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经济学》论文要求

时间:2019-05-15 06:5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大学《经济学》论文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大学《经济学》论文要求》。

第一篇:河南大学《经济学》论文要求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自考委和省自考委的规定,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考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且毕业论文合格,方能毕业。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自学考试的毕业论文工作,特做如下规定,请考生认真执行。

一、资格

凡我校主考专业的自考经济学本科考生,必须完成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后(即不需要所有课程全部及格后)方能报名撰写毕业论文。

二、论文上交时间及地点

凡撰写毕业论文的考生,每年的3月1日—7日、9月1—7日为上交论文的时间,逾期不再受理。

三、费用

论文费160元左右(以当年物价局核定为准)

四、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

考生应在经济学研究方向范围内自行设计题目,选取自己熟悉的与当前热点有关的论文题目。

(二)文体

1、鼓励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社会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2、如有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提倡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仅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且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等类型。

(三)文风

1、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2、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3、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也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四)格式

1、毕业论文应使用统一制定的论文格式。

2、论文格式包括论文封面(题目、作者、专业、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绩、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完成时间,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

3、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10000字左右,4、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1、(用于要点的排列)(1)(用于特征的排列)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5、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应在参考文献说明,并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6、参考书目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7、打印格式

(1)页面设置:纸张A4,一式两份。(2)论文封面: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3)摘要及正文:宋体四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4)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

五、论文指导及修改

所有参加毕业论文撰写的考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和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或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在各地的教学点联系,进行论文的指导与修改。

六、成绩

(一)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毕业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由我校上报省自考办。

(三)毕业论文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代写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并不准补写。正在撰写者,取消毕业论文写作资格;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

附一: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1、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

3、及格

(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

4、不及格(1)抄袭或由他人代写。

(2)基本观点有误,论据无力,缺乏论证,资料贫乏,分析肤浅,理论脱离实际。

(3)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较多。附二: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宋体二号字居中、粗体

作 者: ×××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

指导老师: 成 绩: 性 别: × 身份证号: ×××××××

联系电话: ×××××××

工作单位: ×××××××

完成时间:20××年×月 ×日 附三: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样本

注意:作者:为考生本人姓名,专业为:经济学(本),准考证和身份证号:一定要填写准确,指导老师和论文成绩:由学校统一分配填写,考生本人不能填写,联系电话:一定要填写能随时联系上的,工作单位:可写专科毕业学校,完成时间:上半年填写为2月底的几号,下半年填写为8月底的几号。

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

(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

(5)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

(9)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11)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12)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14)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5)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16)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7)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18)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

(19)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20)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23)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

(24)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25)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

(26)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2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28)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

(29)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3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

(31)城乡就业问题研究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研究

(33)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对策研究(34)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研究(35)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36)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问题研究(37)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研究(38)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39)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40)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41)知识经济问题研究(42)投融资体制研究(43)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44)资本市场的发育与规范问题研究(45)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46)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问题研究

(47)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48)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研究

(49)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研究

(50)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51)财政政策研究(52)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变化(53)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54)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经济发现

(55)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6)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

(57)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

(58)国际资本流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59)利用外资与外债规模问题研究(6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第二篇:河南大学经济学论文

河南大学经济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策略分析

作 者:专 业: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 绩: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完成时间:

经济学

月 日

摘 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冷链物流的现实运输能力入手,根据其目前的运输现状从中了解到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组织混乱,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提出我国冷链物流需要进行社会化大变革的观点,同时将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对冷链物流市场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好处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了社会化过程中在政策上、行业间及技术装备上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求有助于中国冷链物流市场逐步走出混乱的局面,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正规化,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关键词: 冷链物流;社会化;第三方物流

目 录

一、冷链物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

二、冷链物流及其社会化的含义„„„„„„„„„„„„„„„2

三、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的意义„„„„„„„„„„„„„„„3

(一)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

(二)有助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4

(三)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5

四、制约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的因素„„„„„„„„„„„„„5

(一)生产企业对物流观念上的认识错误„„„„„„„„„„„6

(二)冷链物流行业自身的不成熟与不完善„„„„„„„„„„6

(三)政府职能部门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不到位„„„„„„„„„8

(四)冷链设施设备及信息技术的落后„„„„„„„„„„„„8

(五)缺少大型冷链物流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8

五、关于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的建议„„„„„„„„„„„„„9(一)生产企业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力度„„„„„„„„„9(二)制定行业标准并充分利用行业资源 „„„„„„„„„„10

(三)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11

(四)淘汰落后设施设备及引进高新技术„„„„„„„„„„„11

(五)积极培养龙头企业并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11

六、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在中国的展望„„„„„„„„„„„„12 参 考 文 献 „„„„„„„„„„„„„„„„„„„„„„15 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策略分析

根据2010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由于冷链运输能力有限,每年都会造成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被浪费掉,同时由于运输、储存等基础设施设备的陈旧与落后,每年还有大量的肉制品水产品等被浪费,而且,由于目前冷链物流市场的不规范化,有一些不具运营资格的冷链物流企业也从中要分一杯羹,从而造成了冷链物流市场的混乱,人们对冷链物品质量的高追求与现实冷链设施设备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冷链物流市场目前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冷链物流的社会化大发展势在必行。

一、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960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一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导致农副产品短缺。为此,国家在一些大城市和农副产品主产区建立一批大型冷库,并配备少量冷藏车。这些设施对稳定市场价格和保障居民副食品供应发挥了一定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冷链物流有了进一步发展。1985年,国家对农副产品生产和购销政策进行重大改革,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兴起。为确保各地农副产品均衡供应,政府新建、扩建一批冷藏设施,带动了城乡之间的冷链物流,促进了冷藏运输车行业的发展。冷链物流起步阶段是个较漫长的过程,这数十年中,不论是冷库还是冷藏车数量都较少。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那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希望常年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农业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希望错开产品上市时间,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类需求带动了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计划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上升趋势。中国冷饮物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大地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量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蒙牛等品牌在主流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二、冷链物流及其社会化的含义.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水果到肉制品水产品等等都离不开冷链物流,可以说,冷链物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冷链物流的社会化指的是一些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冷链物流的企业为了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务,把原本属于自己处理的冷链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该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冷链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简单言之就是把一些涉及冷链物流的生产经营活动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管理控制,从而能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务,并降低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费用。

三、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的意义.冷链物流的社会化发展即企业通过将冷链物流环节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不但能使合作双方能从中得到利益,同时也能有助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增强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外包冷链物流环节对于企业的运作有许多好处,具体来讲有以下方面:首先,能够使企业集中精力于主营业务上。通过将冷链物流环节外包,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企业要想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就需要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于核心业务,那些不属于核心能力的功能应被弱化或者外包,通过物流外包,企业可以降低因拥有运输设备、仓库和其他物流过程中所必需的投资,从而改善赢利状况,把更多的资金投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其次,有助于企业管理库存,并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库存。对于企业而言,过大的库存会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实现零库存,是所有企业的理想目标。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合作企业库存,改善合作企业的现金流量.实现其成本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再次,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节省费用,减少资本压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节省费用,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物流业务外包可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因为通过物流整合,运输成本能得到有效降低,通过将主营业务外的冷链物流环节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够把以往需要自己运作的冷链物流环节省去,从而节省了其所需的购置车辆及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而且,通过事实我们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自营冷链物流所需的费用是大大超过支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报酬的,最后,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使企业获得专业化的市场知识和信息服务,这些都能够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有助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其主营业务就是承包其他公司所不愿经营或经营成本过高的物流环节上的活动,同时这也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利润的来源,第三方物流公司拥有其他生产企业所不具备的专业的物流运输设备,及支撑整个物流环节良好运转所必需的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要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以有吸引力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要,服务水平必须符合客户的期望,要使客户在物流方面得到利润,同时自己也要获得收益,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自己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流运作的专业化、物流量的规模化来创造利润,对于该类企业来说,生产企业所烦恼的物流运输环节就是其生命线,通过整合利用自己资源,解决生产企业的物流问题就成了他们存在及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将冷链物流环节外包,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大大缩短了冷链货物在路途上的运输时间,同时,随着冷库、冷车的投入使用,能大大减少由于长时间运输所带来的货物损坏变质等,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品高质量的追求,也使得北方的消费者能过买到南方新鲜上市的瓜果蔬菜等,因此,加强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从而给冷链物品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运输储存方式,也是满足人们对高生活质量追求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们对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因素,也是衡量一个物流企业在高竞争环境下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指向标。

四、制约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的因素.目前,我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很不完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物流供需双方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问题,又有物流发展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障碍问题。

(一)生产企业对物流观念上的认识错误.从冷链物流的发包方(生产企业)来说,据介绍,目前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或合资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企缺乏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思路,冷链物流活动及其组织管理呈现分割和封闭状况,必然对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产生内在的影响,同时,有的生产企业组织管理混乱,大多数在较大程度上缺乏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而且,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很多企业既害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由于对第三方冷链物流存在认识上观念上的障碍,不愿意引进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管理自己企业,从思想上拒绝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冷链物流行业自身的不成熟与不完善.从整个第三方物流行业大环境来看,整个冷链物流市场上企业量大面广,虽然总规模不小,但在组织和产业结构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在相当多行业形成产品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普遍存在产业关联度较低,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同时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主要是以提供货物代理、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运输等业务为主,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能提供全面、综合、集成的冷链物流服务。正是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物流服务覆盖的网络有限,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缓慢,冷链物流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都难以保证。

同时,在冷链中用于运输的专业化的冷冻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链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易腐食品的流通提供质量保障。在冷库建设上,我国目前冷库的结构并不合理,大型冷库项目较多,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相对较少;肉类冷库建设较多,果蔬冷库建设还比较落后,由此造成冷链物流利用率偏低。即使是使用冷链运输的产品,在从产地到流入集贸市场拆散零卖的过程中冷链也存在中断的现象,并不完整。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我国每年的冷藏物流损失超过750亿元,运输过程中的高损耗使得整个物流费用占到运输产品成本的70%,这也是造成冷链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来说,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自身认知上的因素,对日常的冷链物流活动不够重视,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壮大,主要表现为:在日常的冷链物流活动中,物流企业大多采用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对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不能有效地管理冷链企业的物流活动,同时由于冷链物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知识构成不合理,人才匮乏,缺乏创新能力的情况,大多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而且服务水平不高,客户满意度低,成为制约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政府职能部门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不到位.从政府对冷链物流的管理控制力度方面来看,由于冷链物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对冷链物流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一些不具运营资格的企业,认识到冷链物流市场有很大的利润,就从中浑水摸鱼,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冷链物流市场的混乱,仅仅依靠冷链物流行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信息网络建设还不全面,使冷链企业不能做到完全对货物运输过程进行时时监控,而且,道路建设的速度还不能满足冷链企业对快速物流的追求,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壮大。

(四)冷链设施设备及信息技术的落后.从冷链物流技术设施设备方面来看,虽然信息产业给冷链物流企业注入了大量如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GPS、ITS等大量高新技术,但由于高新技术的采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后期还需要不断进行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然而由于一些冷链物流企业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支持,造成了虽有高新技术但却没有实力采用的局面,使得企业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不能及时完善,同时资源与技术构成不合理,普遍存在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老化,物流技术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化专业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这严重影响到了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

(五)缺少大型冷链物流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够完善,冷链物流市场还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因此,还没有哪个公司能做到一枝独秀,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还是处于刚起步阶段,远远还没有发展到具体冷链企业能够抢占大部分冷链物流市场的局面,因此,行业间没有可以供其他企业参考的龙头企业,不能形成模范带头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冷链物流市场的混乱,各个小物流企业都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营,缺乏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物流企业间沟通不足,合作力度小。

五、关于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的建议.要改善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不完善,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及客户满意度低的现状,仅仅只依靠冷链行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生产企业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合作企业间的协调力度,同时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冷链物流企业要更新旧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及时引进高新技术,具体如下:

(一)生产企业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力度.对于冷链物流发包商来说,要完善现有的经营模式,使冷链活动能够更好地与企业的组织管理生活相协调,具体如下:要改变原有对冷链物流企业的错误认识,摒弃以往重生产、轻储运的传统思想,提高对冷链物流环节的重视力度,引进现代冷链物流管理思想,正确理解物流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的含义,摒弃以往自营物流得不偿失的局面,加强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协作力度,从思想上接受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而从根本上解除阻碍第三方冷链企业发展的思想障碍,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到冷链货物的时时情况,做到能够对冷链货物进行时时控制。

(二)制定行业标准并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从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的大环境来说,由于冷链物流行业在组织和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现象,造成了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单个冷链物流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容易做到全方位的服务,因此,加强行业内同企业间的协作力度就成为势在必行的,通过协作,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间现有资源,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9],同时,加强行业间的自律,制定相关的行业准入资格及运营资格,在冷库建设上,注重肉类冷库与果蔬冷库相协调,尽量减少冷库资源的浪费,在运输环节上,加大冷藏冷冻车的使用力度,采用规范式的保鲜冷链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备,注重全程冷链,保持冷链产品品质,而且由于冷链产品有易损坏、易变质的特点,因此要使冷链产品从产出到销售环节全程冷链,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冷链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这样才能使冷链物流供需双方都能从冷链物流环节得到切实利益。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转化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现代冷链物流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已不仅仅是客户物流业务的承包人,而是要求其服务延伸到客户的经营活动中,与客户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第三方冷链物流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其次,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冷链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人才极度欠缺,必须通过培训及考察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物流知识的人才。

(三)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政府要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督及管理力度。任何行业没有政府的支持是很难发展壮大起来的,冷链物流的社会化同样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的冷链物流市场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规范,显得有些混乱,一些没有能力经营冷链物流的企业也鱼目混珠,打起了冷链的幌子,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政府应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冷链物流市场,同时,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既要有管理的积极性,更要有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以为企业、为社会大众服务为天职,发展公共信息系统,建立社会信用监督和查询机制,以降低物流信息的搜寻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本,降低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加强

(四)淘汰落后设施设备及引进高新技术.更新落后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及时引进高新物流技术。原有的物流运输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要解决“冷链不冷”的难题,只能通过大力更新现有冷链设备,积极引进“冷车”、“冷库”,在运输和储存环节上解决“冷链不冷”的难题。同时,现代物流是一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特别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GPS、ITS等已逐渐成为现代物流必要的技术手段,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对以前老旧的物流信息设备必须进行改造,发展新型高科技物流信息设备,以提高物流效率,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

(五)积极培养龙头企业并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要积极培养有实力,有能力的龙头冷链物流企业,使其能在物流市场中起到标杆的作用,给其它冷链物流企业提供规范运营的参照标准,同时,积极联合其他正规冷链企业,打击那些没有运营资格,滥竽充数,扰乱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的冒牌冷链企业,与其它正规冷链物流企业一同协商制定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业进入门槛,行业间要建立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及时规范冷链物流市场中不规范的行为,有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再加上行业间的约束,是可以规范冷链物流市场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处的。

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物流企业单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较长。而因为冷链食品的特点相同,社会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

从微观角度看,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扩大市场范围,消除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享的环境。

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城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节省冷链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冷链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六、冷链物流社会化发展在中国的展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物流行业遭受一定冲击。但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开始逐步好转,农村物流、零售业物流、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第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第二,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物流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第三,随着物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内的分工将越来越细。第四,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运输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化、一体化物流服务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第五,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第六,合作互动将成为物流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七,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市场秩序与环境条件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作出了明确规划,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未来5年,国家为提高冷链流通率及冷藏运输率设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作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之一,冷藏车的供给必然要跟上步伐,这将给发展缓慢的冷藏车企业带来机遇。希望生产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产能准备方面,还是在售后服务、市场布局方面,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既能提供过硬的产品,也能让企业大展宏图。对于冷藏车企业来说,有一串目标数字值得关注:国家要求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现在的5%、15%、23%提高至20%、30%、36%以上,基本实现成倍增长。此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由15%、30%、40%提高至30%、50%、65%左右。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使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各类物流企业争先抢占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从而致使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远远还没发展到其应有的水平,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日益追求高质量高服务水平需求的推动下,政府一定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冷链物流市场,逐渐取缔一些没有运营资格的企业,支持一些有资源有实力的企业发展壮大,同时随着冷链物流企业现代化冷车、冷库设备的投入使用,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冷链物流的费用一定会有大幅降低,“冷链不冷”的现象也不会再出现,基于此,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能够切身体会到冷链物流社会化带来的好处。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物流研究会.中国物流研究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J].1998 [2] 詹姆斯等著,现代物流学[M],张敏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4] 日通综合研究所.物流手册[J].吴润涛,靳伟,王之泰等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 [5] 田源,周建勤.物流运作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 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篇:河南大学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封面格式

河南省自学考试河南大学(什么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作者:**********8**88

专业:*****88888*本科

准考证号:************

成绩:

联系电话:***********

完成时间:****年*月*日

自学考试本科论文写作要求

河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在我校主考的自学考试专业中,部分本科专业要求考生撰写毕业论文。现就毕业论文写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考生认真执行。

一、资格

凡我校主考专业的自学考试本科考生,必须完成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后方能报名撰写毕业论文。

二、论文上交时间及地点

凡撰写毕业论文的考生,每年的3月1日—10日、9月1—10日为上交论文的时间,逾期不再受理。

上交地点:报名学校或机构

三、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

考生论文选题时,可以在河南大学网上查询自学考试办公室(http://zxks.henu.edu.cn/);也可以和各主考学院联系。

(二)文体

1. 鼓励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社会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2. 如有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 不提倡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仅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且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等类型。

(三)文风

1. 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2. 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3. 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也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四)格式

1. 毕业论文应使用统一制定的论文格式。2. 论文格式包括论文封面(题目、作者、专业、准考证号、成绩,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3. 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10000字左右,4. 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5. 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应在参考文献说明,并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6. 参考书目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7. 打印格式

(1)页面设置:纸张A4,一式两份。(2)论文封面: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3)摘要及正文、作者简介:宋体四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4)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

五、论文指导及修改

所有参加毕业论文撰写的考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和我校有关主考学院联系,由学院根据考生情况,指定指导教师。考生论文的指导与修改由考生与指导教师联系进行。

六、成绩

(一)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毕业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由我校上报省自考办。

(三)毕业论文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代写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并不准补写。正在撰写者,取消毕业论文写作资格;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

附2: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1. 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 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2.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3. 及格

(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4. 不及格

(1)抄袭或由他人代写。

(2)基本观点有误,论据无力,缺乏论证,资料贫乏,分析肤浅,理论脱离实际。(3)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附3:英语专业本科的毕业论文,要求不少于3000字,论文封面除题目外一律用汉语。

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5)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9)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11)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12)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14)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5)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16)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7)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18)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19)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20)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23)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24)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25)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

(26)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2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28)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29)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

(3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31)城乡就业问题研究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研究(33)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对策研究(34)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研究(35)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36)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问题研究(37)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研究(38)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39)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40)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41)知识经济问题研究(42)投融资体制研究(43)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44)资本市场的发育与规范问题研究(45)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46)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问题研究(47)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

(48)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研究(49)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研究(50)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51)财政政策研究

(52)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变化

(53)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54)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经济发现

(55)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6)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57)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58)国际资本流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59)利用外资与外债规模问题研究(6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及要求

根据国家自考委和省自考委的规定,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考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且毕业论文合格,方能毕业。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的毕业论文工作,特作如下规定。

一、考生参加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条件

1、通过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累计达到规定学分,方能参加毕业论文的撰写。

2、按时交纳规定的费用,方能参加毕业论文的撰写。

3、上交论文的时间为每年的3月1—10日、9月1—10日

二、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及要求

1、为方便和指导考生撰写毕业论文,特列下述参考选题供考生毕业论文选题时参考。(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5)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9)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11)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12)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14)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5)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16)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7)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18)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19)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20)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23)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24)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25)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

(26)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2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28)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29)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

(3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31)城乡就业问题研究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研究(33)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对策研究(34)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研究(35)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36)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问题研究(37)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研究(38)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39)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40)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41)知识经济问题研究(42)投融资体制研究(43)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44)资本市场的发育与规范问题研究(45)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46)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问题研究(47)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

(48)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研究(49)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研究(50)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51)财政政策研究

(52)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变化

(53)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54)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经济发现

(55)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6)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57)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58)国际资本流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59)利用外资与外债规模问题研究

(6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上述参考选题是指示研究方向范围的课题,考生应在规定的研究方向范围内自行设计具体题目,也可以不受上述参考选题的限制,自选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和题目,须经指导教师同意。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一、自考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美学

1、论自然美

2、生活丑与艺术美关系研究

3、论优美

4、论崇高

5、悲剧理论研究

6、市场经济与美学研究

7、文学作品美学风格研究

8、丑的美学意义研究

9、应用美学研究,如园林美学、书法美学、服饰美学、广告美学等

10、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如古代美学思相家,美学范畴注变,某一美学著作等

11、西方美学专题研究

12、喜剧性研究

1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关系研究

14、审美时尚研究

15、审美趣味的个性化研究

16、审美教育与完美人格培养的研究

17、美的民族性研究

18、美的历史发展性研究

19、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如人物比较、范畴比较等 20、中国当代美学思想的研究

(二)文学理论

1、市场经济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研究

2、文艺政策研究

3、文艺与现实生活关系研究

4、文学语言研究

5、文学风格研究

6、文学欣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7、艺术灵感研究

8、论艺术欣赏的主体性

9、文学作品的理论反向

10、中国文化专题研究

11、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影响研究

12、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如文论家、理论

13、艺术真实性问题研究

14、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15、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关系研究

16、文学作品与宗教关系研究

17、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

18、关于文学与人生的研究

19、文学社会效果研究 20、目前文学理论热点研究

二、外国文学论文选题范围

1、荷马史诗研究

2、古希腊戏剧研究

3、古希腊文学对后代文学的影响研究

4、但丁研究

5、莎士比亚喜剧研究

6、莎士比亚悲剧研究

7、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潮研究

8、弥尔顿诗歌研究

9、古典主义戏剧研究

10、歌德研究

1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2、拜伦研究

13、雨果研究

14、普希金研究

15、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6、《红与黑》研究

17、《人间喜剧》研究

18、狄更斯研究

19、果理研究

20、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21、易卜生研究

22、托尔斯泰研究

23、海明威研究

2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25、卡夫卡研究

26、圣经文学研究

27、《沙慕达罗》研究

28、《一千零一夜》研究

29、《源氏物语》研究 30、泰戈尔研究

31、川端康成研究

32、大江健三郎研究

三、现当代文学选题目录

1、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2、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

4、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5、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6、《啼笑因缘》与《秋海棠》比较研究

7、论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

8、还珠楼主武侠小说论

9、王度庐“鹤一铁”系列武侠小说

10、金庸武侠小说简评

11、回顾与瞻望:新派武侠小说的过去与未来

12、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13、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14、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15、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16、《伤逝》再解读

17、《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18、鲁迅小说 中的童年叙事

19、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20、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21、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2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23、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24、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25、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26、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27、萧红《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

28、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29、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30、废名小说艺术论

31、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32、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手法的运用

33、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34、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35、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36、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37、《围城》新论

38、孤独与梦想——重读《边城》

39、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40、《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41、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42、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43、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44、冰心“小诗”简论

45、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46、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47、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48、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倾向论

49、穆旦诗歌中的“自我” 50、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51、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52、《腐蚀》的心理分析艺术

53、巴金《寒夜》新论

54、郭小川诗歌论

55、贺敬之诗歌论

56、李瑛诗歌论

57、论闻捷的爱情诗

58、论李季的诗歌

59、公刘诗歌论

60、艾青新时期诗歌论 61、论艾青国际题材的诗歌 62、论艾青的创作道路 63、论舒婷的诗歌 64、顾城诗歌论

65、论“朦胧诗”的产生 66、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67、“第三代”诗人论

68、论“朦胧诗”与“第三代”的区别 69、论赵树理的《三里湾》 70、论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 71、信纸柳青的小说创作 72、论柳青的《创业史》 73、《创业史》艺术论

74、论建国后战争题材的小说 75、茹志鹃的小说创作论 76、论吴强的《红日》

77、论《保卫延安》的思想与艺术 78、论王蒙的小说

79、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80、蒋子龙小说创作论 81、高晓声小说创作论 82、张洁小说创作论

83、论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 84、贾平凹小说论 85、张炜小说论

86、论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小说 87、论杨朔的散文艺术 88、论刘白羽的散文艺术 89、论秦牧的散文艺术 90、论新时期的文化散文

四、古代汉语论文题目

1、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

2、《论语》句法研究

3、《孟子》中的“之”字

4、《孟子》中的“其”字

5、《左传》被动句研究

6、先秦“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7、《韩非子》中的被动句

8、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9、“被”字的词义演变

10、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

11、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

12、《苟子》副词研究

13、先秦修辞方式研究

14、《战国策》中的“是”字

15、《国语》中的判断句

16、《国语》中的被动句

17、试论词义的演变类型

18、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

19、试论汉字形体演变对字形结构分析的影响 20、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

五、1、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

2、《诗经》燕乡食诗的场面描写

3、《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4、《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

5、《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6、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7、《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

8、《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

9、《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

10、宗玉赋试论

11、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12、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13、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14、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

15、论蔡邕的碑体文

16、曹植诗风的衍变

17、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

18、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19、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 20、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

21、《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

22、《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

23、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24、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

25、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

26、谢灵适山水诗的摹象特点

27、宫体诗的女性描写

28、论《文选》对诗的分类

29、论《子夜歌》 3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31、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

32、王维诗中的禅趣

33、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创作

34、盛唐时期绝句的特色

3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36、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37、岑参边塞诗初探

38、论李白的梦诗

3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40、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

41、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

42、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

43、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

44、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色

45、苏轼黄州诗试论

46、论陆游的爱国诗

47、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48、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49、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50、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51、贺铸词的艺术个性

52、论诚斋体

53、宋末逸民诗初探

54、王安石散文的写作风格

55、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56、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57、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

58、《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

59、《水浒传》的忠义观 60、《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61、猪八戒形象分析

62、“三言”中的商人形象描写 63、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 64、《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 65、《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 66、《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

67、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 68、元代散曲的情感企向 69、宋江形象分析 70、《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71、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 72、“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 73、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 74、论《西游记》的谐趣 75、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 76、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 77、《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78、《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79、大观园的文化意义 80、《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 81、《长生殿》的爱情观 82、狐鬼花妖尽世情 83、《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 84、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85、论林黛玉 86、论桐城义法

87、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 88、花间词的艺术成就 89、《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 90、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 91、归有光的散文创作 92、《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93、论晚唐的怀古咏史诗 94、江西诗派宗杜论

95、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96、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 97、论明清小说题材的邅变 98、《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 99、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

100、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第四篇:河南大学自考本科 经济学 论文写作要求及格式

**************

作者:***

专业:**本科

准考证号:************

成绩:

联系电话:***********

完成时间:****年*月*日

[实践性环节]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5)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9)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11)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12)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14)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5)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16)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7)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18)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19)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20)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23)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24)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25)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

(26)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2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28)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29)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

(3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31)城乡就业问题研究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研究(33)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对策研究(34)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研究(35)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36)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问题研究(37)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研究(38)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39)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40)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41)知识经济问题研究(42)投融资体制研究(43)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44)资本市场的发育与规范问题研究(45)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46)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问题研究(47)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

(48)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研究(49)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研究(50)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51)财政政策研究

(52)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变化

(53)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54)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经济发现

(55)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6)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57)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58)国际资本流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59)利用外资与外债规模问题研究(6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实践性环节]自学考试本科论文写作要求

河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在我校主考的自学考试专业中,部分本科专业要求考生撰写毕业论文。现就毕业论文写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考生认真执行。

一、资格

凡我校主考专业的自学考试本科考生,必须完成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后方能报名撰写毕业论文。

二、论文上交时间及地点

凡撰写毕业论文的考生,每年的3月1日—10日、9月1—10日为上交论文的时间,逾期不再受理。

上交地点:各主考学院

三、费用

按学校规定交纳毕业论文指导、评审、答辩费用

四、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

考生论文选题时,可以在河南大学网上查询自学考试办公室(http://zxks.henu.edu.cn/);也可以和各主考学院联系。

(二)文体

1. 鼓励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社会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2. 如有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 不提倡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仅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且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等类型。

(三)文风

1. 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2. 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3. 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也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四)格式

1. 毕业论文应使用统一制定的论文格式。2. 论文格式包括论文封面(题目、作者、专业、准考证号、成绩,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3. 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10000字左右,4. 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5. 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应在参考文献说明,并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6. 参考书目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7. 打印格式

(1)页面设置:纸张A4,一式两份。(2)论文封面:见《毕业论文封面格式》

(3)摘要及正文、作者简介:宋体四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4)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

五、论文指导及修改

所有参加毕业论文撰写的考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和我校有关主考学院联系,由学院根据考生情况,指定指导教师。考生论文的指导与修改由考生与指导教师联系进行。

六、成绩

(一)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毕业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由我校上报省自考办。

(三)毕业论文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代写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并不准补写。正在撰写者,取消毕业论文写作资格;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

七、毕业论文答辩

具体答辩方式及有关安排请与各主考学院联系。河南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 附1:

各主考学院联系人、联系电话

1.外语学院: 联系人:周老师 闫老师 联系电话:0378-2865645 0378-2868833转8944 2.文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378-2193251(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辅导时间:每年6月、12月第一个双休日周六报到,周日辅导 3.艺术学院(音乐):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378-2868833转8596、2192742 4.艺术学院(美术):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378-2868833转8575、2192472 5.法学院: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378-2852050 6.经济学院: 联系人:焦老师 联系电话:0378-3881607(注: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辅导时间:每年6月、12月最后一个双休日)7.体育学院: 联系人:时老师

联系电话:0378-2868833转8963 2194731 8.教育科学学院: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378-3881803(高师本科)9.历史文化学院: 联系人:李乐民

联系电话:0378-2866561

附2: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1. 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 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2.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3. 及格(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4. 不及格

(1)抄袭或由他人代写。

(2)基本观点有误,论据无力,缺乏论证,资料贫乏,分析肤浅,理论脱离实际。(3)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附3:英语专业本科的毕业论文,要求不少于3000字,论文封面除题目外一律用汉语。

第五篇:河南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问题的研究

姓 名_____ ___ 专 业_____经济学__ ____ 考 号_ _ 指导老师___ 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 ___ 完成时间____ _____

联系方式 编号: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个人收入获得迅速增长,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依据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把贫富差距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政局的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考虑。,关键词:收入差距 市场经济 原因 对策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乡及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由缩小到扩大的两个阶段。1978—198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期间由于政府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1986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相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变化

但在1994年到1997年间出现一次下降,并在1997年达到了九十年代的最低点;而此后,收入差距又持续扩大,而且这种扩大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表1反映了1978—2003年城乡居民在人均收入比上的变化,这个比率大致按U型路径演变。

2、我国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演变

关于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测量,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测量一样,许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测算结果。国家统计局尽管没有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系统测量,但就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表2城镇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变化

从图l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变路径与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不大一样。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小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一直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之上,而且它的起伏变化相对更小,上升趋势更加典型。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一直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二)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居民之间,还是在不同的城镇地区居民之问,收入差距都是呈长期扩大之势。这种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尤其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从表6中可以看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依旧在东部,而最低的则依旧是中西部的省份。另外,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发展趋势来看,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表3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区域对比(单位:元)

(三)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职工工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行业工资增长的速度和幅度并不相同,因此总体来看,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了。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相对于职工平均工资最低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的倍数在改革开放前变化不大,1985年开始

表4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变化(单位:元/人)

下降,而1990年后该倍数开始提高,在1995年和1996年出现小幅下降之后又不断扩大。自1978年开始,各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差距也非常接近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呈现出了长期扩大趋势。

从表4可以发现的另一个特征是,从1989年开始到2002年的十几年时间里,农林牧渔业职工的年人均工资一直为所有行业中最低,而且与所有行业平均的工资水平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这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收入以至生活水平处在了全国的最底端。而1997年以后,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则一直是金融保险业或者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这两个都是智力密集型行业,由此可见,教育或者说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不同的收入差距结构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即都呈现出了长期扩大的趋势,但同时也兼具多样性。我国居民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大致呈锥形分布,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财富迅速向高收入者集中,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1978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缩小了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在1986年后则出现了不断扩大的局面。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小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直线上升性,起伏变化小,而且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一直大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居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地区差距都不断扩大,而且农村居民的地区差距同样大于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各行业职工收入差距的演变路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路径相似,都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扩大之中又有小幅下降的过程。行业收入差距最明显地体现在农业与智力密集型行业之间。

二、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下,我国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都获得了较快发展,而且还在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方利益的制衡机制、建立具有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利润分享制度和在企业内部深化工资的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建立适应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和正常增长机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合法收入与财产等各项收入分配原则.在这种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变动过程中,以市场定价机制实现的按劳分配,把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以及开创性劳动与非开创性劳动等严格地区分开来,并给予完全不同的劳动报酬。这必然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同时,7 要素参与分配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由于当前我国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供给短缺和低价劳动力无限制供应的情形非常严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边际产出要大于一般劳动的边际产出,这些都使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收益远远高于一般劳动的收益,直接引致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另外,由于各个企业、从业人员所占有的生产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存在差异,加之经营能力的差别,在竞争中必然出现优胜劣汰,居民收入有高有低,甚至某一社会阶层、群体的收入远远高于另一社会阶层、群体的现象,因此,不论是按要素贡献率来分配,还是按要素拥有程度来分配,都必然会使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二)经济发展因素

生产决定分配.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因素决定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渐结束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发展速度、经营机制、分配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致使二者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2.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也引起了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时的原因,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东向西的推进,我国地域间经济发展的状况更加不平衡.中国是一个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国家.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政策取向等因素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人口素质较高,各方面都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另外,我国的改革开放采取的是由东向西推进的序列进行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获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迄今为止,流入中国的外资仍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份额也是由沿海省份提供,因此,改革开放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内地的发展差距.而正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好、速度快、生产要素收益率高,才进一步促使其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大量流入又必然进一步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与此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力、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生产要素流入也比较少,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化的作用。我国地区之间 8 经济发展的差距才不断扩大,从而我国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扩大.

3.我国垄断性行业的高额垄断利润及其内部的工资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状况也导致了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在我国,具有垄断性和带有明显的垄断性经营条件的行业,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邮电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经贸业等,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应该受到国家的政策保护,或者可以垄断某种生产要素,或者可以垄断经营范围,或者可以垄断产品价格。由于垄断,这些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可以较少或基本不承担竞争风险,也就可以较快和较容易地获得利润。这种利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垄断利润,从而垄断行业与其它行业的收入差距也就因此而拉开。由此看来.行业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垄断.笔者认为,导致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政垄断,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带有倾斜性的政策制度以及政府权力的经济化必然导致行政垄断的形成。一方面,垄断行业通过阻碍竞争,享受国家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其谋取的部分高额垄断利润以不同的形式分配给职工,导致行业高收入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垄断行业通过内部控制侵蚀大量国有资产,增加职工收入。某些垄断性行业在行业性亏损时仍然发放高工资,出现了企业亏损而职工收入反而增加的怪现象。其原因是他们手里有可以分配的垄断资产。许多单位通过设立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及福利,增加职工的收入,侵蚀垄断资产:影响了垄断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我国政府行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习惯于凭借权力直接参与并且力图控制经济生活,这使权力易于经济化、利益化,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强化了部门利益。一些政府机关,如税务、工商、环保也不适当地实行高收入政策。而且行政垄断还渗透到某些基础行业和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中去,也造成了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一方面使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又通过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这就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必然导致我国居民之间,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问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具体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使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城市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使阻碍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长期存在,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这在客观上也严重制约了 9 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的弱势产业特征,劳动生产率比其他产业低是合理的,因此,一定程度上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也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形态基本上是市场经济或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有效地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管理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所以,我国的广大农村基本上被排斥在信息社会之外,无法分享信息技术进步的成果,这就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基本上还处于分散、原始的状态,据有关专家估计,当前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自给性占4096左右.o这必然使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也必然使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三)人力资本的差异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力资本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显现。但同时由于人力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也引起了我国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已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大家所持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认为人力资本水平不同所造成的相对收入差距是致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人力资本是决定个人收入及其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个人所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不同就必然导致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状况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1982年的人口统计显示,第一产业36%的劳动力是文盲或半文盲,而其他部门工人这一比率是7%,就职工平均在校时间而言,前者是4.8年,后者是8.6年.而到1990年的人口统计显示,第一产业仍有22%的劳动力是文盲或半文盲,而其他部门已经降到3%,职工在校时间分别升为5.8年和9.5年,两者的差距并未有显著的变化.当前,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透露,我国城市本科生人数是农村的281倍.在广大农村,无论是在农业部门工作还是在非农业部门工作,无论是在农村劳动还是在城市打工,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都影响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四)政府宏观调控的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与改革开放以后我图政府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首先,我国 10 个人税收的公平分配功能弱化,它不但没有缩小居民间的贫富差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扩大效应。其次,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各方面都不完善,导致非法非正常收入大量滋生,这不仅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再次,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的一些重大政策实施造成了我国城乡、地区、行业、企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1.税收公平分配功能弱化。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在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税收公平分配的功能是非常微弱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税制存在着很多缺陷.在国际上,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被称为是“缩小居民贫富差距”的“良税”。但是,目前我国的遗产税还没有开征,公平分配功能最强的只有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也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起到明显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并非全是合理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非法和非正常收入引起的。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非正常扩大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都还不是很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利用各方面的不完善来获取高额的非法非正常收入.据有关权威部门估计,从1982年至1993年同,国有资产流失达6000-8000亿元,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个人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近些年来我国出现高收入阶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政府经济政策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几乎成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的代名词。一时间。经济效益问题成为一切事情的判断尺度和评价标准.相应的,所制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也就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而缺少对公平的重视.因此,在实践中也就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

三、解决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存在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通过生产要素或资源的市场配置,提高经济效率,调节资源收益。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提高入人力资源质量,调节劳动力资源收益。通过调节分配收益,实现收入分配效率 11 的最大化。为此要做到:(1)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尤其要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两产生的收入差别。(2)全面实行国民待遇。打破行业垄断,为各种经济成分创造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同样的管理、引导、激励规则。比如一揽子解决以户籍管理等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问题,对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两言,不是实行国民待遇,两是落实《宪法》基本准则的问题。(3)完善市场规则,构造部分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努力塑造文明的市场行为主体,严肃法纪,取缔非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和侵吞国家财产的不法分子,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二)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

在收入再分配中,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政府运用税收、财政、金融等“看得见的手”调控全社会收入分配,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条件。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在收入分配和社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再分配的体制构架存在不足。第一.税收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一是税种不全,现在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税种是靠个人所得税和储蓄存款利息:二是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贡献率不高。加大个人所得税对初始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二,我们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制度设计上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三)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税收体制及收入调节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

我国高收入者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合法收入,另一部分是非法收入。有的高收入者完全靠合法收入,有的则完全靠非法收入,而不少人是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部有。针对我国高收入者的现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征收合理税赋,并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来补贴低收入者,同时控制或减少高收入者的非法收入。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工作,保证弱势群体的合法收入。

(四)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我国农民人数众多,而且是低收入者的主体,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是实现“扩中”目标的关键。把农民引入市场,通过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手段,保护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的 12 利益,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激励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几年那些头脑灵活、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将成为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来源。但是,当前他们的职业技能仍然不足以成长为较高收入者,还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其职业能力。如果把劳动保障部出台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范围扩大到这些农民。将这些农民中的优秀部分培训成高中级技术工人。不但会增加我国目前急需的技术工人队伍,而且会确保城市化过程中进城的农民安居乐业,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在这个意义上说,为农民提供各种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也是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关键,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乎,降低低收入者比重,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我国目前大约有4000万人处于收入的最低层,这些弱势群体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下岗后长期未再就业的职工、部分提前退休和早期退休人员、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职工、因疾病年老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者、迸城靠出卖体力为生的农民、中小民营企业中的体力劳动雇工等。对这些处于最低层的弱势群体,需要给予重点关注,采取的政策取向是强化社会保障,确保其最低生活,并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于城镇低收入者,应适当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失业救济标准。对低收入者中的农民,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他们的收入。一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二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三要建立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基本需求,向农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制度;四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村贫困户的救济纳入全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六)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的调节作用。

第三种力量是指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之外的力量,包括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宗教组织、民间团体等)和居民个人。从收入调节的角度看,可以将其视作为调节的一种力量。营利和非营利机构以及居民个人通过无偿地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实物或货币形式的援助,会使低收入阶层收入增加。营利机构向低收入阶层提供援助的来源一是其利润,若为利润则实际上是收入从股东或所有者与职工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二是职工(雇员)捐助,若如此,则是营利机构职工的收入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非营利机构向低收入阶层提供的援助的来源一般是各种机构和个人的捐助。非营利机构的活动就是使收入从援助机构和个人向低收 13 入阶层转移,亦即使一部分收入减少,而使另一部分收入增加。因此,第三种力量能够发挥收入调节作用,消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能忽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兴华、张文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中国物价》2002年第七期 [2]伞锋、刘红:《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协调增长》,《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51期。[3]《2001年城市居民收支的特点分析》,《中国信息报》2002年5月20日。[4]陆纯:《国家统计局公布城市居民收入情况》,《北京青年报》2003年8月1日

[5]中国社会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2年7月9日。

[6] 陆纯:《国家统计局公布城市居民收入情况》,《北京青年报》2003年8月1日

[7]肖俊彦:《城乡收入差距态势与对策建议--(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研究报告之五》,中国财经论文资料网http://www.xiexiebang.com,2002年1月22日

[8]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2年11期

下载河南大学《经济学》论文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大学《经济学》论文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问题的研究 姓 名_____ ___ 专 业_____经济学__ ____ 考 号_ _ 指导老师___ 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 ___ 完成时间____ _____ 联系方式 编号:摘要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河南省自学考试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作 者 :常 耀 辉 专 业 :经济学本科准考证号:020612101174 成 绩: 联系电话:完成时间:2013年7月30日 目......

    农业经济学论文要求

    1. 农业现代化与三化协调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 农村土地问题 4. 劳动力转移情况 5. 农村金融 6. 农村组织制度方面 7. 粮食问题 8. 农产品流通体系 要求:1.第一张是封面:题......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附录五: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自考委和省自考委的规定,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考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且毕业论文合格,方能毕业。撰写毕业论文是......

    河南大学自学考试经济学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姓名:__ _ ___ 准考证号:______ ___ 所学专业:__ _ _ 指导导师:_ ___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__ _ ____ 联系方式: 论可......

    河南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全文5篇]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在不断加速。不仅是回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5篇)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 影响及对策 作 者: ×××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 指导老师: 成 绩: 身份证号: ×××××......

    河南大学自考论文,河南大学旅游管理自考本科论文写作要求

    河南大学 旅游管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辅导大纲一、河南大学旅游管理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资格 凡参加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本科考生,必须完成考试计划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