,每周末都要从重庆坐火车到成都上课再回重庆去也不觉得苦。可是他同样要保证文化课的学习,父母规定的学习成绩必须全优以上的标准在他并不算太难的事。大部分时候,李云迪还是想着他的钢琴,小学的班主任老师至今都记得这个在课桌上练习指法的学生。李云迪的父母很快就发现,要管束或者惩罚这个小孩,唯一的方式就是合上琴盖。对李云迪来说,最大的处罚是不准弹琴。
1994年李云迪参加了“华普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获第一名,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但教授任教的四川音乐学院附中。1995年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就获得了美国斯特拉文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少年B组第三名,同年随同但昭义教授转入深圳艺术学校。1997年获得香港中国作品钢琴比赛最高组《黄河协奏曲》第一名,同年作为独奏演员与深圳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成功的在柏林爱乐音乐厅演出。1999年3月17岁的李云迪赴荷兰参加第
李云迪儿时照片
五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并获“公众奖”,此届大赛获资格参赛的选手只有47人,分别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都就读于欧美高等音乐学府。李云迪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国际比赛,而他也是所有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荷兰演出经纪人对李云迪说:“你是真正的艺术家,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有名的钢琴家,另外两位获奖者只适合做教师。”巴西评委科恩感叹:“在我的心目中,你远远超过了第一名。”当他得知李云迪和他的老师但昭义竟然都从未在欧美学习过时,他震惊了:“中国经历了很多苦难,影响了文化艺术的发展,音乐教育仍有这么高的水平,很了不起。”同年6月李云迪被只身派往美国参加吉娜巴考尔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第一名。2000年李云迪代表祖国夺冠钢琴界最高级别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次年德国老牌DG唱片公司签约李云迪,成为DG唱片公司签约的首位中国人。李云迪也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一位从未在国外接受过音乐教育,其老师也未在国外接受过音乐教育,由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签约国际,享誉世界的钢琴演奏家。2001年已扬名国际的李云迪选择减少演出量赴著名的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跟随欧洲最具声望的以色列著名钢琴家教育家阿里·瓦蒂进行为期6年的继续深造,期间也录唱片,开演奏会。
艺术生涯
2000年
获得第14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最佳波兰舞曲演奏奖”。在北京“向祖国汇报”肖邦专场音乐会,并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协奏曲。年底与波兰国家交响乐团赴日本演出,并在荷兰举办五场独奏音乐会。2001年
4月在东京与德国DG公司签约,成为其首位签约的中国人。首张CD唱片《肖邦精选》在全球发行。5月,李云迪获选成为“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个青年人物”之一,随后他在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多伦多等地成功举办了独奏音乐会;李云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春节元宵晚会演出,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厅、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厅、冬宫音乐厅(第一位华人在此演出)与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圣彼得堡室内乐团合作演出。在波兰参加香港电讯1010广告拍摄,9月正式在香港电视台播放。9月进入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继续学习。8月,参加了德国杜塞朵芙音乐节,卢尔音乐节,以及波兰第56届肖邦艺术节。这期间,他还接拍了个人第一条广告,成为首位代言香港最大电讯公司1010的古典音乐家。首次拍广告,李云迪还参与选曲及广告造型设计的工作,广告播出后,由他弹奏的背景音乐肖邦《幻想即兴曲》旋即成为全港最热门的手机下载铃声,这无疑更提升了李云迪的人气,他成为当年曝光率最高的古典音乐家。2002年
第二张CD《李斯特精选》在全球发行,并荣获2003年德国最权威古典音乐“经典回声”大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同年底推出全新专辑《安可集》。2003年
与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指挥库特马舒尔合作演出。应邀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参加庆斯坦威钢琴150周年音乐
李云迪图片合辑(8张)会演出获得第四届中国金唱片独奏奖和特别奖。入选《纽约时报》2003年最佳古典音乐唱片。10月李云迪参加德国ECHO唱片颁奖会,《李斯特精选》获得最佳乐器演奏专辑,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的中国人。同年李云迪签约美国纽约哥伦比亚经纪公司,成为首位由公司总裁维福亲自担任全球经纪人的钢琴家。在西方,人们已将他的名字和波里尼、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当代钢琴演奏大师联系在一起,他被称为“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钢琴演奏家中为数不多、最受推崇的东方钢琴家之一。同年发行自传式专辑《李云迪精选集》。2004年
《肖邦谐谑曲·即兴曲》录制发行。同年李云迪在德国威斯巴登音乐节举办音乐会,并录制现场演奏会DVD。柏林爱乐音乐厅举行独奏会,获得巨大成功。2005年
成为首位中国钢琴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录音,《乐聚维也纳》。在日本与小泽征尔大师合作格里格钢琴协奏曲。在瑞士韦尔比亚音乐节与詹姆斯·列文合作音乐会。本专辑获得美国XM电台年度大奖。2006年
与伦敦爱乐录制发行《肖邦/李斯特第一协奏曲》。在伦敦和韩国与郑明勋合作。荣获第六届北德意志州立银行艺术家奖;成为奔驰代言人;与以色列爱乐及指挥古斯塔沃·杜达梅尔合作协奏曲;参加“大地飞歌”中国奥地利文艺晚会。与维也纳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及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合作音乐会,指挥为法比奥·路易西。与小泽征尔在东京、大阪等日本城市巡演。2007年
与小泽征尔及柏林爱乐在柏林爱乐大厅合作演出《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奏鸣曲》,并现场录音。小泽征尔称李云迪是“人琴合一”。同年李云迪在意大利都灵为深圳市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演奏《黄河协奏曲》。同时他被委任为“深圳义工青年大使”,鼓励大众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李云迪通过香港入境处“优秀人才计划”,正式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他还与意大利指挥家夏依合作世界巡演。被《生活》杂志评选为“国家精神造就者”,并且是该奖最年轻的得奖者。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与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由伦纳德·史拉特金指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赖斯也到场聆听李云迪的演奏,并在中场休息时亲自到后台向他祝贺,并说:“我知道你的‘肖邦’也弹得非常棒!”李云迪还获选中国2007年度“十大青年领袖”。李云迪应香港特首曾荫权邀请,在礼宾府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演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获选“回归十载风云人物”,并成为最年轻的入选者。李云迪在中国的广州、北京、澳门,日本的横滨、札幌,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与中国爱乐、托斯卡里尼爱乐、广州交响乐团、澳门交响乐团以及圣彼得堡爱乐合作演出,合作的指挥包括余隆、邵恩、洛林·马泽尔、泰米卡诺夫等。取了音乐演出事业外,李云迪近年亦开始不断投入音乐教授事业上,2007年,他被香港演艺学院委任为到访院士,亲自教授钢琴系的学生,成为该校最年轻的院士。2008年
任“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形象大使。李云迪的蜡像正式落户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成为首位进驻
李云迪的蜡像
“杜莎夫人蜡像馆”的中国钢琴家。同年李云迪出任“德中同行”形象大使,致力推动两国的交流活动。李云迪出演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日本总理大臣的福田康夫演奏。在北京,与多位川籍艺术家与四川交响乐团联袂演出,为5·12地震灾区的同胞筹款。他更身体力行为雪灾区筹款举办了一场震灾义演音乐会。李云迪作为奥运火炬手在天津参加奥运火炬接力。在北京参加“奥运冠军论坛”,并作主题发言。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与艾度·迪华特执棒的香港管弦乐团合作拉威尔的钢琴协奏曲,连续三天的音乐会场场爆满,港乐破天荒在舞台上给观众加座。2008年9月,李云迪再次为华人增光,他获得由英国精品协会颁发的杰出人物奖,这是继亚洲首富李嘉诚、全球畅销女作家JK 罗琳等后,首位获得该殊荣的音乐家。签约劳力士任全球形象代言人。2009年
李云迪开启了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代言人。同年获聘深圳大运会音乐大使。年底与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执棒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作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被捷杰耶夫称作“天生的诠释者”。当选BQ“经典艺术红人奖”。2010年
签约古典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并录制发行《肖邦夜曲全集》。3月 1日,在波兰华沙,华沙国家大剧院,李云迪夜曲全集
肖邦诞辰日音乐会,李云迪受邀担纲这场“庆典中的庆典”的音乐会的演出。被波兰授予肖邦护照。从而开启了“云迪年肖邦年”的世界巡演。李云迪再次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5·12汶川地震”2周年音乐会。5月15日,北京国家大剧院,肖邦诞辰二百周年·李云迪独奏音乐会《Live in Beijing》现场录音,由于乐迷众多,国家大剧院首次破例开放了站票。同月李云迪接受了由波兰共和国文化与民族遗产部部长博格丹·兹德罗耶夫斯基亲自授予的一枚代表波兰至高荣誉的“荣耀艺术”文化勋章,以此表彰李云迪多年来推广肖邦、弘扬古典音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成为获此至高荣誉的周围首位中国人。李云迪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古典电台“经典947”的形象大使。李云迪入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年底获得BQ红人榜颁“经典艺术红人”奖。2011年
在中国召开的金砖五国峰会文艺演出上李云迪以一首浪漫深意的中国乐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为包括胡锦涛主席、俄罗斯总统梅杰耶夫在内的五国最高首领献礼。2011年1 月中国红十字总会“红十字之夜”音乐会为全国全年88亿善款做答谢演出,来感谢为慈善,灾难付出过的人们。红十字会授予李云迪“爱心音乐大使”。4月李云迪开启中国大剧院纪念“李斯特诞辰200周年”音乐会的大幕,由medici网络电台全球直播。李云迪在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开办大师课。年初与国际著名成衣品牌杰尼亚合作,成为杰尼亚品牌形象代言人。同年推出全新专辑《红色钢琴》。2012年
2012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弹奏《金蛇狂舞》,并与王力宏同台表演创意钢琴演出。元宵晚会与沙溢的萨克斯合作《彩云追月》。2月在伦敦举行李云迪《RED PIANO 红色钢琴》全球首发进行宣传,并且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行了独奏音乐会,而这场在大使馆举办的音乐会也是中英建交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部分。随后开启欧洲巡演。4月13日,李云迪应邀走进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到场迎接,并在随后的活动中被校方授予“音乐传播大使”。5月2日,国家大剧院国际钢琴系列·2012:李云迪“红色浪漫”钢琴独奏音乐会。
红色钢琴(5张)荣誉与贡献
李云迪已经是享誉国际的著名青年钢琴大师,中国家喻户晓的钢琴王子。在欧美乐坛,人们已将他的名字和上一代的钢琴巨星荷洛维兹及鲁宾斯坦联系在一起,称他为“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在中国,甚至亚洲地区,李云迪实在创造了这个时代的历史,成为音乐,文化的成功典范,带领著古典音乐新一代的潮流,又是年轻人的最佳榜样,他的成功故事甚至被列为中国中学教科书的内容。他的成功被中国媒体颁发“国家精神造就者”。欧美媒体指出:他被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实现了中国日益走向富强的希望。这位“二十一世纪之星”的年轻人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并被评为将“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之一”。他的音乐会一票难求,专辑多次获得大奖,他的广告全球播放。2001年李云迪签约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签约该公司的中国钢琴家。
李云迪的成就及贡献不仅在音乐、文化方面,同时他也热心公益事业,2007年,他被委任为深圳义工青年大使,鼓励大众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李云迪在意大利都灵为深圳市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演奏《黄河协奏曲》义演。同年赴日本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行推广演出。2008年,他更身体力行为雪灾区筹款举办了一场震灾义演音乐会,为5.12地震的灾民们筹款。同年,李云迪亦被德国外交部邀请担任项目的形像大使,致力推动两国的交流活动。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市形象大使。2010年再次为纪念5.12地震的灾民们举行义演。2011年1 月中国红十字总会“红十字之夜”独奏音乐会为全年88亿善款做答谢演出,来感谢为慈善,灾难付出过的人们。红十字会授予李云迪“爱心音乐大使”。还为湖南乡村的孩子们捐赠21间音乐教室。
除了音乐演出事业外,李云迪亦近年亦开始不断投入音乐教授事业上,2007年,李云迪被香港演艺学院委任为到访院士,亲自教授钢琴系的学生,成为该校最年轻的院士。
“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我从演奏钢琴产生自己的力量,今后仍将在艺术领域不断开拓和发展,艺术永无止境。”——李云迪
华尔街日报评
美国权威财经报《华尔街日报》挑选李云迪作封面人物故事的主角,更称他为“古典界的摇滚巨星”,足见他在西方乐坛的影响力。他在音乐上的成就更不断被获肯定。
国家形象
2010年国庆节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
李云迪——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宣传片》,片长30秒,由包括李云迪在内多位中国各界名人来诠释中国形象。
该片是为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30秒广告短片人物篇采用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方案,集中了体育界、演艺界、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等享有国际盛誉的50名优秀中华儿女,力图展现当代中国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
去年底,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在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被外界看成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软实力”的开始。目前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李未柠等专家看来,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政府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品牌、形象代言
2001年是他首位代言香港最大电讯公司1010的古典音乐家。
2006年,荣获第六届北德意志州立银行艺术家奖;成为奔驰代言人;
2007年他被委任为“深圳义工青年大使”;
2008年,李云迪出任“德中同行”形象大使;
2008年任“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形象大使。9月签约劳力士任全球形象代言人;
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市形象大使,同年获聘深圳大运会音乐大使;
2010年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古典电台“经典947”的形象大使;
2011年1月红十字会授予李云迪“爱心音乐大使”。年初成为杰尼亚品牌形象代言人。
国际评论
“十足的音乐才能”——《纽约时报》
“李先生的技巧辉煌,演奏精练,而且李先生是一位更具探索及敏锐的音乐家。”——《纽约时报》最挑剔的首席乐评安东尼·托马西尼
“李云迪是一位诗人般的钢琴家,同时他有著极其敏锐的触键(但必要时他也有非凡的力度),对音乐织体和旋律线条的感知同样无懈可击,所有这些特质使他的肖邦臻於完美。”——《纽约时报》
“李云迪是一位技巧惊人的钢琴家,他的演奏既优雅又有年轻的活力,既“酷”的表演及令人看得热血沸腾!” ——《纽约时报》首席乐评Tommasini
“同样令人吃惊的是,李云迪的解读在自由与精确之间取得了难得的平衡。”——《纽约时报》
“李云迪也是位有个性的演奏家,很像昔日的巨星如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多伦多星报》
“钢琴界的独裁者!”—— 英国《留声机》杂志
“巨星风采!” ——《波士顿环球报》
英国媒体上的李云迪
“世界一流的钢琴家!”—— 《华盛顿邮报》
“李云迪将会是世界音乐群众拥戴的英雄。”——《波士顿环球报》
“深思熟虑的诠释,同时也是一场眩目和令人兴奋的演出。”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在他生动的个性演绎下,更像一出浮士德戏剧。”
“李云迪证明了他已是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华盛顿邮报》
“李云迪给听众带来的是真正的、健康的肖邦音乐,雄浑有力、自然坦率、对比鲜明。”——《华盛顿邮报》
“极为优雅的演奏,极具水平的完美。”——《洛杉矶时代报》
“李云迪奏出的音色非常动听,即使是最弱音和最强音也是如此。”——英国《BBC音乐杂志》
“李云迪的演奏如此精湛且纯粹!”——英国《独立报》
“他的潜力是无止尽的。他的弹奏有精致的声音,充满丰富的色彩,他的分句犹如行云流水般、并极度音乐化。”——《波士顿环球报》
“李云迪弹的肖邦是近一百年来最好的之一。”——《华盛顿邮报》资深评论家Gelfand
“李的确是个非凡的音乐天才,他创造的声音是热烈的精细的且极具变化的。”——英国《星期日时报》
“他的演奏在注重忠于原作的同时,也结合了无尽的想象力及相当多的表现力。” ——《巴尔的摩太阳报》
“肖邦如果听到李云迪的演奏,应该也会醒过来吧!”——流行天王周杰伦
“在我看来李云迪比郎朗更出色!”——爱尔兰著名钢琴家约翰·欧考纳
个人作品
《李云迪:肖邦精选》李云迪的首张古典音乐大碟,打破古典唱片的销量纪录,荣获香港IFPI唱片销量
肖邦精选
大奖。其中收录了包括肖邦B小调第三奏鸣曲等经典肖邦名曲。《华盛顿邮报》评论:“给听众带来的是真正的、健康的肖邦音乐——雄浑有力、自然坦率、对比鲜明。”
《李云迪:李斯特》专辑包含了李斯特代表作品之一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以及包括钟等钢琴小作品。李云迪表现了对李斯特作品深刻的理解,演绎非常出色,荣该获年度最佳古典音乐专辑。
《安可集》唱片中的作品都是概念轻松的小曲目,很适应返场用,李云迪第一次将中国乐曲《社员都是向阳花》放进唱片中,拓宽了专辑的受众层面。
自传式专辑《李云迪精选集》这张“精选集”收藏了李云迪迄今推出的三张大碟《肖邦钢琴精选集》、《李斯特钢琴精选集》和《安可集》的经典曲目。与众不同的是,还附送了李云迪自传式写真集,首次曝光了多张个人成长的珍贵照片,而且还有李云迪对自己21年成长苦与乐的剖白,包括他的第一个音乐朋友———手风琴、第一架钢琴、第一位启蒙老师,还有李云迪写着“将来长大以后,我要成为一位钢琴大师”的日记等。
《李云迪:德国巴登独奏会》肖邦大赛后首张音乐会DVD,演绎最拿手之肖邦、李斯特经典曲目,额外加送肖邦大赛精华片断+精美MV。这是李云迪获得肖邦钢琴比赛冠军后首张音乐会DVD,在这场于德国巴登-巴登举行的独奏会上,李云迪演奏了他最拿手的肖邦和李斯特曲目。除了音乐会的完整实况,这张DVD还额外加送了李云迪肖邦比赛的精华选段,精美MV以及儿时珍贵相册等精彩内容。
《肖邦谐谑曲·即兴曲》则延续了李云迪式的完美音色,对肖邦音乐内涵的诠
巴登巴登
释和理解显示出他艺术上的成熟与个性。李云迪的演绎达到几近完美的演奏效果。《纽约时报》首席乐评安东尼·托马西尼评论:“李先生的技巧辉煌,演奏精练,而且李先生是一位更具探索及敏锐的音乐家。”同年李云迪《巴登巴登现场演奏会》也已DVD的形式发行了。
《乐聚维也纳》这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现场录制的唱片,音响效果无可挑剔,极具收藏价值。其中收录了莫扎特、舒曼、莫索尔斯基等作曲家的重要作品。李云迪也因此成为继拉赫曼尼诺夫及霍罗维兹之后,在这座具有传奇性色彩音乐厅录音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
《肖邦/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专辑内的两首曲目皆是李云迪音乐会的保留曲,其中的肖邦《第一钢琴协
肖邦/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封面
奏曲》就是他在2000年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征服阿格里奇等世界上最严苛的评委们的曲目。李云迪本身的浪漫特质为另一曲以炫技著称的《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注入了抒情而又富于幻想的因素。
《乐动柏林》李云迪携手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和世界顶尖的柏林爱乐乐团现场演奏会录音,挑战世上最难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拉威尔的钢琴协奏曲,推出,这是李云迪在DG录制的第二张协奏曲专辑,短短一个月时间《乐动柏林》便达到了金唱片销量。美国乐评称李云迪普罗的演奏“令人生畏的技巧”。
《肖邦夜曲全集》2010年3月,李云迪推出了他加盟古典唱片品牌EMI的首张唱片双cd大碟,《夜曲》(Nocturnes)可追溯至海顿与莫扎特的作品,然而谈到钢琴独奏演出形式的《夜曲》则不得不提及爱尔兰作曲家约约翰菲尔德(John Field),他的十八首《夜曲》作品被认为是肖邦创作《夜曲》的灵感来源。一般认为,肖邦将菲尔德原创的《夜曲》形式发扬光大,并赋予更深层的意义,更宽广的表现幅度,更强烈的戏剧性,更热情,更宏伟,已远远超越菲尔德的成就与格局。稳健朝大师之路迈进的李云迪展现益发成熟的琴艺,悠游自得,行云流水,精准无碍。面对李帕第、鲁宾斯坦、弗朗索瓦、阿格里奇„„等等典型的重量级肖邦前辈,李云迪的诠释融合各家之长,从经典中汲取养份,自成一家之言,不愠不火,拿捏得宜;李云迪这张琴技精湛的唱片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与追捧,中国古典唱片市场销量第一。7月12日EMI唱片向李云迪颁发了白金唱片奖,这既是对李云迪的唱片获得如此骄人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他在肖邦年为钢琴艺术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的表彰。
《李云迪-北京现场演奏会》2010年12月李云迪现场录音《YUNDI-Live In Beijing》由EMI唱片公司全球发行
李云迪演奏会海报
DVD+2CD。这是李云迪2010年5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是他首次在中国,在自己的祖国录制的第一张有特别意义的唱片,其中包含最代表肖邦的名曲,包括降B小调第二奏鸣曲,英雄波兰舞曲等。由于当时演奏会的轰动和广大乐迷对李云迪音乐的厚爱此次发行预购时就已突破白金销量。
《红色钢琴》录制中国作品专辑的想法在李云迪的脑海里酝酿了两年有余,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是李云迪录制这样一张“全中国作品”的想法由来,在经过精心的挑选后,李云迪确定了要录制的曲目,并邀请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张朝教授为其进行曲目改编及创作。为了这张独特的专辑,李云迪努力筹备多年,终于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推出。本专辑收录了如《黄河》钢琴协奏曲、《彩云追月》、《在那遥远的地方》、《皮黄》、《我的祖国》等大家耳熟能详却又经过新的艺术处理和演绎的中国作品。
个人专辑
肖邦(Yundi Li:Chopin)
李斯特钢琴作品精选集(Yundi Li:Liszt)
安可精选(Encores)
首张自传式精选大碟(Portrait)
德国巴登独奏会(Chopin/liszt:Live in concert)
肖邦谐谑曲与即兴曲集(Yundi Li:Chopin Scherzi/Impromptus)
维也纳独奏会/乐聚维也纳(Vienna Recital)
肖邦、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选集(Chopin,Liszt: Piano Concerto NO.1)
乐动柏林 普罗科菲耶夫、拉威尔钢琴协奏曲(Prokofiev:Piano Concerto NO.2,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肖邦夜曲全集(Chopin:Nocturne)
李云迪北京国家大剧院现场演奏会(YUNDI-Live in Beijing)
红色钢琴 中国作品专辑(Yundi Li:Red Piano)
第二篇:钢琴家读后感
《钢琴家》读后感
这部电影是讲述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记得是在大二的时候看过。片子大概要三小时,我看的忘了时间,直到寝室熄灯电脑自动关闭,但第二天还是看完了。当时失眠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看。纳粹、逃亡、男人、女人、那个世界、离我太远,却又很近。我只能任凭自己跟着主人公一起逃亡,在那里除了活着。其他什么都失去了意义,让正处于感情脆弱期的我获得了救赎。很感激为这部片子付出努力的人们。
看过一本好书,感到心灵的震撼
看过一部电影,感到无比的纠结
人性的光辉,总是在泯灭是闪现----纪念我最爱的关于二战的影片<钢琴师> 灵动的手指如精灵般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自由跳动,神奇而美妙的音乐缓缓流出,充斥着耳膜,净化着心灵。我们的钢琴师优雅的沉浸于钢琴的艺术之中,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在忽然的爆炸声中终止了,拉开了残酷战争的序幕。
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我都是不自觉地用手捂住了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都是人类,有没有说的清楚德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们呢,这是为什么呢,勒令内心正遭受无限恐惧的犹太人跳舞难道就真的那么好笑吗,枪杀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就真的那么令他们快乐吗?我以为整部影片就是这样了,可是,高潮在我意料之外展开了。面对救命的一瓶罐头,钢琴师仍旧用虚弱的手想办法把它敲开,当罐头掉在地上,一位德国军官的脚出现在眼前时,是面对死亡恐惧,钢琴师的生命似乎停在了这里,必死无疑了吧
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桌上的照片,即使在战场上,依旧给人温暖的全家福,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将食物拿给我们的钢琴师,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坦然地说“我们投降了”,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钢琴师,说他还有更暖和的。他做的这一切,都不是想要报答,甚至他还以为自己会有机会再从收音机里听到钢琴师的音乐。
钢琴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录音室里优雅的钢琴师在弹奏钢琴,那个人告诉了德国军官的遭遇,然而命运多舛,虽然做了努力,仍然没有得到最圆满的结局。片子结束后,很长的一段钢琴,双手在琴键上,精灵般的跳动。结尾的字母居然告诉我这部片子的故事是真实的,而德国军官死于俘虏的服刑期间。我的泪不自觉地大滴的掉下来,这并不是一个反映战争的编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的事情。战争使人恐惧,然而人性却又让人看到希望。结局并不都是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然他变得不那么残酷,我们依旧有音乐听,依旧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留给我们不是吗?然而有的人却把德国军官的死归于他救了一个犹太人也不能弥补他
杀害很多犹太人的事实。我想说的是,不要这样好吗,无论让多少德国士兵死,都赎不了这个罪,这个罪不是他们犯的。只是让我们把这位美丽的德国军官的死归为战争的不幸吧,这样他的死才似乎有些价值。真希望有天堂在。
这是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据说男主角以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我一直先入为主地以为这是一部说钢琴师在二战期间如何弹琴的故事,因此片子买来,躺在碟片包里也有年头了。
其实这部长达140分钟的片子从头到尾,只有两个长镜头是男主角在弹钢琴,其余的绝大部分时间,犹太裔的男主角都是在纳粹的枪口下胆战心惊地躲藏和逃命。他在一个个好心人的帮助下,侥幸没有踏上开往集中营的列车,侥幸被送到不同的房间,在纳粹的眼皮底下每天怀着恐惧和饥饿生活。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幸福的。我们衣食温饱,生活安逸,身体健康,自由自在。而对于生活在纳粹铁蹄下的犹太民族,早已失去了作为人的起码的生存尊严,连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他们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纳粹就地处决,不需要任何理由。那时杀死一个人,根本就不会引起任何震动,仿佛生命就象灰尘一样,一弹而逝。
一个面包、一杯清水、一张床、一件衣服、一个朋友、一个家庭、一个可以走在大街上不用担心随时被枪毙的日子,这些在我们看来如此唾手可得而从未有过任何感恩的事物,在另一个时空环境下,就会变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当我们每天拥有这些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过实际上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这一切?我们是否应该用一种更加知足、更加感恩的心去对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每天争吵、生气、忧虑的事情,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应该每天都想到那个衣衫褴褛、在废墟中发了疯似地四处寻找一口脏水的钢琴家。
第二次是战争结束后,恢复了健康和衣着的钢琴家,在乐棚里灌制着唱片。此刻,他的曲调是柔美的,是舒缓的,是长途奔波的旅人的憩息,是久困牢笼后的解脱,当历经劫波的好友出现在录音棚外时,钢琴家流下了无声的泪水,琴声在继续,影片的结尾,演奏的场景转移到了万众鸦雀无声的剧场中,在经历过战火、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苦痛之后,人们又可以坐在剧院里聆听一场优美的钢琴演奏,每个人的心中是带有怎样的感慨和激动呵,此时此刻,音乐成为他们历经磨难后接触到的精神上的最温柔的抚慰,抚平他们那饱经痛苦蹂躏的心灵,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音乐,就是他们的精神天堂,就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精神洗礼。钢琴家放心地、毫无保留地演奏着,尽情地展示着他那炉火纯青的技巧,他要把最纯洁、最优美、最动听的音乐,用尽可能长的时间,充分输送到每一个干涸的心灵中。
姓名:谢昊天 系别:软件学院 学号:106150720095篇二:看钢琴家有感 看《钢琴家》有感 第一次看到《钢琴家》这个名字,说实话,没有太大看下去的欲望,因为我这个人没什么艺术细胞,以前看过《海上钢琴师》,以为这个电影也是一部讲音乐的电影,但看着看着,原来,他是在讲述一段比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更残忍的历史,在讲述着在艺术和生命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太明白,德国人为什么要疯狂地屠杀犹太人,后来我查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资料,才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因。
第一,犹太人会做生意,比较有钱,欧洲大陆的那些富商犹太人很多。而且基督教的教义是不许放高利贷的,否则要下地狱。犹太教教义就没这个说法,所以基督教徒比较憎恨犹太教徒。因为在欧洲传统文化里,放高利贷的都是恶魔。文学作品也是如此,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面的夏洛克和欧也妮葛朗台,基本都被作者给塑造成了恶魔的形象
第二,希特勒本人就是个狂热民族主义者,自从他一上台,就疯狂迫害犹太人。其实并不是他的个人观点,他只是利用了欧洲当时人民普遍讨厌犹太人的心理才得以成功的。
第三,宗教差异,欧洲大陆普遍信仰基督教,犹太人在他们的眼里是异教徒。信仰的不同导致了互相的仇视。这种事情历史上很多的,历史上很多战争都是因为宗教问题引发的,比如十字军东征。电影在开场时似乎就预言了这样一个结局——当人类面临艺术与生命的选择时,我们不得不放弃浪漫而选择实际——没有生命,从此便再不会有艺术。艺术在战火面前显得羸弱而无助得如同寒风里最后一朵战栗着开放的玫瑰,虽然美丽依旧,但这份奄奄一息的羸弱美丽又能坚持多久呢?记得曾经听到过一个比喻,战争与艺术,就像枪炮与玫瑰——即使在枪林弹雨中,玫瑰也能够瑟缩着盛开,可是盛开了,又能在炮火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多久呢?
而在战争的炮火里,仍然不能扼止我们追寻爱情的本性——钢琴家以轻佻和嘲讽的表情轻笑着说,也许某天我们可以一起演奏肖邦,他在大提琴家面前展示了他的无畏。可是到影片结束时,我不禁想问,他真的无畏么?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毕竟他最终没有选择玉碎,而是选择了瓦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可是当我们的脖子已经被战争紧紧的勒住的时候,我们甚至连建业水都无法喝到的时候,我们还能选择什么?或者说,我们其实已经没得选择了。
影片自始至终,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感觉二战对波兰及波兰犹太人的伤害。比如在szpilman最初被隔离在犹太人小区的时候,当他看到走私食品的孩子被活活的打断脊椎骨而死去,眼神充满了无助和恐惧。到了影片的结尾,看着一批批的犹太人在各种方式下死亡,这个时候,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了任何多余的表情。死神在这个时候,如同一个影子,随时出现,用各种方式表演关于死亡的一切。他穿梭在其中,只是为了生存,生存。他跪在德国纳粹的脚边,只是为了生存,生存。如同影片中一个地下党人说的那样,“活着,要比死更难。”
to be or not to be?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一点都不是个问题。
唯一让我们欣慰的是,当人性残忍的践踏艺术时,我们的艺术家并没有践踏自己仍旧高尚的灵魂——他依然心中有爱的存在,相信爱的存在,依然热爱着他的钢琴,他的艺术以及他的生命。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经常出现——犹太钢琴家的手指常常神经性的痉挛着——仿佛钢琴的琴键就永远的凝固在他的手指下一样,此时往往会有悠扬轻远的钢琴声作为背景音,缓缓的扬起,又缓缓的飘落。对于很多人称赞这部影片里描述的二战中德国军官和犹太钢琴家的友谊,以及德国军官对音乐和对艺术的崇敬心,我个人认为这是个绝对的误导,影片的主旨显然并非立足于此。对于这一点,影片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战争的定局已然呈现,而此时再多的屠戮也是枉然——德国人未必能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却必定能够理解生命的珍贵。
整个影片对人性的震慑以及对那些不幸生活在战争中的生命的哀悼,如同wlady最钟爱的肖邦一样,哀怨、悲伤,却永远不会失去生命的活性,音乐如水般潺潺着,生命和艺术也如水般涓涓不止,即使有战争,即使有磨难,我们依然会坚强的活下去——活下去,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钢琴家》中表现出来艺术的热爱和战争的厌恶,是值得人深入思考,人的贪婪,人的私利,还是其他让人对于艺术的爱会如此的淡漠,缺乏艺术的人是残缺的人,缺乏艺术的民族是残缺的民族,于是,我想到了人的精神之所以不会被打倒,就是在于人对艺术的追求。
最后,我想谈谈这部电影的导演波兰斯基,他一直都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生在法国,父母为犹太人。二战时期,他回到波兰。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父亲和他幸存。但对于那段亲身经历的过往,无疑是他一生的伤痛。
当年斯皮乐伯格邀请他拍著名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被他拒绝。因为对他来说,这段历史太过于痛苦。1969年,他的妻子沙郎.泰特被“梅森党”杀害,他本人却对此表现漠然。后来他又卷入一场闹得鸡犬不宁的强奸案,虽然他极力否认,但是他在狱中服刑六个月,另加精神病医生的监护,最后他认为法官不会公正判决,而在候审期间逃跑,从而在1977年变成了美国在册的逃犯。从此20年间,波兰斯基再没有回过美国。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人,用如此冷静的镜头拍摄出了《the pianist》,没有仇恨与报复,只是尽量的重现一段历史。其身心所受的痛苦,非常人能体会。
我觉得,这部电影给我最大最大的感悟就是 :我们要重视任何的生存形式。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也只有活着,才能洗清“活着”的屈辱。更是只有活着,才能永远的记住历史。篇三:钢琴师观后感
当生活剥夺了生存的尊严,还剩下了什么?
——观《钢琴师》有感 犹太——一个差点被残害灭绝的种族,也同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没有人能知道他们在那样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心理生理上的落差带来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影片片名是钢琴师,故事情节主线上并没有过多的涉及钢琴,触目惊心的是犹太人的辛酸血泪,遍地尸横,主人公是波兰一位犹太钢琴演奏家瓦列迪斯洛?席皮尔曼,故事开始于1939年的华沙,那是一个**的年代,犹太在一夜间成为罪恶的代名词,犹太人被所有人唾弃,随意辱骂殴打,每天都要戴着绣着蓝色星星的白袖章,仿佛就是被贴着标签的另类,走在马路上被随意打骂,只因为有人心情不好。这样下去的境况越来越糟糕,1940年,德军在华沙圈了一小块地,将所有犹太人驱赶进入,并在周围修上了高高的围墙,犹太区的街道很挤很混乱,熙熙攘攘到处都是泥土的肮脏感,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屠杀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出来,围墙分割的对比镜头,使人感觉到围墙两边就是天堂与地狱,围墙内人性的分歧与悲哀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酒吧里肖邦的音乐和验金币的商人,墙角小男孩的死与周围人的漠视,为了抢夺食物而发出的无奈的捶打和哭泣„„零散的镜头塑造了完整的社会状况,无论是在怎样的年代怎样的境遇,人所表现出的追求喜好都不还改变。
电影塑造了一个幸存者的形象,作为钢琴家的瓦列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从最初的生活窘迫到被拘禁做工,再到流离逃亡,无论身处何地,即使衣衫褴褛,被饥饿病痛折磨的无法忍受,他的行为卑贱,灵魂却是纯洁的,一开始接触这部类似于纪录片的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影片名被定为钢琴师,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绝境中让我们更加坚韧,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心中的信念。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成千上万,每个人的遭遇各不相同,瓦列作为钢琴家,有着别人没有的柔韧,他所追求的物质享受比他人少,他所需要的仅仅是生存和温饱,因此他活下来的可能性比他人大。在那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更别提追求艺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影片里最令我感动的是几个他碰触钢琴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由于生活窘迫,家里入不敷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于是瓦列决定卖出自己的琴,他痛苦的坐在桌边,淡漠的看着来调琴的财大气粗的收购者,在家人与其争执后,无奈的作出悲伤的决定,眼神凄凉,动作悲伤,满眼的不舍。
第二个场景是在一个被反锁的公寓,因为隔壁住的是秘密警察,待在房子里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简单的公寓并没有过多的华丽陈设,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架钢琴,瓦列轻轻的掀开琴盖,深情抚摸琴键,手指在空气中飞舞,在想象的世界里奏出最美的音符„„ 第三个情景发生在一个破旧的小医院里,那是一个静谧的清晨,好不容易逃过一劫的瓦列静静的坐在房间中央,手指轻动,美丽柔美的音符在心间流淌,那一刻,至少那一刻一切仿佛已经归于平静,窗外雪花慢慢飘落,时间一瞬间被拉的很长很长。
最后的场景或许是所有观者都最为感动震撼的场景,瓦列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军官让他弹奏一曲以证明身份,瓦列尴尬的走到钢琴前,双手交握,指尖略显僵硬的轻抚琴键,或是许久都没有真实的触碰,他的思维一开始显然没有进入状态,几个短暂的片段过去后,琴声渐渐缓和,渐露和声,一缕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洒落在坐在钢琴前的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光辉的圣洁,琴音仿佛出自人们的内心深处,从缓慢渐渐热烈,时而沉重时而轻缓,仿佛要将这么多年他所受的煎熬倾泻而出,却又含着某种隐忍,是不能言说的凄苦,还是对战争的愤恨,最后的最后,坚毅的指尖留下几个稳健的强音后戛然而止,留下一片沉默寂寥。德国军官并没有逮捕瓦列,反而常常来阁楼看他,给他提供食物和必需品,没人能说清这是为什么,是对瓦列的同情还是对音乐的折服钦佩,又或许只是人性的一次同情。
电影情节很冗杂,蕴含着深深的现实感与美学价值,粗浅的我并不能完全体会那样一种深刻内涵,只是纯粹的被瓦列的那份坚持艺术的精神打动,犹太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思想文化的先进性注定了他们是不能被打倒的民族,艰苦的境遇只能使他们更加坚信美好,当瓦列看到火红的朝阳时,他眼中的那份虔诚,是经历苦难之前所不曾有过的纯净,很多事情没有为什么就这样发生了,经历之后的感触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苦难只会使人们愈益沉静更加优秀。篇四:看《钢琴家》有感
看 《钢琴家》有感 高中时曾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奥斯特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讲的是纳粹德国在奥斯特维辛集中营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过。当时觉得德军的所作所为不是一个人能想到的、能做到的。我甚至不敢随着作者的描述去想象那是一个个怎样的场面,因为我是一个人,那会令人窒息的。
今天,看了《钢琴家》我是真的震撼了。虽然影片中并没有像《奥斯特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描述的那些残忍的死法,但是肆意的屠杀也让毛骨悚然。在二战这样的背景下,波兰人民的生命没有任何保障,殴打、枪杀就像你在街上见到一个垃圾桶一样的平常。波兰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横尸街头的人们,甚至于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故事的主人公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尔曼是犹太人,犹太人在那个时候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先是屈辱的佩戴上代表犹太人的标志,在社会上经受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后又被强迫搬出自己的房子,住到犹太人的聚居地,生活状况糟的无法想象,连基本的吃喝都难以解决。然后就是失去工作,被运往集中营接受死神的召唤。影片中有几个片段给人印象深刻。首先就是在聚居区内一个老汉抢夺一个老妇的粥,粥洒在了地上,老汉立刻趴在地上去舔,老妇捶打着他,用绝望的眼神看着他。饥饿使人们失去了尊严,使人们走到了绝望的边缘。另一个就是年轻母亲深深的自责“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这是因为她在躲避搜捕时亲手捂死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是没有母爱,我相信如果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一定会乐意 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孩子的生命,只是她怕德军,怕到失去了理智,在孩子哭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不让他哭。在所有的犹太人中,钢琴家经历了别人不曾经历的曲折与坎坷,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更加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在那段黑暗的时期,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了集中营。他被迫开始了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我很敬佩那些帮助过他的朋友,因为帮助犹太人是会冒很大的危险,但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周密地计划着如何隐藏钢琴家。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钢琴家苦苦撑到了二战结束。
既然《钢琴家》写的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时的经历,就是以他为视角,表现了欧洲人民在二战中所受的苦难,控诉纳粹的暴行,反思历史的成因,告诫人们要珍惜和平。难得的是影片并没有将镜头放在大的场面上,而是放在了一个微小的生命上,让人欲哭无泪,发人深省。
我们会注意到,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钢琴家寻找食物和水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真正的钢琴演奏却没有多少。最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钢琴家在德国军官面前演奏的是波兰钢琴大师肖邦的《第一号g小调叙事曲》,该曲目取材于一首讲述波兰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叙事诗,艺术没有国界,这一点或许就是打动德国军官的原因之一。
对于二战这段历史,太过沉重,那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之所以敬畏历史,也许就是因为那是不可改变的真实,具有无限的教育意义。
就让我们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吧。篇五:钢琴师观后感
钢琴师读后感
一开始听说《钢琴师》这部电影,感觉应该和另一部《海上钢琴师》相类似,是讲述一位伟大钢琴家的音乐人生故事。但是当我看完之后发现我错了。这是一部悲剧,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当时无数的光环笼罩这这位才华横溢的英俊的青年。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小提琴手,理所当然的是应该子承父业。虽然一家人之间也存在些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却也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就在这时纳粹入侵了,打破了不只是这一家,而是所有在波兰华沙生活的50万犹太人的生活。起先是工作丢了,没有足够的钱买食物,迫不得已只好把心爱的钢琴变卖,但只能是日复一日地吃着土豆,等待在报纸上刊登的最新的关于犹太人的制裁的法令。
先是各个公共场所针对犹太人的禁足令,然后是金钱的限制。这些已经让所有的犹太人叫苦不迭了,当斯皮尔曼一家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藏钱的时候,政府又要求所有的犹太人带上六芒星的袖章,就像牲畜一样盖上了标示,从此面对被屠宰的命运。
没过多久,所有的犹太人被迁移到犹太区并筑起了高高的围墙。每天夜里都有各种不幸的犹太人惨遭屠杀。斯皮尔曼越发的感到家人的重要,发誓要保护好家人。为了生存他找到一份餐馆琴师的工作,目睹了很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这困境中是如何求生的。于是他开口求人,以保证家人的安全。然而死亡很快降临了,他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将被送上没有归途的火车,就当要上车时,混乱中他被扯出了队伍,这一刻他的命运被改变了,是一位犹太警察企图救他,看见父亲在队伍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落荒而逃。这是为了生命的奔跑,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时间掩面哭泣,这不是苟且偷生,这是为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希望。随后他被拘禁做苦工,为犹太反抗组织出力。在努力下逃脱出去被一对旧识的善良夫妇拯救,之后又被昔日的爱慕对象帮助,一次次地逃离纳粹的魔爪。他感激涕零地凝望着每个帮助过他的人,他知道,他的民族他的国家虽然被蹂躏,但绝不会消亡。德国人隆隆的炮火可以威胁他们的性命,却不能折断这股国家的凝聚力。斯皮尔曼转居到犹太区对面的公寓里时,经常没有食物和水,他在那里目睹了犹太区的同胞们坚强不屈的反抗,他看见了波兰人民与德军第一次交火,虽然都失败了,可是他开始企盼光明的到来,他知道盟军就要来了,光明不远了。
不幸的是他唯一的栖身场所也在一次纳粹的搜查中被摧毁了,为了生存他到处寻找食物,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虽然几行字就能概括整部电影的大致剧情,但是其中的几个镜头却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就能形容的。电影进行到30分钟左右,纳粹军闯进犹太人封锁管理区的某栋楼,直接把因为残疾坐在轮椅上未能见了纳粹军起立的某普通居民连人带椅从阳台扔了下去惨遭摔死,那残酷的一幕,使得钢琴家的母亲失声尖叫。在街上随意枪杀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勒令内心正遭受无限恐惧的犹太人跳舞,看到这些我感觉到的是一种真实与刺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早就听说过纳粹对犹太人做过的种种非人行径,但是通过电影镜头表现出后,是出乎意料的惨绝人寰。
我所看到的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即模糊又真实:模糊的是纳粹对犹太人并没有一攻占波兰就实施大屠杀,而是像温水煮青蛙那样一点点加码。先是区别对待、然后是成立独立的限制区域、再到后来的集中营,而且对集中营并没有过多的描述;真实的是我们通过主人公的遭遇一步步经历了从一个有着不错社会地位的完美家庭到整个幸福的瓦解,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切切实实看到了“犹太人不得入内”的侮辱性标语,限制区内的“路有冻死骨”,纳粹对 手无寸铁犹太人精神与肉体的肆意鞭笞以及对他们的生命随心所欲的剥夺。
但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战争中的良知:那些许许多多无私帮助过他的人们,他们没有任何回报,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仍然帮助这位无助的犹太人,在如此枪林弹雨、人心不古的战乱年代坚守着自己做人的道德,着实让人感动。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二战时期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他对人类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痛苦,虽然我很庆幸我没有经历过那种痛苦,但我还是感到悲伤,不论是对与那些被惨遭杀害的人们还是对于最后救了主角的那位德国军官(虽然他是纳粹的一份子)。斯皮尔曼对生存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坚持就有希望。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这部电影也会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钢琴家观后感
前几天闲来无事,便在某奇搜腾电影,翻看翻看着,便发现了《钢琴家》这样一部电影。第一印象便是这朴实无华的片名,《钢琴家》,便不是说是一个钢琴家或者是一个关于钢琴的故事喽?怀揣这这样的好奇,我观看了这部影片。142分钟的影片却让看后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可讲的地方太多了,以至于让人不知从何说起,那就简单说一些吧。
影片的开头是美好的,钢琴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但突如其来的禁犹太令,让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写,所有的犹太人被迫搬迁到人为划分的犹太区,受尽侮辱,历尽险恶。犹太人仿佛牲畜一样被军官蔑视羞辱,也被世人所嫌弃。犹太人们被困在围墙中,他们失去了新鲜的面包,更失去了生而为人的自由。而有些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节操,他们打骂同是犹太人的别人而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那低声下气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还可怜的人。
这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幕,德国军官发现了藏身的男主,却没有杀了他,而是听着他的钢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忆中,更甚于之后主动帮助男主给之于食物衣物。这位德国军官本性并不是坏的,而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不得不去战斗杀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钢琴家的求生欲后而引起共鸣。虽然最后他的确是死了,但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战争,对于这个世界的危害是极大的,而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个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拥有的所有,而这些情况,在战争是最为常见的,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极其深刻的以一个平常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出了一个人对生的渴望,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厌恶战争而对生活抱以希望。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第四篇:钢琴家影评
钢琴家影评
——站在死亡边缘的音乐救赎
一、影片简介
犹太人瓦列.席皮尔曼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有着很高的音乐造诣。二战爆发的之后,他们全家饱受欺凌,忍饥挨饿。席皮尔曼为了养活一家人,给欺辱他们的德国人弹奏,甚至变卖了他心爱的钢琴,后来他们全家被赶进了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纳粹杀害,而他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后来,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战争越来越残酷,朋友为了新出生的孩子,不得不抛下他,逃亡安全的地方继续生活。然而此时尽管席皮尔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敌人袭击了他居住的公寓,席皮尔曼带着耳鸣、拖着病体,穿过公寓逃向外面的世界。他好不容易在医院里找到地方躲藏却又被纳粹烧毁。无奈中他逃到了一处废墟,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触动德国军官的内心,他暗暗帮助席皮尔曼直到俄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
二、分析
主题分析
刚开始看到影片的名字,如果没有老师的介绍,我一定会以为他是讲述一位钢琴家成长的故事。看完影片后,我感觉这是一部非常令我震撼的片子,他太过于真实,太过于残酷,太容易使人对战争产生恐惧,对生命产生敬畏。影片并没用什么华丽镜头,绚丽的布景,而是以平实的手法讲述着战争的残酷——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恐怖之中,没有人能预料到死亡什么时候来临,没有人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今天已经很糟,但亲人们还都活着,没有人知道明早睁开眼时自己会不会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了。深刻的阐明了热爱和平的主题。
经典镜头及段落分析
影片分几个段落讲述了席皮尔曼从战争开始到逃亡,最后迎来新生的经历,在席皮尔曼逃亡那个的过程中,一共三次获得了别人的帮助。
第一次帮助席皮尔曼的是一个勾结纳粹迫害同胞的犹太败类。席皮尔曼同家人走在去纳粹集中营的路上,被犹太同胞拉了出来,幸免遇难。但他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亲一步一步的走向未知的死亡。
后来,几个波兰人帮助了席皮尔曼。在这些波兰人中,有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有卷款逃跑的卑鄙小人。开始时,席皮尔曼在犹太区外的公寓里住着,整天观察犹太区发生的一切。他亲眼目睹了犹太区发生的反抗,看着自己的同胞惨遭杀害却无能为力。后来,朋友的行踪暴露,被迫转移,席皮尔曼决定留下来坚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了昔日的好友一家,朋友将它重新安置起来,并安排专人照看他的生活。然而,占看他的波兰人带着为他筹集的善款逃跑了,留下奄奄一息的席皮尔曼。这时候朋友一家貌似前来探望,但最终又不得不丢下他逃往更为安全的老家生活。
影片的结束部分,德军的坦克袭击了席皮尔曼的公寓,绝望中的他开始了到处躲藏的生活,俨然一副流浪汉的样子。后来在一处废墟上,他认识了一个叫韦恩的纳粹军官。他被席皮尔曼饱含辛酸、愤恨的演奏打动,暗地里帮助他直到俄军对波兰解放的到来。其实历史上席皮尔曼并不是韦恩唯一救助过的犹太人,二战期间韦恩利用自己的职务保护了一些人,但在战后他的命运却很悲惨,因为德国军人的身份入了狱,斯普尔曼等人曾和苏联方交涉想要营救他,但苏联出于政
治考虑予以了拒绝,韦恩最终于1952年死于狱中。可以说韦恩并非一个狂热的纳粹份子,他救助斯普尔曼,只是他想这么做,与彼此之间是什么“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没有关系,而他之所以叫斯普尔曼弹钢琴,也只是因为他喜欢音乐而已。实际上根据席皮尔曼本人的回忆,韦恩对他的帮助远不止是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这些,可是由于导演波兰斯基显然没有打算煽情,对韦恩的这次救助,既没有塑造成“醒悟”,也没有描述成“壮举”,而只是简单的进行了叙述。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应该是这个镜头,没有找到更好的剧照。其实我是想粘上席皮尔曼那双手来的。刚开始席皮尔曼看见韦恩时,眼神里充满了恐惧,我知道他内心应该断定自己的死期就要到了。当韦恩问他在这里做什么的时候,他支支
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当问到他的职业时,席皮尔曼很自豪的说——钢琴家,战争并没
有消灭他内心对艺术的渴望。后来韦恩带他
来到一架钢琴前,让他弹奏,他久久的握着
双手,那双属于艺术的手上粘满了泥巴。我开始还替席皮尔曼担心,我想也许是长期的流亡生活让他的技艺生疏,或是在逃亡过程
中他的双手受到什么创伤已经不能继续弹
奏。然而当席皮尔曼按下第一个音符时,我所有的疑虑全然被打消。这是镜头特写给到了席皮尔曼的双手,他用双手演奏的音乐里包含了太多他对于战争、生命、音乐的理解,我想即使音乐一停他就此离开世界他也不会后悔。
演员表演的分析
找了半天,不确定这个演员是不是叫Jessica Kate Meyer,不过她是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之一。记得去集中营前的晚上她被纳粹选出来留下,可她眼神中的坚毅告诉我她不会就这样丢下她的亲人独自活下去。最终她跟亲人们一同踏上了前往集中营的火车,谁都知道这是一次未知的旅途,有去无回,然而这个女孩的坚毅告诉人们即便是死,跟亲人们共赴黄泉也是幸福的。我觉得这个演员的表演实在令人过目难忘。
这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艾德里安·布罗迪,全剧也是围绕他展开的。阿德里安扎实的表演,将温文而雅的斯皮尔曼忧郁之情演绎得感人至深。他凭借此影片
先后获得了法国恺撒、波士顿影评协会、美国影评人
协会最佳男演员奖,第56届英国学院奖、第60届金
球奖最佳男演员提名、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作为演技派的代表
人物,阿德里安·布劳迪在本片中令人赞叹的表现,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到了顶峰。本片的男主角是个温文
尔雅的艺术家,他说话时总是微笑着,他的微笑十分害羞,经因战争后也是如此纯净,虽然他的眉毛长得很奇怪,修长而呈八字倒撇在眼睛上,但那也沾上一点让人亲近的笑意。那双手仿佛是神赋于他一种魔力似的让人失魂,镜头很多放在他在琴键上飞掠轻拂的修长手指上„„在最接近野人和始无前例的饥饿中,当他接触琴键时他就是一个艺术家,别人操纵了他的生活和生命,可是他身上的音乐赋于他的神般技艺同时在他身上注入了无穷的力量。看他佝偻着背,白晰的脸藏在脏乎乎的胡子下,甚至只能隐约看到那个显著的犹太人大鼻子,肥大的裤子挂在腰上,走路有点罗圈腿,在废墟里象只老鼠样东身西藏,东逃西蹿„„在最后
碰到的那个德军面,他惊慌无措的眼神,他的脸就象一堆黑鸦鸦的毛丛中的一块大理石,死抱着那个得之不易的橙子罐头,这些无一不表现出演员高超的演技。
影片综合分析
《钢琴家》是在讲故事,但他讲得非常好。那么多的苦难,那么多可以控诉、煽情、挑衅的地方都被波兰斯基以古典主义叙事手法里最简洁的手段回避了。他首先追求的是要把故事讲的流畅,无论他内心是多么想要表达感情,表达观念,最终他做到了。这是我所知道的很多导演越来越难以做的事情。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担心会中途离开,担心它太沉闷,但事实上的感觉却像是在欣赏一气呵成的古典主义文学作品。它饱满,而且沉甸甸的,却像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样让人着迷。
在战争面前,一切生命都显得那么卑微,活着就是底线。一个人的悲剧就是全人类的悲剧。间或地,有爱、有温暖、有希望,但是多泯灭了。这到底是一个悲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片不仅是犹太人的沉沦史,也是全人类的沉沦史。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力量:自然、社会、宗教„„将悲戚加诸沙砾一样的人的身上。人总是太渺小以至于甚至不能理解其悲剧性,就当作宿命来接受了。然而,最终还是会有人反抗,最总以其人还是可以重新变好的,无论怎样的沉沦,总会等到救赎的那一天的。
第五篇:我读莱茵河畔的钢琴家
《我读莱茵河畔的钢琴家》有感
我常常听老师说:“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刚开始,我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自从读了《永远的勋章》一文后,我就喜欢上了贝多芬—莱茵河畔的钢琴家这篇文章。也渐渐地明白了老师为什么经常说这句话。
文章讲述了贝多芬,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普通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14岁就被任命为剧场助理风琴师和钢琴师。在其以后的音乐生涯中,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为后人创作了大量珍贵无比的音乐财富。
我喜欢贝多芬的坚持不懈,喜欢贝多芬的勤奋好学;更喜欢他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远大的追求。真的,我相信一个人只要努力,坚持,不放弃,那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我现在正在学习拉丁舞,有时候我觉得很辛苦,好想放弃!不过,现在的我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因为我要向贝多芬学习,要听老师的话,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我读蜗牛人生》有感
这个故事讲了雄鹰和蜗牛两种人物奋斗的故事。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快速达成自己的愿望;而蜗牛则没有先天优势,是靠自己脚踏实地和不懈的努力,慢慢地成就自己。我反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只要我们一直向前看,不断地进取,就一定能成就自己伟大的人生。以前我的体育成绩总是达不到优。我老是埋怨自己身高不够,比别人力气小。读了这个故事后,我逐渐感到自己不是那么差。自己虽然没有先天的优势,只要靠自己努力,刻苦锻炼,成绩就一定追上去的。我原做一只蜗牛,成就蜗牛的一生。
《我读从顽石起步的地质学家》有感
李四光,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从《永远的勋章》一书中,我了解到了关于他的不少信息。原来一块小小的石头能够引起李四光这么大的好奇心,也正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好奇心成就了李四光追索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之旅!这让我突然想到,前不久我们学习的《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文中的主人公—张衡,小时候充满着好奇心和许许多多的问题。从他小时候对星星的好奇,到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们两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热爱生活,注意观察,时刻保持积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终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很喜欢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问问,我相信成功之路就在不远处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