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奥数 移多补少
移多补少
1、哥哥有32元,给妹妹12元后,两人的钱就同样多,妹妹原来有多少钱?
2、妹妹有60元,哥哥给妹妹12元后,两人的钱就同样多,哥哥原来有多少钱?
3、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50个,第二堆有68个,从第二堆拿多少个放到第一堆后,两堆就同样多?
4、哥哥给妹妹12个苹果后,两人的苹果就同样多,哥哥比妹妹多多少个苹果?
5、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比第二堆多30个,从第一堆拿多少个放到第二堆多少个,两堆就同样多?
6、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50个,从第二堆拿18个放到第一堆后,两堆就同样多,第二堆原来有多少个?
7、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32个,第二堆有48个,怎样调整两堆就同样多?
8、甲筐比乙筐多16棵白菜,怎样才能使两筐白菜一样多?
9、小明给小红18只铅笔后,两人的铅笔就同样多,原来小明比小红多多少支铅笔?
10、甲借给乙15本书后,两人书的本书同样多,乙原来有40本,甲原来有多少本?
11、小红原来有28张画片,她给小明7张后,两人的画片就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12、小飞原来有32张画片,小明给她7张后,两人的画片就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第二篇:一年级 移多补少
移多补少
【专题导引】
如果有两组数量不同的物体,怎样才能使它们同样多呢?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哪组多,多几个,然后把多的一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补给少的那一组,这样两组物体的数量同样多,这样做就是移多补少。
在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时,要弄清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变得同样多,这里要移走的数量实际就是相差的数量的一半,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5】小白兔有6棵小白菜,小白兔拿出1棵菜给小黑兔,两只小兔的菜同样多,原来小黑兔有几棵小白菜?
【*试一试】第一盒有8只皮球,从第一盒中拿出1只放入第二盒,这时两盒皮球的个数同样多,原来第二盒有几只皮球?
【典型例题】
【例1】比一比,哪一行的★多?怎样移才能使两行★的颗数同样多?
【试一试】想一想,怎样移,两行○的个数同样多?
【例2】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1)从第一行拿1个爱心放到第二行,两行爱心的个数同样多,等二行应摆几个?(2)从第二行拿2个爱心放到第一行,两行的爱心个数同样多,第二行应摆几个?
【试一试】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1)从第一行拿1个○放到第二行,两行个数相等,第二行应该摆几个?(2)从第二行拿2个○放到第一行,两行个数相等,第二行应放几个○?
【例3】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10人,第二队有4人,要使两队人数相等,应该怎么办?
【试一试】小明搭积木,第一堆搭了12块积木,第二堆搭了18块积木,怎样移动,第一堆和第二堆搭的积木就一样多了?
【例4】小白兔有15个萝卜,小黑兔有18个萝卜,妈妈又买来7个萝卜,怎样分,才能让两只小兔的萝卜个数同样多?
【试一试】小白鸭有8条鱼,小灰鸭有11条鱼,鸭妈妈又买来5条鱼,怎样分,两只小鸭才有同样多的鱼?
第三篇:移多补少教学设计
《移多补少》教学设计与意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教材简析】
本智慧广场呈现的是“剪纸花”的现实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芳芳有14朵花,晶晶有10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个人的花就一样多了”这个问题,学习用移多补少解决实际问题。
本智慧广场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目标】
1.经历用移多补少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经历摆一摆到画一画的探究过程。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中,感受“移多补少”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用画图法表示移多补少的结果 【教学难点】
总结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
【教具准备】题纸、课件,学具,学具操作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谈话:芳芳和晶晶正在进行做纸花比赛,大家想知道他们的比赛结果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仔细观察,找出数学信息。谈话: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芳芳比晶晶多做了几朵花?
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学生一般提不出来,可由老师来提)
谈话: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个人的花就一样多了?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为解决问题做铺垫。
二、借助经验,探索方法
1.独立思考,初步解决(借助学具摆一摆)
谈话:同学们先来猜一猜,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了?(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谈话: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试着做一做看看能不能解决?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谈话:摆好了的同学和你的同位说一说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汇报,说一说摆一摆的具体方法。
预设:先摆了14个,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了10个,然后再从多的这里拿出2个给黄的,他们就一样多了。
追问:“为什么移动2个,为什么要从4里面移呢,怎么想到给2个?”三个逐一深入的问题
4.沟通联系,优化方式
谈话:同学的办法都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通过摆一摆发现,要想让芳芳的小花和晶晶的小花一样多,我们先一一对应的去摆。再分成2部分,最后移一移,从多的部分里拿出一些给少的,让他们变得一样多,这在数学当中叫做移多补少的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直观的摆一摆,在摆的过程当中,明确了是要从多的里拿出一些给少的才能变得一样多,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三、教师引领,初步建模
谈话:刚才我们是摆一摆找到的答案,如果没有学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想用什么符号来代替小花。(学生明确选定圆圈)
谈话:你能按照刚才摆一摆的过程在纸上画一画吗,把你的想法在图上清楚 的表示出来,看谁想的办法好,能让大家一眼看明白。(学生动手画一画)
集体交流,学生汇报画的方法,生生质疑提出更好的建议不断充实完善画图 方法。
小结:先画14个圆表示芳芳的花,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画10个圆表示晶 晶的花,第二步分,画上小竖线找出多出的部分,第三部移,从多的里拿出一些给少的,让他们变的一样多,但一定要注意,拿走的我们就把他划掉,拿走几个就要在少的那部分画上几个。修改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在学生直观的摆一摆的基础上,找到画图的方法,初步建立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四、内化理解,优化模型
比较摆一摆和画图的共同点,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
1、摆(画):一一对应
2、分:分成两部分
3、移:移动多的给少的
【设计意图】在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发现共同点,通过学生的思考,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模型,达到优化模型的目的。
五、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小亮有8个风车,小刚有4个风车,小亮给小刚几个风车他们就变得一样多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集体订正。
2.小猴摘了16个,小象摘了6个,小猴给小象几个桃子,他们的桃子就一样多了?
出示题目,学生通过画图找出问题答案,在汇报时学生评价强化重点,明确每一部分的具体含义。
3.拔河比赛
谈话:从图中你发现什么?比赛公平吗?怎么样就可以开始比赛了? 引导学生借助移多补少数学思想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的巩固“移多补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能利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解决生活
中的现实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六、回顾反思,感受价值 谈话: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预设:
知识:我知道了什么是移多补少;知道了可以分成两部分„„ 方法:我学会了可以摆一摆、画图、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回顾,进一步深化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反思的意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
第四篇:移多补少 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 85 页,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通过各种联系使学生学会用画图或计算的方法来进行移多补少。
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图形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看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1.芳芳比晶晶多做了几朵花? 2.晶晶比芳芳少做了几朵花?
3.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一样多?
第1个和第2个问题很简单,大家很容易解决,第3个小题难住了大家。
二、回顾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比多少”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拿出小圆片,老师说你来摆。准备好了吗?哪位同学想到前面来。第一行摆5个红色的圆片,第二行摆4个黄色的圆片。提问:用学过的比多少来说一说。
提问:这位同学摆的,能不能一眼看出谁多?他是怎么摆的? 师小结(一边指图一边说):像这样第一个对着第一个,第二个对着第二个,一个一个对着摆下去,在数学上叫一一对应,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加上了小竖线。这部分是相同的,这部分是多的。(板书:多的)
谈话:仔细看,有什么变化?(老师又加了3个红色的圆片)[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比多少,让学生在摆一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同时找到多的那部分。]
三、借助摆一摆解决“移多补少”
1、引发猜想
谈话:想一想,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就一样多?(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答案。)
2、体会多给少
谈话:不管答案是,都是谁给谁? 追问:为什么多的给少的?
揭题:想让两人的花一样多,都是多的给少的。(板贴:多—少)
3、实物操作,验证猜想。
谈话:到底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就一样多?你想怎么办?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摆、画、算一算等)
谈话: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我们先来摆一摆。你想怎么摆? 引导学生说:用红色的圆片表示芳芳做的小花,黄色的圆片表示晶晶做的小花。
谈话:自己动手摆一摆,摆完后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移动的? 师巡视。
[设计意图:在学生知道一一对应摆的好处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摆一摆”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用数学的方法来找到正确的答案。同位交流过程中,老师深入其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后面的交流作好铺垫,并梳理方法。]
5、汇报交流
谈话:我也想摆一摆,有没有想提醒老师的? 学生说,老师摆
(移动前提醒加上小竖线,找出多的)谈话:都听,他说的对不对。和你一样吗? 汇报(1)学生是一个一个移动的。提问:这2个是从哪里来的? 汇报(2)学生是一下移动2个。追问:你怎么知道一下移动2个?
2是4的多少?(一半)
小结:这两种方法无论怎么移,都是先找到哪部分?再从多的里面一个一个移给少的或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半给少的,两人就一样多。所以要(板书:先找出多的部分,再求移动的个数。)揭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移多补少。[设计意图: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知移动的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学生通过思考发现体会移多补少就是先找到多的部分,再求移动的个数,并进一步明白2朵花是从多出来的4朵移来的,2是4的一半。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
谈话:明明和亮亮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让刚学的知识帮帮他们好不好。
谈话:你能把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遍。
谈话:刚才我们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这次用画的方法好不好?你想画什么代表明明和亮亮的小风车? 谈话:画之前,谁想提醒下大家? 生汇报 师指导
移动一个,划掉一个。小结:
[设计意图:从用实物摆—借图分析,是一个方法提升的过程,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尝试画一画—交流,优化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借助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五、反馈练习
谈话:“移多补少”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帮帮小象和小猴好吗? 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学习的快乐吗? [设计意图:总结环节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所学知识,初步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第五篇:奥数 小二教案 13 第二讲.移多补少问题 教师
第二讲 移多补少问题
一、对上节课问题较多的作业题讲评;
二、对比较多少的题型进行巩固复习:
1. 一辆公共汽车里原来共有30人,到站后下去10人,又上来17人。那么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
2. 小红有旧书10本、新书20本,小明有新书18本、旧书14本。小红和小明的书谁多?多多少本呢?
3. 小明身上有30元钱,小华比小明多12元钱,小明比小伟多8元钱。那么小华比小伟多多少钱?
4. 哥哥和弟弟多有很多苹果,而且哥哥和弟弟的苹果一样多。这时哥哥把自己的8个苹果给了弟弟。那么现在哥哥比弟弟少几个苹果?
5. 小张送给了小王5本故事书,这时发现小张和小王的故事书恰好一样多。那么小张原来比小王多几本书?
6.草地上有一些白羊和一些黑羊,当黑羊跑掉8只后,黑羊还是比白羊多4只。那么草地上原来的黑羊比白羊多多少只?
可以在测验时抄在黑板上,也可以测验后由教师读题,让同学口算答题。
比较多少型的题目是本学期前半个阶段的重点。
三、本讲讲义的讲授;
讲义二 移多补少问题
注意:注意让同学们注意本一讲题目与前一讲题目的联系。
1. 小明有20个苹果,小红有12个苹果。小明应该给小红几个苹果,才能使小明和小红的苹果变得一样多?
2. 桌上有两个盘子,第一个盘子里放着21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放着9个梨。如果既想维持桌子上的梨总数不变,又想使两个盘子里的梨变得一样多。那么应该怎么办?
3. 小丽有7个洋娃娃,如果小丽给小花2个洋娃娃,小丽和小花的洋娃娃将变得一样多。那么小花原来有多少个洋娃娃?
4. 哥哥有32块大白兔奶糖,弟弟有18块大白兔奶糖。要想哥哥和弟弟的大白兔奶糖一样多,哥哥应该给弟弟几块大白兔奶糖?
5. 小伟有一些连环画书,后来小军又从自己的16本连环画书中选出2本送给了小伟,于是小伟的连环画书刚好和小军一样多。那么小伟原来有多少本连环画书?
6. 甲、乙两个花瓶里插着一样多的花。现在从甲花瓶中取出4支花放到乙花瓶里。那么现在甲、乙两个花瓶哪个花瓶里放的花多?多多少?
7. 小黑兔拔了16个胡萝卜,又送给了小白兔3个胡萝卜,结果小黑兔和小白兔的胡萝卜一样多。问原来小白兔有多少个胡萝卜?
8. 小黑鸭有11条鱼,小白鸭有13条鱼,鸭妈妈又抓来7条鱼,应该怎样分给两只小鸭子,才能让两只小鸭子的鱼一样多?
9. 姐姐比弟弟多4个大鸭梨,但是好心的姐姐把自己的3个大鸭梨送给了弟弟。现在姐弟俩谁的大鸭梨多?多几个?
10.小明有集邮的爱好,后来小红也跟着小明开始学集邮。这天小明又送给了小红4张邮票,可是数了一下,发现小明还是比小红多2张邮票。问小明原来比小红多几张邮票?
11. 妈妈给东东和南南各买了10支铅笔。两天之后,东东说他的铅笔都找不到了,伤心地哭了。于是好心的南南分给了东东4支铅笔。可是过了一会儿,东东又跑来说他丢的铅笔都找到了。那么现在东东的铅笔比南南多了几支?
12.小华有两盒糖果,第一盒有78粒糖,第二盒有38粒糖。每次从第一盒取出5粒糖放到第二盒里,要这样调整多少次才能使两盒的糖数相等?
习题二
移多补少问题
1. 小明有20个贝壳,小红有10个贝壳,小明再给小红多少个贝壳,两个人的贝壳数量才会一样多?
2. 姐姐原来有50元钱,给妹妹10元后,两人的钱就一样多。妹妹原来有多少钱?
3. 两堆西瓜,从第一堆拿出16个放入第二堆后,还比第二堆多出8个,问原来两堆西瓜相差多少个?
4. 哥哥和弟弟一起去捉蟋蟀,哥哥比弟弟多捉了5只蟋蟀。但是哥哥又把自己捉的蟋蟀送了5只给弟弟。现在哥哥和弟弟谁的蟋蟀多?多几只?
5. 小黑熊抓到了15条鱼,小棕熊抓到了17条鱼。熊妈妈又抓了8条鱼,她想把这8条鱼分给两只小熊,使小熊的鱼都一样多。该怎样分?
6. 姐姐和妹妹都有很多故事书。这天姐姐送给了妹妹5本故事书。然后数了一下,发现姐姐反而比妹妹少了3本故事书。问姐姐和妹妹原来谁的故事书多?多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