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校史问答题总汇(共5篇)

时间:2019-05-15 07:1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大学校史问答题总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大学校史问答题总汇》。

第一篇:交通大学校史问答题总汇

1.更名为交通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是【叶恭绰】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组建为【中国交通大学】 3.交通大学正式成立时间【1921年8月1日】 4.交通大学的称号【东方MIT】

5.1909年的校训【勤,俭,敬,信】

6.1933年校训改为【精勤,敦笃,果毅,忠恕】

7.自1937年沿用至今的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8.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后,交通大学在【重庆】建立分校 9.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被推举为学校校友会理事 10.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是指【交通部南洋大学】 11.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是指【唐山交通大学】 12.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是指【北京交通大学】 13.带领交大西迁的校长是【彭康】

14.交通大学正式成立时的英文名称是【Chiao Tung University】 15.经历【唐文治】校长管理学校14年,学校成功改办为工科学校 16.现在的校徽共有【24】个齿

17.校徽中的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表示【工程教育与工读并用】之意 18.1918年增设管理科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例

19.1921年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开设【京,沪,唐】三校 20.因北洋政府派系纠纷,交通大学于【1922年】解体

21.第一批大规模西迁的教师员工是1956年(8)月从(上海)出发的。22.西迁时副校长是(苏庄)。

23.西迁初教研室办公室没地方如何解决的?(校长,教务长等腾出自己的办公室)。24.西迁初迟迟盖不起大礼堂怎么办的?(学校请南方的能工巧匠用竹子搭建了临时大礼堂)。25.《迁校的回忆》作者(杨延箎)

26.西迁时陈大燮提出了(一校两地,相互支援)方略

27.西迁初教工食堂为照顾年老教师做了什么?(送饭菜上门)28.西迁初为解决师生员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学校每逢节假日(安排校车接送教工进城购物)29.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在(竹棚大礼堂)演奏了《云雀》 30.交大是(1955)年决定西迁的

31.交大有一位带头随校西迁并任教至今的人他是(谢友柏)33.交大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34.交大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35.交大西迁是(国务院)决定的

36.西迁后教职员工继承了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办学传统。37.完成交大西迁整体工作前后历时(5)年

38.交大西迁是哪位国家领导人亲自领导主持的(周恩来)

39.1896年南洋公学诞生,次年农历4月8日开学后曾有论者谓之(四通八达)40.交通大学第一次选派,六名学生,出国留学去的是哪个国家?(日本)

41.交通大学首次延请美国传教士,波士顿大学毕业生叫什么名字?(福开森)42.191年在辛亥革命中,更名什么?(中国南洋大学堂)43.例举一位交通大学知名校友?(钱学森,江泽民)44.钱学森先生在交大期间所学的专业?(机械工程)45.例举出四位交大的校长?(彭康等)46.交大校歌于哪年创作?(1943年)47.交大校歌由谁谱曲?(萧友梅)48.请说出交大校歌第一段歌词。(自己查资料)

49.上海市军管会对国立交通大学发布命令接管较大,暨南大学理学院并入交大是在哪一年?(1949)

50.1952年谁被任命为交通大学校长,后以该校长的名字为书院命名?(彭康)51.请例举出交大八大书院?(自己查)

52.请例举出与西交大同根同源的三所大学?(自己查)

53.交大首次创办铁路管理科是在哪一校长任职期间?(唐文治)54.交大的哪一位校友代表中国参加意大利国际足球赛?(申国权)

55.交通大学学生会出版部最早编辑了一份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炉的综合性刊物,请问这本刊物的名称是?(交大月刊)

56.土木工程学院与哪一年正式成立?(1929)

57.交大教授申国权于哪一年代表中国参加第一次奥运会?(1932)58.历史上交通大学历经多次改名,1905年改名为____C A南洋大学堂B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校C商部高等实业学校D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59.是谁向国务院会议提交《阁议创办交通大学提案文》,提议“拟以上海、唐山、北京四校,合并为交通大学“? B A曾鲲化B叶恭绰C盛宣怀D唐文治

60.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和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总办事处设在(B)A上海B北京C天津D唐山

61.四校合并为交通大学时,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谁出任校长?(A)

A叶恭绰,B张铸,C凌鸿勋D张廷金

62.在哪一年交通传习所改隶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交通传习所”(B)

A1910年B1912年C1917年D1919年 63.南洋公学校名的来源?

清末称今上海地区为南洋,故学校创办时取名为南洋公学 64.哪一年,唐文治担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校监督?C A1905年B1906年C1907年D1908年 65.《南洋大学堂校歌》创作于哪一年?D A1909年B1911年C1913年D1915年 66.交通大学正式成立的时间是(C)

A1921年1月1日B1921年7月1日C1921年8月1日D1921年10月1日

67.叶恭绰接受谁的建议,将四校合并,增加经费,改善管理,提升办学层次,组成一所培养高级交通工业专门人才的“交通大学”。(A)

A钟秉峰B 曾鲲化C盛宣怀D唐文治

68.哪一年学校颁布校训及其解释,校训为四个字,勤,俭,敬,信?(A)

A1909年B1911年C1912年D1919年

69.1920 年南洋公学校徽齿轮为多少齿?(B)

A45 B50 C55 D60 70.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院歌的名字是什么(A)-A《警醒歌》B《南洋大学堂校歌》C《交通部南洋大学校歌》D《国立交通大学校歌》 71.西安交通大学前身是(南洋公学)72.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

73.1986年时任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的(盛宣怀)筹款在创办了南洋公学 74.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隶属(招商、电报)两局。

75.1896年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筹款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 76.南洋公学中”南洋“,泛指(华东)沿海一带.77.南洋公学办学经费参考西方学堂经费,”半由(商民官助)所捐,半由者为公学“。78.南洋公学办学初设立了(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79.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制的学校。80.校庆4月8日也是取自交通要(四通八达)之意.81.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是(何嗣昆)

82.交通大学交通之意为(天地交而万物通)

83.南洋公学成立于1896年,1896年为光绪(22)年 84.南洋公学成立初,盛宣怀任(督办)85.南洋公学创始于(上海徐家汇)86.南洋公学因(地处上海租界),少受战火侵扰

87.南洋公学于(1897)年首先招收师范生,设立师范院,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师范学校

88.南洋公学成立,身为督办的盛宣怀十分重视基础,把(师范和小学)放在学堂的首要地位。

89.1896年12月得哪个皇帝准允,标志南洋公学正式创立。(光绪)

90.1897年1月26日,盛宣怀呈《开办铁路总公司并启用关防折》与《筹建南洋公学及达成馆舍》片,主要是关于(经费的筹集问题)91.西安交大第一个名称(南洋公学)

92.任命交通大学时总办事处在哪个城市(北京)93.第一任校长(盛宣怀)

94.五四运动前,学校以哪一学科为主(工科)95.东方MIT指谁(西安交大)96.交大始建于哪个城市(上海)

97.学校二十世纪30年代号称什么三足鼎立(理工管)98.校庆(农历4月8日)

99.与北洋之称相对的是(南洋)100.南洋公学意义(新式教育开拓)

101.我国第一届电机工程专科在哪校开设(我交)102.我国最早的商运航海专科在那校开设(我交)103.1940,交大哪一分校成立(重庆)104.1936年建校多少周年(40)

105.1947,护校斗争原由(当局欲停办交大一个学院)10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设院系(理学电机机械土木管理)107.1912至1921交大由谁管辖(交通部)108.1928至1946交大位于哪个城市(上海)

109.1921至1928 交大在那些城市(上海北京唐山)110.南洋公学的创始人?(盛宣怀)111.南洋公学与哪所大学并称为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京师大学堂)112.南洋公学是否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13.南洋公学曾改名南洋大学?(是)

114.南洋公学曾改名上海工业专门学堂?(是)

115.谁曾带领145名学生退学引发了南洋公学**?(蔡元培)116.南洋的几个省份简单举出?(江苏浙江福建)117.南洋公学是私办大学吗?(是)

118.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的时间(1921年)119.解放前的四位校长有几位为南洋公学校友?(3位)120.盛宣怀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还是中国商父?(均有)121.盛宣怀创造了多少次中国第一?(11次)122.盛宣怀在同治年内受谁赏识?(李鸿章)123.盛宣怀是什么运动的核心人物?(洋务运动)

124.我校的哪一位数学家在抗战时期翻译了《柯氏微积分》和《实数探原》?(朱公谨)

125..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开创者是我校哪一位校友?(黄志千)

126.钟兆琳先生在哪一年代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分列芯式互感器?(1930年代)127.第一代圆梦好莱坞的华裔女星是哪一位校友?(卢燕)128..交通大学在什么时间正式成立?(1921.3.10)129.我校第一位在校共产党员是?(张永和)130.1927年是交大第几次改组?(第三次)131.交大校训在哪一个年代确立?(1930年代)

132.交大校训是什么?(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33.董寅初在哪一年联合进步学生成立交大学生救国委员会?(1935年)134.旧金山中国飞机制造厂是由谁领导成立的?(胡声求)135.交大电信研究所在哪一年成立?(1943年)136..哪一位交大人建立了激波马赫反射理论?(谈镐生)136.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是哪位?(吴文俊)137.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于哪一年毕业于我校?(1944年)138.被誉为“电脑大王”的我校校友是谁?(王安)139.中共交大支部在哪一年成立?(1925年底)140.老交大“学霸”是?(钱钟韩)

141.交大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哪一年?(1929年)

142.历史上交通大学历经多次改名,1905年改名为____(C)

A南洋大学堂B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校C商部高等实业学校D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143.是谁向国务院会议提交《阁议创办交通大学提案文》,提议“拟以上海、唐山、北京四校,合并为交通大学”?(B)

A曾鲲化B叶恭绰C盛宣怀D唐文治

144.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和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总办事处设在(B)A上海B北京C天津D唐山

145.四校合并为交通大学时,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谁出任校长?(A)

A叶恭绰,B张铸,C凌鸿勋D张廷金 146.在哪一年交通传习所改隶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交通传习所”(B)

A1910年B1912年C1917年D1919年 147.南洋公学校名的来源?

(清末称今上海地区为南洋,故学校创办时取名为南洋公学)148.哪一年,唐文治担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校监督?(C)

A1905年B1906年C1907年D1908年 149.《南洋大学堂校歌》创作于哪一年?(D)

A1909年B1911年C1913年D1915年

150.西交通起于上海的“南洋公学”,其中“南洋”指(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151.交通大学完全分立于“南洋公学”的年份是(1959年7月31日)

152.交通大学起源于1896年。在历经多年历史变迁后衍生出五所大学,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包括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包括原西安医科大学),西南(唐山)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

153.1921年,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令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为(“交通大学”)。

154.1922年秋,因(北洋政府派系)纠纷,交通大学存在不足一年解体。

155..1922年,交大发行《南洋大学技击部十周年纪念册》,孙中山专门题词,以(“强国强种”)勉励广大师生为振兴国家而加强身体锻炼。

156.1922年六月,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

157.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交通部南洋大学,改名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58.1926年,交大成立我国大学第一个(工业研究所),并在校园举办规模宏大,首开中华先河的工业博览会。

159.1928年六月,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唐山交通大学改名为(”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160.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北京更名为北平,六月,学校更名为(“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

161.1928年十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北平,唐山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

162.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由中央军委铁道部接管,组建(“中国交通大学”)163.交大西迁是(高教部)根据全国教育发展实际提出的,高教部也具体指挥了交大西迁。164.(高教部,陕西省,上海市)合力促成了交大成功西迁。

165.交大西迁的几个特点:(动作很快;组织严密;迁校,日常工作两不误;抓好后勤保障;正确处理矛盾;调动积极因素。)

166.迁校过程中,(彭康)所带领的交大队伍为党和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答卷。167.交通大学(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168.1928年,以(“建教结合”)为旗帜,(“部,路,校”)三体合一为方针,交通大学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东方MIT”,“北清华南交大”之誉接踵而至。

168.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第二篇:西安交通大学校史手册

主要历史节点

南洋初创

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派大臣盛宣怀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和对旧式教育机构进行改革的建议,并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筹款议建新式学堂,定名曰‚南洋公学‛。1897年1月26日(光绪22年12月24日),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的奏折,得到清廷正式批准。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督办,何嗣焜担任总理。南洋公学初建时,分为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与以后逐步设立的特班、政治班、商务班和东文学堂构成了完整的新式教育体系。开办工科

南洋公学于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老校长增设铁路专科(后更名为土木科)、电机专科(后更名为电气机械科)、航海专科,学校就由培养商务为主的人才转而为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定名交大

1920年8月,叶恭绰出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同年12月,叶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材‛为由,将交通部所属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由叶恭绰兼任交通大学校长。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英文名字是:Chiao Tung University, Shanghai Branch。1922年6月,交通大学奉令改设两校。上海——校名曰‚交通部南洋大学‛;唐山——校名曰‚交通部唐山大学‛,各设校长,均直辖于本部。其北京学校各科,分别编入沪、唐两校。

1927年3月,本校开始第三次改组,交通部属的三所学校,上海的南洋大学改称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唐山大学,改称为第二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改称为第三交通大学。[1928年11月,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由铁道部长孙科兼任校长。

1937年8月1日起,交通大学划归教育部管辖,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学院改称理学院,机械、土木、电机三学院改称系,合组工学院。战争烽火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交大校舍被日寇强占,本校不得不多方设法在法租界内维持上课。至1940年由于后方抗战和建设急需工程人才,在重庆小龙坎筹建交通大学分校;后又逐渐扩建、发展,于1942年8月在重庆九龙坡建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重庆国立交通大学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

1946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交大渝校和沪校两地的师生们满怀胜利的喜悦,积极复员,会合建校。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交大被上海军管会接收,交通大学53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院系调整

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按照中央决定,仿效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开始院系调整。院系调整前.交大共设3个院,即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共17个系,即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系,工学院的土木、机械、电机、航空、造船、工业管理、化工、轮机、水利、纺织等10个系及电信技术专修科,管理学院的运输管理、财务管理、电信管理、航业管理等4个系,此外还设一电信研究所。

1950年8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文交通大学,将航业管理系并入上海航务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1951年6月10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交大.将运输管理系调入北方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1951年6月12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对交大院系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管理学院被撤销。

1)2)3)4)电信管理系调整到电机系; 工业管理工程系调整到机械系; 轮机系调整到造船系,设轮机组;

纺织系与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合并成立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

5)运输管理系调整到北方交通大学(已发文);

6)财务管理系调整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

7)复旦大学土木系调整到交大土木系。

1952年,交通大学机械、电机、造船三系得到加强,其余院系几乎全部被调出,经过院系调整交通大学成为机械类、电机类、造船类共设7个系的多科性工科大学。从交通大学调整到其他学校的系科有: 理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比学系三系的师资、设备除留下工学院教学所需之外全部调整到复旦大学,部分师资调整到华东师范大学。自此,交通大学理学院撤销。土木工程系全部调整到同济大学;航空工程系全部调整出去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后迁至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水利工程系全部调整出去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化学工程系全部调整出去合并成立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1954年,交大汽车专业调整到长春,合并成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6年暑假,交通大学造船系从交大分出,独立为上海造船学院(后并入交通大学上海部分);交大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调整到成都合并成立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大树西迁

1955年,由于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全部迁往西安。1956年起,交大师生在校长彭康率领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承担历史使命,开展迁校工作。1957年,由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根据交通大学的实际情况和上海、西安两地的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的大部分科系师生、档案文献、图书典藏迁往西安,作为交通大学的西安部分;小部分留在上海并与原上海造船学院及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作为交通大学的上海部分,两部分为一个学校,一个系统,统一领导。1959年3月,中央确定了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大学,交通大学的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均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由于交大西安、上海两部分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加上距离较远、管理不便,国务院于1959年7月批复交通大学在西安、上海两地独立建校。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被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点建设

八十年代初,西安交通大学成为‚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所大学之一;

九十年代初,西安交通大学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首批七所大学之一;

199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首批九所大学之一。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卫生部所属西安医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所属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

历任校长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清廷一品衔,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895年秋在天津创办了中西学堂(1903年改名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开中国人自办近代大学之先河。次年春在上海筹建南洋公学。1897—1904年任公学督办,为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16年在上海病逝。著有《愚斋存稿》等。唐文治(1907-1920)

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生于1865年,1954年4月逝世,年90岁。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著作有《茹经堂文集》、《十三经提纲》、《国文经纬贯通大义》、《茹经先生自订年谱》等。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唐文治就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辛亥革命爆发,他在校内发动捐助军饷,支援沪上起义军,并与伍廷芳等一起联合通电,要求清帝宣统逊位。在校任职 14 年,精心擘划,成绩卓著。

1907年唐文治出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一职,在他的努力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高等航海学府诞生。唐文治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认为应该‚以道德端其规模,以规律束其身心‛;重视国学和西文教育,把国文作为一门主课与理工科并重,同时在正课之外添设西文补习课;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特别关心学生体质,亲自主管体育,悉心提倡。1912年12月底,孙中山先生曾亲临交大,为交大师生演讲他的富强祖国的实业计划、交通建设等;1922年为交大技击部(以练国术强身的学生体育组织)成立十周年纪念册题词‚强国强种‛; 孙中山先生1912年12月底曾亲临交大演讲。(右图为孙中山先生为交大学生题词)

在教学上,他提出 ‚ 厚植基础,博览专精 ‛ 的原则,主张教古籍原书,使学生能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学生自学,学校一天只上 4 节课,其余时间让学生各就自己的爱好进行自学。彭 康(1953-1968)

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1928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传播共产主义真理,1952年率代表团赴东欧各国考察文教事业。1953年任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并被选为党的八大代表。1956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他积极率领交通大学西迁西安。历任西安交大校长、党委书记,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等职。成就: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传播共产主义真理,参与组建左翼作家联盟,我党在思想文化战线的卓越战士,投身于无产阶级教育事业

1959年7月,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分别独立地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彭康坚决拥护中央决定,紧紧依靠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克服重重困难,顺利推进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西安。年近六旬的彭康主动要求赴大西北工作,由中央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50年代内迁西安是交通大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做出的又一次巨大贡献,创造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1968年3月,彭康遭受文革残酷迫害,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坚持真理、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风范,他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一代代交大师生员工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他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今天我们开拓未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宝贵财富。彭康的名字是不朽的!徐通模(1998-2003)

1939年生于江苏如皋,1961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1983年4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系主任,198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1998年至200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教学与研究领域:热能工程 气固两相流与燃烧。徐通模现担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动力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国家‚973计划‛的‚燃煤污染防治及脱硫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主要著作有‚燃烧学‛、‚锅炉燃烧设备‛等,科技论文150余篇。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郑南宁(2003.8-2014.4)

1952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汉族,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81年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日本庆应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日作博士后研究。

教学与研究领域: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称号,2000年当选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中国代表,2005年11月当选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校长。王树国(2014-):

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献县,汉族,教授。97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1999年1月调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3月至2014年4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教学与研究领域:机器人自主控制理论、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医疗设备与仪器;生物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1世纪初开创中国医工学研究新领域,主持研制了世界第一个创伤康复仿生手,中国第一个人脑解剖电子图谱,中国第一个腹腔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方向包括医疗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生物医学工程、空间机器人等。2006年2月法国国家农科院为表彰王树国校长对推进中法农业合作的贡献,授予王校长法国国家农科院奖章,该奖章是法国国家农业科技的最高奖章。2006年,被授予法国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

杰出校友

蔡元培(1868~1940)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01年8月至1902年10月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辛亥革命时期爱国社、光复会的主要创始人,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荣誉博士学位。在1924年、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任交通大学校长、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兼任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在教育方面强调“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人。中国当代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航空硕士学位,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10月,冲破重重阻力回国。任职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国防科委、国防科工委。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技术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等领域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1985年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4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曾任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和“人民科学家”。江泽民(1926~)

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1962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1980年起,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1982年起,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起,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后,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6月~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9年11月~200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3年3月~2003年3月)。张光斗(1912~2013)江苏省常熟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墨西哥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6年、1937年分获美国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水电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编写了《水工建筑物》等三部学术著作。负责设计了密云水库、渔子溪等水电站;参加了黄河和长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为葛洲坝、丹江口、三门峡、小浪底、二滩、三峡、龙滩等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咨询。曾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哈兹国际奖‛等多项国际国内荣誉奖励。西迁后60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仍然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校友,部分如下: 【学术界】

贾全喜 美国国家实验室最高科学荣誉奖(全球仅两个华人之一,美国核武研发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锁志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总统奖获得者 高华建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总统奖获得者 陈常青 英国剑桥大学固体力学系高级研究员,29岁被聘请 卢天健 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READER 项 兵 长江管理学院院长,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谭铁牛 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IEEE fellow 钱 鹤 中科院微电子所长 徐进良 微能源系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席酉民 中国第一个管理学博士,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得主 王建华 中国第一个电器学博士 曹晓珑 中国第一个绝缘学博士 卢秉恒 蒋氏成就奖得主 【产业界】

卢 雷 前motorala的全球副总裁 西安交大制冷专业,现任NEC中国总裁 郝健学 科健的老总 西安交大计算数学专业

陈宏刚 微软亚洲研究院始创者之一 西安交大计算数学 刘小稚 西安交大毕业后1984年去德国留学,现任台湾通用总裁(现年45岁)高 远 美国一个卫星公司的高层

陈 宏 GRIC总裁,交大北美校友总会的会长 董文标 民生银行总行长 原陕西财经学院

潘蓓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 西安交大管理工程系研究班 黄鸿生 263总裁

周鸿祎 3721创始人,雅虎中国区总裁 西安交通大学教改班毕业,管院硕士 杨兴平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1985年获得西安交大工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获得洛杉矶加州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加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多普达智能手机总裁 胡怀邦 交通银行董事长 【政界】

陈新有 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 西安交大涡轮机专业 冯新柱 铜川市副市长 西安交通大学财政专业在职研究生 徐 强 宝鸡市副市长西安交通大学双学士

陈德铨 湖南省经贸委党组书记、主任 西安交大机械系 连维良 新乡市市委书记,市长 西安交通大学热能系 陈宝根 西安市常务副市长 西安交通大学

史文清 哈尔滨市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 济学专业在职博士毕业 葛红林 成都市市长 西安交大材料学院硕士

宋远方 威海市市委书记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博士 姚引良 宝鸡市长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硕士 刘新文 渭南市市委书记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 席义方 四川党委副书记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 陈大卫 贵州副省长 西安交通大学信控系

高国珠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前辽宁省副省长 刘 鹏 四川党委副书记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 潘连生 陕西副省长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

除此之外,还有唐文治、张元济、黄炎培、李叔同、邵力子、叶恭绰、蔡锷、黎照寰、凌鸿勋、邹韬奋、方世文、梁海山、张鹏、路一鸣、柳嘉、孙剑、杨晓刚、马静等一大批菁英才子。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港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建,西安交大和西咸新区联合建设的理念超前、模式创新的开放式学镇。

它不是一个新校区,不是简单物理空间的腾挪扩张,而是大学形态质的变化。

未来将是遵循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与‚学镇‛理念,紧随国际科技潮流,以‚创新能力突出、科教特色明显、国际交流广泛、公共服务完善‛为目标建设的现代国际化智慧学镇。开放式的校园在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的绿色中,将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境。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围绕‚一带一路‛,交大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联盟本着‚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为主题,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教育、科技领域的交流,增进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新丝绸之路‛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迈曾致辞

思考与展望

11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高校‘双一流’建设‛系列报道,其中专题采访了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王树国指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大学要明白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并按照需求牵引,在关键问题上实现改革发展。

王树国校长谈了交大关于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和探索

王树国:首先要瞄准目标,我们要解决那些事关国际,但又是中国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要立足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大学的优势和特色。西安交大正是按照这样的目标需求来做的。我们将总书记的‚三个面向‛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此来变革学校现在不适应发展的生产关系,以利于在国家腾飞过程中贡献交大力量。西安交大在这个过程中也切切实实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西安交大正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是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它不是简单的新校区,而是完全将学校综合改革融入其中。比如我们将在创新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问题,建成‚政产学研用‛的新机制。比如,我们要实现校区、社区、园区一体化建设,而不是封闭办学,我们有校企联合的研发中心,现在已经有若干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和国内大企业踊跃加入。我们要借助于创新港来探索一条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将大学真正办成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期待这样的尝试,能够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一些启迪和示范。第二,我们发起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已经有近30个国家的百余所大学加盟,并在陆续不断的收到申请。总书记说,欢迎所有国家来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那么我们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观是什么?西安交大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它们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帮助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它们携手共进。我们想做的事,是把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政策、中国的帮助,利用教育这条脉络,将大家联系起来。寄语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共谋发展路; 领导远虑,谋划引领,制远景目标; 教师求真,教书育人,探教学有效; 学子求知,立志成才,攀知识高峰; 职工务实,敬业奉献,架服务桥梁;

适逢校庆,回顾校史,展望未来,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抒情表意,祝福我校,辉煌卓越。

第三篇:中央财经大学校史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是今天的讲解员***。现在大家所在的校史馆在前不久刚刚建设完工,其实,在2009年,我校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学校在学院南路校区重新设计兴建了校史馆。但是为了让沙河校区的众多学子,特别是大一新生方便、及时地参观校史馆,接受校史校情教育,学校又在学院南路校区校史馆的基础上在沙河校区建设了这个校史馆。

“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而对于每一位新来中央财经大学的莘莘学子来说,都渴望了解这所大学的初创,以及它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和种种故事。那么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校的发展历程:

我校建校已有60多年,经历了办学初创期、单科性学院定型期、学校恢复期、向多科性大学转型期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努力创办高水平大学新时期。

办学初创期 自1949年建校起至上世纪50年代末是学校的初创期。

中央税务学校

我校的前身是中央税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校址位于西皇城根22号,现改为西黄城根南街45号,也就是这张图片所示的位置。

西皇城根22号,最早是一所尚书宅地,由清末邮传部尚书陈璧所建,又名陈家大院,这处院子有30余亩,200间房舍,能容纳500余人,当时学校花费了相当于7000多袋面粉的价格购得该处院落。

此时的中央税务学校还不能说是正规的高等院校,是为中央政府培养亟需的税务干部,还只算是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财经类学校。

中央财政学院

为了加强高等财经教育,财政部开始在中央税务学校的基础上筹备建立中央财政学院,所以从1951年9月开始,西皇城根22号院也成为中央财政学院的校址,同时学院也在西直门外四道口处,也就是现在的学院南路校区处兴建新的校舍。在初期,税务学校和财政学院并行运行,直到1952年6月,税务学校才正式并入中央财政学院。

中央财经学院

税务学校和财政学院合并后,“蜜月”还没度完,就赶上了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件,是以苏联为师的结果。这次调整,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教会学校一律撤销,对综合性大学进行整顿,发展专门院校,重点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

这次调整,虽然改变了旧中国工科过于薄弱、师范缺乏的状况,但也确实造成了高等教育长期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割裂的状况,给培养的学生造成了思想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等负面影响。

不过,在这次调整中,我校还是受益的,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大学的很多知名学者、著名教授来到我校,可以说是精英荟萃,名士云集。

中央财政干部学校

好景不长,中央财经学院只办了一年就被撤销了,究其原因不得而知,一种说

法是说国家可能处于对北京地区高校布局上的考虑,另一种是说,学校的办学条件简陋,院系调整过来的一些教授们不愿意在这里供职,因为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相去甚远。

中央财经学院撤销后,师资又被分到了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原来中央财政学院和税务学校人员大部分留下来承办中央财政干部学校。不过,无论如何,干校的成立对改变当时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落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缓解了当时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财政干部紧缺的状况。

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1958年,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这次合并凝聚了财政和金融两大力量,奠定了我校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单科性学院定型期 1960年直到“文革”期间停办为止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我校原来干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到了1961年,全国经济困难,大家吃不饱饭,各个浮肿,于是中央决定精简城市人口,所以这一年学校没有招生,因此这一时期学校只培养了的四届正规毕业生,共1597人,但就是这四届学生,在后来出了众多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高管,这在后面会加以介绍。另外,在这一时期,我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

这一时期是学校历史上发展较好、较快的一个时期,无论是校舍建设、教师培养还是学生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的基建工作停了,挖好的地基毁了,教师被下放,校舍被北京烟厂占了。

学校恢复期

1978年,国务院批准学校在原址复校,这就意味着烟厂得搬家,腾出校舍,但是因为烟厂是北京市的利税大户,市里更重视,所以在去留问题上双方争论了好几年。财政部的领导去国务院、去国家事务管理局,都没谈下来。烟厂生产轰轰隆隆,学生没法上课,于是上街、罢课,去请愿。后来事情闹大了,新华社写了一篇内参,报给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胡耀邦同志,胡耀邦批示,让烟厂搬家,这是1981年的事儿了,但是烟厂彻底搬走是1988年,前前后后经历了10年。可以说复校后学校经历了一段相当艰苦的岁月,因为没有地方,有的老师在澡堂里隔出一个空间,做宿舍,第二天起床,被子都能拍出水,几百个学生一起住在大礼堂,学生没有教室,就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上课,但是就是在物质条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同学们非常团结,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劲头,晚上在烟垛上谈理想,平时积极锻炼身体,一心想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而教师到各地用人单位的走访,普遍反映中财的学生务实、踏实,很得用,这可以说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传统。

迁厂还校的十年,对学校的发展非常不利,同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实际上是失去了10年的发展机遇。没有校舍,办学规模就不能扩大,也不利于教师的培养。

向多科性大学转型期

1996年学校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是学校在复校后抓住的第一个历史机遇,相对于原来的以财政、金融、会计等为主要学科的专门性院校而言,学校走上了多科性大学之路。

创办高水平大学新时期

复校后的第二个历史机遇是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到教育部,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从而走上了“入主流、办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道路。

捐资兴学

这块儿内容是1996年以来,向我校捐资十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的名单。其实无论是小从几十元,大到几千万元的捐赠,学校都一一记录在册,并在基金会的网站上公布出来,但在因为数量很多,而这面墙的空间有限,所以无法一一列举。

除了社会捐赠,很多从校友毕业后反哺学校,像涌金实业前董事长,已故经管86级校友魏东先生,有女巴菲特之称的刘央女士等等。

相信有这么多的好榜样,学生们在能力范围内反哺学校,捐资兴学一定会在中财形成风气,这些虚位以待的空位,说不定也会出现在场同学的名字。

现在我们来到了校史馆的室内展示部分。

前言

这是我校的新徽标,于2009年7月启用,以学校的标志雕塑——“龙马担乾坤”为核心主体。

“龙马担乾坤”主题雕塑坐落于学院南路校区校门区广场中央,落成于2000年5月16日,由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为我校建校50周年创作,造型是一个背负乾坤,昂首奋蹄的龙马造型,予以中财学子像龙一样腾天潜渊,吐纳川海,也要像马一样辽阔原野,一任奔驰。

我校现阶段的办学目标是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

历程篇

校史馆的室内部分分为历程篇和成就篇两个篇章,以“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研究型”为主线,对建校以来学校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要地回顾、总结和提炼。

与国同体

在中财6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这些照片是新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接见我校师生的照片,这是在我校建校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给我校的题词。

复校后的历次党代会

在这块儿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各个发展阶段提出的校办学目标,从第一次党代会的建设全国重点财经院校,到2010年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不断发展,办学目标在不断提高。

发展大事记

2000年后,学校发展非常迅速,在基建、科研、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突飞猛进,这些发展变化在大事记里得到充分体现。

校园变迁 1988年之后,学校进入了校园建设逐步改造和建设阶段,1997年清河分部启用,到1999年建校50周年之际,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学校空间狭小,无法完全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由于周边无法拓展,学校抓住沙河建设高教园区的契机,在昌平沙河建设新校区,扩展办学空间。2007年沙河校区破土动工,2009年正式启用,迎来首批学子。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校园面积过小问题初步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为学校今后的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央财经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沙河校区将成为学校未来的主校区。

在沙河新校区投入使用之前,为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2007年学校租用了校舍功能齐全,条件完备的上庄校区作为使用了11年的清河校区的替代校区。

同学们看到的西山分部,是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财后,其教学用地成为中央财经大学西山分部。

六十年辉煌

这是在2009年我校建校6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发来贺信,题词,还有来视察和讲座的照片。

校庆当天共和国五任财长更是齐聚我校,祝贺60周年校庆。校庆期间,学校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各大媒体也争相对校庆盛况进行了报道。

有特色

在2003年9月的《经济》杂志上,记者王信川经过细心统计和精心研究,发表了文章“中国财金黄埔报道”,将目光聚焦在我校金融62一班。这个50人的班级出了30多位司局级以上干部,且大多身处经济重要部门,并且他们的同届和下届校友也不了不少政府高官。这张图片就是这期杂志的封面,封面上的这三位校友分别是时任国家审计长的李金华,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戴相龙。

特色学科

6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鲜明的财经特色。

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我校两大传统优势学科。建校初期我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属于应用经济学,直接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建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是国家在我校率先设立的。

这是我校现阶段财经专业的建设情况,我校是全国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四所高校之一,这四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

2006年,学校搭建了“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创新平台”,引进了一大批海外优秀归国人员任教,还聘请了一批世界一流学者,包括诺奖得主担任学术委员、名誉院长,平台学生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采用国际公认最权威的英文版教材和英文授课。2006年末该平台被列为国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张照片是六十周年校庆前夕刘延东同志来校视察时,与平台教师的合影。

我校注会专业在2006年和2007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连续名列全国第一,这是中注协发的文件。

保险学专业获得了国际保险业著名专业资格认证机构的资格认证,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申请会员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这是会员证。

前不久学校MBA项目又获得了AMBA国际认证。

财经人才培养

我校学生生源好、表现好、就业好、发展好、社会反响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毕业生中,一大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担纲扛鼎的领军人物。其中就包括上面的这五位,分别是:金融62级校友李金华、财政62级校友金人庆,财会63级校友戴相龙,这三位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另外还有总后勤部副部长孙志强,原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都是我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时期的学生。

我校1978年复校后培养的大批校友,现在也已成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金融保险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术界、文化界等行业领域的骨干力量。

而新一代毕业生也是人才辈出,如我校2006届会计学院毕业生王一钢同学被国际会计师公会授予“杰出英才奖”,毕业后被摩根士丹利公司录用,是当年全亚洲唯一被录用的本科毕业生。

多科性

院系成立时间

这是自1949年以来,我校各院系成立的时间,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所在的学院的发展演变情况。大家可以看到,1995年,法律系、中文系成立,学校开始有了非财经专业的院系了。

学科树

目前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培植新的优势学科,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型

这块儿内容里展示的是我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5人,他们用英文为本科生授课和举办讲座。教师队伍和课程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学校国际化的水平,为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际化

目前学校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120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项目包括学生的合作培养,学生与教师互换,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合作。

名人名家

这些是我校建校以来的部分名人名家。

学校历任领导

这是我校第一任校长李予昂,时任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又是一名精通书画、温文尔雅的文人雅士,是公认的高官中的才子。

这两位是我校现任领导,分别是党委书记胡树祥教授、校长王广谦教授。

学校早期著名学者

这些事我校早期的著名学者,除了这位凌大珽先生是1949年学校成立便来校工作,以及崔敬伯先生是1955年来校工作外,其余的都出自我校中央财经学院时期,他们当中,有在当时就已经享誉全国的经济学家,如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西南联大商学系主任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当时就任学院第一副院长的陈岱孙老先生;还有大名鼎鼎的社会学家,如现代中国人口学开拓者之一,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陈达老先生;还有一些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学者,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家,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整理执笔人郑必坚。

对这一版块儿内容的整理不容易,由于一些历史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使得学校早期的历史资料非常欠缺,而仅存的资料又有待整理,所以这些榜上有名的只是早期在我校执名师名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内容还有待我们对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和挖掘。

复校后的著名学者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这些是我校96年以前政府特贴获得者。

姜维壮教授是我国比较财政学的开拓者;李天民教授对我国管理会计学发展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其所著《管理会计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专著,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刘光第教授最早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应从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的政策性建议;闻潜教授在我国宏观调控方面较早系统提出“消费启动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影响;赵天寿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副总工程师,1990年北京亚运会计算机系统运行方面的副总工程师。

另外还有两位教授也属于这个范围,一是中央财经学院时期就来我校工作直至去世的崔书香教授,是1993年政府特贴的获得者,她是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国内的第一位学者;在后面要提到的现任我校校长王广谦教授也是1993年政府特贴的获得者。

现时期高层次拔尖人才

我校目前拥有“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其中一位长江学者Barry Eichengreen在国际化师资的内容里进行了介绍。

今天为大家简要的对学校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随便看看。在这里我也预祝各位同学能够尽快度过迷茫期,早日融入全新的大学生活,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愉

快生活,让自己的大学时光精彩不留遗憾。今天,你以中财为家,明天,中财以你为荣。再次感谢大家!

第四篇:重庆大学校史

重庆大学创建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至今。学校1935年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大学。截止1949年,重庆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商、法、医等六个学院,二十一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女士曾于1938年、1946年两度到重庆大学为学生运动作演讲,给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的学生运动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间,在校任教的著名学者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现代数学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的何鲁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创始人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洪源教授、我国第一位赴北极考察学者、著名电讯工程专家冯简教授、著名数学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芜先生等。;Z: G(^C(P7 k!t在校就读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有: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的周明镇等十余名两院院士、著名诗人杨明照先生、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先生等。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及其后的几次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8 y(G* S' s$ r, S4 V9 h8 W3 a(, Y

(此部分参考《重庆大学校史下册1949-1994》,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以及2009年的《漫步重大》创刊号):0 p7 J& k+ m# X8 g“ c” E(?$ n

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B“ _: _5 L.N* S6 a2 ?8 I

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 5 T9 v* {.h& M!{, xU;E

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7 g# F0 p” H& y

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H-~# F8 P+ W# X.X9 W1 g$ e% f6 g-p

1952年重大法学院组成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

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K: D6 t" u.p

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r!Y4 Q8 W6 f% w6 p1 x% A9 @

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

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

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 B4 r6 p6 `& l3 z# {.y

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8 G6 r1 V7 k* ~$ N.M0 n8 P

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从9月28日起,到11月19日,一个半月的时候,调整搬迁工作基本结束。但是对重庆大学的调整远没有结束。1 d7 Z& q-X6 I

1953年理学院全部调入四川大学,1955无线电系全部调出 ,1956地质系全部调出,1952大调整中,工学院是唯一保持了较强实力的学院,因为此时整个重大只剩下一个

学院--工学院。工学院自身也受到重创,无线电系和地质系全部迁出,土木建筑系也全部迁出,1958年重大曾增设了国防科技专业的6个新系,1962年时这6个新系又被调整组合,重大仅保留了无线电专业。第一次调整后工学院所存在的6个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讯系,采矿系,冶金系,地质系。第二次调整后所设置专业为:机械制造系,动力系,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至此,风雨飘摇中颠簸着艰险成长的重大只有5个专业。三十多年的心血,已经无以言对。

到此,当时的重庆大学完全成为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学

第五篇: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创办于1919年,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和严范孙(1860-1920)。

南开大学成立时,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62号)。1920年增设矿科(1926年停办)。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趋重实地调查和以物价指数为主的经济统计工作,其出版的《经济周刊》、《南开指数年刊》等多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借重。1929年改科为院,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及医预科,共13个系。1931年,商学院与文学院经济系及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合并成立经济学院;创办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1932年设立应用化学研究所。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本着“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原则以及投资所限,学校规模一直较小,1937年在校学生仅429人,但师资力量较强,凌冰(教育)、姜立夫、刘晋年(数学)、饶毓泰(物理)、邱宗岳、杨石先(化学)、李继侗、熊大仕(生物)、蒋廷(历史)、李济(人类学)、肖公权、徐谟(政治学)、何廉、方显廷、陈序经、李卓敏(经济)、黄钰生(心理学)、张彭春(教育学)、柳无忌(英文)、司徒月兰(英文)、冯文潜(哲学)、张 1 克忠、张洪元(化工)等。竺可桢(气象、地理)、汤用彤(哲学)、范文澜(历史)、罗隆基(政治)、吴大猷(物理)等也都曾在南开短期任教。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杰出代表。

1937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刊物。联大期间,三校风云际会,艰苦创业,和衷共济,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人才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师资力量有了加强,一批学者如吴大任、卞之琳、肖采瑜、傅筑夫、高振衡、李广田、罗大冈、汪德熙、谢国桢、张 2 清常、王玉哲、杨生茂、司徒月兰等来校任教。张伯苓在担任校长长达30年之后,于1948年离任,由何廉代理校长。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校视察;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开;李鹏、朱鎔基等也曾先后视察南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南开师生以极大的鼓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季陶达、顾昌栋、温公颐、陈仁烈、江安才、曾鼎禾、杨宗磐调入南开;王赣愚、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陈天池、王积涛、严志达、崔等一批国外留学者纷纷回归,相继加入南开教席。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和哲学系。80年代前,长期停滞于9个系的设置,即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中文、外文、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系。

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1966年至19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焕发青春活力。1980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1994年,成立于1983年的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下载交通大学校史问答题总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大学校史问答题总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可溯至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的「清华学堂」。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我国驻美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

    暨南大学校史

    暨南大学校史 ○1911年一落 ○1918年复校 ○1949年再落 ○1958年再复 ○1970年三落 ○1978年三复1925年10月,只有师范文凭的曹聚仁被聘到国立暨南学校大学部,"一本正经做起教......

    厦门大学校史

    1919-1921 筹办与立校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

    广西大学校史

    广西大学校史 1925年,以李宗仁、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统一广西。1927年4月15日广西省政府正式成立。1927年冬间,省政府决定在梧州筹办省立广西大学,并由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邀请本省......

    期中考试问答题[共五篇]

    期中考试问答题 一、题目内容要求 1. 本学期你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收获是什么、掌握了解了哪些知识?还需要补充哪些你认为必须学习的知识?(不要评价老师) 对你明确......

    液压问答题(共5篇)

    简单说明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答:动力装置。是把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的装置。 执行元件。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控制调节元件。是指控制或调节系统压力......

    献血法问答题(共五则)

    附件1: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 实施七周年有奖知识竞赛题目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正式颁布......

    数字电视问答题(共5则)

    海城为什么要进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有线电视数字化是由国家政策推动的广播电视技术革命。国务院把有线电视数字化推广工作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发展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