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学森力学班-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清华学堂班“钱学森力学班”
概 述
钱学森先生是全球华人中近代最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之一,是我国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老一直关注教育事业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他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前身——“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创办者。钱学森力学班的创办旨在秉承钱老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探寻更富竞争力人才的培养模式。钱学森力学班纳入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学堂计划”,享有“清华学堂计划”的优厚条件。
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定位于工科基础科学班,以工程力学系为主,联合航天航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的7个系,借助于全球范围顶尖学者的力量共同建设。本班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自主学习、勇于探索、个性化发展,养成批判性思维。给学生提供想象和充分发挥的空间,厚植数理基础,拓展国际视野,目标是培养能引领力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发展,具有优秀人文素养和突出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
历史与现状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创立于1958年。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钱学森、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院士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为清华力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清华力学发展的坚实基础,使清华力学成为全国力学学科的一面旗帜,并在全国历次高校力学学科评比中一直名列第一。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具有一流的师资,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博士生导师3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已有12位毕业生成为院士。自1999年教育部设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来,本学科有13篇论文获奖,占全国力学获奖篇数的一半。
工程力学系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直位居清华大学前列,在全校综合教学评估中多次排名第一,“固体力学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骨干课程均为国家级精品课。
清华力学学科不仅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固体力学团队近十年来在多项重要指标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十,成为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人才培养核心基地。已有一大批毕业生去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欧美名校继续深造,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担任教授,或在微软、通用、壳牌等国际著名工业集团担当主管。所有这些为办好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优越的条件。
广阔的空间和全新的舞台
力学一直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空天、能源、交通、环境、海洋等领域做出了许多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在“两弹一星”、“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工程中有一大批以力学为深厚背景的杰出科学家,如钱学森院士、钱伟长院士、王永志院士、杨卫院士等。力学除在传统工程科学领域继续发挥着重大作用外,还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技、经济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交叉学科。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面向重大科技工程和交叉学科的挑战,“钱学森力学班”的学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全新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培养模式
1.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和动态管理,低年级设置两次分流和高年级的本科学位和
2.3.4.5.6.研究生学位的三级出口,多渠道遴选优秀学生进入钱学森力学班。
实行流动制和多院系协同培养制度,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范围:从清华土木、水利、机械、精仪、热能、汽车等相关院系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钱学森力学班学习,鼓励高年级学生根据志向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
建立国际先进的课程体系和高水平的国际化培养体系,实行导师制和重点课程小班授课,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从一年级开始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定期和学生交流指导。配备优秀师资队伍,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科研上的巨大潜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造就学生从事创新性研究的优秀学术素养。设立钱学森力学班顾问组,由国际著名学者和大学教授组成(首届顾问组的组长为:清华大学的黄克智院士和麻省理工学院的Rohan Abeyaratne教授);聘请著名学者和国际力学大师授课,选送优秀学生到国际名校研学。
设立专门的课程体系,以打造厚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养成创新性思维素质;增加跨学科课程设置,以扩展学生的选课范围,拓宽学生的跨学科视野;结合科技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工程开设《创新设计与探究》等专题研究课程,以引导学生及早进入感兴趣的科研领域;推动专题研究小组之间的交流和班级间的学术交流,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为学生搭建今后发展的更高平台。
“钱班”亮点:
1.全部直接进入“清华学堂班”,享受专项奖学金; 2.全部在学期间公费送到国外顶尖高校联合培养3-12个月; 3.全部可选择本-硕-博连读;
4.多工科院系协同培养,厚植学生数学力学基础,强化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领军人才。
第二篇:新生入学报到程序-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清华大学2005年本科生新生入学报到程序
(报到时间:2005年8月16日)
新生报到总体上分两个地方:紫荆学生公寓办理住宿手续,综合体育馆区域办理各项报到手续。两个地方办理手续的先后顺序可自选。
一、紫荆学生公寓办理住宿手续。
二、综合体育馆区域办理报到手续
1.到院系迎新点(综合体育馆西侧网球场)查询基本信息,并移交个人档案(统一邮寄的除外),以及转接党团组织关系。注意是否需要卫生检疫和入学交费是否代扣成功。如发现个人基本信息有误(如姓名、性别等),应及时到总咨询台(体育馆南入口内)反映。
以下2-5项手续均在综合体育馆馆内办理:
2.需要卫生检疫的同学,请到卫生检疫处进行检疫。
3.入学交费代扣不成功的同学,可持现金或银联卡到入学交费处交费。若入学交费代扣成功,不需办理此手续。
4.如需办理临时贷款,可到绿色通道咨询。5.其他各项入学手续:
到户口处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外地的同学持本人户口迁移证和身份证办理落户手续;北京的同学不需办理此手续。
到餐卡处领取餐卡。
到澡票处领取洗浴IC卡。
到IC卡照相处办理IC卡学生证。
6.到行李处(综合体育馆外西北侧)办理行李领取手续。
持行李票到行李领取处取托运的行李:交代收的运输费6元/件。若行李票丢失,可到本院系迎新点请办公室老师出具介绍信,并请老师和学生本人在介绍信上签字,凭此介绍信领取行李。
7.各项手续完成后,回到院系迎新点交录取通知书。
注:集中办理报到手续的时间是8月16日一天,住宿手续办理从早上6:30至晚上24:00,其他项目工作时间为7:30-22:00。若在22:00以后到达学校,可先到紫荆学生公寓宿舍住下,第二天先到本院系咨询,再到校内各处办理报到手续。
新生报到常见问题回答
一.新生报到当天,从北京站或北京西站,如何抵达清华大学报到现场?私人车辆能否开到报到现场,如何开到学生宿舍?
(1)在北京西站下火车的同学,请到北京西站附近的公共汽车站乘车(出站后有指示牌指向公共汽车站),可乘特6路公共汽车到“清华西门”站下车,或乘320路公共汽车到“圆明园”站下车,从清华大学西校门进校。
(2)在北京站下火车的同学,从北京站乘地铁到“西直门”站,再换乘375路公共汽车到“清华园”站下车,从清华大学南校门进校。
(3)乘坐私人机动车辆的同学,从清华大学西校门入校。
(4)乘坐出租车的同学,从清华大学南校门入校,或到清华大学东北校门(紫荆学生公寓附近的校门)下车。
二.新生报到后的安排如何?(由大一工作组负责回答)
答:8月16日新生报到后,将进行为期3-4天的新生入学教育,之后进行为期三周的军训。9月12日开始正式上课。三.如果家长随同,如何提前联系住宿?
答:清华大学校内住宿条件有限,学校不负责解决随同家长的住宿问题。现将校内可以住宿的宾馆的联系方式介绍如下,家长如有需要,可自行联系咨询。
甲所:010-62783166;62783678近春园:010-62784008;62783754 近春院西楼:010-62794865 南七楼人防招待所:010-62782870 修缮处南楼招待所:010-62783413 服务楼招待所:010-62783663 继续教育学院学员宿舍18号楼:010-62785646;62782278 21号楼:010-62785651;62784801 四.新生入学后的外语分级考试,何时开始考试?是否有考试提纲?
答:为便于因材施教,新生报到之后的第一周内进行外语分级考试,初定为8月23日晚上(准确时间以报到后的通知为准)。没有考试提纲。
五.如果进校后,准备参加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等校内招生,如何提前准备?
答:有意申请转入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临床医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社会科学试验班(具体名额报到现场通知)的同学,可在报到现场索取有关资料,并填写申请表。一般情况下,报到之后的第一周所有校内二次招生工作结束。
六.清华大学8月16日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迎接新生,如何取得联系?
答:8月16日本科新生报到当天,清华大学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设有新生接待站。当天均有志愿者(着装有清华标志)在站台上迎接报到的新生,北京站接送新生的车辆停放在北京站南边10路车总站;北京西站接送新生的车辆停放在北京西站停放大车的停车场。
七. 如何查询新生的行李是否收到?
答:报到当天,新生可在领取行李处查询行李是否收到。报到之前,无法进行查询。
八. 新生能否提前报到?
答:清华大学本科生报到时间为2005年8月16日,新生不能提前报到。
九.因故不能准时报到,怎么办?
答:因故不能准时报到的学生,需提前三天向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通过传真(传真号:010-62782061)提交书面申请(请个人和家长签字,并注明联系方式),得到批准后方能推迟报到。推迟时间不得超过二周。
十.校内有哪些银行,位置?
答:照澜院有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和邮政储蓄所,可参见报到当天发放的校园图。
十一.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010-62770334,62782061(传真),zsb@mail.tsinghua.edu.cn。
第三篇: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介绍
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介绍
概述
自2009年起,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钱学森力学班”开始面向全国招生。钱学森先生是全球华人中近代最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之一,是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前身—“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创办者。
培养目标
探索高质量人才的国际化创新培养模式,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化培养体系,设立专门的课程系统,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营造热爱科学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厚植学生的数学力学基础,强化学生的创造力,力求使之具备成为力学顶尖人才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的潜力。
历史与现状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创立于1958年。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如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等院士为清华力学的发展付出了他们的努力与睿智,奠定了清华力学发展的坚实基础,使清华力学成为全国力学学科的一面旗帜,并在历次高校力学学科评比中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具有一流的师资,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博士生导师3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已有12位毕业生成为院士。自1999年教育部设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来,本学科有10篇论文获奖,约占全国力学获奖篇数的一半。
工程力学系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直位居清华大学前列,在全校综合教学评估中多次排名第一,“固体力学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骨干课程均为国家级精品课。
清华力学学科不仅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固体力学团队近十年来在多项重要指标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十,成为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人才培养核心基地。已有一大批毕业生去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欧美名校继续深造,后在世界一流大学担任教授,或在微软、通用、壳牌等国际著名工业集团担当主管。
广阔的空间和全新的舞台
力学一直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空天、能源、交通、环境、海洋等领域做出了许多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在“两弹一星”、“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工程中有一大批以力学为深厚背景的杰出科学家,如钱学森院士、钱伟长院士、王永志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杨卫院士(现浙江大学校长)等,另外仅在清华大学就有众多因坚实宽广的力学基础而在其他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院士和学科带头人,如摩擦学的温诗铸院士、水利学的张楚汉院士、土木工程的袁驷教授、机械工程的曾攀教授等等。力学除在传统工程科学领域继续发挥着重大作用外,还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技、经济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交叉学科。
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面向重大科技工程和交叉学科的挑战,“钱学森力学班”的学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全新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全新的培养模式
1.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绝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实行流动制和多院系协同培养制度:从清华土木、水利、机械、精仪、热能、汽车等相关院系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本班学习,三年级后根据志向多向选择专业;
3.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化培养体系,选送部分优秀学生与国际名校交换学习; 4.配备最优秀师资队伍,聘请著名学者和国际力学大师授课; 5.实行小班授课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
6.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科研上的巨大潜力,造就学生优秀的学术素养;
7.设立专门的课程体系,以打造厚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养成创新性思维素质;增加跨学科课程设置,以扩展学生的选课范围,拓宽学生的跨学科视野;设立专题研究课程,以引导学生及早进入感兴趣的科研领域;推动专题研究小组交流和班级学术交流,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我们相信,通过“钱学森力学班”的培养,你们必将根深叶茂,具有可与国际顶尖大学学生比拟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潜力。
第四篇:2013清华大学本科招生解读
2013清华大学本科招生解读
清华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多年来积极探索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求更加高效地将学校在办学上的各项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1998年推出数理基础科学班开始,清华大学一直在追求一条精品带动整体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线,如今已形成了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为代表的一批基础学科、前沿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并以此带动了其所在学科乃至全校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探索和整体提升。
为飞速发展的中国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未来领军人才同样是清华要肩负的时代使命。从2007年开始的经济与金融(国际班)项目的成功为清华在这方面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2011年启动的能源实验班的建设也是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今年清华大学又推出了数个经过精心筹划的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这些项目仍然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满足国家对于人才发展的需求为核心目标,在模式上体现出复合型、国际化、小班制和导师制等几大特色。
本科生培养项目的复合型重在培养学生在相近领域具有多方向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方向选择,之前的数理基础科学班、经济与金融(国际班)、能源实验班等等都是成功的范例。今年建筑学专业增加了城乡规划方向,社科实验班由“三合一”升级为“五合一”并且开创了平台内的双学位制,还出台了环境与管理、法学与经济、英语与人文的复合培养项目。
国际化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国外交流学习、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机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今年推出的医学实验班为学生提供了全额资助的两年海外科研培训,这在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实践。环境工程(国际班)、法学(国际班)以及英语(外文实验班)等项目均可保证学生在本科阶段百分之百拥有赴海外名校研修的机会。
小班制充分发挥了清华师生比例高、办学优势强的特点。学校积极整合各种办学资源,并将新增资源进行集中投放,为新型培养项目提供教师、资金、实践机会等多种支持。今年的多个培养项目都实行小班制,为学生精心配备了学术导师、高额交流奖学金和顶级的实践活动。
本科生导师制则是清华“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实践,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已在清华开展多年,今年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医学实验班的跨国双导师制,外文实验班的跨学科双导师制,社科实验班的跨专业双导师制,等等。
清华大学的前沿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项目都是建立在清华厚实的育人积淀、先进的育人理念和顶级的育人资源基础上,经过相关学科、院系的精心设计和试验完善后郑重推出的。这两类人才培养项目是清华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领跑者”,在这组强劲的“双引擎”的带动之下,清华的本科生人才培养将得到不断的整体提升。
2013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项目的深化改革使得在招生专业上有数个引人注目的变化:
1、新增两个招生专业——建筑学(含城乡规划)、医学实验班,其中建筑学(含城乡规划)实现文理兼
招
建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现代感十足的学科,是科学、人文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亲自创建,一直在全国建筑学人才培养中独领风骚。在2003年、2008年和2012年的三次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的建筑学创造了“三连冠”。近些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乡规划方向在建筑学领域越来越重要,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的供求矛盾异常突出。清华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旨在培养规划、建筑、景观、技术四位一体的城市规划领域专业帅才。从2013年开始,建筑学(含城乡规划)专业面向高考招生,总招生计划100名左右(含城乡规划12名左右),有志于建筑学和城乡规划的考生都可填报这一专业,录取报到后,对城乡规划方向感兴趣的同学马上可以通过二次选择进入城乡规划专业学习。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为5年,本科毕业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本科毕业获得城市规划工学学士学位。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传统上建筑学专业只招收理科考生,但自2009年清华大学在高考录取中实行打破文理分科限制进行专业录取以来,已经有来自多个省市的顶尖文科考生进入了建筑学院学习,并且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从今年开始,清华大学的建筑学(含城乡规划)专业正式实现文理兼招。
清华大学的医学实验班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未来医学科学家而不仅仅是医生的医学教育计划。医学实验班在国内开创性地实行“3+2+3”的培养模式,即3年在清华本校的优质基础课程学习加上2年有全额资助的海外著名医学院医学科研培训再加上3年在顶级临床医院临床实习的新型培养模式。医学实验班的每位学生在海外进行医学科研培训期间,都配备“双导师”,即清华大学医学院和海外医学院各指派一位导师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这种国际化培养模式在国内的医学院校中是独一无二的,也将是医学实验班的学生成为未来医学界领军人才的有利平台。
2、新增两个国际班项目——环境工程(国际班)、法学(国际班),其中法学(国际班)实现文理兼招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全球环境事务日渐活跃对复合型、国际化环境管理人才的紧迫需要,环境学院从2013年起开设环境工程(国际班)。国际班的学生培养具有鲜明的复合型、国际化、精英模式和职业导向的特点。除量身制定的培养方案和精心配备的导师外,每位国际班的学生还将获得环境学院提供的20万元人民币的出国交流奖学金,该奖学金专门用于支持学生的国际交流、联合培养与实习实践活动。法学(国际班)则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高层次法律人才。贯通中西的双重法律知识结构;中外名师的双语精授课程;游学海外的培养环节;理论实践并重的培养过程;法学/经济学跨专业的双学位教育;本科与研究生阶段贯通的培养模式;会通文理的培养环境将成为法学(国际班)学生未来发展的七大“利器”。
从2013年开始,环境工程(国际班)、法学(国际班)都将面向北京考生招生,其中法学(国际班)实行文理兼招。
3、新增两个升级版招生专业——社会科学实验班、英语(外文实验班),其中社会科学实验班实现文理
兼招
清华大学的社会科学实验班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新型社会科学人才。经过数年的探索和研究,今年社会科学实验班迎来了全面的“优化升级”。“升级版”的社会科学实验班具有四大特点:一是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用一年半的时间先学习社会科学五大专业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心理学)通用的基础知识,再根据兴趣选择精修方向;二是精深的专业研究,分流后每个专业均实行小班授课,高达1:1生师比可以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像研究生一样,得到教授们的一对一指导;三是复合式学术发展,社会科学实验班实施平台内的双学位制度,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课程的同时,可申请修读其他四个专业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毕业时可同时获得两个学士学位;四是国际化培养模式,社会科学实验班的近半课程采用英文授课或使用英文原版教材,60%的学生可以获得出国研学的机会。
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仅是文科生发展的舞台,理科生同样可以取得更卓越的成就。“升级版”社会科学实验班从2013年开始在京实行文理兼招,同样成就理科考生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梦想。
英语(外文实验班)则强调在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厚植人文根基,成就目光高远、潜心学问,对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具有研究潜能的高端学术型人才。外文实验班参照英语国家英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英语课程的设置超越纯语言技能训练,更注重外文专业的内涵与深度,为学生在文学、语言学、翻译领域打下厚实的基础。除英文专业课程外,学生还可修读人文学院平台课,接受人文熏陶,突破传统英文专业重西轻中的瓶颈。同时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安排一名外文学科资深导师和一名人文学科的咨询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及个性化发展保驾护航。实验班所有学生在第三学年均有机会前往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名校注册学习一年。学校将提供高达25万元左右的全额奖学金。在本科阶段结束时,外文实验班将有较高比例的学生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钱学森力学班”招生专业名称进行调整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始建于2009年,隶属于“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和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之一。经过四年的精心培育,“钱学森力学班”已经成为一个开放型、国际化、多学科融合的培养平台。2013年,由于教育部本科招生专业目录调整,清华大学原 “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专业调整为“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含钱学森力学班)”。对钱学森力学班有着浓厚兴趣并准备报考的同学,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需先填报工程力学(含钱学森力学班)专业,入学后院系再通过二次选拔部分学生进入钱学森力学班学习。
与军队联合招收、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
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引领未来的军事飞行领军人才,清华大学从2011年起,就开始与空军合作联合培养飞行学员,2012年开始共同招收和培养飞行学员,2013年,在教育部、财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将与军队(包括海军、空军)联合招收、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以更好地发挥军事院校与国内顶尖高校的教育优势。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理科高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19周岁、经军队飞行学员招收选拔合格后,先进入军队飞行院校进行军政强化训练和筛选体验飞行(2013年7月~8月),我校再择优遴选有飞行潜质的进入“飞行员班”学习(2013年9月)。被确定为军队院校、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飞行学员注册“双学籍”,培养采取“3+1”模式,学生先在清华学习3年,后在军队飞行院校学习1年。毕业考核合格的,由军队飞行院校和清华大学共同颁发学历学位。
“清华学堂计划”,考后面试录取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简称“学堂计划”)是清华大学乃至全国高校中实施本科生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典范,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努力促成进入该计划的学生成长为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学术领军人物。选拔和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需要有更科学的选才方式。“学堂计划”五个班(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今年继续在北京、上海、辽宁、新疆四个考前和估分填报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施行高考后面试录取。上述省份凡有意申请“学堂计划”的考生,可在清华本科招生网上下载并填写申请表,经本人签字后,于6月26日前以传真方式提交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我校收到考生申请后,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择优选拔部分同学来校参加“学堂计划”相关学科的专业面试。专家组将根据考生面试表现,对考生做出考核通过与否的结论。凡通过考核的考生,如果在第一批次被我校录取,那么可以同时被认定为“学堂计划”学生。对于其他出分填报志愿的省份,“学堂计划”的高考后面试录取继续进行试点选拔,有意申请“学堂计划”的考生请在填报志愿期间与我校在当地的招生组取得联系进行申请。
二代“清小华”与考生见面 “我在清华等你来”微博咨询活动反响热烈
2013年清华大学校园开放日于4月20日举行,本次开放日由实体校园开放日和“我在清华等你来”微博咨询活动两部分组成。北京及周边省份的几千名考生和家长来到清华园,参与了包括招生政策宣讲、学科专题讲座、院系部门咨询、图书馆和校史馆参观、实验室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校园开放活动。2010年,一代清小华“诞生”。3年来,清小华以其可爱的形象、微博上与考生家长的真情互动而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已经成为清华招生名副其实的“形象大使”。今年,清小华换了新装,开放日这天二代清小华正式闪亮登场。当天站立在大礼堂门口的二代清小华吸引了许多考生的驻足合影。
第五篇:清华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
清华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
(2005年3月修改稿)
第一章 入学、注册与学籍
第一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凭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向学校请假。未经请假或请假后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准予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 入学体检复查由清华大学医院(以下简称校医院)根据《清华大学招生体检标准》进行。对患有疾病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校医院诊断通过治疗在一年内可达到招生体检标准者,暂不予注册,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即回家治疗,并在规定期限内离校,否则不再保留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可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前向学校提交入学申请(附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由校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
第五条 学生必须于每个春、秋季学期开学前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每学年秋季学期须缴齐当学年应缴费用后方能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办理请假或暂缓注册手续,否则按违反学习纪律处理。未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两周以上(含两周)未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二章 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
第六条 本科学制四年(建筑学学士学位学制五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学制加两年,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
第七条 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不能在正常学制内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缴费等手续。
第八条 学分累计达到所在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的最低总学分一般为170学分,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为190学分(各专业总学分要求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第九条 学生每个春、秋季学期取得的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应不少于13学分,否则将按本规定第三十八条处理。
第十条 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的课程学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经审核认定后方可
替代所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应课程的学分。
辅修课程学分、SRT学分的认定,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一条 学生须按学校规定参加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选课后在规定时间内未正式办理退课手续而不参加课程学习或考核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
考核成绩无论是否合格一律记入学生成绩单。
第十二条 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考试以百分制计分,满60分者为及格(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另定),取得该课程学分。考查一般记“优秀”、“通过”和“不通过”,“优秀”及“通过” 者,取得该课程学分。
第十三条 有实验或作业的课程,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报告,下同)和作业方可参加考核。至考核前教师规定的期限尚未完成实验或交齐作业者,取消其考核资格,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
抄袭作业视同未交作业。
第十四条 学生须遵守学习和考核纪律。考核严重违纪或作弊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并根据违纪情节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五条 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在学生成绩单中只记载一次(详见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六条 学校用平均学分绩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指标。
平均学分绩的计算方法:将某一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考核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的课程),即为该课程的学分绩。以学生所修课程所得的学分绩之和,除以该生同期修读的全部课程学分数的总和,即得出该生平均学分绩。
即:平均学分绩=Σ课程学分
第四章 自修、重修(重考)与缓考
第十七条平均学分绩不低于85分者,经指导教师及任课教师同意,学生所在院系教学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自修部分课程。
学生选修的课程上课时间有局部冲突时,在征得导师及任课教师同意后,可申请免听自修其中一门课的冲突部分。
凡经批准,自修某门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者均须按时完成该课程应做的实验,并按时交作业,方可参加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该课程学分。
下列课程不得申请自修:
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实验课、实践类课程、军事训练、课程设计、综合论文训练。
第十八条 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可以申请重修或重考(以下统称重修):
(一)学生必须按学校规定办理相应手续,否则成绩无效;
(二)课程重修成绩按最新一次成绩记载,并根据重修次数在学生成绩单中标注 “重1”、“重2”等;
(三)同门课程的每次考核成绩(包括历次重修成绩)均计入平均学分绩计算;
(四)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重修次数不限。
学生不得重修已合格的课程(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除外)。
第十九条 学校允许学生在特殊情况下申请缓考:
(一)学生因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时,须在考前向所在院系教学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缓考申请,同时提交医院的相关证明,经批准后方能生效;
(二)因事一般不准缓考;
缓考课程须重修,并按重修办理手续
第二十条 重修和缓考课程不单独安排教学与考核,学生须参加以后学期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学生应主动向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学校注册中心咨询重修或缓考的有关事项,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到注册中心办理重修或缓考手续。
第五章 休学、停学与复学
第二十一条 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休学或保留学籍停学。
第二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经校医院诊断,因病须停课时间超过六周的;
(二)一学期请病假、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上课总学时三分之一的;
(三)因其他特殊原因院系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
第二十三条 学生休学一般由本人申请,经院系同意报教务处备案,发给休学证明后方可休学。院系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由学生所在院系发给学生休学通知。
第二十四条 休学时间一般以一学期为单位。休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学期中办理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学期开始两周后休学者,该学期已缴费用不退,已考核课程成绩有效,已修但尚未考核的课程可办理休学退课。
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第二十五条 休学的学生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休学学生的户口不变更,往返路费自理。
第二十六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七条 休学者,在休学期间可以向学校申请并办理相应手续后选修课程,考核成绩休学时有效。
第二十八条 休学或停学者复学,应于期满前一个月向所在院系提交书面复学申请,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因病休学申请复学时,须附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可以正常学习”的诊断证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者,院系可批准办理复学手续,并报教务处备案。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
(二)因其他原因休学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经所在院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三)复学者,依其选修课程的情况编入原专业相应年级学习。
第六章 转系与转学
第二十九条 在读一年级或二年级的本科非定向生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申请学生转系转专业(以下统称转系)。
第三十条 学生转系一学年办理一次,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在每学年春季学期进行,具体日程和办法另行公布。
第三十一条 学生转系前所修的课程成绩将如实记载在成绩单中。
第三十二条 转入院系对转系生原所修课程进行认定,转系学生须达到转入院系培养方案的要求方能取得毕业资格。因转系延长在校学习年限者,须按照延长学习年限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三十三条 系内转专业的,由各院系办理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十四条 学生可申请转到其他院校完成学业。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已办理退学手续者不能转学。
第三十五条 转学手续应在学期开学前办理。
第三十六条 凡申请转学或转系的学生,未经批准及办理有关手续前,必须参加原所在院系学习,否则按违反学习纪律处理。
第三十七条 转学的有关事项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办理。
第七章 试读、转专科与退学
第三十八条 学生一个学期(夏季学期及大一秋季学期除外)因课程学习不合格导致所取得的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低于12学分(含12学分)者,转入试读,保留学籍一年。
第三十九条 试读期间,春秋两个学期所取得总学分(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达到30学分以上(含30学分),且夏季学期的学分全部取得者,可解除试读。
第四十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试读一次,试读期为一学年。试读期满,未达到本规定第三十九条要求者,可申请转入专科学习,仍未达到者,予以退学。解除试读者,若再次出现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即予以转入专科学习或退学。
第四十一条 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申请转入专科学习。
第四十二条 专科毕业应取得100学分。
第四十三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退学:
(一)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不合格(已重修合格课程除外)学分累计达20学分(含20学分)的;
(二)试读未达解除要求又不符合转专科条件的;
(三)转入专科学习, 在四学年内(自入学时算起,不包括休学或停学)未能取得专科毕业资格的;
(四)无论何种原因,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五)经学校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六)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未提出复学申请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七)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八)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四十四条 按以上规定做退学处理不是纪律处分。
第四十五条 对做退学处理的学生,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因特殊情况无法送交本人的,则在校内发布公告。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7天,即视为送交。
学生如对退学处理有异议,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申诉程序参照《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办理。
第四十六条 学生退学后的有关事项,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退学学生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办理退学手续离校,其档案、户口退回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退学学生办理完退学手续后学校发给退学证明,学满一学年者,发给肄业证书。无故超过规定期限两周不办理手续者,学校将注销其学籍,不再出具任何证明。
(三)秋季学期退学者,学校退还已缴的下一学期的学费及有关费用;春季学期退学者,已缴费用不退。
(四)取消学籍、已退学的学生不得复学。
第八章 毕业与学位
第四十七条 具有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教育计划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并达到所在专业本科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同时达到辅修专业要求者,另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四十八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一)取得本科毕业资格;
(二)符合国家及学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一)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但因个别课程或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而未达到所在专业的毕业要求的;
(二)达到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但受留校察看处分尚未解除的。
第五十条 结业的学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允许在结业后申请重修不合格课程,重修合格达到毕业要求或解除留校察看处分者,准予以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符合本规定第四十八条者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十一条转入专科学习者,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到专科培养要求,发给专科毕业
证书。
第五十二条未完成专业培养要求但学满一学年以上(含一学年)者,发给肄业证书。第五十三条修读辅修专业者,因辅修专业课程没有完成,不允许延长在校学习年限,可在毕业离校后申请修完剩余课程(须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合格者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五十四条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对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本规定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清华大学本科学籍管理条例》(2003.7)基础上修订。
第五十六条本规定经2004~2005学第*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5级起执行。第五十七条美术学院参照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五十八条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1]此类信息均公布于学校http://:100 教务公告中,请学生自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