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60年中国被苏联和朝鲜逼迫出兵(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7:1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鲜战争60年中国被苏联和朝鲜逼迫出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鲜战争60年中国被苏联和朝鲜逼迫出兵》。

第一篇:朝鲜战争60年中国被苏联和朝鲜逼迫出兵

朝鲜战争60年中国被苏联和朝鲜逼迫出兵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转眼已是60年。

1950年6月25日4时40分,朝鲜战争爆发。

刚成立的新中国起初不愿直接卷入,但随着战局的变化,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的咄咄逼人,在斯大林、金日成的催促、恳求下,毛泽东力排众议,做出了组建志愿军参战的决定。

中国到底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在近年诸多学者的研究中已经显现。斯大林态度突变

二战后,以三八线为界,朝鲜半岛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南北双方领导人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朝鲜民族的统一问题,三八线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断发生。1948年,苏军单方面率先撤出朝鲜。此后,李承晚政权曾不断对北方进行军事挑衅,但直到美军于1949年6月撤出南朝鲜,斯大林也一直不支持金日成的“武装统一计划”。

突变发生在1950年初。1950年1月19日,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向莫斯科报告,1月17日,在朝鲜外务省的一次小范围午宴后,金日成借着酒意,激动地与苏联外交官谈道:在中国完成其解放事业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放祖国南方的人民。令人意外的是,斯大林在听到什特科夫汇报后,很快就改变了态度,准备帮助朝鲜。这是斯大林第一次表明他准备为金日成的军事计划打开绿灯。而此时,虽然毛泽东就在莫斯科,但斯大林对自己支持“武装统一”的决定及邀请金日成来苏联磋商一事,竟然对其中国客人---毛泽东,只字未提。

得知斯大林赞成他的武装统一计划,金随即提出:再组建3个步兵师,以便把军队增加到10个师。对此,莫斯科完全满足他的要求。

苏联“变卦”的利益考量

那么,在1950年1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促使斯大林突然变卦? 这一时期在亚洲发生的最重大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基本掌握了全国政权,以及经过斯大林与毛泽东会谈而签订的新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形成了中苏同盟的态势。然而对于斯大林来说,新中国的建立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而正是在1950年1月,经艰难谈判,斯大林在莫斯科“被迫”接受了毛泽东、周恩来版本的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双方议定:中国将收回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港。这预示着,苏联远东舰队此后将不能自由使用位于中国的不冻港。

于是,莫斯科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改变就应运而生了。斯大林完全可以预见到,在朝鲜半岛爆发一场战争,无论其结局如何,都将保证苏联在远东设定的战略目标---获得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假设战争胜利,苏联就会控制整个朝鲜半岛,而半岛南部的港口,如仁川和釜山,无疑可以替代旅顺和大连的作用。

假设战争失利,苏联仍能如愿以偿,因为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会迫使中国要求苏联军队留驻旅顺、大连。同时,由于中苏双方商定,一旦出现战争局面,苏联军队有权使用长春铁路,这样,长春铁路自然也就继续留在苏联的掌握之中了。斯大林变卦的关键点是:直到毛泽东访苏之前,斯大林的本意还是要维持原有的中苏友好条约,但在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并对苏联人拍了桌子后,斯大林感到苏联在东亚地区的部分利益行将失去,于是,对朝鲜半岛战略目标的控制,就成了斯大林的主要考量。金日成请求中国帮助

而毛泽东是否了解和支持金日成武装统一朝鲜的计划?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立场是否与苏联相矛盾? 早在1949年4月底,金日成就曾委托朝鲜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访问了中国,并会见了毛泽东。此时的毛泽东,明确表示不赞成金日成在朝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提出至少要等中国内战结束再说,且此事要与莫斯科商议。不过,出于种种考量,中方答应了朝鲜同志的一个要求,即允许四野三个师的朝鲜族官兵回国。

1950年5月,金日成根据斯大林的要求,决定秘密访问北京,以便向中国“通报以武力统一国家的意图和在莫斯科会谈此问题的结果”。金日成还向斯大林表示他不需要中国的援助,“因为他的一切要求在莫斯科已经得到了满足”。

5月13日,金日成飞抵北京,当晚便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但从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给莫斯科的报告看,首次会谈并不顺利,以至毛泽东与金正日的会谈,在开始进行的当晚便中断了。简言之,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一个多月,才从金日成的口中得知,斯大林已批准了金的“计划”,中断会谈,是中共连夜要求莫斯科予以“证实”。

直到这时,斯大林才第一次向中国领导人表明:苏联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已经发生了180度的变化:鉴于国际形势已经改变,他们同意朝鲜人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而在此种情况下,毛泽东自然不便再提反对意见。金日成“恳请”毛泽东出兵始末

从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10月25日中国志愿军打响第一仗,中国和苏联对朝鲜冲突所采取的方针和策略,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过程。

随着战局发展,随着北朝鲜从喜到忧,苏联的方针和策略迅速从开始的积极支持朝鲜军事进攻,到后来决定避免过多卷入冲突,甚至一度决定放弃北朝鲜;而中国的方针和策略则是从开始不赞成,到后来实行积极的防御战略,直到最后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被迫出兵援助朝鲜。美国很快介入这场战争

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南下进展十分顺利,但与斯大林和金日成事前估计完全不同的是,美国很快便决定直接介入这场战争。而中国政府和毛泽东由于对朝鲜战争的情况不明,缺乏应有的思想和军事准备,全国工作重心并未因战争爆发而立即转移。

尽管战前不支持金日成挥军南下,但随着朝鲜局势的变化,中国领导人的忧虑也在加深。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至9月29日,朝鲜给斯大林发出的求救信中,金日成承认“危险的形势已经出现”。

金日成一面恳求斯大林“给予特别帮助”,即“当敌军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我们非常需要得到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接着又提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一支国际志愿部队,为我们提供军事援助。” 面对危难局势,斯大林毫不犹豫地把出兵责任,推给了战前并不知情的毛泽东。毛泽东最终决定出兵

10月1日接到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的电报后,毛泽东连夜召集中央书记处紧急会议讨论朝鲜局势和对策,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和周恩来。会议在是否出兵的问题上出现了意见分歧,但由于周恩来的支持,毛泽东主张出兵的意见占了上风。

会议决定,2日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再行讨论。会后,毛泽东急电召高岗来京,并命令东北边防军做好准备,随时待命出动。

在10月2日下午的会议上,毛泽东认为出兵朝鲜已是万分火急,会议决定由彭德怀挂帅,并决定4日再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毛泽东还要周恩来速派专机去接彭德怀来北京参加会议。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任的彭德怀在接到通知后,还不知道会议的议题,就立即乘机赴京。由于天气恶劣,彭德怀于4日下午4时才赶到中南海,而会议已于3时开始。中共公开史料还显示,4日下午彭德怀赶到中南海,发现“会议的气氛很不寻常”,分歧意见很大,便没有发言。5日早上,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专程把彭德怀接到中南海去谈话,毛嘱彭统率志愿军,这才有了彭德怀在10月5日会议上赞成出兵、扭转局面的慷慨陈词。10月8日,毛泽东正式发布了关于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率第13兵团及所属四个军和边防炮兵司令部及所属三个炮兵师待命出动,同日,毛泽东发电将这一决定通知了金日成。

但此时,斯大林却在出动空军支援中朝陆军的问题上,始终不肯松口(最终同意苏联空军延后出兵参战),10月13日下午,毛泽东再次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毛泽东说:虽然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阶段不能进入朝鲜,但斯大林已答应对中国领土实行空中保护,并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装备。会议最后决定:即使暂时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在美军大举北进的情况下,不论有多大困难,也必须立即出兵援朝。

10月19日,志愿军主力部队渡过了鸭绿江,并于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仗。183108名战士付出生命

9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志愿军烈士墙”的中间花环中标明了志愿军烈士人数:183108。这是目前最新公布的志愿军烈士人数。“志愿军烈士墙”的两旁分别标注了30个省区市牺牲的志愿军人数,其中山西牺牲了5488人。

据志愿军老兵曹家麟介绍,牺牲的志愿军除少数团以上干部和著名战斗英雄运回国内葬在沈阳、丹东等烈士陵园外,大约有18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近七成伤员牺牲时不到30岁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大量的志愿军伤病员被送到国内治疗,接收的部队医院非常多,在转运途中和治疗过程中,一些重伤员陆续牺牲。

“这些牺牲的英烈都是我们的病号,那真叫惨烈啊!”73岁的刘芳是当年野战医院护士长,她颤巍巍地拿着烈士名单老泪纵横。

刘芳回忆,随着战争的深入,伤病员越来越多。病房不够就在空地上搭草棚;没有消毒剂就用煮饭的锅煮沸杀菌;因为缺少青霉素,大量伤员因伤口感染而亡。有的战士在朝鲜战场被美军飞机扔细菌弹,感染严重肺结核;有的是在长期天寒地冻、缺衣少食环境下身患重病。因为长途转运延误治疗时机,加上当时的医疗技术条件有限,导致有些战士救治无效,被就地安葬。

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将近七成牺牲时不到30岁。铮铮铁骨

牺牲的级别最高指挥员:志愿军67军军长李湘感染美军细菌弹牺牲

志愿军67军军长李湘烈士,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级别最高的军事指挥员,年仅37岁,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李湘是受美军细菌弹感染,导致败血症牺牲的。1952年,李湘的灵柩被运回祖国安葬。阵亡的首名烈士:志愿军40军班长石宝山抱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天,40军在温井地区与南朝鲜军第1师一部和第6师一个加强营遭遇,当二十多名敌人扑向360团3连3班阵地时,班长石宝山抱起两根爆破筒,扑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他是志愿军入朝后第一个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英雄。

第二篇:兰德公司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不会出兵的九个

兰德公司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不会出兵的九个理三

反驳《兰德公司: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不会出兵的九个理(2009-06-19 18:36:27)标签:军事朝鲜战争兰德公司中国政府原文分类:杂感

反驳《兰德公司: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不会出兵的九个理由》

醉卧梨丛

1.原文:第二次朝鲜战争不同于第一次朝鲜战争美国无意把战火扩大到中国本土将会以打击KB国家的名义发动这场战争这会使中国政0府对这场战争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底线不会贸然出兵朝鲜。

(反驳:“美国不把战火扩大到中国本土”是估计自己的实力和时机都未成熟“中国政府不会贸然出兵朝鲜”说对了但是原因不对中国不贸然出兵是中国不愿意卷入战争并不说明中国因为联合国的一纸诺言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不等于中国政府在朝鲜战争中不作为没举动就是战争打响中国也将坚持东北亚稳定调停调停不成功中国政府将有充分的理由派兵东北或者战后维局稳定东北亚的战争局势这是不管国际上怎么说中国人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2.原文:国际战略态势不利于中国出兵朝鲜。前苏联的垮台使中国失去了最大的战略盟友今天中国已再具有当年的战略均势做后盾如果中国以一己之力与北约的多国部队相抗衡那是不明智的这首先在战略上就使自己陷入了劣势。而印度对巴基斯坦的虎视眈眈和对华的野心又使中国不得不考虑战争的后果。

(反驳:中国确实考虑周边局势前苏联垮台以后中国还是不愿意承担霸主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不想卷入战争但是一切世界霸权迷和军国迷们不要忘记的是不叫中国人过好日子中国政府也控制不了中国人的战争意志中国真正的战争还是在民众身上这是历史证明了的。听话不等于软弱中国人最不注重生命因为中国人知道不苟且偷生。朝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出兵不出兵是有缓冲的;南海、中印边境属于中国的领土的中国绝对不会手软谁胆敢侵犯就叫谁灭亡因为在自己家里赶贼必须要狠!警告世界上的野心家不要做梦想搞些包围中国的伎俩中国历史上博大精神的战争教训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以及美国、俄罗斯处理南斯拉夫和伊拉克的做法都早给中国上好了课让中国知道应该怎么做。今天的中国政府并不软弱中国不怕战争。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中国处理国际事务的“艺术”恐怕有些国家永远学不会。)

3.原文:未来的战争模式主要是空中打击和远距离打击靠的是飞机和导弹陆军的作用降到配角地位。中国

军队目前显然尚未转变传统的作战模式另外不论是中国的军队结构、还是中国的军工生产都还没有做好应付一场高科技现代战争的准备。一旦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军方对这场干预战争毫无胜算的把握。

(反驳:中国原则上不参与朝鲜战争是有中国自己的考虑的并不是什么现代化的战争中国没有胜算的把握中国人对战争是做最坏打算的不像美国糊弄着士兵胜利了回去过圣诞。正因为中国人知己知彼中国人才考虑到为国捐躯的不是中国人盲战和无谓的牺牲而是因为中国人知道怎么要才对付强大的敌人这点中国是有传统的不用动员的。)

4.原文:中国目前的基本国策是韬光养晦发展经济。这就决定了中国将会最大限度的容忍美国在朝鲜的军事打击不会轻易惹祸上身。如果中国妄图干预朝鲜战事相信这种基本国策的转变对决策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那将意味着彻底改变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毕竟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Mao.ZD也只有Mao.ZD具备那种胆识和魄力敢于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向美国宣战。(反驳:是的一点不假中国的国策决定了中国人的容忍但是中国人也知道朝鲜战争仗好打打完了怎么办?打乱了怎么办?中国也绝对不会惹着朝鲜让朝鲜搅动中国东北的安静的中国和朝鲜必须友好这是用不着思考的利益所使。中国想和韩国好也想和好但是如果美国想把中国作为转嫁经济危机的对象来干涉的话中国是宁死不承担的趁早自己的算盘好好的考虑怎么导致的朝核危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吧。有人说中国担心朝鲜拥有了核武器那是没道理的朝鲜拥有了对中国也无所谓韩国拥有了中国不照样发展?更何况中国再过一个世纪也不会与朝鲜交恶的。但是如果韩国统一了朝鲜延伸美国的对华制裁那将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战争了。)

5.原文: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兼之刚刚加入WTO迫切需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发展经济化解各种内部矛盾和危机。如果在此期间贸然干预美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势必会招致发达国家的经济制裁促使国内危机全面爆发。

(反驳:这有可能但是也请那些研究中国的专家明白:中国真正爆发了严重的危机你就是把中国政府搞跨了中国人也像打烂了又复原的神话斗士一样10几亿中国人一旦没有一个专制政府管理撒进世界那将不是一个塔利班世界将是一场灾难!让什么政府来管理?台湾那样的亲美政府?在中国目前是没有土壤的。因为中国人独立自主的意识已

经根深蒂固了。中国人的独特的聪明思想和技法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道、儒思想都会让世界头疼恐怕要想资化全体中国人没有大半个世纪是做不到的。)

6.原文:中国干预美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还有可能引发另一个重大隐患那就是台湾问题。目前台湾在美国的压制下还不敢轻易宣布独立如果中国出兵朝鲜台湾完全有理由宣布独立届时中国将陷于两难境地。收复台湾则犯两面作战的兵家大忌而且容易将战火引向本土;不收复台湾则等于默认台湾的独立这样中国政0府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无法交待。

(反驳:台湾有什么理由宣布独立?当年我们丢了个台湾保了个朝鲜那就是因为考虑到台湾毕竟是炎黄一脉中国大陆完全让台湾这样的政府来领导是绝对领导不了的。朝鲜战争真波及到中国的利益到时候还是宁愿丢了台湾也要保住东北亚的稳定因为这个地方离首府太近了并且中国的主要产业都在东北三省与沿海如果这些地方失去了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就真的瘫痪了。所以不管美国还是南韩、都应该从中国的利益角度考虑好做事。)

7.原文:中国新生代厌战情绪严重这使中国政0府出兵朝鲜没有群众基础。由于长期受畸形教育的结果中国年轻一代无论是在体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早已不复他们父辈们的刚勇和坚韧。据调查中国学生在学校期间很少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在这方面大不如美国教育由于缺乏基本的体能锻炼因此中国学生的冒险精神和勇敢品质很差这从一个侧面预示了未来中国人对战争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中国的青年一代极度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和西方生活格调他们的主要生活目标就是赚钱、学外语、出国这一点从目前中国青少年的时尚追求就不难判断。很难想象他们会支持政0府为朝鲜向美国宣战毕竟这是在替外国人打仗。

(反驳:表面现象是这样的但是这些并不代表整个中国青年一代。中国大多数青年都来自于传统的家庭中国人并不富裕还不具备享受生活的意识战争真正打响中国的以战为乐的思想就会重新出现英雄主义、革命的乐观精神很快就在青年人的心里复活。更何况中国有多年的战争经验一个饱受战争洗礼的国家最不缺战争意志!再一点中国的纪律也很严格所以不要错误的估计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

8.原文:虽然朝鲜一直维持着庞大的国防力量而且全民的国防意识也很强但是面对美国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和南韩的地面支持第二次朝鲜战争很可能会成为

南斯拉夫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翻版即朝鲜庞大的陆军的在地面上被动挨打毫无还手的机会最后不得不屈服投降。况且朝鲜这几年时逢天灾人祸经济极度困窘根本没有实力支撑长期的战争打击所以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垮台使南北韩实现一统。(反驳:也许这场战争在中国尚未决定是否干预就已经结束了。)

(不会的朝鲜不是南斯拉夫也不是阿富汗因为朝鲜这个国家的环境不同所以美国打下了朝鲜又怎么样?你能捞得到居住权?中国、俄罗斯能容忍你在家门上搞军事演习?所以朝鲜灭亡的那一刻可能就是中俄对付美国的真正开始因为到那时一切关系都公开化了大家撕破脸以后也就放心的打仗了。所以美国搞下个朝鲜又能得到多少好处?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你打朝鲜是为了什么?一旦你把利益的魔爪伸过来谁也不会同意的。)

9.原文:如果中国决定出兵朝鲜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即统帅的选择。在第一次朝鲜战争期间即使是林彪这样的常胜帅都不肯带兵出征朝鲜。中国已经几十年没有打仗了老一辈将军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模式新一代将军们从未经受过实战锻炼以目前中国将军们的战略战术水平很难有人能胜任一场高科技的现代化战争。况且目前中国的军官选拔机制也不是根据作战能力来评定的更多是由学历和人际关系因素决定的。其作战经验可以套用一句中国古老的成语——纸上谈兵。当然这种没有实战经验的缺陷不能由他们负责所以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当今中国是否有敢横刀跃马与强大的美军相抗衡的杰出统帅。毕竟像彭德怀那样的伟大帅和他的勇猛精锐军团是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中打造出来的。

(反驳:说的不能不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是谁承认自己是熊种啊?中国政府会因为中国没有统帅而不保家卫国?当年的不出兵是因为想法不统一恰恰相反现在的中国军人还真想建功立业的。中国政府一旦政策对头中国军队就会扬威立马的。中国三军作战也没有经过真的战争这说不准中国正想有一场战争来检验自己的水平来化解国内是思想危机呢!)

第三篇: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选择出兵的原因分析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选择出兵的原因分 析

[6115](2009-02-27)

摘 要: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局部性战争之一,中国参与了这场战争。本文是基于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选择出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美国;苏联;出兵原因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局部性战争之一[1],既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意识形态战争,也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中国作为与朝鲜半岛接壤的国家,也卷入到了这场战争。

朝鲜战争开始于1950年6月25日,是朝鲜出动军队全面进攻南韩,实行武力统一朝鲜的战略。[2]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27日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同时宣称台湾法律地位未定。7月和9月,美国先后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军,以武力占领和统一朝鲜。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接着迅速向北推进。针对美国蓄意扩大朝鲜战争的阴谋,中国政府一再提出严正警告。9月30日,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宣布:“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中国不会坐视美国打到中朝边界”。10月3日,周恩来总理请印度驻华大使转告美国“如果美军超过三八线[①],中国一定要管”。[3] 然而,美国决策者对中国政府的警告置若罔闻。南朝鲜军和美军分别于10月1日和7日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附近。随着局势的发展,中国最终选择了出兵朝鲜。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称丹东)、河口(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称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鸭绿江,10月25日发动突袭。那么,中国为什么会选择出兵朝鲜呢?

本文将用华尔兹的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出兵的原因。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②]中认为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问题时,应划分为体系(包括结构和过程)和单元(包括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

从体系层面来说,中国出兵朝鲜具备可能性。

(1)结构上,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③]。

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争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国际局势紧张。朝鲜半岛存在两极格局(美日韩和苏中朝),从而使它成为两大阵营在亚洲争夺的焦点。

美苏作为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愿意发生正面冲突,使得中国成为苏联在朝鲜战场上的“代言人”: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承受了巨大的破坏和牺牲,急需一段和平时期休养生息,振兴国力。斯大林不愿在二战刚结束不久就和美国发生战争,但又不愿坐视美国在远东扩张势力,因此,他只能“劝说”中国出兵。

(2)过程上,主要体现在各国之间的互动。

对于中苏两国,根据前苏联公布的材料[5],朝鲜领导人自从建国开始就已经开始考虑统一祖国的问题,并且向苏联领导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斯大林由于担心美国因此出兵干涉和可能导致苏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意这么做。中国刚从内战中解脱出来,急需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不可能支持在中国东北边境爆发一场对中国安全造成威胁的战争。所以在1950年6月之前对战争毫无准备,也从未与斯大林、金日成讨论过统一朝鲜的问题。

大约在1950年初,斯大林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同意了朝鲜以武力统一祖国的计划,但表明自己不会直接介入这场战争。朝鲜战争爆发后,起初形势向朝鲜“一边倒”,朝鲜领导人也没有需要中国出兵的打算,当麦克阿瑟的军队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发生重大变化,朝不利于朝鲜的方面转变。苏联不愿在战场上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同时朝鲜也仰仗苏联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迫于压力才改变了原定的收复台湾的战略转而入朝抗敌。

对于中美两国,中美敌意互动,使得冲突进一步升级。首先,美国误判中国不会出兵援助朝鲜,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并派兵援助越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使得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看到与美国可能来自朝鲜、越南或台湾方向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6]。

在中国出兵朝鲜的问题上,苏联、朝鲜起到了一个“推力”作用,美国则是“拉力”。

从单元层面来说,中国出兵朝鲜可能性增大。

(1)国家层次

第一,中国出兵朝鲜,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缘政治的考虑密不可分的。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得它很容易成为大国争斗的场所,日本把朝鲜看作是从亚洲大陆伸出的一把匕首;俄国则把它看成是对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威胁;美国把它作为限制共产主义扩张,实施‘遏制’战略的关键部位[7]。中国和朝鲜的地缘关系用“唇亡齿寒”来形容不为过,朝鲜半岛是中国对抗外来侵略的桥头堡,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

第二,中国出兵朝鲜,是对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所作所为使中国感到了安全压力。正如人民日报说:“美国帝国主义者围绕中国,他们布下长蛇阵形成封锁;北起南朝鲜。它延伸到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和菲律宾,止于越南”。[8]

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后,朝鲜人民军迅速败退,斯大林已决定放弃朝鲜,通知金日成退入中国东北。这样可能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9]东北如果被美占领,这对中国当然十分不利,美国打进东北后,苏联可以根据中苏同盟条约也派兵到东北,无论是东北被美占领还是为苏联控制,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

因此在中国面临严重威胁,在对美国多次严重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毛泽东等领导人决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但是如果美国在“三八”线前停止进攻,中国的介入是可以避免的,战争就会在1950年结束。[10]

第三,中国出兵朝鲜,是履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主义义务以及避免被指责走上铁托式道路。

中苏两党曾达成了一个共识[④],斯大林希望中国成为东亚地区革命事业的“负责人”,应当履行对东亚各国革命所承担的责任。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领导人考虑到了自身承担的责任,把抗美援朝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义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要不要出兵朝鲜时[11],毛泽东说“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周恩来也指出:“为了保卫和平,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侵略,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国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彭德怀更是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常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要比资本主义阵营强大得多,我们不出兵支援朝鲜,怎么显示得出强大呢?……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也要出兵。”、“对美国来说是最不利的,对亚、非、拉美民族运动,对各国劳动人民解放运动是有利的,中国人民当然要付出很大代价,但是将赢得国际人民和民族运动,那也是值得的。”

斯大林对中国心存忧虑,一直怀疑中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担心中国有可能南斯拉夫化,最终倒向西方。中国入朝作战,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苏联因此增强了对中国的信任。

(2)个人层次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人对出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出兵问题上,中国领导人几乎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使用武力的问题[12]。因为他们都是职业革命者,经历过无数次危机,而且有丰富的战争经验,最终通过暴力取得了政权,并且对自己久经沙场的军队抱有信心,所以会很自然地考虑到使用武力的问题。

毛泽东主要表现出了他的革命的信念和意志,特别是当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碍到中国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时,毛泽东的确被激怒了,他本性中的革命热情和好斗精神再次被激发出来。他在出兵决策时曾说到“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3]

周恩来在整个决策的过程中一直是附和支持毛泽东,主张出兵朝鲜,他说:“如果给以打击,让它(美国)在朝鲜陷人泥坑,敌人就无法再进攻中国,敌人内部的矛盾也会发生。”[14]

据彭德怀当时的秘书王亚志回忆,彭德怀最初也不主张出兵援朝,理由是苏联不出面而让中国打头阵,中国军队同朝鲜南方军队交手有获胜把握,但同美军较量则困难很大。为争取彭德怀的支持,毛泽东在私下同他交换意见,列举了中国军队可以出战的三条理由:一是苏联已同意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二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可能将全部军力集中在亚洲;三是即使中国出兵失利、甚至让美军一时打入东北也没有关系,这样美国就欠了中国一笔债,以后还可以找美国人算账,如果现在不打一下,以后也就没有机会了。彭德怀最终也被毛泽东说服,决定支持毛的主张,同意出兵朝鲜,他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15]

最后,支持出兵朝鲜的意见占了上峰,反对意见不被采纳,使得出兵朝鲜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中国出兵朝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也是深远的。最终把美国拒于国门之外,维护了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中国出兵,进一步消除了苏联的担忧,巩固了中苏同盟关系,重建了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也提高了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和威信。

廖金宝(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韩)金东吉.“三国同谋论”分析:朝鲜战争起源的再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3

[2]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和朝鲜战争[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P9

[3] 周恩来外交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P25,19

[4] 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苏长河校.《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12月第2次印刷

[5] More Documents from the Russian Archives.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Issue 4, Fall1994.p.60~61

[6] 霍克利.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回忆[J].中国季刊,1984(4);沃伦·科亨.与中国朋友的谈话:周恩来的助手对40年代和朝鲜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见解[J].外交历史,1987(11).[7] 秦文甫,郭建良.朝鲜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探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8] 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M].海南出版社,2006.3,P455

[9] 同上,P456

[10] 罗斯玛丽·福特著,沈志华译.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6.[11] 颜声毅.朝鲜战争:俄罗斯公布秘密档案[J].国际展望,2000.10

[12] 章百家.“杭美援朝”与“援越杭美”:中国如何应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3期.[13]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104页

[14]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5页

[15]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7-258页

[16]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四篇:从现有文献看中国出兵朝鲜决策过程

从现有文献看中国出兵朝鲜决策过程

郭柱成

(国际关系学院

国政0902

学号:20094209)

摘要:

1950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从而使中国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名义下参与了朝鲜战争。从客观后果看,由于中国的参战,朝鲜战争实质上成为中美之间的一场大战,朝鲜半岛变成了世界两大阵营对抗和冲突的战场,而且最终确定了中美苏三角关系及远东国际局势的格局和走向。因此,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及其原因,是战后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中最令各国学者感兴趣的题目之一。在此,我将以中国出兵朝鲜的部分文献为基础,阐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关键词:朝鲜;出兵;决策;毛泽东;东北;

一、中国无意介入朝鲜冲突

有学者提到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把大量的朝鲜籍士兵送回国,从而说明中国参与或至少是支持了北朝鲜的军事行动。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大体是:早在1949年1月,李立

三、周保中与崔庸健等人就在苏联顾问的参与下,在哈尔滨举行过一次会议,讨论中国军队中的朝鲜籍士兵回国的问题。11950年1月,经聂荣臻请示中央,1月22日批复同意。从客观上讲,这批朝鲜籍战士加入人民军,增强了北朝鲜发动军事进攻的实力,但是毛泽东的主观意图却与此没有关系,因为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他根本不同意金日成通过发动一场战争来解决朝鲜统一问题。

1949年3月金日成访问莫斯科时,提出了以武力解决统一问题的可能性。但斯大林说“没有必要”进攻南朝鲜,只有在对南朝鲜军队进行反击时才可以越过三八线。2遭到斯大林拒绝之后,金日成曾一度寄希望于得到中国的支持。毛泽东同意金日成关于南北冲突在所难免的看法,但表示对此不必担心,因为苏联和中国都站在北朝鲜一边,一旦情况需要,中国会派兵援助。但是,毛泽东并不支持金日成立即实行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毛泽东说问题要等到 1 陈兼:《中国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中美冲突的形成》(Chian'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纽约1994年版 2 青石:“金日成阻止了毛泽东进攻台湾的计划”,载《明报月刊》1994年7月 中国完全统一中国之后再解决。3

在与金日成会谈时,斯大林虽然对武力解决朝鲜统一的计划表示认可和支持,但他决不愿对此承担责任。斯大林在表示同意金日成的计划后接着说,朝鲜朋友应更多地和毛泽东商量,因为毛泽东对东方问题有很深刻的理解。

通过金日成在战争爆发前秘密访华以及毛泽东了解和同意金日成进攻计划的大体过程,我们可以做出的结论是:

第一,金日成访问北京只是奉斯大林之命来要求中国同意他以武力解决朝鲜统一问题的计划,他并不需要中国的援助,因此没有向中国透露他的进攻计划。

第二,对于金日成的具体进攻计划,毛泽东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他没有真正把朝鲜半岛即将发生的事情放在心上。毛泽东提出援助北朝鲜,是以其领土受到侵犯为条件的,而这一点当时又根本不在金日成的考虑范围之内。

第三,从中国当时的国内状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看,毛泽东是不情愿看到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区爆发一场可能威胁到中国安全和稳定的战争的。中国同意金日成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勉强的和被动的。

二、毛泽东四次下决心出兵

9月15日美国在仁川登陆,并一举成功,朝鲜局势急转直下,出兵朝鲜问题也做为应急方案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9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立即派遣一个五人先遣小组赴朝熟悉情况,勘察地形,作战场准备。路过沈阳时,高岗给柴成文看了一封毛泽东的来信,信上说,“看来不出兵是不行了,必须抓紧准备”。

由于战场局势恶化,金日成不得不向苏联求救,并且通过苏联请求中国派兵赴朝作战。金日成和朴宪永于9月29日联名给斯大林写信,恳求斯大林给予“特别援助”。斯大林将金日成要求派军队援助的问题推到了中国身上:“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同中国同志商量”。但10月2日下午中国中央书记处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商讨此事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毛泽东拟派林彪率军入朝,但是林彪不赞成出兵,称病推辞。于是中央书记处决定改派彭德怀挂帅。4彭德怀于10月4日下午才飞抵北京,发言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彭德怀的发言的确起了重要作用。会议同意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出兵援朝。这是毛泽东第二次做出派兵入朝的决定。

周恩来10月8日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双边会谈,会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 34 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译本 几点:(1)斯大林解释苏联不能出兵的理由。(2)斯大林劝中国出兵,如果中国出兵,苏联将供应武器和装备。(3)周恩来阐明中国出兵的困难。(4)斯大林建议,如果中国不出兵,就通知金日成早些撤过鸭绿江,保存有生力量。会谈结果即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出动,“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才可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在朝鲜作战”。5毛泽东得知苏联已确定暂不出动空军的消息后,紧急发出两封电报,指示东北的彭德怀、高岗以及华东的饶漱石、陈毅:“10月9日命令暂不实行”,“13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宋时轮兵团亦仍在原地整训”。同时,请高岗和彭德怀赴京商谈。最后决定,即使暂时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在美军大举北进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出兵援朝。6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下决心出兵朝鲜。

然而,就在中国军队箭已上弦,不得不发之时,莫斯科方面的情况又有变化。毛泽东虽然再次决定出兵,但是对于苏联援助中国军事装备是否能采用租借办法和两个半月内苏联空军是否能够出动心里没底,但这两件事又至关重要。这时,斯大林却改变了主意,他给在莫斯科的莫洛托夫打电话说,苏联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不能配合志愿军入朝作战。这不能不使中国重新考虑出兵问题。于是,毛泽东在17日下午5时再次急电彭德怀和高岗改变计划,同时,要求彭、高二人再乘飞机回京商谈。毛泽东最终决断说:“现在敌人已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这是毛泽东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下定决心。

三、中国领导人的深层忧虑

对以上中国介入朝鲜冲突并最终派出志愿军赴朝作战的过程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看出,中国出兵朝鲜确实是出于迫不得己,而毛泽东的忧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政治方面考虑,避免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处于孤立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前夕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和政治方针,即表明了在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中,新中国将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态度。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在给中国的一封电报中说,中国是朝鲜的唯一希望。中国共产党承受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中苏也签订了同盟条约,但斯大林对毛泽东并不信任。“只是到朝鲜战争时才改变了他的看法,也改变了东欧和其他各国兄弟党对我们的怀疑”。

其二,从军事方面考虑,避免在中国东北境内打一场无法避免的中美之战。

王亚志:“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彭德怀、聂荣臻”,载《军事史林》1994年第1期

《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在毛泽东看来,美国越过三八线的目标决不仅仅是要消灭北朝鲜政权,而是要以此为跳板,进一步向中国领土渗透,因此中美之战在所难免。周恩来在8月26日国防会议上传达的毛泽东的指示,充分说明了毛泽东的这种忧虑:“很多迹象表明,美帝马上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不可能的,但其总的企图是不断地以一个一个局部战争推动为世界大战,我们就要将其发动的局部战争,一个一个地打下去。”

其三,避免苏联借美国把战火引向中国之机,利用中苏同盟条约派兵进入东北。

使毛泽东担心的不仅是美国,而且还有苏联。毛泽东很有理由做这样的推理:既然美国继侵占北朝鲜后会进一步跨过鸭绿江,那么,战火一旦在中国东北境内燃起,苏联很可能会以中苏同盟条约为依据而出兵东北。其结果,不是美国占领东北,就是苏联控制东北。这就是说,无论未来东北战场鹿死谁手,中国都将失去在东北的主权。

通过对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中的部分文献回顾,我得出了以上结论,它表明了中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并充分考虑了各方因素而被迫做出出兵朝鲜的决策。

参考文献:

《朝鲜战争》 [日]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朝鲜战争》 [美]马修·李奇微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美]贝文·亚历山大 《漫长的战斗》 [美]约翰·托兰

《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 [美]S.L.A.Marshall 《麦克阿瑟演讲录》 [美]麦克阿瑟 <节选> 陈兼:《中国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中美冲突的形成》(Chian'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纽约1994年版

青石:“金日成阻止了毛泽东进攻台湾的计划”,载《明报月刊》1994年7月

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译本

王亚志:“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彭德怀、聂荣臻”,载《军事史林》1994年第1期

《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五篇:朝鲜战争带给中国的伤害和损失

朝鲜战争带给中国的伤害和损失

图为在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金日成、彭德怀与中朝将领合影。

中国遭到惨重伤亡

由于我方采取的是被人们称为“人海战术”的办法,就使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遭到近百万人的伤亡。有人找到我们一份题为《抗美援朝卫生工作经验总结》的文件,里面谈到我们先后出动的志愿军人数达135万,最后健全回国的只有37.2万人,包括冻伤致死致残在内的减员人数达到97.8万。另按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统计数字,志愿军直接战斗牺牲的人数为183108人。再加上负伤的38万多和被俘者,一共减员56.54万人。按牺牲18万多人同美国的阵亡人数(名字被镌刻在华盛顿一面纪念墙上)54246相比,大概平均美国方面死一个人,我们得赔上三个多。

在上甘岭防守的一中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

严重损害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原来局限于欧洲地区的冷战,一下子扩大到了亚洲,且激化为相当规模的地区性热战。从这时开始一直到毛泽东离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好战好斗的大国,先后站到了反对世界头号和二号大国的第一线,这就是反对“美帝”和“苏修”,后来还加上反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所谓“反动派”(以印度尼赫鲁为代表),毛泽东也就担任了全世界反对“帝修反”的革命领袖。但这却使我国丧失了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全面倒退了三十年,国民经济绝对下降,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同发达国家和不少新兴国家进一步拉大了差距。

抗美援朝对于我国对外关系产生的巨大负面作用,主要是由于我们傲慢地拒绝了联合国的停战建议。美国得以煽动并联合大多数国家通过谴责我国为“侵略者”的决议,从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我国为劲敌。为防止产生所谓“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同我国周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针对我国的军事条约。这些又迫使我国不能不进一步强化对苏联的“一边倒”和对西方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被排除在大半个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之外,没能跟上世界发展步伐。

抗美援朝也耽误了台湾问题的解决。连毛泽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过,没有抓住最有利的时机攻打台湾是“我党‘七大’后所犯的第一个大的历史错误„„这是不能挽回的错误,是百分之百地错了”。他虽然没有说这是抗美援朝带来的一个后果,但人们心里都是明白的,将来的历史书也会讲清楚,决策者的责任是逃不了的。当然,攻打台湾并取得胜利给那里的民众带去的会是福还是祸,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在弹药耗尽后向联合国军投掷石头

抗美援朝只有在军事建设上使我国收获巨大,人民解放军基本改装了。中国有上百个师都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改装的。按彭德怀的说法就是,原来我们是非正规的,现在正规化,变成正规军了。因抗美援朝,苏联在军事工业上对我国的帮助也很大。原来人民解放军用的多是二战结束前后的旧式武器,特别是缴获日本的武器。在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能够自己制造的武器,最高标准也就是迫击炮。斯大林虽然只秘密派出空军参战,但却拿出大量现代化军事装备廉价(按半价计算)卖给中国。抗美援朝期间,在苏联帮助下,基本上解决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装备问题。我们连个子弹都生产不了,后来全军首次实现了枪械型号的同一,还开始生产坦克、大炮、飞机、导弹了。(编辑:陈菲 张宁;文中图片系编者所加;文中历史图片来自今日头条号:我爱豆是泡菜味儿的及维基百科。)

作者简介

何方先生是1939年入党的中共老党员,曾长期给张闻天做助手,担任过驻苏使馆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等职。

栏目简介

下载朝鲜战争60年中国被苏联和朝鲜逼迫出兵(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鲜战争60年中国被苏联和朝鲜逼迫出兵(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