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大校史博物馆
厦大校史展览馆
一. 概况
校史博物馆是学校对外宣传、展示悠久办学历史传统与成就的重要窗口,校史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果、弘扬办学传统;2.塑造大学形象、宣传大学品牌、提高大学知名度,提升大学竞争力;3.教育师生员工,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增强对学校的热爱;4.凝聚忍心,集结资源,促进学校的建设发展。
厦大校史展览馆于2006年正式开馆,校史馆位于厦门大学的发祥地——群贤楼一楼,面积400平方米,投资65万元。校史馆分为南强春秋、英才摇篮、科研重镇、走向世界、展望未来五部分,设置了100多幅校史展板,厦大的沧桑历程和辉煌成就均收录进了校史馆。
2011年为庆祝九十年校庆,学校又对校史展览馆重新修缮,以时间为序对展板进行了重新布局。同时又在群贤楼二楼新建了陈嘉庚纪念馆和校园规划馆。
同时新建的陈嘉庚纪念馆也使用了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无论在灯光、多媒体、背挂电视、自动门等各个方面都焕发了现代化的气息;校园规划馆使用模型的手段,真实的模拟了校本部、漳州校区以及正在新建的翔安校区的概况。
现在校史展览馆连同陈嘉庚纪念馆以及校史规划馆由人文学院负责管理,为此人文学院在全校招聘了讲解员,除周一闭馆外每个展览日都有专人值班。
二. 优点
1.校史馆位于群贤楼,毗邻西校门,为进出西校门的学生、家长、以及各种游客的必经之地,方便各位想要了解厦大的人进行参观,不仅对外展示了我校的辉煌成就,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口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校情节。
2.经过2011年的修缮和重新布局,校史馆总体上是按时间的顺序进行布展,逻辑性还是比较强的,便于各位了解各个时期厦门大学的发展状况。
3.校史馆主要是通过各种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进行布展,这样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很生动的向游客介绍了厦大,对学生进行了校史教育,同时也布置了很多的展品,例如在对外交流的展厅,布置了厦大接收到的国外著名大学的礼物,通过多种的方式展示了我校对外交流的成果。
4.同时我们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校史展览馆还承担着向家长介绍厦大,宣传厦大的招生政策的作用,在工作人员初我们看到了厦大的招生简章,同时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家长可以在这里获得厦大的学科设置等多种信息,对促进学校的招生工作也有积极的作用。
5.展览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学校的历史、科研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学生社团和文娱活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等各个方面,让观赏者对厦大有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厦大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厦大校史选择题
1、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出处是()A《周易》、《诗经》 B《诗经》、《礼记》
C《周易》、《礼记》 D《周易》、《尚书》
2、厦门大学的创办时间是哪一年()A1919
B1920
C1921
D1922 3、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是()
A邓萃英 B林文庆 C汪德耀 D王亚南
4、厦门大学设有几个院系()A19
B20
C21
D22
5、校主陈嘉庚先生在财政上资助厦门大学达()年之久。A12 B14 C15 D16
6、补充厦门大学校歌“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必其藏?”后面两句。A谁欤普渡驾慈航?
B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 C吁嗟乎!南方之强!
D充吾爱于无疆
7、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式启用是在那一年? A 2001
B2002
C2003
D2004
8、厦门大学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那么下列哪位不是厦门大学聘请的教授学者?
A林语堂
B姜立夫
C鲁迅
D胡适
9、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
A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B综合性私立大学 C华侨创办的综合性国立大学
D综合性国立大学
10、厦门大学校徽是由()亲自确定的
A 邓翠英
B陈嘉庚
C鲁迅
D林文庆
11、下列哪位院士不出自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A林群
B柯召
C丘成桐
D陈景润
12、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于什么时候举行奠基开工典礼? A2011/3
B2011/4 C2011/5
D2011/6
13、截至2005年,厦门大学与美国盛顿大学等()所高校签订了―全球()校联盟”合作协议。
A 6
B7
C8
D9
14、厦门大学目前正朝着()的奋斗目标迈进。
A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B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C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D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15、下列哪一项不是厦门大学所发扬的“四种精神” A校主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 B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
C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闽西时坚持办学的艰苦精神
D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
16、厦门大学是从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被誉为“南方之强”的? A1937年厦门大学迁往长汀,开始一边办学一边抗日
B1940年到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C1945-1949 复员厦门 D1949-1966 建设新厦大
17、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创办于()A1921
B1923
C1946
D1947
18、厦门大学的现任校长是()
A朱崇实
B朱之文
C萨本栋
D曾鸣
19、以下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建设行列
②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③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④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20、厦门大学图书馆藏书共有约()万册(不包括电子书)A50—100 B100 –200 C200—300 D300—400
21、厦门大学数学系曾与哪个系合并过?
A计算机系
B电子信息工程系
C计统系
D物理系
22、厦门大学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A0
B1
C2
D3
答案:CCADD BCDAB CBCBC BBADD DC
第三篇:校史博物馆讲解稿2016(简简版)
校史博物馆讲解词2016(简简版)
第一展厅展示的是交大从1896年建校至今的发展历史。校名演变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南洋公学”,在一百二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校名有过十四次变更。
第一部分、肇基南洋(1896-1921)
1、缔造南洋
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照片
南洋公学的创始人为盛宣怀,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创开轮船、电报、铁路、银行等工商实业,又率先仿行西制兴办新学十余所,其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为我国近代最早的两所大学。
甲午战败后,盛宣怀深刻反思中国惨败于日本的原因,努力探求改变国家困境的出路,认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即“兴办新式教育、培养强国人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首要措施。
取名“南洋公学”,是因为:
南洋: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划分为南北两洋区,江苏(包括江苏)以南地区称南洋,江苏以北地区称北洋。
公学:盛宣怀解释道:“西国以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今上海学堂之设,常费皆招商、电报两局众商所捐,故定名曰南洋公学”。
何嗣焜照片
他是南洋公学筹办者之
一、首任总理,盛宣怀的同乡,他负责拟定章制(《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南洋公学章程》)、聘任教员、购地建屋等主要筹建事宜,于初创时期居功甚伟。
南洋公学中院
1899年,南洋公学中院落成,中院是南洋公学的主体部分,近5000平方米。中院所学课程相当于现在的中学程度。图为1899年落成的中院校舍。它是交大校园内现存最早的教学楼。
2、初创图景
福开森照片(1866—1945年)
福开森,美国马萨诸塞州人,毕业于波士顿大学。20岁时来到中国传教,1888年起担任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前身)监督、院长。1897年到南洋公学担任监院,相当于西文教务长。他引入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协助公学校长选定校址、规划校舍建筑、制订教学计划、布置各门课程、聘期外籍教师、选派学生留洋等。他在任4年间,公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南洋公学办学设置表
要办好大学,必须有相应的小学、中学为大学提供足够的优质生源。当时,我国新式教育刚刚起步,正规的中学、小学校几乎没有。在“大学无从取材”的情势下,南洋公学一改中国旧式书院的培养模式,采用分级设学、自成体系的办法,首立四院(外院、中院、上院和师范院),即小学、中学、大学和师范4个部,成为中国近代分级教育制度的开端。
师范院、外院学生合影
1897年,盛宣怀照会南洋公学总理何嗣焜:准于先设师范班。一八九七年农历三月初七日(阳历1897年4月8日)师范班正式开学,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师范学校,标志着近代师范教育的开端。4月8日,后来成为交大的校庆日。
特班
因国家急需人才,盛宣怀主张设立经济特班。1901年,张元济拟订了《南洋公学特班章程》。特班的“特”在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另设一班,两相有别,各不统属,旨在尽快培养出有志西学的“桢干大才”。设立特班是盛宣怀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统治,实现从速培养新政人才的愿望。然而事情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顺利,1902年11月,南洋公学爆发了“墨水瓶事件”,倾向民主思想的特班学生抛弃功名仕途,大部分退出公学,参加了蔡元培后来主持的爱国学社。特班由此解散,只存在了一年半。
图为特班生黄炎培在校期间的读书日记,左上角为蔡元培的批语。
3、开创新风 1901年9月,盛宣怀批复暂缓开办上院先派学生出洋留学。
南洋公学中院开办之后,开办上院的条件尚不具备,且中院头班学生仅有7名。1901年,公学总理劳乃宣呈文盛宣怀缓办上院,建议从首届中院毕业生中择优留洋,盛宣怀随即批准。
1898—1905年,南洋公学共有58名学生去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国留学,相当于这个时期中院、师范院毕业生的一半。
1898年6月,盛宣怀呈奏《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片》(抄件)
1898年,为解决公学新式教材短缺问题,以及办理洋务需要了解国外情况,盛宣怀动议成立译书院。1901年秋,译书院附设东文学堂,半年后停办。
译书院是我国近代大学中第一个翻译出版机构,它以开启民智、教育救国为宗旨。
1902年,译书院出版的近代翻译家、思想家严复著名译作《原富》原稿。1903年,译书院因经费紧缩而停办。四年间,译书院共翻译出版图书13种40余部,其中以严复翻译的亚当•斯密的《原富》最为著名。这是国内第一个中译本,共有8册,1902年出版。
随着译书的内容、范围及数量的增加,译书院译印之图书远远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译书院所译书后多署“书经存案 翻刻必究”,并加盖“南洋公学译书院之章”,以昭信守,由此开启了我国近代版权版税制度的建设。
二、东方MIT(1921-1937)
1、工科先驱
唐文治校长(1865-1954)
唐文治,江苏太仓人,著名教育家、国学家。清末进士,曾任农工商部署理尚书。1907—1920年担任学校校长。在任职的14年间,唐文治校长提出了一系列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崇德、尚实、重文、健身的教育主张,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管结合、工文并重的办学体系。还提出了建设“第一等大学”的目标,奠定交大工科教育与教风校风基础。故有“国学大师 工科先驱”的美誉。
中外名师
清末民初交大延聘的中外教师,大都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训练。建校初期,学校聘任的外籍教师在专科教师中约占一半。随着早期留洋学生陆续学成归来,逐渐成长为交大的教学骨干。
2、合组交通大学(1921-1922)
“五所交大”历史渊源关系简图
追根溯源,交通大学的缔造者是著名“交通救国论”者、时任交通部总长的叶恭绰。叶恭绰是孙中山实业救国的积极追随者,提倡交通救国,重视实业教育。1920年8月他复任交通部总长,将交通部下辖专门学校四所:上海、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二所,北京有铁路管理学校和邮电学校两所合并,组成一所培养高级交通工业专门人才的“交通大学”。于1921年8月1日正式成立,对外称交通大学,“交通大学”校名由此启用。学校分设上海、唐山、北京三地,分别称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今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今西南交大)、交通大学北京学校(今北京交大)。
建国后,国立交通大学演变成现今的上海、西安两所交大,唐山工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分别发展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部分迁移台湾的交大校友在新竹创立“国立交通大学”。在分分合合的历史变迁中,五所交大演绎成“天下交大是一家”,均为我国现代、当代著名大学。
3、南洋大学(1922-1927)小火车照片
1926年校庆三十周年之际,交大举办工业展览会,国内外共有101个单位送来数千件展品,来校参观者达五万多人,盛况空前。除了展品丰富外,还在校园内铺设一段名曰“南洋铁路”的轻轨铁道,行驶一辆四节小火车,在沪上引起轰动。在国内大学举办这种活动,交大是首创。
图为淩鸿勋校长、前监院福开森与中外嘉宾乘坐工业展览会上的小火车。
4、渐入“黄金时期”
此时期的交通大学,通过派遣留学生培养师资的同时,积极向海内外延揽名师,逐步建立起一支以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体的“大师”队伍。他们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具备新式教学理念和方法,怀有科学救国思想。这些知名教授亲自上教学第一线,执教基础课程。
“三民主义”
1920年代名师代表:数学系教授胡明复(哈佛大学数学博士)、物理系教授 周铭(麻省理工化学博士)、化学系教授徐名材(麻省理工化学硕士),三人名字中都有个“民”字的谐音,就称呼他们为“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
1930年代名师代表:英文教授唐庆诒(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国文教授陈柱(国学家),微积分教授胡敦复(康奈尔大学理学士),物理教授裘维裕(麻省理工电机硕士),化学教授徐名材(麻省理工化学硕士)。
1936年交通大学院系专业设置示意图
进入1930年代后,学校顺应科学与工程结合的趋势,突破单一的工科办学模式,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交通建设专才”为宗旨,加强了理科建设,开始了科学研究。学校设置有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和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办学体系。
三、弦歌不辍(1937-1949)
1、蛰伏“孤岛”
“东亚同文书院”照片
1938年4月17月,原在虹桥路的日本同文书院侵占交大校舍,摘下了“交通大学”校牌,改挂“东亚同文书院”招牌。
震旦大学(现为交大医学院)教学楼照片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日本宪兵队侵占交大徐家汇校园,并设立“宪兵队徐家汇分驻所”。交大被迫迁往法租界,租借原震旦大学(现为交大医学院)教学楼,继续上课。此地现为交大医学院重庆南路校区。
2、九龙坡“曙光”
交通大学机械、土木工程两系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培养的首批毕业生合影 抗战时期,从交大九龙坡走出来的院士多达20人,其中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航天事业奠基者之一庄逢甘,等等。(前排左五为校长吴保丰,左六为教务长李熙谋)。
3、不平静的校园
原本期望抗战胜利后重建校园的交大学生在政府当局的倒行逆施下一步步趋于绝望,纷纷走向抗争的道路。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与国统区的其他学生运动 一起,构成了人民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交大校园逐渐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堡垒”,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力量。
1947年5月,交大学生驾驶列车赴南京请愿,反对政府肢解交大的图谋。
四、服务大局(1949-1978)
1、跨入新交大
上海市军管会发布的两个第壹号命令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2日学校复课。6月15日,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共同签署“文字第一号令”,指令唐守愚负责接管国立交通大学。7月29日,上海市军管会又向交大发布第二个“第一号令”,即文高教字第一号令,任命国立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
2、建国初期的崭新风貌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大量干部和建设人才。图为1952年9月,交大毕业生纷纷服从统一分配,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交大师生再次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极献身抗美援朝、参军参干、治理淮河等运动当中。
3、院系调整
为配合国家大规模工业建设,1950年代初期国内高校参照苏联高校工科与文理科分校模式,进行一系列的院系调整,建设单科性学校。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6年,交通大学前后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八次调整,有13个系科被调出合并到12所大学,为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4、西迁与分设
1955年初,国际形势依然十分紧张。国内确定把工业布局的重点放在内地,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安地区的工业建设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急需相应的高校为之服务,所以高校布局也要相应的调整。1955年4月初,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5年,在西安开始新校园基本建设,1956年起分批内迁,最大发展规模为12000人。1956年秋,一所崭新的交通大学在古城西安初具规模,西迁学生3906人、教职工815人。
然而,在交大西迁过程中,国内外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57年6月学校提出“交通大学分设上海、西安两地,两部分为一个学校,一个系统,统一领 导”的新方案。1959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部分独立建制,成为两所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上海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西安交通大学。
5、建设国防工业院校
196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划归国防科委领导,同时接受高等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领导。其基本任务是为国防工业服务,以造船为中心,军用为主,兼顾民用。学校设置9个系、28个专业,形成了以军用舰艇为中心的专业培养体系。
6、十年挫折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交大遭到极大破坏,教学工作停顿达7年之久。1970年,交大划归海军领导,由第六机械工业部代管。1973年9月,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然而,自1969年恢复科研工作以来,由于文革中后期校园的相对平静有序,广大教师的责任心,学校科研工作也从夹缝中逐步开展
1、率先走出国门
组团访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和发展非常重视。1978年9月29日,根据邓小平指示,党委书记邓旭初率领交大教授访问团一行12人赴美,考察美国科学与教育机构。代表团在美国48天,访问了20多个城市、27所高校、14个科研与生产单位。这次出访推动了高等教育界的对外开放,促进了国际交流,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引资助学
上海交大大胆突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接受爱国侨胞的捐献,揭开了利用外资办学的序幕。
1981年7月6日,邓小平同志亲自接见香港著名实业家包兆龙、包玉刚父子一行。在接见中,包玉刚先生向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向上海交大捐赠1000万美元建造图书馆的意愿。图书馆于1985年竣工,成为建国后接受海外捐赠的先例。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元帅为图书馆题写馆名——“包兆龙图书馆”。
2、管理体制改革
1970年代末,交大率先破除僵化的管理体制,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人员流动、岗位责任、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释放了蕴藏在广大教职工身上的巨大潜能,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亲切接见交大主要领导干部、教授代表,对上海交大管理改革的显著成效表示满意。
1984年5月,上海交大作为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进典型写入六届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3、历史性的抉择
闵行校区一期建设
因徐汇校区面积太小,限制了学校的继续发展。1983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交大建设闵行新校区。1985年,交大开始建设占地1800亩的闵行新校区,1987年正式入住新生。
闵行校区二期建设
自2001年起,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学校跨越式发展,上海交大参加了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建设,全面推进闵行校区二期建设,学校教学科研的重心也逐渐从徐汇校区转移到闵行校区。目前,闵行校区占地5000亩。
4、把握世纪机遇
百年校庆
199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1947届校友江泽民学长回到母校。如今耸立在徐汇校区草地正中央的就是交大百年校庆纪念碑,上面刻着江泽民的题词。
大学合并
在90年代全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1999年9月原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大;2005年6月,上海交大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理、工、农、管理、生命、医学、人文等学科交叉融合。
5、今日交大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共有5个校区,30个学院/直属系,25个直属单位,13家附属医院,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188人、研究生(国内)28842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84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6506人),学位留学生2134;有专任教师2793名,其中教授89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名。
第二展厅是专题展馆。
六、海上翘楚
上海交通大学,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秉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之传统,荣冠“东方MIT”之美誉,百廿载风云砥砺,桃李春风;卅余万学子陶钧,蓝缕筚路。经文纬武,才智摇篮;励志竭精,栋梁渊薮。涌现出江泽民等治国英才,钱学森等科技精英,及文化名流、社会翘楚和产业巨子30余万,可谓桃李遍天下,栋梁满神州!且夫以国家富强为己任,诚愿尽酬;于民族振兴之基图,砥柱中流。
一、重点展出
1、江泽民
江泽民,1926年生,江苏扬州人,194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3、“两弹一星”元勋
获得该称号的我校校友有6位:钱学森、杨嘉墀、王希季、姚桐斌、陈能宽、吴自良。
4、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校有3位校友获得此奖:吴文俊、徐光宪、王振义。
5、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于1948年3月召开年会,选举确定了81名中央研究院的首届院士。其中本校校友有13人。
二、人物墙
1、科技精英(在各自科研领域有杰出贡献者,展示35人)
2、治国英才(省部级以上领导,展示16人)
3、产业巨子(实业领域有突出成就者,展示21人)
4、文化名流(文化教育界有知名度者,展示20人)三、二百多位校友院士均在显示屏里。
七、交大之光
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电机、土木、机械、管理、造船、航空等专业的大学之一,享有“工程师的摇篮”、“全国造就建设人才最高学府”之美誉。大量交大毕业生服务于工程、实业、管理、国防、医疗、文化各个领域,以国家富强为己任,诚愿尽酬;于民族振兴之基图,砥柱中流,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中功勋彪炳,为世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玻璃金字塔中的模型:
长征2号、3号系列火箭模型
1963届自动控制专业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三号甲、乙、丙火箭总设计师与总指挥龙乐豪
“歼轰-7”(“飞豹”战斗机)模型
1951届航空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歼7之父”屠基达 “歼8Ⅱ”模型
1951届航空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歼8之父”顾诵芬 中国火车机车模型
“东风(DF)11型”内燃机车模型,1967届、1968届车辆系校友参与研制,在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中发挥重要作用。
“韶山-9型”电力机车模型,1967届、1968届车辆系校友参与研制,是目前我国干线铁路牵引旅客列车功率最大的机车,在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中担当 主力车型。
“和谐号(CRH2)“动车组模型,1967届、1968届车辆系校友参与研制。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辽宁舰”模型,总设计师:1963届船舶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富 世界第一座能够自行行走的钻井平台:“胜利二号”。
“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第二单位参与研制)
“海马号”模型: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系统规模和下潜深度最大的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研制者: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蛟龙号”模型,总设计师:1958届船舶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
“天鲸号”模型:我国第一艘全电驱动的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设计单位: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
“远望3号”远洋航天测量船模,总设计师:1948届造船系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
八、大学精神
巍巍交大,底蕴深厚,代代交大人始终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为己任,不断追求卓越,薪火相传,凝聚形成交大所特有的精神文化传统,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强国兴邦、饮水思源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与日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
第四篇: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讲解词校史厅
中央民族大学校史展
前言: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人才而创建的高等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51年6月学校正式开学,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4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建校60年来,学校根据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需要,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进行学科、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由以民族学学科为龙头的文科高等学校,逐渐发展为以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理兼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已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是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回顾学校60年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特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发展历程、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党的建设四个部分。热诚欢迎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指导。
中间展区:
您看到的这些照片是历届国家最高领导集体亲切接见我校师生的留影。学校从酝酿、筹备、成立到后来的建设发展,都得到了党和国家,特别是历届最高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张为1957年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南海怀仁堂草坪接见我校全体师生的照片,这在高校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校和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怀。
这里展示的是我校部分老一辈著名专家学者的照片和他们的著作。有社会学家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他们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学术权威和大师,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相关学术领域也是声名显赫、影响不凡的著名专家。
这是我校马学良、宋蜀华等民族学、社会学和民族语言学学者的亲笔手迹,有原全国人大常务副委员长,我校名誉校长费孝通教授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证书,吴文藻、王锺翰、李森的手稿。这本书是林耀华先生在燕京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的硕士论文,论文题为《义序宗族的研究》,写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评卷人是当时的社会系研究院委员会主席陆志华先生和吴文藻先生。该书是中国人类学学者以参考观察法研究中国汉族的家族、宗族而写的第一部人类学专著。全书建立在深入全面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描述准确细致;同时,在叙述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学派的影响,一方面又大量引证中国的典籍,而且结合得较为平顺,显示了老一代学者深厚的功底。
旁边陈列的是专家学者的部分书籍。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美美与共,是已故的名誉校长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表述,意为不同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欣赏和赞美对方的文化;知行合一,源于古代哲学命题,表达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其核心思想为“人与人和,知与行合”。
这个版面展示的是我校培养的部分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著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知名人士的照片。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西夏学著名学者李范文、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歌唱家宋祖英等。
这个版面展示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给我校的题词,其中包括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的题词等。
第一部分 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框
第一阶段:创办时期(1950---1951年)
学校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下创办的。学校前身是1941年10月革命圣地延安成立的民族学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成立,在国 2 子监的临时校舍举行开学典礼,首任院长是后来担任过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
第二阶段:正规建设时期(1952---1965年)
在此期间,学校经过14年的不断发展,由最初的民族干部培训发展成为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文科高等院校。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大学的民族语文专业相继并入中央民族学院,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历史学家、民族语言学家到校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同时,校址也从国子监迁到了现在的校址。同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开始正规化办学。
下表是从全国各高校和有关单位中调入我校的著名专家名单。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我校师生的合影照片。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文革造成了我国的十年**,学校曾一度停止招生,学校的各项工作遭受严重的破坏和巨大损失。但广大教职工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不计个人安危,矢志不渝。表现出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1971年底恢复招生,是全国恢复招生最早的高校之一。
第四阶段:恢复和发展时期(1977---2000年)
根据国家民委、教育部提出的中央民族大学办学方针和任务,学校不断对原有系科和专业进行调整、扩建,使学校、从单纯的文科高等学校逐步发展成为文理俱全的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
下表是20世纪70—80年代我校系科建设一览。
1993年11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9年1月,我校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的大学。
第五阶段:稳健快色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国家在这一时期加大了对学校建设的投入。学校通过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1年6月,在学校建校50周年之际,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校视察,对学校50年的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4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2009年5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同年12月,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他们都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和发展思路,并为我校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
1-10展板 我校学院、专业情况介绍。截止2010年底,学校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教等10个学科门类,56个本科专业,1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等。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基地,分别形成了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教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特色优势专业,尤其是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
1-11展板 这边是学校基本情况及党政机关、直属单位的情况介绍。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民族类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到2010年底在校本科生11236人,硕士研究生和骨干研究生3322人,博士研究生673人,留学生922人,预科生490人,有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学生以及各国留学生。建校6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各民族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的骨干,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尤其是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12展板 我校教学科研机构情况介绍。1-13展板 学校历任主要领导。1-14-16展板
院系设置情况表
第二部分 教学改革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摇篮,围绕人才培养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60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进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形成了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一、学科专业建设
2-18 展板 学校的学科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般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历程。
遵照学校“培养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的办学方针,建校初期,为解决国家民族工作急需的问题,首先开办了军政干部训练班、短期干部训练班和藏语班,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至改革开放前,学校开设过本科专业36个和一批非学历班次。
2-20 展板 改革开放后,学校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形成了由预科、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6个教学层次构成的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干部培训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民族学、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经济、民族艺术及理科等学科群体。
2004年以来,学校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十一五”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了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同时,发挥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注重提高质量,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师资,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大计,60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
2-26展板 1951年建校初期,民族学科教师奇缺,最初仅有教师14人。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一批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学方面的专家来校任教,使学校师资力量大为改观。
改革开放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也逐步在教师队伍中建立起应有的竞争机制。5 1979年学校恢复了职称评定。同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安排教师学习深造,使师资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使学校的专家队伍后继有人。
20世纪90年代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一方面抓好教师管理和培训,使其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抓好校外人才的引进,严格把关,大胆任用。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教师在总体水平、知识结构、职称结构、高学历比例、民族成分、年龄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师资水平和师德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涌现出一大批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这批中青年教师的特点是年纪轻、学历高、知识新、能力强,这是学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
2-27展板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助人成才和鼓励创造、培育名师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用于教师培养、进修、资助、奖励和人才引进的经费每年均超过1000万元。2006—2010年底,已派出教师512人次到国外著名大学进修、访学、培训、开展合作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
到201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1037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有240人,副高职称教师有339人,有441名博士和311名硕士。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王尧、耿世民、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
一、刘秉江、马跃、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不断涌现、渐成学界翘楚的诸多中青年新秀。
学校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治学传统和学术风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成果卓著。目前,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等国家学科规划和评审机构成员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3人、学校特聘教授2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以及教学带头人82人。
2-29展板 学校有113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三、教学改革
2-30展板
(一)教材建设与实践教学:教材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材建设完全靠自己创新。十余年间,学校5个系共开设课程100余门,教师编写出上百种讲义和教材。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建立了严格的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制定实施《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严把教材选用质量关,明确规定优先选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及近年出版的教材,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学校加大投入力度用于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开展精品教材、特色教材的立项建设工作,形成了与学校专业相匹配的教材体系。
“十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及北京市多项优秀教学成果奖。
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本科实习指南》等实践教学系列文件,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
2-32展板
(二)课程体系建设
经过60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学校已建立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学校将课程分为三个系列,即校定必修课,系定必修课和选修课。
2002年,学校开始施行学分制,实行校内转专业制度;设立双学位班;增设国际合作培养项目(3+1、2+2项目、学期学习与实习项目);实施双导师制等。
2-33展板
(三)教学质量体系建设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完善,逐步形成了完整链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有力地支持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34展板
(四)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一贯重视教学条件建设,将改善教学条件摆在优先地位,依托“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建设,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运动场、体育设施等满足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需要。
四、人才培养
60年来,学校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他们是少数民族之精英、民族团结之模范、民族工作之栋梁。其中有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有企业者,还有艺术家。中央民族大学还走出了许多少数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硕士、第一个博士。
2-36展板 1951-2010年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第三部分 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60年来,学校在解决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课题方面,在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38展板
一、改革开放前的科研工作,学校全面参与了国家组织的“三大调查”,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奠定了学校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学术传统。
3-39展板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科研工作,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学校的科研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并把科研和学术活动作为牵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3-40展板
1、紧密联系实际,为民族工作服务。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3-41展板
2、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华民族史》、《原始社会史》等。
3-42展板
3、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藏族文学史》等。
3-43展板
4、自然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计算机数据库及文字处理技术在少数民族语文研究中的应用等。
3-44展板
5、对外学术交流。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55个欧美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签署了69份合作协议,开展“以项目为基础、以教授为中心”多途径、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些交流与合作,为我校师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拓展国际视野提供了条件,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5、46展板
这是与我校建立校级关系的国外高校名单。
3-47-51展板
这是1987年以来获得的省部级奖励情况一览表以及历年的科研成果。3-52展板
这是调研报告奖。
第四部分 党的建设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针对多民族大家庭的特点,学校建立了一套有鲜明特色 8 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组织保障。
学校把加强学生党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积极发展各民族学生党员,建立和健全学生党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学校各级管理干部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得以严格执行,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2010年4月以来,学校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的安排与部署,根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在全校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将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培养造就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各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情况介绍。通过两个工程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科研工作、办学条件、管理体制改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结束语:
这是一所中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而成长壮大的高校;这是一所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的高校;这是一所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和厚爱的高校;这是一所得益于全校几代各民族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的高校。
回顾学校60年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我们感受着中央民族大学无比光荣的过去。她承载着历史的荣耀,将继续前行,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为挈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为创造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世界一流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创办于1919年,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和严范孙(1860-1920)。
南开大学成立时,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62号)。1920年增设矿科(1926年停办)。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趋重实地调查和以物价指数为主的经济统计工作,其出版的《经济周刊》、《南开指数年刊》等多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借重。1929年改科为院,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及医预科,共13个系。1931年,商学院与文学院经济系及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合并成立经济学院;创办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1932年设立应用化学研究所。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本着“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原则以及投资所限,学校规模一直较小,1937年在校学生仅429人,但师资力量较强,凌冰(教育)、姜立夫、刘晋年(数学)、饶毓泰(物理)、邱宗岳、杨石先(化学)、李继侗、熊大仕(生物)、蒋廷(历史)、李济(人类学)、肖公权、徐谟(政治学)、何廉、方显廷、陈序经、李卓敏(经济)、黄钰生(心理学)、张彭春(教育学)、柳无忌(英文)、司徒月兰(英文)、冯文潜(哲学)、张 1 克忠、张洪元(化工)等。竺可桢(气象、地理)、汤用彤(哲学)、范文澜(历史)、罗隆基(政治)、吴大猷(物理)等也都曾在南开短期任教。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杰出代表。
1937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刊物。联大期间,三校风云际会,艰苦创业,和衷共济,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人才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师资力量有了加强,一批学者如吴大任、卞之琳、肖采瑜、傅筑夫、高振衡、李广田、罗大冈、汪德熙、谢国桢、张 2 清常、王玉哲、杨生茂、司徒月兰等来校任教。张伯苓在担任校长长达30年之后,于1948年离任,由何廉代理校长。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校视察;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开;李鹏、朱鎔基等也曾先后视察南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南开师生以极大的鼓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季陶达、顾昌栋、温公颐、陈仁烈、江安才、曾鼎禾、杨宗磐调入南开;王赣愚、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陈天池、王积涛、严志达、崔等一批国外留学者纷纷回归,相继加入南开教席。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和哲学系。80年代前,长期停滞于9个系的设置,即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中文、外文、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系。
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1966年至19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焕发青春活力。1980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1994年,成立于1983年的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