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7:3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江泽林 2008年7月25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三亚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暨三亚升格为地级市2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和省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凝聚力量,加快三亚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会上,我们将审议并通过《中共三亚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中共三亚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中共三亚市委关于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三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建设作出部署。

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讲五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推动三亚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海南,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卫留成书记在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 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和推动我省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把海南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海南“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当好“排头兵”,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敢想、敢闯、敢做,就是要看我们谋划科学发展是不是有新思路、推进改革开放是不是有新举措、落实各项工作是不是有新成效、改善群众生活是不是有新进展。对三亚而言,思想解放,就是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落实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和省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关于“三亚要在全省领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要求上来,统一到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上来。以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统筹发展。

当前,我市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六大调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推动六大调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际上也是推动思想大解放的一个过程。这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这个定位,在真抓实干中统一思想,在创新中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2006年、2007年我市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4.7%和 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8%和58.4%,城镇居 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1%和23.6%,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2%和17.5%。在创新中解决了海棠湾开发、鹿回头开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天涯水泥厂拆迁、天涯海角2?25事件处理、三亚湾整治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文化赛事活动,推出了“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中文名片和“Forever Tropical Paradise-Sanya(永远的热带天堂-三亚)”的英文名片,为美丽的三亚插上了文化的翅膀。特别是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不仅丰富了三亚的文化内涵,同时为三亚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6-2007年综合实现程度增长7.4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是前几年的1-2倍。

第二,《海南.三亚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勾画了三亚未来发展的作战图。课题成果已通过专家组评审,专家组认为课题项目在国内同类研究具有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三亚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意见》。同时,我们正以课题成果为模本,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修编、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口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海洋利用规划和重点民生项目规划。

第三,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为三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重要历史节点上,胡锦涛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亲临海南、三亚视察,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省委五届三次全会召开,提出了一系列思路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为三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增强了发展活力。

当前越是形势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沾沾自喜、小富即安。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包括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干部思想解放程度和能力素质等。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我们要密切关注并深入分析当前各种不确定因素,趋利避害、积极应对,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我市2013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从现状看,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经济发展和统筹城乡。这两年围绕这两方面,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应当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7年我市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80.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我们有些指标还比较落后,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如我们的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恩格尔系数、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等指标的实现还有相当的难度。我们一定要珍惜当前的大好形势,紧紧抓住机遇。必须在解放思想中加快发展,必须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三亚发展,快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一)进一步明确城市定位和总体发展思路。我们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升城市价值,实施高端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三亚建设成为旅游度假胜地、天涯文化源地和创新创意高地。这是经过常委会、四套班子和有关专家 反复讨论研究得出的,既是对过去发展思路的承接,也是按照新情况、新要求在重点方面进行了补充。

“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这一定位准确地抓住了三亚的资源特色,把握了三亚的发展方向。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这个目标,这是三亚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三亚今后的发展也必须坚持这一定位。

“提升城市价值,实施高端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三亚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必须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的最大效用,旅游要走高端、项目也要走高端。同时,我市还有广阔的农村,没有对农村的统筹安排,就不可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

(二)坚持“高端取向、旅游龙头、六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战略。在三亚发展的城市定位和总体思路基础上,我们提出,以高端产业为取向,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农业、海洋产业、创新创意产业、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为支撑,构建符合三亚实际和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

这个产业发展战略与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是高度一致的,是对我市产业发展思路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业作为三亚的龙头产业,对城乡统筹意义重大,必须坚持高端取向,打造高端旅游产品、吸引高端游客。现代农业、海洋产业、创新创意产业、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污染低、附加值高,符合三亚资源禀赋,在三亚大有可为。六大产业与旅游业互为补充、相互带动,将有力促 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降低产业结构单一给三亚带来的经济风险。

(三)实施“东西南北中,以东为重点”区域振兴战略。即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加快区域合理布局,启动东、西、南、北、中全方位发展的动力机制,以东部为重点,提升三亚城乡总体建设水平并发挥三亚应有的辐射作用。在东部,加快开发海棠湾国家海岸;在西部,促进崖城创新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在南部,加快推进鹿回头半岛及海上旅游建设;在北部,全面贯通绕城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在中部,促进公共服务中心和中央商务区(CBD)的建设;同时,打造槟榔村5A级乡村旅游区、落笔洞文化旅游区,加快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四)从七个方面进行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内容有共性方面,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突出重点。根据中央统筹城乡要求,结合三亚实际,必须做好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是土地利用统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市建设、农村发展都需要土地,土地利用统筹是必不可少的。三亚的土地统筹主要是从布局角度来考虑的。城乡土地统筹首先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布局,这个条件是由国家政策许可及城市发展目标所设定的。

在城乡土地利用统筹中,我们设置了三条“红线”:必须保证基本农田不得减少,以保护农业生产能力;必须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对农民的各项补偿和保障水平不得低于国家的政策规定;必须确保生态保障能力不下降,森林覆盖率要保证在63%以上。

第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考虑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主要包括综合交通、市政配套设施。综合交通设施既包括城市和农村道路,还包括联系城乡的“快速通道”。市政设施主要考虑城镇两级垃圾、污水处理及供水供电设施。

第三是劳动力就业统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三亚城市经济发展将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据测算,2013年之前,三亚约有6.5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而同期城市可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达7万个。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关键在于加强职业教育。要根据城市就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订单培训,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第四是社会事业统筹发展。要合理配备教育资源;以科技为依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构建多层次、城乡一体的新型医疗体系;统筹体育设施建设等。

第五是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统筹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以“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是旅游统筹分布。这是三亚城乡统筹的重要特色。三亚旅游景点及旅游配套项目在整个城乡区域分布,统筹城乡旅游是三亚城乡统筹的重点内容。要建立以城市为龙头的分级度假体系,形成网络,即城市滨海度假区、旅游文化名镇、乡村旅游。城市旅游业通过关联产业发展,对城乡就业及商贸、餐饮等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打造槟榔乡村旅游和落笔洞文化旅游,有利于改善游客的动态布局,改 变游客沿海相对集中布局,引导游客在全市均匀分布,带动三亚未来中心区域的商业、餐饮、房地产等产业发展。

第七是城乡文化统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氛围的形成,对旅游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三亚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最大限度地与周边市县统筹发展。

(五)营造“五大环境”,推进三亚稳定健康发展。“五大环境”,即实现“率先”、“领先”的政策环境,实现城市价值提升的人才环境,实现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加速发展的投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六)以八大骨干工程为主体,为三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项目保障。三亚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重大项目支撑。三亚近中期(2008-2012年)的重大项目以区域振兴的八大骨干工程为主体,共计160项,总投资约1300亿元,其中政府引导投资200亿元左右。八大骨干工程包括海棠湾国家海岸、崖城创新创意产业基地、鹿回头半岛及海上旅游、绕城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公共服务中心、中央商务区(CBD)、槟榔村5A级乡村游、落笔洞文化旅游等。

项目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我们要一个一个地盯,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来抓,一天也不能耽误,一刻也不能耽误。要把重点项目推进,实现科学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精神的重要体现;要把重点项目推进,实现科学发展,作为能否坚持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考验;要把重点项目推进,实现科学发展,作为执政能力 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把重点项目推进,实现科学发展,作为我们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弱的重要表现;要把重点项目推进,实现科学发展,作为协调各方、促进和谐的合作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把重点项目推进,实现科学发展,作为现阶段检验干部实实在在业绩的重要标准,也是现阶段干部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

(七)继续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任务”。

———加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产业化,开发热带特色资源和海洋资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城乡“七个统筹”的要求支持农业和农村。

——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着力推动城市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按照三亚全面小康社会项目规划要求,改善投资环境,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积极举办健康有益的高端活动,不断提升三亚国际显示度、影响力,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以三亚中英文城市名片“美丽三亚 浪漫天涯”、“Forever Tropical Paradise——Sanya”进行城市营销。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当前十分宝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产业结构,乘势而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经济强劲发展势头。

——关注民生,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步伐。按照《中共 海南省委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制定三亚市民生规划,让发展的成果惠及老百姓。加强基层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牢记稳定第一责任,实现社会和谐。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调动各方力量搞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坚决打击黑恶势力。

——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狠抓党建第一工程,为三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宗旨教育,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发展活力

胡锦涛总书记到海南视察时明确指示,“着眼于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机构、提高效率,搞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完善省直管市县的管理体制”。这次省委召开五届三次全会,专门研究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出要不断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和大部门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三亚在体制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将执法力量和园林环卫力量下放到区镇;成立了海棠湾管委会、三亚湾管委会、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新的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组建了两家国有公交公司;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推行“一会五库”管理制度,实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这一系列改革有力地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极大地 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措施是成功的,是符合三亚发展需要的,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制度、机制、方法等方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二)强化责任,提高水平,履行好省里下放的行政管理权力。省委五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的意见》,将177项行政管理权力下放给市县。我们要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建立健全权力规范运作的体制机制,确保下放权力有效运行。要合理划分下放的相关权力,做好权力下放的对接培训工作。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专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下放权力。

(三)结合三亚实际,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要加快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交给市场,集中精力管理好政府该管的事情。

要立足三亚市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对现有部门中职能交叉、业务相近的机构进行整合,科学设置,明确职责,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构建海棠湾新的管理体制。海棠湾开发区范围大,项目多, 是三亚开发建设的“一号工程”,海棠湾的开发要体现三亚的速度和效率。我们要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形成有利于全面加快海棠湾开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调整海棠湾镇管理体制,相关领导及内设机构人员尽可能交叉任职。按照便于授权要求设立内设机构。同时,市政府授权海棠湾管委会全权管理三亚市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整合科技、信息产业和工业经济管理职能。

——按照省有关机构改革调整的部署,将市林业局由事业单位调整为行政机构。

——在市发展和改革局下面设立三亚市投资服务中心,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力度。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市里和两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力量。

同时,要通过干部调整和适当配备,把那些思想解放、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放到主要岗位上去。

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及时惠及广大老百姓。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视察海南时,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五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和《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对我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民生工程。老百姓关注GDP、关注财政收入增长,但更关心和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我们有责任、有能力也有义务在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上先行一步,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一)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项目投入,集中财力办成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民生得到较大改善。但要清醒认识到,三亚经济基础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欠账较多,社会事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非均等化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城乡差异问题突出,主要集中在教育、交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

《海南.三亚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对我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是三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二)坚持高标准定位三亚民生事业发展目标。要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领先”、“率先”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走得更快一些。以201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年为节点,力争201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2013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各项民生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水平。

(三)以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还是要靠政府投入。除了每年的固定项目预算,我们还要按照省委要求,将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投入民生。坚持以项目带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资金集中投向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上去。根据相关部门规划,2008-2013年我市将安排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城乡居民增收、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十大民生工程40个重点项目,预计财政投入资金总额142亿元。

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教育方面,加大力度改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扶持发展高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实现教育移民在校生规模12000人;逐步提高各类教学办公经费和各类学生补助标准,在全省率先免除高中教育阶段学费;提高教师待遇及住房水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健全农村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按标准配置15个农村卫生院;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城市整体卫生水平,建设与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相匹配的高级医疗、康复、救助中心,注重高级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各种医疗保险的补贴标准。

——就业与居民增收方面,加大城镇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户”至少有一名适龄劳动力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和吸纳弱势群体就业,给予物质奖励与政策支持;加大农业产业调整和扶持力度,加大农民直补力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逐步提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勤人员和各类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和补贴标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增加职工工资收入。

——社会保障方面,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为重点,覆盖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等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各种保障标准随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同步提高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保障水平差距,探索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失地农民保障水平。

——住房方面,根据不同群体需求特点,科学合理地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中低层公务员、转移就业农民等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大农村茅草房和危房改造力度。

各区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围绕市里的民生规划,进一步细化措施和年度进度表,逐年落实推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 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卫留成书记在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上要求,要继续解放思想,解决好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的问题。三亚升格为地级市20年来,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每一个巨大变化无不是思想解放、敢闯敢试、极力争取的结果。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亚要在全省领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把思想从不适应科学发展、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

当前,我们一些干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格格不入,有的满足现状,缺乏忧患意识和世界眼光;有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想问题、办事情不从实际出发,而是用习惯思维、现有的条条框框处理问题;有的怕冒风险、怕担责任;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怕字当头,难字当先,工作停留在难的概念上。这样的状态怎么能推动发展,怎么能“领先”、“率先”?

三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只要对党的事业有利、对三亚发展有利、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我们就干,而且千方百计干成、干好。我们用人导向是鲜明的,就是保护、重用和提拔思想解放,敢闯、敢干、敢担责 任的人,对那些思想保守、不想干事、不敢干事,甚至给改革开放设置障碍的干部,坚决从重要岗位上调整下来。再也不能容许那些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混下去。

思想是否解放要有客观标准。我们谈解放思想,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落实到发展上,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各项工作,无论是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民生改善,都必须在解放思想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上不去,讲什么都是空的;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讲什么也是空的。思想解放的成效,必须以实绩说话。

(二)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路线方针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没有一支具有世界眼光的高水准的干部队伍,怎么能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提出实施高端战略,这也对我们的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立足于我们现有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基本的执政理念,还要有较高的执政本领。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近期,市里将就“三亚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8月份还将就此专题召开市委理论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干部对市情的认识,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在创新中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三亚发展的需要,补充一批人才。卫书记在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上特别强调了引进高素质人才问题,要求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站得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和推动海南的人才引进工 作。这几年,我们从全国各高校引进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这项工作要继续抓,要解放思想,舍得本钱,大胆引进。对引进的人才既要让他们有职有权有待遇,又要对他们的工作提出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小康社会不是等出来的,也不是“算”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地干出来的。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是办不成事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作风建设,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要带头抓落实,对看准的事,确定的目标,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三亚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要更加勤奋地工作,才能把三亚又好又快地发展起来。

(四)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三亚已进入大发展、大建设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这个时候,反腐倡廉建设只能越抓越紧,不能有丝毫放松。特别是当前进入我市的大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额越来越大,这对我们的廉政工作是个更大的考验。我们的发展要建立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这样的安全运行既保证重大决策不失误,又要保证我们的干部不出事。我在这里再次强调,各部门要在项目建设上严格要求,认真治理推诿扯皮、刁难设阻的不正之风。同时,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央出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这是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省 五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实施办法》,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工作规划》和省的《实施办法》,对我市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次全会将审议通过三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贯彻落实《实施办法》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好落实。要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扎实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

要坚持惩防并举,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要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有效监督,这对领导干部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厉惩治腐败分子,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要在全市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未来五年是三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五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在全省领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市委书记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 XXX

(2006年8月10日)

这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是在我市“十一五”开局起步呈现良好态势,经济社会正在朝着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奋力推进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后几个月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一会儿,永昌同志还将就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这里,我先代表市委常委会讲几点意见。

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满怀信心谱写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一)20多年艰苦创业打下的坚实基础,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XX建市2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致力于探索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之路,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三个转变”,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条件办的大事,建设了一批多年想建而无力建设的工程,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开创了建市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较快、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端。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一是项目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引进项目155个,在建项目455个,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投资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3%,比去年同期高26.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3%,拉动效应明显。二是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产业集聚势头强劲。全市在建工业项目达154个,其中新开工投资上千万的工业项目54个,工业投资增长58%。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点园区发展加快,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5.5%,增加值增长30.7%,增速居全省第7位。实现利润增长25.2%。三是旅游商贸持续攀升,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接待国内游客增长27.4%,入境游客增长20倍,旅游总收入增长51.2%。国美、苏宁、优玛特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现代商业发展加快,热点消费持续增长。文化市场、文艺创作活跃,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四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三产业稳定增长,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6.5%。

20年的辉煌成就,为我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时期的显著成绩,标志着我市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增强了全市人民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面对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顺应全市上下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强烈愿望,我们必须确定更高的目标,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抓住历史机遇,拼搏实干再五年,努力实现新跨越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充分用好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从外部环境看,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国家将成渝经济区纳入“十一五”战略规划,国内外产业加速向西部转移,资本加速向西部流动,必将推动XX的市场潜力、资源潜力加快释放,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从自身条件看,我们有区位优势,XX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同时接受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辐射,可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发展先机;我们有交通优势,随着达成铁路复线、遂渝铁路复线、遂内铁路和XX到重庆、绵阳、内江高速公路的建设,XX将成为连接成渝、沟通周边的省内第二大交通枢纽;我们有品牌优势,全市5家上市公司、4件国家驰名商标、15件省级著名商标,具有直接融资的平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们有资源优势,农产品、天然气、盐卤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食品、纺织、化工产业的良好基础。此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必将带动越来越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些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也存在不少困难,面临很多挑战。发展不足是XX最大的问题,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牢,经济市场化和开放度不高,大项目好项目很少,发展后劲不足。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去年底为31.9:36.1:32,一产业比重比全省高11.6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全省低5.24和6.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大企业大集团少,工业增长质量不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67.8%,比全省低13.2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GDp的2.3%,比全省的6.5%低一半多。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优质特色农业发展迟缓,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三是城市体系发育滞后,基础设施整体还比较落后,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市本级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不强。四是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相对滞后,体制不新、机制不活、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五是城乡居民劳动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抓住并用好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够赢得跨越发展。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奋力推进发展新跨越,这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我们每位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奋力推进更快更好发展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思路是:立足科学发展,推进工业强市和商旅兴市,加强城乡统筹,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新的跨越。把XX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的次级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重要的食品、化工、纺织服装、机电配套和制药工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职业教育劳务培训输出基地,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努力建成丘陵地区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旅游名市。

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构建成渝经济区等重大机遇,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点,把握富民强市的着力点。必须开启新思维,树立新观念,努力提高聚集优势资源的能力、发展现代经济的能力、自主创业和对外开放的能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坚韧不拔、富民强市的科学态度和奋斗精神。

——科学发展,就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市场化进程。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注重增长指数的同时,更加注重效益指数、环境指数、人才指数和人民满意指数,努力建设创新创业XX、绿色生态XX、和谐平安XX。

——和谐创业,就是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形成心齐风正、政通人和、发展为荣、富民为先、事业为上的良好环境。

——坚韧不拔,就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树立自主创新、自我创业、自创品牌、自加压力的全民创业和全社会创造精神。解放思想,奋勇争先,用与时俱进的思路抓发展。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工作。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促跨越的强大合力。

——富民强市,就是通过艰苦努力,使我市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面貌、人民生活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一个大变化,五年实现大跨越。一些重要发展指标在丘陵地区和全省的位次前移或进入前列,整体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工业化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环境巨大改善,发展后劲日益强劲,县域经济活力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只要我们科学审视市情,正确判断形势,理性选择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我们完全有理由确定更加积极的目标,完全有能力发展得更快更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二、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一)着力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今后5年,我们要重点围绕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机电配套和制药五大支柱产业,围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文化旅游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区的建设,以提高产业素质和增强竞争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坚持改革开放促升级。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存量资产的嫁接重组,推进优质资产的开放式重组。积极搭建世界华人财富论坛永久会址和成渝经济区商会峰会两个平台,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联系,着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集中布局,培育形成一批大企业、大园区。当前,要突出抓好财富论坛永久会址的建设,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抓紧做好首届商会峰会的筹备工作,确保如期顺利召开。大力支持高金公司的规范化股份制公司改造工作,争取尽快上市,建立融资平台。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利用外资,扩展生猪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积极促进盛马公司与印度ZOOM公司和久大集团的战略投资合作,加快技改步伐,尽快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石油化工产业链的配套发展,着力打造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是坚持调整结构促升级。重点支持食品、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企业集群发展,培育两个“双百亿”产业,形成4个“百亿园区”。大力实施“2153”工程,着力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确保每年投资上千万元的新开工项目达到80个,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个;确保全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工业用地不低于30%;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工业投资的比重占到40%以上。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三年翻番,力争五年翻两番,2010年达到160亿元。

三是坚持转变增长方式促升级。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知识创新、科技成果引入、科技创新创业融资、科技成果共享和社会创业服务等五大公共科技平台。大力支持河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新工业园的建设,充分发挥五大上市公司的作用,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创建和申报力度,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力争“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降耗,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明年2月全省工业强省工作会议将在我市召开

[1][2][3]下一页

第三篇: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审议《市委常委会××年工作报告》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再鼓干劲,动员全市上下为推动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而不懈

努力。关于市委常委会××年的工作,已印发书面报告,请大家认真审议。豆罗同志就市委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的意见还将作说明。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做大做强南昌的步伐,讲几点意见: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念

××年,是南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南昌的目标,按照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克服了前所未有的非典和罕见的强暴雨、高温干旱等严重灾害的干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预料好的成绩,继续呈现出人心思上、人气兴旺、经济加速、城市变样的喜人局面,实现了省委提出的“一年有个新变化”的要求。全市达到亿元,增长,增长率达到年以来最高水平;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增幅在全国个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引资总额和增幅均在全国个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全市安置就业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城市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人口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党的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更为可喜的是,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着一些深层次的质的变化。一是第二产业占的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到,工业主导型的经济结构开始形成。二是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所占比例显著提高,企业主体中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家,同比增长;—月份,南昌地区海关进出口总值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开放型经济从业人员同比增加了;开放型经济对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南昌经济发展正在加快由内向型向开放型转变。三是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一半,表明全市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进一步增强,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强劲,行政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步伐明显加快。四是全年城区户籍人口新增万,是过去四年的总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点,企业景气指数达到点,增势持续攀升,做强做大南昌的后劲日益增强。

××年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来之不易,它得益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英明正确的领导,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在座的同志们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另一方面表明,南昌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开放型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南昌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关口:希望与失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孟建柱书记在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形势,在形势好的时候,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隐忧。”这完全符合南昌的实际。现在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形势,审时度势,正确决策,在新的基础上统一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为此,必须树立三种观点: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形势观,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以对立的双方统一而存在的。在当前形势好的时候,在外面赞扬声多的时候,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打开门来看优势,关起门来找问题。在形势好的时候,要十分注意潜伏着的问题,切实防止“一好遮百丑”,加强应对能力,始终保持工作的主动权;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又要从大处看问题,正确定性,以不至于惊慌失措,左右摇摆,同时又要从小处抓解决,力争主动,以不至于任其蔓延,对全局造成危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临喜不狂,遇变不惊,迎难而上;我们才能在崛起的征程中愈战愈坚,愈战愈勇,愈战愈能。当前我们正是面对着这样一种形势。一方面成绩显著,事业蓬勃向前,人民群众在亲身经历的变化中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平衡;外资企业进来后本地配套能力弱,技术工招聘困难,导致生产经营成本高;正在治理整顿中的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征用土地给农民合理补偿、群众上访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一不能视而不见,二不能仅看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把握问题的本质,研究正确的解决办法。从全局、从深层次看,当前我们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是“五个跟不上”造成的:一是我们一些同志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水平还

跟不上南昌快速发展、迅速做大做强的要求;二是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跟不上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要求,金融、物流、教育、中介服务等的差距很大;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水平还跟不上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人均道路面积、工业民用燃油、电力供应能力等都有很大差距;四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理念、制度、机制跟不上现代文明

花园英雄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五是我们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由行政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快速转变的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在工作中还有不少薄弱环节,说明我们抓发展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我们更要看到,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快速发展中的问题、大步前进中的问题。实现南昌崛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困难。在前进的道路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丝毫不能动摇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只能鞭策我们进一步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更加有效地推动南昌的快速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迅速做大做强南昌。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机遇观,努力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实现崛起的积极性。“机”者,成事的时间条件。所谓机遇,就是办事的诸多条件在同时段中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所以,抓住机遇谋发展,一是要注重整体性,不是

一、两个条件具备就可以发展的,即使一时发展了,要实现持续发展也困难;二是要注重时效性,发展的诸多条件与我们不期而遇的时间不是常有的,错过了再来就难了。我们通常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意思;三是条件成熟是一个主客观共同努力的过程,不能坐等条件都到了再来发展。主要条件具备了就要迅速抓住,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条件,实现全面发展。回顾我市这几年的发展过程,就是我们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全市上下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盼发展的极好机遇,不等不靠,迅速实施大开放,推进工业化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条件并不完全成熟,比如一些同志的思想认识、观念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还不适应新形势、新思路、新任务的要求,各级干部还来不及系统熟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知识,城市的基础条件、工业的配套设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滞后等等。所以,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冒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说,因为怕出这些问题,而不搞大开放,不抓“两篇文章”建设,或者等到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再来搞,我们设想,会有今天南昌这样的大好形势吗?当然,对这些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不可轻视,市委一直以来都在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发展进一步开辟道路,排除障碍。所以,加大力度、快速发展是抓机遇的一种表现;规范制度,完善程序,强化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提升发展水平,也是一种抢抓机遇的表现。

这两年我们在规范开发区和土地使用制度上就是如此。一开始我们就把经营性土地推向市场,去年更是明确,要无一例外地把经营性土地推向市场。也正是我们抓这项工作的时候,国家开展了治理整顿土地市场、清理工业园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十分明确地指出,要以国家治理整顿土地市场为契机,促使我市的开放型经济尽快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对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抓住这个机会不断完善提高我们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措施进行认真的整改,使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违规下放的土地、规划管理权得到及时纠正,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挂拍出让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一段时期以来存在的建设用地报批不及时、手续不完备、交易不规范以及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等问题得到全面纠正,一大批未批先用土地完善了报批手续,一段时期以来存在的征地补偿不能及时到位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等等。特别是通过这次整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得到了明显增强。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的机遇,提高干部水平、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坚决态度是正确的,不仅没有影响我市的发展,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经营水平的提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土地治理整顿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置若罔闻、明知故犯的人要批评,对造成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在有极少数同志存在着另一种机遇观,当然这种机遇应该打上引号。因为平时产生了矛盾,有了怨气,这些同志每当身边的同事要提拔了、有好事了,不是为之高兴,而是嫉妒、眼红,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攻击、诋毁;对同事在某些方面工作有失误,不是以人为善、善意地提供帮助,而是认为整人的“机遇”到了,大做文章,落井下石甚至诬告陷害。这种把个人恩恩怨怨掺杂到工作中去,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抓住“机遇”整人的现象,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人总是要讲境界、讲胸怀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在一起共事十分难得,即便工作中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甚至受委屈,还是应该讲风格、讲宽容、讲谅解。与人为善,归根到底是与己为善。古人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怨气过重伤肝肺”。因此,希望有这种“机遇”观的同志要下决心改一改,改了对己、对人、对事业都大有益处。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三者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明确要求,也是做大做强南昌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南昌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落实到推动南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快速发展是前提,协调发展是关键,持续发展是目的的理念。当前,我市的主要矛盾、面临的最大压力仍然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基础薄弱,一系列社会问题最深刻的根源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迅速做大经济总量,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南昌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只能快、不能慢的关键时期。从全国看,地区经济你追我赶、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已经形成,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在已经领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高速发展,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扶持下,也正在日渐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不仅会更加拉大同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而且还有可能会在西部地区的快速追赶中处于落后地位,南昌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就不会有自己应有的地位。从全省看,各兄弟市的发展势头都非常强劲,无论是增长、招商引资的增长,还是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南昌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我们没有紧迫感,南昌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就很有可能逐步丧失,我们就会辜负省委、省政府支持南昌做大做强的英明决策,更谈不上搞好南昌、服务全省。从南昌自身看,虽然这几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但这种增长归根到底还是在低水平上的增长。一旦慢下来,与周边地区正在缩小的差距就又会扩大;再者,现在南昌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起来了,一旦慢下来,好不容易形成的这种势头必然会减弱,再来重新启动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面对这种“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形势,我们唯有以无比坚韧的意志,保持健康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切实把经济总量做大,把经济实力做强,把经济功能做优,才能实现做大做强南昌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只有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坚持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我们才能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靠保证。因此,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三者的关系,并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在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的前提下,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坚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统筹兼顾、驾驭全局的能力,这既是对我们领导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抓发展能力的考验。只要我们奋勇争先而不是犹豫彷徨,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步自封,南昌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南昌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希望。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今年是南昌实现省委提出的“一年有个新变化,三年有个阶段性大变化”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南昌快速崛起的重要一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南昌经济社会的成功经验,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以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做好“两篇文章”和“一年有个新变化,三年有个阶段性大变化”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核心战略,坚定不移地紧紧抓住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市场取向改革两个关键,坚定不移地按照开放为先,改革跟进,城建加速,稳定保障,协调发展的工作方略,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统筹兼顾,完善提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为实现南昌率先崛起、服务全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确保,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确保,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确保,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速确保,力争;实际利用内资,增速确保,力争;出口创汇总额,增速确保;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确保;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速确保,力争。这些主要指标,是经过科学测算的,既是积极的,充分体现了快速发展的要求;又留有余地,充分考虑到了今年发展可能遇到的一些制约因素。实现这些目标,贵在奋斗。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实现目标任务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目标任务上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在工作重点上,必须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⒈继续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全方位开放是实现崛起的根本之举,大举招商引资又是推进大开放主战略的重中之重。今年,在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我们还要继续下更大的功夫,以此推动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一,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确立自己就是招商引资最终责任人的意识,花更大的精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要根据各地招商引资所具备的不同的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发展基础等情况,对全市各地、各部门的招商引资进行分类指导、分类下达任务、分类考核。第二,要坚持以大项目推动大开放、大发展,下决心引进一批大项目、推动一批大项目,充分发挥大项目的骨干作用,支撑我市“两篇文章”和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要继续下大力做好引大做大工作,瞄准世界强、国内家重点大型企业集团,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扩张园区规模,增强经济实力。第三,为防止和克服各工业园区出现相互让利、相互“挖墙角”的恶性竞争,要实行项目洽谈首谈制,提升开放型经济的管理水平。第四,要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唱响“四最”品牌,在环境建设上下更大的功夫,使南昌真正成为一切投资者投资成本的盆地、投资服务的高地、投资回报的福地。

⒉以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为重点,着力推进工业主导型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形成。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必须始终坚持走开放型和市场化的路子,顺应全球产业大转移的规律,主动融入世界制造业发展体系当中,迅速做大南昌制造业规模。一是突出加大投入,做大工业总量。今年,要通过招商引资、争取上级支持、促进企业上市、扩大信贷规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要用足用好市里已经设立的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二是突出扶优扶强,做大龙头企业。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帮扶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打破隶属、行业、所有制界线,定人定责定时与企业沟通互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各方面应该解决、我们又能帮助解决的实际困难。要坚持市领导到重点企业现场办公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及时兑现奖励政策,促使一批潜力大的企业迅速做强做大,确保省、市骨干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年的基础上实现“三年翻番”目标,加快培植发展一批南昌的“国家队”企业。三是突出产业配套,做大支柱产业。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是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瓶颈”之一,是影响企业回报、制约我市招商引资吸引力的基础因素。去年我们开始了这项工作,但尚未破题,今年要进一步找到突破的办法。要采取重点企业吸引配套、本地企业主动配套、外来企业跟进配套、改制企业适应配套等多种模式,大力实施专业化协作配套工程,迅速在南昌形成若干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制造业产品基地。四是突出跟踪服务,做大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是全市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龙头”,而且也是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标兵”,必须高起点、严要求、快速度地做大做强,力争今年在新进大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区容区貌、园区管理水平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性进步。其他园区也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园区功能;强化产业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载体和重要增长极。

⒊以扩大投资为重点,有效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拉动见效最快、作用最直接。去年我市投资增长的实践证明,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各种资金都在寻找一切可能的增值空间,现在只要有好的投资项目,就不愁没有投资资金。因此,今年我市抓扩大投资,必须继续把主要气力放在抓项目上。抓项目就是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后劲。一方面,要抓紧抓好已经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按照市政府今年确定的盘子,认真、迅速地组织实施好一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抓好一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等。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项目的包装和开发储备,加快规划、开发和选排一批对我市当前和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项目,积极支持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单独或联合投资新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在借“东风”、大举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加强借“北风”的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城市建设、技术改造、农业、公共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更大支持,善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八面来风”,加快南昌的发展。在扩大投资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正确处理好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注意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努力避免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情况,逐步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消除体制障碍,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创造良好的消费预期。对投资与出口、出口与消费的关系,也要认真研究、正确处理,真正使“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⒋以城市经营为重点,迅速做大做强城市经济。近几年,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要进一步向广州、大连等先进城市学习,在做大城市的过程中,把经营、管理提升到新的水平。首先,要抓好城市规划。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决心消除规划滞后对我市快速发展的制约,着眼于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编制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符合城市特色、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使其创造出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城市规划要注重南昌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发挥山脉、水脉、人脉、文脉优势,把南昌建设成山水型、历史型、生态型、文态型城市,凝聚历史之韵、生态之灵、文化之根、人本之气。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显山、露水、透绿的力度,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老建筑特别是能体现南昌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延续南昌的历史文脉,保存南昌的历史记忆,体现南昌的历史文化特色。要推动规划的市场化进程,重要的规划一律要组织国内甚至国际招标。要实行严格的规划执行制度,明确责任,对于违反规划的行为,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第二,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经营水平。继续实行严格的“垄断一级市场、调控二级市场、放活三级市场”的政策,全市经营性土地无一例外地要进入市场,实行严格的招拍挂。但要改进办法,提高效率,确保城市建设用地需要。第三,要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尤其是重点区域、重点工程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百年大计。红谷滩新区是我市建设花园城市的标志性城区,要在注重品质、注重质量、注重功能的同时,加快建设进度。要按时完成全市排水、污水处理、道路、变电站等已开工的项目建设;生米大桥、西外环高速、百路大战第二战役等基础建设已开工的要抓时间抢进度,没有开工的要加大筹备力度,力争早开工。要建立严格的市场监理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建设的优质、高效。第四,要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水平。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现在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交通管理、市容保洁、绿化管护、广告管理、社区管理等都需要按照建设现代文明花园城市的要求,学习发达地区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制度,改善基础条件,提升各项管理水平,力争今年有新的进步。城市管理的改革方向,必须立足于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网络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按照“事权和财权、责任与权限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系。立足于管理的规范化,切实贯彻依法治市的方针,逐步完善城市法规,大力推进依法管理。立足于管理的人性化,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为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要继续搞好社区星级创评工作,并充分调动广大市民主动参与、支持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⒈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的活力,影响着全市经济的活力;县域经济能否发展,关系着南昌能否崛起。这几年我市县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与省会城市所辖县的要求和条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潜力,需要我们去努力。为此,必须切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一是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公路、病险水库改造、防洪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要加大对基本国策实施、基层政权运转的财政资金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要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同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重造农业信贷投入机制,改变农村金融非农化倾向。三是要运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切实加快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经营转变步伐。要按照“分析优势、面向市场,制定标准、质量监控,注重品牌、规模效益”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与此同时,大力扶持农村民间流通服务合作组织,使之成为农村服务业的主力军;积极开辟农业产业化加工园区和具有地方特色、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规模化、基地化、企业化经营格局。四是要进一步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承包等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五是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努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的延伸拓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打通城乡发展要素相互流动的“瓶颈”,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2、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全面发展。一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突出是要深入推进“五大文明工程”,使各大工程赋予新的内容,使精神文明创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要进一步加快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必须适应我市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新形势,利用我市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成本低的优势,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努力把南昌建成培养中高级技工的摇篮和基地。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也大有潜力可挖,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创造性地推进这些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工作,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治市的力度。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关系。越是加快发展,越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格外重视追求安全稳定这个最大的效益。要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把安全稳定工作摆在首位,进一步强化抓安全稳定工作的责任,进一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艺术,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把一些可能发生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五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问题。

3、统筹各次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突出是适应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发展潜力的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领域,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发展金融业,丰富金融品种,积极引进和培育股份制银行、租赁公司、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今年力争有

一、两家股份制银行落户南昌;规范有序发展知识密集度高、在市场发挥中介作用的会计、律师、咨询等新兴服务业;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将其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对待,超前谋划,加紧实施,尽快改变我市信息产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为南昌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后劲;加快无水港、保税仓库等与大开放相配套的进出关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大力推动会展经济的发展;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提升社区服务业工作水平,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构,完善相关的运作机制,不断拓展和创新我市市政服务和社区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充分发挥其安排就业人数多、方便群众生活的作用;要创新经营业态,做大做强做特商贸业,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和协调,使二、三产业更加协调发展。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突出是牢固树立基本国策观念,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搞好水土、矿山、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留足绿色空间,建好绿地、广场、公园,为市民营造一个充满绿色的、和谐的人居环境。

(三)用新思路、新观念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⒈继续深化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深化改革的总的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凡是通过市场能解决的问题都通过市场来解决,凡是通过市场能配置的资源都通过市场去配置。结合南昌实际,今年我市尤其要在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活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交这次全会讨论的《中共南昌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对我市今后的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待这次全会原则通过后,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按照《意见》的原则性要求,就每一项改革分别提出具体的要求,拿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坚决突破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⒉营造良好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今年我市环境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着眼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全力打造“信用南昌”、“法治南昌”,努力营造诚信法治的法制环境。在打造“信用南昌”方面,要努力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在打造“法治南昌”方面,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讲法治、按法规办事,特别是执法部门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职能部门工作要规范化、法制化,减少外商在南昌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增强投资信心,降低投资成本。同时,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不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落实社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打造“信用南昌”、“法治南昌”,为南昌发展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同时,我们还要下大力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坚决扫除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上的障碍。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

三、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素质,为把今年全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供可靠的保证

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特别是干部的作风、能力、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为确保今年全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开创工作新的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全市各级干部的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以担负起崛起南昌的宏伟任务。

(一)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抓各项工作落实的实际效果。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更关系南昌崛起事业的成败。为此,一要加强教育,切实增强全市各级干部改进作风的自觉性。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推动全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牢记“两个务必”,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切实增强改进作风的自觉性。二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核心,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成效、事业发展和社会风气。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班子团结和整体合力;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本地区、本部门倡导和形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良好风尚。三要找准载体,注重改进作风的实际效果。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市大力开展了万名干部“送温暖、心连心”活动、县区班子“一二三”创建活动、乡镇(街道)“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好干部创建活动、基层党组织争创“十面红旗”活动和村支书“双带”致富活动。这些都是我们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今年要继续下大力抓紧抓实抓好。与此同时,要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市计委已经拿出了今年为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这些项目落到实处,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今年,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方面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变群众的“上访”为干部的“下访”,变群众的“群访”为干部的“访群”,这不仅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改进作风的一个突出而有效的载体,对加强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很有意义。要对此项工作作出安排,拿出工作方案。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排查各种问题,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形成改进干部作风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干部考察制度,把对干部的提拔性考察与经常性考核、重点工作专项考察、重大事件跟踪性考察结合起来,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表现情况。要建立健全实绩考核制度,强化“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的观念,构筑科学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在考实、考准、考出积极性上下功夫。要建立纪律约束制度,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正在进行的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加大对干部作风的执纪检查力度,发现不良作风及时进行警示和处理。要强化多层面的监督机制,既要强化上级的监督责任,又要增强各级党政班子内部的监督意识,特别是“一把手”要敢抓敢管,同事之间要互相提醒,同时更要提升群众监督的地位、重视舆论的监督作用,广辟渠道、广开言路,听取群众对干部作风的真实反映。要运用法律机制,严格依法办事,筑起加强作风建设的法律防线。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明确正确的干部使用导向,注重使用和提拔实干型、创业型的有实绩的干部,在全市上下形成一心一意抓工作、一门心思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五要树立正气,切实纠正影响加快发展的不正之风。当前,我们正处在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修养、提高境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事业与个人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加快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我市的绝大多数干部政治清醒、工作勤奋、作风正派、廉洁自律,这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现在的南昌上下同志、左右同力谋发展,这种干事业的氛围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支持创业者,重用实干者,褒奖有功者,打击诬告者,惩治腐败者;进一步强化干事创业的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正气、树立正气。我们要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突出是要抓优化环境不止步,务求在服务经济建设上有新作为;抓宣传教育不放松,务求在提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上有新水准;抓制度建设不动摇,务求在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上有新成效;抓监督检查不走样,务求在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上有新进展;抓从严惩处不手软,务求在反腐败的力度上有新加强。最近,中央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二)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干部抓发展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是实现南昌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最基础性的工作和最可靠的保证。一是要大规模培训干部。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今年全市干部培训作出具体计划和安排,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格局。今年,我市要选派一批干部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培训,不断拓宽干部培训的空间和领域,不断提高干部培训水平。二是要多岗位锻炼干部。去年我市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锻炼干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创出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经济开发区、基层乡镇”五种挂职和到信访、计生部门锻炼的新路子。今年,要继续坚持走好这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同时要有意识地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安排年轻干部到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和困难比较多的地方去工作,促使年轻干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抗御经济风险的本领,提高执行和运用国家政策、法律的本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三是要把发展作为能力建设的重要标尺。突出是不断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一方经济、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能力的考察了解,进一步完善对党政一把手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精神的考核机制。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构筑加快南昌发展的人才高地。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努力建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相宜、机制灵活、管理有序的人才队伍,南昌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为此,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党管人才的新机制。要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党管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类人才分类管理的工作机制,并把人才工作列入“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加大南昌发展急需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要进一步打通人才的“户口壁垒”、“制度壁垒”,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柔性引才”。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逐步取消企业引才的审批制度,为企业引才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要着力搭建人才评价推荐平台和人才保障激励平台。按照人才成长和管理规律,及时研究制定《南昌市人才评价标准体系》;逐步推行分配方式的改革,促使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四是要着力实施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创业人才援助计划、高级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有关部门要就此拿出具体的实施细则,作出具体的工作安排。

同志们,实现做好“两篇文章”和省委提出“一年有个新变化,三年有个阶段性大变化”的目标,需要我们各项工作都抓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需要我们每一步都迈得非常坚实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加快南昌发展的事业中去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致力于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全市各项工作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南昌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开创出一个更加崭新的局面!

第四篇: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讲话

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钟利贵

(2011年12月30日)

这次市委全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的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奋力推进九江赶超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赶超的信心

清醒才能坚定,坚定才能奋进。科学把握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九江的赶超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做好明年的工作,必须头脑清醒而不盲目乐观,加压奋进而不自留退路,以必胜的信心,争取更大的作为。

1、回顾今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今年以来,我们面临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经受了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经受了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市场动荡的严峻考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因快速发展而自满,不因换届而分神,不因遇到困难而退缩,加快推进赶超步伐,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今年的经济运行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从经济增量看,发展提速。二是从结构变量看,运行提质。三是从区域流量看,景气提高。四是从投资总量看,后劲提升。

2、纵观面临的形势,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明年,世界经济形势将十分严峻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受大环境影响,我省经济也出现增幅减缓的迹象。另一方面,面临重大机遇。从全国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全省来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也在增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引领效应、近几年3万多亿固投的释放效应都将进一步显现。从全市来看,发展的“小气候”已经形成。这些将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提供条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趋利避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完全可以把经济下行的压力变为赶超发展的“拐点”。

3、展望明年的任务,务必坚定信心。我们要立足于“赶”,着眼于“超”,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必须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九江赶超发展的实际,我们确定明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5%以上,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尤其是明年经济形势复杂,这些都给我们实现目标带来难度。但也要认识到,现在九江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环境、条件、基础并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信心来自于五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省委、省政府对九江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二是来自于三年3千亿固投积蓄的能量和后劲。三是来自于新班子的活力和干劲。四是来自于各级干部操作力和执行力的提升。五是来自于九江区位优势的不断放大。只要我们把有利条件利用好,把比较优势发挥好,化信心为决心,变压力为动力,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牢牢把握发展的主要抓手,全力加快赶超步伐

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突出发挥沿江优势,决战大工业,建设大九江,坚持攻沿江、抓项目、扩投资、惠民生,全力加快赶超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市上下要始终坚持赶超目标不动摇,坚持强工兴城不动摇,坚持狠抓项目不动摇,做到“五个坚定不移”。

1、以工业主导促总量扩张坚定不移。我们要紧盯6000亿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着力做大做强工业。

一是把沿江开发作为决战工业的主战场。我们要举全市之力决战沿江开放开发,把沿江区域建成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增长极。在推进沿江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高起点开发。坚持规划先行,园区、项目、产业、港口、物流、城市等统筹发展。要坚持互动式开发。着力打造城西、城东、彭湖、赤码四大板块,推进基础对接、产业对接,不断完善沿江区域路网,重点抓好“两条公路(彭湖大道、赤码大道)、两条铁路(城西铁路专线、金砂湾铁路专线)、两个码头(彭湖港区公用码头、赤码港区公用码头)”建设。同时,争取上级支持,搞好沿江水网、电网、管网和防洪工程建设。要坚持开放式开发,坚持集约式开发,真正让黄金水道产出黄金效益。

二是把企业做大作为决战工业的着力点。做大龙头企业,要狠抓现有骨干企业的扩能。抓现有骨干企业的升级扩能,比重新引进一个大项目要现实得多,也容易得多。要加快在建项目的速度。要狠抓中央和省属企业的落户。加强与中央和省属企业的对接,千方百计争取中央和省属企业在我市投资新上项目。对已经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要抓紧跟进,狠抓落实,力促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三是把产业聚集作为决战工业的突破口。产业聚集是做强工业的核心。要注重产业规划。在制定产业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前瞻性、长远性、科学性、持续性,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内在规律要有清晰的判断,从高起点、大范围来谋划。要注重产业招商,注重产业配套。在推进产业聚集的过程中,既要有“顶天立地”的骨干企业,又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必须注重引进优势产业的上下游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

2、以城市建设促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化,关键是要突出项目承载、项目推动。一要管好建成的项目,抓好项目落实、办法落实、经费落实。二要加快在建的项目,确保按时完成、确保按质完成、确保投资计划、确保安全施工。三要抓紧开工拟建的项目,算好效益帐、工期帐、风险帐,坚定不移地推进。四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地规划新项目,不断地研究新情况,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根据项目类别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尽快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3、以项目建设促固投增长坚定不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主攻项目、扩大固投作为赶超发展的“生命线”。对项目要采取分口、分线调度的办法,倒逼项目进度,确保在建和续建工程顺利推进。具体要加大“四个力度”:一是要加大向上争资争项的力度。要重点加强与中央部委和省直厅局的对接,积极争取新上项目或增资扩能。二是要加大对外引资引项的力度。招商活动要有针对性,招商项目要有多样性,招商服务要有实效性。三是要加大部门项目的建设力度。市直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发展意识,积极谋划,善于运作,整合资源,新上、扩建项目,为全市发展增添活力。对于部门的项目,市里在用地、规费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四是要加大项目设计、策划、包装的力度。善于无中生有生成项目,善于整合项目资源,挖掘项目价值,使项目可信、可行、可靠。

4、以统筹兼顾促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在重点抓好沿江开发、项目建设的同时,要统筹抓好县域经济、“三农”等各项工作。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一方面,园区要做强。另一方面,城区要做精;巩固强化“三农”工作,坚持产业富农,坚持科技兴农,坚持基础强农,坚持政策惠农;扎实推进“三产”发展,要不断壮大旅游经济,要加快以深水港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市场为重点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总部和楼宇经济,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物流中心。

5、以民生改善促社会和谐坚定不移。一是要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三年在全市建设10万套、面积5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按照规划一步到位、逐年分步实施的要求,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把好事办好、办实。二是要扎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扶贫政策,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支持。要把移民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智力扶贫、保障扶贫等结合起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要健全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此外,要创新管理保稳定:一是要高度重视征地拆迁中的维稳工作,坚持征地拆迁三条原则:①征地拆迁一定是政府行为,决不允许找社会闲散人员做此项工作。②征地拆迁没有依法依规补偿到位的,一律不动迁;③在补偿到位的前提下,仍有难度的,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严格依法拆除。二是要高度重视信访化解工作。包案领导对所包案件要各负其责,亲力亲为,跟踪督促,加以认真解决。三是要高度重视“两违”整治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按照前不久市委、市政府下发的《紧急通知》要求,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切实抓好元旦、春节期间的防控工作,防止突击违规建设。

三、切实改进干部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市、县、乡换届已经圆满结束,政府组成部门的领导也已通过人大任命。现在,九江赶超发展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各级新班子的手中,新班子要有新作风、新作为、新形象。

1、要珍惜干事舞台。一是要知责担当。作为县(市、区)的同志,抓好一方发展、维护一方稳定、造福一方百姓就是重要职责。作为部门的同志,主要看履职情况、落实情况、服务情况。要有比较意识,与前任比,与自己比,是进步了还是原地踏步,群众对你的评价是肯定的多还是否定的多;该你履行的职责你履行好了没有,你是不是把力气全部使出来了。二是要提升能力。文凭高的要多向实践学习,实践经验丰富的要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看家本领”。主要领导要有驾驭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要有围绕目标、操作到位的能力,要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能力。分管领导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推进分管工作,同时在一些方面要有亮点、有特色,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要敢于拼搏。必须看到,九江赶超发展任务很重,压力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我们的干部发扬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别人少休息,比别人多流汗。要铆足劲,憋住气,苦干实干,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

2、要创造一流业绩。我们一定要不满足于工作过得去、不满足于纵向看有进步、不满足于被动完成任务、不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效率已提高,要在全市形成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一是目标要高。目标高才能动力足,动力足才会发展快。我们各县(市、区)包括开发区能不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明年能不能有一个地方突破20亿元,新增2∽3个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各个单位都要横向比服务大局的成效,纵向比本系统的位次。二是干劲要足。赶超发展进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用智慧和办法去破解,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善于在困难中开展工作,在逆境中打开局面。三是成效要实。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要用项目说话,用面貌变化说话,用财政增长说话,用指标进位说话;衡量一个部门的工作,要看争资争项的成效、目标完成的成效、服务群众的成效。

3、要锤炼过硬作风。硬作风才能完成硬任务。一要在项目建设中锤炼作风。项目建设是检验干部作风的最好平台。我们每位干部,都要把项目一线作为锤炼作风的练兵场,在项目建设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沉到项目一线,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实绩在一线体现。二要在艰苦环境中锤炼作风。艰苦环境对个人意志是一种磨砺,吃过“苦”,干过“苦差事”的人,才会更加苦干、更懂实干。三要在深入实际中锤炼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解剖麻雀,决不能当“原则领导”、“甩手掌柜”,决不能心浮气躁、当“三拍”干部,决不能遥控指挥、只听口头汇报。

4、要提升思想境界。提升境界,一是要加强修为。要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切实防止“下级忽悠上级,上级讨好下级”的现象,切实防止“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切实防止“处事滑头、阳奉阴违”的现象。二是要敬畏权力。我们每位干部对权力要心存敬畏,特别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在管钱、管物、管人的过程中,要守法纪、慎用权、用好权。三是要淡泊名利。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岗位,珍惜今天的生活。特别是领导干部,有今天的位置和荣誉,都要有满足感、感恩心,做到“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各级干部都要按照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讲的,做到“三比三不比”:比贡献大小不比职务高低,比群众口碑不比名利多少,比心灵和谐不比物质享受。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各级各部门要毫不放松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一是各县(市、区、山)要抓紧谋划好明年工作;二是元月5日∽9日进行县域经济巡回检查;三是要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四是要切实抓好冬作物田间管理、“一大四小”工程、森林防火等工作,抓好各类水利工程的施工和扫尾;五是要做好“两节”期间有关工作,包括困难群众的生活、走访慰问,抓好市场供应、交通运输和安全稳定等工作,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九江正处在抢抓机遇、加快赶超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充满斗志;责任和使命,激励我们奋发有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奋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面完成明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在市委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明年工作任务。上午,徐书记作了重要报告,全面总结回顾了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明确提出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创优,加快发展,增强能力,注重和谐”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并对明年工作全面作出部署。徐书记报告高度概括了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做好明年全市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就经济工作来说,贯彻落实市委工作报告,就是要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既符合中央和省里的精神,符合XX实际,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的意见,就明年经济工作再讲四点具体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工作难中求进、奋发有为的一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要素紧张、禽流感疫情威胁等诸多困难,利用宏观调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实力继续增强。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5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8%。我市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今年我市经济运行呈现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增长主要靠工业。全面落实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计划,制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积极调整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明星企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园区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5亿元,增长30%,拉动经济增长61.8个百分点。11月份,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得分239.73分,列全省前茅。二是实惠在“三农”。全面落实农业农村各项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全市免征农业税,市本级在土地出让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增加“三农”投入,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6万吨。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70万亩,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农民人均直接负担下降到14元左右。三是三产兴热点。以餐饮、旅游、购物、住房、汽车消费、通讯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悄然兴起,方兴未艾。积极实施商贸发展规划,大力引进和培育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积极发展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31.7亿元,比年初增加4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2.1亿元,比年初增加24.4亿元。四是三大需求拉动力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预计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5亿元,增长30%,其中工业性投入完成195亿元,增长35%。外贸出口增势强劲,迈上“每月超亿”的新台阶,外贸依存度达到24.3%,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消费需求较快增长,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增长14%。

(二)城乡统筹成效明显。坚持以城市化为龙头,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修编和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区面积达到52.9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1.5万,城市化水平达到44.1%。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六个百亿”工程建设投资预计完成125亿元,其中重点工程建设完成100亿元以上。深入推进“百千工程”,已完成243个行政村、4261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累计受益人口102.99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55.5%。第二批28个村通过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验收。我市“百千工程”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加快实施康庄工程,建成乡村康庄公路900多公里,完成投资4.35亿元。开展“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已培训l0.2万人。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着手对乡村卫生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开展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内容的“六位一体”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加率达到91.3%。完善以“新五保”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11月底参保人数达到4.97万人。

(三)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精心办好香港经贸发展活动周、南太湖科技经贸洽谈会和接轨上海活动周等重大招商活动,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和质量。预计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加大出9退税力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预计全市出口达到14.5亿美元,增长40%。加快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成功举办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全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共同的信用宣言——《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在我市签署。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民营经济“六八五五”培育工程,民营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73.3%。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企业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欣达在深交所正式挂牌,华盛达实现“买壳上市”,德华兔宝宝通过上市审核,栋梁通过辅导验收。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政策鼓励力度,引导和推动企业创品牌,全市已拥有省著名商标52件。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2.8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启动部门预算编制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转体改制工作,已有28家单位完成改制,643名职工理顺了劳动关系。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创业园建设,积极开展与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科技合作活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完成国家级火炬计划18项,省级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4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2家。开展中心城市二轮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基本实现普及十五年教育目标。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高考上线率达到91.3%。加快建设文化大市,实施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王法金同志被评为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我市千金塔地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强势推进外宣工作,扩大了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XX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名人园已经建成,图书馆正在加快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对网吧和网站进行了专项整治。成功举办第五届极限运动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传染病医院建设全面启动。全面开展“四城联创”工作,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并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预评。切实加大矿山整治力度,制定市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明确本届政府不再审批新矿。全市已关闭矿山企业45家,完成矿山复绿工程24个。开展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影响建设环境的突出问题。深化“平安XX”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企业、学校、消防、食品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安全事故大幅下降,全市各类事故下降了44.1%。

(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举办创业项目洽谈会、“4050”人员招聘会、劳动力交流大会等活动,1—11月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45万个,有2.05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扩面征缴为重点,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服务体系,社保覆盖面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1.74万人,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7.46万人,失业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1万人。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本覆盖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职工及三资企业的中方职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提高了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市有3.4万人享受了低保政策。建立教育救助制度,共为1.1万人次贫困学生发放教育券。加强医疗救助工作,对优抚对象、低保家庭、困难职工等弱体群体的医疗费用进行减免,开办了“惠民医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市6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基层救助机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6.9%。重视三峡移民安置工作,707名新增三峡移民平稳入住我市。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今年10项2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基本完成。落实富民惠民执政理念,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0%和8%左右。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来之不易,这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坚定了我们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年经济工作的实践,使我们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一是必须任何时候都要加快发展不松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破解影响发展的瓶颈制约,注意引导、保护和发挥好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想发展、盼发展、谋发展、干发展的良好氛围。用发展统一思想,用

[1][2][3][4]下一页

下载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市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产业兴巢实干强市为实现跨越赶超、建设明珠之城而努力奋斗——在中共巢湖市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月6日)胡启生同志们: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

    在市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最近一段时期,省、苏州市连续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就人才建设、沿江开发、城市化等工作进行了部署。月日至日,苏州市委又召开了九届......

    市长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市长 XXX(2006年8月10日)刚才,XX书记代表市委常委会作了重要的工作报告,保华书记的报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

    黄关春同志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黄关春同志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4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孝感现场办公会和孝感市三级干部会议精......

    在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1

    在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

    在市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大全]

    同志们:最近一段时期,省、苏州市连续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就人才建设、沿江开发、城市化等 工作进行了部署。7月2日至3日,苏州市委又召开了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总结上 半年......

    在区委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讲话

    在区委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区委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XXX(二○○七年五月十六日)同志们:这次区委全委(扩大)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传达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市长在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结束时的讲话(精选合集)

    同志们:这次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是在崇启大桥正式立项、XX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快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前天下午,XXX书记对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作了全面总结;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