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写写帮整理)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2007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中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2007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资源重新配置,市场竟争模式逐步转变。
1.梯度转移初见端倪,省内流动仍是主流。我国主要服装产区仍然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近年来,一些沿海城市的人均GDP快速提高、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水电供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困难重重,产业区域性和企业的梯度转移已见端倪。然而目前的梯度转移主流仍然是“省内流动”。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企业对于生产转移通常持审慎态度,“异乡”办厂的前期通常会“水土不服”,地方的政策和观念意识往往成为转移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承担着较难预测的风险成本,企业势必权衡投资成本与投资风险来进行目标地的选择。
2.集群专业化发展,区域交叉合作广泛。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大多是以单一品种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点,各区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目前,企业已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力求将区域和企业优势作强,在优势较弱或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领域理智地寻求合作。区域交叉合作应运而生。例如,温州企业为泉州企业加工西服,泉州企业为温州企业加工茄克。专业化激发了区域交叉合作,区域交叉合作促进了专业化,专业化和区域交叉合作把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网络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恰恰是“专业”和“合作”。区域的网络化发展成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的一大加速器,也为跨区域企业乃至跨国企业的诞生打下基础。
区域内已形成联动关系,小企业最终放弃创品牌的混战,为大品牌贴牌加工,区域内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
3.市场竞争模式从数量、价格向技术、品牌转变。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预示着数量竞争时代接近尾声。大企业已经蓄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以产品创新和渠道掌控能力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大大提升。“数量”和“价格”竞争模式逐渐远去,“科技创新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意识和自觉行动,在服装行业日益盛行。在产量平稳增长甚至维持原状的同时,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目前,企业用于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已经从生产规模转向设计研发投入比重、设计研发人员比重、高学历职工比重、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营销网络规模质量、品牌覆盖率、单位面积销售收入等。协会也已将“销售利润率”作为“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之后对企业进行考评的又一重要指标。
(二)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行业发展负重前行。
2006年,受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波动、土地资源成本飙升、人力资源持续匮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可谓负担累累。
由于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都有较为正确的预期,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在签订外贸合同
过程中能够与海外客户共同分担升值的时间差损失。人民币升值6%,将挤占到普通的外贸加工型企业30%~50%的利润,对于议价能力较差的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2007年,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通过客户分担升值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人民币升值对行业发展也有一定正面作用,企业正在适应开放的汇率制度,尽管行业总体国际价格竞争力下降,但升值也无情地淘汰了一些不规范和抗风险能力低下的小企业,使国内竞争相对趋于公平。同时,人民币升值刺激了我国服装行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6年上半年的配额分配机制不配套,导致配额市场混乱、配额价格大起大落,大量配额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配额的使用效率和企业利益。去年下半年,政府调整政策,协议招标替代公开招标等措施较为有效地避免了浪费和投机,配额市场逐步规范,配额使用情况有所好转。但一年多的动荡也导致了一部份订单流失。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2006年服装行业的发展步伐。
(三)服装价格指数回升,服装市场全面提升
1998年开始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跌至100以下并在100以内徘徊了8年之久。2006年10月,月度统计两项指数均重回100以上。这正是我国服装市场全面提升的直接体现。
根据对代表高档、中高档服装消费的大型零售商业统计显示,近两年的服装销售单价一直呈上升趋势。城市消费都在向高一层次消费模式挺进,以产品现货交易为核心的批发市场已现颓势。目前各级服装市场均呈现品牌更迭加速、新品牌层出不穷、营销模式分化、注重渠道建设终端管理等态势。新一轮“洗牌”已开始,服装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品牌循环期。
(四)外贸增长方式正在转变
2005~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面临贸易摩擦、配额制度、人民币升值、竞争国崛起等多方面外部环境的压力,加上近年来经济发展,我国服装加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削弱,普通产品出口价格透明等内部因素,出口贴牌的大路产品已经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利润空间。多年外贸贴牌经验的积累,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OEM向ODM转变。目前,世界各服装出口竞争国的外贸加工价格都已经相当透明,加上我国服装生产受到人力、土地、能源等因素影响,加工成本一再升高,继续走单纯贴牌加工路线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多年来外贸加工经验的积累和设计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我国一部分服装企业具备了由OEM向ODM转变的实力。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加入到ODM队伍中来。2006年CHIC展中ODM参展商明显增多就可见一斑。ODM与OEM最根本的区别是ODM是加入了“自主研发”过程的产品加工,这一关键环节中,科技创新不仅仅创造了利润还牢牢掌握住资源,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核心技术和超值服务,有效避免了客户流失。从“E”到“D”改变了我国服装行业的竞争力构成,“技术”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竞争核心。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服装产业大省中ODM已经十分普遍,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改变了我国乃至国际服装贸易竞争的格局。
2.“品牌走出去”步伐加快。2005~2006年,我国服装“品牌走出去”步伐正在加速,越来越多的品牌在海外寻求市场。在中东、东南亚、俄罗斯、澳新开设专卖店的品牌个数不断增多。一些品牌已经初步打开了通往欧、美、日等服装发达地区市场的通路。
2006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带领设计师谢锋和其品牌“吉芬”走上了国际顶尖设计舞台——巴黎时装周进行品牌发布,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走向国际的服装设计师品牌。2007年
1月,商务休闲男装品牌“利郎”在米兰时装周发布新品。几个具有一定实力的设计师品牌也将在巴黎时装周等国际顶级服装盛会陆续亮相。海外做秀已不再是炒作,而是品牌、设计师国际推广和商业运作的一部分。海外业界对中国服装的印象也由此发生转变,对中国服装品牌和设计的认可及关注程度正在提升。
第二篇:发改委:2007年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资源重新配置,市场竟争模式逐步转变。
1、梯度转移初见端倪,省内流动仍是主流。
我国主要服装产区仍然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近年来,一些沿海城市的人均GDp快速提高、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水电供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困难重重,产业区域性和企业的梯度转移已见端倪。然而目前的梯度转移主流仍然是“省内流动”。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企业对于生产转移通常持审慎态度,“异乡”办厂的前期通常会“水土不服”,地方的政策和观念意识往往成为转移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承担着较难预测的风险成本,企业势必权衡投资成本与投资风险来进行目标地的选择。
2、集群专业化发展,区域交叉合作广泛。
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大多是以单一品种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点,各区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目前,企业已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力求将区域和企业优势作强,在优势较弱或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领域理智地寻求合作。区域交叉合作应运而生。例如,温州企业为泉州企业加工西服,泉州企业为温州企业加工茄克。
专业化激发了区域交叉合作,区域交叉合作促进了专业化,专业化和区域交叉合作把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网络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恰恰是“专业”和“合作”。区域的网络化发展成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的一大加速器,也为跨区域企业乃至跨国企业的诞生打下基础。
区域内已形成联动关系,小企业最终放弃创品牌的混战,为大品牌贴牌加工,区域内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
3、市场竞争模式从数量、价格向技术、品牌转变。
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预示着数量竞争时代接近尾声。大企业已经蓄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以产品创新和渠道掌控能力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大大提升。“数量”和“价格”竞争模式逐渐远去,“科技创新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意识和自觉行动在服装行业日益盛行。在产量平稳增长甚至维持原状的同时,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目前,企业用于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已经从生产规模转向设计研发投入比重、设计研发人员比重、高学历职工比重、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营销网络规模质量、品牌覆盖率、单位面积销售收入等。协会也已将“销售利润率”作为“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之后对企业进行考评的又一重要指标。
(二)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行业发展负重前行。
2006年,受到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波动、土地资源成本飙升、人力资源持续匮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可谓负担累累。
由于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都有较为正确的预期,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在签订外贸合同过程中能够与海外客户共同分担升值的时间差损失。人民币升值6%,将挤占到普通的外贸加工型企业30%-50%的利润,对于议价能力较差的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2007年,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通过客户分担升值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人民币升值对行业发展也有一定正面作用,企业正在适应开放的汇率制度,尽管行业总体国际价格竞争力下降,但升值也无情地淘汰了一些不规范和抗风险能力低下的小企业,使国内竞争相对趋于公平。同时,人民币升值刺激了我国服装行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6年上半年的配额分配机制不配套,导致配额市场混乱、配额价格大起大落,大量配额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配额的使用效率和企业利益。下半年,政府调整政策,协议招标替代公开招标等措施较为有效地避免了浪费和投机,配额市场逐步规范,配额使用情况有所好转。但一年多的动荡也导致了一部份订单的流失。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2006年服装行业的发展步伐。
(三)服装价格指数回升,服装市场全面提升
根据对代表高档、中高档服装消费的大型零售商业统计显示,近两年的服装销售单价一直呈上升趋势。城市消费都在向高一层次消费模式挺进,以产品现货交易为核心的批发市场已现颓势。目前各级服装市场均呈现品牌更迭加速、新品牌层出不穷、营销模式分化、注重渠道建设终端管理等态势。新一轮“洗牌”已开始,服装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品牌循环期。
(四)外贸增长方式正在转变
2005-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面临贸易摩擦、配额制度、人民币升值、竞争国崛起等多方面外部环境的压力,加上近年来经济发展,我国服装加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削弱,普通产品出口价格透明等内部因素,出口贴牌的大路产品已经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利润空间。多年外贸贴牌经验的积累,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OEM向ODM转变。
目前,世界各服装出口竞争国的外贸加工价格都已经相当透明,加上我国服装生产受到人力、土地、能源等因素影响,加工成本一再升高,继续走单纯贴牌加工路线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多年来外贸加工经验的积累和设计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我国一部分服装企业具备了由OEM向ODM转变的实力。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加入到ODM队伍中来。2006年CHIC展中ODM参展商明显增多就可见一斑。ODM与OEM最根本的区别是ODM是加入了“自主研发”过程的产品加工,这一关键环节中,科技创新不仅仅创造了利润还牢牢掌握住资源,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核心技术和超值服务,有效避免了客户流失。从“E”到“D”改变了我国服装行业的竞争力构成,“技术”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竞争核心。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服装产业大省中ODM已经十分普遍,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改变了我国乃至国际服装贸易竞争格局。
2、“品牌走出去”步伐加快。
2005-2006年,我国服装“品牌走出去”步伐正在加速,越来越多的品牌在海外寻求市场。在中东、东南亚、俄罗斯、澳新开设专卖店的品牌个数不断增多。一些品牌已经初步打开了通往欧、美、日等服装发达地区市场的通路。
二、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一)产业深度发展
2007年,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
1、用先进技术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
迫于劳动力紧缺危机,借助于人民币升值换汇的优势,新一轮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之风在服装行业悄然兴起。科技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彰显出来。成熟的中国服装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买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的设计者,往往是企业对设备或软件制造商提出要求进行定制采购。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工荒问题;解决熟练技工紧缺问题;解决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是这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吊挂生产线、电脑缝制设备、电脑控制专业工艺设备、产品信息条码分拣设备、后整理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等都成为被引进的热门。
第三篇: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整合、调整和提升的趋势,进入更加复杂的经营竞争格局,已进入产业、品牌、商务、文化、社会以及资源价值、商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系统复合经营的深度竞争时代。传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经营、配套服务以专业细化形态继续发展;而品牌经营使服装制造商和经营商将淡化传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模式,品牌复合运作和品牌商业模式将成为品牌运营的轨道。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转型加剧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淘汰率明显上升,企业数量增长时代已经基本结束。服装市场升级对产品供给数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大多数企业已经从产品营销转向商品营销,个别企业已经走向文化营销,即强调产品的形象,品牌口碑和附加值。众多品牌服装企业在一线城市、省会和重点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商场专柜,占据稳定的市场,但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渠道的纵深延伸。
(2)国内市场成为企业发展重点,竞争加剧
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增速明显放缓。据海关统计:2007年服装、梭织服装、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幅分别较2006年同期回落了约9.74%、8.49%和10.65%,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07年比重下降至41.33%,5年内下降了10%,内需增长已经超越了外贸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较2007年下降10.7%。由于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上半年的个别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全行业约2/3的企业一度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2009年1-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88%。
2007年我国服装内销市场活跃。2007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继续保持较高幅度增长,销售额较2006年增加了23.26%。服装零售的总量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同比增长率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率,说明纺织品服装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是稳步增长的。2008年纺织服装外销市场需求变脸,内销市场平稳走强。我国2008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服装类产品同比增长25.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8月,国内纺织零售额累计298.6亿元,同比增长11.09%;服装零售额累计1,999亿元,同比增长21.28%。除2月外其余月份的零售都保持了正增长且逐月扩大。8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3.96%,创下了2008年10月来的最高增速。来自全国规模以上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的零售数据表明,5月份以后,服装零售额增速达到25%以上,特别是10月份以后是服装业的传统旺季,服装内销增速继续攀高。
(3)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服装市场重新“洗牌”,品牌和市场细分已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体的深度细分,深度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市场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市场细分也成为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4)加工企业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纷纷实施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即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将产品制造业务外包,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该模式既可使品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高增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又可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该模式加速了专业加工企业与经销商的分化,促成了“职业经销商”的诞生和成长。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
(5)服装品牌商业发展活跃,国内外品牌商业竞争全面展开
服装品牌是整个服装行业的风向标,也是服装商业金字塔的塔尖。服装品牌的商业表现,往往带动整个行业的商业潮流;服装品牌的高商业价值,给具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通常服装加工环节,只能获得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商业渠道运营,能够获得服装品牌的30%~40%的商业价值;而品牌运营,则可拥有40%~50%的商业价值。中国的服装品牌多以生产制造为主,少数基于商业流通起家的服装企业,给中国商业资本带来了新气象。目前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国际二、三线商业品牌通过开设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抢占市场,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全面展开。
(6)产业供应链发展趋势更加成熟
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活动加以协调和整合,使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设计由概念变成产品,及时、高质量、低成本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增强各企业的供应能力和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政策性壁垒的减少,国际运输和通讯成本的持续降低,使得世界各地的市场变得更加容易进入,供应链管理的条件更加成熟。许多公司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积极联络上下游企业,整合、协调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张自身的供应链环节,增强企业和供应链竞争力,寻求更多新的收入来源,占据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在我国服装行业内部,很多企业也在努力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营造电子商务环境,增加新的业务能力,外包非主导业务,整合、延伸供应链,大大增强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四篇:服装行业发展趋势简介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简介
(1)国际知名品牌商的发展趋势
按照我国2008 年服装460 亿件生产量、295.52 亿件的出口量计算,全行业生产的服装64.24%实行对外出口,而该部分出口量基本通过OEM、ODM 方式进行生产,所面向的客户为海外品牌商。因此,国际知名品牌商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对我国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将起到重要影响。从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国际知名品牌商的发展趋势如下:
①大品牌商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由于大品牌商在资金、实力上的优势,通过不断的广告宣传和渠道拓展,其竞争优势仍将得到保持。以本公司客户GAP 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69 年,经过近40 年的发展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休闲服饰零售商,目前旗下拥有逾3100 家连锁店、3 个知名品牌,2007 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58 亿美金,竞争优势非常明显。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品牌商陷入了危机。如2008 年11 月,美国休闲服零售商Steve&Barry's 宣布继8 月关闭97 家店铺后,关闭剩余的173 家店面;2008 年12 月,美国女装零售商B Moss 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等等。但对于大型品牌商而言,GAP 在2008 年共关闭115 家店铺,但同时新开店铺100 家,店铺总数达到3190 家,2008 年总收入依然达到145 亿美元。日本的UNIQLO 则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门店数量相比2007 年进一步增加。因此,经过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大型品牌商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得到加强。
②欧洲、日本品牌商发展迅速
目前世界前10 大品牌服饰商有7 家在美国,作为世界服装潮流的风向标,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仍将是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进口国。近年来,欧洲和日本市场同样发展迅速,服装消费逐年增长。其典型代表为西班牙的ZARA(世界第2大)和日本的UNIQLO(中国市场翻译为“优衣库”世界第9大)。
③进一步发展多品牌、实现分档次的差异化竞争
为实现对客户的深度开发,众多国际大品牌商利用已有的品牌知名度,在保持普及性的同时,通过开发不同档次的品牌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在方式上,该类高端品牌普遍以多款少量为主,以限量化来体现产品的档次。以公司客户“ADIDAS”为例,其旗下既拥有大众运动品牌“三间条”,同时拥有休闲服饰品牌“三叶草”以及高端定制品牌“Y-3”。大众化产品到高端产品的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差距非常明显。
④“快速上市”成为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从服装的消费习惯来看,如果品牌商能先于竞争对手将当季服装面世,则初期上市的新款服装价格最高;2-3 周后,其他竞争厂商出现类似的产品上市,品牌商由于已经以最高的价格销售了大部分存货,则可将剩余服装以不同幅度的折扣进行销售,从而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因此,对于品牌商而言,服装快速上市能保障公司获得最高的收益;流程的缩短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保密性,从而降低被竞争对手抄袭的可能。
⑤部分环节和服务外包成为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美国家的消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许多品牌商的经营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为缩减开支,一些品牌商在关闭部分零售店铺的同时,计划将旗下占成本比重较大的设计研发部门进行削减,减少固定成本;采购更为集中以保证供应商品质,使供应链更为稳定。
⑥环保及其他社会责任成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对大型品牌商而言,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保证品牌的高端形象,品牌商在企业整体形象上也非常关注。由于近年来媒体对一些品牌商的“血汗工厂”持续曝光,使得大品牌商的外包服务部分日益受到舆论媒体的关注。因此,品牌商在选择制造商时除了对其生产技术等进行关注外,社会责任也成为重要的考量指标,并在各自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文件中明确列明。
(2)我国服装生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外部和内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服装业将迎来一次产业升级。当前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档次不高、竞争力低下、缺乏核心技术以及定价“话语权”等,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服装行业内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最底层,普遍盈利能力不强。为与国际发展形势接轨,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将具体表现在:
①产业资源进一步向大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
从订单情况来看,在2008 年欧美订单和利润空间收缩的情况下,一大批以承接二、三手订单为主的小企业被迫关停;在信贷收紧的情况下,部分回款周期较长的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出现了较大困难。在此情况下,订单迅速向信誉良好、加工能力强、交货有保障、服务有特色的优势企业流动,使服装生产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部分优势企业订单比以往更为充沛,而更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则越来越接不到订单。
②发展环境促成行业“二收”
“二收”表现为一收产业规模,二收产量规模。经过2007 和2008 年较为明显的淘汰更新,服装行业企业总数量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快速增长,行业内企业数量将逐步减少。在没有市场新的增长点出现的情况下,国内生产规模不会再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在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等作用下将较以往更加审慎,对于扩张会更加理性。从增长方式看,数量增长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多数企业已经从产品营销,即生产出大量库存在批发市场等待销售的模式,转向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有较强计划的安排生产和销售,对于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要求更高,而数量要求反而下降。短期内服装行业很难再出现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到21 世纪初期的“大爆发”现象,未来行业将呈现收敛的趋势。服装行业出现“二收”的现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未来汇率的波动将会更大,对服装行业而言,大批量生产的模式将因汇率波动导致巨大的经营风险。其次由于劳动力成本的逐步升高,我国劳动力成本虽然仍低于发达国家,但价格相比南亚和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已没有明显优势,未来低档产品的国际竞争势必更为激烈。中国服装业应当充分发挥技术和劳动生产效率的优势,以“技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行业产量规模逐步收敛将是必然趋势。
第五篇:2011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2011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2011年3月25日服装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建设服装强国的起始之年。
2011年,我国服装行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产业发展环境,产业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产业发展压力。而市场的稳定,特别是内需的平稳快速增长将为服装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产业结构调整全面铺开,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快速推进,产业升级将再上新台阶。
未来10年,是我国服装产业朝着国际领军地位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30年已经为行业加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意识到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发达国家服装产业实力并未削弱,在品牌创新、价值创造、市场掌控等高端软实力方面,我国服装产业与国际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行业必须树立危机感、紧迫感,沿着正确的产业升级方向,牢牢把握正在到来的产业大发展机遇期,努力缩小国际差距,确立更高的国际竞争地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装行业要通过引导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集成创新,达到“产业集体提升,企业部分突围”的目标。围绕“集成创新”,2011年,服装行业将更加注重市场评价体系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产业基础建设的完善,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提高以产业链乃至产业体系为依托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国际市场保持稳定,中国产业在竞争中调整结构
2010年,国际经济处在稳定的恢复期,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低速平稳。国际市场实质恢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总体预期维持稳定。欧、美等市场补库需求释放将于201
1年下半年收尾,我国服装出口高速增长难以长期维持,预计2011年出口增幅将回落到20%以内,但仍将保持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出口产品结构、区域结构继续调整,但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原料价格存在较强回调预期、春节后招工预期不甚乐观等因素共同作用,短期内影响企业接单意愿和定价。“慎接单、接短单、缓下单”是2011年初期行业普遍心理。2011年春节与元旦较为临近,为春节后恢复生产留出了相对宽裕的时间,有利行业、企业根据订单、汇率、招工、原料等情况变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但总体来说,全行业仍将呈现加工资源短缺态势。
“国际大牌”率先恢复活力,部分品牌已释放出向上调价信号。国际高端优质订单向中国聚集,东南沿海加工向精品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加工较简单、附加值较低的订单开始转移,部分订单转向东南亚等新崛起的服装加工竞争国,部分订单则转向中国内陆省份。正在转移的订单尚未稳定,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外贸加工业发展提供机遇,也给沿海地区企业转型成为国际采购商创造条件。在新一轮订单争夺竞争中,将有一批内陆省份企业和集群异军突起,也将有一批掌控国际订单和采购贸易权的占据国际产业价值链较高端的贸易类企业诞生。
(二)内需平稳快速增长,“品牌战略”引领航程
2011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在积极的经济政策作用下,内需势必维持平稳增长。国内服装成熟市场恢复活力,新兴市场成长迅速,2011年必将是服装内需平稳快速增长的一年。农村城镇化、城市化发展,大地产商加大对三、四线城市开发力度,网络覆盖率快速提高加快传播新生活方式,都将催化都市型服装消费的纵深发展。
“品牌战略”加速推进。中国服装品牌加速国内市场布局,并进一步促进内需市场一体化进程。品牌的区域布局将带动各地区加工业发展,进而带动这些地区产业链完善以及产业集群形成。民族品牌自身发展也将在市场发展壮大的机遇下,以及与来自不断提升的品牌群体和大量涌入中国的海外品牌竞争中得到快速发展完善。科技与文化的价值创造力,人与资本的发展支撑力将进一步彰显。
(三)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加速
2011年,产业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挖掘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现有资源,提升资源创造价值能力迫使产业结构加速调整。
“科技兴业”再掀高潮。以“节能、高速、智能化、专用化、多工序集成化”为主流的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面铺开。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则以信息化全流程改造、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特征。流程再造、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软科技的研发、应用将逐步升温。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行业为平台、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有所突破。
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东南沿海、中心城市、内陆各地区的产业功能分工、规划逐渐清晰,服装产业加速全国范围的布局调整,梯度转移步伐加快。构建功能定位清晰、优势互补、联动高效的产业区域格局将随着各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出台,由摸索试探阶段步入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理性发展阶段。产业集群应新的发展机遇期,集群功能分化,催生新的产能聚集,部分原来的产能集群则向贸易、研发、信息、人才、资本集聚方向转型,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强化市场、服务和资源配置调动功能。
产品结构优化。通过专业化、精细化、快速化、服务化提升国际产品供给竞争规格,弱化劳动力成本要素在竞争中的作用,通过效率和附加值提升重塑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资产结构优化。行业继续通过国际、国内资本整合、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向集约化、全产业链方向发展,行业国际定位向价值链高端逐渐移动,品牌生态进一步完善。
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需求、市场细分为商业模式、市场模式、营销模式。国家大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小市场差异化发展并进。品牌细分和品牌整合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