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因斯坦与音乐
爱因斯坦与音乐
2014-09-22美歌者美歌者文化
读过爱因斯坦传记的人。也许都不会轻易忘记这位科学巨匠的另一种生活:他常常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并在美的和谐中触摸宇宙的“神经”。他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许有人会问,音乐与爱因斯坦的科学人生,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把目光投向爱因斯坦的家庭背景。
爱因斯坦从小并不是一个神童,相反,被人们怀疑是“傻子”在小学读书期间,曾被训导主任断言:该学生将—事无成。而正是这样的学生,日后却成了一位惊动世界的天才科学巨人,这首要先归功于爱因斯坦所生长的良好环境。爱因斯坦的母亲波林是位贤妻良母.文化修养很好,喜爱文学,更钟情音乐,是个颇有才华的音乐家。爱因斯坦幼年时经常躲在家里的楼梯暗处,长久地聆听母亲弹奏优雅的钢琴音乐。当波林的指尖从琴键—上轻轻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便如行云流水般流泻出来,小爱因斯坦被音乐声中的美深深吸引了,恍然置身于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那里的光和影变幻无穷,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波林是一个极有远见卓识的母亲,对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从很早就开始了。爱因斯坦6岁时,母亲开始教他拉小提琴,教他的妹妹玛雅学钢琴。稍后,爱因斯坦也开始学习弹钢琴。随着时光的流逝,爱国斯坦对音乐渐渐入迷,13岁之后,当他懂得和声和曲式的数学结构,当他体验到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所带来的那种无法比喻的快乐时,音乐就成为他一生的至爱。长大后,爱国斯坦有时也即兴弹弹钢琴,这意味着工作之后的消谴,或者工作之前的娱乐或激励。但他最钟情的还是小提琴。在辗转流离的岁月中,爱因斯坦与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演萎音乐简直成了他的“第二职业”。不管旅行到哪里,甚至连参加肃穆严谨的科学会议,他都不忘随身携带琴盒。他甚至认为自己拉小提琴的成就,比在科学上的贡献还大。成为大名鼎鼎的学者后,他还经常在德国柏林和美国登台演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他选择了物理,他可以继续拉他的小提琴;而一旦他选择了小提琴,他就没有机会再去钻研物理了。可以说,音乐是作为一种精神催化剂,悄然渗透到爱国斯坦的科学思维中去的。
很多的时候.他是与许多志同道合的科学界挚友一起演奏,借助音乐,深入那个“广漠无限的宇宙”,获得超个人的体验。大物理学家埃伦菲斯特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他与爱因斯坦真是棋逢对手,经常在唇枪舌剑中把混乱的思想澄清。他喜欢给爱因斯坦伴奏,有时,一支乐曲进行到途中,爱因斯坦会突然停下,用弓敲击琴弦,示意伴奏也停下。这时,也许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触动了灵感,爱因斯坦又开始了他的科学独自。如果思想的行进遇到障碍,爱因斯坦就会走到钢琴前,用双手有力地、反复地弹出三个清澈的和弦,像是在不断敲击上帝紧闭的大门。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家也经常举行音乐会,爱国斯坦是常客。普朗克家弹得一手好钢琴,爱因斯坦常与他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心心相印,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他们都用亲密的“语言”互相交流.共同描绘一幅壮丽的蓝图。
爱因斯坦也经常通过音乐来解决一些问题。有一次,他与一位物理学家发生了一场生动的争论,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吃完饭,爱因斯坦就指着随身携带的小提琴说,现在我们就去音乐室,表演你如此喜爱的——亨德尔(注:德文Hindel:这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是作曲家的名字,另一方面又有“争论”的意思)了。
爱因斯坦喜欢古典音乐,像舒伯特、莫扎特、巴赫,海顿等,邮是他特别推崇的音乐大师。用钢琴家莫斯考夫斯基的话说,扶摇直上的巴赫音乐使爱因斯坦不仅联想到耸入云端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形状,而且还联想到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他察觉创了音乐内的数学结构,认为“这 1 / 3 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来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末组成。”这是何等的奇思联想啊!至于莫扎特,他的音乐“具有某种超脱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惊人的独立性,这正是为爱因斯坦创造的音乐”(弗德勒·克来因语)。爱因斯坦对变奏曲极感兴趣,在学习演奏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练习各类复杂多变而丰富的音型节奏,培养了他日后攻克科学难题的坚强意志,也奠定了他创造性的思维意识。在他成年后研究相对论的日子里,正是在弹奏了一番钢琴后激发了灵感而解决了难题。
爱因斯坦对事物有着卓越的直觉能力,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直觉能力,实则与艺术家的想象有异曲同上之妙。例如,爱因斯坦的“追光”实验(即一个人骑着一束光追随一条光线运动,他将看到什么样的图景)就是一种最典型的艺术表达。他认为大自然是简单、和谐、统一的,他深信宇宙有一种最终的简单性和美。因此,他是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自然规律的。曾与爱因斯坦共事多年的N·罗素称赞其采取的方法与艺术家所用的方法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他的目的在于求得简单性和美。而B·霍夫曼干脆称其为“科学的艺术家”。爱因斯坦本人也十分强调直觉想象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对于音乐,爱因斯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的反应是不同的,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
在他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音乐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科学揭示自然界中未知的东西,而音乐揭示的是人类精神中未知的东西,并且是除音乐之外别的方式无法揭示的东西。总之,古典音乐浓缩着“宇宙的和谐”,在这里,感受之深,寓意之远,是同美的形式交织在一起的。在爱因斯坦看来,这种统一意味着人间最大的幸福。倾听那魂牵梦萦的“天籁”之音,琴弦和心弦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和谐的共鸣。毫无疑问,音乐是他心灵的天堂,他可以随时摒弃人世间的一切喧嚣,自由自在地漫步于美妙的音乐王国,沉浸于浪漫的遐思和深邃的思想之中。爱因斯坦经常把科学的伟大成就称做“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这也许可以用来概括爱因斯坦自己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其实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是思想,它们都需要人的思想去探索和创造。
使得爱因斯坦在世界科学领域进出火花,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音乐。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学习,是开启爱因斯坦科学大脑的主要原因。良好的音乐环境大大扩展了他的右脑思维能力,也构成了其左右脑思维的均衡性。研究者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爱囤斯坦和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为右脑发达型科学家。
像爱因斯坦一样,科学史上还有许多科学家都爱好音乐。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善于拉小提琴,数学家华罗庚谙熟音律,他在琵琶弦上找到的最佳音色点的数学推导与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长期测定所得恰好相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喜欢弹钢琴,他的夫人是著名的声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蒋英。他曾称说过,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文艺与科技的相互作用。
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音乐方面也卓有成就。沈括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宋史·沈括传》中讲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者。”他对音乐科技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乐器声学、音律学、乐器工艺材料学等方面。沈括一生的论著很多,其中,音乐专著就有《乐沦》一卷、《乐器图》一卷、《三乐谱》一卷、《乐律》一卷等,但都已失传。沈括的c梦溪笔谈》中,在卷
五、卷六和《补笔谈》卷一的“乐律”部分,共51条,对古代乐律、音乐评论、器乐演奏、唐宋燕乐、乐器制造、声音共振 2 / 3 现象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及精深的见解,它虽然不是沈括系统的音乐著作,但反映了沈括的音乐思想,记载了许多独创性的论述.是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关于音乐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音乐并不影响研究工作,它们两者都是从同一渴望之泉摄取营养,而他们给人类带来的慰藉也是互为补充的。”他在另一处这样写道: 音乐和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的反映是不同的,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至于艺术上和科学上的创造,那么在这里我完全同意叔本华的意见,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它们的最强有力的动机。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使我们在那里就好像在家里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
音乐和科学就这样在追求目标和探索动机上沟通起来:科学揭示外部物质世界的未知与和谐,音乐揭示内部精神世界的未知与和谐,二者在达到和谐之巅时殊途同归。此外,在追求和探索过程中的科学不仅仅是理智的,也是深沉的感情的,这无疑会与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发明的灵感。诚如莱布尼兹所说:音乐是上帝给世界安排的普遍和谐的仿制品。任何东西都不像音乐中的和声那样使感情欢快,而对于理性来说音乐是自然界的和谐,对自然界来说音乐只不过是一种小小的模拟。尤其是,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与科学创造是触类旁通的,在创造的时刻,二者之间的屏障往往就消失了。爱因斯坦对音乐的理解是与他对科学的把握完全类似的。
在音乐中,我不寻找逻辑,我在整体上完全是直觉的,而不知道音乐理论。如果我不能直觉地把握一个作品的内在统一(建筑结构),那么我从来也不会喜欢它。这种从整体上直觉地把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既是莫扎特和巴赫的创作魔杖,也是彭加勒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大师的发明绝技。爱因斯坦从小就通过音乐不知不觉地训练了心灵深处的创造艺术,并把这种艺术与科学的洞察和灵感、宇宙宗教感情熔为一体,从而铸就了他勾画自然宏伟蓝图的精神气质和深厚功力。
音乐和科学——尤其是浸润在数学中的科学(这是爱因斯坦的科学)——在爱因斯坦身上是珠联璧合、相映成趣的。他经常在演奏乐曲时思考难以捉摸的科学问题。据他妹妹玛雅回忆,他有时在演奏中会突然停下来激动地宣布:“我得到了它!”仿佛有神灵启示一样,答案会不期而遇地在优美的旋律中降临。据他的小儿子汉斯说:“无论何时他在工作中走入穷途末路或陷入困难之境,他都会在音乐中获得庇护,通常困难会迎刃而解。”确实,音乐在爱因斯坦的创造中所起是作用,要比人们通常想像的大得多。他从他所珍爱的音乐家的作品中仿佛听到了毕达哥拉斯怎样制订数的和谐,伽利略怎样斟酌大自然的音符,开普勒怎样谱写天体运动的乐章,牛顿怎样确定万有引力的旋律,法拉第怎样推敲电磁场的序曲,麦克斯韦怎样捕捉电动力学的神韵,„„爱因斯坦本人的不变性原理(相对论)和统计涨落思想(量子论),何尝不是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乐曲声中灵感从天而降,观念从脑海中喷涌而出的呢?
总之,音乐对于人类的思维运动具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对于大脑发育期间的小朋友,音乐启蒙教育十分重要,正所谓“人生不能无乐”,让小孩子的思维接受艺术的洗礼,保留住真善美的情怀,激发出多样性的思维,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3
第二篇:爱因斯坦与音乐
爱因斯坦与音乐
李醒民
音乐是爱因斯坦的最大爱好,音乐伴随他度过了70余个春秋。他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也能熟练地弹奏钢琴。他外出时总是带着心爱的小提琴,并且常常想起钢琴的琴键。他曾不经意地考虑过做一个职业小提琴手,并数次说过,如果他在科学上不成功,他会成为一个音乐家。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而且常有钢琴伴奏,演奏奏鸣曲和协奏曲。他喜欢室内音乐,同杰出的音乐家一道演奏三重奏和四重奏。他的音乐朋友和合作者很多,有时演奏完全是不拘形式的。与音调、音色已预先调好的、结构复杂的钢琴相比,只有四根弦的小提琴的两个相邻音阶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其音响、振动、音质在很大程度上由演奏者自己把握,因而特别适合于表达个人内心的隐秘世界。爱因斯坦具有不必事先准备而即席演奏的才能,演奏时而明快流畅,时而委婉悠扬,时而雄浑庄严,极其富于变化。此时,他就像忘情的孩子,完全神游于音乐的王国,沉迷在丰富的幻想和惬意的思维之中,忘却了人间的世界,对一切实在的东西都毫无感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不愿同职业艺术家一起公演比赛,这既出自他作为业余爱好者的谦逊,也怕给职业音乐家造成难堪。但是,他却经常为慈善事业义演。爱因斯坦也即兴弹钢琴,一有外人进屋,他就立即中断弹奏。音乐此时成为他劳动之后的轻松和消遣,或是新工作开始之前的酝酿和激励。凯择尔这样评论说: 爱因斯坦的最大爱好是音乐,尤其的古典音乐。在这里,感受之深,寓意之远,是同美好的形式交织在一起的,这种统一在爱因斯坦看来,就意味着人间最大的幸福。在大事小事中时时感受到人类要生存的这种意志已经通过音乐上升到一种绝对的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又吸收了各种感受,并把它融化为高超的美的现实。从巴赫到贝多芬和莫扎特这个音乐流派,对爱因斯坦来说,鲜明地展示出音乐的本质。但这并不是说,他对其他音乐家和其他流派就持武断和轻视态度。他爱古老的意大利音乐,也爱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但是在他看来,音乐成就的顶峰还是这三个灿烂的明星。有一次,在回答别人问及巴赫时,他曾简短地说道:“关于巴赫的生平和工作:谛听它,演奏它,敬它,爱它——而不要发什么议论!”
至于对爱因斯坦小提琴演奏水平的评论,行家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尽管他没有时间去练习,但无论如何演奏得十分好。一位不知道他是物理学家的音乐评论家写道:“爱因斯坦的演奏是出色的,但他不值得享有世界声誉,因为有许多其他同样好的小提琴手。” 爱因斯坦只是热爱、聆听和演奏音乐,不大关心讨论音乐。不过,他有时也对作曲家及其作品加以评论,这些评论总是简洁的和有理解力的。他的品味是十分古典的,不大喜欢19世纪的浪漫派。他偏爱17世纪和18世纪作曲家的风格:纯正、雅致和均衡。他喜欢莫扎特、巴赫、维瓦第,可能还有海顿、舒伯特,以及意大利和英国的一些老作曲家。他对贝多芬的兴趣差一些,即便喜欢也是早期的贝多芬,而不是后期的“风暴和欲望”。爱因斯坦为莫扎特的带有神意的、古希腊式的质朴和美的旋律所倾倒。他认为莫扎特的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过去是、将来也永远是优雅、温馨而流畅的,是宇宙本身的内在之美和生活中的永恒之美。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纯粹简单,以致它似乎永远存在于宇宙之中,等待着莫扎特去发现。莫扎特是他的理想、他的迷恋对象,也是他的思想的主宰者。即便如此,爱因斯坦还是坚持他的判断的独立性。有一次,他在钢琴上演奏莫扎特的一段曲调。在出了错误后,他突然停下来对女儿玛戈特说:“莫扎特在这里写下了这样的废话。”
爱因斯坦很难说出,究竟是巴赫还是莫扎特更吸引他。他一直是巴赫的崇敬者,他觉得对巴赫的音乐只有洗耳恭听的义务,而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利。巴赫曲调的清澈透亮、优雅和谐每每使他的心灵充满幸福感,扶摇直上的巴赫音乐使他联想起耸入云霄的哥特式教堂和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不过,巴赫作品的新教自我欣赏却使他着实有点扫兴。爱因斯坦对贝多芬的态度是复杂的。他理解贝多芬作品的宏伟,其室内乐的晶莹剔透使他着迷,但是他不喜欢其交响乐的激烈冲突;在他看来这是作者好动和好斗的个性表现,其中个人的内容压倒了存在的客观和谐。他觉得贝多芬过于激烈,过于世俗,个性过强,音乐戏剧性过浓,C小调在激情上过载,从而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他不大赞同有人说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因为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是创作他的音乐,是个人创造性的表达,而莫扎特的音乐是发现宇宙固有的和谐,是大自然韵律的普遍表达。他曾成功地说服了他的朋友厄任费斯脱不再偏爱贝多芬,而把时间花在巴赫乐曲上。他对浪漫主义作曲家颇有微词:他们像糖块一样,过甜了。他认为,由于浪漫主义的影响,就作曲家和画家而言,杰出的艺术家显著地减少了。
爱因斯坦一向认为韩德尔的音乐很好,甚至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尤其是其形式的完备令人钦佩。但他在其中找不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因而觉得有些浅薄。同时,他也不大满意韩德尔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狂热激情。爱因斯坦很喜欢和亲近舒伯特,因为这位作者表达感情的能力很强,在旋律创作方面很有功力,并继承了他所珍爱的古典结构。遗憾的是,舒伯特几部篇幅较大是作品在结构上却有一定的缺陷,这使他感到困惑不解。舒曼篇幅较小的作品对他颇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新奇、精巧、悦耳,感情充沛,很有独到之处。但是,他在舒曼的作品中感觉不到概括的思维的伟大,又觉得其形式显得平庸,所以无法充分欣赏。爱因斯坦认为门德尔松很有天才,但似乎缺乏深度,因而其作品往往流于俚俗。他觉得勃拉姆斯的几首歌曲和几部室内作品很有价值,其音乐结构同样也很有价值。但是,由于其大部分作品似乎都缺乏一种内在的说服力,使他不明白写这种音乐有何必要。在他看来,对位法的复杂性并不给人以质朴、纯洁、坦诚的感觉,而这些则是他首先看重的。同在科学中一样,他深信纯洁和质朴是如实反映实在的保证。
爱因斯坦赞赏华格纳的创作能力,但认为其作品结构有缺陷,这是颓废的标志。华格纳的风格也使他不可名状地感到咄咄逼人,甚至听起来有厌恶之感。这也许在于,他从中看到的是由作曲家天才和个性调整好了的宇宙,而不是超个人的宇宙,尽管作曲家以巨大的激情和虔诚表达宇宙的和谐,但他还是从中找不到摆脱了自我的存在的客观真理。爱因斯坦在斯特劳斯那里也没有找到这种客观真理。他认为斯特劳斯虽然天资过人,但缺乏意境美,只对表面效果感兴趣,只揭示了存在的外部韵律。爱因斯坦说,他并非对所有的现代音乐都不喜爱。纤巧多彩的德布西的音乐使他入迷,犹如他对某个数学上优美而无重大价值的课题入迷一样。但是德布西音乐在结构上有缺陷,且缺少他所向往的非尘世的东西,故而无法激起他的强烈热情。他对布洛克很是尊敬。他说:“我对现代音乐所知甚微,但有一点我确信不疑:真正的艺术应该产生于创造力丰富的艺术家心中的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在恩斯特•布洛克的音乐中我能够感受到这股激情,这在后来的音乐家中是少有的。”爱因斯坦太擅长于从结构上领会音乐了:如果他不能凭本能和直觉抓住一部作品的内在统一的结构,他就不会喜欢它。他看待音乐就像看待他的科学一样,注重追求一种自然的、简单的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音乐确实融化在我的血液中。”信哉斯言!音乐的确不知不觉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塑造了他的个性和人格,美化了他的精神风景线。爱因斯坦拿起小提琴或坐在钢琴旁,常有一种即兴创作的欲望。他说: 这种即兴创作对我来说就像工作那样必要。不论前者或后者都可以使人超脱周围的人们而获得独立。在现代社会里,没有这种独立性是没法过活的。爱因斯坦之所以喜爱莫扎特,不仅因为莫扎特的音乐优美轻快,而且也因为它具有超越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惊人的独立性——这正是为爱因斯坦而预先创造的音乐。除莫扎特外,爱因斯坦还迷恋几出歌剧,因为它们表现了一个社会主题——自由。爱因斯坦个性和情感世界中的超脱、孤独、幽默、戏谑、讥讽也是莫扎特式的。这不仅使他在纷乱的世界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也使他面对丑陋和恶行减轻了伤感和痛苦(但绝不是逆来顺受),音乐从而构成他生活中的有效的缓冲剂和安全阀。这就像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一样,因为莫扎特同样把对人世间的悲惨的印象变为生气勃勃的轻松曲调。
关于音乐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音乐并不影响研究工作,它们两者都是从同一渴望之泉摄取营养,而他们给人类带来的慰藉也是互为补充的。”他在另一处这样写道:
音乐和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的反映是不同的,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至于艺术上和科学上的创造,那么在这里我完全同意叔本华的意见,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它们的最强有力的动机。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使我们在那里就好像在家里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
音乐和科学就这样在追求目标和探索动机上沟通起来:科学揭示外部物质世界的未知与和谐,音乐揭示内部精神世界的未知与和谐,二者在达到和谐之巅时殊途同归。此外,在追求和探索过程中的科学不仅仅是理智的,也是深沉的感情的,这无疑会与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发明的灵感。诚如莱布尼兹所说:音乐是上帝给世界安排的普遍和谐的仿制品。任何东西都不像音乐中的和声那样使感情欢快,而对于理性来说音乐是自然界的和谐,对自然界来说音乐只不过是一种小小的模拟。尤其是,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与科学创造是触类旁通的,在创造的时刻,二者之间的屏障往往就消失了。爱因斯坦对音乐的理解是与他对科学的把握完全类似的:
在音乐中,我不寻找逻辑,我在整体上完全是直觉的,而不知道音乐理论。如果我不能直觉地把握一个作品的内在统一(建筑结构),那么我从来也不会喜欢它。这种从整体上直觉地把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既是莫扎特和巴赫的创作魔杖,也是彭加勒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大师的发明绝技。爱因斯坦从小就通过音乐不知不觉地训练了心灵深处的创造艺术,并把这种艺术与科学的洞察和灵感、宇宙宗教感情熔为一体,从而铸就了他勾画自然宏伟蓝图的精神气质和深厚功力。
音乐和科学——尤其是浸润在数学中的科学(这是爱因斯坦的科学)——在爱因斯坦身上是珠联璧合、相映成趣的。他经常在演奏乐曲时思考难以捉摸的科学问题。据他妹妹玛雅回忆,他有时在演奏中会突然停下来激动地宣布:“我得到了它!”仿佛有神灵启示一样,答案会不期而遇地在优美的旋律中降临。据他的小儿子汉斯说:“无论何时他在工作中走入穷途末路或陷入困难之境,他都会在音乐中获得庇护,通常困难会迎刃而解。”确实,音乐在爱因斯坦的创造中所起是作用,要比人们通常想像的大得多。他从他所珍爱的音乐家的作品中仿佛听到了毕达哥拉斯怎样制订数的和谐,伽利略怎样斟酌大自然的音符,开普勒怎样谱写天体运动的乐章,牛顿怎样确定万有引力的旋律,法拉第怎样推敲电磁场的序曲,麦克斯韦怎样捕捉电动力学的神韵,„„爱因斯坦本人的不变性原理(相对论)和统计涨落思想(量子论),何尝不是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乐曲声中灵感从天而降,观念从脑海中喷涌而出的呢?
(原载北京:《方法》1998年第4期,第26页。此次按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第493—501页重排)
第三篇:爱因斯坦与毕加索
《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片段
2004-11-11 16:30:19 来源:易文网
两个世界合二为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这两位激励了好几代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天才典范,是20世纪的偶像。现代科学就是爱因斯坦,现代艺术就是毕加索。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乃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传奇之一。现代科学就是爱因斯坦,现代艺术就是毕加索。人们总是能在任何两个人之间找到一些惊人的巧合现象,这已经成了一种老生常谈。然而在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案例中,他们的个人生活、工作经历和创造性中的相似都是很奇特的,且有文献为据。两人在他们最具创造力的时期——20世纪的头15年——向我们显示的相似性并不止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的共同点。它们也让我们窥见艺术的创造性和科学的创造性的本质,以及艺术和科学中共同前沿领域里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在令人惊叹的20世纪初叶,任何事情看起来都是可能的,并且在任何地方都是可以实现的,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条件没有什么不同。从单个人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思想在一个我们称之为现代的社会中运转起来。相比起爱因斯坦和毕加索是如何提出他们的洞见的这一问题,我对他们为什么作出他们的发现更感兴趣。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曾经写道: “当一件艺术品被创造出来之后,我们如何去了解实际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倾听艺术家关于自己都谈到些什么。”这一说法对科学家也成立。
毕加索的传记作者理查森(John Richardson)曾引用过这位艺术家一位最善解人意的情人马尔(Dora Maar)的一个评论。尽管她讲的是毕加索的后立体主义时期,但她的评述最适于他发现立体主义的时期。“有5种因素,”马尔说道,“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的风格:他热恋的女人,作为催化剂的诗人或诗人们,他生活的地方,一个提供羡慕和理解(这是他从来都觉得不够的)的朋友圈,以及那只与他为伴、须臾不可离的爱犬。”所有这5种因素在1904年5月都因缘际会地汇合在一起,那时他搬到了拉维尼昂(Ravignan)街13号,一间位于蒙马特尔区、被亲切地称为“洗衣舫”(Bateau Lavoir)的极其简陋的房子里。1907年仲夏他就画出了《亚威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一幅将艺术引入20世纪的杰作。尽管毕加索的许多艺术家和文学家朋友凭自己的本事都取得了一定的名声,并且也十分钦佩毕加索在艺术上的敏锐,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有能力认识到那年7月在他的画室里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
除了没有狗,爱因斯坦在1905年春天的情形与毕加索非常相似。那时他与米列娃(Mileva)搬到了瑞士伯尔尼老市中心克拉姆街(Kramgasse)49号一间狭窄的没有电梯的3楼公寓里。爱因斯坦在伯尔尼最密切的朋友都是像他一样默默无闻的公务员,当然他们当中也没有一个人对他即将创造出来的东西有哪怕一丁点儿感知。 艺术史学家通常认为,立体主义的根源来自塞尚(Paul Cézanne)和原始艺术(primitive art)。这个观点完全没有考虑到科学、数学和技术上的惊人发展如何影响了对“先锋”(avantgarde)本身的定义。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科学的根源从来都不完全来自科学本身的内部。那为什么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的根源应该完全来自艺术内部呢?我们通过把毕加索《亚威农少女》的来源观点扩展到包括科学、数学和技术因素在内,就可以获得对毕加索的不朽奋斗更深刻的洞见。
因而对比式的传记研究就成为探究20世纪初智力氛围的一种手段,那是一个自文艺复兴以来空前出现的天才的时代。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最好的作品将永远成为那些用来定义文明的最高成就的作品。相对论和《亚威农少女》代表了两个人——尽管地理上和文化上相隔较远的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对像潮汐一样席卷欧洲的戏剧性变化的反应。
在这些巨大转变的震中,是关于再现(representation)和抽象(abstraction)的争论。在艺术中,出现了一个对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占据中心舞台的具像法(figuration)和透视(perspective)的反运动,这一点非常强有力地体现在塞尚的后印象主义中。技术上的新发展,比如飞机、无线电报和汽车的出现,改变了每个人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作为电影制片术先驱,迈布里奇(Eadward Muybridge)和马雷(Etienne-Jules Marey)的多重画面(multiple images)技术,除了在系列画面上描述不同的透视点,还使得在系列画面或一个单一画面上描述随时间的变化成为可能。在科学中,X射线的发现似乎使得内外模糊,不透明的东西变成透明的,二维和三维之间的区别变得迷离了。具有貌似无限能量的放射性,似乎证明了空间充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它们到处飞来飞去,打开一切事物。甚至在更为抽象的方面,数学家们思考着新的、外来的几何学,它们能用大于三的维度来描述。人们尤其对四维空间的观念及其对空间中或时间中的运动的含义着迷。
所有这些都在报纸、杂志上和咖啡厅里被广泛地讨论着,也出现在像柏格森(Henri Bergson)和伟大的法国博学之士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é)那些优美和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哲学著作中。这些发展及其意义,在被称为“毕加索帮”(la bande à Picasso)的密友圈中争论着。这帮人在毕加索的画室中见面,画室的门上挂着一个“诗人聚所”(Rendezvous des poètes)的牌子。这个小组由诗人和像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这样献身于神秘和先锋文学的幻想家组成。雅里出版了有关非欧几何、第四维度和时间旅行的寓言。巧合的是,在瑞士的伯尔尼,也同样存在一个类似的研究小组,讨论类似的论题,自称为“奥林匹亚科学院”(Olympia Academy)。尽管不像毕加索帮那样浮夸浪漫,他们以同样贫穷的波西米亚方式经常聚在一起。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探讨所有知识问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太阳运转:在巴黎,这个太阳是毕加索;在伯尔尼,中心的太阳是爱因斯坦。
第四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高二语文指导教学书(兼最小作业量)
课题:爱因斯坦与艺术
科目:语文
课型:精读
备课人:苏明芳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目标:
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体会造就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个现实意义。
2、感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认识艺术的本质。
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重点:
1、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概括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及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联结背景,创设情境。
作者自述:20岁那年,我读到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季树写的一本物理书。在扉页上,作者用庄子的一句名言作为题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给了我的精神双重震撼。
第一重震撼是这句格言本身所具有的气魄,研究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人应当拥有这样审视天地之大美的心胸,这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只有怀着这一崇高目标的人才有可能做出伟大贡献。为什么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数学物理教科书的扉页上,不把庄子的这句格言写上去呢?
第二重震撼,是我从一个外国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理论物理学家那里第一次知道庄子的这句格言的。从那以后,我就没放松过从中华古诗文中吸收营养。我尤其欣赏唐诗。科技进化一年一个样,但人性的进化很缓慢,几千年不变,唐诗的每句话都让我们感动,就象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的思想宝库。去年有位研究生去加拿大,临行前问我需要带哪些书。我说,至少要带两本,《英汉词典》和《唐诗三百首》。不管你原先学什么专业,也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你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便是“正宗”的中国人。这是另一种“护照”,无形的护照。
从作者自述中你感悟到什么?
二、新课传授: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利用简洁的结构图形式显示)
2、筛选出文章写爱因斯坦热爱艺术的章节段落,重点阅读思考:(1)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2)爱因斯坦对科学艺术执著追求的根源是什么?(划出关键语句,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3、联系课文内容,分析本文叙议结合、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
(二)释疑讲解
1、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提纲挈领。
第二部分:(5-16)通过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7-18)指出造就人才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指出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结语。
2、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1)爱因斯坦对艺术热爱的具体体现:
音乐上,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喜欢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作品;倾心于钢琴。
文学上: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托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共鸣卡夫卡;他朗诵海涅的诗;盛赞托思妥也夫斯基;极力推崇文学艺术。
(2)爱因斯坦对科学艺术执著追求的根源是什么?
抓住关键语句、关键词:“之所以┅┅是因为┅┅” “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莫大的精神安慰”; “深深懂得它们的伦理价值”;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 “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
“还在于两者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3、写作手法例析:
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叙述)、划出的9-16段的表达作者观点,揭示文章主旨的关键句。(议论);——叙议结合。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三)巩固训练
1、本文叙述了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共同演奏的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他们在科学和艺术的关系问题上看法相似。
2、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作为艺术家的巴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因是什么?
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或:文学艺术作品或文艺作品)能提高人们的3、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其理由是什么?
(从认识上说)二者都没有终点的世界,都需要不断的追求;(从创造上说)二者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背景的。
精神境界,因而大艺术家在这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超过科学家。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B C A.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使因为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的作用。
B.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极力推崇艺术美,必然像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那样酷爱音乐、酷爱文学。
C.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起源上尽管不同,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要表述生活的美。
D.爱因斯坦不仅强调了科学研究中需要“想象力”,尤其强调了艺术创造中的“想象力”对科学创造的激发作用。E.要成为有创见的科学家,他们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四)思维构建
1、结合本文内容观点,探讨: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一个爱因斯坦?
2、整理汇总课堂内容,对于课堂上有感悟的内容加以思考,总结并写出自己的学后感,小组交流。
(五)课堂总结
1、本文的结构思路、论证方法。
2、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三、作业:
(一)最小作业量
我们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圈画出了许多彰显主旨的关键句;而作者是叙议结合,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从中选择2-3句,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另举事例对其进行评价议论。
(二)知者加速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对于我们来说.爱因斯坦的意义不只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更在于他是一位曾经爱过思考过并从中获得乐趣的非凡的思想者。本世纪没有哪一位物理学家像他那样在二十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两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近乎单枪匹马地完成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同时又与普朗克和玻尔共同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他的贡献已部分地融入到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背景;而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他为每一个热爱独立思考的人,源源不断地提供前进的精神力量。
科学是一个集体的作品,如同一代代能工巧匠共同盖一座楼,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具、砖石和对楼的设想。科学大厦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每建到一定高度,总会有人用新材料把整个大楼翻盖一次。爱因斯坦正是如此。他在迷宫般的建筑中穿行,在危险的地方拆墙毁垣,以卓越的创造精神,将物理学大厦翻盖一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我们今天的科学大厦必定是另一个样子。
我们的物理教科书上所描写的科学似乎有一条直路,从牛顿一直铺到爱因斯坦。但事实上,摆在爱因斯坦面前的,是一重重迷雾,一丛丛荆棘。他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在黑暗中探寻我们感觉到却说不出的真理的岁月里,渴望越来越强,信心时来时去,心情焦虑不安。但最终穿过迷雾到达光明。”爱因斯坦所见到的光明其实是他自己燃起的荆棘。如果在迷雾和荆棘的后面,有一丝光亮诱惑着爱因斯坦.这丝光亮就是爱因斯坦对他的上帝的信念。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离我们大多数人实在过于遥远,我们永远无法亲身感受;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则可以给所有热爱思考的人以有益的启示。正如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所说:“伟大人物在道德人格上对人类的贡献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思考自然的本性,抚摸上帝的脉搏,是爱因斯坦一生的追求。这种追求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思维乐趣。爱因斯坦曾说,广义相对论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这一发现是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中,或许也是他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爱因斯坦告诉穗哈斯“当他看到他的计算和还未经解释的天文观测一致时,他感到身上有什么东西响了一下”,这是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倘无这种乐趣,就算给个诺贝尔奖,他也未必愿意。
作为一个热爱思考的人,爱因斯坦坚信自己对自然的理解。1919年,爱因斯坦听到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星光弯曲得到了观测证实时,非常激动。有学生问他如果没有得到证实,他会怎样,爱因斯坦回答:“那我只好为亲爱的上帝感到遗憾。”但爱因斯坦并不偏执。他曾这样评价玻尔:“他发表见解时总像一个不断摸索的人,从不像相信自己已占有了真理的人。”爱因斯坦本人也是如此,例如他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就物质实在性进行讨论时所持的态度。
1、文中提到的泰戈尔是 印度(国籍)诗人,请写出他的代表作品 《吉檀伽利》《飞鸟集》。
2、作者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可概括为 伟大的物理学家 和 非凡的思想家。
3、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完成了相对论,与他人一起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在第2段中,与此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将物理学大厦翻盖一新
4、第5 段中“抚摸上帝的脉搏”的意思是
探索并揭示大自然的规律
5、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D F A.“爱因斯坦对他的上帝的信念”,是说他对揭示有关物理学的规律充满信心。
B.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极大的乐趣。C.爱因斯坦坚信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但不偏执。
D.本文的主旨是认识爱因斯坦对我们的意义,做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F.本文结构严谨,第一段统领全文,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
《爱因斯坦与艺术》最小作业量
“那优美、和谐、充满了想象力的旋律,激发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作用。”
评论:在音乐的自由流淌中,深奥的理论物理学有了美妙的旋律。音乐给爱因斯坦以精神的慰藉和想象的空间,使其想象能够展翅高飞。
相关例证:美国人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大手笔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业余画家,如:玻尔、普朗克、郎之万等;又如,《科技日报》在1987年设专栏发表了近30位我国著名科学家畅谈文艺的文章,表明他们的艺术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苏步青等。
“在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评:科学和艺术的相通,都在于求真与创新。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灵妙并不矛盾,而是交相融汇。“艺术是科学的血脉,科学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境界”,也就是说,科学研究是一门艺术,科学本质上是艺术事业。科学虽然用的是逻辑思维,里面却不乏形象思维的成分,到处都有诗情画意。所谓“科学中艺术的奇迹,艺术中科学的奇迹”,此语出自哈佛大学的植物博物馆展厅。该校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了科学的艺术或者说没有了艺术的科学都是残缺的,都将行而不远。
“从事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乐趣不是占有,而是不断地追求。” 评: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霍金,当被人问及是否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感到悲哀的时候,他自豪地回答:“我没有悲哀,我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当有人问到霍金,除了享受科研成功的快乐之外,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他说:“如果我只能带走一张唱片,就选莫扎特的《安魂曲》,可以一直把它听到光碟唱机的电池用完为止。”从事科学让思想在宇宙深处飞扬,热爱音乐又正是自己归宿的地方,这两者都是霍金所追求的人生乐趣之所在。
“爱因斯坦认为,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评议:中国古代儒家认为文艺可以“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等。鲁迅认为:把文学艺术与焕发民族精神和中国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把艺术教育与改造人性、启示人生联系起来,并亲自实践。蔡元培则认为:人类能在音乐、雕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梁启超则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住了。
所以,文学艺术能够使受众感同身受,并进入作者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受众的情操,净化、影响或者塑造受众的灵魂,点亮精神的星空。
第五篇: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
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
最近美国出版了两本新书:《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和《爱因斯坦的剪贴本》,其中收入了许多富有童心和童趣的信件。纽约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中选出一些复印件,正在展出。下面是部分摘录。
一位名叫第凡尼的小孩在1946年7月10日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先生:……我们老师说你在美国,我问她你是否葬在美国而不在英国。她说你还没有死,我听了非常激动。……我和好友派托经常讨论天文学,这是我们课余之最爱。派托有一架望远镜,我们在学校里利用它夜观天象。我们观察到昴宿星团、猎户星座、双子星座,还有火星和土星,……我们曾经被抓到过几次,所以这是很困难的。……”
一个半月后爱因斯坦回信:“亲爱的第凡尼:……很抱歉地告诉你:我仍然活着。……我希望今后你和你朋友的天文研究不再被学校当局的耳目所发现。这是多数好公民对待政府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对的。”不知道爱因斯坦的言外之意是否能为他的这位小朋友所领会。
一位名叫萨姆的小孩在1949年5月6日的信中写道:“亲爱的爱因斯坦先生:我为了解答今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争论的问题给你写信,我们都在八年级,……我的一位同学认为天才一定会发疯,因为过去所有的天才都发过疯。我无法使他相信过去有的天才不曾发疯。我说你是天才但没有发疯。同学说你将在一年内发疯,我说你不会。……请回信告诉我你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不管你是否会丧失你那著名的有价值的心智。)”未见回信。爱因斯坦后半生献身于探求所谓最终的理论——统一场论,不幸以失败告终。天才耶?疯子耶?恐怕他自己也闹不清。
一位名叫富兰克的小孩在1950年3月25日信中写道:“亲爱的爱因斯坦博士:我想知道天空之外有什么,妈妈说你可以告诉我。”未见回信。爱因斯坦死后半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和宇宙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天外有什么”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位小女孩天真的问题是很不容易回答的,就难怪爱因斯坦不回信了。
署名“六位小科学家”的在1951年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教授:……我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曾为一个问题的争论而分成两派。我们六人是一派,其余二十一人加一位老师共二十二人是另一派。争论的问题是:如果太阳熄灭了,人类灭绝了,地球上还会有生命吗?……我们相信即使太阳熄灭了,地球上还会有生命。请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希望你能参加到我们这六位小科学家中来,这样我们就有六位小科学家和一位大科学家。”
爱因斯坦的回信:“亲爱的小朋友:少数有时是正确的,但不是你们。如果太阳光没有了,那就会:没有小麦,没有面包;没有青草,没有牛群,没有肉食,没有牛奶,万物都冷冻了;没有生命。”可见爱因斯坦也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
一位名叫凯洛的小孩在1952年11月12日的信中写道:“我是西景学校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在科学课中讨论动物和植物。有几位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人属于动物。我会非常感激,如果你能回信解释为什么人属于动物。”
两个多月后爱因斯坦回信:“亲爱的小朋友:我们不应该问:什么是动物?而应该问:什么东西我们称之为动物?我们称之为动物的东西具有某种特征:它吸取营养,它出生于与之相似的双亲,它会生长,它能自行移动,时候到了它会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昆虫、小鸡、狗、猴子为动物。人类如何呢?你们不妨按上述方法自己思考,并自行确定将我们自己归为动物是否是自然的。”这里爱因斯坦显然采用了启发式教育。受到启发不妨发挥一下:人属于动物,这没错。但人和其他动物毕竟不同,区别在于人的大脑会思考。如果停止思考,那就是徒具人形而非人。我想爱因斯坦一定会同意这个观点,否则他的广义相对论就出不来了。
最有趣的是一位名叫安的小女孩用童稚的字体写道:“亲爱的爱因斯坦先生:我是六岁的小女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的相片,我认为你应该去理发,会使你好看些。”未见回信。想必这小女孩看到的是爱因斯坦白发努张的“标准像”。成年人一提到爱因斯坦,眼前马上会出现这张标准像。如果真的将努张的白发剃去了,岂不是不标准了吗?由此可见,童心与大人心确实不同。
从上述几封回信中可见爱因斯坦颇有童趣,更重要的是他童心未泯。爱因斯坦曾长期教邻居的一位小女孩算术,报酬是分享她的糖果。爱因斯坦在中学时曾醉心于探究“追光实验”——如能超过光速会怎样?这种好奇是童心的一种表现,竟成为他后来建立狭义相对论的最初契机。以色列建国时,曾敦促爱因斯坦出任首届总统,但为他所拒绝。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使得那些汲汲于钻营,童心早已泯灭的“学者”们汗颜。
看来这两本书不仅有益于孩子们,大人特别是科学家们也可以从中得到教益。