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

时间:2019-05-15 07:0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

第一篇:浅谈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

浅论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

摘要:鉴于冬至佳节即将到来,加上本人是潮汕人,本文就潮汕地区冬至的一些习俗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民俗 潮汕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2011年的冬至是:2011年12月22日。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潮汕有民谚:“冬至夜最长,难得到天亮”、“冬至夜,罗罗长,甜丸未食天唔光”等等。

冬至节气之后,尽管北半球日照时间渐长,但气温并不会立即回升,有时还要继续下降到一年最冷的时期。潮汕先民从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潮汕农谚有“冬至无雨一冬晴”,“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种地出头日,过年冻死牛”等等。这些民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哲理性和实用性,教益世人务必顺应气象变化,注意调整生活规律。

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广东尤为盛行。广东冬至吃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清朝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而在潮汕,远不止吃汤圆的习俗。潮汕各市县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汤圆)、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趟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嫁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饶平知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祖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二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祖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都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边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里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时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丸”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至丸多一岁”的俗谚。据王琳乾先生的《汕头旧俗谈》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来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课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遇事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今年来,地球虽然气候变化异常,天气趋于暖和,但只要节气到了,自然寒来暑往。今冬至将至,寒气袭人,更添思乡之情。

附录:与冬至有关的一些诗词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参考文献:

《春分冬至:民间美术中的二十四节气》沈泓著 2011年1月出版 《潮汕民俗大典》叶春生著 2010年6月

《潮汕民间故事精选》徐光华 王卡加 陈诗侯著 2007年3月出版 《潮汕大文化》杜松年著 2007年4月著 《中国民俗》叶涛著 2008年3月著

第二篇:浅谈中国民俗之社火面具

浅谈中国民俗之社火面具

题目名称:浅谈中国民俗之社火面具 班

级:专升本艺术设计一班 小组成员:张博,张瑞雪,杨升睿,田亚南,王欣,魏笑笑

指导教师:黄小力

目 录

摘 要

一、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发展

(一)社火的溯源

(二)面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三)社火面具的历史简介

(四)社火脸谱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

(一)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

(二)社火脸谱的图腾文化体现

三、社火面具的分类

(一)跳神面具

(二)生命礼仪面具

(三)镇宅面具

(四)节日祭祀面具

(五)戏剧面具

四、民间社火

(一)民间社火案例欣赏

致 谢

• I •

摘 要

“社火”是中国农村社会在农历春节或庙会期间,农民以村、社为单位自发组织起来的,兼有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意义的大型文艺游演活动。这一古老的民间风俗,是伴随着数千年来中华农耕文明的兴盛而发展成熟的。中国西北部的社火文化积淀极为丰厚,是我们研究中国社火文化必须重点关注的区域。

关键词:社火;面具;文化遗产;艺术形式

• II •

传统文案—社火面具

一、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发展

社火的特指意义,即是指春节期间民间带有媚神性质的风俗歌舞。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是为中华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文面,文身、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活动。社火脸谱的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

(一)社火的溯源

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等活动。社火脸谱的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

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声势最为浩大。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社火常被人们叫作“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宝鸡社火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声势浩大的场面,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陕西春节民俗活动的亮点。

(二)面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面具的起源历史悠久。远古的人类出于对神灵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模仿性地制作了动物、妖魔等种种面具戴在脸上,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延续到今日,在民俗活动、舞台上和儿童游戏中,依然能看到制作得更加精美的面具,那纯粹是娱乐了。

中国少数民族面具有着丰富的种类和鲜明的特色,它们的设计夸张、变形。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已成为一种文化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本能体现。

• 1 •

据史载,在吐蕃奴隶制社会时期,即公元6世纪以后,本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在民间进行表演,由此产生了白山羊皮面具。松赞干布当政的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并制订了成文法。在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时,则表演“戴上假面具、装扮狮虎牛豹”的舞蹈,这种拟兽面具舞是当时吐蕃社会的传统舞蹈。可见,面具这一形式在吐蕃社会中已经出现。

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宗教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公元779年 桑耶寺主殿落成,由赤松德赞、寂护和莲花生三人亲自主持了开光仪式。在该寺大殿内左右两侧壁画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开光时的盛况。是日,桑耶寺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据《贤者喜宴》记载:当年桑耶寺举行开光喜宴之时,赤松德赞坐于金座之上,五位王妃也盛装而坐;伞、幢,以及飞幡几 乎遮蔽了正午的太阳;铙钹之乐如鸟鸣。所有男女少年装饰打扮,手执牛尾,击鼓歌唱、舞蹈;他们戴着面具,扮成幼狮,舞蹈者饰以美丽装饰,手里拿着鼓游戏、散步等等。这一时期,西藏的山南地区和拉萨等地区流传着一种民间戏曲,即白面具藏戏,它是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所以,根据藏文文献的记载和有关专家学 者的共同确认,藏族面具艺术的起源与藏族原始本教、法律文字的产生和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推本溯源,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以前。

(三)社火面具的历史简介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

• 2 •

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

(四)社火脸谱的产生和发展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陕西系周朝的发源地,有些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的遗风。经历了历代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确立,社火脸谱日臻完美。从绘画、设色、章法、布局都有固定的程式,自成体系,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大胆构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穿插变化,产生了奇丽的艺术效果。其线条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以颜色来标志忠奸、善恶、美丑。民间艺人还根据自己编的画眼、画眉、画口、挂髯等口诀,对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使人物的身份、性格一目了然。

历史悠久、内涵深邃的社火脸谱既古老淳朴,又绚丽斑斓;既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又浪漫神奇;它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起初表演者的面部多用色彩画成青面獠牙、狰狞凶恶的样子,以表现真善丑美,包罗人间神界的万象生灵。造型多为原始的“图腾神”。如“土地神”、“五谷神”、“时令神”等,展现出原始崇拜的遗俗。后来一些“脸谱”逐渐固定下来,被人们用泥土烧制成陶质面具,一直沿用至今。

二、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

(一)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

社火脸谱强调色彩对比,感情豪放,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点和京剧脸谱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钢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等等。

• 3 •

民间有一套口诀,专门来形容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社火脸谱的色彩大多是鲜明的原色,画脸谱的主色常用红色(银朱)、黄色(石黄)、白色(铅粉)、绿色(石绿)、黑色(油烟炱)、金色(大红金)、蓝色、粉红色等颜料,此外还用青、紫、赭石、褐色、银色作为衬色。这些颜色大多是矿物颜料,再用40%的蜂蜜、30%0的鸡蛋清和冰糖水进行调配而成。按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绘制用色,社火脸谱的构图也相当的讲究,图案、线条的间隔和穿插把这些色彩巧妙地组合、分布,构成一张张既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既简洁稳重而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社火脸谱形象。可以看出,每一张社火脸谱都是一件中华民族风味浓厚秀色可餐的精致艺术品。

(二)社火脸谱的图腾文化体现

中国人自古就在一张脸的整体结构中,赋予了“天庭”、“地阁”、“四方”、“五位”等天地和无边无际的观念①, 艺术也由此很自然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人们在绘制脸谱时会将天地万物巧妙地安插于一张脸上,将一出戏和多篇故事呈现于一张脸上,所以说社火脸谱艺术并非是对一张脸的装扮,而是对万物的抽象陈述,也是民间时间和空间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传说中是中国古代法力无边的斩妖除魔的四大神兽,也是镇守天宫的四大神,民间百姓喜欢在面具上画上这四位神兽,寓意永葆和谐平安。

“青龙”,古人认为龙是水中之物,属阴性,虎为百兽之长,为阳物。龙与虎一阴一阳,阴阳交合,吉祥如意。有得青龙脸谱设计成白眉上挑,白鼻居中,白须翻卷,红口獠牙。中间白色蛇状的卷曲图案的鼻子看起来像一个“V”字,寓意为龙。主色相为响亮而不失之沉稳、冷暖适中的钴蓝色,最适合描绘这副青龙图腾,加之副色中红色的云雷纹点缀两腮,蓝红相呼应,沉着大气、鲜艳华丽。白色的鼻花两边的红色云雷纹呼应着虎口,让我们联想到古人口中的:云随龙吟而出,风随虎啸而来。

社火脸谱的标识往往揭示脸谱的文化身份,其花纹、图案、格调、色彩都很固定。在白虎的面饰中,眉为云雷纹构成,鼻饰由深红、大红、粉红渐变的红色系列构成立体感极强的佛手纹构成,上面一点玉坠装饰眉心,卷曲的凤尾萦绕在鼻翼两侧,看似凶猛的獠牙巨嘴掩饰不掉秀丽的蝶形状,使得明朗俊秀的虎象中透露出一股柔美柔和之气,无处不在昭示着虎发展为祥瑞之兽的文化历程。

• 4 •

汉代以前称朱雀为凤鸟。《梦溪笔谈》卷七:鸟即凤也。朱雀,亦称“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春秋孔演图》曰:“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 唐代欧阳荀《艺文类聚篇》的《抱朴子》文,将“凤象”中的“戴德、负仁,抱忠、挟义”附会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演绎出了凤鸟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制造出一个儒家思想的祥瑞符号。朱雀脸谱中多以红绿两色互为补色,对比鲜明。在中国古代,红绿相配是喜庆热闹的含义,红和绿都是鲜艳而富有动感的颜色,红绿两色在古代也是宫廷里流行的配色,如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手捧寿桃的绿裳红衣的宫女。朱雀的白色挑眉和白色微张的蝶形口,互相呼应,颇具动感。面部两腮处分别是粉红色、粉绿色的舒卷的云雷纹,秀丽俊美。如苏轼所云:“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玄武是龟蛇交合的形象,《楚辞•远游》中说:玄武,北方神名。中国古代素将伟大的神力和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东汉魏伯阳《参同契》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雌龟雄蛇相互纠缠,曰玄武。

玄武脸谱的主色相是黑色,红色的佛手纹相配黑色再好不过,既对黑色底色起到了绝妙的装饰作用,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额上是标志性的图案,绿色的龟蛇交合图——玄武。玄武的标志图案处理成了象征着生命的绿色,绿色是一切生命生机勃勃的象征,也代表着万物的和谐共处。

三、社火面具的分类

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是中国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现象,人们惯常以巫傩称之。面具在傩事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神灵的凭依之物,时神祇的具象化。中国少数民族面具,以其多元性和无可比拟的原生态及次生态,展现了中国本元文化的神韵,展现了面具的五种文化功能。

• 5 •

一.跳神面具

用于禳灾祈福为目的的宗教活动。神职人员在跳神活动中佩戴面具,并借助其它法器,舞之蹈之,驱邪纳吉,祈求人寿年丰。

跳神面具包括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信仰萨满教民族的萨满面具;广西、广东的少数民族的师公面具和贵州、湖南、四川、湖北、云南的少数民族的傩堂、端公面具等等,可谓洋洋大观。“羌姆”跳神面具是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吸收了西藏早期的土風舞,結合佛教密宗的金剛舞,逐漸發展起來的神舞面具。跳神面具屬宗教面具,品種有皮、木、銅、泥、漆布等

類。各

• 6 •

二.生命礼仪面具

用于人自身的各个生命历程,包括诞生礼、命名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等各种仪式。

现今主要流不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瑶族成年礼用的“度戒”面具;彝、哈尼、土家的婚礼面具;基诺、佤、景颇、布依、壮、彝、纳西、苗等民族的丧礼面具,以丧礼面具运用为多。

• 7 •

三.镇宅面具

经过一定的宗教仪式,将特定的器物置放于村寨院落,以驱祟辟灾,曾是中国民间的普遍信仰,至今仍有遗留,尤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突出。在那里,悬挂面具原生态的兽头、骨角和面具及其衍生品吞口,陈置铺首、天兽、兽纹瓦当、画符、门神和有特殊含义的物件,安放寨门、宅桩、石社、石敢当等等,组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防卫体系”,阻断鬼蜮侵入,护卫一方安康。

• 8 •

四.节日祭祀面具

用于年节赛会、岁时祭祀以敬天祈年。演变至今的以假面、假形舞乐同庆共祭的盛会,依然表现了浓厚的迎神祈福的宗教色彩。

现在的节日祭祀面具,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面具的不同发展层面,以及面具功能由娱神到神人同乐,至娱人的演化轨迹。面具在形制、造型和材质方面也显现多元性。如哈尼族叶车人的棕披、笋壳、毛皮面具;土家、壮、苗等民族的草人假形;藏族小牛犊畜头面具;彝族得纸扎、纸浆、木雕面具;白族、傣族的纸、布裱及牛皮面具,以及朝鲜族极富夸张的木雕面具等。

• 9 •

五.戏剧面具

分为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两大系列。

傩戏面具包括广西壮、瑶、毛南等民族的师公戏面具;湖南、贵州等地的土家、苗、布依、侗、仡佬等民族的傩堂戏面具;湖南、四川等地土家族阳戏面具;以及贵州布依族、苗族的地戏面具。而贵州威宁彝族的“撮泰吉”保留有许多原始傩文化的特征和信息,为准戏剧形态。其面具也具有本原文化的质朴风格。

土家族傩堂戏包公面具

藏戏面具流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藏族地区,以白面具和蓝面具 为代表,显现了雪域高原文化的特色。

• 10 •

白面藏戏老人面具

以上两类戏剧面具按其角色造型,可分为鬼神面具、动物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面具材质以木为主,兼用竹、布、纸、毛皮等。此类面具沉积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成为中国面具文化中的珍品。

概言之,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少数民族面具积淀了宗教、民族、民俗、艺术等多种内涵,展现了东方审美的意趣和理想,是中国面具文化的瑰宝。

• 11 •

四、民间社火面具案例赏析 陕西社火脸谱忠奸善恶辨分明

社火是陕西农村正月里的“压轴戏”。元宵节前后,人们衣着簇新,扶老携幼,挤在熙攘人群中观看社火。社火脸谱,则是社火中最精彩的部分。民间老艺人说:“内行看脸窍(指脸谱),外行看花俏”;“无脸谱不成社火”,因此,脸谱好坏成为人们品评社火水准的标准。

据考证,社火脸谱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及巫术假面,正式形成则受戏曲脸谱的直接影响。远古时代,因狩猎需要,人们发明了戴在脸上的装饰物。后来在巫术活动中,逐渐演变为假面具,巫师们戴着它载歌载舞以沟通人神。据《周礼》记载,周代傩仪中,方相氏佩戴“黄金四目”的假面驱除疫鬼。汉唐时期,一些巫术假面逐渐演变为歌舞面具,出现在乐舞表演中。宋代,戏曲艺术蓬勃发展,歌舞面具又演变为戏曲脸谱。自此,戏曲艺术对民间社火产生巨大影响,戏曲脸谱也直接影响社火脸谱的造型。

陕西社火在全国赫赫有名,其脸谱艺术更是享有盛誉。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约有数百种形象,大致分神话人物、演义小说人物和戏曲角色三大类。神话人物有神农氏、蚩尤、灯花仙、仓颉、玉皇大帝等;演义小说人物有闻太师、黑虎、豫让、李元霸、盖苏文、王彦章等;戏曲角色有焦赞、常遇春、胡大海、徐彦昭、杨俊卿、孟良等。在制作和用色上,工艺精美绝伦,颇为讲究。其用铅白、朱红、石黄、石绿、石青、金粉、银粉等矿物质颜色,并用蜂蜜水、冰糖水和鸡蛋清调制色彩。蜂蜜水能把颜色固定在脸上不掉;冰糖水和鸡蛋清能使色彩更具光泽,易于凝固颜色。社火脸谱的化妆多用毛笔,要经过洗脸、打底、定眼窍、勾鼻花、填色、提醒等诸多繁杂的程序。因此要绘制一幅好的脸谱,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

在陕西社火脸谱中,区分人物性格和身份主要是靠脸型、“眼窍”和色彩。脸型主要分为“对、破、旋、定、立体”五种基本类型;眼窍有“顺眼、立眼、雌雄眼、窝窝眼、特殊眼”等;色彩则有多种主调,每种主调寓意不同:红色忠勇,白色奸诈,黑色刚正,青色勇敢,黄色暴烈,蓝色草莽,绿色侠义,粉红色表老年,金银色表仙佛。角色的忠、奸、善、恶界限分明,一望可知。陕西社火脸谱最为奇特之处,是在脸谱前额、脸颊和鼻梁等处画出某些特殊标记,使人一望而知人物的身份及经历。如包公额绘日、月,表示其“昼断阴、夜断阳”;方腊额绘蜡烛,和其名字“腊”谐音;轩辕黄帝额绘“白云托日”,寓意功盖日月;庞涓额绘“蝎子”,寓其心狠如蝎;王彦章、阮小七额绘“青蛙”,象征其善于水战等,十分讲究。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1、马勺简介

马勺即为水瓢,是民间起源很早的劳动生活用品,可考证的起源为夏商时代,从夏商沿用至今。马勺在古代是用来喂马的器具,常见的有圆形和梭形两种。圆形是用来盛水,梭型用来添加饲料。马勺采用外凸内凹结构,• 18 •

与人面类似,容易加工且可大可小,可圆可方,具体根据使用来确定。马勺一般采用木质,容易加工且机械强度能够达到要求,对于盛水喂料来说足够。马勺凸起的一面画有陕西特色的民俗图案。马勺上的图案是人们为了使自己的牲畜免受大自然的侵害,以保证自己能够在牲畜的帮助下平安生存。一些神符仍残存着商周的遗风,我国西部的少数地区仍然在使用这种器具。马勺图案的绘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陕西地区劳动人民淳朴的作风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陕西的马勺社火脸谱是脸谱艺术中的一支特别而且相对独立的分支。它集合了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与经济性,体现了脸谱特有的象征意义以及陕西浓厚的地域特色。从马勺丰富的颜色,极富象征意义和吉祥祝愿的图案上可以看出民间艺人的风采。因此,马勺的内在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 19 •

符号特征,而具有了更深更广的意义,这也是马勺文化能够突破宝鸡乃至陕西的地域特色,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原因。1988年宝鸡社火和马勺脸谱应邀在汉城奥运会上表演和悬挂,1993年应邀在美国洛杉矶的国际民俗艺术会上悬挂和表演,1997年应邀在发过巴黎艺术中心表演和悬挂,2001年应邀在德国柏林广场表演和悬挂„„马勺艺术在国外不断地展览出现一次有一次的轰动了世界,不仅世界各大艺术馆争相收藏,而且在民间,马勺也成为了居室内外悬挂的技术精品,在西安的大雁塔广场,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公共游览景点,都出现了巨型的马勺脸谱图案以及雕塑,起到了相当好的美观作用。

2、勺及宝鸡社火的起源

社火马勺作为马勺的发展产物存在,一般为绘制有社火脸谱图案的马勺。由于陕西地区的社火表演不需要表演者开口演唱,仅靠化妆表演,故而整个脸谱的设计成为不受嘴型限制的装饰性图案。经考证,社火马勺脸谱的内容大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间传说,并且多以其中具有法力和正义的人物形象。并且马勺本身的柳木材质也具有辟邪作用,因此,将马勺脸谱和柳木的巧妙组合,是的自古就有了将马勺挂在农家宅院中以镇宅,驱疫,去病,纳禄,求祥的传统,表达了气球平安的美好愿望。

社火马勺脸谱起源于商周时期的祭祀,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糅合,吸取了许多彩陶和青铜器上的装饰纹饰,因此,被称为“商周纹饰的活化石”。在马勺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深受原始的巫术,图腾崇拜,戏曲图案等艺术的影响,相互融合后,形成了现在的具有当地观念信仰,体现当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的特色文化。

社火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叩拜天地神灵的一种杂耍活动,在我国西北一带非常流行,在重大节日以及开业等时间收到欢迎。西秦故地的社火发源于古老的石器时代,商周时期被称为“傩舞”,秦汉时代更名为“杂耍”,唐宋时代“射虎”,明清至今被称为“社火”。“社火”不需表演者演唱,因此脸谱艺术得以传承保留至今。

古代以后土为社稷神(土地神),祭祀社稷神的日子称为“社日”。先秦祭祀社神在春分前后,汉以后发展为春社和秋社。《古今图书集成》引用云南《嵩明州志》云:“二月初甸,以鸡豕祭先农,鼓乐迎道。”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二十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云:”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逞。”自注日:“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滑稽取笑。”可见社日的祭神节目的主要目的是娱乐群众。汉代”灵星舞”就是源于先秦时期的春社舞蹈。祭祀中模拟劳动的舞蹈.具有祈祭地母社神的巫术意义。汉代以后的春社舞蹈已基本与巫术脱离.但仍具有祭祀歌舞的性质。但到了宋代,傩

• 20 •

祭.祭祀歌舞由原始乐舞、巫术、宗教膜拜向民间世俗与戏剧.歌舞方面回归,傩祭完成了从祭神向娱人的转化。南宋以后,社火表演内容逐渐由百戏伎艺向化妆舞队发展,表演之人也由专职艺人向民间自由组织发展。傩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在汉族地区已和春节及其它节日活动融合在一起.成为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集戏曲.歌舞.杂技、说唱等表演形式之大成的群众活动——社火。

3、马勺脸谱图案纹样种类及分析

地人们采取勾画脸谱的这种方式,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一把木马勺上,以此来得到心灵的安慰。因此陕西社火脸谱勾画人物的眉眼口鼻要求严格,必须勾画出特殊的标志.表现人物面貌特征。这个“标志”就是每个人物特殊的符号图案。马勺脸谱的符号图形具有极强的概括力,想象奇特的图形和细腻线条的穿插变化使得人物特征明确,既单纯又细腻。马勺脸谱的图形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人物信息的中介.图形设计个性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彩纷呈,成为人们认识脸谱人物的一种简化手段。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物有了自己特殊的符号图形,使得这些人物的形象在当地人们的民俗生活中慢慢地流传了下来。

• 21 •

(一)如意纹样

马勺脸谱中的如意纹样是经过变形的.其头部圆形或云状,下部弯曲与其它的图形融合在一起,只把头部的造型进一步强化。如意为。八宝。之一,人们用它来表示做什么事情都如愿以偿。

(二)水纹

水是生命之源.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中.古人用变化莫测.流动无形的水,创造出千变万化.装饰性极强的图案。马勺脸谱中的水纹大多为浪牙纹.波涛纹,寥寥数笔即勾勒出生动的图纹。这里的水纹主要起到填补空白.增添气势的作用。

(三)火纹

火为五行之一,与南方.红色相联系。由于火与“活”同音.在民问人们总是点燃大火赞颂神仙,祈求赐予富贵长寿。古时,人们认为火是由天上的雷电形

成的,因此人们十分崇拜“火神”。不同的人物火纹的使用也不同,有些作品里火纹只起点缀的作用。

(四)压胜钱

压胜钱这种钱是不在市面上流通的,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造的铅笔形状的避邪物。马勺脸谱中压胜钱为铜钱的造型.铜钱是”八宝”之一.象征富贵。

(五)蝙蝠纹样

因为”蝠”和”福”同音,蝙蝠成了好运气与幸福的象征物。所以在马勺脸谱中被大量采用。

(六)飞鸟纹样

飞鸟纹样源自人们对凤凰的崇拜。在马勺脸谱中凤凰的原始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体的形态已经没有了.只是追求意象上的相似表达出动感即可。

(七)三足金蟾

• 22 •

金蟾为三足大蟾蜍,得之无不大富。金蟾作为招财进宝的象征往往被放在压胜钱之上.表示财源滚滚。

从上面纹样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些图形符号都源自对自然的崇拜,并且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马勺脸谱图案的发展与变化中.部分图案符号保持了传统的记述功能(如意纹的组合).而另一些则向纯粹的装饰性过渡(水纹的点缀)。现在的艺人们将早期具有叙事意味的符号元素进行演化和重构,使一种标记性符号(飞乌纹样)转变为情感符号,并以审美作为最终目的,这充分体现出农民艺人的进步。尤其当现在生产工艺不断进步.技术手段更加丰富时.人们的表现欲望也随之增强.创作空间也更为广大了.具有个性色彩的创造相继在农民艺人中问世。它们超越了原来农民程序化的单纯模仿,而逐渐偏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此的马勺脸谱图形符号的含义不再是图案本身,而是从整套脸谱的设计理念.色彩搭配上来传达图案符号功能和保持符号的特性.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马勺脸谱的人物符号象征

陕西社火马勺脸谱,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融入了很多秦腔的脸谱色彩和造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其重在前额、眉、眼、鼻子及嘴巴上的• 23 •

造型和色彩的变化。从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描画五官的部位和肤色。用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流传的顺口溜说:“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为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为侠义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显,专画神妖鬼判官。”因此脸谱艺人要考虑到欣赏者对脸谱人物的认识,创作出的脸谱在图形和色彩方面要明显的突出脸谱所表现的各类人物的内心本质而并且易于被欣赏者接受、亲近,在满足他们对神的崇拜心理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这体现出了民间脸谱艺人们明确的色彩观念,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以及人们心目中的正邪关系和他们的精神寄托。陕西社火马勺脸谱采用鲜艳的颜色,通过线条、图案的间隔和穿插,色彩巧妙的组合和分布,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使得人物特征明确,加上图案具有原始图腾的风格,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完美的艺术效果。

• 24 •

5.结语

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的由他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全球化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民间文化在人类的未来大放光彩。”

• 25 •

陕西的马勺艺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淬炼之后,达到了今天的高度和稳定的文化特征,并且已经成为了陕西旅游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马勺艺术历史,选材,脸谱图案,颜色的研究可以非常好的促进我们对西北地区,尤其是三秦大地陕西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对西安乃至陕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而言,如何传承,如何保护,如何发展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对马勺艺术的研究就显得必要而且即时了。但这方面依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很多民俗文化的要素需要去领悟和发掘。只有做好了这些必备的工作之后,才能将马勺文化研究透彻,更好的与现代结合,发挥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

致 谢

感谢学校,给了我学习的平台,我在这个学校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从学习上,思想上,道德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黄小力老师的指导与督促,如果不是他的兢兢业业的指导,这次得论文我是不可能完成的。在这篇论文的撰写中我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感谢艺术设计的同学们,在这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文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同学们和老师们!

• 26 •

第三篇:中国民俗

1、百家讲坛 陶瓷的收藏与辨伪 鉴别

2、茶马古道 田壮壮

3、中国民俗 无米乐

4、赫哲族 鱼皮衣服

5、电影 自梳女 南海十三郎 桃姐

6、边疆行 沧源之旅78集 CCTV4 远方的家

奇台县 新疆曲子 烤肉黄面

塔塔尔民族乡 刺绣 民族舞 南岭之美

7、独龙族 纹面老人

8、丽江古城

9、古代家具

10、江西婺源(建筑)

11、平遥古城

12、贵州求雨仪式

13、台湾农业

14、陕北榆林求雨

15、印度禅宗

16、丝路古城 克布拉麦田

17、诗朗诵

18、杭州西湖白蛇传

文献检索

[4]张继生,雷军蓉.现代中国舞龙的社会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4):13-141 [5]苏 雄,曹春宇./人龙舞0的社会文化价值[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37-381 彭葵,黄鹤婷. 佛山人龙舞舞出佛山魂[N].佛山日报,2008 - 11 - 24 邓俭. 顺德“人龙舞”是不是“国宝”[N].珠江商报,2006 - 01 - 25 苏 雄

湛江与佛山两地人龙舞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黄 修 年

/人龙舞0形式内容、功能特征和 价值意义的社会学阐释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月 第30卷第3期

人龙舞

1.起因与功能

佛山人龙舞在民间南派武术基础上产生,吸收民

间舞蹈元素,由历史喜庆事件发展而成。据佛山杏坛 镇文化站站长邓家声介绍: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佛山 杏坛镇光华村就已兴起人龙舞,距今近100 多年,同治 十年(即 1871 年),光华村人梁耀枢金榜题名,高中状 元,乃广东历史上三大状元之一,为迎接状元荣归故 里,林升辉师傅与村里的武功高手们发起 180 人表演 的人龙舞 [5]

。佛山光华村人龙舞在每年春节、元宵、五月初八天后诞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喜庆节日,都是必 不可少节目,习俗世代流传。

2、表演形式

佛山人龙舞表演不需借用任何器物或媒介,而是

由精壮汉子和儿童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组成,并依靠人 与人之间的连接而构成“龙”形,人数由几十人可达数 百人。人龙舞分为龙趸(底部)和龙身(上部)两个部 分,饰龙趸的队员个个威武有力,饰龙身的队员,两手 持红色绸带骑在龙趸队员肩上。龙头身上有两个或 四个小孩(由于难度大,现多不采用),肩膀上的孩子 是龙角,左右手臂上的孩子是龙腮(现一般不采用),而缠在腰部孩子则是龙头。演“龙身”的孩子们从至后,个个后仰躺下,头靠着后一节“龙身”的肩上,节 节紧扣,成了一条长长的“龙身”,人龙表演由“起龙”、“腾龙”、“盘龙”等多个部分组成。

3开发保护

佛山光华村人龙舞自同治十年(即 1871 年)为迎 接状元荣归故里,林升辉师傅与村里武功高手发起

180 人表演的人龙舞后,光华村每逢春节、元宵、五月 初八天后诞及其他大小喜庆节日,都会上演人龙舞,但解放后很长时间佛山光华村人龙舞一度停演,直到 1994 年元宵节人龙舞传人林普宣与杏坛镇文化站站 长邓家声沟通后,邓家声意识到这是急需保护的文化 遗产,他鼓励林普宣去挖掘和重组人龙舞。此后,在 杏坛镇政府、港澳乡亲和本村企业积极赞助下,一批 年轻的光华人龙舞队员脱颖而出,同时表演中加入新 元素: 对服装颜色有了要求,增加了表演程式。在 1995 年元宵节,光华人龙舞参加了杏坛镇元宵大巡游 并进行了第一次表演,吸引了上万名乡亲观看,哄动 一时。2005 年 11 月底,光华人龙舞参加岭南民间艺 术汇演,在广州上下九广场、英雄广场、天河体育中心 南西广场进行表演,引起轰动并一举夺得汇演冠军,从此佛山人龙舞声名大振,名声在外。2008 年 6 月佛 山人龙舞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名录,这是佛山政府与村民多年的心愿。

4、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资金问题。人龙舞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

府支助、企业赞助、表演收入三部分组成,而目前人龙 舞的资金中政府支助和企业赞助非常有限,表演收入只有在有表演时才有收入,同时人龙舞的表演所需人

员较多,资金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数量较少;其次是 人才问题。人龙舞表演时人数较多,表演时间不定,收入不多(有表演时才有收入),队员都是业余的,平时队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因而留不住人才,队员大部 分是流动的,这些都限制了人龙舞发展。

第四篇:中国民俗读后感

Yangyang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读后感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里,汉族有汉族的风俗,55个少数民族有其各具特色的风俗,共同组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相继实行社会改革,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社会生产力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为民族风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将55个少数民族风俗,分为服饰、饮食、居住、交通运输、生产、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社会家庭、宗教信仰、禁忌、艺术、竞技游艺等12个门类加以叙述。现在就几个少数名族谈谈他们的风俗,以及自身的感想。

回族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如果走进回族人的家中,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非常舒适。在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从现在的餐饮汗液也可以看出对少数名族习俗的尊重,比如说上次去酒店打工,就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一个宴会厅里大大小小几十桌,其中有一桌特别标明了回族,并竖这一个标签,开始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服务员方便上菜,一方服务员把猪肉灯回族人的禁食端上桌,如果是这样,就会使回族人感觉到不尊重他们,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由此可见,少数名族的对饮食的重视以及现在人们对少数名族习俗的尊重。回族的饮食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这与我们汉族不一样,我们都是以米饭为主,并配上各种各样的菜肴,如果让我们想回族人一样天天吃那些也许会受不了,但这确是回族人的喜爱。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回族人喜欢饮茶,这与我们汉族人一样,饮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远,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而我们汉族人主要喝铁观音等,各自的品味也因地域等因素而不一样。服饰方面,散居在城镇的回族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同,但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衬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妇女爱穿纯朴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袄。已婚妇女一般都要盘头,戴白色、青色布帽或头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不戴头巾。中青年妇女有佩带耳环、戒指等金银首饰的习惯。这些在我们汉族人看来比较的复杂,我们的服饰几乎没有什么规矩,很随和;回族人对待服饰非常重视,这就好比出门在外,所代表的他们的文化,是一种象征,是他们对自己特有文化的自豪。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因为蒙古地域辽阔,一眼望去都是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但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现在的蒙古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旅游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的旅游公司会有这样的广告,即让游客体验住蒙古包的感觉,这的确是一种吸引眼球的方法,大多数人都想体验一下这种感觉,想体验一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名族住的房屋有什么感觉,这些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防寒避暑的住所,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

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的确,现在我们喝的奶制品,如牛奶等,都是从草原上的奶牛产的奶味原材料的,我们喝的还是经过加工过的,可能还不干净,而蒙古族的人们都喝纯牛奶,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在草原上,一个蒙古族人直接在奶牛下面喝奶,就像小奶牛一样,所以他们吃的都跟奶有关。在农牧区的蒙古族人主要吃各种粮食和蔬菜,因为他们种植出的粮食可以当做主食,这与我们汉族差不多。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这就是他们的服饰文化,的确很有特色。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的人们也要工作上班,为了方便工作,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在电视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当节日一到,蒙古族的人们就穿上特色的蒙古袍,载歌载舞,就像在一个硕大的舞台上表演节目。其实,无论是哪一族的服饰文化,我们都比较重视,从每年的春晚可以看出,都有少数名族的节目,他们都穿着自己名族的服饰在台上表演,这就是像我们展示他们的服饰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化。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这也像是一种文化,他们的好客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他们招待客人时,首先摆上奶酪、奶油,各种面制干粮和奶茶,喝完奶茶后还要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荐骨连着尾巴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不带面颊的羊头,把小刀递给客人。客人把羊头的一只耳朵割下来,再切一块肉吃下,然后把刀还给主人,主人才动手切肉,请客人动手随便吃。为了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热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尝一尝。这些细节五部体现了蒙古族人的好客,以及他们对客人的尊重,对能够到来的一种喜悦之情,虽说我们汉族人也喜欢好客,但比起蒙古族人的豪爽大方,我们的确有些不足,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我们应该多多学习好的文化。还有蒙古族特别尊敬长辈和教师,无论何时,对年长的人都称“您”,进门、入座、喝茶、吃饭、敬酒等都让年长的人领先,“巴格西”历来被作为贵客迎送招待,这是一种礼貌,我们从上小学就老听老师说,要尊师重道,要有礼貌,遇到老师等长辈要问好,但我们真正做到的又多少人,但他们做到了,蒙古族人不仅对长辈等尊重,对于外来客人也很尊重,把客人当陈给自己亲人一样对待,这是一种多伟大的文化,很多优秀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这就是蒙古族的文化。

通过对回族和蒙古族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其他名族文化的认识,从而对中华民族个名族的民俗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各名族的文化可以更好的交流与发展,对于不同名族的风俗习惯,大家都给予了尊重和支持,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健康发展才会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蓬勃发展。

第五篇:中国民俗论文

摘 要: 概说春节民俗的兴起,这一传统民俗的基本特色;春节民俗 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 它不断吸收体现时代色彩的现代文化;春节民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民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关键词: 春节、民俗、杂说 正文:

我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构成多种类型,学者们对它作了不同的分类。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其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地域性的,也有全民性的。我国的春节,可说是全民性的传统节日。节日民俗带有浓烈的文化色彩,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诸如政治、经济、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皆在节日民俗中有着综合反映。

关于春节民俗的兴起, 民间的传说故事有所记述。传说故事《春节》讲述一位很有心计的青年,名叫万年,他一心想把节令定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奋测日影,精心作记录,探索出太阴历的基本规律: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他将草创的太阴历奉献天子祖乙, 敬请天子定节令。天子祖乙便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传说故事《过年的来历》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春节的来历。相传很古老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深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头如狮子一样威武, 身躯象牛一样肥壮, 力大无比,发怒时一声吼叫,山摇地动。这种猛兽常常窜进人们的住处猎食人和牲畜, 为害极大。特别是每年的岁末严寒之时, 更是作恶多端, 弄得百姓惶惶不安。人们同这种猛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终于找到了它的弱点,发现它最害怕三种东西:一是红颜色, 二是火光, 三是响声。于是,在每年的岁末之时,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着火堆,夜里还通宵不睡觉,打打敲敲闹得震天响。这样吓跑了猛兽,求得平安。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岁末家家户户都张贴红纸对联, 点灯燃烛,敲锣打鼓, 通宵守夜。这种做法,相沿成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这就是-过年。这日子就是现在的大年三十和初一。还有其它一些传说故事,从大年三十守夜、祭祀灶王神和贴春联等多个侧面述说春节的兴起。纵观上述种种传说故事, 它们讲述春节的来历, 虽然说法有区别, 角度不相同, 但也有其共同之点, 这就是除旧迎新, 庆祝、纪念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和胜利, 希冀来年再创佳绩, 形势更喜人。所以,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祥和、吉利和希望的极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 这种浓烈的氛围处处可以领略感受, 处处给人欢欣鼓舞。这是春节民俗的基本特色。

春节期间, 民风民俗, 异彩纷呈, 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而在少数民族地区, 春节民俗中的美酒和酒歌,是最为奇特而又最具魅力的文化现象。民族地区的酒和酒歌文化源远流长, 它历古至今,盛况不衰。对此, 笔者今年春节在贵阳市郊民族地区采风颇有感触。兄弟民族同胞的美酒、酒歌, 是那样的浓烈而情深, 又是那样的质朴而温馨。我们行走在市郊布依族村寨,受到的是热情接待, 见到的是热闹场面, 好客的主人对我们以歌相迎, 以酒相敬。有的村寨, 男女歌手还在农家小院设置酒歌会场, 边唱歌, 边敬酒, 其浓烈的气氛, 深厚的情意, 真是空前少有, 感人肺腑。这是布依人好客的真诚表现, 也是他们待客的独特方式。兄弟民族同胞能歌善舞, 这是他们的特长, 也是他们的才华。在采风中,有人给我们讲起了布依族女歌手龙发英的故事。她从六岁开始学唱山歌, 从小到大, 唱山歌一直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现今, 这位中年歌手已唱红了布依山乡的村村寨寨, 博得广大观众的喝彩, 就连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听了她的歌唱也点头称赞, 连声说好。布依族山歌代表之作《好花红》:好花红, 好花红, 好花生在刺藜蓬, 好花生在刺藜树, 哪朵当阳哪朵红。好花鲜, 好花鲜, 好花生在刺藜边, 好花生在刺藜上, 哪朵向阳哪朵鲜。龙发英演唱这首山歌音调动听优美、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唱得特别深情, 经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受到音乐界专家的好评。无疑, 象龙发英和许许多多布依儿女、侗族儿女及黎苗儿女的歌唱, 为新春佳节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展示出浓烈的节日文化色彩。

民俗虽然有其稳定性的特点, 但它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也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我们从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中, 即可看到民俗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我们春节采风, 所到之处都看到各族人民欢度春节一方面沿袭传统的民俗, 开展多种多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又将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充实于新春节日生活之中。时下, 我国各民族人民欢度春节最为欢欣、快乐的一件事, 就是收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文艺晚会的精彩节目, 从中回味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刻变革, 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和日益强胜而骄傲和自豪, 为祖国跨入新世纪将会开创更美好的明天而充满信心。可以说, 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 各家电视台在春节期间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文艺晚会, 将许许多多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形象描绘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生动展示祖国美好明天的各类精彩文艺节目, 送到国内千家万户, 送到海外华人居住地区, 为亿万炎黄子孙欢度新春奉献了精美的精神食量, 成为今日春节民俗文化中的闪光点。

在少数民族地区, 我们欣喜地看到春节民俗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在采风中感受到:春节民俗的新变化,主要的就新在人的观念的改变。从我们春节采风所见,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黎苗村寨,我们看到黎苗儿女不仅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对现代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二,如今广大黎苗人民, 他们一边忙着过年, 欢度春节, 一边又忙生产,更是不忘发展生产的大事。传统民俗具有多种功能, 其良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不健康的陋俗则对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 对传统民俗中的陋俗必须加以改革, 剔除糟粕的东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的功能作用, 有学者概括为历史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中国著名学者、民俗学专家钟敬文教授指出:“民俗现象的功能,主要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从规范角度讲, 民俗对人们可以在法律、纪律、道德和行为等多方面起到规范作用。培根曾说: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 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 而他们的行为, 则多半取决于习惯。民俗由于具有社会性、集体性、传承性和传播性等基本特征, 因此, 民俗具有特殊的作用, 它是从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出发, 将群体所奉行的某一种信仰和具有共识的行为方式予以肯定, 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统一人们的行为, 从而维系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民俗在统一群体行为的同时, 还维系着群体的心理。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 他们在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民俗文化, 民俗心理, 是产生和形成凝聚力及向心力富有源泉性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优秀的民俗文化, 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巩固和发展, 其教化和维系功能的作用, 是巨大的, 也是长久的。比如本文杂说的春节民俗文化, 事实证明: 它好似环绕全球的纽带将五洲四海的炎黄子孙紧紧相连, 它犹如黄河、长江拥有的浩大动力推进中华儿女及世界华人的紧密团结。

下载浅谈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冬至在潮汕ppt解说词(精选多篇)

    P3:(冬至由来) 以冬至为节日的传统,可以朔源到周代。当时国家是在这一天进行祭祀神鬼的活动,来祈求庇佑国泰民安。 到了汉代,冬至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皇帝在这一天举行郊祭,百官放假休......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的节气[1]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

    潮汕民俗文化之游神赛会

    潮汕民俗文化之游神赛会——“营老爷”“营老爷”一词为潮汕话所指的游神赛会,是潮汕最隆重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一般在农历正月、二月进行,也有部分地区是各个村落轮流分配在全......

    中国民俗史人物

    如果把1918年北大歌谣征集运动视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开端,那么刘半农、沈尹默和蔡元培是三位最重要的人物,因为正是刘半农的首先提议,得到沈尹默的响应,最后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

    佛教与中国民俗

    佛教与中国民俗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民间风俗有不少影响。风俗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生活景象。佛教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极乐世界、阴曹地 府......

    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历史文化》课考查要求 总要求:本课程必须完成作业一篇,为区域田野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1500字。第13周之前上交。一、同学应本着踏实认真的态度,杜绝抄袭,特别是从网上下载......

    潮汕谚语

    一日平安一日福,一日清闲一日仙。 一理通,百理彻。 一日同行,百日人情。 一人生一格,阿姆合阿伯。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人得道,九族升天。 一家失火,四邻遭殃。 一朝无食父子无......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是潮人民系的文化。中国有许多民系,其中如潮人民系、客家民系、广肇民系、闽南民系等。潮人民系颇为著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操潮汕方言。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