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大对农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提案
关于加大对农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81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大对农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周国富 主 题 词:金融,农业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上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出了严峻挑战。相对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农业尚处于一个高投入、低效率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要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竞争,一方面,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发展投入;另一方面,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尤其要重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普遍成立时间短、规模小,与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相比,企业规模、经济实力、赢利能力和成长速度都不可同日而语;与跨国公司农业企业相比,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是差距悬殊。究其原因,资金实力弱、金融支持不足是制约农业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具体来讲,一是信贷支持不足。农业特别是种植、养殖类行业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经营风险高的特点,但银行信贷多数采用工业和商贸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企业因此在争取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处于弱势,再加上大多数农业企业内部治理不规范、抵押担保不足、资信等级低,更加重了金融机构给农业企业发放贷款的谨慎态度,农业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往往难度大、额度小。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尽管农业发展银行调整职能,在拓展新业务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其支持的范围仍局限于粮油购销企业和粮油深加工企业,对“大农业”支持力度仍然不足。三是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农业风险补偿体系、农业担保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保险机构对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缺乏积极性,农业担保范围相对较窄,担保资金额度偏少等。因此,加大对我国农业企业的政策性支持,构建完善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我国农业企业财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准确地反映农业企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针对农业企业,特别是种植、养殖类农业企业,完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方法,根据企业经营者品质素质、经营能力、贷款额度和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上期经营绩效等主要指标综合测评信用等级,以明显区别于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为金融机构科学合理评价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信情况奠定基础。
二、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企业的支持范围。另一方面,要建立鼓励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的力度并建立有关机制。如可规定:各商业银行应有一定比例的支农信贷额度,在信誉评价和建立贷款档案制度的基础上,对资信状况好、资产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农业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各商业银行的支农信贷可不受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等指标对贷款额度的限制;各级财政列出一部分预算,用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信贷的补偿性财政支出,即向有支农业务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性的贴息支出和一定比例的呆坏账损失弥补。
三、健全农业保障体系。一是构建长效稳定的农业保险体系。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实行强制参保和自愿参保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参保原则,以法律形式规范农业保险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农业保险机构提供相应的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以及再保险支持,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使农业企业在此基础上盘活产品、库存和基础设施投资,解除农业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二是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设立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给予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有效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农业,稳定农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三是完善农业担保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建议对农业担保机构给予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同样的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待遇。规范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建模式、操作程序、制度建设、管理体系、风险防范、政策措施等,积极探索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方式,切实解决农业贷款担保难题。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796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科技部会同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冯培恩 主 题 词:企业,创新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多方举措支持各类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并取得可喜的成效。但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进展还不够理想,需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甚至制定新的政策和采取新的举措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新突破。
1、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置和实施:建议相当一部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的设置以大型企业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完成依托工程为验收目标,把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技术创新的突破和实效。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需要科学的管理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目前重大专项的管理程序复杂,立项申报期限急促,课题执行时间短,但审批及批复下达时间拖得太长,资金拨付不及时。有的重大专项还存在多头管理,资金预算限制过死,导致企业的课题管理和财务管理困难。建议政府制定国家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要助于适合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和财务管理等特点。
2、制定鼓励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对首台首套高科技装备,首件首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和关键零部件实行政府采购;对绿色产品实行政府优先采购。对重大装备设置动态可调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倒逼企业技术不断进步,淘汰技术长期停滞不前的企业。
3、加强核心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支持方式:我国的一些重大高科技装备引进项目虽然开始从引进产品转向产品与技术同时引进,但是引进的大多是所谓整机技术或系统技术,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外在的和表面的组装技术,忽视了基础、核心和关键技术。建议国家对从事基础和共性技术、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长期而分阶段的、既重产品又重技术,既重物又重人、既有稳定性又有竞争性的持续支持。现在甚至一些技术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企都只愿意做整机或系统的集成或组装,国家应该同时采用行政管理和政策支持手段安排一部分有条件的大型国企全力以赴,投入基础、通用、核心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4、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一是准许高新技术企业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规定特定用途的准备金,如风险准备金、技术开发准备金、新产品试制准备金以及亏损准备金等,将这些准备金在税前扣除,对于其不用或挪作他用的准备金再补缴税款。二是把企业的研发费税后抵扣改为税前加计免除,事后申报和审计的办法,从而改善企业的现金流,更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
5、对企业走出去兼并外国企业的行为给以正确引导:近年来一些企业试图通过兼并外国著名的同行企业迅速占有世界一流品牌和技术,把竞争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同时占领国际市场,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值得探索的模式,需要随时和认真总结得失和经验。有的企业明确定位外国被兼并的子企业生产高端产品,在本土起家的子企业生产低端产品,这样的分工使兼并失去了核心意义。外国公司实际上既得到资金,又减少竞争对手,技术还留在外国人手里,国内部分反而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前景。建议政府对企业走出去的各种做法具体分析,分别处理,形成正确导向。
6、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要加强科技导向:考虑到就业对民生的影响,采取强有力的改革举措,帮助所有小微企业克服融资难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特别需要对金融体制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为民间资本参与融资搭建政策和制度的平台。值得强调的是,要通过更强有力的经济资助和政策支持促进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当前,各级政府尤其要全面扶持高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建议国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初创的3-5年内实施完全免税的政策,还要通过定期评估其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人才队伍情况批准给予相当于投资额50-100%的一次性创业资助,建议科技部把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转化为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加大资助强度,扩大资助规模。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国办: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支持力度
国办: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支持力度
2010年01月26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电影业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产品日益丰富、市场日益活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中国特色电影发展道路,以丰富产品和加快产业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科学化管理为保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科学发展。准确把握电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商品双重属性,发挥电影的审美娱乐和教育双重功能,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艺术创作生产双重规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着力丰富产品、繁荣市场,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引导消费、促进增长。
3.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推动电影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产业经营与公益服务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强法制建设,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立足国情,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不断增强电影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4.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紧紧抓住电影产业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问题,着力实施好精品战略、骨干企业品牌战略和重点工程、重要项目带动战略,以点带面,努力增强电影产业的整体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底,通过改革创新、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运营体系,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依法行政、科学调控、保障有力、管理有效的电影行政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全面提高电影的创作生产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创作经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形成若干主业突出、品牌名优、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电影企业。
2.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电影科技研发和质量检测工作得到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服务监管平台建立健全,电影数字化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电影制作加工质量明显改善,电影数字化转换、修护、存储、传输、放映,动画软件开发等取得重大进展。
3.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日益完善。电影院规模迅速扩大,基本实现全国地级市、县级市和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覆盖。2009年至2012年基本完成地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完成部分县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县级市和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东部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可率先建设。
4.产品丰富多彩。电影质量大幅提高,产量稳步增长,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创作生产格局,确保每年推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
5.产业综合效益明显增长。国产影片市场规模和份额持续扩大,观众人次、放映场次倍增,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电影经济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衍生产业链条明显加长,综合效益显著增长,使电影产业成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6.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加强。加强农村和学校数字电影院线建设,改善放映条件,提供公益服务,确保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确保每个学期为中小学生放映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7.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积极推动电影走出去,培育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电影国际传播企业,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国产影片;通过在境外举办公益性的中国电影展、参加国际电影节和组织商业性的海外推广营销活动,不断提高国产影片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主要措施
(一)大力繁荣创作生产。
在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提高质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多出优秀作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精心组织生产好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的重点影片,着力强化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电影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力量、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扶持现实、农村、少数民族以及少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创作,积极促进动画片、纪录片、科教片以及适合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形式传播的产品的生产,努力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产格局。切实加强影视制作、动漫等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推进电影创作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强特种电影的研发。进一步改进政府评奖,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努力营造良好创作环境。建立健全政府资金投入机制,继续执行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等制度,使政府资金在引导创作、繁荣创作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43号)要求,继续设立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本区域重点影片拍摄项目。充分运用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电影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
(二)积极培育新型企业。
加快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创新企业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影片质量和市场营销能力为龙头,整合制片发行放映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活力。加快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电影生产企业,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对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国有电影企业同等待遇。
(三)继续扩大院线经营规模。进一步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积极探索院线经营规律、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加强全国电影放映票务系统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影院经营服务水平。着力发展主流院线市场,大力开发二级市场和社区电影市场、农村放映市场,积极开发电影的电视点播、家庭影院放映、互联网点播、手机等移动多媒体播映等市场,加快形成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认真落实年放映国产电影时间不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三分之二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考核奖励。继续执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加强电影行业宏观调控和促进国产电影发行放映。
(四)大力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
将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推进。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信贷、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城镇数字影院建设,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商业影院和社区影院。国家给予必要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及县城的影院建设,各地对建设项目选址、立项、征地、投入、办证等给予大力支持。对城镇数字影院建设使用国有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给予土地供应支持,其中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可按法律法规规定以协议方式供地。投资者要专地专用,不准改变用向。
(五)鼓励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电影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电影企业,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利用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积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各地可以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电影风险投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电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依法发起组建各类电影投资公司,努力培育电影领域战略投资者。
(六)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鼓励开展电影产业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电影技术企业开展电影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设备改造。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国家中影数字电影制作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集约化生产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完善符合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要求的数字电影标准体系,提高电影数字设备国产化水平。研究开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和省级电影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完善0.8K数字电影流动放映,1.3K、2K数字电影放映的市场服务和技术监管系统。加快研发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技术,完善数字化分发和接收系统。抓紧实施资料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加快数字影片节目库的建设和利用。
(七)全面加强公共服务。
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普及数字化流动放映,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立固定放映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和公益版权片源保障机制,加大投入、改善服务、创新机制、加强管理,积极推动农村电影放映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鼓励电影企业深入城乡社区、厂矿、校园、军营和广场等开展公益放映活动。大力提倡电影发行放映企业采取优惠票价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民工、城市低收入居民等群体的观影需求;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工作的扶持力度,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看懂看好电影。将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纳入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放映的爱国主义电影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开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影视教育经费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
(八)努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积极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优惠政策,通过现有渠道,加大对电影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力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加快培育海外营销的市场主体,加大国产影片海外推广营销力度,拓展渠道,完善网络,探索建立国产影片海外推广营销体系,推动国产影片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支持电影企业、电影作品参加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展和交易市场,进一步办好“上海国际电影节”等活动;推动“中国电影频道”等采用频道时段合作、有线电视网络租用及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加快海外落地步伐,扩大用户规模;积极与各国政府、国际电影节展组委会、电影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建立广泛友好的合作推广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拍片,继续举办好中国电影展等活动,努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九)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抓紧推动建立完善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公布实施,制定和完善深化电影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地方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划转工作,着力推进各级广电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电影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市场准入管理,严把立项、备案、审查、发行放映和播出等关口,规范互联网电影传播秩序。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化监管,防控各种形式的非法电影,坚决打击电影走私、盗版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规范放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统一规范电影产业数据统计工作,保证电影市场信息全面、准确、公开、透明。充分发挥电影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积极发展电影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造就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加强创作、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高度重视既懂艺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既懂经营管理又有外语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运作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优秀电影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电影产业的重要意义,将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完善配套,强化措施,推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要按照本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确保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和办法,并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广电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
二0一0年一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集合财政资金、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但承贷主体认定难、信贷准入条件不具备等问题制约养老服务机构获得金融资源,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成效并不显著。
一、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养老服务业尚未形成大规模有效的信贷融资需求。养老服务业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行业,而且属于民生工程,符合政府导向、产业导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观上是愿意积极支持养老家政服务业的。但实际业务中,由于当前养老服务业仍处于起步期,养老服务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养老服务业的融资需求有限。
2.金融机构尚未真正重视开展养老家政行业的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受到效益导向的影响,重点客户对象仍是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如房地产等。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具有准福利机构的性质,盈利能力不高或微利维持。在信贷资源仍然较为稀缺的情况下银行业还是倾向于投入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大利润的行业。
3.金融支持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一是缺乏成为独立承贷主体的资质。尽管政策上没有明显的障碍,但由于大部分养老机构是属于民营非企业组织,很难满足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现金流等授信准入的基础条件,不可能成为承贷主体。二是财务管理短板明显。大多数民营养老机构会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粗放,不利于银行授信审查。三是有效抵押物不足。多数养老服务机构,其土地或者房屋或是由政府划拨,或者是租赁得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最看重的抵押资产,养老家政服务机构往往不具备。养老服务机构的资产,主要是一些医疗器械、床铺家具等,这些资产的折旧快,不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抵押物要求。
二、相关建议
1.政府部门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有效金融需求。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行业,发展程度还不高,因此目前的经营还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尚未真正形成大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构群体,这是有效金融需求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尤其是在公办机构之外,大力鼓励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2.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等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银保监办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认识,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等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应当尽快建立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从上而下明确对养老服务业的支持态度,鼓励各基层机构主动接洽养老服务行业,切实了解该行业的相关需求。
3.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创新,探索收费权质押等新型金融产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养老服务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特殊性,通过加快金融创新,探索尝试更多新型金融产品。例如传统固定资产不足,可以尝试通过收费权质押作为抵押担保方式,提供资金支持。除了信贷产品之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服务养老机构,例如为老年人提供理财服务、金融咨询等。
第五篇:关于加大国有林场扶贫工作支持力度的提案
关于加大国有林场扶贫工作支持力度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339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大国有林场扶贫工作支持力度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盛明富 主 题 词:扶贫,发展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我国国有林场是建国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财政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目前,全国国有林场已发展到4507处,现有职工总人数66万人,经营总面积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2亿亩,森林面积6.7亿亩,森林蓄积量23.4亿立方米,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科技兴林的中坚力量。
但是,国有林场在为国家生态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的发展却遇到许多困难,林场经济极度贫困,职工生活十分艰难。
一、国有贫困林场基本情况
目前,全国共有国有贫困林场3774个,占国有林场总数的82%,主要分布在深山区、远山区和荒漠化严重地区,贫困林场总人口222万人,其中在册职工38万人,离退休人员15万人,分别占国有林场总人口、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的82%、81%和79%。据统计,全国有236个贫困林场场部不通公路,里程达2.6万公里,3163个贫困林场8.6万公里断头路急需维修;1595个贫困林场场部及9384个护林站吃水困难或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涉及总人口达150万人;170个贫困林场场部及6474个护林站不通电,涉及10万职工;360个贫困林场场部及10150个护林站不通电话。2010年贫困林场在岗职工年均收入8200元,仅为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的26%,且由于大多数贫困林场无力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目前没有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在职职工分别有15万人、25万人和30万人,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建设和林区社会稳定。
国有林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和政策问题。国有林场长期扎根于山区林区,为国家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而默默无闻的贡献,得到国家的支持却很有限。具体表现在:
一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长期以来国有林场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既不能像农民一样有收益权,也不能像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还不能与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一样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由此直接造成了国有林场极度困难。同时,我国75%的国有林场是县属林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国有林场发展得到的支持十分有限。二是受国家政策的制约较大。随着林业的主要任务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国家对主要生态脆弱地区森林资源实行禁伐限伐政策,以公益林经营管护为主的国有林场基本上停止了木材采伐,“守着金碗要饭吃”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国家对国有林场没有出台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各项建设没有纳入各级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
三是人居条件恶劣。大多数国有林场地处偏僻,就医、就学没有保证,人居条件恶劣,难以吸引人才,配置产业要素能力较差,发展多种经营产业的条件有限。
二、国有林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为解决贫困国有林场尽快脱贫,中央财政从1998年开始安排扶贫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林场发展生产。截止2011,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7.6亿元,其中2011年安排扶贫资金2.9亿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带动地方和林场投入15亿元,共扶持贫困林场2937个,占贫困林场总数的78%,启动扶贫项目4735个。“十一五”期间,2007个国有贫困林场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40个林场实施了道路建设项目,修建各类道路8937公里,初步解决了这些林场出行难的问题;1103个林场进行办公、生产用房危房改造,改造面积46.9万平方米;527个林场实施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1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342个林场实施了通电项目,共架设高、低压线路2139公里,解决了210个林场供电问题。另外,各地从林场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种植、养殖、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增加了林场经济实力,提高了职工收入。通过十几年的扶贫开发,解决了国有林场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林区民生显著改善,职工收入和素质明显提高,赢得了林区群众的拥护,并在争取地方领导重视、带动多方投资、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国有林场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中央每年安排的扶贫资金总量较少,增幅较慢,距离国有林场整体脱贫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与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更有很大的差距。最近,国家又进一步将扶贫标准由1196元大幅提高到2300元,增幅近1倍,同时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国有林场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国有林场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我们建议: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国有林场扶贫工作的新平台,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国有林场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促进国有林场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是将国有林场扶贫纳入整个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国有林场扶贫工作涉及222万林区人口和66万国有林场职工,大多分布在国家级贫困县和偏远山区,做好国有林场扶贫工作对整个林业扶贫工作意义重大。建议国家进一步高度重视国有林场扶贫工作,将国有林场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国有林场“十二五”扶贫规划》纳入国家扶贫规划当中予以统筹,切实提高国有林场扶贫工作的成效。
二是加大国有林场扶贫财政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的注入,对国有林场脱贫和生态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脱贫实际需要相比,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建议将2012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总量增加到5亿元以上,并要求省级政府加大国有贫困林场扶贫的配套投入,力争达50%以上。
三是加快建立国有林场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整场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机制。集中扶贫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采取综合措施,每年使100个林场整场脱贫。对于国有林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集中一段时间和资金投入,以省为单位统筹安排,有计划的逐项解决。二是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大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培训国有林场干部职工10万人次,使每个林场有1-2名科技带头人,受训人员掌握1项实用技术。三是逐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充分利用林场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种养业、森林旅游、特色林果业等产业,促进贫困林场职工就业增收。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