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地区白俄音乐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地区白俄音乐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摘 要】在中国地区的白俄音乐会主要以合唱团、钢琴演奏和交响乐音乐会为主。音乐会总体上呈现出在欧洲音乐会特点的基础上突出白俄民族音乐和文化,同时注重融合中国音乐和文化元素等特点,演出水平一流。从中国地区白俄音乐会的发展历史和总的特点中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是从刚开始在中国演出时整场音乐会只展现白俄音乐与传统文化,逐步发展到音乐会在西方经典曲目的基础上融入中国音乐与传统文化元素。
【关键词】白俄音乐会;中国地区;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052-02
音乐会是指在观众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音乐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表演或由音乐团体集体演出。中白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中国地区的白俄音乐会主要以合唱团、钢琴演奏和交响乐音乐会为主。
2008年7月17日在北京音乐厅,白俄“岑多维奇”国家模范民间合唱团来华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五次“白俄文化日”开幕式演出,这也是两国互办文化日的第九次活动。白俄“岑多维奇”国家模范民间合唱团由著名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家根纳季?伊万诺维奇?岑多维奇于1952年创建,现任艺术指导是德利涅夫斯基。这个合唱团是由专业演员组成的国家团体,之所以称他们为民间合唱团,是因为他们演唱的主要是改良的白俄民歌。此次音乐会最大的特点是极具白俄民族艺术特色。一是曲目多为白俄民歌,例如《茫茫大草原》、《卡林卡》、《我走在路上》等;二是合唱团的成员男女老少都有,音域很广;三是边唱边跳的表演形式打破了合唱表演一贯只有演唱的单一形式;四是演出服装都是由白俄特产亚麻制成的民族服装,而且随着曲风的不同而不同;五是演奏乐器以白俄民族乐器巴扬为主,还有一种乐器与扬琴类似,但是要用很特别的木勺敲奏。此外,合唱团还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
2013年8月4日晚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音乐厅,白俄钢琴家瓦西里和巴维尔共同举办了钢琴音乐会。此次音乐会是中国(齐齐哈尔)?国际鹤文化艺术节活动亮点之一。瓦西里现为白俄国立音乐学院钢琴教授,瓦西里和巴维尔都曾获得三次总统奖学金,先后参加多个国际钢琴大赛并获奖。此次音乐会的特点是以西方经典曲目为主,例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李斯特、肖邦、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曲目,穿插表演中国经典钢琴曲目。
2013年9月22日晚在山西省运城学院音乐厅,白俄钢琴家、俄罗斯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罗佳?娜塔莉娅举办了钢琴音乐会。罗佳曾获得白俄国立明斯克音乐学院钢琴博士学位。此次音乐会的特点是罗佳和她的中国学生同台演奏西方经典曲目。在音乐会之外,罗佳还为运城学院音乐系的同学们作了专业化的技术指导。
2014年7月11日白俄国宝级钢琴家伊格尔?阿洛夫尼科夫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了钢琴音乐会。伊格尔是白俄人民艺术家和国家功勋演员,他多次担任世界顶级钢琴大赛――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等赛事的评委,在国际钢琴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此次音乐会的特点:一是演出曲目是经过与中国观众的网上互动后确定的。中国观众对伊格尔十分钦佩,不仅因为他高超的演技、令人咋舌的“海量”作品储备,而且因为他敢于让乐迷点奏的勇气和底气;二是伊格尔与他的华裔弟子廖宇星同台演奏。师徒二人的双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是音乐会的一大看点。此外,在音乐会前夕,伊格尔还为聆听音乐会的中国琴童举行了免费的“大师班”。
2015年1月3日,白俄国家音乐厅首席钢琴家约瑟夫?谢尔盖新年音乐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工人俱乐部举行。约瑟夫是白俄总统青年特别基金获得者,多次参加国际赛事并获奖,曾在德国、法国、美国、波兰等国家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的特点:一是演出曲目涵盖古典、爵士、现代等音乐风格;二是演出了经他本人改编的中国乐曲,例如《浏阳河》。
2013年12月17日至2014年1月8日,白俄国家广播交响乐团“2014新年音乐会”在中国二十二个城市中进行巡演。例如,河南省商丘市、漯河市、开封市、驻马店市、安阳市、平顶山市、信阳市、新乡市、郑州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成立于1958年的白俄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是白俄近代音乐发展史上著名的乐团,也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乐团之一。创始人鲍?莱斯基是苏联功勋演员、白俄著名音乐活动家。乐团汇集了多位前苏联、俄罗斯功勋演员,演奏的经典交响乐、前苏联民歌轰动欧洲、震惊世界。此次新年音乐会巡演的特点:一是重点突出欧洲新年音乐会的特点,不仅有圆舞曲、波尔卡舞曲、交响乐和协奏曲,还有咏叹调、轻歌剧;二是融合了中、西方经典曲目,在体现交响乐宏大的基础上,把俄罗斯地域文化及中华民族风情完美地展现出来,例如,既有《波兰舞曲》、《轻骑兵序曲》、《蓝色多瑙河》等经典交响乐,又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俄罗斯乐曲《红莓花儿开》、《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还有中国乐曲《洪湖水浪打浪》和《荷塘月色》等乐曲。
2014年10月19日晚,白俄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经典名曲音乐会”在长沙湘江梅溪湖室外剧场举行。此次音乐会是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周的第二场艺术盛宴。此次音乐会延续了“2014新年音乐会”的特点。
由于“2014新年音乐会”巡演和“经典名曲音乐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白俄国家广播交响乐团于2014年12月18日至2015年1月5日又在中国多个城市进行了“2015新年音乐会”巡演。例如,甘肃省兰州市、镇原县、青海省西宁市、山西省太原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京市等。“2015新年音乐会”巡演在“2014新年音乐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西方音乐会中融入中国文化艺术元素。
总之,在中国地区白俄音乐会总的特点为:一是演出水平一流,各种音乐会聚集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例如白俄国宝级钢琴家伊格尔?阿洛夫尼科夫、享有盛誉的著名指挥家尼古拉?乌斯秋让宁、俄罗斯现代美声学派代表女高音歌唱家奥尔加?卡鲁金娜等;二是以欧洲音乐会的特点为主,在西方曲目编排上,将俄罗斯乐派脍炙人口的曲目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曲目相结合,例如在中国的白俄国家广播交响乐团2014、2015新年音乐会巡演;三是注重突出白俄民族音乐和文化,例如白俄“岑多维奇”国家模范民间合唱团演出的白俄民歌与舞蹈,穿着的白俄民族服饰;四是注重融合中国音乐和文化元素,例如音乐会穿插了《洪湖水浪打浪》、《荷塘月色》、《北京喜讯到边寨》、《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知名中国乐曲,例如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体育场上演的2015新年音乐会巡演中女高音歌唱家奥尔加?卡鲁金娜邀请青海当地民歌手一起演绎了经典花儿《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在演出中穿着正统西装的指挥大师尼古拉?乌斯秋让宁在最后的返场加演里以一件红色唐装亮相等。从在中国地区白俄音乐会的发展历史和总的特点中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即从刚开始在中国演出时整场音乐会只展现白俄音乐与传统文化,逐步发展到音乐会在西方经典曲目的基础上融入中国音乐与传统文化元素。虽然中国音乐及传统文化在音乐会中的份量不多,但是中国服饰等文化元素在音乐会中的出现和西洋乐器与极具中国地域特色的唱腔、曲调的融合,缩短了中国观众与西方音乐会之间的距离,使中国观众更容易与西方音乐会产生共鸣。这种发展趋势给予中国音乐会在走向世界方面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热橙网.来自白俄的天籁之音[EB/OL].http://beijing.timeoutcn.com/showarticle_1791.htm,2015-02-22.[2]齐齐哈尔新闻网.白俄罗斯青年钢琴家即将来齐[EB/OL].http://qiqihar.dbw.cn/system/2013/08/04/054955989.shtml,2015-02-22.[3]开封上报网.白俄罗斯国家广播交响乐团2014新年音乐会在汴举办 [EB/OL].http:///2013-12/25/content_148047.htm,2015-02-22.作者简介:
夏 蕾(1979-),女,山东省泰安市人,白俄罗斯国立文化与艺术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艺术学。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摘 要】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构成;特点;发展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Abstract]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 great role in the area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background.The paper review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Thekeyword] Mechatronics;structure;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目
录
引言………………………………………………………………………………………4
一、机电一体化概念…………………………………………………….......……5
二、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组成和特点………………………………….…………5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5
2、机电一体化的特点……………………………………………………….……..6(1)具有综合性…………………………………………………………………….6(2)广而强的应用性……………………………………………….……………..6(3)多层次的系统化…………………………………………………….………..7(4)整体的最优化……………………………………………………….…………7(5)使用简易化……………………………………………………………….….…7(6)提高了安全性………………………………………………………………….7
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7 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7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8(1)智能化…………………………………………………….…………………..8(2)模块化………………………………………………………………….….……9(3)网络化………………………………………………………………………….9(4)微型化…………………………………………………………………………10(5)系统化 ………………………………………………………………….…….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引 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点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响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工业生产有“机械电气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概念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文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一体化技术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一般认为,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祭祀按产品发展过程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它有三重含义:首先,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学、点在学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学科。其次,机电一体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早期的机电一体化主要强调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即将电子技术“溶入”到机械技术中而形成新的技术与产品。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渗透”到机械中,丰富了机电一体化的含义,现代的机电一体化不仅仅指机械、电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还包括光(光学)机电一体化、机电气(气压)一体化、机电液(液压)一体化、机电仪(仪器仪表)一体化等。第三,机电一体化表达了技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学术思想,强调各种技术在机电产品中相互协调,以达到系统总体最优。换句话说,机电一体化是多种技术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而不是它们的简单叠加。
二、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从构成要素上来看,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机构)、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动力系统(动力源)、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执行元件系统(如电机)等五个字系统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给“机械”增添了头脑(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控制)因此是要求传感器技术、控制用接口元件、机械机构、控制软件水平较高的系统。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组成
从所要实现功能上来看,因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是有若干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械与微电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要有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功能(目的功能),所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要求系统能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即工业三大要素)进行某种处理,输出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因此,系统必须具有以下三大“目的功能”:①变换(加工、处理)功能;②传递(移动、输送)功能;③储存(保持、积蓄、记录)功能。不管是实现哪类“目的”功能的系统(或产品),其必须具备如下图所统内部示的五种内部功能,即主功、动力能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其中“主功”是实现系统“目的功能”直接必须的 5 功能,主要是对物质、能量、信息或其相互结合进行变换、传递和储存。“动力功能”事向系统提供动力、让系统得以运转的功能。“检测功能和控制功能”的作用是根据系统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使系统正常运转,实施“目的功能”。而“构造功能”则是使构成系统的子系统及元、部件维持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必需的功能。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来看除有主功能的输入/输出之外,不需要有动力输入和控制信息的输入/输出。此外,还有因外部环境引起的干扰输入以及非目的性输出(如废弃物等),例如汽车的废气和噪音对外部环境影响,从系统设计开始就应予以考虑。
既然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可以分解成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那么臬使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呢?这就涉及到了接口的概念,所谓接口就是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条件,从系统外部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输入/输出是与人、自然及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从系统内部看,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许多接口将系统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联系为一体的系统。从这一观点出发,2、机电一体化特点
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口的性能,各要素或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性能就成为综合系统性能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电子和信息等功能各异的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极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接口设计”。广义的接口功能有两种,一种是输入/输出的功能;另一种是变换、调整的功能。(1)具有综合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各种相关技术被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它们彼此相互苛刻要求,彼此又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地向着理想化的技术发展。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具有综合性的高水平技术。(2)广而强的应用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机械为母体,以实践机电产品开发和几点过程控制为基础的技术,是可以渗透到机械系统和产品的普遍应用性技术,几乎不受行业限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以信息化为内涵智能化为核心,开发和生、产了性能更好的功能更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和产品。(3)多层次的系统化
机电一体化是将工业产品和过程利用各种技术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强调各种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技术)的协同和集成,强调层次化和系统化。无论从单参数、单击控制到多参数、多级控制,还是从单件单品生产工艺到柔性及自动化生产线,直到整个系统工程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都体现在系统各个层次的开发和应用中。(4)整体的最优化
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充分利用新技术及其相互交叉融合的优势,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效率、高性能、省材料、省能源、低损耗、低污染、省时省力等等。比如采用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和计算机管理等高科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系统以后,各企业就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各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重新设计制造工艺设备,大大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
2.(5)使用简易化
从开发上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技术原理和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和产品得以实现、使用和发展的技术群体这就需要开发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广博的技术知识,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从使用上来看一般用户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不必精通其原理,不必具有丰富的技术知识,用户需要的是功能强、操作简便、人机协作关系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
2.(6)提高了安全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都具有自动保护的功能,可避免或减少人身和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显著地提高了安全性。有些机电一体化系统甚至可以在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中作无人的自动操作。如机器人可以不顾危险,在海里、在宇宙空间、在核反应堆等一些危险场合工作。
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1、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 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 8 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0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数控、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3)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义举人么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是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 9 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integratedappliancesystem,CIAS),能使人们在家里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4)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机械主体部分,其它部分涉及电子技术、随着片式元器件(SMD)的发展,表面组装技术(SMT)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THT)成为电子组装的重要手段,电子设备正朝着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高可靠方向发展。80年代以来,国外SMT发展异常迅速,1993年电子设备平均60%以上采用SMT,同年世界电子元件片式化率达到45%以上。因此,机电一体化中具有智能、动力、运动、感知特征的组成部分将逐渐向轻量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5)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等智能化通信接口。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花产品。事实上,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是受动物的启发研制出来的。结 论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复合技术,它需要很多部门产业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我们不仅要对机电一体化的各相关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还要从系统工程的概念入手,通过系统总体设计来使各相关技术形成有机的结合,并且要注意研究和解决技术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机电一体化高速发展。参考文献 :
[1] 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赵再军主编、机电一体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 赵建民、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机电一体化,1996.[4] 石美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思考、山西焦煤科技、2007 [5] 张建民、唐水源、冯淑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三篇: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物流是沿着供应链流动的,只要建立起供应链,在核心企业的运作下,物流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在我国特有的产业化条件下建立供应链,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管理物流,不失为物流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产业化模式下的供应链,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引言
物流系统包括物资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支撑物流体系的除物流搬运技术、管理工程、信息技术外,供应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物流过程是具有成本的。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据产品本身的40%左右,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只占其产品的25%左右。今天的物流系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降低成本除了相应的技术外,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生产、生活所需,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主要致力于如何增加生产,而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远远不足。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2物流主体发育尚不成熟
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2.3供应链管理薄弱
由于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对象是沿着整个供应链的链条流动,物流的管理过程和供应链的管理过程难以截然分开。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成本高低。而现阶段,我国建立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不多见,加工企业和一些
第四篇: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商品经济的主导因素已从商品的制造转移到商品的流通,所以物流过程是否通畅、高效,物流功能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要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有必要分析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关键词:物流;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产业 引言: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商品经济的主导因素已从商品的制造转移到商品的流通,所以物流过程是否通畅、高效,物流功能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要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有必要分析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一、中国物流业现状透视
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在不同程度上也得到提高和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促进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囿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只重视生产过程,而忽视由于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所引起的物流过程,致使物流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薄弱环节。目前,物流业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1)运输业
中国现有铁路6万公里,线路长度仅是美国的1/6,印度的4/5,按国土面积拥有量排居70位之后,按人均铁路拥有量排居世界第100位之后。不仅铁路数量少,而且装备陈旧,技术落后,能力低。近年,铁路运输密度高达2500万吨/公里,居前苏联之后第二位。但是我国铁路的装备水平,包括复线率(占32%)、电气化率(占20.4%)、机车功率和通讯信号设施也都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据铁路部门统计,全路有1/3的路段和2/3的主要编组站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行;1.3万公里路轨和占半数的机车及客车超期服役。因此,铁路已出现高负荷、高磨损、大密度、大运量的状态,设备使用周期缩短而养护时间越来越少,事故隐患增加。
公路运输问题也很严重。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国,公路长度只有111.5万公里,每平方公里只有116米公路,其中一、二级公路只占2%。在60多万公里县乡公路中,90%以上是雨天无法行车的土路,绝大多数柏油路面超期服役,好路率不足60%。同时,全国尚有20%的乡村未通公路。另外,在用货车大多数技术落后,效率低、能耗高。更由于公路上自行车、拖拉机、人力车、畜力车与汽车混合行驶,使汽车的平均时速只有20)30公里,不及经济时速的一半,繁忙路段发生长时间堵塞已司空见惯。低速、堵塞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10亿元以上。
水运突出表现在港口吞吐能力严重不足,沿海15个主要港口完成的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的16%,压船、压港、压货的现象十分严重,高峰时每天压船500多艘,一些船只在港滞留长达两个月之久,年滞港损失赔偿金多达2亿美元。船舶老旧、能耗高、技术性能较差,船龄在10年以下的只占32%,20年以上者占26%,个别船龄已高达50)60年。此外,内河航道大多处于自然状态,缺乏应有的整治。
(2)仓储业
我国现有储运设施老化,仓库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到九十年代已有20%属于危房。仓库内的装卸搬运设施自动化程度低,很多作业还是靠人搬肩扛去完成。仓储能力分布不尽合理,仓储功能单一,技术装备落后。
(3)包装业
由于忽视商品包装和为了单纯降低包装费用而忽视商品安全,从而造成物流费用上升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包装技术和包装管理差造成的商品损失每年已超过了140亿元。近几年来,全国水泥由于散装率低(13.9%),仍以袋装为主,在物流过程中的破包率平均在18%左右,损失量相当于产量的5%,直接损失4.5亿元;平板玻璃由于常年采取木制包装,破损率达8)10%,每年破损玻璃100多万箱,相当于大型玻璃厂一年的产量;化肥的破袋率达8%左右,直接损失达4.2亿元。2.物流业管理分散化、行政化。
我国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有很大发展,但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其主要症结在于物流业管理上的分散化、行政化。
目前,我国有许多部门涉及生产资料的物流管理。如铁道部门的货运管理系统,内贸部、供销总社的储运管理系统,对外贸易部的外运管理系统。此外,机械、冶金、化工、轻工、石油、煤炭、城乡环保、军队后勤系统,也都有自己庞大的储运机构。人们尽可以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这些各自独立的物流系统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无可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片面强调局部的合理性造成了宏观上的管理混乱和极大浪费。主要表现是,自我封闭,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内部一应俱全,仓库林立,车队繁多、运力分散;外部互不衔接、互相封锁、各行其是、很少协调。这割断了宏观物流系统的内在联系,许多需要整体协调配套才能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出现了在物流能力极度紧张、严重短缺的同时,却又普遍存在大量的浪费,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综合效益低,物流成本高。同时,大家各搞一套,物流能力分散化也限制了物流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
与分散化并存的是物流管理行政化。如果说我国经济运行普遍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话,那么生产资料物流领域则是突出的典型之一。物流管理行政化的主要特征是各自为政的领导部门采用行政手段和行政方式直接干预、调节物流活动。在行政化运行格局中,政企不分非常严重,物流企业缺少经济利益上的内在动力机制,也缺少自我发展能力,物流行业普遍处于低效率状态。
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际上先进物流业发展的轨迹和经验,结合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物流业将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发展趋势一:相关新体制及新政策的不断创新
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物流产业的市场化和适应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政策、制度环境的创建与创新。国外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认识到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并加大国家宏观的调控能力,在政策、税收等各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如日本早在60年代就已着手对全国范围的物流体系、物流产业进行规划研究,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调整政策。而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致使目前物流业划分不明确,物流行业管理职责不清晰,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所谓的“体制障碍”。不过,中国政府及物流界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瓶颈”效应并积极应对。早在1999年n月国家经贸委同世界银行召开的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上,吴邦国副总理就曾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系统工程,国家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此项工作”。.2001年3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性指导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了:1.中国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2.提出要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物流服务市场;3政府部门要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4.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6.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一划》中也明确提出,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体制形式、服务方式。中国政府还在继续研究制订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2002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物流高层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陈文玲女士也提出:“建议国务院成立协调全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和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2.发展趋势二:中国物流业渐趋市场化、标准化和体系化 物流的市场化是其形成体系化的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专业化外包业务的物流市场需求,或者市场需求的方向与供给的方向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物流的市场就很难成熟发展。在中国迈向物流体系化的进程中,物流的标准化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虽然目前在中国物流的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得以实施,严重阻碍了中国物流的现代化进程,但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成果之一便是一部新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于2001年8月1日付诸实施这意味着中国物流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并告别无序。
可以预测,物流统计标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工具标准等其它标准也将于不远的将来面世。中国物流业的体系化发展是目标,更是趋势。物流专家王之泰先生认为:“目前,由五大行业组成的物流产业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在这个框架下,通过物流市场的市场化、标准化等,我国的物流产业最终将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商品流的统一。
3.发展趋势三: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产业飞速发展
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已被列人了国家的“十五”计划之中。“十五”期间重点鼓励和扶持发展三种类型的采购、配送中心。一是以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为主的配送中心;二是以产品贸易批发为主的配送中心;三是以运输、仓储、货代等专业服务为主的配送中心。各地也积极投身进来,上海市出台的<“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着重发展三类物流,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即为其中之一,并计划在“十五”期间建成市内配送中心20个,市外配送中心3一5个。
根据王之泰先生的观点,第三方物流业现在的方向是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一路是我国自己瞄准高起点建立起的全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大多是对新政策最敏感的民营企业,其代表是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一路是国际物流企业以不同方式进人到中国市场之后产生的不同形态的第三方物流。特别是我国加人WTO之后,随着物流市场进人壁垒的逐步消除,国际物流企业势必大规模进人我国,带来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经营方式;第三路是由中国传统的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业务基础和在客户、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中外运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这一领域企业规模大,资本、资产实力雄厚,如果能够突破体制障碍,会很快成为中国物流领域的“航空母舰”。
4.发展趋势四: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将极大提高
我国物流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特别是在一些由传统流通企业转变过来的物流企业,这种现象尤其严重。而这种低下的信息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会随着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如毛用S、马士基等的进入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可喜的是,中国物流企业的一些先行者,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宝供物流早在1997年就在国内率先建成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国联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近几年进一步大力提升了物流信息服务水平。这表明,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物流企业正在开始全面实施信息化,从而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首届中国物流高层论坛论文集,北京,2002.4 [2]中国物流基地联盟网(www.xiexiebang.com)[3]中国物流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4]曲凤杰,我国物流市场的开发策略[J].中国物资流通杂志,2002,(4).[5]今真,唐浩.现代物流)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0.[6]梅绍祖,李伊松,鞠颂东.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7]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8]张亦弛.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M ].北京:中国物资 出版社, 2004.P155-162;P166-172.[9]夏玉春.现代物流概论[M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 社, 2004.P178-184;P394-399.
第五篇:试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试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房地产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正在往基于房地产行业的税收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
目前,房地产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甚至有“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的说法。随着90年代末中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以来,随之造成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比如“招牌挂”制度,使得地价节节攀升,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造成房地产商和政府利益捆绑。再加上炒房者抬高房价,房地产市场成了中国人的投资市场,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房价的攀升,只有令老百姓往房兴叹,埋下社会问题隐患。从经济角度看,房价泡沫越吹越大,当房地产泡沫破灭之时,中国经济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经济及社会危机,又要继续政府的经济来源。一系列基于房地产的税收将陆续出台。比如“房产税”、“物业税”、“房产消费税”等,都将成为政府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又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良好工具。
现在,房地产新政的政策出台,造成炒房客走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如果现在的政策能被坚持,未来一段时间,原先只会一路攀升的房价将出现拐点。但因为中国各线城市情况有所不同,这个拐点并不是全中国都一致的。房价已经被炒得很高的一线城市,房价将有所下降,而三线城市的房价将有所上升。比如昆明这样的三线城市,原先盘亘于一线城市的炒房客已经将资金转移到这里,继续推升房价。
随着政府安置性的房产陆续上市,房地产价格还将进一步受到打击。因此,今后房地产中,居住房的价格增长空间将受到限制,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将得到提升。
二、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在熟悉世界商圈的游戏规则,未来将涌现一批优秀的世界级企业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涌现了大批企业,在30年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家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商战演义。发展到今天,一些优秀的企业不但立足中国,更是走向世界。WTO之后,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遇到了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反倾销制裁、专利权官司、并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等等。在这些过程中,中国企业家正在一步步熟悉游戏规则,在国际化商圈中逐渐成熟。
三、人口红利末期,产业模式亟待转变。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中国经济形势将面临系列转变。以前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将失去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原本就少的利润将进一步被摊薄。将来的中国企业只有转变生产模式,变低廉的劳力经济为创意产业才有出路。这很考验中国企业家的智慧。
四、产能过剩,城建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为了保障经济增长,进行了国内四万亿投资的城镇基础建设。发展到现在,城建基础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产能过剩,推动通货膨胀。城镇化进程中,更多农民失去土地,转变为城市人口,给劳务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五、金融市场投资渠道有限,将来将有更多金融衍生品。
07年,金融危机渐露端倪,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金融危机,难以自拔。中国大举买入美国国债,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这引发了中美双方就人民币是否升值之间的博弈。美国也在世界上宣扬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加压。这几天正在举行的中美之间的会晤,也将提到这一问题,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此次始发于华尔街、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监管而造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正在发展的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现今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并不算多,比如基金机构才有几百家,相比于美国的几千家是小巫见大巫。近期,股指的上市多了投资渠道,但最近出现的爆炒大蒜和绿豆价格的现象,说明中国还有未使用于投资渠道的闲钱。将来,中国金融衍生品将逐渐发展,但基于现在一些“权贵资金”的存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要自由及完全健康的发展还尚需时日。
六、经济有过热趋势,将造成中产阶级资产缩水。
目前有2种论调,据国外一些媒体报道,中国经济目前过热,处于危险状态。而国内一些经济学家却分析中国经济并不过热,不存在危险。但就目前物价上涨及通货膨胀率来看,中国经济很有过热的趋势。这将造成未来大批中产阶级资产缩水,大量民间资产会蒸发。
2010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