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布物流业振兴规划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

时间:2019-05-15 06:4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发布物流业振兴规划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发布物流业振兴规划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

第一篇:中央发布物流业振兴规划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

中央发布物流业振兴规划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

2011-08-19 08:37:17 来源: 网易财经

转发到微博(2)

有23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网易财经8月19日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称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国家将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有关部门将抓紧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在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国家还将加强和改善管理,在切实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国家也将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

以下是意见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办发〔201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精神,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研究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既要促进物流企业集约使用土地,又要满足大宗商品实际物流需要。

二、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回收期长,要在加强和改善管理、切实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科学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对各地区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用地,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纳入规划统筹安排,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可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对政府供应的物流用地,应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出让。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出让收入依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加大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撤并不合理的收费站点,逐步降低偏高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对已出让经营权的繁忙路段,应根据政府财力状况逐步回购经营权。尽快研究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统筹发展以普通公路为主的体现政府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抓紧修订完善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规定,规范道路交通管理和超限治理行为。按照依法、高效、环保的原则,研究制定城市配送管理办法,确定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环保车型,全面禁止将客运车辆改装为货运车辆,有效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促进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加快规模化发展。研究调整挂车交强险征收政策,促进甩挂运输发展。

四、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物流管理的条块分割。加强依法行政,完善政府监管,强化行业自律。结合制(修)订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物流企业资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条件,改进资质审批管理方式。认真清理针对物流企业的资质审批项目,逐步减少行政审批。要破除地区封锁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为物流企业设立法人、非法人分支机构提供便利,鼓励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网络化经营。进一步规范交通、公安、环保、质检、消防等方面的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对于法律未规定或国务院未批准必须由法人机构申请的资质,物流企业总部统一申请获得后,其非法人分支机构可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获得。物流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和经营审批手续后,其非法人分支机构可持总部出具的文件,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免予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合理规划口岸布局,改善口岸通关管理,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加强物流业政策及法规体系建设,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业统计、工商注册、土地使用及税目设立等方面明确物流业类别,进一步确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尽快完善物流调查统计和信息管理制度。

五、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

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只为本行业本系统提供服务的仓储和运输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开展社会化物流服务。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共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支持物流企业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全面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剥离物流资产和业务,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5号)和《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等文件规定,享受税收、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相关扶持政策。统筹规划和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扩大物流需求,推动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等共享共用。

六、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强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物流标准的贯彻实施。鼓励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要积极给予扶持。推动有关部门、重点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物流信息的科学采集、安全管理、有效利用、深度开发、有序交换和集成应用。调整完善物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政策。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处理好安全与协同的关系,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实现物流信息的互通交换,促进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同和联动,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七、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和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动适合物流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抵押或质押等多种贷款担保方式,进一步提高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完善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

八、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要把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物流经营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主产区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发挥供销社和邮政等物流体系在农村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农资下乡”配送和农产品进城配送服务。抓紧开展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政策调整试点,妥善解决农产品进项税抵扣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产品物流业的规模效益。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对开展鲜活农产品业务的冷库用电实行与工业同价。推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标准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高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含社区菜市场)公益性的认识,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新建城市居住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配套建设社区菜市场或相应的商业设施,不得随意改变用途。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作为经营性商业用地,应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土地招拍挂出让前,所在区域有工业用地交易地价的,可以参照市场地价水平、所在区域基准地价和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等确定出让底价,土地出让后严禁擅自改变用途从事商业性房地产开发,确需改变用途、性质或者进行转让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经依法批准。研究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房产税政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价格实行与工业同价。规范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摊位费等相关收费,必要时按法定程序将摊位费纳入地方政府定价目录管理,清理超市向供应商收取的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通道费。继续严格执行并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技术手段,提高车辆检测水平和通行效率。进一步落实鲜活农产品配送车辆24小时进城通行和便利停靠政策。提高粮食物流现代化水平,推进粮食储、运、装、卸的“四散化”,加强东北产区散粮收纳和发放设施及南方销区的铁路、港口散粮接卸设施建设,推动东北地区散粮火车入关,加快发展散粮铁水联运。进一步推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提高棉花包装质量和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与标准化程度,在全国范围推行棉花的机械快速装卸作业法,组织好新疆棉外运工作。

九、加强组织协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物流业的重要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积极推动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协调指导,抓紧细化政策措施,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切实规范物流服务,提升物流业经营水平。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物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

第二篇:加大散煤治理政策支持力度

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散煤治理政策支持力度

近年来,京津**地区大气污染十分严重,2013年的PM2.5、PM10年均浓度达到106μg/m3、181μg/m3,分别是国家标准的近3倍、2.6倍,有11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在污染最严重的前20位,其中七个位于前十位。

分析表明,农村量大面广且低空排放、无任何环保措施的散煤燃烧是重要污染源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表示,当前,应从源头上斩断劣质散煤供应链,加快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工程,长期应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体系。

谢克昌委员建言,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散煤治理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完善监管及补贴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清洁煤供应流通监管标准化统一配送体系。建立三地统一的农村散煤质量标准,甄选供应商,明确负面清单,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保障清洁煤供应;科学规划建设若干区域性农村洁净煤加工集散中心和二级中转站,建立清洁煤输配体系;加强散煤全产业链监管,重点加强中间流通环节的监督执法力度,将农村劣质散煤减量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强化散煤监管。

建立统一的清洁煤终端补贴体系。中间环节价格补贴容易导致生产商哄抬煤价,应转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直补终端用户,统一清洁煤购买补贴标准。

其次,实施散煤三大重点工程。

清洁煤加工集散中心工程。政府主导,国有大型煤企参与,在京津**三地建设1015个大型清洁煤加工集散中心,承担散煤仓储、加工洗选等,中央财政负担50%的建设资金,并在项目审批、土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清洁煤二级中转站工程。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实行特许经营制,保障清洁煤的保质保量供应,中央财政对新建或由煤场改造成的二级中转站提供不低于30%的资金支持。

燃煤集中供热工程。采用市场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燃煤集中供热工程,中央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建设资金以及环保投资补贴。

第三篇:加大普法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加大普法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提升普法服务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工作水平,XX县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加大普法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平法办发〔2019〕9号)文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及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构筑立体化法治宣传格局,培育农村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增强广大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升农村干部群众的法治素养,促进乡村治理法治化,为“振奋精神、兴县富民”,推进“两个转变”,奋力谱写新时代XX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工程,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民讲习所等阵地作用,广泛运用各类媒体和横幅标语等载体,采用小品、歌曲、顺口溜、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树立宣传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三农”干部、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先进典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乡村生产生活各方面,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责任单位:文化站)

2.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发挥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发挥村级“两会一约”作用,发挥乡村“五老人员”等新乡贤的宣传劝导和教育监督作用,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文明志愿者及社会各界在文明创建中的主体作用,深入持久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责任单位:文化站)

(二)深入开展精准普法

1.构建法律进村(居)常态化机制。以“法律进村(居)”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动宪法法律进村居常态化。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宪法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文化广场等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利用各种平台、阵地,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宪法法律宣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鼓励和引导村民创作宪法法律文艺节目、法治故事、农民画、剪纸等文艺作品,利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村民微信群推送转发宪法法律学习相关内容,推动宪法法律学习宣传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责任单位:各站所)

2.有针对性的加强精准普法。针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中的多发性、规律性矛盾纠纷,开展订单式普法。重点加强对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土地征收征用、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等领域,辍学青年、失地农民、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涉毒人员以及易受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群体的普法宣传,引导村民正确解决生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助力贫困户安居乐业、脱贫增收。(责任单位:各站所)

3.加强基础教育普法。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强化控辍保学联动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为提升乡村适龄儿童教育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责任单位:文化站)

(三)深化基层法律服务

1.提升“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建设水平。在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微信群,让群众在家即可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服务,为法治村(居)、平安村(居)建设加油助力。(责任单位:司法所)

(四)创新普法方式

1.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结合乡村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积极推进“乡村法治舞台”建设,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在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享受公共法治文化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入推进村(居)“四个一”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村村有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宣传橱窗、法律政策超市、法治图书室,全力提升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各村(居)、站所)

2.创新普法机制和载体。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手段,及时发布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解读,播放法律短剧、法律生活剧、微电影等,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对村民的吸引力,提升村民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普法与政策宣讲宣传结合起来,将法律带到基层、带到农村、带回家庭、带给其他家庭成员,使普法由“传授式”向“交互式”转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元化普法格局,提升“送法下乡”工作实效。(责任单位:司法所)

(五)大力加强农村普法队伍建设

1.提高村(居)管理法治化水平。依法开展村民自治,落实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财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实“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制度,“两委”干部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法律知识考试不少于1次。(责任单位:民生服务中心、司法所、各村(居))

2.培养“法律明白人”。围绕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从实际出发,通过登记造册,采取分类培养方式,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建立“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机制,做到培训计划、对象、师资、教材、课时、场所“六落实”。将“法律明白人”培训纳入村第一书记工作职责,针对农村常见的法律问题,采取以案释法、案例教学等方式,通过各种培训、自学等方式传播和普及法律知识,以“法律明白人”的培养普及提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整体工作水平。(责任单位: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

3.加强普法队伍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团体、专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扩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同时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普法队伍人员素质和普法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司法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村(居)、站所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结合工作实际和落实普法责任制,强化措施落实,注重协同配合,做到保障有力,形成普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指导。各(村(居)、站所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逐步推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解决问题,努力推进各项工作项目落到实处。

(三)强化保障。各村(居)、站所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严格执行现行涉农法律法规,推动各类组织和个人依法依规实施和参与乡村振兴,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营造氛国。各村(居)、站所要建立普法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为法治XX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生动实践,认真总结推广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好普法助力乡村振兴的XX故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推进普法工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保驾护航。

第四篇:关于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支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支持力度的建议

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加之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的整体面貌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级政府在推进城乡尤其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把乡村的环境卫生作为考核内容,加大了督查力度,大部分农村的卫生保洁有了一定的改善,制度建设上也相应完善,但在垃圾的处理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大部分乡镇没有财力建设垃圾处理场,所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未进行填埋处理或运往县城集中处理,而是在乡镇所在地寻找低洼地带或废弃坑塘石坑等地方倾倒,没有得到标准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后期处理带来影响。

二、垃圾收集体系没有真正形成。县、乡、村生活垃圾统一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体系没有正真形成,大部分县城生活垃圾都能得到有效处理,乡镇街道也基本能保持好的效果,但村组之间由于无力投入垃圾收集、运输机械,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无法外运,只能简易填埋处理。

三、环卫设施维护无力承担。随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大部分村组均建设了垃圾池,购置了垃圾桶(箱)等环卫设施,配备了保洁员,但乡级政府基本没有富余资金投入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的维护上。

综上,为加快农村垃圾治理,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市加大对县乡在农村环境治理支持力度。让县乡政府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洁工程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上有更多的保障,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改善。

二、加大乡(村)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由上级对乡、村环卫设施建设实施奖补,根据村组的人口比例建设相应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池),解决因乡村环卫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的问题。统一配置垃圾收集机械设备。为有效建立县、乡、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建议上级在农村垃圾收集车辆配置上予以支持,按照人口比例和垃圾产生量,为各县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车辆,让广大农村在实施环境整治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五篇:上海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沪府发〔2009〕37号

【发布日期】2009-07-30 【生效日期】2009-07-30 【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上海市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

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沪府发〔2009〕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七月三十日

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要求,结合推进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和实施《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特制定本市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09-2011年。

一、面临形势

进入“十一五”以来,上海物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前三年,上海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2008年达到179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1%,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3%。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8亿吨,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800万标准箱,位居世界第二;上海航空货邮量达到304万吨,其中浦东国际机场已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步加深,上海物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物流市场外部需求减少,提供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服务的企业效益下滑,部分物流企业经营困难。同时,上海物流业的运行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物流设施衔接水平较低,尚未建成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大量企业仓储、运输等设施不适应现代物流集约化高效运营的需要;二是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企业运作规模和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多数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新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三是现代物流一体化运作的“软环境”还不完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等体制性障碍需要进一步突破,相关政策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物流标准化建设和中高端物流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物流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制造业行业间联系的纽带,也是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载体。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对上海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当前严峻形势,要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提升物流服务能级,着力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支持骨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实现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物流业整体抗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是有利于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现代物流业与金融、贸易、航运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上海现代物流发展,有利于拓展金融服务领域、丰富贸易服务功能、提高航运服务效率,进一步发挥上海综合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海经济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推动物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仅有利于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而且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其他产业调整振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有利于扩大消费改善民生。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保障流通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目标,立足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着眼现代物流业的长远发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为主线,坚持扩大市场需求与提升供给能力相结合,存量资源整合与增量资源优化相结合,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环境营造相结合,政府政策引导与企业市场运作相结合,以现代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着力改善物流企业经营状况,保持物流产业稳定发展。重点是培育和引进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上海世博会物流保障能力,形成多式联运相衔接的物流集疏运网络;促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物流装备技术应用,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形成资源有效整合配置的物流节点布局;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完善物流相关政策措施,形成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市场环境。

到2011年,确立并巩固物流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基本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物流市场需求社会化、物流服务专业化

1.扩大物流市场社会化需求

鼓励大型制造企业整合剥离内部物流业务流程,扩大物流外包需求(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推动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市商务委牵头负责);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鼓励农产品通过直销和配送形式实现产销对接(市农委牵头负责)。

2.提高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延伸物流产业链,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的过程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条码采集等高端物流服务(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积极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引导物流企业在网络组织、经营业态、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配送中心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资商品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专业化配送和服务(市商务委牵头负责)。积极推进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特种货物及重点物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发展,提高运输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增强运输与现代物流服务的融合(市交通港口局牵头负责)。

(二)促进物流企业培育壮大、提升能级

1.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

推动本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资源和业务整合,逐步培育形成若干家具有较大规模和先进管理水平的现代物流企业(市国资委牵头负责);积极吸引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在上海建立总部基地和营运中心,形成战略合作联盟,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创新完善供应链管理模式(市商务委牵头负责);培育一批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的物流企业,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2.提升中小物流企业能级

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调整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中小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企业诚信运作和专业化服务的水平,盘活资源,激发活力;支持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上海合资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提升能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交通港口局牵头负责)。

(三)推动物流重点领域发展

1.拓展口岸物流服务功能

以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推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进一步完善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入区发展转口贸易、采购分拨、仓储加工、期货保税交割等业务;积极推进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建立,研究洋山保税港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协同发展机制,探索海、陆、空保税物流领域优势互补的发展途径;推动各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深化上海口岸进出口环节的无纸化通关改革,完善“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通关作业模式,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模式,推进长三角电子口岸信息互联互通(市口岸办、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探索符合现代物流特点的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拓展口岸服务功能,推动长三角口岸物流联动发展(市口岸办、市商务委牵头负责)。

2.提升制造业物流服务能级

积极推动本市产业基地和大型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物流专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发展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分拨配送等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引导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推广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及时生产(JIT)、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现代物流技术在制造业物流中的应用;推进建立面向本市各工业区、重点制造企业以及专业物流企业的业务协同平台,积极应用电子数据传输、工作流引擎、无线传输等综合技术,扩大本市制造业物流服务范围(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3.提高城市配送物流服务水平

深化上海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场站、社区集散网点等设施的规划布局,不断提高城市配送的流通效率(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委牵头负责);加强对各类配送主体的引导规范,发展适应电子商务终端配送的新型业态,不断提高城市配送的满意程度(市商务委牵头负责);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配送查询系统,适度调整城市快递、商业配送等货运车辆的道路通行规定,不断提高城市配送的交通管理水平(市建设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交通港口局牵头负责)。

4.增强城市运行重点物流保障

为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积极推动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提高医药物流运行效率;规范化学危险品物流仓储和运输的安全管理,建立长三角化学危险品物流的联网监控;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市商务委牵头负责);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强化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四)完善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

1.深化重点物流园区和基地建设

按照《规划》对上海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要求,继续深化推进深水港、外高桥、浦东空港、西北综合4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以提升服务功能和资源共享为突破,促进物流企业集聚,提高物流运作规模效益,形成一体化的口岸服务和腹地辐射的综合物流能力;继续深化汽车城、化学工业区、装备制造业、钢铁及冶金产品4个重点物流基地建设,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相关项目落地,形成汽车和零部件、化学危险品、特种装备和钢材的多层次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2.推进跨区域物流合作

按照《规划》对全国物流区域和物流通道发展的要求,推进长三角、长江流域的物流规划衔接和企业合作,逐步实现区域物流服务一体化(市商务委、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牵头负责);促进电子口岸、港航信息的交流共享,加快实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建设,推进长三角高速公路运行信息互通(市建设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发挥上海航运交易所、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作用,强化信息咨询、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等服务功能(市建设交通委、市商务委牵头负责)。

(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

1.增强多种联运能力

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以发展“公、铁、海、河、空”相互衔接的多式联运为重点,加快推进小洋山西港区、外高桥港区七期、宝山罗泾港区和杭州湾港区建设,优化完善现有港区功能布局;加快推进大芦线二期、苏申外港线、杭申线等航道整治工程,建立长三角内河集装箱江海直达联运机制;加快推进沪杭高速拓宽、崇启通道、沪苏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强本市公路的对外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完善枢纽机场的航线网络和国际中转流程;加快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通、沪乍、金山支线等铁路项目建设,调整完善铁路南浦、杨浦、西站等货场布局,不断增强铁路芦潮港中心站、北郊站的海铁、公铁联运能力(市建设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牵头负责)。

2.加强物流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协调

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规划布局符合区县发展实际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加强市内以及与周边地区主要物流通道的有效衔接;加大对本市相关行业仓库、货站、停车场等传统设施资源的整合力度,合理规划调整相关物流设施布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完善本市城市配送物流体系,推进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场站、社区集散网点等相关城市配送设施的建设(市建设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商务委牵头负责)。

(六)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1.提升物流信息化应用水平

不断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运输、仓储、报关、货代和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相关物流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小企业应用物流信息软件,实现物流交易信息化和业务流程规范;扶持一批物流信息专业服务企业,推动物流信息服务外包;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建立部门间的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流共享机制(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牵头负责)。

2.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上海电子口岸建设,推动进出口数据跨部门交换、联网核查,方便企业网上办理相关手续和信息查询;探索建立航运物流服务企业征信系统、物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本市物流资源运行效率;加大长三角、长江流域口岸大通关合作力度,加快推进建立区域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港口、航运、物流、监管等综合信息共享和应用体系(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口岸办牵头负责)。

(七)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

1.积极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

推动本市物流企业积极参与物流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大力宣传贯彻并组织实施一批对物流产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影响的物流标准;按照国家已颁布的物流园区、托盘等物流标准,做好在物流园区(基地)和A级物流企业的推广和施行工作,并在A级物流企业中率先推广《上海城市配送物流车营运技术规范》等物流标准;在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率先制定和使用化工、医药、食品冷链、农产品等物流作业和物流服务地方标准,并争取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加强信息标准化研究,促进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相互联通、数据兼容和格式统一(市质量技监局、市交通港口局、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2.开展长三角物流标准化合作试点

选择在长三角市场融合度高的商贸物流领域,以及产业共性需求强的物流信息领域,加快标准化合作试点,增强物流运作的效率;在关系社会民生的危险品、食品冷链物流领域,加强区域物流标准联合研制,确保物流运作的安全;鼓励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物流加强标准化研究合作,逐步建立区域物流行业标准对接,以及协调互认的工作机制(市质量技监局、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八)促进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加强物流新技术研发应用

研究完善物品编码体系,扩大电子标签应用范围;加大对射频识别、货物跟踪和快速分拣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强物流装备产品的研发应用,推动物流新技术的产业化;鼓励物流重点项目使用建模软件优化物流方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2.促进物流服务创新

推动金融业和物流业合作,促进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扩大物流企业的抵押物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物流企业的动产及货权质押等贸易融资业务(市金融办牵头负责);培育一批物流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开发物流资源动态优化系统,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解决和产品开发方案;大力发展物流资源交易电子商务服务,推进物流服务贸易结算平台建设(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和协调

在国家落实《规划》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总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以及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规划》具体工作方案的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研究协调物流业调整振兴过程中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各区县、各部门(包括开发区和特殊监管区管委会等)以及中央在沪单位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切实做好细化落实工作,确保取得实效。继续发挥上海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的作用,做好本市物流业运行监测、协调推进和服务企业的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牵头负责)。

(二)改革相关物流管理体制

打破行业垄断,依法消除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加强对运输、货代等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完善物流企业的交通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机制。加强长三角地区物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协调机制和等级评估互认制度。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物流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工作(市工商局、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三)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

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问题的办法。深化、细化本市物流产业政策,按年发布物流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业准入标准。研究完善物流税收管理政策,扩大物流企业差额征收营业税试点范围。落实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航运企业和仓储、物流企业从事相关业务的营业税免征政策,同时按照规定开展物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实施相关税收优惠。优化完善落户本市重点物流园区、相关物流基地的项目审批程序,建立审批绿色通道。鼓励支持本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供应链服务体系,加快创建自主服务品牌。进一步研究完善物流车辆进入中心城区停靠、装卸、配送的方案,适度调整通行限制政策(市发展改革委、市地税局、市商务委牵头负责)。

(四)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资金投入

在主要依靠企业自身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根据上海物流业重点发展领域,结合物流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专项投资管理办法》的要求,梳理一批重点物流项目,积极争取国债专项资金支持。运用本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加大对社会公益、城市运行、技术改造等物流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银行资金、民间资本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探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对物流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五)完善物流统计和信息沟通制度

完善本市物流业统计调查和信息沟通机制,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在重点物流园区(基地)和企业开展物流统计调查,建立全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进一步完善物流相关刊物、网站的编制维护工作机制,定期反映本市和长三角物流业联动发展情况,搭建沟通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协会的信息沟通平台(市统计局、市商务委牵头负责)。

(六)推进物流业国内外开放合作

加快物流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本市企业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本市吸引外资和总部经济政策,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到上海设立物流总部和分支机构。重点扶持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的物流品牌企业,积极推动其物流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建立联通国内外、竞争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为物流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市商务委、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牵头负责)。

(七)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著名物流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支持建立校校、校企结合的物流综合培训体系、实验基地和人才孵化基地。鼓励A级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开展多层次、多阶段的合作培养物流人才项目,支持大型物流企业或大型制造业企业设立硕博物流研修站或博士后流动站。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引进市场急需的物流专业人才(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

(八)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物流、仓储、交通运输、港口和国际货代等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信息沟通和中介协调功能。建立长三角物流诚信建设协调机制,支持物流企业参加诚信守法等级评估,促进物流行业规范自律,推动物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市商务委、市建设交通委牵头负责)。

下载中央发布物流业振兴规划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发布物流业振兴规划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企业领导班子考核调整力度将加大

    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郑斯林日前指出,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应对WTO的挑战,进一步加大中央企业领导班子考核调整和选拔力度,全面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形成朝气蓬勃、奋......

    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

    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近年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加强土......

    中央财政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5篇

    中央财政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高立、韩洁)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 血脉......

    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796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由:关......

    国办: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支持力度

    国办: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支持力度 2010年01月26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

    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五篇材料)

    通过学习《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所学到的认识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我了解到以下内容: 现代物流的特点:一体化的管理,是将运输、仓储、配送及相关的信息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进......

    国家将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国家将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2006年09月05日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张晓松) 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强化对土......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五篇范例)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曲阜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做法------------------ 发表日期:2010年10月19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作者:曹洪伟本页面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