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加强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应加强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周锋荣2012年07月06日
加强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也是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之
一。笔者经调研发现,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客户等级评定所用信息全部由客户提供,真实性难以保证,致使银行对客户整体经营风险防范不足;此外,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也使得银行贷后管理的难度加大。那么,如何有效控制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严把信贷准入关。银行应增强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意识,制定合理的信贷准入条件,重点发展有产业支撑并且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稳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的生产企业或龙头企业的信贷关系,谨慎介入通过资本运作快速扩张、主营业务不突出、关联关系复杂的企业,并严格控制家族式关联企业、主要从事资本运作和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超过净资产的企业的融资规模。
二是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银行客户经理应加强对中小企业基本情况的现场检查和实地询问,对企业报表中的主要资产进行实地盘查,掌握客户的准确财务数据。必要时,还应指定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会计资料进行真实性审计,防范由于虚假会计资料造成信用等级评定虚高的风险。在贷后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企业信贷资金使用情况,严防资金挪用,为此,客户经理应经常深入企业实地调查经营情况,关注关联交易、资本投资、股权变更等异常动态,及早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及时采取相应保全措施。
三是不断创新信贷业务品种。在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授信业务发展的同时,努力研发更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支持,还可适时推出贷款期限较短的信贷产品,为生产周转时间较短的流通型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此外,应适当给予经营行一定额度的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使经营行对于权限内的中小企业贷款能够直接受理审批,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放贷款。
四是加强授信业务合规性操作的检查。为杜绝授信业务过程中违规问题的发生,检查人员应到辖内中小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重点对贷款发放条件落实、贷款用途监管、贷款档案管理、落实授信服务方案等方面进行检查。注重查找业务风险隐患,实现检查与辅导相结合。
第二篇: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评价报告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申请企业:
申请授信方案:
风险经理:
一、我行历史授信情况审查(若为新授信客户,则本项为非必填项)
1.原有授信方案历史合作情况,授信使用情况及合作期间的综合收益
2.前次审批意见突出提出的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对于审批提出的关注事项的说明
3.本次申请授信方案与原授信条件之间的差异
4.分行资产监控部续授信监控意见
5、关联授信情况
二、对授信申请人现场调查情况
三、对授信调查报告的补充说明:
1、经营情况
2、财务分析
3、信用分析
4、抵押物情况
5、保证企业情况
6、营运资金量测算
四、对授信项目的风险分析及授信方案综合评价
1、政策风险评价
2、行业及市场风险评价
3、经营及财务风险评价
4、担保方式的风险评价
5、操作风险评价
6、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7、对授信方案的综合评价
五、审查结论
第三篇:中小企业支票授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推荐)
中小企业支票授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和业务创新,改善支票流通环境,降低存款人非恶意签发空头支票对其自身和持票人千万不良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广支票授信业务的指导意见》和《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中小企业支票授信业务是指xxxxxx银行(以下简称贷款人)根据中小企业的申请,以专门弥补其票据结算过程中(无法兑付支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出现临时性存款账户余额不足,在一定期限、提供一定额度以满足企业垫付资金缺口,确保资金周转的一种授信支持。
第三条 支票授信业务,应立足实际,借贷双方应遵循诚实守信,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同时贷款人应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授信对象、适用条件
第四条 授信对象
申请支票授信业务的客户主要为日常经营活动中支票使用较为频繁、资信状况良好、历史结算交易正常,但有临时性资金周转需求的中小企业。
第五条 适用条件
贷款人对客户的支票授信应纳入对该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
内,但对办理支票授信业务的账户个数不做限制。
支票授信的使用仅限于支票持票人提示付款时,存款人在其开户银行的存款余额不足以支付其签发的支票金额,且在退票截止时间内未能及时补足相应资金的情形。
第三章操作程序、授信额度、期限和利率
第六条 中小企业支票授信纳入本行社对其统一授信业务进行管理,操作流程参照相关管理办法。
第七条 授信额度每次预借现金不超过5万元。
第八条 给中小企业支票授信使用期次为一年4次,每季度1次,每次授信最长期限为10天,不得展期。
第九条 发生预借资金时,一般按短期贷款利率进行定价,具体的执行利率标准按各行社规定执行。
第四章其它
第十条 签订合同
《授信业务合同》作为其他主合同的从合同,并现场监督签字、盖章。
第十一条 贷后管理
授信业务是减少非恶意支票空头的补救措施,不是常规手段,要做好支票审核责任,防范伪造、变造支票的风险;按要求贷款人应将存款人的支票授信业务相关信息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应加强对存款人财务状况的分析,支票授信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经常开立空头支票、滥用支票授信业务,进行恶意透支、占用银行资金等分析。
第十二条 贷款档案管理
组合担保贷款业务档案按《xxx金融机构信贷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xxx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四条 本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支票授信业务合同
第四篇: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82.《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所指的超过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以上或商业银行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其他情况。
A.10%B.15%
C.20%D.30%
答案:B
83.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要求集团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集团客户各成员的名称
B.法定代表人
C.实际控制人
D.在其他行的授信情况
答案:D
多选题77
第五篇: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范文]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防范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中资、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分行等。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
控制的;
(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
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四)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
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商业银行可根据上述三个特征结合本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控制是指关联方有权决定授信对象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本指引所称的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或者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
本指引所称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本指引所称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参与的途径主要包括:在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互相交换管理人员,或使其他企业依赖于本企业的技术资料等。
第五条 本指引所称授信业务包括:贷款、拆借、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保理、担保、贷款承诺、开立信用证等。
第六条 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
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
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
况,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收回授信本金及利息,或给商业银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
第七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原则。商业银行应对集团客户授信统一管理,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险控制。
(二)适度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
(三)预警原则。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根据本指引的规定,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制定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的制度应包括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具体措施、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所依据的准则、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限额标准、内部报告程序以及内部责任分配等。
商业银行制定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应报中国银监会备案。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总行应
指定部门负责全行集团客户授信活动的组织管理,负责组织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收集、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
第十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由集团客户总部(或核心企业)所在地的分支机
构或总行指定机构为主管机构。主管机构应负责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的限额设定
和调整或提出相应方案,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执行,同时应负责集团客户经营管
理信息的跟踪收集和风险预警通报等工作。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实行客户经理制。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主
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具体集团客户授信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内各个授信对象的最高授信额度,在充分考虑各个授信对
象自身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集团客户的整
体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高授信额度应根据集团客户的经营和财
务状况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第十三条 当一个集团客户授信需求超过一家银行风险的承受能力时,商业银行应采取组
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和贷款转让等措施分散风险。
本指引所指的超过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或商业银行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其他情况。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要求集团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包括集团客户各成员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注册地、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财务状况、重大资产项目、担保情
况和重要诉讼情况等。
必要时,商业银行可要求集团客户聘请独立的具有公证效应的第三方出具资料真实性证明。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进行充分的资信尽职调查,要对照授信对象
提供的资料,对重点内容或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实地核查,并在授信调查报告
中反映出来。调查人员应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对跨国集团客户在境内机构授信时,除了要对其境内机构进行调查
外,还要关注其境外公司的背景、信用评级、经营和财务、担保和重大诉讼等
情况,并在调查报告中记录相关情况。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注意防范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
保的风险,应严格审核并有效控制集团客户内部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关联方之
间互相担保导致过度授信的风险。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在授信协议中约定,要求集团客户及时报告
受信人净资产10%以上关联交易的情况,包括:
(一)交易各方的关联关系;
(二)交易项目和交易性质;
(三)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
(四)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
易)。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贷款时,应在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贷款人有权单方决定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
贷款本息:
(一)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经营财务事实的;
(二)未经贷款人同意擅自改变贷款原定用途,挪用贷款或用银行贷款从事非法、违规
交易的; 第九条
(三)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虚假合同,以无实际贸易背景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债权
到银行贴现或质押,套取银行资金或授信的;
(四)拒绝接受贷款人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经营财务活动监督和检查的;
(五)出现重大兼并、收购重组,贷款人认为可能影响到贷款安全的;
(六)通过关联交易,有意逃废银行债权的。
第二十条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后的风险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整个
集团客户的联合调查,掌握其整体经营和财务变化情况,并把重大变化的情况
登录到全行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中。
第二十一条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暴露后,商业银行在对授信对象采取清收措施的同时,应
特别关注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有多家商业银行贷款的,商业
银行之间可采取行动联合清收,必要时可组织联合清收小组,统一清收贷款。
第二十二条商业银行总行每年应对全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作一次综合评估,同时应检查分支机构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严肃查处。商业银行每年应至少向银行监管当局提交一次相关风险评估报告。
第二十三条中国银监会将按本指引的要求加强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贷款行为的监管,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信贷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三章 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
第二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有效识别集团客户的各关联方,能够使商业银行各个机构共享集团客户的信息,能够支持商业银行全系统的集团客户贷款风险预警。
第二十五条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前,应查询集团客户的贷款卡信息、负债信息、大事记、关联方信息、对外对内担保信息和诉讼情况等,防止对集团客户过度贷款。
第二十六条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授信后,应及时把授信总额、期限和受信人的法人代表、关联方等信息登录到银行监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信贷登记系统,同时应作好集团客户授信后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集团客户贷款的变化、经营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化、关键管理人员的变动以及集团客户的违规经营、被起诉、欠息、逃废债、提供虚假资料等重大事项必须及时登录到本行信贷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集团客户所处的行业和经营能力,对集团客户的贷款总额、资产负债指标、盈利指标、流动性指标、贷款本息偿还情况和关键管理人员的信用状况等,设臵授信风险预警线。
第二十八条 中国银监会将建立大额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统计和风险分析制度,并视个别集团客户风险状况进行通报。
第二十九条 各商业银行之间应加强合作,相互征询集团客户的资信时,应按商业原则依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查询协助。
第三十条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信誉好、审计质量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必要时应要求授信对象出具经商业银行认可的中介机构提供的相关意见。
第四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政策性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