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岳阳公选考试资料: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调查研究是公务员开展工作的科学方法,是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公务员不仅要面对许多理论的、实际的问题,而且还将面临处理各种复杂情况、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考验。为了提高公务员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公务员培训中,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一)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1.调查研究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贯重视调查研究,他们的一系列著作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诞生的不朽篇章。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是他全面调查研究巴黎公社进程的产物;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他用了21个月时间,深入英国工人之中,开展实际观察,占有大量感性知识和实际材料后写出来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共产主义。”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重视社会调查研究,以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等为代表的文章,都是毛泽东同志深入调查研究的智慧结晶。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开展社会调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调查理论体系。
这一体系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调查的客观必然性。认识社会就必须向社会作调查,不然就不能确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共产党的任务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社会调查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2)社会调查的任务。社会调查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其任务在于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所以社会调查的任务应包含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四阶段论”,即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步骤”,即典型入手、概略调查、典型调查、分析研究。
(4)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等。
(5)反对两种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革命导师不仅以自身的实践为我们各级公务员树立了光辉榜样,而且也为我们开展社会调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创新开拓的年代里,无论哪一级公务员都会遇到新问题,面对新问题怎么办?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还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人们也常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调查方法正是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的“利器”之一。当一个公务员遇到新问题时,要做到“完完全全的明白”,就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和方
法去了解“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才会有“发言权”,做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社会调查应该是每个公务员经常需要和经常使用的一种工作方法,是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
2.调查研究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的具体体现
公务员培训的教学方针,即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求实效。其实质就是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在公务员培训中的特殊体现。早在延安时期我党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中,就明确提出要“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方针”。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党立足于中国国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干部,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才取得革命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党的光荣传统和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无疑是要求干部要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对培养提高这种能力也指出了具体方向。当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很多,前无古人,时无他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许多现实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作指导,也有许多新的理论需要实践去检验。这一切需要广大公务员去亲身实践,社会调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各级公务员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新问题要有所作为,必须深入社会调查。把社会调查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实际有效的学习,使公务员既懂理论,从理论范畴上把握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又懂实际,掌握处理实际事物、处理实践问题的程序和方法,解决行为上的问题,达到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趋于同一的目的。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学风应注意的问题
由以上可见,社会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干部教育达到知行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正确方向
2.激发个人感觉,占有翔实第一手资料
公务员要发挥眼看、耳听、嘴问、手记、脑思几个功能。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跑马看花;二种是下马看花。”所谓走马看花就是一种大略的调查研究,所谓下马看花就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引导参观者自觉投入,充分发挥感觉功能,完成搜集第一手资料的任务。否则,参观调查很容易流于形式,出现队伍浩浩荡荡、场面热热闹闹,最后两手空空的现象。要防止此类现象发生,使公务员为获得第一手资料而自觉投入,自觉激发感觉功能,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3.转化调研成果,发挥咨询功能为政府管理服务
社会调查仅仅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在于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犹如“十月怀胎”,结果在于“一朝分娩”一样。由此可见,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必然要经历“看花”和“加工”两个阶段。加工就是整理分析第一手资料,深化认识的过程,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和理论分析,得出概括性的研究结论,或是根据调查研究证明已有的结论,或是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完成这一任务一般是以形成专题报告为标志,这样的文字材料要做到及时反映情况,研究具体问题,揭露矛盾,落脚于提出对策性建议,具有供相关部门工作做参考的价值。
综上所述,调查研究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对培训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是对公务员能力培养的可靠途径。因此,应倡导在公务员培训中大兴调查研究之学风,以提高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能力。
第二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学会计,考会计到鸭题库YaTiKu.com每天免费直播上课,更多押题资料下载
一、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会计人员,除具备本通知前款所列的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三)港澳居民在报名参加会计专业资格考试时,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规定,填写报考人员登记表,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居民身份证明和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等证明材料。
二、提交材料的要求
1.考生自行从网上下载打印的报名信息表,经单位审核盖章;
2.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学历(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符合报考条件第(四)款的考生还须提交相应级别的专业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近期大一寸彩色免冠证件照片2张,粘贴在身份证复印件空白处,所交照片须与上传照片一致。
5.提交的报名表和材料复印件必须是A4纸。
三、用什么颜色的笔答题
考试中明确要求“使用蓝色、黑色或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答题”,使用其他如“红色墨水、铅笔”答题,均为无效答题。但还是有很多考生出于实际业务工作中的习惯,仍在个别题目中用“红笔”、“铅笔”答题。针对题中涉及需要以“红字”反应或处理的数字,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在数字前加“-”表示;
2、在数字外加“()”表示
3、在数字后面加“(红字)”表示
四、在规定地方答题及书写
各科的主观题试题试卷上,都采取的是预留空白地方给考生答题。应此,建议考生应注意要在相应的题目下答题,如果确实出现写错位置的情况,可采取首先在答案前面明确标明“第几大题、第几小题”的顺序号,其次,在正确答题的位置标明答案在第几页。但是切记不要写无关的客气、道歉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考生切记注意,不要在卷面上书写与试题无关的任何文字、图案(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码、表示情绪的话语等),在阅卷复核时会作为违纪标记处理。
五、一题多答
以往在试卷中发现,某些考题是要求考生在给定的条件下,作出判断或业务处理,不同条件下其结果不同,而考题只要求考生对一种给定条件进行处理,但往往考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对题目要求理解不透,而将每一种条件下的处理都列示出来,这种做法会被视同无效答案。如:应收账款核算在有现金折扣情况下,折扣期内、折扣期外收到货款的处理不同,而考生往往对题中给的折扣条件不理解,将折扣期内收到、折扣期外处理都列示。建议考生应尽量理解题意、看清楚所问的问题,把握好答题的方式。
六、答题时书写顺序号
在各科主观试题中,都是在大题下包括了很多的小题,考生答题时往往出现不书写顺序号,或者自编顺序号,并且很多都没有文字说明,个别情况下考生为抓紧时间都是选择会做的先做,打乱了题目列示的顺序。这样使评卷人员不易判
断考生回答是针对哪一问。尤其是在题目的各问之间是有相互关联的情况下。这些现象在《财务管理》科目的计算题、《会计实务》的会计分录、《经济法》的简答题中比较普遍。建议考生答题时,应按照题目要求书写顺序号,所做的答案应尽量写在相应的题目顺序号下,尤其是在考生只做其中几道题时,更为重要。
七、各科目各类题型的具体要求
在各科目主观题各类题型前面,都列示了本类题型的一些具体要求,如下: 我们发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过于关注具体题目中的要求,很少对大题前面的要求在意,这样容易造成未按照基本要求答题。如上列示,要求列计算过程的,没有计算过程;要求保留小数点以后两位的,没有按要求保留;会计分录没有按照要求写一级、明细科目。
建议:考生在具体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每类题型有哪些基本要求,不要急于做题。
八、关于“多多益善”的说法
很多的考生,以及辅导班的辅导教师都有种观点,答题时多多益善,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这种做法对于知识掌握比较好的考生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本来心里就没有底考生则是“画蛇添足”,起到了适得其反作用。在会计实务中,往往多做的分录抵销或冲销了正确分录;在经济法中,对理由的叙述,往往前后矛盾,得到相反的结论。
建议:考生答题时,切记不要随意发挥,职称考试的评判标准是非常严格,不存在某些考试中写的多,就可酌情考虑加分的情况。
九、《会计实务》科目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有两类题型,即“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生应在如下两个方面特别注意:
计算题应有计算过程一般实务中涉及计算题,都要求列出计算过程(因为有这个要求,因此计算过程是有分数的),由于会计上计算非常简单,多为加、减,因此,很多考生忽略了计算过程,往往一步到位得出结果。对于能够计算正确的,那么过程、结果的分数都可以获得,但如果只有结果而又没有计算过程,并且计算错误,那么就没有任何分数,如果有过程并方法正确,只是数字错误,那么考
生还可以得到过程的相应分数。
建议:考生对于题中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的计算题,一定要列示计算过程,不要因为仅仅就是简单的加、减就可以忽视。
2、编制会计分录应注意方面
①会计分录“三要素”,即方向、科目名称、金额必须全部具备、正确。原则上缺少一项,或一项不正确,即该会计分录就不正确。允许“错位”表示方向,允许用“Dr”、“Cr”表示借贷方向。
②题目中要求写明细科目、专栏的,必须精确到明细科目或专栏。
③ 复合会计分录和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很多同类业务可以采用编制一个复合会计分录即可,也可以采用编制多个简单会计分录完成,在答题时两种处理方式都可以。但由于编制复合会计分录是几个简单会计分录的合并,一个复合会计分录的分数是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分数的总和,如果错了,则一分没有,而如果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对几个就给几分,得分率就提高了。
如题目要求期末结转收入,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三个账户,共3分。那么,编制复合会计分录,那么该分录3分,对就满分,错就一分没有;如果编制3笔简单会计分录,变成每笔分录1分,对几笔就给几分。
建议:考生答题时能够用简单会计分录表示,就不要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十、《经济法》科目(初、中级)应注意的问题
1、“简答题”中对判断的表述
《经济法》科目中“简答题”,是在一个大题下有很多小问让考生判断,是考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其表现如下:
①“笼统”判断。考生自己判断几个问题结果为均对或均错情况下,往往笼统回答为“全对”或“全错”。
②“含糊”判断。考生出于对答案把握不是很确定情况下,采取了含糊的表述
方式,如“不全对”或“不全错”;也有的是因为题目中有两问,正好一“对”,一“错”,考生判断时也采取了上述表述方式。
以上无论哪种表述方式都是不规范的。建议考生答题时应遵循“逐问判断,逐问说明理由”,明确给出每一问的判断结果,并说明理由。切记不可出现模棱两可的判断,标准答案中只有“正确”和“错误”的两种结果。
2、判断和理由的表述应界限明确
在简答题、综合题中,题目中基本上都是要求考生先判明事项,然后说明理由,而有相当部分考生表述的内容,让人难以分清是属于“判断”部分,还是在“理由”部分,而在评分中往往判断的分值和理由的分值是不同的。
建议:考生原则应先作出明确判断(即“正确”或“错误”或“合法”或“违法”等意思),再进一步阐述理由。
鸭题库针对广东省2013-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收集整了常考题练习与大家分享。
第三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一、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会计人员,除具备本通知前款所列的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三)港澳居民在报名参加会计专业资格考试时,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规定,填写报考人员登记表,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居民身份证明和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等证明材料。
二、提交材料的要求
1.考生自行从网上下载打印的报名信息表,经单位审核盖章;
2.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学历(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符合报考条件第(四)款的考生还须提交相应级别的专业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近期大一寸彩色免冠证件照片2张,粘贴在身份证复印件空白处,所交照片须与上传照片一致。
5.提交的报名表和材料复印件必须是A4纸。
三、用什么颜色的笔答题
考试中明确要求“使用蓝色、黑色或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答题”,使用其他如“红色墨水、铅笔”答题,均为无效答题。但还是有很多考生出于实际业务
工作中的习惯,仍在个别题目中用“红笔”、“铅笔”答题。针对题中涉及需要以“红字”反应或处理的数字,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在数字前加“-”表示;
2、在数字外加“()”表示
3、在数字后面加“(红字)”表示
四、在规定地方答题及书写
各科的主观题试题试卷上,都采取的是预留空白地方给考生答题。应此,建议考生应注意要在相应的题目下答题,如果确实出现写错位置的情况,可采取首先在答案前面明确标明“第几大题、第几小题”的顺序号,其次,在正确答题的位置标明答案在第几页。但是切记不要写无关的客气、道歉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考生切记注意,不要在卷面上书写与试题无关的任何文字、图案(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码、表示情绪的话语等),在阅卷复核时会作为违纪标记处理。
五、一题多答
以往在试卷中发现,某些考题是要求考生在给定的条件下,作出判断或业务处理,不同条件下其结果不同,而考题只要求考生对一种给定条件进行处理,但往往考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对题目要求理解不透,而将每一种条件下的处理都列示出来,这种做法会被视同无效答案。如:应收账款核算在有现金折扣情况下,折扣期内、折扣期外收到货款的处理不同,而考生往往对题中给的折扣条件不理解,将折扣期内收到、折扣期外处理都列示。建议考生应尽量理解题意、看清楚所问的问题,把握好答题的方式。
六、答题时书写顺序号
在各科主观试题中,都是在大题下包括了很多的小题,考生答题时往往出现不书写顺序号,或者自编顺序号,并且很多都没有文字说明,个别情况下考生为抓紧时间都是选择会做的先做,打乱了题目列示的顺序。这样使评卷人员不易判断考生回答是针对哪一问。尤其是在题目的各问之间是有相互关联的情况下。这些现象在《财务管理》科目的计算题、《会计实务》的会计分录、《经济法》的简
答题中比较普遍。建议考生答题时,应按照题目要求书写顺序号,所做的答案应尽量写在相应的题目顺序号下,尤其是在考生只做其中几道题时,更为重要。
七、各科目各类题型的具体要求
在各科目主观题各类题型前面,都列示了本类题型的一些具体要求,如下: 我们发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过于关注具体题目中的要求,很少对大题前面的要求在意,这样容易造成未按照基本要求答题。如上列示,要求列计算过程的,没有计算过程;要求保留小数点以后两位的,没有按要求保留;会计分录没有按照要求写一级、明细科目。
建议:考生在具体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每类题型有哪些基本要求,不要急于做题。
八、关于“多多益善”的说法
很多的考生,以及辅导班的辅导教师都有种观点,答题时多多益善,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这种做法对于知识掌握比较好的考生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本来心里就没有底考生则是“画蛇添足”,起到了适得其反作用。在会计实务中,往往多做的分录抵销或冲销了正确分录;在经济法中,对理由的叙述,往往前后矛盾,得到相反的结论。
建议:考生答题时,切记不要随意发挥,职称考试的评判标准是非常严格,不存在某些考试中写的多,就可酌情考虑加分的情况。
九、《会计实务》科目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有两类题型,即“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生应在如下两个方面特别注意:
计算题应有计算过程一般实务中涉及计算题,都要求列出计算过程(因为有这个要求,因此计算过程是有分数的),由于会计上计算非常简单,多为加、减,因此,很多考生忽略了计算过程,往往一步到位得出结果。对于能够计算正确的,那么过程、结果的分数都可以获得,但如果只有结果而又没有计算过程,并且计算错误,那么就没有任何分数,如果有过程并方法正确,只是数字错误,那么考生还可以得到过程的相应分数。
建议:考生对于题中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的计算题,一定要列示计算过程,不
要因为仅仅就是简单的加、减就可以忽视。
2、编制会计分录应注意方面
①会计分录“三要素”,即方向、科目名称、金额必须全部具备、正确。原则上缺少一项,或一项不正确,即该会计分录就不正确。允许“错位”表示方向,允许用“Dr”、“Cr”表示借贷方向。
②题目中要求写明细科目、专栏的,必须精确到明细科目或专栏。
③ 复合会计分录和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很多同类业务可以采用编制一个复合会计分录即可,也可以采用编制多个简单会计分录完成,在答题时两种处理方式都可以。但由于编制复合会计分录是几个简单会计分录的合并,一个复合会计分录的分数是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分数的总和,如果错了,则一分没有,而如果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对几个就给几分,得分率就提高了。
如题目要求期末结转收入,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三个账户,共3分。那么,编制复合会计分录,那么该分录3分,对就满分,错就一分没有;如果编制3笔简单会计分录,变成每笔分录1分,对几笔就给几分。
建议:考生答题时能够用简单会计分录表示,就不要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十、《经济法》科目(初、中级)应注意的问题
1、“简答题”中对判断的表述
《经济法》科目中“简答题”,是在一个大题下有很多小问让考生判断,是考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其表现如下:
①“笼统”判断。考生自己判断几个问题结果为均对或均错情况下,往往笼统回答为“全对”或“全错”。
②“含糊”判断。考生出于对答案把握不是很确定情况下,采取了含糊的表述方式,如“不全对”或“不全错”;也有的是因为题目中有两问,正好一“对”,一“错”,
第四篇:标引公文主题词及应注意问题
标引公文主题词及应注意问题
(一)主题词标引程序“三步”走 第一步:审读文件,分析主题。
首先通读公文,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和发文意图。一般来说,审读文件标题,进行主题词标引是文秘人员常用的方法。如文件标题能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就从标题入手分析主题。否则,就要从公文的内容入手进行主题分析。
主题类型分为单主题和多主题两种。单主题是指一份公文所研究和论述的只有一个对象或问题。多主题是指一份公文所研究和论述的主题对象不只一个,而是两个或者更多,而且都是并列的独立主题。单主题标引时用多个表达同一概念主题词,多主题用分组的多个主题词分别表达各自的主题概念。
分析主题重点是主题结构分析,确定主题因素。主题结构分析即分析主题里面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主题因素分为主体因素、通用因素、位置因素、时间因素和文献类型因素五部分。主体因素是指公文论述的主题中的关键性概念,它是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其他主题因素都附属于这个主体因素;通用因素是构成主题的一些通用概念,它说明主体因素的动态和趋势。通用概念没有专指性也没有独立检索价值,不宜单独使用;位置因素是表明主体因素所处的位置和范围,文件规定适用的地区、位置和对象。位置因素包括国家名称、地区名称和组织机构名称;时间因素是从时间上对主体因素进行限定,把主题对象放在特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时间因素包括年代、时代、朝代、期限等;文献类型因素包括文献种类、公文文种、文件名称编号等。
第二步:提炼、转换主题概念。
经过分析主题类型和主题结构后,就掌握了一份文件的全部主题概念。对这些主题概念,并不完全需要标引出来,而应当去粗取精,有所取舍。要提炼标引那些最重要的、专指性最强的主题概念,舍弃一般的主题概念。
对提炼出的公文真正具有检索意义的主题概念,查公文主题词表将其准确、规范、科学地转换成主题词。
1、公文主题词的选取方法主要有四:一是从公文标题中摘录;二是从公文正文中提取;三是题文结合撮要;四是自己概括。以能表达公文的主要内容为原则。
2、主题词组配标引,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词构成逻辑关系组合以表达一个专指概念的一种方式。它以词间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为基础,只有相容关系的概念词才可以组配,而且,不是字面上的组配,决定的因素是逻辑关系。组配标引有概念交叉组配、概念限定组配、上位词或下位词组配。应优先考虑交叉组配和限定组配。
交叉组配是指两个组配的概念之间具有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重合。限定组配是以概念的限定为基础,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组配。
在标注过程中,如果没有十分贴切的主题词,应遵照“宜宽不宜严”的原则,选择相近的主题词。如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一文的主题词,必须使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中所列之词。因该表中没有“处理”二字,可用相近的“管理”一词代替。
第三步:标引记录,审核校验。
主题词成功组配后,根据《国家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将主题词标注在公文末页下部抄送栏目左上侧。词目之间空一字,不用标点符号,按主体、通用、空间、时间、文种等要素,依次进行著录。
在结束主题词标引之前,必须对标引结果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1、主题概念提炼是否准确、全面,有无漏项;
2、主题词的转换是否符合标强规则和组配规则;
3、同类型公文所选用的主题词是否一致;
4、标引记录有无遗漏等。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救。
(二)主题词标引“三要”、“三不”
1、“三要”
一要准,即主题词的标引对公文的内容揭失要准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在主题分析过程中对公文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提炼是否准确,(2)对分析出来的主题概念转换成主题词准确。二要全,标引主题尽量能全面反映公文的主题内容,不能漏标。三要专,即标引的主题词与公文主要内容的相符程度,一般说来,对于一个公文主题概念只有一个专指的主题词。这是衡量主题词揭示主题概念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三不”
一是不能使用表外词。有很多人在标引主题词时,往往都是从标题中抽取几个关键词进行标引,根本没有由于使用主题词表转换,致使标引的主题词出现了表外词,这是主题词标引的大忌。
二是不能颠倒顺序。主题词的标引按照主体、通用、空间、时间、文种五大因素的顺序排列。但是有很多人都是依据公文的标题,从前向后依次标引。三是不能字面组配。主题词标引时经常遇到待标的主题概念没有现成的主题词可供直接标引,必须先将该主题概念分解成二个以上的简单的主题概念,然后再分别用相应的主题词进行转换。分解时应将主题概念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有交叉关系的子概念,或者是有限定关系的子概念,切忌避免字面拆分。
(三)在公文主题词标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熟悉各自的《公文主题词表》。不熟悉公文主题词表就谈不上公文主题词的标注。
2、必须认真审研公文内容。可以说,不懂公文内容就不可能标注出恰如其分的公文主题词。
3、切实做好结合文章。这就是把主题词表与公文内容紧密结合融会贯通,便能找出适当的主题词。
4、必须遵守如下标注规则。
(1)主题词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考虑语法上的结构,不考虑词与词之间的搭配连接与必然的联系,只是将各个词依次罗列出来。
(2)坚持用词“宜宽不宜严”的原则,如果没有确切的主题词,可用相近的词或上位词代替。
(3)标注注意按“一范围、二内容、三文种”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在同一组主题词中,要按“属概念在前,种概念在后”的秩序排列。
(4)用词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最多不超过5个。
(5)明确主题词的位置。公文主题词位于末页下方,抄送范围的上方,也就是注释域或特殊说明域以下,抄送机关标识域以上。
(6)掌握主题词的结构及其标印格式。主题词的结构由标题和主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即主题词三个字,用黑体字顶格加冒号,其后为主文。主文不使用标点符号,每个主题词之间空出一个字的位置。应注意的问题
(一)主题词的排列
反映公文整体(概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部分(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其他方面的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整体(概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其他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作为自由词标引的地名(组织机构名)、时间、人名等,应置于表现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后面,置于表现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前面。同时出现在同一公文中,则按地名(组织机构名)、时间、人名的顺序排列。
(二)文种的标引
文种作为正式主题词,标在所有主题词的最末位。在转(印)发类型通知中,被转(印)发的公文的文种可不作为主题词标引。但如果被转(印)发的公文属法规性质,其名称为条例、规定、办法等,则应作为主题词标引。
(三)标点符号的标引
公文主题词一般不应出现标点符号。
在《公文主题词表》中带有标点符号的正式主题词,应予保留。因为这些标点符号有特殊功能,删去后容易引发歧义。
(四)自由词标引
自由词标引是用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表述公文主题概念,并作为表达公文主题概念的检索标识。
自由词标引范围:一是某些主题概念虽然可以采用组配标引或上位词标引,但使用频率较高;二是新出现的主题概念,包括新科技、新政策、新理论、新名词术语等;三是人物、时间和年代称号;四是地区、组织机构名称。
自由词标引应遵守的规则:一是应认真地查找词表,确实没有合适的专指的主题词,才进行自由词标引。二是可选用其他词表以及权威性参考书、工具书上的词。三是所选的词必须具有较强的检索功能和组配功能,具有实用性,能检索,能组配。四是应尽可能做到词形简单、概念明确。五是在标出自由词的同时相应标出它的上位主题词(或类别词)。六是在自由词后标上“△”符号,并适时将新词登记在主题词表上。选用《词表》以外的地名(组织机构名)、时间、人名、文献名称等专用名词作自由词标引时,不作△标记。
(五)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转、转发、发布文件时,如果只选择一个主题词来标文种,可选择被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其主题词是“文秘工作 公文 办法”,标注的就是被发布文件的文种“办法”,而不是发布文件的文种“通知”。如果想要完整反映文件的形式,也可将前后两个文种同时标注;但如果是用“通知”转发“通知”,为避免文种上的重叠,只标一个“通知”即可。
第五篇:人力资源面试技巧及应注意问题
人力资源面试技巧及应注意问题
1、求解:人力资源面试时,面试官会注重面试者哪些方面的表现或者说要聘用一个员工那些方面是必要的?
满意回答 也许每个面试官会略有不同,但注重的方面大体应该相同 按我的招聘习惯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1、自信,不论穿了什么衣服(不是不修边幅),长的怎么样(不是),都要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但却忌讳傲慢与不在乎,这个是有尺度的,要细思量一下。
2、回答问题有条理:听懂面试问题,不懂要说“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不用着急,组织一下语言再开始回答。
3、对这份工作要从事的愿望。要适时表达希望从事这个岗位的愿望,最好在面试前就想好。我面试的人员中有80%不会在面试前去了解面试的公司,但这个其实这个是你关注这个公司,并愿意在这里工作最有力的证据。
4、不要说谎。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如果被不断追问也不会慌张。比如问你平时有什么爱好,你说读书,那你要准备好,他会问你读哪方面的书,为什么读这方面的书,每月大概读几本,最近读的是什么,收获是什么?所以不要说谎,有经验的面试官面前,谎言很容易被揭穿。
5、稳定性,表达你长期效力于这个岗位的愿望,即使在回答其它问题时也要注意不要表达出不会稳定于本岗位的意思。比如,“相较于这个专业我更有兴趣于……,”“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你面试的那个岗位如果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当然如果刚好你面试的岗位就是个挑战性的工作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还面试了……,那个结果我很期待”,还有其它类似的表述都会成为你不稳定的证据,会把你的表现大打折扣。
6、注重细节,在你与人力资源的所有交往中都要注重细节,比如邮件的回复,短信的回复,你就说“收到”那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你至少要说你是谁,应聘的什么岗位,再对邮件或信息中的问题进行答复。还有进屋前敲门、进屋后关门等
我想的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