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淀区生态林管护人员1
对生态林管护人员管理的一些深度思考
苏家坨镇林业工作站 郗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带动农村,中心辐射四周,到处是一派景象繁荣。自2005年海淀区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农村林地做到有人看,有人管。但随着农村发展势头锐不可挡,拆迁、征地不断进行,以及增长的物质需求,近年来形成的生态林管护人员不断流失,值得社会的关注。
只有留住人,才能干好事。稳定好生态林管护人员,完善其保障体系,是做好生态林工作的基础。
一、打造生态林管护人员统一管理机制。
海淀区有七个乡镇,有七个生态林管护分中心,有七套管护机制。
(一)管护分中心的划分范畴也不一样。
有的管护分中心镇政府占主导地位,例如四季青镇,他们的集体土地管理全部由镇农工商总公司负责,生态林管护人员也来自其公司的绿化队。
有的是由农服和镇林业站平分秋色,例如温泉镇,平原生态林由温泉农服负责,山区生态林由温泉林业站负责,他们是各付其职,各担其责。他们分别直接向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和区林业总站汇报。
有的是镇林业站或者农服全力负责,如果是农服一力承担的情况下,那是因为其乡镇农服的日常工作包含了当地林业工作。诸如苏家坨镇、上庄镇、海淀乡、西北旺镇等。
(二)管护分中心的管理模式不一样。有的管护分中心直接统一管理生态林队伍,脱离了村委会的协助;有的管护分中心和村委会合作管理生态林。
(三)生态林管护队的管理模式不一样。根据平原景观林是根据海淀区规定景观林6亩地一人负责,一般生态林15亩地一人负责,山区生态林50亩地一人负责的。山区生态无论是看还是管都是集体出动。可是平原就不一样了,有的是单打独斗,自己负责自己那摊事;有的是集体出动,今天突击这个地块,明天突击那个地块,只要按照生态林管护分中心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即可。
(四)每个护林员具体负责的工作不同。有的护林员按照规定负责自己所属的生态林,而有的护林员不只是单一负责平原生态林或者是山区生态林,只要有活就干,在森林防火戒严期还要到岗值班。有的护林员负责养护林地的动态工作,诸如修剪树木和草地等强度稍大一点的工作,有的护林员负责看护林地,主要是静态工作,诸如巡查火情,林地乱砍乱伐,清理林地的垃圾,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是11月1日至翌年的5月31日森林防火期。
诸如,苏家坨镇的周家巷村委会的管护人员分两种,一种是养护生态林的人员,不光负责生态林的修剪打药等工作,还负责村委会蔬菜基地的基本工作以及村委会交待的其他工作,可以说是村委会的游击队,哪里需要哪里干;第二种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强度高的体力工作,就负责林地卫生以及看管林地等工作只负责从11月1日至5月31日的防火期工作,一年工作7个月,挣12个月的钱。由于劳动的强度,当然薪资不一样。农村游击队式护林员挣钱是看护林地的两倍,年底还有奖金。
二、生态林管护人员流失严重。
(一)老龄化现象严重需要。
2005年,海淀区实施生态林管护补偿机制,明确养山就业,反哺农村的政策,招收一批本地农民上岗工作,旨在解决农民就业,增加收入,安定社会。本地人具有农业户口,男士不超过55岁,女士不超过50岁,身体健康。2005年在苏家坨镇生态林人员招收的人员中,80%在40岁至55岁之间,11%在18岁至39岁。88.2%是初中学历以下,12.5%是高中学历,0.3%是大专学历。
一晃也就据初期实施的2005年已经有七年了,大部分人已经到了年纪,在村里开始拿补助了。生态林管护人数却是一年比一年人少,有的根本达不到景观林6亩地一人负责,一般生态林15亩地 一人,山区生态林50亩地一人,这是海淀区生态林实施政策规定的管护人员工作量。现在年龄大的管护人员退下来,年轻的管护人员招不进来,青黄不接。管护人员的后续力量亟待关注。
(二)缺少年轻血液融入。
本地年轻人并不局限于在家门口找工作,现在交通便利,到城里找工作十分容易。现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即便是家门口也有好多科技园区。现在大学、中专、职高都在扩招,年轻人学历普遍高于上一代人,希望自己走出村门增长见识的愿望普遍强烈,再加上管护人员的工资没有竞争力,而且工作发展潜力不明朗,是造成青黄不接的主要原因。
(三)工资偏低导致部分在岗的生态林管护人员流失。
2005年海淀区生态林管护人员工资是每个月400元,虽然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差距不大。这几年,物价飞涨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
虽然海淀区对《关于建立海淀区集体生态林补偿机制的意见》进行了修订,对辖区生态林的建设管理、补偿政策标准、资金管理做出了新规定。管护人员工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30元。但是距离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还有一些距离。而且,发到态林管护人员的手中,大多数根本达不到730元。因为生态林管护工作经费要从其中扣除。
(1)村里具有竞争力的公益岗位增多。村里的清洁员、看管水利设施、巡逻员等村内公益性岗位层出不穷,而且薪资稍高,劳动强度小,劳动时间少,而且离家更近。像这些岗位相比生态林管护管护员来说更具有竞争力。诸如,村内清扫员每天工作两小时,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时间相对固定,每月工资800-1000元不等。
(2)农村附近就业机会增多。当今,国家为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将科技园建设在乡镇附近,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相对成熟的有实创环保园和实创创新园等。还有一些科技园在规划中和筹备中。科技园区需要一些工勤人员,为周围农村地区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而且还上三险。条件好一点单位还为职工上三险一金。这对于一些在生态林工作的同志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四)农村发展紧步进行,拆迁工作紧锣密鼓,造成生态林管护人员缺失。
生态林管护管护人员全部都是农民,随着城乡一体化,一旦成为拆迁户,不但有丰厚的拆迁费,而且可以转居民,大部分年龄偏大的护林员拿到了退休金,而年龄没到规定的护林员也存在着失业的问题。而且,拿到巨额拆迁费的农民,很少会重返护林员的岗位。
一旦拆迁工作结束,本村的生态林交由海淀区园林局绿化队负责,其管护人员替换成上述单位,脱离了本地的管理范畴。可是兼有山区管护的村委会,面临着平原有区园林局专人负责负责,而山区生态林工作就无人问津的情况局面。
三、完善生态林管护人员的保障体制。
(一)完善生态林管护财务保障体系。(1)严格管理镇、村生态林财务。目前,生态林管护人员工资是730元,根据规定,年底有20%的绩效工资。新的《意见》提高了区集体生态林补偿机制政策占地补偿和管护人员工资的补助标准,即平原地区生态林占地补偿标准提高至每亩每年605元,山区生态林占地补偿标准提高至每亩每年363元。这对于生态林面积管护人员少的村委会来说,手头就富裕很多,其生态林管护人员的奖金也相对增多,甚至于本村村民年底分红都有所提高。而生态林面积少管护人数多的村委会,占用生态林工作经费用于村委会日常开支包括逢年过节给村民发福利,严重打击生态林管护人员的积极性。
(2)完善生态林管护人员工资制度。
现在由于其所在的乡镇、村委会管理的不同,得到的补助不同,所得的薪资也就不同,参差不齐。这极大地影响了管护人员的工作情绪,既不利于生态林管护人员的管理,也不利于生态林管护工作的进展。
本来挣得就不是很多,还不是月月都发工资,而是三个月不定时发工资,这让生态林管护人员在物价上涨的今天更是显得捉襟见肘。有条件的村委会每月自己垫资,让生态林管护人员每月定时开支。而在财力不充足村委会显得无可奈何,其生态林管护人员更是咬紧牙关自己克服困难。
(二)完善生态林管护人员的保险制度。
目前,生态林管护人员均有意外伤害险,用于在日常工作中受到伤害时,以解决其医疗费用,主要报销在一百元到一万五千元。虽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一旦发生大的伤害,也起不到燃眉之急。山东、河北等地均有例子指出,护林员在工作中摔残、摔瘫的事时有发生,巨额的治疗费让本来不富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虽然海淀区不曾有类似事情发生,但对此要加大重视,加大预防举措。
生态林管护人员还需要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保障,以解决其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全力以赴地工作。各种福利制度的完善,是留住人吸引人的基础。
(三)完善生态林管护工作管理人员工作制度。生态林管护人员流动性大,其管护队长也是如此。有区域的管护队长三年一换,甚至于一年一换。根本原因是队长是由村委会指定。村委会班子三年一选举,其流动性很大,导致队长人员的变换。新任的队长本来刚进入工作状况,第二年就又换人,或者对本区域生态林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经验的队长不能连任。这对于生态林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损失。
这就需要生态林管护分中心对生态林管护工作管理人员有直接任命、考核、替换的权利。
(四)确保生态林管护人员工作的发展空间,吸引新鲜血液。
生态林管护人员目前无论是从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物质收入都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这远远达不到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工作质量标准的限定又不是很清楚,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工作动力,对工作没有激情,麻木机械地工作。这都严重遏制了生态林工作质量。
生态林管护人员可以承包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收益归个人所有。林业站出头负责经济作物回收,技术培训,出售种子,可以作为乡镇小型种子站。这样生态林管护人员既能管护林地,又能提高个人收入,提高工作积极性。只有经济提升了,生态林管护工作就能由冷板凳变为人人争抢的金元宝。本地一些有见识有技术的人就会被吸引,发展多元化林下经济将指日可待。只有越来越多人加入生态林管护工作,集思广益,这项工作才会就经久不衰。
(五)在艰难的形势下,调整策略,适应环境。现在北京城区生态林管护人员短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鉴于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的,在防火期间是8小时工作日,干一天歇一天,时间相对紧张些,极个别时候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诸如是戒严期。非防火期间是随意性,而且工作量是固定的,有活就干,时间相对宽松,只要做完就可以了。
多劳多得,是不变的永世真理。面对人员少的问题,可以由原定的人均管护区加大,比如每人负责景观林6亩,可以增加到每人负责9亩或者12亩,加大巡查次数。只要时间安排得当,一个管护人员完全可以干二个甚至是三个管护人员的工作,所得收益也是双倍或者三倍。目前,有的管护队正暗自摸索此种工作方式。
第二篇:生态林管护机探讨
摘要
2004年北京市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全市近四万农民上岗务林,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的转变。实施四年以来,无论从农民自身和农村发展角度来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生态林补偿机制成效明显,影响着山区农民的生活,本文简单探讨了认为尚需完善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生态林补偿
补偿机制
管理制度
目录
摘要
一、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政策相关„„„„„„„„„„„„„„„„1(一)指导思想„„„„„„„„„„„„„„„„„„„„„„„„„„„„1(二)补偿范围和补偿对象„„„„„„„„„„„„„„„„„„„„„„„1(三)管护工作的组织„„„„„„„„„„„„„„„„„„„„„„„„„2
二、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效益分析„„„„„„„„„„„„„„„„„„„2
(一)生态效益明显„„„„„„„„„„„„„„„„„„„„„„„„„2
(二)对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2
三、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3
(一)完善考核考勤制度,创新管理机制„„„„„„„„„„„„„„„„3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护员技术水平„„„„„„„„„„„„„„„3
(三)加快生态林管护服务站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4
(四)核定新增山区生态林面积,增加管护人员„„„„„„„„„„„„„4
(五)制定政策逐步提高生态林管护人员补偿标准„„„„„„„„„„„„4
四、制定生态林管护员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路„„„„„„„„„„„„„„„4
五、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要作用„„„„„„„„„„„„„„„„„„5
(一)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5
(二)有效化解农村地区矛盾,促进农村社会风气转变„„„„„„„„„„5 参考文献„„„„„„„„„„„„„„„„„„„„„„„„„„„„„„6
关于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管理制度及其对山区农民影响的探讨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发展森林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北京市森林资源的主体是生态公益林,构成了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了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大决策,全市4万多名农民上岗务林,当上了生态管护员,实现了林业建设由造林向营林的根本转变,有效地保护了造林绿化成果,提升了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水平,对改善首都生态环境,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进郊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政策相关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对山区生态林建设和管理实行“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建管结合”的方针,通过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推进山区林业建设,促进山区经济和社会进步。
(二)补偿范围和补偿对象
山区生态林补偿范围是经各区县划界定的山区集体所有的生态林,总面积60.8万公顷。补偿对象为负责山区生态林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具有本地户口的管护人员,月人均补偿400元,补助人数全市四万余人。
(三)管护工作的组织
参加管护人员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管护面积责任到人,根据情况成立生态林管护专业队或管护组,落实管护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或合同,明确奖惩措施和办法。实施山区生态林管护机制要坚持“三确保“原则,即确保生态林管护质量和标准,生态和景观效果明显;确保山区管护资金到位,农民养山就业,收入增加;确保农村稳定。
二、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明显
自有了生态林补偿机制以来,一是在生态建设得到明显改善。门头沟区为例,在第一年全区完成生态林抚育16.805万亩,其中补植补造1.35万亩、松土扩埯6.8万亩、修枝割灌6.935万亩、间株定株1.05万亩、抚育间伐0.58万亩、平茬复壮0.09万亩;清理林间防火道92公里,修上山道路86公里。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得到明显加强。首先是对护林防火功不可没,全市4万名管护员参加护林防火,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预报、预警,杜绝森林火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是对制止私挖乱采作用明显。有些地方开小煤窑的比较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把原来从事煤窑开采业的人吸纳为管护员,他们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私挖乱采也得到了遏制;再次是在发现、制止林木盗伐、滥伐方面加大了力度,为森林公安执法人员开展工作积极提供线索和办案证据,对打击涉林违法分子,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作出了贡献。
(二)对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目前,全市确定生态林管护员46908名,占山区剩余劳动力的20.3%,其中安排低收入人员5063名,市财政部门投入管护资金2.2亿元,使山区农民纯收入增加了350元,确实使山区农民得到了实惠。一些原来山场较大的村通过生态补偿收益明显增加,京郊斋堂镇向阳口村有农业人口409人,落实生态管护员167人,年人均增收1960元,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大家反映,“有了生态林补偿机制,护林防火的人多了,私挖乱采的人少了,野生动物也保护了,老百姓手里也有了现钱了。”
三、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一)完善考核考勤制度,创新管理机制
抓好生态林检查考核工作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所以要严格考核制度。目前,管护员上岗率有待提高,工作考勤不是很规范,有些村将管护员作为机动力量,组织与生态林管护无关的事让他们去干,忽视了他们的职责,由于各镇、村上岗天数不同,考勤制度也不同,有的不进行考勤登记,全靠管护员自觉。有些村里干部认为没有村级管理资金,就对管护员放任自流,管护任务没有落实到人,管护效果不明显,责任不明确,有少数上岗期间不在其位,带着袖标做买卖,在村周围和公路上转悠,出现问题不报告现象。制定出《北京市山区生态林管护考核办法》,以完善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指标,加强监督检查,乡镇林业站认真履行职责,对管护员全面考核,逐步建立健全山区生态林管护制度,把考核真正作为上岗前的基本,提高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水平。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护人员技术水平
建立并实施山区生态林管护员技术等级制度,在全市4万多名管护员实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管护队长、组长、技术骨干的培训,每年使每名管护员受训3次以上,每个村、每个专业队技术骨干达到2-3名,使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年轻的人达到林业技术工人初级水平,技术骨干能够达到林业技术工人中级或高级水平,形成合理的技术等级构成比例,带动整个管护队伍,全面提高管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
(三)加快生态林管护服务站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村只能通过镇村拨款和自筹基础设施建设。需推进山区生态林管护服务站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研究制定建设规划并配备相应的森林防火、林木抚育、病虫害防治的设备设施,充分发挥出集散站、检查站、培训站、宣传站的功能。
(四)核定新增山区生态林面积,增加管护人员
经过四年来,我市林业建设快速发展,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按照国家和市生态林划定办法和标准,来核定新增生态林的面积,并将新增面积纳入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范围内,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通知》的政策规定,核定增加的管护人员数量,促进山区农民就业,扩大农民受益范围。
(五)制定政策逐步提高生态林管护人员补偿标准
补偿机制暂定到2010年,到期后年限能否进一步延长、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到那时候现在的补偿是否偏低、考核奖惩资金如何使用、上岗期间意外保险问题、如何加强对管护专业队队长管理等问题开展研究,完善对策,逐步解决。
四、制定生态林管护员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路
一是调查阶段。对全市各个区县管护员工作情况及其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各区县情况差异大,各个乡镇情况差异也有,需要一个全面了解;二是制定阶段。结合发展思路和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三是推行试点。在几个郊区有生态林的山区县各选试点乡镇,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四是反馈修改阶段。从试点乡镇推行的状况可以反映出制度的不足和不切合实际的地方,对这个地方加以修改,修改后实地调查,无原则性差异后最后确定;五是推行阶段。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管理制度。
五、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
第一、管护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培训,管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全市生态林管护员已经初步变成具有一定林业专业知识和林木管护技术技能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第二、科学的管理制度增强了农民的守法和民主意识。提高了山区农民的遵纪守法和民主监督意识,为农村地区实现“民主管理”树立典范。
第三、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促进了农民技能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思想和人员基础。
(二)有效化解农村地区矛盾、促进农村社会风气转变
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让具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和原来散养放牧人员基本实现了上岗务林。山区农民安居乐业,努力建设自己家园,上访告状、农民纠纷现象明显减少,很多赋闲农民当上了管护员,工作稳定,农民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和了解,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氛围,生态林管护队伍在管护好生态林的同时,在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等公益事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农民开始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植树纳荫,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垃圾密封化管理,街道面貌也焕然一新。
总之,生态林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是林业发展由造林向营林的重大转变,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稳定的基础。为此,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需政策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共同努力,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一]刘晶岚 刑红 宋维明《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项目研究》.《林业经济》.2006.[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公益林管护指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三]甘静 胡涌《北京山区公益林补偿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四]姚顺波《森林生态补偿》.《科技导报》.2004(4).[五]刑红 刘晶岚 屈术群《北京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林业经济》.2006.
第三篇:通江县省级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办法
通江县省级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办法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规范护林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护林员是指从事生态公益林资源保护的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护林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热爱林业,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适应公益林区野外工作环境。
二、公益林林权属国家所有的,管护责任单位为所在国有林场,其管护人员原则上不外聘,在林场职工中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录用,确定后报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公益林林权属村社集体所有的,其管护人员人选及管护报酬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设管护人员1-3名,主要由村社干部担任,村社干部不愿担任的也可通过村民会议进行选聘,但所选管护员一是要熟悉管护责任区的村情、山情、民情;二是在当地说话比较有影响力;三是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四是要有健康的身体;五是了解林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家政策;六是能够服从组织领导。管护人员确定后统一登记造册,报乡镇人民政府签章后将花名册报送县林业局。
四、公益林林权属农户个人所有的(如自留山、责任山),农户个人即为管护人员,由其自行承担公益林管护任务,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直接与农户签定《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并将其花名册统一上报县林业局备案。
五、在县林业局、乡镇人民政府分别与国有林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定《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之后,各国有林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应分别与各管护人员签定《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管护合同一年一签,管护人员实行一年一考核。
六、县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管护人员选聘工作,并对受聘管护人员进行政策法规、林木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有关生态公益林管护知识的岗位培训。管护责任单位负责对管护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召开例会,并搞好考勤及巡山日志的检查工作。
七、管护责任单位应合理划分管护区域。国有林场原则上按每1000—3000亩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集体林管护员的数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配备。
八、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宣传、贯彻林业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做好森林资源和相关保护标志、设施的保护工作;
(二)定期巡护责任区,对盗伐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占滥用林地、违章野外用火以及不按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管护人员应当制止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管护人员每月巡护时间应不少于22天(防火期内应坚持每天巡护),并据实记录巡山日志,记载林业生产、管护等方面的情况;
(三)协助管护责任单位开展森林防火宣传、火灾调查、林木病虫害测报与救治;及时报告火警和病虫疫情;
(四)协助有关单位开展责任区内生态公益林营造、抚育、封育和监测工作。
九、管护合同执行一年期满,管护责任单位应将管护人员花名册、管护面积及范围、应兑现劳务费或补偿费金额以及管护任务完成情况等在相应的范围内公示(公示时间不短于1周),由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群众评议和监督,并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应优先续签下一管护合同,考核不合格者终止其管护人员资格。
十、管护单位应根据合同约定向管护人员发放护林报酬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其管护报酬从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中列支。
十一、管护人员在聘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扬或奖励
(一)责任区内无森林火灾、盗砍滥伐、乱捕滥猎、侵占林地等案(事)件发生,生态公益林资源管护成绩显著者;
(二)勇于制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使生态公益林资源免遭重大损失者;
(三)在生态公益林营造、抚育、监测等工作中成绩突出者;
(四)拯救、保护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功者;
(五)在保护生态公益林资源工作中有其他立功表现的。
十二、管护人员在聘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轻重,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并由管护单位给予解聘:
(一)以权谋私、监守自盗、弄虚作假者;
(二)擅自同意违法用地的单位或个人进入林地施工,或者不制止、不报告,致使林地遭受破坏者;
(三)对盗伐、滥伐林木行为不制止、不报告者;
(四)责任区内有森林火灾隐患,不报告又不采取消除措施,导致森林火灾发生者;
(五)责任区内发生较重林木病虫害不及时报告者。
十三、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生态公益林专职护林员管护人员协议书
生态公益林专职护林员管护人员协议书
甲方:文昌市林业局 乙方:
为加强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落实管护措施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海南省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甲方决定从2016年12月10日至2017年3月10日聘用乙方为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试用期3个月;
二、乙方按照局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做好有关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
三、试用期间的工资标准为每月2002元,单位不缴交各类保险;
四、在试用期间,乙方必须按照《海南省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及《文昌市林业局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管理办法》的管理规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如有违反相关规定或有打架斗殴、吸毒赌博、违法犯罪等行为的,将取消聘用资格。
五、试用期满后,文昌市林业局将对试用期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将聘用成为正式护林员,合同期一年。
六、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原协议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七、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林业局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名(盖章)
乙方签名:
****年**月**日
第五篇:管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管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护林防火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
2、熟悉重点公益林管护的相关业务,详细掌握管护区范围、界线及林班、小班界线;了解责任区内主要树种和重点保护植物分布情况;了解主要野生动物活动规律,全面履行管护工作职责。
3、按时上岗,建立考勤登记表,管护站长负责考勤记录。
4、积极协助林业公安和林政执法人员开展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5、要遵纪守法,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管护站站长负责本站的日常管理工作,记录本站管护人员出勤情况,组织管护人员学习、培训和劳动,检查指导管护人员做好巡护记录。负责考评本站管护人员工作业绩,每月要进行一次工作小结。
7、技术人员负责本站责任区内森林资源管护中的技术
业务工作,并对管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8、管护员负责对责任区内的日常巡护工作,认真如实填写巡护日志。
监管员岗位责任制
一、监管员要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办法》和监管合同书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保护好监管责任区的森林资源。
二、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对管护人员的管理工作,定期深入监管区,检查指导管护人员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检查巡护日志记录情况并签署意见。
四、保证监管区各类保护设施和标志完好。
五、监管所属管护站点的环境绿化和卫生清洁工作。
六、加强对管护人员的监管,及时纠正管护人员的违规行为,制止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七、对林区野外用火,严格管理;发现森林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协助有关部门调查起火原因,统计火灾损失。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及时上报。
八、监管员未能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工作出现失误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