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时间:2019-05-15 07:2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篇: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市分行:

为适应个人授信品种的迅速发展,促进我行个人授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总行总结了近几年开展个人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制定了《##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纳入统一的个人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确定了不同类型贷款的授权管理原则、统一的个人授信程序和个人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和内容,作为对各种个人授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统一模式和制定各种具体操作办法的依据。

关于下级行超权限个人授信的报批途径,总行确定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审批的角度上报和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现将《暂行规定》印发全行,请遵照执行。##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发展##银行个人授信业务,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银行个人授信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经核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贷款人指办理个人授信业务的##银行各级机构。海外机构暂不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 个人授信品种、币别、金额、期限和利率

第四条 个人授信有信用贷款和个人担保贷款两种类型,按用途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消费贷款用于个人生活需求;经营贷款用于个人或个体工商户的投资经营活动;综合性贷款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投资经营活动。

第五条 个人贷款可以使用人民币和外币,使用外币的贷款对象应是有外汇还款来源的人员,包括外籍来华工作人士、出国留学生和出国工作人员。

第六条 种类消费贷款和各类经营贷款的贷款用途、贷款比例或限额、利率、期限、逾期的处理等由规范具体业务品种的操作办法规定,各类个人贷款的审查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针对具体品种的操作办法。个人综合性贷款暂按经营贷款的操作办法办理。

第三章 个人授信业务的授权管理

第七条 信用卡透支额度的授权管理执行信用卡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 消费贷款的授权方案为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全额授权,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不得对下级机构全额转授权,但可以分品种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消费贷款权限,并对下级机构分品种转授

权。二级分行对具备经营条件和管理能力的县级支行可以再转授权。

第九条 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的授权方案执行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按期限和担保方式授予的单笔贷款权限。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应就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贷款权限,并按照审慎原则对下级机构转授权。

第十条 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可按照家庭个人授信余额制定权限和转授权。

第四章 个人贷款程序

第十一条 贷款申请。客户申请个人贷款时应向零售业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柜台提出借款申请,并按照相应品种操作办法的要求提供申请资料。

第十二条 对借款人条件进行核实。零售业务部门受理贷款申请后,先核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法规和我行规定的借款人资格,是否备齐##银行需要的文件资料,检查借款用途,根据我行掌握的客户资料和情况及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借款人提供的资信陈述进行核实。

第十三条 贷款信用风险调查和分析。零售业务部门对借款人资料进行核实后,根据借款人品德和还款意愿、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家庭债务等情况分析预测家庭收支,根据每月还款金额占借款人家庭总收入比例、家庭财产和担保条件分析借款的信用风险,形成是否同意贷款和确定贷款金额、期限、担保等内容的书面调查报告。分析方法应符合第五章的基本规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将完整的贷款材料报送贷款评审人员审查。贷款评审人员提出贷款评审意见,按程序报有权审批人员批准。

第十四条 贷款审批。个人贷款实行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制度。一定金额以下的(由各行行长分别确定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同一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再次贷款、法人担保的个人贷款需送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的具体标准)贷款由零售业务部门内部进行尽职调查后审批,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贷后批量抽查。上述金额以上的贷款申请需送同级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对于下级行超权限的个人授信,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的角度审查,经办行应将借款人提交的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上一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借款合同的签订。贷款一经批准,零售业务部门检查法律和操作风险并落实放款条件后,由有权签字人代表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采用##银行的统一合同格式并约定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贷款的发放。借款合同生效后,贷款人应按借款合同规定按期支付。经借款人授权,贷款直接支付给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

者。对于向个人账户(含各类银行卡、信用卡、消费卡、会员卡)支付现金的业务,应当事先通过借款合同约定贷款人对借款人账户的监控。

第十七条 除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外,贷款人可将客户筛选、资料核实、信用调查和分析、贷款抵押手续的办理等环节的部分事务委托##银行认可的律师事务所或咨询服务机构办理,但受托机构进行客户筛选和资信调查的工作程序、评审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需经贷款人零售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双重认定。

第十八条 贷款人可以按照总行确定的统一模式建立客户信用评分制度,评分结果用来筛选客户,并作为贷款审批的参考。

第十九条 贷款人可与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就个人贷款事项签订合作协议,如合作内容涉及期房按揭、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回购和担保等事项时,须事前将合作协议送同级的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审查合作协议时应重点审查项目的各项法律手续是否完善;开发商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按时竣工交楼;开发商/经销商是否具备担保或回购能力;项目的综合素质和前景;开发商/经销商在我行的贷款情况和抵押状况;开发商/经销商的财务状况等。

第五章 个人贷款信用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

第二十条 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审查。可根据以下资料评价个人偿债意愿:

(一)借款人信用的历史记载,本行、关联机构及个人信用登记机构的档案记录;

(二)借款人的性格特点和综合素质。是否拥有固定住所和职业;

(三)贷款动机有无不良企图,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我行信贷政策;

(四)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比例,首付款到位情况,首付款到位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五)审查消费品的定价是否合理,抵押物评估价值是否高估,调研当地该类产品或服务的整体市场情况,供给与需求现状与预测,同类产品的定价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开发商或销售商套现的风险;

(六)借款人对贷款发放方式的要求。对现金支付和资金监控措施的态度。

第二十一条 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分析。从以下方面分析借款人各项收入和支出,预测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借款人父母或子女是否作为家庭成员,由贷款人审查时按照审慎原则个案确定。在调查家庭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情况时家庭成员应当一致。

(一)家庭收入。根据借款人及家庭成员从事现职业的优劣势,借款人近3年和最近一个月经营活动的内容和效益(可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确定的应纳税金额等方法来验证),经营活动的前景,在当地行业的地位,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等情况,分析核实家庭全部成员的个人收入,计算家庭总收入,并对借款人个人及家庭收入进行预测。

(二)家庭支出。日常消费和重要支出如私有汽车、购房、子女教育、家人特殊疾病、赡养义务等。

(三)家庭负债及或有债务。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全部金融机构的各种类型负债(贷款金额、信用卡透支额度,贷款期限,担保情况,偿还情况),借款人或有负债情况,或有负债转为实际负债的可能性等方面的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类型欠款和债务,以及是否有家庭成员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如在某企业中承担无限责任,要分析该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根据借款人和家庭成员职业稳定性和各项经营投资活动对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分析预测借款人家庭可用来偿还贷款的现金。借款人家庭每月应偿还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金额之和占家庭月收入总额的比例是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标准,这一比例的高限由各分行风险管理部门根据个人收入高低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一般为50%,高收入家庭可放宽到70%。

第二十三条 贷款保障条件的评价。对借款人各类家庭财产的数量进行核实,分析其变现能力和价值变化趋势。每笔贷款均应进行担保审查。根据家庭财产和担保状况判断贷款的补充还款来源。

第六章 担保和保险

第二十四条 除按照规定标准核定个人信用贷款额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外,个人贷款应视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贷款风险状况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也可以由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替代担保。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原则上只接受抵(质)押担保和信用保险(保证保险)。

第二十五条 抵(质)押率的掌握遵照##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抵(质)押物的市场波动分析抵押贷款的市场风险。贷款抵(质)

押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登记。抵押物的评估可以由贷款人完成,也可以委托贷款人认可的评估机构进行。

第二十六条 贷款采取保证方式的,如保证人是自然人,应当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具有足够的代偿能力。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贷款行开立账户。置业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时,要按照##险〔2000〕191号文的要求审查担保公司的资信。

第二十七条 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作为担保的,保险受益人应是贷款人,并由贷款人保管保险合同。贷款人应谨慎对待保险条款和理赔风险。要确认办理信用保险的保险分支机构已取得其法定代表人的授权。

第二十八条 贷款实行抵押担保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为抵押物办妥保险手续,保险权益属贷款人。贷款每月偿还数量大且依赖于家庭个别成员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办理人寿保险。

第七章 贷后管理

第二十九条 贷款发放后,贷款人要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抵押物和保证人的状况、保险的延续、对借款人及家庭成员职业与住址、收入与支出、投资与经营、存款和信用卡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予以监控。遇利率调整,要及时与借款人协商,调整贷款偿还计划。

第三十条 贷款人应严格监督合同的履行。贷款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的约定,或借款合同期满借款人不能按期归

还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或按照抵(质)押合同的约定,处置抵(质)押物,必要时应诉诸法律,依法收回贷款本息。

第三十一条 贷款人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风险状况对个人贷款制定贷后管理程序和标准。对出现逾期等现象的贷款要提高管理标准,缩小检查间隔,增加检查手段。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要针对具体的风险点制定管理措施。

第三十二条 提前还款的处理。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可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视情况决定是否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其他业务涉及对个人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时可参照本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银行总行负责解释、修改。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生效。原《##银行消费贷款暂行规定》(##信管〔 8〕628号)、《消费贷款授权管理暂行规定》(##信管〔 〕652号)和《关于消费贷款授权授信管理的补充规定》(##险〔 〕26号)同时停止执行。

第二篇: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发文单位:中国银行

号:中银险[2001]38号

发布日期:2001-2-2

执行日期:2001-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市分行:

为适应个人授信品种的迅速发展,促进我行个人授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总行总结了近几年开展个人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制定了《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纳入统一的个人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确定了不同类型贷款的授权管理原则、统一的个人授信程序和个人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和内容,作为对各种个人授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统一模式和制定各种具体操作办法的依据。

关于下级行超权限个人授信的报批途径,总行确定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审批的角度上报和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现将《暂行规定》印发全行,请遵照执行。

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发展中国银行个人授信业务,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中国银行个人授信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经核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贷款人指办理个人授信业务的中国银行各级机构。海外机构暂不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 个人授信品种、币别、金额、期限和利率

第四条 个人授信有信用贷款和个人担保贷款两种类型,按用途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消费贷款用于个人生活需求;经营贷款用于个人或个体工商户的投资经营活动;综合性贷款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投资经营活动。

第五条 个人贷款可以使用人民币和外币,使用外币的贷款对象应是有外汇还款来源的人员,包括外籍来华工作人士、出国留学生和出国工作人员。

第六条 种类消费贷款和各类经营贷款的贷款用途、贷款比例或限额、利率、期限、逾期的处理等由规范具体业务品种的操作办法规定,各类个人贷款的审查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针对具体品种的操作办法。个人综合性贷款暂按经营贷款的操作办法办理。

第三章 个人授信业务的授权管理

第七条 信用卡透支额度的授权管理执行信用卡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 消费贷款的授权方案为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全额授权,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不得对下级机构全额转授权,但可以分品种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消费贷款权限,并对下级机构分品种转授权。二级分行对具备经营条件和管理能力的县级支行可以再转授权。

第九条 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的授权方案执行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按期限和担保方式授予的单笔贷款权限。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应就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贷款权限,并按照审慎原则对下级机构转授权。

第十条 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可按照家庭个人授信余额制定权限和转授权。

第四章 个人贷款程序

第十一条 贷款申请。客户申请个人贷款时应向零售业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柜台提出借款申请,并按照相应品种操作办法的要求提供申请资料。

第十二条 对借款人条件进行核实。零售业务部门受理贷款申请后,先核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法规和我行规定的借款人资格,是否备齐中国银行需要的文件资料,检查借款用途,根据我行掌握的客户资料和情况及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借款人提供的资信陈述进行核实。

第十三条 贷款信用风险调查和分析。零售业务部门对借款人资料进行核实后,根据借款人品德和还款意愿、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家庭债务等情况分析预测家庭收支,根据每月还款金额占借款人家庭总收入比例、家庭财产和担保条件分析借款的信用风险,形成是否同意贷款和确定贷款金额、期限、担保等内容的书面调查报告。分析方法应符合第五章的基本规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将完整的贷款材料报送贷款评审人员审查。贷款评审人员提出贷款评审意见,按程序报有权审批人员批准。

第十四条 贷款审批。个人贷款实行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制度。一定金额以下的(由各行行长分别确定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同一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再次贷款、法人担保的个人贷款需送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的具体标准)贷款由零售业务部门内部进行尽职调查后审批,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贷后批量抽查。上述金额以上的贷款申请需送同级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对于下级行超权限的个人授信,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的角度审查,经办行应将借款人提交的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上一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借款合同的签订。贷款一经批准,零售业务部门检查法律和操作风险并落实放款条件后,由有权签字人代表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中国银行的统一合同格式并约定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贷款的发放。借款合同生效后,贷款人应按借款合同规定按期支付。经借款人授权,贷款直接支付给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者。对于向个人账户(含各类银行卡、信用卡、消费卡、会员卡)支付现金的业务,应当事先通过借款合同约定贷款人对借款人账户的监控。

第十七条 除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外,贷款人可将客户筛选、资料核实、信用调查和分析、贷款抵押手续的办理等环节的部分事务委托中国银行认可的律师事务所或咨询服务机构办理,但受托机构进行客户筛选和资信调查的工作程序、评审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需经贷款人零售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双重认定。

第十八条 贷款人可以按照总行确定的统一模式建立客户信用评分制度,评分结果用来筛选客户,并作为贷款审批的参考。

第十九条 贷款人可与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就个人贷款事项签订合作协议,如合作内容涉及期房按揭、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回购和担保等事项时,须事前将合作协议送同级的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审查合作协议时应重点审查项目的各项法律手续是否完善;开发商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按时竣工交楼;开发商/经销商是否具备担保或回购能力;项目的综合素质和前景;开发商/经销商在我行的贷款情况和抵押状况;开发商/经销商的财务状况等。

第五章 个人贷款信用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

第二十条 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审查。可根据以下资料评价个人偿债意愿:

(一)借款人信用的历史记载,本行、关联机构及个人信用登记机构的档案记录;

(二)借款人的性格特点和综合素质。是否拥有固定住所和职业;

(三)贷款动机有无不良企图,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我行信贷政策;

(四)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比例,首付款到位情况,首付款到位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五)审查消费品的定价是否合理,抵押物评估价值是否高估,调研当地该类产品或服务的整体市场情况,供给与需求现状与预测,同类产品的定价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开发商或销售商套现的风险;

(六)借款人对贷款发放方式的要求。对现金支付和资金监控措施的态度。

第二十一条 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分析。从以下方面分析借款人各项收入和支出,预测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借款人父母或子女是否作为家庭成员,由贷款人审查时按照审慎原则个案确定。在调查家庭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情况时家庭成员应当一致。

(一)家庭收入。根据借款人及家庭成员从事现职业的优劣势,借款人近3年和最近一个月经营活动的内容和效益(可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确定的应纳税金额等方法来验证),经营活动的前景,在当地行业的地位,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等情况,分析核实家庭全部成员的个人收入,计算家庭总收入,并对借款人个人及家庭收入进行预测。

(二)家庭支出。日常消费和重要支出如私有汽车、购房、子女教育、家人特殊疾病、赡养义务等。

(三)家庭负债及或有债务。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全部金融机构的各种类型负债(贷款金额、信用卡透支额度,贷款期限,担保情况,偿还情况),借款人或有负债情况,或有负债转为实际负债的可能性等方面的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类型欠款和债务,以及是否有家庭成员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如在某企业中承担无限责任,要分析该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根据借款人和家庭成员职业稳定性和各项经营投资活动对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分析预测借款人家庭可用来偿还贷款的现金。借款人家庭每月应偿还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金额之和占家庭月收入总额的比例是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标准,这一比例的高限由各分行风险管理部门根据个人收入高低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一般为50%,高收入家庭可放宽到70%。

第二十三条 贷款保障条件的评价。对借款人各类家庭财产的数量进行核实,分析其变现能力和价值变化趋势。每笔贷款均应进行担保审查。根据家庭财产和担保状况判断贷款的补充还款来源。

第六章 担保和保险

第二十四条 除按照规定标准核定个人信用贷款额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外,个人贷款应视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贷款风险状况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也可以由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替代担保。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原则上只接受抵(质)押担保和信用保险(保证保险)。

第二十五条 抵(质)押率的掌握遵照中国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抵(质)押物的市场波动分析抵押贷款的市场风险。贷款抵(质)押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登记。抵押物的评估可以由贷款人完成,也可以委托贷款人认可的评估机构进行。

第二十六条 贷款采取保证方式的,如保证人是自然人,应当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具有足够的代偿能力。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贷款行开立账户。置业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时,要按照中银险〔2000〕191号文的要求审查担保公司的资信。

第二十七条 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作为担保的,保险受益人应是贷款人,并由贷款人保管保险合同。贷款人应谨慎对待保险条款和理赔风险。要确认办理信用保险的保险分支机构已取得其法定代表人的授权。

第二十八条 贷款实行抵押担保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为抵押物办妥保险手续,保险权益属贷款人。贷款每月偿还数量大且依赖于家庭个别成员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办理人寿保险。

第七章 贷后管理

第二十九条 贷款发放后,贷款人要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抵押物和保证人的状况、保险的延续、对借款人及家庭成员职业与住址、收入与支出、投资与经营、存款和信用卡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予以监控。遇利率调整,要及时与借款人协商,调整贷款偿还计划。

第三十条 贷款人应严格监督合同的履行。贷款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的约定,或借款合同期满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或按照抵(质)押合同的约定,处置抵(质)押物,必要时应诉诸法律,依法收回贷款本息。

第三十一条 贷款人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风险状况对个人贷款制定贷后管理程序和标准。对出现逾期等现象的贷款要提高管理标准,缩小检查间隔,增加检查手段。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要针对具体的风险点制定管理措施。

第三十二条 提前还款的处理。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可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视情况决定是否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其他业务涉及对个人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时可参照本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国银行总行负责解释、修改。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生效。原《中国银行消费贷款暂行规定》(中银信管〔1998〕628号)、《消费贷款授权管理暂行规定》(中银信管〔1998〕652号)和《关于消费贷款授权授信管理的补充规定》(中银险〔1999〕26号)同时停止执行。

第三篇:银行授信管理培训

授信管理培训

培训讲师:梁元庆(1879020136)

授信管理培训背景:银行授信管理概述、银行授信业务风险分析、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等内容。授信是银行根据顾客的需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通过对顾客的评审而确定对其发放或授于融资支持的业务。授信管理则是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对其风险进行识别、评价、管理、监控和处理的手段。授信管理在现代银行中是保证其正常经营的重要管理内容。我国金融********后,银行经营模式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银行相比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国有银行,更加注重自己的经营效益,进而也更加注重授信管理。

课程大纲:

第一章 银行授信管理概述

1、银行授信业务

2、银行授信管理的概念

3、我国银行授信管理的发展

第二章 银行授信业务风险分析

1、外部环境对银行授信业务的影响

2、银行内部机制对其授信业务的影响

第三章 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1、对授信客户信用风险防范的控制机制

2、银行内部操作风险防范的管理机制

3、对授信资产损失可能性的识别与预警机制

4、授信风险资产的止损弥补机制

5、银行实现授信管理的支持保障机制

第四章 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

1、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内容和风险

2、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五章 企业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

1、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基本内容

2、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 

3、项目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六章 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1、消费信贷的特点、种类和条件

2、消费信贷的风险

3、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第七章 对非国有企业和上市企业授信的风险管理

1、对三资企业授信的风险管理

2、对民营企业授信的风险管理

3、上市公司的授信风险及防范

第八章 房地产贷款风险防范

1、房地产贷款的基本概念

2、房地产项目的运行过程

3、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及风险防范

4、房地产贷款风险防范

第九章 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1、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出口信用证融资风险管理

3、进口信用证融资风险管理

4、托收项下融资风险管理

5、提货担保业务风险管理

6、贸易融资统一授信与风险管理

第十章 银行或有资产业务授信管理

1、银行保函业务风险管理

2、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一章 担保、抵押与质押

1、保证担保

2、抵押担保

3、质押担保

第十二章 授信管理实务中的法律问题

1、授信合同订立的法律问题

2、授信合同履行及法律风险防范

3、《合同法》对授信业务合同的影响

4、企业改制时授信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

5、银行授信业务的法律诉讼

6、不动产按揭贷款的法律问题

第十三章 授信业务中的反欺诈

1、授信诈骗的种类

2、授信诈骗的防范

第十四章 银行授信资产保全

1、银行资产保全概述

2、不良授信资产的监控、催收及盘活

3、不良资产的清收

4、企业借改制逃废银行债务时的资产保全

5、呆坏账核销

第十五章 银行授信业务监控与绩效考核

1、内部监控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稽核体系

3、业务部门内部监控

4、授信工作绩效考核

第十六章 西方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概论

1、西方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思想和技术的演变

2、信用分析模型简介

3、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十七准则

梁元庆老师

讲师简介:

高级经济师

CIC首席研究员

银行服务营销专家

国际人力资源协会专家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私人助理:***

职场经历:

梁老师目前任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具有10年大客户从业经历,负责总行层级的高端客户开发管理工作,具备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

学术+实战:

梁老师多年来研究的方向是银行前沿理论和银行经营管理,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金融经济专著六部。梁老师具有非常雄厚的文化经济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工作实战经验,是当今社会中一位高水准的实战派培训专家。培训特色:

一是,是否显著提高了一个团队或个人的技能。

二是,是否较大幅度提升了一个团队或个人的工作绩效。

三是,通过培训项目是否明显改变了一个团队或个人的行为。

授课形式:

案例分享脑力激荡课堂讲述图片展示

培训课程:

《现场管理与主动服务营销技巧》、《银行信贷业务》、《客户抱怨投诉处理技巧》、《网点转型时期的管理艺术》、《主动服务沟通礼仪与产品营销技巧》等。

培训单位:

甘肃省银监局、中国银行业协会、郑州工商银行、北京盛京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疆省分行、四川宜宾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青海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西藏分行、中国银行陕西分行、重庆建行、甘肃省信用联社酒泉联社、东莞招商银行、兰州银行总部、上海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甘肃省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杭州工行、杭州西南证券、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广州邮政客户服务中心、济南齐鲁证券、秦皇岛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中国银行临夏分行、甘肃电力公司、青海省发电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CA财商培训集团、浙江东宝集团公司等百余家金融企业和集团公司……

第四篇: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

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

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发达的省份,截至2007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70%以上的GDP,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作为商业银行,认识民企、研究民营企业的风险特点,既是控制风险的前提,也是加深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民营企业的特征

在发展和管理上,浙江民营企业呈现出与其他地区民营经济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造就了浙江经济的强势和特有活力。

(一)呈现块状经济的发展特征。浙江众多民营企业并非彼此孤立离散,而是紧密簇拥抱团,构成大小规模不等、专业特色鲜明的一个个民营企业群落,这种群落形成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块状特征。浙江的块状经济是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的,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并且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群,是在中小企业互相竞争却又彼此依存、彼此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产业群可以有效地带动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它既可以保持民营企业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又能集少成多、聚微成巨形成产品规模优势,对民营企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交易成本的降低带来助益,已经成为浙江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

(二)有发达的市场体系作支撑。在浙江,产业催发市场,市场诱导产业,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互为依托,联动发展,“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这种市场体系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初始发展阶段所必需的市场信息、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而且通过市场自身,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从有形延伸到无形,把企业销售终端和省外 400 多万浙籍经商大军相结合,形成遍布国内外的产品销售网络,大大拓展了“块状经济”的发展空间,并促进了产业融合和升级。

(三)家族式集权管理特征明显。家族式管理是民营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财产所有权、经营决策权、人事控制权高度集中,所有权、控制权和家庭三者密切重叠。由于企业主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都是“一股独大”,选择家族式集权管理模式成为必然,即企业由一位强有力的人物做统帅,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家族式集权管理长期存在于民营企业之中,固然有其内在的优越性,如由血缘关系所造就的企业凝聚力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整合成本,所有权和决策权的统一使企业能快速做出决策、赢得先机,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避免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等。但也存在种种弊端,如个人权威的主观决策模式容易出现决策失误、极易对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导致企业倒闭;又如由于家族式管理企业里存在家庭和企业这两个相互重叠的系统,当家庭成员违反企业制度时,制度会难以执行,这会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四)集团化发展趋势加强。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实力已日趋强大,规模也趋向大型化。集团化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谋求更有利的竞争地位而出现的一种发展模式。民营企业通过集团化、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有利于企业向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迈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达到整合外部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民营企业在摸索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自身固有的一些顽疾。比如:很多民营企业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张,进入了企业无法驾驭的新领域,财务杠杆变高,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增大;民营企业在集团化初期普遍面临管理架构之痛,母子公司之间业务划分和功能划分模糊不清; 传统用人观念和激励机制出现不适应企业规模的情况。

(五)多元化经营现象普遍。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往往与市场机会紧密相关,民营企业天生的“逐利性”催生了现有民营企业多元化的投资欲望。多元化经营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可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分散风险、确定新的经营方向、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转移。然而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科学认识,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投机行为严重,给投资项目留下了较多隐患;盲目地进行非相关行业的扩张,导致缺乏核心竞争力,协调活动困难,最后连累主营业务的发展;多个项目同时运作,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增加等。

(六)“走出去”的意识增强。基于对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的追逐,浙江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跨区域发展模式日益普及,走出浙江、走出国门的发展思路相当普及。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比如,异地或海外商业环境、制度环境不同考验民营企业的适应能力;银行融资难问题在跨区域经营上没有改善,甚至更难;收购兼并的大额成本考验企业的资金营运和管理能力。

二、民营企业的主要风险特征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特殊的所有制性质和管理特点,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

(一)实际控制人的道德风险。民营企业个人集权式的管理,导致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个人意志决定了企业行为,实际控制人的素质、能力和信誉对公司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往往难以区分,资产和资金运用容易受到操纵,部分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会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银行套取贷款,转嫁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企业则在原始积累和高速扩张时期从事违法经营、或偷税漏税,企业成功的背后隐藏着黑幕,一旦东窗事发,企业将随着实际控制人倒台而瞬间倒下。

(二)信息不对称风险。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较差,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部分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较差,财务信息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较高;企业资产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资产法律关系复杂,加上各种隐蔽间接的关联关系,使得银行不易于收集到企业真实的资产情况,导致财务数据可信度偏低;有的民营企业账外经营和现金交易较多,加大了调查难度;有的民营企业常常游走于制度边缘,违法违规经营情况时有发生。

(三)多元化经营与跨区域投资的风险。民营企业往往通过抓住市场短缺机会起步,投机性强,重资本运作、轻实体经营,扩张欲望强烈,容易犯下盲目投资或背离主业投资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受资本逐利性的驱动,新产能开发超出市场实际需求,导致产能过剩;错误估计行业周期变动情况,逆势扩张导致利润空间收窄甚至亏损;横向多元化发展趋势严重,投资欲望强烈,导致主营业务不清,可持续盈利能力下降,甚至资金链断裂。此外,民营企业扩张过程中还伴随着融资困难、管理水平落后、人才匮乏等硬伤。从浙江近年发生风险企业的特点来看,均存在“四过”和“二高”的情况,即过度投资、过度扩张、过度负债、过度担保和融资成本高、资产固化率高等现象,这都与企业多元化经营和投资有密切关联。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跨区域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银行融资管理难度加大。民营企业的成功往往具有地方性,而由于区域经济特点的不同,民营企业在异地容易遇到配套政策不支持、异地取得授信难等问题,尤其对于海外扩张的民营企业而言,更要面临商业环境、政策制度变化风险和汇率、利率波动等风险。对商业银行而言,民营企业的跨区域扩张缺乏政府力量支持,其异地项目通过母体融资很可能导致资金流向失控,总体风险较大。

(四)企业或其控制人的民间借贷行为和担保风险。浙江民间借贷活跃,不少民营企业在资金短缺时会通过民间借贷渡过难关。同时民营企业之间互保现象普遍,为了扩大融资、参与一定的互保成为民营企业的共同特征。但民间借贷和互保是一把双刃剑,从浙江看,出现信用风险的民营企业往往涉及民间借贷,很多企业因为担保而陷入债务危机。一旦发生民间借贷,当企业不能按时还

钱时,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陷入债务泥潭,而且民间借贷的债主方可能会通过危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人身安全的暴力方式进行催讨,从而造成法定代表人潜逃或失踪,这将立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从而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浙江已有多起案例发生。民营企业之间互保现象严重,互保单位多,互保金额大,形成一个复杂的“担保圈”。如果“担保圈”中一家企业爆发信用风险,整个“担保圈”就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险呈倍数增加,甚至引发系统风险。

(五)管理能力不匹配的风险。浙江民营企业随着经营规模和领域的拓展,家族制的管理瓶颈日益突出,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交班风险。一代成功创业、二代如何守成、三代如何发展成为许多民营企业面临的课题;二是战略管理风险。民营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战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受到影响。三是财务管理风险,由于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和治理结构的缺陷,使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没有切合实际的财务规划,导致融资决策体系失灵。四是产品管理风险。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竞争力不稳定,品牌管理意识和经验缺乏。五是并购管理风险。民营企业经常采取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以迅速提高竞争力。但有些民营企业家由于缺乏专业分析,仅凭老板“拍脑袋”决定,并购后的新企业常常因为规模过于庞大,管理跟不上,缺乏统一的企业文化而出现规模不经济,无法实现营运整合。

(六)经济波动的周期性风险。有关分析显示:有七成中小企业会在创业后的五年内被淘汰,而运行期超过十年的中小企业不足一成。另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浙江民企的平均寿命期在 7 年左右。原因在于,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相对较差。由于民营企业受政策扶持力度较低,无政策优势,基本集中于充分竞争的行业与领域,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的多重约束,核心竞争力不强,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的威胁长期存在,导致其风险承受能力偏弱,更易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三、民营企业授信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虽然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所有制性质和管理特点,带来了一些特有的风险,但浙江金融机构多年来的优异经营业绩表明,只要科学、全面地分析民营企业的授信风险,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民营企业整体风险并不比其他所有制的企业高。

(一)严把民营企业准入关、建立刚性退出机制。首先要建立业务素质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健全授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在调查中坚持实地原则和“四眼”原则。二要严格执行授信客户准入,对所处行业基本面不好、财务结构不合理、流动性不强的民营企业坚决拒之门外,要筛选出能真正抗压、抵御风险的民营客户。三要对于首次到银行办理授信业务的民营企业,银行要与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面谈制度。四要端正经营理念,选择经营管理规范、信用记录良好、主营业务突出、市场地位稳固、经营效益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客户。五要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内的优质民营企业为客户定位,择优选择产品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优质成长型民营企业,稳健开展授信业务。

在把好准入关的同时,考虑到民营企业总体生命周期较短,淘汰率高的特点,实行强制退出机制,核定较高的年化退出比例。从我行的实践经验看,每年 5%-8%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调整比例。

(二)提高贷款三查质量、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对民营企业的三查重点要围绕“三品四表”(即人品、产品、担保品,水表、电表、纳税申报表、报关表)及有关信息真实性的调查核实,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跟踪管理。要借助征信系统、外部公共信息和同业互通信息平台,通过实地调查、外围渠道了解和第三方佐证等途径提高决策信息的可靠性。尽量做到对企业的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掌握其真实债务水平。

1.重视企业资产、负债、经营、效益真实性核查,做到六查六看和四个结合。查真实负债和或有负债看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查产量看电费发票,查销售看纳税申报,查出口收付汇量看海关数据,查库存看生产日期,查资金回笼看银行账。对房地产等不动产实行权证核实和实地察看相结合,对机器设备实行检查原始发票和实地考证相结合,对存货实行查看账册及进货、销货发票和盘点仓库、车间的实物相结合,对经营状况核实采用查看纳税申报和向当地税务部门核实相结合的方法。

2.加强对民营企业授信业务背景和用途的真实性分析。加强授信用途真实性的调查,重点从现金流状况、业务规模、生产经营周期、上下游渠道以及与关联企业资金往来等角度,客观分析企业申请授信的真实理由,判断授信的实际用途以及用途是否符合最初的授信申请,从源头规避授信风险。注重授信额度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匹配性。对民营企业的授信,应充分考虑企业资产规模、行业经营特点等因素开展。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差异很大。例如,处于上升期的企业,相比处于成熟期的同等销售规模的企业,前者对贷款的需求量要大得多;处于资金密集或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的行业(如机械行业)的企业,在同等销售规模下,比其他行业的企业需要更多资金。要通过对授信申请人近期销售情况及增长率、原材料采购需求、购销结算方式、资金占用时间、自有资金状况、资金缺口情况的了解,计算和核定授信金额需求的合理性,把握好资金用途。同时,关注企业融资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程度,是否过于分散且以异地为主,是否短贷长用。

3.提高贷后检查和监测的针对性。要求民营企业在我行开立结算账户,通过监测资金进出情况跟踪企业现金流及业务动态。定期核查各账户的银行对账单,关注大额资金往来情况,熟悉企业的资金运行路线及其流程,核实企业的真实现金流量。同时也可采集企业内部各类生产经营统计报表,通过相关性分析,核实销售收入和还贷来源。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及政策变化对民营企业经营的冲击和影响,要经常对借款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活动、物资库存等情况进行贷后检查。

(三)高度重视实际控制人的个人品行、防范道德风险。民营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通常表现出较强的个人和家族色彩,集团的经营发展、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除了传统的实地走访外,还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了解实际控制人的历年个人信用记录及工作经历,通过其社交圈和外围了解其发家史、个人习性和健康状况,对经营者个人素质、资信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评。要对主要管理者工作精力分配的合理性,以及个人与企业资产的异动情况,管理团队是否稳定,是否有合力等予以足够关注。

要关注民营企业非法违规经营的风险,有些民营企业固然有着很诱人的财务数据,但背后可能隐藏着违法违规经营。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贪图一时利润,往往涉足国家法律或政策禁止的经营领域,如传销、制造假冒产品等。其次,部分民营企业从事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未达到相关部门的整改要求。因此,银行在调查客户时一定要注意对企业合法合规风险的调查,并关注企业税务风险。

(四)注意防范企业民间借贷和担保圈风险。多方面收集和分析企业有无民间借贷的信息。如,通过企业银行分户账分析是否有异常进出,是否有支取大额现金支付其他财务费用;关注企业往来款是否与主营业务相关并匹配;财务费用等融资成本是否合理;整体资金面、现金流是否与企业经营投资规模匹配;是否与担保公司、典当公司有往来,或直接向这些从事借贷业务单位了解等。务必加大对民营企业互保风险的关注,强化民营企业互保圈分析,全面分析“担保圈”可能引发的串联风险,提前采取各项加强担保的措施,尽力减小其对银行资产安全的影响。

(五)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增强贷款担保能力和约束力。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高质量的信用保

证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可探索采取多种担保的组合、创新以提高保障程度,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物流的控制力。如:(1)引入个人资产、信用的连带担保。银行可以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并追加企业主、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个人无限连带责任。(2)群体联保。由企业的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区域内类似企业圈内结队联保,或由关系相对密切的种族、宗族群体提供担保,以有效减少银行监督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担保能力。(3)争取利用政策性担保,如由政府组建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或给予风险补偿。(4)以企业经营中形成的物流如存货等动产质押;以企业质量较高的债权如应收账款质押。(5)以企业或企业主拥有的专利权、股权、采矿权、排污权、保险权益等可带来现金流或变现价值的权利质押。

(六)合理运用产品组合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往往自身实力偏弱,担保条件不能达到银行要求,但其中也有不少企业拥有稳定的销售或采购渠道,持续经营能力较强。对于这类企业,银行可以根据其经营特点,发掘其在产业链中的优势条件,借助其处于其上下游的优势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和控制能力,通过流程设计掌握和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使其得到信用增级,从而控制企业资金用途和还款来源,降低银行授信风险。可采取“M+1+N”的模式,即围绕产业链中的优势核心企业“1”,对处在其上下游的大量“M”和“N”民营企业提供不同的授信产品和组合。例如:对于处在核心企业上游的民营企业,可以利用核心企业对其的应收账款,开展应收账款质押、国内保理等业务;对于处在核心企业下游的民营企业,可以开展保兑仓、“先票后货”存货质押(厂商银)、销售金融服务网络等业务;对于外贸型企业可用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出口押汇、进口货物货权质押等业务;对于存货较多、货物价值稳定、变现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开展现货质押、总量控制模式动产质押、浮动抵押等业务。通过多种产品的组合运用,掌握和利用民营企业自身经营的关键部分(资产、渠道和优势),从根本上控制银行融资风险。

(七)强化民营企业集团的整体分析、防范过度授信。我国民营企业集团比较容易利用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产或利润,银行不易掌握其整体经营情况,容易出现多头或过度授信,风险发生具有隐蔽性、滞后性,识别难度大、贷后监管不易。因此,对民营企业授信必须强化整体分析,重视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的对比分析,严格集团客户管理。

1.要厘清民营企业集团的成员关系和业务关系。民营企业集团由于往往跨地域经营、跨行业经营。要认真分析集团治理、组织结构,业务运营和资金管理模式,多渠道收集关联企业信息。通过看整体、看主营、看投资、看资金,抓住集团的核心主体、核心资产、核心业务、核心产品、与核心人物。

2.强化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对不同分支机构对同一集团客户授信、我行对集团客户的不同授信、集团客户在我行的不同授信产品都要纳入统一授信,确定统一的授信限额。重视对集团内授信主体的选择,争取核心资产抵押和集团核心人物的连带责任担保。

3.要加强对关联交易的分析与核查。重点关注非公允关联交易,关联企业之间资本与资金往来,以及重大资产处置转让交易。要强化对民营企业集团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及其真实性审核,注重对比分析,确认民营企业集团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是否有不剔除集团关联企业之间的投资、应收应付款项,夸大了授信主体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情况。在必要时,要利用法律手段加强风险防范,研究集团客户授信合同文本,如注意在授信协议和贷款合同中设置特别约定预防性条款以强化关联交易报告和贷款违约约束。

(八)加强民营企业的信贷基础管理工作。1.要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提高

民营企业信贷管理水平,我们迫切需要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熟悉市场、掌握产品设计、懂得风险防控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信审经理队伍,要在理念、技术、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2.要建立异地授信管理制度,防止多头授信和交叉授信。对民营企业的授信要坚持以当地市场开发为主,异地市场营销为辅。异地授信业务必须坚持适度、有序、效益的原则,要避免系统内重复营销和交叉授信,防止多头授信。要特别注意防范异地授信风险,落实贷后管理,进行重点跟踪,避免无序竞争,有效过滤授信风险。3.要健全预警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风险识别化解机制。民营企业风险变化快,风险处置复杂,必须在银行内部完善健全风险预警管理,形成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全员参与的立体式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形成快速有效的风险识别、信息收集、化解处置机制。

民营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就业、创造国家税收的重要力量。商业银行在民营企业领域大有可为,从我国经济改革的大方向看,民营企业会越来越多。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就与民营企业打交道的本领,以后银行很有可能会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应更新观念,为民营企业制造平等的融资环境,把优质的民营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开发信贷产品,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品质,以满足民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第五篇:全面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以下简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依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全面风险管理规定》及《全面风险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公司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五大类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各职能管理部门履行职责。

第三条 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支持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障。

第四条 公司风险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对本单位(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风险管理相关工作制度,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完善风险管理职能。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融合。公司应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文)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以内部控制体系为基础,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融合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全面性原则。做到对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臵相统一,覆盖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风险管理的漏项;

(四)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五)适应性原则。风险管理应与企业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

(六)成本效益原则。风险管理工作应当权衡管理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管理。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二章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第六条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按照“系统管理、业务融合、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来设计,具体详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示意图》:

(一)公司最高管理层应制定和维护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各层级、各业务领域的目标,并明确本单位的风险管理原则及风险偏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本单位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考核奖惩依据;

(三)公司应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本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体系,特别是重要业务、跨部门业务均应有清晰的业务流程图,并对流程各环节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管理好风险事项。公司至少每一个须对本单位的业务流程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最高管理层报告相关信息;

(四)公司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实现风险管理信息在内部畅通;

(五)公司应设计好风险管理与各种行业标准指引、质量体系文件等的衔接模式,避免制度及管理工作的重叠或相互抵触的现象;

(六)公司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对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采集及整理分析工作,并及时向最高管理层报告内外部风险信息对本单位实现目标的影响;

(七)公司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对重要风险的重新评估确认的工作,并根据评估情况对原有风险管理策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重要风险的评估可以采取问卷调查、专题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

(八)公司应在制度管理流程中,增加对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风险管理专项评审。业务管理制度应与各单位的业务流程紧密相关;

(九)公司应注意积累与本单位特点相适应的风险预警方法、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运用方法、内部管理信息的报告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保持持续的改进能力;

(十)公司应当通过编制风险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臵、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第三章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职能

第七条 公司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主管部门、各业务部门或业务单位风险管理责任人及直达最基层组织的风险管理联络员。

第八条 公司董事会应按以下要求履行风险管理职责:

(一)研究公司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管理现状,确定单位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二)审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臵及其职责方案;

(三)审定本单位风险管理重要规章制度;

(四)审定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五)审定风险管理主管部门的风险管理评价报告;

(六)审定风险管理其他重大事项。第九条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执行董事会关于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关决议,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二)负责公司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三)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臵及其职责方案;

(四)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五)审议风险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六)审议风险管理主管部门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第十条 公司风险管理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组织编制风险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组织编制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编制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四)指导和检查各相关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五)组织建立公司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六)组织编制公司风险管理报告;

(七)组织对风险管理开展有效性评估,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

(八)组织开展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九)负责组织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相关工作;

(十)办理风险管理其他有关工作。

第十一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是风险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业务风险的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二)研究提出本部门牵头业务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风险的日常监控;

(三)研究提出本部门牵头业务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

(四)制定本部门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

(五)负责本部门业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工作;

(六)负责建立健全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子系统;

(七)做好本部门业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有关工作。第十二条 公司各级组织主要行政负责人为本单位的风险管理责任人,风险管理联络员是各级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人和报告人。各级风险管理责任人对管理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工作负有设计、指导及敦促的责任,各级风险管理联络人对风险管理工作负有执行、信息收集及报告的责任。

第十三条 公司风险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风险管理相关监督评价制度,建设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风险管理评价报告。

第四章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与要求

第十四条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与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等主要工作。

第十五条 公司要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本单位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并对风险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分类、对比和分析,逐步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风险信息库,并纳入统一建立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 公司要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围绕单位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等资源的配臵原则。

第十七条 公司要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一)制定风险管理解决的外包方案,应注重成本与收益平衡、外包工作的质量、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以及防止自身对外包产生依赖性风险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要满足合规的要求,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项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八条 公司应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一)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查报告应及时报送风险管理主管部门;

(二)风险管理主管部门定期对各单位(部门)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编制检查报告并及时报送风险管理委员会;

(三)风险管理主管部门至少每年一次对风险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开展监督评价,评价报告及时报送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十九条 公司要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流程,连接各级单位、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信息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条 公司应建立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对重大风险的关键指标进行日常监控,定期编制《风险监控报告》,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后,报送公司领导。

公司风险管理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各类风险关键指标的监控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公司风险监控报告,报送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二十一条 公司风险管理主管部门应每年对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按要求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后,报送上级主管单位。

第五章 风险管理文化

第二十二条 公司要大力营造进取型的风险管理文化,促进单位风险管理水平和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保障单位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司各个岗位、各个层级的从业人员,除了完成各项例行工作任务以外,应同时对影响本岗位、本部门目标完成的各类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负有发现、报告和提出应对建议的职责,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第二十三条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促进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

第二十四条 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努力传播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岗位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等意识和理念。

第二十五条 公司要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与人事和薪酬制度相结合,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张、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等行为的发生。

第二十六条 公司要建立重要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第六章 风险管理报告

第二十七条 风险管理报告的形成应遵循“先横向再纵向、由基层到高层”的机制,即先由职能部门或业务负责人将本部门或分管领域的风险分析报告逐级汇总报告至风险管理主管部门,再由风险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所有的分析报告进行提炼加工,最终形成公司的风险管理报告。

第二十八条 风险管理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使最高管理层掌握公司一定时期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让管理层能及时根据情况的改变对人员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业务政策进行调整,进而调整企业资源配臵,甚至战略目标,使企业能迅速应对内外部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二十九条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一)流程风险分析。对公司业务流程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重点是例外事项、风险事项或已形成实质性不良影响的事项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环境风险分析。即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分类,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风险作出的分析判断;

(三)信息风险分析。对公司组织体系内的各个层级、横向各个部分之间在信息传递与沟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存在的问题或阻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第三十条 风险管理报告的每一类均应由问题、对策和建议构成。报告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为每年;不定期的可由公司根据实际的具体需要决定。

第七章 风险管理手册

第三十一条 公司应基于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实务,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手册,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重要支撑文件。

第三十二条 风险管理手册一般应收录以下内容: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

(二)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立情况;

(三)企业所有重要业务的流程图及其指引或说明;

(四)企业重要的历史风险案例;

(五)企业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三条 风险管理手册应能被全体员工查阅,并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起到实质性指导、备查和明确评价标准的作用。

第三十四条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手册查阅权限实行分层设臵,但应合理保证各岗位人员能够接触到本岗位需要掌握的各种工作要求或信息。

第八章 考核奖惩

第三十五条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实行“业务谁主管、安全谁负责”的原则,对公司各部门和所属各单位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分别纳入公司管理讲评和考核。

第三十六条 综合考核奖惩的标准以本规定为依据。第三十七条 对因忽视全面风险管理而导致发生重大损失的单位或部门,按视具体情节追究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由公司纪检监察审计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目录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的设立 第三章 股权设置和股东资格 第四章 公司治理 第五章 经营管理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 机构变更与终止 第八章 附则......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村镇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村镇银行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村镇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风险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对外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包括( )。 A. 将流动性管理权限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B. 将最终的监督和控制全球流动性的权力集中在总部......

    银行风险管理

    随着步入信息化时代,商业银行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信息技术日益提升,使商业银行能够成为包含经营、管理和创新的基础设施平台。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依赖,使得金......

    关联方授信风险

    中国银监会日前发布《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指引》明确,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注意防范集团客户......

    银行授信(推荐)

    所谓授信,就是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资信及经济状况,授予其一定期限内的贷款额度。在授信期限及额度内,借款人可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情况,随用随借,不必每次都办理繁琐的贷款审批手续,而......

    银行授信清单

    授信所需资料(广发银行)1、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年检后) 2、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复印件(年检后) 3、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复印件(年检后) 4、贷款卡和年检证明复印件(贷款卡号码,查询......

    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2003年9月1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发[2003]10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农村合作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