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大副教授博士抄袭论文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厦大副教授博士抄袭论文
厦大副教授批校长享就餐特权一事又有新插曲。前晚,方舟子发微博称“谢灵博士论文存在伪造、抄袭等问题,应被开除”。对此,谢灵回应称指控不属实,且方舟子混淆了“社会科学与理科的研究方法”。至于方舟子质疑谢灵的论文指导老师余绪缨已在2007年去世,而谢灵2012年才完成博士论文,“导师是怎么导的”,厦大会计系教授傅元略表示,余绪缨教授去世前将谢灵转由他来指导。
网友举报论文抄袭博客
方舟子在微博中称,“有人把举报谢灵的博士论文《软件企业绩效评价实地研究》造假的材料发给我了,该论文的核心部分抄袭和伪造案例,证据确凿,厦大应该取消其博士学位、开除教职。不能因为谢灵批评了校长,厦大怕被说是打击报复就不敢处理她了。”与此同时,天涯论坛出现了一个转载帖“厦大谢灵博士论文案例访谈竟然抄袭本科生博客,被原作者发现”,作者是一位名为“青润”的网友。
“青润”指出,他于2008年4月7日13点53分在CSD N网站发的一篇博客中,贴出了和朋友在2004年8月的一次讨论,涉及企业知识库(包括代码库、资料库、文档库等)的构建,以及企业显性和隐性知识的构建。而谢灵在2012年的博士论文中号称是访谈录音的片段,完全抄袭自这篇博客。
“青润”是一名实名认证的网友,简介显示其1995年就读于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工作。他在微博中称,“抄袭是铁案,谁也翻不了案。”
访谈对象证实提供材料
对此,谢灵昨日告诉记者,管理会计难发论文就在于个案的特殊性,企业很愿意她帮他们解决问题,但不愿披露真实信息,“所以我写案例时把企业真实情况改写了一下,但数据和内容都是真实的”。谢灵称,其论文中的访谈是她四五年前为一家厦门软件企业做咨询时获得的。当时她与该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后,请对方提供了一份材料,论文中的内容便存在于这份材料中。
谢灵强调,记录这个访谈是为了了解技术人员对哪些绩效指标感兴趣,从而获得相关词汇,在后期计算词频,与其中的软件专业术语和技术无关,方舟子指控她抄袭是将社会科学与理科的研究方法混淆了。
当年进行此次访谈的技术人员陈赓告诉南都记者,多年前确与谢灵因为此项目有过接触。当时企业邀请谢灵老师提供绩效评价方案,由于时间过去太久,他依稀记得部分内容———访谈提到了公司内部员工建立“共享知识库”,由员工向库内提供文件和编程代码等,并鼓励员工进行阅读、使用。陈赓说,访谈结束后,他还给谢灵发了一份电子版文件,由团队成员将意见汇总而成,并非对话体。
谢灵则称,因时间过去久远,只能找到部分原始资料,她正想办法找其它证据。她同时表达了懊悔,“学术应经得起考验,部分原始资料丢失,我真是太大意了!”
曾换博士论文指导老师
除了案例“涉嫌造假”,方舟子质疑谢灵论文涉抄袭的另一个方面为导师余绪缨。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余绪缨已在2007年去世,而谢灵在2012年完成博士论文,博导怎么导的?”对此,谢灵称,余老师在临终前,让厦大会计系的傅元略教授继续带她和其他几名弟子,作为其博士论文的导师之一。
昨晚,傅元略教授向南都记者证实此事。他称,余绪缨教授去世前将谢灵及几名其他学生转由他进行指导,程序均按照厦大研究生管理制度执行。至于谢灵论文被指造假,傅元略称已记不清,但厦大学生的学位论文均在厦大图书馆网站公开,如果有人质疑,“爱查就查”。
与此同时,一名国内知名高校的会计学教授告诉记者,论文是否抄袭不由任何一人说了算,而应由厦大学术道德委员会及相关机构共同调查。该教授认为,“质疑校长享特权及高校官本位”与“谢灵学术造假”是两码事,不应转移视线。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第二篇:论文抄袭
你的论文是[抄袭]的吗?
交大附中
2011届8班
王晨洋
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中国期刊网上发现了一篇比此前“史上最牛硕士论文 ”还要牛的论文系抄袭,该论文除了“致谢”不一样外,其它地方和另一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竟一字不差。(摘自:6月1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不少的福音,但是在这背后也伴随着的是数不尽的纰漏,就像上述新闻,论文抄袭事件不断出现,为何会发生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毕业论文本身是检验高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如今演变成这番景象,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大学毕业生论文写作为何陷入抄袭怪圈?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高校教育还差强人意,在当时,学生抄袭论文的现象是少之又少的,而且入学的门槛也都比较高,不是凭借真才实学很难登大学的大雅之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九十年代,凭关系和金钱入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再到后来的扩招,大学生的素质明显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状态。作家韩寒曾毫不客气地将中国的高校比做一所所有钱就能进的大妓院,可谓是一针见血。
时代在进步,为何学生的素质却日见趋下。论文抄袭到底是学生的错还是制度的问题? 面对当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弄虚作假现象泛滥的局面,在教育界则产生了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存废之争。一些专家认为如今的社会是就业胜过一切,毕业论文的存在只是一个小插曲,应当废除减轻大学生负担,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专业。一些人认为大学毕业论文的积极意义和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毕业论文旨在让本科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提前适应社会。是不可以废除的。而大多数人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关系,应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吉林大学教务处郝彦辉老师表示,本科毕业生应该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它是一名学生大学四年来的知识总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的写作的过程和成果,正是毕业生对自己学习成果最好的检验。(摘自:中国学术期刊网)毕业论文是否应该存在已经显而易见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对自己专业学科研究的初步训练,如果废除了毕业论文,就会导致学生的部分能力就会缺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之所以在论文是否应该存在上会出现分歧是因为我们对毕业论文功能定位存在不同理解。一些人认为论文只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忽略了论文的训练作用,毕业论文的写作业在训练一位大学生的研究能力。
不可否认,虽然已经有了毕业论文的正确方向,但是论文抄袭应经泛滥,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当前不可推辞的任务。
要从根本上解决抄袭成风问题就要了解根源何在。
(一)利益驱动
当今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至理名言了。不论是毕业论文还是一些评职称论文,有许多都是抄来的,评文章的人员却不以为然,宣布通过。这是应为之前这些人都贿赂了评选人员。久而久之,这就不是秘密了,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这条路,大学生用金钱贿赂教授,从而使自己的论文通过。所以抄袭就不怕发现了,所以就会促使更多的人进行抄袭。
(二)学校管理体制
学术逐渐官场化,大学的管理纳入了行政体制,以官场的方式管理。毕业、评职称都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如果达不到要求面临的将会是留级等。另外,现在扩招也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一个老师要带十来个学生。有的学生研究的领域是导师不是很熟悉的,比如导师是研究鲁迅的,学生做的是郁达夫的论文,学生抄袭了导师不一定能够看得出来。这更加给学生有了可钻的空子,尽找一些导师不熟悉的领域。
抄袭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体系和学术氛围。我们的教育没有引导我们成为一个长于创新、发现的人,但我们的学术氛围却要求每个人都能有新颖独特的发现见解。学校年年扩招,但师资力量跟不上,有多少老师可以经常带着学生去做课题做研究的?没有了这些前提基础,能写出什么论文?能不抄袭吗?再者,抄袭的也不单是学生,不少老师教授也在抄袭。(摘自:高校青年教师小林)
(三)评价体系
大学现在的评价体系并不是从学术出发而是注重指标和学校的排名,并不是潜心追求质量。大学也是属于官办大学。学校之间的相互竞争,需要论文来提高自己的排名之类的。简单说就是大学没有办法评价自己,只能靠别人来评价自己。所以要学生多写好论文,给学生过重的负担,所以不得已去抄袭。大学里面的评价体系让大家都非常急功近利,你在短时间内没有够数量的文章,人们难免就会去抄袭,今天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都是看你发表的文章,甚至都是只看数量。如果看质量的话往往都是看你发表文章的级别,看你发表在哪一级别的刊物上。(摘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项裕荣副教授)
上述问题已经概括了大部分原因。现在谈谈如何遏制抄袭。
从大学出发,对于抄袭的学生不应该有所宽恕,应该全部发回原点,取消学位。就是因为我们今天惩罚太轻了。现在所谓法规缺少细化的措施,这些惩罚的法规太过于大而化之,空而泛之,所以只能束之高阁。从而助长了抄袭风。
从体制出发,可以适当的降低论文标准,减轻学生负担。
从法律而言,抄袭是一种剽窃行为,应当予以杜绝。由于论文被抄袭,难以证明“利益受损”所以又很少人会从法律上的帮助。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去完善法律,支持论文被抄者,维护他们的利益,给抄袭、剽窃者严厉的惩罚,从而杜绝抄袭。
抄袭已经存在,我们就要加强反抄力度。所有发表过论文的人应该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发现被抄袭了就应该予以举报。
劝解所有人抄袭是错误的,不要让自己多年后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第三篇:厦大毕业典礼教授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
每一年的这个时节,在同样的礼堂,都会有一个老男人,或者是一个资深美女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们念念叨叨语重心长讲的一大段话,概括起来也就两个字——理想。理想很空,老师很穷,如果要送你们一个不太花钱的礼物,理想就是最好的选择。幸运的是,你们今天遇到的是邹振东教授,他送给你们的礼物与众不同,今天他要送给你们的不再是理想,而是梦想。
1987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一位学生,名字叫邹振东,写了一首情诗,你们想听吗?“如果不曾相许,为什么你会娓娓游入我梦里,既然曾经相守,为什么你又要默默从我的瞳仁里离去,都说这便是分别,这便是失恋,这便是匆匆无情,匆匆无语,那悠悠的音符从轻触的芦笛,悠悠吹出去。”这首诗是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纪念册写的,后来它成了整个厦门大学1987年毕业的寄语,昨天,你们刷屏的文章,《今晚,我还是厦门大学的学生啊!》,我看到你们同样的眷恋,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昨天是,今天是,永远是厦大的学生。其实,对一所大学真正的眷恋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30年前,我的眼泪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掉的,我多想把整座大学背走,背走我的无忧无虑,可是我痛苦的发现,当岁月潮水般从我的脚下褪去,我带不走一件行李,其实,这是所有毕业生永恒的情结,轮回到今天,你们同样会追问,当我离开这所大学,我可以带走什么?你会发现,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老师带不走,小师妹——哦,这个好像可以带走,背后有那么多校领导可以作证,不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都不属于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唯一的麻烦就是,你们可能要过一两年才能把他(她)带走,一所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厦大带走什么呢?
首先,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logo,你的未来的履历,将永远打上MADE IN 厦大 的商标,你的未来回填无数的表,厦门大学是除了你的名字和性别,出现频率最多的文字,极端的说,你的名字还可以改,你可以更名,你的性别还可以改,你可以变性。但是,这一个学历,你永远无法改变。未来的任何日子,你都可以骄傲的对厦大说,人家早就是你的人啦!
其次,你们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梦想”,做梦都会想厦大的这个梦和想,易中天教授说,大学是用来蒸桑拿的,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大学熏陶。我说法是,大学是用来回忆的,未来你做梦梦见最多的地方,一定是大学。你可以更换人物,可以更换场景,但是更换不了厦门大学。
还有,老师不能带走,老师的话可以带走,我常说,大学毕业十年后,如果还能记住大学老师10句话,大学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就属于成功。最好的老师有三种:第一种是递锤子的人,你想要钉钉子,一个老师把锤子给你,好老师啊。第二种变手指的,你的人生需要很多黄金,老师让你的手指头变得可以点石成金,多好的老师啊。第三种是开窗子的老师,你以为看到了风景的全部,老师帮你打开另一扇窗,你豁然开朗,啊,原理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是最好老师中的最好老师。厦门大学到处都有这样最好的老师,万一的在整个大学生涯,无缘遇到这样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最后一天,也许你也看到了。
离开大学,最要紧的是记得开窗子,你的未来可能很穷,家徒四壁,也可能很成功,墙上挂满了奖状,无论如何,你都要提醒自己,你看到的不过是四堵墙,他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勇于和善于在墙上开窗,你就会看到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
其实,大学最值得带走的不是知识,而是姿势,看就是这个pose,45度角仰望星空。在大学100个人中99个人都是抬头看天空的,难得有一个人低头看地下,这是个出类拔萃的人。一旦毕业出了校门,99个人都是低头看地下,一方面竞争非常惨烈,一方面诱惑非常多。两个巴掌打下来,不用教你,你自然懂得面对现实。难得有一个人抬头看天空,他不是疯子,就是出类拔萃的人其实,对于大学生,成功学很简单,那就是物流现实多么残酷,多么诱人,把大学这个pose专业保持30年,你就赢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天看你们拍毕业照,最后把所有的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都扔到了天上,你们哈哈大笑,旁边有游客三观毁了一地,知道你们宝宝心理有苦,但这么好的帽子,干嘛要丢在地上呢?你们别笑,我想问的是,20年后,你们是否还有勇气把你们头上戴的乌纱帽,或者你千辛万苦换来的任何帽子,同样扔到天上去吗?而且笑声响彻云霄吗?所以,我有一个百分之一的理论,你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你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也要认真的爱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潇洒走一回!一定要给自己的内存,给自己,给至爱的人留一个百分之一的空间,不随波逐流,哪怕是一个爱称。所以不要随便叫一个陌生男人“老公”,不管他多么有名,多么有钱。要做到这样的百分之一,我的建议是永远带走和大学的脐带关系。这种期待关系,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那就是永远的批评精神。不迷信,不盲从,不崇拜任何东西,永远对现状不满足,永远想改造世界,也永远拥抱世界上的美好,因为大学生培养的就是二三十年之后,国家和人类的领导者和创造者。当你和大学保持这样的脐带关系,你到50岁后,还会激荡青春的豪情,就是到90岁后,你还有一个不老的灵魂。
你从一所大学带走的,就是这所大学最想传播的。所以一次毕业就是一次传播,生命最伟大的传播就是细胞分裂,一个A细胞完整地分裂出一个A'细胞,大学最骄傲的传播,就是他的学生毕业,比如今天,一个厦门大学,将复制出成千上万个“小厦门大学”,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传播这所大学的文化和价值。
最后,要说的叮嘱就是,要常回家看看。其实,你懂的,这不过是一句客套话。你们不太可能常回来的,要回来,也是逢五,或者逢十。就像那个86及,那一台晚会,那一亿块钱,厦大等了它三十年,三十年啊!那我们也不妨相约30年吧,30年后,当你们回到厦大,在这个校园汇成广阔的青春潮,记得@我一下,如果那个时候我还能够被你们@得到的话。
既然有一个相识的秋天,有一个分别的夏季,为什么那个季节不会如期?
当呜呜咽咽的南曲迷蒙了春江月,敲碎人心的腰鼓裸露出黄土地,跺跺脚,走出去,便有一次喷薄,一种悲怆,一迸血气,迈过这一瞬,我们就已成熟,就拥抱环宇,就顶天立地!
未来不可预期,是悲剧还是喜剧,亲爱的同学们,2016年厦门大学毕业站就要到了,请携带好随身物品,比如小师妹,如果她方便携带的话,我们下一次再相逢!
亲爱的同学们,仰天大笑出门去,莫后悔,不犹豫!
第四篇:浅谈论文抄袭
浅谈“论文抄袭”现象
在现代,论文抄袭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现在很多人不用再为了写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烦恼了,因为他们懂得在电脑上“复制”,“黏贴”; 现在毕业论文不再是莘莘学子展现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越来越像师生间的一场“战争” 他们之所以要抄袭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时间,而且如果自己写的话很难写出一篇好的论文。所以难免存在抄袭的现象。那么论文抄袭是否恰当呢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论文抄袭”这种现象。“论文抄袭”的原因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来做研究,交论文的时间越逼越近,自己分身乏术,便利用各种途径,顺手牵来人家的东西。也有的人是自己写不出或不想写,但又想要得到相关的荣誉,于是不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稍微改动便拿去发表了,等等
我觉得本质上是抄袭者存在这一种侥幸心理。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抄袭论文,改头换面,还很成功地瞒过了其他人,这种不幸中的“幸运”便会成为其他人争相模仿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被“默认”了:他没有因为抄袭而受到处罚。所以有的人心理就开始活动了,他们宁愿相信自己也是有所谓的“好运气”的。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赌博一样的,都是在“赌”和“博”。
现在社会上有一定数目的论文抄袭现象存在,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抄袭”这种不端的行为涉及个人的道德观念,同时,也折射出现代社会的学风和教风问题。所谓“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如果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不受遏制,用不了几年,中国就没有了真正的学术研究了延伸开来,近几年来发生的“地沟油”、“塑化剂”、“毒奶粉”事件,等等,不也是无良商家不诚信的表现吗?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将会是恐怖的,可悲的,是不知道廉耻的。那么,这个一个国家又何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那么,应该如何对抄袭采取有效遏制措施呢?我认为应该动员社会全体公民,这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导师必须严格审查指导学生的论文,不能不负责任,允许抄袭;学生必须自觉自律,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诚信的人,远离抄袭的行为;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抄袭惩处制度,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第五篇:关于论文抄袭现象
关于论文抄袭现象
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高校的教授学者,各种领导.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学教授安得鲁〃菲舍尔〃雷斯卡诺在例行检查中偶然发现了古滕贝格“大胆的抄袭”行为,雷斯卡诺称,“抄袭贯穿了整篇论文和所有内容”。古滕贝格曾就读的拜伊罗特大学的学术监察专员对指控进行了核查,发现共有数页的抄袭文字。论文抄袭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存在的影子.在国内,这两年更是出现得极多.就在3月11号, 宣城第二小学网页上的一则来自宣州区教育局教研室的通报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份名为《关于2010年第十届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部分教师论文抄袭的通报》显示,2010年第十届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评论文396篇,共选出271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通报还表示,“发现有些参评论文存在抄袭或部分抄袭。少数教师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报送的论文都系抄袭或下载他人作品,极个别教师两年参评的论文甚至全文抄袭同一篇文章。”通报称“这些行为给宣州区的教科研氛围造成了不良影响。”论文抄袭现象不可谓不猖獗,在这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到底论文抄袭触犯了什么,又如何去杜绝及惩处? 自从方舟子的“新语丝”将各种形态的学术论文、著作的抄袭丑闻在网上曝光起,长期存在于学术领域的抄袭之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被列入“腐败”的行列之中,此风对于以学术为根本的高校具有极大杀伤力。可是我们在进行论文写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引用到他人已有的成果.那么,论文的借鉴与抄袭的分界线与区别在那里?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学术论文是记载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达方式,是《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文字作品之一。习惯上将“抄袭”看作是把别人的作品抄来当作自己的作品的一种行为,导致其作品内容的具体表达形式与被抄作品相同。其实质表现在:作品是作者自己独创的,还是照抄照搬他人的。如果使用了他人的作品,并且注明出处,就属于创作上的借鉴、引用。这种“名抄”是合法的。如果使用他们的作品,不注明,就是“暗抄”,等于将别人的学术成果变为自己的,属于偷、窃的范畴,因此称为剽窃。在原《著作权法》上所称的并列概念“抄袭、剽窃”,在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中只采用“剽窃”这一概念。抄袭只是剽窃的一种手段而已.常见的剽窃形式有: 最明显的就是直接照搬原文的语句、段落,甚至整篇文章;其次,将原文删节、顺序调整,重新组合成文;再次,将多篇文章组合成一篇;复次,仅对原文做叙述方式上的改变,仍然沿袭原文的写作思路、结构;最后,仿照一篇论文的写作方式,虽然改变了所要论述的对象,但是使用原文的论证方法、图表;等等.像前面所说的宣城的论文抄袭事件,少数老师2009,2010年连续两年报送的论文都系抄袭或下载他人作品.极个别教师两年参评的论文甚至全文抄袭同一篇文章.根据论文抄袭的评定常规,定是侵犯到了原著作作者的知识产权,对对方造成了损失.在对论文抄袭这一事实确定后,该对侵权人作出怎样的处罚呢? 由于剽窃的目的、社会影响、行为方式的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有所不同。而且可能除剽窃者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对构成侵权存在一定的过错,也就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最普遍的形式是,权利人主张权利,提出侵权损害赔偿之诉。这类剽窃的特点是,侵权人不但剽窃了作品,而且自己署名发表,被权利人发现后依法向剽窃者主张权利。无论最终通过何种方式解决纠纷,基本依据是《著作权法》第46条的规定,要求剽窃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除了需追究剽窃者的侵权赔偿责任,还应当对剽窃者因剽窃所得的不当得利进行纠正。如果剽窃者并未发表,而是凭借因该论文获得了有效的考试成绩,或者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该论文对于权利人的侵权诉讼请求,只要求剽窃给予赔偿、赔礼道歉等的话,那么剽窃者基于剽窃行为的不当得利仍然存在,就使得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失并未得到有效抚慰,不能有效杜绝违法行为再次发生。所以,还应当取消学生因剽窃论文所获得的资格或荣誉以及其他的不当得利。在宣城的这次论文抄袭事件当中,最终只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通报,并未对外公开通报.通报还抹去了抄袭者的姓名,只保留了学校名称和论文题目.可是这样的处理可谓不痛不痒.这样的惩处力度不足以震慑后来人.这种剽窃,抄袭的不端行为,一方面对原作者造成了损害,另一方面也是对公众和社会的欺骗.在这件事情中,抄袭者至少应对被抄袭者进行道歉与赔偿,而不是像上文所说的那样处理.另外,今年东窗事发,但去年,前年的论文报送中是否也存在剽窃,抄袭的现象呢?如果存在,就应该取消抄袭者因抄袭得到的荣誉和奖励.不如此,不能有效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论文抄袭剽窃表现方式多样,无法建立一套具体的,唯一的认定标准.但是并非没有标准.我们要建立起一定的认定机制, 确定相对明确的判定著作权侵权的成立与否的标准,明确剽窃主体的责任.在确认抄袭,剽窃事件发生时,我们应有明确的处理方法,加大处理力度,达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在教育机构内,教师等人员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为学校以及社会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思想深入人心,最终使安徽宣城这类论文抄袭的事件不再发生.新闻引用来自新浪网,腾讯网.部分引用来自<<学术论文剽窃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马治国,李晓鸣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