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16:0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篇: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发文单位:中国银行

号:中银险[2001]38号

发布日期:2001-2-2

执行日期:2001-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市分行:

为适应个人授信品种的迅速发展,促进我行个人授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总行总结了近几年开展个人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制定了《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纳入统一的个人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确定了不同类型贷款的授权管理原则、统一的个人授信程序和个人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和内容,作为对各种个人授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统一模式和制定各种具体操作办法的依据。

关于下级行超权限个人授信的报批途径,总行确定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审批的角度上报和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现将《暂行规定》印发全行,请遵照执行。

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发展中国银行个人授信业务,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中国银行个人授信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经核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贷款人指办理个人授信业务的中国银行各级机构。海外机构暂不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 个人授信品种、币别、金额、期限和利率

第四条 个人授信有信用贷款和个人担保贷款两种类型,按用途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消费贷款用于个人生活需求;经营贷款用于个人或个体工商户的投资经营活动;综合性贷款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投资经营活动。

第五条 个人贷款可以使用人民币和外币,使用外币的贷款对象应是有外汇还款来源的人员,包括外籍来华工作人士、出国留学生和出国工作人员。

第六条 种类消费贷款和各类经营贷款的贷款用途、贷款比例或限额、利率、期限、逾期的处理等由规范具体业务品种的操作办法规定,各类个人贷款的审查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针对具体品种的操作办法。个人综合性贷款暂按经营贷款的操作办法办理。

第三章 个人授信业务的授权管理

第七条 信用卡透支额度的授权管理执行信用卡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 消费贷款的授权方案为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全额授权,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不得对下级机构全额转授权,但可以分品种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消费贷款权限,并对下级机构分品种转授权。二级分行对具备经营条件和管理能力的县级支行可以再转授权。

第九条 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的授权方案执行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按期限和担保方式授予的单笔贷款权限。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应就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贷款权限,并按照审慎原则对下级机构转授权。

第十条 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可按照家庭个人授信余额制定权限和转授权。

第四章 个人贷款程序

第十一条 贷款申请。客户申请个人贷款时应向零售业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柜台提出借款申请,并按照相应品种操作办法的要求提供申请资料。

第十二条 对借款人条件进行核实。零售业务部门受理贷款申请后,先核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法规和我行规定的借款人资格,是否备齐中国银行需要的文件资料,检查借款用途,根据我行掌握的客户资料和情况及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借款人提供的资信陈述进行核实。

第十三条 贷款信用风险调查和分析。零售业务部门对借款人资料进行核实后,根据借款人品德和还款意愿、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家庭债务等情况分析预测家庭收支,根据每月还款金额占借款人家庭总收入比例、家庭财产和担保条件分析借款的信用风险,形成是否同意贷款和确定贷款金额、期限、担保等内容的书面调查报告。分析方法应符合第五章的基本规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将完整的贷款材料报送贷款评审人员审查。贷款评审人员提出贷款评审意见,按程序报有权审批人员批准。

第十四条 贷款审批。个人贷款实行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制度。一定金额以下的(由各行行长分别确定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同一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再次贷款、法人担保的个人贷款需送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的具体标准)贷款由零售业务部门内部进行尽职调查后审批,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贷后批量抽查。上述金额以上的贷款申请需送同级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对于下级行超权限的个人授信,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的角度审查,经办行应将借款人提交的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上一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借款合同的签订。贷款一经批准,零售业务部门检查法律和操作风险并落实放款条件后,由有权签字人代表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中国银行的统一合同格式并约定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贷款的发放。借款合同生效后,贷款人应按借款合同规定按期支付。经借款人授权,贷款直接支付给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者。对于向个人账户(含各类银行卡、信用卡、消费卡、会员卡)支付现金的业务,应当事先通过借款合同约定贷款人对借款人账户的监控。

第十七条 除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外,贷款人可将客户筛选、资料核实、信用调查和分析、贷款抵押手续的办理等环节的部分事务委托中国银行认可的律师事务所或咨询服务机构办理,但受托机构进行客户筛选和资信调查的工作程序、评审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需经贷款人零售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双重认定。

第十八条 贷款人可以按照总行确定的统一模式建立客户信用评分制度,评分结果用来筛选客户,并作为贷款审批的参考。

第十九条 贷款人可与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就个人贷款事项签订合作协议,如合作内容涉及期房按揭、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回购和担保等事项时,须事前将合作协议送同级的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审查合作协议时应重点审查项目的各项法律手续是否完善;开发商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按时竣工交楼;开发商/经销商是否具备担保或回购能力;项目的综合素质和前景;开发商/经销商在我行的贷款情况和抵押状况;开发商/经销商的财务状况等。

第五章 个人贷款信用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

第二十条 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审查。可根据以下资料评价个人偿债意愿:

(一)借款人信用的历史记载,本行、关联机构及个人信用登记机构的档案记录;

(二)借款人的性格特点和综合素质。是否拥有固定住所和职业;

(三)贷款动机有无不良企图,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我行信贷政策;

(四)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比例,首付款到位情况,首付款到位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五)审查消费品的定价是否合理,抵押物评估价值是否高估,调研当地该类产品或服务的整体市场情况,供给与需求现状与预测,同类产品的定价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开发商或销售商套现的风险;

(六)借款人对贷款发放方式的要求。对现金支付和资金监控措施的态度。

第二十一条 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分析。从以下方面分析借款人各项收入和支出,预测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借款人父母或子女是否作为家庭成员,由贷款人审查时按照审慎原则个案确定。在调查家庭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情况时家庭成员应当一致。

(一)家庭收入。根据借款人及家庭成员从事现职业的优劣势,借款人近3年和最近一个月经营活动的内容和效益(可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确定的应纳税金额等方法来验证),经营活动的前景,在当地行业的地位,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等情况,分析核实家庭全部成员的个人收入,计算家庭总收入,并对借款人个人及家庭收入进行预测。

(二)家庭支出。日常消费和重要支出如私有汽车、购房、子女教育、家人特殊疾病、赡养义务等。

(三)家庭负债及或有债务。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全部金融机构的各种类型负债(贷款金额、信用卡透支额度,贷款期限,担保情况,偿还情况),借款人或有负债情况,或有负债转为实际负债的可能性等方面的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类型欠款和债务,以及是否有家庭成员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如在某企业中承担无限责任,要分析该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根据借款人和家庭成员职业稳定性和各项经营投资活动对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分析预测借款人家庭可用来偿还贷款的现金。借款人家庭每月应偿还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金额之和占家庭月收入总额的比例是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标准,这一比例的高限由各分行风险管理部门根据个人收入高低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一般为50%,高收入家庭可放宽到70%。

第二十三条 贷款保障条件的评价。对借款人各类家庭财产的数量进行核实,分析其变现能力和价值变化趋势。每笔贷款均应进行担保审查。根据家庭财产和担保状况判断贷款的补充还款来源。

第六章 担保和保险

第二十四条 除按照规定标准核定个人信用贷款额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外,个人贷款应视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贷款风险状况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也可以由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替代担保。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原则上只接受抵(质)押担保和信用保险(保证保险)。

第二十五条 抵(质)押率的掌握遵照中国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抵(质)押物的市场波动分析抵押贷款的市场风险。贷款抵(质)押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登记。抵押物的评估可以由贷款人完成,也可以委托贷款人认可的评估机构进行。

第二十六条 贷款采取保证方式的,如保证人是自然人,应当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具有足够的代偿能力。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贷款行开立账户。置业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时,要按照中银险〔2000〕191号文的要求审查担保公司的资信。

第二十七条 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作为担保的,保险受益人应是贷款人,并由贷款人保管保险合同。贷款人应谨慎对待保险条款和理赔风险。要确认办理信用保险的保险分支机构已取得其法定代表人的授权。

第二十八条 贷款实行抵押担保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为抵押物办妥保险手续,保险权益属贷款人。贷款每月偿还数量大且依赖于家庭个别成员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办理人寿保险。

第七章 贷后管理

第二十九条 贷款发放后,贷款人要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抵押物和保证人的状况、保险的延续、对借款人及家庭成员职业与住址、收入与支出、投资与经营、存款和信用卡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予以监控。遇利率调整,要及时与借款人协商,调整贷款偿还计划。

第三十条 贷款人应严格监督合同的履行。贷款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的约定,或借款合同期满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或按照抵(质)押合同的约定,处置抵(质)押物,必要时应诉诸法律,依法收回贷款本息。

第三十一条 贷款人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风险状况对个人贷款制定贷后管理程序和标准。对出现逾期等现象的贷款要提高管理标准,缩小检查间隔,增加检查手段。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要针对具体的风险点制定管理措施。

第三十二条 提前还款的处理。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可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视情况决定是否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其他业务涉及对个人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时可参照本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国银行总行负责解释、修改。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生效。原《中国银行消费贷款暂行规定》(中银信管〔1998〕628号)、《消费贷款授权管理暂行规定》(中银信管〔1998〕652号)和《关于消费贷款授权授信管理的补充规定》(中银险〔1999〕26号)同时停止执行。

第二篇: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市分行:

为适应个人授信品种的迅速发展,促进我行个人授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总行总结了近几年开展个人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制定了《##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纳入统一的个人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确定了不同类型贷款的授权管理原则、统一的个人授信程序和个人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和内容,作为对各种个人授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统一模式和制定各种具体操作办法的依据。

关于下级行超权限个人授信的报批途径,总行确定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审批的角度上报和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现将《暂行规定》印发全行,请遵照执行。##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发展##银行个人授信业务,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银行个人授信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经核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贷款人指办理个人授信业务的##银行各级机构。海外机构暂不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 个人授信品种、币别、金额、期限和利率

第四条 个人授信有信用贷款和个人担保贷款两种类型,按用途分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消费贷款用于个人生活需求;经营贷款用于个人或个体工商户的投资经营活动;综合性贷款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投资经营活动。

第五条 个人贷款可以使用人民币和外币,使用外币的贷款对象应是有外汇还款来源的人员,包括外籍来华工作人士、出国留学生和出国工作人员。

第六条 种类消费贷款和各类经营贷款的贷款用途、贷款比例或限额、利率、期限、逾期的处理等由规范具体业务品种的操作办法规定,各类个人贷款的审查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针对具体品种的操作办法。个人综合性贷款暂按经营贷款的操作办法办理。

第三章 个人授信业务的授权管理

第七条 信用卡透支额度的授权管理执行信用卡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 消费贷款的授权方案为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全额授权,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不得对下级机构全额转授权,但可以分品种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消费贷款权限,并对下级机构分品种转授

权。二级分行对具备经营条件和管理能力的县级支行可以再转授权。

第九条 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的授权方案执行总行对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按期限和担保方式授予的单笔贷款权限。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应就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确定零售业务部门的贷款权限,并按照审慎原则对下级机构转授权。

第十条 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可按照家庭个人授信余额制定权限和转授权。

第四章 个人贷款程序

第十一条 贷款申请。客户申请个人贷款时应向零售业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柜台提出借款申请,并按照相应品种操作办法的要求提供申请资料。

第十二条 对借款人条件进行核实。零售业务部门受理贷款申请后,先核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法规和我行规定的借款人资格,是否备齐##银行需要的文件资料,检查借款用途,根据我行掌握的客户资料和情况及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借款人提供的资信陈述进行核实。

第十三条 贷款信用风险调查和分析。零售业务部门对借款人资料进行核实后,根据借款人品德和还款意愿、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家庭债务等情况分析预测家庭收支,根据每月还款金额占借款人家庭总收入比例、家庭财产和担保条件分析借款的信用风险,形成是否同意贷款和确定贷款金额、期限、担保等内容的书面调查报告。分析方法应符合第五章的基本规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将完整的贷款材料报送贷款评审人员审查。贷款评审人员提出贷款评审意见,按程序报有权审批人员批准。

第十四条 贷款审批。个人贷款实行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制度。一定金额以下的(由各行行长分别确定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综合性贷款、同一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再次贷款、法人担保的个人贷款需送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的具体标准)贷款由零售业务部门内部进行尽职调查后审批,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贷后批量抽查。上述金额以上的贷款申请需送同级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对于下级行超权限的个人授信,由风险管理部门和零售业务部门双线拉直上报。风险管理部门从授信信用风险的角度审查,经办行应将借款人提交的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上一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后由有权审批人审批。零售业务部门从业务组织、品种规划和客户结构的角度审查。两部门的审查分别同时进行,上级行两个角度都同意的贷款下级行才能发放。本《暂行规定》明确了授信信用风险审查报批的程序,需上报上级行零售业务部门的内容、权限和方法由总行零售业务部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借款合同的签订。贷款一经批准,零售业务部门检查法律和操作风险并落实放款条件后,由有权签字人代表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采用##银行的统一合同格式并约定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贷款的发放。借款合同生效后,贷款人应按借款合同规定按期支付。经借款人授权,贷款直接支付给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

者。对于向个人账户(含各类银行卡、信用卡、消费卡、会员卡)支付现金的业务,应当事先通过借款合同约定贷款人对借款人账户的监控。

第十七条 除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外,贷款人可将客户筛选、资料核实、信用调查和分析、贷款抵押手续的办理等环节的部分事务委托##银行认可的律师事务所或咨询服务机构办理,但受托机构进行客户筛选和资信调查的工作程序、评审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需经贷款人零售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双重认定。

第十八条 贷款人可以按照总行确定的统一模式建立客户信用评分制度,评分结果用来筛选客户,并作为贷款审批的参考。

第十九条 贷款人可与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就个人贷款事项签订合作协议,如合作内容涉及期房按揭、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单位回购和担保等事项时,须事前将合作协议送同级的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审查合作协议时应重点审查项目的各项法律手续是否完善;开发商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按时竣工交楼;开发商/经销商是否具备担保或回购能力;项目的综合素质和前景;开发商/经销商在我行的贷款情况和抵押状况;开发商/经销商的财务状况等。

第五章 个人贷款信用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

第二十条 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审查。可根据以下资料评价个人偿债意愿:

(一)借款人信用的历史记载,本行、关联机构及个人信用登记机构的档案记录;

(二)借款人的性格特点和综合素质。是否拥有固定住所和职业;

(三)贷款动机有无不良企图,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我行信贷政策;

(四)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比例,首付款到位情况,首付款到位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五)审查消费品的定价是否合理,抵押物评估价值是否高估,调研当地该类产品或服务的整体市场情况,供给与需求现状与预测,同类产品的定价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开发商或销售商套现的风险;

(六)借款人对贷款发放方式的要求。对现金支付和资金监控措施的态度。

第二十一条 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分析。从以下方面分析借款人各项收入和支出,预测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借款人父母或子女是否作为家庭成员,由贷款人审查时按照审慎原则个案确定。在调查家庭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情况时家庭成员应当一致。

(一)家庭收入。根据借款人及家庭成员从事现职业的优劣势,借款人近3年和最近一个月经营活动的内容和效益(可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确定的应纳税金额等方法来验证),经营活动的前景,在当地行业的地位,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等情况,分析核实家庭全部成员的个人收入,计算家庭总收入,并对借款人个人及家庭收入进行预测。

(二)家庭支出。日常消费和重要支出如私有汽车、购房、子女教育、家人特殊疾病、赡养义务等。

(三)家庭负债及或有债务。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全部金融机构的各种类型负债(贷款金额、信用卡透支额度,贷款期限,担保情况,偿还情况),借款人或有负债情况,或有负债转为实际负债的可能性等方面的审查,全部家庭成员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类型欠款和债务,以及是否有家庭成员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如在某企业中承担无限责任,要分析该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根据借款人和家庭成员职业稳定性和各项经营投资活动对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分析预测借款人家庭可用来偿还贷款的现金。借款人家庭每月应偿还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的金额之和占家庭月收入总额的比例是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评价标准,这一比例的高限由各分行风险管理部门根据个人收入高低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一般为50%,高收入家庭可放宽到70%。

第二十三条 贷款保障条件的评价。对借款人各类家庭财产的数量进行核实,分析其变现能力和价值变化趋势。每笔贷款均应进行担保审查。根据家庭财产和担保状况判断贷款的补充还款来源。

第六章 担保和保险

第二十四条 除按照规定标准核定个人信用贷款额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外,个人贷款应视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贷款风险状况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也可以由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替代担保。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原则上只接受抵(质)押担保和信用保险(保证保险)。

第二十五条 抵(质)押率的掌握遵照##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抵(质)押物的市场波动分析抵押贷款的市场风险。贷款抵(质)

押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登记。抵押物的评估可以由贷款人完成,也可以委托贷款人认可的评估机构进行。

第二十六条 贷款采取保证方式的,如保证人是自然人,应当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具有足够的代偿能力。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贷款行开立账户。置业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时,要按照##险〔2000〕191号文的要求审查担保公司的资信。

第二十七条 借款人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作为担保的,保险受益人应是贷款人,并由贷款人保管保险合同。贷款人应谨慎对待保险条款和理赔风险。要确认办理信用保险的保险分支机构已取得其法定代表人的授权。

第二十八条 贷款实行抵押担保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为抵押物办妥保险手续,保险权益属贷款人。贷款每月偿还数量大且依赖于家庭个别成员时,贷款人可视情况要求借款人办理人寿保险。

第七章 贷后管理

第二十九条 贷款发放后,贷款人要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抵押物和保证人的状况、保险的延续、对借款人及家庭成员职业与住址、收入与支出、投资与经营、存款和信用卡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予以监控。遇利率调整,要及时与借款人协商,调整贷款偿还计划。

第三十条 贷款人应严格监督合同的履行。贷款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的约定,或借款合同期满借款人不能按期归

还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或按照抵(质)押合同的约定,处置抵(质)押物,必要时应诉诸法律,依法收回贷款本息。

第三十一条 贷款人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风险状况对个人贷款制定贷后管理程序和标准。对出现逾期等现象的贷款要提高管理标准,缩小检查间隔,增加检查手段。对经营贷款和综合性贷款要针对具体的风险点制定管理措施。

第三十二条 提前还款的处理。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可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贷款人可视情况决定是否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其他业务涉及对个人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时可参照本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银行总行负责解释、修改。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生效。原《##银行消费贷款暂行规定》(##信管〔 8〕628号)、《消费贷款授权管理暂行规定》(##信管〔 〕652号)和《关于消费贷款授权授信管理的补充规定》(##险〔 〕26号)同时停止执行。

第三篇:中国银行授信抵、质押暂行规定

中国银行授信抵、质押暂行规定

中银险[2001]51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贷款通则》、《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及总行授信风险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为明确抵、质押物对授信风险的抵补程度(即抵、质押物担保效力)的量度方法,规范授信抵、质押行为,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抵/质押率”是对抵、质押物担保效力的度量手段。抵、质押率越高,表明该类抵、质押物的担保能力越强。

抵、质押物价值与相应抵、质押率的乘积等于该抵、质押物的有效担保数量注1(即足额覆盖的担保金额)。

关于抵、质押率的规定并不意味所有的授信业务必须有足额担保方可叙做,而是为评价授信业务风险大小、进行授信决策提供依据注2。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各类授信业务。

第二章质押物范围及掌握原则

第五条存单

1、原则上仅接受中行系统出具的单位定期存单及个人定期存单质押。

2、授信业务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存单到期日。如确需超出存单到期日,出质人须承诺在存单到期后办理存单自动转存和冻结手续。(本规定适用于第六、七条)

3、存单币种与授信业务币种不同的,应区分现汇户与现钞户,按贷款申请日钞/汇买人价折成贷款币种额计算。(本规定适用于第六、七条)

4、存单币种与授信业务币种相同的,质押率不超过95%,存单币种与授信业务币种不同的,人民币存单和美元存单的质押率不超过90%,其他币种存单的质押率不超过80%。

第六条国外银行本票/汇票/备用信用证注31、原则上仅接受总行认可银行(我行给予相应授信额度或单笔授信审查通过的)出具的或由其承兑/保付的本票征票/备用信用证质押。其中,以备用信用证质押的,仅接受元条件见索即付的备用信用证。

2、国外银行本票/汇票/备用信用证的币种与授信业务币种相同的,质押率不超过95%。国外银行本票征票/备用信用证的币种与授信业务币种不同的,本票/汇票/备用信用证的币种为美元的,质押率不超过90%;本票/备用信用证的币种为其他币种的,质押率不超过80%。

第七条国债

1、原则上仅接受中行系统代售的记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质押。

2、授信业务期限不得超过国债到期日。若以不同期限的国债质押,以到期日最近者确定授信业务期限。

3、国债的质押率不超过95%。

第八条国内金融债券

1、原则上仅接受国内金融机构总行发行的信用等级在A级(或相当于A级)以上(含)的债券质押,该债券信用等级由资信良好的权威评级机构评定。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的质押率不超过85%;其余债券的质押率不超过70%。

2、如该债券未经评级或信用等级在A级以下,原则上仅接受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

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指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

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质押。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的质押率不超过60%;其余债券的质押率不超过50%。

第九条企业债券

原则上仅接受以下企业债券质押:

1、对于有担保的企业债券,原则上仅接受财政部、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及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省级以上(含省级)机构担保的企业债券。由财政部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担保的企业债券的质押率不超过85%;其余债券的质押率不超过70%。

2、对于无担保的企业债券,原则上仅接受资信良好的权威评级机构评为A级(或相当于A级)以上(含)的企业债券。该类债券的质押率不超过50%。

第十条股票/股权

1、以上市公司流通股股票质押的,按照《中国银行股票/股权质押贷款风险控制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2、以其他股票/股权质押的,其所提供的股票或股权,按净资产口径计算股票或股权价值,即:

股票/股权价值=企业注4净资产×股票/股权比例。

按照我行的客户信用评级方法审核评价后,信用等级为 AAA级的公司股票/股权的质押率不超过50%,信用等级为AA级的公司股票/股权的质押率不超过40%,信用等级为A级的公.司股票/股权的质押率不超过30%,信用等级为A级以下的公司股票/股权的质押率不超过20%。

第十一条收费权/经营权

1、对于以收费权或经营权(核心仍是收费权)质押的授信,应与客户签订收费帐户监管协议,由我行对收费帐户的资金使用进行管理。除用于归还我行授信资金及项目运转所必需的费用外,原则上帐户资金不得用于其他支出.如该帐户长期有高额稳定现金流入,客户确有正常经营资金需要的,在友好协商基础上,可允许客户按一定的收入比例提帐户资金作营运资金用途。

收费权/经营权质押比较复杂,在办理质押前须咨询律师或当地司法机关权威意见。不具备操作条件的,不宜叙做。

2、收费权可按以下方法计算其价值:

收费校长期价值=经营期限×(年平均经营收入-年平均经营成本)注5。

3、收费权/经营权的质押率不超过50%。

第十二条应收帐款/应收票据

1、对于以一般应收帐款质押的,应着重考核应收帐款帐龄(不得超过一年)、应付帐方与客户关系(尤其客户是否与欠帐方有其他未结清债务)、是否有合法交易背景、我行可否行使债权人的代位权等情况,确定应收帐款在合理期限(一般不应超过一年)内可以收回的,才可考虑叙做质押贷款。对于难以收回的应收帐款,不应接受质押。

2、以一般应收帐款质押的,应每三个月对应收帐款的价值重新评估。

3、对于以应收票据(国内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质押的,按照总行关于商业汇票贴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4、国内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率不超过85%;商业承兑汇票的质押率不超过40%;一般应收帐款的质押率不超过30%。

5、对于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出口退税帐户可视同质押物进行管理。出口退税帐户中的应退未退税额的质押率不超过85%注6。

第十三条无形资产

考虑到无形资产评估及质押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原则上不接受无形资产质押。

第三章抵押物范围及掌握原则

第十四条不动产

不动产抵押按以下原则掌握:

1、住宅楼宇

(1)经济适用住房楼龄不超过十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计不超过十五年,位于老大中城市较好地段,具较高质量及升值潜力的,可上浮按普通商品住房标准掌握;普通商品住房楼龄不超过十五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计不超过二十年;高档商品住宅楼龄不超过二十年,贷款期限与楼龄之和不超过二十五年,大中城市可适当放宽至三十年。

对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按专项规定执行。

(2)新建成楼宇和楼龄一至三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70%,楼龄三至五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60%;楼龄五至十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50%;楼龄十至十五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40%;档龄十五至二十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30%;楼龄二十年以上的楼宇抵押,抵押率不超过10%。

2、商业楼宇

(1)可接受的抵押物限于甲、乙级写字楼。甲级写字楼楼龄不超过二十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计不超过二十五年。乙级写字楼楼龄不超过十五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汁不超过二十年。位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且极具升/保值潜力的中心商贸、金融区,甲级优质写字楼楼龄可放宽至不超过二十五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计不超过三十年。

(2)新建成楼宇和楼龄一至三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70%;楼龄三至五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65%;楼龄五至十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60%;楼龄十至十五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50%;楼龄十五至二十年(含)的楼宇的抵押率不超过40%。以楼龄二十年以上的楼宇抵押,抵押率不超过20%。

3、商场或商铺

(1)楼龄原则上不超过十五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计不超过二十年;位于大中城市极具升值潜力地段的商场或商铺,楼龄可放宽至不超过二十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计不超过三十年。

(2)楼龄在五年以内(含)的,且地段好、升值潜力高的,抵押率不超过70%;楼龄在十年以内(含)的,抵押率不超过60%;楼龄在十五年以内(含)的,抵押率不超过50%。楼龄在十五年以上的,抵押率不超过20%。

4、经营性酒店

(1)楼龄原则上不超过十五年,贷款期限与楼龄合计不超过二十年;位于大中城市且极具升值潜力地段的优质酒店,楼龄不超过二十年,贷款期限与楼龄舍计不超过二十五年。

(2)接受酒店作为抵押物应持谨慎态度。确需叙做的,仅接受第一抵押,且原则上不允许抵押物再做第二抵押。

(3)楼龄在五年以内(含)的,抵押率不超过60%;楼龄在十年以内(含)的,抵押率不超过50%;楼龄在十五年以内(含)的,抵押率不超过40%o楼龄在十五年以上的,抵押率不超过20%。

5、在建工程

(1)对接受在建工程抵押应持谨慎态度,须咨询律师及/或当地司法机关权威意见。不具

备操作条件的,不宜叙做。

(2)在建工程的抵押率不超过50%,各行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确定抵押率。

6、工厂厂房

(1)对工厂广房的价值评估应从严掌握,并可考虑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值。

(2)楼龄在五年以内(不含)的,抵押率不超过60%;楼龄在十年以内(不含)的,抵押率不超过50%,楼龄在十年以上的,抵押率不超过20%。

7、以上述不动产抵押的,每年应由行内专业人员对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并留存价值评估报告。每三年应由资产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并出具正式评估报告。在授信分析测算中,对抵押物价值应按其评估价值(而非帐面价值)掌握。具体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

第十五条土地使用权

1、对非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不接受以农作物与其尚未分离的土地使用权抵押。

2、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的抵押率不超过60%;非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的抵押率不超过30%。

3、评估土地使用价值时,要充分考虑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这一因素。

4、对土地使用权价值的评估要求,同第十四条第七款。

第十六条动产

1、交通运输工具

(1)以船舶、飞机抵押的,原则上仅接受新购三年以内(含)的船舶、飞机抵押。

(2)以一般交通运输工具抵押的,原则上仅接受大/小轿车、货车抵押,不接受公共交通工具、农用车辆抵押。

(3)交通运输工具应由权威部门进行价值评估;无权威部门估值的,应由信贷部门按照购入价、使用年限及折旧年限综合判断其折旧情况进行价值评估。

(4)新购船舶、飞机的抵押率不超过60%;一般交通运输工具的抵押率不超过40%;汽车消费贷款的抵押率不超过70%。

(5)每年应由行内专业人员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价值评估,并留存价值评估报告。

2、机器设备

(1)原则上仅接受新购五年以内(含)的设备抵押,且贷款期限与新购设备年限之和不超过七年。

(2)原则上不接受以保税或免税的进口设备抵押,确需叙做的,须征求海关的意见,取得海关的批准文件,在具备办理条件后方可办理。

(3)新购三年以内(含)、折旧不超过20%的通用设备的抵押率不超过30%;新购五年以内(含)、折旧不超过40%的通用设备的抵押率不超过20%。以专用设备抵押的,抵押率不超过10%。

(4)每年应由行内专业人员对机器设备进行价值评估,并留存价值评估报告。

3、存货

(1)作为抵押物的存货要易于存仓保存、运输,仓/运费用不高,且仅限于工/商业原料、产/商品,如:钢材、棉布等,但不包括鲜活/季节性产/商品。

(2)由于对存货的监督难度较高,有条件的分行可以考虑抵押物性质及风险监控能力,在具备足够专业人员、完善管理手段、监管措施的前提下,方可适当叙做存货抵押。

(3)以存货抵押的,仅接受作为补充担保条件,抵押率不超过10%。

(4)以存货抵押的,.应每三个月对存货价值重新评估。

第四章综合风险控制

第十七条如各行因业务需要,拟以本规定第二章和第三章规定范围之外的物品/权利作为押品,应经过本行法律事务部门认可。本行无法律事务部门的,报上级行法律事务部门认可。

第十八条原则上,在授信发放前,应要求授信对象按照抵押物评估价值对抵押物办理保险并须将保险第一受益权转让我行,保险期限不短于贷款期限。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由总行风险管理部制订并负责解释、修改。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总行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注1抵、质押物的有效担保数量与个体授信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例如:一笔10000万元的贷款业务,以一幢办公楼做抵押,该办公楼价值12000万元。如该办公楼的抵押率为70%,则该办公楼的有效担保数量(即足额覆盖的担保金额)为12000×70%=8400万元。无论是10000万元的贷款,还是20000万元的贷款,无论贷款的利率水平和计算方法如何,只要该办公楼全部用于抵押,其有效担保数量都是8400万元。

注2对于非足额担保的授信业务,有权审批机构(人)应根据具体投信对象的投信情况,具体授信业务的风险情况决定是否叙做。

注3从严格意义上说,备用信用证不属于质押范畴。为方便实际业务操作,与银行本票、汇票归并表述。

注4这里的“企业”指的是股票或股权代表的对象,而不是授信申请人。

注5收费权、经营权的估价较复杂,该计算思路仅供参考。各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确定。

注6例如:某企业出口应退未退税额为100万元,我行向其发放了70万的贷款。根据85%的质押率规定,该企业出口应退未退税额的有效担保数量为100×85%=85万元,我们贷款全部得到担保保障。

第四篇:中国银行委托贷款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银行委托贷款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委托贷款业务行为,防范和化解该类业务风险,维护我行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作为委托人(目前不接受个人委托)提供资金,由受托人(如无特别说明,本规定中“受托人”即指我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第三条 委托贷款不属于授信业务,属于收费性质的中间业务,各行要切实做到只收取手续费,不得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

第二章 贷款要件

第四条 委托贷款的借款人只能由委托人以书面形式确定,不得由委托人以外的第三者指定借款人。受托人不得代委托人指定借款人,或者为委托人介绍借款人。借款人的资格须符合《贷款通则》的规定。

第五条 委托贷款用途须符合《商业银行法》及《贷款通则》的规定,贷款投向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得用于国家限制、禁止支持或重复建设的项目。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方面,与对自营贷款的要求相同。

第六条 期限与利率、费率

(一)委托贷款期限按照《贷款通则》规定执行。

(二)委托贷款利率及借款人违约金的计收由委托人决定,但须符合《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及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

(三)各行要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成本核算等综合因素,制定本行委托贷款手续费收费标准,报总行备案。

第七条 委托贷款是否需要担保及担保条件由委托人确定,但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部门分工

第八条 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一)制定、修订本行委托贷款业务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并监督检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二)对委托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及贷款文件的完备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必要时按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机制进行报批。

(三)对本行委托贷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监控。

第九条 公司业务部门职责

(一)统筹本行委托贷款业务的营销工作。

(二)接受委托贷款客户申请并进行合规、合法性初审,报风险管理部门审核。

(三)与委托人、借款人签订三方均认可的委托贷款合同。

(四)根据委托贷款合同,办理委托贷款业务,收取手续费。

(五)建立委托贷款台账,定期与财会部门进行核对。

(六)协助委托人做好委托贷款回收工作。

(七)如我行对借款人有自营授信业务,应加强对委托贷款运行状况的跟踪,避免造成我行自营授信业务出现逾期、损失等情况。

第十条 法律部门职责

(一)制定、修订、审核并监督实施委托贷款合同文本。

(二)对业务部门在办理委托贷款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予咨询、指导。

(三)支持与委托贷款有关的涉及我行权益的法律诉讼,协助业务部门解决有关的法律纠纷。

第十一条 财会部门职责

(一)制定、修订委托贷款账务管理办法。

(二)按照单独核算、双线监控原则,设置相应科目,印制会计凭证和借据,统一规定本行委托贷款会计核算办法,按月与公司业务部门核对台账,与风险管理部门沟通会计信息。

第四章 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 委托人及借款人向我行申请办理委托贷款时,应向公司业务部门提交有关资料(详见附件)。以后申请新的委托贷款时,如附件所列材料已向我行提供且无变化的可不重复提供,但公司业务部门必须查实确无变化,并在向风险管理部门申报时签署书面证明意见。

第十三条 公司业务部门应对委托人/借款人资格、贷款投向、资金来源的合规/合法性等进行综合审查,与委托人、借款人商定委托贷款合同条款及业务操作流程,提出初审意见报风险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设专门岗位负责审核委托贷款业务,审核重点为:业务流程是否合理、法律文件是否完备、条款是否合理、委托人/借款人资格、贷款用途/条件、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合法、能否保障我行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授信风险。

第十五条 对于具体的委托贷款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如认为有必要,可交由本行尽职调查人员进行尽职调查,按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机制进行报批。

第十六条 公司业务部门收到委托贷款批准通知后,应向委托人和借款人发送通知书,与其签订委托贷款合同(该贷款合同签订前须报送法律部门作最后审查,经由法律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签订),并根据委托人授权,要求借款人落实担保手续及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各行须制定本行委托贷款业务审查程序和各级人员审核权限规定,报总行备案。

第五章 授权管理

第十八条 各管辖分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须先报请总行审批业务办理资格,之后在当地人民银行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九条 对经总行批准获得办理委托贷款业务资格的管辖分行,总行对其委托贷款业务的授权管理方式为全额授权。即:取得办理委托贷款业务资格的分行,其办理的委托贷款无论金额大小,均无需上报总行,由分行自行审查批准。

第二十条 各管辖分行如需对辖内机构转授权,应将转授权对象及方案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审批。

第六章 委托贷款管理

第二十一条 公司业务部门对发放的委托贷款建立台账,并定期与财会部门核对,同时报备风险管理部门,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该业务进行监控。

第二十二条 各行要加强对委托人和借款人的账户管理,与委托贷款有关的账户应与其他账户分别监控。办理委托贷款时必须遵循委托资金先存后贷、先拨后用的原则,不允许账户透支。

第二十三条 各行公司业务部门应参照我行制定的委托贷款合同示范文本,与委托人、借款人协商确定合同条款,但不得对合同示范文本中确定的受托人除外责任或免责条款作实质性修改,以保障我行权益。对合同的任何修改,均不得与合同文本中受托人的除外责任或免责条款相冲突或减损其效力。

实际业务采用的合同内容如与我行委托贷款合同示范文本有不同之处,须由本行法律部门审核确认。本行无法律部门的,报上级行法律部门审核确认。

第二十四条 各行须在委托人的授权之内办理委托贷款业务,且仅限于“代为发放”和“协助收回”(范围限于以下两款的规定),不承担任何原因形成的任何形式的责任或风险,以保护我行权益。

(一)代为发放:根据委托人的指令,代其向借款人发放委托贷款。

1.委托贷款合同生效后,委托人与借款人应在我行分别开立账户,该账户仅限于办理与委托贷款相关的汇款、转账、收款(本、息)、付费等业务。

2.受托人在核实委托资金确实到达指定的委托人账户后,按委托人要求将委托资金划至委托人指定的借款人账户。如委托人要求采取借款人出具提款通知方式办理贷款发放业务时,在核实委托资金确实到账后,应将借款人送交的提款 证明及所附资金用途证明送委托人书面确认后,才可办理资金划转业务。借款人在提款通知书上加盖的印鉴和签章须与在受托人和委托人预留的样本相符。

(二)协助收回:

1.出具委托贷款利息清单,通知双方当事人。

2.借款人未及时还本付息时,根据委托人指令发出催收通知单。

第二十五条 除外责任

(一)受托人不负责审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财务状况以及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等,且不发表任何意见。

(二)受托人不负责审查担保人资信状况、押品状况以及押品的监管等工作,且不发表任何意见。

(三)贷款催收工作及保全工作由委托人负责,受托人仅限于协助其出具并代为邮寄利息清单和贷款催收通知单。

1.借款人/担保人地址变更后没有通知受托人,受托人不承担未寄达责任。

2.无论同城还是异地,以邮寄凭条作为寄出凭证。无论借款人/担保人是否收到邮件,受托人已寄出的催收单、利息清单的复印件及寄出凭证均作为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证明依据。

3.委托人要求邮寄后查询借款人/担保人是否收到有关单据,受托人可在能力所及范围内予以协助,并做好记录。相关费用由委托人支付或计入手续费之中。

(四)无论委托人是否收到贷款本息,受托人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1.委托人无权要求受托人代为垫款。

2.委托人应承诺:(1)委托人应保证受托人免受由于委托人及其代表的疏忽或过失,造成借款人的损失而向受托人提出所有的索赔、要求、诉讼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补偿、损害、成本、费用、损失和责任等;(2)委托人同意放弃受托人执行委托贷款合同项下的委托人及其代表的任何通知、指令的内容造成借款人的损失而向受托人提出的任何索赔、要求、诉讼及其他权利主张。

第二十六条 手续费收取方式

受托人有权向委托人收取手续费,委托人不应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对于不足部分,受托人有权从委托资金账户中直接扣收。对于委托人提出的委托贷款手续 费只能从借款人处收到的利息中扣收的要求应坚持抵制。

第二十七条 各行办理委托贷款业务时,如为代扣代缴税款义务人的,须严格执行税法的有关规定,履行代扣代缴委托人应付税款的法律义务。

第二十八条 委托贷款的资料保存和档案管理,按照《中国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执行。其中,利息清单、催收催报通知单、邮寄收据等属于我行代委托人监管的法律凭证,应作为二级档案重要凭证管理。

第七章 综合风险控制

第二十九条 严禁各行办理假委托贷款业务

(一)在委托贷款合同之外各行不得与委托人及/或借款人再签订其他任何改变委托贷款性质、违反我行关于委托贷款业务有关规定的合同/协议。

(二)严禁以包括但不限于发放自营贷款方式代借款人偿还/垫付委托贷款,严禁各行为委托人垫款。

(三)严禁向委托人就其存入的委托资金账户的资金出具存单、签署存款合同。

第三十条 为规避政策性风险,受托人在办理委托贷款时,对委托资金来源要采取必要的审查措施。对于资金来源有疑点的客户及未经有效授权的客户,应拒绝代为发放委托贷款。严防委托人以委托贷款形式隐匿、转移非法资金。

第三十一条 办理委托贷款业务,原则上委托人/借款人应在受托人业务辖区内。对于委托人/借款人不在受托人业务辖区内的委托贷款,须遵守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及相关金融法规,并报备上级行。

第三十二条 办理代集团公司理财式委托贷款业务,应设计好业务流程,注意防范操作风险,并可与集团客户整体授信方案一并汇总审核。同时,要加强对集团内部各公司委托资金来源的监控,防止客户逃废银行债务。

第三十三条 委托人、借款人、担保人为我行授信客户的,各管辖分行应同时加强对委托人、借款人和担保人办理的自营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避免造成我行自营授信业务出现逾期、损失等情况。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办理委托贷款业务的,按照我行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由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制订、解释和修改。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国内的所有分支机构和总行业务部门。我行此前制定的有关委托贷款的管理规定,与本规定抵触者,按本规定执行。

附件:委托贷款报批材料清单

一、公司业务部门须提供的资料

(一)委托贷款报批请示(原件)

(二)委托贷款评审报告

(三)委托贷款审查概要表

(四)委托贷款合同

二、委托人应提供的资料

(一)委托人身份证明文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商企业法律身份证明文件,下同)

(二)委托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需提供有权人的授权文件

(三)委托人为工商客户的,须提供公司合同、章程、董事会相关决议和授权书

(四)委托人预留的印鉴和有权签字样本

(五)受托人要求委托人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委托贷款借款人应提供的资料

(一)贷款申请书(应包括贷款用途的说明)

(二)借款人身份证明

(三)借款人公司合同、章程、董事会决议和授权书等

(四)委托人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五篇: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

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

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发达的省份,截至2007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70%以上的GDP,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作为商业银行,认识民企、研究民营企业的风险特点,既是控制风险的前提,也是加深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民营企业的特征

在发展和管理上,浙江民营企业呈现出与其他地区民营经济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造就了浙江经济的强势和特有活力。

(一)呈现块状经济的发展特征。浙江众多民营企业并非彼此孤立离散,而是紧密簇拥抱团,构成大小规模不等、专业特色鲜明的一个个民营企业群落,这种群落形成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块状特征。浙江的块状经济是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的,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并且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群,是在中小企业互相竞争却又彼此依存、彼此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产业群可以有效地带动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它既可以保持民营企业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又能集少成多、聚微成巨形成产品规模优势,对民营企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交易成本的降低带来助益,已经成为浙江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

(二)有发达的市场体系作支撑。在浙江,产业催发市场,市场诱导产业,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互为依托,联动发展,“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这种市场体系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初始发展阶段所必需的市场信息、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而且通过市场自身,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从有形延伸到无形,把企业销售终端和省外 400 多万浙籍经商大军相结合,形成遍布国内外的产品销售网络,大大拓展了“块状经济”的发展空间,并促进了产业融合和升级。

(三)家族式集权管理特征明显。家族式管理是民营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财产所有权、经营决策权、人事控制权高度集中,所有权、控制权和家庭三者密切重叠。由于企业主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都是“一股独大”,选择家族式集权管理模式成为必然,即企业由一位强有力的人物做统帅,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家族式集权管理长期存在于民营企业之中,固然有其内在的优越性,如由血缘关系所造就的企业凝聚力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整合成本,所有权和决策权的统一使企业能快速做出决策、赢得先机,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避免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等。但也存在种种弊端,如个人权威的主观决策模式容易出现决策失误、极易对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导致企业倒闭;又如由于家族式管理企业里存在家庭和企业这两个相互重叠的系统,当家庭成员违反企业制度时,制度会难以执行,这会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四)集团化发展趋势加强。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实力已日趋强大,规模也趋向大型化。集团化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谋求更有利的竞争地位而出现的一种发展模式。民营企业通过集团化、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有利于企业向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迈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达到整合外部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民营企业在摸索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自身固有的一些顽疾。比如:很多民营企业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张,进入了企业无法驾驭的新领域,财务杠杆变高,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增大;民营企业在集团化初期普遍面临管理架构之痛,母子公司之间业务划分和功能划分模糊不清; 传统用人观念和激励机制出现不适应企业规模的情况。

(五)多元化经营现象普遍。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往往与市场机会紧密相关,民营企业天生的“逐利性”催生了现有民营企业多元化的投资欲望。多元化经营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可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分散风险、确定新的经营方向、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转移。然而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科学认识,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投机行为严重,给投资项目留下了较多隐患;盲目地进行非相关行业的扩张,导致缺乏核心竞争力,协调活动困难,最后连累主营业务的发展;多个项目同时运作,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增加等。

(六)“走出去”的意识增强。基于对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的追逐,浙江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跨区域发展模式日益普及,走出浙江、走出国门的发展思路相当普及。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比如,异地或海外商业环境、制度环境不同考验民营企业的适应能力;银行融资难问题在跨区域经营上没有改善,甚至更难;收购兼并的大额成本考验企业的资金营运和管理能力。

二、民营企业的主要风险特征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特殊的所有制性质和管理特点,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

(一)实际控制人的道德风险。民营企业个人集权式的管理,导致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个人意志决定了企业行为,实际控制人的素质、能力和信誉对公司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往往难以区分,资产和资金运用容易受到操纵,部分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会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银行套取贷款,转嫁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企业则在原始积累和高速扩张时期从事违法经营、或偷税漏税,企业成功的背后隐藏着黑幕,一旦东窗事发,企业将随着实际控制人倒台而瞬间倒下。

(二)信息不对称风险。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较差,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部分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较差,财务信息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较高;企业资产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资产法律关系复杂,加上各种隐蔽间接的关联关系,使得银行不易于收集到企业真实的资产情况,导致财务数据可信度偏低;有的民营企业账外经营和现金交易较多,加大了调查难度;有的民营企业常常游走于制度边缘,违法违规经营情况时有发生。

(三)多元化经营与跨区域投资的风险。民营企业往往通过抓住市场短缺机会起步,投机性强,重资本运作、轻实体经营,扩张欲望强烈,容易犯下盲目投资或背离主业投资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受资本逐利性的驱动,新产能开发超出市场实际需求,导致产能过剩;错误估计行业周期变动情况,逆势扩张导致利润空间收窄甚至亏损;横向多元化发展趋势严重,投资欲望强烈,导致主营业务不清,可持续盈利能力下降,甚至资金链断裂。此外,民营企业扩张过程中还伴随着融资困难、管理水平落后、人才匮乏等硬伤。从浙江近年发生风险企业的特点来看,均存在“四过”和“二高”的情况,即过度投资、过度扩张、过度负债、过度担保和融资成本高、资产固化率高等现象,这都与企业多元化经营和投资有密切关联。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跨区域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银行融资管理难度加大。民营企业的成功往往具有地方性,而由于区域经济特点的不同,民营企业在异地容易遇到配套政策不支持、异地取得授信难等问题,尤其对于海外扩张的民营企业而言,更要面临商业环境、政策制度变化风险和汇率、利率波动等风险。对商业银行而言,民营企业的跨区域扩张缺乏政府力量支持,其异地项目通过母体融资很可能导致资金流向失控,总体风险较大。

(四)企业或其控制人的民间借贷行为和担保风险。浙江民间借贷活跃,不少民营企业在资金短缺时会通过民间借贷渡过难关。同时民营企业之间互保现象普遍,为了扩大融资、参与一定的互保成为民营企业的共同特征。但民间借贷和互保是一把双刃剑,从浙江看,出现信用风险的民营企业往往涉及民间借贷,很多企业因为担保而陷入债务危机。一旦发生民间借贷,当企业不能按时还

钱时,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陷入债务泥潭,而且民间借贷的债主方可能会通过危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人身安全的暴力方式进行催讨,从而造成法定代表人潜逃或失踪,这将立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从而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浙江已有多起案例发生。民营企业之间互保现象严重,互保单位多,互保金额大,形成一个复杂的“担保圈”。如果“担保圈”中一家企业爆发信用风险,整个“担保圈”就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险呈倍数增加,甚至引发系统风险。

(五)管理能力不匹配的风险。浙江民营企业随着经营规模和领域的拓展,家族制的管理瓶颈日益突出,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交班风险。一代成功创业、二代如何守成、三代如何发展成为许多民营企业面临的课题;二是战略管理风险。民营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战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受到影响。三是财务管理风险,由于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和治理结构的缺陷,使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没有切合实际的财务规划,导致融资决策体系失灵。四是产品管理风险。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竞争力不稳定,品牌管理意识和经验缺乏。五是并购管理风险。民营企业经常采取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以迅速提高竞争力。但有些民营企业家由于缺乏专业分析,仅凭老板“拍脑袋”决定,并购后的新企业常常因为规模过于庞大,管理跟不上,缺乏统一的企业文化而出现规模不经济,无法实现营运整合。

(六)经济波动的周期性风险。有关分析显示:有七成中小企业会在创业后的五年内被淘汰,而运行期超过十年的中小企业不足一成。另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浙江民企的平均寿命期在 7 年左右。原因在于,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相对较差。由于民营企业受政策扶持力度较低,无政策优势,基本集中于充分竞争的行业与领域,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的多重约束,核心竞争力不强,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的威胁长期存在,导致其风险承受能力偏弱,更易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三、民营企业授信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虽然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所有制性质和管理特点,带来了一些特有的风险,但浙江金融机构多年来的优异经营业绩表明,只要科学、全面地分析民营企业的授信风险,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民营企业整体风险并不比其他所有制的企业高。

(一)严把民营企业准入关、建立刚性退出机制。首先要建立业务素质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健全授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在调查中坚持实地原则和“四眼”原则。二要严格执行授信客户准入,对所处行业基本面不好、财务结构不合理、流动性不强的民营企业坚决拒之门外,要筛选出能真正抗压、抵御风险的民营客户。三要对于首次到银行办理授信业务的民营企业,银行要与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面谈制度。四要端正经营理念,选择经营管理规范、信用记录良好、主营业务突出、市场地位稳固、经营效益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客户。五要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内的优质民营企业为客户定位,择优选择产品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优质成长型民营企业,稳健开展授信业务。

在把好准入关的同时,考虑到民营企业总体生命周期较短,淘汰率高的特点,实行强制退出机制,核定较高的年化退出比例。从我行的实践经验看,每年 5%-8%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调整比例。

(二)提高贷款三查质量、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对民营企业的三查重点要围绕“三品四表”(即人品、产品、担保品,水表、电表、纳税申报表、报关表)及有关信息真实性的调查核实,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跟踪管理。要借助征信系统、外部公共信息和同业互通信息平台,通过实地调查、外围渠道了解和第三方佐证等途径提高决策信息的可靠性。尽量做到对企业的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掌握其真实债务水平。

1.重视企业资产、负债、经营、效益真实性核查,做到六查六看和四个结合。查真实负债和或有负债看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查产量看电费发票,查销售看纳税申报,查出口收付汇量看海关数据,查库存看生产日期,查资金回笼看银行账。对房地产等不动产实行权证核实和实地察看相结合,对机器设备实行检查原始发票和实地考证相结合,对存货实行查看账册及进货、销货发票和盘点仓库、车间的实物相结合,对经营状况核实采用查看纳税申报和向当地税务部门核实相结合的方法。

2.加强对民营企业授信业务背景和用途的真实性分析。加强授信用途真实性的调查,重点从现金流状况、业务规模、生产经营周期、上下游渠道以及与关联企业资金往来等角度,客观分析企业申请授信的真实理由,判断授信的实际用途以及用途是否符合最初的授信申请,从源头规避授信风险。注重授信额度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匹配性。对民营企业的授信,应充分考虑企业资产规模、行业经营特点等因素开展。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差异很大。例如,处于上升期的企业,相比处于成熟期的同等销售规模的企业,前者对贷款的需求量要大得多;处于资金密集或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的行业(如机械行业)的企业,在同等销售规模下,比其他行业的企业需要更多资金。要通过对授信申请人近期销售情况及增长率、原材料采购需求、购销结算方式、资金占用时间、自有资金状况、资金缺口情况的了解,计算和核定授信金额需求的合理性,把握好资金用途。同时,关注企业融资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程度,是否过于分散且以异地为主,是否短贷长用。

3.提高贷后检查和监测的针对性。要求民营企业在我行开立结算账户,通过监测资金进出情况跟踪企业现金流及业务动态。定期核查各账户的银行对账单,关注大额资金往来情况,熟悉企业的资金运行路线及其流程,核实企业的真实现金流量。同时也可采集企业内部各类生产经营统计报表,通过相关性分析,核实销售收入和还贷来源。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及政策变化对民营企业经营的冲击和影响,要经常对借款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活动、物资库存等情况进行贷后检查。

(三)高度重视实际控制人的个人品行、防范道德风险。民营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通常表现出较强的个人和家族色彩,集团的经营发展、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除了传统的实地走访外,还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了解实际控制人的历年个人信用记录及工作经历,通过其社交圈和外围了解其发家史、个人习性和健康状况,对经营者个人素质、资信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评。要对主要管理者工作精力分配的合理性,以及个人与企业资产的异动情况,管理团队是否稳定,是否有合力等予以足够关注。

要关注民营企业非法违规经营的风险,有些民营企业固然有着很诱人的财务数据,但背后可能隐藏着违法违规经营。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贪图一时利润,往往涉足国家法律或政策禁止的经营领域,如传销、制造假冒产品等。其次,部分民营企业从事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未达到相关部门的整改要求。因此,银行在调查客户时一定要注意对企业合法合规风险的调查,并关注企业税务风险。

(四)注意防范企业民间借贷和担保圈风险。多方面收集和分析企业有无民间借贷的信息。如,通过企业银行分户账分析是否有异常进出,是否有支取大额现金支付其他财务费用;关注企业往来款是否与主营业务相关并匹配;财务费用等融资成本是否合理;整体资金面、现金流是否与企业经营投资规模匹配;是否与担保公司、典当公司有往来,或直接向这些从事借贷业务单位了解等。务必加大对民营企业互保风险的关注,强化民营企业互保圈分析,全面分析“担保圈”可能引发的串联风险,提前采取各项加强担保的措施,尽力减小其对银行资产安全的影响。

(五)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增强贷款担保能力和约束力。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高质量的信用保

证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可探索采取多种担保的组合、创新以提高保障程度,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物流的控制力。如:(1)引入个人资产、信用的连带担保。银行可以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并追加企业主、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个人无限连带责任。(2)群体联保。由企业的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区域内类似企业圈内结队联保,或由关系相对密切的种族、宗族群体提供担保,以有效减少银行监督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担保能力。(3)争取利用政策性担保,如由政府组建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或给予风险补偿。(4)以企业经营中形成的物流如存货等动产质押;以企业质量较高的债权如应收账款质押。(5)以企业或企业主拥有的专利权、股权、采矿权、排污权、保险权益等可带来现金流或变现价值的权利质押。

(六)合理运用产品组合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往往自身实力偏弱,担保条件不能达到银行要求,但其中也有不少企业拥有稳定的销售或采购渠道,持续经营能力较强。对于这类企业,银行可以根据其经营特点,发掘其在产业链中的优势条件,借助其处于其上下游的优势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和控制能力,通过流程设计掌握和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使其得到信用增级,从而控制企业资金用途和还款来源,降低银行授信风险。可采取“M+1+N”的模式,即围绕产业链中的优势核心企业“1”,对处在其上下游的大量“M”和“N”民营企业提供不同的授信产品和组合。例如:对于处在核心企业上游的民营企业,可以利用核心企业对其的应收账款,开展应收账款质押、国内保理等业务;对于处在核心企业下游的民营企业,可以开展保兑仓、“先票后货”存货质押(厂商银)、销售金融服务网络等业务;对于外贸型企业可用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出口押汇、进口货物货权质押等业务;对于存货较多、货物价值稳定、变现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开展现货质押、总量控制模式动产质押、浮动抵押等业务。通过多种产品的组合运用,掌握和利用民营企业自身经营的关键部分(资产、渠道和优势),从根本上控制银行融资风险。

(七)强化民营企业集团的整体分析、防范过度授信。我国民营企业集团比较容易利用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产或利润,银行不易掌握其整体经营情况,容易出现多头或过度授信,风险发生具有隐蔽性、滞后性,识别难度大、贷后监管不易。因此,对民营企业授信必须强化整体分析,重视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的对比分析,严格集团客户管理。

1.要厘清民营企业集团的成员关系和业务关系。民营企业集团由于往往跨地域经营、跨行业经营。要认真分析集团治理、组织结构,业务运营和资金管理模式,多渠道收集关联企业信息。通过看整体、看主营、看投资、看资金,抓住集团的核心主体、核心资产、核心业务、核心产品、与核心人物。

2.强化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对不同分支机构对同一集团客户授信、我行对集团客户的不同授信、集团客户在我行的不同授信产品都要纳入统一授信,确定统一的授信限额。重视对集团内授信主体的选择,争取核心资产抵押和集团核心人物的连带责任担保。

3.要加强对关联交易的分析与核查。重点关注非公允关联交易,关联企业之间资本与资金往来,以及重大资产处置转让交易。要强化对民营企业集团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及其真实性审核,注重对比分析,确认民营企业集团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是否有不剔除集团关联企业之间的投资、应收应付款项,夸大了授信主体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情况。在必要时,要利用法律手段加强风险防范,研究集团客户授信合同文本,如注意在授信协议和贷款合同中设置特别约定预防性条款以强化关联交易报告和贷款违约约束。

(八)加强民营企业的信贷基础管理工作。1.要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提高

民营企业信贷管理水平,我们迫切需要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熟悉市场、掌握产品设计、懂得风险防控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信审经理队伍,要在理念、技术、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2.要建立异地授信管理制度,防止多头授信和交叉授信。对民营企业的授信要坚持以当地市场开发为主,异地市场营销为辅。异地授信业务必须坚持适度、有序、效益的原则,要避免系统内重复营销和交叉授信,防止多头授信。要特别注意防范异地授信风险,落实贷后管理,进行重点跟踪,避免无序竞争,有效过滤授信风险。3.要健全预警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风险识别化解机制。民营企业风险变化快,风险处置复杂,必须在银行内部完善健全风险预警管理,形成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全员参与的立体式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形成快速有效的风险识别、信息收集、化解处置机制。

民营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就业、创造国家税收的重要力量。商业银行在民营企业领域大有可为,从我国经济改革的大方向看,民营企业会越来越多。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就与民营企业打交道的本领,以后银行很有可能会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应更新观念,为民营企业制造平等的融资环境,把优质的民营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开发信贷产品,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品质,以满足民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下载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银行个人授信风险管理暂行规定(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银行煤炭行业授信政策

    中国银行煤炭行业授信政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行煤炭行业授信业务健康发展,有效防范行业授信风险,结合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煤炭产业政策》等文件......

    中国银行授信档案管理规范

    中国银行授信档案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银行档案管理办法》(中银办[2000]13号)和中国银行授信业务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中国银行授信档案是各级......

    全面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以下简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依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关联方授信风险

    中国银监会日前发布《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指引》明确,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注意防范集团客户......

    应加强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应加强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周锋荣2012年07月06日 加强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也是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之 一。笔者经调研发现,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法律事务工作暂行规定

    中国银行法律事务工作暂行规定 【颁布单位】:中国银行 【颁布日期】:1999-03-12 【正 文】: 第一章 第一条 总则 为健全中国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 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 险......

    授信管理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12-- 2013学年第 2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授信管理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授信管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防范课号:课程名称:授信管理阅卷......

    山东省雷击风险评估管理暂行规定(大全

    山东省雷击风险评估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雷击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范我省雷击风险评估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