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评估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如何评估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连续采取的宏观经 济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会连续实行?这样对中国 金融、经济带来怎样的效应?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什 么会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细微调整?先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 危机谈起。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政策
一、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政策应对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低价收 购,次贷危机持续加剧首次震动华尔街。7月,美联储和财 政部宣布救助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国会 批准3000亿美元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 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其股票。9月,美 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 ;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由 此,国际金融危机达到白热化阶段,并席卷全球。许多企业 纷纷宣布破产,我国也不例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2 008年7月至2008年底,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宏观调控 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
贷款总量。并于2008年11月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 上提出了实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和。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高层分 别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3月5日政 府工作报告,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先 后三次强调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直到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 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 性、有效性。)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我国的宏 观经济政策方有变化。我国宏观经济指标
二、2009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指标 年以来我国 1.经济增长持续回升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我 国经济增长持续回升。2.工业生产增长强劲
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2009 年工业增加值为 1346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2010 年工业增加值为 160030 亿元,比 上年增长 12.1%。3.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 30.1%,2010年这一数据为278140亿元及23.8%。2009年全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2010 年这一数据为278140亿元及18.3%。2009年全年累计进出口 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出口同比下降16%,进口同比下降11.2%,贸易顺差为1960.6亿美元,比上年减 少1020.7亿美元;2010年全年累计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出口同比上升38.7%,进
口同比上升 31.3%,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9.6亿美元。
4.物价全面回升 2009年 CPI 同比在连续下降10个月后,11月份首次转为 上涨变化,12月份上涨1.9%,全年下降0.7%;2010年 CPI 连 续上涨,全年涨幅为3.3%。5.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趋势好于预期 2009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75 元,比上 年增长 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8%。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 5153 元,比上年增长 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增长 8.5%。2010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3-
比上年增长 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8%;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 5919 元,增长 14.9%,扣除价格因素,实 际增长 10.9%。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 年城镇新增就 业较 2008 年减少 11 万人,达到 1102 万人,远超过全年新 增就业 900 万人的目标。2010 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168 万人,比上年增长 6%,为全年目标 900 万人的 130%。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三、2009年以来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年以来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
(一)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1.扩大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根据凯恩斯理论,政府投资主要是通过乘数效应刺激 经济增长。扩大政府投资主要是靠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两 个方面,政府投资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一方面政 府投资以乘数级效应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另一方面通过转 移支付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他们的投资需求和 消费需求。政府投资对于当前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 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进行 4 万亿 投资,2009 年第一季度便
开始了大规模投资计划,这些政 府投资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为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在这里我们只看到扩大政府投资的积极效应,实 际上政府投资有可能产生挤出效应。这是我们在现实中应
该注意的问题,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由于扩大政府投资,在一些行业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这也许是积极财政 政策的挤出效应的结果。
2.税收杠杆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税收杠杆。由于受 金融危机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受 到了严重的打击。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减税让利成为必然 的措施。我国自金融危机以来修改各种税法制度和实施了 结构性减税方案。据专家预测,2009 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 担约 5000 亿元。现就我国对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 析。(1)主体税种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负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流转税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和消 费税)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所以减少流转税的征 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2009 年起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 消费型,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并对企业更新设备,采用新 技术有很好的刺激,据估算增值税转型将给企业节约 1500 亿到 3000 亿元税收支出。目前我国实行增值税的转型,有 效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回暖,为我国企业渡过金融危机起到 了积极作用。(2)出口退税与经济增长一般呈正相关关系。-5-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缓解纺织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我国已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并不断 扩大出口退税范围和项目,2008 年 11 月 1 日起上调 3486 如 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约占中国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 的 25.8%,这也是自 2004 年以来中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涉 及税则号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这一措施提高了我国企 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轻企业因国际市场萎缩带来的冲 击,保证了我国对外贸易不出现大的逆差。(3)所得税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企业所得税对生产要素所可能产生的两种效应中,替 代效应已逐渐起更大的作用,超过收入效应,从而总效应 表现为随着企业所得税的增加而导致产出减少。2008 年起 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标准税率 由原来的 33%将为 25%,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增加了更多的 优惠政策,体现了公平税负的理念;同时修改个人所得税 的费用扣除标准由原来的 1600 元,提高到 2000 元,调整 个人买卖房地产的相关税收,进一步减轻了个人税收负担,对刺激我国国内需求具有一定的作用。3.扩大国债发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很重要一点是扩大政府投资,而又 不能增加微观主体的税负负担。而这时只能靠发行国债来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增加了国债
-6-的发行量,并且允许发行地方债券进行融资,增加地方投 资。至 2007 年末,我国国债余额占 GDP 的比重仅为 22%,低于国际公认的 45%警戒线,而美国同期为 71%,欧元区 为 67%,日本为 16%,即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国 债负担率相对较低,以往几年我国经济保持 9%左右的增长 速度,财政收入保持 20%左右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发债 空间。一般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会导致财政赤
字增加,但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在 0.5%左右,财政赤字 率多年来一直低于欧盟 3%安全警戒标准,没有超越我国综 合国力的承受范围。综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财政赤字、以往国债发行规模,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实施积极财政 政策,可以扩大我国政府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1.利率调整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控的是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法定存 贷款利率,央行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至 2010 年 10 月多次 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流动性,保持 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通过下调利率,一方面 可有效降低企业用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银行体系有充分 的流动性,能够给全社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鼓励企业 进行生产经营。央行还对商业信贷规划不再加以硬约束,可以有效释放银行资金获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效应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货币政策力度最大,较少使用的 政策,我国频繁使用,但其效果不大。这有可能因为我国 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较高,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信 贷资金影响不大。
3.货币供应量调整效应 2008 年前三季度央行抑制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使商 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受到抑制,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9 以后,央行虽然出台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双下调的利 好政策,但对银行和投资者的信心打击很大,造成了银行 的慎贷行为,使得 2008 年四季度贷款并未按照利率调整的 幅度相应增加。2009 年第一季度开始大规模实施 4 万亿投 资计划,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大大加强,货币供应量明显过 度增长,四个季度分别为 25.51%、28.46%、29.31%和
32.4%,全年 M2 增长率 28.52%,这正是商业银行大规模 投放信贷造成的乘数效应增强所导致的结果。2009 年第一 季度至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强,在增加货 币供应量层面上成功地对冲了 2007-2008 年上半年抑制经 济过热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和金融危机对 M2 的冲击。不过货 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流动性增加过快,与当初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初衷严重背离。而 2010 年 M2 增长率为 19.73%,这一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货币流动性。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受到冲击,导致了 上证指数从 2007 年 10 月份的 6124 点暴跌至 1638 点,2009 年上证指数持续反弹,一直在 3000 点左右徘徊,6 个月累 计涨幅超过 70%。房地产市场在 2009 年起出现一轮井喷行 情,市场成交量节节攀升,房价也开始止跌回升。这有可 能是 2009 年,货币供应量短期内急剧增长,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大量信贷资金为了快速获取利润,进入了股市和楼市 等虚拟经济体,而没有很好地进入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恢 复缓慢。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了资产价格,形成了在 未来半年内中国资产价格单边上涨预期,这对短期国际资 本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力,引发外汇储备持续大量增长。这样 一来,外汇占款的增长直接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进 而导致流动性剧增,给宏观调控带来巨大压力。货币供给 增加引起了资产价格上升风险和通胀预期,实体经济恢复 不确定因素增加。
四、主要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 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 面,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为我国快速平稳的渡 过此次金融危机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也为世界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中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 展客观实际,保证了中国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劲冲击。
第二篇: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财政政策评析
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财政政策评析
【摘要】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基本走势的基础上,就我国政府应对经济下滑实施的一系列财政政策进行政策回顾及实践效应分析。
【关键词】财政政策;政府投资;税收政策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中国的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作为推动我国经济
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出口承受巨大压力,加上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在经过7年加速上涨后,增长势头在发生逆转。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目前这些政策措施效果已开始显现,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一、宏观经济走势
1.消费增长速度趋弱化
以1至10月为例,虽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但是cpi涨幅就达到6.7%,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实际增长并不快。以重庆市为例,1至10月居民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46.1%,需求弹性小的粮油类和肉禽蛋类上涨高达57.3%、6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5%,表面上看消费形式喜人,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物价上涨较高直接影响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即期消费和生活质量。作为居民生活首选必需品,食品支出日益增加,多数家庭无奈之下只能缩压其他消费品开支。即便如此,部分地区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仍趋弱化。
2.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期间,总体而言既有刺激投资增长的因素,这与地方新一届政府开始工作以及灾后重建等相联系,也有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与房市股市变化和城市建设规模、速度等相联系。此外,资源环境工作以及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对投资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
3.出口增量明显回落
前三个季度,我国出口10741亿美元,增长22.3%,比同期回落4.8%。对美国的出口比同期回落4.6%。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服装和玩具前三季度出口分别比同期回落21.2%和6.3%。前8个月,我国家电业累计出口250亿美元,增幅比同期回落10.7%,其他行业的情形也不容乐观。
二、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
面对经济下滑,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更为有效,它可以起到直接拉动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支出,扩大消费;二是通过减税刺激消费,扩大生产。
(一)财政支出与投资政策
1.“三农”支出
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民的补贴,支持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用于“三农”支出和民生支出安排分别达到7161.4亿元和7284.63亿元。
2.保障性住房和灾后恢复重建投资
在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位列之首。在末增加安排保障性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040亿元的基础上,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增加4875亿元。和两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75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当于过去总投资的5倍。理论上,以定金式或基金式启动的、由中央财政投资带动的项目,能够撬动6至10倍的资金,那么未来三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在该领域的投资总额将可能达到9000亿元。如果再考虑(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其对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带动,平均每年3000亿元的投资额还可能会翻一番,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国务院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提出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表示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实现投资总额8.5万亿。比照“十五”期间,交通基建平均每年对gdp的贡献达到了2%。这一轮的交通基建投资的贡献率也应该会与上一轮相当。铁道部估计,仅计划的6000亿元铁路投资,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达1.5%。
4.地方和民间投资
在中央投资项目的带动下,1到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上升势头。但地方和民间投资还没出现大规模复苏迹象。1到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6.5%,相对去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考虑投资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实际增速大幅上升至30.3%。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4486亿元,增长35.6%,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2.8%,是自5月份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之外的内资企业,在1到2月份的投资总额为457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6.2%,增速较去年全年增速放慢6个百分点,该类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五个月放缓,创出历史新低。民间投资尚未被积极拉动,依然处于低迷状态。但在中央项目投资的带动下,后期地方项目的投资会逐
渐跟上,使得后期总的投资增长形势比较可观。论文网lunwennet.com
(二)税收和减费政策
1.增值税转型
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从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据测算这项措施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减轻企业税负约1233亿元,共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增值税转型有利于释放生产力,促进鼓励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率,但其实施效果往往有滞后性。作为制度性改革,其实施效果的显现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出口退税政策
调整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能鼓励外贸发展,促进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在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我国自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有利于缓解外贸企业资金链紧张,并有望进一步减轻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压力。此次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税率的调低有利于降低原材料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轻库存积压。
3.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下一步将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同时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支持服务业发展。中国还将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4.减费政策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决定自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此举将为企业和社会减轻负担约190亿元,连同自9月1日起停征的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约170亿元,合计以来国家采取的减费措施可直接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360亿元。此次强有力的减费措施,可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发挥与减税政策相同的扩张效应,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和居民消费。
三、财政政策的实践效应
虽然财政政策的运用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由于其更多的是瞄准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问题,偏重于结构的调整,因此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其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深远的。
1.有效拉动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所占的比重是比较低的,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国民收入不均造成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整体消费更是呈现不足。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可以使国民收入向普通劳动者倾斜,同时配合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保障的覆盖,从而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有效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2.有助于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上半年,全国有近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倒闭的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随着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及信贷控制的放宽,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3.带动地方经济积极响应
中央财政投入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积极响应,如北京市政府今后两年将投资1200亿至1500亿,用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路网、保障性住房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可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广东省政府以重大项目带动社会投资,5年内计划投资2.3万亿元;江苏省政府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实施总额2200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项目。
4.有利于社会公平
政府财政支出对分配可以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政府支出的公共保障功能的强化;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补助政策,关注低收入者群体。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5.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在深度调节产业结构方面,财政政策有着其他政策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能对产业结构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调节,如利用税收政策来鼓励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扶持“三农”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等。
6.降低对外依存度
受国际经济环境制约,我国政府通过降低关税和降低出口退税税率,并且进一步完善企业税负负担,通过税收政策来引导企业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符合国内消费需求的产行业中,从而减轻了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增长、流动性膨胀等的压力。
四、结束语
全球金融背景下,我国政府对未来进行了积极的预期,重拳出击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这些政策的实施效应还未完全显现。但是,无疑这些举措对我国经济颓势的扭转,远期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我国的财政处于转轨阶段,由原来的投资性财政向公共财政、服务财政转移。所以,财政刺激方案取向也是财政改革的实践取向。相信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世界经济下滑带给我国的冲击,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是我国政府运用政策应对危机能力的一次有益体验。论文网
参考文献
1马洪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7)
2王一鸣.当前经济形式的认识和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8)
3薛飞,张建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政策的分析j.金融观察.
第三篇:中国应对国际收支平衡采取的财政政策
中国应对国际收支平衡采取的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和和其他管制措施:
2008年: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环境下,采取了如下措施,运用税收手段强化对服务贸易外汇资金流出入的真实性审核。外汇管制方面,强化个人携带外币现钞入境个人境内外币提钞管理。统一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增强了服务意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管理政策。继续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重点,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实行了加强跨境资金均衡管理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了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2010年:
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扩大内需,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拓宽资金流出渠道,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同时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完善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与管理。纵观这3年来的相关政策,针对中国的双顺差政府扩大了政府开支、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增加进口及非贸易支出,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因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基本上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目前就应着力结构调整、产业转换及其技术革新,由被动的需求结构变化到主动的需求结构调整、由需求结构转变到供给结构的调整,把国际收支平衡放在首位,使国际收支差率控制在中、低顺差率区,财政除了对十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优先扶持的主导产业投入外,应主要用于民生、刺激内需尤其是消费、促进内部循环。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在汇率方面,完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中国采取包括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内的一揽子措施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目前,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是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不平衡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俄罗斯:经常项目数额缩小,资产与金融数额由顺差变为逆差,展示了俄罗斯为缩小顺差而采取措施的结果。应对国际收支平衡采取的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和和其他管制措施
第四篇:2012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读
2012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读(上)
2011年12月15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闭幕会议强调明年我国宏观调控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核心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关键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呢?
货币政策放松成定局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明年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昨日晚间银监会网站消息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银行业要严守风险底线努力促进银行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网站显示昨日召开的央行党委扩大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央行还提出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央行的统计显示月末M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比上月末低个百分点M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 %比上月末低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
从MM增速持续下滑看目前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前期定向宽松的政策也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效果对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来讲顺差减少热钱外逃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政策宽松的效果
对于年虽然已定调明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经济元气尚未恢复的大背景下此前实质偏紧的政策操作正转向偏松明年到次的降准将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至于降息可能依据降准的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到次的降息减少融资成本也是难免的至于年的信贷额度由于今年前个月累计新增贷款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最终将为万亿元左右年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预计不低于万亿的信贷规模而原定年月日施行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无疑会推迟以便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
财政政策将很积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对于财政政策再度锁定积极基调在具体操作上会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赤字规模将扩大积极财政政策必然意味着要搞赤字财政因此明年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特别是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之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财政刺激力度维系适度投资规模年中国安排财政赤字亿元年为亿元年降至亿元年财政开支增加超过了一万亿明年财政开支肯定超过今年这部分资金构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基础预计明年财 请看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读下
政赤字预算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或者更多
二是地方发债将铺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重大投资和结构调整都需要资金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之下财政吃紧明年巨额的开支只能融资解决年中央政府推出的万亿计划得到国内外充分肯定但是中央政府出了万亿元剩下的是由地方政府和银行配套实际是中央政府默许地方政府融资解决的月日深圳亿元地方债顺利发行至此沪粤浙深四地试点自行发债完成也标志着今年亿元地方债发行收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 首届黄金投资高峰论坛上表示年中国将扩大地方政府直接发债试点范围对地方债和铁道债等实施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
三是房产税和结构性减税都会扩大试点但不会铺开今年年初重庆上海作为全国的两个试点开征房产税近日贾康公开表示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开的大方向已经明确今年年底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将会被总结届时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将出台不过如说年房产税大规模铺开难度很大从国外的经验看房产税对控制房价的作用较为微弱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很多难题即便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仍不能完全解决刚性需求群体面临高房价束手无策的问题
至于结构性减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出了未来结构性减税的方向即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近几年来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再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一系列举动说明中国政府在减税问题上并非无所作为但前几日又传出开征碳税的消息可见减税的前提是有新税增加这样财政收入才能快速增长
总而言之如果年中国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做个定论的话这种应对危机的方式让企业个人都受伤了很多做实体的企业由于资本市场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诱惑纷纷去资本运作而民众则承受了高通胀和高房价的后果面对年的货币宽松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一切未知也许会好点也许更坏
第五篇: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任何单一的经济政策都难以实现多重调控目标,因此,协调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选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学合理地确定两大政策的配合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对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则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财政政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旨在复苏经济,降低失业率,解决社会需求不足;二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旨在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三是介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中性财政政策,不干扰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在经济运行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又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条件下实行,其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货币政策也可分为三类:一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信贷规模等方式来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经济萧条时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等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三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在社会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经济运行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采取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抑制通货膨胀,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和保持物价的稳定。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的过程,称为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表明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总需求,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货币
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利率最后影响产品市场上的投资与总需求。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其作用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G(政府支出)↑→AD(总需求)↑→Y(国民收入)↑→L(货币需求)↑→i(利率)↑→I(投资)↓→AD(总需求)↓
图1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的过程,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
国际收支平衡
利率
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
贴现率
存款准备金率
其它工具
中间目标
最终目标
政策工具
图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图2表明货币政策由三大要素组成: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其它政策工具,来调节银行的准备金、利率和贷款规模,从而调节全社会的货币总供给,最终影响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以货币供给量增加为例,其作用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MD(货币供应量)↑→MD>MS(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i(利率)↓→I(投资)↑→AD(总需求)↑→Y(国民收入)↑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两大政策既是有密切联系,又是不同质的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其作用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特殊性。
1、区别
第一,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的财政部制定和实施,而货币政策一般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第二,实施的具体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是过财政收支的数量、结构及平衡关系的变化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如主要手段包括税种增减、税率升降、支出预算缩张、公债增减、补贴等等。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复杂,它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增减信贷规模、增减社会现金供应及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第三,两
大政策的影响方式不同。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其作用的发生是没有通过任何中间变量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间接地发挥作用。
2、联系:
第一,两大政策的目标一致。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其共同任务。
第二,两大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具有互补性。例如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和加大公共支出,或减税,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实现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剌激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紧缩效应,这些紧缩效应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形式:首先,政府增发国债和扩大支出势必减少公共储蓄,由此造成的货币需求压力会迫使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这就是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对于私人部门投资需求的“挤出效应”,其次,财政扩张可能引起的本币升值将产生本币升值的压力,从而促使汇率上升进而降低国外需求,导致出口的减少,从而对经济产生一定的紧缩效应。政府如果同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投资,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在调节需求上,货币政策的主导方面是进行总量调控以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动态平衡;财政政策对需求的扩张或紧缩效应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第三,两大政策同是资金分配的渠道,都与货币流通密切联系。从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来看,财政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相互间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连锁反应。两大政策调控的着眼点,都是针对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在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悖于货币流通稳定和市场供求协调正常运行状态的各种问题;两大政策调控的归宿,都是力求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必要性: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经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不时出现膨胀缺口性或紧缩性缺口,只有采取权衡性政策,才能使之接近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来抑制投资,降低总需求,从而消除膨胀缺口;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支出、支持公共工程建设、降低税收等来拉动经济复苏。这就是著名的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扩大和强化这种它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如上文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在具体操作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政策作用的强度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较为猛烈,而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的作用较慢。从决策的速度来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决策较慢,而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决策较快。从政策执行的阻力来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中的贴现率政策阻力小,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阻力较小。从作用对象看,财政政策直接作用对象是总需求,货币政策直接作用对象是货币供给。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上述特点,以便使其协调配合共同为经济政策目
标服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又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各自的政策实施及其变动,必然要牵动对方,产生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思路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主要模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扩张”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扩张”政策配合模式。
(2)“双紧缩”政策,即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取“双紧缩”政策。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十分旺盛,经济也非过度繁荣,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成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配合方式。
2、注意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不同的政策手段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一个政策运用技巧问题。政府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灵活地决定。经济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就是政府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及政策调控目标,机动地决定和选择配合方式。
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各有利弊。如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种“双扩张”政策在短时期内增加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须慎重,其适用的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劳动力就业不足,市场疲软。当然,这种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与“双扩张”政策相反,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则适用于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但“双紧缩”政策如果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应谨慎使用。美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采取了双紧配合的经济政策,其结果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又提高了失业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可减少财政赤字,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政策配合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总需求,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种配合在扩大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
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要求政府应针对经济运 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采取相机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
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二是从1993年到1997年。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三是从1998年到2005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四是从2005年至今。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 中国在2005 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双稳健”政策延续至2007年,当年第三、四季度,通货膨胀迅速上升,四季度中三个月通胀率分别达到6.5%、6.9%、6.5%,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1.9%。由此,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超过经济下滑的担心,每月一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抵御通胀的必需手段,面对当时国家经济中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2008年初开始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年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9月份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恶化与扩散,已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通货膨胀的压力迅速缓解,预计第二年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经济下行风险。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调控的基调确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政策相应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进,我们可得出以下启示:一般说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在运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相互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固守一种配合方式,有可能因不适应变化的形势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也不能一成不变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政策,否则往往是正效应递减,而负效应递增,不仅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3、两大政策的配合运用应服从国家的发展战略
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以往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面,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的协调运用,除了要努力实现社会总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之外,还必须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根本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一直没能在此方面发挥作用,所以两大政策有充分的功能可以发掘。,比如实体经济结构方面,有产业
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领域;而对金融结构方面,则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等众多热点。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4、完善财政部和人民银行之间的协调机制
从我国情况来看,虽然在历史上,经常由中央确定一段时期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式,但往往只是确定了政策“扩张”或“紧缩”的大方向,在“松”“紧”力度,以及动态协调方面,都缺乏明确的原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建立起两大政策部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交流通道,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考虑不同政策的衔接和配合。长远来看,我国应该考虑建立持续性的两大政策磋商机制。可以考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框架内设立专门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协调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一方面,交流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评估前一阶段各部门政策的实际效果,从政策协调角度提出改进意见,通报各自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尽量避免不协调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应加强两部门的政策执行人员的沟通,包括专门数据的互通有无、工作理念的交流,以及政策工具协调的路径磨合等。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参考文献
[1]杜良云,石莲花.正确理解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2)
[2]苏斌.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的政策工具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5)
[3]杨涛.如何协调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J].中国金融2008(5)
[4]侯荣华.西方经济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