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化历程
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化历程
詹晓娟(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The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MianYan Normal School
Zhan Xiaojuan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在其一百一十一年的颁奖历史中,已经成长为一个世界化的文学奖项。这一方面是因为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先生,从一开始即确立了不分文化形态和区域的全球性立场,另一方面在于评奖委员会在评选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正,努力忠于设奖者的遗愿,终于使其成为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世界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世界性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在这个世界化的过程中,在不改变诺贝尔先生定下的评奖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探索了世界化的评奖标准,评奖范围获得了世界性拓展,实现了获奖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的多样化,风格的多样化,从而成为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历时最久、影响最广、阵营最大的国际文学奖。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化 基本标准 拓展
从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文学奖迄今已走过112年的历程。1914、1918、1935、1940、1941、1943六年因战争原因没有颁奖,1904、1917、1966、1974等四个年度有两个人获奖,到现在,已经有109位作家获此殊荣。不管诺贝尔文学奖有怎样先天的难处和局限,或是自身的偏颇和片面,从而招致人们的非议和不满,但在世界众多的文学奖中它仍然鹤立鸡群,在世界文学活动中的权威性依然是无法抹煞的。“20世纪100年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囊括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文学流派、不同地域和民族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成为全球化语境下一个超越民族、地域、意识形态的文学体系。” ①成为了当代世界文学的一道重要景观和不容忽视的国际文学现象,尤其是今年,莫言的获奖,结束了该奖项没有中国这个文化大国身影的缺憾,从而更加确立了它的国际化地位。可以说诺贝尔文学奖总体上汇聚了二十世纪以来相当大一部分文学精华,这一点只要略加比较即不难看出。
归结起来,目前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学奖项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美国:国家书评人文学奖、福克纳文学奖、普利策奖 ;
二、法国: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龚古尔文学奖、费米娜文学奖、雷诺多文学奖、梅第西文学奖 ;
三、英国:橘子文学奖、布克文学奖、惠特布莱德文学奖 ;
四、中国: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
五、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毕希纳文学奖;
六、日本:芥川奖、三岛由纪夫奖、紫式部奖、文部大臣新人奖、川端康成奖、海鸥文学新人奖;
七、印度:泰戈尔文学奖;
以上印度的泰戈尔文学奖是在2009年由三星电子公司资助才刚刚成立的。我们只要对这些奖项略作研究,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仅仅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奖项,并非像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是一个影响遍及全世界的盛事。
在这众多的文学奖项中,诺贝尔文学奖何以能走出一国国界而影响全球,应当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一个现象,从中探索文学对普世意义表现的价值取向,以反观自我,并获得对自身更透澈的自认,从而实现提升群体的素质的目标,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更是有益于增进全人类相互了解与融合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一
一件事物能否获得普遍的认可,其基本观念的确立当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诺贝尔文学奖来说,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颁奖标准的制定,只有确立世界性的颁奖标准,才可能有世界性的眼光,并得到普遍的关注。
根据创立者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文学奖金将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②。1900年经瑞典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近年来创作的”或“近年来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③,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诺贝尔遗嘱是这样说的:“我其余的全部可变卖财产应按如下方式处置:资本——由我的执行人投资于安全可靠之证券——应成为一个基金,其盈利应以奖金形式每年分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中使人类受惠最大之人士。所说的盈利应均分为五份,分配如下:一份应授予在物理学领域里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之人士;一份应授予作出最重要化学发现或改进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里作出最重要发现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一份应授予为各民族间的兄弟情义、为取消和削减常备军、为召开和促成和平会议做了最多或最佳工作之人士。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应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颁发;文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学院颁发;和平卫士奖应由挪威国会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颁发。我的明确愿望是:评奖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格者获奖。”④
这里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与文学相关的有两点,一是:文学奖“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二是:诺贝尔奖的统一评奖范围是“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格者获奖。”这两点结合起来看,诺贝尔的意愿就是要奖励那些超越了自我命运悲欢而能关注更广泛的人类共同命运的人,而且是世界范围内所有具有这样胸襟与才华的作家,这在一开始就使这奖项具有了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突破了一国的狭小范围,站在了全人类的高度审视和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为该奖项的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二
标准制定以后,能否被忠实地执行,是奖项设立者意愿能否实现的保障,否则,再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在尚不为人所知的时候就已经悄声匿迹,或者只能在普遍的鄙视中自我满足而已。诺贝尔是幸运的,他的意愿应当说是得到了足够尊重和尽可能忠实执行的,这从评奖委员会严谨廉洁的作风和这111年以来获奖作家的分布情况即能得到证实。
有这样一件事情,充分地体现了评奖委员会严谨廉洁的作风。按照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规定,获奖者必须是还活在世上的作家。1931年的授奖却是110年以来的唯一例外,颁发给了已经亡故的瑞典诗人卡尔菲德尔。当时这一消息立即让瑞典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人们群起围攻瑞典文学院,利用报纸、开会等场合公开批评瑞典文学院违背诺贝尔本人的意愿,公然将文学奖金颁发给了一位去世的人,是一个影响很坏的先例。面对这些激烈的口诛笔伐,瑞典文学院冷静而自信地给予了答复:首先诺贝尔文学奖的规章明确规定,只要这个人的推荐书是在他去世之前提出来的,是允许颁奖给这位作家的,卡尔费尔特生前已经获得提名。其次,卡尔菲德尔未在生前获奖,是有特殊原因的。其实早在1918 年至1931年诗人去世的十几年时间里,瑞典文学院曾几次想颁奖给他,却都被他本人婉言谢绝,其理由是,他自己是瑞典文学院的官员,担任评奖委员和终身秘书,授奖给自己有诸多不便。就这样,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被他一次次推了下来。这个解释自然得到了绝大部分批评者的认可,卡 2 尔菲德尔的高尚品格也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增进了这一奖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诺贝尔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其获奖者的地域覆盖面是其他任何文学奖都无法比拟的。到今年2012年,109位获奖作家总体分布的情况如下:(按获奖作家的国籍统计)
法国14位,美国10位,英国11位,瑞典8位,德国8位,意大利6位,西班牙5位,苏联(含俄国及俄罗斯)、波兰分别有4位;爱尔兰,丹麦、挪威分别有3位,瑞士、希腊、智利、南非、日本分别有两位,芬兰、冰岛、比利时、南斯拉夫、以色列、印度、澳大利亚、危地马拉、哥伦比亚、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圣卢西亚、葡萄牙、匈牙利、奥地利、土耳其、秘鲁、中国分别有1位获奖者。
我们再以按每20年为一时段,对五大洲获奖作家人数进行统计,也许更能看出诺贝尔文学奖在地域分布上的扩展与变化:
1901~1920:欧洲19美洲0亚洲1非洲0大洋洲0 1921~1939:欧洲15美洲3亚洲0非洲0大洋洲0 1944~1960:欧洲14美洲3亚洲0非洲0大洋洲0 1961~1980:欧洲13美洲6亚洲2非洲0大洋洲1 1981~2000:欧洲11美洲5亚洲1非洲3大洋洲0 2001~2012:欧洲:9 美洲1亚洲1非洲1大洋洲0 合计:欧洲80 美洲18 亚洲4 非洲4 大洋洲1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获奖作家分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变化:
获奖作家的地域范围是逐步走出欧洲而面向世界的。在诺威尔文学奖评奖之初,评委们的视野主要还是投向欧洲的,在前二十年,仅有一个欧洲之外的作家获奖,第二个二十年和第三个二十年都增加为三个。到第四个二十年,情况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美洲和亚洲获奖者一共达到了8个之多,占这一时期获奖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从此以后,获奖者的范围更是涵盖了世界几大洲的一些文学大国以及在文学创作领域中有杰出建树的作家。从六十年代开始,亚洲有四位作家获奖,分别是日本的川端康成(1968年)、大江健三郎(1994年),土耳其的帕默克(2006年)和中国的莫言(2012年);非洲有四位,分别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1986年),埃及的马哈福兹(1988年),南非的纳丁•戈迪默(1991年)和库切(2003年);南美洲共有四位获奖者,智利的聂鲁达(1971年),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1982年),特立尼达的沃尔科特(1992年),秘鲁的略萨(2010年);澳洲则有澳大利亚的怀特(1973年获奖)为代表。这表明评奖者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文坛,摆脱了过去“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念,尤其是那些拉丁美洲、非洲作家的获奖更体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面向世界的倾向,使该奖真正成为了拥有世界性的权威奖项。
从获奖者的性别分布来看,对于女性作家和小语种作家也有一个逐步增加关注与重视的过程。60年代以前的六十年间,有四位女作家获奖,此后的五十年间有六位获奖,仅90年代就有三位女作家(戈迪默、莫里森、希姆博尔斯卡)获奖,占了全部获奖女作家的四分之一,表明女性作家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埃及的马哈福兹和葡萄牙的萨拉马戈的获奖,也表明了对于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小语种文学创作的肯定。今年莫言的获奖,则是对有着巨大差异文化类型的认可和接受,他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对实现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融合,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意义。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诺贝尔获奖作家的群像之中,中国作家的面孔实在太少,高行健是以法国作家的身份得奖的,莫言是唯一完全代表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获奖者。中国作为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之一的国度,如今依然强大的国家,在这样一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盛事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无论是对中国自身而言,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而言,都应当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诺贝尔文学奖未来的发展中,无疑应当受到更多重视。
三
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文学奖项,其内在原因则是评奖过程中对文学自身独特标准的把握。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如主题、题材的确定和选择,二是文学表现形式的探索。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体现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也在促进其创新探索上做出了贡献。
回顾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可以看到,在其评选的过程中,经历了逐步认可并积极推进文学在作品题材范围上的拓展和在主题上进行新探索的过程,这是诺贝尔当年理想的主要体现。作品的理想性倾向必须要在题材的选择和如何揭示其内在意义上得以落实,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可,并能从中获得普世意义的共鸣。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对经典的品味欣赏之外,往往期望获得自身生活的教益。时代在发展,作为最直接而生动地反映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文学,如果只是墨守成规,那它必然会失去读者,淡出我们的视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方面的发展,也走过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逐步摆脱了狭隘和固步自封,以开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积极进取,终至成为世界文学领域的翘楚。
对这一点的分析我们还是从对历年的获奖作家作品的分析中,来细加认识。在1901至1920年获奖的20位作家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忠实的继承者,部分作家,特别是诗人,还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色彩,唯一的例外是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家梅特林克,瑞典文学院对梅特林克“全然不同于传统的形式”和“对人的内心的意念” ⑤的挖掘给予了特别的注意。但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这样的情况仅此一例。同时,这个时期的获奖作家几乎清一色出身于欧洲传统文学大国,唯有泰戈尔例外,但他也是出身于多年受到大英帝国统治的印度。这说明,当时评奖委员会还是从19世纪固有的文学观念出发在欧洲文学大国内寻找符合获奖标准的作家。何谓“有理想倾向”?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标准,所以近年来有文章披露说,当年就以作品缺乏理想为由否定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获奖资格,给自己留下了一份遗憾!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最初把“理想主义”理解为:“就是文学上的正统性,符合宗教精神和社会道德秩序,能激发人乐观向上的情绪”,“为人类,为符合人道、常识、进步及幸福所做的奋斗” ⑥如果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一直按这样的标准进行下去,那就不只是一点点遗憾了,它应该永远无法进入全球的视野,甚至早已悄声匿迹了,因为它体现的完全是欧洲文明的价值观念,变很容易将东方文化体系和非洲、拉美文化体系的优秀作家排斥在外。
从1921到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是在朝着危险的边沿迈进,除了在授奖地域上有所突破,有三位美国作家获奖之外,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依然坚持他们原有的传统观念,即获奖者应是欧洲文学大国的传统作家。但实际上“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已发生大规模的转移,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立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中的位置。” ⑦
因为评奖委员会认识的滞后,詹姆斯•乔伊斯、普鲁斯特、D.H.劳伦斯这些在那个时代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可的作家,都没有能够纳入获奖者的名单之中,评奖委员会也因此招来后人许多愤愤不平的评论。这些作家大多是二十世纪兴起的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却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的认可,这明显地反映出评奖委员会对新的文学现象的视而不见或排斥。相反,评奖委员会却让几个相对影响力和艺术才华都逊色不少的作家譬如黛莱达、蒲宁、马丁•杜•加尔、西伦佩,以至像珀尔•巴克(即赛珍珠)等获得了殊荣,这些作家无论是声誉影响还是作品价值,恐怕都无法与乔伊斯等人相提并论。当然,珀尔•巴克的获奖,可能是评委们对中国元素的期待,但这只能是揣测,并不具有学术的意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主义已经在文坛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评奖者真正认识到它 4 的价值和影响,已是五六十年代的事了。也就在此期间,苏联、中国、美国出现了不少文学巨匠,可是他们仍未被评委会重视,这体现出诺贝尔文学奖此时,在总体上仍未全面跨出欧洲文学传统的范围,不能称之为世界性的文学奖项,还有违人们对它的衷心期待,这些也成了后人非议它的话柄。
这个时期奥尼尔的获奖可说是一个亮点。作为20纪美国戏剧界的领袖,奥尼尔的戏剧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异化现象,他的悲剧“基于一种极其尖锐的,也可以说是撕裂人心的,但具有某种经住了严峻的认识,同时怀着一种对人生美好的命运依然挑战的情感。” ⑧ “他大胆运用表现主义手法处理思想和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剧本与真实生活没有多少关联,诗人和梦想家使他自我独力,沉浸于他狂热地追求的思辨和幻想之中。” ⑨ “他的笔端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极其痛苦的,严峻的认识,同时也描写着对人生宿命毅然挑战的崇高壮美和欢欣之情。”⑩奥尼尔的表现主义创作风格,给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域,带来了新的气息。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四五十年代。从二次大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到1960年,成了诺贝尔文学奖开始走向世界的一个过渡。智利的米斯特拉尔的获奖可以视为一个标志,她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奖作家,她那“富有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⑾,这一赞美词可以理解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理想作品”的一种新理解与确认⑾。这种新的理解在这个时期还表现为获奖对象的多样化:一是1950年授奖给英国哲学家罗素;二是授奖给英国的丘吉尔;三是1958年授奖给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这个时期T.S•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和加缪的获奖,更加不可争议地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和地位,对于推进20世纪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至1980年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逐渐向世界全面开放的势态。这个时期,即使在欧洲的获奖作家中,法国的贝克特、德国的伯尔和意大利的蒙塔莱,也都属于具有世界影响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这20年是世界文学流派丰富多彩的时期,贝克特的获奖是西方正统文坛对50年代“荒诞戏剧”的肯定;肖洛霍夫、川端康成与贝娄、辛格的获奖是对苏联现实主义文学、日本“新感觉派”和美国犹太小说成就的肯定。1964年颁发给了法国作家萨特,虽然萨特拒绝领奖,但评奖委员会对萨特的认可却是令人称道的,作为有坚定独立性的作家萨特用自己的创作确定了自己在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同时他的拒绝也有力地促进了评委们的反思。
20世纪的最后20年的评奖结果进一步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开放性,诚如古斯塔夫•缪勒在《文学的哲学》一书中所言:“不断变化的文学风格就是艺术以及其他一切文学活动里潜在的哲学变化的结果。”⑿时代的变化,催生了文学的变化,只有跟随了这一变化的文学事业,才能留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这二十年中,评奖委员会更加关注的是作家的流派风格、创作成就和区域影响,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捷克的塞费尔特、埃及的马哈福兹、墨西哥的帕斯、南非的戈迪默、圣卢西亚的沃尔科特都成为该国的第一位获奖者,这些作家的获奖,向世人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画面,使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题材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即使像英国的戈尔丁、美国的莫里森、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爱尔兰的希尼、德国的格拉斯,尽管出身于西方(含日本)传统文学大国,但他们的文学成就与在流派创作中的地位都是不容质疑的。意大利的社会喜剧家达里奥•福以反政府的激进立场闻名,他又兼导演、演员于一身,他在1997年获奖的结果也引起过一些议论,但这正是评委们注重作家风格和作品内涵的表现。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20年的评奖对许多不同文化体系作家的创作都给予了重视,还关注到了异文化在新时期的相互撞击和融合而带来的文学题材、体裁、主题和创作方法,以及创作风格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获奖者尽管个别作家在揭晓前并不为人们普遍看好,但大多数是当之无愧的,给读者提供了具有新意的阅读趣味。
新世纪十二年的获奖者更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世界性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作家的文化 5 身份,还是其创作的主题、题材、体裁,都更加广泛新颖了。印度裔特里尼达和多巴哥作家V.S.奈波尔,有着多重文化背景,他写作的主题是去国者(exile)的困境和“外方人”(outsider)的疏离感。南非库切的作品主要描写的是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帕默克则“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对人类心灵痛苦和性别冲突的深刻表现,也是这个时期的突出特征。耶利内克的作品犀利地揭露在现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侮辱和摧残。多丽丝·莱辛写了文化的碰撞,严重的种族歧视,个人对自然的对抗,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冲突。秘鲁作家略萨不仅涉足了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等多个体裁领域,还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他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了“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评奖委员会把今年的大奖办法给莫言的理由则是:“他的魔幻现实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这个颁奖词显示出评委们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依然存在疏离,但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但全球化并不意味这个世界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统一,经济上已经完成了一体化,更不是在文化上已经实现了同质化。全球化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十分矛盾的过程,无论是就它的影响范围,还是它的多种多样的结果而言,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诺贝尔文学奖经历艰难曲折的历程,终于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高文学奖项,人们自然期望诺贝尔文学奖能更好地代表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潮流,使世界五大洲最杰出作家都能成为获奖作家,避免重犯20世纪初期评奖过于世俗化、地域化的缺陷,以不辜负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创立该文学奖的初衷,为真正实现全人类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当然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对于新世纪的瞩望,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对于新世纪世界文学发展方向的新期望。
走过20世纪的一百年,在那个世纪中,人们可以为激动人心的文学作品欢呼鼓掌,但有时也不得不因文学的软弱、文学被战争与集权蹂躏时的痛苦而发出悲哀的叹息,诺贝尔文学奖也有过软弱和悲哀,那么,在这个新的世纪里,它能不能成长得更加独立坚强,不再重演过去的痛苦悲伤呢? 更重要的是,它能否为全世界不同文化区域人们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搭起一个美好的平台,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独有的贡献呢?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引文:
①陈春生,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文学全球化的样本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P。145 ②③转引自白根格伦,白根格伦:《世纪超人:诺贝尔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P167。[Bregnnet.The Biography of Nobel.Changsha: Hunan Literature and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92.] ④《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上)宋兆霖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ISBN7-5402-1833-3,P002 ⑤肖涤编:《诺贝尔文学奖要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202 ⑤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在今天的功能。[A].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21 ⑥转引自王逢振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词典》。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P.11 [Wang Fengzhen, ed.Dictionary of Nobel Literature Prize.Guilin: Lijiang Publishing House,1997.] ⑦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在今天的功能。[A].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21 ⑧⑨⑩《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上)宋兆霖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6 ISBN7-5402-1833-3,P419-422。
⑾《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上)宋兆霖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ISBN7-5402-1833-3,P488.⑿古斯塔夫•缪勒.文学的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1
Worldization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MianYan Normal School
Zhan Xiaojuan
Abstract: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its hundred years of the awards history, has grown into a worldwide literary award.On the one hand, this is because Mr.Nobel, the founder of the awards, established a global perspective regardless of cultural patterns and regions initially;on the other hand, the award committee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amend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exerting themselves to be loyal to the founder’s will, which eventually makes it the only world-recognized and authoritative literary awards so far.In the process of worldizati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on the premise of not chang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set by Mr.Nobel, has explored worldized award criteria, expanded the scope of the awards worldwide, and achieved the diversity of theme, subject matter and genre of the prize-winning works, as well as the diversity of style, making it by far the longest,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 across the world.Keywords: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worldization, basic standards, expand
詹晓娟: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1964,文学与文化研究。
第二篇:诺贝尔文学奖评论
汉语言2班
葛娟 2009300290062
搜集整理作业
各家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
作家
1,莫言
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这个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作家,但是好象也没有说哪个作家非要努力创作来迎合这个奖,这都是毫无科学说法的,不是说我要努力,刻苦训练,本来我能跳过两米,结果跳过两米一就得奖了。文学奖有时候正好相反,你铆足劲说写一本书要获奖,那也不一定。
2,钱钟书
钱钟书对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说:“你跑到这儿来神气什么,你不就仗着我们中国 给你这碗饭吗?在瑞典,你是中国文学专家,到中国来你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专家,你在外面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巴金的书译成那样,欺负巴金不懂英文是不是?那种烂译本谁会给奖?中国作品就非得译为英文才能参加评奖,别的国家都可以用原文参加评奖,这有道理吗?”对于诺贝尔奖的评价,钱钟书先生再一次体现了他惯有的幽肤:“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危害更大。” 3,二月河
全国政协委员、作家二月河先生接受采访时提议应该设立中国特色的诺贝尔文学奖—如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样的国家最高文学奖。二月河先生的出发点是用这种重奖可以激励原始创作。4,鲁迅
鲁迅在1927年就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5,余光中
中国的作家对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要那么看重,“它既是幸运之星,又是死亡之吻”。西方有此作家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就江郎才尽,最有名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川端康成,一个就是海明威,两个人都是得了奖之后自杀了。“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世界文学奖,把它当做西方文学奖就比较好一此,囚为它卞要就是给西方语系的。”余光中认为,华人作家遍布世界各地,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一个大奖,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评奖标准,不一定要靠18个瑞典老头在那里指指点点”。6,马悦然 “中国作家至今未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好的西文译本”
7,蒋方舟
近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我都是毕恭毕敬地看,诚惶诚恐地看不懂„„诺贝尔文学奖曾是我的宗教来着,是绝对权威,稍有困惑就觉得对教主严重不敬该当何罪。而现在,已经慢慢从这种狂热中清醒过来了„„我发现诺贝尔颁奖词写得像淘宝卖家的产品介绍似的,一堆好词期期艾艾地组合,说了跟白说一样。
8,格雷厄姆·格林
“他们永远不会把它颁给我,因为他们认为我不是一个严肃的作家。”
专家学者
9,资深出版人李景端教授
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比如赛珍珠当年写中国的作品,几乎都是反映中国的落后面貌,那只是从西方角度对中国的一种观察。冷战时期,不同政见对评选也有影响。这四五年,可以说是不按“牌理”出牌,不按公众判断的文学成就和评论界认可的社会影响进行评选。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但是需要排除政治干扰、意识、地域、国别限制,重视和挖掘被大众、媒介熟悉的作品。除了非文学因素干扰外,这几年又出现新的现象,非主流文化的作家受到青睐,诗歌作品受到重视。
在过去,它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今天,它继续影响着我们。事实上,我们也更加成熟,并非把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当成神明,这几年,国内作家变得理性多了,不再盲从国外作品,同时,我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应该呼吁出版界多翻译国内汉语作品,加快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
诺贝尔文学奖并非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准,有各种各样的不尽如人意,但每部作品仍是相当优秀的。他们的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吸取,排斥是短见的,这值得国内作家反思。
10,腾讯新闻评论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有着一定的权威性,但应该看到,它的提名乃至评选过程,都是由很少一部分专家学者完成的,甚至包含着一定的神秘色彩。在文学这个领域,以少数人的标准,去左右大众的阅读取向,并不完全科学。作为普通的中国读者,还是选择能让自己获得知识、感悟和乐趣的作品,更靠谱一些——不管它是不是得过什么奖。11,2007年10月11日15:58 南方日报
蒲荔子
说到底,诺贝尔文学奖是由几个瑞典老头决定的。瑞典学院评审团的成员由年龄介于51至86岁的语言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作家、翻译家及一名律师组成。对于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来说,要受到评审青睐,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得译成瑞典语。所以,得奖是否重要,完全取决于你认为他是否重要。
文学奖也是一个特殊的商业机器。对出版商而言,一项获得广泛承认的大奖,甚至仅仅是其评奖过程,往往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利益。12,2009年10月08日20:22 中国新闻网
评选人之一的瑞典皇家学院常任秘书恩隆德表示,评审小组在评选得主时过于“以欧洲为中心”。自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于1994年夺奖后,诺贝尔文学奖几乎都由欧洲人拿下,仅两届例外。
52岁的恩德隆是文学奖评审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今年6月接替恩达尔出任常任秘书一职,他前日向美联社说:“在大多数语种里,„„都有作家应获诺奖。”但由于评审小组成员绝大多数来自欧洲,“更容易认同欧洲和欧洲传统的文学作品。”他认为学院需注意不要过于“以欧洲为中心”。13,中国经济网
《诺贝尔文学奖的梦魇》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梦魇。14,《北京青年报》 2000年07月03日
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则:(1)授给文学上的先驱者、锐意创新者;(2)授给虽不太知名、但确有成就的优秀作家,通过授奖给他(她)而使他(她)成名;(3)授给名气很大,同时也颇有成就的大作家。
15,洪巧俊《中国人为何获不了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只是成功的踏板,这就是中国文学的悲哀!16,张颐武
“诺贝尔文学奖提供了西方文学的经典范例,提供了西方文化的普遍性的话语基础。西方文学的许多重要的部分乃是通过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介绍为中国写作所了解。诺贝尔文学奖在此乃是普遍性经典的确认,也是西方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标准的证明。于是,对西方文学的重要作家的作品的学习和模仿也成为一种风气”。“一方面,诺贝尔文学奖依然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不可少的参照,但走向它的宏愿与幽梦也被一种更有信心的对自身写作的专注与投人所替代。”
1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高建平
多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就这么操作下去。犯了很多的错误,同时也选择了很多优秀的作家。一年一年地评下去,一年一年地被别人批评,被人骂,但一年又一年,仍然被人看重。我今天在这里,只是尽我所能,作一些客观的介绍,以期大家对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作为结语,我想强调一句话,它只是一个奖,不要把它看作是世界文学的一个最高法庭。
18,封秋昌,河北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是衡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成就、贡献是否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标准,但又不是惟一的准绳。对于中国作家来说,现在需要淡化“诺奖情结”,但也不要因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还是应该多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文学之路;能够获奖,当然很好;没有获奖,照样走自己的路。总之是要脚踏实地、顺其自然才好。19,吴秀明:《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语言翻译——兼谈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化应对策略》,《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诺贝尔文学奖“将欧美语言为载体的西方文学置于整个世界文学、文化生态链的高端,以其原则和规范来要求其他语种的文学创作;西方强势文化扮演了规则的拟定者,我们似乎只能充当服从者。因而百年诺奖中中国文学遭遇的问题,反映了西方强势文化主导下中国文化的尴尬处境”。20,谢纳 中国图书评论
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界一直有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抱有微词,但这丝毫没有动摇诺贝尔奖在文学领域的权威影响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对图书发行来说具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得到商家的看好。凭借大奖的专业性、权威性和信誉度来开拓市场,这就是畅销市场的“大奖效应”。诺贝尔奖之于文学,就如同奥斯卡奖之于电影,每年一度的大奖公布不仅是媒体关注的热点,更是商家趋之若鹜的卖点。21,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孙立盎
以平静、淡然的心态对待诺奖评选。从媒体报道和社会舆论来看,国人对诺奖的反应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盼”,即对诺奖望眼欲穿,因为这类人把获得“诺奖”视为衡量中国作家实力乃至国家文学水平的标尺,“诺奖”不落户中国,就意味着中国文学远远落后于世界,这当然无法使人心绪平静,于是便日思夜盼,望穿秋水;二是“怨”,此辈们耿耿于怀中国作家为什么就不能获奖?经过年复一年的失望之后,一些人干脆抛开文学范畴而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比如语言障碍、地域差别和政治偏见,甚至质疑评选过程,评选标准等,一番批判之后,心理平衡了,诺奖的有无似乎也就无所谓了;第三类反应是“用”,持此种心态的人深谙市场之道,在他们看来谁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奖是一个能为他们带来滚滚财富的商机,因而他们总是赶在第一时间包装、推出获奖者的作品,抢占市场的“制高点”,使自己因诺奖而获得最实惠的市场效益。其实,“盼”也好,“怨”也罢,均因太过看重它,把它看成是唯一的标尺,需要凭借获奖来证明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说明足够好;得不到,便可能一无是处,心灰意冷,甚至随意指责。22,李英杰(1981-),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典籍翻译研究。
关于中国人难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多数人认为是中国作品水平不够。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将中国作品翻译成英语之后,西方读者,尤其是诺贝尔奖的评选者们不能像中国读者那样去体会该作品的魅力所在,这又缘于文学翻译中难以跨越的语言审美差异、语言转换障碍以及语言地域倾向。
23,仲 余 ———2009 年诺贝尔文学奖媒介印象
诺贝尔文学奖常常和我们开玩笑,———和无辜的读者,和喜欢押赌注以期大赚一笔的出版商,还有我们那些没事业心人云亦云的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的专家们。用评论家李陀先生的话这叫“带球过人”,你越是想左,我偏往右,你越是热门,我偏偏爆冷。据说现在每个出版商手里都有一个专家提供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大名单,可结果往往是人算不如天算,毁了不少出版商,专家也成了“乌鸦嘴”。网友
24,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反映了各个种族、民族,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文化差异性的存在。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两大评选尺度,在东西方世界文学评奖结果中形成的巨大落差,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性的鲜明体现。
25,居然还有人在高喊帝国主义和人种,诺贝尔奖是科学的,是由最高水准的评委评选的,请不要与政治挂钩,一百个人来评价一部小说会有一百种意见,有选择就会有意见,历来诺贝尔虽然总有被人不认可和不愿被认可的奖项存在,但那只是决议上的矛盾。请相信评判的本身是公正的。中国近现代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曹雪芹已经死了几百年,鲁迅已经再世为诺贝尔评委,至于其他的,诺贝尔向来青睐那些因当前某一项突出成就并且一直在该行业有重大贡献的人,而不是仅仅写过一本畅销书就去拍照露脸的人。
26,难道只有诺贝尔奖金才能是文学的评判标准吗?难道文学真的在西方吗?难道只有西方的价值体系才是衡量的事物的唯一体系吗?难道不知道西方要理解东方的精神价值至少还需要一千年吗?, 27,诺贝尔奖以背离了最出创立时的精神,成为一种政治工具,成为西方价质关的借口。, 28,诺贝尔奖和奥斯卡不是一个道理吗,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作品给有文化差异的外国人来评判呢,不得奖我们并不损失什么,我觉得大家不需要看重外国的奖。感觉像乞求获得外国人的认可一样,你们不要忘了,你们面对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的读者。, 29,诺贝尔文学奖的适时出现,更是为“世界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近乎完美的平台。当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研究的重点方向,也为外国文学的翻译指明了一条道路。
30,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唯一为人们所公认的世界级文学奖,可以说是当今文学界的一个标志、一面旗帜、一座高峰,给 20 世纪的世界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它不仅极大地激励了作家的创作热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 20 世纪文学列车向前行驶的润滑剂。而瑞典文学院选择的获奖作家,已组成一个影响人类精神的家族,这个家族就是高擎着光明火炬的诺贝尔家族,这一火炬家族的作品本身就构成 20 世纪文学史上的一种框架。获奖作家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 20 世纪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31,诺贝尔文学奖对获奖者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对世界文坛风格的一种引导和提倡,有时是对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的肯定,有时是对正在形成自己风格的优秀作家的褒奖,有时是对曾经在一个时期有过重大影响的作家风格的追认,而以上述前两类情况居多。现在每年九十月都成了各国舆论关注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刻,每当获奖作家名单公布,该作家的作品会迅速在世界各国用多种文字出版,评论家们会一窝蜂地去研究他们的作品,无数评论介绍研究文章顷刻占领报刊网络舆论,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学艺术导向”。32,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关注作品的“理想主义”,同时“,遗嘱”还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受奖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
第三篇:诺贝尔文学奖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
敬爱的党组织: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个新起点的开始。今年,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让全中国都惊喜,他就是莫言。
最近,在短短的十几天里,莫言这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了。他让全中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这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天,中国作家等得太久了,中国人也等得太久了。一个曾经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学大国,一个曾将诞生过孔子、屈原、李杜、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走到今天,终于有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其丰厚的奖金、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威被世人所看重。它是一个符号,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
莫言能获得这个奖项,证明了他的作品确实是具有高水准,也让我们与其他国家的沟通更进一步。这次的诺贝尔文学奖巨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们中国文学第一次走出了国门,让更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和关注中国文学。很显然,我们国家只有一个莫言还远远不够,中国不能只有一个莫言。我记得很清楚莫言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我们该看重的不是莫言得的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更应该是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读到的与我们中国文化相关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他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他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正是因为他的作品站在认得角度上,一直是写人,他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获得的这个奖,不只是对他跟人作品的肯定,更是对中国那些正在作家道路发展上的激励,也是对我们这些大学生的鼓励。只要一个作家敢于直视内心,只要不辜负这个时代,只要创作环境不断改善,有责任的作家就会推出更优秀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能做的就是多读,多看,通过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更新知识,从这些优秀的作家的作品中认识到我们中国的民风、民情。国家在不断地成长,我们的知识也需要更新。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提高认识,加深自己的觉悟,让自己不断进步。
以上是我的思想汇报,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帮助。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12年10月31日
第四篇:诺贝尔文学奖的傲慢与偏见
诺贝尔文学奖的傲慢与偏见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花落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对此,有人为连年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深为叹息,有人独辟蹊径总结那些年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也有人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特别偏好法国文学”、“这是法国文学的又一次胜利”。马克思·韦伯认为:“我抗议一种说法:以某一种因子,无论是技术或经济能成为其他因子的‘最后的’或‘真正的’原因。”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因子分析同样如此,某一种因子很难是最后的或真正的原因。2014年10月10日《文汇报》《诺奖缘何特别青睐法国文学》 一文中,袁筱一教授等人接受采访时,将莫迪亚诺的获奖原因归因于:“法语文学的魅力”、“坚守文学本身的写作”、“法国政府文化政策长期不懈积极扶持”,仅仅是从结果推定原因,不仅给人“各照隅隙,鲜观衢路”之感,且缺乏充分的说服力,不太符合客观事实。笔者从数据出发,以分析诺贝尔文学奖的所谓“文学标准”,以回应对袁筱一等人的不同观点。
诺贝尔文学奖,本质仍是“欧洲文学奖”
从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111位获奖者,欧洲作家高达83个,占比74.77%,如果算上出生于奥匈帝国的以色列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及出生于英国的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占比高达76.57%。其中,在1901年-1929年,获奖作家基本来自欧洲,即使泰戈尔来自印度,但也是英属印度,以1913年对他的颁奖词为例: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是将泰戈尔作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来对待的。
而真正意义上首次获奖的亚洲作家为1968年获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首次获奖的北美作家为1930年获奖的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首次获奖的中南美作家为1967年获奖的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真正意义上首次获奖的非洲作家为1988年获奖的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富兹(用阿拉伯语写作),1986年获奖的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则用英语写作。对中国作家的表彰更是姗姗来迟,2012年才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
从诺贝尔奖获奖者写作语言来看,欧洲中心主义更为明显,使用欧洲语言的作家103位,占比95.37%,使用亚洲语言的作家8位,仅占4.63%。其中,使用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作家,达65位,占比58.55%。
法语文学地位仍难撼动英语文学地位
欧洲中心主义,即“受欧洲唯一性和优越性思想灌输而形成的价值观、态度、观点及思想导向”,由来已久。从1901年-1929年29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28位为欧洲人,1位英属印度人来看,“欧洲中心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受一战、二战创伤影响,加上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诺贝尔文学奖开始注重美国文学,以及其它地区的文学。1930年-1993年,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高达10位,占比16.39%。这一期间,法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仅为7位,低于美国。而且如果不算政治性因素大于文学性因素的获奖者高行健,法国获奖最长间隔达23年(第二长间隔时间而法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占比最高的时期,一是1901-1929年期间,即“欧洲中心主义”较为显著时期,法国作家有5个,占此期间获奖作家29位的17.24%; 二是1994-2014年期间,法国作家有3位,占此期间获奖作家21位的14.28%。这一时期恰是“欧洲中心主义”重新抬头时期,也是欧洲文化对美国文化的深层次抗拒增加时期,这一时期,欧洲作家获奖者高达14位,占比66.67%,使用欧洲语言写作的获奖者有18位,占比85.7%。因此,说法国文学的胜利,不如说“欧洲中心主义”复归的胜利。
再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使用最多的写作语言是英语,达27位,接近使用法语作家的两倍,是使用法语与使用德语作家的总和,而使用法语的作家与使用德语的作家基本相当。在1993年-2014年期间,使用法语写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仅有2位,而使用英语写作的获奖者为5位,使用德语写作的获奖者为3位。对此,无论从全部时期,还是从近21年来看,法语文学仍难撼动英语文学的地位,与德语文学相比,也并未占据明显优势。
为1964年-1985年,间隔为21年),目前高于美国的21年间隔。
第五篇:诺贝尔文学奖
凤凰网文化讯 瑞典文学院刚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委员会的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吸引了全球文学爱好者,尤其是中国人的热烈关注。在早前的两家著名博彩公司诺奖赔率表上,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分别占据头两名。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莫言的生平及其创作年表:
1955年2月17日,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崖镇平安村。1960年被家人送进村小学。1966年小学毕业以后,因家庭成分是富裕中农,也因得罪一农村代表,莫言被剥夺了继续上中学的权利,只能在家务农,成为一名公社小社员。
1967年,莫言十二岁,在水利工地旁,因饥饿难耐,偷拔了生产队一根红萝卜,被押送到工地后专门为其召开了一次批斗会,他在毛主席像前痛哭流涕,申明自己再也不敢了,回家后遭到父亲的毒打。这个惨痛的记忆,被莫言写成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和短篇小说《枯河》
1973年莫言参加挖掘胶菜运河成为农民工,后来又到棉纺厂任司傍员并成为棉纺产夜校的语文老师。1976年,历尽波折的莫言终于参军成功,时年21岁。
1979年7月,莫言回老家结婚。而后苦经调任却提干无望。在同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课老师。1981年秋,他在《莲池》杂志第5期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同年,女儿管笑笑出生。1982年在《莲池》杂志又发表短篇《丑兵》和《为了孩子》后被破格提干,调到延庆当干事。
1983年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受到孙犁赏识,赞其有空灵之感。1984年在《长城》杂志第2期、第5期分别发表了短篇《岛上的风》和中篇《雨中的河》,在《解放军文艺》第七期发表了短篇《黑沙滩》。同年,莫言得到著名作家徐怀中的赏识,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第一届学生。
1985年,莫言30岁。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同年,在《收获》第五期发表中篇《球状闪电》,在《钟山》第一期发表中篇《金发婴儿》,在《人民文学》第十二期发表中篇《爆炸》,并在多家刊物发表短篇小说《枯河》、《老枪》、《白狗秋千架》、《大风》、《三匹马》、《秋水》等多篇。
1986年,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红高粱》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随后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同时还发表《筑路》,短篇《草鞋窨子》、《苍蝇门牙》等。同年夏,张艺谋找到莫言洽谈购买《红高粱》改编电影版权事宜,莫言与陈剑雨、朱伟合作将其改编为电影版文学剧本。
1987年,长篇《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被《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而其后发表的中篇《欢乐》、《红蝗》受到恶评。1988年,电影《红高粱》获西柏坡第38届电影节金熊奖,同年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天堂蒜薹之歌》,同年4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他还发表了《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同年秋,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由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9月,莫言考入北师大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9年,莫言34岁,出访西德。第一次走出国门。同年三月,在短片《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据此改编的电影《暖》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4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6月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0年,他在《花城》杂志发表中篇《父亲在民夫连里》。1991年创作中篇《白棉花》、《战友重逢》、《怀抱鲜花的女人》、《红耳朵》;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参加文学活动;暑假创作了《神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同年,莫言与朋友合作创作了六集电视连续剧《哥哥们的青春往事》,由河南电影制片场摄制。
1992年创作中篇《幽默与趣味》、《模式与原型》、《梦境与杂种》。1993年先后出版了长篇《酒园》、《食草家族》,中篇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短篇集《神聊》。1994年莫言母亲于山东高密县去世,它直接催生莫言要写一部小说献给母亲的念头。
1995年,莫言40岁,创作长篇《丰乳肥臀》,出版五卷本《莫言文集》。小说的发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把莫言推到风口浪尖。1996年由莫言编剧的影片《太阳有耳》获第46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同年,《丰乳肥臀》停印。
1997年,他与人合作创作话剧《霸王别姬》。离开军队,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日报》工作。《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奖金十万元。
1998年,在《东海》杂志第六期发表中篇《牛》,在《收获》第六期发表中篇《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发表短篇《拇指拷》、《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白杨林的战斗》、《一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蝗虫奇谈》、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红树林》由检查日报影视部设置完成。
1999年,在《收获》第2期发表中篇《师傅愈来愈幽默》、在《花城》第1期发表短篇《我们的七叔》,在《收获》第4期发表中篇《野驴子》。在海天出版社出版社长篇《红树林》,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师傅愈来愈幽默》。
2000年,莫言45岁,在《收获》第1期发表中篇《司令的女人》,在《上海文学》第11期发表短篇《冰雪美人》。长篇《酒园》再版,在南海出版社出版。《莫言短篇小说》(1-3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莫言散文》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1年,长篇《檀香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引起了文学界的再度热议,后获得台湾联合2001年十大妇女书。在《山花》第一期发表短篇《倒立》,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长篇《酒园》获得法国儒尔·巴泰雍外国文学奖。
2002年他与阎连科合作长篇《良心作证》,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篇《扫帚星》在《布老虎中篇小说春之卷》发表。长篇小说集、小说、散文集《红高粱家族》、《酒园》、《拇指拷》、《清醒的说梦者》、《罪过》、《师父愈来愈幽默》、透明的红萝卜》在山东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清醒的说梦者》,《什么气味最美好》分别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出版。长篇《檀香刑》获首届“钧文学奖”。
2003年,长篇《四十一炮》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并入围第7届茅盾文学奖。同年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在《收获》第五期发表短篇《木匠与狗》。散文集《小说的气味》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写给父亲的信》、小说集《藏宝图》也出版与此。2004年,莫言先后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2005年,莫言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
2006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生死疲劳》并于2008年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散文集《北海道随笔》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获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7年,散文全集《说吧,莫言》在海天出版社出版。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于2011年8月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