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5篇)

时间:2019-05-15 06:4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第一篇: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大田县吴山高速公路互通口,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5.06亿元,由新龙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园区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建设占地面积252.32亩,总投资2.06亿元,计划在2012年内完工;二期工程建设占地面积约1748亩,总投资3.0亿元,计划在2015年内完工。该项目有以下主要特点:

1、以茶产业为核心,进行功能定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部署,建设集茶叶产、供、销等环节及相关产业链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周边十余个乡镇,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跟进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将为我县打响高山茶品牌,把我县建成对接沿海、辐射内陆的“节点”城市,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大田起到推动作用。

2、突出茶文化特色,配套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主要内涵是:以“茶文化”为核心进行功能定位,建设高山茶商业核心功能区、茶文化旅游休闲体验区、龙头茶企加工区、茶乡居住特色区,以传统茶艺、茶道、茶的礼仪、精神等茶文化为特色,配套建设茶文化民俗广场、茶叶会展中心、茶叶商务会所、茶叶批发市场、茶叶风情商业街、茶叶科研培训基地、茶商、茶文化精品酒店,同时引进区外资金投资开发与茶产业相配套的机械、包装、茶具、茶点、饮料等具备新颖性、适销对路的外延产品。

3、深挖高山茶潜力,营造茶文化氛围。依托吴山乡临近闽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茶文化创意产业及茶文化生态体验旅游为主题,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按照“生态化、功能化、差异化”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贴近自然,突出生态,是一个原生态的高山茶文化创意园,最终真正形成茶产业有规模、有人气、有市场、有内涵的文化氛围。

4、以跨越发展思路,全力推进项目进度。已完成一期工程(252.32亩)的征地、拆迁、规划方案评审、报批、土地平整及二期工程的土地权属确认、面积丈量、补偿款发放等工作,进入土地招拍挂阶段。

预计到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用地平整扫尾及挡土墙等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完成二期工程高山红茶叶生产基地征地120亩和发放补偿费350万元,进入土地平整阶段,完成第一平台(共3个平台)的土石方工程12万立方米,完成休闲体验区征地100亩;完成高新农机具产业园用地600亩征迁和补偿费发放等工作。计划于2011年末基本完成茶叶展示、加工、批发、茶文化广场、茶文化交流会所、茶文化风情商业街等主体工程建设。

第二篇:福建产业园项目讲话

淮安工业园区项目推介会暨淮安福建产业园项目

集中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各位来宾、朋友们: 上午好!

在淮安市委、市政府和工业园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项目各方的共同努力,盼望已久的“淮安工业园区项目推介会暨淮安福建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在这里隆重举行,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福建恒久集团和福建产业园的所有企业,对亲临签约仪式的淮安市委刘书记、市政府戚寿余副市长、福建省交通厅祝君强厅长、仲凤笔主任及在座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项目的签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关心、支持淮安福建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淮安福建产业园项目的成功落户,得到了淮安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支持、高位推动,淮安福建产业园项目才得以顺利推进。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有项目双方的密切配合,淮安福建产业园项目一定能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及双方合同约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顺利推进,如期建成!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简要地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介绍一下本次签约的福建产业园项目及签约的企业:

一、福建产业园及已签约项目情况

福建产业园总占地6000亩,其中工业用地5000亩,投资300-500亿元,商业用地1000亩。拟用3年的左右时间招引30个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在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福建产业园自签约之日起,3年内完成招商,5年内所有项目竣工投产。产业园分三期建设:

1、从项目签订之日起1年内招引10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额达150亿元左右,并建设五星级酒店;

2、协议签订的第二年再落户10个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并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社区医院、职工宿舍楼、商住办公楼等;

3、第三年再落户10多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并完成所有配套商业地块的建设。整个福建产业园自首期工程竣工投产之日起六年内开票销售将达到500亿元,所有项目竣工投产后年总产值将达到600亿元。目前,福建产业园已顺利完成第一批10个单体投资分别在10亿元以上项目的招商工作。分别是:恒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高档专用车生产;恒久集团投资15亿元的恒乐汽车部件生产;恒久集团投资

110亿元的恒好汽车制冷生产项目;福建省杭华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8亿元的高档办公用纸及彩印包装生产项目;北京雷迪特技贸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的光纤电缆项目;鑫威扬集团投资15.5亿元的新型建材生产项目;鑫旺集团、众事达企业及福州永拓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3.8亿元的大型发电机组生产项目;鑫旺集团、众事达企业、福州永拓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投资2.0亿美元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项目;香港金联集团与福建省康大一达贸易公司联合投资1.5亿美元的高端汽车电子生产项目;北京有恒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3.6亿元的电子生产项目。

二、签约的企业情况

(一)鑫旺集团。鑫旺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和供应电动机,发电机,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及水泵的公司,集自主研发、制造、自营外销为一体,拥有三家子公司(鑫旺、嘉华、易特耐)。公司具备年产75万台(套)各类中小型电机能力,鑫旺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埃及、伊朗、比利时、泰国及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且于2009年在美国田纳西州创建分公司,在中东地区及俄罗斯等地设置了分支机构。目前,鑫旺集团已在德国上市。现任董事长为陈秋先生。

(二)众事达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众事达集团是一家集工贸为一体的外向型企业, 众事达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的子公司有:众事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福建圣美蓝电机有限公司、福建常达矿业有限公司、福州意来顺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安穆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龙余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主要经营,钢材,煤炭,铁矿石,铝型材,电机,发电机,家具。现任董事长为李辉华先生。

(三)福建永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福州永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机床、电机设备、电焊机、线材、矽钢片、铸件等材料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与农机厂、机械厂及冶金矿产行业、船舶制造行业及贸易公司配套。主要产品有YS系列电动机、发电机及发电机组、TPS系列机床、车床,以及电机船舶配套配件用的矽钢片、漆包线、不锈钢棒、不锈钢板、合金管、镀锌管、焊管等螺旋管、圆钢、带钢等钢材产品。产品已通过ISO14001国际质量认证、东南质量体系认证。现任董事长为缪一峰先生。

(四)鑫威扬集团。福建鑫威扬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经营范围涵盖工业、商业、贸易、进出口、连锁酒店、商超百货、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纸制品、电子高新科技、房地产和金融担保等领域。集团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综合实力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名列福建省同行业前列。目前的产品有各种款式石英钟、轻工艺

品、日用品、化妆品等塑料制品;内销产品多达近百种,有机械、汽车、电子等工业配套塑件,还有鞋类、文具、电器、日用品、玩具等塑料制品。现任董事长为郑夏珍女士。

(五)北京有恒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有恒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CCOM)成立于1996年。2008年首批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商务部、北京市商务局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支持,并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曾获得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局“进出口科技兴贸奖”、中国联通“优秀解决方案奖”、《通讯世界》2005“中国市场优秀光接入解决方案奖”,连续三年入选美国《信息周刊》中文版“中国商业科技100强企业”,荣膺“2006中国商业科技中小企业30强”榜首、《通信产业报》“十大成长型企业”,2009年荣获《通信产业报》3G发展贡献奖并入选中关村“瞪羚企业”。目前,企业正在上市。现任董事长阮兰桂先生。

(六)金联集团。金联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设于中国香港,旗下产业众多、资金充裕、技术领先。金联集团业务涉及电子、化工、金属材料、房地产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在港、台和大陆地区有多家投资控股企业。金联集团目前已为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领先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金联集团与美国贝迪(BRADY)公司及全球最大的车灯制造厂日本小糸车灯均由合作。在汽车领域,金联集团同时也与美国泰科(TYCO)公司,美国安普(AMP)公司合作,现在长安汽车、江铃汽车、东南汽车、神钢工程机械、金龙客车、厦门厦工等都已经在使用金联集团的的产品。通讯领域金联集团的连接产品有也有极大的特色优势。现任总经理为黄士轩先生。

由于时间关系,其他的企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淮安是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地;淮安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市委刘书记提出的101%的服务让无数来淮投资的企业宾至如归,无限欣慰;园区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招商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优质高效的服务都让我们深深感动。我们深信,在淮安广袤的天空下,在园区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将会有数以百计的企业纷纷落户;我们深信,淮安福建产业园的企业家定会在淮安大地唱响主旋律,谱写新辉煌;我们深信,淮安福建产业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预祝我们的合作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三篇:茶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报告

茶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报告

序言

所谓茶文化,广义而言,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茶业物质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本报告就如何打造有特色茶文化产业园提出设想,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为促进茶文化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抛砖引玉。

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近代科学家通过考察,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近200处,发现了许多野生大茶树,其中大多数是高大的乔木型大茶树。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古人的考察发现与现代古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都证明,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说明茶的饮用,发源于史前的神农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11世纪商末周初以后已有种茶产茶的迹象,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称:周武王灭纣后,巴族地方出产的“„„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地“园有„„香茗”。

公元前316年蜀国王曾以葭萌(古代茶的称呼)作为人名、地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古长沙国置“荼陵县”(因产茶多而名之,“荼”字汉时就音茶)。

公元前59年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记载,说明汉时已有茶的商品和茶市,还有烹茶、饮茶和茶具。

三国《广雅》、晋《广志》中,都记载有煮茶羹饮的方法。《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中还有以茶代酒的记载。张载《登成都楼诗》中有“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称茶是最好的饮料。

唐代是中国历史文化兴盛的时期,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茶区进一步扩大,据资料统计,当时己有76个州产茶,茶叶名品有150多个。从百姓到宫廷,饮茶进一步普及,以茶示礼,茶入诗画,茶会、斗茶、禅茶、品茶和茶道等都逐步形成和完善。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是唐代及其以前有关茶的历史总结,是中国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陆羽《茶经》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茶的起源、历史、种茶、制茶、煮茶、饮茶、茶器具等有关茶的各个方面。因此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唐时,随着对外贸易和交往,茶叶、茶籽和茶道开始向外传播,以后,茶这叶健康饮品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中国茶文化,经过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以至近代和现代的进一步发展,更加完善,更为辉煌。

二、现代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很快兴起了“茶文化热”。茶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现简要介绍如下。

1.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1985年杭州“茶人之家”成立后,经常举办茶会;1989年在北京举办了“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展示了大量中国茶的历史文化图片和名优茶产品,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人士参加;1990年在杭州举办了“茶文化节”,同时举行茶文化展示、研讨与表演,内容丰富。此后,各地纷纷仿效,举办形式多样的茶叶节和茶文化节。通过这些茶文化活动,既普及了茶文化,也展示了各地的名优茶,促进了茶叶消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

2.茶文化的研讨与交流顺利开展

自1990年在杭州举办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之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专家学者踊跃参加,对茶文化的各方面展开深入的研讨,这对促进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茶文化著作等出版物不断涌现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专家,在对茶文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著书立说,茶文化出版物不断涌现。诸如《中国茶经》、《中国—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光盘)》、《中国茶文化经典》、《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名茶志》、《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华茶叶五千年》等大型茶文化著作纷纷出版。此外,茶文化的普及性读物和系列丛书也大量涌现。

4.茶文化社团纷纷建立

从1985年开始,先后在杭州、厦门、福州、上海、成都、济南等地纷纷建立了“茶人之家”之类的茶文化团体。1991年在杭州建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随后在北京、上海、山东、四川、江西、广州、湖北、辽宁、新疆、宁夏、云南等地,也纷纷建立了茶文化研究会、促进会之类的社团。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也先后建立了相应的茶文化团体。这些茶文化社团的建立,为弘扬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识、开展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推动茶文化事业的发展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茶馆业蓬勃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休闲气息浓郁的现代茶馆,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开办。数万家现代茶馆的出现,己成为现代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已成为休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城市将这些茶馆业的发展纳入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

6.茶文化历史文物、古迹不断被挖掘、整理与考证

近些年来,各地调查发现、挖掘出土的有关茶的文物、古迹不断有报道。如云南的古茶树、陕西法门寺的唐代宫廷御用金银茶具、浙江长兴顾渚山的唐代贡茶院遗址、福建建瓯的宋代“北苑贡茶”摩崖石刻、河北宣化古墓中挖掘出的辽代古茶具和煮茶、奉茶、饮茶壁画、福建武夷山的宋代斗茶遗址—“竞台”等。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茶文化历史遗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7.历史名茶基本恢复,新创名茶不断涌现

各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名茶和新创名茶,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一批批“文化名茶”在各项各级评比中纷纷亮相。有些历史文

化名茶获得“金冠”后,市场拍卖十分火爆,有些拍卖价十分惊人。这对促进名优茶生产,繁荣茶叶经济十分有利。

8.艺术茶具有了创新与发展

这十多年来,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的造型和艺术装饰都在不断创新,随着各种茶的茶艺、茶道的发展需求,多种整套性茶具也创造出来。另外,一些纯粹为观赏和收藏的各种精雕细刻的石茶具、紫砂茶具、瓷茶具、漆器茶具等五花八门,很有观赏价值。还有很多为各类纪念活动特制的茶具更是多种多样。

9.茶文化艺术品不断涌现

有茶内容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自古有之,近几年来,随着茶文化活动的频繁开展,有茶内容的书画作品层出不穷。前些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一些名流书画家,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很多作品颇有气势。茶文化艺术品除书画作品外,还有以茶为内容的根雕、泥塑、金石、绣品等也涌现了出来。

10.茶文化人才培养得到重视

全国已有几家高等院校设立了茶文化专业,不少大学里的茶文化选修课十分受欢迎。近几年来,随着茶馆业的开办,泡茶已成为一门技艺。国家劳动部门已将“茶艺师”列为职业技能培训的范畴。因此,各地纷纷开办初、中、高级茶艺师培训班。有趣的是,日本、韩国等不少国家的茶文化人士,也纷纷来中国学习中国泡茶技艺。

11.泡茶技艺得到发展,茶艺表演精彩纷呈

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泡茶技艺,在很多茶事活动中往往就形成了“茶艺表演”。这种茶艺表演,把泡茶的实用技术进行艺术加工后,形成了一种表演艺术。各民族、各种茶类的茶艺表演十分精彩,它已成为现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茶旅游事业开始兴起

中国不少旅游胜地也是名茶产地,有些历史名茶产地就有着茶文化的历

史遗存。如浙江长兴顾渚山的唐代贡茶院遗址、杭州龙井的十八棵御茶、四川蒙山的汉代仙茶园、浙江余杭的径山寺、天台的国清寺、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等等。这些地方很多都已开展与茶内容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

三、茶文化有力地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近十几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飞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就是在这种非常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来出现的茶文化热,在大力弘扬茶文化,广泛开展茶文化活动、普及茶文化知识、发展名优茶、提倡“多喝茶、喝好茶”的推动下,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的多元化消费,促进了中国茶叶生产、贸易、茶旅游的发展。如上海市连续几年来举办茶文化节,使得人均茶叶年消费量达到了900多克。又如,福建省安溪县,原来是个贫困县,近几年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特别是连续几年来举办的“茶王赛”活动,使该县特产乌龙茶“铁观音”的身价大大提高。茶叶市场越来越繁荣,茶农也富裕了,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安溪县也成了福建省的经济强县。茶文化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类似例子很多。近几年来,茶叶产区名优茶的开发,借着茶文化热的东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名优茶产量增加了,卖价提高了,茶农收入也增加了,从而为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近几年来,茶区各地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纷纷加强有关旅游文化设施的建没,建成了一批有茶文化内容的旅游景点。如四川永川的“茶山竹海”、广东梅州的“雁南飞”、福建漳州的“茶叶博物院”、四川峨眉山的“竹叶青茶叶观光园”、杭州的“梅家坞茶文化村”等等,都受到了中外游客的欢迎,同时也促进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各地城市茶馆业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市茶馆大约有三万多家。茶馆业的兴起,不仅有利于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的发展,而且现代茶馆业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还有,近年来,茶叶深加工产品和茶饮料新产品的开发,广义而言也是茶文化繁荣的又一个方面。茶叶市场的多元化和茶叶产品的多元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对拉动茶消费,促进茶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最后,必需提到的是,这几年来,中国茶叶的出口也有了较大的增长。2004年中国茶叶出口28.02万吨,比十年前的1995年(16.66万吨)增长了68.2%。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大关,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2%,一举打破了近5年来始终在28-30万吨之间徘徊不前的局面;出口金额7.05亿美元,突破7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3%,实现了全国茶人期盼已久的历史性双突破,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茶叶出口的增长中,也有茶文化的因素。一是中国的茶文化活动,给不少国外来访者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多种名优茶的色香味品质,让不少国外茶客心动和信服。通过茶文化活动,提高了不少名优茶的信誉;二是中国是一个盛产绿茶的国家,绿茶的营养价值和药效价值是其他茶类不可比拟的,所以中国绿茶的出口量增加较多;三是中国是一个多茶类的国家,普洱茶、乌龙茶等特种茶类,其品质风味更为不少国外茶客所吸引,所以这些特种茶的出口也有增长。

四、发展茶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顺应时代潮流。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在2004年的中国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确定茶为中国“国饮”的建议》的提案。这个提案得到了中国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国茶业界各大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在中国,提倡“茶为国饮”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增进国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反腐倡廉,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国际交流;有利于社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有利于茶产业的发展和山区农民的致富。

茶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饮茶有利于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多种维生素等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中国茶类众多,各种茶类都有各自的优势,能满足各类人群的健康饮茶需求。提倡“茶为国饮”,使更多的人喜欢喝茶,这对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无疑是有益的。

第二,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有一种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国人历来有“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的习俗,中国茶道精神非常突出一个“和”字。所谓“廉美和敬”,提倡“和为贵”是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重要内容。各地经常举办各种茶会、茶话会;宾朋来到,首先以茶待客等等。茶的亲和力是十分明显的,茶是营造和谐、融洽氛围的重要媒介与载体。因此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不断反腐倡廉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提倡“茶为国饮”,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古人说,茶性俭,“清茶一杯”是廉俭的象征。我国著名的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极力提倡的“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意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90多岁高龄的老茶人张天福提出的中国茶礼为“俭清和静”,意思是“节俭朴素、清正廉明、和睦处世、恬淡致静”。历代茶人提倡以茶倡廉,在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环境中,不少人也主张“以茶代酒”。1982年春节,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团拜会上说:去年开始改革团拜会,以清茶一杯招待大家。于是《人民日报》在头版以“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为题报导了这次团拜会。从此以后上下仿效,蔚成风气。因此,我们相信进一步提倡“茶为国饮”,必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提倡“茶为国饮”,有利于密切人际关系,促进国际交流。历史事实表明,茶是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生活中无论是朋友相会、亲人团聚、走亲访友,还是接见元首、招待贵宾、高级商谈,一般都能以茶招待。“清茶一杯”象征着礼诚、纯洁和热情,因此茶具有密切人际关系的普遍意义。2002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尔的献词说得好:“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话,那便是茶。茶味香馥甘醇,意境悠远,象征中庸和平。在今天这个文明与文明互动的世界里,人类需要对活交流,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中介。”这段话,简明透彻,充分表明了茶的重要社会功能。

第五,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都是构成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不少地区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有的已把茶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一年前提出了打造“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口号。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利用茶都的优势,建设若干茶文化景点、茶文化村,发展茶文化旅游,社会效益与径济效益都十分明显。它把茶文化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四篇: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简称“成都东区”)。

(二)项目性质

文化创意产业

(三)项目地点

项目紧邻SM广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以东,建设南路以南,沙板桥路以北,崔家店北一路以西区域,及建设南路以北部份区域。

(四)项目内容

文化创意、国内外文化交流、文化产品交易和时尚文化商业。

(五)项目总投资

8.54亿元

(六)项目责任单位

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盛万吉)

(七)项目实施时间

2009年1月-2012年12月

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历史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的成都培育了众多艺术人才,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催生了本土艺术品市场多种业态的形成。成都是国家规划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重点地区之一,由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电子竞技、游戏动漫制作等企业大量积聚。成都作为最具娱乐精神的城市,音乐与戏剧原创也走在时尚与潮流前沿。项目位置处于成都市“二轴四片”的辐射区域范围,紧邻RBD(猛追湾——游乐园片区)旅游商务休闲区。项目规划范围内有多处旧式工业建筑,具有突出的工业时代烙印。部分旧厂房仍保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砖墙外观,建筑特色鲜明。整体区域能够突出代表成都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符合当代艺术的交流展示对建筑空间和视觉外观的要求。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积极发挥成都自身的优势,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区域会展经济、促进消费升级,并且在对工业文明遗产保留和改建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城市文明、提高成都市城市形象。

项目建设为成都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和动力。“成都东区”项目通过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将会对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包括设计、动漫、游戏、音乐、影视、戏剧等在内的多个行业获得崭新的发展平台。

“成都东区”项目对于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带动,有助于加快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促进地区旅游的恢复,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

项目的规划依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中央、省、市制定的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并服从《成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

(三)项目的投资人概况(对拟引进投资商的要求)

中盛万吉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联合投资控股组建的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其核心业务是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规划与投资。其控股股东在政府间文化交流项目承办、境内外商业演出、展览、博物馆、艺术品经营等项目运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良好声誉,拥有跨界域整合资源的能力。

中盛万吉拟引进资金实力雄厚,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型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进行项目的开发建设。

三、项目定位和选址

(一)项目定位(地位及发展方向)

“成都东区”项目将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己任,以全新的文化内容和创新的运作模式进行策划与建设。它将成为成都文化艺术的新地标;它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当代艺术交流、对话的平台;它将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上实行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机制。由此我们将项目开发定位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

当代艺术的世界博览会;

国民文化艺术普及教育基地。

(二)项目选址

1、区域综合环境“成都东区”位于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东起崔家店北一路,西至二环路东二段,南以杉板桥路及其东延线为界,北至建设南路(包括建设南路以北部分用地)。项目用地主要由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四川制药厂、河南安彩电子厂、光明电子厂和关家堰社区4、5组集体用地等地块构成。

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的指导下,“东调”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区域内大部分大型工业企业已经迁出,东郊老工业基地随着新一轮的城市开发已逐渐萌发生机。新城东规划体现出未来生活新城、旅游新城、人居新城和生态新城的4大亮点,城东商业价值及居住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2、局部环境“成都东区”项目区域内保留的建筑绝大部分属于上世纪80年代,部分建筑的外立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特别是门窗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区域内大部分建筑为原生产车间,其中,部分建筑内仍保留有大型生产设备;区域内道路由于缺乏维护,出现轻微破损;部分房屋由于停产时间较长,已租赁转做其他用途,如红光楼周边房屋租赁给废品回收站、汽修厂等,造成目前区域内整体环境较为恶劣。

3、周边环境项目紧邻建设路商圈,周边居住条件成熟,商业设施齐备,交通便捷。目前已形成和在建的大型居住社区主要有红枫岭、河畔华苑、万科金域南湾、首创A-ZTOWN、龙湖三千里、颐和家园等,SM广场和第五大道是区域内两大商业中心,其中SM广场是目前城东最大、商业形态最齐全的购物中心之一,拥有沃尔玛超市、万达影城等主力商业,同时区域内还聚集了国美、五星电器、好又多超市等大型卖场。

(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鉴于项目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它将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有成都特色的灾后重建路径。自“5.12”大地震发生后,搞好灾后重建已经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都东区”项目对于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带动,有助于加快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促进地区旅游的恢复,有利于扩大内需,带动区域经济迅速恢复和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项目开发思路及初步规划

(一)本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指导思想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十七大在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中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设定了以下开发目标:

1、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成都东区”的打造将以创意产业为核心,聚集完整的创作、展示、交流、交易形态,并以此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地带。

2、打造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成都东区”以工业文明遗产为载体,保留其建筑形态和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产业链的规划和植入,形成丰富而又特点鲜明的业态,从而完成整个区域的改造与产业升级,最终形成以创意产业、工业文明遗产、文化主题商业和时尚休闲旅游为内容的、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新高地。

3、形成城市新的商业发展模式:

“成都东区”的打造既能够对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同时也为成都创造一个新的充满时尚活力的文化生活空间。

(二)总体规划布局

建设内容包括旧厂房改造及新建建筑,以及绿化用地、道路及停车场等配套用地,总规划面积约为1200亩。其中,改造建筑面积约19.10万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16.35万平方米。预期项目建设未来将涵盖现光明厂。

(三)功能分区

项目将对原安彩厂厂房和红光楼改造,并新建驻场演出场馆、艺术家工作室和配套商业设施。其中安彩厂厂房改造主要用于会展和文化创意,红光楼将改造为成都美术馆。

(四)建设周期

该项目建设期为四年,即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

1、红光楼区域: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完成红光楼改造,达到建成成都美术馆的要求。

2、安彩厂区域: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原安彩厂厂房改造和周边部分新建建筑。

3、关家堰4、5组区域: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完成国际艺术村、艺术家工作室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的建设。

4、驻场演出区域:2009年1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场馆建设及周边商业配套设施建设。

(五)项目经营思路

1、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采用DBB项目管理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是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模式。在DBB模式中,由业主委托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招标选定承包商进行建设。

2、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将对“成都东区”项目进行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通过对原有旧厂房的改造、相关文化设施的新建以及完整的产业链的植入,努力打造成都——威尼斯国际艺术博览会、成都国际流行音乐节等一系列艺术类会展品牌,并使创意产业企业在“成都东区”聚集,达到规模效应,使“成都东区”成为中国的创意产业新高地,使区域形象、商业价值得到全面的提升。后期管理运营由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组建专门的管理公司具体负责,同时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对项目管理进行指导、监督。

五、项目财务分析

(一)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8.54亿元

分项目资金分配

(二)项目收益

1、收入:项目20年计算期内总收入22.20亿元,正常运营年份的年收入为1.40亿元。

2、营业税及附加:项目20年计算期内营业税金及附加共计2.04亿元,正常运营年份的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为0.13亿元。

3、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2.88年。

(三)项目社会效益

1、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新机制的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这一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内在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及成都国际艺术博览会将在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与探索,将“成都东区”的建立、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与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旅游及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2、创建中国艺术与国际对话交流的平台,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近20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逐渐扩大,并呈现持续繁荣景象。现在建设中国文化与国际的对话与交流平台是必要而可行的。

“成都东区”作为中国创意产业新高地,将引领大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此集聚,配合其完整的产业链设置,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成都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与国际对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3、推动灾后重建,促进地区旅游恢复2008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整个四川的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巨大的损失,目前仍在逐步恢复当中。大力促进旅游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通过“成都东区”项目的建设,以及在“成都东区”举办大型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将重塑海内外游客对四川旅游的信心,吸引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前来观展和旅游,向世界展示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和成果。这将极大地推动灾后重建工作,促进旅游恢复,加快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4、拉动内需,以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促进城市与地区的发展从国际成功的艺术博览会模式不难看出,大型艺术博览会对举办城市的旅游、就业、税收等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同时对国际游客的吸引也将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城市旅游消费和地区收入增长。

“成都东区”整体规划中的一系列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将促进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以及推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通过对会展业的升级以及加大国际间文化产品贸易,提高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数量和金额,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并解决大量人口就业,从而促进四川经济发展。

(四)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期预计为四年,预计项目投资约为8.54亿元。项目建成后,随着企业的入驻,预计园区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年均税收贡献约5000万元,新增就业约2.5万人。项目实施后将有力的带动成都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资金筹措方式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吸引战略投资及银行贷款。预计银行贷款比例为30%。

(六)还款计划

项目自投入运营起,以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和税金后的盈余资金偿还本息,预计还款期限为7年。

第五篇:创意产业园计划书

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文化南京创意南京

——《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计划书

第一部分对本项目的认识

一、区域概况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东邻镇江市,西邻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南接安徽宣州市,北连扬州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7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3平方公里。

南京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二、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省和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文化资源是南京各类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文化产业是南京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加快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意产业,既是南京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提升南京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南京拥有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较丰富的人才资源,城市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市民对创意产品日趋旺盛的需求,催生了一些建筑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设计、动漫游戏、广告设计、时尚设计、表演艺术、出版发行和工业

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雏型,成为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南京丰富的文化遗存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宜于生活与工作,也有利于激发人的创意灵感。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实现资源共享与产业互动,加快发展南京。

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坐落于仙林新市区仙鹤片区西南部,东侧紧邻明外郭遗址——土城头路,南临麒麟路,处于紫金山东麓入口的门户位置,是仙林新市区绿化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用地面积约为66.67公顷,规划用地性质为生态绿地兼容产业用地,实际可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1公顷。目标是建设一个突出创意文化与绿色文化的生态型、复合型、街区型创意产业园区,为创意机构与创意人士提供个性化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促进创意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引导各类创意设计企业、文化经营企业、信息服务企业、传媒机构、策划推广和咨询服务机构向园区集聚。

第二部分工作技术路线

一、工作思路

基于以上对于项目的认识,本次规划将在秉承以上规划理念的基础上,把南京钟山创意

产业园打造成生态型、复合型和街区型园区,发展为综合化、多样化、功能齐全的创意产业园区。具体规划工作从以下方面展开:

1、正确全面地分析项目所处的各种背景和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和战略部署,为项目规

划提供科学的指导作用及依据,将规划方案的前瞻性、超前性与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相统一。

2、研究国内外相关案例,大胆认识,勇于创新,为本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进而确保项

目规划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3、充分了解项目的区位条件、区域优势、区域未来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项目的相关

有利现状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大胆构思,充分利用项目当地现有自然风景资源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为项目确定出正确的功能定位、创造出优美的环境和塑造出鲜明的特色。

4、对项目土地利用和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价,确定各项用地规划和功能分区以及各分分

区的布局。

5、根据分期实施、有序发展的原则,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现状发展与未来发展相衔

接,紧密联系项目周边情况,使之与其他各区域协调统一,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对近期重点发展地区、重点发展产业、重要建设项目等提出建议,包括政策、产业、交通、土地、运作、管理等提出具体方案措施。

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价值判断重于经验分析,注重思维的灵活性,考虑使用多种方法,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拟采用以下的方法:

1、在规划区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2、通过政府文件和相关情况介绍,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规划区的整体情况进行总

结和分析,为下步编制规划作铺垫。

3、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文献分析、对比研究、利益相关者分析、系统动力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SWOT分析、多学科性综合研究、多方案选择、定性与定量并重、提倡市民参与等完成规划方案的制定、编写。

二、内容重点

基于以上对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的认识、分析和规划理念,此次规划的内容重点如

下:

1、坚持整体原则、生态原则、人本原则、持续原则、市场原则等,结合仙鹤片区

及整个周边地区未来发展,规划成为南京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通过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自身发展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挖掘项目的潜在优势与开发价

值,审时度势,以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深化、完善项目的功能定位,提出项目产业发展方向、功能结构与布局等;

3、在全面、正确分析规划区现状条件、自然及人文背景,以及国家、地方相关政

策和规划战略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从理念的高度确定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的功能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及道路、基础设施、生态绿地、景观系统、环保设计理念和构想;

4、通过科学地分析和研究,确定规划区土地开发强度和发展空间,从土地供求关

系分析入手,提出土地经营的相关措施与政策建议。根据功能划分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合理、高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

5、从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土地适宜性与承

载力的分析,确定建设用地的开发规模、各类建设用地的合理比例以及土地利用指标体系等方面。

三、成果形式

1、设计成果文本文件

文本内容包括设计说明,含现状条件分析、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分

析与产业发展战略、设计原则和总体构思、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区域整体空间和发展建议、配套体系规划、实施时序和建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量及投资估算等。

2、设计成果图形文件

提供展示图一套,图纸规格要求为A0(84l mm×1189mm),所有展示图纸裱贴在轻质板

上。

图纸内容主要包括:

(1)区位分析图;

(2)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用地现状分析图;

(3)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用地规划图;

(4)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分期建设规划图;

(5)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近期建设规划图;

(6)区域用地规划结构图;

(7)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8)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规划总平面图;

(9)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功能结构图;

(10)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空间景观结构图;

(11)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绿地系统分析图;

(12)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竖向规划图;

(13)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建筑高度控制图;

(14)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工程管线规划图;

(15)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空间形态图;

(16)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总体效果鸟瞰图;

(17)核心区效果图;

(18)局部透视图;

(19)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20)建筑小品意象图;

(21)街道景观意象图;

(22)夜景照明图。

3、设计成果计算机文件

全部设计成果制做成电子文件,文本文件采用word2000的doc格式文件;图形文件采

用DWG(R14)和JPG格式文件,图形不要旋转,指北针垂直向上,且在电脑中核查的坐标应与所标注的一致,其坐标严格按合法用地文件坐标输入,电脑渲染图等图片的电脑文件采用中

国通用的应用软件制作。提交以上电子文件光盘2套。

4、方案介绍的电子演示文件

该文件配有中文字幕,作为投标设计文件评审时的介绍和演示材料。也可以根据表述

需要附送上述设计成果以外的说明设计方案的录像带、幻灯片等其它资料。

5、规划文本(A3)25套

附所有规划图件(A3),装订成册。

※ 注:成果内容以反映方案构思为主要目的,包括说明书、图纸、成果光盘等。根据方案特点可增

加其它相关内容。具体成果形式以甲方下达的任务书为准。

第三部分组织计划

一、时间进度计划

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具体时间进度安排如下:

1、完成计划任务书制定,确定课题专家组成员,编制规划工组,调配设计、调查及其

他工作人员 „„„„„„„„„„„„„„„„„„„„„„„„„„„„3天;

2、组织现场踏勘与市民问卷调查„„„„„„„„„„„„„„„„„„„5天;

3、召开规划研讨会议„„„„„„„„„„„„„„„„„„„„„„„„2天;

4、分析与综合研究,形成初步方案„„„„„„„„„„„„„„„„„„15天;

5、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二次现场踏勘„„„„„„„„„„„„„„3天;

6、确定规划方案,完成文字编写和图件编制„„„„„„„„„„„„„„25天;

7、方案评审、修改、定稿„„„„„„„„„„„„„„„„„„„„„„15天;

8、提交方案、验收成果。

※注:按此时间进度计划,设计总共需要时间68天,可根据要求在此基础上商榷调整。

二、项目技术人员计划

通过对本项目的认识、分析,设立“南京钟山创意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工

作组,主要工作人员配置如下:

1、组长一名,由设计总监担任。(注册城市规划师);

2、副组长四名。(注册城市规划师一名、区域经济学专家一名、高级园林景观工程师一

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一名);

3、规划设计师四名,建筑师两名,市政工程师一名,交通工程师一名,水电及设备专

业工程师两名;

4、助理设计师五名;

5、制图员若干。

第四部分双方义务与承诺

一、组织方的义务

1、在规划前期,甲方必须明确项目规划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评标办法、押金金额及返还时间、进度款、预付款支付比例及时间、结算方式、工期奖罚规定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

2、在规划过程中,甲方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就我们书面提交并要求做出答复的事宜做出书面答复。

3、甲方应当授权一名熟悉本项目情况的代表保持与我们联系,代表甲方负责及时处理各种投标人提出的合理的问题,为我们尽可能的提供便利条件。

4、甲方应按时、合理支付投标人的规划设计经费。

二、设计方的服务承诺

按照相关规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用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协调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常驻工作,以确保规划项目高质量的顺利完成。具体为:

1、做好规划的整体设计

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规划设计方案和规划任务分解方案。研究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确定本规划的规划重点和主要任务。各规划项目之间可以合理交叉融合,但要保持整个规划设计的完整性。

2、采取科学的研究方式

要客观分析和合理充分利用已有的规划成果,提高规划的起点;要认真、周密地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占有足够的资料和数据,力求科学性;要采用科学、先进的理论和规划方法,确保规划结果的可靠性。

3、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规划项目任务,提交规划设计报告。

三、经费报价

经费计划,参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04年)及甲方有关规定及要求,初步费用定为12万元(人民币)。

下载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  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一、定义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城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为工业、文化等服务的智能创造......

    创意产业园介绍

    创意产业园介绍创意产业园是在国家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和大专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创办。是创意产业的先锋企业,专业致力于数码、影像、广告、装饰、礼品、机械、环保等创意......

    石家庄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石家庄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总论 二、项目背景 三、项目基本情况 四、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指导思想 五、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六、项目发展思路 七、项目......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样例5]

    印象·邢襄文化创意产业园 项目简介 二〇一一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 1 1.1项目名......

    创建沧州民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汇报

    创建沧州民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沧州市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我市实情,拟创建沧州市民建文化创意产业......

    “十三五”重点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

    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方案2011.117

    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简介 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园 项目建设方案 二〇一〇年十月 第1页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简介 录 一、建设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重大意......

    创意产业园物业管理制度

    顺德创意产业园物业管理使用及制度 一、物业的使用及一般约定 1. 用户对物业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不得妨碍其他用户正常使用物业。 2. 各用户应遵守物业管理有关法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