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 共绘经济发展蓝图

时间:2019-05-15 06:1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 共绘经济发展蓝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 共绘经济发展蓝图》。

第一篇: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 共绘经济发展蓝图

在近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逐渐形成,经济区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地区的城市和经济建设,逐渐成为衡量地区乃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而今,“大西南经济圈”——这一新兴经济发展中心的崛起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里拥有通江达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拥有一流的人才和科技优势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目前这些潜在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度过危机时期,正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此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再次站在了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入剖析经济发展动向、探讨企业发展的困境和前景,在宏观经济、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结合知识理论和企业实践经验,对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做出新的解读。

2010年,清华EMBA特别关注中国几大经济圈的发展现状,第一站便走进四川地区,举办“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系列活动,邀请着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在成都举办管理论坛,解读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走势,跟当地企业家深入探讨企业发展问题。同时,清华EMBA汇集当地优秀校友企业家,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家联合会等机构,整合当地和外省市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资源,举办高峰对话、酒会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凝聚地方经济发展力量,共商区域发展大计。2010年12月,清华EMBA还将以此为平台,邀请外省市的优秀清华EMBA企业家走进四川,邀请目前在读的近700位企业家共同抵达成都,进行考察和交流互动,带动商机,增强跨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

共商西南发展大计 清华EMBA走进成都

在以“星火燎原 势动西南——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为主题的新闻通气会上,四川省企联副会长、原省委副秘书长龚炤祥,四川省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显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邮政储蓄银行四川分行行长敬宗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教育中心主任廖理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教授共同出席了媒体见面会,清华E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勇老师主持了该次媒体见面会。见面会现场,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华西都市报等二十多家四川省主流媒体对此事给予了特别关注,并进行了报道。

在新闻通气会上,四川省企联副会长、原省委副秘书长龚炤祥对清华EMBA走进成都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的系列活动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教育中心主任廖理教授也在会上致辞,表达了清华经管学院对于推动西南经济圈发展的希望,并表示,希望在清华百年即将来临之际,能够用清华EMBA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学科知识、广阔的校友网络,真正对四川及广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助力作用。

在新闻通气会后,所有嘉宾及媒体共同来到清华EMBA名师管理论坛现场,与现场300多名当地企业家共同聆听了李稻葵教授以“西南经济圈崛起——中国经济新格局”为题进行的主题演讲。

直面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 系统性金融风险须高度关注

11月19日下午2点,清华EMBA名师管理论坛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绵阳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了清华EMBA四川同学会的大力支持。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四川省经信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伍培光,省企联副会长、原省委副秘书长龚炤祥,省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显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教育中心主任廖理教授,四川宏达集团董事长刘沧龙,四川攀钢董事长樊政炜,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志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邮政储蓄银行四川分行行长敬宗泉,青岛特锐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刘乃生等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四川省的企业家和高管300余人。论坛由清华E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勇老师主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教育中心主任廖理教授在论坛开幕前致辞。他表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依托清华百年沉淀的大学传统所建立的大学商学院,拥有独立商学院无法媲美的优势,即强大而敬业的师资阵容、广泛而雄厚的国际合作资源、精致的课程设计、严明的教学管理、以及充满凝聚力的校友网络。清华EMBA名师管理论坛是由清华EMBA教育中心推出的系列公益论坛活动,至今,已经走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太原等近百个城市,数十位管理大师登上“清华EMBA管理论坛”的讲台。随后,廖理教授简要介绍了清华EMBA的情况,并向在座的企业家们表示,明年是清华大学成立一百周年,希望能有机会在清华相聚。

随后,龚炤祥会长、吴显明副会长、廖理教授和李稻葵教授共同上台为“四川省企业家联合会创投工委”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龚炤祥会长在随后的致词中,介绍了“四川省企业家联合会创投工委”的具体情况,并对清华经管学院对四川地区企业创投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之后,李稻葵教授展开正式的主题演讲,深入解读了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之后,未来十年企业家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西南经济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李稻葵教授认为发达国家在未来5-10年很难走出一条比较快的道路,而世界经济的希望在于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过,而未来的十年也一定是个蓬勃发展的十年。同时,全球经济结构、货币体系也在这十年中不断演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全球化固然使得发达国家的一些大企业获得了盈利,但是也带来了失业等问题。所以未来十年针对中国、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将会不断上升,针对人民币的货币的压力将会不断出现。第二,以北欧、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担忧气候变化的问题,目前“全球应该减碳”的价值观念已经上升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并逐渐成为全球的意识形态。

面对以上经济环境,李稻葵教授认为企业家必须面对三个改变。第一个是从依赖外部市场转向依靠内地发展的大国发展战略。第二个就是要缓解社会矛盾,凝聚改革的共识。他表示,今天的改革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复杂,其中在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矛盾就是住房问题、房地产问题。第三个是绿色发展,这可能对于中国发展来说,即是重大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教授还就央行加息后,货币政策的走向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在经济确定稳定增长时,可以考虑转向稳健的、甚至谨慎的货币政策,但是,目前货币政策还未变调。而当前主要的观察点就是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否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不再出现大规模的下滑,那么下一阶段整个货币政策取向讨论的变化就可以进行了。他说:“一旦经济增长率出现稳定,货币政策可以从现在适当宽松的转向稳健的甚至于谨慎的货币政策。当然条件要成熟,并不是说今天要转型。”

李稻葵还强调有三种形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高度关注:首先是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的泡沫。其次是,大规模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下滑,也会带来整体的经济冲击。他特别强调短期内的资金倒流风险,并表示极高的资金流动性带来的是未来5-10年随时引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严格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战略的底线。

集结清华EMBA西南力量 共建区域经济未来

活动期间,特意赶来参加本次系列活动的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四川省政府向“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系列活动举办表示热烈欢迎。黄省长说,西南经济圈是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崛起者,今后要把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和突破创新,使西南经济圈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表示李稻葵教授主讲的本次“清华EMBA名师管理论坛”解读宏观经济走势,结合湖南经济发展特点,帮助当地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共同分享知识、进行了智慧碰撞。最后,他对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表示感谢,并对即将于今年12月份举办的清华EMBA近700位企业家走进成都的系列活动表示欢迎。

在省长致词之后,四川宏达集团董事长刘沧龙,四川攀钢董事长樊政炜、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志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等四川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着名企业家登上讲坛,与李稻葵教授共同就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展开了互动交流。

谢明是为清华EMBA校友,他在论坛互动环节中,也跟大家分享了在清华学习期间的收获和感悟,“对企业发展有着切实帮助”不仅是他们的心声,也是近50名四川地区的清华EMBA校友和同学的共同感受。他们在清华EMBA两年的学习中,跟随学科名师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开阔视野,并逐步转化为自我的知识能量和智慧源泉,寻找到突破发展的瓶颈,回到四川继续推动企业成长,并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来自全国26个省市地区的清华EMBA校友网络平台,也带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论坛的最后,谢明代表清华EMBA四川地区的校友和同学表示,他们将以清华人“行胜于言、厚德载物”的精神信仰,依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资源优势,努力推动西南经济圈的发展,发扬企业家精神,尽到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集合清华EMBA在西南地区的实力和资源,真正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规划引领建设共绘幸福蓝图

规划引领新城建设共绘幸福***蓝图

2011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推进***新城建设。根据***区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结合当前***城建工作实际,积极谋划***新城建设,并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紧抓“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主体方向,以“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管理有序、环境优美”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新城建设。更加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村镇特色建设,突出城市环境整治,不断改善百姓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构建“生态、富裕、和谐”的新***。

二、基本原则

***建设所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方面将遵循“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注重管理、塑造特色”的原则,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提升城市建筑品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三、主要工作思路

(一)以统一规划为原则,引导***全面合理发展。

1、加强规划统一指导。

严格按照***新城总体规划指导原则,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强化建设实施项目的经济分析和项目建设的行动计划的制定,明确合理的开发建设时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明确近期建设与远期需求的建设衔接,引导城镇集中连片建设,逐步配套完善。

2、深化村庄规划编制。

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体现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地域文化传承等要求,在优化村庄规划布点的同时,继续深化中心村和保留村的村庄建设规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村庄建设规划水平,更好地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体现村庄自然风貌和自然肌理,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遗存、乡土风俗等村庄特色。

3、健全规划监督体制。

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监督检查制度,规范镇村建设行为,加大规划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依法管理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公众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的机制,发挥公众监督作用,严格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罚,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城市建设环境。

(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构建***新城和谐新局面

1、突出市政设施完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继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靓丽的城市景观,努

力打造宜居环境。加快对***老镇区及城中村的城市化改造,加速城市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依据新城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加快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处置、路灯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2、突出居住条件改善,优化居民生活空间。

根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建设,整合城乡生活空间,加大农民向镇区和农村规划居民点集中。

一是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逐步完善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使集中居住点成为我街道农村住宅建设的主要方式。二是引导农村道路、通讯、信息、能源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逐步向规划保留农村居民点延伸。三是做好镇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

(三)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实现***城镇建设新突破

1、健全组织机构。

建设所通过所长主持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操作的组织结构模式,进行全街道农民安置小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民建房审批、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

2、完善规章制度。

建设所将进一步严格按照《***区***街道农民建房管理暂行规定》中内容实施农村建房审批工作,对各村(居)建房

负责人进行《暂行规定》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不断梳理审批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在街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法》和《合同法》进行项目质量和生产安全的检查工作,确保建设项目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3、加强业务培训。

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知识培训,增强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专业素质。针对农村建房和基础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和市、区两级建设部门沟通联系,准时参加各种会议和各项业务培训,同时定期召开单位内部会议,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4、加强督促检查。

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完善项目月报制度,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督查,重点督查工程实施、目标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等情况,确保各项工程及工作严格按照规划及管理规定实施。

(四)以改善环境为抓手,实现***新城特色建设

1、进一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继续加快村庄建设整治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提高村庄整治的针对性地区,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违章建筑拆除、村庄绿化、环境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扩大示范效应,同时传承地域文化,加大

对村镇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和古村落、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培育。通过村镇建设整治,使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充分发挥绿化生态、娱乐休闲等功能。

2、积极扶持和发展特色中心村。

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发展基础和影响范围等综合因素,筛选一批条件成熟、具有发展优势的中心村,结合地方乡土风情文化进行特色建设,中心村要强化居住与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镇村生产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优化生产力和人口的空间布局,把新农村建设打造成新城统筹发展的亮点。

(五)以心系百姓为准则,提升农民建房服务水平

1、完善规章制度。

继续严格按照《***区***街道农民建房管理暂行规定》中的内容实施农民建房审批工作,对申请建房户坚持个人申请、四邻签字、村组签意见、城建土地部门现场看样拍照;对符合建房条件的,实行部门、分管领导会签后发动工通知书,交纳建房保证金,现场放样;建成实地验收后,发建房许可证。同时将不定期的对各村(居)建房负责人进行《暂行规定》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不断梳理审批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积极整改解决。

2、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人民群众对《暂行规定》中不理解的内容或者疑难

问题,委派一名窗口办事员负责政策解答,并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态度热情,积极主动。

3、特事特办原则。

针对如危房险房翻建和维修等紧急的申请手续,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先进行实地调查和审批,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设所将继续坚贞不渝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区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从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出发,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总结经验,奋发图强,再接再厉,为建设美丽、文明、和谐的***滨江新城贡献力量。

***街道建设管理服务所

2011年8月5日

第三篇:共享教育资源 共绘均衡蓝图

解放思想敢为先

栉风沐雨写春秋

——2010学“公述民评”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为认真总结、评估我校一学年来的工作和发展情况,自觉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管理水平与工作绩效,现按余教[2011]104号文件意见,今天我代表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向大家作2010学年学校工作述职报告,题目是《解放思想敢为先 栉风沐雨写春秋》,请予评议。

2010学年,是我校历史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既是“十一五”师干训工作的总结之年,又是“十二五”师干训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实施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的丰收之年。

继去年二月教育局王标局长代表我市在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作了题为《创领雁工程品牌 走内涵发展之路》的经验介绍,四月份我又在全省县(市)级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会议上作了《领雁工程 精彩在基层 希望在农村》的典型发言,六月份浙江省师干训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如此等等,使我校一举获得浙江省“十一五”师干训工作先进集体,也是我校第三次荣膺这一光荣称号。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再一次奏响了余姚师干训工作新思想、新模式、新高度的时代赞歌。

这是我们全校广大教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一年多来 “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成果。

此后,丽水市教育局局长亲自带领全市九个县(市、区)的分管局长和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校长)前来我校考察;杭州地区的富阳、临安等县(市、区)教育局和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校长)都先后前来我校作工作访问与交流。

今年5月5日,在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总结表彰会上,我市教育局王标局长作为县(市)区一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唯一代表,又作了题为《着眼内涵发展 增强教育软实力》的典型发言,专题介绍我市实施“领雁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在全省教育系统影响极大、好评如潮。对此,我校也被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破例直接推荐为浙江省实施“领雁工程”先进培训机构(全省仅六家)。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切实履行学校发展目标,积极完成“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十二五”期间师干训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尤其是在总结、提升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后续管理与行为跟进”工作中,我们以“解放思想再跨越、转变作风再落实”学习实践主题活动为指南,以服务农村教育为宗旨,走进农村学校,走近农村教师。在整个工

程期间,先后组织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送教下乡”和学员课堂展示活动270多次,学员汇报课290多次,受训面遍及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一线教师,满意率达到95%以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出了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再次践诺了: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的“立足小学,强化初中,服务高中,衔接幼教”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理念。

一年来,根据市教育局党委的统一组织与部署,我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在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同时,带领班子同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等全会精神,并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和思想现状,重点研读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纪法规和廉政书籍。在局党委组织开展的读书思廉征文活动中,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边学边思,边思边悟,边悟边写,撰写了题为《清白做人平安一生》的体会文章,并荣获高中组一等。通过学习和反思,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校长只有经常学习,时刻思廉,身体力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筑牢反腐防线,真正做到修身养性、怀德自重、廉洁从政。

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努力坚持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为指导,以读书引领施政,用行动践行诺言。在工作中虚心听取班子内部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作用。特别是,实施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以来,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能结合本地实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针对我市农村教师的现状,实施了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心灵”为理念的培训策略。并在每次制定实施方案前,专门组织教师下基层,进课堂,认真听取农村一线领导和老师们的意见,再写出专题调研报告供上级领导决策与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创造性地实践并总结了骨干教师培训“后续跟进”的教师教育新愿境,已经收到了明显效果,也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为此,由我组织参与并主持的宁波教育学院白晓明院长的“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服务型培养范式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知行合一·三段培训”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探析》已经圆满完成,当前正在申报专家鉴定和成果评审工作,其结题报告已在“2010年中德学术研讨会——新形势下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与培训模式”上交流发表。

去年8月至今,全市共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627人次,新教师上岗培训286人次,幼儿教师培训2550人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师培训442人次,与其它单位联合举办的学科疑难问题培训等近10000人次。此外,还有学历教育班 8个,在读教师234人;中小学校长培训210人次,后备干部培训56人次,今年暑期又正式开办了余姚市首期幼儿园园长后备干部培训班,参训学员34名,力争在今年内完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新教师培训、幼儿教师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师都是在炎热的暑假里完成的,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为此,今年我们组织的新教师拓展培训——军训,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师的免费、分层、按需培训项目,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宁波日报》、《余姚日报》和余姚电视台各大主流媒体纷纷作了专题报道。

在行政管理方面,多年来我们自觉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工作理念,并从我校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一个“制度至上,人文操作”的现代化管理新格局。我的行事风格是敢作敢为、勇于创新,“你办事,我挑担”,直面不良习气,甘于承担责任。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创设了学校行政二级管理的全新模式,建立了一月一次的校务会议制和一周一次的行政会议制,并分别作出月工作和周工作安排。尤其是在一月一次的校务会议上,先由中层各职能部门提出月工作计划,并在校务会议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再由中层各职能部门领导进行布置和落实。充分发挥了学校各处室、部门的职能作用和集体智慧,使学校的各项决策和措施更加透明、更加阳光,使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与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更加贴近、更加一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次岗位工资调整中,尽管由于政策原因,我们个别教师也有感觉“吃亏”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大家都能顾全大局,互相体谅。

在民主理财方面,多年来我始终坚持:“职能部门办理,分管校长审核”的办事原则。自觉倡导增收节支,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各部门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了钱办好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肯做“难人”,敢抓敢管;为了把学校的事情做好,我不怕得罪人;为了把这支队伍带好,我身先士卒,自觉遵守自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承诺的“七项内容”。我的人生信念是:在现职岗位上,既要保证自己少犯错,也要保证我们这个团队里的其他同志少犯错。例如,我们学校对一些高档次的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班,都要安排两到三天的外出考察活动。对此,学校从不搞“一揽子”,而是让组班教师自行组织、自行联系,学校派人参与、协助。多年来,我们学校没有看到过一封由上级有关部门转来的举报信,也没有听到过一个举报电话,更没有发生过一件“暗箱操作”,违规办理的公务、商务事件。在这里,一要感谢上级领导关心与支持,还有学校各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严格把关,更要感谢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与真诚理解。

时至今日,我们学校始终把《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校务公开制度》挂在门口大厅的墙壁上,尽管可能已经成为形式,但至少说明我们坚持把“校务公开制度”放在心上,并给人以一种真实的警示与提醒。在培训收费方面坚持做到:按实申报,收支分开,政府买单,专款专用。去年底我校接受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制度性财务审计,从当时反馈的情况看,我们学校的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是规范的、透明的。以我们的责任和诚信还广大教工一个知情权和参与权。

此外,受市教育局党委、教育工会和局办公室等部门委托,一年来共承办“爱与责任”师德论坛等全市性活动五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共刊出“活动简报” 40多期,回收问卷调查600

余份,并进行了认真分析与统计;编印“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主题活动成果汇编一本,余姚市校长(书记)“读书思廉”征文集一本;完成调研报告3篇,撰写省市各种会议材料9份,很好地完成了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工作和任务,得到了市局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回顾我校一学年来的工作实绩和发展概况,既感到责任重大,又觉得十分惭愧!今天的述职报告也有许多不足与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赐教!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起努力,“解放思想再跨越、转变作风再落实”,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共创“十二五”期间教师、校长培训工作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

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

朱祖益2011年8月27日

第四篇:关爱女童教育 共绘春蕾蓝图

关爱女童教育 共绘春蕾蓝图

蔡都三小加强女童教育的几点做法

今天的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妇女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因此关注女童教育,提高女童的入学率,是当今学校工作又一着力点,为此,我校采取下列措施,来保证女童教育的健康开展。

1、以成才教育,营造女童群体发展氛围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唤醒女童独立意识。通过开展《三理教育》对女童进行青春期指导,倡导女童珍爱生命,争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好女孩。同时,邀请社会杰出女性作“非常青春我做主”系列励志报告,邀请事业有成的女家长做国旗下演讲,通过杰出女性与成功女性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故事,树立女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激励女生用崇高的理想鞭策自己,用美好的情操陶冶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勤奋学习,不畏艰辛,敢于竞争,追求上进。进一步激励女童求真、向善、内美。

2、以家校活动,拓展女童成长发展空间

一是采取学校家庭社区立体组合模式,将学生社团活动融合于家庭、社区、社会资源,指导女生参与社区爱心活动、交流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特别重视家访活动,按照要求把人最基本的情感、最基本的关爱,投向了我们的女童,尤其是有困难、有问题的女童。同时呼唤家长,引起共鸣,齐心协力,让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女童在更需要大人们呵护的时候得到应有的关心,开展“同一蓝天下,爱心手拉手”

活动,使困难女童、问题女童在生活上,心灵上,精神上得到慰藉,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

3、以课程建设,推动女童教育纵深发展

为了促进女童健康成长。我校征订了《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地方教材,内容包括青春期教育、形体礼仪、人际交往、自防自护等,每周开设一节课,指派专职教师上课,指导女童认识女性之美,追求女性之美,做到美丽保健,纠正心理偏差。

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女生健康人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专设女生心理辅导中心、增设“心理咨询室”、开展“美丽女生”征文活动,激发女童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4、以教法改革,促进女生全面发展

纠正“女孩不如男孩”的性别偏见,改革教法学法,实施因性施教,增强女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增添女生探究的勇气,提高女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智能和品行。比如:数学科组的老师根据女孩语言优势,从训练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入手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改变女生死记硬背数学定理的陋习。注意培养女生的质疑能力,养成探究习惯。

补充教材内容,提高女生“四自”(自强、自护、自理、自律)意识。学校以科组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把卓越女性的优秀事迹补充进教材,让女性教育女生。比如:思想品德科组向学生介绍活跃在当今世界舞台的女性精英,语文科组组织发掘语文教材女性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这些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女性也是民族脊梁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振兴的生力军,从而帮助女童克服自卑依赖心理,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正视男女之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坚信,求真务实,就一定能够创新思路,深化女童教育的内涵,拓宽女它教育的途径,提高女童教育的水平,开创女童教育的新局面。

蔡都三小

2013.10

第五篇:谱写生态文明新篇 共绘小康社会蓝图

谱写生态文明新篇 共绘小康社会蓝图

周马恩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奋斗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3年10月,这是一个天高云淡,秋风拂面的季节。在徐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权和副部长何华辉陪同下,我跟随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副书记洪德辉、区委宣传部部长莫菲和区委党政办主任李武等领导,率领该区各乡镇、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一行几十人驱车到徐闻县新民村、灵山宫村、广安村等生态文明示范村进行实地考察与经验交流。期间,我们听取了陈权部长和何华辉副部长对以上示范村情况进行详细地介绍,并与广大村民进行面对面交谈和经验交流,且我们还受到徐闻县委副书记陈荣热情款待,及听取了他对徐闻生态文明村创建中所总结出的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的介绍。

在经过这次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后,再结合以上领导的经验之谈,以及大家对徐闻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极高的评价和肯定。我终于发觉近几年来,地处粤西地区的徐闻县,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千方百计为当地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以共建美好家园走小康道路为目标,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的活动,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却颇有农村特色见成效的道路,谱写了徐闻生态文明新篇章。

(一)把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并以其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抓

为什么要把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呢?

徐闻,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面积1862平方公里,全县人口约有66万人,却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以前,在粤西地区这块红土地上,徐闻县还是一个比较干旱、贫困、落后的县,甚至作为连接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岛的徐闻县,还经常闹出这样的一个笑话:从徐闻经过的外地游客,你若问他们知不知道徐闻这个地方时,大家都摇头说不知道;但你若问大陆到海南岛需经哪个地方(县)过海时,大家一定会说“海安”,却不知“海安”,其实只是徐闻的一个镇罢了!

1998年底,正在湛江召开现场会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和省长卢瑞华等,率领全体与会同志前来视察徐闻旱情。当他们看到徐闻人民打井治旱苦战旱魔的动人场面和取得成效后,省领导对徐闻打井治旱的战天斗地精神和农业发展思路给予充分肯定。于是,在这次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加快雷州半岛西南部(主要是徐闻县)改水治旱,建设雷州半岛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

为了认真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湛江现场办公会议精神,从1999年初到2001年底,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徐闻一共投入改水治旱资金达2亿多元,不但根治了旱魔,为农业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保障,而且解决了大部分缺水村庄人的饮用水问题,使大部分农村告别了缺水的历史,从而解决了制约徐闻农村发展最重要的“瓶劲”。从此,徐闻大地上花香鸟语,四季如春,万顷农田瓜果收获不断,农业连年获得大丰收,农民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大幅度增长。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9.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就达25.89亿元,比1998年增长32.25%;农民人均纯收入3954元,比1998年增长3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2亿元,人均储蓄3260元,比湛江市人均值高出56元,成为湛江市发展较快地区的县(市、区)之一。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可是,农村的居住环境却不尽人意,其主要表现为农村大部分的村庄没有规划,村道弯曲、狭窄、闭塞,环境卫生差,缺少娱乐文化场所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两个精神文明的深入开展。

人们常说:“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

据说,徐闻县角尾乡仕寮村在改水治旱和示范区建成后变成了蔬菜种植基地,可是由于当时的路是红土路,一旦遭遇下雨天就满地是烂泥,汽车开不进来,蔬菜运不出去,白白烂掉,给当地农民造成重大损失。为了彻底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村民便自发组织起来修路,成为徐闻县最早建水泥村道的村庄。在仕寮村影响下,处于城南乡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内的灵山宫村,也迅速自发行动起来,掀起一场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热潮。仕寮村、灵山宫村的自发行动,为徐闻积极开展该项活动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及带头作用,一批经改水治旱和示范区建成富起来的村庄,都纷纷要求修建村道。

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响应广大农民群众强烈呼声!2001年徐闻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农村开展创建“文明新村”活动,2002年为迎接湛江市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会议在徐闻召开,全县决定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并以此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来抓。而这项活动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无形之中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于是徐闻县委、县政府决定把这项活动当作一件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事实上,两个精神文明是相互推动的,没有改水治旱和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经济基础,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活动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立足农村,自力更生

徐闻县委、县政府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以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这一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作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也许,凡是到过徐闻的人,目睹徐闻生态文明村一年一个样,无不惊叹这些村庄发生巨大的变化,但这已经不能用三言两语所来表达了。或者,他们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和想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精神力量使这项工作开展得如此迅速,如此深入?又是什么使徐闻在短短几年中,从一个国家贫困县逐步向小康县迈进的呢?此外,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肯定需要很多的资金,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里的确有些奥妙!

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是一个宏大而艰巨的社会工程,也是为了响应广大农村群众要求而开展的一项活动。为此,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立足农村,自力更生也就成了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一句话,群众是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根本。如果不是广大群众踊跃行动起来,积极捐款捐物,投工出力,不计报酬,不计补偿,真正做到“有钱多出钱,没钱多出力”,把创建生态文明村当成自己的事情,这项工作不可能如此顺利开展起来的。

1、村民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2002年3月,徐闻县委、县政府召开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全动员总部署会议后,全县各级挂点领导和镇、村委会、自然村三级干部广泛发动和宣传,广大群众踊跃行动,热情高涨,积极捐资投料,出工出力,主动拆迁家屋、围墙等障碍建筑物,并出现了退休干部捐出退休金,“打工仔”汇回“辛苦钱”,外嫁女为娘家捐款表爱心,五保户捐出多年积蓄,七十老妪拿出私房钱,八十老翁勇修路,残疾人拄着拐杖争出力,“红领巾”不甘落后假日课余竟帮忙„那一幕幕感人画面,层出不断。他们以视修路为已任,以多出力多贡献为荣,不计个人报酬得失,为了节约成本,有的村庄还专门成立了自己筑路队和青年突击队,从规划、设计、拆迁到路修好完全都是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亲手完成的。一句话,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之所以开展如此顺利,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主导作用。

古人常说:万事开头难!

2002年初,徐闻县灵山宫村响应全县号召,决定抓住这一个机遇把该村建成徐闻第一个生态文明村。在召开村民大会时,该村在城南乡(现改为南山镇)政府工作的“芒果大王”李大谋回来了。这时,全村的人都说:“听大谋的没错,干吧!”刚开始创建生态文明村,这里的确遇到不少困难,资金问题且不提,就以规划涉及拆迁围墙、房屋等建筑物,这些无一不是得罪人的事。于是,有些亲朋好友暗示李大谋:“你是出外的人,千万不要干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搞不好还会引火上身呢?”可他却说:“我回来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干点实事,理所当然,就是火烧到自己身上,我死不为憾。”为此,他对于那些闲言闲语全然不顾,并把全部精力投到创建工作中。拆迁时,哪家有阻力,他就往哪家去,苦口婆心,有时做思想工作连饭都顾不上吃。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灵山宫村告别了旧日那老旧的村容村貌,呈现在大家面前是一幅:纵横交错,宽敞笔直的水泥村道,道路两旁花草林立,庭院深幽,瓜果丰硕,隐隐飘香,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相融为一体的现代文明人的新居所。

2、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积极筹集创建资金。“五个一点”即是各地采取了“挂点干部和挂点单位捐一点,村民筹一点,外出人员助一点,镇村拿一点,上级有关部门给一点”等办法,通过内联外引,较好解决了材料和资金等困难问题。据统计,到2002年12月,徐闻有213条村庄轰轰烈烈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共发动干部群众投入资金达2.38亿元(含报捞捐料)。

徐闻县仕寮村被戏称为“猪屎坑”而远近出了名,这里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一度成了“空心村”。为了修路,80岁高龄的钟周家老人,全家20来口共挤几间茅草房,他们多么渴望能够盖起一座新房,但为了支持修路,还是把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积蓄起来的3000多元捐献了出来,最令人感动的是老人家甚至连要买寿床的100块钱也捐出„在不够一年的时间里,该村群众捐款30多万元,石头与沙土3000多立方米,施工修路时,一旦村中开工广播响起,大伙不分男女老少一起上,硬是修起一条长3000多米的水泥村道,与平整出2000多米长村道路基,从根本上改变了仕寮村落后的面貌。

徐闻人民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中,遇到重重困难和出现各种矛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们克服了“等、靠、要”的各种思想,自发组织起来,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实现了建设自我美好家园。而实践也证明了,只要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行“有钱多出钱,没钱多出力”的群众路线,大家齐心协力,自力更生,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且在欠发达落后地区也是可以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的。

(三)以修路为切入点,逐步推进“四通五改六进村”

“要致富,必先修路!”

徐闻生态文明村创建之所以取得如此快的进展,其中有一条就是以修路为切入点,逐步推进“四通五改六进村”,让农村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并经过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造住房,把党的政策进村、科学技术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法制教育进村、卫生习惯进村,使农村脱离落后面貌,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与城市一起向小康社会迈进。

徐闻县委书记黄心强说:“生态文明村的内涵很丰富,包括道路硬底化,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等方面,它是徐闻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主要举措,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据不完成统计,2003年徐闻硬底化的乡道建设总投人4800万元,全县人民为修路捐款捐物达1380万元,以工代劳节约资金800多万元;生态文明村创建共投入资金3.56亿元(含群众投工投料),修路1058.93公里,改水18076户,改厕12781户,绿化庭院21182户。

据说,徐闻乡村道路都是以4.5米宽、18厘米厚为统一标准建设的硬底化水泥道路。2003年湛江市完成这种乡道300多公里,徐闻县即是207.5公里,占了全市一大半。在乡道建设上,省交通部门给予每公里补助5万元,市政府每公里补助3万元,县政府在财政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拿出100多万元每公里补助5千元,形成了三级政府都有补助的政策。为此,徐闻县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452.2公里硬底化的乡道目标,第一年完成200公里,第二年150公里。为了这个目标,徐闻人民上上下下,团结一致,掀起了一场修路的热潮。

徐闻县北潭村在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工作的邓家壮副局长,当他看着全县轰轰烈烈掀起修路潮,看到开展生态文明村的村庄一天一个变化时,他再也坐不住了。为了回村修路,他动员在徐城镇团委担任书记的儿子邓庆坚一同回家乡,决定发动乡亲们把村中的路修起来。刚开始时,村中有很多人不理解,有的还指着他们叫骂,但他们父子俩修路的念头可是从未动摇过,邓家壮副局长还坚守着两个信念:一为修路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一为一个人不管在外干什么,即使你当官有钱多风光,但若不为自己家乡做点好事,你就会愧对自己的父老乡亲。于是,上阵父子兵。他们一方面耐心做大家思想工作,一方面带头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来证明给大家看。这时,乡亲们才终于醒悟过来,大家纷纷行动起来,跟着他们干起来。在修路时,父子俩轮流监守在施工第一现场,不管白天黑夜,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他们带领大家不但把村道连县道几公里长的硬底化水泥路修起来,而且筹集了几十万元把村中三口池塘修好,种上花草树木,修建了石桥石凳,还计划在旁边搞一个娱乐广场,从而彻底改变了家乡落后的环境。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以往的泥路晴天红尘滚滚,雨天泥泞不堪走路难,别说是拉货出入,更不敢想找人来投资了。但现在宽敞的道路,笔直平坦,四通八达,把乡村和城市连接一起,汽车飞速而开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路修好了,有的外地生意人便长期住在农村里做起生意来,还有的把加工厂迁到乡下„如今,徐闻创建生态文明村,已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转变,老百姓已是铁了心、壮了胆,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修路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因而只有建好村道乡道,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而乡村道建设责任是村民,只要上下协力内外联动,相信一定能办好,并把生态文明村建设再推向另一个台阶,他们可是信心百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

(四)加强领导重视,实行“百干扶百村”和“千干扶千村”

针对从前别的县市也开展过生态文明村这项活动,可不是徒劳伤财,就是半途而废,无法深入开展下去的这一个突出问题。

徐闻县委、县政府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县委、县政府、各乡镇村委会、自然村都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强领导与监督,狠抓落实;并实行工作责任制,令所有干部摒弃过去的“挂点挂名心态”,真正做到全身投入到创建活动中,积极发动组织群众,献计献策;还制定了十年创建生态文明村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决不搞“一阵风”。早在1998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湛江)现场办公会议的时候,李长春书记就肯定了徐闻发展农业的思路。2000年4月13—14日,李长春书记再次到徐闻视察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并把这里作为他挂的一个点来抓。李书记的关怀大大地加快了徐闻热带农业产业带建设的步伐和推动了徐闻创建生态文明村思路的形成。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原广东省副省长)、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湛江市委副书记李康寿等省市主要领导先后在徐闻挂点工作,从而大大激励和鼓舞着徐闻人民为创建生态文明村的信心!

从2002年3月开始,为了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这项工作,徐闻县委决定发动全县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回乡带头建设生态文明村,开展“百干扶百村”活动。一时之间,从县委书记黄心强、县长许顺到各乡镇(局)第一把手,全县有166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回乡挂点134条村庄。在挂点干部的组织推动和群众支持配合下,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全县就集资1000多万元,建设水泥道路60多公里,创下徐闻农村道路建设最快的记录。6月28日,为了加快生态文明村的开展步伐,徐闻县委召开九届七次会议,并做出《关于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决议》,于是建设生态文明村热潮再度升温。2003年初,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外出人员二次挂点,2000多人奔赴家乡,开展“千干扶千村”的做法。据统计,到2003年8月,徐闻已有35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回乡挂点开展创建活动,挂点村庄336条,创建生态文明村303条。另外,已规划备料待建的村庄有102条。

为了调动广大干部与群众的积极性,徐闻县委书记黄心强带头挂点在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徐闻县石板村委会。在基层工作,黄心强书记带领大家与当地群众一起,真抓实干,硬是把石板村委会6公里长的硬底水泥道路给修建起来,率先完成村委会连接县道和村道的硬底化任务。而徐闻县委副书记、县长许顺挂点在东部最为偏僻的前山至山海这段道路的建设,为了尽快解决这5个村委会3万多群众渔业生产运输问题,他有一个多月都是在农村和大家一起度过的,有时在施工现场办公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而不下来。正是在创建活动中,徐闻各级领导本着为民办实事的作风,与广大群众干部齐头并进,互相支持配合,使干群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不断地增加,才带动了全县人民真正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从而使徐闻这片红土地上的乡村道路,真正成了一条“民心路”,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五)不断加大宣传作用,并积极组织“回乡团”

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中,徐闻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明办是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宣传、监督等方面情况的单位。为此,他们通过树立典型村庄,加强宣传作用,同时组织群众进行参观和学习,定期对开展活动的村庄进行抽查和评比,对于好的村庄给予表扬奖励,对不合格的村庄进行通报批评。通过这些比较使大家找出差距,取长补短,并经过“洗脑”,使过去封建思想严重百般阻挠的人,态度上来个180度转变,成为创建活动中的积极分子,这样就形成了村与村相比,镇与镇相比,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可喜局面。

我们还从陈权部长和何华辉副部长口中得知:“到目前为止,徐闻县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可说是有史以来从没有过这么大的规模,也没有这么深入人心。”为此,在加强宣传作用的同时,大家积极组织“回乡团”,充分调动群众和全社会力量,内外联动,全民共建,使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性活动,为生态文明村创建注入了无穷动力。

有许多村民和村干部都忍不住地说:“如果不是外出人员回来发动组织,路不会修得这么快,这么直,这么漂亮!”据说,这些回乡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有几千人,他们不但起到组织领导作用,而且带头捐款捐物,有的甚至当起“临时村长”、“财务大臣”等。

曲界镇仙安村在广州经商的黄海平,当获悉家乡建设生态文明村后,自己不但一次性捐款8万元,而且放下手中生意亲自跑回村当起“临时村长”,组织大家一起规划和建设;灵山宫村的外嫁女李蝉给村里捐了3万元,新地村外出老板邓图快和邓喜鸿慷慨给村中分别捐了10多万元和5万元;更难得可贵的是迈陈镇北英村在深圳工作的蔡良先生听说自己家乡要搞建设,他专门从深圳请人回来对自己的村子进行重新规划,并一次性就捐了38万元,使村貌焕然一新和4公里长的水泥村道在不够3个月的时间内就修好;还有华南农业大学的邓基泽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军分区司令员李大龙,应乡亲们的请求,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多次往返回乡,亲自领导和组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还有已退休的原徐闻县委书记朱华生和副县长梁位民也分别跑回自己家乡亲手指挥,组织发动群众开展起生态文明村创建的工作;还有„„这些人以实际行动掀起徐闻创建生态文明村热潮,他们热爱家乡建设的行为,以及感人的事迹,已被当地广泛传为佳话。

在“回乡团”带动下,广大村民热情高涨,不仅没人拉后腿,而且出现了村和村之间,镇和镇之间互相竞争,谁都不甘落后的喜人局面。如有的村成立了几个集资小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不但激发大家热情参与,且集资数额不断高升;有的村张贴捐款光荣榜、龙虎榜,竖起功德碑、芳名碑,村民们为了榜上有名,都纷纷加大捐款数额;还有的村成立了劳动分队和青年突击队,开展比赛,大大加快工程进展。由于村民能够顾大家,舍小家,即使在建路过程中遇到拆房屋也能畅通无阻。海安镇广安村有一户农民去年刚盖起一座新瓦房,村里建路需要拆他的房子,可是干部舍不得下手,最后还是他主动要求村干部来拆掉自己的新房子,后来全村人又集资出工帮他重新盖了一幢瓦房。

总之,回顾过去,徐闻县创建生态文明村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展望未来,前景是美好的,相信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徐闻人民一定会不断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展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徐闻县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一要抓好生态文明村规划工作。

徐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权说:规划是建设的灵魂,是建设大纲,规划决定着建设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因此,在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同时,要把规划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要以站在时代的前沿,吸取精华和制定出高标准的生态文明村规划,并要求制定的规划要有科学精神,不能只赶时髦跟风,而是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科学定位,体现个性,突出特色。

对徐闻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徐闻人民要有超前的思维,规划起码要几十年不落后,当然超前的规划不等于在条件不成熟、不具备的时候去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更多的时候是超前规划,要分步实施,把足够的空间留给后人去描绘更生动的画面。规划要严格执行,不能今天搞三纵四横,明天就建二环三路。如城北乡新民村结合搬迁村址建新村,实行路、房、厕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该村住宅做到“四个统一”,即住宅方向统一、面积统一、围墙统一、门楼统一,就是建厕所也做到统一方位、统一图纸、统一资金、统一施工,这种“统一”规划,可以作为生态文明村的一个新典型。

二要提高生态文明村的质量,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品牌。“徐闻是我家,创建靠大家!”

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徐闻村镇掀起了生态文明村创建热潮,村村争做文明村,镇镇争做文明镇,户户争做文明户,人人争做文明人。

虽然徐闻建起了300多条生态文明村,但与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的生态文明村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大家必须不断完善思路,不断提高创建质量。要不断增强环保、文明意识,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城区”、“生态文明小区”、“生态文明单位”和“生态文明户”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和建设生态的观念,制定科学规范的《村规村约》,约束群众不良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推广和普及文化知识,推崇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群众传统的生活陋习,真正把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融入到创建工作中,展示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明程度。

要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龙头,努力打造以全面改善居家环境为侧重点的灵山宫村、以建设文化设施为侧重点的愚公楼村、以庭院建设为侧重点的广安村、以高起点规划为侧重点的新民村、以发展经济保生态为侧重点的后寮村和建设生态旅游为侧重点的包宅村等生态文明村的品牌,继续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深入组织后进村干部及群众前往参观,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转变观念与增强信心,继续通过品牌效应,以点带面,创办试点,培育典型,以试点探路,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县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全面铺开。

三是要以促进生态文明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发展,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

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目的就是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起点,让农民都过上小康生活,都享受到现代文明。

徐闻县龙塘镇包宅村在全面建设水泥村道的基础上,不但安装了路灯,种植了花草树木,还请来旅游部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建设生态旅游村。去年该村旅游业刚开始营运仅2个月就创收10万元,从而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包宅村的成功经验,为徐闻创建生态文明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出路。

为此,徐闻县委、县政府通过抓生态文明村创建,并提出了一条“五字方针”,即“硬”指村的硬件建设,重点是村道的硬底化和供水、供电及卫生、文化设施的建设;“洁”指卫生整洁,包括公共场所和户内都要卫生整洁,重点是公厕无害化;“绿”指绿化,即是搞园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美”指村容、庭院美化,整体上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软”是指软环境,让“四通五改六进村”和公民道德进村入户,提倡人人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敬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只有这样不断推动生态文明村的经济发展,才能促进生态文明村各项工作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村全面发展。随着生态文明村建设深入,徐闻县委、县政府借签创建生态文明村良好经验,积极实施“136”环境工程,即城区建设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并努力把徐闻建设成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滨海绿城”,为进一步扩大生态文明村的覆盖,实现建设徐闻小康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载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 共绘经济发展蓝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华EMBA助力西南经济圈 共绘经济发展蓝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