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瓢井中学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1
瓢井中学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这些名人来助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9月17日,瓢井中学在学校操场举行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这一次活动邀请到了全国著名演讲家、全国演讲口才协会联盟执行主席、贵州省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牛贵军老师和大树旺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任火旺老师为全校师生作精彩演讲。瓢井镇党委书记魏嵬、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万廷亮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首先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活动序幕。接着由瓢井中学校长石勇致辞,对莅临学校的各级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由两位老师给学校师生进行以“自我成长心路历程”、“坚持就是胜利”为主题的演讲。演讲中两位老师都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学生阐释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理想、坚持对于个人成功的必要性。讲到动情处,牛贵军老师甚至泪目了。活动最后,两位老师希望学生们奋力向上、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能力,争取把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演讲过程中,虽然天下着雨,但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学生兴趣盎然、气氛热烈,老师和学生们都坚持着到活动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了优秀者身上应该所具备的精神,扎实地为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一起来看看这次活动感动了哪些人? “那两位老师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下着这么大的雨,他们站了两个小时,讲了两个小时,不打伞,不要雨衣,是我们都做不到呢。” 瓢井中学七年级4班学生说到。
瓢井中学校长石勇:“人们常说“大恩不言谢”,但今年这个秋,这场雨,今早这个晨,这个足可凝结生命瞬间的场景,让人揪心的场景,让在场所有人都由灵魂深处感到一阵又一阵的感动和深思。人的一生,精神是什么?答案可能千万种,但今天,精神就是精神,就摆在边远的中国农村,就摆在我们瓢井中学一小块主席台上,就摆在在场人所人的心中,永不会消散!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都必将会感受到这场雨的另一番滋味,这是一种心灵唤醒心灵的滋味,这是一种德行影响德行的滋味;这是一种对乡土最率真的表白,这种表白也许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去了解,但总是会给太多太多的人留下感动!比如今晨在场的大人们、孩子们!为此,我们必须要感谢,感谢这个晨,这场雨,这些人,这个历史的永恒。”
第二篇:传统文化进校园
征文——传统文化进校园
我校紧紧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知礼、懂礼、习礼在校园蔚然成风。目前已开设了戏剧表演、武术、经典诵读等传统艺术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学校美育过程中,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其中。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孩子们只有在生活中了解它、喜欢它、使用它,才能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生活,是学校传承历史、开展素质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戏曲文化进校园”就是要通过这种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
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具体体现在戏曲脸谱和服装上。脸谱的颜色、图案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服装上的花纹、色彩缤纷,同样使学生加深对戏曲的理解和认识。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就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虚无主义的传神表演能够让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后戏曲可以宣扬传统美德,教化群众。如《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展示了杨家三代人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和优良家风。这种精神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教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经典诵读课程中让学生在诵读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使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诵读吟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播种国学文化的种子,培养健全人格,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为学生的人格发育奠基。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磨练人的意志。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武术服,随着音乐的节拍,喊着响亮、清脆的口号,一招一式彰显武术的神韵气度,上托、叉掌、架按、震脚,个个像武术行家,武出了武术操的阳刚气势与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宝贵资源。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宝贵资源。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第三篇:传统文化进校园
沙河二中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因此沙河二中各学科课程都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校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沙河二中,努力把沙河二中创建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
二、具体工作
(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为此开设书法、绘画、武术、太极拳、民族舞蹈、剪纸、笛子、葫芦丝、古筝、篆刻、象棋、围棋、茶艺等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去。美术、舞蹈为我校特色课程,不但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每年更是有不少同学以美术、舞蹈为特长升上大学。我校聘请国家级书法家张瑞峰老师作为书法校外辅导员,由省级著名青年书法家张乾老师开设软笔书法课,目前书法课在我校已经达到学生参与率百分之百。另外我校在初中部开设剪纸艺术兴趣班、高中部开设笛子、葫芦丝、武术、篆刻、古筝、茶艺等兴趣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使学生有条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为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我校秉承物尽其用的原则,使校园的每个设施都 能发挥最大作用,让校园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传递着传统经典的声音。整个校园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我校收集传统礼仪故事、中华传统历史格言、名人名言制作成文化长廊,以此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充分利用每个班的文化墙和黑板报,展示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每个班级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让校园广播成为宣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通过广播大力宣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播放经典诗文吟诵等等,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校园,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
(三)校本课程
我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的方法,使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语文及班会等课程、教材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的作用。结合各学科教学,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此外,学校还专门开发了相关的校本课程,如毛笔、钢笔、粉笔书法课,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国画欣赏等课程,从而让学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达到传承灿烂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为把我校创建成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我校成立了“朗诵社”、“文学社”“棋艺社”等社团,开展多种活动,将传统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例如,我校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宣誓、唱国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并且要求各班在跑操前进行古文诵读,语文课前进行《弟子规》的诵读和学习,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古人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 好行为在我校逐步掀起。
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每年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我校都会组织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及革命歌曲比赛。另外我校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举办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节日的气氛中深入感受传统文化。
同时,我校还举办形式多样的比赛,如经典诵读诗歌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中华好诗词比赛、成人仪式等,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我国传统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三、今后发展方向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精髓的传承,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响应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号召,下一阶段,我校将把更多的传统文化例如戏剧等带入校园,同时也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将仅存在沙河的传统民俗文化“藤牌阵”带入二中、发扬光大,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二中发芽、生根。
在今后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工作中,我校将始终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政治课教师、音乐美术课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使我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
几分汗水、几分收获、几多付出、几多收获。我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建融合校园工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校还将不断努力,继续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实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我们二中人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野寨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 培育时代精英
——野寨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创建于1943年抗日烽火之中,校园北依天柱,南临潜河,环境优美,得天独厚。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220余人。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园林式单位。
近年来,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野寨中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认识
野寨中学,作为全国唯一为了守陵而建的中学。这里既是985位抗日英烈的墓园,又是培育英才的省级示范高中。有着独特办学背景的野寨中学,一直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学校以“景忠成人”为校训,意为 “景仰忠烈,觉悟后生”。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所有行政人员参加,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文件,领会精神,统一认识。通过学习,认识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落实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的实际举措,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主要做法
为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在环境、课堂、活动三个方面做足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发挥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积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态文化。2006年兴建博物馆,内设范苑声文物馆、乌以风纪念馆、校史展示三块。学校博物馆收藏有范苑声先生生前收藏、书法作品、大批国民党要人为范苑声生前身后题字数十件,以及乌以风先生书稿、藏书等珍贵文物资料。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题写馆名;2011年 修缮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恢复忠烈祠内陈设的将士牌位,举行大型祭拜仪式,在安徽公共频道播出;2013年复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此举得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为纪念塔题写了“抗战英烈永垂不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题写塔名“陆军一七六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
在加强主体建筑的同时,也注重建筑文化的刻画,让掩映于山谷翠微之间的朱楼画栋都能透析出人文之美。庄重典雅的教学大楼,依山面水的建筑群落,小巧玲珑的曲拱石桥,精巧怡人的楼台亭阁,造型多样的文化墙,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我们在造型风格布局乃至色彩的选择上都要着意思考;点缀于校园不同区段的文化广场和各式园林小品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不同时段师生们三五成群,徜徉其间,或畅谈、或小憩„„古色古香的教育设施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发挥活动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品格教育。根据当前的教育实际和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构建德育框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品格教育模式。以知行统一为目标,在结合上做文章,将品格教育与规范学生日常言行相结合,与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与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
一是,以“微行动”来落实“大德育”。为了落实品格教育,学校推出了两个微德育活动,“光盘行动”和“不留麻烦给别人”,对学生就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吃多少,打多少,打多少,吃多少,将所打的饭菜全部吃光,厉行节约,然后将餐桌打扫干净,不留麻烦给别人。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现场管理,记录各个班级光盘人数,每月统计公布,作为班级考核的一项内容。
二是,以“小书信”来完成“大交流”。每当读到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这首诗时,令许多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游子自然而然地牵挂起自己的亲人,回味临行前亲人的嘱托所包含的深情厚意。为了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让初次离家来野中读书的学生时刻重温父母的嘱咐,在高一新生家长会上倡议家长与学生之间以书信相互交流,许多家长踊跃捐搞,从这些信的字里行间中可以体悟到家长对学生的深深关爱与期盼。于是我们将这些信件收集起来加以汇编成家教读本教材《爱的叮咛》这本书,供全体同学和家长阅读领悟——如何让家成为他们 共同成长的乐园。后又以“感恩 有你,感谢有信”为主题,让学生写信给家长,学校将这些信汇集编印了家教系列读本教材之二《花之心语》。
三是,以“小卡片”来浓缩“大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的中心。《孝经》是儒家讨论孝道的一部专书,全书共有十八章。为便于诵读和记忆,野寨中学将这十八章微缩成《孝经微编》一篇,把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涵摄在了孝道当中。并制成小卡片印发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回溯到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经典之中,去寻找人生的智慧。
四是,以“小活动”来促进“大成长”。野寨中学诞生于1943年抗日烽火之中。时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由皖鄂两省十三县知名人士发起倡议,募资而建,取“景仰忠烈”之意,始名“景忠中学”。学校办学背景具有鲜明的抗战救国特征。在开学典礼上,老师给新生讲述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76师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历史,并带领学生齐背《孝经·微编》,音韵协和,悦耳动听。全体师生庄严宣誓:抗日救亡,先烈流芳;强盛中华,我当自强;忠孝为先,品格至上;景忠成人,奋勇担当。一时间景忠园里口号声声,经久不散。
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开设传统文化习修课程。学校利用周末时间在高
一、高二学生中开设阅读课、写字课。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特级教师王敬波编写的校本课程《放飞想象——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要略》,2007年9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做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校本教科书正式出版发行,安徽教育出版社和县教育局于2007年10月召开推介会向全省推广使用。由王敬波老师编写的另一本教材,《中学生古典诗歌分类鉴赏读本》也于2010年5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被列为普通高中校本教材。王敬波老师亲自在高
一、高二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提升人文素养。几年来,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开阔视野。分别组织了以“圆梦清华”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夏令营、以“牢记历史” 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夏令营和“感受前沿” 为主题的科技教育夏令营等三届夏令营活动,组织了近两百名学生分赴北京、南京、上海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
三、思考体会
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点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有效的推进有效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我们认为应该注意在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体现了对现代人类文明的认同,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种是三个层面的倡导,一个是国家层面,一个是社会层面,一个是个人层面。
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法治、公正,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看这三个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都体现出来了,而爱国、诚信、友善、和谐这恰恰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我个人觉得这恰恰又是现代文明的标尺,而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前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转型升级的镇痛对我们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振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再加之趋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现代人类文明紧密的结合起来,传递正能量,争强民族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养一代又一代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世界胸襟的知礼守法的现代共鸣。
第二是要坚持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发觉与当代转换,要坚持推陈出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明相融相通,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要求,要主动遵循依法治国的目标,着力推进法治文化、法治校园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的法治精神。
第三是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物华天宝的潜阳大地连带文人墨客,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吟咏数不胜数,自古人才辈出,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在潜山留下诗句,我们将充分开发经典诗文的体验课、兴趣课等课程,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将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我们将紧扣时代主题,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设计方案
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设计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怀柔区教委布置的“百所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展示推广活动”,为把此项活动设计好、开展好,并使学生文明礼仪素质得到提升。我校自2005年9月已经启动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以把“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活动推向深入,取得实效。具体的活动方案是:
一、“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展示活动
学校要求各班每学期举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政教处人员深入各班参加班会课活动,主要活动包括:
1、各班收集中华传统礼仪故事,按期上交政教处。
2、各班利用班会课宣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开好故事会。
3、各班设计组织好“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展示活动,通过歌曲、舞蹈、诗歌、小品、礼仪等表现形式,展示我校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形象。
二、编印传统文化进校园校本教材
1、整理学生收集的中华传统礼仪故事,进行筛选成册。
2、编印《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作为班会课教材推广使用。
3、利用班会课宣讲传统礼仪故事。
三、分年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1、初一年级以《弟子规》为教材,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以《弟子规》为媒体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初二年级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为教育内容,开展礼仪故事宣讲活动,教育学生知书达礼,提高学生文明礼仪故事。
3、初三年级以国学经典《礼记》为教材,开展“学礼仪、讲孝道”主题教育,激励学生勤学上进、尊敬长辈,提高学习成绩,回报师恩、母恩。
4、开办以家长教师协会为培训组织的家长课堂,聘请优秀家长或教师讲解《礼记》、《学记》、《孝经》、《论语》等国学经典文献,向家长传播中华传统教育思想,交流家教经验,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建文明礼仪宣传长廊、文化园地
1、组织学生收集传统礼仪故事、中华传统历史格言、名人名言等。
2、学校投资建设百米文化长廊,宣传礼仪故事、历史名人名言。
3、在教学楼道内建设文化园地,展示传统礼仪故事、名人名言和学生作品。
五、政教处编印《怀柔三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并开展“十个文明形象”宣传教育活动
1、政教处编印《怀柔三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和《怀柔三中师生道德规范手册》,并向全校师生颁发。
2、政教处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礼仪值勤、班级礼仪值勤等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
3、学校通过板报宣传、校园广播、学生征文,大力宣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宣讲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使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